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3 08:22:22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1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近年来,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真正将造价管理落实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编制不合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建筑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异地的建筑工程承包企业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当前各个地区的预算编制、收费标准、收费基础和预算定额都有很大的差异[1],一些跨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没有全面了解当地相关部门要求和政府政策的基础上,随意编制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编制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施工造价控制的效果。

2、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建立了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体系,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竣工结算、合同实施、招标投标、施工设计、工程研究等多个方面,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和制度难以相互协调和联系,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实际的管理效果。另外,缺乏对施工单位的约束机制,施工单位的施工建设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质量和进度,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履行建筑工程合同,压低造价,拖延工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频繁变更施工设计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设计方案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对投资额度和施工可行性的深入研究,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之后,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严格落实施工建设方案,最终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额度可以控制在审批的工程造价额度之内。但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没有做好施工建设准备的基础上盲目地进行项目施工,没有严格把关工程合同的完善和合理程度、招标文件的可行性、施工设计的审查、建筑工程的要求、投资额度的限制等内容[2],一边进行施工建设,一边修改施工设计方案,很多施工单位频繁变更设计方案,导致重复返工,对更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二、建筑工程造价有效管理的措施

1、构建健全的市场价格管理体系

健全的市场价格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按照定额定价的方式,如果投标价格不能很好地符合标底价格,那么竞标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建筑工程的价格。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制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消耗标准,制定标准的建筑工程计量规范。在建筑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建筑商要提供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然后承包商结合自己的实力进行自主报价,然后建筑商挑选合适的竞标对象,并且和承包商签订建筑工程合同,如果承包商没有严格按照工程合同进行施工建设,建筑商可以向其索取赔款,实现对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首先,要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加强市场调查,收集资料,全面掌握市场情况,为编制建筑工程造价清单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依据。其次,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分析对企业有利的条件,适当的做出调整,扩大中标机会,保障企业的盈利,最大程度地节约施工成本。

3、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决策设计阶段,要对拟建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用途、质量、规模等进行深入的调查比较和分析研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为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科学评价工程的经济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准确性,严格控制项目决策误差,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4、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要全面规划,严控控制、不断降低工程项目造价,树立经济核算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观念,加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结合通用的原则和共同条件,编制标准设计[3],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设计单位可以反复利用这样的标准设计,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速度、节约设计费用。

5、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首先,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规格、型号、种类、用途各不相同,如果不能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来分配施工材料,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项目,合理安排相应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减少浪费,确保及时到位,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其次,加强施工组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施工工期,最大程度地控制工程施工成本,最后,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杜绝施工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材料安全,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支出费用。

6、加强签证和设计变更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减少设计变更,深入分析和研究变更的建筑工程项目,规范工程变更程序,合理的增减工程造价,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的签证和设计变更,必须讲过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经过审批部门的审核才可以变更,签证和设计变更不仅要统一编号,还要准确及时,。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是维护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2

经济效益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以尽量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在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安装的全过程,不断降低劳动消耗和持续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一定的质量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满足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最佳数量指标,就是我们用以衡量劳动消耗和使用功能的标准。没有标准,就失去了衡量和促进建筑经济效益的依据。作为一个工程师、建筑师和经济师,凭着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该考虑如何在建筑工程上实现最佳经济效益。这就离不了建筑定额、标准、规范、规程,等等,通过理论和实践体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总结性的标准文件。

1、建筑物的商品性质和使用价值

建筑物是房屋的构筑物的总称。它直接建造在使用地点的土地上,起到住人和载物的作用。它概括了房屋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范畴,是建筑业的产品。建筑物作为商品,有如下一些特点:

1.1群体性。

往往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组成,发挥总体的作用,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在同一地点,要由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工艺交叉生产。不像一般商品,采用比较单一工艺,不受干扰地进行生产。

1.2固定性。

每一建筑物都要固定在一定地点的土地上,分散进行生产。不像一般商品能够集中生产,自由运输。

1.3单件性。

每一建筑物都要与周围环境结合。由于环境、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只能单独设计生产,不像一般商品,同一类型,成批生产。

1.4协作性。

每一建筑物从设计到施工,需要很多性质完全不同的工种,协作配合,才能进行生产。不像一般商品,只需要单一或少数工种配合就可以生产。

1.5复合性。

很多建筑物都是现场建造和工厂预制相结合的复合体。预制程度愈高,建筑工业化的水平也愈高。不像一般商品,都是在工厂生产组装而成。

1.6预约性。

建筑物不像一般商品,可以拿到市场交换,只能在现场根据要求进行生产。因此,选择生产厂家,通过投标、竞争、订约、成交,就成为建筑业物质交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事先要对这项产品的工期、造价和质量提出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督。

因此,我们在预约和组织生产建筑物时,必须针对上述建筑所特有的商品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组织生产和监督检查,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是商品所必备的属性,它表现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对建筑物的各种需求。作为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适用性。任何建筑物首先要满足它的使用要求。例如住宅,要满足居住的要求;影剧院要满足文娱的要求;各类工厂要满足生产的要求;输水管线要满足供排水的要求;水电站要满足发电的要求;码头要满足船舶停靠装卸货物的要求。凡此种种,不同的使用功能,都要求制定一系列专门的建筑标准;(2)可靠性。任何建筑物都必须坚实可靠,足以承担它所负载的人和物的重量、风雪和自然灾害的侵袭。这就要求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结构,制定一系列结构标准(;3)耐久性。任何建筑物都要考虑满足它的使用年限和防止水、火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袭。这就要求在建筑材料、构造上制订一系列的标准;(4)美观性。任何建筑物都要根据它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为人类提供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造型和景观,这就要求对建筑物的型体、装饰、园林绿化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标准;(5)经济性。建筑物作为商品,当满足了适用、可靠、耐久,美观等各种要求以后,能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性。只有做到物美价廉,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也要制订一系列定额、标准作为衡量、控制造价的指标。

