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8 20:32:50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1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6-0010-02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等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以致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有限的生物圈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不堪重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大面积的酸雨沉降,一些地区洪水肆虐,另一些地区干旱成灾,华夏席卷沙尘暴……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开始显示其被动地制约人类发展的一面。而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走向新的和谐状态;继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征服和改造,使之服务于人们眼前的利益,人与自然的矛盾将迅速激化,进而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提出中国的发展要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又相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表明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人与自然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阻碍

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表明人的过度索取与排放已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正严重而又悄悄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的基础。

从资源方面来看,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和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的电力、石油、土地和水资源等最重要的资源普遍紧缺。去年,我国净进口石油1.628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7.3%。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我国660多座城市有2/3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100多座。耕地减少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仅“十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总理指出的,能源短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从环境方面来看,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我国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超过容量的66.7%,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79.9%,2/3的城市都在垃圾环带的包围中。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中国绿色GDP研究的初步成果显示,2004年仅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就高达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这还只是容易计算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三项而非全部,而生态破坏的损失更大。环境污染还造成了公众健康的严重损害。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我国每年仅空气污染一项就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而各种有毒化学品包括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污染了耕地、水源和粮食,最后通过不同途径都直接间接地危害生物链顶端的人类的健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每年递增11.6%,人民群众正在为环境污染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从生态方面来看,由于人口压力、盲目开垦、过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7%,沙漠、沙化土地及处于明显沙化过程中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每年还以3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致使北方地区不断遭受沙尘暴袭击,一些地区还出现了生态难民,仅青海省由于沙漠化破坏了人类生存条件,迁移的生态难民就达20多万。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都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黄河、淮河、辽河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致使河川断流严重,湖泊退化,湿地缩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生态平衡失调愈演愈烈。此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总之,中国高基数下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早已超过了自然环境合理的承载能力,致使自然界维持生命系统的功能退化、灾害频繁,仅20世纪90年代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适合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空间大大收缩。

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思路

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人口过度膨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决策、政策失误等等,当前,为了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物质载体,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是重中之重。

1.转变发展观念是前提。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是各级党政领导尤其是决策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诚然,由于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竞争的压力,面对着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活水平的压力,如果不能尽快发展起来在很多问题上都处于被动状态,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只有绿色的增长才是发展。粗放型高速增长将迅速地用光耗尽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使他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笔者强烈主张宁可牺牲一点速度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为的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人能够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使五千年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能够发扬光大。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已经再没有发展空间。我国目前人均产值只有1700美元,而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污染在我国以“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迅速扩展,甚至它们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的污染公害已经在我国普遍出现,我国已没有继续支持这种增长方式的环境容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表明,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必须转变发展模式。

2.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是关键。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环保历程,通过改革创新,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是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环保长效机制很多,包括为提高各级政府决策水平的政策、发展规划及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领导干部的环境考评制度,生态补偿机制,还有一系列强化环境管理的制度安排,如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产业淘汰制度等等。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制度但还需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重要的是严格按制度办事,使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真正制度化,不因地、因时、因人、因事而废,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用。在所有环保长效机制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干部环保考核体系最为重要。现行的GDP核算体系不能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要探索建立统计指标能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这种代价并把它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这是一个导向问题,没有这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只看经济GDP的增长,就难免出现各级领导干部都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建设;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的现象。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2

归纳起来看,化学农业与石油农业就是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的典型例证。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农业方面如何由不和谐走向和谐,迄今为止的权威科学家和官方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在生产安全农产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人并不缺乏经验。中国在传统农业阶段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普通农民消费的农产品要比现在百般检验后供给达官贵人的农产品安全得多。中国农田几千年连续耕作而地力不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类文明成果。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致命缺陷是土地生产率太低,满足不了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众多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吃饭压力,使得中国传统农业在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面前不得不退避三舍。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3

1 引言

21世纪是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在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的今天,身心疲惫的现代人在工作之余更加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以释放自身的压力,因此,在购房时,人们不仅仅对住宅的房型、面积、采光有要求,也更加注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能够居住在景观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的住宅小区成为所有人的梦想。因此,现今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实施植物绿化、水景、环境设施相融合,力求营造出更具人性、更具未来感的家居生活方式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型居家环境。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 绿化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

