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1 09:14:28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1

二、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科学价值

(一)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党的十报告提出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面临人口红利逐渐丧失、资源消耗亮起红灯、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客观形势,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越来越迫在眉睫。考察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影响,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阶段性特征、分布结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定更加科学的产业经济政策,逐步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焕发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生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稳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通过深入剖析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从实际出发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的新挑战。同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智能制造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将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智能化制造将对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智能制造对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加快转变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和战略创新两个方面持续不断地投入,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正经历一个综合实力增长的黄金期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加快发展期,但不平衡、不可持续性问题依然存在,制造业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中端,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着近百年的悠久历史,尤其是曾被誉为“中国工业摇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如在辽宁省沈阳市援建了包括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等重要装备制造业企业,奠定了建国初期国家工业基础。建国后,我国装备制造业走上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型产业结构和较为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陈旧观念,严重地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资源环境矛盾日趋突出,一些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如山西省、东北地区等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相对衰退现象,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进入新世纪,我国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十周年之际,尤其是在国内外市场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背景下,面临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和未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

(二)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挑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需要我国制造业抢抓机遇。科技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可能引发“仿生再生和生物经济革命”,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生物技术产业将实现现有生物产业的升级换代,拟人化的信息和智能产业将实现信息转换器和人格信息包技术的商业应用,仿生和创生产业、再生产业等[1]。未来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空间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矿产资源科技、能源科技、生物质资源科技、先进材料科技等方面,将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全球生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成为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同时,数字制造技术、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品牌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大力推进以数字化制造为重点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智能化,大力加快人才培养和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应对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挑战。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最终影响到产业发展的市场适应能力及把握机遇的能力。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缺乏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很少会将客户及合作企业引入到企业的创新过程中,企业短视行为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长期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既面临着严重的需求约束,又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能否抓住未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同时,在唯经济增长的理念下,政府职能定位出现错位、越位现象,对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疏于监督,导致对资源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难以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基本建立了具有一定执行力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但突破性创新不可能发生在职能型组织内部,缺乏有经验的组织支撑,最终也会丧失成为成功创新的机会[2]。我国装备制造业缺乏世界一流大企业和知名品牌,整体水平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这些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过程中突出的问题。

(四)科技创新与我国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运作机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交汇的历史节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3]。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战略偏重于增长和开放,而第二波全球化战略却需要以彻底的结构性改革为前提来支持增长和发展。2015年5月,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需要抓住世界金融危机的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大力吸收国内外高级要素,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环节全球分工、创新资源全球配置、创新能力全球协调、创新核心以我为主”等特征的全球创新链体系中的重要一员[4]。因此,作为我国重要的特色工业———装备制造产业,在坚持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需要运用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推进先进制造技术与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理顺生产方式进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总结未来科技创新可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将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动态密切结合起来分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我国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现代新型工业化转型提供持久动力。

(五)工业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比较与借鉴当前,世界科技革命主要是由社会需求驱动和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的驱动形成的。材料和制造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德国工业4.0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其主要特征就是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5]。美国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三维制造视为制造业竞争力的三大利器。日本实施新增长战略,以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日本还提出积极建立“逆向工厂”,处理废料并把它作为资源,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进化”。欧盟提出智慧增长,俄罗斯实施促进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战略。据国际生产工程学会统计,发达国家目前推出的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多大30余种,如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模式,网络化制造模式,虚拟制造模式,敏捷制造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等现代制造模式广泛推行,使得企业管理方式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转向模块化。各国通过构建现代制造模式,形成了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制造业发展方向[6]。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总是由具有总承包能力即提供交钥匙工程的公司,把有关设计、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形成集群。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将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由制造为中心,日渐变为以创新与服务为中心,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该跟上这个时代。借鉴国外关于装备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制定一个正式的发展战略,并应该明确制造业发展方向,强调制度保障体系在制造战略中的重要性。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未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伴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世界产业竞争更趋平行化,产业创新时代已经凸显。当今信息技术的创新步伐依然迅速,中国正处在一个千年大变革的时代,智能化和绿色化特色更加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渗透和广泛应用,经济改革、科技进步,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我国制造业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发展数字化制造当今,全球正面临着以能源生态化、制造数字化为核心,以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三维打印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手段用材料“打印”出这些薄层断面,并通过断面之间的叠合,制造出立体的物品。三维打印技术对创意设计是有力的支撑,可以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很快制作出供试验用的原型,3D打印技术将创造新一代智能制造业。今天3D打印技术受到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部分学者认为3D打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模式,成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制造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推力。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将“藩篱”打开,摒弃以生产者及其产品为中心、以传统技术为依托的固有制造文化情绪,需要对制造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度变革。中国制造将向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演化,发挥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的联动效应。目前,信息网络技术植入平台型企业将成为未来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使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进入了“泛制造业时代”。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运用智能化系统发展装备制造业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的数字制造系统,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增强发展后劲。

(二)培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我国装备制造业已融入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面对的已不再是单一竞争格局,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使装备制造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动。在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国培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应遵循制造业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进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强化制造业企业能源资源节约意识。积极倡导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低碳发展方式,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从“承接制造+产品创新”向“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转型,最终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绿色低碳制造技术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民族复兴,关键是振兴工业,要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国,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着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当前,我国必须瞄准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发一批创新的工艺技术,研制一批创新的工艺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以移动终端代替操作平台,以智能系统替代人工介入。可见,未来的装备制造业自动控制系统将是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的绿色控制系统。通过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整体利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2

1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概述

1.1 机械制造业的概述

所谓的机械制造业指的就是从事各类机械性方面生产的行业,包含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的生产制造工作,如农业机械、化工机械、动力机械、纺织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工具、仪器以及机床等等,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机械制造业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上的支持,其发展的水平对于我国工业化的程度也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

1.2 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的含义就是原创性的技术创新以及科学研究的总和,其具体指的就是科学合理的运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知识等,同时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和生产的方式,从而做好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且为企业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通常情况下,科技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

2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未形成完善的分配体制

在我国石油机械的制造企业中,车间员工和管理者的薪酬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车间只负责生产的分配方式,而后续的产品的销售以及企业的经营都是由企业来总体管理的,在这种方式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际上就是分开的,车间与营销是没有利益关联的;而第二种则是车间也统一负责企业经营的方式,企业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市场的模拟,车间必须先向进行财务贷款才可以生产产品,之后的产品营销也是由车间负责的。采用这种分配方式时,一旦市场出现了突然的变化,企业的应对能力是较弱的,并且其对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会产生限制作用。

2.2 管理体制无法较好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现阶段,我国的绝大部分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都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改组而成的,通常都是对原来的机械厂进行改革和重组,在不断的改进其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总厂模式,也可能是更加先进的公司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体制确实是发生了变化,但是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却仍在采用着传统的模式和体制,而这一特点在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自身结构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在设置各类机构时,并没有体现出自主管理的权力,而是过分的强调了与上级部门的对应性。

