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特色农业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3 08:22:25

特色农业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例1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经验和做法;云南省耿马县

“十二五”以来,耿马县坚持以创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以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保障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任务。

1耿马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1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全县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8.76万hm2,比2014年末净增0.27万hm2,增幅1.5%。其中:建成甘蔗基地2.71万hm2,茶园基地0.67万hm2,橡胶基地4.23万hm2,核桃基地4.41万hm2,烤烟基地0.09万hm2,咖啡基地0.72万hm2,木竹基地3.203万hm2,云南坚果1.36万hm2,特色瓜果蔬菜1.01万hm2,南药、蚕桑、水果等其他产业基地0.35万hm2;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县大牲畜出栏3.06万头,生猪出栏32.05万头,羊出栏3.37万只,家禽出栏198.56万羽,肉类总产达26889t,禽蛋产量1506t,全县畜牧业产值7.38亿元。

1.2生态农业庄园建设稳步推进根据《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着力打造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庄园经济示范园的要求,耿马县积极推进勐永镇光木林村、勐撒镇户肯村和勐简乡大寨村3个万亩连片“咖啡+澳洲坚果”生态农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大兴乡滇重楼休闲养生庄园、耿马县华裕生态农业庄园、勐撒农场农垦特色茶叶庄园等特色农业庄园建设步伐。

1.3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型耿马县坚持“扶强龙头、做大基地、打造品牌”的思路,着力培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5年,全县有涉及粮食、甘蔗、橡胶、茶叶、咖啡和香蕉等产业化龙头企业17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户、市级龙头企业13户,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增强了活力。

2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

2.1落实惠农政策是关健耿马县始终把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放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各项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草原承包奖补、农作物保险及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2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为切实加强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领导,耿马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工信、统计、农业、林业和水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领导小组,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配套政策、一个工作班子、一个考核办法”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2.3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是基础以“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内容,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做优甘蔗、橡胶和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2.4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在抓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重点特色产业基地的渠网、管网、喷滴灌等配套设施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机耕路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地建设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2015年,耿马县高稳产农田地2.903万hm2,全县低产田地、旱地占的比重大;水利化程度低,全县农田地有效灌溉率仅34.64%,比全国全省平均的48%和38%分别低13.36%和3.36%,导致全县耕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定。

3.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县农业产业区域特色不明显,规模小、效益低,具有比较优势的只有粮、糖、胶、茶四大产业,全县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3户,处于大产业、小企业、小规模的状况,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特色、品牌、规模尚未形成。

3.3农产品运输成本高目前,耿马县既无高速公路,又无铁路,物资运输主要靠汽车,农产品外销运距远、速度慢、成本高,既严重制约着高原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开发,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开发,又制约着农业的对外开放。

3.4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全县农业产业种植、养殖和加工环节科技含量低,普遍处于粗加工状态,粮经作物单产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产出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4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

特色农业发展例2

1.具有相对性。特色农业是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或者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这些优势是相对周边区域而言的。一旦技术外溢或者周边具有同等资源,相对优势就会减弱或者消失。

2.具有资源依赖性。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特色农业的生产区域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特色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或加工品也只能是有限几类或系列产品。

3.具有高投入和高风险性。农业是一个微利并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产业,特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的继承模式和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同样具有农业的这一特质。特色农业的产品是优质的,这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高品质的优质产品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这就无形中增加了特色农业的投入成本和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同时也隐藏了一定的风险性

4.具有市场导向性。特色农业是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产物,是在消费市场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只有市场提供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加农民和相关经营者的收入,并且资本回收率较高,特色农业产业才会町持续发展.达到产业化。

二、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优势特色农业有力地助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虽然日前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显著,但其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与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成功的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特色主导产品较少。不少地区推行“一村一品”.几年来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很多乡村的农产品仍然是“小而全”,大路货多,特色不明显,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各地虽都有一定数量的特色农产品,但在省和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仍屈指可数,比例甚小。

2.~jn-r层次较低。以汀苏泰州为例,香沙芋是靖汀市的特色农产品,至今连一个初级加T厂也没有,当地农民只是简单地出售原始产品;泰兴的白果,近年来虽开发了银杏精、银杏酒等加工品,但终究加T层次低、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精品,形不成热销,白果价格持续走低。

3.科技支撑不足。一是研发能力不足。一方而新品种研究、农技开发的实体支撑、人才支撑缺乏,另一方面多数涉农企业技术及设备落后,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4.发展资金匮乏。首先,一些地方对农业的投入虽然绝对量增加,但是比例有下降的趋势;其次,农业集体经济实力相当薄弱,基本丧失了农业投资主体的能力;第三,伴随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加之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农民收入低,农民自身对于农业投人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集中有效的投资。

5.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缺乏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是目前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自然风险。二是市场风险。比如,某地2010年韭菜的价格每斤1元4角,菜农觉得有利可图,一哄而上,而2010年一度每斤4角还卖不出去,出现“菜贱伤农”的难堪景象。三是技术风险。四是社会风险。抽样调查表明。一些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及农贸市场甲胺磷等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残留仍有检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尿大部分未得到合理处理利用,对地面水、地下水、空气和土壤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6.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主要还是粗放经营模式,大多数农户还是单打独斗,经营效益低、风险高。目前农业中介组织与农户的连接主要体现在提供相关的服务上,仅限于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物资供应等,缺乏直接的利益连接。中介组织自身的发展依靠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的多,与农民关系松散,带动能力不强,生存能力脆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农户带动能力作用的发挥,不能全方位地解决农户生产的后顾之忧。

三、传统特色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要性

传统特色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1.应对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首先,在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日本等国设置技术及绿色贸易壁垒。阻止我国农产品的进入,这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很大的打击,形势非常严峻。其次,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和关注程度明显提高,许多城市开始实施严格的“绿色”市场准人制度。因此,迫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虽然雄厚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我国传统特色农业长足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农业特色不突出、农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市场占有率低的矛盾依然突出。为此,我国农副产品要占领本地市场、开拓国内外市场。就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与其它地区的农产品进行竞争

2.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各种生产资料成本涨幅增大。农民实际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因此,应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农业大市江苏省兴化市为例,该市从独特的资源环境条件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把发展重点放在出特色、出精品上,将淡水养殖、大棚种植、油菜、脱水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形成了特色突出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3.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有效手段。发展特色农业必然以区域内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并结合本地区的科技水平开发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和产业.淘汰那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和产业。这样各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各自的特色农业,就可以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如在市郊以发展都市型农业和城郊型农业等现代特色农业为主,重点发展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努力形成稳定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在水域及湿地区域重点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和稻田养蟹、鱼的生态农业等。

4.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特色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一开始就是以当地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为依托.不断优化配置资源和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凭借其产业和产品的经营,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业优势,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化经营,最终形成支柱产业。因而,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举措。

四、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择优扶强、规模开发、发展产业、注重效益”的指导方针,坚持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的原则,树立特色农业产业开发观,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国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广大农民收人和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优质稻麦基地、特种花卉苗木基地、特色水产品基地、优质畜禽生产基地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园区)的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强生产、加T、流通、科研、服务之间的横向联合,使我国特色农业真正发展成集规模效益性、辐射带动性、技术创新性、竞争主动}生和增值性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加大科技支撑,增强特色农业竞争力。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保持我国特色农业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对特色农产品的贡献率。

