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风险与应急管理

风险与应急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4 09:34:58

风险与应急管理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1

企业预警管理,是指能够对企业失败、管理失误现象进行早期警报和早期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所谓企业预警管理理论,是将经营失败和管理失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生发展过程,置入现有管理模型中统一分析,来揭示企业的逆境现象(经营失败、管理失误)的客观活动规律以及逆境同顺境的矛盾转化关系,进而揭示企业经营不失败、摆脱失败的管理机制。因此说,它是企业研究如何识错、防错、纠错、治错的系统管理方法,是一门全面解释企业成功机理和失败机理的系统学说。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佘康教授认为,国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和如何摆脱危机的策略问题,至于危机的成因、发展过程则缺少机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企业预警管理理论是对经营失败机理性分析并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的理论。

现有的管理注重研究企业经营成功的机理而忽视企业经营失败的机理的研究,从而难以科学的解释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预警管理理论,就是将经营失误失败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置入现有理论框架中进行新的思考,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企业逆境的客观发展规律,这可称为企业管理的”安全”机理。企业预警管理研究是通过规范性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来提出预警管理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的系统学说,以全面阐述企业的成功机理与失败机理。

二、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危机预警机制研究企业预防危机、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手段和策略,设计企业危机预警分析指标,以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保证企业处变不惊,做到防患于未然。特别在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已今非昔比,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开展危机预警研究与应用就显得更加迫切与重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核心是要企业树立危机意识,而领导者的危机观念尤为重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关键是健全危机防范制度,保证危机信息传导通道的顺畅,以及研究建立应对危机的措施谋略。越是成功的企业越不可无危机预警机制。

纵观业界,在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中,多少曾经叱诧风云、豪情万丈的商界巨子如同喧闹的走马灯来去匆匆,多少曾经如日中天、风光无限的企业集团就像夜空中的流星一闪而逝。正如古语所云:“其兴业?R,其亡也忽”。

(一) 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误区只是建立实施“危机预警机制”。管理也是生产力:合理组织生产并产出经济效益。然而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误区在于:忽视企业基础管理而过分强调企业法人权威;忽视管理的多样性而过分强调经济手段的作用;忽视企业内部机制二过分强调扩权管理;忽视企业自身问题而过分强调客观原因。此外,就是是对管理中理性、非理性之争太极端。

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的研究主要是反唯理性主义。非理性倾向者关注管理的实务认为,世界上成功的企业背后必有一套强有力的文化,人是最大资源,管理他们的方法是通过文化的微妙暗示。而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分依赖分析的、定量的方法,导致有失偏颇。企业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中把握不了适当的“度”失去平衡。现实表明,我们不应该处于两个端点上,而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促进演化发展。

(二)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现状产生的原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在危机到来时,企业为什么总是仓皇应战总是缺乏一种机制、一种制度性的防范措施。其原因可以归结如下:1.高速度掩盖低质量

多年来我国的速度型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处于高速度发展阶段,人们只看到表面的繁荣,而看不到企业潜伏的危机。在经济处于调整收缩阶段时,企业危机爆发的频率自然提高。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周期与国家经济周期是一致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时候的高增长是伴随着高通货膨胀,经济运营存在极为明显的周期性。尽管经济学家力图找到烫平波动方法,但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少。

2.思维局限的约束

西方思维重分析而东方重整合,大多数中国企业缺乏危机意识。中国强调中庸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使我们国人缺乏辩证思维。西方管理追求卓越,东方管理追求和谐,此话不无道理。目前中国的企业大多从计划经济的短缺年展过来,在有产品就有消费者,有广告就有市场的环境下,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过去的成功往往会误导企业家,在经历了创业时期的大风大浪,铸就辉煌后,总认为自己会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淡化了危机意识。

3.浮躁的社会风气

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转型期的社会意识、空气中都充满了浮躁的气味。“一不留神,成为百万富翁;一不留神,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诸如此类的神话广为流传。

企业家面临市场种种的巨大诱惑,更多的考虑是如何迅速膨胀扩大,神经总是绷的紧紧的,总想着通过几场应战击败对手,成就大业。

因而,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企业家向前考虑的多,向后考虑的少;攻击型的思维占主导,防范型的观念居次位;有心规划宏图大业,无意审视危机忧患。这也是导致企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环节及相关措施

(一)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

1.危机调查和危机预测

调查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首先需要进行广泛的情报收集工作 ,然后对已经收集的情报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评估,把所有可能发生得危机按轻重缓急加以排列,并预测出危机对组织造成多大损害,并将结果迅速上报或分送有关决策者,从而为制定反危机措施做好前期准备。

预测危机,这里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找出在组织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危机,因为发生过的事情可能再次发生。第二种是,找出该组织的同行或类似组织发生过什么危机。

2.精心策划危机应急方案

良好的危机防范管理不仅能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而且要为可能发生作好准备,拟好计划,从而自如应付危机。

制定全面的危机反应计划主要包括危机运营的目标、策略对策、工作程序方法、方案运作条件、组织资源配置等,在制定危机反应方案时,可倾听外部专家的意见。当然,危机预案不应太僵化、太具体,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包括各种危机均有的不可预见的方面,留给管理层自己判断。

3.培训专业人员,进行“模拟危机”演戏

为确保处理危机时有一批训练有速的专业人员,平时应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包括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和临危的应变预防能力。同时,设定模拟危机情景,定期进行模拟演习,使人们熟悉方案,并检测方案的有效性。

(二)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的措施

1.企业必须收集竞争情报,为危机“监控”

在危机酝酿期,往往会在媒体或互联网上出现相关事件的报道。如果企业能在此时就有所觉察,将其解决于危机爆发之前,这不仅是避免危机的最佳方式,也是把企业损失降到最小的途径。信息技术长足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也逐步从部门级扩展到了企业级,作为应对,竞争情报产品及相关服务已成为危机预警和监控的有力工具。对于竞争情报准确的搜集、管理以及分析,是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其危机预警系统的要素,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要准确判断所有消息的来源,并与刊登和转载消息的媒体及时取得联系,赢得他们的信任,把“危机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对“舆论出口”澄清,是对解决问题行表率的作为;要快速、准确地掌控竞争情报,这也是危机公关的前提;要能够以最直接和最快速的方式,实时掌控市场信息,以达到预警的目的;应对危机公关预警,企业需要“因需而定”拟出各自的竞争情报规划。

2.企业必须要做好危机预警阶段的分析工作

企业在建立自己的危机预警体系时,应该认真反思哪些薄弱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因此,在危机预警阶段的分析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预警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调查工作

企业应按照正式的方式来明确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的、能够造成最为严重危害的危机,其主要调查途径有:

①对公司的高层、中层、基层进行调查

②对经销商进行调查

③对消费者进行调查

④对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查

⑤对媒体记者、编辑进行调查

在对以上所形成的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帮助识别企业最脆弱的方面,为危机企业缩小应该进行良好防范和管理的危机范围,从而确保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危机分析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分析危机发生的频率

②分析危机发生的影响

③分析危机管理的难度

④分析危机引起的公众关注度

(3)诊断工作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2

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ccident real-tim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nanjing Yangtze river tunnel risk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as the background, the river on a large tunnel risk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the system safety engineering and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introducing safety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Keywords: nanjing Yangtze river tunnel; Risk preven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道路交通方式已经很难承受急速增长的交通压力。公路隧道有着交通运行能力大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部分。其中,大型跨江隧道正在悄然兴起,武汉、南京、上海长江隧道及青岛胶州湾隧道已于近年投入运营。

南京长江隧道为国内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长江隧道,经济成本巨大,社会效益显著。由于其结构特殊及地理、水文情况复杂[1],南京长江隧道的日常营运情况不同于一般的地下隧道,面临着水流压力、渗透危险及消防救援等复杂问题,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如何有效预防风险,做好应急管理,保证安全运营是隧道管理的重中之重。

2 工程背景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总长5853米,按6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80km/h,采用“左汊盾构隧道+右汊桥梁”方案,隧道工程结构设计寿命100年,火灾规模防范设计等级为中型,总投资额约46亿。

南京长江隧道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之一,安装有数量众多、技术复杂的机电设备。配置了收费系统、监控系统、供配电系统工程、照明控制系统、紧急电话及广播系统、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通风系统、交通检测和信号系统及救援疏散系统。各系统之间有自动联动机制,可在事故发生时候自行启动,进行事故报警并切换至应急状态。