2、建筑标准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

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就在于以符合适用、可靠、耐久、美观等各

项要求和符合当前经济上最优条件所制订的各项建筑标准,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制订建筑业的各类建筑标准,就成为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而这些建筑标准的制订,都是通过科研和生产实践,肯定合理的指标,通过鉴定,以建筑标准的形式,在不同的实施范围,用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形式颁发。

建筑企业保证建筑物设计施工质量,除了要依据上述各类技术标准外,还要制订包括计划管理、工序管理、物料管理、机具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标准。

3、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手段

3.1模数化。建筑模数是一种选定的建筑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等尺寸间相互协调的基础。我国《建筑统一模数制(CB12―73)》规定以100毫米作为模数的基础,称为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倍数,称为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分数,称为分模数。建筑设计上一切尺寸小至缝隙的留置,大至建筑物的跨度、柱距、层高,均须按规定的分模数、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数列和幅度采用。协调建筑物构造尺寸与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相配合,对减少尺寸类型、简化品种,扩大构件制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起到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3.2定型化。定型化是对大量重复修建使用的各种类型房屋、构筑物、建筑、配件、建筑设备以及施工机具、模具等,结合地区具体条件,经过科学试验和实践检验,通过鉴定编制成系列化的标准图或通用图,编制好定型产品目录,供设计、生产、施工选用,借以提高设计效率、确保设计质量,发展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促进建筑工业化水平,获得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体系化。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又进一步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体系化就是把建筑物组建的全过程,从使用功能、平立面组合、艺术造型、结构布置、材料选择、构配件生产、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组织、技术经济效益等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综合研究,配套解决,选择经济效益最佳方案,形成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的成套技术文件,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这对组成专业化建筑体系公司,全面承担规划、设计、生产、施工任务,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3.4综合化。是目前我国在制定各类产品标准工作上的新发展。综合标准化是指在制定或修订某项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技术条件和参数的过程,通过综合分析和平衡,对所涉及的有关标准,同时进行制定或修订,使各种标准能协调、统一、配套形成体系,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时,在某项标准指标提高以后,其他各项相关标准也必须及时调整,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

4、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保证

为了达到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目的,制定各项建筑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只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其次就是这些标准的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建筑企业包括勘探、设计、施工和产品生产各单位。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而各级政府建筑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社会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在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的全过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它改变了过去对工程质量事后检查的消极方式,而代之以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全面性、预防性、科学性和推进性。全面性就是以生产的全过程、全企业和全员的管理为内容,把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控制方法;它的预防性就是以预测、预控、预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3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但是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例如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工程工期以及费用超支等状况,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出现的大量的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事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进而造成了建筑项目管理不完善。

一、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在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工程质量和竣工审查的过程当中,通常出现问题主要是土建方面,但是针对配套基础设施例如电、水、智能控制、电梯、防火、环境卫生以及设备等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容易被忽视,建筑施工企业受到一定经济效益的趋势,在工程施工方面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例如管道不通畅、水压达不到建筑施工规定的要求造成门窗密封性弱、供应不足、隔音效果弱以及电线超负荷的寿命减弱。更严重是有的私人住宅区在进行二次维修过程时,对电线线路、水进行随意修改。建筑工程施工交工后,给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变。所以,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要进一步对非专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要加强。

我国的一部分地区,绝大部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通常认为建筑施工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重点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中各个施工工艺流程的监管非常严格,特别是对施工流程遗漏的现象,这和质量管理和隐患等方面都将形成显著的差异。就当前而言,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当中,工程建筑施工研究院是工程施工设计的主体,主要考虑的因素在于建筑工程外观造型、结构形式以及整体美观等等,但是针对具体地区存在的施工条件、地理环境差异、整改难度以及抗震条件差异等因素经常会被忽视。所以,根据这样状况,应该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图纸审核竞标工作进步一的强化,使其更具有规范化、制度化和合理化。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盲目地追求和节省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和人员配置的开销,造成工程施工工序的进度情况在项目管理体系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进而导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在不同程度上的浪费,同时也为建筑项目施工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强化建筑项目管理

1.更新理念,转变体系

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对形式任务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分析,推进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力以及提升工程效益意识,改变传统的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理念。将此作为主要思想基础,对机构设置以及相关部门职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在结构改革设置方面,可以设置市场合同部、施工管理部以及工程技术部。当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在施工建设合同约束的范围中,全方位,多方面发挥着在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技术、安全、成本以及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项目管理职能和组织实施的职能。不但有助于让工程现场成本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施工管理等形成管理一致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对建筑工程现场的调度中始终存在的重进度、重投入、轻管理部、轻投入等问题的合理有效的解决,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文明施工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市场合同部主要的工作任务是为了进一步的彰显合同管理建筑工程中占据的核心位置,是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核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集中管理的表现方式。要不断强化合同官管理控制能力,有助于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和资金管理达成协调一致的关系。工程技术部的设置,是为了满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需求,并对重大建筑施工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超前研究,为创造一流的工程和最佳的效益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性支持。

2.建筑项目管理标准化实施

首先,建立标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在进行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管理部门的实施标准,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建筑项目管理准则,同时强化对相关建筑项目管理人员、基层班长以及和建筑工程有关各个部门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下达项目工程标准化管理精神,全过程标准化工程项目管理,并积极参与和完善实施准则,进一步优化标准化项目管理。

其次,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充分的发挥各个建筑项目管理标准化职能,需要在实行标准化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筑项目管理具有的较强制力职能。对工程施工项目中进行标准化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并将标准化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和实施有效的和施工建设人员的切身利益合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推进标准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现积极性的提升。按照规范标准中要求,坚持惩罚分明,让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形成一个共同运行和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并合理有效的配置生产力要素,保持建筑项目配置的良好性。

最后,强化思想领导,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和组织管理是确保新的建筑项目管理方法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强化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指导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主要的措施表现在:第一,确立正确的导向,在标准化管理的实行初期,应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手段对相关工作者存在的消极反映与模糊认识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充分明确标准化管理理念,深化对其的认识;第二,应强化领导。在各个部门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对项目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协助,并建立职能部门责任制,能够根据标准要求自助处理各内部事务,促进项目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主体地位的提升;第三,还应兼顾全面管理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突显出来。在实施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由于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宽,但是在这种大范围的环境中,应抓住重点,将对项目整体影响较大的且十分薄弱的环节设置为管理的重点。通过分列条目等方式,分清项目管理的主次要素。

