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4 09:28:41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1

1.明确培养目标,探讨针灸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梯队,完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以繁荣发展针灸事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综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明确不同培养目标,探讨针灸人才培养模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高等学校要适应、促进和指导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的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随着教一育内涵的扩大,传统教育、现代化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将共同构筑起21世纪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学体系。针灸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必须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

1.1因材施教,明确不同培养目标新世纪对针灸人才的需求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针灸医学的发展,一方面要突出特色,发扬优势,面向传统,继承前人的经验,发掘古代针灸文献中的精华: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针灸,推动针灸医学的现代化进程。因此,针灸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不同层次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更要注重“因材施教”培养。针灸医学发展既需要从事针灸高等教育、普及教育的教育人才,从事针灸现代研究的科研人才,从事针灸医疗为主的临床人才,也需要从事继承发扬传统针灸医师经验、古代针灸文献资料的传统人才,从事对外交流、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外向人才,更需要综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针灸高等教育必须应对社会需求,制定相应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培养层次、方向,注重一专多能的训练,以适应社会各类各层次对针灸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针灸医学的发展。

1.2探讨针灸人才培养模式遵循针灸教育的规律,培养创新型中医针灸人才,一直是针灸教育研究的目标。近年来,各个院校进行了针灸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讨,一些院校提出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导师制与班级制互补的模式培养,既适应现代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又兼顾中医传承学习认知的规律。这一培养模式的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开端,探索了中医针灸教育的规律和创新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人才问题上主张熏陶成人、培育成才,以建立中医针灸思维(熟读经典和导师指导贯通)、培养中医针灸人才综合素质(科学和人文相融)、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等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有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来讲,培养学生能在教师帮助下自主学习针灸经典理论、针灸临床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对针灸学科知识具有融会贯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能通过合作交流、团队协作动手解决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还探讨了中医针灸经典、临床、实验二位一体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针灸高等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符合中医针灸教育规律、适用性广、多样化的针灸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新一代具有传承精神和创新思想的针灸人才。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梯队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本大计。”振兴针灸,关键在教师。50余年来,针灸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不断优化,现在全国各中医院校都具有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的针灸学科师资队伍。针灸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针灸教育要求从事课堂教学、临床带教的教师,具有同等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因此建设高素质、多技能、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向社会输送全面的针灸人才的先决条件,故今后针灸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激励机制,鼓励针灸学科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外出进修、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在职培训等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高等教育对师资要求数量上有保证,质量上严要求,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针灸高等教育必须根据社会日益扩大的学习需要调整教育机构,教师要能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多种学习手段的培养,形成一种新的“以学为主”的风气,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知识水平,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更有效地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培养针灸人才的教师也必须掌握深博的中医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医疗经验及相应的科研能力、外语水平,并且能帮助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跟上时代步伐的高级人才。

3.完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3.1.编写、出版全国通用教材,规范针灸专业课程建设:高等中医院校是培养针灸专业人才的摇篮和基地。20世纪60年代,《经络学》、《输穴学》、《刺灸法》、《针灸治疗学》相继出版,成为针灸专业的基本教材,以后随着针灸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针灸医籍选》、《实验针灸学》等教材相应出版。近50年来,教材几经改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补充了许多新的且得到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但是针灸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几十年变化不大,现行教材不能满足创新性、实用性的要求。集全国针灸专家统编的教材并在全国内通用情况并不理想,许多中医院校仍然使用自编教材。针灸学科目前尚没有适合于本科、专科、进修生、研究生以及外国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教材,今后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专业编写、出版全国通用教材,以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教学使用;并鼓励编写自编教材,以突出地域特色,增强中医经典课程,强化中医思维,补充新的研究成果,介绍针灸理论研究的突破、针灸治疗手段的创新。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环节之一,是优秀学科建设的标志,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体现教学成就的重要举措。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了一批部级精品课程,极大地推动了高等针灸教育的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于2004年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是针灸学的第一门部级精品课程。各地针灸学精品课程建设也获得全面发展,许多课程列入省市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但是,针灸学科课程建设仍需进一步改进,现在针灸学科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内容重复多、课堂讲得多、实践机会少、临床涉猎面窄等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培养专业方向的整合,教学内容中西医比例重新调整,课时压缩,而教材改变没有跟上变化,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此外,专业课程设置全面统筹安排不足,出现课程厚薄不均,影响学生知识的拓展、智能的开发川。因此,要培养适应21世纪针灸学科发展的针灸人才,不能忽视教材、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故今后高等中医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围绕教育目标的调整而进行课程结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改革,从而使课程体系一体化、系统化、立体化,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础性、渗透性、宽广性;专业课要体现传承性、前瞻性、应用性;教学计划要体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教学方法应当在突出针灸医学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多样、符合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认知能力的创新。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2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3

