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6 09:29:12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1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6602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而人才的竞争究其本质是综合素养的较量。中学政治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因此,在这一教学阶段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促进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下面笔者将结合培养初中生良好道德品行的重要意义,浅谈几点实践策略,望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一、培B初中生良好道德品行的重要意义

1.是促进初中生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需要

2016年9月13日,我国教育相关部门确定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从总体上来讲,就是将我们的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并非仅注重文化知识的传递。其中,“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等具体内容都是很好的道德培养方面的体现,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是促进学生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需要。

2.能帮助初中生在青春期“化茧成蝶”

初中生是一群年龄在11~15岁之间的特殊群体,说他们特殊是因为其在思想和行为意识上处于半成熟和半幼稚之间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会逐渐走向黑暗的深渊。因此,在这一教学阶段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完成“化茧成蝶”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化茧成蝶”的过程就是对初中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行的过程。

3.是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的明智之举

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包括拾金不昧、热爱祖国、刚正不阿、孝顺父母等,这些良好道德品行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块块无瑕的美玉。教导学生继承并发扬这些良好道德品行,就相当于让学生寻找美玉,当学生收集了大量“美玉”之后,我们的优秀传统美德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扬。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实践策略

1.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口述+板书”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的无聊和乏味,导致注意力分散,这时教师就算再努力地讲,也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在校内组织开展名为“良好品行,从小培养”的文艺会演,让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会演的内容可以是关于爱国思想、环保意识或勤劳节约等,演出的方式可以是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如此,既可以让参加会演的学生亲身体验到良好品行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又能给台下观看的学生和教师以人生的启迪,实为一举两得之佳策。教师在政治课上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促进初中生健康发展。

2.结合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如今,课堂教学依然是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政治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初中政治教材,找出有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道德思想的培养和启发。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他们懂得在这一黄金时期优化个性、陶冶情操和培养自律能力的重要意义。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基本法律意识的灌输,让其了解到法律在我国维护正常秩序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对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学生终有一天会走出校门面向社会。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政治第八课《学会拒绝》这部分内容时,可向学生讲述一下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充斥的诱惑,比如说朋友给你递来的香烟、网友约你见面或者朋友向你推荐等,这些不良的诱惑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管,随时会对学生产生危害。要想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首先就需要引导他们拒绝身边的不良诱惑,教给他们拒绝的方法,包括避开诱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专时专用、联想后果、主动请人帮助、婉言谢绝等方法。除此之外,如果有些不良诱惑触及法律底线,那么教师还应当教导学生拥有一颗正义之心,勇于和罪恶做斗争,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教学目标。

3.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培养学生服务公益的心理

在政治教学中,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寻找和利用生活中的德育资源,择取初中生当下最关心的主题,利用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并结合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他们获得对社会生活的领悟以及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开拓他们丰富而独特的思想世界,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从实践经验中分离出来的,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体验和感悟社会,如此,能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提供帮助。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外植树种草,绿化荒山,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再如,组织学生自愿献血,奉献自己的爱心,帮助更多的病患,这在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行。

概言之,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非常重要,对于初中生实现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实践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结合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更要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培养学生服务公益的心理。唯有如此,方能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进而为社会、国家输送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智慧. 邯郸市中学政治教师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2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依据《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来分析,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德育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目的就是使儿童学会关心、学会爱、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必然成为习惯养成课的总目标,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习惯养成课教学的主题,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新课程最大特点之一。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因此,倡导教师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他们能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我们知道,小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过程。“行”是四者的关键,也是习惯养成课的重点。习惯养成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行为训练,重视行为习惯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让学生有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内化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习惯养成课的课堂所呈现的学习内容,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教材,还应引导儿童回到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去,去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课堂所呈现的活动方式,应是老师根据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设计的活动。

二、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模式

研究表明,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较适用于习惯养成课型。

1. 激情设趣,有效导入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如果在导课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则能更快更准地切入主题,使教学更高效。

在导课时要注意遵守“准、实、快”的原则,准是准确定位导课的作用;实是注意导课的实效性;快是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力求高效。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和“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实验、调查、参观和体验等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切实得到自我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初步建立正确行为习惯的认识。

3. 感悟明理,育情导行

在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总结、提升、引领”的作用,这是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环节的教学里,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特点,与学生一起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做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从学习习惯上讲,归纳总结是引导儿童体验发现的快乐,促使儿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去,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从教学实效上谈,归纳总结的作用是在整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进行正确树立的有利时机。

