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3 09:18:41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1

1.1农业经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掌握在农户手中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多,有的农户也逐渐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也由过去传统的耕种者转变为经营者,同时也相应地具备了经营权和独立财产权。就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而言,所有的产品及生产资料均是由集体拥有和控制,生产活动及经营计划也基本都是由集体来决定,国控越来越弱。与此同时农村好出现了大量的私企以及三资企业,为实现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对经营者的要求相对较高。

1.2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向复合化转变

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过程中,以往农村的自给经济也逐步向着商品经济转变,原本单一的经济形式也开始向多种经济形式转变,单一的经济结构也慢慢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从而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新局面。

1.3农村经济关系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以往传统计划经济的指令性特征开始慢慢消失,农村中的生产经营活动正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成为经营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各种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逐渐走向市场化。

1.4农村农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

随着支农扶农政策的出台,全国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农民农业税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农业特产税的取消使农民真正体会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实现了政策性增产增收。

2加快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2.1解放思想,走科技兴农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应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应对问题。可以通过实施开放搞活、科技兴农、结构拉动、占领市场、创造品牌等作为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以开放的眼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资,打造农业品牌,抢占国内外市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此外,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民单独经营户在市场中显得过于弱小,为了使其能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生存的能力,必须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市场适应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以此来增强其生产积极性。可利用开办专业村等方式,提高当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2狠抓特色农业,培育优势产业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全国各地都盛产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优质农产品,可以说这就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色和重要优势。现如今,交通条件越来越便利,信息也更加通常,如果农业产业不能拥有自己的特色,不但会使生产效率降低,而且产品也很难找到市场。以我国吉林省为例,其具有十分优越的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东部山区以长白山资源为依托,抓住国家建立中药材基地的契机,将中药产业做大做强,并进一步实现了特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打造出了长白山品牌。中部地区则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依托,尤其是水稻、玉米、大豆等资源优势,并将畜牧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等作为主导产业。西部地区则主要利用经济作物的优势,将杂粮杂豆、淡水养殖、优质牧草等不断发展为外向型农业的主导产业。其它各省可充分借鉴吉林省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以此来推动本省的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2.3积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2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24-02

纳雍县地处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多地少,属于几不延的内陆部级贫困县。近年来,纳雍县创新发展机制,立足资源优势,逐步发展特色产业,如草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高效特色蔬菜、高山生态有机茶、优势中药材等,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纳雍县也由此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纳雍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理念,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等多种措施,建设发展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1.1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

全县已培育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通过QS认证企业8家。在组织建设多元并举的条件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带动生产基地建设,且特色基地不断扩大,帮助农民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促进了畜牧、经果林、茶叶、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因此,不断涌现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主要带动力量。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全县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5个,拥有成员3 825个,注册资产23 411.47万元。涵盖多个行业,如蔬菜、茶叶、中药材、粮食、畜牧经果等,形成了县、乡、村多级组织网络,技术服务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方面。纳雍县农业特色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了提升层次、加快发展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1.3 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塑造“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康苠银针”等茶叶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姑箐牌”、“府茗香牌”、“康苠牌”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玛瑙红樱桃”享誉省内外;沙包“布朗李”、“凹梳核桃”深受消费者青睐;纳雍“糯谷猪”、“黑山羊”、“牛肉干”等产品销售前景看好;反季节蔬菜、纳雍辣椒、脱毒马铃薯、旱半夏等在省内外占有一席市场。具有纳雍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1.4 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

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合理引导土地流转面积8 053.33 hm2,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 633.33 hm2,“四荒”土地流转面积5 420 hm2,合同签订率达70%以上,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较低

纳雍县是国扶贫困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地方财政相对困难,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特色产业名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还不大,个别区域品种老化,商品性能差,严重影响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业效益。此外,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2.2 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弱

农业龙头企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缺乏产品覆盖面大、市场知名度高的大规模企业,总体表现为数量和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在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基地大、企业少,生产多、加工少”。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尤其是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就马铃薯来说,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但是无加工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较弱,未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

2.3 特色产品品牌培育不够,企业与农户间缺乏有效连接

特色农产品种植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覆盖面较小、凝聚力较弱,没有与广大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较松散。

2.4 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是特色农业产业的薄弱环节。农村生产要素包括农、林、水和土地等,其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滞后,有待改革,农业产业化领域在激活民间资本、吸引工商资本、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上多数仍属于松散型,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

3 对策

3.1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

纳雍县特色产业总体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上级政府和部门加大项目扶持、扩大扶持补助范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集约化育苗,通过改造和扩大特色产业现有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科技含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突出科技先导,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1-2]。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

3.2 加大龙头企业资金投入,配套落实优惠政策

资金不足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最大难题,化解资金瓶颈,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融资体系。建议省、市加大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及加工企业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整合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贴息等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协调和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简化贷款抵押、担保手续,降低评估费用,扩大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着力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精深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突出做强龙头,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化关键是要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带动强”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一是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二是提升素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三是发挥作用,带动农民收入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来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

3.3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

纳雍县农产品销售网络还不够健全,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建议贵州省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产地批发市场、农贸交易市场进行扶持,重点用于配备检测设备,完善市场交易功能。扶持在终端市场设立营销窗口,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4 强化农民专业组织建设,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并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3-4]。充分发挥纳雍县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传统农产品品质,打响纳雍县特色农业品牌。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做好机制创新、规范运作、典型带动等方面的工作。

3.5 突出品牌带动,提高市场开拓水平

品牌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要的措施。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做好、做响、做大品牌。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二是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纳雍县良好的生态优势,打响生态高山品牌。三是加快拓展农产品市场。四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 参考文献

[1] 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60.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3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之一。在该政策背景下,衢州市也先后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衢州市"34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和《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若干意见》,为衢州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猕猴桃作为"水果之王"①,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猕猴桃的消费量每年以20%的比例递增,市场发展和需求潜力在不断扩大。

猕猴桃产业是江山市的果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江山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猕猴桃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分散化经营的困境仍然存在,江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还有一些瓶颈尚未突破,江山市没能把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二、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概况

江山市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门,也是华东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长三角"和"珠三角"辐射内陆的"桥头堡"。境内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显著,自然资源丰富。

江山市至今已有25年的猕猴桃栽培历史。经"九五"期间大发展后,猕猴桃种植面积曾达41716亩,产量最高时达8500多吨,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五大猕猴桃基地之一,更被称为"中国猕猴桃之乡"。据调查,现有的产业整体效益有所显著。猕猴桃平均单产提高到840公斤,鲜果商品果率达80%以上,中华系列品种价格从一般1.2元/公斤左右提高到2.0元/公斤,美味系列品种从一般3.4元/公斤左右提高到6.0元/公斤,种植效益大幅提高,2009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

但由于江山猕猴桃尚未形成完全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着特色未突出、技术推广不到位、采后处理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加上近几年实施的"下山脱贫"工程和平原地区由于气候不适宜造成原有园地荒废等原因,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基于对分析主体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竞争中的机会、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将资源和行动聚集在分析主体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为制定提升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清晰思路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利用SWOT分析模型,着手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江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究适合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优势分析(S)

1、自然条件优越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毗邻江西、福建;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无霜期250天左右,年降雨量1650-1850毫米,日照时数2000多小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猕猴桃种植。

2、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扎实,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经过江山人民26年的不懈努力,为今天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也为江山猕猴桃打响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3、交通便利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境内浙赣铁路、黄衢南、杭金衢高速公路、205国道横贯而过。境内建有浙西最大的铁路货运场,与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时空距离在5小时以内,为猕猴桃鲜果的运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运输条件与基础保证。

4、基地规模较大,产量较高

江山市现有基地面积1.5万亩,产量达1.2万吨。栽种基地主要分布在塘源口乡、双溪口乡、廿八都镇、峡口镇大峦口片。猕猴桃已成为江山市山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5、栽培技术日益成熟

自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建立以来,先后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建立起较为密切的技术攻关、引进、协作关系。江山市于1998年制订了《江山猕猴桃》省级地方系列标准(DB/T226-1998)②,2003年,为适应市场需求,修订成《无公害猕猴桃》省级地方系列标准(DB33/226-2004),实施了无公害猕猴桃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使江山猕猴桃的生产和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6、销售已形成一定的渠道

江山市现有100多猕猴桃贩销户,队伍比较稳定,同时周边的玉山、广丰、上绕、义乌等地客商纷纷上门收购鲜果,产品销往上海、宁波、杭州等我国大中城市及金华、义乌及江西等地。

7、拥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江山猕猴桃曾荣获全国第二届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全国第八届农产品展销会金奖、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浙江省首届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产品奖、二次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一次国家名牌产品、二次省名牌产品,先后被认定为绿色食品、浙江省森林食品和浙江省绿色农产品。2011年1月19日经核查审定,江山市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

8、有机肥资源优势

江山市是中国白菇之乡、浙江省畜牧大市,发展中的食用菌产业平均每年可产2.5万吨菌渣,发达的畜牧业平均每年可产畜禽粪便70万吨以上,为猕猴桃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保障。

(二)劣势分析(W)

1、江山市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未突出地方特色

江山市现有特色农产品有蜜蜂、白菇、生猪、蔬菜、水果等。水果产业是传统特色产业,多年来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8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82333亩,产量68740吨,总产值近亿元,在全市种植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柑桔面积5.2万亩,产量4.5万吨;猕猴桃面积1.5万亩,产量8000吨。