3事故灾害特点

南京长江隧道地处长江水下60余米,结构特殊,系统复杂,受河床冲涮影响较大。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事故,难以及时被发现或定位,加之地下空间能见度低,难于救援及疏散[2]。特别是由交通事故引发的火灾事故。隧道内部狭小的空间阻碍了烟雾及热量的扩散,导致火灾时能见度降低、温度飙升、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烟雾和有毒气体沿隧道体快速蔓延,扑救援救困难。且隧道内部管片被高温损坏后不能修复,可能造成结构性损伤。事故后果极具灾难性,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及生命财产损失。

4 安全风险管理

4.1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要对面临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认识、判断, 并分析其性质。首先应收集资料、估计风险的形势、判断出直接或潜在的风险[3]。其次,确定风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及发生时的状况条件。接下来,对分析风险的特征进行分类,结合南京长江隧道自身特点,可分为如下四类:

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由洪涝、地震及其他因素造成工程主体结构破坏、附属设施损坏、人员伤亡和大面积停电等事件;

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行驶的汽车追尾、撞壁和翻车等交通事故,因非自然灾害因素造成的结构坍塌,车辆自燃、电气设备火灾以及与隧道配套建设的加油站等发生火灾爆炸,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及车辆坠江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公共卫生类: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生化、毒气和放射性污染等造成的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社会安全类:主要包括恐怖袭击、群体性治安等事件。

4.2风险评价

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事件的后果进行评价,为安全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2.1评价的内容和主要依据为交通部颁《公路桥梁养护规范》(2004)和建设部颁《城市桥梁养护》、《公路隧道养护规范》,南京市颁《南京市桥隧管理条例》等技术规程和有关的设计规范要求。评估按性质初步可划分为四方面内容:

整体状态评价:

主要评价隧道及附属桥梁各主要构件的承载能力、构件应力、构件刚度、结构性损伤、主要构件承载能力的弱化以及功能性的退化等。

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指结构应能承受正常运营各种荷载及外部变形等的作用,在偶然事件发生后,能保证整体稳定性不致发生坍塌等结构性损伤。安全性评估指主要针对主要构件的承载能力、构件应力、构件刚度、结构性损伤等进行评估。

耐久性评价:

耐久性指结构在正常维护下随时间变化仍能满足预定功能要求。耐久性评估指主要针对各主要构件的耐久性损伤(如:混凝土裂缝及腐蚀、氯离子含量、混凝土保护层损伤及碳化深度、构件的疲劳损伤、钢构件的锈蚀等)进行评估。

适用性评价:

适用性指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等。适用性评估即功能性评估,主要针对功能性损伤进行评估。

4.2.2 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属于有序多类别评价问题,而随机性则是其本质特性[4]。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层次划分结构的要求和影响隧道运营安全的诸多影响因素,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综合评价系统。并确定因素的权重大小,建立多层次的指标评价体系,使用多级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系统风险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层次分明,每一指标所属的下级指标数量较少,避免各子指标的权重差别不明显,同时将人为的主观因素限制在单一的很小的范围内,使主、客观因素的差异大为减小,从而保证了评判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隧道使用中的管理或决策提供有效可行的依据[5]。

4.3风险处理

经过风险识别、评价之后,应结合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进行处置,具体措施有:

(1)抓好制度建设,应急管理常态化

1)制定应急预案

隧道开通之初即编制了企业版应急预案,涵盖各类风险源控制共12项。在冬季冰雪天气、防汛及交通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处理中过程中进行了更贴合实际、更具有操作性的修改完善。今年制定的长江隧道应急预案已被纳入南京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有了更高层次的资源与技术保证。

2)编制安全运营规范

进一步完善相关单位在营运阶段的安全责任、义务及管理办法。同时应组织专家对水底隧道工程营运阶段安全管理的全面研究,制定完整的安全运营管理规范,使营运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统一可循的标准。并结合隧道日常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量化体系,把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形成量化考核指标。

3)指定落实应急演练制度

根据隧道实际情况,主管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小型消防演练,每年组织一次防汛和除雪除冰演练,及时培训,按时演练,不断总结提高,成效显著。目前,南京市长江桥梁隧道管理条例已于10月1日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关于隧道应急演练的组织机制与流程,将极大推动长江隧道应急演练工作更好的开展。

(2)加大合理安全投入,规范应急保障

长江隧道安全资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预算内的应急物资及设备的购买和安全专项投入,比如购置了性能优良的扫雪车,完善了隧道工作井的监控系统,达到了全线无盲点监控安保要求,在危险路段设置了隔离护栏、震荡带和警示标志等等,为了保证工程结构安全稳定,从施工阶段到运营期,开展了隧道变形、桥梁位移、河床监测、管片健康体监测等专项工程监测项目。

(3)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应急设施设备检查日常化

消防设施的专项检查每月开展一次,通过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和奖罚,非常有成效,后来讲活动逐步推广到供配电、监控、通讯等各个系统专项检查,对于隐患排查,防范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

(4)摸清突发事件的规律,应急管理重点突出季节化

隧道管养是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冬季防冰雪,夏季防汛,高温季节性防车辆自燃等等,根据季节性规律有计划的开展相关工作。

(5)加强各单位团结,突出应急管理一体化

突发事件的处理涉及到路政、交警、管养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在应急预案和演练过程中着重突出协同作业,体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处置,明确职责、规范有序的应急处理原则。

(6)加强培训力度,实行培训专业化

随着应急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对管理者的培训也受到重视。对员工进行实施大面积常识性的科普培训例如面向公众的医疗急救技能培训、灭火器的使用、火场中的自救技能等。对管理团队进行协作、交流沟通、决策等团队决策培训,以期 锻炼决策能力和例证关键操作准则;增加决策和判断的经验;提高决策团队理解和识别潜在问题的能力;锻炼决策、沟通、状态识别、压力管理和联合作业等非专业技能[6]。

5 结语

为保证大型跨江隧道安全运行可靠性,本文以系统安全及风险理论的技术基础,结合南京长江隧道的特点,建立隧道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体系。对减少大型跨江隧道事故的发生及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从而指导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良好的隧道营运环境,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萌.万里长江底一条巨龙伏[J].中国科技奖励,2010(6): 72~73.

[2] 梁平,兰馨,龙新峰.公路隧道火灾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33):1~6.

[3] 杨廷钟.公路工程风险管理系统[J].华东公路,1992(4):73~77.

[4] 张进春,吴超.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中南大学,2011(6): 1719~1724.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3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48-03

一、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的内涵特征

(一)企业应急管理

企业管理者对突发事件造成其管理基础发生变化后的应急反应,不论管理基础是确定型基础还是不确定型基础都可能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因而成为应急管理研究的内容[1]。企业的应急管理如图1所示。

(二)风险管理

与企业应急管理相类似的名称有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等。我们粗略界定一下它们的研究范围和关系。风险管理,也叫不确定性管理,最初将其用于投资学领域中,它强调对风险的测量与利用。比如,在投资学中的风险管理,认为一项投资为不确定事件,并假设这一事件的随机分布(即假设其为随机事件),同时利用随机变量的方差来衡量其风险的大小,然后通过平衡方差与投资收益来达到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与管理。也就是说,传统的风险管理期望利用不确定事件的某种发展规律(如统计规律、分布特征)来衡量不确定事件造成损失的大小,进而刻画风险,最后获取某种意义下(风险中性、风险追求或风险规避)的收益值,这是一种狭义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金融投资学中的成功应用,使得企业管理中其他领域也重视了对不确定性的管理,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企业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重要的是要确定各种不确定性的分布特征,风险管理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分为4类:

1.金融财务风险。它包括:价格类风险(资本定价、利率、汇率等风险),流动性类风险(现金流、短期投资、资产变现、机会成本等风险),金融信用风险(违约风险、信用等级降低等风险),通涨或紧缩类风险,对冲风险等。

2.运营风险。它包括:商业运作类风险(人力资源、产品开发、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商业周期、产品服务损害等风险),授权类风险,信息技术类风险,商业信息风险(预算和企业计划、审计信息、退休金管理、投资评估、税率变动),等等。