住宅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2.2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有所失衡

各类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造园和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装点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人们美化环境的意识,不但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视觉效果,而且获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在实际中,许多园林工作者或决策人员的园林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相对狭窄和零碎的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而是硬生生的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原本不平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他们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而只是注重美观和造价,以求较高的取费标准,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以求迎合房地产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片面追求硬质景观,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住宅小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这样是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园林景观的,应该加以注意。

2.3 缺乏合适的园林树种和花卉品种选择的能力

住宅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由于住宅小区内居住楼的数量、高低、方位、空间大小等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局部环境,且造园植物又各有其特有的生长环境,因此植物的种植和艺术配植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住宅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住宅小区绿化不仅要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搭配,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又达到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在总体布局中应与整个大范围空间环境取得一致,形成以小见大的生态系统平衡特性。多采用藤本植物和各式花卉进行墙面、阳台的绿化、彩化,并且充分利用花卉的各种造景形式来点缀,丰富住宅小区内空间景观,营造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

2.4 运用园林雕塑小品还应加强

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住宅小区内很普遍,在小区绿化中,如果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但是在一些住宅小区内经常看到园林小品使用不当,或者排成一行似展览会,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一致,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或者粗制滥造,没有观赏价值的意境美。我们在设计小品时,一定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尤其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要下功夫。

3 提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措施

3.1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让园林绿化的主体舒适和惬意。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应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住宅区绿地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意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炎热的夏天能乘凉,寒冷的冬天能晒太阳,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让住户体现到绿地亲切感。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

3.2 统一规划与布置绿化景观

住宅区绿地种类多,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步移景异,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

3.3 合理地选择植物品种及配植

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之后再进行品种选择和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住宅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洁的植物配植在边际或,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另外,乡土树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成本低,因此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通过配植,能够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4 注重景观的尺度和造型的布置

在景观设计上应该尽量地采用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比如步道,绿地轮廓,景观小品等采用自然曲线,忌用直线、尖角的景物,以免造成届住者心理上的不适。还有,应当采用适宜的尺度,比如除了车道外,其他道路不应过宽,以增加邻居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社区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另外,还要注重细节方面的设计,缺少细节刻画的景物容易让人觉得简单化,缺少激情。

3.5 体现景观的情趣性和实用性

好的景观应是非常具有情绪化的,其有较强的趣昧性和参与性,而现在风景园林的许多设中却不能达到这个设计要求,不如人意。比如很多住宅小区拥有大面积的草坪,绿化率上看来很是达标了,但是,虽然面积很大,即不能进去观赏与游玩。而且品种单一,也无法具有情趣化的景观,单调乏味,实在难以称得上是人性化的设计。再如很多住宅小区建造了罗马式 柱走道,看起来很豪华气派,但是这样一来既不能挡风遮雨,二来不能坐下休息,徒有其表,实际上却无大用处,缺乏实用性。而中国传统同林就很注重人与景的交融,山可登,石可坐,水可赏,园林道路更是曲折有效,趣味无穷。

3.6 强调人文精神,体现景与情的结合

尊重民俗传统,承接历史文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方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民俗习俗和审美观念。如果住宅小区景观能够挖掘当地的历史文脉,重视视觉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也就是说在美感之中增加一些人文精神方面的设计。这样会使观内涵与居住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发生共鸣,才能达到“情与景”的相遇,情越深,越能达到景与情相结合的越怡人的效果,令人愉悦目心,韵昧无穷。

4 结语

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现今住宅小区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园林景观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4

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天人调谐。要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

一杯好茶,必定产自生态完善、生物和谐、自然优美的环境。我们常常发现,一个地方出产好茶后,过度开发,漫山遍野遍种茶树,其他树木植被一扫而光,不出10年,生态就会恶化,导致茶树生长的小气候变化,病虫害猖獗。茶叶品质变得粗涩寡味,不堪饮用。

人在草木天地间,从自然观念讲,种茶、制茶、饮茶的环境都要讲求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更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

好的茶园,是森林与茶树、动物与植物、光与水、土与肥、气与热,甚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旦遭到野蛮的破坏,茶将不茶了!