4. 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发展”,行为习惯的培养单靠习惯养成课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策略

(一)接受式教学策略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策略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它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知识,且在实施上经济、可行。

如一位教师在教《爱惜每一张纸》时是这样做的:导入时,利用图片导入法,为学生展示生活、工作、艺术各方面纸的用途,让学生谈观后感,学生纷纷表示“原来纸的用途这么广这么大!”从而让学生明白纸的用途,感受纸的重要性。接着又为学生播放生活中浪费纸张的视频,唤起学生共鸣,发现浪费就存在身边。然后为学生出示造一张纸需用的树木量,并提供大量数据,一个班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学校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城市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国家一天浪费的用纸量,全世界一天浪费的用纸量,当数据越来越大时,学生震惊了!屏幕上即刻显示:树木砍伐、生态破坏、物种减少等由树木减少带来的灾难画面,学生屏息凝神,专注地盯着屏幕,直观数据和场面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体会到“纸张太重要了,爱惜纸张真要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

这位教师采用这种接受式的教学策略直观地告诉学生爱惜纸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好习惯,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爱惜每一张纸。

(二)探究式教学策略

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是一种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身边的事物或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樱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其最大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其重要的学习形式。

(三)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背景出发,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习惯,实现"自我教育"的教学策略。品德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当然,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用到这些教学方法,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使它们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共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服务!

【参考文献】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3

2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德育组织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德育组织不够完善。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学制度、记录制度以及激励制度,一切都是凭靠班主任对学生的掌握来进行,并且德育教育的预见性较差,一般只能够在发生问题时普及教育,并对学生进行惩罚,这样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不能够真正全方位地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质。

2.2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缺乏实践

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一般是由老师向学生普及灌输,小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具有发言权,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接受教育只是针对老师学校的现象,而不是真正全身心地接受,出了校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就使得德育教育不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其次,关于德育教育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较少,只能宏观上进行德育教育普及,不能够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激励策略只能说是纸上谈兵,不能真正的发挥出让学生自觉遵守的效果。

2.3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激励策略不完善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由小学班主任这位思想上的老师负责的,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遵守德育素质,班主任一般都会实施激励策略。但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这些激励策略还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德育激励项目狭隘、德育记录过程不完善、德育激励政策不明朗等,这些问题对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想要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3.1在生活实际中实施德育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就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只有从生活实际中出发,才能真正体现出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激励策略也才能产生效果。例如,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培养和激励小学生的德育素质,比如,对不乱扔垃圾同学,可以给予口头表扬;主动捡垃圾,可以记加分一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可以一期记一次分;回家帮助家长干家务,年末可以跟家长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奖励。这种计分制的激励方式可以促进小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地学习和遵守德育素养。

3.2在学生心灵上实施德育激励策略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效果,主要是在能够触及学生心灵的活动上突出激励效果,以此来提高德育激励策略对学生的影响,提高小学生遵守德育知识的自觉性。例如,小学生比较在意的升国旗活动、家长会等,可以抓住这些活动实施有效的德育激励策略。例如,主动申请升国旗并能做到优秀,可以奖励一次;家长会前期一个月表现优秀,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获得社会爱心多的前三名同学,可以在家长会上授予表彰,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激励他们主动去学习。

3.3在德育自律上实施德育激励策略

小学生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小学生的德育自律,从小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素养,从而培养出真正具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德育自律上的激励策略,可以让学生主动承担班级管理工作,每人轮流担任一周小小班主任,来管理班级的所有德育事物,从而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一轮结束后经过学生的全体投票,票数最高,做的最好的同学,可以获得“德育小能手”荣誉称号及奖励,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德育自律,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爱护班级,关心同学,让学生团结一致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4

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根据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所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是公共政治课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

人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经验的积累和文化心理的培养,确立价值观念。然而,我国高职学生是在高等学校统一招生体制下相对在各个方面较弱的一个群体,他们普遍具有如下特征: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是非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较强,承受能力弱;注重实惠,缺乏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心理问题较多,等等。

根据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其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大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它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德育能够制约人的社会化方向,德育的核心作用在于促使人逐渐习惯社会角色和规范,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德育可以满足高职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与满足,而且能促进高职生的智能发展。除此之外,德育还可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心境、情绪直接相关,而高职生的心境、情绪又与其所思、所得、所失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德育能培养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职生德育教育的原则