3.推行建筑项目管理责任制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主要的分项工程比较多,且工程施工规模大,对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难度。所以,在施工建筑主体的基础上,就应该对建筑工程生产关系进一步强化,将建筑项目管理层次转变为扁平式管理模式。由于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时,管理要素比较多,并且在不同程度上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点一直是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制度的落实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管理的效果和成功。为了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序协调的进行,项目工程经理应该在授权的范围当中对监理方、设计方、政府相关各个部门以及甲乙方进行协调有序的处理。在施工企业内部中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机制,促进项目经理责任制可以有效地落实。

三、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实现施工企业工程效益提升的主要形式,同时还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素。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建筑工程效益水平,确保建筑项目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改进传统建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升工程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4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工程项目投资源更加多样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这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主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使用者,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非常重要,因此应高度重视业主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从建筑工程项目决策立项阶段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有业主方的参与,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业主方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一、业主方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任务和目标

1、管理任务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协调和组织、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

2、管理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质量目标是指业主方通过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设备质量、材料质量、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符合先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环境质量要求;进度目标是指加强各个环节和阶段的施工进度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工;投资目标是指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项目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三者之间相互影响,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

二、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推行较晚,在很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业主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业主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不规范、项目招标流于形式、决策规划阶段论证不全面盲目进行施工建设,并且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由非专业人员或者非稳定法人参与管理,经常出现以命令方式而不是科学管理方式为准的现象[2],给建筑工程项目造成巨大损失,造成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

三、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措施

1、纵向项目管理措施

纵向项目管理是指业主方参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从建筑工程项目的筹划立项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回收投资的整个过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使用阶段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将建筑工程项目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容作为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在施工建设阶段应做好生产准备、建设实施、施工准备和规划设计,仔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基于动态的目标控制管理,分阶段进行控制和管理,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分解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管理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目标控制计划方案;其次,密切关注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实际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资金消耗情况[3],和建筑工程项目目标作比较,分析差距,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管理计划,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2、横向项目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可结合职责分配图和组织结构图,分析人员需求,落实各个岗位的职责,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建设。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贯彻《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条例》,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配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

(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业主方项目投资管理主要是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等合同要求条件下,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消耗和投资管理通过协调、控制、组织、计划等方式实现预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尽量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费用。

(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业主方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业主方应积极参与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在规划设计阶段,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设计提出意见,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施工建设阶段,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和现场实际情况,仔细检查建筑材料质量是否满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并且参考相关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和检查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控制盒防范措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利用率。

(5)进度管理

业主方项目进度管理主要是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衔接关系、持续时间、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仔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调整进度管理计划,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正确处理质量管理、投资管理和进度管理之间的关系[4]。

(6)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是约定建设方、施工方、业主方等各参与方之间义务和权利的协议,业主方应做好合同管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业主方应从合同谈判到合同执行结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密切关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行情况,减少合同风险,确保按量、按质、按期的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目标。

(7)协调管理

协调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协调各个施工班组之间的配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以信息沟通交流为基础,通过反馈、处理、辨别和取得有效信息,协调建筑工程各个环节。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蓬勃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庞大,业主方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纵向和横向项目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在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进行综合、全面的项目管理,使建筑工程项目符合市场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志伟. 工程项目业主方全面合同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5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强化队伍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品牌。

二、深化建筑业简政放权改革

(一)优化资质资格管理。进一步简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对信用良好、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提供足额担保的企业,在其资质类别内放宽承揽业务范围限制,同时,加快完善信用体系、工程担保及个人执业资格等相关配套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明晰注册执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有序发展个人执业事务所,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进一步提高建筑领域行政审批效率。

(二)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加快修订《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缩小并严格界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放宽有关规模标准,防止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标“一刀切”。在民间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探索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诚信的原则,规范招标投标行为。进一步简化招标投标程序,尽快实现招标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推行网上异地评标。对依法通过竞争性谈判或单一来源方式确定供应商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符合相应条件的应当颁发施工许可证。

三、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

(三)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工程应完善建设管理模式,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加快完善工程总承包相关的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制度规定。按照总承包负总责的原则,落实工程总承包单位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责任。除以暂估价形式包括在工程总承包范围内且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外,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直接发包总承包合同中涵盖的其他专业业务。

(四)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制定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和合同范本。政府投资工程应带头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非政府投资工程委托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在民用建筑项目中,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主导作用,鼓励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四、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五)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特别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公示质量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依法给予责任单位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给予注册执业人员暂停执业、吊销资格证书、一定时间直至终身不得进入行业等处罚。对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经济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参与房地产开发的建筑业企业应依法合规经营,提高住宅品质。

(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特别要强化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f生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以及对不良地质地区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或论证。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覆盖、多层次、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以及各方主体的本质安全水平。

(七)全面提高监管水平。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明确监管范围,落实监管责任,加大抽查抽测力度,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监督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督促各方主体健全质量安全管控机制。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选择部分地区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推动发展工程质量保险。

五、优化建筑市场环境

(八)建立统一开放市场。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取消各地区、各行业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建筑业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完善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建立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全面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接受社会监督。

(九)加强承包履约管理。引导承包企业以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保函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提供履约担保。对采用常规通用技术标准的政府投资工程,在原t上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同时,有效发挥履约担保的作用,防止恶意低价中标,确保工程投资不超预算。严厉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和工程造价信息机制,形成统一的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十)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审计机关应依法加强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建设单位不得将未完成审计作为延期工程结算、拖欠工程款的理由。未完成竣工结算的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理产权登记。对长期拖欠工程款的单位不得批准新项目开工。严格执行工程预付款制度,及时按合同约定足额向承包单位支付预付款。通过工程款支付担保等经济、法律手段约束建设单位履约行为,预防拖欠工程款。

