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4 09:28:31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1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信”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2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3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4

2.教育工作者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伦理规范这是教育伦理规范的重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对教师规范强调最多的内容。教育工作者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伦理规范,是相对狭义的教师伦理规范。教师除了具备自我规范性道德之外,其主要的伦理行为直接同教育的对象即学生相关联。如果说教师修身养性的道德是教师伦理规范的内修或者储备,那么教师作用于学生的伦理行为就是教育伦理规范的外化或者实践。教师作为专职人员,其自我修炼、修身养性、陶冶情趣等主要不是为了独善其身、孤芳自赏,而是要转化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直接引导、促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反之,如果教师的教育行为延缓、阻碍、压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就违背了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伦理规范。譬如说,在科技、经济等领域,“优胜劣汰”是法则、规律。而人的教育则不能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应该是平等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拥有学习、发展、成人、成才的权利。“公平教育”、“因材施教”、“激发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都应该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本职工作重要的伦理规范。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3条提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规定:“教育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认识到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和培养民主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这些目标的根本在于保障学和教的自由,并且确保所有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工作者接受这种职责以恪守最高的伦理标准。”

3.教育工作者从事专业和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教师伦理规范除了自我修养的伦理规范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伦理规范,还有广义的从事专业和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如教师同行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朋友之间、教师与社会各方面交往活动中的伦理规范,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政策咨询、社会服务以及其他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教育工作者从事专业工作的伦理规范包含教师自我修养的伦理规范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伦理规范,但教师的专业伦理不仅体现在自己和学生身上,局限于较为狭窄的活动对象和时空范围,更体现在教师参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反映出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真实的人的伦理生活和道德面貌。从此意义上讲,教师的家庭、社会身份伦理或者家庭、社会角色伦理,具有更加真实、更加开放、更加丰富的价值和功能。

二、教育智慧伦理的价值和功能教育规范

伦理是教育伦理生活的基础保障,具有基本性、明晰性、条理性、约束性等重要特征。它有利于形成教育伦理制度,构建教育伦理秩序,规范教育伦理生活以及建立教育伦理评价体系。教育工作者以教育规范伦理为纲目,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等方式方法,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业、思想、情感和人格等方面获得发展。教师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学生,促进人的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然而,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教育规范伦理并不必然导致好的、善的、美的教育行为。“口头上、墙壁上的规范”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难以转化为教师真实的、具体的、美好的教育伦理生活。由于现实教育生活具有时代性、人为性、开放性、情境性、复杂性等重要特征,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教育工作者不自觉、不自愿遵守教育规范伦理,甚至违背教育规范伦理,导致教育规范伦理的价值偏移、底线下滑、功能虚弱。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缺乏更高层次尤其是立足于教师道德主体自觉的信念、方向和目标。由于教师道德实践的主体性、自由性、智慧性、创生性等方面的缺失,制度、文本、应然、显性、静态意义上的教育规范伦理,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其价值,发挥其功能,产生其实效。这就需要一种更具现实性、存在感、动态化、生成性的伦理力量———“教育智慧伦理”去推动、提升、改进、完善教师的伦理生活。概而言之,教师的教育智慧伦理是在教育规范伦理基础上的应用、拓展、提升、深化,是教师主体性、创生性、发展性以及生命开放形态的伦理实践,也是教师道德实践或者伦理生活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教育智慧伦理是教育规范伦理具体、合理、明智的应用与转化,是教师在实践中“化规范为人格、化人格为修行、化自律为群享、化知德为智善”的过程。