为了适应高职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从高职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采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合理事实、合理分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分辨善恶的能力。

还要遵循教育和管理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结合原则。教育者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采用激励和奖励方式。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整体化、系统化教育优势,努力发掘、形成和优化系统的活动载体,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使思想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立体化地落实到各个层面,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三、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教育策略,教育者要选择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德育方法,尽可能避免为使用新颖方法而选择方法,那样很可能因自身条件不足而为方法所累。就高职生而言,要考虑受教学生及其群体道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实际,兴趣、个性、特长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高职生德育策略要用简单的方法取得较大的正面成效,避免产生不良作用,将负效应控制在最低程度。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语言说理法。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高职生阐述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等原理、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品德认识。通过德育课程、时事政策报告、政治法纪课题讲座提高他们对思想品德的认识。

感染熏陶法。通过事实、典型人物和情境等对学生进行说理、引导、熏陶和感化,使他们获得直接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规范的经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感的方法。高职生的心理较敏感,要对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特点是要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实践锻炼法。通过具体的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训练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如学生守则、行为规范、食堂规范、图书馆规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培养优良思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作用,培养他们知行结合、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高职生来说,要通过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等实施教育。

总而言之,高职生德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德育教育是使高职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遵沂.让哲学走进人们心中[N].人民日报,2005-11-25.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5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和增强民族自豪感。(二)集体主义教育。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增强集体观念,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要彻底贯彻以集体利益为先的思想。(三)文明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要具备尊师重教,与同学友爱、诚实守信、严谨自律等良好道德品质。(四)意志品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承受重大压力的情况下,也能临危不惧,面色坦然地处理问题。(五)团队合作意识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能通过团体项目,学会合作精神,了解1+1>2的思想。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实施一项策略之前,先要了解对象的特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方案,最后达到的效果也是最佳的。我国现在就读的是“90后”的大学生,这批学生的思想和“80后”努力踏实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当代“90后”的学生一贯被贴上突显自我、实现自我的个性标签,他们是比较向往自由的。再看社会背景的话,“90后”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溺爱孩子,所以直接造成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达不到该年龄的高度。学生依旧存在着叛逆心理,张扬个性的元素,他们往往不易深刻体会社会的艰辛及为人处世的思想。他们还缺乏生活的磨炼,性格比较脆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功利意识薄弱,容易被他人利用,从而进行犯罪活动。因此,高校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二)教师以身作则,在言行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教书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体育素质,所以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体育技术,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思想道德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学校也应该定期对体育教师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制定课堂规程。课堂规程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守的基本要求。想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好作风,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常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该在开学时期就对学生进行课堂规程的教育,重点讲述课堂中要时刻注意人身安全、讲礼貌、尊师重教、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问题。只有在遵守严谨的规程中,学生才能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体会体育教育的奥秘。(四)精心设计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团结意识的最快捷方法。例如,集体配合完成一项任务,在学校中寻找标识物来完成任务,达到终点。游戏中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竞争的思想品德。在最后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体会到的集体主义精神,只有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才能更快地完成任务。而且要让学生明白集体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五)挑战自我。体育课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宗旨的,但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时有的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锻炼方式,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训练。在练习中要关注学生产生的情绪,进行安抚,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让学生会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思想精神。(六)奖罚分明。在体育课中,对思想道德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提出批评,并进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当众提出表扬,并鼓励大家要以此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以上是我在平常实践中得出的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具体策略,从中我也体会到了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最重要的是弘扬体育精神,发展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纪律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最终使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

作者:张丽娜 单位: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培育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太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因素比较多,如教师的素养、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都会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率,找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是摆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教学可以从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相关,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其一,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教材是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要把教材当作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中间环节,通过教材与学生进行对话,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良好的道德以及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一味的依赖教材,而是要结合学校、社区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不断将生活中的实践融入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其二,教师要多渠道多元化的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的整合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通过校园文化、校园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内容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中的实践与例子,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与体会,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生活化、实践化的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与感悟。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就应该摒弃传统僵化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生活化、实践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率。其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生活,提高教学层次,课程教学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生活方面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成长过程当中的烦恼;其二,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是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最为基本的形式,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体会与感悟;其三,要建立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以及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关键,教师的水平以及自身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成败。所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力途径。一方面,学校要积极组织品德与社会课程任课教师参加培训,积极学习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策略,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职业技能,教师要高度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布置以及实施;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身素养,以较高的师德标准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学校还要积极补充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队伍,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充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队伍,为更好的课程教学、更高效的课程教学做好人才保障。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程教学趣味性