(1)建立健全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各区域建立以市农业研究机构为中心,以现有的农业科技园和农村基点为基础,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薪和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布局合理、主攻方向明确、资源优势互补、科研推广密切结合.适应产业优势、农村基本特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此外,还应集中优势力量发展特色农业优质高效配套生产、特色农业无公害综合管理、特色农产品储藏、保鲜与深加T,特色农业开发中的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整治、观光农业模式的组建与综合开发等关键技术领域,结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T程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及在特色农业中的应用,加强农业基础研究,为特色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2)建立健全高效率、高效益的特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宣传途径,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形成以政府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为骨干,专业队伍与群众结合,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术推广体系。

2.培植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产品加T业,不仅可以使农产品大大增值,还可以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据测算,农产品经过加1町增值2至3倍,加_丁业和农业产出的比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可带动1—2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200元。目前我国/Jn-r.企业主要集中在而粉加T及速冻蔬菜加丁等初级领域,今后应着重蚕丝加工、有机水产品、有机蔬菜、有机林果等技术含鞋高、市场情景看好的精深加工、系列加T。

3.推广特色农业品牌,提升产品档次。特色农、要保持其高效益性和高成长性.发展成为地主导产业,就必须大力提高品质,加快成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绿色有机食品近年来。受市场青睐,一斤有机大米可以卖十几元甚至几兀,一厅有机鱼、一斤有机蔬菜可以卖普通鱼和蔬菜的儿倍价钱,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巨大。一是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监督及认证体系.逐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r、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和优质化。二是积极制订品牌发展战略,增强名牌意识,搞好特色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t是重视促销宣传。政府、企业、广告公司等倾力合作.积极利片{各种农产品推介会、促销会等展销特色农产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借用名人效应、导游宣传等多种途径,形象生动地说明每个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方法、特点、营养价值、食疗功能、烹饪方法等多厅面的知识,使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4.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特色农业生产保障水平。

(1)建立健全农业中介组织..口前已建立的农业中介组织主要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还未覆盖服务于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和农业信贷等领域,[夫I此迫切需要建立将种(养)、加、供、销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的中介组织。一是改革现有涉农服务组织单一儡滞的运行机制,明确责权,引导其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兴办科技企业,着力发展合作服务和有偿服务,向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一体化服务。二是大力培育和壮大农村各类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快解决分散、小规模农厂J难以Lj市场衔接的矛盾。

特色农业发展例3

特色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品质与风格,是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是事物的差异性、独特性和优势性。特色农业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能充分发挥区域产品特色、高效优质的农业。特色农业关键在于其特色,特色就是资源优势、比较优势、适应优势,是适应现代需求多层次、多样性的必然结果。

2特色农业的特点

特色农业的特色如何体现呢?主要是在于其区域的资源优势,市场的特殊需求,产品的特殊品质,生产过程的独特技术与风格。具有比较明显的品质差异和不可替代性。

2.1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具有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是特色农业的基础,正是由于各地地理、气候、环境的不同,才造就了独特的农产品。我市特色农产品如江永的香柚、香芋和香米,蓝山的黑糊酒,道县的瓜子、大鲜橙,零陵的异蛇酒,无一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连,正是这样的资源优势才造就了产品的独特性。

2.2产品的特色品质特殊品质是特色农产品的核心,其产品特色、工艺特色、营销特色是其独特的品质,这样才能与其他的农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应具有健康、绿色、环保、营养、外观、口感上的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3产品的特定消费需求特色农业的特色要有明显的差异化,才能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将产品优势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相结合,才能有良好的效益,例如近几年来时兴的农产品“礼品消费”,就是适合了现代人们健康、环保、绿色的消费理念,如金浩茶油、江永香姜、道县扎菜走俏永州,甚至全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就充分说明具有特色消费需求的特色农业才能有市场,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消费需求。

3永州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3.1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永州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高达30%左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约10%,人口400万,约占市总人口的70%。同时,永州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技术落后,农民素质不高,就业门路不广,增收困难,剩余劳动力问题突出,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扩大。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04元,低于湖南的平均水平4512.5元,这种只大不强的农业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永州农业要做强做大,一定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富则永州富,农民强则永州强。

3.2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的特色农产品,可以改变农业以种粮为主的单一结构,利用当地多种有效的农业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经济区。例如,东安的十万亩百合基地,种植户达12000多户,江永五万亩香柚基地,形成了湖南的名牌农产品基地,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结构的调整。

3.3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理念的提升,对优质的农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特色农业结合资源优势、品质优势而产生的农产品肯定会受到市场青睐,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3.4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农业本身就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相辅相成,特色农业的健康、环保、无公害是可持续发展的的必然要求,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3.5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特色农业要发展,要壮大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既要适应市场的竞争又要有规模效益,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一定品牌效益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完整体系,建立良好的流通标准和流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4永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1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永州地处温热带结合部,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境内溪河纵横,河网密布,全年平均气温在17.6℃—18.6℃之间,全年平均降雨量在1290毫米—1900毫米之间,山林密布,有“天然大棚”之称,是湖南的“氧吧”。永州境内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232科、1003属、2712种,有乔木树种127科、429属、1542种,野生动物有1000余种,其中鱼类有153种。能够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4.2区位优势明显永州地处湘南,连接两广,湘桂线、洛湛线横贯其间,322与207国道、衡枣高速、邵永高速、二广高速、衡昆高速纵横交织,交通十分便利。广州、南宁在其半天经济圈内,长沙等省内大中城市在其三小时经济圈内,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越的交通环境,为永州通向全省、全国,对接东南亚创造了条件,随着永州移动、联通、电信的快速发展,永州也步入了信息发展的快车道,为永州特色农业的运输、销售、信息提供了通讯保障。

4.3农村品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永州的特色农业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如江永的香柚、香姜、香芋,祁阳的优质稻、茶油,道县的红瓜子、扎肉,零陵的异蛇产品,东安的百果、银杏在省内都具有很高的美誉度,也涌现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农产品,如金浩茶油、宗元异蛇酒、千家峒特色农产品,天龙牌优质米、金牛黑糊酒、熙可食品等,永州特色农业品牌的树立,为提升永州农业品质,促进永州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4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营销市场走进永州各县区,都有当地特色农产品专营店,品种多样、富有特色,很多农产品都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相当多的产品加入了ISO9000质量体系。

4.5成本优势明显永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人均工资是广东的50%—60%,广西的70%—80%,是整个湖南省平均水平的85%左右,用地、用水、用电价格相对低廉,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永州低成本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5永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1特色农业营销意识落后我市相当多的干部和群众缺乏市场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认为搞特色农业就是增加产量,抓市场就是建农贸市场,缺乏现代营销观念,不懂品牌营销。

5.2农业科技支持乏力,推广体系功能不全我市农业技术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增产技术多,提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整体水平较低,农业推广网络不健全,与农民联系不太紧密。

5.3农业投入不足我市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约为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农业开发资金与其他专项资金难以配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农村交通条件差,信息化水平不高。

5.4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少、规模普遍小;名牌产品少、大路货多;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粗加工多;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供、销没有很好衔接。

6永州特色农业的营销策略

特色农业就是发展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其优良的品质、特定的风格以及供给的稀缺性,要求发展特色农产品要有特色的资源、特色的技术、特色的营销优势。

6.1树立特色农业的发展理念要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有正确的特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从永州实际出发,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技术优势、营销优势,从有市场、有前途的产品上寻求突破,形成专业化的布局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

6.2加快农业科技服务步伐对于特色农产品的技术服务,要改变原有建立在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形成全新的围绕农户的需求自下而上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解决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各主体的效能,加速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6.3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当好特色农业生产的引导者,在政策上创造宽松环境,积极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在资金支持上,通过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例4