2.3 新产品的审批流程过于繁琐

在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以及在分配和用人等方面,确实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当各个部门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工作时,却还是需要各个上级部门进行一道道的审批流程。就拿即将要上线的新产品来说,首先是必须要上级部门的批准的,当确定了要研发一个新的项目时,在市场调研、编制进度规划以及论证可行性等方面都必须经过审批,而由于这些过于繁琐的审批流程,新的产品项目在审批完成后可能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生产时间,这样这个项目就可能出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同时也无法取得理想的市场反应。

3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对策

3.1 坚定的树立科技创新观念,形成较强的科技创新的意识

作为一个石油机械设备的制造企业,企业的领导层应高度的重视对员工科技创新观念的培养工作,提升企业每一个管理人员以及每一个生产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吸收行业中的先进技术,发展自我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3.2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同时应敢于创新

在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研发的过程中,应敢于创新,这样企业才能生产出行业领先的先进产品,同时还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应做好自主研发工作,提升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产品在某些方面应是出于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的,同时产品还应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最大限度的争取市场份额,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而企业的领导层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做好新产品的储备工作,这样当市场出现突然的变化时,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3.3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

作为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其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时,应将科技创新的发展纳入进来,并且应将其当作企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面对着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企业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其就必须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员工应能够更好的利用科技创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企业通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产生的生产成本,这样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才能在价格上取得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而要想顺利的实现这一目标,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就应在研发、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本行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也能够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3.5 做好科技创新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升经济效益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在求发展、求进步的过程中,应科学的运用各种不同的科技创新形式,举例来说,可以采取联营加工的形式,使员工更好学习行业中的先进技术,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3.6 借助于现有的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企业应不断的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水平,应加大在生产设备技术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定期的引进行业中出现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认真研究该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生产规范,从而较好的操作此类设备,以这些设备为基础,进一步的进行自主研发,从而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另外,还应不断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同时做好企业员工的考核和培训工作。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文章对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概述、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面对着石油机械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企业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的对策,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素质,并且应能够利用现有的技术进行管理创新,从而真正的做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琳.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财会通讯,2011.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3

    二、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

    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小,可以说明该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支持力度。通过对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统计,发现有7家企业由于数据缺失而无法纳入统计范围。因此,对可统计的148家企业进行分析,统计口径为2008—2012年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这148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762%,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主要集中于048%~2265%,共有145家;此外,有2家企业的研发资金比重在30%以上,分别为沈阳市超高真空应用技术研究所(3733%)和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7254%)[1]。对相对集中的145家企业进一步分析,得到图6,这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686%,由图6的正态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分布于均值的右侧,即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大于这一均值。主要集中区间为382%~1049%,共计127家企业,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在1049%以上且均匀分布。

    三、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增长率

    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增长率。对于2008年和2012年数据有部分缺失的企业,以可获取的第一年数据和最后一年数据为依据计算其增长率。其中,研发资金投入比重负增长的企业有66家,正增长的企业有80家[2]。在80家正向增加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增长率在10倍以上,分别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和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8%和005%,从2010年起开始大幅上升,2010—2012年分别为496%、545%和650%;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的情形同昊诚电气公司相似,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5%和007%,2010—2012年大幅增加,分别为305%、313%和317%;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为018%,2009—2011年增长分别为131%、119%和214%[3]。增长率介于0~10倍之间的企业共77家,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情况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率主要集中于042~084,共计59家企业,其他区间各企业基本均匀分布。

    四、创新要素2:技术人员

    对于技术人员这一创新要素的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数量和比重、高级人员数量和比重这4个方面进行。1技术人员数量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人员规模情况如图8所示,统计范围内的企业平均拥有技术人员247人,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4~296人之间,共有131家企业;此外,有6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在2000人及以。2技术人员比重如图9所示,统计范围内企业技术人员比重的平均值为3251%,各企业的技术人员比重分布在623%~8178%这一区间,比重在50%的企业分布较为集中;此外,技术人员比重在70%以上的企业有5家。3高级人员数量对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高级人员情况,由于数据缺失仅统计了73家企业,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以看出,其平均值为278人,高级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1~63人之间,共有27家企业;此外,高级人员在36~89人之间的企业有14家,另外有两家企业高级人员数量超过200人,分别为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60人)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317人)。4高级人员比重同对高级人员数量的统计,高级人员的比重也仅统计了73家企业的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显示,其平均值为1006%,高级人员比重分布于019%~3354%之间,有62家企业的高级人员比重集中于019%~18%之间;高级人员比重在20%以上的企业有8家,在30%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沈阳大兴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五、创新要素3:专利申请及授予情况

    专利情况主要涉及申请和授予两个方面,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主要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含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是衡量一个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核心内容。1专利申请情况由于部分数据获取的缺失,因此仅统计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67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这67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443项。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有57家企业;有4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超过200项: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27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423项,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7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如图13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申请数量为20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64家企业,这64家企业中包含了15家发明专利申请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在100项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28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74项。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4所示。这67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的平均值为3948%,由于有15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0,因此这15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也为0;在0~100%的区间上,这67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均匀分布。2专利授权情况统计范围内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量为319项,如图15所示。这些企业的专利授权数主要集中于0~110项之间,有6家企业的专利授权数在110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如图16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数量为4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主要集中于0~7项,共93家企业。这111家企业中包含了33家发明专利授权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在20项以上的企业有6家。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7所示。这111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比重的平均值为2904%,由于有33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0。因此这33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也为0;这111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主要集中在0~50%的区间内,共有91家。

    六、创新要素4: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主要涉及汽车生产类、汽车零部件制造类、航空航天制造类等十几个类别,具体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沈阳的装备制造类企业,主要涉及汽车、机床、航天航空、建筑和工厂用机械、电器类设备等领域。在汽车、航天航空领域,虽然企业数量较少,但均为知名的发展较好的制造类企业。例如,车辆生产类企业只有8家,但均为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如华晨、金杯、北车等;航天航空类仅有7家企业,却包含了黎明、沈飞等知名企业。建筑和工厂用机械、电器类设备制造企业在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占有约一半的比重,种类繁多。

    七、创新要素5:技术与工程中心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共有53家企业拥有技术与工程中心,其中39家企业拥有市级工程与技术中心,18家企业拥有省级工程与技术中心,7家企业拥有部级工程与技术中心。拥有市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39家企业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拥有省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18家企业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拥有部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7家企业。

    八、创新要素6:人才引进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各企业的人才引进策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吸纳国内外知名院校人才和专科院校技术人员(如北方重工、沈阳变压器研究院);(2)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如北方重工);(3)从竞争对手处吸纳高级专家和人才(如沈阳车桥);(4)高薪聘请专业领域人才(如沈阳福林特变);(5)鼓励公司人才进行深造与海外培训(如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