在当今现代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就是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这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又一途径。一方面,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的选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便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共享,将互联网上广阔的教学资源引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授,以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利用视频、图片等内容替代枯燥的文字,使原本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教学内容上,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良性发展

课程教学评价是指导与改进教学的主要手段,所以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控,一是要进行前置性评价,对教学设计加强管理与评价,评估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取等是否合理恰当,二是要强化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评估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实施程度,提高教师的议课以及评课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成绩的评价,通过对学业成绩的评价来引起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行为及表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优异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7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46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课堂教学开展的角度谈谈培养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概述

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关注社会和人生,提高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责任感,进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心理品质。关于政治学科素养的内涵,教育行政部门尚无明确的界定,广大政治教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认同感、民族与文化认同感、民主与法治认同感、道德与价值认同感、生命与科学认同感、交流与开放认同感等,但不是政治学科知识的总和。

二、通过思想品德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重视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养成主动收集和分析信息的习惯

思想品德学科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分析社会信息的良好习惯。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获取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关于学科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表述为:“(初中阶段)能够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提取相关信息,并运用所学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的知识,全面解释、说明相关社会生活现象。”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收集信息。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养成对信息的内在需求。

(二)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榜样

德洛尔说:“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榜样。”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一生影响巨大,教师自身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日本教育理论家小原国芳说:“只有不断努力、具有进步的热烈的探究精神的人才能使人灵化,迸发出感人的火花。这就是唤起他人的自觉与引发他人的灵感。”若要学生具有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备,并且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将这种素养表现出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性。

(三)注重引领课堂,在对话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说:“教学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师生的思想互动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苏格拉底以他特有的“精神助产术”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先河,通过层层设问、步步引导、弄清问题、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这种基于问题的教学引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显而易见的实用性。

(四)设置有效作业,回归生活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体验,在形式多样的课堂内外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知识的价值,以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意义,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生的学习体验”。思想品德课的基础理论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并又回到生活指导人们的实践,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践、探究,更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设置有效的作业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探求的欲望,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8

一、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在细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学生也要知道自身的学习要求、态度和策略。因此,教学目标应由师生共同制定,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如果一个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意义,了解学习的范围,那么他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支配自己地学习速度,实施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制订自己的长、短期发展目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总的长期目标基本是相同的,缚个学生都应该明确他们长期的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制订总目标的基础上,还应制订课程目标、年度目标、单元目标等。可以采用目标层层分解的办法建立目标体系,使短期目标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二、关注学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情感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自己、对思想品德课、对思想品德学习以及思想品德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思想品德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讨等主动积极地学习,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掌握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当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学习策略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事实上,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都或多或少使用过一些学习策略,只不过没有梳理和总结出来。教师可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策略,并帮助他们整理、提炼出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下策略的掌握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自主学习的能力:

1 有选择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上,而忽略那些非重要的内容和与目标不相关的但有干扰的活动。会运用选择性注意是会学习的标志。

2 充分利用工具书,资料等解决学习中的一般问题。

3 简要地记录听到或谈到的关键信息。

4 有意识地应用已知的学习规律。

5 把学习语文的某些方法用于思想品德学习。

6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帮助学生计划、监察、调整、反馈、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地调整行为和思维方法,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调控能力地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的异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持续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改变自身被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活跃起来,兴奋起来,行动起来。

其次,加强学习计划性的指导。有计划的学习是学习行为控制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有条不紊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从而提高自我监控水平。

第三,不断反思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优势与不足,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学习习惯,调整学习策略。让学生记下自己学习的过程、方法、体会及感受,有了记录,学生才能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调整下一阶段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则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及时进行个别辅导,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9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省级课题“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对教师的社会角色与心理素质、压力与挫折和教师自身人格、素质及教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与其现状调查作一比较分析,揭示教师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探索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是明显的

2.教师人格特征与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呈中度相关(见表一、表二)

经由效标关联效度检测显示:r=0.51即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呈中度相关。由于教师人格只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众多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大的。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表一、表二看出:第一,教师人格水平总体来说较高,学生人格水平总体来说较低,学生人格水平低于教师人格水平。第二,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出一些共性的特征,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在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倾向,但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创造意向方面均表现出较低的倾向。

