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4 09:19:48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1

泉州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要顺利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这为当地高职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闽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1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学生是“准职业人”,其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素养,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职业生涯和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套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冰山模型”,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等显性素养,即个人的专业素养,这是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习得;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隐性素养,即非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1],这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长期不断地涵养。本文所谈及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的是隐性素养的范畴。高职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实训习得,也就是说,显性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而隐性职业素养的涵养却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漫长的时间,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需要不断地从生长环境中汲取养料。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同学间的相互感染,都是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但同时,不能忽视来自文化环境的影响。对于泉州的高职院校来说,尤应重视闽南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影响。

2闽南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由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和闽越原住民的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接纳进而相互融合,并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迁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地域文化。历朝以来的移民在异域他乡艰难求存所形成的性格,闽南百姓在靠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中辛苦谋生的意志,以及宋元至近代以来对西方多元异质文化的接纳和吸收,使闽南文化融“中原文化与闽粤土著文化、故乡文化与异乡文化、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科技文化与信仰文化为一体,多元文化异质并存,同质融合,构成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结构。”[2]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泉州当地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掘闽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为提升泉州当地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发挥有利的影响。

2.1移民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拼搏进取、砥砺意志

自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至12世纪宋高宗南渡和元人南侵,在这纷扰的800多年之间,一波又一波的中原士民,离乡背井,不远千里,不畏艰辛地迁徙入闽,在此地艰难求存,落地生根。明朝以降,闽南人为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邦开荒拓殖,辛苦谋生。离乡背井的家国之思,以及在异国他乡求生存谋发展的辛苦艰难,塑造了闽南人民坚韧勤劳、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品质。今天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养尊处优,生活安逸,因而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往往趋易避难,不愿辛苦付出,却想坐享其成。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先民的移民历史及其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的经历,从中体会闽南百姓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其隐性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2山海兼济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闽南素有“三山六海一分田”之说,地少人多,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不废农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求新的生产方式。在山区丘陵地带,则积极发展林副业,遍植林木茶叶,播种瓜果蔬菜;滨海者则以渔盐为业,甚或相率航海,贸易海外。大海为闽南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另辟蹊径的条件,一并带来的还有海上的风浪和灾难。依山枕海的地理特点,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使闽南人民“既重农敦本,守成俭约,同时又注重诸业并举、重商求富;既崇尚正统,慎终追远,同时又慕异求新、灵活适变”[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闽南百姓,形成了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既有立足根本、因地制宜的务实品质,又有蹈险犯难、先行先试的开拓创新精神。而闽南悠久的移民历史和海外商贸历史,一方面使得天南海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汇聚于此,在这里碰撞交融,涵养出闽南人民胸襟广阔、兼容开放的品性;而另一方面,异地生活和海上谋生的艰难和风险,使得闽南百姓自然而然地采取抱团求存的生活方式,形成相携相帮、同舟共济的群体意识。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百姓突破生存困境的探索和实践,认识闽南人民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对改变高职学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培养其踏实稳重、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2.3重德尚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提升人格修养

闽南文化的基础是数百年来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带来的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因而,闽南地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熏陶。自唐人欧阳詹首开泉州进士之先河,闽地文士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及至宋代,儒学在闽地普及发展,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绍兴二十三年至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3~1157)这五年之间,朱熹在闽南兴办书院,讲学授徒,其执着于重教兴学的思想和实践,促进了闽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其孜孜以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之后,闽学在福建世代相传,虽流派各异,然总不离孔孟之道的根本。儒家思想长期的教化熏陶,思想家不慕功名、安贫乐道、严操守、重气节的品质,及其重视心性修养、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诉求,逐渐渗透进闽南文化中,对闽南百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还是“集诸儒之大成者”朱熹,无论是敢于蔑视权威、批判权威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还是抵抗外来统治侵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对于高职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都具有感染和激励的作用。

2.4重乡崇祖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感

无论是间关万里迁居闽南的中原士民,还是辗转漂泊流落异邦的闽南百姓,远离故土家国不仅没有割断他们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家国乡土的情感,这种情感衍化而为闽南人民深厚的重乡崇祖的祖根意识和饮水思源回报乡梓的行为习惯。闽南百姓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条件允许,每逢节庆日必不远万里回乡祭祖。他们重视血缘纽带,敦亲睦邻,认宗修谱兴建祠堂的风气盛行。移居海外的闽南乡亲,竭尽所能,回报乡里:他们捐资兴业,使闽南的经济发展拥有独特的侨缘优势;他们注资办学,发展教育;他们关心公益,积极促进故乡医药卫生体育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4]。闽南文化所蕴含的祖根意识和乡土观念,海外侨胞回报乡梓的行为及其为故乡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2.5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涵养人文情怀和包容气度

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闽南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建筑文化艺术资源。无论是民居祠堂、寺庙宫观,还是桥梁牌坊,亭台塔幢及海防建筑,无一不体现出闽南百姓独特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以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古厝”建筑,既保留了传统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又吸收了域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充分体现出闽南百姓在建筑设计上既有符合生活环境的务实品质,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徜徉在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鼓浪屿,能欣赏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漫步于泉州涂门街一带,当你看到仅仅方圆几里的街区,就分布着儒教的文庙、道教的元妙观、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及佛教的承天寺,还有民间信仰的关帝庙和天后宫时,便能明白何以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称。闽南既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民谣、童谣,拍胸舞、骑竹马、车鼓弄、舞龙舞狮、赛龙舟和博饼,又有异彩纷呈的戏曲文化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木偶戏、打城戏。既有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如厦门的漆线雕、泥塑、面塑、皮影、彩扎和珠绣,漳州的木版年画、棉花画、漳浦剪纸,泉州的刻纸、“妆糕人”、惠安石雕、德化瓷雕、永春纸织画、安溪竹藤编艺和蓝印花布,泉漳的木偶头雕刻;又有独具风格的地方服饰文化(惠安女服饰、鲟埔女服饰)和武术文化(五祖拳、南少林)[5]。闽南地区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艺术,皆源于闽南人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对闽南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涵养心性,培养崇真尚美的人文情怀。

3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固然很重要,这是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若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的持续性发展角度看,良好的职业素养才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闽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内容,充分挖掘和运用闽南文化资源,不仅能为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供鲜活有效的教育素材,而且对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3.1让闽南文化进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

将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融入高职的课堂教学,使闽南文化成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鲜活有效的素材。可以开设如《闽南历史文化》《闽南民间工艺美术》《闽台民俗文化》《闽台民间文化》等有关闽南文化的系列通识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闽南的历史风俗,感受闽南文化的神韵,体会闽南文化的深刻内涵。除了独立的闽南文化通识课程外,还可以将闽南文化及其优秀的德育美育资源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比如思想政治课和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此外,还可以聘请闽南文化的专家学者到学校来开设讲座,或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就闽南文化进行探讨交流。泉州高职院校应发掘和运用闽南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建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电视、校园网站等设施媒介,宣传介绍闽南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学生社团应积极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

3.2通过实践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通过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引导学生去参观考察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闽台缘博物馆和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一窥闽南的历史;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群和崇武古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清源山上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教并祀的景象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表演梨园戏、木偶戏、拍胸舞等,让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有最鲜活的感受。组织学生走访民间艺人,了解闽南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体会民间工艺制造中蕴含的辛劳和智慧。鼓励学生收集并分享闽南百姓口耳相传的民谣和传说,留意闽南百姓的生活习俗,端午节时看一场赛龙舟,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之日看一看舞龙舞狮,听一曲古韵天成的南音,品一壶功夫茶,打一套五祖拳,学生能从中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3.3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网络超越时空限制,使得网络搜索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最常使用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6]。高职院校应构建发达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创造条件。学校图书馆应建设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电子资源库,建立电子资源导航系统。此外,高职院校还应与其他高校及从事闽南文化研究的有关机构建立闽南文化资源共享体系,为学生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查询服务。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到极为丰富的闽南文化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这无疑拓展了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宗美娟,张成涛.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J].职教论坛,2013(6):14-18.

[2]李晓元.闽南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研究[J].理论界,2014(11):59-65.

[3]刘冉.闽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价值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

[4]林春蓉,陈水德,张会演.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106-109.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2

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没有理想,不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那便是通过各种闽南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的媒介,传播、弘扬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即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闽南精神。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闽南地区的同学了解家乡、传承家乡;让非闽南地区的同学,了解泉州、爱上闽南、奉献海西,也就是让闽南的小伙伴乐意回报乡梓,让省外的小伙伴,愿意留下来建设我们福建。因此,我必须强调,社团的活动,从来都不只是闽南人的独角戏,从来都不为办活动而办活动。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一个文明一旦灭绝了语言,便被宣布死亡,例如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因此,在闽南文化传播中,闽南方言文化就显得举足轻重。为此,我们设置了闽南语歌曲大赛、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闽南方言文化大赛三个活动。其中,闽南语歌曲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第六届将于5月8日母亲节当天以“爱要大声讲出来”为主题举行,每届的闽歌赛都得到非闽南地区的同学积极参与,2014年更是被入学前从未接触过闽南语的、社团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学员、来自新疆的小伙伴张伟同学夺得冠军;闽南方言文化大赛于去年11月首次举办,共吸引了包括陕西、海南、贵州等在内的277人报名参与。足见,社团活动,绝不是闽南人的独角戏。

我们从来不为办活动而办活动,每个项目的设置,都经过我们的调研、思考,并且进行可行性评估。例如,我们闽南语歌曲大赛及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的设置。有人说,读大学就是品读一座城市。但是,现实中,许多闽南籍同学,会唱国语、外语,甚至粤语,对于乡音却只停留于《爱拼才会赢》;许多非闽南籍同学,来了泉州四年,却只学会了公交车上提示注意安全的“开门请细腻,落车请行好”。这无疑将会是大学青春时期的遗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社团在汉语言方面的优势,开设了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举办了一届又一届结合不同时事、节庆的闽歌赛。

