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态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0 09:22:27

经济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态势例1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市场销售经济结构

Keywords:Macroeconomicregulationmarketingeconomicstructure

1.引言

中国经济在2004年第一季度延续2003年扩张趋势而加速增长。在国内需求主导的经济扩张过程中,经常项目余额逆周期运动而净出口需求大幅度减少。同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以及重要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加剧问题,一系列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在第二季度出台。从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景气开始收缩而逐步转折下行。不过,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CPI指数上涨率控制在3.5%左右的同时实现了9%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在2004年实际GDP水平已经接近潜在GDP水平的基础上,使2005年实际GDP增长速度进一步接近潜在GDP增长速度,促进潜在供给能力的充分利用。

2.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主要有以下特征:

1).经济走势前高后低。一季度经济增长偏快,投资增长过猛,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之后,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控制贷款、缩减财政支出、暂停建设用地审批、清理投资项目和开发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半年经济逐步回落、趋稳。

2).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1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出口5934亿美元,增长35.4%;进口5614亿美元,增长36%。贸易顺差3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亿美元,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下半年进口增幅回落。

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于稳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9.1%。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增速比上年低1.5个百分点。从走势看,年初城镇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在上半年已经明显回落。6月底的累计增长速度已降至略高于30%的水平,下半年投资增速基本趋于稳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573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377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44840亿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7486亿元,增长21.6%;其他行业零售额1624亿元,增长1.5%。

5).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两者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2.7和2.9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是1996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1%。从走势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峰值出现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则快速走低。

总体来看,2004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项经济指标均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较高水平。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了有效抑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受体制性因素影响,宏观调控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开放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外部影响在加大。

3.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速,国内生产总值达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向理性区间回落,工业生产和出口均保持强劲增长,消费增长加快,物价上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

1).国内市场销售较旺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12亿元,同比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90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5022亿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2616亿元,增长13.6%;餐饮业2063亿元,增长17.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是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37亿元,增长2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62亿元,增长1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324亿元,增长26.7%。分行业看,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同比增长9.5%,增幅较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3).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进出口额为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增幅回落15.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393.1亿美元,增长12.2%,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23.8个百分点;出口1558.9亿美元,增长34.9%,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累计外贸顺差165.8亿美元,主要是进口大幅度回落所致,也反映了国内投资需求增势减弱。出口增幅虽略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格局意味着出口增长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意味着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加剧。

4).工业产出水平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415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较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0.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6.3%;轻工业增长16.0%。分产品看,发电量、原煤、钢材分别增长13.0%、9.1%和22.4%,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分别增长57.5%、23.9%和34.1%。汽车生产增长1.6%,其中轿车下降2.8%。

5).物价水平仍在可接受区间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8%,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较去年全年回落了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6.1%,居住价格上涨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1%。

6).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9.5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7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MO)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存款余额为26.9万亿元,增长15.6%。

以上情况表明,200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年的良好态势,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和外商投资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宏观调控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特别要注意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体制“瓶颈”,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市场自主性增长的基础。

首先,由于经济结构中的深层矛盾,庞大工业产能一方面使70%以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并且不得不依靠投资增长和国际市场来消化,另一方面,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关键生产要素瓶颈的存在,难以支撑持续的投资高增长,而依靠国际市场则必然受到全球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双重制约。

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际市场资源类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和价格上涨影响,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大。在国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要么转化为工业库存的增加,要么使部分生产能力被淘汰。

第三,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压力始终存在,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内消费难以实现大幅增长。要保证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使GDP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小幅波动,就需要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而目前的宏观调控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正确把握调控方向,选择调控目标十分重要。

4.如何调控

在调控方向上,是继续抑制经济过热,防止反弹;还是反向操作,防止经济的加速下行;或是稳定现行政策,观察发展动态;这是目前需要作出的方向性判断。如何调控,取决于我们的调控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调控结果。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权衡。一是短期和中期;二是内需和外需;三是总量与结构。尽管这三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确实要有所取舍。

第一个方面的权衡是短期和中期目标。

年初确定今年的增长目标是8%,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极特殊的事件发生,实现这一目标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明年、后年的增速如何。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允许GDP增速回落的底部在何处?如何防止GDP增速的加速回落。从当前的情况看,如果仅仅是工业增长和工业投资放缓使GDP增速适度回落,对于防止今后几年的能力过剩和供大于求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略微降低一点当前的增速,可能有利于今后两年保持相对高一些的增速。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当前增速的回落应有一个底限,我认为中央确定的既定目标就是这个底限。另外,在消费增速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有可能影响GDP增速加速回落的因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出口增速加速回落,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的急剧收缩。所以,在权衡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增长目标时,关键是要把握好对这两个部门的调控力度,以保持国民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大起大落。

第二个方面的权衡是内需和外需。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保持双顺差。10年来,贸易顺差累计约3000亿美元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大体上每年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考虑到去年同期近80亿美元的逆差,仅净出口就拉高GDP增量约380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结果对增长、就业的有利方面自不待言。如果这样的出口实绩是因为我国产业和产品的总体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是在各种经济参数比较合理的条件下取得的结果,应该说不足为虑。问题是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成本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计入,资源的价格偏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成本也没计入,这就使出口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增大。一是贸易摩擦增多;二是资源配置恶化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三是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四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造成资本被动对外输出,从总体上看不符合国家的长期利益。因此,无论是维护当前的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促进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都有必要对内需与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加以评估。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战略与政策调整提出的要求,合理适度调整政策,改变粗放型出口扩张战略,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提高消费率,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少对外部需求的过高依赖和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方面的权衡是总量与结构。

一般说来,在总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调整结构比较难;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就会增加。从2002年底这轮增长进入上升通道后,结构性矛盾就日渐突出,主要表现是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增大,采掘业、资源型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矛盾加剧。今年1-5月,铁矿石原矿量、生铁、粗钢、钢材、铝材、焦炭、纱、布、硫酸、烧碱等产品以远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增长;而载波通讯设备、光通讯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机站、电工仪器仪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产品都呈负增长。这表明,结构性矛盾还在加剧。很显然,在总量高速扩张的情况下,结构调整的收效不会太大,而且这种结构的扭曲从长远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长期平均增速的降低。