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十一)加快培养建筑人才。积极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建筑业专业人才。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的教育培训。健全建筑业职业技能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建筑业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发展一批建筑工人技能鉴定机构,开展建筑工人技能评价工作。通过制定施工现场技能工人基本配备标准、各个技能等级和工种的人工成本信息等方式,引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关键技术技能岗位倾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到2020年建筑业中级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数量达到300万,2025年达到1000万。

(十二)改革建筑用工制度。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转型,大力发展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以专业企业为建筑工人的主要载体,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鼓励现有专业企业进一步做专做精,增强竞争力,推动形成一批以作业为主的建筑业专业企业。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着力稳定和扩大建筑业农民工就业创业。建立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信息,逐步实现全覆盖。

(十三)保护工人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加大监察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到2020年基本实现劳动合同全覆盖。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负总责的原则,落实企业工资支付责任,依法按月足额发放工人工资。将存在拖欠工资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对其采取限制市场准人等惩戒措施,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建立健全与建筑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方式,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施工单位应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提升职业健康水平,促进建筑工人稳定就业。

七、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十四)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完善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

(十五)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建筑设计应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点和时代风貌,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等要求,提供功能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的建筑设计产品。健全适应建筑设计特点的招标投标制度,推行设计团队招标、设计方案招标等方式。促进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公平竞争,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设计队伍。倡导开展建筑评论,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和升华。

(十六)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限制和淘汰落后、危险工艺工法,保障生产施工安全。积极支持建筑业科研工作,大幅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

(十七)完善工程建设标准。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适度提高安全、质量、性能、健康、节能等强制性指标要求,逐步提高标准水平。积极培育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建立强制性标准与团体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供给体制,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及时开展标准复审,加快标准修订,提高标准的时效性。加强科技研发与标准制定的信息沟通,建立全国工程建设标准专家委员会,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八、加快建筑业企业“走出去”

(十八)加强中外标准衔接。积极开展中外标准对比研究,适应国际通行的标准内容结构、要素指标和相关术语,缩小中国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差距。加大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和宣传推广力度,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优先在对外投资、技术输出和援建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积极参加国际标准认证、交流等活动,开展工程技术标准的双边合作。到2025年,实现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全部有外文版。

(十九)提高对外承包能力。统筹协调建筑业“走出去”,充分发挥我国建筑业企业在高铁、公路、电力、港口、机场、油气长输管道、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有目标、有重点、有组织地对外承包工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筑业企业要加大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力度,积极适应国际标准,加强对外承包工程质量、履约等方面管理,在援外住房等民生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沿海沿边地区企业合作“出海”,积极有序开拓国际市场,避免恶性竞争。引导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后续运营维护管理等高附加值的领域有序拓展。推动企业提高属地化经营水平,实现与所在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

(z--t-)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建筑业“走出去”相关主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到2025年,与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工程建设合作备忘录,同时争取在双边自贸协定中纳入相关内容,推进建设领域执业资格国际互认。综合发挥各类金融工具的作用,重点支持对外经济合作中建筑领域的重大战略项目。借鉴国际通行的项目融资模式,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建筑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6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49-01

1建筑业现状

分工细致、劳力密集型的建筑业对信息的依赖度愈来愈大,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产,必须加以充分利用和妥善的保护。通常,每项建筑工程包括立项、设计、施工至维修保养等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又需要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性质的公司和机构参与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往往需经几年才能完成,参与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其间涉及大量的文件及图纸往来,急需协调管理。大型智能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在内、外部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包括设计阶段的各种图纸、进度控制;施工阶段的人员、物料、进度、质量和经济等数据,以及各类政府批文和法律文件等等。建设单位繁多,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管理,已成为优质完成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关键之一。此外,建筑工程特有的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意味着如果没有一个整合的信息系统,工程相关的信息将不能很好地保存起来,更难于转化成有用的知识以供将来借鉴。广东经济发展很快,但少数建筑工程已出现因缺乏基本的建筑结构图纸资料而不准验收。大量社会调查发现,工程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来搜查必要的信息,这将显著地降低了工程管理的效率。总之,建筑业应加速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市场的迫切需求,是新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我国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介入建筑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并为改变建筑业信息化管理的落后局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建筑工程信息的构成及特性

2.1信息形态的传递形式

(1)文字图形信息。包括勘察、测绘、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计算书、合同,工作条例及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情况报告,原始记录,统计图表、报表,信函等信息。

(2)语言信息。包括口头分配任务、作指示、汇报、工作检查、介绍情况、谈判交涉、建议、批评、工作讨论和研究、会议的信息。

(3)新技术信息。包括通过网络、电话、电报、电传、计算机、电视、录像、广播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及处理的一部分信息。

2.2建筑工程信息的特性

(1)大规模性。建筑工程信息是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各环节、各有关单位发生的信息总体。不仅有取自建设项目本身的,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合同结构、合同管理制度、信息资料的编码系统、会议制度、监理班子的组织、项目的投资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等。还有来自项目外部环境的外部信息。如: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及设备价格、市场变化、物价指数;类似工程造价、进度;投标单位的实力、投标单位的信誉、毗邻单位的情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国际环境的变化等。

(2)变动性。建筑工程信息不仅有那些在一定时间相对稳定不变的信息,还包括大量不断变化的动态信息。如: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投资及进度信息;反映在某一时刻,项目建设的实际进度及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阶段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机械台班数、人工工日数等。

(3)多门类性。建筑工程的信息有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和技术类信息,涉及多个学科和门类。组织类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单位组织信息;项目组织信息;项目管理组织信息。管理类信息包括;质量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合同控制信息;投资控制信息;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经济类信息包括: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量信息。技术类信息包括:前期技术信息;设计技术信息;施工技术信息;材料设备技术信息;竣工验收技术信息。

3建筑工程信息分类及信息化系统

(1)投资管理信息。投资控制信息是指与投资控制直接有关的信息。如:各种估算指标、各类工程造价、物价指数、设计概算、概算定额、施工图预算、预算定额;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合同价组成;投资目标体系;计划工程量、已完工程量、单位时间付款报表、工程量变化表、人工、材料调差表;索赔费用表;投资偏差、已完工程结算;竣工结算、施工阶段的支付帐单;原材料价格、机械设备台班费、人工费、运杂费等。

