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5 09:24:59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1

1.建设工程质量验收体系、程序

1.1工程质量验收体系构成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这样几个规范构成:第一,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质量的验收要经过条例中统一的标准验收,条例中提出了事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控制要求,一个合格的建设工程应该符合施工控制和验收合格控制的范畴,通过验收实现最终的施工质量把关。一个专业的验收标准必须纵贯于整个建设工程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既有约束作用,又有督促作用。第二,施工工艺标准。施工工艺标准是由施工单位进行编制,对于施工工艺标准中的具体规定,必须能对施工企业的质量控制起到规范作用。第三,监理规范。好的建设工程质量离不开一个负责任的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派出建立代表,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过程后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监理单位要有明确的监理规范,并依据规范执行质量控制。

1.2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

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的主要依据有:(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关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在工程内容包括有外墙内保温及保温饰面层装修工程内容时,还有《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国家现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技术标准、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执行的标准,主要是施工的技术标准、工艺标准。

1.3施工质量验收的组织

施工质量的验收主要包括单位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就建筑节能来讲,建筑节能工程只是建筑节能分部工程中的几个分项工程,若保温材料和工艺不同,还能划分为不同的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根据楼层、施工段、变形缝对外墙保温分项工程,可分为多个检验批检验批的验收是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性工作。

1.4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

工程验收的顺序是:先验收检验批,后验收分项工程,再验收分部工程,最后验收单位工程。如: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是在所含墙体、屋面、地面和其他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验收;单位工程的验收要在包含节能分部在内的所有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

2.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的控制

2.1要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变更

建筑节能工程如果需要进行设计变更,要严格根据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变更,变更要以不改变建筑节能的最终效果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就是严格遵循审批通过的变更方案执行,不合格的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的最终验收也难以通过。第二,变更内容必须不影响原设计图纸的节能要求,也就是说施工设计图纸要求的节能效果,不论过后怎么进行设计改动,节能效果不能降低,只能对其他方面进行改动,并且设计图纸进行内容改动时,要经过原单位的审查和统一,并且要具备完善的设计变更手续,才能进行。第三,设计变更要经过监理单位的审查同意,只有得到建设或者监理单位的认可,才能进行设计变更,并且变更的内容要对照原图纸检查,并确定有无办理审批手续。

2.2采用“四新”要经过评审备案

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通常会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它们简称为“四新”,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实现,要对具体规定进行评审备案,施工前要对整体方案进行评估,并由技术人员联合制定。虽然现在我国对于建筑工程鼓励使用“四新”,但是“四新”不能以牺牲时间和效率成为工程试验,虽然它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节能环保,提升工程质量,但是由于技术和设备的新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正确的解决问题将会降低节能效果,降低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要盲目使用新技术、新工艺,要采用符合国家规定和经过实践检验的工艺,避免将不成熟的材料或工艺带入工程,让建筑成为试验品,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对施工现场检查时,要认真评估、鉴定,确保采用的施工工艺安全、高效,能真正实现节能的目的。

2.3施工人员素质需要提升

建筑节能施工人员必须要熟练进行节能施工,而我国当前建筑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很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没有过硬的本领,施工经验不足,难以达到施工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在建筑节能施工前开展培训,对实际操作进行培训考试,进行技术交底,对于那些掌握施工技能的人员,要颁发岗位培训证书,不然难以确保施工质量,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施工人员不能结业,最后在施工现场检查时,要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有无批准,证件是否齐全,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4要对施工企业资质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2

1工程预算造价的内容

所谓工程预算造价,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投标文件中给出的预算价格,将工程承包作为整体着眼点,让建筑工程公共单位和承包单位符合工程项目合同的规定,有效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整体施工任务。而业主则应当履行自身义务,支付完工程项目的总费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主要依据,然而在确立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过程中,要全方位考虑到整个施工企业的内外部因素,确保造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高效,使其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从而加强企业在投标过程中的竞争力[1]。

2优质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控制的意义

2.1确定建筑工程增加费的核心地位

为了保障优质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一定要明确优质建筑工程增加费,在有关优质建筑工程管理的规定对增加费有明确条例,明确给出了增加费的金额范围,这就要求造价人员一定要深入地了解优质建筑工程增加费计价的重要性,采取技术培训与业务学习的方式,增强预算造价的审核与编制水准,从而有效保障优质建筑工程增加费用的计价的准确性,为计费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住宅工程而言,高层住宅项目和低于7层住宅项目相比,由于其施工工艺、建设管理的要求比后者更高,投入施工的设备数量也比后者多,因此其在创建优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施工成本会多于后者。所以说,要合理控制高层住宅项目工程增加费的费率范围。

2.2确保投入的资金充足

(1)由于优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要求,施工企业应当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施工工艺,这无疑会增加施工管理费、劳务工资成本费用以及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费用,更有甚者还会增加机械台班费、材料费等等;(2)项目业主应有一定的认识:创建优质建筑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设备的投资、人工工资、工程材料造价;(3)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使用的长久性、适用性和惠民程度。在优质建筑工程过程施工中,明确规定了优质建筑工程增加费的降幅区间,从而确保投入的资金充足的影响。所以说,在创建优质工程时,项目业主一定要严守价值规律行事,重点依照项目的实际状况与工程种别,合理、科学地确立、设置并控制优质建筑工程的投入费用。

2.3创建优质建筑工程必须建立在报价合理的基础上

由于优质建筑工程的类型不同,其增加费用也会存在差别;如果优质建筑工程的类型相同,但其分部分项工程类型不同,这样其增加费用也会存在差别。所以,在投标报价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严格依据目前的工程造价计价规定,充分考虑到企业在生产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优越性,牢固掌握最低价中标法的相关要求。同时,要准确地测算出项目现场附近环境等实况,也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会增加费用这一因素,针对投标项目的地质情况、设计规定进行准确地分析与研究。此外,要制定出一个与施工企业施工水准相符的施工方案,给出合理的投标报价,从而有利于创建优质建筑工程[2]。