5.总结

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需要为结构调整提供适宜的总量环境,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上下大力气。当然,总量是影响结构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调整结构还必须深化改革,理顺经济参数,校正经济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经济发展态势例2

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实现腾飞,在稳步增长的同时,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许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中国经济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经济都受到了强烈冲击,中国的经济也不例外。2011年以后中国经济结束了两位数的增长趋势,面临着经济发展下行的压力。这并非周期性因素所造成的,而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正步入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科技要素更高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全新发展趋势。2014年11月在北京闭幕的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闭幕的G20峰会上,各国政要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审时度势,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响彻全球。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

在讨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问题之前首先要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展开说明,因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依照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而提出来的,它的内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常态是有所区别的。经过笔者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并结合当经济中国经济的相关发展数据,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因为笔者只是个高中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还比较肤浅,甚至有些不当之处,希望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第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其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如环境问题、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为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有意识的控制经济增速,适当降低增长速度,有助于经济的调整;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随着中国科技投入的加大,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以2013年为例,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9%,第二产业降至43.7%;第三,经济发展动力更为均衡,我们知道“投资、出口、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去中国长时间以来投资和出口,如今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变化,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14年上半年,消费贡献达54.4%,高于投资贡献5.9个百分点。

二、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可以说中国经济的成就是巨大的,是值得国人欣喜和骄傲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是中国经济顺应时展潮流,主动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寻求发展新动力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将就循环、可持续,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一)国民经济服务化。所谓国民经济服务化,是指服务业就业和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扩大的趋势。服务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产业,它再给中国人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等优势,这也符合经济发展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不难发现服务业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中国经济在调整的过程中,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蒸蒸日上。

(二)经济发展高端化。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的产品都被国外人戴上了科技含量低的帽子,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是中国经济增强世界竞争力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会带动一个国加多个相关产业的腾飞,近些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虽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议为例,2012年,在所有《自然》杂志和其子刊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中,中国学者发表303篇论文,占当年总数的8.5%,中国的科技在很多领域已经处于领先水平。

(三)居民购物网络化。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中国的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户,依靠家里安装的宽带网络甚至是手机就能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网络购物这种全新的形式符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它也节省了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的诞生,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以2014年为例,在2014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

三、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还有很多,因为笔者能力有限,就从其中主要的方面展开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值得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以此来为中国经济的改革献言献策。

经济发展态势例3

在当前道路运输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并不是非常乐观,而且,道路运输发展中还存在自身的缺陷,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笔者就从当前我国道路运输经济发展态势出发,逐步探讨如何促进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身的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道路运输经济的稳健发展。

一、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道路运输产业在以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直是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更是显而易见的,上升趋势大幅度提升同时道路运输产业急速扩张。而这不仅提升道路运输产业的经济效益更加使得道路运输的质量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不断提高,促使中国道路运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一)道路运输产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道路运输经济快速发展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国民人均水平GDP上升的同时,道路运输经济的攀升幅度也尤为惊人。而在道路运输经济快速上升状态中最突出的一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与道路运输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好道路运输资源是政府必须要科学规划的事情。

(二)道路运输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

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得益道路运输产业的飞速发展,然而传统的道路运输发展方式虽然成为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一个强大助力。但在环境污染问题上越发严重,而这主要是道路运输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随着全球性的“低碳经济”概念在中国的引入,道路运输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我国道路运输产业发展必须要突破的瓶颈。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加快中国传统道路运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中国道路运输产业形成了更加高效、环保的一整套的道路运输生态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三)国家控制,道路运输产业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

道路运输是我国基础性能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并且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基础性能源的道路运输所拥有的战略性价值将不断攀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产业也将越来越被国家所注重。而国家所引起的重视必将体现在政府对道路运输产业的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上。拥有政府的支持,毫无疑问将使得道路运输产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而政府的这种控制方式是一种以“节能”为主的引导式的调控,让道路运输企业接受更为科学性、理性化的先进理念。并配以多元化的发展方式,给予我国道路运输经济更加稳定合理的发展基础。

二、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至今有过很多的成就,也相伴而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在不断科技化、科学化的发展态势之中,道路运输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以下将从道路运输的自身条件、市场条件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一)道路运输资源枯竭问题

就道路运输自身条件而言,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中最为需要克服的是道路运输产量有限这一自然资源本身。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极大的提高对于道路运输资源的需求,而对于这种自然储备本身我们是无法控制的。因此我们就需要转变思路从“低碳概念”入手,将有限的资源以最高的利用率进行提取利用。而这对于习惯了粗放式的传统道路运输生产方式的道路运输企业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们必须考虑到我国绝大部分的道路运输企业的目前科技水平。并对于道路运输利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状态,以便政府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来引导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优化升级。

(二)道路运输产业没有形成高度统一性

市场条件对于道路运输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路运输价格的变化浮动,对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道路运输企业。一个变化无常的道路运输价格显然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很可能会让一些小的道路运输企业因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而转型失败。最终被行业所淘汰,而在我国道路运输经济在区域上呈现出的价格差异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道路运输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的性的统一价格体系,这在一定程度是限制了道路运输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可能因为政府没有及时出台一些调整政策使得局部道路运输产业的价格进一步扭曲变形,而这些因市场经济所引起的道路运输经济的局域差异。将直接阻碍我国整体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可能会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新能源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冲击

环境因素对于道路运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道路运输这种高污染的产业特性。并且近些年出现的温室效应,更加让道路运输产业发展受限。一低碳经济的方式发展道路运输经济必然要降低道路运输经济之前的发展速度,以便求得一种经济收益与自然环境的双赢。然而道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在道路运输开采过程中对于矿区周边环境的破坏,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道路运输的加工阶段产生的废水、废渣的处理。不仅污染空气、污染地面,对于道路运输废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在我国已有部分道路运输产业集聚地区因为道路运输废水的排放而污染了居民用水,导致大量的疾病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道路运输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道路运输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道路运输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加强科技化水平。在道路运输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道路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需要不断提高道路运输企业对于道路运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通过科技创新、设备更新,使企业不断跟进社会先进水平。才能更好的在优化道路运输企业结构的同时兼顾好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更加需要为道路运输企业注入“低碳经济”概念,以保证道路运输企业原本的活力与创造力。政府要在政策上支持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其提供足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