对于一个团体来说,有理想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论的武装。市场营销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明确社团闽南文化传播的对象,设置有针对性的项目,才能真真切切地起到闽南文化传播的目的。从学生社团的性质来说,兴趣是社团成型的原因,因此对闽南文化抱有强烈兴趣的会员是我们的主要的文宣对象。但是,文化的传播也不能忽视潜在市场,立足社团,辐射全校,乃至全市,一直是我们的理想。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社团文宣活动分为对内(即会员、理事)、对外(即全校师生)两个部分。对内文宣活动由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两部分组成。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包含闽南语教学、闽南灯谜教学、闽南文化研讨会三个子项目。闽南文化研讨会是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项目中的亮点,能够引导会员深入了解闽南文化,近一年来,先后在社刊《一页刺桐》发表了《论闽南文化重乡崇祖的精神内涵》等近5篇学术论文。对外活动由闽南民间艺人进校园演出、闽南方言文化大赛、闽南美食品鉴会、泉州高校闽南文化微影视大赛、闽南语歌曲大赛、闽南文化摄影大赛及摄影展、“中国灯谜之乡”灯谜展猜、戏曲小品表演等活动组成。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创新、淘汰、升级我们的活动。

闽南美食品鉴会是社团的特色项目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对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升级。从一开始的单纯品尝,到讲解环节的加入,茶文化、闽南语歌曲表演的加入,到第六届的“自己动手做”。会员通过自制闽南美食,分组讲解美食蕴含的历史文化。既享受了美食和劳动的快乐,又学到了闽南文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活动得到了《海峡都市报》半版的专题报道和东南网、闽南网等媒体的报道或转载。

不仅如此,社团的许多活动在校内、泉州市内都具有影响力。首届泉州高校闽南文化微影视大赛,吸引了包括华侨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等近5所高校总计58部作品参赛。活动得到了泉州晚报社、泉州网等媒体的宣传和报道,4天网络点击超过4万人次。社团闽南方言文化大赛、闽南美食品鉴会等活动被列为中科院闽南文化研究基地社科普及计划项目。

打铁还需自身硬,传播口中“大有可为的闽南文化”需要坚强的文宣队伍。社团现设决策团、顾问团,秘书处、财务处,组织部、实践部、文宣部等七大机构,及隶属文宣部的社刊工作组、闽南语教研组、灯谜教研组,拥有一间闽南文化学术研究室。值得一提的是,社团组织部由会长直接领导,负责社团理事凝聚力、向心力的建设工作,确保文宣队伍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社团的顾问团,由社团离任理事自愿组成,负责监督社团,为社团发展献计献言、发挥余热。

泉谚:“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闽南文化传播协会一步一个脚印,做切切实实地闽南文化传播志愿工作。

谢谢!

附件:

答辩材料

1.     社团活动理论联系实践

文化的研究、传播离不开切身的体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到切实地文化传播。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便是社团为此设立的活动项目。“闽台缘博物馆采风活动”是项目中的传统,其目的在于促使新一届会员了解闽台五缘,领略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对闽南文化形成初步认识。文化骑行是该项目的另一传统,也是社团活动中最受会员欢迎和好评的活动之一。2015年11月社团组织会员开展了新一届“蟳蜅-滨海”民俗调研骑行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社团依托蟳蜅“王爷生”等重大民俗活动,结合蟳蜅村蚵壳厝及传统闽南“皇宫起,燕尾脊”建筑和宗法产物,结合“蟳蜅女”服饰、头饰,进行实地讲解,让会员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此外,社团的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也会结合时事热点和月份民俗,灵活增加项目。如,2014年因永春达埔镇获评“中国香都”而开展的“香都古韵、文传千里”暑期采风活动、泉州广播电视台“香恋?中国香都”文艺演出现场采风活动,结合泉州“海丝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举行的“源和1916”采风,2015年结合第14届泉州亚洲艺术节开展的泉州戏曲采风(含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2016年4月的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采风等。采风活动所征集的采风报告、诗歌、散文,都择优发表在社团《一页刺桐》宣传栏、微信公众号。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3

福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东海南海之间的咽喉要位,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当今中国“一带一路”重要的位置之一,福建为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有起独特的优势,依山傍海,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闽南位于福建的南部,包括厦门、漳州、泉州(其中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闽南地理位置特殊,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闽南童谣是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之一,它正是经由闽南地区流传到台湾、澎湖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闽南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相关的社团组织。闽南童谣大约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流传闽南一带,是以闽南方言为唱词,以闽南语的发音音调进行创作,演唱人群为不同时代的孩童,歌曲的创作是依据孩子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街坊邻里之间的生活内容为主要创作元素,比如生活、游戏、知识、时令、节日、习俗等,歌词匀称押韵。

(二)发展现状

闽南童谣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的,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闽南童谣之类的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渐渐地远离了当今的青少年。闽南童谣于2008年6月7日已被列入第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准文号国(2008)第19号文件,项目编号1-78。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一带一路的古老文化必要保留,闽南童谣一部分被下南洋的闽南人带到中国台湾、东南亚生根发芽,还有一部分新童谣在东南亚等国家衍生出来,流传回中国。尤其是台湾,众所周知,台湾的主要语系为闽南语,台湾是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后来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大量移入台湾,形成了汉族为主体的社会。因此台湾的通用语言为闽南话,也因此将闽南的文化大量传入台湾。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推广闽南童谣,不仅具有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更具有增进两岸让台湾同胞了解闽南童谣的根在大陆闽南。21世纪初,厦门市在抢救和保护闽南童谣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举办闽南童谣表演比赛,在校园内推广闽南文化,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闽南童谣课程等。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专门开始公益的闽南语课堂。制定实施了闽南童谣保护的“五年计划”。2009年6月,厦门市翔安区闽南童谣文化研究会成立。2010年,闽南童谣文化活动中心在翔安区开工建设,作为重点保护闽南童谣文化的基地和象征。2010年9月,由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厦门市教育局体卫处主办的闽南童谣教学、调查与创作培训班在厦门市外国语附属小学举办。厦门翔安马巷小学作为翔安区闽南童谣实践基地,率先开设闽南童谣课程。2013年,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周卫东老师发表文章《文化与地域的共生——以厦门闽南童谣文化中心方案设计为例SymbiosisofCultureandGeographical——TheMinnanRhymesCulturalCenterProgramDesignasanExample》在文章中得知,厦门市翔安区设计建造厦门闽南童谣文化中心,闽南童谣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场址位于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内林商住片区B2地块,用地。

二、闽南童谣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地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一种,其历史性,思想性,审美性及其价值取向,据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它不但蕴含着具有闽南特色的古老文化,还渗透着闽南人民智慧的力量,保留了闽南民俗文化的缩影,在闽南童谣的传承发展过程中,让我们后人更多地了解了闽南古老的文明,让青年人始终不忘记祖先留给我们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历史价值

闽南童谣自古以来是以闽南语方言为基础传唱的儿童歌谣,形式类似当今流行的闽南语歌曲,或者可以说是闽南语歌曲的前身。主要传唱于厦门、泉州、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闽南童谣发展于明朝中后期,发展的历史久远,当时闽南人下南洋也将古老的闽南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目前闽南童谣至今传唱于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各个国家(地区),这些华侨世世代代传习中国闽南传统文化。闽南童谣也在中国台湾传唱,从而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认同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纽带,也为当今闽台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华文化的同时,慢慢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极高的兴趣,他们发现,闽南文化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具有其独特性,比如闽南语就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闽南文化之一,在闽南这块土地上,具有丰富的闽南语语调,就想音乐中的调性一般,独特而又独立,每个地区每个村庄的闽南语方言都是不一样的,竟然不一样到,隔壁县之间的村民相互完全无法交流,可见闽南语系庞大深奥,种类之繁多。本人多年工作在这块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土壤中,多年致力于闽南童谣这一具有独特性的曲种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深入的研究学习了解闽南文化,更好的学习闽南方言,更进一步了解闽南人的精神境界,更深入地剖析闽南童谣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一古老的闽南文化。在当今这个国际化发展飞速的中国,传唱闽南童谣有其独特的价值。闽南童谣作为福建闽南方言区的民间文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比如在闽南童谣的唱词中,我们可以追溯不同年代的人物,事物,当时人类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娱乐形式,儿童们的生活内容,学习内容,思维模式等,具有一定的历史考古价值,我们可以从这些童谣的演唱曲调中,探索每个朝代童谣创作手法的特性,特点,创作风格,调性的变换手法等。闽南童谣从唐朝即开始出现,也是历经了几个朝代的进化,每个朝代都有其自身的音乐,比如唐朝,据资料记载唐朝音乐的特点为音乐和文学的高度结合,曲子的词都是当时著名诗人的诗词,在诗词的基础上谱曲创作,这种创作手法叫“自度曲”,就是以词填曲;还有一种是以曲填词,即为“填词”。闽南童谣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在韵律上也有诗词的特质。明清时期的音乐发展迅速,曲种,曲牌,唱腔,演奏的形式等都得到了完善的发展。闽南童谣也随之发展传承,作为历史文化的沉淀的闽南童谣,肩负着历史及时代的重担,在历史的长河中,闽南童谣记载和传承了闽南人的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在当今,闽南童谣是闽南人民和台湾人民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不可缺少的纽带,台湾本属中国,要让台湾人民懂得,闽南这块土地与他们息息相关,脉脉相连,闽南人民与台湾人民同根同源的血缘关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二)语种价值

