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教育叙事

德育教育叙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2 09:27:24

德育教育叙事

德育教育叙事例1

一.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但教育的爱,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赏识,更需要宽容。

赵浩博,我班上的一名男生,脾气急躁,受不得别人一点“欺负”,“有仇必报”,因此经常打架惹事,学习上更是马马虎虎,上课不认真,不是趴着就是搞小动作,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作业不按时完成,是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问题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是一时头疼,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后,我偶然发现他也有懂事的一面——见了老师会问好,会主动帮老师搬东西。我开始关注他,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我试着去接近他,了解他,处处照顾他,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友善。原来,从初中开始,父母就在外地工作不在他身边,长时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只是物质上得到了应有的满足,在习惯和学习方面得到的教育少,导致他养成比较任性,不能“吃亏”,不善于和朋友相处的性格。知道原因后,我经常约他聊天谈心,一起吃饭,告诉他怎样为人处事,并帮他补习物理功课,渐渐地,在课堂上他开始认真听课了,不懂得课下还会主动来问,成绩一次次的提高,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还得到其他老师的表扬,我也赢得了他的信任,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培养好学生的前提”,用爱去关怀他,宽容他,感动他,影响他,理性的说服他,采取灵活和委婉的方法来教育和鼓励他,敦促他主动纠正错误。

二.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

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他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发现和创造。

德育教育叙事例2

2道德叙事的德育价值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以“道德代言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告白式”、“劝诫式”的道德灌输和条理说教,是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面对个体意识及自主性极强的“90后”大学生,这种教条式的灌输既违背了学生道德习得的心理规律,也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造成德育课堂的枯燥无味,也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致使教学呈现弱效、无效、甚至负效。而道德叙事作为一种能有效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正日益受到德育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和青年学生们的喜爱。研究证明,在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中,道德叙事不仅是充满活力的德育方法、也是充满生命色彩的德育方法,同时还是符合人本发展规律的德育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的道德灌输方式,调适既往被动教育的心理排他性,从而使道德教育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驱动力和生命力。

3道德叙事的应用策略

3.1选取具有“针对性、感染力和生活化”的叙事素材

所谓“针对性”,就是叙事素材的选取要紧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当代中国的基本现实,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多学科知识,让学生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享和认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适应篇、理想篇、爱国篇、人生篇、道德篇和法制篇”六个部分。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叙事素材的选择应当从以上6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出发,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精心挑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道德故事。所谓“感染力”,就是要选取历史及现实生活中富有感染力的、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道德故事。这种故事素材可以让听者更容易接受,更能发挥故事的道德力量。例如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栏目,开播13年来,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个震撼心灵、令人动容的道德模范故事,其中既有像朱晓晖这种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又有像林俊德这种把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也有像李剑英这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而牺牲的空军飞行员,还有像青藏铁路建设者(群体)这种不辞辛苦、连年奋战,在生命建设世界上最伟大铁路的工程人员。所谓“生活化”,就是故事中道德人物的形象要贴近学生所身处的人文历史环境和社会现实环境。如此,他们才能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体验中解读出故事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增进对这些道德原则的理解与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源于典故、神话、童话、寓言等题材的道德故事,虽并不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但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原则却根植于学生所处的文化、历史与传统,依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2采用多样化的叙事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故事的叙述形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口头表达或文字表述。图片、新闻、影视等现代传播手段均可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道德叙事”中来。此外,作为个人叙事的重要补充,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叙事,如学生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广播剧、模拟法庭等,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叙事气氛,避免因叙事方式单一而导致的审美疲劳。

3.3构建多元化的叙事主体

构建多元化的叙事主体,首先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元,即在课堂的叙事活动中,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以叙事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讲述个人生活中具有启迪性的道德故事。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社会名人、政府官员等以教学嘉宾的身份做客课堂,与学生分享各自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叙事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了道德教育中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封闭与沉闷,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将传统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转变为民主与交流的关系。由是,新型的“叙事”式教育替代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成为了可能。

3.4使用生动而精炼的叙事语言

叙事语言的精练性和生动性,是达到良好叙事效果的必要前提,这要求叙事者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叙事语言的精练性要求叙事者必须亲身参与到道德故事的撰写中来,紧密围绕道德故事所表达的核心价值,去建构道德故事的中心情节和主要过程,增强个人对所叙内容的情感体验。叙事语言的生动性则要求叙事者必须综合运用并熟练掌握包括“动情”、“欲扬先抑”、“设置悬念”、“末生波澜”等在内的必要叙事技巧。

3.5营造良好的叙事氛围

要想让“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叙事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叙事前,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与叙事主题相关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情感陶冶和智慧启迪,帮助他们以更积极的情绪参与到道德叙事的教学过程中来。叙述过程中,通过设计适当的叙事情境,可以增强叙事内容的实景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光荣、赞赏、喜悦、悲痛、羞耻、愤怒等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增进对道德规范的理解与认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加强叙事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如使用富有感彩的语言、展示具有戏剧效果的体态表情,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紧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产生共鸣,激起学习热情,把故事传播变成情感传递。

德育教育叙事例3

(一)要结合真实性与超越性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教学叙事时应当要注意真实性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实践教学中一些结构不高,观念与经验都比较分散的知识重现在学生的面前。另外,教育叙事要求故事的本身要具有真实性,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一些例子,但是这些例子必须是教师身边的。在进行叙事时,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这些例子,而是要通过这些例子向学生传达出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二)将生动性与思想方向性进行融合

想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教育叙述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当要做到将生动性与思想方向性进行融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故事生动形象地讲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增强自己的个人情感,这样也可以为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1]。此外教师在讲述故事内容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讲述,而是要具有方向性,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讲述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在整个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都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虽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也体现出了教师没有抓准教育叙事的重心,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三)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具备真实性,还应当要注意教学的情境以及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具体来讲就是教育叙事中的情境主要是通过故事自身与发生的过程来表现出来的。每一件故事的主题都是特定的范围下的行为组合,缺一不可,一旦缺少任何一点,都会影响故事的构成。教师在进行叙事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故事发展来进行阐述,而是会受到叙事情境的限制,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进行讲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情境的变化将故事慢慢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教育叙事的过程

(一)要明确叙事的主体

教育叙事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必然会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所以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确定故事的主体,这也成为了叙事教育的前提。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教材中,很多的内容其实是重复出现的,但是在内容中所侧重的知识点却是不同的。如在教师讲述《家乡的产物多又多》一节中,可以向学生讲述家乡中的物产,人们是如何辛勤劳动的,并鼓励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在讲述《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来让学生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理念。

(二)要具有鲜明的叙事风格

当教师确定所讲述故事的主题与内容以后,教师就要确定以怎样的叙事风格来吸引学生[2]。在教师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确保将故事讲的精彩与出色。其实叙事风格与教师自身的讲话风格有着直接的关联,有的教师在讲话中类似于散文,使用的词句十分优美,且个人思路十分清晰;而有的教师讲话则类似于诗歌,不仅押韵,而且情感真挚。所以风格不同的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话或独白等方式进行讲述。总而言之,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的目的来选择叙事风格。如在讲述《我的小伙伴》一节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一些《找朋友》等类型的儿歌,以此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三)在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并引导学生

进行教育叙事的过程主要就是要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并让故事的内容具有生动与场景化。但是教育叙事不仅仅是讲述故事,还应当要对故事中的教育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注重故事中的个人情感与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经历将故事进行完整的表述出来,探索故事中的教育意义,为学生的个人情感的引导工作做好铺垫。如在讲述《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一节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的生活才算是健康文明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会有损健康”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回答,并讲述一些名人轶事是如何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的等。但是这一过程中应当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层层递进,逐渐诱导与启发学生。