(二)加强对道路运输产业的调控

国家需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产业的宏观调控,以稳定道路运输价格为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足够稳定、安全的环境。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产业的自我优化升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必须要根据区域实情进行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落实到道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道路运输企业之间要进行统一合作,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价格体系。以求进一步巩固全国道路运输经济的上升势头,一方面强化政府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在全国建立一个道路运输生态经济圈。形成一个道路运输产业集群的完整的统一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体,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加方便我国道路运输产业的集中控制。更是为了给道路运输产业一个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份具有源动力的可持续性推助力。

(三)促进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环境因素方面,我国的道路运输企业呈现的是一种高污染特性的状态。然而需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从人们的思维方式上进行最初的引导。要深入认识低碳式的道路运输生产方式具有的优越性,政府一方面要出台政策辅助企业完成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自身也要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按照适合自身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积极配合政府完成自身的优化升级。企业在贯彻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中,要综合区域各方面条件进行考虑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让员工切实的以生态型道路运输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作业,企业还需要注重设备的更新与道路运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强化。同时人民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监督,用好权利尽好义务。

四、结束语

根据我国目前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上升,提高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又阻碍着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态势的分析,将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的成就与问题表现出来。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剖析制定的相应的解决对策,切实的阐述着在全球温室效应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深刻说明了,要在我国处理好道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的生态、健康发展。就必须搞好道路运输企业、政府以及人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道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态势例4

1.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取得的可观成绩

据有关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煤炭行业的平均水平较几年前有了大幅增长,煤炭行业也获取了大额利润,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而且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煤炭价格也水涨船高,进一步加大了煤炭企业的收益。与此同时,我国境内的煤炭产量不断增加,原因在于不少煤矿皆应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不但提高了煤炭的开采量,而且提升了有效资源的提取率,这种双赢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为居民对煤炭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再者,我国煤炭产业结构更加系统化,煤炭产业的管理和技术方面也不断升级,这对煤炭产业结构来说都是一种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这便是这几十年来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可观成绩。

2.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态势不稳定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不仅取决于煤炭行业自身的革新与发展,而且还取决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和煤炭经济政策取向。2007年是我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效益全面提升的巅峰年份,沿袭了“久盛必衰”的惯性,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煤炭经济盈利水平开始走下坡路,现如今虽已挽救回此局面,但依旧导致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呈现不稳定状态。从国内煤炭供需走势看,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逆转,主要表现为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增长放慢、煤炭进出口基本持平、煤炭生产增幅偏快等;从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经济政策取向看,煤炭的成本增长步伐也有所加快,煤炭盈利水平趋于回落,使得整个煤炭经济陷入尴尬不稳境地。

二、推进煤炭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1.合理调整煤炭行业发展规划

要想有效推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首要任务就是合理调整煤炭行业发展计划,以此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煤炭行业发展规划的合理调整过程中,企业务必要站在市场角度,基于社会市场需求,以此确定一套适合煤炭企业自身发展的明路,促进煤炭产业结构的最优化发展。与此同时,不少违规标准的煤矿完全背离了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要求,造成了大量有效资源的肆意浪费,企业自身应意识到这一点,采取手段尽可能多的节省煤炭资源,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推进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大力推广的重要任务,要想有效加快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历程,就必须大力倡导资源的持续利用、循环利用,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之持续经济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利用率高、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量较低,这样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建立出煤炭与电力相结合的一体化发展产业链,这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煤炭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功用价值。

3.致力深化煤炭企业内部改革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速率影响着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新时期如若要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致力于深化煤炭企业的内部改革,争取制定一套完整且高质的企业管理制度来促进煤炭经济的进步发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法人结构、管理决策等因素,最好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逐渐用集聚型的产业格局代替传统分散性的产业格局,以此降低分散格局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强煤炭企业竞争力。再者,企业要尽可能拓宽融资渠道,汲取更多的投资主体,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4.加强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

除了以上三条有效对策以外,我国还需加强对煤炭行业宏观经济调控,以此确保煤炭产业和煤炭经济的稳健发展。一方面,须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视中国梦为预期达成目标,切实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内容,不断整合国家对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借法律、政策等手段强行取缔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小煤矿,降低煤炭资源的浪费率。另一方面,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据实制定相关的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煤炭产业质量的监管力度,实行“粗”、“细”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附加值,将煤炭企业从尴尬的生存境地中解救出来,帮助广大煤炭企业成功转型、走出困境。

5.依据需求良好定位煤炭企业

在国家参与煤炭经济的发展之后,煤炭企业要积极根据自身需求,敢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根据现行的制度政策调整好自己的生产规划,对企业自身进行良好定位,只有煤炭企业自身形成了系统化、完整化的运营机制,煤炭企业才会获取更大利益,也才能够不断向前迈进和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须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以此督促员工努力工作,提供给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煤炭企业要切实定好自己的市场位置,给自身的发展制定一个明晰的规划,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通过这些手段,为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增添优势。

经济发展态势例5

从五大宏观经济指标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增速回升、就业扩大、物价稳定、居民收入增加、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经济增长稳中有升。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6.7%~6.9%之间,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就业形势稳定向好。1―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比上年同期多增22万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左右,均比上月和上年同月下降。物价水平温和上涨。1―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2.1%,呈温和上涨态势。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0%,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加快0.5和0.7个百分点,快于GDP增速0.1个百分点。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我国货物进出口回稳向好,综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总体稳定。4月末,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931元,比上月末升值0.09%;外汇储备余额30295亿美元,比3月末增加204亿美元,连续3个月回升。这些情况充分说明,我国经济不仅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民生保障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实体经济趋好、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今年以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1―4月份,全国新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煤炭产能6897万吨;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7.2%,降幅比3月末扩大0.8个百分点;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5元,同比减少0.15元;1―4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水利管理业等短板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0.4%、28.4%、16.1%,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促进市场供求关系继续改善,带动企业经营状况和预期持续好转。1―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产品价格上涨,价格同比上涨的行业面在扩大。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9个百分点。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2%,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在54.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与此同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稳步实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跃升,这些举措降低了企业制度易成本,有效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活力,促进企业转型发展,重塑我国竞争优势。