表1 2008年江山市水果种植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江山市农业局文件

水果生产以柑桔为主,面积和产量占水果面积产量的63.2%和65.5%,2008产值达3720万元,在干鲜果生产中居于老大地位。此外,还有其他水果种类。猕猴桃作为江山市的特色产业,面积和产量却仅占水果面积产量的13.3%和13.6%,而其产值达到了3200万元,占水果当年产值的1/3。

由此可见,江山市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呈现不合理状,作为特色的果品,猕猴桃具有极大的产值和经济效益,而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限制了其种植规模,严重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2、从猕猴桃本身来看,主导品种不明显,品种种植比例欠合理产销矛盾突出

其一,江山猕猴桃主要有软毛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硬毛)两大类。其中软毛中华猕猴桃又有四个变种。各种变种在当地均有种植,主导品种不明显。

其二,中华系列品种以"早鲜"(79-5)、"金丰"(79-3)为主,种植面积有870亩,占实际总面积的73%。美味系列品种以"海伍德"、"徐香"为主,种植面积为312亩,占实际总面积的26%。由于中华系列品种(特别是中熟品种金丰)不适应市场需求,而美味系列品种在种植比例上远低于软毛品种,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效益得不到显现。

3、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大多为农户分散经营

一家一户的栽培模式,使得技术传播慢、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经营成本高、产品规格千差万别、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同时,对农药残留检测与质量监控缺乏有效的办法,给产品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林业局果业办科技人员告诉我们,江山市猕猴桃产业基地仍属分户经营、粗放管理,其科技含量低,缺乏良种,导致种植面积明显萎缩,品质下降。

4、生产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

猕猴桃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在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施肥方法、适期采摘等方面,管理尚不能全部按标准实施,导致产量、品质、效益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另外,由于技术干部短缺、农民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猕猴桃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5、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农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欠缺,且产后加工和销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够强

从现今产业发展看来,鲜果采摘后直接由贩销户从果农处收购,大部分经装袋装箱后,直接运往上海、杭州等我国大中城市,只有小部分进入加工企业。由于目前仅有两家小规模的蜜饯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江山猕猴桃产业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其深加工和销售非常欠缺,且并未将其品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6、农户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差

江山市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均相对落后。且江山市山地面积较广,山区人口占有一定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推广。据调查,农户大多为四、五十岁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早摘、摘青现象严重。

另外,由于猕猴桃大多种植在山地,受自然条件限制,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而猕猴桃还存在未搭架或搭架不科学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猕猴桃的正常管理工作。

7、资金欠缺,投入不足

江山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有资金主要由农户自筹,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基本没有信贷资金。

据了解,2009年全市猕猴桃产业的扶助资金,仅靠林业部门发放了12万元,这对亟需产业升级的猕猴桃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三)发展机遇分析(O)

1、全国猕猴桃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极少,发展空间及市场潜力巨大

据有关资料反映,到2001年底,全国猕猴桃总面积为5.6万公顷,年总产量为50万吨,仅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0.5%。且据市场分析:猕猴桃消费量每年以20%的比例递增,市场发展和需求潜力巨大。从国际市场看,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消费量大,日本、希腊等国每年需大量进口,东南亚和中东各国基本不产猕猴桃,全部依赖进口,出口市场潜力也很大。

2、猕猴桃产业培育相对难度较大,不易"跟风"

猕猴桃的产、运、销、加等产业体系建设要求严密,建设难度较大,不易"跟风"生产。而一旦产业建成,又有其它水果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3、政策优惠措施逐步推广

江山市为鼓励果农种好猕猴桃,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发展1亩猕猴桃基地补助100元;新搭猕猴桃水泥架1亩补助200元;凡是运输猕猴桃在开通绿色通道之后,进城车辆不收进城费等。

(四)面临的威胁分析(T)

1、基地面积锐减,总产量不足,市场占有率低

由于白水坑水库淹没了原先最大的周村乡、定村乡猕猴桃基地,加上近几年政府实施的"下山脱贫"工程和原有园地荒废等原因,2005年全市猕猴桃普查实际面积为1192公顷,仅占累计面积的40.6%,猕猴桃产业受到很大影响。至2009年止,全市猕猴桃面积仅保留1005公顷,产量5000多吨。

另一方面,由于果农对园地的管理水平较低,部分园地失管,导致产量相对不足。全市的1005公顷园地,常年产量只能以5000吨计算。

2、与精品果相比,本地大路货多,难以满足大中城市的消费需求

在2010年浙江省精品水果展销会上新西兰产的优质猕猴桃每只卖到7-8元仍不乏追捧者,而即使是江山猕猴桃的优质品种"徐香"猕猴桃每只最多却只能卖到2-3元,仅新西兰猕猴桃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就是大路货与精品果之间的区别。

所谓大路货就是猕猴桃的三大主要商品性能不过关,与精品果、进口果无法竞争,价格平平,效益不高的商品果。这三项主要商品性能就是:外观、内质和存放期。其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2大路货与精品果三大商品性能差异表

资料来源:江山市农业局文件

大中城市的消费者,大多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如果江山猕猴桃不进行品种改良、产业转型升级,将难以在市场上获得具有优势的占有率。

3、周边地区竞争激烈

目前,我省上虞、宁波、黄岩、衢州等地的猕猴桃产业正借势而起,形势十分逼人。如上虞章镇正欲把章镇打造成中国东部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如此激烈的竞争,江山猕猴桃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三、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调整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突出地方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重塑产业结构,突出猕猴桃种植的优势,增加种植比例和各基础设施、技术、资金的投入。从2007-2009年的猕猴桃产业成本-收益表来看,扩大猕猴桃产业的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更是振兴江山特色农产品产业的不二选择。

表32007-2009年江山猕猴桃产业成本-收益表

资料来源:江山市农业局文件

(二)以市场潜力和市场预期为导向,优化猕猴桃种植品种

由于现今市场消费偏向于美味系列,因而,要促进产业的发展,猕猴桃的选种和品种搭配、成熟期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过品种结构的优化,才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三)创新经营模式,培育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改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

鉴于目前的农户分散经营模式,生产成本较高,资金筹集较难,技术推广较慢,设施建设较差,产业的发展较滞后。因而,要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实行规模化经营是根本。而要实行规模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巩固建立示范基地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四)加大投入,形成一条完整的集研发、种植、贮藏、加工、包装、销售、品牌运作为一体的产业链

研发阶段,应该将技术推广到各基地、各农户间。种植上,推广新技术,防止早摘、摘青,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贮藏上,扩建猕猴桃贮藏库。加工、包装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完善产品的深加工,平衡猕猴桃果品市场由于季节性造成的市场空白期,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向相关多元化市场的扩张。销售上,摒弃贩销模式,拓展中间商和营销人员队伍,加强销售环节,增加销售投入,同时,形成分类管理,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为实现相关产品的市场渗透和大规模推广创造条件。品牌运作上,发挥20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创特色产品,结合销售环节和深加工环节,打响品牌,使其在果品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力。

(五)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促进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对专业生产大户和基地区果农加强技术培训,使他们不仅掌握常规栽培技术,而且能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和不同园地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种植和栽培方案。

(六)招商引资,政府扶持,加上开发农业金融产品,共同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在资金充分流动的今天,首先要大力招商引资。同时,政府还应给农户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除搭架补助外,开通猕猴桃专用绿色通道、实施零星园和库区移民园的合理流转,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利好政策。另外,金融机构可创新性地开发专门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

(七)在旅游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发展生态采摘园

藉由2010年江山江郎山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利好背景,江山市的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也得到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生态采摘园也是江山猕猴桃产业可以尝试的新途径。

注释:

①引自baike.省略/view/1216557.htm.

②浙江省第一个地方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承江:"基于SWOT分析下的湘西自治州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9期.

[2]罗时健:"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年第18期.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4

本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市场竞争已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明显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农业为主的新疆经济,地域特色、资源特色显著,是我国具有特色农业优势区域之一。如何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并将其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新疆经济的整体优化和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新疆区域资源优势、社会经济优势的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环境优势

资源环境。新疆地域辽阔,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达2200~3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70%,是我国日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丰富的光热资源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不仅使瓜果等农产品着色浓、颜色艳、品质好,而且利于果木和作物养分积累,为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林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而新疆绿洲农业的相对隔离、干旱的气候条件、优质的水源和适时灌溉的农业生产模式,使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拥有巨大的绿色环保生产条件。此外,新疆具有丰富的农作物、果品品质资源,库尔勒的香梨、吐鲁番葡萄、库车的小白杏、阿克苏的核桃、哈密的枣等。据资料记载,新疆的果树资源约有16科33属114种近1000个品种,在众多的林果品系中优良品种约有3000种之多;新疆红花种质资源鉴定与繁殖入库1550份,占国家入库总数的 63.4%,成为我国红花入库之最。

市场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结构最终决定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尽管在总需求中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比例下降,但总量会上升,同时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初级农产品、低档产品比例下降,加工品、特色产品、优质产品的比例上升,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3年新疆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85年的123.87公斤下降为71.77公斤;人均肉禽类消费量由17.25公斤增长到27.75公斤;蛋类从3.5公斤增长到8.86公斤;水产品由2.6公斤增长到5.3公斤;鲜乳品由16.4公斤增长到30.76公斤。反映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46.85%降为2002年的34.11%。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很大,这又为新疆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市场条件。