被称为活化石的闽南语是中国古老方言之一,闽南语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1500年前中原汉族由于躲避战乱逃到河南,再由河南逃至闽南,一路南下到台湾,一直保留着原本的闽南方言。闽南语完整地保留了唐朝及五代时代的古汉音,保存了丰富的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词汇,因此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闽南语的分化演变比较早,根据地理位置的差异,每个地区所讲的闽南语都有不一样的音调。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击,令闽南语这门珍贵的古汉语日趋衰弱,就以厦门为例,随着厦门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建设日新月异,特殊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以后,吸引许多外商投资,教育医疗机构的完善与扩大,引进许多世界各地的高级人才一同来支持厦门的发展建设,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流入,使得这些本土的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因此我们要极力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保护好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文化认同价值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绝非是表面听到看到的一项简单的歌谣,而是记载闽南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点滴的缩影,在闽南童谣中生动地记录了闽南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状态,劳动点滴,已经闽南人的智慧,精神,信仰及其价值取向,也是闽南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记录下的一种文化缩影。闽南童谣在文字不盛行的时期,主要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早年勤劳的闽南人民下南洋,背井离乡,在海外漂泊,他们不管走到那,只要听到承载童年回忆、充满童心情趣和洋溢浓浓乡情的闽南童谣,都会唤醒自己内心对闽南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价值

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闽南与台湾同根同源。闽南童谣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自古以来闽南童谣即为儿童歌谣,口口相传,歌词中记载了颇多闽南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等各种历史活动,在古老的闽南童谣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状态,文化氛围,在乐曲的创作曲调,我们可以分析当时歌曲的创作特点与当时的文化缩影;同时,歌曲中反映出闽南人迁徙的历史,闽南童谣在这个时候即被带到台湾。闽南童谣其独特性在于,其语言为闽南语,其受众面为少年儿童。曾经说过:“少年儿童为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台湾传承闽南童谣,不但拉进海峡两岸人民的感情,更为海峡两岸的青少年交流架起一道文化沟通的桥梁,让台湾的孩子们知道闽南与台湾同根同源,血脉相连。通过学习闽南童谣,让青少年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我们只有一水之隔,同样也是说着闽南方言,语言与我们相同,激发幼儿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闽南童谣的教育价值研究

(一)闽南童谣在课程设置的艺术价值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韵律优美、意蕴深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的艺术教育价值,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民间艺术情趣与欣赏、表现艺术美的能力。在当前艺术教育体制中,开设本土的闽南童谣课程尤为重要。在高校的艺术教育领域开设闽南童谣的相关专业课或学校的通识选修课,对于提高艺术教育价值与传承闽南文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闽南童谣可开设学科专业课,即福建的高校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学唱闽南童谣,专业理论课进行闽南童谣的创作分析,作曲课程中在进行新时代的创作。其艺术教育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普及扩大闽南童谣的影响力,不但闽南人会演唱,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都学唱闽南童谣,将闽南童谣普及到全国各地;另一面通过专业课上对闽南童谣乐曲的分析与演唱,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可以创作出更多丰富多彩的闽南童谣作品。

(二)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语言传承价值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系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语族。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内地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等;在中国台湾亦被称为闽南语、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闽南童谣即闽南语歌曲,语言生动质朴、文句通俗易懂、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等特点,在语言组织上及方言表达上已经具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高校传唱闽南童谣,首先要先学会讲闽南语,这样不但普及与传承闽南语,也能够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给予丰富的色彩,更能够突出节奏、韵律、旋律的相辅相成,借助图谱这种视觉符号,加深对闽南童谣内容的理解。

(三)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社会价值

学校进行闽南童谣的课程设置:首先,可以闽南童谣的传承人年轻化,表演形式的现代化,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将舞台的表演形式更加国际化;其次,大学生可搭建更多闽南童谣的演出平台,使其得到更多的展示,提高闽南童谣演出人员的经济收入;再次,提高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使传承人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更多施展传承闽南童谣的机会与平台。由于童谣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描绘了闽南地方风俗民情,是闽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为高校接受闽南地区地域传统文化与美德的熏陶提供充足的机会,不仅让学生们领悟童谣的作品风格、艺术特征和闽南方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通过童谣,青少年不仅从童谣中了解祖先代代相传的生活背景、历史文化,增加民情民俗的了解。

(四)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民俗及科学价值

闽南童谣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教科书。其取材广泛,全方位展示闽南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如《吃红丸》《摸米龟》介绍了闽南地区祈福的习俗,《烧肉粽》介绍了肉粽是闽南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其用料以糯米为主,加香菇、虾米、莲子等,肉粽要趁热吃才显出醇香的滋味,所以称“烧肉粽”,让当代的青少年们在闽南童谣的表演中了解闽南传统的民俗文化。以《天乌乌》为例子,孩子们每当看到天边的乌云密布,就会脱口而出:“天乌乌,要落雨”,知道是要下大雨了,幼儿从中就学会看云识天气。又如《雷公岖岖响》这首童谣幼儿了解到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的主要特征,通过童谣学习幼儿知道打雷、下雨不要到在大树底下的道理。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4

在西方,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进入都市化时代的美国,对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研究主要由城市社会学来承担。在中国,由于社会学研究长期以来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或小城镇,“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社会学等知识谱系与理论工具的传播与应用”,使都市文化研究成为一个急需加以填补的理论空白。目前,中国都市文化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学科中,而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在有关刊物的文学、美学、文艺学栏目中体现。

文化生态学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eardm J ? H , 1902 — 1972 )在《文化进化和过程》一书中提出。按斯氏的设想,文化生态学旨在“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从1999年起,文化生态学研究进入了“大文化”研究的视野,研究取向集中在城市社会学、传播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国内文化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体现了当代国内学术界的现实关怀。本文将都市文化的研究延伸至社会语言学,立足闽南文化建设,关注闽南都市群的发展,从语言文化这一微观角度入手,以厦门为个案,对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的生态环境构建做尝试性探讨。

二、厦门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

    厦门是一座富有闽南文化底蕴同时又日趋国际化的都市,外来文化和闽南文化的融合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良好的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应该是闽南都市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三种语言文化,即闽南语文化、普通话以及英语文化共存共生、平衡发展的语言环境。据此,本研究围绕这三种语言的发展现状调查展开:

   (一)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闽南都市文化具有开放性、移民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特征。这三个特征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闽南都市群在福建政治、经济的地位和发展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为闽南都市文化增添了魅力。然而,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需要语言多样性和方言文化的支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在厦门工作和学习的各类人员,包括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共计200 名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了受访者普通话和闽南话的使用情况。问卷共设计50道选择题, 全面了解厦门闽南话与闽南文化生存现状。调查数据见表1。

表1  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闽南话

43%

    65%

           70%

普通话

   100%

    100%

           10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上述调查表明,在厦门这个迅速发展的著名的闽南都市中,只要掌握普通话,日常交流没有任何困难。虽然成年的当地居民通常能够使用闽南话相互交流,但在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闽南话的掌握与交流却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的普及和普遍使用,使得闽南话的使用场合非常有限。这种发展状况不由得使人对闽南语言文化的留存产生一定的担忧。如何正确处理好普通话与闽南话的关系,保持闽南话的活力与闽南文化特色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普通话现在不应该是急于去覆盖方言。在普通话日益扩大使用场合的同时,地方方言也应深入使用到各地群众的生活领域中去,鼓励市民主动大量地去吸收方言中的好的有用的活词语。

   (二)闽南都市社会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现状

闽南都市群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实践证明,闽南市民的英语教育程度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海峡对岸的台湾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闽南的富强,英语教育的强调不是太过了,而是远远不及。本文通过广泛调研、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语言学、社会学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厦门的英语教育现状做出评估,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英语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受过英语教育

95%

    100%

           75%

英语表达流利

   16%

    30%

           2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厦门中小学校和大学的英语教育普及较广,各类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中受过英语教育或者相关培训的比例较高,但真正能用英语流利交流的比例则都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英语教育在大中小学得到普及,受英语教育的学生比例达95%以上,但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较少注重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厦门作为正大步迈向国际化的都市,其国际化氛围仍显不足,英语的使用场合较为有限,使得英语的使用主要局限在学校课堂。

三、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 政府部门的重视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应举措。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包括泉州、漳州、厦门三个城市,成立后主要保护闽南方言文学、闽南民间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民间美术、闽南民间手工技艺、闽南民俗、闽南传统体育竞技、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消费习俗等十类项目。福建省非常重视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以加强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以上种种举措说明政府已经将大力保护闽南文化生态提到了议事日程,将极大地促进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二)2+1模式的语言教育政策

本文认为,闽南都市文化区应借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双语教育机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闽南话和普通话想结合的“双语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闽南文化的热情。应鼓励并加强2+1模式(普通话、英语加闽南话)的语言教育政策,在中学和大学除了开设语文、英语课程之外,还可开设形式多样的闽南话课程,如闽南话短期培训班、闽南话选修 课等。2+1模式的语言教育,既提高市民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又保障地方语言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繁荣闽南都市群的语言文化多样性,构建闽南都市社会的良性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

   (三)加强闽台文化交流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台湾一衣带水,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 一脉相承、相互交融。近年来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谍展牒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层出不穷,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五缘”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以及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四)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开设闽南语电视频道和广播,宣传闽南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闽南话歌唱比赛及演讲活动,创设校园闽南文化的氛围;还可以在校园推广闽南戏曲,如歌仔戏的培训和演出活动,使闽南文化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闽南文化传播的基础上,以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融合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亮点。

四、结语

国内都市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学科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范畴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闽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闽南都市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闽南都市文化开放性、移民化、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致力于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地方政府语言政策的制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5

(一)源于中原文化,又具有独特的边陲文化特征唐宋时期,随着北方汉族文化引入闽南地区,儒家正统思想在闽南社会文化结构中确立了核心地位,并开始对闽南文化的形成起主导性的作用。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闽南地区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及海外文化的传统,这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中原的传统文化,具有边陲文化的特征。突出表现在思想上追求革新变化、摈弃因循守旧,在行为上脚踏实地、务实做事、追求效益、商品意识较强,对外来文化具有较强的宽容性。