(2)合同管理信息。指建设工程相关的各种合同信息,如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物资设备供应合同、咨询、监理合同;合同的指标分解体系;合同签定、变更、执行情况;合同的索赔等。

(3)信息化系统。系统是一个由相互有关联的多个要素,按照特定的规律集合起来,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的产生和应用是通过系统实现的,信息系统是整个工程系统的子系统,建筑信息系统是由建设方、勘察设计方、建设行政管理方、建设材料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各自的信息系统组成。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的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4建立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只有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建筑工程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查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查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系统和高效的运做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和可能。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提供了方便,对实体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样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

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应该着手建设三大系统:

(1)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系统;

(2)是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3)是建筑工程基于互连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7

1建筑业现状

分工细致、劳力密集型的建筑业对信息的依赖度愈来愈大,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产,必须加以充分利用和妥善的保护。通常,每项建筑工程包括立项、设计、施工至维修保养等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又需要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性质的公司和机构参与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往往需经几年才能完成,参与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其间涉及大量的文件及图纸往来,急需协调管理。大型智能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在内、外部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包括设计阶段的各种图纸、进度控制;施工阶段的人员、物料、进度、质量和经济等数据,以及各类政府批文和法律文件等等。建设单位繁多,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管理,已成为优质完成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关键之一。此外,建筑工程特有的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意味着如果没有一个整合的信息系统,工程相关的信息将不能很好地保存起来,更难于转化成有用的知识以供将来借鉴。广东经济发展很快,但少数建筑工程已出现因缺乏基本的建筑结构图纸资料而不准验收。大量社会调查发现,工程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来搜查必要的信息,这将显著地降低了工程管理的效率。总之,建筑业应加速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市场的迫切需求,是新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我国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介入建筑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并为改变建筑业信息化管理的落后局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建筑工程信息的构成及特性

2.1信息形态的传递形式

(1)文字图形信息。包括勘察、测绘、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计算书、合同,工作条例及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情况报告,原始记录,统计图表、报表,信函等信息。

(2)语言信息。包括口头分配任务、作指示、汇报、工作检查、介绍情况、谈判交涉、建议、批评、工作讨论和研究、会议的信息。

(3)新技术信息。包括通过网络、电话、电报、电传、计算机、电视、录像、广播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及处理的一部分信息。

2.2建筑工程信息的特性

(1)大规模性。建筑工程信息是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各环节、各有关单位发生的信息总体。不仅有取自建设项目本身的,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合同结构、合同管理制度、信息资料的编码系统、会议制度、监理班子的组织、项目的投资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等。还有来自项目外部环境的外部信息。如: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及设备价格、市场变化、物价指数;类似工程造价、进度;投标单位的实力、投标单位的信誉、毗邻单位的情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国际环境的变化等。

(2)变动性。建筑工程信息不仅有那些在一定时间相对稳定不变的信息,还包括大量不断变化的动态信息。如: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投资及进度信息;反映在某一时刻,项目建设的实际进度及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阶段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机械台班数、人工工日数等。

(3)多门类性。建筑工程的信息有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和技术类信息,涉及多个学科和门类。组织类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单位组织信息;项目组织信息;项目管理组织信息。管理类信息包括;质量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合同控制信息;投资控制信息;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经济类信息包括: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量信息。技术类信息包括:前期技术信息;设计技术信息;施工技术信息;材料设备技术信息;竣工验收技术信息。

3建筑工程信息分类及信息化系统

(1)投资管理信息。投资控制信息是指与投资控制直接有关的信息。如:各种估算指标、各类工程造价、物价指数、设计概算、概算定额、施工图预算、预算定额;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合同价组成;投资目标体系;计划工程量、已完工程量、单位时间付款报表、工程量变化表、人工、材料调差表;索赔费用表;投资偏差、已完工程结算;竣工结算、施工阶段的支付帐单;原材料价格、机械设备台班费、人工费、运杂费等。

(2)合同管理信息。指建设工程相关的各种合同信息,如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物资设备供应合同、咨询、监理合同;合同的指标分解体系;合同签定、变更、执行情况;合同的索赔等。

(3)信息化系统。系统是一个由相互有关联的多个要素,按照特定的规律集合起来,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的产生和应用是通过系统实现的,信息系统是整个工程系统的子系统,建筑信息系统是由建设方、勘察设计方、建设行政管理方、建设材料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各自的信息系统组成。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的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4建立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只有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建筑工程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查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查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系统和高效的运做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和可能。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提供了方便,对实体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样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

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应该着手建设三大系统:

(1)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系统;

(2)是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3)是建筑工程基于互连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8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直接危及到施工企业的公众形象和经济利益。如果我们要想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那么就必须根据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部门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我国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以及实施标准,都明确地阐述了建筑施工部门的质量管理的规范和操作步骤以及其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法制观念薄弱,法律意识不强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其操作流程与规定进行操作,不能依图施工,不遵循其规范,缺少有效的技术实施措施,也会出现偷工减料和粗制滥造的情况。这些都是由于质量意识不强烈的表现,从而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低,有时甚至会出现工程质量事故。

(二)施工部门的施工方案不完善。施工方案缺乏操作性是指施工方案的制作以及组织设计、施工作业的指导说明等都缺乏有效性、具体性、指导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在建筑工程的实施中,各个工程项目都有各自的独特性质,但是有一些施工部门就照搬照抄其他施工方案,对一些重大的施工方案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造成其施工方案的内容空洞,缺乏系统化,不能体现其独特性。

(三)施工部门的检测检验不到位。有些施工部门没有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的提供商进行有效的调查和评估,从而使用了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进场的试验和检测中没有严格要求,也会使用到不合格的施工产品;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监控和检验不到位,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推进度,从而忽略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

