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课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9 09:32:25

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课件例1

关键词:

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建议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图片、动画等不同形式的媒体结合起来,再应用现代通讯技术将这些媒体展示出来。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讲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故该文就医学院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1多媒体教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1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医学院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在传统教学中,无机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公式、反应理论、化学方程式等只能依靠老师先以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然后再讲解。书写过程费时费力,重复率高,进度慢,效率低,而且板书的结构、字迹工整清晰与否也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解决了这些不足。老师可以在备课时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专心讲解无机化学知识即可。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重复使用,节省了大量的教学准备时间和课堂授课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解决了课时矛盾,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课堂听讲时也不需要分神费力的记笔记,集中精力听讲记下疑难点即可,课后可以重温课件复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形式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和交互性的特点[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中,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无机化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全方位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杂化轨道理论时,因是假设理论,即使老师解释的再详细生动,学生看不到过程也很难理解。运用动画手段模拟电子云分布的变化以及不同基团的影响,制作出动态的分子轨道杂化过程,学生就可以从动画演示中了解轨道及杂化轨道的概念,从而使抽象问题变成动态的直观演示,浅显生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容易也更乐于接受[2]。

1.3提高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理论课有很多教学内容都非常抽象,对于这些内容,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描述,大部分学生很难充分理解。但是,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将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者无法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形象、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讲到“离子键”时,我们使用三维动画模拟NaCl的产生过程,生动、形象的揭示离子键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直观感受,加强其理解和记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2.1内容设计简单缺乏更新

部分教师为了省事方便,一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多以文字叙述为主,图片、视频应用较少,内容基本上是“教材搬家”或是对教材的简单总结,重点难点不突出,与课程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际应用较少提及,逻辑上设计不合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二是课件内容陈旧、缺乏更新,有些老师制作的课件几年不更新,已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三是有些老师为了吸引眼球,设计的内容、选用的素材与教材内容不相适应。

2.2教师照屏宣科

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的主体并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还包括激发和诱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些教师为了图方便,课前不认真备课,不注意搜集教学有关素材,课堂上使用一些别人现成的课件,缺少自己的教学思路,照本宣科,着实一名课件放映员,与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初衷相违背,也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抵触情绪。

2.3“填鸭式”教学

前面已经提到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效率高,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信息。这就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授课节奏过快,教师把时间都用在了面对计算机、操纵鼠标上,忽略了自己学习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缺少与学生的目光交流、语言沟通,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独立思考的时间有限,缺少与老师的互动,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学习氛围死气沉沉。

3多媒体教学在无机化学中应用的建议

3.1课件质量要提高

多媒体课件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医学院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件的制作质量,因而为实现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必须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课件时,既要简单明了、详略得当,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要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多媒体素材,注意文字与图形、图片、FLASH动画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仅形象化、具体化处理,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无机化学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授课方式灵活

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如果这样的话大学里就不需要老师,课件发给学生自己看就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重要的主体,一个负责信息输出,一个负责信息反馈。教学的目的是将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首先要全面熟悉课件,保持清晰的讲课思路,灵活组织教学。在课堂上要流畅自如的讲解课件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反映和课堂需求随时做好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切换。其次,控制好讲课节奏,注意学生的反应,把握好课件中文字、图片、公式等出现的速度,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适时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总之,无机化学是医学院多个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对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倡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既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无机化学教学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双提高。

参考文献

[1]雷建霞.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管理学刊,2005,18(4):115-115.

无机化学课件例2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所展现的图文声像,通过课件讲解、情景创设、学生讲解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能够提高对无机化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无机化学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无机化学教学课程准备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无机化学教学资源进行在线搜索,而不必去图书馆进行查询,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同时有效缩短了板书的时间,还可以将更多的信息展现给学生,有利于难易兼顾,突出重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大量的储存信息,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三,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展课堂容量。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视频、音乐、图片、动画等方式将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式学习枯燥乏味感,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无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多媒体运用范围的不断广泛,也造成了无机化学教学中盲目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教学方便和节省时间的初衷,便直接复制他人现成的课件,虽然这些课件与教学内容相符,甚至在课程规划等方面具有比较好的设计,但是每一个课件都是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大学生的特点整理出来的,不一定能够适用全部教学群体。这样而言,就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作用。

因此在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应该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性质,教师要改变以往“播音员”的角色,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注重所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以教学大纲、专业要求为基础,根据学生特点制作科学合理的课件。对于无机化学而言,在理论教学中经常会涉及诸多概念、规律、公式等,定义性质的教学内容可以展示在多媒体上,以节省传统板书的时间,而对于相关规律以及公式的讲解则需要教师进行板书,并一步一步的进行推理和分析,从而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理解。课堂内容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表格、动态模拟图等对结论或者要证明的事实进行说明,从而注重对多媒体技术的适度应用。例如,在对sp杂化进行讲解中,在可以在课件中对其含义、特点、具体表现进行总结,但是对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以及举例讲解中需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逻辑性和难度的由浅入深,并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让学生思维跟随教师思路,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总而言之,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适度性,重视“质”而非“量”。

(二)注重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

目前,随着各大高校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断完善化,多媒体的使用愈加普及,对于无机化学教学而言,需要注重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避免教学课堂华而不实情况的产生。