3.战略风险。它包括:企业形象损失类风险(品牌和商标受损、企业欺骗行为、不受欢迎的公司公共策略等风险),竞争战略风险(各种企业竞争战略风险),客户需求风险,社会或者文化类风险,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可用性风险,政策、法律、法规类风险,等等。

4.损害风险。它包括:火灾和财产损失风险,飓风等自然灾害风险,人身、财产安全类风险,商业犯罪风险,工作相关的疾病类风险,责任丧失类风险,等等。

企业的风险管理如图2所示。

大量的难以估量的不确定事件的存在,使得传统风险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量子基金就是著名的典型案例。对冲是利用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产品、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和财务杠杆构造的风险综合与抵消方式,以获得无风险或投机性收益,它的基础依赖于对风险的刻画。在量子基金存在的前31年的历史里,获得的平均回报率高达30%以上,但是1998年量子基金遭到重大损失。

(三)危机管理

危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机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危机管理是针对各类事件给企业可能造成危或者机的影响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危机的产生可能是随机不确定事件带来的,也可能是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管理可能包括风险管理,也可能包括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危机管理是对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综合应用,危机管理强调企业所处危机时刻的管理选择,如危机公关、媒体管理等。

企业的危机管理如图3所示。

二、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的比较

企业的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在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管理的切入点等方面具有区别与联系。

(一)管理内容

从管理内容上讲,不论应急管理、风险管理还是危机管理,都是企业对广义不确定事件的管理过程,但危机管理强调企业所处危机时刻的管理选择,风险管理强调随机事件风险的度量和统计规律的应用,而应急管理强调事件对管理基础的改变。风险管理期望加强对不确定事件客观发展规律(或统计特征)的应用;应急管理期望解决企业管理者的主观管理基础与不确定事件客观发展冲突;而危机管理期望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解决不确定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危机。由此可见,管理内容上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但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也非常紧密。如图4所示。

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都期望从不确定事件的全过程加以管理。风险管理强调事前的决策,所以需要假设事件发展规律;应急管理更注重事件发生的应对,所以强调突发事件对已有决策前提的影响;而危机管理是一种危机状态的描述,强调利用各种方法转危为机。不确定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所组成的系统已成为现在不确定性管理的重要特征,只是从不同角度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强调的重点不同、角度不同。

(二)管理方式和方法

风险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注重对风险的测量,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平衡(tradeoff)和风险的综合与对冲,基本上可以划为企业日常管理范畴;应急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正在积极探索过程中,主要有突发事件下的重新管理(以rescheduling为代表)、动态计划法、干扰管理(dismption management)、突发事件发展规律应用等;危机管理方法通常以定性为主,强调将危机外置。

(三)管理切入点

风险管理是探索不确定事件的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过程。对企业管理而言,主要是一种不确定事件的事前管理;应急管理大多强调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置,以事后管理为主,当然如何解决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解决过程;危机管理是危机发生或危机潜在发生的管理,它的管理切入点可以是发现危机、危机发生时、危机发生后,但主要强调危机发生时的管理切入。

三、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与三级机制的建立

如果突发事件意味着强烈的负面影响,企业也需要平稳发展,那么对突发事件要做好目标分类,设计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一级:事前应急管理二级:事中应急管理三级:事后应急管理,建立应急管理三级机制。

(一)一级:事前应急管理

没突发事件,是指企业期望平稳发展,没有突发事件将成为其追求。也就是企业希望自己的管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要达到这个目标,确定事件基本可以保持不变,而随机事件也可能通过提高统计的精确度得以实现,因此最重要的是待知事件的管理。企业管理者需要尽可能熟悉企业的情况和面临的环境,使得自己的管理基础中尽量少地出现待知事件。从企业发展来讲,企业平稳发展,需要聘请熟悉行业情况、企业情况、地区情况的管理者,并且企业的投资行为应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进行。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防止人为突发事件,是企业事前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知突发事件,是指当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企业的管理基础必然会发生变化、受到影响,则企业应知道事件发生、可能的影响、可能的持续时间等一系列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加强不确定因素预测和预警工作。抗突发事件,是指企业可以充分的应用现代管理技术,设计企业管理,如果发生突发事件也不会对企业产生实质影响。例如制订稳健的生产计划,当面临的需求(订单)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生产计划不用调整,也就是提高计划的稳健性或鲁棒性(robustness)。

(二)二级:事中应急管理

1.充分的应急资源。企业需要为可能的突发事件作充足的资源准备,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突发事件下,信息缺失是重要问题,企业应急信息系统管理很有必要。

2.科学的决策方法。如果详细的评估可能没有时间展开,这时需要建立迅速评估机制,科学方法以支撑实时决策过程。

3.专业的应急队伍。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强调对风险的测量与应用,但懂得如何进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工作的则相对较少。企业应在专业的应急设备和应急人员准备等方面加强工作。

4.积极的应急战略。战略是对影响企业长远的事件所进行的规划工作。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企业倒闭的动因,如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石家庄地方法院于2009年2月宣布三鹿公司倒闭。企业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战略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大忌。要达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还需要对企业的应急管理流程加以设计,或者进行应急流程再造(emergency process reengineering,EPR)和企业应急协调。

5.充分的应急合作。对一般影响较小的突发事件,企业可利用自有资源应对。但突发事件如果影响太大,就会超出企业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资源支持和援助;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对一个企业的影响,可能通过供应链、资金链等企业的利益链而传播,多企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对利益相关的企业都有利,这就是多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管理。

6.先进的应急理念。突发事件会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造成冲击,企业的应急管理决策者应首先明确何种应急目标的实现,对应急管理的执行有实质的影响。例如,在公共管理领域,应急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7.完备的应急培训体系。企业应加强应急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以树立员工的自我应急意识和获取应急知识的意识。

(三)三级:事后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后的事后管理目标为恢复与提高。需要完善企业应急系统,作全面的评估。加强事后资源管理与分配、事后修复管理计划、提升优化应急流程等。

参考文献:

[1] 姚杰,计雷,池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J].管理评论,2015,17(3):46-50.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4

本文为甘肃政法学院青年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应急管理模式的特点

在中央政府层面,我国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类别、分部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急管理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

(一)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务院是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统一领导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遇到重大突发事件,通常成立临时性指挥机构,由国务院分管领导任总指挥,有关部门参加,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对口主管部门,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部门分工负责。国务院各应急部门分别负责一种或几种相关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协助配合。有些部门形成了部际协调机制,如抗灾救灾协调机制、核应急协调机制等。

(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在条块关系上,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和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对于由地方为主处置的突发事件,中央部门给予指导、协调和帮助,实行条块结合管理。

(四)部门应急体系初具规模。负有直接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部门,都建有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信息通讯系统、防灾设施装备、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监测预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和救援救助体系,但完备程度参差不齐。

(五)国家应急法律体系趋于完备。我国已相继颁布了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6件,部门规章55件,紧急状态法和部门应急法规正在起草制定中。

(六)国务院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在以往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国务院有关部门着手进行了应急预案编制和修改工作,初步形成了相互配套的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二、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必要性

自从2003年“非典”肆虐以来,我国政府包括企业界逐步认识到社会风险的危害性及其破坏性,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2008年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是一个社会风险频发的年份,无论是年初我国东南省份的雪灾,还是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些无不考验着我国政府应对风险的执政能力和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在经历了这些社会风险以后,也让我们认识到,社会风险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政府,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社会风险就转变成了社会危机,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从当前我国社会的总体形势看,整体平稳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风险: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体系运行平稳有序,社会整体发展保持着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各种问题和矛盾凸现出来,不少问题和矛盾还呈现出继续恶化的态势,社会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社会风险的累积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相当大的威胁,从而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

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的推进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利益失衡,是当前我国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当前我国已经步入风险社会。

(二)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前提。公民减灾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完善。从学校做起,广泛普及减灾与应急反应知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减灾与应急管理效果。加强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培养各级各类减灾与应急管理人才,已是当务之急。重视减灾与应急管理及减灾与应急技术的开发,对提高区域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急需的工作是编写各级各类减灾与应急管理教材和科普书籍,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区安全文化的建设。选择典型的高风险地区和行业,建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依据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在一些高风险地区建立整合社区、行业和辖区政府一体化的综合减灾基地。通过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现高风险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以此形成典型范式,在同类型区进行推广。选择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及其代表性行业,加强行业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即通过灾害保险途径与企业安全体系的建设,强化同类行业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单位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目标。除此之外,建设全社会的安全文化体系,不仅对高风险地区与行业实现减灾目标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国家和各级政府完善与提高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都将起重要作用。

