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教育的特点

高校教育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5 15:57:54

高校教育的特点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1

在法制上重视、完善现有有关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真正实施,把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各种检查和评比。例如,纳入高校的评估体系。真正引起的高校重视,从而加大对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师人员培养、完善适合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教材、场馆设施上的投入。

二、加强从事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科研工作

当代,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关于体育锻炼对残疾人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报道却极为少见。在国外,有些学者曾做过关于残疾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在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曾做过有关体育锻炼对弱智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然而,大范围的关于各类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要更好地开展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必须有科研工作做保障,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改进残疾学生体育运动方法,才能了解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以及体育活动带来的积极与消极结果;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使康复锻炼知识、方法、运动处方原理等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实效。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体育科学也应为特殊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各种康复装置、康复手段、科学合理的锻炼处方是帮助残疾学生学会自立、自强的一种手段。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施行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贯彻执行,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科研工作。

三、教材选择“普适性”和“个别化”的统一

教材内容选择是特殊群体体育课程中的难点问题。从目前高校体育保健大纲来看,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难以切合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其个体化,这和课程的普适性原则存在着矛盾。关键是如何创造一定条件,把这种矛盾统一起来,这和普通学生的因材施教原则是相通的。但是,由于特殊群体的个体差异性更大,难度也就相应突出,这是目前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应有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内容,进行个别化教学指导,但实际上由于高校的教学资源不足及其他原因,针对特殊群体的教材内容,只能满足普适性,对个体的特殊需要尚无解决手段。而且,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未能很好考虑科学的系统性与个体的实用性,对于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能达到什么目的,对特殊群体将来的终身体育习惯培养有什么帮助没有明确的目标,教材就不能不表现出相当严重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不看对象,一味片面追求养生康复,而传统的养生之道基本上是针对中年和老年的,忽略了这个群体首先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其次才是有特殊体育需要的人群。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讲,特殊群体可以进入大学并和普通学生一样接受体育教育,这已经体现了形式上的平等或起点的平等,但受到人们对特殊群体认识的限制,人们还不能从多角度来考虑特殊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术积累还比较薄弱。因而,还不可能真正实现全方位地帮助、教育特殊群体学生,要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平等,非得把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准大大地提高不可。

四、设置一定的理论课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2

教育部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措施,对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维系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是培育人才、促使个人发展,塑造国民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就高校而言,德育是坚持办学方向,全面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保证;就个人而言,她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及素质的提高起方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在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曾经有过“重智轻德”的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2001年,在韩国召开的“21世纪文明社会与大学道德教育”学术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学者申明:①面对人类的道德危机,大学教育应当有所作为,不应成为“职业训练所”;②新一代大学生应当成为“有德性”的人才,他们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改变人类的现代愚昧,建设2l世纪的新文明;③2l世纪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思考自身传承文明与道德教养的功能,并在办学理念、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体现;④大学要设计道德教养课程体系、大学生道义实践的途径与环境,以及结合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等闭。可见,高等院校不应成为单一的“知识发送站”、“职业训练所”、“准就业机构”,而应该融专研学问、积累教养、准备就业三种功能为一体,培养一代有德行的高等人才。这种人才观不仅是高等院校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2l世纪世界高等院校发展的新定位、新趋势。

三、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l、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高创造性与现实德育队伍状况错位:高校德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传授科学的德育理论,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完美人格。要实现德育目标的高难度,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高水平素质,要真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目前,从总体上看德育工作队伍是较好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成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德育工作队伍思想不稳定,信心不足,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够;不少辅导员、班主任精力投入不够,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少数辅导员、班主任人格形象欠佳,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生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工作效果达不到要求。

(2)德育方法机械、呆板、缺乏灵活性: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方法,在现实的德育教育中,往往满足于一些道德理论、价值观念的讲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这就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实践转化,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德育考试高分而实际表现却不如人意的双重人格现象。

(3)德育途径和手段单一: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而忽视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现象。所谓隐性课程,一般指以“课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发挥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隐蔽的能起到显现课程难以发挥的作用。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往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在各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全面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从而使德育手段和途径陈旧、单一。

2、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原因:许多大学生获得的信息,并不完全来源于课堂,而是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体,但学生已形成的基本观点以及仅有的生活经验,并不具备处理众多信息的本领,特别是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太少,这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贫血病”。

(2)社会及历史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放松了对青年的道德教育,导致了“一手硬一手软”,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重至于轻德育,造成了教育实践中德育不到位、不落实的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承认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带来了社会进步,由于对利益追求合理性的承认,青年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成就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逐步形成。但注重个人奋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随之产生;以及社会上的大众媒体、不良社会风气、网络等都对大学生产生着负面影响。

(3)家庭原因:现在的青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奖惩也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使孩子产生道德方面的错觉。

四、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措施

高校教育正承担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能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培养出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是当今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

1、加强管理队伍

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只有人才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作为德育主体的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时时、刻刻、处处加强学习德育理论,使自己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优良德行。

2、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创新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德育具有实际意义并不断发展,走向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德育内容要创新就要作到四个转变:由重灌输向灌输与渗透并重转变;由主观的生硬说教向民主说服引导转变;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传统式向现代化试转变。