(二)多元性的人文性格闽南地区人员组成具有多源性的特征,这就衍生出了多元性的人文性格。这种性格不拘束于传统的社会心理,具有强烈的区域本土认同感以及自我表现和欣赏的社会文化心态。这种性格容易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破旧推新,推动新事物的发展。闽南文化伴随着迁徙文化而形成,冒险进取成为了顺理成章的精神理念。多源文化的融合,使得闽南文化在科学与上融洽并存。

(三)宗亲意识强烈闽南地区的家族宗亲组织作为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在长期迁移及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巩固,并日益扩大,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也逐渐增强,使得闽南文化中的家族宗亲观念根深蒂固,乡土观念浓厚。闽南地区的家族宗亲制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祭祀先祖、敬祖敬宗的行为范畴,而是几乎遍布社会活动的各个细胞。家族制度及其组织已经向宗教与民间信仰、社会经济活动、社会控制与管理、民间启蒙教育等各个方面延伸。

二、闽南文化与地区企业文化的融合情况

不同区域滋生不同的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份子,也深受地区文化的影响和约束。闽南地区的企业在闽南文化的影响下,也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文化特征。研究闽南文化与地方企业文化的融合情况,有助于发挥企业文化的协调性,调整人际关系,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在闽南文化的影响下,闽南地区的企业文化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容乃大的企业文化氛围闽南地区的企业吸收了闽南文化中开放性的特点,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在闽南地区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既有本土企业文化的特色,也兼具舶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百家齐放的特点。企业文化对于不同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及管理个性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容性。

(二)爱拼才会赢的企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固守家园、中庸随意、安于现状,而闽南文化则讲究“闯”。这种拼搏和冒险的意识在闽南企业文化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又接纳和吸收了其他外来文化的长处,使得这种“爱拼才会赢”的企业精神在闽南企业文化中得到补强和升华。闽南企业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流淌到了企业文化的每一滴血液中。走出地区、走向世界是闽南地区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

(三)家族企业文化特征明显在闽南文化中以家族宗亲为纽带的宗亲文化对闽南地区企业的构建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闽南地区的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家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强调礼义忠孝、服从族长领导;在对外管理上重视关系网络的建立,在共同的利益目标下,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文化上体现出了精神理念的高度一致。闽南文化构成了地区企业文化的生存环境,为之提供了文化的母体,同时地区企业文化又通过多种形式对闽南文化进行了继承、转化、吸收和沉淀。闽南文化渗透到了闽南地区企业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经营理念等方方面面,使闽南地区企业文化形成了敢于竞争、敢冒风险;勇于拼搏、开拓进取;重视商业,务实逐利;兼容团结、开放豪爽;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特点。

三、闽南地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将企业文化公共性与地方独特性相统一任何地区的企业文化都存在着公共性的一面,即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规律为大家所共同遵守。同时,由于文化和环境的差异,企业文化又具有地方独特性的一面。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保留企业文化的基础和生命力,对企业文化共性的部分进行借鉴,取精去粕。另外,在构建中,也要注重个性特色。企业文化的个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将地区文化所特有的道德、精神、责任感融入到企业文化的理念中,将传统共性与地方独特性相统一,塑造企业特色文化,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为市场所认可。

(二)要明确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反映了企业的特点,其中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企业日常运作的行为准则。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够统领企业成员的经营思想和行为。经营理念则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体现企业的责任和使命。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企业的精神文化,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不偏离轨道。闽南文化中的世界市场观、爱拼才会赢的拼搏观、爱岗忠诚观、创新冒险观等都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文化要素,必须将这些文化融入到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当中,建立企业远见性的意识,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6

应中央电视台邀请,6月27日,市委书记黄少萍做客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与海内外观众一起,品读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节目在泉州提线木偶表演《钟馗斩妖》中拉开帷幕。由精彩的提线木偶表演,到随“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翱翔太空的闽南方言;由美丽大方、勤劳坚韧的惠安女群体,到寓意吉祥、富丽堂皇的闽南古大厝“皇宫起”;由“御前清曲”南音到和平共处的“世界宗教博物馆”;由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到蜚声中外的海丝文化……黄少萍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闽南文化符号切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海内外观众娓娓介绍了闽南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和传播历程,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厚渊源以及世界性的辐射与影响,特别是闽南文化在凝聚两岸情感、推动和平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闽南人从远古走来,在搏击历史风云、驰骋浩瀚海洋的历练中,形成了勤劳坚韧、开拓进取、爱拼敢赢的族群性格,培育了敢于冒险、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洋精神,创造了跨越海峡、影响世界、令全球瞩目的闽南文化。”黄少萍指出,开放包容的闽南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留下了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独特轨迹。闽南文化传承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了黄土文化和海洋文化。闽南人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充满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南音和木偶艺术先后入选世遗;闽南红砖大厝体现了闽南人叶落归根的家乡情怀;民俗庆典“海上泼水节”则反映了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同根同源的文化情缘;有海水处必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必有妈祖庙,有妈祖庙的地方必有闽南人。黄少萍总结说,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念,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2007年文化部确定的首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黄少萍表示,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泉州将生态概念融入闽南文化保护,通过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传承机构设置、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等,有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和创新,提高闽南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初一:倪鸿彬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7

一、创设情境,变契机为“趣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在无意中形成内在的动力,就会迸发出主动学习的热情,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学习兴趣,主要借助情境来激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在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学习语言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闽南语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语言活动环境与条件,诱发儿童学习语言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闽南语作为地方语言、“语言的活化石”,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语言特性和特例。在闽南语课程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变契机为“趣机”,让闽南语课有趣起来。

1.通过表演创设有趣的情境

闽南语中有很多有趣的童谣,我采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渲染手段,创设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童谣情境,让学生进行童谣表演,激发学生的语言体验和学说闽南语的兴趣。《草蜢弄鸡公》一课中的童谣:“草蜢弄鸡公,鸡公哔卟跳,草蜢死翘翘。”我让学生表演这个童谣。学生们有的扮草蜢,有的扮鸡公。充满好奇的学生感到十分新鲜,学习闽南语的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动感十足地表演着,学习着。

2.通过游戏创设有趣的情境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闽南语中,有很多有趣的儿童游戏,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闽南语。比如《炒米芳》一课:“一的炒米芳,二的炒韭菜,三的……”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类似“剪刀石头布”的闽南儿童对手游戏,我让学生一边诵读童谣一边做动作,然后让他们两个一组边诵读童谣边做游戏,最后决出优胜者。学生一个个情绪激昂,摩拳擦掌,兴致高昂地比划着:“一的炒米芳,二的炒韭菜,三的……”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童谣。

为了使童谣和游戏中的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我还指导学生进行拟人化表演。如教学《多黎咪》一课时,课文是这样说的:“多黎咪,老猴抓蜻蜓;咪黎多,老猴戴碗帽。”我先让学生讨论:顽皮的猴子怎样抓蜻蜓?猴子看到西瓜皮会做出怎样可笑的动作?学生兴趣盎然,各种古灵精怪的表情在他们脸上出现。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边吟诵课文,边表演猴子抓蜻蜓、戴瓜皮帽的情景。这样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趣味横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童谣和游戏中人物的心理位置,教学内容幻化成了具体的表象,学生很快理解了课文。下课了,学生还兴致勃勃地扮着猴子的各种鬼脸。

二、回归生活,让闽南语课“实”起来

闽南语作为一种地方方言,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学习闽南童谣之后,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分类补充一些闽南日常生活用语。如教学《食三碗公》一课时,我补充“碗、汤匙、筷子”,再通过造句的形式,巩固日常生活用语,并作为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用闽南语说这些日常用语,提倡课内学习,课外巩固,把课内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真实的生活中去体验和运用,使闽南语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闽南语教学活动实践“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回归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

三、立足活动,让闽南语课“活”起来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渴望加入课堂教学中。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参与课堂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立足活动,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强化参与意识,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我在指导他们诵读闽南童谣时,让他们加上适当的动作,边朗读边动手,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识记,这样不但能够增强记忆效果,而且能增进对闽南童谣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放鸡鸭》一课有一首描写儿童丢沙包游戏的闽南童谣:“一放鸡,二放鸭,三展开,四相拍……”我让学生边诵读边按照课文内容做出不同的动作。丢沙包是儿童喜爱的游戏,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闽南童谣,使闽南语课“活”起来,“动”起来。

四、开放时空,促闽南语课“高”起来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8

1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起源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起源于乡土习俗与民间信仰,根植于闽南自然风土人情以及传统祭祀仪礼音乐文化之上。闽南地处亚热带季风地带,自然环境恶劣,暴风骤雨时常“光顾”。受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闽南土著居民民风和地域文化中,极其敬畏自然、崇信鬼神,因为在古代,人类根本无力反抗大自然的肆虐,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类就常以祭祀之法祈求平安。在我国古代,歌舞、音乐是祭祀仪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俗、曲艺和音乐文化都是从祭祀仪礼中衍生出来的,在传承发展中变得丰富多彩。在闽南,音乐文化几乎伴随人的一生,从出生、成年到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唱歌。原住民的祭祀仪礼和闽南自然风土是闽南音乐文化产生的基础,而催生闽南音纷钗基础的力量当属闽南的民俗信仰。据漳州市民宗部门统计,仅漳州的威惠庙就有97座,“迎神赛会,莫盛于泉”,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闽南人都要请戏班子“演戏酬神”,这无疑为闽南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与民俗信仰相关的音乐、歌曲极其丰富,不仅演唱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名目繁多。比如“采莲”民俗流行于泉州城乡,“催咒调”“调五营”盛行于厦门地区,还有芗城龙海、南靖等地的“锣车鼓”等,流行至今,它们大多是闽南的地域民俗孕育出来的音乐文化。还有源于“牵亡”“关神”的习俗,较为原始古老,关乎阴阳两界的“牵亡歌”“关神歌”,都是闽南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民俗音乐文化贴近民众生活,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种类