1.1日本“一村一品”20世纪70年代末,为振兴农村经济,日本在全国70%的区域广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兴起,不仅在日本国内,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村一品”运动是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最大限度搞活地方特色农业。

1.2荷兰花卉荷兰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素有“世界花卉王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花卉产品出口国,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荷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荷兰花卉产业之所以响誉于全球,很大程度归根于科技,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花卉研究机构(包括政府、大学和企业3个层次)数量众多,专门从事花卉研究的科研人员超过6000人,非常重视对花卉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种选育。同时,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荷兰政府为鼓励花卉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可以享受较低的增值税;对使用节能设备和培育新品种的花卉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向从事花卉种植的农场提供贷款担保和为花卉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贷;与外国政府签订多边、双边贸易协定,消除花卉的国际贸易壁垒等等。

1.3丹麦猪肉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产猪肉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第3大猪肉出口国,出口到德国、英国、波兰、中国等140多个国家,猪肉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3%,养猪业已成为丹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之一。丹麦养猪业采取合作社制度,合作社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形成了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猪肉产品实行严格的追溯制度,从养殖到餐桌全程控制,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2国内特色农业发展成功实践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特色区域农业进行探索与实践,农业产业化也随之开始兴起,且发展较快,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发展特色农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地特色农业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重要方向,不少特色农业迅速铺开,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艺、园艺等特色农产品类型体系,特色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综观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成功实践主要有山东寿光蔬菜、云南花卉、内蒙古奶业等等。

2.1山东寿光蔬菜山东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南、中部土质肥沃,盛产蔬菜、粮食和果品,北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是全国3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被誉为“中国一号菜园子”、“蔬菜生产联合国”。在政府的支持下,山东寿光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高度重视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做到不断延伸和完善蔬菜产业链条,力推蔬菜产业从粗放生产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2云南花卉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气温温和,四季无酷暑,很适宜花卉植物的生长,素有“花卉之乡”的美称。云南花卉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对农民增收举足轻重。云南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速发展,不仅借助云南省独特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优势,还在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近过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优质特色花卉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增强,创造了文明于全国的“云花”品牌,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花卉进出口贸易国。

2.3内蒙古奶业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国内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养牛挤奶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奶业是内蒙古畜牧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内蒙古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伊利和蒙牛发展迅速成为全国两业巨头。内蒙古奶业形成、发展和壮大,主要取决:良好的气候条件、饲草料条件和开阔的地理空间;畜牧业科技水平较高,大力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饲草饲料产业、商贸流通业、乳制品包装产业等相关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对奶业的大力支持。

3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启示

3.1农业首先要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是支撑,特色是生命。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只有培育出有特色、质量优质的农产品,才能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目前,江西特别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整体水平较低,农产品市场占有量有限,直接影响农民的现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依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特色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出特色品牌,打开市场销售渠道,变区域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3.2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特色农业发展亦响誉全球,这些主要归因于农业科技进步。影响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水平。实践证明,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贡献率较低,农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特色农业发展例5

1.1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4年实现蔬菜播种面积2.38万hm2,产量48.6万t,同比增涨3%和7.3%,建成以双河、黄莺为代表的优质蔬菜示范片333.33hm2。

1.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势头强劲

2015年4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名单,武隆县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目前,武隆县有26个乡镇共60个行政村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开发,特色农(林)家乐、渔家乐、家庭公寓近1500家,避暑休闲农家达700余家,涉旅农户达1.9万户,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2.8万张。2014年,武隆县新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110户,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

1.3特色渔业方面不断突破

近年来,武隆县充分利用武陵山区资源优势,进行冷水鱼养殖,并开发裂腹鱼、大鲵、棘腹娃等特色养殖品种,产品销往北京和东北等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实现增收。

1.4特色林果步伐加快

加快以猪腰枣、甜柿为重点,以乡村旅游带林果采摘园为补充的特色林果业发展。2014年武隆县新增猪腰枣、甜柿、脆桃等特色林果333.33hm2,改造管护林果333.33hm2。

1.5草食性牲畜迅猛发展

2014年,武隆县实现畜牧业产值7.5亿元,草食性牲畜实现迅猛发展,其中全年牛出栏量2.9万头、山羊出栏量13.9万只。武隆县有规模畜禽养殖户8542户,畜禽养殖及加工、流通企业42个,畜禽专业合作社125个,专业从业人员598人。建成了仙女山县级草食牲畜示范带,双河乡木根山羊示范点;建成畜禽养殖示范园150余个。

2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近年来,武隆县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举”,坚持以生态环保为“底线”的科学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造就了武隆基本无污染型的产业发展现状。基本无污染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接近60%的森林覆盖率、多变的亚热带气候条件和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使得武隆县具备了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和高附加值为主要特点的特色效益农业的基础条件。

2.2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近年来,武隆县坚持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围绕以双河蔬菜基地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以白马天池坪为重点的高山有机茶叶园区、以火炉梦冲塘为重点的特色渔业园区、以黄莺复兴为重点的出口蔬菜园区、以鸭平片区为重点的立体循环农业园区等五大农业园区建设,整合农业、扶贫、交通等政策和资金资源,通过实施内部路网改造、土地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不断完善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双河木根村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区,现已拥有“路通畅、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土肥沃”的标准化基础设施,并配套建有高山蔬菜研究所、示范园、品种试验园、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等。日趋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过去生产资料拉不进来、农副产品出运不去的落后状况,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2.3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近年来,武隆县结合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确立了“突出生态优势,做足旅游文章,坚持走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精品农业路子,培育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建设生态产业公园”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商品率高、比较效益好、品牌打造有基础、易升级为旅游产品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全国知名高山蔬菜基地县、体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重庆市“山羊之乡”、“枣柿之乡”、“冷水鱼”之乡等建设项目,狠抓农业品牌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其中,“羊角猪腰枣”获“2012年中国枣业展销会金奖”,并入选201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仙女红”红茶获得“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双河高山蔬菜”、“凤来鳅田稻”、“沧沟西瓜”、“文复甜柿”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优质品牌。日益突出的品牌效益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赢得了品牌优势。

2.4市场前景广阔良好

近年来,随着武隆县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隆县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有机红茶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现场采摘、菜品佳肴、旅游产品以及市场销售等形式不断呈现在游客面前,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评。这也为武隆县以绿色、有机、环保等为主要特点的特色效益农业产品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为武隆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升级成旅游产品等提供了广阔的开发空间,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赢得了广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3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自然地理环境差、生产条件先天不足

由于武隆县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地形基本都是山地,耕地面积坡度在25度以上高达77.5%。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3.2市场激励机制尚未成熟,对特色效益农业重视程度不够

武隆县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虽然成功打造了“高山反季节蔬菜”、“羊角猪腰枣”等品牌,但大多数还处于出卖农产品初级阶段,缺乏深加工,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状况不稳定。

3.3有效劳动力的缺乏,增加了特色效益农业的实施难度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特别是特困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外打工挣钱,家里剩下的就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力严重匮乏。这不但削弱了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劳动力投入,而且限制了农户参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能力。

3.4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还没有改变,特色效益农业还不突出

虽然近年来,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成为重庆主城区秋淡蔬菜四大保供重点基地县之一,同时也是重庆市唯一的市级重点高山蔬菜基地县,以羊、肉牛为主的草食性牲畜得到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粮猪型”种养结构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特色效益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份额还偏小,在农户增收中的贡献率不高。