德育教育叙事例4

当前儿童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忽视了故事的价值和作用,忽视了叙事法的情境性。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没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更多地是代之以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规则的教导,这是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根据时代特点,如何根据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给叙事特别是道德叙事这一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赋予新的内涵与活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儿童道德教育呼唤新的范式

(一)对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

1.违背儿童心理思维特点。

根据布鲁纳提出的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及其特点,儿童的思维更多地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同时,叙事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离于儿童的心理世界,凌驾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上。”

2.剥离儿童的生活基础。

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成人往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旁观者,而非自由、能动的主体。儿童不能自由地选择,也不能自由地体验和感受生活,更不能自由地为“我”和“他者”负责,这样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现有的儿童道德教育课程试图从制度上规制道德知识,形成一个宏大的道德知识图象和道德知识秩序,但是作为缔造心灵秩序的外显“符号”,道德知识“格式化”的前提与儿童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是相背离的。强调致知,忽视本真生活经验和理智以外的其他生活时空,用“知识”来抽象和割裂“生活”,必然会导致对儿童“生活”的遗忘。

3.忽视传统道德文化资源。

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是民族认同的根据。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去传统道德文化酿成道德教育的“无根性”是当前道德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仅对传统道德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随意地抛弃传统道德,同时又对现代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以致在迷失文化根源认同之后出现“被迫性”的现代性追随,导致当前道德教育的茫然。

4.儿童道德教育方法的异化。

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至今仍然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儿童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儿童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所批判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与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

早期经验对儿童个体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个体从学前儿童时期便对德育抱有成见,那么以后再对他施以这方面的教育恐怕会愈见其难了。”审视当下儿童道德教育范式之弊,剔除其不合理的存在,是儿童道德教育新范式诞生的现实基础。

(二)儿童道德教育范式转换的认识基础

1.道德的传统生命意义考察。

从道德的传统意义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历了一个合二为一的演变过程。道德的产生直接源于人们的生命活动,源于人们对天地化育之奥妙的领悟,不仅贯穿着人的生命活动之始终,而且其生命实践活动也正是这种化“道”为“德”的内化与外显过程。

“道”的原初意义既指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准则,也指人的生命活动展开以及生长发展所籍的凭据。作为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秩序,“道”既指人的自然本性,也包括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及群体的典章制度、组织原则等。这种展开与生长,就是体“道”成“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认识、体会与领悟的过程。《说文》中“德者得也”,“内得于心,外得于人。”便是对此意义的描述。“德”作为人对“道”的领会与理解,是人的德行品德、合理行为原则的具体体现。而最深厚的德,也就是道的自然本性的体现。因此,只要“道”的思想普遍贯彻于社会人生,那么,“德”也就真正地行于天下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道”的贯彻并非一个自然外在赋予的过程,其基础是一种基于生命的内在“体悟”。这是因为道德无论是作为一种“知识”或是一种“智慧”,都与个体生命的经验、需要联系在一起,个人的道德选择都直接源于个体生命实践的价值取向。这些道德知识或智慧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的转化状态,在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过程中,个体生命需要主动调动自己的体验去活化和内化“道”,并通过个体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完成它们与现实生命的内在联系。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展现生命活动的丰富维度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得以充分彰显,反而演化为一种僵持且机械的单一向度。包容天、地、人三才的“道”,孕育自然、社会、人生协调发展的生命之大德竞不知不觉地被消解于我们“高度重视”的道德教育之中。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道德文化传承中的重大挫折,以至于今日,我们的许多研究者不得不借助于西学以图重振中国的道德与道德教育。

2.道德产生的生命实践基础。

在道德的个体发生和发展的问题上,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发生论纠正了传统的先验论和灌输论的偏差,深刻揭示了道德认知发生和发展的逻辑结构和规律。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则从社会心理机制方面补充了道德认知发生理论。但道德认知的发生学理论与符号互动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统一起来。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道德意识的基础同样也是实践。但实践本身又分为两种,即对象性实践和交往性实践。前者形成主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形成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两种实践活动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两种关系对道德意识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的活动,人们往往能想方设法去做好,并能主动承担责任。自由度越大,承担责任的欲望越强。而传统的德育无视儿童的自由,一方面,他们只是让儿童遵守既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压制符合儿童内心真实需要的那些道德要求,于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教育完全成了使儿童服从的工具(服从于规则,服从于权威,惟独不服从自己的理性)。在这样的教育中,儿童丧失了主动性,丧失了自由,只能在外界压力的强迫下,机械地做出各种虚假的承诺与行为,最终形成双重人格。诚如杜威所说:“在这种由强迫造成的一致性的背后,以致个人的倾向就是在不正常的和或多或少是在被禁止的方式下做出一些活动”。嘲这种行为因缺乏儿童的自由而毫无道德意义可言,也就更无从谈到儿童的尊严和价值。有些教师以儿童年龄小、阅历浅为由,认为他们不具备真正的选择能力。我们也承认这有一部分道理,但决不能成为忽视儿童意愿、否定儿童自由的理由。

从历史的角度看,道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因此,最初的道德教育与生活是一体的,就是生活本身。但是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教育的内容开始忽视生活经验,走向所谓纯粹的知识,从而使人的生活世界逐渐退后,直至最后被遮蔽。

二、个体道德叙事的“生命·实践”意义

叙事理论认为:生活中充满了故事,人的每一经历就是一个故事,人生就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故事使我们认识世界、他人和自己。没有人们对所发生和经历的各种事件的叙说,我们就无从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以及人们所想所做的心理历程;另一方面。故事又以它所传递的社会文化规范、风俗习惯塑造着每一个人。这充分展现了故事在个体社会化中的强大力量。

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的研究,“叙事”概念包含三种含义:第一是讲述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即叙事话语;第二是指叙事话语中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故事”);第三是指某人讲述某事的行为。实际上无论是作为名词的“叙事内容”(故事),还是作为动词的“叙事行为”(叙述),叙事指的是叙述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方式进行的故事叙述过程。因此,所谓“道德叙事”,是指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生命经历与追求,及叙述者对他人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

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为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安照与个体生命体验关切的程度,道德叙事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集体道德叙事和个体道德叙事。集体道德叙事以抽象、提炼的手法述说集体叙事伦理等宏大主题,而个体道德叙事贴近个体生命实践,言说充盈生命体验的个体道德故事。个体道德叙事关切生命“实存”状态,抒发道德体验,描述道德成长轨迹。雅斯贝尔斯认为,“生命是完整的,它有着年龄、自我实现、成熟和生命可能性等形式,作为生命的自我存在也向往着成为完整的,而只有通过对生命来说是合适的内在联系,生命才能是完整的。”儿童通过个体道德叙事,使过去、现在与未来发生历时态的意义相互关联,其中的道德体验是儿童个体生命的直接存在方式。

道德体验是“道德感或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受到的社会肯定或否定的经验。”它作为生命的直接存在方式,内在于生命并组成了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生命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生命是我们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只有把握了生命,才能理解人类所创造的不同的文化形式。作为儿童道德体验的基本载体,个体道德叙事与生命意义的关联体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是个体道德叙事与生命意义关联的直接性。从其产生来看,个体道德叙事来自于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先于任何逻辑的推测和理智的判断。正如柏格森所说,人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对于人的理解,知性无法把握,而只能靠直觉,直觉就是要直接进入对象内部以获得与对象的融合,进而体验到完满的对象。绵延只有在直觉中才能直接的显现给我们。

第二是个体道德叙事与生命意义关联的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各自的生命体验形成并规定着不同的生命,同时也被这样的生命规定着体验的程度。“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联系。”