1.化规范为人格———从义务的道德到主体的道德伦理或道德价值的主体化是书面或观念形态的道德义务转化为真实的、具体的、情境的道德行动的前提。否则道德义务和道德行动就可能是缺乏内在联系、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讲,道德价值的主体化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道德义务向主体道德责任的转化,二是主体道德责任与主体道德权利互为前提,相辅相成。这两个方面是由规范伦理转向人格伦理、义务道德转向愿望道德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道德义务是指教师应该且必须这样做;道德责任是指教师意识到自己应该且必须怎样做,并以意志、情感、态度等调控自己的行为;道德权利则是指教师懂得如何正当地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并在这一过程中捍卫道德行动主体的权益,同受教育者一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规避简单、僵化、盲从、虚伪的道德行为。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常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道德义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了许多(越来越多)教师应该且必须怎样做的内容,而且将许多公民道德规范直接列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庞杂,且经常变化,缺乏一以贯之的专业伦理精神。如此一来,自主性、专业性、行业性的伦理价值和道德义务反而被遮蔽,若隐若现,时有时无,而且来自政府和社会的“高、大、上”的道德义务难以真正转化为教师主体道德责任和权利。所谓“育人为先”、“德育为首”、“以德立校”、“为人师表”等教育口号,常常流于形式,存于表面,沦为空谈。要真正扭转这种“雷声大雨点小”、“说一套做一套”的局面,则需建立由道德义务向道德责任和权利转化的新观念、新机制、新路径,大力推进教师自治、行业自律、专业自主等方面的教师伦理建设,并建立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保障和评价体系,将社会、国家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与教师个体和团体的伦理诉求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机联合和相互转换,化规范为人格,化“经师”为“人师”。

2.化人格为修行———从主体的道德到实践的道德在规范的、强制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教师道德人格的过程中,真实的、具体的、情境的、冲突化的道德实践尤为重要。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能停留于理论学习和条条框框之中,必须立足实践、扎根实践,在实践中修炼、反思、成长。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返地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快捷、更加冲突化和复杂化。在这种新异的、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对于许多具有时代特点新问题,如网络环境与德育、多元价值与德育、生命安全与德育、个人自由与德育、个性品质与德育等,教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体验、认识、探索,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信条,并转化为积极的、健康的、充分体现育人价值的德育实践,将“知道”与“行道”、“立德”与“立功”、“识善”与“至善”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内圣外王”。不可否认,现实的社会环境对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师群体的思想观念、人生信念、价值取向、情感经验、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等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教师从业者面临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并不比其他行业的人要少,世俗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时常会影响、干扰教师的职业操守,少数失节、变节的教师时常被曝光于新闻媒体之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在这种形势之下,教师从业者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正己”、“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真实、具体的道德生活实践之中,基于专业伦理精神努力学习做“有自知之明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有爱心的人、有教育情怀的人、有独立精神的人、有正义感的人……”,逐渐修炼成为引领学校道德生活的“当事人”、“明白人”和“责任人”。教育工作者作为在道德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道德生活中应该具有“自我同一性”和“群体兼容性”。他们具备诚实、公正、客观、宽容、理解、同情、善良、友爱、关怀、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信念,他们的道德需要就是生活本身的需要,而不是生活的伪装。他们的道德追求就是美善意义的追求,而不是伪善的包装。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5

(一)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应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指导方针。我们认为教育的三个面向意味着:中国教育应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中,以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应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制高点;中国教育的发展应进行双向定位,即立足现实预测未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反观现实,从而将现实与未来的落差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正是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并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1999年,6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从而把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也正是在这次全教会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正是从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研究与实施的重要性出发,正是基于对推进教育信息化迫切性的认识,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必须在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对现有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时代必需的人的基本素养以及重视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认知工具开发的基础上,全面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并以此作用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理念及其实施教育影响的方式。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等几个方面是研究与实施我国素质教育,是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教育质的变革与创新开启人类21世纪大门的重要依据。

(一)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看到,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的教育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迁,而面临着自身的变革与创新。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变的世纪。对过去一百年的回顾,我们既看到动力文明铸就了二十世纪工业革命的辉煌,同时我们也看到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人口爆炸等工业革命的后遗症。今天,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前,我们已经看到,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地平线上,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犹如霞光四射的朝阳正在冉冉升起。它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新的百年、新的千年的开始。作为新经济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出现究竟对教育有何影响?在此,我们打算从知识、知识创新能力、人才以及教育的变革的内在联系出发,对此问题作一个简要说明。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本的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这种着眼于知识创新的教育必然是以人的学习为基点的。为此,有人将"知识经济"称之为"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y),形成人的终身学习的机制也必然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点。在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时,终身学习最根本的基石就是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教育新理念的融合。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必然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作为智能化的技术,信息技术既包括基础设施又蕴涵着人类的高级智慧。同样,离开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念的更新只能是一纸空文,却不能从根本上完成一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革命。因为,作为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乃是高新科学与高新技术的融汇,是最新理念与大胆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一体化,是研究与开发的统一。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合理的应用本身就要求同时变革人的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代之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合作性以及相信人固有的强大学习潜能的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信息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而且为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与认知工具。鉴于高新技术改革教育和改进人的学习方面的潜力,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这种高新技术已经成为营造新型学习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教育领域中的任何改革,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在内都不可能置它于不顾。