在各类音乐表现形式中,歌曲最为普通也最为重要。闽南人民热爱歌唱,闽南人真切而动听的歌声在闽南随处可闻,所以,闽南素有“歌乡”之称。闽南人热爱唱歌与闽南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比如南安的摇篮曲《月亮月光光》、漳浦的《十月怀胎》、长泰的《病囝歌》等,告诫人们要懂得报恩,歌曲具有浓厚的传统寓意,长辈们祈愿彰显出闽南人生性豪爽、热情洒脱的特殊文化内涵。在闽南地区,人们非常重视仪礼,婚丧嫁娶等几乎人生所有重要的时刻都要举行仪礼。在各种礼仪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是仪礼中所唱的习俗歌曲,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精神活动,还反映了人们的家庭地位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可以说,仪礼中所唱的习俗歌曲对于理解闽南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除了人生仪礼之外,各种岁节时节庆典礼歌曲也属于习俗歌曲中的一种,流行于泉州、晋江一带的《采莲歌》,在祭江竞渡时演唱的《龙船歌》,以及诏安许姓宗族祖传的民歌《龙船鼓歌》等,都属于习俗歌曲的一种。器乐在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婚丧喜庆、歌舞联欢都少不了以器乐烘托气氛。从唱奏关系以及组合形式来看,闽南民间器乐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吹管乐器为主奏的鼓吹合奏;二是丝竹乐器为主奏的丝竹乐合奏;三是唱奏兼备的漳州弦管;四是锣鼓等打击乐演奏;五是诏安古乐(以筝曲和古琴音乐为主)等。从古至今,器乐将歌、舞、剧等糅和在一起,有歌、舞、剧的地方一定有器乐,器乐呈现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态,将民俗音乐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闽南民俗音乐文化中,戏剧、曲艺各有千秋,在民俗音乐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3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3.1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歌曲的审美价值

在闽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勤劳而淳朴的人民不仅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音乐文化,还将其传承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风格独特、审美价值极高的民俗音乐文化。泉州的民俗音乐文化较为古朴幽雅,南音风格影响较大,内部音乐风格相对统一,以锦歌、芗剧为代表的漳州民俗音乐文化音乐风格淳朴爽朗,泉州传统音乐种类丰富,最具特色的则是南音,同时还包括山歌小调、茶歌、舞歌等。语言和音乐关系密切,在闽南民间音乐中,闽南方言独具特色,它不仅影响着音乐表现形式,更影响了音乐风格及其审美价值。例如,《天乌乌》在闽南地区流传最广,但是泉州版的《天乌乌》与漳州地区的《天乌乌》却存在较大差异。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漳州地区,民歌色彩浓郁,民间歌曲以徽调式居多,极富闽南乡土特色。漳州民歌雅俗共赏,闽南特色极其浓郁,如《采茶女十送哥》《园楼歌》《长工受苦歌》等流传至今。闽南歌曲大多以生活为创作题材,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浓厚,反映了闽南民情风俗。

3.2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器乐、曲艺、戏曲的审美价值

在闽南民俗音乐文化中器乐也非常有特色,如南曲中的南琶、洞箫,还有云锣、拍板、二弦等乐器种类较多,许多保留了唐宋元乐器形制。从弹奏姿势上看,闽南南曲的琵琶称为“南琶”,弹奏姿势斜向左上方,北琶是竖抱着的,现今日本琵琶的弹奏方式就与闽南南琶弹奏方式大致相同。作为闽南民俗音乐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南琶是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漳州的锦歌、泉州的南音都有南琶的影子。二弦与一般二胡不同,闽南的二弦为南曲所用的拉弦乐器,琴筒用整块木头挖空而成,演奏二弦时,演奏者用指头或松或紧地扣住它,根据感情的需要掌握力度。南曲的洞箫也称为“南尺八”,演奏南尺八时,演奏者左手食指中指按一二孔,拇指要按后孔,右手拇指按稳乐器,坐要端正,胸要挺起。在南音的伴奏乐器中,南尺八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闽南的曲艺艺术历史悠久,扣人心弦,百听不厌,如南曲、锦歌、芗曲说唱等,而南曲最负盛名,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如今,南曲的曲牌名称许多还保留着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南曲的调子遍布世界各地,凡有闽南方言的地方都有南曲,如脍炙人口的《山险峻》《因送哥嫂》等经典曲目至今传唱不息。流传于漳州的古戏剧竹马戏是闽南最著名的戏剧,有文化“活化石”之称,流行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而梨园戏吸收融合本地南曲、外来京剧等戏曲剧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4 结语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既有歌曲、器乐,也有曲艺音乐、戏剧音乐等,音乐形式各有千秋,不仅体现出人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龙华云.试论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6(01).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9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传媒和文化的关系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不能分离。而对于传播技术不占优势的传统媒体来说更是如此。如何彰显文化信息表现力,增强文化信息的黏合度,是传统媒体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广播历来以浓厚的人情味著称,它对文化信息的传播有着深入人心的效果。所以,对台广播和两岸文化传播密切相连,天生有着不解之缘。

一、闽南文化在对台广播中的意义

以闽南文化为切入点,可以成功吸引台湾同胞的注意力。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元,是富有地域色彩的族群文化,由闽南建筑、民俗、歌舞、饮食、、戏曲和民间工艺等内容组成,呈现出具有强烈地域色彩和族群个性的文化景观。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提出了传播学中的“选择性接触”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在面对各种纷繁的信息时,会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这包括选择性认知、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①

闽台之间地缘相联、文源相通。用相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习俗文化,更能吸引台湾同胞的关注,引发他们的收听兴趣。因此,对台广播从闽台两地文化相通之处入手,增进台湾同胞对闽南文化和内地发展的关注,更利于在台湾形成稳固的收听人群。比如,2013年闽南话广播协作网联合直播“郑成功350周年纪念大会”,对郑成功的敬仰引发了两岸相同的情感共鸣,台湾新竹、台南、云林、苗栗、嘉义等地的热心听众纷纷打进电话,参与节目的互动。听众对主办的广播媒体也形成了良好的印象。纪念活动的成功报道,进一步激发了台湾同胞对此类文化活动的兴趣,在两岸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对台传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选取

文化要素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物质要素、精神要素、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规范体系。在对台传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选取在四个方面各有涉及,而偏重于其中的精神要素、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因为这两个要素更贴近台湾同胞的日常生活,可以拉近广播和听众的距离,对听众的情感和生活有很强的渗透性,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俗话说“同声同气”,相同的语言让沟通没有障碍,并且能够增进双方情感。据称,海外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有四千多万,他们主要分布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说闽南语已经成为热爱台湾的表现之一,闽南语已成为大陆与台湾共通的一个文化符号。2013年,在走访台盟中央时曾指出闽南语对两岸交流的重要性,并要求工作人员要学习闽南话,以提升交流的亲切度。②闽南话对以声音为媒体介质的广播而言,必要性更毋庸赘言。台湾的民间信仰大部分也是从福建一带传去的,如关帝圣君、观音菩萨、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妈祖娘娘等,对台湾都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些神明在台湾的信徒均有千万人以上,也是台湾政坛高层不敢小觑的民间力量。

在对台传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选取要体现本土性,“接地气”才能将闽南文化的真实性、鲜活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2012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闽台文化同根源”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就是对闽台之间同根同源的文化基础的一次深层次挖掘。活动中,记者们深入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东亚文化之都泉州,6天时间密集走访晋江市、永春县、德化县,见证两岸同胞“人同祖、神同源、语同音、习同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采写了一批独家、鲜活、有感染力的对台新闻稿件。

闽台历代名人已成为闽南人的骄傲与代表,更是闽南文化精神象征的符号,备受民众推崇。选取和挖掘闽台名人的故事,能引起台湾听众的共鸣,吸引他们收听。福建漳浦的蔡世远、蔡新叔侄二人分别是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的老师,其昔日渡台后裔已繁衍10多万人,历朝历代受人敬仰。以两帝师“为官清廉、爱国爱民”的故事为选题,运用来自民间的“口语草根文学”――闽南讲古方式,创制大型历史人物系列广播故事《廉政两帝师》40集,在两岸电台播讲,收到良好的收听效果。同时整理剧本成书,采用普通话和同义的闽南话共同排印出版,创造了中央媒体联手地方媒体、大型故事节目入台首播、普通话闽南话“双语”出书的多项突破。

三、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呈现

60年岁月中,对台广播对文化的关注不断提升,以闽南文化为传播对象的信息内容在挖掘方式、呈现形式上也不断创新,亮点纷呈。

1.两岸联合,增强传播主体力量

两岸媒体之间的交流和联合,是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近年来,两岸媒体之间合作不断加强,在重大活动中强强联手,制作出规模盛大、深受台湾同胞喜欢、信息含量丰富的高质量节目。台湾媒体的介入不仅扩大了传播平台,充盈了传播闽南文化的主体力量,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节目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更加贴近台湾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喜好,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随着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关注,两岸媒体的合作日益增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开展过两岸之间的节目交流、联合采访、联合直播等,目前与岛内20多家广播电台有合作关系。富有“海峡特色”的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厦门卫视等媒体,立足闽台历史渊源,紧跟两岸关系发展,所推出的相关文化节目深受两岸观众瞩目。③两岸媒体的联合,碰撞出许多创意的火花,延伸了传播效果,更好地呈现了闽南文化。可以说,台湾媒体的加入,使闽南文化的传播、社会效果都得到了增强。在“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上两岸传媒人提出的四点建议中,第一点就是推动媒体互设常驻,推进新闻交流常态化;其次是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展开务实合作。④可见两岸媒体的交流合作是当今文化传播的大势所趋。