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发展,在转型中升级,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得到加强。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稳中有升。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6.9%,加快6.7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4%,上年同期为下降7.9%。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较高水平。旅游、体育、健康、文化、养老和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欣欣向荣。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对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5%,比第二产业高17.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7%,比第二产业高25.6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消费为主、出口加快、投资跟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全国上下始终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入发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需求结构升级转换,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5.8%,高于外需91.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初显。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高出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58.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稳中有快,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虽然投资增势略缓,但结构优化改善的特征日趋明显。1―4月份,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2.6%和12.1%,均快于全部投Y平均增速,为先进产能注入新动力。同时针对薄弱环节“点穴”发力,生态环保、公共设施、水利、交通运输等短板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有效纾缓了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从外需来看,回稳向好态势明显,1―4月份,全国进口、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3%、14.7%,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成为稳定内需的压舱石,外需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今后一个时期看,这一动力格局仍会不断地得以巩固。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收入稳定增长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将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也将为外贸回稳向好创造有利条件。4月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7,环比回升0.5,预示下阶段外贸将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科技成果加快产业化、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今年以来,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茁壮成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部署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顶层设计出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工程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军民融合稳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成功首飞,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问世,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稳定开采海洋超级能源的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效果明显。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5个百分点。1―4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4和4.8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15.9%和11.6%,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创业创新势头良好。1―4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181万户,同比增长15.2%,日均新登记企业1.51万户;专利申请量95万件,同比增长6.5%。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以网络销售和快递业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1―4月份,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1918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商品零售额14618亿元,增长25.9%。完成快递业务量106亿件,同比增长29.8%。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正逐步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新产品新服务快速增长。1―4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1.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21.7%,太阳能电池增长18.2%,智能手机增长10.9%。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分享经济广泛渗透,跨境电商、在线医疗、共享单车等新服务模式层出不穷。新动能不断积聚壮大,有利于掌握未来产业布局的主动权,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经济发展态势例6

生态优先,兼顾效益,是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农业逐渐朝集约化、现代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近年来,许多地区尝试推广生态农业,并探索出了多种新型产业模式,如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劳动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客观认识生态农业积极作用的前提下,还应立足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将本地资源利用起来,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1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之所以能够得到重视和推广,取决于其自身具有的特点。

1.1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

传统农业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上涨,降低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生态农业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压缩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效果明显。

1.2杜绝农村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强调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同时积极推进产业模式的多元化,如依托农村地区的自然景色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动态平衡。在挖掘农业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还起到了保护农村生态的效果。

1.3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生态农业的出现与发展,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无土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膜下滴灌技术等[1]。因此,重视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技术推广打好基础。

2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2.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传统农村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具有生产周期长、经济附加值低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特点。而倡导生态农业则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如建立农产品冷藏与深加工企业。将初级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商品,然后利用电商远销省内甚至全国各地。构建“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既可以吸引农民就业,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又能够丰富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向好发展。另外,发展生态农业还可以变废为宝。农作物收获之后,可将秸秆收集起来用于沤肥、制作沼气、加工成牲畜饲料等,既可以解决就地焚烧导致的污染问题,又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2.2保障农村生态稳定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或是以资源换发展,或是以环境换发展,无论哪一种模式都会使农村生态失衡,导致农村经济失去活力和潜力,甚至会加速农民的逃离。生态农业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维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环保求发展,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休闲观光农业就是生态农业的一种典型模式,利用农村地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城市人群前来观光、游玩。随着生态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生态也会变得更加稳定。

2.3吸引更多资金投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互联网等新兴行业,而对于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创新发展动力。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资本。有了资金保障以后,农业技术、装备的创新研发速度将会加快,农业人才的规模将会扩大,农产品附加值将会得到提升,农业经济实现健康与持续发展。目前国家对于生态农业提供了政策扶持,在“三农”领域的投入资金呈现出持续上涨趋势,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3生态农业视域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始终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并且从产业初期发展到成熟需要较长的过程,期间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阻力。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连同农技部门、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始终坚持走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2]。地方政府应出台鼓励措施或优惠政策,支持涉农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淘汰落后的发展方式,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地方农技部门也要做好宣传和推广,让广大农民养成生态种植、养殖的习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利用沼气池将禽畜粪污变废为宝,以实际行动支持生态农业真正落地和稳步发展。

3.2着力培养新型农业产业项目

经济发展态势例7

作为煤炭大国,煤炭产业是支撑我国发展的主要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非常重视煤炭经济的发展,在煤炭经济的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煤炭经济能够达到预期的发展情况,从而牵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在过去的时间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其发展并不是会这样一直顺利,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在控制开采量的同时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煤炭经济发展的态势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而且发展速度也很快,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煤炭的质量越来越高,还带动了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为我国煤炭产业的生机勃勃打下了基础。

(一)煤炭收益大幅度上升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近几年煤炭行业的水平要比前几年进步了很多,逐渐的向着盈利时代迈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的提高,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煤炭的价格也在逐年的增加,这就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很不错的收益。

(二)煤炭产量不断的增加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煤炭的开采量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大幅度的增加。当下社会,各个大小煤炭企业都在争相的研究开采煤炭的新技术,都在为尽快的提高煤炭开采量做努力,这样不仅仅是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对煤炭的需求,为人们的煤炭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在间接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起到了实质性作用,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三)煤炭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在煤炭企业发展的初期,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对煤炭企业的经济调控,造成煤炭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健全的产业结构系统。再加上国家对煤炭生产的管理工作很少参与,使得众多的煤炭企业发展较为缓慢,几乎算得上是停滞不前。煤炭本身就属于是粗放型产业,不仅再开采时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在使用时给大气也带来了污染,大气环境的污染又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这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要求煤炭企业的发展,很多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在要求下不断地优化,更加提高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