(四)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不完善。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中,缺乏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导致一些施工单位中出现高姿低能或者有资无能的非正常现象。甚至出现一些借证卖照、无证进行施工、超出规定承包范围的现象,也有一些私自交易、躲避市场管理等现象,这些必然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质量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侧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目标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部门应依据该项目实际的质量管理情况,并与我国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要求的法律法规相结合,同时也融入建筑业一些有效的具有效仿性的质量管理标准,必须将设计部门对施工项目的设计和要求纳入质量管理的范围内来,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标准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必须明确阐述和说明建筑工程项目的分项和整体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材料和相关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同岗位以及施工中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排等等的要求和标准。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应该具体分析不同的施工技术和建筑项目分项工程,根据其各自的特点,确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控制的重点。施工部门在实施分项工程之前,应该先制定并出示一份相对比较详细的施工质量目标要求,并且严格遵守质量目标要求对施工项目的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工作人员进行说明,确定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具体任务和职责。

(二)加强对建筑项目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部门应该在日常和工作中,强化培养项目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和水准,训练施工企业工作人员较强的高水准的施工技术和能力,使施工单位工作人员树立严谨正直的工作态度,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素养,并且加强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条令和施工人员服从意识的宣传,这样就会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也应重视对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的培养,确保建筑项目的工作人员都能服从组织的安排,从而使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其管理工作。

(三)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监察和验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中,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监察和验收,确保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项目的质量以及监察验收工作的效率,以保障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建设单位的标准。要想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监察和验收,首先,施工单位在质量检测过程中不仅要自检,还要互检,以及交接检验等,在施工项目质量的验收中应该坚持上、本、下工序的操作步骤,将每个施工的具体环节都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除此之外,在监察和验收过程中,还应该对项目的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控,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测项目和工程项目等都能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避免出现较多的返工现象。

(四)强化对建筑施工市场的管理。我国各个地方的各级政府以及建设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建筑施工市场的管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要侧重于对建筑市场信息化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信息管理的正规化以及标准化的进程,而且还应该加强施工现场和建筑施工市场的联系。除此之外,要制定完善的招标投标的准入制度和清出制度,强力打击施工人员不到位、违法分包、借证卖照、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现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要求严格的工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施工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公众形象,设计项目投资的成败。 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施工项目的质量,树立一个负责任、工作效率高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张守领.浅析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J].山西建筑.2008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have a relation that restricts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interdependent, indivisibl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mmodity economy, will undoubted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pecialization and cooper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mpetition, the bidding and contracting system, embodies the nature of commodity econom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cause the build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merchandise, relationship of its nature of the goods and use value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building economic benefits, it can be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Key words: building economy; economic benefit; building standards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经济效益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以尽量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因为衡量经济效益,不仅要看产品的价值—它所消耗的劳动,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价值。只有产品符合社会需要,才能使它的劳动消耗获得承认,才能使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经济效益。建筑经济效益就是要为社会提供劳动消耗低和使用价值高的建筑物。

1、建筑标准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

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就在于以符合适用、可靠、耐久、美观等各项要求和符合当前经济上最优条件所制订的各项建筑标准,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制订建筑业的各类建筑标准,就成为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而这些建筑标准的制订,都是通过科研和生产实践,肯定合理的指标,通过鉴定,以建筑标准的形式,在不同的实施范围,用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形式颁发。建筑标准依其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名词术语、图例符号、模数、气象参数等类基础标准;满足安全、卫生、环保要求以及工期、造价、劳动材料定额等控制标准;试验检侧、设计计算、施工操作、检查验收鉴定、安装技术等方法标准;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建筑机具、模具等产品标准。为了国内外竞争的需要各类建筑品的生产工厂,还可以编制比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要求更高的内控标准、超前标准以及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等等。

建筑企业保证建筑物设计施工质量,除了要依据上述各类技术标准外,还要制订包括计划管理、工序管理、物料管理、机具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标准。

2、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手段

建筑标准化就是人们在建筑活动中,为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应遵循的规则,作为指导人们进行建筑实践的依据。建筑物是一个复合产品,它是由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在现场组建而成,往往涉及到几十几百个生产单位。为了组织建筑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商品化供应,必须运用模数化、定型化、体系化、综合化等方式,在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因此,建筑标准化工作对提高建筑经济效益起到不可缺少的纽带作用。

2.1 模数化。建筑模数是一种选定的建筑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等尺寸间相互协调的基础。我国《建筑统一模数制(CB12—73)》规定以100 毫米作为模数的基础,称为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倍数,称为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分数,称为分模数。建筑设计上一切尺寸小至缝隙的留置,大至建筑物的跨度、柱距、层高,均须按规定的分模数、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数列和幅度采用。协调建筑物构造尺寸与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相配合,对减少尺寸类型、简化品种,扩大构件制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起到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2.2 定型化。定型化是对大量重复修建使用的各种类型房屋、构筑物、建筑、配件、建筑设备以及施工机具、模具等,结合地区具体条件,经过科学试验和实践检验,通过鉴定编制成系列化的标准图或通用图,编制好定型产品目录,供设计、生产、施工选用,借以提高设计效率、确保设计质量,发展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促进建筑工业化水平,获得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搞好定型设计,必须与有关生产、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协调解决每一个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好工业化生产与多样化的矛盾,满足不同类型建筑产品灵活多样组合的需要。

2.3 体系化21 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又进一步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体系化就是把建筑物组建的全过程,从使用功能、平立面组合、艺术造型、结构布置、材料选择、构配件生产、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组织、技术经济效益等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综合研究,配套解决,选择经济效益最佳方案,形成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的成套技术文件,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这对组成专业化建筑体系公司,全面承担规划、设计、生产、施工任务,经济效益尤为显著。目前国内在房屋建筑中已推广的建筑体系有预制框架体系、预制排架体系、升板体系、滑模体系、大板体系、大模板体系、预应力板柱体系、隧道模体系、盒子体系等。