3、优化德育环境

大学德育工作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他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德育环境既是一种客观的教育力量,又是德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前提条件,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德育环境的预测、分析和研究;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建设科学、健康、高雅的育人涵义和科学、人文精神深厚的校园文化;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

4、充分合理利用网络技术

由于网络隐蔽性的特点,他是大学生真实道德水平的主要表现场所,也更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和重要方法之——慎独的重要处境。因此网络提供了道德修养和道德训练的新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如网络上论坛、QQ、博客、E-mail等。

并通过网络文化的建设引导大学生磨练道德意志,进而形成道德行为,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实现美好的道德理想。

5、建立德育论文答辩制度

为能较好的改变目前许多高校“重理论教育轻德育教育”的现状,可以在以往毕业论文的同时要求大学毕业生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认真的回顾和分析,并形成个人总结德育论文,将大学几年来的成长历程在德育答辩中进行自我陈述,如“大学中我最难忘的是遇到的第一个挫折”;“我最大的一次失败是什么?”;“我最无法忘怀的是那次考试有一门功课''''挂''''了”;“在我取得的这些成绩中,我最享受的是大家一起参加比赛时的过程”......通过德育论文答辩可以全面考核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情况,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完善高校德育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从2003年起开始启动毕业生德育答辩,每个毕业生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撰写3000至5000字的德育答辩论文,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人生感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学院负责人、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答辩委员会,为每个学生的答辩进行评判。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同学互评以及交流答辩等几部分成绩组成,分为优、合格和待考察,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同学还有二次答辩的机会,每名学生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将记入学生成绩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正在酝酿将北理工的经验在全市推广,合适的时候在全市高校中实施。

6、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

素质拓展学分制目前在一些高校已开始实施。把德育工作纳入学分制,赋予德育情况一定的学分并与毕业证挂钩。也可以使大学生自觉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行为。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共同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使大学生能真正的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3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但创业教育在一些国家的实践却要远远早于这一时间,并且发展已经较为普遍和成熟。笔者通过梳理有关文献,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发展起步较早

美国是最早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1947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就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1968年,百森商学院第一个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方向课程。

英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可迁移性创业能力,要求将与工作相关的学习纳入到课程之中,并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高校为此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教师培训、课程改革、雇主合作以及学生的直接参与等。

澳大利亚专科、本科水平的创业教育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研究生水平的创业教育也在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其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开办小企业,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并开发符合职教特点的创业课程。一般是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进行,主要由技术和继续教育(TAFE)学院来完成。

印度和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有些类似,都是主要为了解决就业问题。1966年印度就提出了的“自我就业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和培养学生,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印度科技部于1982年成立了“国家科技创业人才开发委员会”,实施科技创业人才开发计划。其中有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科技创业活动,主要为大学生提供与企业家、银行家以及研发专家交流的机会,使大学生接受创业意识的熏陶,播下创业的种子。

二、政府高度重视

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20世纪40年代,就诞生了创业投资基金,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风险投资事业的繁荣,致使目前全世界81%的风险投资集中在美国。风险投资不仅为美国小企业提供长期债务和股本,也为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和经费保障。同时,美国政府还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基金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例如,国家创业教学基金、kauffman创业流动基金中心、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均提供经费赞助创业教育竞赛,奖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

为推进大学生创业,英国政府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政策、鼓励高校变革和创新的教育政策,形成了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还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英国创业教育80%的资金来自于公共资源。此外,政府还成立专业部门(工业部中小企业科),联系银行,帮助中小企业筹措外部资金,支持民间大企业向小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投资,减轻各种赋税,鼓励采用灵活的雇佣政策等措施,帮助创业者积累资金,提高创业成功率。

日本政府将官、产、学合作视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希望通过促进产学合作来提高经济效益。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日本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将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共同研究、共同思考、共同行动。从“青年自立挑战计划”的“政策联合部署”到《技术专业促进法》的颁布,从教育科研体制的系统改革到创业教育研究的“国际参与”,日本政府在创业教育系统中扮演了指导者、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近些年,日本政府又在简化新公司申请程序和广泛的资金援助方面出台政策,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新加坡早在1959年的自治时期,就确立了“发展实用教育以配合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新加坡所有高校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设置了大量的应用型学科和专业。这为新加坡高校的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新加坡有“全国创新行动计划”,以及由总理亲任主席的“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近10年来,新加坡政府以每年不少于20亿新币用于风险投资、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还设立了各项优惠扶持计划促进了创业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三、教师创业经验丰富

国外高校根据创业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在选聘创业教育教师的问题上,不仅选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授,而且还特别注重选聘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

美国高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很多教授有过创业经历,并担任或曾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这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把握能力。例如,H.Irving Groesbeck教授在1964年参与创建了ContinentalCablevision,Inc担任过总裁、董事长,卸任后在斯坦福任教,是斯坦福大学创业研究中心的两个主任之一。另外,美国高校还常常吸收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社会资深人士担任兼职教研工作。例如,英特尔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格罗夫就担任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兼职讲师,每年秋季开1~2门课。资深兼职教师的加盟,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思维,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U6,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