2.加强创新,让闽南文化节目喜闻乐听

鉴于整个传媒文化向着娱乐化、碎片化转变,对台广播也要调整方式,在闽南文化的运用上,变之前的硬性宣传为“软着陆”,结合台湾听众的兴趣点不断创新,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呈现。

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受众范围较小,相比之下,大众文化的传播则更有吸引力。而音乐是化解隔阂、加强联系的最好形式,在对台传播中应充分利用。近年来,音乐选秀狂潮来袭,很多年轻人对其情有独钟。拓展此类节目的传播,更是广播吸引年轻听众的有效方式。泉州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六届的“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星选拔赛”,采用当下流行的选秀方式,主持人活泼时尚,活动形式灵活新潮,切合年轻人的口味。同时,节目与落地活动相结合,活动品牌的提升也带动了节目的收听与参与,扩大了对台影响力。选拔赛从2006年开始举办至今,形成了稳定的受众群,并不断拓展,在两岸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此活动不仅弘扬传承了闽南文化,还造就了一批优秀歌手,诞生了一批新人佳作(原创闽南歌曲)。更重要的是,两岸音乐人由此结缘,从不认识到认识,进一步深入交流与合作。这项活动的时间跨度正好经历了两岸关系从“冰冻到破冰到缓和到密切”的全过程。在两岸民众分隔多年后开始逐步开放交流的时候举办此类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民众的需要,因此在两岸沟通与交流上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广播常被归类到老年人使用的媒介形式中。怎样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拓展受众群,在对台传播中打动台湾的年轻人,就要研究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点和接受习惯,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呈现内容。以闽南语为载体的广播剧并不是老套、怀旧的代名词,找准形式也可以收获青年听众的喜爱。比如,制播闽南语短剧、微剧就是对传统闽南话节目的“突围”:题材上可以瞄准时下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新鲜资讯,以轻松幽默、别具创意的方式配合音效音乐演绎,自会吸引年轻听众的耳朵。《志明和春娇》是大陆首档全新闽南语情景广播剧,由泉州电台对台频率刺桐之声创制。节目运用自制短剧这种形式来传播闽南文化,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其选取闽南人当下生活故事片断,结合运用传统元素,如闽南俚语、俗语,用闽南方言对话来演绎,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展现泉州人的快乐生活,深受各年龄阶层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自创短剧追求原创,重视节目创意,这点正符合青年文化和当今传媒文化的潮流,因此受到青年听众的一致好评。而以经典文艺电影《志明和春娇》为节目名称更是增彩,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的关注。截至目前,《志明和春娇》己播出1000多期,铁杆粉丝不断增多。⑤在赢得听众市场的同时,也赢得客户市场,每期十分钟的短剧,年均广告投播量达到88万。

3.提供服务,增进两岸情感

有温度的文化才会被人感知、被人理解、被人欣赏。在传播时要确定台湾同胞需求,为他们送上有服务价值的文化信息,增强两岸之间的情感交流。

泉金航线“篷江号”客轮播出的闽南话船舱广播节目《船上来作伴》,是广播媒体利用各种渠道服务台胞的一种有益尝试。节目以闽南特有的答嘴豉、脱口秀的娱乐主持方式,演绎传播闽南文化,同时提供旅游、口岸、民生、生活等服务资讯,设计游戏环节与船客互动,营造对台航线的文化氛围,浓烈的人文关怀陪伴旅客一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推出的一档闽南话早间文娱节目《早安台湾》,选取台湾听众感兴趣的文娱热点,80后主持人婷婷以贴近生活的视角进行解读,节目清新、温暖,就像是一首流淌在阳光下的醉人音乐,受到了台湾听众的喜欢。节目视角多元,常以大家都有体会的一个话题,引发两岸听众的共同关注,进而相互探索、共同思考。节目在提供服务于生活的实用信息的同时,也增进了两岸的感情交流。

4.新时期对台广播中运用闽南文化要素的建议

多年来,对台广播媒体一直在挖掘和创新闽南文化元素的呈现形式。而在新的传媒时代,广播只有不断加快提升的脚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两岸关系中承担好自己的媒介角色。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不断突破的同时,如何用好新媒体,是新时期对台广播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一张无形而巨大的互联网将我们所有人网在其中,即便是不直接使用新媒体的人也会被新媒体文化辐射着、影响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播媒体既要稳固自己的文化根基,同时也要根据传播生态的改变,调整方式,扬长避短,融合网络媒体,弥补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传播缺陷,丰富闽南文化的呈现形式。应运而生的“你好,台湾”网,就是广播抢滩新媒体的一大举措:它将闽南特色建筑、饮食、戏剧、舞蹈、民间工艺等强调视觉的文化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同时更注重信息的服务性,极大丰富了广播媒体对台宣传的路径。

另外,可以通过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手机移动新媒体等平台推送对台广播的内容,使之与主流媒体互相配合,形成多层次、多场域的传播。社交媒体具有信息形式短小、内容碎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不仅有全时性、互动性、点对点等网络传播的技术优势,更具有情感浓厚、容易接受的人际传播特点,对于集合爱好闽南文化的听众,传播两岸生活和文化资讯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闽南的“五色话”“四句”都深受闽南百姓的喜爱,是口口相传的闽南口头文化形态之一,其逗趣简洁、娱乐轻松、朗朗上口的特点,极适合新媒体形态,如果运用这一闽南传统元素来表达现代生活内容,并使用新媒体手段(在节目中及节目公众微博微信中),定能引发受众兴趣,吸引受众收听,从而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播。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10

J80 A

一、闽南戏曲与历史记忆

2015年2月中旬在泉州召开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笔者以闽南戏曲在东亚、东南亚等地的流播作为切入点,具体论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闽南戏曲海内外传播的繁复关系,并以之为轴心将问题顺势扩展到海丝人文交流问题域特别是闽南文化“走出去”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层探讨。笔者以为,古老常新、与时俱化的闽南戏曲,并非如某些学者依据经验、先入为主的理解那样,只是偏居华夏东南一隅、地处文化版图边缘的民俗曲艺;事实或许恰好相反,“内容通俗化、形式大众化、流传俗行化”9的闽南戏曲,在古代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极其顺利地“走出去”,而且颇为成功地“走进去”,形成至今依然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闽南戏曲文化圈”,充分体现闽南文化的生命力与灵活性。职是之故,闽南戏曲早已超越原型层面的娱情遣兴、放松休闲,也跃出审美层面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凝聚着海内外闽南人共有的文化记忆。

根据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论集体记忆》中的观点,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背后显影的乃是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具体言之,闽南戏曲与文化记忆的互动关系,至少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闽南戏曲与民间信仰、人生礼俗、岁时节庆等活动密切相关,真切体现了海内外闽南族群特有的日常生活经验与情感心理结构。第二,闽南戏曲作为既颇“接地气”的世俗镜像又超越现实的造梦工程,深刻反映了海内外闽南族群日常伦理道德与价值评判标准。第三,曾经深入人心、大放异彩的闽南戏曲,还一度是闽南族群组织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方式,其如盐入水般地深深嵌入在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总而言之,闽南戏曲发自乡土沃野、扎根民间土壤、服务庶民须求,与生俱来地承载着个体化、处身性、素朴性之杂语共生、众声喧哗的民间记忆,使其有别于平板化、整一化之本质主义的宏大修辞,于不其然间起着重述文化记忆、抵抗群体遗忘的重要作用。

正所谓,“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未来”。下文便在前人文献纪录与研究成果的坚实基础上,遵循从专业知识进入公共领域的论述思路,一方面简要梳理闽南戏曲如何伴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外、走向世界,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初步探勘域外戏剧如何走进闽南、融入闽南,以及二者如何相互借镜、和谐发展,共同起着“组织民众参与公共生活、建构新式观念形态”232-238的现实功能。

二、闽南戏曲的海内外传播

尽管囿于年代久远、材料有限等诸多原因,福建戏曲(曾经一度成为闽南戏曲的别名之一)海外传播的最初时间节点已然不可考,但是根据现存史料而追根溯源,可以推测至少远在明清时期,福建戏曲、闽南戏曲就在琉球、在泰国、在印尼等地广泛传播。例如,国内知名戏曲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王汉民先生在其扛鼎之作《福建戏曲海外传播研究》一书中就以明代莆田人姚旅在《露书·风篇中》、清人汪楫《使琉球杂录》(1683年)关于琉球等地的演戏记录等厚重翔实之史料,令人信服地指陈:“福建戏曲海外传播的历史比较悠久,从现存的记载来看,明万历年间已有福建戏班到琉球及东南亚等地演出。”6无独有偶,著名比较戏剧学专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主编的煌煌三卷本的《东南亚华语戏剧史》亦意味深长地指出:“在爪哇从1603年至1783年华商酬神作戏的活动从未间断过,而且当地的华人富豪或大亨还延聘漳、泉两州乐工、优人,教导自己蓄养的婢女(爪哇人)歌舞,日日演戏以娱嘉宾。”804至于泉州地方戏曲史家郑国权老先生更是在《泉州戏曲远播海外》一文中,细密爬梳诸种闽南戏文的明清刊本,如何经由来华商人或者众多游历者之手而漂洋过海流播于菲律宾、印尼群岛,进而辗转到欧洲大陆。在其看来,流传海外之戏文刊本的典型代表就有,“收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福建建阳新安堂于明嘉靖丙寅(公元1566年)出版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此曲勾栏荔镜记戏文》”;“收藏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福建瀚海书林于明明万历(1604年)出版的《新刻增补戏队锦曲大全满天春二卷》”;“收藏于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福建瀚海书林景宸和霞漳洪氏于明万历间出版的《精选时尚新锦曲摘队一卷》”等等。