二、你校是否定期开展宣传和学习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及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相关内容?党的教育方针是否显著呈现?如何让老师、学生明白党的教育方针并牢记于心?(请具体阐述)

三、你校是怎样开展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指示精神”工作的?(对具体做法进行详细论述)

四、学校是如何开展或引导老师做“四有三者好老师”的?(对具体做法进行详细论述)

五、你校在素质教育方面是如何落实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对具体做法进行详细论述)

六、针对“五育(德、智、体、美、劳)”你校是如何落实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请具体详细论述)

七、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明确要求。你校是如何开展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如何借助思政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全体师生心中的?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请具体详细论述你校的做法)

八、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来确定学校教育目标、任务及办学方向,你校是如何落实的?(请具体详细论述你校的做法)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4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48-05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如何定义教育方针?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各类工具书及研究资料,关于教育方针的定义,不下数十个。下面着重按照形式逻辑“属加种差”的思路,给教育方针一个科学的界说。

教育方针定义的两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对“教育”和“方针”的理解问题:二是对教育方针所属主体及其称谓的认识问题。

一、教育方针的涵义

教育(education)一词,起源于16世纪初的拉丁文“educare”,是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专门化实践,系指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现多指以经验或行为对精神、身体以及个性施加影响,培养新生一代社会生活能力的整个过程。教育有广义、狭义和特指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影响人的思想和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系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特指义的教育,专指德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毫无疑问,教育方针中的教育既不完全是广义的,也不是仅指狭义的,更不是特指义的,而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包括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职前教育到职后教育、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等纵贯人生全程和覆盖社会各个层面的大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方针(guidelines),有大政方针与具体方针之分。大政方针是相对于宏观和总体而言的。具体方针是相对于微观和局部而言的。比如,萧宗六就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教育的“=三个面向”不宜作为教育方针,而应看作是教育的战略方针。在这里,他将教育的大政方针与工作方针有意区别开了。应该说,相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总路线而言,教育方针是具体的工作方针;但相对于各级各类教育政策而言,教育方针则是教育的总指针,无疑具有教育总方针所特有的战略性、宏观性与政策性,是教育的战略指导方针。

二、教育方针的主体

文献检索表明,新中国60多年来,有关教育方针的主体及其称谓十分混乱。诸如,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方针、教育总方针、教育战略方针、教育工作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党的教育中心工作方针、国家的教育方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党和人民的教育方针等。这里涉及由谁来制定教育方针的问题,特别是执政党与国家、政府及其教育职能部门等,谁是教育方针的主体问题。

1.旧中国的教育方针主体

近代中国一直对教育实行集中管理,以统一的教育宗旨规范教育思想活动与行为,教育宗旨及其主体的国家化、一元化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这里着重谈一谈“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问题。将政党作为教育方针的主体,继而走向以党代教和以党治教的管理模式,可以追溯至19世纪、20世纪之交。早在20世纪之初,孙中山即创立中华革命党,锐意践行“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理想,积极推崇并营造党在国之上、党权高于政权的党文化意识形态,努力建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领导体制。其思想和实践对近现代中国的政制、法制架构,包括教育管理制度的影响至深至巨。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即通过制定教育纲领实施对教育的领导。其后20多年中,中国共产党对所统治的苏维埃辖区、陕甘宁边区和广大解放区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指导和管理,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元之初及其后数十年,由于当时国家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政府部门缺乏必要的管理教育事务的实践和经验,未及统筹规划制定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因而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及其当前教育工作的方针行使了国家文化教育总方针和教育工作方针的职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则是政府的中坚力量,仍沿用战争年代的以党代政、以政代教的思路和办法,以党的教育方针替代国家的教育方针,或将两者合二而一。

2.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主体

60多年来,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党和政府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但“党的教育方针”一说却沿用至今,演绎为教育管理的惯制与常则。一些人同于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认识误区,习惯于把“党的教育方针”作为专有名词使用,似乎教育方针是专属于党的,中国共产党是教育方针的唯一主体,不仅混淆了执政党与非执政党之间的区别,而且也模糊了执政党与国家之间的界限。

近现代社会以来的政党,有多种制度、分类及其功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是指为了共同的利益和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的某一集团进行政治活动的组织。就教育方针而言,每个政党都应有自己的施政纲领及其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章程。

在当代中国,教育方针是特指共产党作为领导阶层及其所领导的政府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原则、总目标、总任务、总纲领、总政策,其他任何一个非执政党或社会团体的教育主张都不能体现教育方针的这一特点,也不具备教育方针的这一条件。

3.教育方针主体间的关系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也就是说。国家的教育方针涵盖并高于一切党派的教育方针。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任何政党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教育方针,但其效力和适用范围均在国家教育方针之下,并且不得与之相抵触,在提倡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今天,执政党可以而且有责任利用自身的执政地位、发挥执政优势、发扬党内外民主,提出顺应民意人心、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针,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是其唯一的主体,从而使之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广延性、时效性和规范性,这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是统一的。

