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4 09:28:31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1

这里所谈的“生活性”并不是以往所说的阅读材料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而来,而是说阅读体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

2011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部分新增加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以及“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语,加重了对新闻等常见文体的倾斜。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重视的是散文及小说教学,这类文学样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但是语文是兼具文学性和工具性的,对某些学生来说,通过这类文章学习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不能解决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多的与语文有关的无非是新闻、说明书等形式。因此,新课标的改革使初中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了,这是有意义的。

从7年级到9年级只有一个新闻单元,从中考卷面上看,与新闻的有关内容大约占2分,一般是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内容,大多有字数要求。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此外,另一种题型同后一种改动相关,一般是给出几则材料,让学生提炼观点或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启示。相较于新闻内容的概括,学生对这种题型掌握得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在新闻单元的教学中重视消息的结构,只要教会了学生在消息中找导语就解决问题了,而没有教会学生概括消息内容的方法。同时这也与教科书的内容有关,课本只是为学生呈现多样的新闻形式,因此,教师还应该结合实践,从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找材料,进行补充教学。

二、重视自主阅读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大量地进行自主阅读,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随着老师的问题去解读文本,我认为,这并不能体现新课标对阅读提出的“自主”要求。现在比较通行的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2011版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提到了“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说明编者看到了现今教学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有“小组合作”的环节,教师的初衷是好的,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集体的学习中获得灵感,有所收获。但是这种学习模式的问题,在于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尤其要关注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阅读的快乐,体味生命的意义。

三、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不能学好语文的,没有大量的积累,也无法写好作文。

2011版新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新增:“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从中可见,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仅仅是对语文课本的补充,更是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2

首先,魏书生在旧的教育体制之下,不仅仅以追求应试和升学率为目标,还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学会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实践中学习。同时也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结合,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其次,魏书生民主教学理念的前提是师生平等互助,他力图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民主关系。而新课标则进一步要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的地位,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动性与个性。新课标在魏书生民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发展为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魏书生民主教学理念以育人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改则吸收了这一理念,提出了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具体目标,并在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变革语文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发挥语文教育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之外的育人功能。

魏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他以现代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在教学改革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育人之路――教学民主化。教学民主化这个教育理念从被魏书生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作为“穿西装的现代孔子”,他的教学民主化理念曾风靡全国。即使在推行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学民主化也依然作为新课标的重点,他的民主教学理念对现代教育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魏书生看似平淡无奇的民主教学理念背后有着直逼教学本质的丰富内涵,与时下的新课改理念和精神非常吻合。可以看出,和当今纷繁复杂、苦涩难懂的教学理论相比,魏书生的民主教学理念更具操作性,对当前的教学更具借鉴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内容:

一、教学中把育人放在重要地位,抓住教育的本质

民主之于课堂不仅仅指向教学技术,也指向学生的心灵世界。换言之,充满民主的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在铸造着学生的人格。这便是语文作为育人工具的功能之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和学生多商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民主的好榜样,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正如魏书生所言,“我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不是新东西,无关紧要。我总想,抓住了育人这一关键,再去教语文,新方法、旧方法,土办法、洋办法,都能改造成好办法。”我们教师要育人于讲课之中,通过讲课来增强学生自我完善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及自我教育意识。

二、师生平等,变革教学沟通形式,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魏书生让学生做教师教课的助手,比如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让一个同学掌握课堂的时间进度,改变了以往什么时候下课教师说了算的坏习惯。他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决策,把“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

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的对话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便要求我们教师要端正心态,尊重、信任学生,不能随意打骂学生,更不能用语言和行为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准则,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其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对此模式的反思中,魏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机器,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只有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人性化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具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是尊重人、理解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对此,魏书生形象地教育学生说:“人与人的关系,就像大山的回音,你对它喊‘我尊重你!’它的回音也是‘我尊重你!’你说‘我恨你!’对方也必然传来‘我恨你!’”因此作为教师,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合作共赢,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3