    九、结论

    从总体情况看,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要素主要特征如下: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4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28-05

1.引言

2007年被甘肃省确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就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了重要批示:“装备制造业是我省有一定潜力的产业,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我省有基础、有优势的制造业壮大起来。”2007年年初,甘肃省政府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发展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与提高该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各省市之间所处的位置并不靠前,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而且,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分布极不均衡,区域差异很大。

针对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省内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业科技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由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向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发调查表,了解相关信息,力求能够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尽绵薄之力。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7份。

2.调查取样的基本情况

2.1 抽样调查人员所在单位分布情况

此次抽样调查的人员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行业。

样本分布情况:高等院校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1%,科研院所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17%,企业人员占全部被调查者的80%,其他行业占全部被调查者的2%。人员分布模式属于企业主导型。

依问卷设计,我们大致将被调查的科技人员所属的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占59%)、集体企业(占2%)、民营企业(占12%)、三资企业(占1%)、转制院所(占18%)和其他(占8%)6类。

2.2 抽样调查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

参与抽样调查的科技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49岁以下。其中29岁及以下占21%,30至39岁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45%,40~49岁占26%,50~59岁占7%,60岁以上占1%。

2.3抽样调查人员的学历职称分布情况

参与调查人员的学历与专业职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本科的人员是最多的,占了调查总人数的53%;其次是大专的人数,仅次于大本,占总人数的39%;这两类人群占据被调查人群的绝大部分,高达92%。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取得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群统称高学历人群,取得大本和大专学历人群统称中等学历人群,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统称一般学历人群。根据以上的分布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取得高学历和一般学历的人员比较稀少,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和1%。在高学历的10名人员中,分别有博士研究生2人和硕士研究生8人,各占本次调查人数的1%和2%。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10名高学历人员中,仅有的2名博士研究生并没有如我们所想,取得相应较高的的专业技术职称,而是和1名硕士研究生一并列入了“无职称”的行列;占到高学历人群的30%。余下的7人中有1人为正高级职称,6人为副高级职称。

接下来的就是占据绝大部分人员的中等学历人群。其中,大本学历取得正高级职称4人,是高学历取得该职称人数的4倍;大专学历取得正高级职称人数是高学历获该职称人数的2倍。取得副高级职称的大本学历人员24名,是高学历的4倍;大专学历获该职称5人,仅比该职称的硕士学历少1人。其余的中级、初级职称中,大本、大专学历人员是主要组成部分。

2.4总结分析

首先,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甘肃省,国有企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将近60%;在其余的企业中,转制院所和民营企业中科技工作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较之其余企业来讲要大些,以三资企业和集体企业最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在甘肃省占主要地位;较之其他类型企业,具有更加稳固的科技创新的人力基础,更有利于科技进步战略的实施。因此,国有企业就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进行科技创新,作为先行者去带领其他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企业和集体企业,以提高甘肃省企业科技工作者整体的能力,促进科技发展的顺利进行。

其次,从年龄分布上来看,92%的科技人员年龄在49岁以下,其中30~39岁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45%。这说明中青年的科技工作者是省内科技工作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说明甘肃省的科技创新存在较大的挖掘空间和潜力。所以在加强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工作中,尤其要注重中青年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从学历与职称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获得高职称的往往是那些取得了中等学历的人群,高学历在专业技术职称这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被中等学历的人员远远超越了。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所在:可能是缺少对高学历人才的重视,也可能缺乏任其发挥才能的空间。这种现象势必会导致这部分高学历人员对所处的工作环境的不满,情况进一步恶化就会造成人员的严重流失,这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没有了这些高学历人才的支持,就是失去了人力资源的基础,科技创新发展就难以实现。

3.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及科技创新的环境分析

3.1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

从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上看,我们抽样调查的数据是可喜的。如图2至图5所示:

从上面几幅图可以看出: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创新是否感兴趣的议题中,非常感兴趣的人数占42%,比较感兴趣的人数占46%;在是否经常有发现并尝试创新的意愿议题中,有42%的人选择经常有,50%的人有时会有;而在是否愿意为科技创新冒险的议题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83%;这些数据反映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工作者对科技创新的意愿是好的,并没有因为要冒险而选择放弃这个想法,而是愿意尝试,勇于创新。

3.2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分析

对于企业科技工作者而言,所处的工作环境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调查中,科技人员对于自己所处工作环境的自我评价如图6-8所示:

据统计结果,约1/3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属单位的软、硬环境比较适于科技创新;还有1/3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属单位的软、硬环境一般。51%的被调查者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34%的人感觉一般,15%的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满意。

3.3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对科技创新的主观意愿上看,我们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既然如此,是什么原因造成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局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科技工作者自己认为主要、次要的个人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如图9所示:

横坐标的含义:1、缺乏冒险精神,2、不愿意独立思考、过分相信权威,3、缺乏必要的好奇心,4、个人能力不足,5、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和3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人数。

由图9可知,5个所列因素中最可能发生的并且是主要的因素是“缺乏冒险精神”和“不愿意独立思考”;而“个人能力不足”这一因素较之次要些,但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是科技工作者认为影响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个人因素,那么具体到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又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呢?如图10所示:

横坐标含义:1、领导者创新意识不强,2、组织内部没有创新战略与规划,3、缺乏技术带头人,4、技术创新信息不足,5、缺乏与外界技术合作的渠道,6、没有晋升的空间,7、不能形成大的研发团队,8、组织内部的相关培训不够,9、物质激励跟不上,10、单位内部的创新评价体系不完善,11、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和3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人数。

从图10可以看出,科技工作者认为是影响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是“组织内部没有创新战略与规划”,其次“领导者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信息不足”三项也是影响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认为“缺乏与外界技术合作的渠道”是第二大影响因素。另外,单位内部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培训、相应体系等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除了这两方面以外,文化因素对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如图11所示为影响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文化因素: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2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位的人数。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在相当一部分调查者看来,论资排辈的现象对发展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主要的;其次,官本位思想,枪打出头鸟和过度尊重权威也是大多调查者看来较为明显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在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去思考和研究的。

3.4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体制

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及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影响着整个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次调查中,科技人员对于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体制有下述想法,如图12~15所示:

横坐标含义:1、国家对创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2、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没有很好落实,3、创新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4、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5、国家对于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很好落实,6、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完善,7、创新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不完善,8、国家科技部门间缺乏沟通机制,政策之间缺少协调,9、设备与信息共享的机制很不完善,10、其他。

1表示把该因素放在第一位的人数,以此类推,2、3、4、5分别表示把某个因素放在第二、

三、四、五位的人数。

从图12~15可以看出,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和科技评奖制度对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很一般,甚至有负面的影响。而且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直接用于项目本身的比例也比较小。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很一般。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图16所示:可以看出突出的一个因素是“国家对创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其次评价体系、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也是影响科技创新不容忽视的因素。