英国创业教育课程中,全职教师占93%,有61%的教师有过商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36%的教师有创业方面的经历。

四、课程体系比较完备

美国大多数高校将创业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如百森商学院创业课程分为公选课程与核心课程。公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内容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及社会分析六大领域,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五个部分。据统计,在美国有1600所以上的高校向大学生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

英国高校创业课程名目众多,各学校使用的名称和课程教学内容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概括地讲,这些课程可以分为四类:创业、创新、创新管理、技术转移管理。除此之外,某些高校还针对特殊需求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例如,社会创业课程、女性创业以及少数民族创业等课程。

新加坡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其特点主要是国际化。如新加坡管理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亚洲经济发展、海外商务研究和东亚经济等辅修课程;南洋理工大学为创业与创新管理硕士所开设的创业运筹、创业融资、商业计划的实施、企业成长的管理、可持续领导力与战略创新等学位课程,借以造就具有国际眼光、国际活动能力、熟悉异国文化环境、拥有国际知识的高水平复合型创业人才。

澳大利亚近年来积极推行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与调整,并开发出了综合性介绍类、工业类、商业发展类和远程教育类四类模块化教材。每套教材分别有管理自己,即对创业者和经营者个人素质的评估、开发和培训;管理他人,即策划、创建、经营与运行、财经与保险、市场和教学评估等可以独立地着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块。

五、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美国高校十分注重通过模仿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体验。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商业计划大赛(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如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每年都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并且有为数不少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团队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二是组织学生在校内参与各式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以百森创业教育中心为代表,他们在为本科学生设计的“新生管理体验”课中,新生班级被分成若干个创业小组,学校为每个小组准备3000美元的原始资金,每个小组自行制订创业计划,年终进行结算。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中,丰富了创业体验,提高了创业实践能力。

印度高校同样经常组织一些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创新大赛、创业大赛。很多高校还成立了创业中心,来协调课程、活动、项目和资源。例如,印度管理学院创业中心每年举办国际商业计划书大赛,该项赛事为亚洲最大的商业计划书大赛之一。

英国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一是通过各高校举办各类创业竞赛,如“牛津大学21世纪挑战”创业竞赛,曼彻斯特大学“初级创业”和“深度创业”项目,并向获胜者提供创业奖金和进行帮助与指导,以此来推动创业实践教育。二是建立科技园区,为立志创业的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多功能的研究中心,它们面向学生和社会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师资力量以及各种咨询服务。

六、社会积极参与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大学的创业中心在与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组织的密切联系中,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企业乐于接纳学生到企业中开展项目研究,学生的研究成果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这种开放的模式,有效地利用、整合、开发了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使创业教育步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日本许多大企业为高校创业教育,向学校提供人才需求意见,为学生见习提供“实习基地”,向有潜力创业计划提供“风险资金”,和高校联合开发创业教育教材、课程,设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与此同时,许多中介机构在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商业运作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例如,整合技术与企业需求的产业合作办公室、促进高校研究成果专利化与技术授权的技术转移机构、提供商业层面支持的创业辅导机构、提供作业场地与商业设施的科学园区以及风险投资、人力中介及律师服务等,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真正体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社会参与。

企业参与同样是澳大利亚创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直接利用企业车间开展学生实践课和实习,并且邀请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使得学校的创业教育更具实践性。

(作者单位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龙霞(1973―),女,湖南常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通讯作者:付军(1970―),男,高级工程师。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编号:XJK012BJC036)。]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海外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8):45-46.

[2] 柴旭东.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大学创业教育比较[J].高校教育管理,2009(3): 95-97.

[3] 尚洪涛.借鉴英国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下):208-210.

[4] 曹巍,宋冰,王晓琳.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状况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4 (4):57-59.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必须将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于是世界各国纷纷掀起创业教育的热潮,英国的创业教育在探索中成效显著。同时,相对保守的企业文化是中英两国的共通点,因此,英国高校成熟的创业实践经验对我国各高校创建创业型大学具有借鉴意义。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

创业教育又称“创业精神教育”,最早由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柯林·博尔提出,他认为创业教育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莫里森指出,创业教育应培养创业者才智与分析能力;能有效地管理风险和参与网络活动;拥有一整套的精神的、社会的和商业的道德;拥有商业本能;致力于终身学习的能力。[2]根据《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给出的解释可概括为:一是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开拓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3]

结合高校创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高校创业教育是通过高校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活动等平台,一方面探索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即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技能。通过创业教育培养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创业型人才,确保其能在未来很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二、英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面对巨大的失业人口数量,英国政府开始推广以自我雇佣为导向的就业项目培训,且成效显著。于是政府开始对大学进行干预,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各高校与外界特别是经济界建立密切联系,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作贡献。[4]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强调要把与工作相关的学习纳入课程体系中去。在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英国一系列创业政策的出台、丰厚的资金支撑,使得其创业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