审美意识是人类世界观、人生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审美是人类基本的精神需求之一,我们的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人类的审美意识,比如我们的喜好厌恶。高中学生的审美在这个年纪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角度和人生志趣方面,忽视审美教育的语文教学是有缺陷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获得审美体验,陶冶情操,涵养品性,这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审美理念的培养的重要原因。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穿审美教学,将美带入课堂,输送给学生。我们在课堂中可以适时地加入动人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从感官上先给予学生美的享受,这样再加上老师的循循善诱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优化情境教学,增加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系统的优化运行就是教学系统的各种构成要素保持最佳状态和最佳结构,以保证教学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教学最佳效果。情境优化取决于教师良好的素质优势,而语文本身的学科语言所具有的强烈的表现力和美感作用又为教师优化课堂情境提供了充分的背景优势。在情境中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徜徉于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邀游,或蓝径通幽,得攀援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进了愉快求学的氛围中。执教者宜在此用劲儿,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情境,使他们进入意境,化为角色。课堂教学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空间上看,语文课堂教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师、教材,三者立体交叉,形成复杂的多边关系,要优化其结构,必须使三者充分协调;从时间上看,课堂教学总是由若干阶段组成的独立段落。我们可以把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作为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这样,课堂教学的任何发展阶段上都存在着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协作关系。

三、养成朗读的习惯,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即使是课时减少,朗读仍然不能“挤压”掉。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可以相互沟通,调动得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朗读是一种眼看、手到、脑思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增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而且能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朗读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让学生主动地感知、探索、创造和积累,这与现行的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办法,避免全班讨论的“大呼隆”,甚至有人玩、有人闲的局面。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汇报结果,让每个学生获得表达的机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读写结合,使学生“手动”,读与写是“灵犀互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与根本,“写”是“读”的拓展和升华,语文教学若能将“读”“写”结合在一起,想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写评论,可以“以画带读”,如选自《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要求学生画出情节发展示意图,林教头性格发展示意图,体会小说的艺术特点。动动手画一画,对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会产生明显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写写每课一得,总结这堂课的收获,提出还有什么不懂,以便老师为下一节课、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四、注重积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4

新课程下,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五彩缤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课堂亮起来了、动起来了、响起来了。声光电、唱念打,各种手段纷纷登场,把课堂装扮得花枝招展……语文公开课的课堂教学都是那么华丽,那么热闹。我们听课者都会陶醉于小手常举、小口常开的气氛,满足于多媒体全方位轰炸和教师的激情奔放,欣赏于皆大欢喜的评价艺术。当我静下心来时,常常在思索:语文课堂上五彩缤纷、沸沸扬扬的表象里,涵盖的究竟是什么?学生们在这样看似热闹的课堂里,学到的又是什么?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缺失呢?首先,这是否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关呢?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而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

不要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大家知道,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目的任务。阅读理解是“通过书面言语的感知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教育大辞典》),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每一个阅读者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必经的过程。简而言之,“读懂了”,阅读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它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而且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其实,所谓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的意义就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只要内容意义而忽视形式意义,是不完全的阅读教学。两者统一得好,教学得法,是可以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性境界的。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

不要淡化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意识。语文意识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有清醒而明晰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意念,始终不忘记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一是学生在个体阅读以后交流感悟体验的时候,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所说的内容,如意思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意,至于语言表达得如何就不计较了。二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的时候,有时利用文本表达上的含蓄蒙眬或留下的空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这些时候往往时间仓促,不容学生经过比较鉴别、分析归纳的思维活动,然后付诸言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好事没有做到位,没有做踏实,拓展性阅读徒具形式而已。三是把上述口语交流的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时候,以为内容基本正确就可以了,文字表达方面的评议往往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甚至就根本不加评议。

加强语文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无时不语文”的思想,时时处处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首先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是训练语言表达。既然是训练语言表达,都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语言流畅了就是思想舒展了。其次是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有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意识。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书面语言,不断丰富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存。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在练习表达时,能不时显于笔下或口语之中。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头脑里固有的语言)来表达,与吸纳书面语言脱离开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最后,教师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教师应十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表达的欲望与困惑,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与必要的点拨,使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不准确到准确、不熟练到熟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如登山,正是在教师的指引扶助下一步一步,逐步到达理想的境界的。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起初要靠教师的引导,之后要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相对,它们的根本分水岭是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确立与否,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须具备以下条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需要、主体责任、主体价值以及主体力量的一种自觉意识。学生具有了主体意识,才会自觉地将自己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人的主体意识往往是潜在的,既是具体,若不加强化,常被掩盖在惰性之中,教师应该经常提醒、培养,让学生能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意识,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不断强化,从而不断发展提高。自主学习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二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弱,主体意识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点拨引导,促进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和完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新课标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提问,提问题时要多维思维,思考要灵活。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严密性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灵活思维对语文的综合能力很重要,但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防治思维不当。所谓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思维的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但这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况;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可是有时候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语文课中这样的,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的表现,可是让他陈述理由,他却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观点,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分析;也有的同学也只是说,作者在那样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编教材的人是牵强附会。所有这些回答,对问题的分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思维过程都不够正确,逻辑上都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更不能成立:专家的观点就都对吗?编教材的不就是专家吗?对作品的理解就只是限于作者的创作原意吗?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不同就是牵强附会吗?这时候,就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之中。必要时还要介绍逻辑思维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基本规律,用理论指导他们的思维实践。