社会经济环境。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自给有余。从新疆来看,情况亦如此。据新疆统计资料显示,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70.01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801.64万吨;肉类由1978年的9.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15万吨;禽蛋由1978年的4.29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23.62万吨;棉花由1978年的5.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60万吨,棉花生产、规模与产量的生产优势十分突出。另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如哈密瓜、库尔勒香梨、红花、葡萄、细毛羊、乳品和牛羊肉等,每年有50×104t特色瓜果产品外调出疆,畅销国内外,效益明显提高,有能力成为我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生产基地。而特色林果园艺业和畜牧业在市场、资源和生产条件上也具有快速发展的明显优势,以加工番茄、胡萝卜、石榴汁(酒)、枸杞和红花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产业成为新疆特色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珍禽和珍稀水产为代表特种养殖也在蓬勃发展。此外, 近年来政府对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而且新疆交通的自我完善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一批公路项目的建成和新疆航运的发展正有效地改善着新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交通困境日趋缓解,对公路、铁路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也将逐渐加强,必将有力地推动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及信息流的广泛交换,大大加快了特色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速度,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大,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了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疆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外部环境。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化经营方式整合现有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大有可为。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特色农产品生产质量、工艺落后。其一,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量少,比重低,农业中以区域优势为基础的特色主导产业未建立起来。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真正确立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高、技术领先的特色主导产业。棉花、小麦、甜菜、西红柿一直是传统主导产业,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些产业链,但相比之下十分薄弱。其二,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限制因素,导致一些已建特色农产品基地品质退化严重,良种繁育工作没有跟上,大量的优质乡土品种没有得到好的开发和挖掘。其三,特色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滞后,农业产业链条短,市场范围狭窄,缺乏对农业生产的拉动效应。从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品质来看,新疆大部分特色农产品基本上还停留在初加工阶段,由于加工、包装手段及标准化程度较落后,加工效益较差,特色农产品后续增值效益未充分发挥出来;从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品质来看,由于缺乏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检测手段,特色农产品还存在着整齐度、纯度、净度较差以及包装粗糙等问题,因此商品品质不高。此外,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能力差,使销售内地和出口的优良特色农产品受阻。

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多数企业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企业少。多数龙头企业,一是实力不强,仍然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自有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能力低;二是管理水平低,决策能力、应变能力、销售能力不强;三是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科技人员较少,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较低。

农产品流通不畅,市场体系有待完善。市场开拓、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难点,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新疆与内地仅靠兰新公路等仅有的几条干线相连,运输路线长,地利上不占任何优势,成为阻碍农产品流通不畅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运作中的职能需要尽快转变。由于目前新疆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运作中仍起决定作用,大大影响产业化的进程。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须给政府一个恰当的定位,使政府由产业化经营的直接参与者转变为间接管理者。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地域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在名、新、特、优上大做文章。目前新疆特色农业主要包括:特色种植业的棉花、哈密瓜、番茄等,特色林果业的库尔勒香梨、枸杞、葡萄、大枣、核桃、石榴等,以及优质畜牧业的细羊毛、乳制品和牛羊肉等。走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首先必须重视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优质棉产业基地建设 以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为目标,以提高品质和发展多类型棉为突破口,调整棉花种植布局,稳定宜棉区,严格限制次宜棉区发展,淘汰风险棉区;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细绒棉、中长绒棉、长绒陆地棉和彩色棉的生产基地;全面推广超宽膜、高密度、机采棉、膜下滴灌、精量点播、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成熟配套技术,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特色林果园艺业基地建设 特色林果园艺包括发展哈密瓜、葡萄、库尔勒香梨、皮亚曼石榴、优质杏、薄皮核桃、蟠桃、大枣、巴旦杏等名优特瓜果基地。通过优先发展优质苗木种子基地建设,提高特色林果园艺产品质量、规模和效益,形成系列化、多类型、多品种、高质量的特色、优势林果园艺产品。

优质畜牧业基地建设 新疆草地和饲草料资源丰富,畜种和畜产品质量优良是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其中最具优势的是细羊毛、乳制品和牛羊肉,新疆细毛质量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最好的澳毛质量水平。在保障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前提下,一是着力改良草场、遏制草场退化,在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并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发展以出售草皮或饲草为目的的草业;二是以细羊毛、乳制品和牛羊肉为重点,抓好细毛羊和山羊绒基地、肉牛和肉羊基地、乳制品基地和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大力繁育和推广优良畜种、草种,推广普及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建立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三是采取分散经营与规模化经营相结合的途径,大力发展特色珍禽水产养殖业、马鹿等特种动物养殖业,逐步实现优质化、规模化。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还要依靠科技提高产品档次,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此外,还须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龙头”,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首先,从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的开发能力,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及发展后劲等方面考核、选择龙头企业。既注重当前表现出来的优势,更注重发展潜力,既研究市场优势潜力,又分析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与潜力,尤其是人才技术资源的优势潜力。其次,通过各种优惠宽松的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在贷款方面,一要保证财政对农业投入重点用于特色农业产业化,而用于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重点则要用于龙头企业;二是调整信贷结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其它商业银行资金投放重点应支持龙头企业,在信贷资金计划安排上给予重点保证,统筹安排贷款,提供承兑汇票、信用证和结算业务,对大型项目、基地开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实行龙头企业承贷承还制度。在税收方面,减免地方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凡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以及流通领域内相关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可免征一定期限的所得税。此外,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建立龙头企业风险保障体系,减小企业风险;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组建特色农产品集团作为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大型龙头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租赁融资等多种方法在资本市场上多渠道筹集资金获得快速发展。再次,龙头企业的建设,一要依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将企业塑造成面向市场的新型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使龙头企业成为规范的现代企业;二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特色产业化龙头;三要强化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市场建设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一要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支持和逐步发展各种营销组织和中介组织,参与特色农产品流通,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要有计划地在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产地和集散地扩建、改造、新建一批具有新疆特色、能够辐射和影响周边区域乃至全国的综合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逐步形成有形市场流通与无形市场交易的现代化流通环境,保证特色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产业优势。

政府职能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建设主要包括强化、弱化、转化三方面,即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弱化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转化政府的社会职能。第一,强化公共管理理念,实施公共管理。这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行政的理念,杜绝违法运行,“暗箱”操作;政务公开的理念,保证民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层级管理的理念,扩大政府系统内部的沟通、协作与监督;公开服务的理念,将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注入政府管理之中,追求创新、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目标。第二,明确政府维护市场正常运行和弥补市场缺陷的基本职能,将单纯的经营性事务,即没有外部性或外部性较小的经营,由市场机制调控运作;将具有较强外部经济的经营性事务,比如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主体培训等具有社会公益的行为由政府扶持。第三,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保证市场运行的外部条件。在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减少行政干预,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控,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提供服务和改善发展环境等综合性措施,保障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关键。由于特色农业的主要方向是优质产品、专用产品、深加工产品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进行,需要相应的先进生产资料以及技术、加工和销售等配套服务,所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仅是改变经济行为主体就能够解决的,除了农业生产环节以外,还需要相应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此,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从新疆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建立适应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融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服务形式、多种联系渠道于一体的多样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通过各服务组织的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发挥特长,优势互补,建立立体化的多功能服务网络;三是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独立的新兴产业,在充分满足产业化链条各环节需要的前提下,应实现服务性质的有偿化和服务经营的企业化;四是协调各服务组织之间的关系,减少相互间的重复建设和利益纷争,使服务组织逐步向一体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并通过合同购销、合作供销等形式密切与农户联系,建立灵活多样又有章可循的运行机制;五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适应市场运作规律,制定日益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和法规,既保障各服务组织的基本权益,又强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行为的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元京.西部特色经济的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探讨.经济学家,2001(2)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5

近年来,大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工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特色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装备支撑。2018-2020年在全力实施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同时,着力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到2019年底,大丰区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9%,2020年确保达到50%以上。

1主要做法

1.1做好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报纸、微信等多种媒体,区镇两级联动,开展全方位、多途径的特色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激发特色农业生产者、从业者的购机热情,彻底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问题。同时积极协调组织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条线广泛开展特色农业机械化机具与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大力宣传特色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

1.2做好技术指导

着力抓好特色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熟练掌握先进适用特色农机安全规范操作和生产管理技术,彻底解决“有机难用”问题。连续多年组织召开全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现场观摩推进会,十余家农机产销企业安排50多种特色农机具进行现场演示和培训。结合“请进来、送出去”活动,邀请农机专家开展特色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培训,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外赴品牌农机生产企业、先行应用单位参观考察学习。同时,组织区镇两级农机技术人员走访设施农业、畜牧、水产等规模基地和种养大户,全面了解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机技术服务工作。

1.3做好部门联动

积极整合部门技术资源,加强农机与农技、畜牧、水产部门等密切协作配合,注重良种、良法、良机融合,制定适合我区农业生产实际的技术路线、作业标准和机具配备方案,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技术装备体系。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自动饲喂、环控、疫病防控、粪污处理、挤奶、捡拾鸡蛋机械化发展成功典型案例,推进畜禽养殖机械化;利用自动化育苗、智能投饲、水质监控机械化发展成功典型案例,推进水产养殖机械化;结合丰收大地、盐土大地等23个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发展,发展耕整地、智能灌溉及园艺蔬菜种子处理、育苗、移栽、施肥、贮运等机械化;积极发展果树植保、施肥、储藏、分级分选等机械化装备,布点示范果树生产机械化。