3建筑优质工程预算造价控制的对策

3.1要准确把握优质建筑工程增加费的限额

优质建筑工程的增加费其实是一个区间值,而非一个确切数值,该费用主要取决于具体工程中的费用标准,以工程的具体规模为计算依据,从而有利于增加费率区间的确定。优质建筑工程增加费主要有定额销量费与企业管理费两种,增加费应超过预算造价投标中的金额,同时,要严格控制优质建筑工程使用材料的性能。优质建筑工程增长费要超出预算总价的固定金额,依照有关规定谈及的最低限额和最高标准。这里说的最低限额一定要超过具体工程的预算费用。仅就项目业主而言,只有限额是固定的,才可有效确保优质建筑工程实施的顺利性[3]。为此,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要选择性能好、使用频率高、性价比好的材料品牌,创建具体的资料数据库,并及时健全信息、更新内容。在确立优质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时,造价人员应尽可能符合业主需要,为业主挑选出使用量比较大、反馈比较好的材料品牌。

3.2创建优质建筑工程关键是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业主要全方面的了解到创建优质建筑工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尽可能地增加项目资金。由于优质建筑工程建设对施工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因此,我们要选择一支素质水平高、办事效率高的施工团队,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这样才能使优质建筑工程能够按时完成。作为建设方,更需要高度关注优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价值规律,以其为行为标准,同时要合理确定并控制优质建筑工程的附加费用。

3.3合理确定并控制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增加费

为了创建优质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我们应当尽可能地营造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的氛围,创建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在对创建文明工地增加费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应当把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以及临时设施费调整增加30至50个百分点。如果该工地评为市级样板文明工地,可适当地给予该工地一定的奖励,当然根据合同约定按照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增加费的计费也可。这样既能彰显出我国对安全创优以及工程项目质量的高度关注,又能有利于带动施工企业创建优质建筑工程的积极主动性。

3.4合理、科学地确定并控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增加费

要加大力度推广并运用新型技术、新工艺、环保节能技术产品以及新材料,全力创建优质建筑工程。然而,目前这一类企业的数量比较少,可考虑采取承包双方约定的手段对造价进行计算,积极向外推广并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环保节能技术产品以及新技术,从而确立建筑优质工程的预算造价。

4结束语

优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并非单一性的管理类问题,其牵扯到各方的问题,与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管理等诸多学科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因此,我们要重点关注优质建筑工程预算造价,全方位地、系统地分析建筑工程内部的有关信息,把工程预算造价的成本费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施工质量符合企业与国家的标准。同时,要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开展施工,有效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3

二、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1.确定合理的施工管理目标

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且整个工程比较复杂,为了能够明确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方向,建筑企业应当明确建筑节能工程管理目标。首先,建筑企业应当全面认识建筑节能工程,详细了解节能工程的工作内容。其次,建筑企业再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工程管理内容,制定出科学的施工管理目标,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管理。最后,建筑企业应当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管理符合行业规范。比如住建部《被动房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主编徐伟曾说:中国建筑节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是终极目标是建筑近零能耗甚至是零能耗。显然,若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更长的时间。那么作为基础企业,建筑企业在节能管理工作中,应当设计能够实现、具有引导作用的管理目标。如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应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增加建筑的和谐度和美观度;全面推行中水利用和雨水收集系统,大力推进废旧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这一可执行的目标既能体现建筑设计的节能特点,也能引导施工人员落实节能理念。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工程管理内容设定科学的管理目标。

2.健全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体系

只有健全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真正落实节能理念。况且,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宽泛,建立工程管理体系更有助于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首先,建筑企业在节能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应当要求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到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状况。这样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其次,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约束施工人员,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再者,建筑企业应当落实责任制以及管理评价制度,使建筑工程节能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够贯彻落实管理工作。而且通过管理评价制度,管理人员还能够及时了解到管理工作的不足。总的来说,只有不断健全节能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才能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的管理水平。

3.加快建筑节能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管理需求。更何况,只有创新管理体制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的管理水平。首先,建筑企业应当重视严格执行新的节能标准。毕竟随着我国节能理念的发展,国家有关节能工程的法律法规一直在完善、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节能技术涌现出来。执行新标准也是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工程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次,应当创新节能工程管理模式。毕竟节能施工管理的目标、内容都在改变,也只有实现管理体制的改变才能真正提高建筑企业的节能工程管理水平。比如把建筑节能工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分部工程纳入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体系,使涉及节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多个方面技术要求有法可依,形成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的闭合体系。总之,为了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应当重视实现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规范建筑节能设计

就目前而言,有些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设计的认识并不足,从而无法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另外,还有些开发商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无视国家相关节能法规,甚至会强令设计单位改变设计方案。总之,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工作问题非常多,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规范建筑节能设计。从技术角度而言,实现建筑节能设计可以从节约自然能源材料、开发新能源材料两方面入手。首先,在节约现有能源材料方面,建筑企业应当要求设计人员能够依据施工环境,实现各部分工程的节能设计。如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窗户节能设计、墙体节能设计等工程的节能设计。以墙体节能为例,设计人员应尽量避免东西向开大窗,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可用固定式或活动式遮阳)。另外,要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窗帘、百页窗等构造措施,这对于调节日照、节省能源是十分有效的,尤其是玻璃幕墙建筑,必须考虑良好的遮阳、遮光条件。其次,在开发新能源方面,设计人员应大胆尝试在设计方案中体现新能源材料的应用。比如利用集热器进行太阳能低温集热,然后通过热泵,将热量传递到温度为35℃~50℃的采暖热媒中去。总之,建筑企业应当严格把控节能设计,从而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质量。

2.加强节能工程的检测和验收

为了真正保证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检测和验收,在最后环节做好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首先,在建筑节能工程的检测方面,建筑企业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系统节能性能的检测并出具报告,同时检测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建筑节能工程的逐一检测。比如在外窗气密性实体的检测工作中,检测机构应抽样验证建筑外窗气密性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与此同时,监理单位应进行现场的监督检查。其次,应当加强重点工程的节能性能检测。比如加强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节能理念的落实。最后,应当依据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工程实际的节能工程检测标准。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4

一、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业建筑工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规范

因为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和建设缺乏本专业的规范规程, 在农业建筑工程设计采用的规范规程时, 都是借鉴其它相关专业的规程规范。但是,因为这些规范都与农业建筑的特殊性不太适应,缺乏应有的指导性,给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业建筑工程设计标准不统一造成设计的随意性较大

农业建筑工程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田间工程到土建工程以及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农业建设项目涉及面广、流线较长、建设地点分散,相反投资规模却不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掌握的知识全面, 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规范, 使设计工作没有可以参照的统一标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设计的随意性增大,就会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麻烦,甚至会导致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在农业建筑工程设计中,虽然是相同的工程、相同的项目,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参考,不同的设计者,采用的标准不统一, 所设计出的结论就无法统一。作为这些设计的评价和审核的决策者,也会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客观地参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评选出来的设计方案在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就要大打折扣。