(三)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降低社会风险的基础。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在社会风险来临之际懂得如何来应对风险使个人风险降到最低。例如,一些社会矛盾,如果公众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就可能使这些社会矛盾不会激化甚至演变为更大影响力的社会风险,从而把社会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说,要想有效地降低社会风险,最基本的就是加强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减少国家和社会损失的保障。个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与保险是发展应急体系的根本保证。当个体真正认识到社会风险和社会保险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时,才能增强防范措施,减少风险损失。并且个体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给保险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个体的损失减少了,就是真正减少了国家和社会损失。

三、几点建议

(一)树立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危机防范意识是社会民众对于危机和风险的认知、鉴别和防御的思想观念。对一个国家而言,理性的民众公共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提高民众的整体危机防范意识,将会大大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降低灾害和危机造成的损失。国外成功的应急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在灾害和风险未发生时,投入大量资源提升民众的预警、预防、预备和预案意识;在灾害来临时,降低社会民众的恐慌、迷信和脆弱心理,是应急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因此,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说,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

胡锦涛指出,要将灾害预防等科学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教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风险意识的树立以及应急技能的提升应当从中小学开始抓起。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他们的危机防范意识,增强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构筑危机防范体系的首要工程,是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基础工作。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目前中小学生的整体危机防范意识薄弱,面对突发性事件心理比较脆弱,应急反应能力亟待提高。加强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忧患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就要在中小学教育中纳入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使之制度化和法制化。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以及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忧患意识、预警意识和防范意识的不二法门。各级教育机构不仅要负责编制危机教育教材,开设减灾防灾的专门课程,培训专门的从事应急教育的教师队伍,而且要聘请应急管理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训练辅导,将防灾减灾的知识和常识作为中小学必考的项目之一。要将应急演练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邀请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和情景模拟训练,从而增强中小学生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提高他们对危机和灾难的辨识能力,提高他们的危机防范意识。

改变传统应急管理的舆论导向,构造全民重视危机防范和风险规避的文化氛围,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非常重要。传统的应急管理舆论导向,重视正面报道而忽视灾害报道,重视应急救援而漠视应急准备和善后处理,重视轰轰烈烈抢险救灾而轻视默默无闻减灾防灾,结果导致了公民危机防范意识的普遍缺乏,应急救助技能的普遍羸弱。当前我国进入各类灾害频发的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民众的风险意识是必备的风险文化要素,只有建构一种全新的风险文化,形成全社会重视危机防范的舆论氛围,才可能让中小学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接收熏陶,才能使他们能够在灾难中学习、在风险中反思、在危机中提高。

(二)了解和认识社会风险。首先,要有风险是永恒存在的意识。从哲学的观点来看,风险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确定因素、偶然性因素的始终存在。没有哪一个时代是确定必然地那样发展的,也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种事物的发展道路是预先设定好的,不确定因素、偶然性因素总是存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风险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就像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说的,“风险是永恒存在的”,所不同的是,现代风险的破坏力、影响力和不可预测性都大大加剧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要居安思危,建立健全各种风险应对机制,这样在面对某一具有巨大危害性的风险事件时,才不至于惊恐万分,不知所措,丧失理智;其次,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风险,充分认识风险具有的两重性。风险不仅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人们通常是从消极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风险的,这当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也不能由此忽视甚至否认风险的积极意义。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风险的存在扩大了人们的选择余地,给人们提供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可能和机会,人们通过积极的创造去把握这种机会,就有可能把理想化为现实。这在经济领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积极地利用风险做出投资决策被看作是市场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方面。明白了风险的两重性,面对风险,我们才不至于产生悲观主义情绪,消极厌世,无所作为;再次,要以健康的心态应对风险。当风险事件爆发,灾害降临的时候,人的心理状况和意志力是抵抗灾害、战胜灾害的有力保证。大量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大多数人在面对灾害突然发生时都有可能产生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但过分的恐慌、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和过度的担心会削弱人们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人们应对灾害的心智水平。为此,面对风险的爆发,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否认存在负面的情绪,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这些情绪,以积极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尽快恢复被灾害打乱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保持乐观自信的理智态度,树立战胜灾难的坚定信念。越是危难之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战胜困难需要勇气和信心,更需要必胜的信念。总之,健康的心态是应对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风险意识的基本内涵之一。

(三)掌握防范社会风险的要点。对于社会风险的分类,按照不同领域可以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和生态风险等。考虑到我国社会风险与我国社会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亦即,我国社会风险潜藏于社会问题之中,而每一种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内含一种社会风险,而是内含着多种社会风险,大多数问题都与不同类型的社会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作为公众来说,面对如此复杂的风险,必须掌握最基本的风险防范要点。对于不同种类的社会风险,无论是经济风险还是政治风险,作为公众来说,首要的一点就是在国家法律以及立法允许的范围内理智地面对问题,不恐慌、不盲从,认识到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及义务,相信党、相信国家,这才是防范风险最基本的要点。

(四)建立社会风险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社会风险具有多变性、频发性以及复杂性,并且社会风险对整个国家、社会,包括每一个公众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由此看来,社会风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也应该为社会风险建立风险日。建立社会风险日,首先,可以肯定社会风险的重要地位,它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其次,可以更好地宣传和教育公众,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社会风险,居安思危;再次,社会风险日的建立,可以让公众和国家记住曾经的历史,总结经验,服务于未来;最后,也能督促政府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来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谦.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半月谈,2005.

[2]薛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北京:中心出版社,2001.

[4]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6]史培军,刘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应急管理对策.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5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104—0063—05

减少重大灾害与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提高社会的公共安全水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和议题。但目前侧重于救援和处置的应急管理体系不足以完成这种使命,由后发处置型向风险防控型转变已经成为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基本方向。本文拟对风险防控的基本内涵与要求进行梳理,客观分析当前应急管理特别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提出风险防控型危机治理框架的基础上,探讨优化危机治理和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与策略。

一、问题反思:应急管理体制的瓶颈及风险防控理念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SARS”疫情和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框架建设不断完善,并在传统民防基础上迅速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实现了从单一民防到应急与民防并存且以现代应急体系为主的跨越,这些无疑都极大提高了我国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但现实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现有资源效率的发挥,导致重大事故依然频发,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公共危机的高风险期。从“问题导向”来看,现有应急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大不足:

第一,风险管理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目前的应急管理虽然强调事前的预防准备,但往往指的是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预案、指挥、反应、处置进行先期规划,并不能等同于科学、严谨的风险防控。一方面,常态管理中依然惯于以“运动式”治理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缺乏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导致执法过程时紧时松,甚至为了单纯保GDP和重大工程上马,不惜牺牲生产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源头控制和防患未然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另一方面,现有的风险评估在众多方面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虽然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必要环节”,但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又往往受到其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干扰,有的地方甚至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缺乏对潜在风险的认真估测,因此也没有在决策方案中考虑到风险及其后果,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可以说,这是造成当前事故灾难和社会冲突频发的根本原因。

第二,管理机构缺乏整体化和协调化。现有的危机管理强调管理的专业化和职能化,即“条线式”分工,如消防、公安、卫生、交通、环保、国家安全等部门,虽然这符合现代组织精细分工的基本原则,但也容易形成条线分割和管理碎片化,应对大型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综合风险表现出明显不足。有的部门之间缺乏常态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形成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协作能力;有的部门之间权责不清,职责不明,对难于监管的问题扯皮不清,互相推诿,造成管理缝隙和漏洞;有的部门之间预案体系和内容不能统一,各自为政、自搞一摊,无法在应急处置方面形成合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5年以后各级政府都开始陆续内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但在现实调查中发现,“应急办”往往只能起到沟通联络和信息上报的作用,甚至成为政府主要领导处置突发事件的“秘书”和“联络官”,难以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起到统领公共安全管理的作用。这种体制机制的“碎片化”一方面削弱了风险防控的组织合力,造成管理体制自身的“风险”,另一方面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思维定势,不利于综合协作。