1.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

从政府层面,英国在科学创业挑战基金的赞助下,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英国科学创业中心,旨在使大学与企业关系更密切并提高大学对经济增长、就业和生产力的贡献度[5]。该中心承担开展创业教育、加强与产业界联系、支持创办企业和鼓励技术转化四大任务。特别服务于创业教育,以科学和技术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推广创业学辅修课,开设非学分创业课程,提供学生创业咨询,赞助商业计划大赛,支持高校知识衍生型企业,服务技术转化,等等。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小企业服务”于2004年9月共同出资设立了英国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该组织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研究于一身,把促进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企业家资质的培养和大学生创业理论研究作为主要任务。

从学校层面看,英国高校设有学生创业创新服务中心,提供系统收费的创业服务。东伦敦大学创业教育中心中设有策划公司、咨询公司机构,为在校学生和校外企业提供服务。[6]

2.政府社会高校联动共建创业教育网

英国创业教育80%的经费来自公共资源。[7]1998年,由政府、卫康基金、恶善基金会、各大学共同出资设立的“大学挑战基金”在帮助大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中发挥了作用。1999年,为建立专门服务创业教育和知识技术转化活动的中心网络,政府设立了科学创业挑战基金,为学生、教师和商业机构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2001年,高等教育基金会和科学与创新办公室专门为加强校企合作而设立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支持非研究高校将现有知识转让给产业部门。该项基金与高等教育向产业和社区延伸基金共同使用,用来支持在大学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同时支持高校师生包括专利申请、资金启动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创业活动。此外,英国政府设立一些创业奖项来鼓励大学创业。2009年,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与社会事业慈善基金会合作,在伦敦和伯明翰发起了一项“社会创业奖金”计划,旨在鼓励大学中的人员从事创业活动,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师生从事社会创业活动的能力。[8]

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的支持,是英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各种民间组织、工商界、大中小型企业通过赞助基金、设立奖学金和成立服务机构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2000年4月,由中小企业创业家组成的专门机构“小企业服务”,给有创业抱负的学生引导创业途径,提供商业咨询,为学生开展各种创业竞赛和项目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威廉姆·巴特学习公司组织了“威尔士学生创新奖学金”项目,鼓励大学生创业。

3.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学会发起“大学生创业技能计划”,其目的在于在各个专业的本科生课程嵌入有关创业技能的内容,该计划以学科为核心,在10大学科中心展开。1998年由贸工部提供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大学生创业计划,该计划专门为18—25岁在校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而设计。该项目内容丰富,一是开办公司。学生自己通过项目获得创建企业整个过程的经验。二是创业课堂。以研讨班为载体,通过演讲、讨论等形式,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项目,学生可以获得志愿企业顾问和创业导师的咨询指导。[9]

高校创新创业项目也在同期进行。拉夫堡大学启动“学生创新和创业奖学金”,面向在校生,提供经费、技术支持,鼓励学生在最为关键的早期进行创业;曼彻斯特大学设立了大学生创业项目,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最多500英镑的资助;诺丁汉大学定期举办全校范围内的商业计划大赛,大赛获奖者可获得专业帮扶,成立公司。在英国各大学各种创业项目的鼓励下,英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

4.创业实践课程系统化

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于大学,英国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第一、第二课堂中。英国创业教育课程分阶段、分层级设计,已形成系统。英国高校从不同层次出发其教育理念存在差别,本科生阶段强调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生阶段强调创业领域的专业深度,具体分为创业启蒙教育、创业通识教育、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创业专业教育三层次的创业教育。[10]创业课程内容丰富,包括“为创业”课程和“关于创业”课程,涵盖了创业精神、融资管理等理论导向课程,也包含演讲沟通、团队合作等实践导向课程。[11]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英国高校注重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创业能力,强调紧密联系创业活动,通过案例研究、嘉宾演讲、小组项目、撰写商业计划、演讲等多种教学形式,最大限度逼近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学生获得“近似创业的经验”。[12]承担各类教学的老师多是有实际企业管理经验的老师,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类困惑。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从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系统。

三、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在英国相对保守的文化背景下,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被推出,成效显著。其经验对于创业教育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大学具有借鉴作用。

1.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与研究部门

教育部于2002年4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开始试点工作。但是各高校创业教育各自为政,缺少一个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研究机构。因此,可以设立专门进行创业教育研究与管理的机构,采取高级研讨会、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开展对各高校创业教育的探讨,同时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的分析。

2.鼓励多方参与创业教育

一方面,必须开拓融资渠道。我国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一直以来公用教育经费不足会给创业教育带来障碍。因此,可尝试由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出资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计划提供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和鼓励扶持创业教育的政策,促进创业环境的改善。

3.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创业课程和创业教学是创业教育不能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原因。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成立委员会,委员会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深入创业课堂,向学生讲述创业成功的秘诀。同时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配备知识经验丰富、基础理论扎实的创业导师,进行深入辅导,探索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70-71.

[2]Morrison A.Entrepreneurship:What trigger it International Junior of Entrepreneurial[J].Behavior&Research,1999,(2):59-71.

[3]杨艳萍.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教育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10-112.

[4]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56.

[5]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79-83.

[6]杨娟.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拾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42.

[7]尚洪涛.借鉴英国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208-210.