当然,海上丝路与闽南戏曲的域外传播这一课题,绝非当代闽地学者自娱自乐的自说自话,其亦如巨大的磁石吸附着西方汉学家的关注目光。例如,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的龙彼得(Pier van der Loon)先生,就数十年如一日爬梳尘封于历史深处的信札、日记等文献资料,让“被遗忘的文献”浮出历史地平线而重见天日。他在《古代闽南戏曲与弦管》一文中辟有一节《1589——1791在海外的演出》,通过“东南亚和台湾的福建移民的记述”21,多维阐述大航海时代中闽南戏曲的演出状况及西方殖民者对闽南戏曲的早期认知与纠结态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闯入者”的西方汉学家,在他异性的学术视域下,更加关注外来元素如何深刻改写闽南戏曲的原有面貌,以致先于本土学者指出南音这一“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14-17的形成,其实不无背谬地受到来自遥远中东地区音乐形式的巨大影响。比如,现任教于福州大学的当代著名法籍汉学家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先生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一文,就基于比较文学法国学 派实证主义影响研究的学术范式,耐人寻味地强调南音(即“弦管”、“南管”)这一让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引以自豪的古老音乐,在诸多维度受到波斯文化的遥远影响,可以将之认定为中外音乐传统的交流结晶。他在细致刻画南音所受外来影响“痕迹”的时候,特别以《陈三五娘》这一梨园经典为典型个案,立体论述“南音不是作为一种中国职业音乐家演奏的音乐而产生的,而是由包含很多阿拉伯商人在内的泉州商业阶层精英发展起来的这一事实。在南音曲目中占主导地位的陈三、五娘故事中有许多非中国式特征”1319-1320。

总而言之,闽南戏曲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地方化、民间性的一般戏剧,其依循海上丝绸之路向域外传播,并且深深嵌入华  裔族群甚至当地土著的休闲活动甚或日常生存,最终形成闽南——“东洋”——“西洋”(这一概念约等于郑和下西洋的“西洋”,实质是以“南洋”为主体进而延伸到中东、北非等广大地区的地缘政治学名词)之间的戏剧关系网络。由此而来,闽南戏曲“既是建构公共记忆的重要媒介,本身亦构成历史记忆之所在”54-57,其在不经意间联系着“多元、开放、跨界、混杂”这些极具后现代症候意味的关键词,成为国际移民艺术的图腾符号,直指广义全球化中的认同政治问题。

三、闽南戏曲的现代性经验

时至今日,或许闽南戏曲的辉煌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依然认为,在现代性与传统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激荡的“后舞台”时代,闽南戏曲作为流淌在海内外闽南人血脉当中的民族DNA,依旧在海内外闽南族群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继续传承并且发展着海内外闽南人共有的文化记忆。例如,20世纪50年代,闽南戏曲与其新的媒介表现形式——闽南语戏曲电影,在新、马等地的一度流行,便是最好的例证。在笔者看来,这一文化事实至少说明以下三点:

其一,在海外生活和打拼发展的闽南人是闽南戏曲海外传播的重要支撑。离乡背井、为数众多的闽南籍华人华侨,构成闽南戏曲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观众群,前者为后者的海外传播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支撑,悄然构造并不断完善闽南戏曲及其影像作品的公共观演的生态系统。在当代媒体的主流叙事当中,富有雄强进取之开拓冲动与冒险精神的闽南族群,以“下南洋”过番谋生的勇敢之举,而与境内浩浩荡荡的“闯关东”、源远流长的“走西口”并称中华移民史的三大壮举。根据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的《福建省志·华侨志》的记载:“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整个东南亚地区华侨总数已达100万人以上,除暹罗、真腊、安南外,以祖籍福建的华侨占多数。”13另据厦门大学历史系戴一峰教授在《近代福建华侨出入国规模及其发展变化》的大体估算,“自1845——1949的百余年间,经厦门移居海外的闽南华侨总数高达120万,而95%的闽南华侨分布在东南亚的新马、印尼和菲律宾等地。”时至今日,在海外生存与发展的闽南籍华人已达2000万人之巨,毫无疑问,遍布五洲、数量庞大的这一群体,一方面构成了“新世纪我国联系海外、重塑‘海上丝路’的一支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也为“世界拥抱闽南戏曲”与“闽南戏曲走向世界”,奠定坚实而又牢靠的人口基础。

其二,闽南戏曲在当地传播以致落地生根,联系着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现代性乡愁。识者只须检视这一时段东南亚主流报刊媒体所刊登的演戏评论与映演广告,不难发现充斥其间的故土情思,其用意不言自明。仅以《南洋商报》所刊登的戏班广告与闽南戏曲电影广告为例,其间弥漫着铺天盖地却又直截了当的情感攻势。诸如“闽南侨胞喜讯”、“听自己的方言,看故乡的风趣”、“听家乡话,看家乡戏,倍感亲切有味”、“福建侨胞不可错过”、“福建侨胞看过来” 60-63此类等等不一而足。不惟如此,情感经济学背后关涉更为深广也更为根本的美学动因,即千千万万海外游子念兹在兹的文化乡愁。全球化语境所带来的身份迷茫与现代性焦虑,使得漂泊海外的闽南族群殷切期盼经由公共空间的观演仪式,纵情言说内心深处的怀乡之情与故土之思。众所周知,舞台上或者光影间的闽南戏曲,大都以“重乡崇组的思维观、爱拼敢赢的气质观、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山海交融的行为观”1的来追溯历史,以“凝重深沉的时代悲怆和强烈浓郁的言志旨趣”6-11切入审美时空,在去国怀乡的文化乡愁氛围中建构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满足当地华侨华人对公平正义的焦灼呼号和国族身份的认同想象。

其三,有道是“打铁还须自身硬”,闽南戏曲之所以能够成功的“走出去”,除了前面所说的文化生态,其调动观众情绪的艺术能量与被观众普遍认可的美感品质,也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包裹着闽南风味外壳的闽南戏曲及其影像文本,以“绵如雨、深如海、痛如天,波澜四涌、无法弥消”的爱情传奇,将日渐淡出现代生活却又挥之不去的乡土情怀,投射在舞台上、显影在银幕中,从而使历史缺席的传统情愫,变成现世在场的审美意象。这种将观演主体的审美体验有机嵌入返本开新的道德神话,于纵横交错、零乱裂解的现实情感缝隙之中,模塑或曰重建华人社群所分有、所共享的情感记忆。有鉴于闽南戏曲之现实与历史桴鼓相应的文化品性,及其与海外民众之审美期待视域的间性融合,使观众能够在物我齐一、情理交融的接受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似已沉沦、想象之中的闽南文化的本体苦恋,悄然固化为一种“物恋”的美学形式。是以,无论是沉湎于前现代儒家文化之识见不多的草根阶层,抑或是浸润启蒙现代性欧风美雨的后起精英群落,果不其然地被戏文的编码者纳入重返故土的造梦工程之中而难以自拔。君不见,曾几何时,在《因哥送嫂》、《岭路斜崎》之动人心弦、百转千回的音乐声中,不少人的眼睛都红润潮湿以至模 糊不清。

四、闽南戏曲的当下发展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例11

一、情系闽南

“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在宋乾道年间,是泉州知州王十朋曾在府衙前题写一联。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尽管朝代变更,从封建社会演变成文明时代,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历史洗礼的神秘面纱。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闽南舞蹈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新型种类,频繁的出现在专业性的艺术舞台上,也越来越被许多人接受,它自然富有自身的宝贵价值。以新野的角度去探讨闽南舞蹈走向专业性舞台的艺术表演形式,对于研究闽南舞蹈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渊源

「闽,在古代是中国东南某地地区、古闽国名称的简称,分布在福建省、浙江省东部宁海县及以南一带、广东东部潮州、汕头、梅州、江西东部一带。由于福建省全部都在闽地之内,所以福建用“闽”作为别称。“闽,东南越,蛇种”是汉代许慎所作的字典《说文解字》里所说道的,定义为闽人是崇拜蛇的族群。“闽”分为“闽东”、“闽南”、“闽中”、“闽西”、“闽北”。

福建省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临台湾海峡,行政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经济较为发达,故又有闽南金三角之称。闽南舞蹈作为一个具有独立风格的舞蹈,是指发源于厦门、泉州、漳州的闽南语系的地区,流传于闽南、台湾,东南亚闽籍华侨聚集地的闽南舞蹈。闽南舞蹈所反映出的多源性特征,指的是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三源合一”的三个源头,同时闽南舞蹈和闽南南音至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气息。

闽南,汉初属于闽越国,虽然对于秦汉前期的闽南地区的舞蹈艺术发展都未有直接的记载,但是对于古代的青铜器、礼乐器以及古老的岩画中都有一系列逼真的舞蹈形象,这很直接的告诉我们在古代这片土地上闽越人舞蹈的大致风貌。闽南依山靠海,是通商的主要经过的道路,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和内陆中原地区交流频繁、来往密切的地方,因此闽南艺术形式上会对中原文化中的精髓所沿袭。闽南人世世代代都靠海居住,多以出海捕鱼为业,顾然他们对海洋文化有着无比的依赖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也融入到了他们的平常生活中,例如,闽南人在出海打渔前,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闽南人传说中的航海女神――妈祖。蛇是海洋文化的代表,至今蛇还被闽南人奉为神灵。

二、新视野角度看待《海上民谣》的创作

女子群舞《海上民谣》创作于2012年“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期间,由厦门艺术学校2008级舞蹈班24名女生来完成,舞蹈界著名编导赵小刚导演来编创。《海上民谣》是一个有闽南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立足于闽南文化和闽南风土人情,以“惠安女”这一题材为基础来表现闽南惠安女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作品《海上民谣》中惠安女们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生活的。在作品中,赵小刚将海上的灯塔融入到舞蹈中,塑造出一个手持船桨的中年妇女的形象,另一名手举油灯的舞者则饰演她的女儿。