2、给工程质量控制带来困难

因为农业建筑工程设计没有本专业的规范规程,只能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相关标准代替。一方面,这些相关专业很多地方与农业建筑工程并不十分吻合,很多设计标准较高,用于农业建筑工程方面不经济,但是设计人员又无从参考,由此也造成了一些浪费。所以,这些相关专业的标准在农业建筑工程设计中, 缺少专业指导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由于设计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设计出来的方案是否最优也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方案,在质量方面无法得到保证。

3、使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对农业建筑工程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农业建筑工程的设计标准、建设标准以及验收标准却没有执行的统一标准。在现行的检查验收工作中,是依据相关专业的规范规程来操作的。但是,因为农业建筑工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依据相关专业的规范,在检查和验收时很难保证足够的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检查和验收的结果在权威性方面就会显得不足。

(二)农业建筑工程设计缺乏对投资的有效控制

1、可行性报告的前期调研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一是在申报时,部分申报单位采取了少报、盲报和漏报的方式。这是因为部分地方申报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使申报项目容易通过审核,所以想通过这些方式的设置,造成申报项目资金所需资金比较少的假象;二是由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间比较仓促,一般是等计划一下来,两个星期时间就要编制出来。正因为时间太短,无法下到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往往只能根据建设单位的汇报进行设计,这使得可行报告具有较大的片面性,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其结果就是导致工程造价内容无法根据实情核算,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漏掉其中某些项目的现象。给接下来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编制埋下隐患。

2、编制投资估算和概算没能很好地把握市场发展动态

在编制投资估算和概算时,因为对市场、金融动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极易忽略对物价、利息变化等因素的关注和考虑。如砂子在不同的地区的价格不同、钢材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段价格波动较大。由于缺乏比较周全的考虑,容易使设计师估价过高,没能在设计阶段控制好投资造价。另一方面,可研申报时间为上一年度,初步设计编制在下一年度,由于市场价格瞬息万变,特别像钢材等波动价格较大,往往造成初步设计时概算超出总投资的现象。

3、施工图设计不当造成投资超标

一是设计单位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设计质量下滑。由于农业建筑工程项目总投资一般较小,很多个体或资质较差的单位挂靠一些大型的专业设计单位从事农业建筑工程设计。由于它们的资质较低,所要求支付的设计费用相对较少,设计质量往往不能保证。另一方面也挫伤了正规设计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一些施工单位不注重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采用的老设备和相对落后的工艺,无疑就增加了投资成本和维护费用。

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为了一味地追求高规格、高档次的建设,擅自增加一些附属工程,从而增大了投资规模。

四是可研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这三个阶段设计单位不一致造成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并不是出自于相同的设计单位。不同的设计单位其设计思路不可能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设计单位对项目都要重新了解熟悉到设计出成果,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而且往往改变上一次的设计,有的甚至有较大的出入,最后形成结果就是为了拼凑项目而做设计,这也不是国家投资此项目的初衷。

二、加强农业建筑工程设计的建议

(一)尽快完善相关规范

农业建筑工程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借助的相关专业的规范规程与其特殊性的要求不太适应。因为农业建筑工程与其它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 一般农业建筑工程和民用建筑工程在功能上都有自身的特点,两者之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特别是农业建筑工程本身所特有的,它借助的规范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规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类别,应该具有自己全面统一的规范规程,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需要不断完善。

(二)农业建筑工程设计造价控制的措施

1、落实好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

一是在初步设计期间,对于项目申报必须加大审核力度,对于弄虚作假、虚报、盲报、漏报、错报的责任人必须严肃追责。二是放宽编制的时间,使设计人员有足够时间到建设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可行性报告编制的真实性。

2、加强农业建筑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的配合,确保一致性

在此期间,应该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进行投资估算。在设计方案的选择时,应对几个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使投资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其核心思想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紧围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目标是简政放权,开放市场,坚持放管并重,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全国建筑市场体系;创新和改进政府对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市场和现场联动,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意见总共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目标,其一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其二是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其三是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自从《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以后,住建部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对长期影响建筑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逐一进行了清理,积极快速地推进改革意见的落实。下面我们分建筑市场、建筑企业和执业资格等几个方面,对这些改革政策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建筑市场

1.规范承发包市场

就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仅一个月后,住建部了《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承发包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有效遏制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建设工程主要参与方的合法权益。管理办法中明确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作出了详细介定,并对以上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罚的主体、依据及具体行政处罚标准进行了规定。管理办法分别对企业和个人提出了要求:

企业:对认定有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等违法行为的施工单位,可依法限制其在3个月内不得参加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招标投标活动、承揽新的工程项目,并对其企业资质是否满足资质标准条件进行核查,对达不到资质标准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资质审批机关撤回其资质证书。对2年内发生3次以上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资质审批机关降低其资质等级。

个人:对认定有挂靠行为的个人,不得再担任该项目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有执业资格证书的吊销其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执业资格注册;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吊销其执业资格证书,终身不予注册。

文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查处的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和处罚结果记入单位或个人信用档案,同时向社会公示,并逐级上报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公示。

一直以来,企业“挂靠”问题是行业的顽疾,挂靠现象使得资质证书失去了其原本应该发挥的作用,扰乱了建筑市场,在招标竞投中,无法展现企业本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一些资质不够的施工单位通过借用资质,承接了其无法完成的工程,其施工的工程可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将对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据《山西日报》报道,职业证书“出借”背后有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一级建造师的出借价格:建筑工程3万-3.5万元,市政公用4.0万-4.5万元,矿业工程5万-5.5万元,民航机场5万元……而按市场价格,一旦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通过出借到企业,一年就可收回成本。中介公司只要提供持证人电话就收费几千元,真正牵线出借成功还得另付一笔费用。有的企业是为提高自己的资质,有的是为申请资质时使用。虽然花费不少,但如果有了资质后拿到工程,可谓是一本万利。

自《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以来,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内对于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据住建部透露,截止到2015年9月,全国各地共查处有转包行为的企业626家,有挂靠行为的企业807家,有出借资质行为的企业235家。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主管部门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罚款、限制招投标资格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