[8]HEFCE.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wards[EB/OL].http://hefce.ac.uk/econsoc/buscom/socent/.2010-01-20.

[9]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79-83.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5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定位研究,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把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与其它类型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形式区别开来,找到其确切定位,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过程,创办出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分类较多,如有根据专业性来分的专业音乐教育与非专业音乐教育(曾琳2005.2);有根据教育层次分的研究生音乐教育、本科音乐教育以及专科音乐教育(杨柳2003)。但上述分类均是以单一的指标来进行划分的,而且只从宏观上进行了一个粗略的划分。本文尝试从综合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学校类型等指标入手,把高等音乐教育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而且各个子系统中又包括完整子系统的结构模式(图1)。其中系统Ⅰ和系统Ⅱ在文献中经常使用;系统Ⅲ是笔者根据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实际概括而成,它包括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四大类。在这四大类中,除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外,其它类型的音乐教育都与特定的高校类型相对应,而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则是涵盖多种高校类型的非专业音乐普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从图1(见下页)可知,在系统Ⅰ、系统Ⅱ和系统Ⅲ中,虽然各自的划分标准不一,但它们相互之间是交叉的。图1(见下页)显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属于系统Ⅰ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属于系统Ⅱ中的本专科教育;但在系统Ⅲ中,它与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都不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它与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学术价值取向、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价值取向,以及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的通识教育价值取向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特色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它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取向。具体来说,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如下主要特色:

(一)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方面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高职院校的定位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其目标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综合性,单一的或高深的培养目标难以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其次,培养目标体现社会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音乐既要表现时代精神,也要体现艺术个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既充分接触社会,体现社会发展的脉动,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艺术的个性特色。最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体现技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技能性,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但艺术的真正底蕴在于其内在的素质,高超的技能来源于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素质修养,同样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

(二)培养规格的应用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规格上着重于应用性。应用性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线,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这种定位,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也充分体现市场的变化趋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注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的人才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需要。我国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过程的应用性体现不够,培养的人才直接应用到社会中仍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训过程,因此加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培养艺术通才。艺术通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是有机统一的,应用性要求在学习的内容上宽泛,即所谓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但在专业上并不要求过于高深,学生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然后以某一特长为主要发展方向,培养一种“多学科、复合型、圆锥式”的人才类型(胡建华2003.12)。

(三)培养模式的多元性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培养模式的多元性,单一的培养模式显然不利于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按人才成长的规律有机组成的一系列教育过程的统一,它本身也是柔性的,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我国传统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教育的思路,在适应性上滞后于时代要求,在结构上过于刚性,新时期的社会变革要求重构我国高职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将以柔性化、综合性和个性化为基本特征。

1.柔性化

柔性化对应的词是“刚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社会的变化已超越了常规的时间计量单位,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的要求,传统的刚性培养模式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重构柔性化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提高其社会适应性、跟上时展要求的根本要求。

2.综合性

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现了综合性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宽厚的知识储备,有广阔的文化视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要求音乐专业学科内容的综合,如专业知识(如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教育等)与相邻专业基础知识(如影视、戏剧、舞蹈等)的综合,专业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如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的综合,也就是说,逐渐消融知识之间的人为划分,合理重构知识结构,弥合知识之间的裂痕。

3.个性化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柔性化是统一的,它本质上是要求“因材施教”。在高职音乐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音乐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体现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是指在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允许个体表现自己独特的禀赋,按个体的兴趣爱好与才艺特长,营造有利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在制度上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潜隐的“政策性保护”(事实上,艺术系已存在的一些特殊规定,如对英语要求的降低,录取中文化分数单独划线等)。(四)培养对象的普及性高职院校接收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它与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或高师音乐专业院校的“高门槛”入学标准不一样,在入学的门槛上较低,也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神,在培养对象上具有普及性。但是,从高等音乐教育总体结构来看,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虽然具有普及性质,它与高等院校的普通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还是明显不同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普及性是相对于专业音乐教育而言的,它一方面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训练,受到专业音乐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也体现社会发展对艺术通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通才,这正是体现其特色的关键所在。如何把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起来,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到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训练,这正是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所在。

(五)培养效果的即时性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6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广东生态发展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挖掘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编号GD10XMK05)阶段性成果。韶关学院201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中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编号[2011]38-1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09-02

健康、理性的爱国之情来源于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熏陶。因此,科学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成功的关键。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成功,学习借鉴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设计方面的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一、美国高校爱国教育内容的特点

1.培养民族自豪感与忧患意识相结合。

民族自豪感是指民族国家的成员对自己身为该组织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民族自豪感既是民族自信的体现,也是人们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精神动力。

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建国到现在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巨大的成就无疑成为美国人自豪的资本。美国高校通过相关课程充分展示美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大学生对美利坚民族以及美国社会制度的自豪感。美国高校的民族自豪感教育颇有成效,美国大学生大都有一种“我作为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自豪骄傲的”民族自豪感。[1]

