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3 23:27:05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1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网络交流的影响,各种生活都带上了网络的烙印。网络交流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即“人—机”交往,这种网络交际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平衡与宣泄,保证心理健康,但这样可能更容易孤立自己,缩小了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范围,对自己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自我主义和崇尚独立的个性,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虚拟的“人际交往”将可以弥补这些欠缺。网络交流可以通过QQ、E-mail、博客和论坛等形式进行,这些形式的进行对大学生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网络交际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际心理进行思考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各种网络交际当中,论坛是最容易被学生选择的交际空间。

一、网络论坛交际及其内涵

网络论坛交际就是指上网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际主要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网络论坛交际占有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很大范围的比例,甚至少数个体借助网络论坛成为名扬全国的“网络红人”。这些现象应该到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时候了。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论坛可能有不同的类别。从论坛交际的方式来看,网络论坛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单向交际,就是浏览各种论坛网页,仔细倾听别人的内心观点,自己不发表观点,通过浏览论坛,达到对自己一些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获得课外知识;另一类显得更重要,就是双向交际,通过跟帖或自己发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产生与别人观点的认同或对立。而从网络论坛指向的范围和内容看,论坛上的话题小的可能指向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空间,如很多大学生借助论坛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看法,评价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情感,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发表关于国家各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经常光顾的论坛就包括区划论坛、经济论坛、城市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方面。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网络论坛交际有利于增加人际交往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而生活中的更多的现实性,使得大学生认为人际空间仍然有着局限,因此,网络论坛就增加了他们的交际空间。网络论坛交际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信息的交流活动,也是促成双方心理相容和心理交换的过程。个性较内向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不易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展露出来,借助网上交际的隐匿性可以把情感、内心世界与大家一同分享。论坛交际也是网络人际交往的一种,在论坛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络论坛交际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传统交际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过小的交际圈制约着大学生创造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网络论坛就突破了这个局限,论坛里的成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寻找各种类型的交际对象,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

同时,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特点,大学生网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打破了交际歧视,在网络论坛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扩大了大学生交际对象的范围。

2·网络论坛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透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不难发现,宣泄对于维护和治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异性情感关系,过多的新要求使当代大学生们承载着太多的生活和情感压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倾听自己的苦恼与烦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而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借助网络论坛进行自由的跟帖或发帖,尽情释放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敢流露的不良情绪和观点,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可能在网友的安慰或鼓励下,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使得心理在新水平下达到新的平衡。

3·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创立论坛主题,将自己的各种主张和情感焦虑公诸于众。由于想得到别人的跟帖与回应,他必须对自己表达的见解和疑虑进行不断加工,实际上最后获得的结果将是利用网络论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并且在跟帖者的内容补充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网上交际获得信息比之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人际交往从全新的对象和交际方式中获取新鲜的思想、丰富的灵感,激发创造的热情。

4·网络论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形成各种良好人格品质。通过网络论坛,一方面,大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更多和自己意见相近,处境相似的网络朋友,逐渐认识到很多顾虑是现有大学生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网友的支持和理解下,逐渐增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信心。同时,由于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大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自信心、能力和创造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人格水平。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沉溺或过多依赖网络论坛可能引起引发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品质。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性,许多大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论坛上非常直接坦率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不乏攻击性。这些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由于在论坛里大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可以相对自由,无须带上人格面具,因此,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交互影响,最后自己也很难判断怎样做才最好,导致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情感焦虑。网络论坛交际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和陶醉感。大学生呆在门户紧闭的寝食或网吧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感觉最安全不过。而且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交际空间,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论坛里隐藏的内容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同时,由于过多的相信网络感情而使得自己对于现实生活难以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焦虑。

2·网络论坛可能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引发人际冲突。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人际信任危机,缩小了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空间。借助于论坛,人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因此,过多的依赖论坛带来的虚荣心,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比网络朋友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对象,从而产生人际信任危机,逐渐忽视了周围的人际群体。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网络人际冲突。网络论坛借助的是人机交流,单向的交流使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言语,引起争执,这样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并可能进一步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会引发实际人际冲突。对于论坛上一些观点的影响,加上自己的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了网络人际冲突,有些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最后变成了攻击与谩骂,这样网络上的情感遭遇可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更加消极的态度,并可能进一步人际冲突。

3·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品质下滑。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不良道德行为。网络论坛牵涉到好多论题,论坛的复杂性可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过多的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可能混淆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出现缺失性道德行为。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受现实规则制约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网络空间中遵循着快乐的原则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甚至形成人格发展的错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还可能造成品德心理扭曲。在虚拟的网络论坛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三、大学生网络论坛交际的引导与教育

(一)从外在因素考虑,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网络管理,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网络论坛交际规范,既要保持网络论坛运行的自由和通畅,又要防止论坛成员彼此之间的行为越轨,造成过度侵害,最好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论坛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删除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论坛交际秩序的相关法规,提高网站主持人及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逐渐形成一套既适合于网络社会、又不破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控制,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

(二)从内在因素考虑,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网络论坛涉及面广,只靠外在的强制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净化论坛内容的根本。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情感观、友谊观,进一步端正人际交往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际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学会调适不良交际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交际技巧,提高个性修养,学会运用合理宣泄法、逆向思维法、情绪转移法、理智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缓解和消除交际中的困扰与障碍,维护其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汪怀君.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2]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2).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2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两大基本群体。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和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的学习成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与教师交往也是大学生知识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前提;同时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业缘关系,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心理相容度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学生对老师充满尊敬与敬仰,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人际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交往的基本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普遍,也是最微妙和复杂的。一方面,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学习相同的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交往密度高而且自我空间狭小,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一旦得不到满足,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1]。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大学生交往呈多元与开放交往。大学生渴望友谊,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新思想。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交往趋势,表现出以下特点:(1)交往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缘、朋友交往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同学交往不局限于同班同学,而逐渐发展到同级、同院系甚至是同校的可认识的同学;不仅包括同往,异往也是交往的重要方式。(2)交往频率提高和交往手段多元化。大学生交往由偶尔的相聚发展到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娱乐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往空间,交往手段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3)从交往方式看,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大学生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交往的主要场所在校园,中心是学生的寝室和教室,新型的社交方式BBS和QQ等发挥着重要作用。(4)交往目的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选择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不纯粹是由于情感和志同道合,交往动机变得很复杂,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2]。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

1猜疑心理,缺少知心朋友猜疑心是在交往中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这类大学生对别人总是持不信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态度,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一些人由怀疑他人到怀疑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和被动,人际交往陷入困境。因为找不到交心的知己,所以,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自我中心,不能深入沟通这类大学生虽然能与其他人交往,但是关系非常一般,沟通质量不高,与多数人的关系仅是“点头之交”,没有知心朋友,既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希望周围的人以他为中心,服从于他。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懂得尊重别人。只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和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3自卑心理,交往困难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感体验。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大多较为敏感,缺乏自信,他们处事过分谨慎,为减少挫折,尽力避开人群,因而丧失许多发展机会。还有一部分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表现为凡事对自己要求很高,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完美,以免于遭到他人的耻笑常以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来掩饰自己自卑而脆弱的心理,这使他们将自己的社交圈子限制得非常狭小。