4武隆县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对策

4.1规划为先导,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围绕“三化同步”的总要求,以建设“生态产业公园”为统揽,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林果、渔业、茶叶三大特色产业。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产业带,仙女山、白马山、桐梓山、弹子山区域重点布局高山蔬菜、有机茶叶基地,仙女山环线、白马山环线、石桥湖环线和万峰林海环线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乌江、大溪河河谷地带和局部拓展区重点布局猪腰枣、甜柿等特色林果,乌江、芙蓉江库区及木棕河、大溪河流域大力发展特色渔业。以林(草)地资源富集的中高山区为重点,推进草食牲畜基地县建设。各乡镇要按照特色效益农业的内涵和各自区域的优势,根据产业定位,编制项目规划,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4.2优化品种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武隆县耕地资源紧缺,要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突破农业产值低、效益不高的现状,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立足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名特优产业。按照“一乡一业”模式,围绕渔业、林果、茶叶、草食牲畜和粮油等方向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

4.3完善基础配套,增添发展后劲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特色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紧紧围绕特色效益农业的规划布局,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建设到哪里的要求,以“五小水利”为重点,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按照“村村通公路,户户通便道”的要求,科学规划农村公路网络并加快建设,推进田间机耕道、石板路、水泥路和出行便道建设。

4.4培育经营主体,转变经营方式

按照“围绕产业建基地,围绕基地强龙头,通过龙头带农户”的思路,重点引进、培育、扶持一批机制活、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小业主和散农户互相并存、优势互补的格局。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增强龙头企业经营实力,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引导大型超市、餐饮企业、加工企业等到农村建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全面推进“农超对接”、“集团消费对接”等新模式。加强农产品网上信息,扩大宣传范围。

4.5推进技术集成化,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

4.5.1加快农业科技支撑平台建设

实施院地、校地合作计划,不断优化重庆市畜科院武隆分院、重庆市农科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等现有院地合作平台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渔业、林果、中药材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每个重点产业领域建立首席专家与技术骨干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团队。

4.5.2强化基层农业服务

全面完成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启动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确保5年内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以上。推进“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推行专家大院服务模式,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

4.5.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办好一批农业中职学校和农民培训阵地。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深入推进“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深入推进全国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项目,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特色农业发展例6

目前,芮城县已经形成了三条产业带的农业生产格局,第一条产业带为以粮食、苹果为主的粮果经济林带,全县粮田的面积占到了总耕地面积的75%,达到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3倍,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和玉米;苹果作为芮城县最主要的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8万亩,产量也达到了约42万吨。第二条为红枣、花椒、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干果带,芮城县的红枣鲜枣、大红袍花椒、核桃加工品一直为其特色名优产品,作为全国最大的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其中的风陵渡镇的花椒种植面积就超过了3万亩,收到达到4500万以上。第三条为以芦笋、大棚菜为主的新兴干果经济林带,芦笋产业和大棚菜产业作为芮城县的新兴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市场潜力也较大,作为全市第二大芦笋生产基地,在2010年以后,芦笋的年产值就保持在了1亿元以上。

1.2设施、生态农业潜力较大

相对于传统农业,设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是比较大的,近些年来芮城县基本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政府多年来一直坚持给予农业生产上以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以促进优质、特色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如:丰润玉米笋、马蹄基地已经得到了近700万的政府投资;丰源药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也得到近百万的资金支持等。此外,在2010年芮城县就建立了25万亩的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并确立了8种无公害农产品,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2万亩。绿色、无公害标准下生产的农产品不仅社会需求量大,而且口碑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芮城农业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休闲观光农业是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托其优势特色农产品,芮城县已经建立起了多个苹果、鲜枣采摘园和芦笋、花椒观光示范园,不但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芮城县农民的纯收入已经达到7700元,超过了全山西省的平均水平的近500元。

1.3畜牧业发展稳定向前

芮城县的畜牧养殖业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生产体系,主要以生猪养殖为主,配合牛肉、羊肉、鸡肉等产业的共同发展。截止到2014年,全县的生猪存栏达到16万头,出栏达到27万头;羊存栏6万只,出栏7.3万只;鸡出栏178万只,蛋鸡存栏49万只,肉类总产量约3万吨,禽蛋产量超过5000吨,尤其是2013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实施以来,已促进全县29万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直接增加近700元。

2.芮城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2.1转变对特色农业的认识

“自给自足”的生产观念必须转变,现代、特色、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芮城县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具体的认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以项目为依托,以基地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积极引导、支持、服务全县特色农业的发展。

2.2增加对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是农村稳定、农业高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芮城县现有的农技推广员人数较少,农民素质也普遍较低,所以很多先进的技术与知识都无法及时的运用到特色农业生产的第一线。

2.3完善对特色农业的保障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是当前芮城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努力来解决。首先政府应当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符合安全、健康标准。其次政府应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逐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并不断完善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保证从事特色农产品销售的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以及新兴网店共同发展,使得企业农户得到共赢局面。最后政府还应该支持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实现特色农业产业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特色农业发展例7

关键词: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培育;市场培育

陕西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有6000~7000a的农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创造了中国古代农牧业文明。进入21世纪以后,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开发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形成特有的名优产品,进而转化为特色商品的产业[1-3]。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主导产品特色较为突出的3个特色产业带,即以设施果蔬为主的关中高效农业产业带、以茶叶和魔芋为主的陕南生态农业、以小杂粮为主的陕北有机农业产业带,陕西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有资料显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为陕西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奠定了产业基础[2-4]。因此,把握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1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资源禀赋

陕西省南北狭长,横跨8个纬度和3个气候带,物种丰富,资源禀赋多样。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域辽阔,具有建立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薯类、牧草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渭北旱原气候、土壤要素组合良好,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又有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适宜建立设施蔬菜、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陕南水热资源和植物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是生产无公害蔬菜、茶叶、中药材及其它绿色产品的天然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植根于资源禀赋[1],一是确保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产品;二是在明确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挖掘特色产品潜力,以优质的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如石泉的蚕桑产业,石泉素有“小江南”之称,有传统养蚕习惯,兴桑养蚕历史悠久,科学饲育管理条件下茧丝质量优于南方主产区。因此,石泉县可倡导在退耕还林的宜林山地广栽桑树,并给予积极扶持引导,做强产业基础,做好市场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使终端产品由白厂丝向丝、绸、服装、食品及蚕桑副品等发展,同时围绕行业内“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白厂丝、“雨花牌”蚕茧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使石泉蚕桑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扩张规模,强化组织集聚产能

规模是特色产业中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先决条件[5]。发展特色产业,要以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基础。规模扩张,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以提高特色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中心,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趋同类”产业加速向特色产业转型和聚集,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传统产业中,也有“名、特、优”产品,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和批量生产而不能形成明显市场优势和快速的集聚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特色产品要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大规模的产业开发,即通过人才、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专业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并获得应有的市场占有率。就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撒胡椒面”式产业布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聚集效应。在创新品牌和强化组织聚集产能方面,也要以区域经济特色为基础,放弃、淘汰资源消耗度高的的低效产业,整合资源发展高效产业,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和专业度,以此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如武功县的手织布产业,当地百姓素有手摇纺纱车、脚蹬织布机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为之,这为有序扩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武功县在既有规模基础上,统一行业标准、创新花色品种,有序扩大了“手工作坊”,集聚十里八村、千家万户的产能,强化后整理阶段工作,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了“苏绘”、“若兰”等知名度高的手织布品牌,并获得了大额的市场占有率。