首先,在无机化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有PPT、Flash、视频等,教师将众多的知识进行电子化,然后呈现到学生的面前。但是要注重的是多媒体信息的呈现速度和容量,对于便于理解、不是很重要的知识可以以浏览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但是对于一些重点知识就需要慢速度播放,甚至需要反复播放,不仅要考量学生的理解理解程度,还需要兼顾学生的做笔记时间。有选择、有重点、分难易的进行讲解,还可以针对无机化学中的个别问题设置单独的课件。

另外,课件的内容要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设置不能喧宾夺主,插入适当的音乐或者是动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过于集中和过于优美的音频或者动画同样也会使学生忽视教学内容,忽视教书的讲解。另外,课件内容还应该围绕教学大纲,立足学生学习需求,必要时还应该注入行业最新动态等,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获得更多专业知识。

(三)注重教学的参与和互动

多媒体在无机化学教学运用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出现电子课件充斥课堂的现象,教师将课件和多媒体资源作为了课堂的万能必备品,与学生之间缺乏语言交流。无机化学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是很重要的过程,其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还需要实践活动中师生的答疑互动交流,仅仅是依靠课件的罗列式教学是不足够的。

因此,应该注重无机化学教学的参与和互动。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此时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引导性,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模型、行为举止的端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所展现知识的多层次性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这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在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启发性或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提升学生的活跃程度。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无机化学课件例3

概预算软件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学习广联达软件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以建筑工程概预算为理论基础,利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的工作效率和计算的准确性。概预算软件课程属于软件操作课程,针对这个特性,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成了一个难题,以往都是采用传统的纸质版考核方式,但是纸质版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软件操作水平,学生大多靠死记硬背,无法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等,因此,概预算软件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有幸在学校负责该课程的课程改革工作,主要从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推行无纸化考试系统,即利用考试系统平台建立适合学生的试题库,让学生上机进行考试,通过对比学生与标准答案的计算结果,计算机自动评分。

1.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1.1传统的纸质版考核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纸质版考核方式,只适用于普通的理论课程,但是概预算软件课程属于软件操作课程,考试试卷与上机操作完全不一样,这种考试方式只会逼着学生去死记硬背操作流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会造成刻苦擅长记忆的学生考试成绩高,但是实操能力强不擅长记忆的学生分数较低,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操作水平,因此,传统的纸质化考核方式不适合概预算软件课程考试。

1.2无纸化考试系统的优势

无纸化考试系统是通过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对比标准工程量和学生计算出来的各个构件的工程量进行评分,相差越小分值越高,全程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这样可以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操作水平,并且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评分,而不是让学生盲目操作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即可。不仅如此,无纸化考试系统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多方便,老师命题只需在试题库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操作试题,学生考试结束计算机自动计算学生的得分,不需要老师一份一份的评分了。因此,利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对工程造价学生学习概预算软件课程进行考核是非常好的,这里的难度主要集中在建立考试试题库,这给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但是一旦建立起来试题库,以后的考试就非常方便了。

2.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经过为期两年的概预算课程改革过程,总结在此期间遇到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便于同行借鉴:

2.1建立适合学生的考试题库存在难度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建立适合所有学生考试的试题应该简单、全面,这首先在找合适的施工图纸上就遇到了阻碍,简单的施工图而且错误少的不太好找到,找到之后操作标准答案需要至少两个老师一起来操作,因为一个老师操作出来的也可能会存在问题,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需要至少两个老师共同来完成。

2.2机房考试会出现非人为因素带来的意外状况

无纸化考试由于学生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在考试过程中会出现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意外状况,比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电脑突然死机或黑屏,由于考试系统不能换台计算机继续答题,也没有实时保存功能,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换台计算机重新答题,这样让考试无法正常进行,需要我们提前给这些特殊情况做出解决方案,安排补考或者延时等。笔者在第一次将考试系统应用到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概预算软件课程期末考试中时,就出现了所有学生打开考试系统进不去的情况,后来查明原因是由于广联达软件公司提前一天做了系统升级,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所有学生都无法正常考试,通过沟通让广联达公司在后台操作帮忙解决了问题,考试因为耽误二十分钟,所以顺延二十分钟。机房无纸化考试若出现系统故障、系统断电、电脑死机、网络中断等意外情况,确实是很头疼的,因为这些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只能做到提前预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前准备好解决方案。

2.3计算机自动评分还做不到完全智能和人性化

无纸化考试系统在考试结束之后,计算机会自动得出成绩,但是由于学生的操作不规范,会造成计算机评分有误评现象存在,比如学生在交卷前未进行软件的汇总计算,那么评分结果会非常低甚至零分的情况,出现类似情况之后需要老师把这些不正常的考生工程单独拿出来进行人工阅卷,若老师把某些学生遗漏了,就会让学生的成绩出问题,这就给评分带来了困难。

3.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

3.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考试系统平台不仅适用于学生考试,也适用于课堂练习或者作业布置,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阶段性进行测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做的哪里对哪里错,不会像原来一样,学生一味地练习但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只有这样明确自己错在哪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3.2基本考核出学生真实操作水平