显然,正是从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概念的全新理解出发,我们认为求学网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讯工具、网络、计算机等)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由此可见,在新世纪中,学习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个人、机构、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是知识" 经济的中心。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三)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

我们认为,以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宗旨的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结晶,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科学,它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使命就是试图揭示人脑是如何调用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在内的各个层次的组件,乃至全脑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活动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之中,以改变目前学校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更加突现出学校教育的现状与社会对它们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因此,学校教育改革的急迫需求,使众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人员将目光转向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中发现教育改革所需的依据。但是,长期以来,这一努力似乎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甚至于还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然而,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洲等相继提出"脑的十年"的研究计划,其影响波及全世界。传统理论的动摇、新理论的兴起、新的实验方法的创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科学领域的重新组合与跨学科的整合等,使科学家开始有可能以动态的、无损伤的方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类被试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以揭示脑的高级功能的奥秘。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各个分支的通力协作使得具有清晰的数学和物理分析的脑高级功能的模型有望建立,对于脑的高级功能的认识也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切暗示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解释与谨慎应用将成为素质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依据。为此,对有关如何在这两个领域之间架设桥梁的问题进行思考似乎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似乎意味着,在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互动之中我们将期待着一个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新世纪的诞生。这似乎还表明,在脑科学与教育的联姻中,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理论与工具来评价脑科学研究成果对教育的潜在影响。总之,这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任务,不过我们深信,两个领域之间持续的对话将将有助于双方的沟通,有助于不同的话语系统的转换与协调并由此激励新的创新。

显然,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理应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我们认为,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基本要点应该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十分重视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汲取其思想的合理内核。同时,我们试图通过对加德纳的多重智力学说和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提升人的智力素质。

(一)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二)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人类学等视角对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认知学徒制等研究的深入,以及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观点对学习与教学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建构主义以多重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关认识与学习的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6种主要的建构主义类型,它们分别是: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社会文化认知观点(sociocultural cognition)、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信息加工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和控制论系统观(cybernetic system)。上述建构主义流派尽管在认识论上,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存在着差别,但它们对知识与学习的看法又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或可以互补。为此,我们主张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汲取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并从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

1、建构主义知识观

我们提出超越二元论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即知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辨证统一、以发现为主导的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的辨证统一、以建构为主导的知识的结构与建构的辨证统一以及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辨证统一,同时,还应该注意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联系。为此,我们认为,课程结构的设计以及教材编写、认知工具的开发、相关的教育网络的创意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采都应当致力于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联系之中,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文化,以帮助学生克服知识的惰性,增强知识的弹性、促进知识的远迁移。同时,在倡导建构主义知识观时,我们主张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应强调"以孩子为师",关注"后喻文化"的形成,以便使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超越长辈的新生代。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我们还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为此,我们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内在驱动的学习等等。

3、建构主义课程观

建构主义对知识与学习的重新认识必然导致课程观念与课程设计原则的更新。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它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并以此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编制;它还努力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建构知识提供大量认知工具,以拓展学习时空,增强学习能力;它还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以支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成" 功;它还充分利用超媒体和超文本以方便各种类型信息的嵌入、利用、更新从而提供跨学科、跨时空、面向真实世界的链接。

总之,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上述所有有关课程设计的观点及其主要目标都是试图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技能的教学。因此。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观既不同于以培养一般思维技能为目的的内容抽象的课程设计,同时,它也跟传统的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并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点分道扬镳。它是在深刻揭示上述两种课程设计观的不足并在对这两者进行扬弃与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情境的真实和复杂问题的解决的课程设计观。一方面,该课程观批判一般思维技能训练与丰富的内容背景的分离,主张在知识内容与对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境中启动思维的教学。另一方面,它对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设计中的两个弊病: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即重know what类型的知识)和置于每章后面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将"产生式"概念引进课程的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条件-动作对的形式获取知识,从而在利用知识作为解决重要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理解know why, know when , know where , know how,know who等新的知识类型的能力,而这些难以编码的知识类型正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为进行知识创新所必需的。

总之,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在更新知识观、学习观与课程观的基础上,我们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总之,建构主义的教学应该基于:

内容的真实性与复杂性

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

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

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

教学情境的浸润性(immersion)功能

5、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相应,我们的评价观包括:

目标自由的评价,即试图根据经证实的需求,提供用以评价任何过程结果的最客观的评价标准;

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努力使教育更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

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以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

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更重视对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并同时注意有效评价跟教学的整合;

情境驱动的评价,由于建构主义强调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教学,所以评价的标准应源于丰富而复杂的情境。

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正由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受到丰富的背景支持的,所以设计者和评价者必须考虑学习发生的背景。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确立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

以社会建构与协商的意义为标准的评价

(三)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

加德纳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或生产具有某种或多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Gardner, 1983)。他对智力持复数观点,由此,他提出人类至少具有7种到8种智能,如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自然智能等。目前,他正在区分出一种生存的智能。多元智力说探究的是身心陶冶与身心锻炼是怎样形成人的潜能的。所以,多元智力说的实质并不在于将智力分成7种、8种或更多种,而是试图通过扩大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的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略的智能的开发,充分地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加德纳自己也曾经说过,多元智力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被识别出来的智能类型还会增加,但是,他之所以要开列出智能的目录,其意图在于借助这样一份整合的智能清单,将每一种相关智力理论的局限性降至最低限度并使其在整合的智力框架中增强其长处。

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学说,将成功引入智力研究范围,试图从智力活动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成功与否的角度评价智力。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是一种解决问题、指定决策和评判思维成果质量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既定内容,产生新异有趣思想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智力三个方面的协调与平衡,是增强人的创造力并促使人在生活中成功的保证。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智力学说的综合将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完成了对传统智力理论的超越。为此,它们可以作为整体开发、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过程的理论依据并由此构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的重要要素。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6

现代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古代的学校热衷于智慧的传授,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却将知识与智慧相对立,只致力于各种科目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忽略学生智慧的启发,结果导致死板知识的泛滥以及大量书呆子的出现。现代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启迪人的智慧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目的。而智慧教育所需要的第一资源便是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智慧型教师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育智慧:基本意蕴

学术界对于教育智慧的界定说法不一。有些学者把教育智慧看作是教师所达到的一种教育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教师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激情、个人智慧、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经验进行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表现为教师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经验总结能力、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育实践能力;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知识类型——实践知识;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就是教师所拥有的各种智慧的集合体,主要体现为在教育知识的整体认知和把握过程中所形成的知性智慧,在探索规律的理论思考中所形成的理性智慧,在个人实践和教育反思中所形成的实践智慧以及基于教育责任感、对学生的关爱、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情感智慧;还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对个人教育生活进行反思后而获得的一种理解和感悟。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我们无需刻意地为教育智慧寻找一个确定的、统一的概念解释,因为教育智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作为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或者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态度,也可以表现为教师的一种教育技艺。概括而言,教师教育智慧主要有以下特点:(1)个体性,教育智慧是属于教师个体的,它充分展现了每一位教师独特的、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教育风格。(2)生成性,教育智慧无法直接传授,而是需要教师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与生成,进而建构起对教育世界的独到见解。(3)创造性,教育情境的多变性、教育内容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都要求教师能够具备创造性的智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4)情境性,智慧型教师必须随着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认识、策略等,从而引导整个教学流程顺利进行。(5)情感性,积极的教育情感为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缺乏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对学生的热情以及对教学工作的真情投入,教师的教育智慧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维持下去。

二、教师自由:教育智慧产生的必要条件

正如自由主义哲学家哈耶克所说,人们的各种经验都是自由获得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新的知识出现以及人类认识的进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也一定占有和享受着自由的心灵和环境。然而在历史上,关于“什么是自由”,学者也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评价,不同语境中的自由赋予了教育智慧不同的内涵和意义。追求智慧的教师需要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建构起自由与教育智慧的逻辑关系,并从中去体验教育职业的幸福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与教师教育智慧

17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人通过理性能力认识自然的必然性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之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明确指出,人类的自由应当建立在对规律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一个人越是有理性,他的思想和行为也就越自由。因此,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应建立在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思考和把握基础之上。

1 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现代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世间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关系,理解不仅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想,同时还告诉我们该怎样存在。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智慧的领悟。由于长期受西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强调模式化和标准化,按部就班是课堂教学的常规做法,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程序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的过程,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被扼杀,教师的理论视野和教学智慧被束缚。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改观,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确立也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得到了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仍然限制着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僵化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而阻碍了其教育智慧的生成。