3以“新奇早优”为关键,发展培养特色产业

开发特色产品,必须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并通过技术革新,培育“人优我特、人优我新”的优特产品[6]。如渭北苹果、眉县猕猴桃、大荔冬枣、陕北红枣、紫阳富硒茶、韩城花椒、甘泉豆腐干、千阳刺绣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的产品闻名中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以开发特色产品为核心。开发特色产品,一是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优化栽培技术或品种资源,为原有的特色产品赋予新的内容,以“新奇”吸引更多的产品受众;二是时令、鲜食产品上市要早,提前占领市场高地,以“早”俘获消费者芳心;三是要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规范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赢取消费者放心。如“长安草莓”产业,西安市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长安区充分利用优良资源禀赋,引进“丰香”、“章姬”等新优良草莓新品种,上市期由11月底延伸至翌年5月,这在深冬季节新鲜水果匮乏的西北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同时,长安区还采用生产园区化、包装工业化、销售商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草莓从产品向产业的转变。

4以品牌培植为重点,做好市场和人才培育

农产品品牌培养是引领农村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动力[7-8]。因此,品牌培育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8]。在农产品品牌市场培育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市场形势判断能力差,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此时应发挥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7];二是实行品牌创建奖补机制,政府在融资、品牌建设、产地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出台相关政策,并实行有效的奖补机制;三是强化市场监管,依据有关法律,联合有关执法部门,查处虚假产品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特色产品的市场开发关键在于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运作的方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市场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农民打造市场、树立品牌、创新科技、避免风险等方面的意识,帮助其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不断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驾御能力和通过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韩城市花椒产业,韩城市政府投资在市内建成西源花椒贸易城和芝阳花椒批发交易市场,吸纳专业销售经销户140户,专业经销人员2600多人,年经销花椒总量2000万kg,年销售额达5亿万。不但解决了市场问题,还培育了数千人的农民营销大军,形成了直销网点链接批发市场的加购销队伍及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销售网络,架起了完整的“大红袍”花椒特色产业链。

作者:罗创国 张俊丽 李五建 单位: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参考文献

[1]周灿芳,傅晨.我国特色农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57-161.

[2]梁凤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7(11):41-44.

[3]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76.

[4]贾军战.陕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73-5675.

[5]马静.陕西省“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特色农业发展例8

关键词:

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生态;发展前景

1.自然环境与产业发展现状

门源县境内地势复杂,平均海拔2866米,高差悬殊,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中间是低地,构成了气候湿润、水分充沛的门源盆地。门源盆地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典型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特征。春季多风雪,夏季多雨,秋季时间短而温和,冬季寒冷漫长。由于冬半年受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候影响,气候比较寒冷干燥。而夏半年受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则显得凉爽湿润。

并且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雪豹、麝、猞猁等受到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还有水獭、天鹅、雪鸡、兰马鸡等珍贵动物,另外还有虫草、大黄、雪莲等六十多种珍贵的野生植物。而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不仅仅是工业,农业也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反面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从而达到预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铁路、公路等交通的逐渐便利,信息传输能力的加强,尤其是互联网的盛行,保障了门源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可行性。门源县由于地处相对比较偏远,农业形式较为单一,发展特色农业将会有利于改善其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也有利于门源县对外形象的改善。门源县的主要农业形式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参果经济作物。这些特色农业的发展将会为门源县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支持。

2.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整体资源优势为特点,依据独特的农业资源,为追求区域内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市场的需求来突出地域特色,并且还将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加以配备。以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建设目标,做成一条符合市场和逻辑的产业链,有合适的规模,良好的效益,高配置的体系以及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2.1油菜花观光农业门源县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极具观赏性的美丽花田也被网络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花海之一”。县政府也观测到其中的巨大潜力,于几年前便开始办起了“油菜花节”。本县的油菜花节于每年的7月18日—25日举办,可以想象,在辽阔的原野上青草繁茂,底下牛羊成群,在景色秀丽的古城台举办男女老少齐聚城台,共观美景。这样的景观有利于旅游农业的发展,本身门源的油菜花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名气,另外需要做好周边产品的完善和基础建设的完善,比如便利的交通工具、可得到的居住环境和较安全完善的制度。当然,这些建设都需要能保障长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的可能。而建设完成走上正轨的油菜花田将会给门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发展特色的生态蔬果园和蔬菜大棚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选择。以门源县的“青鲁缘”高原冷凉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为例子,这是一个以山东援建为主的项目,省、州、县配套建设的门源县“菜篮子”工程,是集惠民和公益于一体的民生工程,总投资达近三千万元。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门源县政府部门根据客观条件加以创新,将室外种植和室内种植相结合,进行有机种植。依托于门源县所特有的大面积钙含量丰富的黑土,发挥其本地高原冰冷的气候特点,还有优质的水资源等等环境优势,采取合作社与基地、个体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加大产业的投资生产,最终做大了这个品牌特色。并且结合了旅游观光形成了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一体化产业链的现代高原冷凉蔬菜农业生态基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自然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收入,增加了经济创收,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为之后的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2.3人参果致富路“人参果”是一种存在于神话故事里的作物。而在门源,当地人把“鹅绒委陵菜”称蕨麻,也叫人参果。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作物,口感清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补血、改善营养不良等,人参果算是门源的一大特色,很多家庭都会在春耕时节人参果采挖的季节前去田地间开采人参果,现挖现卖,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门源的水土适合人参果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产物的种植生产,私人承包种植人参果就成为了发展门源特色农业的一大商机,通过技术的改良,塑料大棚的种植等等提高种植的效益,不同于野生生长的人参果,提高其亩产、产量,增大其种植效益,可以将人参果作为有价值的有特色的农业产品销往周边地区甚至全国范围。也能为门源发展色农业提供良好的启发。

3.特色农业新建设

特色农业的发展和门源县的新建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推进互相影响。最终的问题都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门源县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当地农民和政府带来经济上的创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生态发展的可能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生态、人文环境的完整性,需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起来,创新管理体系,合理化规模,维护好生态环境,做好正确的规划和设计。以建设特色农业为依托,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方式,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来确保特色农业的合理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门源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协和。

参考文献院

特色农业发展例9

1.1.1区划概况。垣曲县又名舜乡,地处山西省南部,从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靠太行。县辖5个镇,6个乡,188个行政村,1277个自然村。全县国土面积达1620km2,辖区总人口为232500人,市区常住人口97300人,流动人口22300人。辖区东西相距最远65km,南北则为48km,总面积1620km2。人口密度约为143人/km2。

1.1.2地理与气候。地处华北大陆板块南面,鄂尔多斯地块和河淮地块接触部分的南方,中条断拱东北端东部,以黄河为界南面和河南省的渑池、新安县相隔。境内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中部则是垣曲山间盆地,呈现出马蹄形,同时北宽南窄,从北向南倾斜,连接黄河谷地北岸。整体海拔位于600~800m范围内。全境72.24%为山区,面积达1170.80km2;25%是黄土台原区、丘陵;其余则为洪积、冲积平原区。气候方面而言,由于是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干旱多风,夏天多有偏南风雨量集中,冬天则盛行西北风少雪干燥,四季分明,春秋水分充沛。而垣曲,热量资源较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适宜很多农作物生长。

1.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垣曲县农业发展状况及经济地位分析从农业的地位来看,2011~2013年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在2013年较前两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基本维持在10%左右,全省维持在6%左右,垣曲县农业所占的份额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总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工业增速放缓所致。此外,近三年垣曲县农业增幅逐年降低,分别为7.3%、5.6%和5.1%,全省增幅基本保持在6%左右,可以看出垣曲县农业的总量虽然在增加,但增幅却在逐年降低,说明农业的发展速度要整体落后于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业起着稳定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其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垣曲的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从全县的财政收入来看,2011-2012年大幅增长,2013年出现负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5%。可以看出县财力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从而更好发展。