2. 统一建筑市场

建筑业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其市场开放程度不及其它行业,打破市场壁垒是2015年建筑行业改革的重要一项。2015年9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这一举措对建筑市场来说,不啻是个惊人的地震。根据通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给予外地建筑企业与本地建筑企业同等待遇,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

文件的主导思想是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要解决人为分割市场、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外地企业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优秀企业自由流动,对建筑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因此通知一经,在建筑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但其实早在在2013年住建部就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市场壁垒问题,出台《关于做好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已经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外地建筑企业与本地建筑企业同等待遇,严禁设置地方壁垒;不得对外地企业设立审批性备案和借用备案名义收取费用;不得强制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注册独立子公司、分公司;不得强行扣押外地备案企业和人员的相关证照资料;不得要求企业注册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等。

2015年的《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相较于2013年《关于做好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有了本质的改变,如果说前者是要求从思想上转变,那么后者则是实实在在的行为要求;而且《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相较之前文件,在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指导办法。《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不仅仅是要求各地方开放建筑市场,而且要建立起“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这意味着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方式开始转变。《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明确要求:外地企业须向工程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基本信息,并纳入当地全省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由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告本地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示,而后,才可以在本地承揽业务。其核心要求是:对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报送企业基本信息时弄虚作假的建筑企业,工程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其列入黑名单,采取市场禁入等措施,同时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信息平台将与各省级平台相对接,统一公开各地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行为信息,对违规违法的建筑企业进行曝光,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管理从暗箱操作变为信息公开,市场监督。

这项改革使得各地政府在建筑市场中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主导者变成了监督者,主要体现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跨省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对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外地建筑企业承揽业务的,要及时纠正和通报批评;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及时组织核查群众和企业的举报投诉,并依法进行处理;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存在禁止行为以及企业反映强烈、举报投诉较多、拒不整改的地区要进行约谈、通报、曝光。

《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中第三条要求要“营造有利于实力强、信誉好的建筑企业开展跨省承揽业务的宽松环境。”可以看出,统一建筑市场的目标,不旦是要打破区域壁垒,还是对于优质企业的鼓励,希望优秀的企业可以自由流动,这将有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资质

资质是建筑企业的命根,无论是施工资质还是设计资质都和企业的生存密切相关,资质问题上的任何变动,都会牵动企业的神经。为规范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2014年11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原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随后在2015年1月22日下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并于当月31日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并对于企业更换新的资质证书做出了详细说明。

有评论(政府采购信息报:《简政放权,激发活力促进竞争》)认为,此次建筑业企业资质新规反映了政府职能化的转变,无论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还是在监督管理层面,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强调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实行简政放权。住建部印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换发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通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及其部门进行简政放权的实际作为,这都将有力推进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企业能否承担3000万元或6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不应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而是应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为自己把脉。

这些文件中对建筑企业资质调整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当属以下几项调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条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第五条取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第二十八条“企业申请资质升级(含一级升特级)、资质增项的,资质许可机关应对其既有全部建筑业企业资质要求的资产和主要人员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行检查”的规定;取消第四十二条关于“企业最多只能选择5个类别的专业承包资质换证,超过5个类别的其他专业承包资质按资质增项要求提出申请”的规定。”

对于参与建筑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的企业来说,这些资质管理的调整对自身发展至少有三方面的影响。首先,企业自身发展将由企业自主负责,政府不再对企业的内在生产因素进行干预,给企业松绑,让企业根据自己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位置配置适当的资源,参与竞争,这等于激活了企业自主发展的活力。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发展,政府原来制定的考核标准也许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考核过程中难免出现“走过场”的嫌疑。加之,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达标”,不惜采取造假、挂靠、串通等极端手段,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甚至影响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还会使企业掉入“唯资质论”的怪圈,从而不能一心一意地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工程质量、科技水平上,导致了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第三,考核因素取消后,还将给中小企业注入一定的正能量,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自由博弈,凭借自身的优势取得较好的发展。资质本身的作用是反映企业实力,而不是企业要去跨越的门槛,成为企业发展的枷锁,所以当前市场和行业发展也迫切需要企业资质进行改革。

三、执业资格

纵观近来建筑行业的改革,个人从集体中凸显了出来,其目标是要将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简报》2014年第3期特稿了文章《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个人执业资格制度有待完善的几个方面。文章总结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资质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资质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但企业资质是集体行为,工程质量发生问题时追责个人难,威慑力差,且问题企业可以改换牌子继续经营,造成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得不到落实;

二是由于招投标条件门槛设置越来越高,一般二级(乙级)资质企业无法进入,造成市场上存在高资质企业出借资质(挂靠)的现象,干扰了市场秩序;

三是企业资质标准把执业人员数量作为企业资质升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导致执业人员出借、挂靠证书现象十分普遍,加上企业资质评审的人为因素比较多,影响了企业资质管理的公正性;

四是现行的资质管理标准带有浓厚的部门管理色彩,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大序列,每个序列又划分为几十个资质类别,过细的划分,使得相近专业的企业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减少了竞争机会;

五是当企业施工业绩、人员数量、自由资金、工程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发生明显变化时,政府不能对企业资质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

从以上五点不难看出,企业资质管理存在一定漏洞,工程质量发生问题时难以追责,无法形成严密的监督,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扰,迫使企业去挂靠。

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加大了对人员的要求。新的质资标准除了对企业的资金和固定办公场所有要求外, 对企业人员要求的变化最大。新标准取消了对项目经理的要求,将旧资质中对项目经理的要求转变为了对建造师的要求;一级资质对建造师要求大部分专业保持不变,个别有所减少;二级资质对一级建造师的需求明显增加;同时建造师可以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还减少了对高级职称人员的要求,取消了对企业经理、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具有高级职称的要求,仅强调技术负责人具有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具有与工程类别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技术负责人要求明显提高,由旧标准中的“具有相关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师以上”变为“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资格”。 强调了对中级职称人员的专业必须与资质专业相关,对中级职称人员数量要求明显减少。 提高了对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的要求。新标准规定“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不少于50人”。

建立个人执业资格制度,通过资格考试保证关键岗位的人员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诚信和执业监管,强化执业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权力、义务和法律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中认为个人执业资格制度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法治的原则,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建设行业的企业资质制度在工程质量的保障上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实现,对人员的法律责任未加明确。工程出现问题是由企业作为责任主体进行赔偿,这也是企业资质保留的原因所在。而国际上通行的注册师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制实际上是在个人执业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工程保险体系模式强化注册人员在工程责任体系中的作用。