八闽茶:茶在林间,林茶共荣

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这几年,福建的重要产茶区,都立足于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立足于茶业富民的战略举措,为了做好闽茶这篇自然和谐的大文章,全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茶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了闽茶的优异品质。

香飘四海的铁观音发源于安溪西坪松岩、尧阳一带,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安溪这片飘香的土地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地分布于西溪、蓝溪两岸,草木繁茂,四时花香。古有“龙凤名区”之美誉。安溪气候温和,雨景充沛,四季长青,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涧水潺流,泉甘土赤,可谓“天、地、人、种”和谐齐备,十分适宜铁观音的生长。安溪县自从开展安溪铁观音与和谐健康生活以来,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依法创建生态茶园试点村”活动,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教育广大茶农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让人与自然更好地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5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拔出来,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6

但我听爸爸说,漓江的生态环境也曾被破坏过。上世纪80年代,江里却出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白色泡沫盒之类的浮物,有些工厂还直接把污水排入漓江,使一些河段出现了半边黑半边清的状况。漓江也太变化无常了。当她涨水时像一条发怒的巨龙,横冲直撞地奔向大海,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而枯水时她则是一条涓涓细流,游船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根本不像“漓江”,更像是一条“漓河”,甚至是一条“漓沟”了。现在,经过多年努力,桂林漓江的生态环境又开始渐渐变好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7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内隐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当代人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即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胜利都进行疯狂的报复。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标志正在诅咒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在世生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苦难,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甚至是一种最高的善;相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由于其隐喻或象征着毁灭,所以它是一种恶,甚至是一种大恶。扬善去恶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目的之一,因而解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价值指向。消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键是确认产生这种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以便能够为人类找到拯救生态危机的正确道路。尽管对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人们有种种猜测和分析,其中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和论道,但笔者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的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本源性原因,正是在人性方面人与自然发生本质的对立,才在实践行为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的后果。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上的紧张和分裂,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式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人之为人的人性与自然世界之为自然世界的本性在古人那里总是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腊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主张,都表达着人与自然本质同一的看法。古人的这种人与自然一体的人性见识,导致了“万物与我齐一”和“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与自然宇宙保持和谐一致,千万不要僭越最伟大灵魂为人类安排的这一必然秩序的行为规范。然而,古人的这种存在维度和意义维度却被现代人所遗忘,西方近生的启蒙运动彻底颠覆了古代人的有机论自然观,自然世界由此变成了一台既没有灵魂、也没有生气,完全由力学支配,进行机械运动的机器。自然概念的含义也由古希腊的“生长”、“涌现”、事物发生的“内在根据”,变为了现代的自然界和自然事物的总和。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沦落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界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的实体,他们之间互不依赖,互不决定,互不派生。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儿的二元对立说,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两个属性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它们互不产生、互不限制。结果斯宾诺莎在建立实体一元论的同时,又在事实上造成了一种属性二元论。斯宾诺莎以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人也力图克服机械论自然观的缺陷,消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但他们却走向了与古希腊哲人相反的道路,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如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和“自然向人生成”;黑格尔则把自然世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属于“主—奴关系”,即人是主人,自然是奴隶。经过现代形而上学的努力,人从自然宇宙中彻底脱落出来并成为与其对立的存在,人与自然从此分别归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自然存在物属于仅具有广延特征的物质世界和客体世界,人类则属于能够思维的心灵世界和主体世界,“目的王国”和“自然王国”之间从此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道德鸿沟。