四、注重学生人文品质的培养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6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 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加深理解,以撼激情。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只有读熟课文,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只有自己先被感动,先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的鲜明态度,出言才会真切,才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三峡?"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三、 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教师的语言如果富有情趣,会使语言的感染力大大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使用谜语、谚语、歇后语等。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浸透着或是人性之情、或是忧国之愤、或是伤时之悲、或是遂愿之喜等。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读”文章首先应融之以情,只有教师“读”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他们才能很快进人文章所创造的意境。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7

下面就阅读教学中探究教法的运用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全面掌握学情是实施探究教学的前提

首先要掌握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次要掌握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再次还要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哪些学生容易调动起来,哪些学生需要关照。只有全面把握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对节选部分前后相关内容的了解情况以及学生对整部小说主旨的把握情况,还要了解每个小组哪些学生读了原作,掌握了更详细的情节,另外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怎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积极性如何,都应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这些学情确定探究问题和探究活动,这样探究教学活动就适合学生,也就能针对教学目标而展开并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是实施探究教学的核心

实施探究教学,教师备课要依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的内容。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考虑有没有探究价值,问题不能过泛也不能过碎。若问题设计得不好,很容易把学生引入误区,浪费时间并扰乱教学进程,要么讨论结果让学生不明不白,要么看似场面激烈实际偏离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能设计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是很关键的。

如我在教《雷雨》时,让学生探究“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的真假”学生探讨的积极性很高,或谈论感情的真实性,或谈论虚情假意,课堂气氛很是热烈,但学生的探究无法深入,甚至偏离问题,没有生成满意的结果。学生只谈了一些肤浅的见解和证据,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周朴园具有封建家长和资本家的复杂性格。课后我反思到:热闹的课堂气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这样的教学问题太泛,学生不好把握方向。应在这个问题的下面设计些更具引导性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探究。这样,探究问题的过程既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又是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过程。

三、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探究的方向是实施探究教学的关键

学生在探究疑难问题时,教师既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讨论,也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说出结论。教师须及时启发、点拨、引导,掌控探究的进程,把握探究的方向。对于探究中生成的新问题应敏锐地分辨清是否与教学目标有关,如果内容偏离目标问题,应及时矫正、引导,要让学生探究始终围绕目标问题开展,切中要害,解决问题。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可设计“焦母为何要儿子休妻?”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探究,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见解:兰芝在家干活少,不孝顺婆婆;长期与丈夫分居,婆婆怀疑兰芝;婆婆认为兰芝地位上不配丈夫;婆婆嫌弃兰芝没有为焦家生下继承人……课堂气氛可能因问题有趣而很热闹,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辨析,保留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观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例如:焦仲卿对兰芝有什么不满吗?焦母为何能休儿媳?焦母对兰芝的不满理由是什么,她为什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问题直指封建家长制,这样学生探究方向就一步步明确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否则探究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或在热闹谈笑中失去方向,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38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遭到批评。这些批评言论尽管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毕竟,有多少人学了我们有着悠久历史的、经过千锤百炼的、瑰丽丰富的语言文字后能深深地为之自豪,并灵活自如地运用呢?这说明我们花了最大力气、最多时间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果不能把凝聚着先人智慧结晶的、美好的语言文字传给后人,使他们在热爱我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加以丰富和创造,那将是我们的罪过。

我们的语文教学失败就失败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恹恹欲睡,学习方法生搬硬套,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境地。针对这些弊病,“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教学观点与相应的模式也孕育而生。

所谓“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并不是单纯的活动课。它吸纳了“活动课程”理论中的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确实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无论是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已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如果把教材比作学生学习知识的窗口,那么学生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被窗子所框住的那一点儿风景,而应该看看窗外更多、更完整相连的景色;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根据教材和目标,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听、说、读、写、看的能力,既不应该架空内容一味追求形式,也不应该被教材内容死死绊住而不得延伸拓展。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目的就是为了省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师而言,教师讲的时间越少越好,学生的学习质量越高越好;对学生而言,自己亲力亲为,参与学习活动越多越好,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越广越好,获取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如果他们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