4恐惧心理,社交恐惧症有些大学生与人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导致社交恐惧症。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大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上虚拟的社交活动以对抗日益增大的精神紧张情绪,而忽略了真实的人际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的社会技巧。

5孤僻心理,不想交往孤僻心理的大学生总是不愿和他人交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时间长了以后,他们就会出现寡言少语、感情冷淡、不善交际等表现。他们认为人际关系不重要,甚至瞧不起所有的人,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性情内向,少言寡语,有些人可能还存在某些怪癖[3]。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1认知因素对自己、他人和人际交往过程本身的认知偏差,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交往障碍的关键原因。比如:过高评价自己会引起自负,导致交往中的盛气凌人并不屑交往;而过低评价自己会引起自卑,羞于与他人平等交往,导致交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往中的恐惧感。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有限,心理上也不成熟,人际交往中常常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就会产生交往障碍[4]。

2个性因素个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交往的重要因素。有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来源于其不良的个性品质,如不尊重人、缺乏责任感、情绪无常、放纵自己、过分苛求他人、行为怪异、虚伪、冷淡、自私等。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欠妥当,有的人说话夹枪带棒,或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等,常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

3交往能力和技巧不足有些大学生不能与人成功交往,往往与其交往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这些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所谓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人,他们一贯作风是只顾埋头读书,很少注意与他人沟通和交往。但是大学生活的多样化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和他人交往,他们也意识到了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其内心渴望交往,但又因为以前没有类似的经历不知从何做起,缺乏正确的交往技能导致他们在交往中屡次碰壁。

4社会环境的影响价值多元化对正在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大学生在交往中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其中,拜金主义和价值主义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再单纯,不少大学生为了当选班干部而请客吃饭等;游戏主义让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些大学生追求过程,不在乎结果,这在异往中尤为突出;互联网的普及让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在网络上寻找人际安慰,完全忽略了或者不重视现实环境中的人际交往。社会上的这些负面因素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

5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经济状况好的大学生不太愿意和经济状况差的学生交往。经济状况差一些的大学生对于生活和前途关注较多而对人际关系关注不多。特别对于一些贫困大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从而很容易带着自卑的情绪与人交往,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比较敏感[5]。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遵循的原则

1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平等和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你的学业成绩多好,相貌多英俊,父母的地位多高,家庭多富有,只有与他人平等相处,尊重对方,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来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自以为在某些方面有优势,就居高临下,看不起别人,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遭到大家的反对而被孤立。

2真诚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以诚相待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只有抱着真诚的动机和态度,双方才能互相理解、接纳和信任,思想和感情上才能产生共鸣,交往关系才能得到发展和深化。如果一方虚情假意,言行不一,甚至欺骗对方,就不可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交往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3理解原则互相理解是人际沟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促进交往的条件。理解不等于知道和了解。就大学生人际交往而言,大学生不仅要细心了解他人的处境、心情、特性、需求,还要根据彼此的情况,主动调整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给他人以关心、帮助和方便,多为他人着想。在交往中,善解人意,处处理解和关心他人[6]。4宽容与谦逊的原则社会是多元的,每个人由于出身、经历、文化、观念、习惯和性格的不同,会有很大的个性差异。差异的存在容易造成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矛盾,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大学生在交往中应遵循宽容和谦逊的原则,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宽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对方,从而消除矛盾和误会。同时,大学生应虚怀若谷,谦逊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向别人学习,谦虚待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超级秘书网

六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1正确的看待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有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悦纳自己。具体来说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要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满意自己,有自豪感、成功感、顺心感和愉;能确定适度的奋斗目标,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憧憬;能够冷静地、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充满信心地认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既不“夜郎自大”,也不盲目自卑,在人际交往中,确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

2发展为动力,不断加强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是每一位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人际交往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有着独特的交往原则和技能技巧。只要有可能,就要努力提高自己,改进自己。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大学生要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点,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不论是水平比自己高的,还是水平比自己低的,我们都能够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品质[8]。

3客观地了解别人大学生在与别人接触时,对别人的印象不完全是直接获得的,而往往是间接推断的结果,间接推断往往会带有不少客观因素,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首先要尽量避免人际交往中认识偏差的影响,充分认识它们的规律;其次积极对待他人的情绪,用心去倾听他人的心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最后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避免自己对他人产生绝对化要求,不要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来要求别人。

4积极的自我暗示在交往中,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不良交往情绪时,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不过是这么多同学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谁也不会对我特别留意;或者告诉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用这种自我暗示,不断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醒自己,逐步摆脱过于关注他人评价的思维方式[9]。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69-01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据一定比例,民族观教育是此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民族类院校相比,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又较少,民族观教育相对不受重视,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够灵活。同时,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素质与本科类院校相比又存在着一定差距。民族观教育形式切忌单一、死板,需要建立更有趣、更灵活地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类院校。在该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有“抱团”现象,尤其是预科一年期间,与汉族同学交往较少,小型冲突时有发生。冲突的表象是民族问题,表象之下其实隐含着民族观问题、人际交往心理及技巧等多方面的问题。为减少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学的交往冲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促进民族和谐,进行民族教育观及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是必要的。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有学者提出,民族观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民族意识控制。还有学者系统的提出了“民族意识控制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问题和社会控制的中心内容。其中就主要包括了对民族知识的认知和决策意念。同时,有学者认为民族观教育也就是一种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内化的过程。

人际交往训练,作为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的理论依据有学习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人际交往理论、人际沟通理论等。其中学习理论,尤其是行为派学习理论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具有认知性。

故从某种角度说,民族观教育和人际交往训练都是一种意识内化的过程。用人际交往训练方法将民族认同、民族意识与个人行为、个人意识结合起来,改变民族交往中的认知方式,无论是人际认知还是民族认知。

3 研究的训练方案

3.1 训练方案的目标

由于人际交往是存在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所以交往的个体必然在交往之前就必然需要一定的情感和心理准备。在存在民族差异的人际交往中,民族意识和民族情绪便成为影响到个体交往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交往训练的一大任务便是使参与成员理解民族情绪、民族意识对自身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的影响,帮助参与个体做好心理上的接纳准备。

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学生民族理论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生活接触老师、同学的过程,即概念形成的过程。所以人际交往训练的另一项任务就是使参与成员在民族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民族融合性的认知方式。