早在1978年和1982年,教育方针就已先后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5年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因此,“党的教育方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提法,是不确切、不恰当的,它是长时期来以党的领袖的个别言论代替党的教育方针,又以党的教育方针代替国家的教育方针,党政不分、政法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法等传统教育管理思维的沿袭和反映。需要指出的是,这样讲,绝不意味着要削弱乃至否定党的领导。相反,在我国现行的国体、政体及政党制度架构内,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和管理国家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党的中央组织为国家的发展指示了根本方向,既直接制定基本路线和大政方略,也指导制定各类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党在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无疑应得到加强。需要改变的是,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党管教、以党代教的教育方针思维和“党的教育方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等习称。

现阶段的中国,教育方针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或执政党”,更确切地说,是国家或执政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或领导机关。其他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无权制定或颁布教育方针,即或发表一定的有关教育方针的言论,或者提出一些如何发展与管理教育的指导思想,但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组织或立法程序予以确认或颁定,那也是绝对不能等同于国家或执政党的教育方针,或与之相提并论,乃至取而代之的。

常见一些文章或论著,在谈论教育方针或回顾教育方针的历史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闭体或个人关于教育方针的提法当作教育方针加以罗列和评介;还有一些人,每每将某一时期教育工作方针或教育政策奉为教育方针,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将总方针与具体方针混为一体:更有一些人,习惯于把领袖人物的某个讲话或语录不加区别和分析,随意拔高为教育方针,甚至凌驾于教育方针之上。实际上,这都是未能从根本上给教育方针以准确定位,是把教育方针泛化了。究其根源,依然是受了以言代政、以言代法等陈旧思维的影响,从而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教水平的时代命题。

教育方针是专属于国家、服务于社会的,或者是代表国家行使教育管理职能的统治集团的,相对于国家、政府或全社会的总路线、总方针而言。它是具体的部门工作方针,而相对于各级各类教育工作来讲,它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指导方针,是各类教育政策法律规范的总和。在我国,它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构成要件,不容对它作任意地解释和演绎。之所以把国家或执政党确定为教育方针的主体,而且将“国家”置于“执政党”之前,表明其地位高于执政党而不是相反。两者之间用“或”而不是用“和”、“与”之类的连词或者顿号,表明除了国家之外,政党(主要指执政党)也可以有自己的教育方针,但不能将两者随意等同。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些说法、称谓法。约定俗成。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教育方针的核心主体,其所提出的教育方针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的教育方针。从而将党的教育意志升格为国家和人民共同的教育意志,两者是统一的,党和国家是教育方针的当然主体。但下面几种情况需要阐明。

一种情况是,相对于国家的教育方针而言,执政党的教育方针属于具体的工作方针,在其内部属于总的指导方针,具有号召力、指导力与约束力。另一种情况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执政党的教育方针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两者合二为一,无分彼此,这种情况在我国长期存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执政党的教育方针经过一定的组织和立法程序融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系,这时也就不存在什么“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和执政党”的教育方针了。如果把国家作为制定教育方针的唯一主体而把执政党排除在外,不符合我国国情,但如果一味因袭旧制,继续不加区分地提“党的教育方针”、将党凌驾于国家之上,或继续提“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将党和国家并列或混同于国家,显然与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时代要求和潮流是不相容的。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方面的意志通过一定程序上升为国家的教育意志,这时党的教育方针也就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也就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上述观点的核心在于,应坚持依法治党、依法治教,切实改进党对教育的管理思维和方式方法,提高党对教育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邓小平指出,在当代中国,“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因此,应坚持治国必先治党,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党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处理党务政务,规范党政关系,约束党的行为,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执行的行为准则。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包括教育方针,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应牢同确立在国家事务中“宪法至上”和在党内事务中“至上”的观念,坚决破除党权凌驾于法权、政权之上的谜思,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各项活动,包括教育方针活动,既增强自身执政的合法性,也提高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这里还有一个对“执政党”的理解问题。根据我国的情况,20世纪的一百年,以1949年为界,后50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共和国的50年,不会有什么争议,也不可能产生什么歧义。前50年情况较为复杂,除了轮换几届政府以外,每个政府治理下又有若干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地方政权,虽然这些政权并不代表国家,但事实上它们割据一方,行使着政府的职能,并且也由政党控制着,而且他们确也提出过自己的教育方针。如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初创阶段即在广东提出“党化教育方针”;南京政府时期,中国共产党也于1934年在江西苏区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相对于领导国家的政党来讲,他们是非执政党;相对于其自己管辖的范围来讲,他们是执政党,即执掌着一定政权的党。这样,对“执政党”就要作较为宽泛的理解,既要突破传统的狭窄视域,又要突破西方的概念图式,严格辨析和科学解释不同时代教育方针主体的不同现象。