3.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潜在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偏差影响学生对学校、学习的态度

源于社会评价的压力,教师期望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证实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某些教师的某些不良言行,如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忽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各种不同的考试加剧学生的学习焦虑感和对考试的恐慌,使为数不少的学生形成自卑、自我评价能力低等心理定势,所以,一小部分在学习上处于劣势状态的学生,比较难以在老师控制的课堂上有成功体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对老师、对学校、对自己失去信心。

(2)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个性品质是否能够健康发展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是:教学能力强30%,认真负责19%,热爱学生27%,性格好24%等,具备这些优良品质的教师能通过课堂教学、个别谈话、课间活动等进行情绪传递,点燃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的个性品质是:不讲理打骂学生24%,不调查乱发脾气24%,不负责任38%,惩罚学生过严14%,以上结果既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愿望,也反映出教师队伍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另外,教师对不同家庭背景或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不能一视同仁,有偏向或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都可能育出“优越感”或“自卑感”等心理不健康之苗。

(3)教师的管理方式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

从调查结果看,最有利于学生成长或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管理方式是民主型的,民主型的管理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行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98%的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既亲又严,有耐心,有宽广的胸怀,理解、关心、支持、鼓励、沟通,包容中有劝导,理解中有启蒙,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团结、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然而现实的状况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与教师交往缺少平等、民主、尊重、理解的体验,有时感到被压抑、拘束。这显然对学生人格成长不利。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职业劳动中所必须具备的稳固的职业品质特征及其行为倾向的总和。也就是教师为胜任其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

二、构建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促使教师教育行为转变的策略

1.培养教师健康心理的策略体系

2.健全教师人格的“十大”策略

(1)自我认知策略。情绪的波动,实际上是对这个事件的认识及由认识产生的情绪发生了波动。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必要的训练、交流,老师们看问题的角度多了,视野更广阔了,所以调适认知稳定情绪的策略掌握得比较好,碰到问题采用这条策略的比较多。老师们反映这条策略比较容易掌握,有时已经不知不觉地用了。

(2)正确对待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发生挫折时,每个人的反应会差异很大。通过学习和训练,教师们试着正确对待挫折,寻找负性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一段时间后,有些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

(3)积极心理暗示策略。心理暗示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经指导教师学习和训练后,教师们反映这条策略学起来方便,用起来轻松,尤其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时候。教师们采用这条策略应对环境中的未知因素比较多且效果好。

(4)情绪稳定的策略。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情绪稳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情绪的波动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教师们的改变并不大,普遍反映控制情绪比较难,我们期待长时间的训练会有效。

(5)逐步充实内心环境的策略。教师的自信与自强是与教育认知水平成正比的。如果教育教学水平很低或自身生活质量很低,人的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就很难自信自强。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竞争社会,不进则退,不断地充实自己、悦纳自我,才能自强自信。

(6)教师角色认同策略。教师是职业,教育是事业。是否悦纳教师的角色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试想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教师需要面对多大的工作压力?而一个喜欢这份工作更有兴趣做好的教师面对工作压力时的弹性就要大得多。通过畅谈讨论、专家讲座,让教师们“明确――认同――悦纳”教师角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7)培养教师教育责任感和效能感策略。责任感与效能感关键在于胜任感。有了胜任感,效能感才会体现;有了效能感,责任感和成功感才会一起降临;有了成功感,胜任感得到强化。所以,要有教育责任感和效能感,首先要有胜任感。通过学习交流,教师们明确了胜任感的重要性,配合其他的策略,创造机会让自己不断体现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胜任感,培养责任感和效能感。

(8)发展恒性品质的策略。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及沉着冷静的自制力。我们认为:作为教师,发展恒性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恒性品质有利于心理健康。然而恒性品质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做到,需要在教育工作中日积月累,不断积淀,才会有所收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9)发展客观公正性和真诚性品质的策略。教师是教育人的工作,客观公正和真诚待人是教师的应有品质。通过学习交流,教师们一致认为,只有客观公正并真诚地对待自己与他人、对待学生与家长,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才有助于心理健康。

(10)发展良好他控倾向的策略。在教育工作中,他控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他控倾向,就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失控、情绪波动。我们认为:发展良好他控倾向是教师之必需,然而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积淀与训练。