第三,参与主体缺乏多元化和弹性化。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主要以政府为主导,缺乏社会、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作,表现为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刚性化。事实上,公共危机治理是一个全社会性的公共系统和工程,社会成员、组织的参与能扩大风险防控范围,提高防控能力。这种参与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型参与,主动介入社会性风险控制,例如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中,消费者在受到不安全食品的现实危害后,或当发现了购买食品存在不安全因素时,基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提起侵权诉讼,在客观上引入司法机关的介入并给有关企业敲响警钟,起到重要的“火警”作用,就是一种积极型防控;一种是消极型参与,表现为接受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和逃生自救的知识与能力。但在多数大城市“11.9”消防演练中我们看到,主要的参与者都是消防官兵,而缺乏市民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这必然会制约社会应对风险的整体能力。

第四,后期反思缺乏制度化与长效化。每次事故和灾难都是最好的学习素材和最鲜活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是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优化风险防控体系的起点。但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缺乏制度化、长效化的学习机制。有的地方以妥善处置善后工作为借口遮蔽对真正问题的反思,缺乏对体制、机制漏洞的客观分析和优化改进,只会造成同类危机再次发生。有的地方简单地以“行政问责”、“摘帽子”来应对社会舆论,认为只要处分相关责任人,就能施加行政压力,引起官员重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回避了从制度上真正解决问题、防患未然的努力。

造成以上困境的重要原因在于:现有管理体制和方式主要是基于专业、部门和权力三要素进行建构,而对管理对象——公共危机,及其内在演化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把握。无论是危机的事前预防还是事后应对,如果不能从危机自身的生成、发展和循环的客观现实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导向来构建系统程序,则现实和目标永远都存在一定差距,能力提升也必然遭遇阶段性瓶颈。

从危机管理的视角看,现代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要素集中和风险源增多。这两个特点并不必然造成危机事件增多,但往往会增强现代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和网络性。所谓复杂性,是指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等要素高度集中,社会运行的不确定性成倍增长,安全生产隐患成倍放大,风险源之间的互动与影响关系复杂,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叠交织,为危机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所谓网络性,是指随着社会要素链接性加强,不同风险源之间的链接和交叉也同比例增多,当风险源被激活并影响其他社会要素变化时,就可能产生风险集群和风险网络,形成危机事件“耦合”,增大救援和处置难度,最后演变成大规模危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两种属性往往同社会发展程度直接正相关,即社会越发展,要素越集中,风险分布密度越大,风险关系越复杂,“风险社会”的形成和张力越明显。因此,单纯的、以准备和救援为主体的应急管理体系在现实中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专业化”、“碎片化”的应急体系和监管体系的“空白区”和“盲区”也逐渐增多,对更加主动、综合和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的需要就显得越来越迫切。相对于被动的应急管理而言,防控体系构建应该实现三个维度的突破:一是前瞻性,强调风险源的管理和控制,从体制机制上弥补缝隙和漏洞,防止社会性危机的发生;二是全程性,强调从前期预防到后期评估的全过程,以形成不断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安全系统;三是整合性,强调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形成立体的管理组合,以提高危机应对的效度与速度。

二、理论分析:风险防控与公共危机治理

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识别和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可能后果,及时发现各种风险隐患,充分暴露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降低风险。因此,风险管理的实践必然要求超越常态管理、应急管理的简单划分,打破部门条块的职能分割,加强对风险源头的综合治理,构建以“风险演化”为逻辑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任务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在理论上,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有三个基本前提或者说假设:

第一,风险及风险活动是造成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的重要诱因。风险是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包括自然类和社会类两大部类。自然风险常常由“致灾因子”构成,如地震、海啸、泥石流、雨等,这些风险因子的生成与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安全形成重大威胁。社会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为风险,如技术危害(核技术、转基因产品)、事故灾难(火灾、爆炸、矿难)等;二是社会管理与运行的“脆弱性”,即内部管理结构问题造成混乱与失序,影响了社会系统的承受能力和复原能力,在风险因子面前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在风险管理理论中,这些风险因素(源头)及其活动往往被视为形成公共危机的直接诱因,其风险因子的原动力也直接决定了危害的破坏力和影响程度。

第二,在时间和逻辑上,风险的演化和危机的生成往往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风险(或风险群)是诱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原因,但诱发过程和形成过程常常具有动力学特征。通俗一点说,着火是一种风险源,但着火并不立刻和必然地造成人员伤亡,从着火到人员伤亡,有一个风险不断累积、危害不断放大的过程。人员数量、规模,逃生自救意识,预警预报系统、救援消防能力等一系列社会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火灾最后造成多大的损失和危害。以上海2010年“11.15”大火为例,其直接风险源是电焊过程违规操作,引燃聚氨酯泡沫,如果及时控制则影响有限。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短时间内诸多其他风险因素快速叠加:住建一体、立体脚手架包围、警报设施缺失、自救逃生意识不强、救援难度大等,最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这个风险演化过程中,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都存在内生性缺陷,造成风险易于激活并叠加扩散,最后对社会成员生命财产产生直接和重大威胁。

第三,通过对风险演化进程及其重要节点的干预和控制,能够达到防控风险、防灾减灾、遏制危机的目的和效果。风险演化过程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人们可以通过积极干预和介入,及时阻滞或终止风险演化和危机形成,重新回到平衡状态。换句话说,基于风险演化的动力学分析以及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人类可以有效干预风险的生成、演化,减弱其生命周期,“嵌入性”地控制风险向公共危机演进的过程,减少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提高公共危机治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真正提升社会公共安全水平。这正是开展风险防控活动最重要的理论渊源和支撑。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围绕风险演化和风险防控这一思路重新构建公共危机治理框架。这个框架应该有效统合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理念与机制,整合从风险防控到反思学习的连续过程,并且保持自我更新、不断优化的动力。如图l所示,风险防控型公共危机治理框架由风险防控、应急管理、恢复重建和学习优化四个子系统组成,构成一个连续性、不断优化的发展过程。(1)风险防控子系统是整个框架的起点和基础,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评价四个基本环节,目标是对现代社会面对的各类重要风险源进行有效识别和监控,在风险激活时进行快速“预控”,阻止风险的不断演进和扩大。(2)应急管理子系统是事中处置阶段。当自然性、社会性风险突发,甚至不可遏制地演变为重大社会危机时,应急管理子系统及时启动,指挥框架被激活,应急队伍相应运转,并依照预案体系进行应急动员和社会沟通,各分支机构分工开展救援、处置、灭源等工作,控制风险发展、减少社会损失。(3)恢复子系统是事后处置阶段。当灾害得到控制和减少之后,进入恢复重建子系统,包括恢复社会常态,开展善后处理工作,消除风险的不良影响。(4)最后,进入学习优化子系统,对灾害原因、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进行事后评估,找出体制、机制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系统优化方案,提高系统风险防控能力。整个系统的核心是持续性的应急准备,包括人员、物资、预案和演练。

在这个体系中,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和主体内容,它不仅仅是风险防控子系统的基本内容,也嵌入到其他三个子系统中。因此,所谓的风险防控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要件:

第一,风险识别与评估。这种评估要达到三个基本目标:首先是排查风险源,科学评估其激发概率、预期成本和可能后果,为控制措施奠定基础;其次建立风险源监控系统,通过数字、视频、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掌控风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建立畅通的信息汇报和沟通平台;再次是建立风险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储存各类风险源及其动态信息,这不仅便于专业化分析,也有利于各有关部门共享互通,达到先期干预、预发警报的重要作用。

第二,风险防范与控制。风险的防控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常态管理中的安全监管、预警预报和矛盾化解。只有落实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化解社会运行矛盾、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制度,才能在社会常态运行中切实控制风险、防范风险。二是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控制风险演化和发展,阻断公共危机生成链条。三是在危机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查找风险和隐患,堵塞体制机制漏洞。

第三,风险准备与演练。根据国际通行的观念,应急准备能力与应急反应能力呈正相关性关系。准备越充分则应急反应能力越高,损失越少。我们也可以说,风险的准备和相关的演练活动直接决定着对风险演化进程的控制能力。只有建立健全事前的预防、准备措施和体系,才能在风险激活、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及时干预,防止造成重大损失。