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区别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同时,非常重视危机感教育,刻意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美国高校非常善于利用国际上的一些大事警示大学生以及美国社会。例如,1957年,前苏联率先实现载人卫星上天。美国社会尤其是美国高校对此非常震惊,反省本国教育制度、科技制度存在的问题,制定教育、科技振兴规划。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竞争对手。美国对此惊呼“民族在危机之中”。美国高校还喜欢唱“美国衰落论”的调子,动不动就说美国实力已经下降,甚至断言到某某年美国就会没落。

美国高校批评甚至夸大美国存在的问题,其目的不是贬低或反对美国,而是要提醒大学生:美国虽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美国必须保持警惕、保持国力、保持霸业,才能最终保证美国的利益与权威不受损害。

这种把培养民族自豪感与忧患意识相结合的做法,既能保护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又可防止国民的狂妄自大心理,有利于培养国民健康、理性的爱国情感。

2.培养美国精神与强化美国社会制度认同感相结合。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即人们常说的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2]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美国社会在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念,即所谓的美国精神。这种美式价值观念既是美国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美利坚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宣传和培养美国精神是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美国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美国人不喜空谈,讲究务实,做事脚踏实地;不因循守旧,勇于开拓创新。美国社会还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只有拼搏梦想才能成真。

二是个人主义与独立精神。个人主义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个人与社会相比处于更本位、更中心的地位。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的是美国人崇尚独立精神。美国家庭在孩子还小时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社会也把独立视为正常人的一种重要品格。因此,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大都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

三是自由、民主、平等。美国人崇尚自由,反对束缚;主张民主,反对专制;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反对特权。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向大学生宣扬美国精神,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学生活动,处处渗透美式价值观念。

对本国社会制度认同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美国社会制度的认同感。公民教育是美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介绍美国政治制度和宣扬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是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美国政治之类的课程介绍政府及其职能,例如政府应当由人民来选,政府应当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政府应当保护民权,政府应当为大众的福利而工作。美国高校教师告诉大学生;美国政府的上述特征使其为实现民主、自由、人权提供了切实的制度保障,换而言之,美国社会制度体现了美国精神,因而值得人们维护。

3.培养权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

个人主义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使得美国社会非常强调个人权利,因此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课等相关课程告诉学生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当你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救济。历史课等课程会介绍美国人权发展史,告诉学生要珍惜自己的权利。由于美国学校与社会都非常重视培养人们的权利意识,所以美国人大都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国民普遍的权利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家制度对国民权利的保护要求。一个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国家,人们自然会更加热爱她,因为这样的国家大家觉得安全和温暖。

受基督教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又非常强调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高校教师教育大学生:个人享有一系列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承担一系列的责任。例如,尊重生命,包括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尊重别人的权利,无论是人身权还是财产权;遵守公共规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责任既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又是自己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

二、启示

美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设计非常科学,效果也很显著,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成就与忧患并举。美国高校教师在展示美国成就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并不隐讳美国存在的问题,甚至故意夸大其词,意在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往往喜欢讲成绩,很少讲甚至有意回避我们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只讲问题不讲成绩容易让人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民族虚无主义,但只讲成就不讲问题则让人狂妄,两者无疑都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我们应该既要展示成就,也要直面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理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是觉醒和智慧的表现。因此,在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我们必须直面并且重视国家存在的问题,培养人民的忧患意识,唯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

第二,弘扬民族精神与强化国家制度认同感相结合。美国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非常重视将弘扬美国精神与强化美国社会制度认同感相结合。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也讲民族精神和介绍国家制度,但是两者往往是分离的,好像没有什么关联。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而国家制度则是我们价值取向的制度表达与保障。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一方面要向大学生熏陶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向大学生介绍我们国家制度蕴含的民族的价值理念,换句话说,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制度符合我们的传统与价值追求,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制度认同感。

第三,权利与义务并重。美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重视权利意识与责任感的统一。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则非常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较少讲个人的权利。公民有忠诚、热爱、服务国家的义务,国家则有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责任。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公民都不履行义务,国家就无法正常运转;国家如果不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公民不可能热爱、忠诚国家。因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7

1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它是指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对象客体的思想、行为、情感、心理等发生影响的教育,隐性教育将教育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氛围中,通过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受教育者感受不到自己处于受教育的地位,但却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隐性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它把教育目的巧妙地隐藏在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体验、感受,达到教育目的。二是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具体的规范,不受时空的限制,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它不公开思想教育的内容,将教育内容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暗示、舆论等产生潜在的动力或压力,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四是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完全依靠受教育者的主动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1]。

2班级管理中运用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2.1隐性教育符合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教育他的。”[2]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智力,拥有较多的知识,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性,对周围的事物能进行自主的分析和认识,喜欢独立思考,很少简单地接受现有的观点和理论,厌恶和排斥理论灌输,希望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认识或判断问题,当他们真正地从心底里认可时才会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隐性教育不将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受教育者公布,始终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思想感染中,他们能自主地选择参与什么,不参与什么,学习什么,怎么学,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能直接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外来的教育,避免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中实现教育的目的。2.2隐性教育符合新时期班级管理的特点“大学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想交流所依赖的集体”[3]。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最重要场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班级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学生生活方式丰富多样,思想观念、价值导向也趋于多样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师生比例越来越大,辅导员、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和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这对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隐性教育不受时间、不受空间、不受形式的限制,同时也是靠学生的自主参与达到教育目的的,因而辅导员、班主任只要把日常生活中所渗透的各种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把教育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学生个人的活动中,这样就能全方位地展开,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个性、兴趣等各方面产生教育作用。超级秘书网