3.通过教师的智慧与行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的实践方法

(1)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塑造健康的人格。作为学生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高尚的情感。他们还有情感、意志、信仰、行为规范、创造能力以及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需要培养和发展。教师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引导、帮助、教育,对学生的过错学会容忍,多做深入细致的教育,成效较为明显。

(2)用多元价值观来评价学生

我们的教师摒弃以往以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依然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器重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能力,但对学习成绩较差、表现差的学生也不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坚持多元评价标准,坚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决非仅仅在学业分数上,不断允许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3)积极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学会尊重、理解

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即便是小学生也如此。且随着自我意识的触角对主体内心世界的指向和深入,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期望自己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最怕别人看低自己,最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鼓励。所以,我们的教师充分关注到这一点,避免用强迫的方式充当“长官”的角色,在教育行为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讽刺、挖苦,在学生心田埋下平和、感恩的种子。

(4)学校创造更适合教师发展的环境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10

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小学德育工作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就是直接发,通过向学生灌输系统和理论来保证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但是却忽略了使学生能够独立的体会与思考德育教育的实践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采取激励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德育工作激励策略的主要内涵

(一)德育工作激励策略的概念

德育工作采用激励策略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只有当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主动的接受,并且能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使得双方能够进一步获得情感上的良好体验,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的教育思想,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更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激励策略的特点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激励策略具备很多方面的优点,因为激励策略是人们通过非常容易接受的暗示性的或者具有无意识的心理动机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归属,进一步保证了教育效果能够充分的被小学生所接受。

(三)激励策略方法

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激励策略的课程没有非常明显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激励策略方法灵活多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影响,并且还能够同时通过时间与空间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持续的教育。

二、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由于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来带较大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生受到外界条件的吸引会有很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针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保证小学生能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保证自身能够顺利的成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主要还是来源于教师的直接影响,而且他们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吸引外界的目光,从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小学生对于所接受到的信息都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从而无法真正的了解真实的实际情况,这样就会使学生出现非常激进的思维。

三、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策略的主要功能

(一)通过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策略升A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久居宜兰之室不闻其香”,良好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善人的品格,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体验,不断的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激励策略能够保证学生都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校园内部环境呈现出积极向上、奋发拼搏的正能量。

(二)过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策略激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的努力拼搏

通过良好的德育工作激励策略能够不断的激励学生产生奋发拼搏的斗志,具体的方式在于建设校内文化展览、例如名人雕塑、纪念碑、文化展览等活动版块,从而不断的展现出丰富的校园精神生活,并且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进一步针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加以指导,不断的鼓励,从而促进学生能够主动的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继承并且不断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拼搏精神。

四、小学德育工作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德育激励策略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由于激励策略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工作,所以在各个学科之间也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德育教育工作,这样就要求各学科在完成正常的教育工作之外,还应该间接的体现出德育教育的理念。可以说德育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既包含直接的德育教育,也包含间接的德育教育。通过对于各个学科之间进行的道德激励策略,能够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通过增强教师的的与思想,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观念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不断的提高小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增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重视校园环境和德育教育的文化建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能够说话。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在于学校的各个物体与环境都能够充分的展现出学校整体的校园风貌和精神文化。通过这些每天都能够与学生接触到的物品进行改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环境,而且还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例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开展校训、校歌、校服、校牌等方面的管理来强化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精神的积极、进步、健康的发展。

(三)重视德育榜样的培养与树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行

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果是不明显的,也不是能够通过报告总结出来的。可以说德育教育的结果只能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而不断的提升。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思想意识、感情兴趣等方面的言传身教,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尽管学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将教师当做榜样,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威信为在学生群体中能够树立无形的榜样。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于德育工作激励策略的实践创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讨论了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策略的创新思路。包括重视德育激励策略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校园环境和德育教育的文化建设、重视开展各项促进德育教育的有益活动、重视德育榜样的培养与树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行、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能够进一步认识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策略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德育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教育工作的平稳发展。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例11

作者简介 范树成,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些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异常活跃,广大学者与教育者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德育实效性为追求,以对传统德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我国德育困境的审视为前提,在学习、借鉴国外德育模式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德育模式展开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人们提出和实践了多种多样的德育模式,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可谓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本文拟对近些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作一概略的回溯与评价,并对德育模式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我国德育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德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助益。