3.5 总结分析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科技工作者创新的主观意愿程度是比较高的,对于工作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实际的创新能力并不强,其中的原因有个人的,有单位的,有文化方面的,也有科技政策和体制方面的,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针对个人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培训、讲座、继续教育等方法向科技工作者灌输科技创新的思想,培养其敢于创新的精神。针对单位影响因素,建议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做好本单位的科技创新战略与规划,通过选拔技术带头人等来提升整个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科技政策和机制方面的因素,建议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要完善或改进科技政策和机制中不符合实际的部分,加强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体制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体制平台和环境。

4.结束语

科技创新工作者在该省科技进步战略实施的进程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因此,营造一个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创业环境,对这些具备高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立公平完善的业绩评估体系,让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是促进战略实施加速进行的重点要素。

因此,甘肃省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国家加大投入、政策优惠的同时,努力改变全省科技投入过低的局面,能够在每年的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基金用于重点、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为全省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是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同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们应该抓住国家“发展西部”的契机,不断完善甘肃省科技创新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搭乘着“西部大开发”顺风车在科技进步战略的道路上驰骋。

最后,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本次调查未必能涵盖问题的方方面面,只能力求反映科技工作者的一些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作者简介]程维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人事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5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传统制造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始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采取一系列促进制造业创新的举措:要大力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持发展企业创新联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如信息通讯业、新能源、新材料的关键技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要大力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高端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要推动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利用向节约、高效、清洁、安全发展;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取消和下放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企业和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用市场的手段,以规范市场准入为抓手,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要大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走出去步伐。

我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二是推进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全面提高传统制造业水平。

三是推进传统制造业管理创新。

四是推进传统制造业集群集聚。

五是强化传统制造业人力资源支撑。

六是优化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我国制造业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制造作为一种现代制造的新模式,正在日益成为制造业研究和实践的热门领域,网络制造业将给现代制造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6

以发展研发服务业为主的制造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为战略抓手,对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创新服务业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抓手

1.国家创新体系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目前我们的创新体系虽有分工明确的创新主体,但矛盾的焦点是各主体之间缺乏结合的通道、平台、共生体和服务,科技与经济难以实现有效结合。2.创新服务业是纵横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业是研发服务业为主的制造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统称,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现代服务业。制造服务业是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即产业技术研发和增值服务的延伸,是传统制造业质的提升;科技服务业是产业技术研发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延伸和服务,向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服务平台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产业化全程深化,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加速器。制造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构成了纵横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是创新体系中促进创新主体结合最活跃的因素。3.创新服务业促进形成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体制机制。近年由于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发展模式的变化,我国在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冒出来一批经营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即研发服务业。过去R&D多是科技专家的研发活动,现在研发服务业是企业为主,从创意、方法,到设计、试验、应用,优势企业合作研发,产业技术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体制机制。

二、发展创新服务业是坚持自主创新方针的战略重点

1.发展研发服务业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硬实力”――科技研发能力,目标就是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二是“软实力”――科技服务能力,目标就是把科技研发体系,特别是科技研发获得成果,扩散、转移、转化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让全社会分享创新带来的实惠。2.发展制造服务业是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长期以来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不足主要表现在发展制造服务业上滞后。改造和提升就是促进产业由低端走向高端,而两个高端就是研发服务业和制造服务业。3.发展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的绿色通道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难和创业企业难以壮大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长期缺乏系统完善的公共和市场两个服务平台,缺乏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因为只有在全面开放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平台上,通过市场撮合和科技金融服务链的支持,各创新主体才能有机结合,创业创新企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战略新兴产业才能发展壮大。4.发展创新服务业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支创造性、创新型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在人才,服务经济是人才经济。创新服务业发展必将吸收引进和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进入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必将涌现大批现代创新型企业家,并带动大批创造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涌现。5.科技工作已经具备发展创新服务业的基础条件。近年各地冒出来一批实验室经济、研发设计企业、合同研发组织,陕西、广州、昆山等地建立工研院,制造企业转型为系统服务商,转制院所成为行业创新服务中心等。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7

关键词:

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科技成果物化;价值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12-02

创新的效率与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创新投入情况,另一方面,也受到诸多环节的影响和制约。一项成功的创新,不仅要求创新主体能够识别新技术路径,还要求其拥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扩张能力以及品牌塑造、售后服务能力等等。结合创新投入产出的阶段性特征,影响创新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创新的组织模式设计、科技成果物化能力以及物化产出价值化效率三个环节。

1 创新组织模式设计

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强、所需创新资源急剧增加、创新风险也在同步放大。因此,能够充分协调创新利益相关者并选择合适的创新组织模式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于企业创新组织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涉及到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及演化理论等。所谓创新组织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获得创新成果,在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与制度安排。根据马家喜等(2008)的研究,创新组织模式可以划分为正式模式与非正式模式两类,前者又细分为自主创新、企业并购与技术联盟三种类型,而技术联盟模式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股权型与非股权型两类,进而可以再次的细分。非正式模式大概包含了技术咨询、技术成果会议披露、技术人员流动、技术成果刊物发表等类型。该研究整合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思路和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创新的组织模式归纳为自主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外部获取模式三种类型。其中,自主创新与外部获取模式是两种极端情况,前者指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全部来自于内部开发,避免了技术外溢与产权争端等问题,但存在一定的资源能力限制以及创新风险等问题;后者则强调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完全来自于企业外部,例如购买专利、许可协议以及研发外包等,这种方式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约了创新资源,但单纯采用这种类型容易使企业产生技术依赖以及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缺失等问题。这两种类型的创新组织模式由于存在诸多限制,仅应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完全的自主创新模式可能涉及到技术机密,完全的外部获取则可能适用于中小企业或者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的一般性技术知识需求。在当前的技术、经济背景下,更加被广泛采用的创新组织模式则应该是合作创新模式。创新主体通过与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风险共担,提高创新效率与效果。合作创新模式根据合作紧密程度与形式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实体型(并购、合资、控股等)与契约型(技术联盟、政产学研合作等),参见表1。

表1 创新组织模式类型分析

创新组织模式类型内涵阐述特点

自主创新模式创新活动完全依靠自身创新资源,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创新成果独占,交易成本低;但风险自担,对企业自身资源能力要求较高。

合作创

新模式实体型

(紧密型)创新合作主体共同成立实体研发组织,如通过并购、合资、控股等形式。资源整合、联系紧密,交易成本较低;但该组织模式成立有一定困难,搜寻成本较高。

契约型

(松散型)创新合作主体通过契约形式结成创新利益共同体,甚至可以依靠信任与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虚拟组织),如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等形式。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联系较为紧密,交易成本较低,组织成立较容易;但需注意创新成果的分配问题。

外部获取模式企业所需技术知识完全来自于企业外部,自身不参与创新活动,如购买专利、许可协议、信息咨询以及研发外包等。节约企业创新资源、快速获得创新成果;但单纯依靠此模式容易使企业产生技术引进依赖,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