3隐性教育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隐性教育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参与,而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和吸收教育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说,隐性教育是通过适当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因而我们在运用隐性教育时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3.1重视视听环境建设,以视听熏陶育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其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因而视听影响对人的无意识渗透能力最强。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学生视觉环境的建设,把学生学习的教室、生活的宿舍等环境按照审美要求把目标价值理念渗透其中,如:学生和老师共同制订班训、班规,并粘贴在班级固定教室中;进行宿舍美化比赛,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自己的生活空间,制订自己的宿舍规章制度;利用好班级黑板报,定期更换黑板报内容,内容要积极向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生活环境,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的参与,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变得更有意义,学生不仅有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多方面需要。也应加强听觉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传播高尚的文化信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利用班会时间、课余活动时间等,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认真组织班级升国旗、唱国歌活动等等。虽然学生的注意力多数不会集中在这些环境性内容上来,但这些环境性内容所传达的观念信息会在学生无意识中积累到他们的意识底层,当达到一定积累或现实中需要解决相关的问题时,这些信息就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影响,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3.2加强思想情感交流,以需求服务育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很重要。班主任、辅导员要时时处处关心了解学生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行,并能适当地给予鼓励、支持和引导,这不仅能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也能有效地防止教育中学生对老师的排斥心理。网络已成为当今的主要传媒,它已深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个角落,尤其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因而老师要注意发挥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公布个人的电子邮箱为学生提供一条与老师交流的新途径;通过QQ与学生进行不公开身份的交流;通过校友录与学生商讨和交流班级事务;通过BBS向学生传输各种知识信息等。网络中的交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可以自主地选择是否与老师交流,交流什么内容,老师则始终是以提供需求服务的形式出现,老师与学生处于融洽、平等的氛围中,十分有利于交流双方的心理相容。当学生处于愉悦、积极、热情的情感状态时,认知的主动性和效率就会高,而老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的则是学生最新最具体的思想动态,能因势利导,及时进行教育渗透。3.3构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以舆论导向育人行为模仿是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方式。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从众心理和倾前意识,因而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行为模仿的对象,通过构建积极的舆论导向氛围,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应经常向学生宣传典型的人物、事迹,及时发现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送温暖”、“扶残助残”活动;老师也要以身示范,加强道德修养,以德修身,严谨自律。通过正面因素的积极倡导,负面因素的强烈批判,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扩大正面因素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悟中学,在学中悟。教育,有时不在于教,而在于悟,悟出来的教育道理比“灌输”的教条更具有指导意义。3.4做好制度建设和实施两个环节,以行为反馈育人孟子指出,“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班级管理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能公平公正地执行规章制度。一方面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坚持民主化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讨论、制定过程,这样不仅能切实反映学生的自主要求,而且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制度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度和接受力,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教育强化作用。另一方面在制度的落实方面要公平、公正,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制度的约束力量,不能因某种“潜规则”而使制度失去其存在的约束力、说服力。制定制度的目标是规范行动,而最终的着眼点却是端正思想。必须重视通过加强行为反馈的正向作用,确保制度导向的巩固和落实,让学生看到的、听到的、自身认识到的与制度的内容要求一致,巩固和内化制度的规范作用,增加教育管理的实效。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8

2008年9月份,我国各大高校迎来了首批被称为“个性张扬、独立并且不羁”的一个大学生群体--“90后”。随着时代变迁,90后开始走向社会前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个性特点怎样,思想行为如何,能否肩负社会发展的重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有关他们的思考和研究,一直以来都获得学者的重视,见文献[1-5]。如今六年过去了,不仅高校校园的主体已经全是90后,而且这些90后甚至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那么这些90后与高等教育模式是否已经融合,又存在哪些新问题呢?

一、90后的时代烙印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具有鲜明的痕迹和自己的个性特点。如70后的保守和思想传统;80后善于思考,不甘寂寞;而90后处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期,物质丰富,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社会普遍认为他们在家受父母宠爱,好逸恶劳,不太考虑别人,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等。他们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之前我还不得而知。但自08年起当面对的学生开始不断被90后充斥的时候,我对他们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首先,我看到的是具有很强自律性、独立性的学生。入学之初大部分学生即一个人前来;入学之后本以为我们遇到的是一群小皇帝,对学校生活一无所知。然而出生于网络时代的他们,早已“运筹帷幄”,在网上咨询好了各项大学生活“秘笈”。比如在百度大学吧,到处都是新生们的帖子。从咨询入校手续的办理、宿舍的安排,到学校的饮食、选课攻略应有尽有。“通过论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位大学新生如是说到。实际上,不仅是学校的事情,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他们都善于从网络寻找解决方案。的确,我们忽视了网络的效应,这也是我们70后和80后所不能比拟的条件优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90后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善于挑战自己,个性张扬是90后大学生的性格“标签”。