(四)煤炭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不断升级

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许多高效能的矿井,这对增加煤炭的产量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煤炭开采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小心煤矿,我国加大了对其的打击力度,从而促进我国煤炭的生产情况。除此之外,在我国国有制的煤炭企业中,逐渐的形成了有效的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了煤炭生产的效率,促进经济效率的增长。

二、煤炭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煤炭行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煤炭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在规划煤炭行业的发展计划时,煤炭企业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根据市场的现实需求,确立出一套适合煤炭企业的发展计划,确保煤炭产业以最优的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另外,有些违背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要求,把大量的资源肆意浪费的煤炭企业,要注意到自己的错误,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减少煤炭资源浪费的同时,促进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要积极倡导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并逐渐的形成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的特点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资源的利用率高,废弃物的排放量低,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还可以建立起电力和煤炭相结合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这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煤炭企业内部的机制

当下社会,如果煤炭企业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改革企业内部的相关机制。煤炭企业要尽最大努力,制定出一套质量高、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在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时,煤炭企业要充分的考虑到各项因素,例如,法人结构、管理决策等,最佳程度就是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将传统的分散性产业格局转变成新式的集散型产业格局,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另外,还要尽可能的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吸取更多的投资主体,从而使煤炭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加强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我国也应该加强对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确保我国煤炭的产业和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首先,我国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规定,将中国梦作为目标,有效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不断更新加强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利用法律的手段对不按照规定生产的煤矿进行撤销,从而减少对煤炭资源的浪费。其次,我国要制定出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力度,帮助大型的煤炭企业走出困境,成功转型,更好发展。

(五)根据需求良好定位煤炭企业

国家参与到煤炭经济的发展当中后,煤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勇敢的抓住机遇,积极的迎接时代给予煤炭企业的挑战,根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和法律制度,做好企业的良好定位,调整好企业的生产计划,只有煤炭企业形成了完整的运营流程,才能够促进煤炭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要在工作中建立起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员工给予奖励,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展现和提升机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煤炭企业还要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同时也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这些方式,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发展态势例8

1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1 两个实现

第一个是本年年初已经确定的工业经济增加值幅度规模达到了预定目标,并且是上限标准。就如黑龙江省而言,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了16。2%,总增加值也达到了2874.9 亿元,是近几年来的最增长幅度,也将使得历年来连续超过15%的记录得以保持。如果扣除一些影响因素的约束,增长幅度甚至达到了19.4%。工业经济发挥的主导作用和稳定局面,使得GDP 的稳定更加得以保证,规模经济对全省的贡献率也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

第二个是实现了地方工业的亏损额不超过上一年的预期目标。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已经下降了近4%, 亏损面也由原来的20.7%下降了1.7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 个行业减亏额度已经达到了2000 多万,总计近7 亿元。可以说是工业经济实现的效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1.2 四个提升

第一个是生产更为集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由408 户增至450 户,增加值近2600 亿元,占据了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9%,每户平均的规模已经达到5.6 亿元,是近年来的最高规模。另外,就企业规模来讲,产值在10 亿元以上已经达到61 户,同比增长11 户,按地域来看,各区域均有增加,各类型企业也有提升,比如中直企业、地方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股份制、外资企业等。

第二个是经济的开放程度增加。出口交货值已经较去年增长了48.9%,达到158.2 亿元。其中,包括天然气、石油、黑金属冶炼、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在内的12 个行业平均增幅已达50%以上,占出口总额近1/3.伴随着产品面向外部的趋势,高新技术及新产品的研发带来的收益也有所增加,实现了新产品的产值达到316.6 亿元,同比增长了6.6%。高新技术产业增值也达到了9.7%的水平。

第三个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作人员平均创造工业产值达到了增幅20.6 万元的水平,同比增长10.9%,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包括地方工业人均7.6万元,增长了20.9%,大型企业增长了4.5 万元,占了77%;全部的从业员工达到了138万人,包括了地方企业员工的102.8万人,占据了74.5%的比例。工业经济带来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已经从持续下滑的态势转为提升。

第四个是制造业所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有显著提升。制造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898.7 亿元的水平,同比增长了22.4%,净增加值达到了155 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也达到了31.3%,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到2.4%。就不同行业来看,增加值过10 亿元的包括6 个行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贡献率达到了70.9%的水平。

1.3 四个比较满意

第一个是各地区的增长速度比较满意。黑龙江省全省总计达11个地区增长幅度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包括齐齐哈尔在内的五个地区增幅超过了20%。股份制企业的增长也十分可观,达到了2352 亿元,占据了81.9%的比重;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增加值也达到了2365 亿元,比重达到82.4%。非公有制企业、轻工业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呈现发展态势。

第二个是订单数量及产品质量比较满意。据调查研究表明,重点企业的生产任务比较繁重,订单数量较多,包括蒙牛乳业、大众肉联在内的59 家企业增幅已经达到20%。全省总计达246 中工业产品增长订单数的企业就达到了168 种,比重达到68.3%,产量提高的幅度达到20%的有85 种,重点考核的工业产品数量产品产量继续保持提高,比重达到85.7%。

第三个是预期收益完成比较满意。整体的经济效益已经有所回转,规模以上利税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利润额也较往年有所提升。地方工业的经济效益呈现大幅度提升的趋势,实现了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水平,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的幅度,综合效益指数达到了142,同比增长了14.3%。

第四个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比较满意。首先是对外贸易的需求状况形势比较客观,使得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结构发挥了潜在优势;其次受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加,同比增长了29.3%,增幅增长了4.3%;最后是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工业产品的价格指数呈现出价格出厂价格明显高于买入价格,尤其表现在生活资料的价格和耐用品的价格,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 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一个拉大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幅度较全国水平的提高有所拉大。近几年来,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与全国水平,但是差距一直呈现出缩小的形势,由1.4%到1.2%,有了质的飞跃。