3.2 训练方案的内容

本次训练活动计划安排4次,每周1次,每次预计1个小时。第一次训练包括热身活动“大风吹”、主题活动“滚雪球”和“同舟共济”;第二次训练包括热身活动“我们一定是最棒的”和主题活动“团队建设”、“大脑结构图介绍”;第三次训练包括热身活动“心有千千结”和主题活动“信任背摔”、“飞越黄河”;第四次训练活动包括主题活动“定向越野”。

3.3 训练方案的实施

随机抽取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班级4个,共192人实施前测。测试问卷为自主编写问卷《民族观调查问卷》及《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所得总分及关键题得分筛选出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40人,分成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实验组20人参与四次训练活动,训练活动完成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计40人参加后测,使用问卷同前测。测试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两次的问卷得分进行整理录入,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4 研究的结果结论

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前后问卷得分差异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样本小。研究组参与人员较少,所以在选择被试和实验组上就有很大限制,不能选择大样本进行研究。在拓展活动训练中,指导教师只有三人,所以只能选择小样本进行研究。这对数据的回收和分析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使用spss进行分析的时候,小样本的前后测T检验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检验分析结果显著性不高。结果不显著的另一原因是交往训练次数少,四次拓展训练导致实验的深度和持久性只能显现较为细微的效果。

数据分析结果并不显著,但实施过程中在每次主题活动后的分享会上,大部分参与学生表示内心有所触动,对团队协作和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有所感悟,并十分希望再次参与此类活动。组织者通过切身观察,发现部分学生随着参与时间的推移和次数的增多,参与训练活动时情绪和态度有明显变化,从被动到主动,从话少到热情。

该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作为研究主要内容的训练活动,其项目不够丰富、时间不够持久。对参与学生的追踪调查不够全面,未对训练以外的生活学习进行干预,不能形成立体教育系统。

参考文献

[1] 赵小青.大学生交往能力的训练[J].思想理论教育,2004(10).

[2] 姜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科教文汇,2008(9).

[3] 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7).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4

 

1.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个体,需要具有丰富的人际交往关系,包括校内与教职员工,同学间的交往关系和校外与社会成员、群体间的交往关系。

人际交往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85%靠人际交往和相互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与归属的需要,纳入其需要层次理论并放在重要位置,突显的便是人际交往与和谐的关系。2008年,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做了1500份问卷调查,显示出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代亚洲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的成功公式“成功=知识(30%)+人脉(70%)”中,人际关系(即人脉)也占了70%。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2.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现状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策略和思考,喜欢接触新的事物,孤独,脆弱,竞争,烦恼,奋争,责任似乎成了90后大学生的代言词,他们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他们运用网络沟通信息,但是内心较为空虚。他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渴望通过人际交往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身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但一些大学生并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因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正如一些报道指出的那样,近年来大学生因不会人际交往和沟通导致心理问题,进而走向自杀的人数逐年上升,因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犯罪现象也逐年增加。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一项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对找工作有特别的帮助;有高达34.8%的人通过择业,感到人际交往能力是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上述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将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作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势在必行!

3.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自我中心、自我封闭、控制他人的愿望、讨好与敬畏心理,反抗与嫉妒心理、怀有偏见、过分自卑、过分期待、性情孤僻、敌对与猜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还包括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等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另外,应试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以及高校管理上的疏忽等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1)正确认识自己策略和思考,改善不足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大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的人际交往(基本的社交礼仪等)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多处于学生的交际范围之内,与社会上其他人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代的他们并没有完全的认识自己,或者说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并不改正。他们过分自信,总觉得自己想法多,理想大,孤傲、自尊心强,不愿意去理解接受别人。有些人的想法过于偏激,缺乏坦诚,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而且网络化程度的加强也影响着他们,虚拟世界中的交际也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网络化的交流为大学生现实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竖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网络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规避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过于扩大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却被忽视了。所以,不管作为学校还是家长都应鼓励他们多在现实世界中交流,让其在现实交流中去更多的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只有摆正了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积极给予,用真诚、坦诚和赤诚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适当的人际交往策略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他们处在信息交通发达的时代,网络、电视等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想法颇多,但是部分与现实差距相当大。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抓住现在,更好的把握将来。要在大学阶段策略和思考,自由时间更多的时间里去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人文素养的提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建立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充分的自信,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如果把人际交往比喻为运动的齿轮,那么良好人文素养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更多的懂得宽容、理解,懂得去付出,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他们去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散发更多的人格魅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和吸引力!

(3)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视度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不仅需要学生本人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早已不容忽视,可是现在社会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多数学生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建立人际关系,他们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教育,不能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林林总总的问题。作为高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要努力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他们事业的成功率,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和压力的舒缓。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并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了解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作为学生要把人际关系作为大学里的必修课,主动去了解、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有目的的去培养自己人际关系素质,敞开心扉,取长补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己长,用人格魅力吸引别人策略和思考,从而能更好的建立起牢靠的人际关系网。作为家庭,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也应该担起大学生人及往的重要角色,有目的的去培养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懂得牺牲的品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也应该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氛围,让真诚、互助、友爱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总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时代性,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展望未来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将从更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采用更先进的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EB/OL].(2008-12-22).百度网.

[2]陈龙图.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策略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

[3]王春玥,李楠.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

[4]安洪鹏.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调查[J]. 法制与社会,2009,3.

[5]莫兴文.浅谈人际关系的建立[J]. 科技信息,2007,11.

[6]钟维悦.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J].中国商界,2010,7.

[7]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

[8]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机械出版社,2004.

[9]黄乾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J].教书育人,2007.

[10]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J]. 广州大学学报,2004,4.

[11]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出版社,1989.

[12]卜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5,6.

[13]樊富抿,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王宏维.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2003,6.

[15]张林英,姜雪丽.论人际和谐与人际关系道德[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5

 

1.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个体,需要具有丰富的人际交往关系,包括校内与教职员工,同学间的交往关系和校外与社会成员、群体间的交往关系。

人际交往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85%靠人际交往和相互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与归属的需要,纳入其需要层次理论并放在重要位置,突显的便是人际交往与和谐的关系。2008年,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做了1500份问卷调查,显示出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代亚洲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的成功公式“成功=知识(30%)+人脉(70%)”中,人际关系(即人脉)也占了70%。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2.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现状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策略和思考,喜欢接触新的事物,孤独,脆弱,竞争,烦恼,奋争,责任似乎成了90后大学生的代言词,他们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他们运用网络沟通信息,但是内心较为空虚。他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渴望通过人际交往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身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但一些大学生并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因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正如一些报道指出的那样,近年来大学生因不会人际交往和沟通导致心理问题,进而走向自杀的人数逐年上升,因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犯罪现象也逐年增加。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一项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对找工作有特别的帮助;有高达34.8%的人通过择业,感到人际交往能力是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上述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将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作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势在必行!