第四,风险交流与沟通。风险交流包括两个方向:正方向是风险管理者及时将风险评估、控制的有关信息向社会成员和沟通,提高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社会受灾的脆弱性;反方向是社会成员通过媒体舆论、举报、志愿者等形式向其他社会成员和风险管理者举报风险、施加压力,形成强大的风险管理动力。例如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就表示:“在香港,市民遇到不安全事件能找媒体、消费者协会、立法会议员反映,当然官员们都希望市民要求低,甚至没有要求,从而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和责任。但是立法院、媒体、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存在使得官员不能无视市民的合理要求,所以香港的监管机构只能兢兢业业,高效负责地工作,不敢敷衍塞责,有丝毫的懈怠。”

三、路径选择:风险防控型公共危机治理框架要件

构建风险防控型公共危机治理体系是对现有应急管理系统的重塑和改造。在理论上,这一治理框架能提供方法论和流程再造两个层面的贡献。在方法论上,框架中风险防控的基本理念和流程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通过贯彻到各个具体的风险管理部门中,能够提高各个行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在操作性上,治理框架又能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风险防控阶段,强化监管体制和责任机制。目前我国各个行业的安全监管机制和规定都比较完备,但重大事故依然频繁发生,说明监管机制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从“风险演化”的角度看,提高监管有效性有三个方法:一是排除监管盲区。由于条块分割等老问题,我国食品生产、建筑行业和火灾事故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盲区和空白点,如我们常讲的“九龙治水”、“地方保护主义”等。而这些盲区和空白点往往是风险和隐患集中的地方,最容易发生重大事故。实际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2009年央视大火事故都指向了这一问题,正是监管体系的“碎片化”以及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信息隔阂与“价值冲突”,损害了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梳理“分段监管”、“地方负责”的现有监管体制下存在的盲区并进行流程再造,强化中央政府的跨省监管能力,是提高监管能力的重要保障。二是风险评估。在重大工程、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出台之前,都必须对安全风险和社会风险进行多方位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之中,通过制度化程序否决或修正那些存在重大风险的决策选项与方案,减少拍脑袋决策和仓促上马造成的损失。同时要组织专业团队和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城市安全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如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卫生安全、人口安全、社会安全等),制定应对不同情况的、前瞻l生的战略,并将这些战略建议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三是责任机制。在系统梳理监管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产者和监管者的岗位责任和个人责任,并提高到法律、法规层面,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和惩罚力度,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流程记录和标准化安全管理,这样才能真正防止人为偏差和失误所造成的重大风险和事故。同时,建立健全社会生产行业(化工、食品、建筑等)的保险机制和责任,通过保险缴费来强化生产单位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监管,也能有效分担重大事故的社会风险,有利于善后处置和赔偿。

第二,在应急管理阶段,强化网络建设和机制建设。应急管理阶段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及时阻断风险演化,控制事态和减少损失。要达成这一目标,重要的保障就是建立健全专业性高、联动性强的应急管理网络和队伍。一方面要通过搭建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整合各方面队伍和资源,构建应急网络。如图2所示,应急联动平台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全天候监测、实时反应、部门协商和参谋沟通多项目标,提高应急处置的速度和时效,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提供有效支撑。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7629-(2015)23-0107-02

急诊科的急症、重症患者较多,因此,在急诊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护理差错事件[1]。护理风险管理是在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的一种方法。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急诊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在2013年10月~2014年4期间,我院未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进行风险管理,导致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护理事件较多。在2014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相关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院急诊科中共有16名护士,其年龄为23~42岁,平均年龄为(29.4±1.4)岁,急诊科每天收治的平均患者人数为(156±18.6)例。我院急诊科在2014年4月以前未在护理工作中实施过风险管理,在2014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了风险管理。1.2方法我院急诊科在2014年4月以前未在护理工作中实施过风险管理,只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内容包括定期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与考核,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护理条例等。我院在2014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的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了风险管理,具体的方法是: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明确进行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同、目标和程序,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完善急诊科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好一般情况和特殊性情况的区分处理。对以往急诊科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以往出现的护理风险事故进行解剖和分析,研究各个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教训,制定预防各种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护士进行学习,保证每一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②进行风险评估:对急诊科现实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可使用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同时也可通过进行集体讨论的方式寻找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为患者用错药、患者跌倒、医疗器械的导管发生脱落、发生护患纠纷等。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并将考核的成绩与其绩效挂钩。同时定期组织护士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其风险防范的意识。④进行相关设备的管理:医院的急救室应由专门的护士进行管理,每天检查所有的抢救仪器和设备,以确保抢救仪器处于完好的应急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以确保抢救工作能顺利进行。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的投诉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平均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2.93±4.9)%,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12±3.8)%。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风险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1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2.2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的比较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的投诉率分别为12.2%与4.83%,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的投诉率分别为2.88%与0.17%。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的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实施风险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要尽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3]。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急诊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我院急诊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的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平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风险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军.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67-7169.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7

急诊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因此,急诊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有误操作以及其他不科学行为,将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急诊工作的质量,对医院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1]。鉴于此种情况,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该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通过积极总结急诊工作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本文主要针对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50例分为2组,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在18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38.1±1.2)岁;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在1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1.5)岁。2组患者所患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毒、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主要根据日常排班制度进行,对抢救医生、抢救药品、抢救时间以及抢救设备等进行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2.1对急诊工作中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需对急诊工作中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①急诊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由于急诊工作具有突发性,急诊管理制度中如没有明确对急诊医生到诊时间以及具体的要求进行规定,导致急救时间被严重耽误,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急诊工作高质量地完成[2]。②抢救中存在着误操作的情况。由于患者所患疾病不同,而且抢救时间紧迫,加之抢救医生一些自身的因素导致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存在着误操作的情况,影响抢救的效果,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出现医患纠纷,影响到急诊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对患者也造成较大的影响。1.2.2结合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①制定完善的急诊管理制度。在急诊管理制度中,需对急诊医生、急诊护士的到诊时间以及各项工作交接的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对其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以确保急诊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进一步提高急诊服务的质量,尽最大努力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②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专业操作水平。针对医护人员存在误操作的问题,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之外,还应该积极的开展急救现场演习、急救操作比赛、科室急救竞赛等活动,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此外,还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以及思想素质等方面的培训。由于在急救工作中,很多医护人员由于风险意识不高以及心理素质较差,而出现误操作的问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及思想素质的培训是非常关键的[4]。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明确医护人员的岗位与职责,并以定期考核、随时检验、奖惩结合的方式,促使医护人员加强自身学习与规范操作,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在急救工作中积极规避法律风险,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2组出诊到场时间、抢救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误操作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率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出诊到场时间比较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为(9.38±1.19)min,对照组出诊到场时间为(13.59±1.42)min,观察组患者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组患者家属对急诊工作的满意率对比见表2。

3讨论

医院急诊科临床服务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由于很多患者处于高危状态,对抢救时间、抢救操作以及抢救技术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其中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急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可以说,急诊抢救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急诊工作中的风险,确保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本文主要针对风险管理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所谓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急诊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在急诊中存在着哪些风险,并结合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科学地规避一些风险行为,确保急诊抢救工作的质量,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上看,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可见,实施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急诊服务质量更高,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急诊服务的满意率也更高。因此,在日后的急诊管理工作中,可将风险管理有效地应用到急诊管理中,以提高急诊管理的质量,促进急诊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急诊服务,最大程度地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6]。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急诊工作中优势明显,能够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风险管理方法在急诊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颜卢丹 单位:什邡市第二医院

参考文献

[1]黄凤珠.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8):129-130.

[2]陈莉,吴萌,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155-156.