不同的创新组织模式,拥有不同的内在特征、不同的适用条件以及不同的创新产出效果。企业创新时选择何种组织模式,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战略、技术属性以及内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多要素。总之,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创新组织模式,可以促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但是创新过程中,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无论选择何种创新组织模式,其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是决定创新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技术整合与消化吸收能力,才能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创新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水平与竞争优势。

2 科技成果物化能力

适宜的创新组织模式,可以将创新资源投入快速转化成科技产出,如专利、科技论文、新生产工艺与技术诀窍等等,但科技成果并不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产出。获得一项专利仅完成研发任务的5%,完成中试也仅仅完成整个研发任务的10%,其余的90%是需要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因此,如何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有形产品,并迅速的推向市场,实现创新的最终价值,是进行创新评价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

科技成果物化是科技成果通过应用研究、中试、小批试制、批量生产等环节,最终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是创新主体获得创新收益、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物化强调科技成果的产品化,而传统研究中更多的使用“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术语,并且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指标中既包含了产品化指标,又包含了价值化指标,本文中的科技成果物化则专指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即产品开发与制造。一般研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很低,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赵捷等(2010)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在于法律、制度环节,国家诸多科技政策在鼓励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力度不够,包括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限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税收政策等,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陈宝明(2010)从创新投入主体角度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关键是政府科技投入产生的成果转化问题,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和定位,改善政府科技计划组织方式等。另外,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素质,自身技术积累程度,以及用于技术消化、吸收、改造资金的投入数量等因素,也都会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关于科技成果物化过程中,产业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对于科技成果物化的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生产制造环节是价值链条中缺乏技术含量和利润创造能力的环节。通过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历程的考查不难发现,跨国公司更多的关注研发环节与品牌塑造、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将生产制造环节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剥离部分价值链环节的思想一方面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提升自身创新与创利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后进国家的技术学习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机会。即使在我国国内,也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迁移现象,一些生产制造环节逐渐离开东部沿海区域,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其实,生产制造环节并非完全的低附加值,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品能够被全世界消费者认可,足以说明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以及其生产制造技术的竞争优势。专注于生产制造环节的创新同样可以创造高利润,更重要的是,生产制造环节的产业配套能力,更是促进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要载体,是创新成果快速走向市场的必要条件。国内元器件加工能力以及设备制造技术落后等因素经常阻碍我国企业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而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推动整个配套产业的发展。对于技术后进国家,从高端制造反求原始创新也是一条路径。拥有足够优质的制造性资产,是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White和Liu把新创技术转化为顾客接受的创新产品的资产定义为制造互补资产。企业缺乏与创新相关的制造互补资产时,可能丧失创新市场先动性并流失创新利润。而充分拥有制造互补资产的企业,不但可以快速将创新产品推入市场,获得高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在创新产品进入成熟期后,通过学习曲线的经验积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创新利润。Kodama就指出日本和韩国企业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于使企业制造技术更加先进这一过程中做出的重要努力。2010年开始,英特尔公司开始涉足代工领域,为其他企业开放制造平台。近期,英特尔与苹果公司又有合作意向,欲为其生产移动设备处理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对于创新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生产制造环节需要辩证的审视,尤其高技术领域的高端制造环节,同样可以创造垄断利润。因此,科技成果物化环节效率的高低,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效果如何,与产业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密切相关。

3 物化产出价值化效率

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和价值化。传统研发体制下,很多创新主体重视研发环节,投入大量创新资源,产出丰富的科技成果,并把申请专利和申报奖项作为了创新的最终目的,使创新止步于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重研发、轻市场,更没有把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变为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研发活动占用了创新主体的大量资金,尤其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不能快速将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价值化,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时间一久企业必然被创新拖垮。因此,快速将创新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实现价值,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实现价值的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通过技术市场直接进行价值化,即转让专利或通过授权、许可等方式,将创新的科技产出形成资金流,用以创新的再投入;第二,将科技产出物化,即将专利等科技产出经过生产制造环节形成实物产品,再通过商品市场进行价值化。前者的效率高低,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技术本身的领域、层次、市场预期、技术交易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后者则涉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即前节所论述的生产制造配套能力,以及将产品的价值化过程,即如何将生产制造出来的实物产品推向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形成资金流的回流。商品价值化的效果如何,其影响因素可能涉及营销手段、品牌塑造、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受到产品新颖程度、技术含量、市场竞争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总之,一项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是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循环往复过程。创新活动不仅包含技术环节,更是一种经济行为。只有将各个环节充分协调、整合,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高效与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家喜,仲伟俊,梅姝娥.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选择范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52-59.

[2]赵捷,邸晓燕,张杰军.关于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10-14.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8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11-03

先进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中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是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如何整合资源,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大课题,其中,搭建平台,校企、校际合作进行创新是当务之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正以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为目标,探索实践“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随着开放性办学机制体制创新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和思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创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产品的研发带动课程开发,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基地,培养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以先进制造技术中的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试点研究,进行项目孵化、人才孵化和小微企业孵化,提高本区域的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持续革新作贡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建设思路:联合实施校企、校际合作的名高职内涵建设亮点工程,搭建一个平台、发挥两种功能、设置三个岗位、开发四门课程,推动五种创新――科技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学习模式创新和基地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分三步走:第一步,苦练内功,建立校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第二步,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第三步,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发挥“敢为人先,力争第一”的南职精神,组建精干队伍,苦练内功,走出去,请进来,依靠组织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用3到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服务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以高新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及其实践成效

(一)在校内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整合现有实训基地与资源,充分挖掘教师队伍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潜力,更好发挥我校实训基地和设备的优势,推动教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探索,培育与整合创新项目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主要职能如下:

一是提供综合实践资源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室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技能培训。各类实习实训资源,包括场地、设备、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全面而有序地对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勤于参与专项技能强化、拓展技能训练,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勇于探索与创新。

二是培育创新项目,储备创新成果。工作室针对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面临的技术问题,结合实际条件,在技术突破、技术集成、技能强化等方面选择可行性项目进行培育。通过若干年的持续、递进式累积,配置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组建一批在多个专业领域中具有娴熟技能、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团队,储备一批创新性成果,支撑学校在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的项目遴选。

三是整合教师资源,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工作室充分整合教师队伍的资源与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并在项目推进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运作方案及成效如下:

一是“筑巢引凤”,学校提供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教室,专门配备了20台全新的电脑和办公设备,挂牌成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学校专门的先进制造项目综合化设计与工程实践的项目研究场所,工作室可以利用本校机电工程学院闲置的办公设备、机电设备或调用学院相关仪器设备,此外还购置一批研究专用工具设备和专用材料、资料,开展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企业产品试制、专项测试等工作,为分门别类申报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项目打基础。