第三是个体道德叙事在表达生命体验时具有偶然性和意义无限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道德体验,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和直觉的到来并不是时刻都有,但它会在个体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光临,个体也就时刻都有可能产生深刻而强烈的道德体验。这种道德体验随时可以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破坏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乔治·西默尔称它为生命的奇遇。正是这种生命的奇遇构成了生命意义的统一体,个体也正是在这种意义统一体中产生更多的体验。伽达默尔说,“每一种体验都是从生活的连续性中产生,并且同时与生命的整体相联”,“由于体验本身是存在于生命整体里,因此生命整体此时也存在于体验之中”。体道德叙事正是在表达这种“生命的奇遇”中体现其独特的生命意义。

三、儿童道德教育新范式的可能

(一)集体道德叙事对个体道德叙事的僭越

集体道德叙事言说集体叙事伦理,与个体叙事所表达的个体叙事伦理相去甚远,它们各自表征着不同的伦理价值体系。集体叙事伦理指向集体行动规则与规则对个体的铸造,它代表着统一、秩序与对多样个体的伦理期待。在道德教育中,集体叙事伦理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它无法也不会关照个体生命的欠然;它无法在个体面临伦理困境时提供有效的信念支撑;它不能解决内在的位序与评价冲突即本身并非自足圆满;它的多意化阐述摧毁了自身的规整;它无法清晰表述个体化生命的意义,而且不能沟通生命与世界的价值关联。而个体叙事伦理是个体生命的自在呈现,是故事而不是规则;是个体生命自我完满的扩张冲动;是非严格的散乱的生命呢喃。它需要的是怀抱,而非教条。

所以,尽管集体道德叙事对于个体道德成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营造社会道德风气与道德氛围,引领个体道德价值等方面表现出积极功效,但是,相对于个体道德叙事而言,集体道德叙事由于疏离个体生命实践,抽空个体道德体验,悬置生活基础,从而在个体道德成长方面有可能发生对个体道德叙事的僭越,从而遮蔽其积极功能的发挥。这种僭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为拔高、“圣化”的集体道德叙事容易导致“假”“大”“空”的道德说教。集体道德叙事演绎成了社会主导价值的“输送带”,而不论其结果的“消化”程度。道德教育成为教育者不能自圆其说的、一厢情愿的道德知识教学活动,而儿童则成为应付考试的道德知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第二,集体道德叙述在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取向下容易演变为抹杀人性的“帮凶”。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工具化”,为培养“单相度”的政治人服务,集体道德叙事在言说传统道德人物、故事中,凸显其政治色彩,引导崇尚一种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对个体道德需要和生命的关切与关怀。

第三,集体道德叙事,以集体道德为对象,体现一定社会道德的共性和主流,不能替代个体道德叙事对个体道德成长的特殊功用。在一定社会中,集体道德是各种个体道德公共利益的体现,集体道德叙事利于塑造公民德性,但在个体道德生命成长中,尤其是对于个体道德生命中个性精神品质的形成,仅靠集体道德叙事是难以奏效的。个体道德叙事以其独有的魅力应当在儿童道德成长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个体道德叙事展开的基本方式

1.个体道德叙事的静态表达。

个体道德叙事基于儿童道德生命实践,从三个层次得以展现:其一,独白真实道德生活经历。每个人在其个人生活史中,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道德境遇,正是这些感动过自己的道德事件升华着儿童的道德品质,促使其道德成长。独白个人真实的道德社会经历,以“感动”自己的道德体验去“打动”他人的道德情怀,无疑是道德教育的人性化体现。这正应证了孔子所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金律”,也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所追求的“出自内心、方能进入内心;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的基本教育准则。

其二,交流阅读的外部道德故事。外部道德故事作为道德文本,在儿童个性化解读之后,会形成新的道德体验,从而演绎成具有个体差异的新道德文本。通过交流,个体间相互比对,相互触通,相互分享和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想像的道德事件溶人了新鲜的生命体验和道德理解,构成了儿童道德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三,表达储存在内心的内部道德故事。内心的道德故事是个体道德理想的虚拟表现。儿童道德理想总是幻化为一定的道德故事,在内心徜徉,独自玩味。在个体道德叙事中,表达储存在内心的内部道德故事,就是述说个体的道德困惑或道德需要。通过沟通与对话,有利于儿童道德上的欠然在他人的相互启示下实现弥合。

德育教育叙事例5

当前儿童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忽视了故事的价值和作用,忽视了叙事法的情境性。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没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更多地是代之以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规则的教导,这是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根据时代特点,如何根据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给叙事特别是道德叙事这一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赋予新的内涵与活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儿童道德教育呼唤新的范式

(一)对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

1.违背儿童心理思维特点。

根据布鲁纳提出的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及其特点,儿童的思维更多地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同时,叙事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离于儿童的心理世界,凌驾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上。”

2.剥离儿童的生活基础。

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成人往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旁观者,而非自由、能动的主体。儿童不能自由地选择,也不能自由地体验和感受生活,更不能自由地为“我”和“他者”负责,这样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现有的儿童道德教育课程试图从制度上规制道德知识,形成一个宏大的道德知识图象和道德知识秩序,但是作为缔造心灵秩序的外显“符号”,道德知识“格式化”的前提与儿童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是相背离的。强调致知,忽视本真生活经验和理智以外的其他生活时空,用“知识”来抽象和割裂“生活”,必然会导致对儿童“生活”的遗忘。

3.忽视传统道德文化资源。

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是民族认同的根据。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去传统道德文化酿成道德教育的“无根性”是当前道德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仅对传统道德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随意地抛弃传统道德,同时又对现代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以致在迷失文化根源认同之后出现“被迫性”的现代性追随,导致当前道德教育的茫然。

4.儿童道德教育方法的异化。

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至今仍然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儿童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儿童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所批判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与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

早期经验对儿童个体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个体从学前儿童时期便对德育抱有成见,那么以后再对他施以这方面的教育恐怕会愈见其难了。”审视当下儿童道德教育范式之弊,剔除其不合理的存在,是儿童道德教育新范式诞生的现实基础。

(二)儿童道德教育范式转换的认识基础

1.道德的传统生命意义考察。

从道德的传统意义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历了一个合二为一的演变过程。道德的产生直接源于人们的生命活动,源于人们对天地化育之奥妙的领悟,不仅贯穿着人的生命活动之始终,而且其生命实践活动也正是这种化“道”为“德”的内化与外显过程。

“道”的原初意义既指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准则,也指人的生命活动展开以及生长发展所籍的凭据。作为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秩序,“道”既指人的自然本性,也包括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及群体的典章制度、组织原则等。这种展开与生长,就是体“道”成“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认识、体会与领悟的过程。《说文》中“德者得也”,“内得于心,外得于人。”便是对此意义的描述。“德”作为人对“道”的领会与理解,是人的德行品德、合理行为原则的具体体现。而最深厚的德,也就是道的自然本性的体现。因此,只要“道”的思想普遍贯彻于社会人生,那么,“德”也就真正地行于天下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道”的贯彻并非一个自然外在赋予的过程,其基础是一种基于生命的内在“体悟”。这是因为道德无论是作为一种“知识”或是一种“智慧”,都与个体生命的经验、需要联系在一起,个人的道德选择都直接源于个体生命实践的价值取向。这些道德知识或智慧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的转化状态,在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过程中,个体生命需要主动调动自己的体验去活化和内化“道”,并通过个体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完成它们与现实生命的内在联系。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展现生命活动的丰富维度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得以充分彰显,反而演化为一种僵持且机械的单一向度。包容天、地、人三才的“道”,孕育自然、社会、人生协调发展的生命之大德竞不知不觉地被消解于我们“高度重视”的道德教育之中。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道德文化传承中的重大挫折,以至于今日,我们的许多研究者不得不借助于西学以图重振中国的道德与道德教育。