理解产生智慧,对教育教学真谛的理解是教师教育智慧产生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教育过程不仅要进行文化的保存与传递,同时还要培养具有创造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教学是有双重性特征的,它既有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一面,又有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生成性的一面,教师需要辩证统一地认识教育教学的意义、程序和规律特点,进而重构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

2 科学整合教师的角色。多元化的社会期望以及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活动要求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还需要扮演终身学习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学生健康心灵的培育者,学生模仿的榜样以及学生的朋友。这些角色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理想状态和角色行为的向往,是对教师应该如何的期待。角色观念明确的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能有效协调自我角色期望与对他人的角色期待,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人;能真切体验到自尊、自强和自我价值实现所带来的成就感;能与学生和睦相处,共享共创。而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不同的教育环境、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以及认知水平使不同教师对教师角色有着不同的理解,进而表现出多样化的角色行为,不少教师还因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等问题而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教育智慧因此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此看来,充分理解教师的理想角色,科学定位自身角色是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应树立理性的角色意识,用理想的教师角色约束自己,深刻认识不同角色的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角色技能,将多重角色有机整合,从而在成功扮演相应角色的经历中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智慧。

(二)实践论意义上的自由与教师的教育智慧

马克思强调,人是自由的动物,人在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进而实现自己的自由。人类所追求的真正自由正是“实践的自由”。站在实践论的角度,教师的自由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由的、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这种自由实践使教师成为自己职业的主人,并且在创造精神生命的工作中感受快乐、传递快乐,教师个人的生命意义得以释放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也在自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生成、提升和完善。

1 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在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做“搬运工”的工作,常常打着借鉴的名义,把标准化、固定化的教学方案或者别人已有的教学设计原封不动地嫁接到自己的课堂中,教学过程中喜欢人为地控制或左右学生的思维活动,追求标准答案和共同目标的达成。这种机械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也曲解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本质和教师的教学自由。

现象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范梅南教授曾指出:“智慧和机智是我们通过教学的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实践反思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源泉和基础。智慧型的教师往往拥有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他不仅懂得占有是什么的知识,更注重通过思考为什么、怎么办等深层次、理性的问题以挖掘隐藏在教育事实背后的原理或本质。作为一种理性智慧,教师的反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反思的内容应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案、教育观念、教学过程、教育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分析,对其中的成就和问题进行反复琢磨,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另外,教师的实践反思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总结或回顾,而是教师与教育情境之间展开的一种对话,它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眼光和心态面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自我追问或与他人对话,不断完善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将个人教育经验理性化,进而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2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教育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预期性因素和突发状况,因此面对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教育情境,教师需要具有洞悉他人内心世界的聪慧心灵,具备较好的分寸、尺度感和道德直觉,即教师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可以说,教育教学机智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具有教育教学机智的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问题意识,能及时捕捉到教学情境中的信息变化和问题性事件,快速敏捷地做出教育判断,并能果断地采取恰到好处的教育措施从容有效地将教学引向高潮。

当然,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对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探索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进行概括、升华的结果,它要求教师能够透彻领悟教育工作的本质,深入研究教育对象,整体提高专业素养,不断积累并反思教学经验,以满腔的教育热情和丰富的人生智慧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畅谈,用自己淳朴的教育情怀、完整的教育实践、博雅的专业知识和自由的个性品质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教育智慧。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7

“所有的人都应当像他那样!”这样理想的“他”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裴斯泰洛奇认为,父亲、母亲和家庭的环境与条件以各种方式在他的身上唤醒了、培养了他接受和热爱优秀品质的能力;社会环境和他的祖国为他提供了实践这些优秀品质的更广阔的天地;虔诚的信仰使他超脱了自我,超脱了家庭,超脱了人间……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不仅仅让他在智能上有所得,或道德品质有所提升,或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准备,而是教育者精心地不断地培养他,使他在所有方面都得到提高完善。尤其是所受的全面关心的教育,让他的心向往更高尚的事业,并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辛苦的努力和幸福的收获始终如一地激励他继续奋进,不断地增加幸福感……因而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8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品德性、才智高、胆魄大和毅力强的素质,富有创新意识,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认识世界或改革世界,对人类的和平幸福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根据这一定义,创新人才的素质应该由两个因素组成: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它反映的是创新人才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完美统一。它要求创新人才不但要知道如何创造,还需要知道为什么去创造,前者属于创造技能的问题,后者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是一个真正的创新人才,能够创新但不符合人类进步普遍价值标准的人不能算作创新人才。