二是“养鸡下蛋”,创新工作室专门聘请两名有专长的机械产品研发工程师和机械产品制造工程师作为专职研发和制造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与院内科研型教师组成团队(突击队),承担企业项目研究、课程开发和相关实践教学工作,在一年内把他们培养成双师型人才,薪资水平达到在校骨干教师水平。

三是“放水养鱼”,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师生共用专用工作室,依照学校制定的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课程管理;工作室起到“信息、项目推介、项目管理、学习管理,进度通报、成果展示”的作用;承担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模具专业、机制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应用以及公共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和实施管理工作;组建与科研项目研究、特色选修课开发实施密切联系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队,并定期给予技术业务指导;利用技术开发和课程开发等科研、教研项目对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团队进行专项基础训练和专项竞赛演练工作。工作室团队(创新突击队)在完成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学习、研究、实践”和“改革、开拓、创新”,以申报各种类型的科研、教研、研发项目的形式主动完成院校下达的各项任务,争创一流业绩,在短时间内提升我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科研水平。

我校先进技术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为北海双赢洋弓制造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铝弓箭本体的成型工艺研究和数控制造工装的研发及塑料弓箭手柄的模具研制;与南宁燎旺车灯公司联合研发并申报了《LED车灯监控系统》1项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LED车灯控制电路》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可扩展的加工机械手》1项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切削工具》《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换刀机构》《一种机械加工定心装置》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高速切削工具》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与广西锦新科技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金属丝的制备方法》1项发明专利、《一种慢走丝线切割走丝头》1项实用新型专利等。

(二)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

为进一步拓展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走出去,通过校企、校际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寻找到行业领军精英、企业技术能手、精干的管理人员,并在科技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

校企、校际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创新机制。建立校外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按行业、企业标准营造真实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开展项目开发、产品研发、人才孵化和课程开发等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企业化运作,承接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教研项目外包,承担院校两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实行灵活的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学分管理。计划以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形式建立公益性NGO组织,提升南职院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是完善功能。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为依托,根据我校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科研、教研以及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需要进行项目开发和立项建设,整合资源,开展高新技术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专门技术的应用研究,协助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把科研、教研成果转化为专业内涵建设;开发3-5门高新技术应用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筹建竞赛训练基地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全力支持各二级学院为开设新专业进行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提升相关专业招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学校整体办学综合实力。

三是项目孵化。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搭建校企、校际合作平台,组建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和项目孵化,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申报市级、区级、部级科技创新项目打基础。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联合广西大学、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等院校,玉柴工程研究院 、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联合申报各类部级、区级教研及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及配套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协助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公司拟申报2014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

(三)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通过自身的苦练内功,并走出去进行了校企、校际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制造,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与合作单位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共享、校企设备资源共享及组织保障等的路径,因此,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的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高水平建设“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工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载体,引进知名制造类企业,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带动一大批主动学习者,在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建立共同体文化,在基于学习科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嵌入式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力争在“改革、开拓、创新”实践中,成长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是共享型区级、部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训练基地。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开发、集成工程所形成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代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作为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广西创新大赛的竞赛项目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应主动介入部级、区级比赛的竞赛项目设计和相关竞赛组织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引进企业深度参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竞赛训练项目的策划和竞赛团队的选拔考核工作,在力争取得佳绩,减轻学校投入负担的同时,真正发挥大赛对专业内涵建设和学校综合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是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利用政府支持,依靠社会力量,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源,建立以教育教学实践创新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应用为载体的共享型师资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表明,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培养这些人才的人才,即双师型教师更是稀缺。一般而言,即使是高新企业也养不起这类科研人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和现有产品的仿造而已,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产、学、研合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多。缺乏高科技的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和体制,留不住。养不起高水平的研发人才,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乏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原因所在。因此,创新机制和体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聘请有丰富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经验的企业人才与校内专职科研人员组成专兼结合的科研型教学团队,以立项建设的方式进行项目孵化和人才孵化,在立足于自己培养的基础上,才能造就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引进广西知名机械企业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 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模具、焊具、检具、大型数控加工、精密塑料模具等产品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鼓励类投资和广西重点扶持类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拥有《叉车外门架下横梁焊具》等多项国家技术专利,主要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公司、柳工集团叉车股份公司等企业配套产品。奋达公司带着科技项目、真实产品进校,校企双方合作成立董事会,组建产品研制团队,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为区内多家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在营造数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同时,还引入了企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兼职教师及企业文化,为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又能使学校减少纯消耗性实习,降低培养培训成本,提高基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校内工厂每年实现产值达300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过有效运营实训工厂,校企双方都扩大了知名度,创立了校企合作典范。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诸多部门应积极努力、广泛参与,相互协作、大力配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对照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我校的科技创新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校企、校际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高霞.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2]于兆吉.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术[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9

当下的全球竞争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驱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军工科技的水平,最能反映一国的科技力量和水平。它既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代表,又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还是催生新一代高技术战略产业的摇篮,而且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特点。

按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发挥国防科技创新重要作用,须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此,《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探讨中国军工企业的科技创新之路。

抓住科技创新不放松

《财经国家周刊》:在最近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你作为国企唯一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航天科工是如何把握科技创新,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

高红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大安全、大防务”领域以及军民融合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系统性创新。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五个新一代”、“四个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关及应用。把握智能经济时代特点,以“产品成本不变,性能提升50%以上;或产品性能不变,成本降低50%以上;或导致产业重构的原始技术创新;或导致产业颠覆的跨界技术创新”作为新一代技术的定义标准,发展新一代武器装备技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装备制造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及应用。确定微系统、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智慧产业“四个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重点突破其核心关键,支撑“五个新一代”产业发展。对社会上可获取的一般技术,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依靠创新,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技术与集团化运用、强激光与信息激光、太赫兹、量子器件与应用、增材制造、社会安全体系等一批战略前沿与应用基础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财经国家周刊》:企业生命力在于科技创新。管理也是要靠创新改变,靠科技提升。航天科工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

高红卫:航天科工一直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积累经验。

我们运用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建立了以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实现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管理架构,完善有利于推动创新举措落实的规章制度体系。

2011-2015年集团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1.5%,重点支持前沿技术独立创新、跨研究院的联合创新,以及自由组合的“双创”团队创新。特别设立自主创新基金,支持各类有独到之处的技术创新概念先导性研究。注重采取新措施,进一步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挖掘各类人才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目前,集团45岁以下重点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总研究师占比超过30%,建立了13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任务,支持若干个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关与研发。

抢占创新高点

《财经国家周刊》:科技创新需要有良好的体制环境,有能够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还需要有必要的经费投入。请谈谈这方面工作的进展。

高红卫:航天科工一直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小环境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功率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实效。

航天科工创新体系建设的总原则是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同步创新(简称为“三创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武器装备重点型号任务以及涉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实施14个“三创新项目”,并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原则,设立17个“三创新特区”,通过实施骨干人员持股、高端人才特殊薪酬、投资审批权限适度下放等政策措施,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目前,在智能机器人、企业征信平台、激光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已投资近百亿元成立若干创新创业型公司,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目前,获得有效专利近1.4万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6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

《财经国家周刊》:如何整合国防军工资源,推动军工创新链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相结合?