笔者通过自己的课程改革经验,几次考试试验,可以看到无纸化考试考出的学生成绩基本与学生的真实水平是相对应的,说明这种考核方式是切实可行的。考试系统自带的防作弊功能,让学生不能投机取巧,必须靠自己独立去完成,这样避免出现学习不好的学生通过作弊提高成绩的现象,基本均考核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4.结语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下,各行各业都在向信息化发展,教育行业也应该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概预算软件课程的无纸化考核方式就是信息化的考核形式,对学生的软件学习有很大帮助,需要我们继续推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全杰.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训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无机化学课件例4

无机化学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所要学习的第一门化学课程。它不仅肩负着完成学生从中学化学学习向大学化学学习过渡的任务,而且承担着使学生系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继的化学基础课乃至有关的专业课打下必要和扎实的基础的使命。[1]因此,如何使无机化学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体现课程的重要性,已成为当前无机化学授课教师面临的严峻问题。[2] 一、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新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近十年跨越式的发展,已由早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于学校连年扩大招生数量和高考考试方案的改革,使我们所要教授的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对化学学习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有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一部分上海市、江苏省的生源,在高中阶段没有主修化学,化学底子薄,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机化学感到较困难。 (二)课时大幅下降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国内各大高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大幅调整,无机化学课程的课时量被大量压缩。理科化学类无机化学课程的学时已从原来的128学时减少到现在的80~96学时,有些学校甚至更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这门课,让学生学好这门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值得我们很好研究的课题。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根 据理科化学类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无机化学课程组在2008年对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由于无机化学与后续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3]该课程如果能与其他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很好的协调配合,那么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与灵活理解、理论思维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方面将获得更大的收获。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包括两大部分: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学。化学原理部分是四大化学的基础部分,其中包含了一部分的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内容。例如,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四大平衡等章节中的有些内容,在后续的这两门课程中还要被授课教师重点讲授,从而造成了相关内容的重复讲解。因此,在修订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时,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着重介绍概念、公式的意义,使学生先对其有基本的了解,有关公式的精确推导则留在后续课程中介绍。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多而杂,包括物质的存在与制备、元素的通性、化合物性质等描述性内容,还有许多反应方程式及众多化合物的颜色。根据学时数的减少,我们按族讲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然后精选典型的非金属、金属元素重点剖析,由点到面地阐述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1.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数据、图形、影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体合而为一,再与通讯技术结合,使之形成统一的综合技术。[4]这种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顺利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目前教学技术的主流之一。在传统的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记忆和掌握大量的基本内容如习题、答案、数据和反应式外,还要进行板书设计,反复不停地书写大量教学内容。特别是在课堂上绘制一些复杂的图形时存在相当的难度,难以做到标准、清晰,并且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记忆式备课中解脱出来,除了记忆必要的过渡讲解外,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上,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1,5,6]要制作一个好的课件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有些老师认为有了别人的课件就可以上课了,实际上每个人的上课风格不一样,别人的课件你运用起来不一定娴熟,课件的制作一定是要自己完成的。当然,制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别人的素材。多媒体课件不是教科书的翻版,画面要简洁,运行要流畅,以简洁、直观为原则,课件文字量不能过多。总之,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效合理地制作好每一张幻灯片内容。 2.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必须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并合理地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课程中的一些公式推导及重点、难点和例题应结合板书进行讲解,不能用课件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上课前要下工夫认真备课,做到思路清晰,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幻灯片内容是讲课的提纲、要点,很多内容教师必须装在脑袋里。授课时最好脱稿讲解,不能照本宣科,对重点内容要详细讲解并再三强调。放映幻灯片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自定义动画播放,使屏幕上的内容像写黑板一样逐字出现,而不是一张幻灯片上的内容一下子全部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并有时间思考或做一些必要的笔记。在讲解一些综合性例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先讨论如何解题,提炼出解题思路,再利用幻灯片详细讲解解题过程。无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讲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时,多数同学会感到枯燥无味,[7]我们在这部分采用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展开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同时穿插了很多演示实验、介绍化合物在各科技领域的最新应用等,如讲解NO的性质时,穿插讲解了NO分子扮演着神奇的“两面人”的角色、NO分子是“明星分子”等,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p#分页标题#e# (三)不断关注学生的课堂接受程度 教师上课时要用心。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程度,教师要心中有数,控制好课堂纪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脚戏,忽视学生的反应,忽视与学生的交互和情感交流,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听着会走神,甚至打瞌睡。老师不能用课件的演示来代替讲解,教学时既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又要密切关注上课时学生的情绪变化,讲解到重要的内容时,可以用提问加讨论的方式进行,还可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融入其中和学生近距离接触,这样也很利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控制。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可以采用课堂小练习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准备一道练习题,在下课前5~10分钟内让学生当堂做,做完后随即上交。这样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解答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兼顾点名,避免单纯点名浪费课堂时间。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大班课堂上的点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的最好裁判是学生。教师对自己的上课方式等是否适应学生,应及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好的方面要坚持和完善,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近年来化学学科迅速发展,信息量剧增,教师还应将自己最新的学术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 (四)重视实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无机化学,学好无机化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它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8]要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无机化学实验课的质量,合理安排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实验课时的限制,有些无法在实验课上让学生亲自做的实验,教师可以拍成实验录像,部分在上理论课时播放,部分挂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课后查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留心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现象的意识,并试着用化学理论知识去解释之,这样同样会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三、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即“授人以渔”。一年级的新生正处于中学教学方法向大学教学方法的适应过渡期,无机化学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首先开设的基础课程,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要体现由被动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过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三大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对知识点多做归纳和整合,注意前后所学知识的关联。在《无机化学》教材中,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部分内容多而杂,这是教学的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必须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内部规律,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由物质结构推知其物理及化学性质,通过学习再反观其结构,加深理解,使学生经历“认识一学习一再认识”的过程,最后学习物质的制备、用途、分离、鉴别等内容就比较轻松易懂。[9]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地开展无机化学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无机化学课件例5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52