现代人不再像古人那样,以自然宇宙为背景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同一性,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不同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这意味着,启蒙之后人从本质方面与自然发生了彻底的断裂,或者说从人的本质方面与自然世界划清了界限。人不再是自然世界之中的存在,而是收缩到以自身为参照系统并仅仅向自身认同的独立存在。如仅仅向自身的认识能力认同,从而认为人是理性存在物;仅仅向自己的类特征认同,从而认为人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启蒙运动将人从自然宇宙一体中独立出来,似乎解放了人类,争取了人的尊严,但事实证明,近现代人的这种自我启蒙和自我解放在给人类带来自由和享乐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和自然环境制造了灾难性后果。首先,近现代人解构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同一性,从而造成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使人类无法准确确认自己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误把对自然界的宣战、掠夺和奴役视为人之为人的象征。其次,人不再向自然认同,而成为仅仅向自身认同的存在物,这势必导致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强势运行。如现代人类完全扭曲了生物进化的意义,把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理性,以及生物进化最为辉煌的一幕——人类的诞生,理解为人优越于自然界和强暴自然物的固有资本。人拥有理性,自在地就具有绝对价值,自在地就是目的,所有自然存在物仅仅是服务于人之目的的工具,成为现代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引发人类对自然的促逼和宰制,并直接造成人与自然的现实不和谐。所以,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是人与自然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分裂和对立,这种断裂直接规定了人类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并为人类占有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合理而正当的理由。作为人与自然现实不和谐标志的生态危机,正是这种本质断裂的直接逻辑后果。

二 人与自然的本质同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根据

当我们确认了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是人与自然分裂和对立的深层原因之后,隐含在这一分析中的一个逻辑推断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即人与自然的内在一致应该是保证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根本性原因。也就是说,人只有在本质方面与自然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确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现实世界。尽管古人提出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同一的思想,但这仅仅是一种天才的猜测,其中还不乏泛神论糟粕,以及人屈从于自然的自卑心态。真正科学而合理地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一致是人与自然现实和谐的基础,进而是人类社会和谐基础的是马克思。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提出了这一思想,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分裂、对立的“权力意志”和话语霸权,遮蔽了其思想的灵光,造成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的同一性产生了遗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并以此作为历史的逻辑起点和分析社会和谐与不和谐的人性论基础。马克思对人的这一规定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至今人们还很少论及其中表达的深邃思想。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包含着两种规定性:一方面他必须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为对象表现自己的生命本质,“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P.106);另一方面人也必然是其他自然存在物表现它的生命本质的对象,“假定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又没有对象。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因为,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只要我不是独自存在着,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也就是说,我是它的对象”[1](P.106)。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像所有自然生命一样,在以它物为对象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同时,又作为表现其他自然物生命本质的对象而在世生存。正如太阳是植物的对象,是植物所不可缺少的、确证它的生命的对象,同时植物也是太阳的对象,是太阳的唤醒生命力的对象一样。人类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并不是以某一种或某一类自然存在物为对象,而是以所有自然存在物或整个自然界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同样,人类在作为表现它物生命本质的对象时,也不是表现某一自然物的生命本质,而是表现整个自然界的生命本质。人以自然为中介表现自己的生命本质,自然也以人为中介表现它的生命本质:人与自然是互为中介、互为对象的。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为存在的存在物,是超越自然而然本性的存在物。人作为人的存在,不像动植物那样直接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也不是直接成为其他生命表现它自己本质的对象,而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的规定。“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1](P.105) 这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客体被主体化的同时主体也被客体化。由于人是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主体,人被自然所设定也是通过人领悟自然并对自身设定实现的,所以人与自然互相“设定”也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自由活动。人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意味着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人在自然世界之中;人被对象所设定,意味着人“本来就是自然界”,本来就是表现自然界本质的对象,即自然世界也在人之中,人在自然世界之中,自然世界在人之中,这表明人与自然界在本质方面是一体的,是内在一致的。人以自然界为对象和作为表现自然界本质的对象,是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不可分割的两个规定性,割裂了这两个规定性也就割裂了人的本质存在,使人成为“非存在物”。 马克思在确立了人与自然本质一致这一人性论观念之后,就用这一观念来审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一体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了异化,在此基础上又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过程中发生了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人同劳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本质的异化。这三种异化现象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异化。没有自然界,就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和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也就不能存在,人也就不能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相异化,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和人的对象性本质的丧失:自然界不再是人的自然界,而变成了支配人的异己力量,“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所奴役”,即“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人也不再表现自然界的本质,而成为自然界的占有者和掠夺者,“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1](P.85)。人与自然发生本质断裂,人类在加工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就与自然处于严重的对抗状态。用恩格斯的话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P.158) 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导致人类对自然物的疯狂剥夺,这使人类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更为惨烈。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根本性的关系,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才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公正和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物品和财富,才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异化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和社会的不和谐。“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P.59)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不公正,也是人类社会最不和谐的表现。因此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解放必须首先消解作为社会不和谐根源的人与自然的分裂与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界的本质性的统一,在否定之否定的层面上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P.81) 马克思在这里表明,扬弃私有财产也就是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即扬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向合乎人是对象性的人这一合乎人性的人复归。这种复归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马克思在这里用“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再次表达了人与自然一体的思想,并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融合为一个整体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依据。“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P.83) 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最和谐的社会,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通过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生成的人性是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内在根据,也是社会和谐不和谐的基础。当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人类社会就处于不和谐状态之中,扬弃这种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完成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才能使人获得解放,进而产生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三 人与自然的两种和谐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8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但长期以来,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在西方世界,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种主客二分的关系,肆意对自然进行征服,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工业文明。但是,正当人类开始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的美梦时,却出现了如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全球性问题,于是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道家学者所主张的“道法自然”则充满着人类的生存智慧;马克思哲学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论述,这些思想对今天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道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而道是效法自然的,人应该按照道的原则而行事,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成为自然的对立面。