既然创新人才是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组成的,那么,学校教育就应该为两个方面因素的形成作出努力。一般地,我们把学校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智育重在时人的智力开发,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才智机构的主要方面,而智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为此,学校总是把“教学”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崇拜”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使学生才智因素的培养有观念和行动上的保障。在此情况下,对学生非才智因素培养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人的发展意义上的德育应取代社会发展意义上的德育。应该说,我们国家对学校德育是非常重视的,曾一度被提到“德育首位”的地步,但在实践中常常是“嘴上说起来重要,实施环节上次要,一忙起来都不要”。德育不放广为接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种德育是一种社会发展意义上的德育,即这种德育不顾学生个体的发展,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社会意志甚至党派意志,从而使这种德育打上了重重的政治色彩,德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工作实际上是作为思想工作或政治工作来做的。虽然也承认德育包括道德品质的教育,但实际上也是围绕“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品质培养的。德育在我们国家包括政治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但进行完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泛化倾向,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德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强调它的地位本无可指责,但这种政治性的德育完全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德育应该由以社会意义为主转为以促进个体发展为主,担负起发展学生非才智性因素的重任,只有这样,德育才能获得新生,才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2.德育的内容必须进行改革。理论上讲,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但在实践中,这种全方位的德育常常变调,基本上已经演化为以政治为核心的德育。这种泛政治化倾向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为中心任务的时代一脉相承的,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时期发生了背离,固此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德育工作的障碍。德育理所当然地担负培养全面的、完善的过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而且应当作为主要任务。随着现代他的逐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公民意识与品德的养成将成为学校德育的当然之责,而且是德育工作为社会所负担重要之责。

3.德育与诸育的协调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总是人为地把德育与其他诸育割裂开来,把德育当作是学校分工中的一个门类。事实上,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苑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把德育渗透到诸育当中去,做到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三、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德育新体系的建立

德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主要承担着非才智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工作,因此,德育必须原先的内容体系和培养方式,创造出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配套的斯体系。一般说来,非才智性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

这是非才智因素的主要部分,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来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心理方面的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目标,原先的一些政治性课程可以削减,多开放一些心理保健和心理训练方面的课程,在5个方面进行强化:①情绪控制:自我安慰并摆脱焦虑状态;控制冲动和愤怒;处变不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信心、希望和勇气;化解不良情绪。②自我感知:对自己仇缺点和所处环境的准确感受和把握,对自我的正确认识。③自我激励:持续保持热情,不断明确目标,始终专注于同标。④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的感受。⑤人际交往:顺利进行人际交往

2.品德

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外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等。私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过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9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10

一、幼小衔接的涵义

幼小衔接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在教育教养工作的内容上以及在实现这些内容的方法上得互相联系。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对于幼儿园来说,就是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工作。所谓幼儿园的入学准备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入学准备是指对大班幼儿进行适应小学一年级学习和生活有关的、针对性的工作。广义的入学准备是指幼儿园几年的全部教育过程都有为小学做准备的意义和作用。

二、非智力因素的涵义以及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我国的燕国材教授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主要有12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心理学研究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不错的,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因而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人的智力,更需要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

三、幼小衔接阶段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根据非智力因素理论,幼小衔接的特殊性,以及幼小衔接中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幼小衔接阶段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学意识的培养

入学意识教育是大班下学期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传统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通过入学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对小学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可见,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步入小学后,幼儿需要独立面对的问题更多,幼小衔接中的安全教育就更为重要。但安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有交通、饮食、用电用火安全、保健自助等等。以上安全问题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实施,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三)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消除各种各样的社会适应困难,我们在幼小衔接中,幼儿任务意识应进行重点培养。

首先,强化任务意识。其次,寓教于生活,增强责任感。在幼儿园,生活活动是一日生活中重要的教育活动类型,是促使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在生活活动中,蕴涵着大量的教育契机,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科学地安排幼儿生活,积极挖掘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体、智、德、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