3.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策略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自我中心、自我封闭、控制他人的愿望、讨好与敬畏心理,反抗与嫉妒心理、怀有偏见、过分自卑、过分期待、性情孤僻、敌对与猜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还包括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等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另外,应试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以及高校管理上的疏忽等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1)正确认识自己策略和思考,改善不足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大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的人际交往(基本的社交礼仪等)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多处于学生的交际范围之内,与社会上其他人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代的他们并没有完全的认识自己,或者说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并不改正。他们过分自信,总觉得自己想法多,理想大,孤傲、自尊心强,不愿意去理解接受别人。有些人的想法过于偏激,缺乏坦诚,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而且网络化程度的加强也影响着他们,虚拟世界中的交际也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网络化的交流为大学生现实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竖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网络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规避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过于扩大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却被忽视了。所以,不管作为学校还是家长都应鼓励他们多在现实世界中交流,让其在现实交流中去更多的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只有摆正了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积极给予,用真诚、坦诚和赤诚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适当的人际交往策略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他们处在信息交通发达的时代,网络、电视等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想法颇多,但是部分与现实差距相当大。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抓住现在,更好的把握将来。要在大学阶段策略和思考,自由时间更多的时间里去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人文素养的提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建立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充分的自信,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如果把人际交往比喻为运动的齿轮,那么良好人文素养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更多的懂得宽容、理解,懂得去付出,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他们去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散发更多的人格魅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和吸引力!

(3)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视度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不仅需要学生本人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早已不容忽视,可是现在社会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多数学生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建立人际关系,他们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教育,不能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林林总总的问题。作为高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要努力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他们事业的成功率,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和压力的舒缓。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并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了解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作为学生要把人际关系作为大学里的必修课,主动去了解、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有目的的去培养自己人际关系素质,敞开心扉,取长补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己长,用人格魅力吸引别人策略和思考,从而能更好的建立起牢靠的人际关系网。作为家庭,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也应该担起大学生人及往的重要角色,有目的的去培养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懂得牺牲的品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也应该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氛围,让真诚、互助、友爱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总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时代性,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展望未来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将从更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采用更先进的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EB/OL].(2008-12-22).百度网.

[2]陈龙图.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策略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

[3]王春玥,李楠.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

[4]安洪鹏.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调查[J]. 法制与社会,2009,3.

[5]莫兴文.浅谈人际关系的建立[J]. 科技信息,2007,11.

[6]钟维悦.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J].中国商界,2010,7.

[7]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

[8]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机械出版社,2004.

[9]黄乾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J].教书育人,2007.

[10]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J]. 广州大学学报,2004,4.

[11]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出版社,1989.

[12]卜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5,6.

[13]樊富抿,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王宏维.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2003,6.

[15]张林英,姜雪丽.论人际和谐与人际关系道德[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6

一、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现状

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交际能力差而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导致心理严重扭曲,往往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多年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是简单的字面阅读和理解,忽视了交际能力等其他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智商高、情商低,往往脱离现实,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非常值得讨论。

二、交际能力理论的由来

交际能力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指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capacity)包括语言知识(knowledge)和使用语言的能力(ability for use of language),指出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参数组成:(1)语法性;(2)适合性;(3)得体性;(4)现实性。在Hymes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应包括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使用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三、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

自交际能力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交际能力的内涵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尽管观点不尽一致,但对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就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分别作简要介绍。

1.适应理论

Gleason(1982)认为交际能力不只是懂得造句的规则,也并非是情景需要时将这些规则凑合起来的表达式。交际能力是指懂得一套事先部分装备好的样式(pattern)、惯用语框架(formulaic framework)和一盒安装工具。它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将语言使用规则做必要的调整。根据Gleason的观点,交际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能力。这种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规则并非是生成的,只是起一种调节(regulative)和辅助(subservient)的作用。适应性理论强调使用规则适应情景的需要,而不是相反。

2.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人际交流技巧

Cummins(1979)提出了区分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CALP)和基本人际交往技巧(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skills)(BICS)的观点。前者指的是不考虑直接人际交流情景下语言学习者对语言表层特征的操作和反应的熟练程度,后者指的是几乎所有儿童都能习得的为能进行日常人际交往的交际能力(capacity)。1981年,他对此又做了部分修正,把交际分为简化语境依赖(context-reduced)交际和语境嵌入(context-embedded)交际。与修正前的理论相比,修正后的理论突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他认为大部分外语课堂教学属简化语境依赖交际,而人们面对面的交际则属语境嵌入交际。

3.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

Canale(1980,1981)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的构建模式。根据该模式,交际能力由四个子能力组成:(1)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2)语篇能力,即组句成篇的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也叫补偿能力,是一种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Brown1994)。Canale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前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能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不断引向深入。同时,近年来一批新兴边缘学科的兴起,也给交际能力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引人注目的语用研究从它早期的“具体语境学”发展到语言符号意义以外的语言含义的研究,并进一步与认知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语用的认知心理。

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发挥才能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好坏,而人际交往的好坏有直接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好坏。事实表明,在一个班级或群体中,假设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密切的,那么他的心情就会舒畅,工作就会积极,才能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知识和完善自我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通过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3.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每个人都无法离开其他个体单独掌握自身生活必备的技能。交往使人了解社会需求,交流使人产生新构想,吸收新手段,开辟新领域,增长新才能。

4.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大学生自我幸福感觉的程度”的专题研究中发现,自我感觉越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越健康;同样的,自我感觉越不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往往都不如意。这种不如意给其生活、学习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五、角色扮演法的概念与效果

基于交际能力的内容及特征,以及前人对它的研究,笔者提出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现实与书本相连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制造或模拟一定现实生活片段,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语言、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以学习新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地说,即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且最重要的是对文章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要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得扮演效果最佳。

六、角色扮演法的过程与模式

行动过程:

(1)准备

通常情况下,准备意味着开始阶段(常被称为热身阶段),由哑剧扮演或目标清晰的角色扮演顺序组成,参与者放松并识别角色扮演的基本思想。即为扮演人员做一切工作之前了解剧情,理清思路,将文字变为真实角色之前,理清开场人物顺序事情的变化,发展和结果。

(2)指导

角色扮演中的参与者被委任角色(需考虑扮演人员的性格和日常表现),直接的角色扮演者,即他的角色已被清楚地描述出来,为了他能更好地扮演该角色,则需要指导和激发他的动机。

(3)领会

在准备和指导之后,则进入扮演之前的领会阶段,需要参与者通过自己已掌握的信息,花时间克服困难,理清扮演者之间的联系。在领会阶段的最后,所有参与者进入各自角色中。

(4)扮演

模拟对话,要求设身处地,让扮演者与所扮演的人物无论在时间、空间上无限接近。最好是由同学们脱稿表演,由景致情,这样有利于扮演者自由地感受所扮演的人物的语言和特征,最大限度地演绎角色。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交换角色,可以多角色感受文中的各个角色,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文章。