一、当代德育模式的类型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哲学和德育理论指导下,以德育实践为基础,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德育活动程序及其策略方法体系。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包括理论基础或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策略、师生关系等要素。虽然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尝试运用的每一德育模式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上述构成要素,但是每一德育模式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根据德育模式突出的重点或命名的重点,我们姑且将我国当代的德育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一)突出德育目标或德育内容的德育模式

德育目标是德育模式开展的依据和评价标准,以德育目标命名的德育模式有:提高道德认识的德育模式、培养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促进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导引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旨在培养学生某种品德素质而提出的。

提高道德认识的德育模式旨在让通过道德讨论、反省道德经验、探讨道德因果关系等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发展道德认知能力。培养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设置情境、角色扮演、体验等方式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发展学生道德移情能力,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使学生具备行为自控能力。促进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教育模拟、社会实践,引发学生角色体验,促进个体社会化。导引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旨在通过价值观辨析、认知选择、价值观情感分享、行为选择、反复践履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突出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德育模式有:爱国主义德育模式、集体主义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主张以某种道德品质作为德育内容和培养的重点,开展德育实践。爱国主义德育模式反对简单、空洞的说教,强调通过参观、体验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家乡、了解祖国,激发爱国情感。集体主义德育模式重视依靠校外教育基地,以感恩教育、集体活动、素质拓展的形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二)突出德育策略与方法的德育模式

由于每一德育模式拟定的目标不同,因此,德育模式实施的策略与方法也往往不同。为了突出这些策略和方法,一些德育模式就以该模式的主要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命名。突出德育策略与方法的德育模式有:活动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对话德育模式、角色扮演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倡导以某种策略或方法发展学生的德性。

活动德育模式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自主活动,如游戏、劳动、体验、角色扮演、探究等培养学生品德。体验德育模式主张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和亲心体验,以自我角色体验、移情体验、换位体验、生态体验等形式,感知道德内容,激发和提升道德情感,促进德性的和谐发展。对话德育模式倡导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话而非独白,在交流、分享中,相互理解,实现视界融合。角色扮演德育模式主张通过学生扮演他人社会角色,按照他人角色规范行事,理解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三)突出德育途径的德育模式

德育途径是德育模式实施的路径。突出德育途径的德育模式有:班级德育模式、家庭德育模式、社会实践德育模式、全员参与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主张通过某种德育途径培养学生品德。

班级德育模式主张树立班级共同目标,抓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教育、分类教育和课外活动,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得到这种良好氛围的陶冶,形成良好的品德。家庭德育模式强调家庭是学校和社会开展德育的基础,强调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塑造和家庭关系的和谐,通过家庭教育为学生德性打好基础。社会实践德育模式主张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改变外在的社会环境。全员参与德育模式主张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学生品德的培养中来,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使各种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四)突出学生主体性或师生关系的德育模式

师生关系是德育模式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德育模式的有效实施。突出学生主体性或师生关系的德育模式有:主体性德育模式、自主德育模式、主体间性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都主张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交往,构建主体间性型的师生关系;德育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主体德育模式主张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德育主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道德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主体性活动形成道德主体,彰显德育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德育主张通过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实现师生间的和谐共存,视界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共精神,实现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五)综合性德育模式

在德育实践中,有些德育模式不只是突出德育要素的某一方面,而是涵盖了许多方面,我们将其称为综合性德育模式,这类模式有人本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等。

人本德育模式主张德育要以人为本,学生是德育的主体,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思想品德发展特点选择和安排德育内容,德育评价要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生活德育模式主张德育要回归生活,以学生践行道德生活、会过道德生活为目标,德育内容要源自生活,要在生活中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品德。

二、当代德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尽管当代我国的德育模式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侧重点,各有各的特色,但这些德育模式仍具有一些共性特征。

(一)突出主体性与发展性

主体性与发展性是当代德育模式的精髓,当代我国各种德育模式都反对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德育客体的规训式教育,反对将学生作为“美德袋”,通过强制灌输来填充,主张将学生作为德育过程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得到释放。第一,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和安排德育内容与德育活动,使德育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如对话、体验、讨论、行动、角色扮演、探究、操作等展开德育过程。第三,突出学生品德的发展。新的德育模式摒弃了以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为主要甚至唯一目标的做法,主张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的品德得到发展,将学生的品德发展作为德育模式的最终追求。