2.2 三个过快

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工资增长速度过于迅速。这三项支出都高于行业的增加值的平均涨幅。费用支出过快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总资产的贡献率已经有所下降,成本费套用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2.3 两个有所忽视

一是因为市场增加了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但忽视了结构调整应该具有的主动性和紧急性,应该做的是理性地看待长远的架构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二是因为由于利润空间的扩大和国有企业关于战略性的调整使得企业的工作基础被忽视,行业管理功能下降,宏观调控不能发挥根本作用,企业无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3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的展望

工业经济处于一个极其复杂而由多变的环境之中,充满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世界经济连续保持繁荣状态,面临的是巨大的调整压力,比如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不规则的波动,国家虽然一直竭力保持和调控以防经济出现过热状态,避免通货膨胀,并且把尽快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控制两个过高作为工作的中心。当然,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比如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快,提供了给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粮食的综合产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投资规模也是日益扩大,对外战略的升级等诸多因素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效基础。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重工业产品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面临着许多的发展机会。资源的不断减缺,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成为一个契机。国家的明确发展方针也是提出务实以及以人为本的概念,也为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充分有力的条件。综合以上考量,未来的工业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个稳中求进的发展格局,全国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经济效益保持在平稳状态。

宏观调控的战略和目标安排应该把工业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发展速度、架构调整、消耗资源、提升效益作为考虑重点,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调整服务方式,努力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小结

工业经济仍然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既要充分考虑工业经济发展现存的特点,努力改进不足,充分发挥长处,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现状,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深化改革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效益,改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竞争力,可持续的发展工业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健.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特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1):12-14.

[2]孔凡涛. 工信部、中国社科院联合《2010 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 2011,(5):12-13.

[3] 吴鑫. 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稳定下行压力仍存—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J].中国经贸导刊,2013,(33):7-8.

经济发展态势例9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

1. 中部地区空间结构“离心”与“向心”并存发展

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落后使得它们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沿海发达地区,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轻视区内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在中部崛起战略方面就出现了“离心”趋向;另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优势,使得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化组合和发挥优势的愿望,并已经和正在形成战略合力,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从而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方面出现了“向心”趋向。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区内与区外两个协调发展的互动。

2. 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带动城市化加速

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作已经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圈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来看,中部四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吸纳产业和人口的强聚集体,太原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正在发育和完善,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进一步集聚经济、人口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3.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升级

中部地区正在加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2003年为16.89∶46.75∶36.36,2004年为17.82∶47.67∶34.51,2005年为16.67:46.77:36.56,2006年为15.3:48.5:36.2。虽然产业比例有波动现象,但总体上,第一产业呈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区域内产业正在走向开放,正在区域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以获取区域内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率和增长潜力。

4.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正在全面启动

中部地区正在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和六省的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建立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从中着手解决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问题;正积极推进建立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发挥中部地区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正积极推进建立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调动改造和发挥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积极性,着力挖掘中部地区发展潜力,增强其崛起的后劲;正积极推进建立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载体,构造中部地区与区外及国外联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动脉网络,实现全国乃至世界生产要素、信息流、资金流汇集中部地区,助推中部崛起。

5. 中部地区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正逐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区域崛起吸引人才“回流”。例如,湖南全省2007年“回流型”企业达到3.3万多个,吸纳了近120万农村劳动力,“劳务湘军”回乡创业已成气候。(2)试验探索造就新的经济发展引擎。2007年末,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崛起打造新的引擎。(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见实效。中部地区六省着力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战略观念淡薄

由于传统发展观念影响,加之地处内陆相对封闭和良好的农耕资源条件,中部地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害怕风险等陈旧观念比较浓厚,战略整体意识淡薄,致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和合作机制发育滞后,战略合力形成缓慢,区域协调发展效益不甚理想。

2.发展环境严峻

中部地区现在处于东西南北四面快速发展的夹击之中,虽然国家把中部崛起已经提到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总体战略高度上,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些政策尚未完全到位,政策效应也没有充分显现。中部六省市场经济发展不如东部,要素分配弱于西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部地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改变 “中部塌陷”状况。

3.“三农”问题突出

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均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支撑经济发展的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着“粮食大县,经济小县”的特征。2006年中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30%,农业人口比重占62%。过多的农业人口和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中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导致中部地方县(市)财政脆弱,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投资能力缺乏,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中部地区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迟缓。

4.城市化滞后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既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中部地区缺乏具有很强综合实力、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龙头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对接能力不协调,阻碍都市圈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都市圈内部产业同化严重,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与合作关系,整体协作较差,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5.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仍显缓慢。2006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5.3:48.5:36.2,而2006年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48.9:39.3,同期比较,中部地区一产在四大区域中所占比重最高,比全国高近4个百分点,二产业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三产业更是比全国低3.3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使其二元结构矛盾比东部及全国平均水平更加突出,农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比例中部都是全国最大的,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土地的收入大约在60% ~80%之间,农民收入增长难度很大。所有这些均直接导致了中部区域资源集聚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区域间产业关联度较低,从而弱化了中部产业的竞争力。

6.工业企业效益不佳

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数量少,效益低,人均产值小。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5.6%、13.5%、12.2%、8.7%。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比较,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少,大中型工业企业效益低,以占全国15.6%的大中型企业却只创造了13.5%的总产值。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大中型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分别占全国的59.4%、18.1%、14.0%、8.6%,这意味着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大中型企业人均产值小,特别是缺少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大、对行业发展起骨干带动作用的大型工业企业或企业群。这不仅制约了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且在当前国内外企业激烈竞争形势下,这种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三、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对策