多媒体课件集光、影、声、图、文等大量的信息资源于一体,能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感官;形象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供大容量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有鉴于此,不少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当成了公开课的“必杀技”,“你方唱吧,我登场”。然而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万金油”,用得好能促进教学,用得不好将误人子弟。教师在使用课件时要以防陷入五大误区,以免多媒体课件成了新的“隐形杀手”。

一、课件取代板书,缺乏条理性

诚然,恰当合理地使用好多媒体课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肯定大有裨益。然而,有的教师盲目跟从,“喜新厌旧”、“小棒挥挥,鼠标点点”,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错误地把板书这一传统教学手段完全给抛弃了。在一次市级“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惊奇地发现:在十位参赛教师中,其中有二位教师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一无所有,三位教师只写上标题,两位教师象征性地列了点提纲,一位教师只是随手在黑板上涂上几个词,只有两位教师能做到课件与板书的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手段诚然有它不可抗拒的魅力,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它无法取代的价值。板书作为传统教学手段并不代表着落后,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板书时教师写字的态度和风格,优美的字体,都能折射出一位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优秀的板书,那新颖的结构、清晰的条理、提纲挈领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导向功能;简洁明了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板书顺藤摸瓜,对整堂课的教学能有一个清晰、完整、明了的印象和轮廓,并且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课后浏览和复习的机会。如果离开了板书而完全依赖于课件,难免会让学生有一种模糊混乱、一堆乱麻的感觉,由于缺乏条理性,学生懵懵懂懂,如云里雾里。

其实,板书与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本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我们决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误认为用课件就可以没有板书,或者把板书全部参插在课件中,以课件取代板书。它们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同时存在,各尽其能,优化组合,“各司其职” ,一起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语教学时,我们要树立整合的观念,把课件和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

二、预设取代生成,缺乏灵活性

尽管多媒体课件在创设问题情境、使枯燥内容生动化、抽象内容形象化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多媒体课件也有其固有的劣势。由于它完全依赖于课前的教学准备,因而灵活机动性比较差。而英语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不管如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完全预测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期间出现与我们备课时不一致或意想不到的问题纯属正常。然而由于受课件的牵制和束缚,教师往往只能围绕着课件按部就班,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

为了避免操作失误,确保万无一失,大多数教师将课件设计成了“程式化”,只要一按鼠标,就能如流水般地按序一播到底。为了将学生的回答牵到既定的程序上,教师不敢放开手脚,更不允许学生“旁逸斜出”,唯恐学生的回答打乱了课件的设计程序而无所适从。有时,为了避免学生的回答与课件不一致而无法作针对性地演示的困境,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教师只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或者干脆硬性将学生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思路上来,压根儿就不管学生的想法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创意。由于教学的程序都在课件上,一旦碰上停电或者电脑故障等问题时,教师就只能“原地待命”,束手无策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究其实质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异化为“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事实上,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新问题、新情况随时可能会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机智、创造性地调整教学方案,生成课堂精彩。优秀教师往往能把握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而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教学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随机应变的课堂教学,往往因为师生双边交流的密切配合,有效生成而让人拍手叫绝。而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将整个教学流程中的问题、板书、思路等都已预先设定好,连答案也成了唯一,于是教师只能死抱课件,亦步亦趋,随机应变和灵活机智丧失殆尽。凡此种种既不利于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有碍于师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甚至还酿成了不少笑话。所以,课件的制作不能太程式化,要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留空间。

三、动画取代操练,缺乏实践性

有的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情有独钟达到了一个爱不释手的程度,甚至把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对话或能在课堂上演示的对话都制成了课件进行播放。用屏幕上的动画来取代富有实践性的活生生的对话,表面上看起来过程清晰,但实际上可信度差,缺乏实践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将荡然无存,更谈不上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了。如:一次新教师调研公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在新8B Unit3 Reading 的知识时制作了二位卡通的对话A:What is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 B:It is a new educational CD-ROM. A: How many levels does this game have? B: This game has eight levels. A:Where can we buy it ? B:We can buy it in all computer shops and bookshops.可听课的学生却好像在欣赏动画片一样,只有间接的感受,印象不够深刻。如果将这个知识点改成学生的互动,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扮演该教育游戏光盘的推销员,另一人扮演顾客,要求顾客设计恰当的提问,推销员向顾客介绍“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的游戏过程,鼓励(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52页)学生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经过同学们的亲身体验。笔者认为学生们对这一知识将会终身难忘,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兴趣。