1.2.2垣曲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垣曲县已经形成了果、桑、畜、烟、菜、椒、菌、蜂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但由于粮食面积过大,农业的增长效益不明显,农业的总体效益仍显不高,同时粮食种植面积过大、经营方式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彻底改变,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端农业在整个农业中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全县农业“大而杂、全而小”,包含了传统农业的方方面面,经营分散、缺乏规划、效益不高的特点明显,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农业正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发展优势高效农业,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发展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发展特优农业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1.2.3垣曲县农民收入水平分析。2013年垣曲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纵观发展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大;横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需要进行转型改善,具体的发展现状如下表。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其增幅基本与全省和全国同步。经营不集中和较低的单位产值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仅仅能以农业为自己的基本收入来源。在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占了44.35%,外出务工收入占了21.65%,而农业收入主要来自出售产品收入。由以上分析可知,花大心思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重鼓励基地农业、园区农业和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农民收入到2015年和2020年的成倍增长,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的目标。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带动的作用角度而言,垣曲县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典型的农业县。城镇化水平低下,使大量农村人口存在,一方面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缓慢,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规模集中受限,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如果加强推动县城扩张,建设中心镇区,则农村会受益。调查中,农村居民更多的愿望是能融入县城或中心城镇,对城镇化建设有迫切的要求,这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实现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同步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

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条件分析

2.1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1优良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垣曲县区位优越明显,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区域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矿产资源的丰富和集中分布,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再加上铜选冶炼产业、缫丝业、炼焦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医药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立,以工促农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复杂的地形、气候和绿色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2.1.2便利的交通条件。垣曲县有便捷的交通,截止2014年,境内有长达78km的南同蒲铁路;纵贯全境的闻垣高速公路、省道王横线,还有侯马到焦作的公路干线、以及支线公路和多条简易公路,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循环体系,总里程达到1000km多。垣渑高速、晋运高速也处于前期筹建阶段。本县交通有南同蒲铁路礼———垣支线直通县城,闻—垣、东—济、北—赵、阳—店四条主干道与外接连接,东—济高速公路于2010年10月份通车运行。以县城为中心,与乡(镇)村之间村村通路已全部通车,交通十分便利。

2.1.3特色产业优势。山里红果脯、中条山蜂蜜、泉鑫白厂丝、佛云山辣椒酱、沐风香菇酱、舜皇菖蒲酒、舜土坊野生核桃油等作为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其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提升了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

2.1.4工业带动优势。垣曲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主要力量来驱动农业的高效发展,近年来工业产业的强力壮大,在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人口转移、增强县财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加快建设。

2.1.5政策优势。农村、农业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得到了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除了国家对农业进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特色产业如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的支持力度。当下无疑是农业转型上档发展的重要阶段,煤焦、冶金、制造等领域的资金将会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全县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影响,进入农业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园区化、基地化和规模化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县委县政府明晰的发展思路以及强力的产业支持,将推动垣曲农业进入大跨越、大发展的新时期。

2.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传统观念较浓,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覆盖面较小。垣曲农业目前虽然引入了先进的装备,但仍沿用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经营,以家庭分散经营的“一户多业、一地多品”的现象非常普遍,缺乏精细管理和规模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思路以粮食为主,阻碍了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比较效益因此得不到提升,农民很难实现增收。“果、桑、畜、烟、菜、椒、菌、蜂”主导产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过小,产业发展的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2.2.2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当下垣曲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如果想要实现再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近年来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进程在加快,但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而另一方面,虽然农产品在加工、储存、保鲜等方面进行了产业化的建设,但发展滞后,难以实现对整个农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太少,导致很大份额的农产品难以完成转化增值,这大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必须努力改变。

2.2.3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业投入受比较效益和城市极化作用,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条件,这一点在垣曲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大量生产要素被工业所吸引,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农村年轻劳动力因此外流,最终留下从事劳作的劳动力最老高达80岁,50~60岁是主要劳动力。

2.2.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着土地流转整合的困难。由于以家庭形式分散经营是目前的农村经营机制,所以只有改变土地流转、改善经营方式才能发展区域的连片规模。而这在目前很难快速高效实现。最近几年有约400家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状态较好,但很少真正实现规范经营。自发状态下的农业,很难实现高度的资源整合。各村镇缺乏产业发展的科学定位,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发展。

3垣曲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建设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体系

形成培育优秀的新型农业主体的意识,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等主体的发展;巩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实现“四位一体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制”;全力改善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帮助农民培养抵御市场风险的思维和能力。

3.2建设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支农体系,实行多元化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在农业方面的投资,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充分引导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的建成;充分发掘和利用雄厚的县民营资本,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为原则,鼓励民营投资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如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促使民营工业转型投资农业产业化开发,完善农业信贷政策。

特色农业发展例10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我区有着富集的农业资源,特色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突出“四个转变”,抓住“三个关键”,强化“四项重点”。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要向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向质量效益转变,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建设,努力实现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要向多功能转变,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要向绿色产业转变,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坚持把绿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优越的环境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重点抓住“三个关键”。要抓好农业项目建设,项目是农业大发展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重视农业项目的投入。要对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强化项目推进意识。要抓好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代表着农业作业方式、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实现农业资源集约利用,达到基地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目标,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要抓好组织化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把农民分散的能力整合为系统的合力,有效地提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现代农业是一个资源不断整合,要素不断聚集,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要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强化“四项重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要依靠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加强产学研联合,走科技强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二是要依靠投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壮大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牢固确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强势市场主体。要进一步推进规模扩张。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合资源,重点扶持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次。加快龙头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步伐。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使企业和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四是要培养高素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要加大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用制度来规范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从宁夏农民的文化技术实际看,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市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