2.4 综合化。是目前我国在制定各类产品标准工作上的新发展。综合标准化是指在制定或修订某项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技术条件和参数的过程,通过综合分析和平衡,对所涉及的有关标准,同时进行制定或修订,使各种标准能协调、统一、配套形成体系,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时,在某项标准指标提高以后,其他各项相关标准也必须及时调整,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例如当前在钢门窗综合标准化的工作中,除了修订钢门窗本身的规格质量标准外,还要确定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基本尺寸,也要考虑建材生产平板玻璃的规格尺寸,经过协调以后,玻璃的出材率从过去的50%~70%上升到85%以上。而冶金部主管的窗框钢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也要进行协调,才能保证钢门窗的质量。同时轻工部主管的门窗五金配件,也要与钢门窗的规格尺寸,配套制定。只有通过跨行业的协调,才能形成钢门窗综合标准化体系,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保证

为了达到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目的,制定各项建筑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只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其次就是这些标准的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建筑企业包括勘探、设计、施工和产品生产各单位。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而各级政府建筑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社会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

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在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的全过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它改变了过去对工程质量事后检查的消极方式,而代之以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全面性、预防性、科学性和推进性。全面性就是以生产的全过程、全企业和全员的管理为内容,把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控制方法;它的预防性就是以预测、预控、预防为主,把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控制起来,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它的科学性就是一切用数据说话,把生产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以便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它的推进性就是在企业中建立各种质量控制小组(QC 小组),不断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循环阶段,推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持续地提高和不断改善。目前全面质量管理这门管理科学,已在我国一些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单位中推行,取得良好的效益。

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就是对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现场施工过程和各类建筑构配件、设备的生产,制定质量检查、验收、鉴定、评比制度;建立相应的审查、监督、检测机构,根据建筑标准,代表政府对建筑物和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为了强化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局联合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网,设置监督站和检测中心,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从而把过去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转向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轨道,开创了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为了加强对设计、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先后颁发了《城乡建筑工程设计单位注册登记审查管理力法》和建筑企业营业管理条例》。这二个文件的颁发,对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对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生产质量监督和鉴定、评比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展。

4、结束语

总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建筑业的改革工作,作为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建筑标准对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决定性作用。把建筑标准的修订编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组织并发动全国有关专业力量,按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分清先后、缓急,逐步充实完善。与此同时,还应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建筑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建筑质量监督体系。用颁发资格证书的办法,对设计、施工企业的资格进行审查;用颁发建筑许可证的办法,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用颁发鉴定合格证的办法,对建筑制品进行监督、鉴定、评比;用颁发验收合格证的办法,对建筑物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评定。同时,还应在建筑企业中大力宣传、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科学管理方法,培训管理人员,普遍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设计、施工和制品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雪琴,徐勇华.建筑经济质量研究[J].科技资讯,2007.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10

前言:

建筑工程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筑工程的法规条例、施工合同与设计图纸等有关规定,对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展开一系列协调与控制活动,最终达到预设的管理目标,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括项目选择、招投标、质量、造价、安全生产、合同准备、现场施工等内容,可见建筑工程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成功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1.建筑工程管理特点

1.1管理内容复杂性。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建筑项目的论证与选择、招投标、工程安装以及竣工后评价等,还涉及质量、工期、组织框架、合同准备等方面的内容。

1.2管理责任的细化性。建筑工程管理责任主要通过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来细化工程项目各方的义务与责任,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互相促进与监督来实现合同责任的履行,其次是项目在构建管理组织框架时,应当根据任务的要求,设置的岗位与部门来细化其的任务与职责。

1.3管理目标的可预见性。建筑工程管理有可预见的投资要求、工期限额以及质量标准,建筑工程管理的可预见性基于建筑约束性限制条件,来推动建筑工程顺利运行。

1.4管理的规范性。建筑工程管理以系统理论作为基础来明确其系统目标,对运行系统进行实时动态控制,构建规范的管理组织框架,能够明确组织的目标与功能,从而能够科学组织协调系统内、外部的关系,增强其管理效率,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目标实现。

2.建筑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

2.1工程管理缺乏健全体制

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工程管理制度,完善工程管理的科学体制不但构建功能完备的管理机构与部门,同时结合工程管理实际需求来配备工作人员,从而满足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然而大部分工程项目为缩减人员开支,来削减工程管理人员数量,导致管理人员与机构的残缺,最终造成管理人员出现身兼数职的怪象,因此工程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2建筑施工技术产生的问题

伴随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逐步向大跨度、超高度、低碳节能等方向发展,建筑项目的施工技术由于自身对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差异而出现大量的问题与矛盾,除此以外建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专业逐步增加,不仅要求自身的专业要满足其技术要求,还要满足其他工种的作业需求,从而增加了施工难度。

2.3建筑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近几年,我国相继颁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规范条例,但我国现有的建筑规范与国际完善的建筑规范相比存有不小差距。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工作大多数是由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以及质检部门共同协作完成,而各方之间不存在隶属联系,从而造成建筑工程管理缺少细致的监督与管理,并且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尽管政府部门都会委托专业机关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然而受到我国市场信用制约与地方保护的影响,管理信息流通不畅通,不但不能实时获取管理状况的信息,而且对各种建筑违法工程行为进行及时查处。

2.4缺少建筑工程管理的责任意识

笔者曾在阳东县第一中学校舍扩建工程、金紫园商住小区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阳东县中汇桂园住宅楼建设工程,阳东县永兴楼建设工程、阳东县惠贤楼建设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中分别担任过造价管理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职位,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建筑工程产生的管理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施工过程管理不当造成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企业通常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众所周知,农民工是施工队伍的主力军,没有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培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农民工自身缺乏责任意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屡屡发生。除此以外,我国严重匮乏工程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与技术负责人,正是由于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不能与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与标准进行接轨。

2.5缺少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

建筑企业没有意识到工程合同的重要意义,对签订的合同内容没有仔细揣摩,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大,不能达到风险共担的目的,在这样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不能真正反映双方的合作意识。其次,部分建筑企业没有专职的合同管理机构,从而不能对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与管理。最后,建筑企业在履行合同阶段,缺乏履行合同职责意识,出现严重的违约情况,除此以外由于建筑企业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错失有效诉讼期,不重视收集对方违约的资料与证据,造成合同索赔难度增大。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健全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与制度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标准例11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得到了相应地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约占建筑总投资的比重很大,且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多、施工变数大、工程量大且涉及相关部门众多及技术要求高,使得建筑工工程造价的审核与管理难以有效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与管理概述