课件终究取代不了实践,他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性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况且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科学,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大量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人机交流取代师生对话,缺乏情感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不可取代的。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课堂上永远都是人和人的对话,而不是人机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优美的手势,生动的语言、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给学生留下难于磨灭的回味,使学生看到赞许,受到鼓舞,实现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而在崇尚多媒体的教学中,人机交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殊不知人机交流却是单向的,缺乏了能动的情感交流。可以预见,如果情意浓浓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课堂教学定将黯然失色。

实践告诉我们,体现教学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现代武器”,而更有赖于教师的调控和“煽情”,由此促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迸发。离开了师生情感交流而取而代之的是人机对话,则会大大限制学生思维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妨碍师生情感的生成、互动和交流。

无论课件设计得如何精彩绝伦、多么美伦美奂,无论内容如何充实、富有情感,都无法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要切忌本末倒置,“全盘机化”,把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还得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真心、诚心感染和鼓舞学生,温暖学生,使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

五、教师意志取代学生思维,缺乏主动性

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事先根据主观意志,一厢情愿地设计确定的。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以我为中心”,片面追求直观生动,以造成轰动效应,而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却视而不见。在课堂设计时往往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全部教学内容和设计理论“清一色”地围绕着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微乎其微,大部分时间只是跟着屏幕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无机化学课件例6

关键词:时机 软件 原则 制作 下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本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人是一位从教十余年的化学教师,两年来积极研究和钻研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的实质,但凭初中生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手性碳、杂化轨道、大π鍵、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笔者深有感触的是有关晶体结构的知识,通常需要两三节课的内容,如今用上多媒体课件,只需要一节课就能够充分说明,并且效果很好。诸如氯化钠晶体一个晶胞中有多少个钠离子、多少个氯离子,一个钠离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钠离子有多少个的问题,几乎不费口舌,学生就能搞清楚。

2、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

3、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

二、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常用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常用的软件有:Authorware、Director、方正奥思、Flash、3Dmax等。笔者较为喜欢的是Authorware、Flash、3Dmax三种软件。Authorware是强大的媒体组合工具,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适用于各种素材准备好的后期组合。Flash是一人简单易学的平面动画工具,适用于做一些微粒运动的平面演示。3Dmax是个大型软件,三维造型及动画功能都很强大无比,一般用于做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同分异构、晶体结构等空间要求较高的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

2、可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多媒体课件应以小的“积件”为主要形式。多媒体课件做好后,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即一个难点对应一个课件,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目前市场上许多教学课件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在此。

4、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一路“next”下去,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四、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

中学教师除了计算机专业教师之外,一般对用语言编程不太熟悉,故真正直接用语言编程的课件很少,上面介绍的几种软件其入门不需要语言编程的基础,像Authorware,它是一种图标导向式编程工具,很容易掌握,买上一本相应的书,对照书做一些实例,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掌握,若有高手指导,三天就能了解个大概。当然,要能够从容自如得心应手地使用,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其它软件的学致如此,其中Flash学习时间要短些,3Dmax要长些。

五、多媒体课件的来源

无机化学课件例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本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人是一位从教十余年的化学教师,两年来积极研究和钻研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的实质,但凭初中生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手性碳、杂化轨道、大π鍵、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笔者深有感触的是有关晶体结构的知识,通常需要两三节课的内容,如今用上多媒体课件,只需要一节课就能够充分说明,并且效果很好。诸如氯化钠晶体一个晶胞中有多少个钠离子、多少个氯离子,一个钠离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钠离子有多少个的问题,几乎不费口舌,学生就能搞清楚。

2、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

3、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

二、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常用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常用的软件有:Authorware、Director、方正奥思、Flash、3Dmax等。笔者较为喜欢的是Authorware、Flash、3Dmax三种软件。Authorware是强大的媒体组合工具,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适用于各种素材准备好的后期组合。Flash是一人简单易学的平面动画工具,适用于做一些微粒运动的平面演示。3Dmax是个大型软件,三维造型及动画功能都很强大无比,一般用于做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同分异构、晶体结构等空间要求较高的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

2、可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多媒体课件应以小的“积件”为主要形式。多媒体课件做好后,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即一个难点对应一个课件,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目前市场上许多教学课件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在此。

4、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一路“next”下去,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四、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

中学教师除了计算机专业教师之外,一般对用语言编程不太熟悉,故真正直接用语言编程的课件很少,上面介绍的几种软件其入门不需要语言编程的基础,像Authorware,它是一种图标导向式编程工具,很容易掌握,买上一本相应的书,对照书做一些实例,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掌握,若有高手指导,三天就能了解个大概。当然,要能够从容自如得心应手地使用,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其它软件的学习大致如此,其中Flash学习时间要短些,3Dmax要长些。

无机化学课件例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本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人是一位从教十余年的化学教师,两年来积极研究和钻研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的实质,但凭初中生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手性碳、杂化轨道、大π鍵、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笔者深有感触的是有关晶体结构的知识,通常需要两三节课的内容,如今用上多媒体课件,只需要一节课就能够充分说明,并且效果很好。诸如氯化钠晶体一个晶胞中有多少个钠离子、多少个氯离子,一个钠离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钠离子有多少个的问题,几乎不费口舌,学生就能搞清楚。