特色农业发展例11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在西方国家已经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并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相继开发出了传统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型休闲观光农业、奇异型休闲观光农业等多样的发展模式。我国的观光农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但是,近年来国内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发展模式。四川省成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起点高、创意多、发展快等特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无限的发展潜力。 一、有关休闲观光农业研究文献的简要梳理 (一)有关休闲或观光农业的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个多学科的话题,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以往研究中关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观光农业的内涵。丁忠明(2000)、赵春雷(2001)以及郭焕成(2000)等学者认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型的新兴产业,兼具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和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功能,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周晓芳(2002)、杜江(1999)等学者则认为观光农业是随着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以旅游者为主体、满足旅游者对农业生产的好奇以及对农村风光向往的旅游活动形式。 2.考察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孙艺惠、杨存栋(2007)等学者认为我国观光农业类型在增多,总量在扩张,功能在拓展,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同时,宋金平(2003)、李君茹(2004)、宋红(2002)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观光农业在旅客旅游动机、项目开发、客源市场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均表现出尚未发育成熟的特征。 3.着眼于观光农业发展的功能与效应的研究。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梁伟军、易法海(2010)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全国部分省、市的实证研究,得出旅游农业发展有显著的优化农业结构、促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效应;郑铁(2006)则对旅游农业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农业具有扩大就业、传播现代农业技术等功效;李德明、程久苗(2005)则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探析,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化发展与持续发展。 4.展望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沈和江、沈绍岭(2007)等学者以杭州为例对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李晓颖(2010)、申庆涛(2007)等学者则具体对农业观光园模式的创新性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建议;古红梅(2005)、黄学群(2005)、胡卫华(2009)则分别以北京、天津、深圳为例对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与发展战略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为地方观光农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包书证(2010)、朱邦耀(2007)等人则对日本与我国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并就其发展的经验对于国内观光农业发展的启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供了建议性发展对策。 (二)关于成都地区观光农业的研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成都市就十分重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成都地区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自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以往对成都地区观光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成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姜太碧(2006)、李泽生(2010)等对于成都地区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了有利的地理条件、传统的人文休闲文化积淀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之外,政府主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这一成功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谢翠萍(2010)则从成都作为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角度对成都起点高、运作手笔大、发展速度快的现代观光农业进行了考察与研究。此外,姜太碧(2006)、王永志(2008)、何景明(2005)等学者还对成都观光农业经营模式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深入考察。 2.探讨成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彭明勇、王占峰(2005)等学者通过对成都市以及成都地区部分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的实证研究发现,成都观光农业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景点辐射性差、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并由此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对策;朱华(2006)、黄萍(2006)等学者则对当前成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尤其是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在此视角下对相关开发模式进行了评析。 3.分析成都市观光农业发展的前景。成都市人民政府2009年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中对观光农业从产值、吸纳劳动力到结构优化等维度提出了全面的规划;罗晓彬、王汝辉(2005)则从产品创新、促销口号、促销活动等方面为成都观光农业的发展量身定制了营销策略。 综上所述,以往对于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对个别景点进行个案考察的基础做推论或展望,针对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整体发展状况的研究较少,对于成都地区在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发展模式与发展特色更是缺乏总结性研究成果。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总体扫描,从而在总结成都经验、为其它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借鉴的同时,也为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对策性建议。 二、成都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优势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天府之国”的核心地带,为川西平原的腹地,是我国的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平原广袤的土地、密如蛛网的河流体系、温和湿润的气候、始于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灌溉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交换的发展和集市的形成。丰饶的物产却因地理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闭的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难以发展川外贸易,于是消费土地的丰腴赐予便成为了主要的选择,也就促成了川西人尚奢好玩、工作与游玩交汇、界限模糊的风气与民俗。[1]33历史上,成都平原集市贸易繁荣,加上物产的富饶,使得这一地区游乐之风得以滋长和形成,茶馆文化、麻将文化、饮食文化的沿袭和渗透培养了成都人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和雅致的生活品质。节假日全家出游、周末到乡下踏青、观花赏草、钓鱼喝茶、打麻将听散打融进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这些都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p#分页标题#e# 进入新世纪,成都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2004年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经济总量在西部12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成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后,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村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农业科技园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得到大力推行;而城市的发展为反哺农业、农村提供了可能。2010年福布斯的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中,成都高居排行榜榜首。成都市总人口1125万,其中市区人口400多万,形成了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 在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成都市又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这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迎来更加长远的目标。“田园城市”这一概念是19世纪由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之后,“田园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经典就成为世界城市规划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空间布局、城乡形态是依据正在实施的“一区两带六走廊”规划提出来的。“一区”主要是指中心城区,或叫主城区;“两带”指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带;“六个走廊”则是串珠式发展的副中心或卫星城,空间布局是走廊式的。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提出也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由此,良好的经济基础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态势为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天然的秀丽风光、一流的农业发展基础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2]自古形成的节假日休闲游玩的文化底蕴以及成都人悠闲的处世态度又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便捷又多样的交通方式在加强城乡紧密度的同时又为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新的游览项目与旅游卖点;再加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宏伟蓝图提出后成都市政府更为积极的总体规划与大力开发,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可谓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成为全国各地争相学习的样板。 三、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特色 (一)总体规模 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无到有,由弱变强,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布局合理、效益凸显的总体态势,并显现出了一定的集聚规模效应。具体说,就是充分利用周边地区岷江、沱江和都江堰灌区等江河资源以及龙门山脉、邛崃山脉、龙泉山脉等自然资源,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田园生态景观再造以及观光旅游村镇建设,对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包装,初步构建起了以苗木花卉、果蔬、特色养殖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带,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型态,接待游客人数、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目前,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特色旅游古镇6个,旅游特色村39个,星级乡村酒店43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 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家乐、乡村餐饮点226家,其中规模以上农家乐72家。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逐步完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独具川西民俗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成都周边乃至国内外游客。近五年来,全区游客总人数从2006年的161.6万人次(占成都总人数4%)上升到2009年的750.8万人次(约占成都总人数的13.6%),全区旅游总收入占GDP百分比由2006年的1.18%上升到2009年的4.2%;2009年,全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三产业的比例从2006年的3.67%上升到2009年的12.8%。2010年温江区接待游客7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9亿元,全区涉旅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② 根据《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预测,到2015年,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年经营收入将达到40亿元,休闲观光农业产值占旅游总收入的18﹪;休闲观光农业吸纳劳动力80万人,占全部农业劳动人口的30﹪。而到2017年,这些数据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再次被刷新。由此可见,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相当可观的总体规模,并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基本模式 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开发出了多样的具体发展模式。但就目前而言,最为主要的还是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即以农民(或企业)自发经营为主、政府少量扶持为辅、农民自发分散经营围绕当地特色产品这一载体而提供食、游、乐等系列服务的发展模式。[3]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特色旅游古镇6个,旅游特色村39个,星级乡村酒店43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2010年全市农家乐旅游项目接待游客3825.288万人次,接待收入290171.3万元,农家乐总数3983家,农家乐从业人员30354.01人,纳税额18037.36万元。其次是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即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的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型的现代观光农业。[3]这种新模式有助于景点旅游项目的整体包装和宣传,既体现了强烈的政府主动参与色彩、加快了产业发展速度,又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追捧,还能够较快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很多地方当前重点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体验、参与观光模式近年来受到城市消费人群的追捧。体验、参与模式是通过农民承包地流转,以“认种”方式吸引城市居民租种农民土地,以委托农民代管或者自己亲自耕种的方法种植蔬菜、花草、果木等,使城市居民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此外,成都市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以历史旅游资源为基础创新出古镇开发这一崭新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开发出了洛带古镇、安仁古镇等优秀的观光农业经典品牌,很好地将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糅合到一起,推动了地方旅游业以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各种具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中,又因为地域特色的差异、目标人群的差异、服务依托载体的差异以及具体服务项目与服务程序的差异而又分为更为多样而细致的小模式。