1.4做好因势利导

广泛开展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论证,做大培强各类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在做好调研把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引导小户抱团发展。全区设施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耕整地、灌溉施肥、环境控制、田间转运环节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而播种、移栽、收获水平还处在试验、示范阶段。到2019年年底,我区畜禽养殖饲喂、粪便处理、环境控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40%、60%、70%以上,2.1万头奶牛全部实现挤奶机械化,鸡蛋自动捡拾系统占养殖总量30%以上;水产养殖机械投饲、水质调控、清淤水平分别达到90%、70%、60%以上;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3400余台套,作业水平达50%以上。

2存在问题

2.1发展不平衡

受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的限制,全区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机械设备投入较多、种类丰富,机械化程度也较高,相比之下,蔬菜园艺和果桑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

2.2融合不紧密

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与机械化作业不能完全适应,加上基层农机技术力量不足,在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培训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生产需求。

2.3技术创新不强

种植、收获、采运、加工等成熟机械设备不多,许多特色农机还停在研发阶段,没有批量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4农机补贴不足

与大宗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配套农机具相比,特色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品种和政策补贴力度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

3对策与建议

3.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各镇(区、街道)、农业农村局及有关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协作联动的工作推进体系,制订出台我区加快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农业产业与机械化互相促进、交融发展。农业农村各条线积极协作,围绕重点突破智能化、机械化,推进设施园艺、果桑花、设施养殖、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

3.2强化部门配合

构建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抽调专人、集中办公,明确各自责任,共同协调推进。水利部门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农村部门做好种植、畜牧、水产等先进适用农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财政部门做好特色农机发展专项扶持的资金落实和全过程使用监管,科技部门做好适用农机的科研开发,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

3.3强化典型示范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6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106)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1]。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及农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源泉。着眼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特质,可以将河北地区适合产业开发的农村文化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特色农业资源,如顺平桃花、满城草莓、赵县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资源,如张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艺术,包括河北梆子、评剧等21个地方剧种,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种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数十种特色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与京津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战略经济圈,文化产业单位上万家,涉及20多个行业,集中了我国80%的影音制作机构和人才。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通过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村文化产业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1.3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农民收入水平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对文化产业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可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特色手工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长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别为142.69%、179.31%,恩格尔系数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经济基础。

1.2劣势

1.2.1发展机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举步维艰[3]。文化产业是新兴行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前景预期远不如城市文化产业,投资者不愿冒风险;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经营风险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面临困境。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政府的重视,仍以文化事业发展形式进行,相关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政策。

1.2.2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比重偏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依次为12.0%、52.7%、35.3%,虽然同1994年三次产业贡献率(15.1%、55.8%、29.1%)相比,农业的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仍为主导,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术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重视不够,地方设立的传统文化技术学校只重视文化艺术技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园区、集聚区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集聚区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和管理,特色不够显著,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最后因“有园无业”变成产品的展览园或文化博物馆。园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咨询机构、服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为文化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条龙服务机构缺乏,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区的长期发展。集聚区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经济优势,如果不能与区域特色文化相容,并产生文化黏性,则没有任何意义[4]。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初始动力,要使其持续发展,园区内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么,这种集聚只是一种空壳[5]。

1.2.4农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不仅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还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0.71%);全国农村及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分别为9.57%、12.85%,河北省农村和城市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为7.22%、10.71%,均落后于全国文化消费水平。

1.3机遇

1.3.1产业政策环境优势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10-2015年)》、《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繁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完善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政策规定,突出抓一批以蔚县、曲阳、武强、平泉、北戴河、丰宁、双滦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为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树立一批县域文化发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评选出“三个十”,即十个文化特色县、十个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十个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经验可循河北省部分农村积极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为其他农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蔚县剪纸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被称为“蔚县模式”,其2012年剪纸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蔚县新的支柱性产业。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积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途径推动技术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业态创新。坚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渐走向规模化、连锁化生产经营,由店面销售走向网上营销,由单纯的实体集聚走向有着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无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广蔚县经验,将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曲阳石雕、馆陶黑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民间工艺地域性产业基地。

1.4威胁

1.4.1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等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平均水平为9 551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4 893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远,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133∶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胁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未真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产业贡献率(6%~12%)差距还很大。

2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双轨制”投融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民营资本注入、引进外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解决农民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广大的县域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这一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处于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建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或城乡信用合作社联合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2.2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联动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性,可以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政府引导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农业资源同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味饮食、民族服饰等资源,开发休闲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引导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餐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艺制品技术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文化技术传承人的同时,进行中华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

2.3完善实体集聚,打造无形集聚

完善实体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优势,建立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个性化、差异化[6]。打造园区无形集聚新模式则要求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实现园区集聚不仅可以是实体形式的集聚,还可以形成无形集聚,如逐步实现“网络集聚”,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入驻园区繁琐的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文化企业的交流范围。

2.4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丰富农村文化消费,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子营销网络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第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特色文化产品,以适应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形式多样的特点。第三,积极引进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打造特色文化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文化形象,还能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民俗演艺业的发展[7]。

2.5实施文化产业“死”-“活”-“动”战略

政府应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发挥乡镇及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积极借鉴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死”到“活”的转变。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8],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真正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活”到“动”的转变。

3小结

河北省农村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应对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两种属性。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文化同商业、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坚持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河北省逐渐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究――以芜湖市为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1(6):73-76.

[2] 李乐明,叶彩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晓春,张彦国.唐山滦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11-16.

[4] 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41-44.

[5] 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236-239.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7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主要突出“特”字,是和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它不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为目的。

(二)特色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生产的区域性

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特色农业生产的区域性。较之于传统农产品而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其原因一是因为特色农产品对自然条件有着比传统农产品更高的要求;二是由于市场需要的特色农产品是多种多样的,而任何一个区域(尤其是在县乡区域范围内)很难同时提供多种特色农产品。

2•产品品质的优质性

与传统农产品相比较而言,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品质的优质性上。这是特色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精河县的枸杞不仅粒大、肉厚、色鲜,而且产量高、品质好、药性强、品质居全国各产区之首。不仅大陆市场行情好,而且成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倍受推崇的营养珍品。额敏县红花籽亚油酸含量高于世界各地(如:美国加州红花籽亚油酸含量为76%,北京的为78%,而额敏县的含量高达87%)。哈密瓜含糖多,但吃而不腻;巴旦木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其营养价值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居经济林果之首;红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多、脆而甜等等。

3•产品产量的经济优势性

特色农产品品质好,市场需求量较大,当产品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其相对收益也就比较大。如:吐鲁番地区1999年产葡萄37•6万吨,产值近6亿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收入的60%来源于葡萄。精河县枸杞年产量近6000万元,全县3•3万农户中有1•8万户靠种枸札走上富裕之路,人均收入由70年代末的300元提高到现在的2450元,其中托里乡富甲一方,县财政每年可以从中得到400万元的财政收入。

特色农业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关联的,缺一均不能形成特色农业。区域性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它是特色农业能否存在的先决条件。产品品质的优劣与否是特色农业能否持久发展的关键因素。特色农产品吕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能否实现其市场价值。产量是形成特色农业的充分条件。产品质量好,但产量低,则无法产生规棋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将难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特色农业也就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要优选品种,提高产品品质,三是要科学种植(或养殖),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产量,包括单产和总产。

二、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新疆太阳辐射量普遍较大,日照长,光质优越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使瓜果等农产品着色浓,颜色艳,品质好,农作物生长期积温大,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果木和作物养分积累。这为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林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新疆具有丰富的农作物品质资源。例如:新疆红花种质资源鉴定与繁殖入库1550份,占国家入库总数的63•4%,成为我国红花入库之最。

(二)市场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95%以上的人口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新疆也同样如此。从全国来看(新疆亦如此),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自给有余。据国家统计局新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统计资料显示,我区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70•0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830万吨;肉类由1980年的12•7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59•96万吨;禽蛋由1983年的3•1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3•34万吨;棉花由1980年的7•92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25万吨。与此同时,1998年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80年的138•14kg下降为84•9kg;从1980年至1998年,城市人均肉禽类消费量由7•32kg增长到29•27kg;蛋类从0•85kg增长到6•98kg;水产品由3•12kg增长到3•90kg;鲜乳品由9•12kg增长到19•04kg。反映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7•26%降为44•65%。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很大,这就为新疆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市场条件。它是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政策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优势农业资源,抓住市场机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新疆各级政府纷纷采取鼓励措施和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大力扶持特色农业的发展。这为新疆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

(四)科学技术条件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特色农业生物品种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同时也积极培育和引进了大批优良品种,使特色农产品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保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贮存。前者大大加快了特色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速度,后者则使某些特色农产品(尤其是瓜果等)所固有的季节性强,保鲜时间短的缺点得以克服。上述条件的改善为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新疆特色农业的分类及其发展现状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大体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是从农产品类型上看,二是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类型上看。

(一)从农产品类型上来看,新疆特色农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1•特色种植业

它是与传统种植业相对而言的。目前新疆特色种植业主要包括红花、彩色棉花、哈密瓜、番茄、香米等。其中红花主要分布于塔额盆地,尤其是额敏县。新疆红花种植面积、干花产量和种子产量均占全国80%左右。棉花生产是新疆的一个优势产业,其收益几乎占了新疆农业的半壁江山。但近些年来国内棉花市场已呈供过于求的状态,加上国家已放开棉花价格,新疆棉花开始重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与此同时,彩色棉花在市场上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天然彩色棉花已开发成功,这使新疆的棉花发展呈现新的广阔前景,其每亩收益可比普通棉花高300元。彩色棉花的种植范围较小,但前景看好。1999年全国彩色棉花种植面积仅一万亩,而阿瓦提县丰收一场就种了5000亩彩色棉。哈密瓜主要分布吐哈盆地,其种植面积近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近几年,兵团农六师103团场哈密瓜种植异军突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番茄主要集中于昌吉州和巴州博湖县最为有名。