(5)结束

此阶段参与者从自己的所扮演的角色中正式脱离出来,学生导演应该致谢参与者的工作并且告别这些角色。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所有参与者分析并且解决扮演过程中的困难。

(6)讨论

带有目标性来反馈、讨论对参与者的观察,准确地观察扮演的情境和角色,这样能够达到学习目的。

(7)成果控制

导演给其他学生分发已准备好的表格,或者建议扮演者本人与其他同学对已扮演的角色作一个更全面评价性的结论。

七、结语

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本课题组发现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力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了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不仅如此,由于角色扮演常常以四或五人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训练时间有限的难题,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本课题组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参与面问题。评价一个角色表演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便是它的“参与面”的大小。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面对许多观众的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勇气,因此大方、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容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相对显得困难。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每一次的学生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培养学生评价及自我评价意识。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对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自我评价在促进个体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同学对评价及自我评价还是很陌生,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深入思考。总之,学生一定要苦练内功,不断摸索和实践,同时要转变观念,相信自己,放手做,给自己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或发挥创造精神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用角色扮演法取得好的效果,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因为成长环境、独生子女生活习惯、性格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际隐患有不少,宿舍矛盾普遍,时刻困扰着大学生。从清华、北大的铊盐中毒案件到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复旦投毒案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就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距离的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里倾向和相应的行为表现等。 [[1]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3-214.][1]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类型及原因探析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把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分为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与个别人难以相交、感到交往有困难和社交恐惧症五种。

(一)缺少知心朋友

缺少知心朋友这一类型的大学生通常可以和其他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总是感觉缺乏可以真诚交心的朋友,有时候会感觉很孤单或者周围的同学都不理解自己。会有这种感觉是由于一方面某些学生的交友范围过大朋友数量过多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的交往;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一心只忙学习或者大学期间做的兼职过多或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过多,缺乏与周围同学的深入交流。

(二)与他人交往平淡

与他人交往平淡类的大学生一般可以和他人正常交往,但是心里总会感觉交往质量低,自身没有影响力,缺少可以交心的朋友,因此,他们通常难以和其他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这类问题与第一种有相识之处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有一些区别,相对于第一种这类问题相对严重,与他人关系的密切程度也低于第一种。这类同学由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或者沉迷于自己的个人网络世界里等方面而造成与他人交往平淡。

(三)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这类学生表现为与大多数交往良好但与个别同学交往不良,对象可能是同学、室友、或者周围比较近的人,由于与个别同学处理不好关系往往会影响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这类情况是由于与个别同学性格不和或双方在工作、学习等方面存在利益冲突;另外在某些方面对过于优秀同学产生嫉妒的心理也会造成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四)感到交往有困难

交往有困难的大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他人交往。他们的问题就相对比较严重,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有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个性方面存在缺陷,有交往心理障碍自卑、戒备、羞怯等心理。

(五)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严重的社交困难问题,这类大学生与人交往非常敏感、内心害怕,极力避免和他人交流,必须交往时则内心恐惧、紧张、心跳加速,总是处于不安焦虑的状态。[[2] 孙宏艳,交往的天敌_青春期社交恐惧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3(6):10—11.][2]社交恐惧症的产生有心理、家庭、社会、思维和性格方面的原因。其一心理方面,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害怕被别人拒绝、对自己的长相没有信心。其二家庭方面,家长长期限制孩子的自由,使孩子无法接触到外界的事务,处于被压迫的状态, 心灵从而慢慢变得扭曲,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等原因家庭搬迁次数较频繁,父母从小没有时间教他们社会交往的方法;其三是社会原因,自身居住的社会环境比较恶劣与人交往时受过巨大的心灵打击,从此不敢与人交往。其四是思维方式和性格的原因,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自身性格害怕做事出现问题,担心和人交往时会被看出自身的某些缺点也会产生社交恐惧。

二、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认为学习者的行为受其观察学习及榜样示范的影响,主要是解释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这一理论主要由自我、认知调节、观察学习及三元交互强化三大部分构成。[[3]涂钢鹏.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学校德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8):14.][3]

(一)正确自我、认知调节,防止认知偏差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之间复杂互动的产物,理论的焦点集中于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行为受认知的调节和自我调节[[4]韩晓燕,朱晨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2.][4],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偏见和认知偏差。首先防止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一旦产生很难改变,以个人的第一印象去主观臆测他人通常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其次避免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往往比较肤浅具有很大的猜测性,如果把它带入人际交往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最后防止泛化心理,在交往中对他人整体的印象直接关系着对此人具体的认识和评价。人际交往中泛化心理使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交往对象,所以有时候在人际交往中会对交往对象的产生强烈反差,从而对人际交往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该客观的认识交往对象,防止产生认知偏差,以正确的认知为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强调观察学习,塑造榜样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既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后果而学来的,特别强调模式对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4]。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对此首先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应该重视榜样的作用,电视媒体可以制作一些有影响力人物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节目; 其次学校教育可以开设人际关系的课程,教授一些名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老师一直都是同学遵从的对象,因此老师要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最后家庭方面要注意从小就给孩子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注意孩子的择友倾向;大学生受朋辈群体的影响非常巨大,朋友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对自身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要注意选择自己的朋友。

(三)注重三元交互强化,针对行为直接强化

社会学习理论注重三种强化因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学习的影响[][4]。一方面直接强化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学校和家长可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适时进行强化,当他们的人际交往处理比较好时进行奖励强化,增强他们交际的信心。另一方面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家庭、学校可以组织有社交困难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通过对其同伴表现突出者的行为进行强化从而使其社交行为得到强化;最后自我强化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可以明确设立一些社交行为标准,大学生以此为基础对其社交行为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明确自己的社会交往的良好程度。

三、结语

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部分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它不是一一对应的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各个类型,而是解决各类型人际交往问题都需要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多元化社会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3-214.

[2] 孙宏艳,交往的天敌_青春期社交恐惧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3(6):10—11.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62-02

一、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交际、语言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从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理清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各个领域的研究重心也许不同,但语言、交际与文化的不可脱离性观点却是相同的。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某种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各种语言是无法脱离文化而被认知的,只有交织蕴藏在各自语言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并且不同文化背景及教育背景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较为复杂。作为文化的传承与流动,交际受文化的影响,其以文化为背景,以文化为纽带。文化塑造个人的人格以及人际交往形式,影响个人的认知程序以及认知结构,决定个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和交往过程。

总而言之,个人人际交往的行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化既能够影响个人的交际行为,也能够制约和控制个人的社会交往,语言在文化的引导之下得以继承和弘扬,在不断的社会化以及人际交往中,民族文化得以繁荣与发展。交际方式、交际风格、交际过程以及交际的编码和译码都会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语言与交际两者相辅相成。

二、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一)高语境文化的具体概念

在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低语境和高语境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他指出不同的地域环境会塑造不同的文化,不管是低语境文化还是高语境文化,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会影响个人的交际行为。