2.道德产生的生命实践基础。

在道德的个体发生和发展的问题上,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发生论纠正了传统的先验论和灌输论的偏差,深刻揭示了道德认知发生和发展的逻辑结构和规律。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则从社会心理机制方面补充了道德认知发生理论。但道德认知的发生学理论与符号互动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统一起来。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道德意识的基础同样也是实践。但实践本身又分为两种,即对象性实践和交往性实践。前者形成主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形成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两种实践活动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两种关系对道德意识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的活动,人们往往能想方设法去做好,并能主动承担责任。自由度越大,承担责任的欲望越强。而传统的德育无视儿童的自由,一方面,他们只是让儿童遵守既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压制符合儿童内心真实需要的那些道德要求,于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教育完全成了使儿童服从的工具(服从于规则,服从于权威,惟独不服从自己的理性)。在这样的教育中,儿童丧失了主动性,丧失了自由,只能在外界压力的强迫下,机械地做出各种虚假的承诺与行为,最终形成双重人格。诚如杜威所说:“在这种由强迫造成的一致性的背后,以致个人的倾向就是在不正常的和或多或少是在被禁止的方式下做出一些活动”。嘲这种行为因缺乏儿童的自由而毫无道德意义可言,也就更无从谈到儿童的尊严和价值。有些教师以儿童年龄小、阅历浅为由,认为他们不具备真正的选择能力。我们也承认这有一部分道理,但决不能成为忽视儿童意愿、否定儿童自由的理由。

从历史的角度看,道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因此,最初的道德教育与生活是一体的,就是生活本身。但是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教育的内容开始忽视生活经验,走向所谓纯粹的知识,从而使人的生活世界逐渐退后,直至最后被遮蔽。

二、个体道德叙事的“生命·实践”意义

叙事理论认为:生活中充满了故事,人的每一经历就是一个故事,人生就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故事使我们认识世界、他人和自己。没有人们对所发生和经历的各种事件的叙说,我们就无从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以及人们所想所做的心理历程;另一方面。故事又以它所传递的社会文化规范、风俗习惯塑造着每一个人。这充分展现了故事在个体社会化中的强大力量。

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的研究,“叙事”概念包含三种含义:第一是讲述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即叙事话语;第二是指叙事话语中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故事”);第三是指某人讲述某事的行为。实际上无论是作为名词的“叙事内容”(故事),还是作为动词的“叙事行为”(叙述),叙事指的是叙述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方式进行的故事叙述过程。因此,所谓“道德叙事”,是指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生命经历与追求,及叙述者对他人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

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为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安照与个体生命体验关切的程度,道德叙事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集体道德叙事和个体道德叙事。集体道德叙事以抽象、提炼的手法述说集体叙事伦理等宏大主题,而个体道德叙事贴近个体生命实践,言说充盈生命体验的个体道德故事。个体道德叙事关切生命“实存”状态,抒发道德体验,描述道德成长轨迹。雅斯贝尔斯认为,“生命是完整的,它有着年龄、自我实现、成熟和生命可能性等形式,作为生命的自我存在也向往着成为完整的,而只有通过对生命来说是合适的内在联系,生命才能是完整的。”儿童通过个体道德叙事,使过去、现在与未来发生历时态的意义相互关联,其中的道德体验是儿童个体生命的直接存在方式。

道德体验是“道德感或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受到的社会肯定或否定的经验。”它作为生命的直接存在方式,内在于生命并组成了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生命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生命是我们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只有把握了生命,才能理解人类所创造的不同的文化形式。作为儿童道德体验的基本载体,个体道德叙事与生命意义的关联体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是个体道德叙事与生命意义关联的直接性。从其产生来看,个体道德叙事来自于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先于任何逻辑的推测和理智的判断。正如柏格森所说,人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对于人的理解,知性无法把握,而只能靠直觉,直觉就是要直接进入对象内部以获得与对象的融合,进而体验到完满的对象。绵延只有在直觉中才能直接的显现给我们。

第二是个体道德叙事与生命意义关联的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各自的生命体验形成并规定着不同的生命,同时也被这样的生命规定着体验的程度。“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联系。”

第三是个体道德叙事在表达生命体验时具有偶然性和意义无限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道德体验,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和直觉的到来并不是时刻都有,但它会在个体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光临,个体也就时刻都有可能产生深刻而强烈的道德体验。这种道德体验随时可以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破坏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乔治·西默尔称它为生命的奇遇。正是这种生命的奇遇构成了生命意义的统一体,个体也正是在这种意义统一体中产生更多的体验。伽达默尔说,“每一种体验都是从生活的连续性中产生,并且同时与生命的整体相联”,“由于体验本身是存在于生命整体里,因此生命整体此时也存在于体验之中”。体道德叙事正是在表达这种“生命的奇遇”中体现其独特的生命意义。

三、儿童道德教育新范式的可能

(一)集体道德叙事对个体道德叙事的僭越

集体道德叙事言说集体叙事伦理,与个体叙事所表达的个体叙事伦理相去甚远,它们各自表征着不同的伦理价值体系。集体叙事伦理指向集体行动规则与规则对个体的铸造,它代表着统一、秩序与对多样个体的伦理期待。在道德教育中,集体叙事伦理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它无法也不会关照个体生命的欠然;它无法在个体面临伦理困境时提供有效的信念支撑;它不能解决内在的位序与评价冲突即本身并非自足圆满;它的多意化阐述摧毁了自身的规整;它无法清晰表述个体化生命的意义,而且不能沟通生命与世界的价值关联。而个体叙事伦理是个体生命的自在呈现,是故事而不是规则;是个体生命自我完满的扩张冲动;是非严格的散乱的生命呢喃。它需要的是怀抱,而非教条。

所以,尽管集体道德叙事对于个体道德成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营造社会道德风气与道德氛围,引领个体道德价值等方面表现出积极功效,但是,相对于个体道德叙事而言,集体道德叙事由于疏离个体生命实践,抽空个体道德体验,悬置生活基础,从而在个体道德成长方面有可能发生对个体道德叙事的僭越,从而遮蔽其积极功能的发挥。这种僭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为拔高、“圣化”的集体道德叙事容易导致“假”“大”“空”的道德说教。集体道德叙事演绎成了社会主导价值的“输送带”,而不论其结果的“消化”程度。道德教育成为教育者不能自圆其说的、一厢情愿的道德知识教学活动,而儿童则成为应付考试的道德知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第二,集体道德叙述在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取向下容易演变为抹杀人性的“帮凶”。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工具化”,为培养“单相度”的政治人服务,集体道德叙事在言说传统道德人物、故事中,凸显其政治色彩,引导崇尚一种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对个体道德需要和生命的关切与关怀。

第三,集体道德叙事,以集体道德为对象,体现一定社会道德的共性和主流,不能替代个体道德叙事对个体道德成长的特殊功用。在一定社会中,集体道德是各种个体道德公共利益的体现,集体道德叙事利于塑造公民德性,但在个体道德生命成长中,尤其是对于个体道德生命中个性精神品质的形成,仅靠集体道德叙事是难以奏效的。个体道德叙事以其独有的魅力应当在儿童道德成长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个体道德叙事展开的基本方式

1.个体道德叙事的静态表达。

个体道德叙事基于儿童道德生命实践,从三个层次得以展现:其一,独白真实道德生活经历。每个人在其个人生活史中,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道德境遇,正是这些感动过自己的道德事件升华着儿童的道德品质,促使其道德成长。独白个人真实的道德社会经历,以“感动”自己的道德体验去“打动”他人的道德情怀,无疑是道德教育的人性化体现。这正应证了孔子所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金律”,也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所追求的“出自内心、方能进入内心;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的基本教育准则。