第一,强化中部战略意识,确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中部六省尚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区域根本原因在于六省局限于各自的局部利益,没有深刻理解“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意义,区域战略意识淡薄。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首先要把各省发展的思路统一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上来,从转变观念、重新规划、创新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确立区域协调理念,为形成战略合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部六省人民是“中部崛起”的主体。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保障。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着力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变重粮为主的发展局面,根据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特别是科技含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调整轻重工业结构,改变重工业比较重,轻工业比较轻的格局。突出和培育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优先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作用,转变先发展工业和实现工业人后再发展服务业的传统理念及思路。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群带。大力调整所有制经济结构,改变国有经济偏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优先发展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也是提高科技水平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坚持立足现有基础,从区情省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自力更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中部地区六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是在于尽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要根据构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要求,着力建立科技创新的平台,集中精力研究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二是要把企业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三是要加快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人物;四是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的研发经费。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中部崛起战略机制。中部地区崛起必须以深化体制改革为突破点,创新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体制和机制:其一,改革政府经济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其三,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重点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为传统工业企业的改制改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四,关注民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平稳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其五,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其六,加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力度,促进中部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国外市场的对接,实现两个双赢。

第六,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区域发展战略管理水平。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为区域经济合作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首先,要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通过必要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加强扶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其次,要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着力解决一些中部地区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行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效结合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和动力。诸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和自然环境改善等问题,都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以提高不同地区的发展后劲,弥补按区域确定一般政策的不足。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2]陆大道.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5-149.

经济发展态势例10

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无论是汇丰的PMI,还是国内公布的PMI,国内经济增长回稳的态势基本上已经确立,上半年对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担心基本上已经解除。因为,无论是美国经济有一定程度上的复苏,还是国内住房市场又开始好转,都让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态势出现了完全的逆转。

这样的形势将给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留下空间。

转变经济发展路径

一是十报告明确规定了未来8年中国经济增长之目标,即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GDP增长翻番。如果按照这个目标来计算,经济增长中速性也就决定2013年的GDP增长目标会放在8%以下水平,有分析认为在6.8%。所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并没有提201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多高,而是让2013年经济发展真正进入转型阶段或以GDP增长质量提高为主导。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遏制政治性周期可能导致的地方投资过热症。

二是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对于国际经济增长形势,美国正在走出困境,但欧洲面对的问题仍然很大,外需的疲软都会持续较长时间。对于国内经济形势,重点要看当前经济增长回升的持续性。如果国内制造业产量过剩的问题、不少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那么这种增长持续性就令人质疑。特别是,短期而言,包括采矿、钢铁及汽车行业等国内制造业,及二三城市的住房市场,“去库存化”并没有完成,国内经济中面对的隐患与风险仍然巨大。面对这种风险,新一任政府对此态度十分明确,就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坚决不动摇,以此更注重如何来防备这种风险,并把这种风险可能导致对经济损害降到最小程度,而不是再把这种风险扩大及延后。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国内住房市场的变化十分微妙。无论是政府对住房市场宏观调控的决心,还是真实房地产市场变化。当前国内住房市场的情况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一二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又开始回暖,价格开始反弹,但对于不少三四线城市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却很大。即住房市场严重去库存化没有完成及房地产泡沫仍然很大。这就出现了不少地方的住房价格又开始反弹,土地交易市场又开始活跃,不少地方政府托市严重,市场对政府政策松动的预期十分强烈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国内住房市场有一个基本判断与态度,不过,实际具体政策如何还得看今年3月。

三是新一轮政治周期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有多高,它将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造成多大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融资条件与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情况下,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没有合适的工具来应对?就当前情况来看,在新一任政府上任之后,地方政府大上快上已经成了定局,因为,各地方政府都制定当地短期经济快速增长的计划与规划。而这些计划与规划就在于如何加大当地投资力度,并在短期内让当地经济快速增长。这就是为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分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的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底线及走向,已经跳出以往及当前政策思路,正在以全新面目面对市场与世界。因为,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尽管同志一直在强调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增长之动力,但是这种城镇化是以农村居民市民化为主导的城镇化。而这种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要让农民进城,就得让住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否则农民是无法进入城市。所以,本文认为2013年及未来经济发展不会走向前十年的经济“房地产化”之路,不会以房价飚升来推高的GDP的增长,“去房地产经济”的支柱性应该是2013年新政府上任后开局最要调整的重大政策,否则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不少国家房地产泡沫破灭所导致的国家经济风险,我想新一任政府对此应该是看得十分清楚的。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那么2013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在本文看来,如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就得知道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是什么?以及这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何以可能?等等

按照的说法,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就是“实实在在”的的经济增长。而“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又可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是实体经济的增长而不是资产价格上涨来推高GDP上升,来显示GDP增长速度。可以说,2008年至2012年银行信贷增长高达35万亿以上,社会融资总额达到63万亿以上,政府就是通过过度的信贷无限扩张来推高资产之价格(尤其是住房价格,比如北京近十年住房价格上涨10倍以上),从来使得2009年中国GDP增长出现V字形反弹,中国GDP增长速度也在世界上鹤立鸡群。可以说,这种以信用快速扩张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来推高的GDP应该不是“实实在在”经济增长,而是“不实在”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不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因此,在上述意义上,“实实在在”就得挤出资产价格泡沫,就是实体经济增长。

不过,尽管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中有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的精神,但是由于当前中国住房市场仍然是一个投机炒作盛行的市场(无论是从住房增量来说还是从存量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当前市场的价格仍然是由市场预期来决定,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住房消费供求关系来决定),对于这样的一个以投资投机的市场,如果政府房地产政策不能够给市场一个清楚明确的预期,即这个市场真正会转型为消费为主导的市场,那么这个市场要真正的转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上来并非易事(因为,只要住房是一个以投机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只要这个市场仍然是有利可图,那么购买一套住房同样可是投机投资赚钱的工具,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政府官员以为购买一套住房就只是消费而且不是投资。如果有这样的假定,或经济政策是建立这个基础上,那么中国住房市场要实现转型不容易的)。特别是从最近住房市场销售量升价涨情况及土地市场各行各业都涌入情况来看,不仅早几年住房投机投资暴利仍然刺激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扩张速度,而且也吸引新企业涌入。如果这样,新政府提倡的“实实在在”经济增长就会面对许多困惑与质疑,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会增加许多困扰。