“道法自然”的首要论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即“自然无为”。老子所讲的“自然”,是指不假人为的本然状态,与“无为”是同义的。“无为”一词在《老子》一书中多次出现,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章》)。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采取反自然的行为,要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遵循自然规律,使天地万物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大道孕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有功于万物却不居功自傲,这就是道的基本品格。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就是肯定客观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和谐的运行规律,万事万物都必须遵从这一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因而,要“为无为”即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老子曾告诫:“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庄子也极力提倡“无为之益”,“无为而万物化”(《庄子・天地》),“无为也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意思是说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行事,无为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见,无论老子还是庄子,都把“无为”视为道家的最高价值取向。在道家看来,圣人按照“为无为,事无事”的原则去治理社会和改造自然,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此为“无为之有益”(《老子》第四十三章)。相反“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六十四章),所以道家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以无为为常”(《庄子・天道》)。人类如果肆意破坏环境,不遵循自然规律就会自食其果,遭到自然的惩罚。

而当今如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正是对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人类自食其果。

二、从马克思哲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和谐自然观,蕴涵着三个重要的理论环节:(1)“真正的唯物主义”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2)“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现实的人道主义”;(3)“实践的人道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真正的唯物主义”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自然前提。马克思分析说,人并不是在自然界之外进行创造活动的,而是内在于自然之中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建造“人化自然”的。人的物质性实践固然可以改变自然的外部形态、内在结构及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然而,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它的先在性、外在性和客观性。恰恰相反,自然的这些属性还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延伸到“人化自然”中并构成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权利”,构成“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进的自然基础。

“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现实的人道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人类学前提。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又直接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必然的关系是自然性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

“实践的人道主义”就是真实的“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社会历史前提。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方法与启示

无论中国道家传统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都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通过对以上哲学分析,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1.开展环境教育,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

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2.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日渐加重的严峻现实,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科学规律办事,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坚决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4.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5.大力加强环境立法工作,使治理走上法制化道路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制定了一些资源和环境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但还远远不够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要依靠法制的保障,走法治化道路。一是要加强环境立法,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三是要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印发读本、挂图、宣传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普及保护生态的法律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的思想,以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四、结语

全国各族人民只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家霖,张建设.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

[2]杨伯峻,张震点校.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朱荣英.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三个重要环节[J].青海师专学报,2007(3).

[4]王正平.环境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9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23-01

伦理关系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划为伦理关系的范畴,是因为人与自然界都是宇宙的一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间存在一种道德关系,即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人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促使人类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与自然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关系。

一、近代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认识的变迁

近代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人类为中心的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的产生主要受西方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的航海大发现之后,人类开始正视自身的力量。从思想上开始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尤其是近代哲学提出的主客二分法更是突出了人类的地位,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强调人的理性力量,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自然则成了被征服的对象。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地深入国人的脑际,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认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的自然观逐渐成为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认识。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正视人作自然万物中的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充分认识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技的广泛应用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企及的新高度,这本身是人类进步的成果。但这种自然观存着着严重的不足,即强调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类为主体,自然为客体,客体为主体服务,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控制,直至今天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频现。

第二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以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集中体现了我党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深刻认识。

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是对以往国内外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