可见,课堂教学活动化已是势在必行,对于这门新课程,无既定教材,教师如何确定内容,以何种形式如何上课,都是正在探索的问题。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大胆实践,积极总结。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可以这样使课堂活动化。

首先,要让教材的各个因素“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比如,教学朱自清的优美散文《背影》,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文中涉及了父亲的背影和父亲买橘子的情景,主旨赞美的是那一份父子情深。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那只是观念的强加,生活在优越环境的孩子是难于理解的。于是,笔者先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熟读课文,之后抓住教材的“活动因素”,再让他们分组,以哑剧的形式来表演买橘子的动作细节描写,并强调买橘子的动作要到位,各小组充分准备之后比赛表演的能力。一下子,孩子们都兴致盎然地进行他们的“表演创作”,看上去一个组就如一个剧组一般。笔者在让他们充分排练之后,再请出来表演,一组演完,大家便立即进行评议。如有人说:“……蹒跚的动作不好,应该这样……”有人说:“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过铁道时应特别艰难。”抓住了教材的这些“活动因素”,“观众”们通过观察、想象、比较,轻而易举地领会了文章的动词和父子之情,而教师根本就无须多讲。这样,学生学得快活轻松,教师也教得简单有效。

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多渠道学习,加大课堂信息量。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把教材仅当作一个例子,通过把他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去寻找更多相关的、有价值的知识,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体现学习的价值。如学习《大禹治水》,因为大禹是绍兴的名人,于是笔者讲到了游历大禹陵,学生立即就来了兴趣,大谈自己的游历经历。于是,笔者干脆上了一堂畅谈绍兴乡土文化的课,让学生读书读报或上网等收集绍兴的有关名人逸事,并比赛看谁知道得多,就算真正的绍兴“小博士”。这样,课堂就成了学生交换信息的“场所”。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兴趣,又增大了知识面,可谓一举三得。

再次,尊重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要大胆创新。既调动全员参与,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教学与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成功的乐趣。”新课标增添了创新性赏析性的题目,那学生的质疑与异议则更为可贵了。在主观性题目的解答中,笔者都予以肯定、激发,对个别独到的见解更是予以表扬。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既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更应鼓励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去探索、去求知,通过双手的创造,使一切可能因素有机会变成现实。

让活动教学思想体现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活动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课堂教学活动化是学生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的体现。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为载体,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可根据情况而定。在初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致采纳以下几种活动形式:

1. 语文竞赛式

有计划地适当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比如“说的能力培养”竞赛,七年级可以自我介绍,设计三分钟演讲到成语故事比赛;八年级可以设计“名人名言”、“介绍风景名胜”、“名人故事”等竞赛活动;九年级可以设计“美文赏读”、“即兴演讲”、“主题演讲”、“辩论会”等。根据内容,通过这类“龟兔赛跑”、 “龙虎斗”的形式,或团体赛、或个人赛、或抽签、或抢答、或事先准备赛题、或随机出题,形式多样,灵活有效,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组织竞赛活动时,不提倡淘汰制,面对大多数学生,设计层次题,强调重在参与,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从而体验成功感,激发学好语文的动力。

2. 模拟现实式

模拟现实情景,学生运用肢体语言结合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小主持人”、“实话实说”,课本剧的表演、调查访问记,也可根据每个月特点来模拟现实,如母亲节开展孝敬母亲的美德活动,教师节开展调查访问教师的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通过对现实的模仿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9

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尤其要通过对语文课本的学习与研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成语文的学习目标。因此,语文课给学生“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就成为最为直接而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语文课“教什么”不是明明白白地写在教参书上吗?怎么会成为问题了呢?其实不然,一是语文学科还很年轻。1902年中国开始确定语文的内容,1949年才正式有了语文的名称,就是现代语文教学也只有百年历史,相较于数学已有2000年的历史,语文学科还很年轻,尚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二是语文学科教学个性化明显,极易出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偏颇,教者的随意性大,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材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选编的,往往选择了那些适合学业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陶冶性操,净化心灵的文章,不可否认,这些文章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然而,作为文选型教材,这些文章本身并不是专门写给学生当教材来读的,没有哪一个作家说,我写篇课文来给学生读。这些文章写出来是满足社会广泛的主体需要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语文教材价值的双重性。