柏拉图说过,儿童的天性是游戏。作为幼儿各类活动赖以进行的最好载体,幼儿园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小衔接过程也不例外,不能为了与小学衔接,而违反了幼儿天性。我们应充分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利用游戏,建立和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五)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心理卫生学家卢格说过:“人类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幼儿进入小学就像进入一个新的 “大家庭” 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交际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融入集体中, 与小伙伴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协调发展起来,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实践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是幼儿进入小学后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是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先决条件,因此,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其作为幼小衔接的核心,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新颖、卢莉娅 《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期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例11

教育是当今社会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从微观层面说,教育能影响人一生的发展。从宏观层面讲,教育能影响整个人类前进的步伐。教育需要尊重生命,关注个性。教育者厚积薄发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就像春风、阳光、雨露般浸润学生的心田。

一、人格启蒙,呼唤智慧教师

古今中外,教师被认为是最有知识的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人们常常会拜智者为师。教师的教育行为将影响教育对象,庸师、教书匠只能把人教死教傻,而良师定能培养出高徒。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首创私学,广收门徒,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贤者足有七十二人之多,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精神建构”的塑造者,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师是否拥有感悟人生的深刻头脑、洞晓事理的聪慧心灵、触摸脉搏的人文关怀、飞扬激荡的激情热血,已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问题,更事关儿童素质甚至是灵魂。“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身体迅速发展,人格初步萌芽。他们的内心是稚嫩的,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他们的表现是纯真的,需要成人的欣赏与赞许;他们的观念是执拗的,需要成人的巧妙引导。在人格启蒙阶段,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智慧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①可见,教育智慧存在于幼儿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教育环境、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等。教师作为教育理念、价值、任务的承载者、实施者、践行者,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育智慧不仅表现在解决教育问题,创造新价值,还表现在教师的人格境界,对美好生活及对存在意义价值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教育智慧中蕴含的人格力量,给予师幼双方心灵以慰藉和愉悦,使教师真正体验到教育“为人”的存在,从而获得职业价值的升华。

智慧不仅属于认识范畴,而且是感情范畴的体现。情感不仅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为智慧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教师而言,情感智慧是在教师的职业感、道德感、人际交往和师爱基础上形成的特殊智慧。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着眼的是对孩子真、善、美心灵的塑造,引领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感悟人世间的真、大干世界的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善;有智慧的教师善于发挥情感因素,感化幼小的心灵,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让师生之间流淌真善美的情感,同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幼儿。

二、聚焦情境,培育教育智慧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模式、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关注教育的品质和质量,更关注人的个性培养和智慧开发,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向智慧型转变。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具有更丰富的涵义。智慧型教师已作为对教师的整体境界、专业发展的总要求,因此,教师要聚焦情境,培育自身教育智慧。

1.树立资源意识,增强情境生成力。

所谓“情境生成能力”,主要指教师运用充足的、适当的资源创造一定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提供条件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传递式教学观下,很多教师将教材视为唯一的课堂资源,仅仅关注教材内容对孩子施教,使教师生成情境的能力大打折扣。就我国幼儿教学现状来看,要创设具有不确定性的、可供幼儿探索和主动建构知识的情境,教师需要树立资源意识。第一,具有课程即幼儿发展资源的意识。所谓“发展资源”,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价值、意义或促进作用的任何东西。只有树立了这种课程观,才能使丰富的资源涌入课堂,从而为情境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可“炊”之“米”。第二,具有幼儿是课堂资源的意识。长期以来,我们片面地将因材施教视为一定要单独施教才是“因材”,看不到其整体互动的发展价值。就发展资源的角度而言,互动是幼儿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师生成不确定情境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考虑幼儿的个体特征时,还必须考察这些不同个体如何在整个活动系统中通过碰撞有效地生成资源。