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但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困境。从20世纪上半叶起,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恶性环境污染事件,为人类与自然关系敲响了警钟,但并未阻止人类工业大发展的脚步,人与自然关系愈演愈烈,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我国改革开放后才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并未走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误区,因此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反思人类以往的发展观、自然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求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开发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的自然观肯定了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人类的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对人类改造自然的科学性、利用自然的合理性加以限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今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对近代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的合理纠正。

二、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伦理关系

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伦理关系,需要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认识到自然界原本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同样还具有生命机制、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等。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类时刻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则是构成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

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要靠生态伦理教育,而生态伦理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层面上,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现代大众传媒两个主渠道向学生和社会大众传播。如在中小学应开设“人与自然”相关的课程,从小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关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高校开设生态伦理或工程伦理课程,把现实生活人与自然不和谐共处而引发自然灾害的案例充实到教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让大学生认识到人类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关系中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对于社会大众则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从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谈环保,对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对自然的人为破坏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剖析其原因,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频发的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类不顾环境承受能力的过度开发、肆意妄为密切相关,以此启发民众的生态伦理意识。总之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二)改变行为方式,纠正急功近利的发展行为,用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伦理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政府层面讲。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决策者,政策实施的调控者和监管者。因此政府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是改变唯GDP论评价标准,要科学规划,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如在城市发展中,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对新的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实现企业与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扶持落后产业的升级改造;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要让公共交通成为百姓最为便捷、舒适、经济的交通工具,以此来引导民众的选择,进而控制私家车的过度发展。在农村的发展中要探索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办法,如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种养和生态立体农业,以实现农村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既解决禽畜养殖污染,又促进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从企业层面讲,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时企业行为与我们的自然资源环境关系最为直接,因此企业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企业发展必须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相结合才会获得发展的长效动力。因此企业管理者既要对国家当前环境、资源现状有充分的了解,还要熟悉掌握国家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上的相关政策,主动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发展机遇,企业对城市发展负责,也就是对自身发展和未来负责。

作为普通民众,要改变消费方式,用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改变生活方式,从生活小事着手,把节约、环保当做一种生活习惯。

(三)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环保评价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要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健全环保监督机制,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对监管区域出现的违反环保法的行为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甚至对污染问题性质严重的企业做出强制停产的处罚。同时充分调动民众、媒体、政府监管部门共同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机制,对于积极参与且有效果的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对重要高污染行业实行长期而有效的监管。在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谁保护环境谁受益,谁破坏环境谁受损;谁在生产中使用环保设施谁受益,谁违规排污谁就要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并承担法律责任。以此形成从政府到民众多管齐下的监督网络。

人与自然的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能实现的,只有政府、企业、民众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全民在工作生活中积极地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建的大氛围,我们才会真正找回工业文明之前山青水秀天蓝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牛晓洁,韦金红.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10