2•特色林果业

主要包括库尔勒香梨、枸杞、葡萄、大枣、核桃、石榴等。库尔勒香利主要分布在新疆巴州,1998年全疆种植25万亩,产量近10万吨。枸杞主要分布于精河县,全疆年产量在一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自1990年起,精河枸杞就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和枸杞品质四个方面雄踞全国五大枸杞主产区之首。葡萄主要在吐鲁番地区,其年产量近40万吨,居全国首位。大枣以哈密大枣(又称五堡大枣)最为有名,产品远销区内外。巴旦木主要分布于南疆喀什地区,目前其区域内共有100万株巴旦木,共中40万株已进入盛果期,年产量在60吨,石榴主要集中分布于和田地区,且以皮山县的皮亚勒玛石榴最为有名,该县石榴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1999年其石榴总产达540吨。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的苹果及大枣开始走俏乌鲁木齐市场。

3•特色养殖业

主要有农十师依靠乌伦古湖渔业而办的银狐养殖业,乌鲁木齐市水产养鱼业和塔里木农二师养鹿业。特色养殖业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如农二师目前已形成集养殖、加工、研究开发、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生产模式,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打入了香港、台湾及韩国等地的市场。

(二)从产业化类型上来看,新疆特色农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

1•龙头企业带动型

如精河县利用中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的资源优势,以年产6000吨的枸杞为主导产业,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依托,以新疆万利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开发枸杞干果出口新、马、泰及港台地区,建立枸杞保健食品厂,开发出杞芸口服液、枸杞酒、枸杞茶和乐乐血等一批保健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年销售额10亿元,创利税2亿元。另外,额敏县现在也正在形成以万吨红花籽油加工厂为龙头企业的红花产业。

2•专业协会带动型

如盛产哈密瓜的鄯善县,成立了哈密瓜协会,为4个乡近1万户瓜农提供技术、物质和信息服务,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和技术推广,并组织农民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在瓜协的带动下,鄯善县商品瓜生产、储运、加工、包装业迅速发展,瓜农年收入高达数万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主导产品带动型

如库尔勒沙依东园艺场,利用独具资源优势的香梨生产,实现资源优势转换,生产的香梨运销国内外市场,以特色资源形成的特色主导产品,带动香梨产业化经营。

4•科技示范带动型

如昌吉市园艺场,引进开发瓜果菜新品种,采用高新技术示范,带动瓜菜种子生产专业户,提高了种子质量和效益,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5•市场带动型(消费中心带动型)

如米泉市利用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批发市场,带动了周围五个县65万户农户,种植蔬菜50万亩,日上市量40吨以上,年成交额可达1•64亿元。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发展与其相配套的加工业和运销业等,不仅周围县市的蔬菜在这里集散,南北疆许多地方的蔬菜,水果也在这里销售,对外还辐射到甘、陕、川和鲁等省区。

四、新疆发展特色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新疆特色农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促使新疆特色农业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

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形势看好,容易人为造成特色农业盲目发展。发展特色农业要上规模,讲求规模经营,创规模效益,这是应该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但是扩大特色农业生产,要在详细调查,摸清所有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能不顾实际条件限制一哄而上。例如,新疆林果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以建设名、优、特经济林生产基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混农林业,在农田林网和防沙基干林带的建设中,适当安排一些经济林树种,把具有市场优势的核桃、巴旦木、红枣、杏仁、葡萄干等五大干果和香梨、石榴、优质杏、优质苹果等4大鲜果作为经济林的目标产业,走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二)要加大特色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目前新疆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限制因素。这导致一些已建瓜果商品基地品质退化严重,良种繁育工作没有跟上,大量的优质乡土品种没有得到好地开发和挖掘,且良种苗木供求矛盾突出,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再加上经营者本身素质差,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制约了许多技术的普及应用。要改变新疆特色农业的这种现状,就要加大特色农业中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要重视优选品种和科学栽培与养殖及科学管理。

(三)正确处理好特色农产品质与量的关系,实现质与量的统一

农产品生产大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与产品品质的提高往往难以同时实现。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中。首先要坚持质量第一。如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业除了少数几个品种外,大多存在档次不高,外观不美,从而影响了销售。其次要依靠科技,尽量做到产品质与量同时提高。优质低量形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要认真研究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战略

近几年,洋水果成了中国各大城市消费市场的新热点。洋水果进入中国,其关税,运费都不会低,它之所以能实现在中国的销售,不外乎在规模、质量、品牌、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优势。不仅如此,连内地省份的水果也在新疆水果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因此,新疆要提高本地水果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对产品营销战略进行研究。我们高兴地看到,最近(1999年底)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在梨城库尔勒挂牌。该公司成立后,将通过万亩专业化果园基地的建设,以及股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对果品供应市场的控制。同时通过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解决栽培、新品种开发、保鲜、绿色卫生、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以确保香梨的优良品质。另外,还要加强对鲜果的保鲜贮藏,做到反季节销售;同时也要重视农产品的包装,要分级包装,提高农产品的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又如新疆军旅集团采用国际上最通行的“OEM”经营方式经营彩色棉花的科研、种植、纺纱、织布、制衣全过程,不仅人人降低成本,而且使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最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要始终重视产品的深加工

目前新疆的农产品除少数实现初级加工外,许多仍然靠卖初级产品为主。为了使特色农产品能在新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我们要始终强调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变原料为初级、中级甚至高级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多次增值增利。与此同时形成以从事特色农业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为龙头的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8

1.1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目前,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突出,生产与经营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格局尚未形成,各地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优良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生产技术推广慢,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环境认证、产品认证步伐缓慢,检验检测及相关管理工作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特色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尚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

1.2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数量少,缺少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在市场份额、整体运行等方面亟需提高。二是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合作模式尚不完善,仍旧存在合同不规范、合作不牢固、风险难控制等诸多问题,合理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很多企业技术及装备水平还停留在农产品初加工水平,缺乏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系列开发能力。

1.3地方财政困难,投入不足由于自身财力不足,县域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县域特色农业支持力度和补贴资金额度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多种因素导致优势产业区域内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节水、抗旱措施仍存在问题,中低产田仍占一定比例,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抵御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尚需加强。

1.4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土地产出率不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提高农业产出、提高产品产值已成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突破点。由于受科技水平和自然因素限制,县域土地产出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耕地的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更新换代进程减慢,种植者老龄化使新品种的接受过程增长,以上种种问题制约着当地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2.1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特色基地建设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产业链有序运行的第一步。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要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与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新的品种、技术和管理,着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进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2培育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和最适生态原则,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形成一批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促进优势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按照“配强做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能力、有特色,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有一定辐射面和带动力及具有较强市场开拓力的骨干龙头企业。

2.3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通过合理运用和依靠科学技术,可快速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附加效益、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第一,引进和推广优良新品种。第二,加强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广和使用范围,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三,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奖励和扶持力度。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9

“品牌”一词最早源于古斯堪纳维亚语“brandr”,是指“牲畜所有者用于识别他们动物的工具”。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其经典著作《定位》中指出,“定位是指如何让你在潜在的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建一个有利的定位。”欲准确理解和阐述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需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是产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性。产业品牌定位的根本目的是获取产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创造产品消费者;二是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是相对于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而言;三是产业品牌定位的识别性。产业品牌定位的着力点是产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为消费者选购产业产品起到信号指引作用;四是产业品牌定位的方向性。产业品牌定位要结合定位主体的发展比较优势,为产业定位者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是,“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有别于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产业印象认知”。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是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关键环节和步骤,需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真正能指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定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主要从产业产品消费者,农产品产品属性,产业竞争对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

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是研究产业品牌的源点和基点,因为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是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创造消费者。消费者分析需要分析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分析主要分析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未来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市场容量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规模,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趋势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尤其是伴随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已成为消费者主流消费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健康消费支出具有正相关性,即收入越高的人群,越重视健康保健。中国首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预测,“如果未来有超越其财富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是来自于健康产业。”从现实消费需求和趋势分析,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二)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形成差异化的品牌认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场如战场,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和重构,农产品市场竞争还会愈演愈烈,品牌的信号显现作用会进一步增强。通过对产业竞争对手分析,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品牌定位雷同或相似,形成同质化的品牌竞争,如果自身品牌定位是追随者,品牌影响力要超越前者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因为领先品牌定位最先植入消费者心智,占据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后来者如果采用类似的品牌定位策略,那么其以后的品牌建设投入更多是为先行者作“嫁衣”。通过对产业竞争者分析旨在与竞争者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或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获得先动优势,最先将品牌定位植入消费者心智。事实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有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和产品在其他区域同样拥有,如同属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和云南的一些农业产业就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同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还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外其他区域或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通过对竞争对手分析,创建有别于竞争对手,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发展优势相符的品牌定位,使市场消费者在面对诸多同质化或同类型的农产品选购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能在竞购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农产品品牌。