文章《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还建议学习和借鉴国外已有经验,逐步建立以执业人员为主体的工程责任保险体系,与个人执业资格制度相配套。

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师负责制业也进入试水期。2015年10月28日上海浦东建筑业专项改革新闻会召开,会上相关负责人宣布将在保税区率先探索建筑师负责制。浦东将在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和监管中试点探索建筑师负责制,在工程建设上,以建筑师为建设单位委托的责任主体,在建筑设计到工程竣工全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终将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建筑作品和工程完整地交付建设单位。

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多、时间长、效率低,一直是困扰企业投资发展的问题。通过建筑师负责制,一个项目可以节省3个月到6个月时间。据介绍,建筑业专项改革重点围绕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重点解决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试点“建筑师负责制”后,政府不再为建筑活动的全过程背书。浦东新区规土局建设和监督管理处处长赵j荧说:“现在政府对建筑活动的审批主要包括合法性审批和技术审查,今后将逐渐把技术审查交给专业人士。”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具有独立从事工程咨询资格的专业工程师称为“专业人士”,政府往往选聘“专业人士”中专业水平较高、执业信誉较好的一部分人,授予其代表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权力,让专业人士能够参与到建设工程审批或监督的事务中,既能提高政府行业管理的科学性,又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

这项改革包括聚焦转变政府职能精简审批事项、实行开工前三个主要环节的“一口受理”机制、理清建筑业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培育市场多元化服务体系、加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事中事后监管等五个部分,推动浦东新区建筑业管理体制优化,从“政府-、市场+”两个维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争取将浦东新区建设成为部级建筑业改革示范区。从以上改变不难得出判断,个人资格将在未来建筑行业将发挥主要性作用,在具体工程中,个人将起主导性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当然,相应个人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6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工程大量涌现,施工单位也随之增加,然而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对工程竣工资料质量的管理也参差不齐。有的资料项目不够齐全完整,内容不够规范,甚至还有个别造假现象。因此,对建筑工程竣工资料的审查一直是建设管理人员头疼的事情。笔者根据多年来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结合历年对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查情况,提出一些审查的内容以供施工单位参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它标志着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系统、完整、真实、准确的技术资料既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效益的原始凭证,又是工程交验、创优、施工业绩的必要因素,还是工程使用过程中维修、扩建、改建、提速或质量责任追溯等的重要参考资料,它代表着企业的实力和标准化管理能力的大小。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是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随着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推进和提升,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资料要求是越来越高,光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就有200多项,施工中涉及到其他行业及地方和国家标准的还得一并执行,这就告诉我们,工程项目施工中,各道工序都有其标准和规范,都得严格执行,因此,加强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料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经验

企业项目的投放需要人才的支持,同样也需要技术管理。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地产行业和监理单位也在不断吸纳技术管理人才,进而导致建筑企业资料技术管理人才短缺问题严重。虽然企业在职技术管理人员本身的管理经验不足,但是,仍身兼数职,导致其管理水平下降,致使建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整体水平达不到标准,提升速度缓慢。

(二)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作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工程资料,比如施工计划资料、施工日志、竣工验收资料等。这些资料是对工程建设的全面描述,对后期的质量评定、维修保养和工程造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控制

(一)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目前,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技术资料的管理也不到位,所以,有些企业的资料管理人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一点技术资料的管理经验、而且,专业知识也不够强大。而且,在进入公司前绝大多数技术资料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培训。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建筑技术资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企业要针对资料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活动、也可以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在提高其专业技能之余,还要注重对他们自身素质的培养,全面做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二)树立正确的资料管理理念

解决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各方面不足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正确的技术资料管理理念在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起着引导性作用,使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更加明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企业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完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体系,重视科技的创新和使用,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技术改进,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专业的施工技能,保证在施工进度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对建筑工程的承包商和小承包商之间的合同问题、经济效益问题、建筑成本等问题等进行合理的监管,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是建筑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关键的手段之一。

(三)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资源配制,做到专人专管、专业对口

项目经理部的总工程师是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领导,也是第一责任人,要负责好本项目部的全面技术指导及其管理工作。项目从开篇布局到交出竣工资料止,一直要有专人来负责施工技术资料及其管理工作,且这个人责任心要强、专业水平能满足项目专业施工要求,能做到正确逐项跟踪收集、审核、整理、建档记录各种原始资料,使资料的归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与此同时能将记录的资料情况准确反馈给相关技术主管人员,以确保资料的及时性、连续性和指导性。

四、建设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的基本内容

(一)综合技术资料

主要包括工程项目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施工图纸会审记录、设计技术交底资料(如设计交底记录、设计交底问题汇总表、四新技术的工程等等)、交接桩及测量资料(如线路诸表、定位测量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资料、超前地质预报资料、施工及竣工总平面图、总纵断面图、改移道路设计图、施工许可证(营业线)、复测记录、开工报告、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资料(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等)、施工指南或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及文件、验收报告、施工技术总结、项目经理部组建审核记录及人员名册、上岗证书(复印件)及其有相关要求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等等。

(二)专业工程技术资料

主要包括两部分:1.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对工程项目所规定要的资料记录:有开工报告、测量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工序施工专项方案、技术交底、施工图纸及其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审查表、因故停工、复工报告、竣工图纸。2.验收标准规定的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记录;包括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核查记录:有图纸会审记录、变更设计、测量、放线记录、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抽样检验报告、施工试验报告、成品及半成品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施工日志、质量事故及其调查处理资料、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等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五、充分做好审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熟悉掌握相关政策文件与规范标准

竣工资料审查前,应收集并了解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政策性与标准性文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法律法规。《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建筑工程部分)》。2.规范、规程及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64/266-2010)等等。

审前浏览

1.重点阅读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把握设计意图,了解项目的建设规模、施工工艺及方法。2.浏览施工、监理等工作总结报告,对建设全过程有总体把握。

(三)一般性审查

对建筑工程竣工资料进行的一般性审查,是对建筑工程竣工资料质量的最基本要求。即通过一般性审查,要求参建各方竣工资料必须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客观真实、系统一致、手续完备。竣工资料的齐全完整性、内容规范性、系统一致性等审查均可采用标准表格格式,按照规定的表格必要内容逐项对照,填写表格,进行审查与核对。