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各要素市场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人类生存环境得以保护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可以说,2008年以来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过度消费未来,使得这些国家与个人负债累累。当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爆发,其个人消费严重萎缩,国家经济衰退。整个经济又回到几十年前。而前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既有廉价使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也有以住房为主的资产价格快速飚升激励企业、个人及政府严重超支未来的增长。特别是以“房地产化”主导的经济增长更是过度消费未来及不可持续的增长。因此,“实实在在”经济增长不仅在于更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也在于改变当前扭曲的产业结构及改变当前以“房地产化”为主导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城镇化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主要载体,并提出的“有质量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为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为何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城镇化或城市化主要功能就是让散落在广阔土地的农民进城。这样不仅在于城市扩张要增加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造大量进城后的农民住房,并以此来拉动整个经济投资与消费及经济增长,而且还在于农民进城提高国家整个公共基础设施使用的效率、降低整个市场交易成本、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与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土地使用效率或为农村土地集约化经经营创造条件等。可以说,目前近7亿农村人口仍然徘徊在国家城镇化的进程之外,如果这些人口自然有序地进入城市,那么随着农民进城后的收入水平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具无限的潜力。估计这就是为何城镇化是国内扩大内需最大潜力的根本所在。

既然经济增长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而城镇化又是未来经济增长最大动力,那么,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有质量的城镇化的概念。当然有质量的城镇化不仅在城市空间合理布局(不过,在这个方面更多的是有一个市场自然演进的过程,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因为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如果农民不进城,仅是城市空间的扩张,那么这种城镇化只能是“伪城镇化”(比如目前城市化率51.3%,而城市户藉人口只有35%),农民没有进城而仅是徘徊在城市边缘。所以,有质量的城镇化就得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如果农民不能够成为市民,那么这种城镇化是谈不上有质量了。

经济发展态势例11

可以说,十八大结束后,习李主导的集体领导体系已经确立,由此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已经紧锣密鼓地正在进行。比如说,不仅中央政治局有专门会议讨论2013年经济工作,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2013年经济工作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于2013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稳中求进。并要求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动城镇化,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要求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

 

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无论是汇丰的PMI,还是国内公布的PMI,国内经济增长回稳的态势基本上已经确立,上半年对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担心基本上已经解除。因为,无论是美国经济有一定程度上的复苏,还是国内住房市场又开始好转,都让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态势出现了完全的逆转。

 

这样的形势将给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留下空间。

转变经济发展路径

一是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了未来8年中国经济增长之目标,即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GDP增长翻番。如果按照这个目标来计算,经济增长中速性也就决定2013年的GDP增长目标会放在8%以下水平,有分析认为在6.8%。所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并没有提201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多高,而是让2013年经济发展真正进入转型阶段或以GDP增长质量提高为主导。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遏制政治性周期可能导致的地方投资过热症。

 

二是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对于国际经济增长形势,美国正在走出困境,但欧洲面对的问题仍然很大,外需的疲软都会持续较长时间。对于国内经济形势,重点要看当前经济增长回升的持续性。如果国内制造业产量过剩的问题、不少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那么这种增长持续性就令人质疑。特别是,短期而言,包括采矿、钢铁及汽车行业等国内制造业,及二三城市的住房市场,“去库存化”并没有完成,国内经济中面对的隐患与风险仍然巨大。面对这种风险,新一任政府对此态度十分明确,就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坚决不动摇,以此更注重如何来防备这种风险,并把这种风险可能导致对经济损害降到最小程度,而不是再把这种风险扩大及延后。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国内住房市场的变化十分微妙。无论是政府对住房市场宏观调控的决心,还是真实房地产市场变化。当前国内住房市场的情况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一二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又开始回暖,价格开始反弹,但对于不少三四线城市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却很大。即住房市场严重去库存化没有完成及房地产泡沫仍然很大。这就出现了不少地方的住房价格又开始反弹,土地交易市场又开始活跃,不少地方政府托市严重,市场对政府政策松动的预期十分强烈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国内住房市场有一个基本判断与态度,不过,实际具体政策如何还得看今年3月。

 

三是新一轮政治周期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有多高,它将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造成多大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融资条件与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情况下,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没有合适的工具来应对?就当前情况来看,在新一任政府上任之后,地方政府大上快上已经成了定局,因为,各地方政府都制定当地短期经济快速增长的计划与规划。而这些计划与规划就在于如何加大当地投资力度,并在短期内让当地经济快速增长。这就是为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分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的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底线及走向,已经跳出以往及当前政策思路,正在以全新面目面对市场与世界。因为,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尽管李克强同志一直在强调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增长之动力,但是这种城镇化是以农村居民市民化为主导的城镇化。而这种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要让农民进城,就得让住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否则农民是无法进入城市。所以,本文认为2013年及未来经济发展不会走向前十年的经济“房地产化”之路,不会以房价飚升来推高的GDP的增长,“去房地产经济”的支柱性应该是2013年新政府上任后开局最要调整的重大政策,否则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不少国家房地产泡沫破灭所导致的国家经济风险,我想新一任政府对此应该是看得十分清楚的。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那么2013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在本文看来,如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就得知道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是什么?以及这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何以可能?等等

 

按照的说法,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就是“实实在在”的的经济增长。而“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又可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是实体经济的增长而不是资产价格上涨来推高GDP上升,来显示GDP增长速度。可以说,2008年至2012年银行信贷增长高达35万亿以上,社会融资总额达到63万亿以上,政府就是通过过度的信贷无限扩张来推高资产之价格(尤其是住房价格,比如北京近十年住房价格上涨10倍以上),从来使得2009年中国GDP增长出现V字形反弹,中国GDP增长速度也在世界上鹤立鸡群。可以说,这种以信用快速扩张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来推高的GDP应该不是“实实在在”经济增长,而是“不实在”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不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因此,在上述意义上,“实实在在”就得挤出资产价格泡沫,就是实体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