(一)作品中道具对人物的情感延伸

现在很多舞蹈剧目中都会使用道具。通过道具的运用,可以更直观的反映出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特点、精神文化、民族情怀、借物寄情等。《海上民谣》中所展现的是她们出海航行的情境,我们所看见作品中出现的舞蹈道具便是渔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船桨”与“渔灯”。生活中大多数的用品都有可能变成舞蹈道具,赵小刚老师将这种生活道具的巧妙运用在《海上民谣》中,使整个舞蹈明确的突出自身的风格特点与地方特色,并且升华作品内涵,丰富作品的主题,使作品所处的背景环境人物性格设定能够一目了然,并且充分满足了表演的空间,将海边渔民们艰辛的日常生活展现的绘声绘色。

作品刚开始就有一位手持船桨的惠安女从侧幕条走出,眼神坚定,步伐沉重,贯始至终都拿着船桨在舞动。在作品中,“船桨”象征着海上航行的意思,这位母亲手持船桨的每一次划动与上下起伏,动作幅度大而干劲有力,并且每一下都带着一股“沉”劲儿。反映出惠安女坚毅执着、不屈不挠的意志。船桨好似于对她来说是生命中必不可缺少的东西。 “渔灯”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海上航行的方向,更是一个希望。在整支舞蹈中,这位少女不似别的舞蹈演员,有非常多舞蹈动作,她一直都是双手捧着渔灯向前伸,时而往各个方向奔跑着,时而在原地旋转着,像是在探索,又像是在寻找,渔灯就是她的希望,是她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引领着海航前行的方向,照亮茫茫大海中的那一条心安路。

在作品中,“船桨”与“渔灯”之间就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渔灯”象征着航行的方向,而“船桨”则象征着航行,渔灯引领着船桨前行,编导在设计动作上也着重注意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手捧渔灯的女儿,与手持船桨的母亲之间动作彼此牵引,首尾相互呼应。在一些“女儿”主动,“母亲”随动,“女儿”前进,“母亲”跟随的流动舞步及双人舞动作上可以体现的出来。

(二)作品中音乐对人物的烘托和影响

音乐对舞蹈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舞蹈的产生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舞蹈不单单只是有着完美的技术技巧和精妙的动作编排,音乐为舞蹈增添色彩、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少了音乐就像少了一味调味剂,或许会使整个舞蹈黯淡无光,便可知音乐在舞蹈中起到了重要性作用。音乐的恰当使用与舞蹈的巧妙编排,两者合二为一更加能够深入人心。

作品《海上民谣》中,所选取的是台湾、闽南地区人们耳熟能详的当地民谣――《望春风》。它是台湾最受欢迎的台语流行歌曲、台湾歌谣之一。该曲是一首少女思春的歌曲,使用传统五声音阶宫调式,旋律优美、恬静、朗朗上口,亦为许多国家普遍认为是极具特色的“台湾调”。第一部分编导为了表现出惠安女生活时劳作的画面,采用了一些南音的演奏手段与西洋乐器演奏一同而出,以忽大忽小、忽远忽近的海浪声渐渐引入主旋律,前奏是由洞箫缓缓吹奏出旋律,寂静而静谧,这时映入眼帘的是舞台上的惠安少女,她轻轻推开浮现出微弱的油灯,而另一位手持船桨的惠安妇女,她眉头锁紧、眼神坚定、步伐沉重的从远处走来,给人营造出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使人沉浸其中;紧接着第一段主旋律由大、小提琴的演奏手法渐渐引入,编创者有意的采用了西洋乐器,不难看出闽南地区吸取了许多的外来文化元素。第二部分编导把人声合唱加入进来,运用闽南语来演唱少女思春时内心的悸动,《望春风》这首歌本身是描写妙龄少女暗恋心中如意郎君的情歌,歌曲以少女的内心独白及思念寄语来讲述那份独有的青涩懵懂与忐忑害羞的内心情境。第二部分的音乐处理方式帮助舞蹈作品推向高潮,演员在过程中也跟着音乐边唱边跳,似乎想把心里得诉说与情怀统统释放出来,直至淋漓尽致,使观众触情生情,牵动内心的那一份悸动。也不例外,惠安女的郎君、亲人也许就在海的那边台湾,她们那种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心情,这种旋律始终贯穿着整个作品,无边无际的海面只有灯火、船桨陪伴着孤独的自己,冷冷的海风扑面拂来,这种意境使人看在眼里沉在心里。回顾整个作品,编导贯始至终只用一首歌曲来表达惠安女的两种情绪,《望春风》是一首少女思春曲,而作品的开始没把人声合唱部分放出来,却表达的是惠安女在海上劳作时的画面,随后则用人声合唱部分推起作品高潮,来抒发惠安女内心思念之情,作品的音乐运用为之巧妙。

(三)作品中动作对人物情感的剖析与解读

舞蹈动作在舞蹈表演形式中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舞蹈动作是舞蹈表演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是舞蹈表演艺术内心传递的最主要的形式。同时,用舞蹈表演硭茉烊宋镄蜗笫保舞蹈动作是最好的表现手段,也是最基础最不可取代的地位。闽南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横摆”动律是闽南舞蹈风格中最为显耀的特征。闽南舞蹈中横摆动律是指随着动作的重心从胯部左右交替,随之由胯部推动交替横摆,牵引上身的肋、头的摆动而形成的横摆动律,身体呈现出“横摆动势”的美感。

1、以独特的闽南舞蹈动律元素来塑造惠安女形象

在作品《海上民谣》中出现了太多闽南舞蹈的动律元素,我挑选出几个我认为最能突出塑造惠安女形象的动作。第一个“横摆动律”,在作品高潮部分时频繁出现了横摆动律,演员们手拿纱巾,胯部的运动为横线运动,动作左右前后幅度大,乃至纱巾可以触碰到地板,并且用力平均,均为一拍一次随着重心转换的交替推动胯部,在流动里呈现出“三道弯”的舞姿,反映出惠安女在海上长期劳作的发展规律。第二个“沉”,在作品领舞身上尤为体现出,惠安女双手拿着船桨多次做出上下举起的动作,节奏一拍一次重拍向下,肢体看似晃动不停却不失稳定,总体呈现出沉稳有力。第三个“颤”,在作品里群舞演员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颤的韵律,似乎反映与农耕和海洋的关系,惠安女们长期劳作于农田和海上航行捕鱼的发展规律。

2、通过细微的动作来体现惠安女的性格特征

编创者在许多处用细微的处理方式来诉说惠安女的性格特征。作品短短7分钟,却用了长达4分钟的时间来突出惠安女的团结合作精神,在4分钟里,编导并未给群舞演员太多动作,而是讲究队形的变化,他们始终肩靠肩、手牵手,一会直线、一会横线、一会高低起伏、又一会呈现出流动的“s”形。在舞蹈中群舞演员大量的采用了“小碎步”来进行队形变化,安静又平稳,利索又干净,仿佛像是在描述等待黎明来临前的一片寂静的海面,重点突出了惠安女的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勤劳勇敢的性格。手持船桨的惠安女,编导则把她的动作编排的沉稳有力,中间有一段部分我记忆尤深,她站在群舞演员中间,演员们高低起伏呈现出海浪汹涌翻滚的气势,则她的动作仅是回眸盯住看向远方,驼着背弯着腰双手撑扶着船桨的画面,不得不让人佩服这种以坚忍不拔、勤奋耐劳而著称的女性群体。手持油灯的少女,编导更是用戏剧化方法去处理,她几乎没有动作,至始至终全程紧握着油灯,看向远方,像是在诉说心中的情感,对未来的期盼,就这一细微的处理方法体现了惠安少女细腻的部分。以上这些充分体现出编导利用一老一少的形象来完美呈现惠安女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三、闽南舞蹈的发展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闽南舞蹈的逐渐的发展起来,在专业性、非专业性的舞台上渐渐的出现此类舞蹈,对于闽南舞蹈在今后发展道路上的探究,笔者有着一些深刻性的理解。第一,闽南舞蹈是有着地域风格特色的舞蹈,它既丰富又复杂,自身承载了许多的符号,来自多源性特征的体现,有着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三源合一”的特点,闽南舞蹈中不缺失古代闵越人遗留下来的岁月痕迹,也不缺失中原地带流传来的韵律风格,更不缺失表现海洋意境的舞蹈特点,即之闽南舞蹈的多源性符号太过丰富、复杂也同时束缚了自身的发展。第二,海峡影响对闽南舞蹈的限制,新中国从1949年走到现在快有70个年头了,尽管海峡两岸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释放了最大最大的善意,可是台湾到现在还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台湾与闽南地区的语系是相同的,在闽南地区舞蹈创作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涉及到台湾同胞的题材,例如舞剧《沉沉的厝里情》中,讲述一位女人从年轻出嫁到颜老鬓痴等待丈夫出海归来的剧情中,最后结尾说道一句:“回家吧!回家吧!”,这种对家人的思念,也难免会涉及到对台湾回归的思念,这一方面的体现也说明了闽南舞蹈发展受海峡文化的影响。第三,闽南舞蹈动律元素没有显著的特征,从作品《海上民谣》中分析到,若是去掉华丽的服饰、音乐、道具、队形变化,只从单一的动作动律上很难看出是闽南舞蹈的元素,但从黄明珠老师的《闽南舞蹈教程》中了解到“横摆动律”是闽南舞蹈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动律特征,所以从今以后的舞蹈创作中,要更多的突出这一特征,全面的弘扬闽南舞蹈的动律特点。

参考文献:

[1]马海生.闽南传统乐舞活态传承现状研究.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2]蔡湘江.伦闽南民间舞蹈额多源性特征.东南学术,2005年03期

[3]闽南民间舞蹈的发展探究

[4]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

[5]王岩.闽南舞蹈与戏曲舞蹈的互动性探究.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论坛, 2014年06期

[6]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范畴探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1月

[7]郑玉玲.伦闽南舞蹈文化脉络与艺术特色.学术论坛。2010年10期

[8]陈向群,杨丽芳.闽南民间宗教舞蹈及其文化生态保护.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月第31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