(四)专业性审查

对竣工资料进行的专业性审查,主要是对施工单位执行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指标合理性的审查。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与管理水平有差异,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选用的技术指标不尽相同,那么就如何能让施工单位很好地对竣工资料进行审查。

结束语

总之,工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做到工程资料与施工同步,资料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资料整洁、目录清晰、资料齐全,便于查找;纸质优良,排列有序,便于保存。建设工程资料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专业部门的配合,资料员的素质要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工程的施工工序,才能保证工程资料的准确,完整及可追溯性,施工资料反映施工的全过程,应加强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加强业务水平,严格过程控制管理,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监督作用,保证施工资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欣.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7

1.材料质量

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对材料的质量管控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在建工程质量,导致工程的返工和工作量的增加。这主要由于管理人员未能把握好材料的采购质量关,导致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没有把握好材料的入场关,对那些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检查不够严格,试验检测工作不到位,使那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混入施工现场,给后续的建筑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2.工程质量

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时,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导致施工质量较差,或是由于施工人员的违章作业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管理往往都比较滞后,大多是出现问题才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缺少超前和预防性的基本措施,造成经济的无法挽回,降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3.重点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要素众多,如果都同等对待那么势必会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尤其对那些隐蔽性工程、建筑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等,存在不够重视和缺少重点监控的方法,使得这些重点部位容易出现质量隐患从而增加投入成本,降低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缺少全程性的建筑经济管理机制。对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以事论事,采取个别措施,缺少规范和长效的管理机制。在建筑经济日常运行时,更是缺乏全程性的监督,导致监管的缺位和问题的产生。同时,缺少全员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实施建筑经济管理时,只针对个别部门和少量相关人员,没能将建筑经济管理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和统筹安排,缺少效益和施工人员待遇的协调机制,这样难以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建筑经济效益。

二、提高企业效益建筑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推进建筑标准化

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涉及众多标准,主要包括适用、可靠、美观和成本低廉等,只有满足以上这些标准才能满足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建筑标准不仅是保证企业建筑经济效益提升的基本条件,还是实现企业建筑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当前建筑材料和产品社会化生产以及商品供应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只有在合理分工和密切合作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因此,建筑标准化对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监管力度

在计划经济成功转向市场经济的特殊时期,建筑企业的管理应把资本管理作为重点。无论何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都应该将资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着手点,同时把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最终目标。简而言之,建筑企业的资本管理就是要严格遵守和利润最大化,从而保证企业资本的不断增加。建筑企业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资本管理工作:首先,加大对资本流动性管理力度,发挥资本应有的效用。其次,定期开展陈年旧账的清理工作,了解和掌握产权关系。最后,有效提高资本利润率,这个目标的实现可以充分借助重组这一手段完成。1.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支出建筑企业应把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2.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这不是简单要求提高企业每名员工的生产效率,还要提高劳动组合的生产效率。3.降低材料费用选择材料时,以材料质量为基础,遵守“货比三家”的原则,实现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

(四)采用机械化施工

机械化施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企业的建筑经济效益,而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机械设备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虽然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劳动力成本较低,所以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将会逐渐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将会逐渐降低。因此,企业一定要做好准备,有效提高本企业的机械化施工水平。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8

1研究背景

自我国2012年4月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在土地规划条件中明确了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和等级,我国绿色建筑面积激增。而在我国绿色建筑面积逐年增多的同时,运行项目少、高星级项目少、绿色建筑运行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逐渐显现。我国于2014年起实施的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和运行两个阶段,设计标识的审核验收往往变成了对工程设计文件的验收,导致各参建单位放松对建筑技术应用及落实的监管和控制,使得绿色建筑停留在图纸上,运行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在2019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以下简称“《新国标》”)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概念、推动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取消了之前“设计标识”的评价,仅在建筑通过“评价”,即建筑投入运行一年(相当于之前的“运行标识”)达标后颁发标识。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如何确保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新国标陆续在各地全面实行,标准中增加了关于建筑类保险的得分要求,对保险机制在绿色建筑产业中的作用予以了肯定。新国标中涉及的保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确保绿色建筑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筑性能责任险”,保障建设方的投资安全,目前仅在北京有一例试点应用;另一种是用于解决建筑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结构、设备等问题的“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以下简称“IDI”),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2绿色建筑现阶段问题分析

2.1绿色建筑投资增大,融资难度提高

根据绿色建筑项目经验,绿色建筑星级越高,前期投入的建设成本越多。新国标实施后,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进一步提高,相比于传统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的实际增量成本在20元/㎡左右,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实际增量成本约为50元/㎡左右,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通常会超过100元/㎡。而融资始终是各类建设项目的一大难题,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的增量成本提高了项目初期的投资,致使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2.2投资回收期长,难以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

对于公共建筑来说,绿色建筑的收益依靠在运营期节约能源消费,扣除通货膨胀等影响,增量成本的回收期在3~10年不等。对于居住建筑来说,投资成本的回收全部依靠出售房屋所得利润,商品房出售后,建筑的所有权易主,绿色建筑带来的能源节约收益不属于开发商,而在各地政府限价及市场约束下,实施绿色建筑技术而带来的额外收益十分有限,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节能、舒适”的卖点并不买账,绿色建筑的销售没有明显优势。绿色建筑的实施缺乏市场动力。

2.3绿色建筑市场欠规范,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当前绿色建筑市场上的各参与单位水平参差不齐,绿色建筑技术大多停留在图纸上,实际使用的技术的落地又缺少相应验收环节,导致绿色建筑运行效果不佳,绿色建筑技术的价值难以体现。对建筑运营者和使用者来说,增加新的设备和技术也意味增加后期运维过程中的工作量甚至是问题隐患。使绿色建筑成为仅为了满足规划要求而制作的高成本、低效果甚至无效果的空壳。综上所述,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问源于高投入成本是否能带来高品质建筑的不确定性。绿色建筑要高质量发展,除了依靠新国标的实行,还需要解决建设单位投资融资难和售后的问题。

3保险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作用

3.1融资增信

融资困难是目前限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建筑具有开发周期长、工作量大和资金密集等特征。建设项目的融资存在投资回收期长、缺少连贯性政策、金融单位缺乏绿色建筑专业知识等问题。因此,购买保险可通过引入保险机制为开发商增信,降低融资成本。

3.2多方监管

不论是IDI还是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保险公司都需要通过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过程进行监控。保险公司与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独立于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产业链之外,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对项目实施监管,从而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多阶段风险防控,确保建筑质量。