其二,交流阅读的外部道德故事。外部道德故事作为道德文本,在儿童个性化解读之后,会形成新的道德体验,从而演绎成具有个体差异的新道德文本。通过交流,个体间相互比对,相互触通,相互分享和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想像的道德事件溶人了新鲜的生命体验和道德理解,构成了儿童道德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三,表达储存在内心的内部道德故事。内心的道德故事是个体道德理想的虚拟表现。儿童道德理想总是幻化为一定的道德故事,在内心徜徉,独自玩味。在个体道德叙事中,表达储存在内心的内部道德故事,就是述说个体的道德困惑或道德需要。通过沟通与对话,有利于儿童道德上的欠然在他人的相互启示下实现弥合。

德育教育叙事例6

一、教育叙事概述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主要就是讲述和教育有关的故事,通过对教学中的真实情景进行叙述,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叙事的本质并不仅仅是为了讲授故事,而是通过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目的。将教育叙事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教育意义。其主要体现在,教育叙事可以弥补以往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模式的不足,它不仅能够快速实现教学目标,更保证了教学的实效性,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血液。教育叙事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教育叙事以故事为载体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是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二、将教育叙事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路径

1.对叙事主体进行明确

教育叙事作为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应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来开展。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科性质来选定故事主题,这是叙事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使用的教材中,有很多主题都是重复的,但是,其知识侧重点却不一样,教师可以侧重不同内容进行讲授。

比如,在讲到“我们的大地妈妈”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侧重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讲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当讲到“家乡的物产多又多”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家乡的物产,引导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2.叙事风格要别具一格

教师首先应对故事主题进行明确,然后再确定叙事风格。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应保证叙事风格能够别具一格,提高课堂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的讲话风格是影响其叙事风格的关键因素。就像有的教师的讲话像在是说散文,不仅词句优美,且思路也非常清晰……教师可以采用独白或者对话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总之,教师应结合故事的内容、目的选择叙事风格。

3.遵循教育叙事的应用原则

教育叙事应秉持真实性原则,以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从而达到启发、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实现生动性和思想方向性的有机结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故事叙述的生动性、形象性,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后续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保证教育叙事的正确方向,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面迈进。

4.对故事进行深入挖掘

教师在开展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应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使故事内容具有生动性。但是,有些教师的教育叙事只停留在故事叙述的层面,没有将它的作用真正凸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加强故事和学生个人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讲述故事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叙述故事,为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奠定基础。比如,在讲到“规则在哪里?”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有哪些?哪些是我们要遵守的?”当学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讲述给学生听,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课堂教学中应用对于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给予教育叙事以足够的重视,将这种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小学思想政治课堂中,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结合学科性质,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叙事例7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24-01

人教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性质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品德与社会上的"有滋有味"呢?在这里,谈自己怎样上品德与社会课,三个方面教学实践的教育叙事。

1.符合品德与社会本身

所谓的品德与社会本身即是品德与社会的情感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包括行为规范人际交往、合作等方面,也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感受美。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就要应有浓厚的社会活动本身内涵。要围绕“品德与社会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想希望之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意地去理解、模仿其内容,产生对文本的内容美、行为美、形象美、影晌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与赞赏,并产生同强烈的求知欲、模仿欲.从而更加热爱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如学了《小窗口 大世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以情境创设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内需。上课开始通过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的精彩片断,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情感内需;同时也使得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更是呼之欲出。

2.符合儿童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新鲜、更有趣社会实践平台。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个性。要在品德与社会课体现“儿童特点”,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学习精神融入品德与社会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我执教的《通信连万家》一课,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一个主题教学内容。教学中力图构建一个生活化、活动化、开放化的品德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2.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体现主题教学意识。要做到准确定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教学设计,内容修改了多次,走了很多弯路。回头看看,缺乏主题单元教学的意识,就容易把单元内的几课内容上混淆。最后,在自己对教材的反复理解下,才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通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知道现代通信方式及特点。树立主题单元教学意识,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2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真实生活世界。课前布置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并通过谈谈“你和家人曾用过哪些通信方式,给你们带来哪些方便?”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调查的生活信息,教师与学生一道谈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通信事例、故事,学生在饶有兴趣的交谈中认识到了一些通信方式的独有特点,这也为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奠定了基础。这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也让学生充分了解了通信方便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

2.3 构建活动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体验活动的舞台。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通信方式是用不同的信使来传递的,设计了“给不同的通信方式找到自己的家”环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动起来”“活起来”;为了感受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设计了让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与妈妈用手机通话,现场拨打114咨询的环节,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体验通信方便生活;开放的活动设计,让孩子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2.4 构建开放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

课堂上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首先是善用生活资源:用春节拜年的话题引入、老师收到的一封信,孩子讲述的通信事例,等等都成为教学资源引进品德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这样一个广阔多元的开放空间里,课堂的实效性也显得更很强了。在课堂评价上应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点拨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3.符合儿童的个性

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本身,一般是说品德与社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无个人味的品德与社会课,犹如有些者笔下塑造的缺乏故事人物的形象,对小学生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那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有个人性呢?

德育教育叙事例8

中图分类号:G416

一、引言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从日常生活教起,通过品德教育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的品德教育实效性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光靠枯燥乏味的道德灌输只会引起小学生的反感。因为小学生思维活跃,对凡事都想自己动手做,只有将品德教育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收到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实际效果。

品德教育终究是要回归到日常细节中去,通过品德养成来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此,为了更好地实施品德教育,我采用了叙事研究方法,试图通过讲述小学生的德育故事,来逐渐构建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历程。

二、从品德教育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片段1:张萌是我们二年级(一)班的一个漂亮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她用那甜美的声音向我问好的情景。本以为这个孩子会非常优秀,可是开学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桌面搞得脏兮兮的。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作用,她依然如此。

有一次,我发现她在新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在桌子上涂涂画画呢?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我们的环境。"张萌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我知道,我也控制不住我自己。我以后不这样了。"可是第二天,我又看见她在桌子上画画。于是找来了她的家长,她的家长反映,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好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帮助她慢慢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她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她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她,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她的习惯培养好。在给她换同桌的时候,我找她好好的谈了一次心。我告诉她:"别的女孩子非常爱干净,她们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你要向她们学习。"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经过我和她谈心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在一段时间之后,她有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鼓励她,让她做了卫生监督员,她也非常开心。每次卫生大扫除,她都能自觉地留下来,和值日生一起整理教室。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严格要求。大多数习惯是行为达到自动化后才出现了。在行为向自动化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和按要求行为是必要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习惯培养必须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

片段2:对于成天呆在教室里苦读的小学生来说,秋游是一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以往,学生在秋游时总是兴高采烈,尽兴而归。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在秋游中隐藏着一些问题。第一,秋游花了多少钱?据我观察,每次秋游,学生花费平均在15元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多元,我知道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都在长身体,吃得比较多,但是他们基本是在家吃过早饭去游玩的,那么,他们在花钱时有没有想过要合理用钱?十几元钱在他们眼中意味着什么呢?第二,学生的钱是怎么得到的?秋游要花钱是自然的,但是孩子在向父母要钱时是怎么要的呢?是父母自愿给还是软磨硬泡?据我观察,大多数学生并不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向父母要钱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这就使得他们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第三,学生秋游为什么要花这个多钱?有没有这个花钱的必要呢?有一次我在班会上问他们:"你们秋游时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呢?"这时候,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花钱可以显示自己的阔气,可以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这是明显的攀比现象。还有学生说:"自己花钱少了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想丢面子。"这是典型的从众现象。