[3]贾晓凤,刘恩君,闫晶.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4,11(2):158-159.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8

一、风险社会理论简析

(一)风险社会的界定。

在当今学术界,很多学者们倡导用“风险”来代替“危机”,用“风险管理”来代替“危机管理”。关于“风险社会”的界定有三种:“第一种是现实主义者,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由于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大的风险;第二种理解是文化意义上的,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对风险认识的加深;第三种理解是制度主义的,以贝克、吉登斯等人为代表,将风险界定于一个由制度性的结构所支撑着的社会中”。本文中将主要运用贝克和吉登斯等人的“风险社会”理论对社区危机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特点及意义。

“风险社会”理论看待、分析风险的方式是十分独特的。第一,“风险社会”理论认为,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风险社会的时代,人类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第二,“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在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很多风险都是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很多风险都是“人为的”或者“人造的”。“风险社会的中心论题是:各种后果都是现代化、技术化和经济化进程的极端化不断加剧所造成的后果。”第三,“风险社会”理论认为风险是不确定的,其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算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存在风险,却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风险以及在哪发生风险,也不知道风险会造成什么损失以及多大损失。第四,“风险社会”理论既把风险看做挑战,也把其看做机遇。贝克认为风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五,“风险社会”理论认为风险是分散的,是落到每个人头上的。“风险社会的中轴原理是分配风险,分配坏处,分配危险。”这些措施不管其实施效果如何,都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我们探讨社区危机管理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措施。

二、我国社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本身建设不完善,以致于社区和民众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在危机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的基层社区并不具备完整的组织结构,也没有相应的功能和资源。作为基层社区的领导机构的居委会或者业委会,更多的是作为传达上级命令的机构或者一种服务机构,而并非一种自治组织。这种职能界定的不明确导致社区缺乏在风险管理中应具有的各种职能,进而导致不作为现象。

(二)社区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应急管理能力差。

我国社区本身建设的不健全从根本上导致了社区的应急机制建设的不健全。此外,一些社区健全应急管理体制的意识的淡漠,更加剧了这一问题。在我国,“社区一级普遍对应急机制建设重视不够,应急预案、应急组织、应急保障等应急体系不健全,应急运行机制不畅,甚至一些社区根本没有应急预案”,这导致在危机发生时,我国很多社区出现了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缺乏明确的应急计划、没有有组织的应急行动、居民缺乏相应知识和能力等问题。

(三)社区与民众缺乏风险意识,只采取被动应付的措施来应对各种危机。

我国社区一般都是在灾害发生之后被动地加以应对,在危机发生后采取各种措施去减小损失,而不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提前排除潜在的风险源等措施来减少危机的发生。

三、对于改善我国社区危机管理的思考

我国在社区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社区在参与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改善。

(一)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职能,实现多元主体参与。

我国应该明确制定有关社区的规则条例,对社区的组织机构、职能以及角色定位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加强社区的建设,健全社区的管理机构,完善其应有的职能,使其真正成为基层自治组织。

(二)改变危机管理的方式,变被动的危机管理为主动的风险管理。

首先,社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地理、水文、气候等各种条件,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尽量避免社区建设加剧风险发生的情况。其次,社区要详细调查本社区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风险,制定风险档案和风险地图。最后,针对各种可能的风险源进行改造和处理,尽可能的将风险消灭在源头状态。

(三)加强社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高社区的应急能力。

建立应急管理指挥机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以实现应急管理过程的统一组织和领导;制定应急管理预案,促使整个应急管理活动可以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还应该与其他社区和社会组织建立应急管理的合作机制,以获得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

(四)培养民众的风险意识,提高民众应对风险的能力。

我们要加强对民众危机应对的培训和教育。在社区层面上,社区管理机构,如居委会等,“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课程培训等途径,加强社区居民危机意识,使公众了解应对常见风险危机的自救和协防知识。

(五)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公开和信任提升。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区管理机构,都应该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机制,向民众及时准确的传递有关风险的各种信息,以确保公民的知情权。信息的公开并不会带来恐慌,反而更有利于提高民众应对风险的组织性。“人们在只拥有模糊和不完全的信息时,更可能会不服从命令。”

此外,还有加强应急法制建设、大力发展应急技术等等,也都是加强社区危机管理的有效措施。

结语

在风险社会中,风险是多元化的、分散的,风险的应对也是分散的、多主体的。我们要想真正改善我国社区的危机管理,就应变政府单一主体的应急管理为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多主体的合作治理,变危机管理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岩.风险社会理论新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9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实施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的意义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导致重大、较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及影响因素诸多,危险源转化为破坏力的机理复杂,传统的“经验控制型”及“过程控制型”方式,已经不适应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及管理需要的状况。所以,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研究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完善和提高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输变电施工安全重大、较大危险源预警机制,实施电力建设施工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利于提高各参建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各类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更是对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2 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的应用

2.1 重大和较大危险源的风险识别

为了便于风险辨识,将电力工程风险的等级划分为:①重大危险源,为一级风险管理,指有可能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施工作业;②较大危险源,为二级风险管理,指有可能发生死亡事故的施工作业;③一般危险源,为三级风险管理,指除了重大危险源和较大危险源以外的,可能会造成人身危害的施工作业。

2.2 重大和较大危险源的分类

电力工程重大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从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设施、机械和物质及其影响范围考虑,对输电线路工程、变电站(换流站)建筑工程、变电站(换流站)安装工程、电力沉井隧道工程施工中有关重大、较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事故)主要有以下类型: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坍塌、

火灾和爆炸等。

2.3 危险源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2.3.1 重大和较大危险源的管理

1)重大危险源 必须开展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的认证、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等内容),通过专家认证并对专家论证审查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所提意见进行完善,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通过相关部门对属于重大危险源开工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后执行。监理单位必须制定专项监理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必须办理电力工程安全风险作业票。

2)较大危险源 必须制订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执行。监理单位必须制定专项监理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必须办理电力工程安全风险作业票。

3)一般危险源按照《国网公司输变电安全文明施工规定》(国家电网科E2009]211号)有关要求开展安全管理。

2.3.2 危险源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1)工程开工前,业主项目部编制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经建设管理单位批准后分发至各参建单位组织召开第一次安委会,组织参建项目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收集并向参建项目部提供作业环境范围内可能影响施工安全地下管线、设施等相关资料,并提出保护措施要求。

2)工程开工前,监理项目部应建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监理工作体系,明确各级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工作职责 编制安全监理工作方案,报业主项目部审批。审查施工项目部《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应急预案》、《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用具的安全性能证明文件,施工项目部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资格证明文件。

3)工程开工前,施工项目部应编制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识别并列出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等级,编制“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针对一级、二级危险源,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针对重大危险源,必须开展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的认证、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等内容)通过专家认证,并对专家论证审查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所提意见进行完善,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报监理项目部审查。

(2)针对较大危险源,必须制订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等内容,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批,报监理项目部审查。

(3)针对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源,施工项目部必须办理电力工程安全风险作业票。向施工项目部全体人员,讲清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源风险及采取的预控措施,并作好相关记录。

2.3.3 危险源风险管理的实施

1)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项目部编制各类检查表;组织各类阶段性安全检查;根据管理需要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适时开展随机检查,监督检查各参建项目部危险点辨识、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做好数码照片拍摄的记录与归档工作。

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项目部检查施工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位、履行职责情况;审查《特殊(专项)施工技术(措施)方案》、检查施工项目部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检查施工项目部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到位情况;督促施工项目部建立施工危险点及预控措施警示牌;对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实施监理巡视,做好数码照片拍摄的记录与归档工作。

3)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部保证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措施以及所需资源的配置和投入,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调整,通过动态管理,保证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的时效性;进行岗前教育培训,对具有一般危险源的工程项目应采用每Et上岗前班组交底管理。

2.3.4 危险源风险的应急管理

1)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建工程项目现场应急工作组,组长由业主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总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经理担任;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由施工项目部负责组建。

2)业主项目部督促各参建单位成立应急管理机构,督促施工单位针对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及设备事故的重大、较大危险源,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会同施工项目部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查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响应的及时性。

3)工程开工前,施工项目部应分析并辨识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对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及设备事故的重大、较大危险源,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报监理、业主项目部审批后在施工过程中组织落实。组织开展项目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重新下发。确保预案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时效性。当施工人员变动较大时,需重新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施工项目部按应急预案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安排专人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施工项目部应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应包括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项目部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材料站(仓库)等场所的醒目处,以展板方式公布应急联络方式,张贴宣传应急急救知识类图文。

2.3.5 危险源风险管理的检查

1)为了让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得到完善和改进,各参建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后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各参建项目部的危险源风险和应急管理工作评价的依据。

2)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按照各参建项目部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检查评价表进行。检查表内容包括了工程施工全过程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分为危险源风险管理的策划、危险源风险管理的实施、危险源风险管理的应急管理3个部分。