一是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教材中的文章写出来的时候,它满足读者的何种需要。这些满足社会阅读对象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它可能包括:知识传播的价值;情感交流的价值;娱乐消遣的价值。读者针对自己的主体情况,有“权”选择接受这些文章传输的某方面的价值,也有“权”少接受或不接受某些价值,这里不存在“硬性”的规定。

二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当文章被选入教材之后,要用来作为课文学习,就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学习主体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单元,根据教材编排体系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这种用来供学生学习,夯实语文基础,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甚至影响学生情感倾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材的价值,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价值,这也是“教材”仅是一个例子的原因。作为语文教师,眼光应“盯”在教材的教学价值上,不被教材的原生价值所影响,才能保证语文教学姓“语”,而不是“百家姓”。

三、正确认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10

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拿着教材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挑选重点文章反复引导学生阅读、背诵,对高考考点更是要求学生熟记笔记,强制背诵,不要求学生对文章有太深入的了解,只需要根据经验判断类似文章类型,再根据语文教师总结的“定义式”进行“填套式”答题,以保证考试时答案的标准化、准确性。

中国的教育传统就是师傅带徒弟,不管在哪个行业,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刚刚参加工作时都需要拜师傅,由师傅带领着工作,而大多数师傅都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告诉徒弟这该怎么做,那该怎么做,让徒弟强制记下了等熟练以后慢慢理解,以保证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当然教育系统也免不了这一规矩,而且高中教学面临着中国最严格、最残酷的考试-“高考”,高中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是谨记师傅的经验与教诲,要求学生熟记高考考点,而高中的语文早读就是最明显的体现,学生只管认真背诵教师标记的高考考点,并不在意文章真正的内涵,此种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个“标准件式”的书呆子,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相关概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新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不断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几十年前难以实现的“楼上楼下”早以不能满足人类对科技的需求,因此声控、光控的电灯早已遍布大街小巷,手机、电脑、平板、电话手表等高新科技亦服务着人类生活,而发展高科技、发展人类文明的教育行业自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应用信息技术,让未来时代的领导者的学生也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单依靠课本、教材等传统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新课标所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与科学素养的教育培养目标了。因此高中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通过网络技术搜索优秀文集让学生阅读,增大学生的知识存储量,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学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让学生不断积累信息素养。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高新科技教学资源的优势,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所用,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与课文教材的等传统教学资源相结合,取长补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现如今的学生大多很早就接触到了信息技术产品,但由于家长和教师的限制,很少有机会碰到高新科技产品,而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文文本教学内容单一,课本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多媒体资源可以加载图像、视频等内容,教师在讲述文章尤其是古文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有关的影像资料,让讲解课文时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让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由于图片、视频等可以给学生一种视觉感官的冲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似得,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触景生情,更容易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势互补,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教学是高中教学的大胆尝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扩宽语文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水平,以实现新课标要求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平.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15.

[2]徐长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整合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例11

从教师方面来看,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还是教师,这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而且阅读教育还处在恶性循环当中,应试教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而且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较落后,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作用。从初中生学习方面来说,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很多学生将主要的学习目标都放在提高学习成绩上,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也更多的是解题技巧的学习,对于领悟阅读本身、增强自身文学素养和了解我国古典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1.提高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新课标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语文阅读作品多姿多彩,不仅有古代文学,还有现代文学,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差别极大,但其都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感悟的升华。如果我们拘泥于课本,对生活中的现象不甚了解,那么就很难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都要转变理念,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增强语文阅读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时,学生要多了解我国面对国际在各种赛事的表现、外交政策及国家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

2.增强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教育

增强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教育也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占有较大比例,如果初中生的文学素养不够,那么面对文言文阅读就像看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其中所描写的事物和蕴含的情感,因此在初中生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逐渐积累文学知识,还要加入古典文化教学,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还要全面教育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制度,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范进一生学习却在中举时高兴猝死的心路历程。

3.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

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也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繁杂,课时紧张,如果学生的阅读速度过慢,则没有时间更进一步全面拓展,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为阅读思考和考试节约充足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略读、扫读、问读、详细读的方式来提高阅读速率,通过收尾略读把握文章结构、扫读丰富文章骨架、问读找准文章脉络、详细读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来对文章进行全面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不断剖析文章,快速理解文章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