以上三个问题反映了小学生对金钱的态度。学校组织秋游本意是好的,是为了让小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为了秋游让学生浪费金钱,变成一场花钱比富的活动,就有违秋游的本意了。为了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我特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首先告诉学生秋游不是为了攀比,也不是简单游玩的活动,而是为了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热爱祖国的感情。其次,我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们一起探讨了秋游的话题,与家长一起沟通,形成共识。再次,我重新制定了班规,规定每次出去秋游,所带东西不能超过10元钱,以此杜绝攀比现象。

每个小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需要教师的精心栽培和灌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本性,所以教师要从现实生活入手,及时发现小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焦敬芝.如何改正小学生的坏习惯[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3)

[2]张娟娟.笑脸和哭脸[J].今日教育,2010,(06)

[3]周平,徐璋,李翠花.关注孩子的"零花钱"[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6,(06)

德育教育叙事例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功利化、实用化思想不断加深,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断拉大,如何有效提高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成为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德育方法“由于教育方式单一化和僵化等而受到强烈的批判”,研究者无一例外地要求“改变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1]。德育叙事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德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叙事,可以促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推动学生建立道德认知结构。

一、德育叙事相关概述

(一)德育叙事的缘起

中外古代的道德教育大多是以道德叙事的方式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这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2],只不过以前被称为“故事法”。德育叙事“在我国德育研究者的研究领域里,经历了一个从故事法到德育叙事方法,再到德育叙事模式的演变过程”[1],它缘起于教育叙事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教育叙事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被系统引入我国,教育叙事在价值教育领域有广泛应用,其有丰富的社会背景,适应了德育教学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叙事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叙事逐渐从中得到启发,利用具有鲜活气息的德育事件,开展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教育等。

(二)德育叙事的内涵及特征

叙,即叙述、讲述、叙说;事,即事情、事件。德育叙事即叙事主体运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方式,对生活实践中平凡又具有意义的道德故事进行深入挖掘,结合道德知识对其中内隐的道德精神与内涵进行叙述,启发个体道德体系的建构,促进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德育叙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性。德育叙事注重事实,强调从真实的事件出发,挖掘事件内涵的道德意义,正是因为坚持从真实的现实社会出发追寻道德的意义,所以德育叙事更有信度和效度,避免因故事脱离真实世界、夸大德育价值,而扭曲或异化道德事件或德育叙事本身的价值。

生活性。生活是道德根植的沃土,从生活中取材德育教学,让受教育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道德价值与自身的密切关系,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将德育知识投入生活实践。

启发性。与传统德育方法相比,德育叙事更注重通过受教育者的领悟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不是所有的生活实践都可以作为道德叙事的素材,作为德育叙事内容的事件必然蕴含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有意识地用其中内隐的德育价值启迪受教育者,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引发受教育者的思考,获得道德启发。

潜移默化性。德育叙事是一个叙述、倾听、思考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叙事“承载着知识、价值、信仰等要素,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功能”[3]。受教育者通过不断了解、分析、评价叙事中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日积月累地形成自己的道德知识建构,挖掘道德潜能,将叙事中蕴含的道德启示外化为社会实践行动。

二、高校德育叙事发展现状

高校德育工作的低效是目前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德育叙事这种道德教学方式贴近现实生活,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健全,德育叙事出现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无法恰当融合、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过于依赖理论的宏大叙事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教学领域“见长于理论化、概括化和普适性、推理性的研究,这对于道德宏观理论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4],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德育叙事忽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侧重抽象的宏观叙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追求普遍性规律性的德育叙事。一些叙事主体惯于“以既有的程序、固定的框架、一贯的做法”安排德育叙事教学[5],对叙事进行模式预设,缺少挖掘贴近当前生活实际的事情中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在道德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衔接中脱节,无法更好地实现道德行为的转化。

其次是以绝对性理论范式统筹教学课程。按照固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论模式教学,缺乏自主创新的灵活性,不仅无法有效实现德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反而会挫伤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遏制学生的道德探究意识,造成叙事活动陷于被动僵化的境地,阻碍德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德育教育叙事例10

一、何谓道德叙事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叙事原本是一个文学中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引入了教育领域。教育叙事以“教学“课程故事”的方式走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并不断地渗透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因此,近年来中国有学者把叙事的方法引入到了道德教育中,并认为叙事是当前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道德叙事,就是指叙事主体描述自我的或他人的道德故事,通过对道德生活事件的表达关注人们既有的道德经验,从而获得对道德的理解。道德叙事曾经是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道德叙事为道德教育开拓了一条方式上的新途径,它突破了以往道德教育模式的观念,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上看待教师、学生及课堂的关系。学校道德教育形式向叙事的方向转化,必将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个新发展。然而近些年随着知识观的转型,道德叙事似乎被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所遗忘。人们常常过分地依赖道德知识与理论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日常道德生活、道德体验。

二、道德叙事的缺失

(一)叙事目标的功利性

道德叙事之教育方式的介入,依然没有将其从色彩浓重的功利主义泥潭中解救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而他们迷恋叙事效果的功利性,过分关注德育的社会价值,将德育问题不恰当地政治化和社会化,一味地追求社会的公共意志,奉行着剥离丰富人性内涵的工具性价值理念。德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地边缘化。此种思维取向,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判断:较德育的育人目的而言,社会目的显然更容易实现。这是因为,人的道德品质的生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表现出稳定的、一贯的、持续的道德行为倾向,短时间难以把握,也无从体现,而暂时、偶尔表现出的代表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利他、亲社会行为等外在目的便于实现,易于检验和评价。殊不知,这种功利性的叙事目标,成为阻抑个体品德发展的某种累赘或负担,导致了叙事中的“人性缺失”和“无人”现象,严重地背离了德育之培养德性、发展人性的精神品格之目的,不仅侵蚀着德育的内在魅力,而且也背离了道德叙事的初衷。

(二)叙事内容的空疏性

德育的内容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学生变化和发展了的实际思想状况,反映社会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精神。诚然,对于先祖留传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理应加以继承和发扬,但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求其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空疏性的叙事内容,远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故事中的美德要素自然就不能有效地影响儿童的心灵。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对“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和“曾子杀猪”等美德故事倒背如流,但依旧表现出自私自利、任性、言而无信、表里不一的不良风气和习惯。究其原因,源自这些故事中蕴涵的“道德要旨”是游离于学生精神之外的机械搬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脱节,因而无法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故事内容中承载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过度理想化的、泛化的道德,所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德育的形式化或表面化,无益于学生品德的生成。

(三)叙事模式的预设性

目前我国德育的叙事模式总体上是一种预设性的。许多德育教师仍然沿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来解决叙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复杂问题。在道德叙事中,不少教师陷入了一个误区,即以既有的程序、固定的框架、一贯的做法,为叙事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完美设计”。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不少学校的德育教师甚至搞“集体预设”,并自诩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捷径。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模式能准确地或基本准确地预测一个教育过程中的全部细节或任何可能的“突发事件”。况且,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中,采取预设性的、重复的和统一的模式作用于素质各异的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便无法贯彻,也很难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道德教育效果。此外,在井然有序的叙事模式下,面对出现的意外情况,不少德育教师往往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或用遏制、压抑的高压政策一厢情愿地“维持秩序”,这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不仅无法实现预设的目标,而且严重伤害了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极易使叙事活动陷于被动与僵化的境地。

(四)叙事主体的单一性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个体生命自身的经历、经验与感受,不顾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事件而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弱效、无效,甚至失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化”。抹杀了人们生命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同质化与均等化。二是教师以“道德专家”的身份自居,过分强调单向灌输社会既定的“圣化”道德规范。慑于强大的道德权威,受众不得不禁闭自己的心灵、封锁自己的意志,从而使生命失去了灵性。