3)业主项目部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的检查由业主项目部自查,业主单位复查;监理项目部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的检查由监理项目部自查,监理单位核查,业主项目部复查;施工项目部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检查由施工项目部自查,施工单位、监理项目部核查,业主项目部复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3.6 危险源风险管理的评价

1)工程的危险源风险管理评价工作是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评审、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承包商资信管理和工程各类评优工作的重要考核依据。

2)危险源风险管理评价工作可按照各参建项目部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检查评价表进行。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风险及应急管理工作检查可根据该施工阶段涉及到的内容参照检查表进行,检查结果采用得分率统计。

3)业主项目部负责对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其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实际需要,在工程开工前、施工中和工程竣工投运后等不同阶段分别进行过程检查评价,做好相关记录。在工程竣工后、施工(监理)合同最终结算前,由业主项目部审核确定最终评价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将分别与合同结算、下一阶段招投标资格预审及评标打分直接挂钩。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10

急诊科收治对象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常见疾病类型包括车祸导致的创伤、冠心病突发、药物中毒、烫伤、烧伤等,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随时存在恶化风险,急诊科抢救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十分必要。研究于2016.2月-2016.11月间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RM)是指对于科室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早期发现、评估、评价,并制定对应科学管理制度,管理目的以降低风险、减少护患纠纷产生[1],分析2种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随机抽取此阶段6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41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在18-74岁,平均为(45.9±6.2)岁,疾病类型:车祸创伤20例、药物中毒10例、急性心梗突发18例、溺水10例、高空坠落伤9例。科室于2015.4月-2016.1月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随机抽取此阶段6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在20-75岁,平均为(46.3±6.0)岁,疾病类型:车祸创伤22例、药物中毒10例、急性心梗突发17例、溺水9例、高空坠落伤9例。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我院急诊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首先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与风险管理培训,提高护士风险预防意识、评估能力及责任心,共同学习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护理责任心;同时加强专科操作技能培训,对新进员工进行风险、护理、疾病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护士长合理安排急诊科护士排班,保证每个班次人员实力均衡,多由老中青搭配排班。急诊科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对护士操作能力及知识掌握度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护士进行处罚,提高科室整体护理团队水平[2]。科室实施层级管理制度,遵循科室主任-护士长-急救护理组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的管理原则。加强对科室进行物品管理,抢救仪器及药物均由专人负责管理,每日清点、定期维护,保证使用率。优化科室急救护理流程,制定标准化抢救制度,减少急救各个护理环节用时,护士应缩短分诊评估时间,快速评估后迅速分诊,建立静脉通路,采血、完成各项基础检查,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做好急救护理记录,同时与家属保持沟通[3]。科室于2015.4月-2016.1月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遵循传统管理制度,包括合理安排急诊不同岗位护士,分工合作,制定标准急救护理流程等。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评估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65例(97.01%),优于对照组59例(88.06%),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1.49%),低于对照组5例(7.46%),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安全是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而急诊科因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多,护士为患者提供急救护理期间存在较多不安全风险,且存在护患纠纷发生可能性。研究中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制度,探索急诊科存在的风险因素,加强管理,主要通过对急诊科人员素质、环境、急救物品、药品管理、急救流程优化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科学风险评估体系与管理政策,合理配置不同班次护理人员;通过定期知识培训、技能训练,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实力,建立分层管理制度,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因素[4]。综上所述,在急诊科运用风险管理制度,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率。

参考文献

[1]方然程.无缝隙护理导向型急诊科急危重患者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22-24.

[2]陈芝菊.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6):5267-5269.

风险与应急管理例11

关键词:

风险调节;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且任务最重的科室,常会遇到病情危重患者,该类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死亡率极高。因此,需临床有效的护理,但在护理中,会存在众多护理风险,若护理不当多会导致护理风险产生,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威胁患者生命[1]。故加强患者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本科就诊的患者38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科就诊的患者3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01例,女91例;年龄15~74岁,平均(43.1±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99例,女93例;年龄17~77岁,平均(44.2±2.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风险管理。

1.2.2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实现风险识别

结合医院风险管理需求,成立风险管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工龄均大于或等于8年,急诊护理管理经验丰富;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以往护理质量、投诉事件及不良报告发生率,查找相关护理资料,对护理风险事件予以识别,评级风险危害等级,制订相关风险管理护理措施。

1.2.3制定风险管理护理制度

(1)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护理风险小组成员结合急诊科工作性质、特征及风险管理安全规定完善科室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其主要包含护理程序、与患者及家属交接的签字制度及事故应急方案等;保证依照制度完善、规范护理工作。

(2)制订弹性排班制度:急诊科护理中,可实行一线、二线值班排班制度,应对危急事件,若急诊患者较多则可按步骤操作,若遇重大伤亡事件,则可及时采取应急预案,避免风险。

1.2.4强化风险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急救药物、急救设备及操作流程进行系统性培训,强化护理人员协作意识,明确分工;规范护理文书,定期组织检查,若出现不规范操作及时处理纠正,强化护理人员消毒、杀菌意识,组织系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典型真实护理事件予以风险护理管理认知,吸取教训,提升护理人员管理意识。

1.2.5实施急救药品及设备管理

强化护理药物及设备管理,其内容包含部件完整、运行、消毒及保养,做好检修记录,若发现设备重大故障则需及时上报,找寻可替代设备,每一班次指定小组成员负责清点药物、设备及氧气等,做好相关记录,若发现异常则需及时向设备科报告,排除故障;加强药物管理,查看急救药品有无过期、变质、漏液,保证药品质量合格。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4%、2.60%、0,对照组分别为6.77%、10.94%、3.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较多,病情最复杂且抢救与护理任务最重,在医院各科室中居于最前沿。结合我国国情及就医观而言,急诊科还收治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等普通疾病患者,从而加大了急诊科护理工作量[2]。除此之外,急诊科人流量大、周转速度快,故在护理操作中易出现护理风险,导致错误事件发生,影响护理质量[3-4]。急诊护理中,因急诊科室的特殊性,即便现阶段医院在医疗护理中的操作质量不断提升,但相对而言,其改变及发展速度仍难以满足患者急诊需求。护理人员在急诊科工作时,不仅需担任繁重的护理任务,还需在护理中实现风险预测,减少风险事件发生[5]。现阶段,护理人员大多缺乏较为完善且先进的风险意识,缺乏风险管理观念。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难以实现风险的有效预测及管理。急诊科业务开展中,会存在众多新业务及新技术,再加上急诊病种复杂及特殊性,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需不断提升才可满足现阶段急诊护理工作需求[6-8]。部分工龄较短或责任感较弱的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也参差不齐,部分急诊护理人员急诊工作经验欠缺,缺乏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无法切实遵守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导致护理风险事件产生[9]。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是管理的重要依据,若急诊科缺乏健全管理制度或制度未落实,均会导致风险事件产生。急诊科会存在各类型急诊药物及急诊设备,若急诊设备出现故障未及时检修、操作人员未熟练操作均会导致有效抢救时机延误,发生救治风险事件[10]。风险管理是指将项目或企业的风险环境所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原先是企业管理常用方法,后在管理实践中逐渐应用于医院急诊科管理,可实现急诊科风险事件的有效预防及避免[11]。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反映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服务态度等。故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目的在于减少护理错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护理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最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护理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及管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救治安全,提升护理操作质量。患者在急诊科救治中,存在一定的医疗服务不满率,不满因素主要包含就医环境、医疗条件等,急救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就医质量及患者救治效果。因此,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可积极探索风险管理与护理服务相配合的管理模式,加强急诊环境设施建设,优化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诊环境,同时还可提升医院急诊设施设备质量,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就诊设施质量,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护理效果[1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经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风险管理在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上的卓越效果。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琳,高祖梅.护士长风险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5):70-72.

[2]李昱,倪水芹.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9(21):2659-2660.

[3]许莉娜.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规避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0):113-114.

[4]张文光,武婵媛,陆欣,等.骨科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趋势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6):1934-1938.

[5]赖伟兰,黄秋萍,胡佳俊,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7):730-732.

[6]陈春芳.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8):94-96.

[7]成汉荣.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81-984.

[8]刘福鑫.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与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208-209.

[9]陈瑞琴,林李艳,何丽影,等.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2):105-107.

[10]张杰.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