要想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审核与管理,需要由多个项目部门共同配合、交流才能完成。所以要想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就要掌握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和管理的内容及方法,针对这些内容和方法有目的地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与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工程量、套用单位和费用的审核和管理。

(1)工程量的审核和管理

建筑工程量的审核和管理主要针对工程的误差进行分析,误差一般表现为土方在现场的开挖高度比设计的室外高度要小,但计算时还是以图纸的设计量进行计算;建筑工程的地面的孔洞和地沟所占面积没有扣除;建筑墙体的圈梁和过梁占用体积没有扣除;建筑工程保护层在钢筋计算未能扣除;建筑的不同交接处的受力筋和箍筋重复计算;结构构件实际施工尺寸与设计图示尺寸有误差;竣工图直接套用设计图与实际施工有出入;附属工程工程量计量签证不规范等等。

(2)套用单价的审核与管理

套用单价的审核与管理主要是管理和审核直接套用的定额单价。首先,必须注意选取项目的名称及内容是不是和设计图纸统一;其次,建筑工程项目存不存在交叉套用;再次,材料价格套用的单价合理与否。

审核和管理工程的换算定额单价还必须弄清换算内容指的是套用人工、材料或机械定额中的全部抑或部分,同时审核确定换算方法、定额消耗量和定额基价准确与否,这些均是关系着套用定额单价是否准确的关键性。

审核补充定额则是检查编制参考和编制方法有没有发生错误,主要针对定额消耗量、建筑工程所用材料的预算价格、人工和机械台班单价等审核其是否正确。

(3)费用的审核与管理

取费一定要按照建筑工程所在地的造价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或相关规定进行,以确保准确审核出建筑工程的合同或是招投标书等的费率。审核费用时一定检查费文件是否有效;选用取费表和建筑工程的性质能否相符也要审核;最后查看费率计算有没有发生错误及调整材料价差是不是符合规定等。对于有些地方造价管理部门规定的文件需认真比对研究,尤其是需提供缴费发票证明的需对原始材料收集齐全。

2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方法

建设工程因为建筑周期长而经常多次计算价格,所以必须选用科学的建筑造价的审核和管理方法才能取得准确的审核和管理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结合选用的定额、施工设计、合同及相关的造价计算文件等,全面审核建筑工程的数量、定额、单价和费用计算。全面审核法适合初学者审核且工程的造价不高、工程施工内容简单。优点是全面细致且审查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

(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主要针对工程的重点项目开展审核,这种方法通常侧重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量大且造价高的分项工程进行审核,如基础、砖石、混凝土等工程;主要审核工程量对应的定额单价、费用计取和材差。优点是工作量少,效果好。

(3)对比审核法

在相同地区的建筑工程如果用途、建筑结构标准相似,则其工程造价可以进行对比审核。这种方法主要是总结研究同类工程的造价的规律性,按照这些指标进行相应指标的审核。

(4)分组计算审查法

这种方法是将建筑工程的结算项目分成不同的组,按照同组的数据审核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将若干分项工程编组,利用同组中分项工程间的算基数相同或类似的关系,审查一个分项工程数量,判断同组中其他分项工程量的准确性。

3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设计问题

设计建筑工程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问题,做好设计建筑工程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环节。目前有些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因为一些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所以在设计建筑工程时不按照建筑整体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开始设计,因此造成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漏洞百出,建筑过程无法正常进行;而原则上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规范施工,无权变更建筑工程的设计,这样致使设计图纸的错误延续到了实际的工程建筑中,业主要更改错误就会产生成本支出,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另外由于某些设计单位忽略对建筑成本的核算,一味最求高标准、豪华的设计效果,会造成性价比较低的设计方案,这也是增加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2)结算资料问题

建筑工程结束后,有些施工单位因为自身工作不到位,使得送去报审造价资料不完整,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计算;某些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没有完备的竣工建筑图,只是在原设计图上加盖了竣工图章;有的施工单位未经工程师允许就在设计图上变更一些数据;这些变更的合理性无法确定;某些施工单位利用管理不规范的而多报建筑所用材料谋取个人利益,以上这些情况都导致建筑工程的造价很难如实反应。

(3)合同管理问题

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可能会在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时在一些具体要求玩猫腻。如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建筑工程的索赔、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建筑工程合同价格等故意表达不清楚,使合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因为合同条款不够精细而给施工单位留下利益空间,多收取工程造价,致使建筑工程的造价被人为抬高。

4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对策

(1)加大设计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

加强设计建筑工程的控制和管理,优化组织建筑工程设计,要选用技术性强、实用、成本低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组织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审查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采用价值工程不断对比设计的经济指数,挖掘潜在的节约费用空间。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按标准进行设计,做到精益求精。建设单位、设计人员要共同设计,按投资估算控制设计,优化并甄选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经同意后方可招标施工。

(2)重视结算审查

审查建筑工程造价,对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重视结算审查结果。通常在进行结算审查时只是针对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大型的、有难度的项目进行现场审核,而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造价不高的分项目通常忽略。这就要求结算审核必须做到准确、真实和迅速。造价人员要深入了解审核结算的各种资料,详细查看现场、图纸和资料,以便产生准确无误的审核结果。

(3)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招标

建筑工程招标是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最优途径,在建筑项目开展招标时,业主必须提升招、投标的公开性和公平性,使招标变得更透明更合理,必须选择投标标价、施工设计、投标工期、施工网络和以往投标业绩综合比分数最高的投标单位,严格、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招标,确保招标公开公正。同时招标标底编制的准确性及和合理性,防止某些施工单位投标时进行串标及哄抬标底。

5结语

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规避建筑工程进行过程可能出现的人为升高造价的行为。造价人员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出色的工作能力保证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金的浪费,可靠、稳健地推进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成.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

[2]谢敏.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的管理[J].泸天化科技.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