道德叙事要求学校道德教育者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敏锐的视角,锤炼叙述事件的能力。教育者要将历史观、社会学等外在视角与个人叙事的内在视角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叙事方式逐渐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冯永刚.德育叙事的异化及其改善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7.11

[2]任燕华.高校德育的叙事取向与对话德育的生成.《黑龙江高教所》2006年,第12期

[3]孙燕.德育叙事:关注事件的真实.思想理论教育SIXIANG LILUN JIAOYU 2004年第01期

德育教育叙事例11

一、叙事素材在叙事德育中的重要性

人本质上是一种讲故事的动物。叙事是人类最为原始而古老的行为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一块充满智慧的圣地,滋润着人类,使人类诗意地成长。可以说,人类正是在叙事的熏陶下才不断地成长壮大。只要人类生生不息,叙事就会生机盎然。那么,对于德育、对于人类生活的这个特定领域,叙事同样也为德育大厦的构成添砖加瓦。而且,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与跨学科领域研究开拓,尤其是受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我们对于叙事与德育之间的关联,已较之前有所扩展,并有较为深刻的体会。

当然,为了理解叙事德育的本质,我们还是要回到叙事学的母体。在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中,叙事学就是通过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来揭示叙事语言背后的生命意义。根据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的研究,叙事包含故事和讲述两部分:故事具有事件、任务、背景以及其他构成叙事内容的成分,讲述是指告诉、表达、呈现或叙述故事。其中,故事是叙事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既然,叙事德育研究不可能脱离叙事学这一母体,它在本质上仍要归属于这一范畴,那么,要更好地认识叙事德育,使其价值可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就要从分析叙事德育的出发点――素材――开始,把握叙事德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叙事素材在叙事德育活动中究竟具备怎样的重要性呢?

第一,叙事素材是叙事德育活动的载体,支撑叙事主体进行德育叙事活动。叙事是一个整体,叙事能告诉我们某件事在何处、何时、何种脉络中,以何种情感、何种情绪发生。当一个人进行叙事时,他必须先由复杂情境中选择出一些事件,再就这些挑选出来的事件、情节赋予意义。在德育叙事活动中,同样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受叙者”“叙事者”“所叙之事”“对话”。其中,“所叙之事”是叙事德育的素材和资源,是叙事者表达道德观念的载体,是叙事者和受叙者理解、讨论和对话的主要依托。尽管德育叙事活动评价不是叙事素材本身,但是一旦没有了素材,理解、对话、讨论评价就无法进行。所以说,叙事素材、资源是叙事德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是名词的德育叙事变成动词的德育叙事的桥梁。

第二,叙事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叙事德育的质量,正是通过故事等叙事素材,人们把自身的文化源头和一向所追求的信念框架起来。叙事是一种直达人心的智慧。经学大师俞樾曾作《余莲村劝善杂剧序》曰:故事是“天下之物最易动人耳目者,最易入人之心。是故老师巨儒,坐皋比而讲学,不如里巷歌谣之感人深也;官府教令,张布于通衢,不如院本平话之移人速也。”而叙事德育正是借助了叙事性这种指向人心的智慧思维,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叙事素材(包括直接生活经验叙事和间接生活经验叙事――例如神话、童话、寓言、歌谣、英雄故事等)”的叙述,让学生对“事”有所感触、有感动、有感悟,道德世界因此受到促进、成长和发展。“……正是通过听到许多重要的故事……儿童才领会或没有领会到一个孩子是什么,一个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故事在教育我们成为有德性的人的过程中,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1]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直接生活经验的叙事素材,还是包含故事的间接生活经验的叙事素材,都传达着人类一向所追求的信念和对自身文化源头的追溯。就像米开朗基罗曾说过的那样,他并没有创造雕像,而仅仅是把这些雕像从石头中解放出来。

第三,对叙事素材的选择反映了教师对叙事德育理论的理解和消化,研究叙事素材有助于教师正确地进行德育叙事。叙事德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叙事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发挥叙事学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这就要求叙事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深入探讨叙事德育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的特点与规律。当教师在咀嚼、判断叙事素材时,由于个体的道德经验优先,他会从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叙事素材。因此,对叙事素材的选择反映了教师作为叙事者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观念,反映了他们对叙事德育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二、目前叙事素材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德育实践中,叙事德育越来越得到教师的普遍应用。但由于认知偏颇和经验匮乏,教师在运用这种教育形式的时候,叙事素材的选择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素材开发缺乏童心,学生对叙事素材不感兴趣,造成德育课堂虚假繁荣。叙事德育近几年开始走进课堂,很多教师也开始采取这种教学法,叙事德育在教育主体方面引起了重视。但是在实施中,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素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尽管叙述方式都饱含情感、具备成熟的叙述技巧,但为什么有些素材让学生听了明白、感动、充满意义,也有些素材会令学生觉得虚假荒谬、迷糊、厌烦、索然无味,又有些素材让学生觉得历历在目?叙事德育要以间接生活经验叙事和直接生活经验叙事为载体,触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促进其道德成长与发展,首先不能忽略的就是素材的智慧和真趣。叙述故事本来是最能走进儿童心扉的形式,为什么有时还会徘徊在儿童的心门之外?原因常常就出在我们选择素材时远离了童心,更多是从角对素材进行开发和加工。这样,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用成人的思路引导儿童的声音,最终儿童的想法被成人直接控制和取代了。因为远离了童心,学生对叙事德育素材不感兴趣,叙事德育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失去了它本该有的优势。

第二,叙事素材过于抽象,超越了儿童的叙事性思维的基础,叙事德育走不进儿童的心灵。浏览目前叙事德育课堂上的叙事素材发现,诗歌很少进入教师的选择视野,其原因常常是认为诗歌太抽象。而研究者在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重新高擎道德叙事大旗的研究中发现,在威廉•贝内特主编出版的《美德书》中,诗歌竟然名列选用体裁的第一位。这印证了海登•怀特所说过的,“在诗歌和话语的自觉想成过程中使用的比喻、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讽的转义,似乎是以儿童心理遗传的天赋为基础的。”[2]相对于诗歌被当做抽象的叙事教材很少进入叙事德育的课堂,很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其他素材却溜进了课堂。然而它们因为超越了儿童叙事性思维的基础,而走不进学生的心灵。究竟什么是叙事性思维,什么素材才符合儿童的叙事性思维?

儿童的心智具有一种叙事性的结构。泛灵论的研究指引我们,儿童常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当做是有生命、有联系、有故事的世界,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记忆、甚至他们对事物爱和恨的判断,都是以个别性、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以及直接体验为基础的,过于反映一般性的素材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抽象的。正是因为叙事性思维在儿童心理生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教师在叙事素材选择上如果过于抽象,超越了学生叙事性思维特征的基础,就很难充分发挥叙事素材的价值,更别说引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产生更为强大的道德震撼力了。

第三,素材选择视野狭窄,过于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忽视儿童审美心理。可以说,德育叙事研究的视野应该是非常广阔的。但是浏览我国关于叙事德育内容资源的认知,不难发现,更多的教师是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去审视素材,而不能从更广的视野去理解、开发叙事德育资源。其实,这是叙事德育的一大误区。事实上,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厚重的,研究视野也是广阔的,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都为叙事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美国叙事学者杰恩在谈到叙事学的应用性研究时说:“当前叙事学研究是‘叙事学+X’的模式,这里的‘X’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性别研究,是文化研究还是后殖民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3]这就要求叙事素材的开发要基于多学科的视角,相互借鉴,为己所用。

这也说明,叙事德育本身具备着丰富的素材资源。叙事素材不仅限于文学,还包括电影、音乐片、广告、电视和报纸新闻、神话、绘画等等,随着叙事借助于实物和现代技术(例如互联网等)传播,叙事素材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另外,叙事素材的选择也离不开儿童美学的视角。美学与伦理学尽管关系密切,但并不意味着等同。脱离了儿童审美接受轨道,再富含道德意义的文本也没法被儿童认知,被儿童感悟,更别谈轻盈地飞进他们的心灵了。