(三)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分析

农产品的产品属性是指农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性,其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性、外型、色泽、香气、口感、产品成份及其他满足消费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功能。农产品区别于其他消费产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产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常识性消费认知“病从口入”,因此,在农产品属性中,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农产品的根本属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往往把食品安全性作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尤其是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性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的属性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梳理出消费者最为关注和最具价值的产品属性,并结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及消费者和竞争者分析,使品牌聚焦定位于农产品的某个价值属性,并使该产品属性成为品牌定位的内核。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性的外显性特点,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的隐蔽性而言,即消费者在判断食品安全性往往基于农产品的生产地理环境和生产加工过程,但生产及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性难于识别,而生产地理环境安全性的判断却相对比较直观。云南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有限,为保障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生态型农产品的消费认知。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分析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生物物种分布密切相关。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云南具有地型多样化、气候多样化、物种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适宜性特点,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原生态”农产品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智中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要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固有认知,利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结合消费者需求及竞争对手分析,对这些已形成的良好消费认知及农业发展资源优势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一致性的品牌定位。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及诠释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10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0

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4~2015年,连续12a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绿色农业,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对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绩效评价以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帮助。

1 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依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绿色农业发展阐述。刘鳎2013)提出绿色农业发展是依靠科技环保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融二者为一体的经济模式。[1]孙一鸣(2012)阐述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利用高新“绿色技术”生产无毒无害绿色农产品,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对自然造成伤害,以便树立民族绿色意识,开辟国内外绿色农产品市场,最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体系。[2]张海翔(2011)提到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确保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

根据绿色农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满足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4个方面。持续性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超越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和牺牲未来资源为目标的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开放性是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发展;高效性是以采用集约型增长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化是以农产品实行“从田间道餐桌”的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党银侠(2008)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基础,提出绿色农业发展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效益、区域发展基本路径。[4]晁团光(2009)围绕依靠科技、资源环境、农产品标准化,提出发展的基本特征。孙一鸣(2012)围绕公平性,阐述了绿色农业发展是在满足代际公平基本要求下的发展。[2]刘雁(2014)围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专注于农业经济发展,注重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5]

2 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

对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是在建立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后, 运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纵横比较,寻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较多地围绕资源节约和综合效益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任运河(2006)围绕绿色农资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营销和绿色文化五个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取脂定价、渗透定价、组合定价方法来进行绿色营销产品定价,以期分析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6]张新营、佟连军(2006)围绕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建设初期(1999~2003年)的发展水平。[7]崔元锋、严立冬等(2009)在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通过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绿色农业效益,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专家打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2006~2007年样本点环境质量状况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水平[8]。李静静(2011)在对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分析法相融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生态农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嫡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9个省级生态县2007~2009年间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寻求四川省生态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9]谢沂希(2013)在研究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中,运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方面构建三个准则层,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江油市2001~2010年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0]。王俊杰、王娟娥、方金(2014)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出发点,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丰度与利用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山东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及趋势和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度,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估[11]。

3 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主要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征,需要增强绿色意识,加强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普及力度,促使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江治贤、康超勇、陈波(2014)围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广元市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依靠广元山区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寻求具有生态优势和低碳路径的特色品牌;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12]。陈淑艳(2013)结合吉林省舒兰市实际状况,制定绿色农业统筹发展规划,依据资源优势,由东向西分区分片建立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基地,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13]。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开放性特征,需要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任洪伟(2014)以东北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对象,明确提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运用生物、信息等农业高新科技,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及运用,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增强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发展路径[14]。赵硕(2013)围绕技术支撑,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方面,提出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路径[15]。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性特征,需要寻求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胡鹏辉、田牧野(2014)围绕从事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三个方面,提出绿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向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的现代市场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动力必须向投入现代化农机设备装置转变;农业生产对象必须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以便实施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人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16]。曹艳双(2014)围绕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民组织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来提高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17]。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特征,需要严把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关卡。王慧娟(2013)在分析沈阳市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18]。刘琴(2014)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各环节各部门实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舆论力量来监督体系运行,引导绿色农业参与者共同创建和维系绿色市场[19]。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绿色农业发展中,需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有效地体现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进行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围绕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寻求适应其研究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功能、必要性、现状问题、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宏观层面,对其发展中的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

[2]孙一鸣.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张海翔.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绿色农业的升华[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2):1-4.

[4]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晁团光.陕北绿色农业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刘雁.山西省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6]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7]张新营,佟连军.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综合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

[8]崔元锋,严立冬,陆金铸,屈志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9]李静静.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10]谢沂希.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11]王俊杰,王娟娥,方金.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

[12]江治贤,康超勇,陈波.广元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

[13]陈淑艳.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12-13.

[14]任洪伟.大石桥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5]赵硕.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16]胡鹏辉,田牧野.农业绿色转型:意义与道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 46C49.

[17]曹艳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34(11).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例11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1-0150-10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1.019

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中国是世界上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使用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相对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造成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基本格局[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财政支农、统筹城乡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措施的实施,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不断迈上新的台阶[4]。但长期影响农业与农村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依然普遍存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地区差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5]。在此背景下,充分考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农业经济绿色增长现状及其演变进行客观的评估与分析,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的迫切要求。

鉴于此,本文利用能值分析法,对2003―2014年中国及各省域单元的农业绿色GDP进行核算,并⑵溆肱┮荡统GDP对比,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收敛特征。旨在准确评价中国农业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及其演变规律,为优化农业绿色经济的空间结构,协调不同地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1 文献综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及发展水平通常以GDP来衡量,但传统GDP核算中没有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并且将其中过度消耗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以附加值形式计算在GDP总量中,从而造成对经济增长的不真实表达[6]。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于1993年将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定义为绿色GDP,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扣除了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为准确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7]。围绕绿色GDP核算问题,不少学者已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研究,其差别主要体现在核算的方法和变量的选择上。王永瑜和郭立平将经济体系与资源环境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绿色GDP核算的理论、模拟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8];陈源泉和高旺盛则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陕西安塞的农业绿色GDP进行了核算[9];雷敏、张兴榆等采用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绿色GDP水平[10];王丽霞和任志远通过构建资源与环境账户的虚数指标对山西大同的绿色GDP进行了实证分析[11]。这些研究都为绿色GDP的核算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但不难发现,由于缺乏统一计量单位和可计量货币价格,核算过程中对并不具备市场价值的环境资源资产(如:空气、水等)的真实价值往往难以准确衡量,造成绿色GDP的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偏差[12]。能值分析能通过能值转化率这一度量标准将生态经济系统内部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能量物质转化成统一的能值量纲进行研究,并能够依靠能值-货币比率算出其所相当的能值-货币价值(也称为宏观经济价值)。因此,与其他方法相比,能值分析可以更好的解决绿色GDP测算中环境资源计量单位统一与资产价值衡量问题[13]。

已有学者开始尝试将能值方法应用于绿色GDP的研究,其范围涉及到湖南、河南、福建、陕西等多个地区[12-15];而在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中, 能值方法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16-17]、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18-19]以及区域农业绿色GDP测算[20]等。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尚存在两个有待深入的方向,一是当前研究多集中于省(市)等地方层面的分析,对于能值方法在全国层面,尤其是在农业部门绿色经济增长研究中的应用还相对缺乏;二是进一步对其收敛特征的研究也不多见,而收敛分析却是反映经济增长两极化、不平等和地区分布等问题的重要议题[21]。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将资源与环境成本纳入分析框架核算我国农业绿色GDP水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市场价值评价方法资源环境要素定价困难的缺陷,有利于准确把握区域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水平。同时,在充分考虑空间相关因素下分析农业绿色GDP的收敛特征也能使对农业绿色经济增长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能值分析法

能值分析法是以能值为基准,把生态经济系统内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物质转换成同一标准的太阳能值来衡量系统内各种生态流,定量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效益[22]。在进行能值分析时,能值和转换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能值是指资源或产品形成所需要直接和间接投入的一种有效能量[23]。由于任何形式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因而一般用太阳能来衡量各种资源、产品形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消耗的太阳能量,就是其所具有的太阳能值,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ej)[24]”。太阳能转换率是单位能量(资源或产品)所含有的太阳能值之量。各种生态流太阳能值的计算公式为:

Mi=EiTi(1)

其中,i表示第i类生态流;M表示太阳能值,E为可用能,T为太阳能值转换率。

利用太阳能值转换率将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中各种生态流转化成统一的能值量纲,再通过转换后的能值-货币价值(即能值对应的市场货币价值)来度量其宏观经济价值。按照能值分析步骤,以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区域:①将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根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点,可分为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可更新资源产品、外部输入不可更新资源、外部输入可更新有机能和废物流6类。②绘制能值系统图。根据研究内容确定该系统的主要能源,系统能量的主要输出与输入项目,并显示出各主要能源间的流动过程与相互关系。③编制系统能值分析表。包括原始数据、能值转换率、各要素能值消耗量等。④选择能值指标对区域农业绿色GDP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绘制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系统图(图1)。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涉及到的能值指标进行筛选,构建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表,再进行归并、简化后可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简表(表1)。

2.1.2 农业绿色GDP核算

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在目前常用的绿色GDP表达式基础上进行改进,用改进的表达式进行农业绿色GDP的核算。新的表达式如下:

农业绿色GDP=传统农业GDP-∑A-∑B-∑C(2)

式(2)中,∑A 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自有的各种不可更新环境资源的能值-货币价值之和,∑B为外部输入的各种不可更新资源的能值-货币价值之和,∑C为系统中环境损耗(系统所排放的各种废弃物)的能值-货币价值之和。各项指标的能值-货币价值为其能值与能值/货币比率(由地区农业系统年太阳能值利用总量除以该地区当年农业传统GDP得到)之比。