2、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

3、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

二、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常用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常用的软件有:Authorware、Director、方正奥思、Flash、3Dmax等。笔者较为喜欢的是Authorware、Flash、3Dmax三种软件。Authorware是强大的媒体组合工具,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适用于各种素材准备好的后期组合。Flash是一人简单易学的平面动画工具,适用于做一些微粒运动的平面演示。3Dmax是个大型软件,三维造型及动画功能都很强大无比,一般用于做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同分异构、晶体结构等空间要求较高的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

2、可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多媒体课件应以小的“积件”为主要形式。多媒体课件做好后,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即一个难点对应一个课件,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目前市场上许多教学课件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在此。

4、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一路“next”下去,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四、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

中学教师除了计算机专业教师之外,一般对用语言编程不太熟悉,故真正直接用语言编程的课件很少,上面介绍的几种软件其入门不需要语言编程的基础,像Authorware,它是一种图标导向式编程工具,很容易掌握,买上一本相应的书,对照书做一些实例,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掌握,若有高手指导,三天就能了解个大概。当然,要能够从容自如得心应手地使用,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其它软件的学致如此,其中Flash学习时间要短些,3Dmax要长些。

无机化学课件例9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38-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已经配备了很高端的电脑和设备,这样高校大学生除了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软件编程技术才能顺利进入企业工作,软件类课程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软件类课程是一系列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不断上机实验,调试才能把课堂知识融会贯通。为此,现在很多高校都调整了软件类课程的学时数,如在压缩课堂教学的同时将上机实验课时增加,用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实际动手水平。然而,由于上机实验多滞后于课堂教学,学生在上机时由实验老师指导,不能很好地将课堂上学的知识和实验内容衔接上,导致学生在实验的时候缺乏主动性和兴趣,只是把程序在计算机上验证一下,无法真正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在软件类课程上的一些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上机实验,即学生先在教室接受课堂教学,过若干周后再被安排到机房或者实验室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在高校的各类课程中。但是软件类课程是一门知识点很多且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1]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在软件类课程上是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被动性

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室进行,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课件和软件的编写过程,学生坐在下面只有课本没有电脑,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授课。由于学生无法及时实践操作,无法验证老师在黑板和多媒体上演示的程序,也就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看法,也不能主动探究自己不懂的问题,对教师的口误和错误也不能提出自己的质疑。

2.上机实验的滞后性

软件类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大小知识点繁多,学生只有自己亲自操作了以后才能掌握。如果间隔若干时间后再去上机,势必会导致课堂上教授的知识点已经忘却了一部分,而软件只要任何地方有问题,程序调试都不能通过,这样学生在上机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小程序都不能正确调试通过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进而对软件类课程失去兴趣,导致不能学好后面的软件知识。

3.教学管理的复杂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进行课堂教学的老师和实验教学的老师不是同一人:课堂教学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有什么问题,教师全然不知;而实验教学的教师也只是把安排的几个实验指导学生来做,至于为什么学生做不好实验,缺乏什么知识点,上课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讲好,实验老师也不会去思考。这样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因为授课教师和授课内容不一样,而且课堂教学往往超前于实验教学,学生会产生落差感,甚至感到衔接不上。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软件类课程中的实践与体会

从新学期开始学院在软件类课程上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软件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合并,理论教学直接在机房进行,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边在机房接受理论教学边进行上机实验。[2]笔者进行了C语言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践,主要有如下体会:

1.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借助实验室机房安装的“极域电子教室”软件,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都认为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学生开小差,因为“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可以监控机房的每一台电脑,如果有学生在电脑上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如打游戏等,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第二,方便了理论课的教学,由于在机房教学,每个学生都有电脑,这样理论课老师在讲授一段理论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如果学生调试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教师不用下讲台到学生的座位上去,借助于“极域电子教室”软件老师可以控制该学生的电脑,并把该电脑的问题演示在多媒体上,并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有利于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的教学配合,当理论课教师在机房教学时,实验教师也在下面观看同时也了解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点,这样实验教师在安排实验和指导实验时就会有侧重点和方向,如果理论课和实验内容有什么出入,实验教师也可以及时和理论课老师沟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加促进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第四,方便了理论课教师对学生上机作业的接收和检查。传统对上机作业的检查都是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将自己的作业发送到教师的邮箱,然后教师再在自己的电脑上接收邮件,并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并运行学生的作业,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借助于机房的“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学生在机房就可以将作业直接传到教师的电脑上,教师也可以在机房直接运行并给出成绩。

2.学生学习主动化、兴趣化

软件类课程的实践特点,决定了要想把软件类课程学好,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钻研精神,而获得钻研精神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足够的兴趣。“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将理论教学放在机房进行,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讲授知识点并演示软件的编写和运行之后稍停一下,让学生在电脑上及时编写、调试、运行程序。这样学生在上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也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消除了学生对软件类课程的畏惧感和思想包袱;同时,学生还可以把教师的程序稍加改进,学生会产生自己也能编程序的兴奋感和满足感。