高语境文化中,在产生交往活动之前每个人会根据交际活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方式。每一种交际活动方式都会传达出不同的信息,相比之下,在低语境文化中个人的交际行为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主动性。

通过对低语境以及高语境文化下人们交际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交际方式的差异,在高语境文化交际中,个人的行为与语境联系较为紧密。在产生各类行为之前,人们会对各种行为的交际方式进行预先设计,尽量选择能够获得普遍公众认可的行为模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因此各种传统习俗以及习惯对个人的人际交往影响较大。与此相反,在低语境文化交际中,个人的交际行为十分直接且坦率,严格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来与他人进行交往,保障表达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学者普遍认为,像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非洲文化、拉丁文化都属于高语境文化。相比之下,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以及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属于低语境文化。

(二)中国与俄罗斯高低语境文化产生的因素

中国高语境文化的成因受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中国农耕文明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明显的时间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束缚了人们的自由,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日益牢固,大家彼此之间互帮互助,于是就形成了以他人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到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每一个人都与他人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整个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与他人交际以及社会化的^程中,个人必须了解与他人的相关性并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和继承,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地理和经济因素来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人们习惯于群居、混居。在漫长的集体生活中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高语境的文化意识。

低语境文化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和相对独立性,美国以及英国是低语境文化的代表,在这些地区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分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交往方式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较强,不会受外部交际环境的影响,个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外部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行为。因此大部分的信息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外部环境中所包含的信息较少,只有保障交际的完整性和清晰度,才能够实现顺畅的沟通与交流。

三、从高低语境解读中俄交际差异

(一)中俄言语风格差异

低语境文化的人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说话方式通常简单而直接,不惯于根据语境去揣测对方的想法。俄罗斯文化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在这种文化模式之下,每一个人的相对独立性较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进行交谈和社会化交往,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建立交谈关系,并从中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因此话题的转化速度较快,如果无法找到双方的共同话题就会产生沉默,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交往过程中的尴尬,交际各方会积极地寻找各种交往话题,这是由地域性文化影响下的直线型思维决定的。

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其思维模式是螺旋形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一般采用归纳式的语言。并且在这种语言环境之下,人们会采取十分委婉含蓄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注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表达,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来尽量避免双方陷入交往的尴尬。高语境文化背景下的会话方式与低语境截然不同,他们遵循一定的次序,一个一个地轮流进行,被人打断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与俄罗斯人不同,有时在会话中中国人往往会通过沉默聆听来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和谨慎,更多时候沉默是一种委婉的表达以保全双方的面子避免双方陷入会话尴尬。

(二)中俄思维方式差异

除了最明显的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不同语境的文化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语言结构、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在高语境以及低语境文化交往中,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交往方式截然不同。首先,中国文化注重整体而俄罗斯文化注重个体,不管是社会化还是人际交往都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交往方式的不同,比如在书写姓名时,中国会将个人的名字放在后面,家族的姓氏放在前面,相比之下俄罗斯则先说个体,然后再说整体。

另外,中国人在与人交往以及沟通表达的过程中会带有趋同性以及群体取向的特点,这些都是整体思维观念的反映。中国人会十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态度,极易出现从众现象,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就是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除此之外,中国在日本疯狂抢购的新闻频频爆出,越难以购买的商品反而能引起大众的购买欲,这都证实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观念。而俄罗斯注重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关注个人意见的表达,严格遵循个人的内心想法。其次,俄罗斯人关注逻辑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之下,更注重个体作用的发挥,并以个体作为价值单位和逻辑单位,在为人处事以及社会化交往中,这种个体取向会直接导致不同人的思维以及方式截然不同。但是个体观念并非是指个人在社会化交往过程中直接忽略集体的取向和集体价值,个体观念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在个体观念的影响之下个人会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其次会关注集体的价值和需求,因此趋同行为以及系统思维的产生概率较小。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不是独立的,都要视情境而定。这种高语境文化中的社会交往会更加关注人情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极易产生系统性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通过对这种交往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语境文化缺乏变通性,相反,美国注重个体主义,关注个人意见和情绪的表达,因此美国人能够树立规则意识,各种人情因素对美国人的影响较小,美国人会在各种规则以及制度的引导之下与他人进行交往,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国家会以已经获得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来要求自己。

(三)中俄交际礼仪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注重交际时的礼貌,而且交际礼节视交际的人和场合也会发生变化。以中国为例,中国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更注重含蓄和委婉的表达,因此难以避免会存在许多客套话以及不真实的信息,比如中国人非常谦虚,在各种公共场合中十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态度,相比之下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的交往十分直接和坦率,因此许多俄罗斯人无法理解中国人的交往方式,甚至会反感。

四、中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俄罗斯属于低语境文化,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之下,中国和俄罗斯的交际模式和交际方式截然相反,最终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效率较低。但是两种不同的语境文化并非是完全矛盾的,仍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就能够尽量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提高交际效率。

在不同语境文化下交流时,交际双方必须注重对交际方式、语言风格以及交流理念的分析,了解在不同交际环境中双方交际方式的差异,注重包容理解和求同存异。不管是高语境文化还是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都需要注重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尽量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双方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采取合理的交际方式,从而更好地消除单一文化观念,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交际双方要善于表达自己,让对方可以获得足够的语言信息,以便进行更好的交流。

五、结语

虽然学术界一直质疑霍尔理论,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文化趋于一致性,差异已经日益模糊。但爱德华・霍尔提出高低语境理论的意义和贡献不容忽视。这一理论能够揭示不同文化语境中人们交际方式的差异,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加深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通过对不同语言环境下交际方式的研究,帮助人们采取正确的交际方式与他人进行顺畅沟通,了解在不同语境交际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正确认识交际模式的差异,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实现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不同语境下的交际双方,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并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了解中国和俄罗斯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司彩玲.从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理论看中美交际模式差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2):74-77.

[2]杨慧.高低语境影响下中西方交际差异[J].文学界:理论版,2012(03):79-80.

[3]吴泽琼.中美高低Z境文化的对比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6):73-75.

[4]赵子然.高低语境交际的对比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03):243-243.

[5]杨家云.中国高语境文化之我见[J].语文学刊,2016

(24).

[6]马风书.比较文化语境中的中俄关系[J].外交评论,2008

(02):32-41.

[7]毛京京,周长雨.从霍夫斯蒂德文化维度理论浅析中俄文化差异[J].华章,2014(06).