正是这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共同成就了成都市观光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三)主要特色 在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概括而言,就是“政府引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4] 一是政府积极引导,进行高起点的总体规划。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③建设时,市政府就提出了“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开发集约化”的科学规划思路。[5]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工作的中心任务,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规划出重点镇和重点村,并在人、财、物上予以倾斜,全市各区(市)县在重点镇和重点村的发展中,以旅游为依托,以旅助农,以旅促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型村镇建设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成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了《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006-2015年),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以城郊和周边区市县为重点,平原—丘岭—山地梯次发展布局和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是集体运作,一般是以一个村或一个景点为单位有机打造整个观光农业的发展。如一些区县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按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村镇建设,打造了一批旅游特色型村镇。如锦江区“三圣花乡”、龙泉驿区桃源村、双流县大林镇等。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将川蜀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有机地融入到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之中,既增加了景区文化内涵,提高了品味,又为游览者提高了别样的情趣。“花香农居”、“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三是农户积极参与,寻求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规模效应的产生。在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很注重农户的积极参与,一是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与人力支持;二是农户的参与有助于在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更具“乡土气息”的同时,推进乡村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进而大幅度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水平。此外,在“政府引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的基础上,成都地区在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大型节会活动对于产业的带动作用与积极意义,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中国骄子节”、“荷塘月色彩灯节”等盛大节会在吸引大量旅客、提升景区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景区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促进景区向更高档次迈进。 四、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与发展瓶颈。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制约成都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又为其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模式的单调性 多样而成熟的发展模式是休闲观光农业的生命力所在,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在积极创新发展新模式的同时,也客观存在模式单调、各种模式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的单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少,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欣赏品味快速提升的城市消费人群的高层次消费需求。在经历了最初的猎奇心理之后,到城郊农村休闲观光的旅客已经不满足原始状态的看花、看树、看果木,吃鸡、吃鱼、吃山珍,他们希望在繁杂的都市生活的空隙品味到更高层次的心灵的憩息。据调查,在成都地区,以解除疲劳、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休闲者所占比重增大,以游山玩水、品尝农家新鲜产品为目的休闲游客比重在下降。[6]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未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并很好地与之相契合,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展以及质量的提高。 二是现有发展模式严重不均衡,投资少、技术含量少、服务水平低的发展模式比重较大,现代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比重小,具体说就是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占了大壁江山,而新型的、具有现代创意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所占比重较小,尤其是受现代都市居民追捧的参与、体验性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更是凤毛麟角,难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总之,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既无核心竞争旅游产品,又无整体集中营销场地。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目前还没有部级知名乡村旅游企业或产品品牌,没有在外地游客中形成影响力,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二)季节的依赖性 成都地区常年气温在零度以上,一年四季山清水秀,非常适合人居。气候条件也是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另一方面,成都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呈现出了很强的季节依赖性。春季鲜花盛开,桃花、杏花、以及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成为城市居民争相观赏的美景;夏秋是水果的季节,吸引大量旅客周末或节假日到城郊果园尝鲜。因此,春夏两季尤其是春末夏初是休闲观光旅游的旺季。但是进入冬天,气温下降,田园凋敝,再加上四川地区独特的阴雨天气,使得休闲观光旅游门庭冷淡,甚至是进入“冰封期”。即每年的3-6月、9-11月是乡村旅游的高峰期,其间乡村人满为患,其余季节门可落雀。休闲观光农业这种明显的季节依赖性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全年客流量,减少了其直接经济收入,削弱了休闲观光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季节依赖性极不利于旅游要素配置和资源利用,由于旅游设施以及旅游工作人员的季节性闲置,造成了设施及劳动力的季节性浪费,最终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投入—产出的比例,进而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辐射的有限性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极大关注。这在于旅游业不仅自身在创造产值,而且对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根据乘数效应理论估算,旅游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三个间接就业机会。[7]旅游业的这种对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同样,观光农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但是,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于相关产业的辐射性却比较有限。无论是对于周边地区之外的远距离目标人群的辐射,还是对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休闲观光农业都存在有限性。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消费人群主要就是成都市区以及周围一百多公里范围内几个交通便利的城市的居民,而对于远距离的消费人群缺乏吸引力。当然,这也与国际上就休闲与旅游的距离划分基本一致,如美国旅游数据中心就是将大于160公里的游憩者称为旅游者,小于160公里的即是休闲者。[7]但是,这样一来,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参与者就主要是近距离的周末或者节假日的短暂游玩,大多还是一日往返的自驾游,这在限制了游玩人数的同时,也使其对相关部门诸如食宿、交通等部门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辐射性。#p#分页标题#e# (四)政府的扶持性 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有浓重的政府扶持的色彩,从产业的总体规划,到具体项目的设计,再到土地的流转与使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产业利益的分配与调控,无不凸显着政府权力的在场。当然,政府的扶持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快速发展,为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性,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当前体制下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最优选择。但是,如果一直依靠政府的力量来维持观光农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它制约了农民这一市场主体的地位以及主体利益的获得。[8]此外,政府权力的强力推进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会导致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有浓重的行政指令色彩,缺乏长足的发展后劲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会因为将来政府关注点的转移而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停滞乃至倒退。同时,政府的过度参与也使得市场调节的基础性地位遭到侵蚀,削弱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导致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的产生与集聚。例如,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市场调节的问题,但是,政府的参与很容易将一个纯经济问题演变为一个政治问题,增加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复杂性。 五、成都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前景探讨 (一)从传统走向现代农业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休闲观光农业的消费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超越最初的猎奇心理与尝鲜品味,开始向更高层次迈进。这就对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必须紧抓时代脉搏,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以灵敏的市场嗅觉预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大力促进产业从传统向现代农业模式的推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新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保持休闲观光农业整体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以及品牌的创新,着力打造一批反映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果、符合现代旅游人群消费需求以及与国际观光农业发展脉络相一致的现代化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模式,用现代观光农业发展新模式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如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的目标,全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普通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景观,强化整体性保护和利用的意识,使农民集中居住区既不缺少民居特色又与地形地貌和田园风光相协调。强调保留乡村记忆,珍惜“足下文化”,一颗老树、一口老井、或一间老房、一段道路都是乡村的记忆。同时,着力打造体验、参与模式的休闲观光农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多途径增加收入的新路径,为城市居民搭建一个参与城乡一体化的新平台。[3] (二)从季节性走向常态化 季节依赖性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限制因素,它直接制约着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后劲,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打破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季节性依赖,使其发展由季节性走向常态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要在成都地区全年气温在零度以上以及冬季仍旧山水清秀的优点,采取得力措施,建设一批反季节花果生产基地,发展一些反季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使旅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花的海洋、瓜果的世界,从而吸引城市目标人群在阴冷的冬天到乡间找寻一份“春意盎然”;开发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以及植物“克隆”工厂,使旅客即使在严冬也能得到意外的惊喜与收获。[9]这样,就会充分将秋冬两季的消费市场搞起来,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全天候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大量增加休闲观光农业的总体产值;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相关设施与人员服务,避免设施与人员的浪费。 (三)从政府扶持走向市场主导 针对以往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扶持性特点,必须重塑以市场为主导的准则,坚持市场在休闲观光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配置、项目的设计以及利益的分配。从而使得整个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政府的长官意志。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成都地区整个休闲观光农业的区域配置与持续发展,甚至为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杜绝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因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失误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力避因为政府换届等原因而导致的政府经济关注点的变化而对观光农业发展造成的危害,缓解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发生利益纠纷时所处的艰难境地;此外,以市场为主导,建立和完善民间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既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也为化解政府与农民在休闲观光农业中的利益分配矛盾,[10]从而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的角色在于协助农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业主)、投资主体的扶持力度,在水、电、气、土地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乡村旅游道路交通、旅游标识、管网、旅游环境整治等建设上给予资金倾斜;另一方面要加大乡村旅游农副商品的开发支持力度,不断激活农村的要素潜能、激励农民的创业热情,着力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以农业为载体走向系列化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想做大,就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使游客来了之后有得玩、住得下、舍不得走,从而创造出一定的规模效应,而以农业为载体的系列化发展就是一条可行的推进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以农业为载体,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一方面,以具体项目为基准,往上、下两个方向延伸休闲观光农业的整个产业链,从而在城市郊区形成一条条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进而形成系列化的休闲观光农业。游客既可以参与农业生产,体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又可以加入花卉与果实采摘,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蕴;还可以参与产品的深加工,体会现代农业的高速便捷。另一方面,以区域划分为基本单位,统筹发展,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格局,使旅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9]从而在区域内培育系列化的旅游产品,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