高红卫:航天科工集团主动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洪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航天科工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产业链配套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创建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向全社会开放部分科研、试验、制造资源与知识产权资源,并对接国际智能制造及科技服务业。

目前,入驻航天云网的企业超过13万户,涉及制造业的各个门类,汇聚社会“双创”项目近1000项,有力提升了我国制造业服务水平。同时,注重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全集团现有近2000个各类“双创”团队,其中前沿基础探索团队100余个,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技术应用创新型团队1600余个,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团队300余个,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迎接“互联网+”新挑战

《财经国家周刊》:在你看来,制造业应该如何与互联网更好结合?

高红卫: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以德国工业4.0为标志,世界上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运动如火如荼,不仅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甚至一些传统制造领域在普及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也出现回流现象,表明新一轮制造业地图重绘的过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启动。

在一个越来越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世界里,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渗透到制造业的所有关键领域与环节,泛在的深度协同制造、威力无比的资源共享、高度自适应的物流、体贴入微的生产、直通用户体验的市场营销,以及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交易环境,将淘汰工业经济时代自然成长繁衍的制造类企业。互联网技术首先改造了消费领域,目前已经开始改造制造领域,议论已久的互联网经济时代真的已经到来。

《财经国家周刊》:互联网经济大潮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变革的方向在哪里?

高红卫: 当前,面临着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再分工、全球产业地图再分布、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再平衡、全球环境承载力强约束的巨大考验。因为,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显著增强传统企业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人才优势以及资金优势、市场优势,而忽视它的存在,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传统制造业变革的方向在哪里?宏观地讲,企业的转型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引领,企业的创新向互联化、智能化靠拢,企业的发展理念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看齐,企业的运行模式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转变等。

微观而言,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量身定制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营造“双创”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航天科工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

高红卫: 发挥资本优势支持“双创”活动开展。

一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双创”项目发展。航天科工所属专业机构发起设立若干专项基金,支持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或产业化前景的“双创”项目。在专有云平台方面,首期出资1亿元设立准公益性的专有云“双创”基金,支持内部“双创”项目;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依托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创投基金等,支持社会化“双创”项目发展。

二是建立“双创”项目与航天科工产业融合发展通道。在专有云平台方面,支持对符合航天科工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创”项目进行投资,“双创”团队所在单位具有优先控股权;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加大对符合航天科工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创”项目公司的收并购和融合力度,为航天科工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为“双创”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在专有云平台方面,由所属企业创司提供财务、投融资等服务;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依托所属企业的线下辅导中心提供一揽子服务,确保创新团队集中精力创新创业。

《财经国家周刊》:“双创”工作的有效推进,“双创”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障。请谈谈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高红卫:建立“双创”运行长效机制,以专有云众创空间为平台,初步形成“小团队、大联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并通过建设专有云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现创客团队线上线下协作、跨院多地联合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10

1.1科技创新动力源较单一

所谓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指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对科技创新的适合投入、科技创新的需求渠道等。科技创新动力源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林业发展的需要是林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林业产业必须向社会提供有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以及环境产品。由于公益性林业主要是提供非经济性产品,因此经营者不能在社会交换中得到科技投入的补偿,这就会导致经营者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源。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一般会采取一些政府行为对非经济产品的科技创新进行一定的补偿。政府会在非经济产品的生产上加大投入,国家成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林业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

1.2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定性

在对林业科技的创新成果进行应用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定性,这是由于受到气候因素、地貌因素和地势因素的影响,森林分布的垂直带谱在不同的经度和纬度上也是不同的[1]。由于森林地域的分布规律导致了我国林业生产活动的地域性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预约工业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比,在市场需求上对林业科技成果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限定。

1.3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业经营者通过购买和开发先进技术的方式来研发新产品、培育森林资源,将森林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进行补偿。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林业经营者不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这是由于其不能从市场上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得到完全的补偿,因此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扶持。经营者对扶持的预期也会对其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造成影响。此外,对林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还会受到森林采伐制度问题、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林权问题等问题的影响。

2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我国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没有充分重视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无论是林业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和决策者都没有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重视,认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科技的创新,而是“靠天吃饭”。因此对林业科技投入、应用和研究开发未予以足够的投入,造成了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2]。

2.2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投入偏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投入水平较低,而其中林业在整体科技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又较低,而林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对政府扶持行为的依赖程度较高,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造成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低。

2.3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的林业科研体制的主体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企业,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出现脱节的情况,导致林业科技创新出现供求错位。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决定了国家是科技经费的主要投入者,而企业很少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这种传统的体制也造成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数量少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科技资源扩散不畅、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林业方面表现为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仍然较低,国家强制性的弱化科研体制并减少投入则可能会迎来新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策

3.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我国具有比较有限的林地资源,而我国当前的林地和林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对林产品的需要,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必须重视林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3]。无论是林业的经营者,还是林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都必须改变传统的“靠天吃饭”的错误观念,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先从思想层面上重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才能够扭转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业科技人员素质低、质量少的情况,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以长远目光来看待我国的林业发展。

3.2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公益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

国家应建立起公益性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基地,不断加大对林业的科技投入,将高等院校和公益性科研机构作为推动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公益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比较适合进行林业基础性研究以及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研究,这2类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组织援助的合作研究项目以及政府的公共财政科研专项经费拨款。鉴于当前我国对于林业科技创新开发投入的不足,必须在提高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不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提高林业科技投入的比例。

3.3改革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

要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就必须从体制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要将实际经验、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生产中去,建立起新的服务、系统和工艺[4]。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阻碍的因素主要有体制不顺、信息缺乏、人才缺乏和资金缺乏4个方面,而要排除这些障碍,激发我国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就必须从体制层面上进行改革,破除体制约束,建立起企业主动创新的机制,改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被动局面。国有林区应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