第四,素材选择过于强调与时俱进和贴近生活。有效的德育内容当然要讲究针对性和适应性,忌脱离实际而夸夸其谈。但我们当前学校的德育叙事,众多内容往往拘泥于“与时俱进”或“贴近生活”。是否叙事德育素材越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德育课堂效果就越好?是否传统的美德故事、神话、童话等人类精神遗产就应作为遗产被束之高阁?实际上,人类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更生活在想象世界中。如果说,现实世界是人类生存的根基,那么想象世界则是人类生存的灯塔。叙事素材展现的现实世界固然能反映真实生活,但叙事素材呈现的想象生活,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人类生存在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交织的空间中,叙事正是将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黏合在一起的桥梁。用华莱士•马丁的话说就是:叙事“可以处理人类的时间现实,因而可以在过去与现在相关时浸入对于过去的记忆,并且想象将来。”

能否成为叙事德育得心应手的叙事素材,并不在于它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关键是它的人本底蕴。比如故事,虽然故事的字面意义是虚构的,但其字面意义的后面还埋藏着某种一般的、普遍的意义,这层意义就是叙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主题。有了这层意义,故事的虚构便不再是纯粹的谎言,而是具有了某种真实性和意蕴悠长的哲学意味。针对此,儿童心理专家布鲁诺•贝特尔里姆也提出,文学书籍尤其是神话是儿童获得生活意义的最重要源泉,“对一个儿童来说,问题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而是‘我想成为谁’。神话故事中的英雄让儿童喜欢,是因为英雄是最有吸引力的人物。”[4]事实上,应该考虑的不是作为宝贵精神遗产的神话、寓言、童话等是否该被开发为叙事素材,而是这些叙事素材应如何被讲述。

三、激发儿童想象力――叙事德育素材选择的重要原则

眼下,叙事德育素材资源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还有一些存在但没列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反映了现有叙事德育在素材开发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维度是避免问题出现的舵手。如何把这些维度提炼出来?单纯靠现有的德育理论很难突破,更需要多学科、多视角,站在现有德育之外进行审视。笔者建议将叙事德育与儿童文学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以儿童全面发展为方向,它们中间就会产生一个重要交集点――激发儿童想象力。为什么激发儿童想象力既是叙事德育的,也是儿童文学的?

儿童文学在艺术之路上的目的是借助作家叙事导人向上、引人向善,养成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夯实人之为人的人性基础。叙事德育的目的是教师借助叙事,以直达人心的智慧,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发展。二者要想达成理想境界,都离不开儿童想象力的参与。在叙事中,儿童运用他的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他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他会借助想象力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洛克认为不同观念的联结必须借助想象力来实现,“观念和观念互相联系起来其作用最终还需要想象力。”休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想象力就是“填空能力”。[5]在这儿,其实有一个叙事的秘密。人们对于故事(不论真或者假)都有一种期待、一种渴望,就是因为在叙事中读到或听到令他们情绪起伏的时间、情节、人物。故事不断地讲述,我们给了故事想象,故事一词也给了我们想象。如果叙事素材不能让叙事者与听者(读者)之间产生想象,不能让叙事者与听者互相通过想象力完成填空,那么叙事的功能就难以实现,叙事将是一场自说自话的表演。

从叙事德育的目的上来说,要想让学生自主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达成道德人格的完善发展,更需要从儿童想象力维度去选择叙事素材,儿童正是在多彩的想象中慢慢建构起成长感的。正如韦兹所认为的,儿童对道德问题的理解是一种人际的、有感情的、想象的、类似于故事般的现象,韦兹把叙事看做“道德生活的实验室”。因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一种道德情境都身临其境,更多的时候需要想象力去演绎。所以,针对叙事德育,如何寻找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的素材需要深入研究。

四、如何寻找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叙事德育素材?

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综合利用教育学和儿童文学的观察视角与研究方法,笔者初步提出了可以有效选择出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叙事德育素材的方法,简述如下,供批评指正。

1.放飞童心

童心是对万事万物的敏感与惊奇,是对生活世界的天真与激情,是对人生生命的想象与梦想。我们的叙事教育之所以在素材选择上有时缺乏灵气,与教师不能放飞童心有很大关系。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好:“只有把自己当做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

德育应适应社会、民族与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成人标准,但与此同时它更需要符合儿童生活的本性。放飞童心,卸掉对儿童精神世界的臆测和武断,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在选择叙事德育素材时常常存在着不理解或低估儿童的现象,比如,轻视、忽视儿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将儿童的经验视作低级或错误的概念,这种“童年健忘症”会极大地阻碍叙事德育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叙事德育强调的是以素材为载体的心灵与心灵的互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生活体验、期望、意义价值的相接,而不是一个知识载体对不同容器的传输过程。试想,如果作为叙事德育组织者的我们都把童心遗忘,那我们所选择的素材又怎么会激发起儿童的想象力,从而点燃儿童心中的道德火种呢?

2.立足美学

叙事素材绝对不是一堆德育资料的堆砌,儿童也并非没有美感的小人。相反,审美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美的感悟能力有时比成人还要敏锐。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赫伯特•里德等人发现的儿童的“心画”可以说明儿童具有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在儿童的心中存在着一种发生在意识层次以下的心理活动或过程,这种活动总是倾向于去组织和改造那些被儿童看到的形象或听到的音响(即使这些想象是粗糙的,这些音响是凌乱的),将它们组织成和谐有序的式样。”[6]

叙事德育在素材选择上要想激发儿童想象力,立足美学大有助益。犹如人类原初时期的思维方式,儿童的逻辑就是一种诗性、感性的美学逻辑,他们如同“本能的缪斯”,不受功利支配的美,可以激发儿童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的冲动、天真无邪的哲学发问。

3.与儿童文学结缘

德育教师觉得儿童文学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事情。其实,德育教师,尤其是有志于深入探索叙事德育的教师,一定要和儿童文学结缘。

儿童文学是什么?儿童文学是少年儿童精神成长的乳汁,也是儿童时代阅读的最爱。儿童文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能够唤醒儿童的想象力,契合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开发叙事德育素材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些能激发儿童想象力的资源,怎么能不和儿童文学结缘呢?以行销200万册的《美德书》为例,将《美德书》中十项美德中所选用的不同体裁的短文进行分类归纳,会发现童话和寓言名列选用体裁的前三位,它们大量采撷自儿童文学园林,包括耳熟能详的《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美女与野兽》《渔夫和他的妻子》《狐狸与公鸡》《青蛙王子》《三只小猪》等等。

当然,我们说德育教师与儿童文学结缘,也并不是叙事德育素材一定都要取自儿童文学园林。但至少,德育教师和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心有灵犀的知音,因为儿童文学是叙事德育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拥有它、善用它,无疑有助于叙事德育的理想境界的实现。

叙事德育中叙事素材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课题,从不同学术视角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教育学、儿童文学的交叉视角,本文得出“激发儿童想象力”是选择叙事德育中叙事素材的原则,并对该原则指导下的实践提出了三个路径。这仅仅是叙事德育中叙事素材选择研究的一个结论。要想全面研究叙事德育的叙事素材选择,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进行系统性针对研究,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麦金太尔著.龚群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2ˉ273.

[2][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7.

[3]Jahn, M. Poems, Plays, and Prose: A Guide to the Theory of Literary Genres[M].Cologne: University of Cologne,2002:126.

[4]Kilpatrick, W. 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 Moral Literacy and 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M].New York: Simon& Schuster,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