3.3促进销售

在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及交付阶段,绿色建筑性能责任险可保障建筑达到相应等级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保单可作为绿色建筑运行效果的保障;在建筑的使用阶段,IDI使得保险公司成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筑的维护及修缮。建设方可出示保单作为绿色建筑“维修保障”的证明,增强绿色建筑在销售市场上的竞争力。

3.4保费激励机制

根据实践经验,保险公司首先会根据面积核定基准保险费后,参考各参与单位的资质、建筑用途、投保人/被保险人历史损失经验衡量其风险水平,确定相应系数,最后相乘来确定最终的保险费。除去投保产生的第三方监管外,参建各方也能自觉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出险索赔,抬高保费,增强行业竞争力。秉持发挥绿色建筑运营保险“奖优罚劣”的原则,确定费率调整方案,对改善绿色建筑运营效果发挥积极作用。

4对绿色建筑引入保险机制的建议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9

在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科学管理,加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对计价标准的制定、市场价格信息的、造价行业市场监管以及建筑软件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 为建筑业打造合理的计价市场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主要肩负着建设工程消耗量标准、工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办法等标准与规则的管理工作。标准与规则是判断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行为,是协商、调解、裁定、仲裁、判决工程造价纠纷的依据。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立和完善这些规则,并运用这些规则规范和调控市场秩序。近两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为完善计价体系与计价标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主要包括:大力推行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结合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规定,重点对招标工程的风险包干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完善我国经评审最低价风险包干制度,并为营造公平合理的价格市场而发挥造价管理部门应有的作用;根据市场人工费大幅度上涨的实际情况,创新计价体制,改变的机制,人工预算单价,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服务于跨越发展的需要;适时对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取费标准进行调整,大力推进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并根据招标工程中标资料,每年测算各类建筑工程造价平米指标,供相关投资决策部门参考使用,以此合理指导招标工程控制价的编制,真实反映市场承发包价格。

2 规范招标投标工程中的计价行为

建设经济标准实施和工程造价计价的监管,是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造价站在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履行着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和要求,开展对标准与规则实施和工程造价计价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执法,依法处理了建设领域各种违规行为:对建设各方主体在确定标底价、投标报价、中标价、结算价等计价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对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阴阳合同、恶性压价等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实施监督,在备案过程中发现涉及工程造价编制中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及时予以了纠正;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与执业人员的执业行为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与清出机制,提高工程造价整体服务水平,规范工程造价咨询市场。每年对我国的招标单位及造价咨询机构所承接服务项目的咨询成果质量编制进行监督检查,以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计价行为,为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 准确市场价格信息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价格信息的是信息管理的核心工作,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市场交易价格的合理性。我国造价管理工作为更好地适时各类建安材料价格信息,通过纸质媒介与网络媒介多种渠道及时更新价格。按照材料占造价比重大小以及价格的波动幅度大小,分日价、周价、月价和半年价四种信息价格机制。每日水泥、钢筋价格,每周商品砼、地材价格,每月主要材料市场信息价格,半年其他材料价格。通过适时、全面、动态地材料信息价格,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建筑市场招标投标的需求。针对我国近两年的建筑市场劳务工资、建材价格变化较大,我国造价管理部门要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密切关注价格变化动向,及时加大价格更新的频率,并对劳务工资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将劳务工资上涨情况上报市政府等相关部门,为及时调整我市人工工资水平提供第一手材料。

4 建筑造价软件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投资规模逐渐扩大,新的工程项目大量增加,我国的建筑造价管理人员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正在迅速进入建筑业,我国的建筑造价管理工作可以运用先进的建筑造价软件来进行建筑造价工作的方便、快捷管理,提高建筑造价工作效率和水平。建筑造价软件的优点:能够依据施工企业管理的特点,对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质量、财务等建设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整个软件系统以成本控制为目标,实现在限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资源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低的费用(成本或投资)圆满地完成项目的任务。通过建筑早间软件的使用,公司管理层可以实时获取远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各种经营信息,可同时管理多个不同性质的项目并在多项目之间进行资源协调;项目管理层可实时动态监控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和盈亏状况,对施工全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计划、进度、采购、材料、设备、质量、安全、合同、人工、租赁等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纵向贯穿招标、分包、采购、施工、竣工的全过程,横向涉及公司项目部的各个岗位,是一套全方位、集成的项目管理平台;通过对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合同、变更、结算、支付、资金等要素的管理,来提高建筑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综合配套能力,同时兼顾了知识管理、持续发展的需要。

5 结语

总之,建筑造价关系到整体建筑工程如期完工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我们要加强重视建筑造价工作,并且为建筑造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市场环境和保障。在新时期,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实现更加优越、便捷的建筑造价管理软件的技术开发,为建筑造价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进行、提高我国建筑造价管理工作的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10

在现代建筑施工市场当中,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建筑施工中项目成本的控制以及人员配置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企业综合竞争水平的关键所在,是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当中,工程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和质量的基础上,力求节约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追求最大的经济利润。因此,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基础之上,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工作,是目前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当中,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还能使建筑施工处于一个正常、有序的工作环境当中,为满足企业顺应社会需要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①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得以研发和应用,然而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的落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型材料和产品的发展与推广,技术装备和技术条件是需要企业科学的工程技术管理力量及技术管理水平来给予支持的;②由于建筑物品的类型繁多、规模要求不尽相同,再加上我国各地区环境、气候的客观因素影响,想要及时保质的完成工程,就必须以工程技术管理为先导,对施工技术管理进一步的加强,以达到合同规定中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实现降低建筑成本的目的;③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全面、结构越来越复杂、设计也越来越新颖,进一步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装备的革新,这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创新意识和技术革新变得尤为重要。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

1.技术规程标准

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专业保准。企业的自定义标准必须高于以上两种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具体工程项目中,需要依据所承包合同中的具体规定采用正确的技术标准,否则施工就无法有序的开展。技术的规程是为了对施工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及技术要领等方面做出具体的技术规定。

2.健全技术记录

包括测定记录、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的检测及工程用品,试验、设计交底记录及图纸的绘审记录、技术的核定记录、设计变更、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记录及工程质量等,原始记录是提供工程在形成过程中发生实际情况的真实凭证。