3.4培养、吸引和留住林业科技创新人才

国有林区在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对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激励、利益分配、创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科技创新动力和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5-7]。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1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一国科技进步水平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0万亿元,位居世界首位。辽宁省是我国从“一五”时期开始重点扶持建设的装备制造业科研与生产基地,实现了国家很多重大装备首台(套)零的突破,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然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滑落,装备制造业企业不同程度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开始凸显:2014年8月,辽宁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由7月的8.2%骤降至2.8%,9月、10月更是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6%和-2%。2014年9月,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实现利润124.38亿元,同比下降40.6%。这一颓势一直延续至今,2016年一、二季度辽宁GDP增速分别为-1.3%和-1.0%,排名全国末位。“新东北现象”的背后,是辽宁省长期以来投资拉动和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弊病;是重化工业、低端产能过剩而生产业发展滞后的顽疾;是长期只注重生产规模而忽视质量效益的恶果。与发达地区相比,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等问题突出,从而导致缺少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不足、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能力差。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重塑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截至2015年末,辽宁省拥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共计4825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0.8%;企业资产总额超过一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资产比重的27.6%。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在全部七大行业185类产品中,辽宁有58类产品位居全国前列。目前,辽宁已经形成沈阳铁西区装备制造业和大连临港装备制造业两大集群,在重大成套设备、航空、造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大型矿山机械、特高压输变电、机器人等领域均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并涌现出一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位居世界数控机床制造前列,一重集团自主研发的15000吨水压机成功攻克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的全部大型锻件,瓦轴集团成功攻克82T超大型船用曲轴,位居轴承行业的国内第一、世界第十五。特变电工沈变首创1000千伏升压变压器,中航沈飞在钛合金机械加工、大型复合结构件的数控加工、复合材料加工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中航黎明研发的R0110中低热值重型燃气轮机创下中国发动机领域的多项第一,大连船舶长期位居世界船舶制造五强。辽宁省拥有17个部级技术中心和189个省级技术中心,近年来,通过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相继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累计攻克了20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如AP1000核主泵屏蔽电动泵壳体制造、12英寸PECVD设备、1000kv特高压升压变压器、十万等级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500公斤六轴工业机器人、128层螺旋CT等60余项重大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年均增长13.4%,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近300亿元。在产学研联盟建设方面辽宁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几家科研机构与沈阳市特种机床企业联合组建“辽宁省机床特种专用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沈阳药科大学与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另外几家国内知名制药企业组建“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如果以销售产值来计算,辽宁装备制造业共分为七大行业,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占33%,位居辽宁装备制造业首位;专用设备制造业占18%,位居第二。其余依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但近年来,辽宁省七大装备制造业的经济绩效却不容乐观,2015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2%。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如资产总计、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等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利润总额降幅最大,达到31%;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降幅达到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了24%(见表1)。在衡量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方面,辽宁也落后于江苏、广东、山东等装备制造业大省(见表2)。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仅为江苏省的1/11、广东省的1/25。从创新投入来看,辽宁装备制造将大量资金用来做技术改造和升级,而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上的投入明显不足。过分强调技术升级,其后果将是科技创新发展跟不上技术升级速度,最终会阻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不协调也是制约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部分关键零部件和许多大型设备依然要靠进口,全省原始创新的产品技术仅达到20.20%,近8成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对科研活动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创新能力普遍偏弱。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中只有3成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有经常性研发活动的企业不足1/5。另一方面,辽宁省还存在严重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外流现象。据统计,中科院设在沈阳的研究机构只有6%的研究是与本地产业相关,其中只有20%左右能够实现本地转化;辽宁全省的技术交易额中,有50%的科研项目流向外省。

二、推进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要按照“高端引领、创新驱动、重点突破、转型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两化”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进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业的支撑作用,努力形成高层次、多元化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一)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实现传统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变辽宁制造为辽宁创造。以重大项目为依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装备首台(套)研发,探索并建立重大装备首台(套)自主研发的风险补偿机制。提升高端装备在企业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增材制造、IC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形成高端引领、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重大项目、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在重点领域,推进沈阳机床i5智能数控机床研发及产业化、沈鼓集团120万吨/年乙烯装置用压缩机组研制、北方重工超高压页岩气压裂成套装备研发等高端成套装备项目实施;加快建设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作为中国工业4.0与德国产业合作的示范园区;以新松机器人、沈阳机床、东软集团、晨讯科技、沈阳远大等装备制造业企业为试点,在汽车制造、民用航空、健康医疗等领域建立一批智能制造与应用范例;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企业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诸环节的全产业链集成应用,重点项目包括:东网科技的超云平台建设,沈阳机床高端个性化定制的全生命周期云服务平台项目,远大博林特智能电梯项目,远大集团面向建筑运输业的数字化一体机项目,新松机器人的集在线交易、行业专业解决方案、权威信息于一身的机器人电商平台建设等。

(二)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或参与标准制定;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创业孵化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扩大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支持沈阳材料与制造国家实验室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新型创新平台发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测平台、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数据库等向中小企业开放。

(三)加强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加快装备制造业领域生产业的发展,逐步增加生产业增加值在服务业总额中的比重。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采取生产业分立,鼓励和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和社会开放研发和检验、检测平台;推进国家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实现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参与重大工程成套装备的产品竞标,促进企业由单纯的制造商向成套装备服务商转变;带动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完善企业盈利模式、优化产业链,提升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贡献度。1、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探索产业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取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短期融资融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等手段;完善股权投资、产权交易、风险投资、融资租赁和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等金融服务创新。2、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和新一代宽带技术的研发应用;鼓励发展包括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视讯宽带在内的融合性业务;支持公用设备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智慧辽宁”;加快新一代通信技术及其关键部件及测试仪器的发展,推进数字化集群通信设备,新一代网络系统和设备,高速光传输、交换、接入设备的产业化发展。3、拓宽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实现电子商务与装备制造业、生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探索电子商务技术和应用模式创新,建设以电子支付、社会信用、物流配送为主干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第三方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和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4、进一步发展科技服务业。围绕IC装备、现代建筑装备、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光电信息等重点领域,力争建设一批提供设计研发、检验检测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及科技从业人员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在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性、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争取在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和制药产业、节能和环保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等领域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基地。5、做大做强商务服务业。建设一批具备高端服务职能的总部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公信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中介服务品牌机构;发展多门类、高档次、强辐射的现代会展业,积极推进会展经济实现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设“设施升级、效率提高、体系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与配送体系,鼓励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流程再造、服务外包、资产重组等方式释放物流业务,实现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

(四)培育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队伍

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来辽宁创新创业,酌情解决工作条件、住房保障、薪资待遇等现实问题;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为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中贡献突出的人才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加强装备制造业急需人才的技能培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设立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基金,通过创业本金补助、贷款补贴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实现本地就业创业;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与企业间创新创业交流的常态化机制,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外高水平大学和境外培训机构,培育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全面清理和简化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审批、认证、收费、评奖事项;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广“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多证合一”;完善市场准入“一个窗口”制度,推进“先照后证”,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完善落实财税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落实普惠性税收措施,减轻创业者负担;优化资本市场,创新银行支持方式,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创业导师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支持高端人才、科研人员、大学生及返乡人员创业;加快“创客沈阳”建设,大力发展创业孵化器、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和“互联网+”创业服务;鼓励企业、投资公司、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创新创业载体,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创客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生动讲述老工业基地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故事,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参考文献:

[1]梁启东,刘晋莉.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5):40-44.

[2]刘春芝,毕翼.“互联网+”时代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4-117.

[3]刘春芝,史建军,边恕.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12):138-143.

[4]王青,安亚革.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估———以辽宁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6(3):29-33.

[5]邹华,孙健,孙金良.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