3.理论转换为实践的及时化

理论知识若不转化为实践就不会有现实意义,而实践得不到理论知识的指导就会失去方向,因此,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软件类课程中开展的“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促进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学生的实践经验。当理论教学在机房进行时,教师讲授一段知识点和演示一下软件的编写后,学生就可以马上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及时地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首先,如果在软件编写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和想法,学生可以修改自己的程序,让自己的想法及时地在自己编写的软件中体现出来,有理论知识的及时指导,上机实验将会更加更加顺利。其次,即便学生的想法有问题导致程序调试不能通过,由于有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及时指导,也能让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程序的问题并改正。最后,如果哪个学生编写调试软件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借助于“极域电子教室”教师可以把这个学生的电脑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然后演示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这样一下就能让很多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学生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自然而然提高了。

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评价体系的优化

一般课程的评价体系都是采用的“平时+作业+考试”的考核方式:[3]即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上交情况和期末考试的综合考核,但是这种考核比较片面,往往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并不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不太适合软件类课程。在软件类课程上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关键的一点在于优化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增加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

软件类课程是有着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评价体系无法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创造力、多层次思维能力等综合潜能。因此,评价标准必须准确、公平地评价每个学生在动手编写软件中的表现,付出与收获同比,这就有效激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观察,发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钻研精神等,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2.加强对软件编写过程的考核

软件有着需要经常被更新的特性,因此评价一个软件作品的好坏,不仅要看该软件是否能完成特定的功能,还要看该源程序可读性好不好,该软件编写是否符合规范等。在考察学生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编程过程的考核,不但要软件作品调试通过,还要求具有可读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软件类课程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普遍认为在上课时同时也可以实践,这种教学能及时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实现了“无缝式”的理论实践转化:首先,方便了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对教学的开展和对教学的管理;其次,这种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和钻研精神;最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幅增强,能开发出很多功能较复杂的软件。

参考文献:

无机化学课件例10

1.宏观世界的物质及其运动,可借助计算机来压缩空间呈现其全貌。

自然这门学科涉及到许多宏观世界的知识,如地球与通信卫星信息的传递、月相的变化、四季星空的运动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由于现象受空间限制我们无法看清其全貌,那么我们就可借助多媒体电脑来压缩空间,使其面貌及运动规律全面展露在我们眼前。

2.物体的运动变化受时间限制的内容,可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而让其展现全过程或细节。

例如,自然课本中讲到金鱼游泳时鳍的摆动和青蛙跳跃时前后腿的运动,因这一过程短暂而迅速,学生无法清晰看见,就可利用电脑延长时间,拉大各动作之间的间隙,就能使学生对各细节一目了然。还有一些不适合课堂展示的缓慢的变化现象,如卵石、地层的形成,物体发霉、金属生锈等,可让电脑用缩短时间的办法来展示其全过程。

3.对于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计算机可以采用示意图、动画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化。

如小学自然“空气”单元中《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大气压力》,“热”单元中《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这几课均可制成多媒体电脑课件。

4.那些复杂的难以讲清的内容,可利用电脑动画进行剖切、定格、特写,分步演示的方法深层次地揭示事物的内部运动过程。

如“植物”单元中的叶的蒸腾作用、叶的光合作用,“人体”单元中血液的循环、消化过程、呼吸作用,“电”单元中的电铃、电话机的发声原理等。

5.需反复多次模拟展示的内容,利用电脑可方便地反复模拟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节约教学用时。

如肌肉收缩引起人体手臂的屈伸变化、单摆实验、物体的热胀冷缩等教学内容就属于这一类。

6.一些较复杂的实验课,利用电脑辅助教学可有效地进行指导、纠正,甚至还可弥补一些缺憾。

如“水的过滤”实验,这一实验器材组装、实验操作步骤很复杂,使用电脑可进行分步指导实验,将会取得很大成功。用电脑演示闹铃在真空中无法传声的实验及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可避免因环境因素或缺少一些贵重仪器而造成的实验空白。

二.自然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制课件的设计:

自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题选定后,有的有现成课件,但教学由于现成的课件不是教学一线的教师设计制作的,所以大部分课件不能符合教学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亲自动手动脑来制作课件。正确地创意设计是课件成功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件要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不是提倡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都依赖这种手段来进行教学。如果一堂课从头至尾都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那么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且也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都只集中于屏幕,无法关注老师的讲解。所以一个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应该有侧重点,要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计的。例如,在《热对流》一课中,水、空气的对流是教学难点,用电脑动画的形式将水、空气对流的过程展现出来,易于学生的理解;而对于热对流的应用通过看挂图学生就能理解了,就不需用计算机这一辅助教学手段了。

2.课件的设计力求体现交互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当重要,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容忽视。而计算机本身就具有人机对话的功能优势,如果在设计课件时考虑到它的交互性,让学生与计算机实现人机对话,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使教师及时得到教学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消化器官》一课时,就利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巩固练习,请学生到电脑上,用鼠标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做对了的学生由电脑奖励一个红苹果,并送上一小段动听的音乐,答错的学生电脑就送上一句鼓励的话,并请他(她)再试一试。这个小练习一出现,学生的学习劲头马上就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要求上前一试身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了。

3.课件的设计要突出主要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在设计时要突出主要画面,无关信息如菜单、按钮应尽量减少或缩小,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重点观察的部分要摆在显著位置,颜色可鲜艳些,并可采用闪烁、画圈等方法提请学生加以重视。给学生阅读的文字要短小精悍,可设计成大号字体,颜色要醒目,尽量做到最后一排学生也能清楚看见。