2.1.3 全局空间自相关

对中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检验

是收敛分析的前提。本文以常用的Moran’s I方法来分析农业绿色GDP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集聚的总体特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和xj分别是观测值x在相邻配对空间点的取值,x是观测值的全国平均值,Wij是空间权重矩阵,这里取俗蓟处理后的邻接矩阵,n是空间点总数。Moran’s I取值在-1到1之间,[-1,0),0,(0,1]分别为空间负相关,空间不相关和空间正相关。

用标准化统计量Z来检验Moran’s I的显著性水平,计算公式为:

Z=I-E(I)VAR(I)(4)

式中,E(I)与VAR (I)分别为Moran’s I的期望值与方差。通常,当|Z|>1.96(即为显著性α=0.05的水平),计算结果拒绝零假设,研究变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2.1.4 局部空间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进一步观测空间点与其周边区域间的空间差异程度及其显著性,结合Moran散点图和局部Moran’s I指数所得的LISA集聚地图可直观地表示各区域农业绿色GDP的集聚类型和显著水平。局域空间关联性指标LISA的计算公式如下:

LISAi=(xi-x)S0∑njWij(xi-x)(5)

式中, S0=∑i(xi-x)2/n;对j求和仅限于空间点i的所有邻近区域。LISA为正表示同类型效率值相邻近,负值表示不同类型效率值相邻近,LISA的绝对值越大邻近程度越大。

2.1.5 收敛性分析

收敛问题一般被概括为4种假说,即: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25]。σ收敛是数值上的收敛,指的是各地区人均农业绿色GDP的变异系数减小。绝对β收敛指的是落后地区往往比先进地区具有更高的增长率,即假设不同经济体将趋于相同的均衡状态。条件β收敛则是考虑了各经济体不同经济特征,将各自收敛于不同的经济稳态。俱乐部收敛是指水平相似地区将收敛于相同的局部稳态。σ收敛是与横截面数据相关的假说,表示的是水平量上的收敛,而β收敛则是与时间序列相关的假说,指的是增长速率的收敛,β收敛是σ收敛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存在增长速率的收敛,落后地区才可能赶上先进地区,而这一现象正是经济增长理论所称之为的经济增长收敛。因此,β收敛是研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主要围绕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β收敛问题进行探讨。

收敛计量方法分为古典计量经济学和空间计量分析,本文将以古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基础的收敛分析称为普通收敛分析。普通收敛分析是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并没有被后来的内生增长理论所接受[21]。事实上,地区经济增长并非独立存在,而总是与其他经济体产生密切的联系,如外生冲击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常常会波及到其他地区[25]。排除这种空间因素在经济收敛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会使估计结果产生偏差。因此,本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均绿色农业GDP进行收敛分析。

空间计量模型中的空间相关类型可分为2类,一是由外生的空间滞后变量反映的空间相关关系;二是由随机误差冲击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26]。具体空间相关类型可由拉格朗日检验(LM)判定(该检验在实证部分进行)。通常将空间自相关变量引入普通绝对β收敛分析模型,得到人均绿色农业GDP绝对β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

其中,x2003与x2014分别为各地区2003年和2014年的人均绿色农业GDP向量,(1/T)ln(x2014/x2003)表示各地区人均绿色农业GDP对数化之后的年均增长率向量,即普通β收敛检验中的因变量,T表示时间跨度,W为空间权重矩阵,u为空间误差项,ε为随机扰动项。β为收敛系数,ρ和λ为表征空间依赖关系的系数值,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变量。当ρ=0,λ=0时,为普通线性回归模型;当ρ≠0,λ=0时,为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 SLM);当ρ=0,λ≠0时,为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s Model, SEM);ρ、λ同时不为0的情况较少,出现这种情况表明仍有未被发现的较为重要的空间因素影响农业绿色经济增长水平变化,同时,根据收敛系数β的估计值可以进一步计算收敛所达到的稳态值γ、收敛速度η以及表示农业GDP低值地区追上效益高值地区所需时间的收敛半生命周期τ:γ0=α/(1-β),η=-ln(1+β)/T,τ=ln2/η。

2.2 指标说明与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和资料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的统计年鉴。研究时段为2003年至2014年,数据覆盖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部分指标说明如下:①为消除年际物价变动的影响,均以2003年为基准年利用可比价格指数对涉及价格的数据进行转换。②在能量计算中,太阳能辐射量、年降雨量为各地区气象观测站点的观测平均值,相关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农业污染(废弃物)排放量数据选择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排放量,参照梁流涛等[27]采用清单分析方法计算得到。③采用9.44×1024sej/a的能值基准值,所涉及能值转化率主要来自Odum与蓝盛芳等的研究成果[23-24],能量折算系数参考《农业生态学》[28]和《农业技术经济手册》[29]。

3 结果与分析

3.1 总体特征分析

逐年计算出中国及各省份(市、自治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可更新自然资源消耗、外部输入不可更新资源(工业辅助能)消耗以及环境资源损耗(废物流)等资源环境成本的价值量,进而按照式(2)计算出全国及各地区的农业绿色GDP。同时,为消除人口规模差异的影响,将转换成可比价后农业绿色GDP与农业传统GDP总量除以对应年份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得到各地区不变价的农业人均绿色GDP与农业人均传统GDP(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均农业绿色GDP与人均农业传统GDP存在较大差距,在衡量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时如不考虑资源环境成本将无法反映其真实水平。此外,无论是人均传统农业经济GDP还是人均绿色农业GDP的最高值省份与最低值省份之间的差距都在5倍以上,表明中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

2003―2014年,中国人均农业绿色GDP由2003年的0.54万元(可比价)增加到2014年的1.16万元(可比价),年均增长率为7.17%,低于农业传统GDP增速的7.74%。扣除了资源环境成本后出现的农业GDP增速下降表明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损耗现象,农业经济增长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持续增长。

同时,研究期间全国农业绿色GDP占传统农业GDP的比重均保持在80%―85%之间,且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损耗有所增加。近年来,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对农业污染的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2008年后农业绿色GDP占传统GDP比重下降速度已有所减慢(年均降幅0.29%,低于整个考察期内降幅0.41%的平均水平),但是受化肥、农药等工业化学品投入持续加大的影响,这种下降趋势仍未能完全扭转。

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进一步分析r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从图2可知,2003―2014年,我国人均农业绿色GDP在全局上均呈显著空间正相关(图2)。表明我国各地区农业绿色经济增长在空间分布上并非表现为独立随机状态,而是呈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即较高值的地区相对趋于与较高值相邻,或较低值省域相对趋于与较低值省域相邻近的空间关联结构。从时间变化上看农业人均绿色GDP的Moran’s I值呈总体上升趋势,说明这种空间集聚效应逐步增强。

3.3 局部空间集聚特征

为明晰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及局部集聚特征。分别计算2003年和2014年人均农业绿色GDP的LISA值及其显著性,并参照世界银行对区域经济的分类标准,把农业人均绿色GDP水平量划分为高水平(GDP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0%)、中高水平(GDP值介于全国平均的100%―150%之间)、中低水平(GDP值介于全国平均的50%―100%之间)和低水平(GDP值低于全国平均的50%)4种类型,并结合LISA计算结果作出2003年和2014年中国省域农业人均绿色GDP的空间分布及LISA聚类图(见图3)。

由图3可知,中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并具有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即存在人均农业绿色GDP“同质集聚、异质分离”的现象。2003年和2014年,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省份多数均位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省份的农业绿色增长水平则整体上低于东、中部地区。从图3(a)可以看出,2003年东南部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的新疆、农业绿色增长水平较高,其中海南、北京、天津、上海和新疆是农业绿色增长水平最高的地区;中、西部绝大多数地区农业绿色增长水平较低,位于西部的贵州、甘肃、青海、云南、陕西、山西、等省份的农业绿色增长水平最低。从图3(b)可以看出,2014年农业绿色增长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高水平的农业绿色增长仍集中分布于东部部分省份和西北的新疆;、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属于农业绿色发展低水平地区。

通过LISA聚类分析对我国人均农业绿色GDP的空间格局进行检验可以佐证农业绿色发展高水平和低水平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但同时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GDP高值省份和低值省份都能通过P=0.05水平下的LISA聚类显著性检验,2003年,中西部地区省份陕西、重庆、四川、贵州、湖北、河南属于农业绿色GDP低水平聚类区(LL型地区),没有显著的高值聚类区(HH型地区)。到2014年,陕西、四川、云南分别属于LL型地区,而江苏、浙江和上海成为HH型地区,新疆属于HL型地区,其他地区则不显著。整体上看,2014年我国农业绿色增长水平仍然保持2003年所形成的空间分异格局,这种稳定的分异性反映出我国各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特征,这是由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农业内部结构、农业技术效率等多方面的差异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总体而言,无论是2003年还是2014年,农业经济绿色增长均未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东部高、西部低的整体格局,这可能是因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不仅有效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而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因为农业生产方式相对粗放,农业产出的提高更加依赖于资源环境的消耗[30],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仍然整体落后于东部。

3.4 收敛性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探索各地区的空间联系,但没有反映出地区间增长速度的差异[21]。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4年各省份人均农业绿色GDP数据进行收敛分析,为便于比较,也同时列上普通绝对β收敛模型分析结果(见表3)。根据Anselin等[31]的研究,首先需要对普通收敛回归分析残差进行检验,Moran’s I显著表明残差存在空间效应,再利用拉格朗日检验判定采用模型的类型,即将公式(6)进行相应的化简。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详见表3。