二、90后的高校教育

曾经有人跟我说过,现在的大学生缺乏信仰,思想幼稚,过分追求一种肤浅的休闲文化,迟到旷课,学习态度懒散等。而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确实发现这种思想的存在。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出现在90后的身上,只是90后面对更多的社会诱惑,再加上不羁的个性,很容易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这就需要加强老师的引导。在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得知,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其实更加现实,对自身的需求也很清醒。他们认为大学课堂枯燥,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教学内容陈旧而且跟不上时代。有些老师习惯于把他们与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大学生比较,找出他们的毛病,而这些正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传道解惑对90后而言,仅仅是基本的要求,亲和力才是第一要素。“吸引我的,除了这门课本身,更重要的是老师这个人。如果我不喜欢,我怎么能上好你的课呢?”有些学生如此直言不讳的评价老师。这就为老师在大学里的能动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90后们对生活的要求虽高,但面对的社会压力也更多。因此,他们在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就会很多。如果现有的条件满足不了他们,他们就会另辟途径寻找出路,而一旦疏于管理,又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如何改变教学模式,删减教学内容,增加技能培训等,发挥大学的塑造、培养功能等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方面。

三、90后的创新意识

鉴于张扬和独立的个性,90后大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大学校园生活充满着期待,不愿意循规蹈矩,随波逐流,梦想在学习之余能有展示个人能力和突破自己的机会。而创新创业便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风尚和不少大学生的现实选择,成为学生秀出自己的最佳平台。从每年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度是最高的,表现也是最积极和认真的。尤其是答辩准备环节,为了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有些学生甚至废寝忘食。而在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中,学生们也总是能标新立异,取得优异的成绩。针对90后这方面的诉求,我们应当打破课堂的壁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秀场。

四、结束语

虽然这群90后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总体而言,他们是活泼向上的,独立处事和创新意识较强。关于社会舆论对90年代出生孩子的诸多忧虑,我们暂且不必过于担心,不妨给予他们更多宽容与信任,相信他们会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和成熟起来。毕竟任何一代人的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在10多年前,80后也曾被质疑,甚至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是,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奥运圣火传递和北京奥运会这些大事件中,80后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可以担当的一代,他们已经成熟起来了,此前对他们的偏见,也在一夜之间消除。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天的90后一定会比我们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李玲,“90后”大学生与高校德育途径[J],新学术,2008(4):19-24。

[2]程靖,试论“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3):125-128。

[3]王晶,“90后”大学生心理特性分析及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3):89-92。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9

“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rs),简称“MOOC”,也称“MOOCS”,是一种大型的网络开放型课程,是一种免费的在线学习方式。慕课是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结合起来的开发模式,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的深度结合。慕课课程的覆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所选课程。

一、慕课的特点

1.精细化教学

与之前网络上的一些公开课和远程教程只是简单地将老师的上课内容录下来放到网上不同,慕课是将一门课的内容分解成多个知识点,每节课基本都由10到15分钟的短视频组成,对教材的内容细化分析,方便学习者理解。

2.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难易程度。慕课每完成一个知识点讲解,就会出现相应的测试题目,学生必须答对题目才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3.多元化评价

与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同,慕课是通过软件进行随堂课程检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和互评。

4.资源丰富

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解决目前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短缺的问题。慕课的课程是由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秀教师共同制作的,课程内容丰富,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5.学习自主性

学生学习自由度很高,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老师、时间进行学习。

二、慕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高等院校的教学特点

高等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而培养优秀的人才则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专业性,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高等人才;其次是创造性,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求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到重要位置,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知识,还要学会创造;再者是开放性,也就是不拘泥于现有的模式,冲破书本、专业的限制,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最后是自主性,学生自己支配学习时间,选择不同的学习途径,学习更多的内容。而慕课恰能给高校提供这样的平台。

2.慕课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

如今慕课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一种。现在慕课不仅只是展示高校自己教育资源的优势,还为综合教育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习平台,对加快教育的开放化和国际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为慕课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慕课,体会慕课给学习带来的乐趣。

通过慕课,学校可以运用线上和线下两条渠道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在线进行提问,老师在线回答,既方便学生问题的解决,也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率。慕课还为学校提供了新的考核方法,可以结合线上和线下两条渠道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学生通过完成慕课线上的检测来得到相应的学分,论坛中学生还可以互相评论,然后由老师来评定分数,在慕课上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会像在传统的课堂上那么受限。线下老师可以通过笔试、实际操作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使考核变得更加公正合理。

但是,慕课在高校教育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形成大规模的慕课联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持;还包括一些视频的拍摄、剪辑、合成等,工程量十分巨大。二是慕课在教学工程中,无法向学生讲解系统的知识构架,对整体知识的串通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三是慕课的自主性比较大,学生变成了学习主体,学习过程和进度都由学生自身调控,但这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调控能力比较强的基础上。对于部分高校学生欠缺主观学习欲望的情况,慕课目前还不能得到普遍推广。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10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校教育的特点例11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