和谐,意味着和睦相处,和平共生。“和”与“谐”二字看似有共义,实则有分义。“和”有和面之义,意即“面对面”商讨、议事、谈判,而谐具有“糅合”之义,意即:“谐调”、“统一”、“共处”。那么,建立和谐社会,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呢?古人对和谐的探讨认为,天、地、人三方的融通就是最大的和谐,即所谓:“天地人和”,换成现代语言来说,最大的和谐就是要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解决现实中这几对关系的矛盾对立问题,使之成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最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关系,即人依靠自然而生存、发展。当人类处于原始蒙昧状态时,其抵御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敬畏神灵和自然,往往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的活动。在古希腊,人们崇拜日神,把自然看成有生命的、能运动、有感觉、有意识的有机体,人类与自然是同一的。在中国《左传》中有“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的记载,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产物。当时,人类用敬畏之心看待自然的环境,把天地看成自己的父母,图腾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早期人类几乎所有的图腾都是自然之物。因此。人过多地依赖自然,也十分顺从自然。随着人类能力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度变成征服的关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移山倒海的伟力,人类不满意过去匍匐在自然脚下的角色,而要成为自然的主人,并大肆向自然母亲掠夺。但是,当人们一度以为可以凭借大机器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沾沾自喜时,当人类惊叹自己与天地斗争所开创的辉煌伟业时,自然的疯狂报复也接踵而至;频繁的水旱灾害、臭氧层被破坏带来的温室效应、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屡屡肆虐的流行病毒等。已经极大地危及人类的生存。人们这才猛醒,人成为驾驭大自然的主人之后,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的发展,人们以为已经被驯服了的大自然,却以更加疯狂的反扑报复它的征服者,使人措手不及。在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愈演愈烈,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得到调整,由“宿命论”走向“征服论”,再到“和谐论”,是历史的必然,也是20世纪内最大的进步,它显示着人类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实践能力与科技水平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并不断地调整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机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从广义来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提出后,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它不仅成为许多国家选择发展目标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而且已成为各国学者从事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抓住了人类无限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重大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内容要素上看,是诸多要素的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从时间上看,是长期的。甚至是恒久的;从国际关系上看,它不仅满足当代人需求,而还要能满足子孙后展的需求:从范围上看,它涉及的是整体的、全局的问题;从空间上看,它是众多区域的,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是强调以人为核心,形成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五大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发展。这五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包含三个方面含义:其一,在人与资源方面,人类要发展,首先必须取得维持生活的所需。其二,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对自然界均衡状态的破坏已经达到了严重的地步,人们从自然环境的破坏、地球生物圈失衡的惨重代价中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行动保持与创造一个青山、绿水、蓝天的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三。在人与社会和经济方面,人们要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需求意识,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进而形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是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从历史上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来没有建立过真正和谐的关系,而是矛盾和冲突始终存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矛盾的性质和尖锐程度不同。现代社会则主要是不适当的资源开发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进入二十世纪后。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认真地反省人类自身的思想传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类自然观。哲学家们提出应当发展一种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是人征服自然,而应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应该保护性、发展性的利用自然。法国的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施韦兹在20年代提出建立一种扩展到自然界,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对象的伦理学。强调人和自然生物的关系应是一种特别亲密、互相感恩的关系。30年代,被认为是生态伦理学先驱的美国科学家莱奥波尔德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思想。他首次提倡人们要和自然建立伙伴关系模式,以取代把自然当成征服和统治对象的传统关系模式:提出人类必须把道德权利的概念从人类伦理学中扩展到大自然的一切实体和过程中去。确认他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现代生态学及新型的生态哲学也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应该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人与自然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态问题。因此,“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思想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在更高阶段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统一的追求和趋势,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作为追求目标与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三、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机制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凸现。生态伦理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作为生态学和伦理学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它将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一些社会道德准则,推广应用于生态自然界。生态伦理又称为“环境伦理”,一般认为它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道德学说。具体地说是指把道德一调整人与人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延伸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既

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也要尊重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人类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有的学者认为,生态伦理的主要特征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关系的领域,主张不仅对人讲道德,而且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所谓自然界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人类文化的层次,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在生命和自然的层次,它满足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持地球基本生态过程的健全发展。

生态伦理是随着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生态危机从局部性问题变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解决生态危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从理论层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与全新的发展模式一一可持续发展,它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同样能满足子孙后展的需求。这里包含着人类需求和环境限度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人类的需求不应该突破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能力的限度。高强度消耗生态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过度的消费已经使人类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再也不能做愧对子孙后代的蠢事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就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这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的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人类内心的内在信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自觉的生态意识来保证人与环境共同协调发展。

四、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客观机制

生态伦理是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的伦理学,其新颖之处不是舍弃了人类共同利益,而是把人类与自然界的利益共同纳入了人们的视野中,丰富和扩大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内容。1 从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形成看,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人类可持续生存,一开始就成为生态伦理学的视点;2 从生态伦理学的性质和功能看,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维护人类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是生态伦理学关注的中心。与以往的研究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传统伦理学不同。生态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研究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和伦理评价。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的利益关系作为研究的基础。因为包括道德现象在内的整个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以人的实践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同人与自然的三维结构,追求利益的满足是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作为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之一的生态伦理学,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调整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3 从生态伦理学的应用和实践看,人类共同利益是推动环保合作的共同价值准则。生态伦理学自二十世纪中叶孕育、形成以来,还有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自然价值、自然权力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它所倡导的尊重生命、关心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许多原则却已渐人人心并开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例11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