[8]何明霞.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的文化差异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9]贺琳.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61-162.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43-02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反映着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团体的需要,所进行的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1]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满足精神的需求,有益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处于压抑和紧张的状态,精神方面相对孤寂,会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我们正处于渴求人际交往、渴求被理解和被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

2 人际交往的心理发展阶段

根据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的社会渗透理论,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定向阶段。即交往双方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在这个阶段中,由开始时的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可以映射出交往者的兴趣特征、心理特点和某种需要倾向。

第二,情感探索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沟通和探索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开始角色性的接触,如打招呼、聊天、学习和生活上的互相帮助。

第三,情感交流阶段。即由角色性的接触,向建立在基本信任基础上的较深情感的卷入。在此阶段,双方会谈论一些私人性的问题,讨论各自家中的情况,诉说烦恼和分享快乐。

第四,稳定交往阶段。即交往双方由于逐渐接触,彼此的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从而进入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更深更广,心理距离不断缩小,情感愈发密切,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定程度的融合和依恋。这标志着人际关系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表现为彼此关心增多,互相分享生活空间包括私人的情感和财物,并且两人一旦分离或发生冲突,交往者会出现牵挂、焦虑和烦躁的情绪。

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困惑

3.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3.1.1 自主性强范围广泛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不愿顺从别人,希望独立自主,喜欢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性格。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更加广泛的特点。

3.1.2 注重内容,注重形式

大学生校内外生活和实践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各具特色,人际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伴随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人际交往的手段日渐多元化。电话,短信,QQ、微信,邮箱、交往的形式越来越多,具有更多的开放和互动。

3.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有羞怯心理、猜疑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和自傲心理等。

3.2.1 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现象。大学生的羞怯心理包括两个方面:害羞和胆怯。具有羞怯心理的人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同陌生人或异性的交往中,常常表现为腼腆、动作不自然,严重者表现为脸色绯红、手足冒汗、语无伦次等。有严重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常常怯于交往,经常宅在宿舍里,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

3.2.2 猜疑心理

猜疑表现为总觉得周围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对他人言行过于敏感,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猜疑经常导致无中生有,甚至曲解他人善意的言行,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2.3 自卑心理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学习效率较低,在困难面前畏葸不前,自我效能感较低,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待人接物过于敏感。

3.2.4 嫉妒心理。

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将自己与其他同学比较后,发现自己在学习成绩、能力特长、社交活跃程度或者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愤怒、怨恨、羡慕、羞愧等组成的复杂情绪。[2]

3.2.5 自傲心理

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说话不注意分寸和方式,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容易引起他人的攻击和反感。

4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应对方法

人际交往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塑造个体的人格,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的应对方法如下:

4.1 克服羞怯心理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培养自信,清除消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肯定自己。其次不要过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最后要学习必要的交往技巧,进行心理训练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能力。

4.2 克服猜疑心理

首先,要培养面对问题时理智处理的能力。其次,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认知他人和客观事物,不要以短暂的交往经验就做出结论,避免以偏概全。再次,要拓宽胸怀,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隔阂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

4.3 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要自尊自爱,正确看待自己,评价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人际吸引力;二是寻求他人帮助,如向心理咨

询师倾诉求助,三是学会自我调控,积极参加活动和运动,逐步培养自信心。

4.4 克服嫉妒心理

一是正确认识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并相信这种情绪可以克服;二是改变认知,见贤思齐,让自己的心胸逐步变得开阔;三是转移注意力,化嫉妒为动力,努力提高自己;四是,学会自我宣泄,找他人开导。

4.5 克服自傲心理

首先,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尊重;其次,要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自我觉察,不断地自我反省;再次,去培养群体意识,在集体的活动中,在他人的交往中,不断融合,不断适应,克服自傲的心理。

总之,大学生想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同时注意提高自身人际魅力。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主.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10

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于1934年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中自我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媒介是具有意义的“符号”,而各种符号(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像等)是心灵、自我和社会三者形成、变化和作用的工具。[1]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情境下的符号互动理论有了全新的意义。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使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极大增强了媒体对人际间互动符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是最快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在虚拟网络平台上将代表自己的角色与状态的符号传播出去,以获得其他个体对自己的态度,从而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在网络情境下,个体之间的互动就是符号的互动,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所传递的符号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多元和立体。因此,本文将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研究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013年3月-4月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97份。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比例为51%,女生比例为49%;文科学生比例为61%,理科学生比例为39%;高中期间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比例为74%;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为76%。

2.测量工具

大学生多媒体与人际交往量表共30个项目。测量目的是要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途径,使用新媒体主观倾向以及使用新媒体效果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使用新媒体效果主要指使用新媒体后主观感受是快乐还是觉得浪费时间,能否增加信息量,能否扩大交友面,能否交到知心朋友以及是否有助于情绪宣泄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量表的前22个项目采用Likert五级评分,主要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观倾向以及使用新媒体效果;量表的23-28这六个项目为单项选题,主要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途径;量表的最后两个项目为开放式题目,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下人际交往的看法。

3.深入访谈

对典型被试如基本不太使用新媒体交往的学生和过于依赖新媒体交往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研究结果

1.多数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交友,交往的朋友多为现实中认识的

根据研究结果(见图1)计算得出,只有22.9%的大学生对使用新媒体的交友方式失去兴趣;17.2%的大学生讨厌非面对面的交友方式。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热衷于采用新媒体的交友方式,认为使用新媒体的确能使人际交往范围得以扩大,但却难以交到知心朋友。根据调查结果(见图2)发现,90.23%的大学生喜欢利用微博或其他网络方式了解朋友们的状况,而且交往的朋友大多为现实中真正认识的。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使用新媒体的交友方式持支持态度,并且人际交往的对象大多为现实中认识的,而非不认识的陌生人。

图1大学生对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态度图2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途径

2.QQ和微博是大学生使用的主要新媒体,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娱乐

・教师与学生・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8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进行人际交往使用的新媒体主要是QQ和微博,其次是微信,博客的使用量最少。他们多数偏好在QQ和微博上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感想。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其次才是浏览新闻和完成作业。结果见图3。图3大学生使用的主要新媒体及使用目的3.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交友,其动机多是出于结交异性

性别差异对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交往的看法有实质性的差别。从图4看出,男女生对于利用新媒体了解信息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多数男生认为自己并未从微博上了解到实质的东西,而女生则较多认为可以从朋友的微博中了解到信息。在交友方面,男生比女生更认为自己能通过新媒体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更倾向于网络交友。这也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独自宅在宿舍玩电脑和手机相关。因此,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认为自己的交友范围会通过新媒体而扩大。根据这个分析结果,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访谈调研,得出结果是: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利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动机更多是出于结交异性。

图4不同性别对使用新媒体交往的看法差异 4.曾担任班干部、城市生源的学生和理科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交友

本研究显示,在高中期间担任过班干部以及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去了解朋友们的状况(见图5)。高中期间的学科类型对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交往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学校信息,这是因为理科生比文科生对电脑技术、网络的熟悉程度更高。