4.课件的设计要加入智能因素。

以前计算机辅助教学侧重于演示,所以课件也常以线性结构进行设计,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现在提倡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课件的设计就要以非线性的结构进行,也就是要加入智能因素。例如,在《杠杆》一课中,由于学生在完成杠杆省力还是费力的实验后会出现三种结果,所以在课件设计时,就要预先考虑设计成三个分支,在教学时,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的灵活控制计算机,很自然地改变支点、重点、力点的位置,并正确出示相应的结论,这样也使学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5.课件的设计要多学习其他电教媒体的优点。

无机化学课件例11

如何让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为教学内容服务,课件的选择可从这几方面来考虑:

1.宏观世界的物质及其运动,可借助计算机来压缩空间呈现其全貌。

自然这门学科涉及到许多宏观世界的知识,如地球与通信卫星信息的传递、月相的变化、四季星空的运动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由于现象受空间限制我们无法看清其全貌,那么我们就可借助多媒体电脑来压缩空间,使其面貌及运动规律全面展露在我们眼前。

2.物体的运动变化受时间限制的内容,可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而让其展现全过程或细节。

例如,自然课本中讲到金鱼游泳时鳍的摆动和青蛙跳跃时前后腿的运动,因这一过程短暂而迅速,学生无法清晰看见,就可利用电脑延长时间,拉大各动作之间的间隙,就能使学生对各细节一目了然。还有一些不适合课堂展示的缓慢的变化现象,如卵石、地层的形成,物体发霉、金属生锈等,可让电脑用缩短时间的办法来展示其全过程。

3.对于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计算机可以采用示意图、动画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化。

如小学自然“空气”单元中《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大气压力》,“热”单元中《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这几课均可制成多媒体电脑课件。

4.那些复杂的难以讲清的内容,可利用电脑动画进行剖切、定格、特写,分步演示的方法深层次地揭示事物的内部运动过程。

如“植物”单元中的叶的蒸腾作用、叶的光合作用,“人体”单元中血液的循环、消化过程、呼吸作用,“电”单元中的电铃、电话机的发声原理等。

5.需反复多次模拟展示的内容,利用电脑可方便地反复模拟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节约教学用时。

如肌肉收缩引起人体手臂的屈伸变化、单摆实验、物体的热胀冷缩等教学内容就属于这一类。

6.一些较复杂的实验课,利用电脑辅助教学可有效地进行指导、纠正,甚至还可弥补一些缺憾。

如“水的过滤”实验,这一实验器材组装、实验操作步骤很复杂,使用电脑可进行分步指导实验,将会取得很大成功。用电脑演示闹铃在真空中无法传声的实验及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可避免因环境因素或缺少一些贵重仪器而造成的实验空白。

二.自然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制课件的设计:

自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题选定后,有的有现成课件,但教学由于现成的课件不是教学一线的教师设计制作的,所以大部分课件不能符合教学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亲自动手动脑来制作课件。正确地创意设计是课件成功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件要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不是提倡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都依赖这种手段来进行教学。如果一堂课从头至尾都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那么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且也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都只集中于屏幕,无法关注老师的讲解。所以一个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应该有侧重点,要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计的。例如,在《热对流》一课中,水、空气的对流是教学难点,用电脑动画的形式将水、空气对流的过程展现出来,易于学生的理解;而对于热对流的应用通过看挂图学生就能理解了,就不需用计算机这一辅助教学手段了。

2.课件的设计力求体现交互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当重要,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容忽视。而计算机本身就具有人机对话的功能优势,如果在设计课件时考虑到它的交互性,让学生与计算机实现人机对话,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使教师及时得到教学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消化器官》一课时,就利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巩固练习,请学生到电脑上,用鼠标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做对了的学生由电脑奖励一个红苹果,并送上一小段动听的音乐,答错的学生电脑就送上一句鼓励的话,并请他(她)再试一试。这个小练习一出现,学生的学习劲头马上就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要求上前一试身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了。

3.课件的设计要突出主要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在设计时要突出主要画面,无关信息如菜单、按钮应尽量减少或缩小,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重点观察的部分要摆在显著位置,颜色可鲜艳些,并可采用闪烁、画圈等方法提请学生加以重视。给学生阅读的文字要短小精悍,可设计成大号字体,颜色要醒目,尽量做到最后一排学生也能清楚看见。

4.课件的设计要加入智能因素。

以前计算机辅助教学侧重于演示,所以课件也常以线性结构进行设计,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现在提倡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课件的设计就要以非线性的结构进行,也就是要加入智能因素。例如,在《杠杆》一课中,由于学生在完成杠杆省力还是费力的实验后会出现三种结果,所以在课件设计时,就要预先考虑设计成三个分支,在教学时,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的灵活控制计算机,很自然地改变支点、重点、力点的位置,并正确出示相应的结论,这样也使学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5.课件的设计要多学习其他电教媒体的优点。

在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时,应多借鉴其他电教媒体的优点,将它们化为己用,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精确清晰的录像片段,只要选用得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上《火山和地震》这一课前我就到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借阅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录像资料片,从中发现有一段火山爆发的镜头生动形象,于是在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时我就把这一段镜头也放了进去,利用电脑重新剪辑定格、特写、放大,结果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非常有助于对学生火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