2.实施认知建构,提高情境理解力。

教育情境是一个丰富鲜活、富于变化的教育现场,它多变的特性导致教师需要及时对教育情境中的变因进行认知重构,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处于变化中的情境进行适当的回应。换句话说,这种情境理解力就是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通过认知分析、理解评价、灵活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形成合“情”(情境)合“理”(理论)的理解能力。智慧型教师需要对情境做多角度的解读。如,不固定一种模式,不断变化角度看问题;根据实物特征对数据和刺激源进行分类;找到实物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新联系;对相同或相似的实物和事件做出不同方式的解释;根据不同的情境脉络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序。通过探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教师对情境的预测性理解能力和参与性理解能力之上的。教师的预测性理解能力应是教师在活动前对于即将出现的活动情境的前瞻性看法,比如,哪些资源可能被引入教学活动中?这些资源本身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些资源如何组织?他们之间的互动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幼儿可能会作出什么反应,如何应对?等等。其一是对课程、活动文本(包括教材、课程内容及安排等)进行解读,对幼儿的特点(包括幼儿的特点、需求、兴趣和差异等)进行解读,还要将文本与幼儿联系起来解读,预测两者互动的可能状态与情况。其二是解读时,教师解读要有层次性,有条理地进行,从知识的结构、价值意义、个性理解等方面有序进行,这样有利于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在教育现场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对于整个教学情境要有所把握。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它有许多的无法预见,充满诸多“意外”,教师能否临危不乱,机智应对,关键就在于这种参与性理解的能力是否足够强。这要求教师能视这种“意外”为自然现象,不是有意地消灭它、漠视它,而是主动地面对、重视、欣赏和理解它,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它的教育价值。

3.促进互动生成,增强情境回应力。

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资源意识和理解情境的能力,还需要具有对情境作出适当回应的行动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教师回应情境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促进课堂资源的生成和共享,即是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具体而言,回应大致涉及三个方面的智慧:

第一,引导的智慧。将引导称为智慧,是因为引导并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办法,而是需要教师在情境中进行具体判断和分析,在权衡的基础上产生教育行为选择。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直接决定了教师引导的智慧性——无论是引导的时机,还是引导的分寸和方式,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智慧。总之,引导并不只是简单的教学技术,更是一种拿捏分毫的智慧。第二,生成的智慧。指在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能固守教案,而是要具有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改变“行程”和临时生成的能力。这是对于活动不确定性的回应,也是对于教师智慧的挑战。第三,合作探索的智慧。之所以称合作探索为智慧,是因为其一,它们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相对于纯粹的知识传递要复杂得多。其二,教师与幼儿合作探索的意义不仅在于该行为本身,更在于教师要通过这种合作探索引导幼儿相应的行为和态度。教师在参与幼儿的问题探索时,需要将这种探索的实践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

三、润泽童心,实现智慧教育

教育智慧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启迪幼儿智慧的观点与策略,智慧教育是与幸福教育、自由教育相并列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它往往是对一定的教育观点、教育方法的超越,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教育妙悟。“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对伟大智慧的精致描绘。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风格。

1.智慧是一种对孩子体验的理解。

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是成人意识中传统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标准,所以成人对于年幼的孩子保持开放性的理解并不容易。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以博大的情怀对待每一个幼儿,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研究形形的不同的个体,体验他们内心的充满人情人性的想法、生机盎然的内心世界……理解它、珍爱它、欣赏它,并在师生互动中与之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情感关系,让孩子体验真、善、美。

2.智慧是一种对孩子美好情感的唤醒。

孩子小小的情感世界里,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欣喜也有困惑。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老师悉心地呵护和照顾,也需要老师平等的对待,需要被尊重,更需要老师和他们一起守护心灵的家园,唤醒他们心中美好的情感。这种唤醒来自于老师对于幼儿的爱,来自于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内化,更来自于教育的智慧和艺术。智慧的老师能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和孩子一次心灵的碰撞;每一个互动都能成为孩子生命历程中难忘的体验。

3.智慧是一种对孩子独特之处的支持。

教师的智慧决定孩子发展的轨迹,教师的智慧促进孩子性格、能力的萌芽。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智慧地扬长孩子珍贵的“与众不同”,支持他们的表达表现,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世界探索、尝试,孩子的发展会在智慧的润泽下日益茁壮。

4.智慧是一种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出乎意料的塑造。

在生活中,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面对这场给秋游带来许多不便的小雨,面对这些在优裕的环境中生活,一个个娇弱,缺少对困难和挫折尝试的孩子们,老师用智慧捕捉到了细微的教育契机,把转瞬即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融会贯穿到了对孩子的教育细节之中,用教育智慧对意想不到的情况进行崭新、出乎意料的塑造,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引导孩子面对挫折,使孩子学会用同样的心态迎接突如其来的挑战,使秋游活动绽放异彩,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发展。

5.智慧是一种临场的天赋。

智慧是日久工作的积累,是长期职业的历练。它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细致观察的耐心,有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更有及时应对,运用教育机智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拥有了教学智慧的教师能更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各类教育情境,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这样的教师而言,教育不只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无限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

注释

①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