图5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生源地对使用新媒体交往的看法差别 5.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种类、意愿、感受、信息量、交友面和表达看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本研究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种类、意愿、获取的信息量、交友面和表达看法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指标之间在0.01水平上(双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具体的相关指数参照表1。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途径种类越丰富,他们就越偏好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正面情绪效用(快乐)越大,学生交友面也会越广,他们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更具有主动性。同时,越喜欢使用新媒体交往的大学生,越认为通过新媒体难以结交到真正的知心朋友。究其原因,这与交友面增大有关。人际交往数量的增加,使得结交知心朋友的机会和精力减少。

表1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使用意愿快乐交友面表达看法浪费时间难以交

知心朋友新媒体的种类.291**.247**.302**.220**使用新媒体的

意愿.269**.514**.442**.424**感受的快乐.281**.228**获取的信息量.283**.209**.393**交友面.406**.151**.549**表达看法.277**

注:**表示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1.新媒体搭建了大学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虚拟平台

新媒体中的QQ、微博、微信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等优点,正好切合了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精力充沛的特点,对大学生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2]因此多数大学生偏好在QQ、微博、微信上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感想。借助新媒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获取的符号信息更丰富、更形象,使人际交往更具生机与活力。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找到兴趣相投的同类型群体,从而获得归属感,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喜悦、痛苦和孤独进行宣泄,寻求得到朋友的认同、支持和共鸣。借助新媒体的人际交往,取消了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文化、民族、职业、收入、身份等差别,名字、语言和行为都不过是一串串符号而已,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具有平等性和广泛性。

2.新媒体可以扩大人际交往面,却没有提高人际间的信任度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个体在符号的传播、互动过程中寻求自我定位、认知社会、认知世界。借助新媒体,一方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大学生维护和强化原有的人际交往圈创造条件。即使不在同一地方学习生活,学生间也可以时刻保持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广泛性和无界限可以轻易地超越国界、民族、时空的差异,使大学生互动交往的对象为“地球村上的所有居民”,为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认识新朋友、扩大交往面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因此,新媒体极大地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

在网络情境下,个体可以在完全虚拟的环境下扮演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既可以是真实的自我,也可以是虚构的自我。因此新媒体所传递的符号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新媒体传递的符号所负载的声音、文字和图像信息构成了一个不确定性的拟态情境,大学生在交往中将面临着筛选、消化和接受更多的符号,这给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自我实现增加了难度。因此,多数大学生认为使用新媒体的确能使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但难以交到知心朋友。

3.大学生个体特性会影响其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大学生的性别、生源类别、学科类别和担任学生干部经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交友,一方面,在电脑、网络、手机的使用能力上,男生比女生的动手能力强,他们可以驾轻就熟地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另一方面,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男生在交谈、待人接物、异往方面往往弱于女生,而通过新媒体的人际交往只需通过符号的传递就可进行交往,可以忽略了语言、表达、自信心等方面的限制,所以更能得到男生的青睐,男生更喜欢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结交异性。

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生拥有更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他们人际交往环境较优越,思维也较为活跃。约90%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会使用电脑和网络,而来自农村的学生中只有约20%会使用电脑和网络。新媒体的使用主要是借助于电脑、网络,因此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去了解朋友们的状况。在高中曾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来维持和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面。理科生比文科生对电脑、网络和软件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更高,理科生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各类信息,进行人际交往。

4.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

本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种类、意愿、获取的信息量、交友面和表达看法之间在0.01水平上(双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一方面,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途径越多,如QQ、微博、微信、博客等,他们就越偏好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新媒体给他们带来的正面情绪效用(快乐感)就会越大;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所获得的,会促使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本研究结果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每天都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约65%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时间为1小时以上。

5.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需要

新媒体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创造了虚拟性、平等性、自由性、互动性的空间,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可以说,没有一个大学生是从不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具有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来满足或弥补现实人际交往的缺陷。例如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往往喜欢在微博、QQ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喜欢沉迷于网络游戏。通过新媒体的虚拟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是存在差距的。通过新媒体的人际交往是单纯的符号传递,它可以摒弃各种现实条件对人际交往的约束;而现实的人际交往却要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情境、习俗、规章制度、身份、收入、性别、语言、表情等等[3]。虚拟的人际交往比现实的人际交往更便捷、更广泛、更自由、更平等,但如果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过分依赖,势必会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当有些大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中的日常人际交往时,便会对现实人际交往世界日渐疏远,而对网络虚拟状态下的人际交往过度依赖。[4]此时,网络情境下的人际交往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和心理慰藉作用。但事实上,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仍需回归现实。

五、新媒体情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1.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

新媒体只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工具,虚拟的人际交往只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并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只有提高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才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应通过讲座、选修课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正确认识网络人际交往的真正地位和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上,提高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通过参加学校开设的相关讲座、选修课学习现实人际交往的技巧,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在现实的交往活动中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对于那些对虚拟人际交往有着严重依赖性的大学生,学校则要采取主动介入的方法,通过心理咨询、教师辅导、父母引导、朋辈帮助等多种措施的合力作用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2.加强对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往道德规范

目前,我国对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虚拟空间缺乏有效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十分不完善,管控难度大。由于网络空间具有隐匿性和模糊性,虚拟的人际交往常常夹杂着欺诈和虚假信息,不法分子通过盗取QQ号码、短信等方式进行行骗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此,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制定详尽可行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违法违纪的言行进行严惩。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者,一方面,通过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来加强对虚拟人际交往的管制和约束。例如采用实名制加大对校园网、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的监控和管理;学生思政工作者应主动介入大学生的各类社交网站,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高校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教师辅导等形式强化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进行人际交往。[5]

3.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管理文化和教育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高校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提升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依赖。大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和参与各类社团,可以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仅可以扩大人际交往面,还可以提升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90后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专业实习等,有利于他们从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杰.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5):99-103.

[2]郭俗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7):121-122.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例11

“交往心态”指人的社会交往意识,进行交往时所持的动机,交往过程中表现的情感、态度及反映出的个体价值观,在语文交际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信、主动与他人交往,并能遵守基本的规范:平等、尊重、诚实、负责、助人等,情绪乐观、稳定等。

二、精心创设社会交际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创设与实际生活相符的社会交际情境,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似曾相似的感觉,走进交际情境,去作体验。可通过:陈设实物、展示图片、播放音乐、创作表演等方式来创设社会交际情境。

三、多给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机会

人的社会适应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辩论,即席演讲,课本角色表演,学生自己组织跨班活动……学生参与多样的活动,需要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中跟不同的人交往,而交往又是凭借语言进行的,语言是交往的重要工具,所以言语、交往技能的完善和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便是必然的了。

四、把不同性格的学生编排在同一学习小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外向型性格的特点是:情感表露于外,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善交际,有卓越的实行力和统率力,但同时也有轻率的一面。内向型性格的特点是: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缺乏实际行动,顾虑多,易困惑,适应环境难,交际面窄。二者各有优缺点。性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在语文教学中把不同性格的学生编排在同一小组,在小组合作、口语交际、竞赛活动时能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补优缺,有利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