从表3可知,农业人均绿色GDP普通收敛回归残差的Moran’s I检验表现显著,因此,在分析农业绿色经济增长收敛时应考虑空间效应。人均农业绿色GDP的空间滞后模型的系数ρ均不显著,而残差的Moran’s I通过了空间相关性检验,这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相违背。人均农业绿色GDP的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各估计系数均表现为显著;λ值显著不为0也表明误差项u具有空间相关性,符合模型假设。同时,空间误差回归模型残差的Moran’s I不显著,说明空间自回归误差过程残差项空间不相关,体现了空间误差模型能够真实反映人均农业绿色GDP的空间相关模式;空间误差模型的最大似然值均高于空间滞后模型,模型拟合较好,因而空间误差模型是研究人均农业绿色GDP收敛性的合适模型。从LM检验结果也可以看出,各模型的Robust LM值均高度显著,LM值则并不显著。Robust LMerror值大于Robust LMlag值,表明残差的自相关可能来源于误差自相关,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是最佳模型设定。

从绝对收敛的估计结果(表3)可知,我国人均农业绿色GDP在空间上存在误差相关,即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率除与该区域起始时间GDP水平有关外,还与其他相邻地区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率的随机误差冲击的空间溢出有关。β值为负且显著,表明人均农业绿色GDP在空间误差冲击作用下存在绝对收敛特征。同时,由空间分析得出的收敛速度为0.272 2,与普通收敛分析得出的0.228 3相比,提高了近19%;收敛半生命周期缩小49年,说明空间因素在农业绿色经济增长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正式拉开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帷幕[3],尤其是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后,中国进一步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随之施行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和可持续发展政策,都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绿色经济增长水平,而这一效果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显著;先进地区则由于受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其增长速度慢于落后地区,这是农业绿色经济增长出现收敛特征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同时,技术知识的溢出在收敛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先进地区通过不断“试错”找寻适合其发展的技术、管理模式等,儆凇案芍醒А保欢其他地区则可以直接将先进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运用于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实践中,采取“看中学”模式发展,对先进地区的“追赶效应”会得到加强。因此,生产要素空间流动和技术辐射效应加快了收敛的速度[32]。但是,由于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流动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因而收敛的半生命周期依然较长。

4 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结论

(1)2003―2014年,中国人均农业绿色GDP与人均农业传统GDP的差距明显,农业绿色GDP增速慢于农业传统GDP。同时,各地区农业绿色GDP占传统GDP比重均在80%-85%之间,且呈下降态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损耗有所增加。

(2)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2003―2014年,我国人均农业绿色GDP在全局上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且集聚效应逐步增强;农业绿色经济增长并未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东部高、西部低的整体格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西部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是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

(3)农业人均绿色GDP的收敛性分析适用于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与普通收敛分析相比,考虑了空间自相关因素后得出的收敛速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加快。

4.2 启示

(1)准确评价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应充分考虑农业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未来农业发展中必须将资源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增长目标相统一,尽可能降低资源环境成本,实现农业绿色经济快速增长。

(2)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农业发展特点,实施差别化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应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来进一步减少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同时要加强高效清洁型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继续扩大高增长优势下,促进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而中、西部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则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造传统农业转向技术密集型现代农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

(3)应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通过增强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高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尤其是农业发展落后地区应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农业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严立冬. 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24(10):36-39.[YAN Lidong.Gree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upport[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3(10):36-39.]

[2]黄安胜,许佳贤,刘振滨,等.中国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及其省际差异分析――基于1998―2012年面板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68-75.[HUANG Anshen,XU Jiaxian,LIU Zhengbin,et al. China gree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provincial difference analysis efficiency: 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1998 to 2012 [J].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14,15(4):68-75.]

[3]李谷成. 中国农业的绿色生产率革命:1978-2008年[J]. 经济学(季刊), 2015, 13(1):537-557.[LI Gucheng. The green productivity revolutio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08[J].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15,13(1):537-557.]

[4]S季j. 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 2004(3):95-104.[HUANG Jiku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agriculture[J].Management world, 2004(3):95-104.]

[5]盛来运, 付凌晖. 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 2014(1):4-12.[SHENG Laiyun,FU Linghu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its influence on economic growth[J].Chinese rural economy,2014(1):4-12.]

[6]杨多贵, 周志田. “绿色GDP”核算的国际背景及中国实践进展[J].软科学,2005,19(5):23-26.[YANG Duogui, ZHOU Zhitian. ‘Green GDP’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progress of China[J]. Soft science, 2005,19(5):23-26.]

[7]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J].中国科学基金,2005(2):84-89.[HU Angang.China:green development and green GDP(1970-2001)[J].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2005(2):84-89.]

[8]王永瑜,郭立平.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11):77-84.[WANG Yongyu,GUO Liping. Green GDP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 research[J]. Statistical research,2010,27(11):77-84.]

[9]陈源泉,高旺盛.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以安塞县为例[J].生态学报,2007, 27(1):250-259.[CHEN Yuanquan,GAO Wangsheng.Green accounting for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value of agro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of Ansai County[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7, 27(1):250-259.]

[10]雷敏,张兴榆,曹明明.资源型城市绿色GDP核算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12):2046-2055.[LEI Min,ZHANG Xingyu,CAO Mingming.Accounting research of green GDP of resource dependent cities: a case study of Yulin City in Shanxi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12):2046-2055.]

[11]王丽霞, 任志远. 初探绿色GDP核算方法及实证分析――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100-105.[WANG Lixia,REN Zhiyuan. Asain green GDP accounting method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for example[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5, 24(2): 100-105.]

[12]康文星,王东,邹金伶,等.基于能值分析法核算的怀化市绿色GDP[J].生态学报,2010, 30(8):2151-2158.[KANG Wenxing,WANG Dong,ZOU Jinling,et al.Accounting green GDP in Huaihua based on energy analytic approach[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0, 30(8):2151-2158.]

[13]张丽君,秦耀辰,张金萍,等.基于EMA―MFA核算的县域绿色GDP及空间分异――以河南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3):504-516.[ZHANG Lijun,QIN Yaochen,ZHANG Jinping, et al.County green GDP accounting based on EMAMFA method and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a case of He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3, 28(3):504-516.]

[14]张虹,黄民生,胡晓辉. 基于能值分析的福建省绿色GDP核算[J].地理学报,2010, 65(11):1421-1428.[ZHANG Hong,HUANG Minsheng,HU Xiaohui.Green GDP calcul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energy analysi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11):1421-1428.]

[15]郭丽英,雷敏,刘晓琼.基于能值分析法的G色GDP核算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9):1523-1533.[GUO Liying,LEI Min,LIU Xiaoqiong.Green GDP accounting research based on emergy analysis method:a case study of Shangluo City in Shanxi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5(9):1523-1533]

[16]陆宏芳,陈烈,林永标,等.基于能值的顺德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12):20-24.[LU Hongfang,CHEN Lie,LIN Yongbiao, et al.Emergy based ecological economic dynamics of Shunde agriculture system[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5, 21(12):20-24.]

[17]姚成胜,朱鹤健.基于能值理论的福建省农业系统动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 17(2):247-251.[YAO Chengsheng,ZHU Hejian.Dynamic study on agricultural system in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emergy theory[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08, 17(2):247-251.]

[18]孙h, 程全国, 李晔,等. 基于能值分析的辽宁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1):188-194. [SUN Yue,CHENG Quanguo,LI Ye, et al. Assessment of ecoeconomic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emergy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4, 25(1):188-194.]

[19]李名升, 佟连军. 基于能值和物质流的吉林省生态效率研究[J]. 生态学报, 2009, 29(11):6239-6247.[LI Mingsheng,TONG Lianjun. Ecoefficiency of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emergy and material flow[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9, 29(11):6239-6247.]

[20]邹金伶, 康文星. 基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的农业绿色GDP核算――以怀化市为实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2):55-60.[ZOU Jinlin, KANG Wenxing. Green GDP accounting for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ased on an emergy analysis of agroeco system: a case study of Huaihua City[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2009, 29(2):55-60.]

[21]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J].经济学(季刊),2008, 7(2):399-414.[ZHANG Xiaoxu,FENG Zongxian.Spatial correlation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percapita GDP in China:1978-2003[J].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8, 7(2):399-414.]

[22]王千,金晓斌, 周寅康. 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能值空间差异与态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1):62-73.[WANG Qian,JIN Xiaobin,ZHOU Yinkang.Spatial differences and trend of emergy input and output indices of planting ecoeconomic system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 rea:a case of Hebei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2, 27(1):62-73.]

[23]蓝盛芳, 钦佩. 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2(1): 129-131. [LAN Shengfang,QIN Pei. Emergy analysis of ecosystems[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1, 12(1): 129-131.]

[24]ODUM H T. Environment accounting: 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icision making[M]. New York:John Wiley & Soon,1996:163-168.

[25]林光平, 龙志和, 吴梅. 我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1978-2002 年[J]. 经济学(季刊),2005, 4(Suppl.): 67-82.[LIN Guangping, LONG Zhihe, WU Mei. A spatial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 in China: 1978-2002 [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05, 4(Suppl.): 67-82.]

[26]洪国志,胡华颖,李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J].地理学报,2010, 65(12):1548-1558.[HONG Guozhi,HU Huaying,LI Xun.Analysis of regional growth convergence with spatial econometrics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12):1548-1558.]

[27]梁流涛. 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9. [LIANG Liutao.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9.]

[28]陈阜. 农业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CHEN Fu.Agricultural ecology[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2004.]

[29]《农业技术经济手册》编委会. 农业技术经济手册[M].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3.[‘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conomic’ Editorial Board. Hand book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conomic[M].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