3.技术档案管理

其中包括施工图管理,企业应授权专业的技术负责人指导专人进行图纸的发放、签收、借阅等业务工作;施工组织的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技术信息情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生产力的发展,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得建筑产业的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必须时刻重视建筑技术发展的 动态,结合实际情况,研发推广出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5.明确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计量岗位责任制,明确计量工作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合理使用计量器,并进行定期检查计量器的准确性。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1.优化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与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规范、标准、文件的要求,健全技术责任制度和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认真的落实技术档案管理和技术交底制度,没有经过会审的图纸不能用于施工中。技术的交底工作可以分级进行,目的是使所有的参与人员心中有数,避免盲目的施工。对与工程中的重点部位、特殊环节及特殊工程更需要做详细认真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的档案管理不仅包括交由建设单位保管的竣工资料,还包括施工单位所保存的施工组织以及职工管理方面的相关技术档案等等,应该全部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其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

2.优化施工当中技术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任务能够顺利的开展并定时的完成,在项目施工之前,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以便在保证建筑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分析建设工程特点、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为施工项目提供人力、技术以及物资支持等多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建筑施工能够稳定、持续的进行,在合同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建筑任务,并最大程度的获取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具体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施工设计编制的组织工作,对所有参加设计的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最后再进行统一的汇总、修改和定稿;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格式、编写依据以及基本内容,都要充分遵守相关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当中的管理作为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项目部为了实现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目标,必须要加强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管理工作。

3.加强工程竣工文件管理工作

竣工文件对于建筑产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包括文件材料、图纸设计以及录音录像资料等各个方面的资料都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真实记录,为建设项目的日后审查监督、管理验收以及养护修复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由于项目施工企业对其不够重视,很多资料在进行移交时出现了问题,同一资料的多种版本、内容的错误填写以及盲目拼凑的情况等等,都为建筑产品的日后工作带了困难。因此,想要加强竣工文件的有效管理必须要做到对资料进行认真的核查、保证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紧密性,明确施工资料的日期,以便日后利于审核和查阅。

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不仅能够优化企业人员配置,还能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企业的前途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进行当中,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重点、难点的控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以及人员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配,降低资源的损耗,进而达到建筑工程在质量、成本及进度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市场当中,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资质最新标准例11

Abstra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includes two main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the work practice of many years experience, focusing on a simple discussion of several way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for refere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asures way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建筑工程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等方方面面,一旦建筑工程发生某些安全质量事故,势必将产生极为严重后果。因此,国家于近几年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与要求也在逐年提高。众所周知,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技术施工处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是没一个建筑承包单位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已成为影响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一项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强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现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现代建设项目施工是一项系统程度、复杂程度较高、且工种协作多、使用建筑原材料及工序繁杂的综合工程,其过程都包括图纸会审、制定施工组织及其方案设计等;同时施工阶段必须要充分发挥管理效能,做好质量检核、施工阶段监理监督、及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并且这些工作的执行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全程,因此,工程技术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应用工作,其现实意义重大,具体体现为:

(1)综合工程。现代建筑产品在施工阶段有着它的特殊性质,众所周知,在产品实际建设中,其建筑结构类型多样、使用功能繁多,规模大小各有不同;同时在施工周期中,还要受自然条件(如天气因素影响)、交叉工序施工条件、各式技术衔接影响等。总之,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种类多样,需要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各项工序有序进行,进而达到建设工程质量所需,使建筑产品最终功能与质量得以保证,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成本目标。

(2)时势所需。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技术等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都在不断涌现。另外,对于现代工程,随着建筑市场的再度开发,施工单位所承接的工程结构愈加复杂,功能也更加多元、装修也更加新颖,从而要求施工技术水准务必要提升,也就是说,加之当前施工设施与设备等愈加先进,所要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准的需求程度就越高,这样也充分显现了施工技术管理的地位愈加重要。

(3)质量决定施工企业资本经营成果。技术管理工作执行质量好赖,在很深程度上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对企业的信誉、经营资本、生存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当前建筑施工必须要有一定的先进管理技术、施工条件、设备与施工技术支持。

二、强化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举措

(1)落实责任制管理效能,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准。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首要条件。建立起技术组织机构,对各项施工技术加以明确,是施工技术的前提保障条件。因此,施工阶段要建立起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及落实责任管理机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责、利、职;组织好在建工程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尤其是监管人员的职能范畴;同时要求监管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验收规范、项目需求,熟谙各项分部施工技术规范、质量建设需求与标准等,进而才能合理地组织人员标准施工;做好检核、评价、验收等工作;施工阶段管理机构与技术部门,必须要熟悉施工图纸及其会审制度、施工技术交底机制、施工阶段的质量建设监督机制、分部工程与隐蔽工程的检核验收机制、项目测评机制;另外,还要落实主要施工技术负责人,不论是工程技师,还是技术管理人员在内,都要明确出其各自职责,并要充分结合业务设计意图,把设计图纸需求充分体现在施工过程,同时要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等。

(2)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可以说,现代建筑产品的业内工程技术资料以及在施工阶段形成的各项技术性、管理性文件等,是准确衡量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根据。因此,为了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要加强对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的细化程度,按照施工标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和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做足、做好技术投入工作。所谓技术投入,就是指施工阶段的人力基础保证、技术资金的支持、基础设备设施等的投入工作。在技术人力方面,施工企业应当拥有一批文化程度、技能素质、专业技术水准较高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和综合实力较强的施工队伍;企业要为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设立专项资金,技术管理资金占企业管理费用的比例,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企业应按技术工作计划,结合企业实际,予以计列,不可遗漏;在基础设备设施方面,除了要在原有的办公设施的基础之上,还要完善各建筑实验室、技术资料室等,配备完整的技术规范、章程、标准、技术参考阅资料及工程应用类软件等。另外,要加强对建筑装饰材料的科学控制,尤其是一些对放射性材料,如甲醛、氮、苯、氡等有害物质或气体的控制,也就是说,现代建筑工程产品,不仅要保质保量,还要做民心工程、绿色工程,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4)做好质量检查分析工作。测定施工阶段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评价指标与工程质量建设标准所需的结果进行对照,进而对工程作出最终的评价、判断。其一,度量,主要利用计算手段进行测量;其二,对照,把所得评价指标与质量标准进行对照;其三,即根据最好的对照数据,评价产品是否满足建设工程质量所需;第四,处理,即决定被检查的工程是否可以验收,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是否要采取补救措施。

结语

总之,对于现代工程建筑而言,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能发挥越加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还因为其能够决定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是工程施工之本,企业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