(二)注重情感性与体验性

情感性与体验性是当代德育模式实施过程的显著特征。情感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体验是深化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践行道德行为的助推器。当代德育模式反对德育的“无情”和“说教”,主张把学生视为有情感、有生命的个体,通过学生的体验实现道德移情,升华道德情感,进而整体提升品德水平。有的德育模式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作为德育的目标,并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作为活跃德育过程、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途径;有的德育模式,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对学生的关爱,注重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有的德育模式通过真实的情境或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亲心体验。

(三)强调活动性与实践性

新的德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主张通过学生的实践内化道德知识、提升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当今的许多德育模式如活动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关心德育模式等都将学生的实践作为德育模式的主体,实践叙事已成为当代德育模式的一个亮点。如关心德育模式以“品德践行作业”“设岗服务制”“关爱叙事”的具体实践形式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让学生学会关爱。

三、对我国当代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一)对德育模式局限于科学主义的狭隘理解

有学者将德育模式作科学主义的狭隘理解,认为德育模式必须具有德育理念或德育思想、德育目标、操作程序、师生关系处理方式、实施策略、德育评价等要素构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德育模式。有的教育者将德育模式人为地拆分成所谓科学的步骤和程式,生硬地套用这些程序进行操作,将德育过程简化为程序化的操作过程。这种对德育模式的科学主义的理解将德育模式程式化、固化和神圣化,往往会导致德育模式窄化和僵化。

诚然,德育模式应该具备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但德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且其思想情感又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德育过程也不像钟表一样线性地、以固定的节奏和程序按部就班地运行,它具有不确定性。这决定了德育过程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稳定、客观,德育模式不能像自然科学的模式那样过分简化、固化、程式化和精密化。

(二)对德育模式的经验主义的泛化理解

德育模式主要有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和实践基础上形成两种建构方式。我国许多德育模式是第一线的教育者在实践探索中对德育经验的概括总结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经验性色彩,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一些所谓德育模式尽管也有自己的理论依据,但只不过是为了装饰,往往是贴标签。这些所谓德育模式实际上只是某个人或学校德育经验的总结,个性化的经验多,一般化的经验少,没有形成带有规律性、能广泛应用的理论。一些经验和做法缺乏科学的论证、验证就随意地冠以“模式”的名号。一些人特别是德育第一线教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接近教育者实际,好学好用。他们认为学者们理论研究中提出的德育模式脱离实际,抽象、难懂、难用,往往看不起这些德育模式。

(三)德育模式创新性不够

综观当前的德育模式理论与实践,在理论基础、操作程序、策略方法上并没有真正的创新,许多德育模式只是在已有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或者变换德育构成要素,然后冠以一个新的德育模式名称;有的只是将已有的德育实践或德育方法加上一个模式的名称,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一些德育模式名称不同,但其内容大同小异。

四、新德育模式的建构

(一)实施德育模式的合作行动研究

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建构,就建构主体而言,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各自独立地进行德育模式的研究与建构。要建构既具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能广泛推广运用,对德育实践发挥实际作用的德育模式,这种二元分离、甚至对立的德育模式研究与建构方式应该摒弃。要突破德育模式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束缚,实施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合作行动研究。在这种合作行动研究中,理论研究者不是实践活动的“局外人”,实践者也不是理论研究者的理论的、单纯的“执行者”,而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结成共同体,研究者深入德育过程亲自参与实践,并承担起理论指导责任;教育者在实践中参与研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在研究中进行反思,对研究者提出的理论进行修正、完善、甚至创新,从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创生既具理论性,又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德育模式。

(二)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

师生互动取向。理想的德育模式既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重视和坚持教师的引导性,将学生品德的自主建构与教师的价值引导有机结合,坚持师生对话、师生互动成长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自己品德的自主建构,通过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选择性,以自己已掌握的德育内容和道德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当前的道德生活经验对自己的道德图式和品德结构进行新的建构。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品德自主建构的同时,通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活动设置对学生进行引导。

生活与活动取向。学生的品德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与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生活,离开学生的自主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无论是何种德育模式,也难以培养知行统一的道德人。因此,德育模式必须坚持生活取向,坚持与生活的联系,即使是抽象的道德概念、原则也要将其还原到日常生活。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过道德生活,体验道德的真谛。德育模式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即使是培养学生道德理性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抽象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模式也必须摒弃简单的口耳相传、教师独白、让学生记诵和偏重做书面道德练习题的做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活动发展自己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