另外,在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史上,除了国家或执政党所制定的教育方针以外,还有一些既非国家也非执政党的政权组织或统治集团所颁布的教育方针。如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的东北、华北等伪政权以及日本占据的台湾当局,均施售过其法西斯的奴化教育方针。显然,这一类的教育方针,其主体既不是国家,亦不是执政党,而是一些蕴含着“统治集团”这一基本特征的傀儡政权。严格讲,相对于当时国民政府所颁布的战时的教育工作总方针而言,这些所谓的教育方针都不成其为方针,但限于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国家分崩离析的敌对状况,这些“方针”确实存在并实行过,而其所属的主体又是“国家或执政党”这两个概念所涵括不了的。鉴此,有必要对“国家或执政党”这两个教育方针的主体作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国家(政府)也好,执政党(狭义、广义的)也好,或者其他什么政权组织也好,归根结底,它们都是执掌统治职能的组织或团体,在本质上统一于“统治集同”、“政治集团”或“政权组织”这一范畴。诚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教育方针的主体最终只能是“一定的统治集团”或“政权组织”、“政治组织”,因为这个语词的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方针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当然,这是从历史的角度、宽泛的意义上来讲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所通指的教育方针并不完全一致,宜明辨之。

三、教育方针的定义

在阐明“教育”与“方针”的基本涵义和教育方针的归属主体之后,根据形式逻辑的属种定义法则,首先,要找准其最邻近的属,也即找出其所归属的上位概念。教育方针的邻近属概念是什么呢?是前面所说的“总方向”、“总政策”、“总指导思想”,还是“总决策”、“总规定”、“总规范”,或是“指导思想”、“指导原则”与“行动纲领”等?严格讲,这些概念都是“方针”的定义项而非教育方针的定义项,用它们来定义教育方针,未免抽象过度或隔代定义,“教育方针”首先是“方针”。是“方针”的下位概念,具有“方针”的属性,“方针”才是其最相邻近的属概念。

其次,要找准其种差,即给教育方针准确定性,科学揭示教育方针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方针的质的规定性,这是定义的关键。依据前面的分析,这个种差就是“一定的统治集团在一定历史阶段关于教育(工作、事业、活动等)发展的总(的指导)”。其中,“一定的统治集团或政权(政治)组织”作为教育方针的主体,其合理性前已论述,不再重复。

“在一定历史阶段”,表明教育方针所具有的时代性、时效性及其历史发展性。“关于教育发展的”,是对“方针”类属和特性所作的直接限定,表明该方针是专指教育而非其他事物。之所以用“教育”而将“工作”、“事业”、“活动”等用括弧括起来,是因为“教育”的涵盖更广阔、包容性更强,同时也可以避开“教育工作”之类的日常语汇以及教育是“产业”还是“事业”等不确定的定性和用语。更主要的是,不是停留在对教育方针平面静止的注解上,而是从统治集团制定教育方针旨在促进教育发展的本意出发,给以立体动态的诠释,指明教育方针是规范引导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方针。

“总”或“总的”,则将教育的根本方针与具体工作方针区分开来,表明它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方针,而不是具体的政策条文,既体现和代表了一定的统治集团在教育方面总的指导思想、主张、观念、意识和意志,又对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具有指导、规范、约律和促进的性能,这种性质和效用是教育方针所特有的,并不因其内容或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5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十”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方针”的总要求和具体要求

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阐明教育的性质、方向、宗旨、原则等,是教育的总则;具体要求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教育的内容。“方针”的总要求有的不需要具体实施,只需要了解遵守就行,如教育的性质、原则等;有的需要融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如“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等;有的抽象、笼统、大而空,如“为人民服务”、“素质教育”等。“为人民服务”抽象空洞,不好实施,不如改变一下提法,把“为人民服务”改为“服务人民”,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提出了服务对象,却不知道为服务对象提供何种服务,具体要做什么;而服务对象没有提出要求也不可能提出要求因为它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接受不能要求,“服务”只是教育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客观需要,因而失去了提出的意义。后者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凡是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就应尽力提供服务。不仅能明确教育该做什么,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能把教育引向正确的道路。又如“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素质教育都不够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案,所以缺乏有效实施,除了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误解,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搞体音美,所以特别加强体音美教育,真是幼稚可笑。其不知素质教育是针对整个教育提出的,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对某几个科目的加强。在正常时期,“方针”的总要求除有的不够具体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具体要求发展“德智体美”也没有错,这些都属于发展范畴。那么,我们的教育几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发展缓慢,培养不出什多少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三.教育方针的缺失及其影响

1.“方针”的缺失

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是一部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德智体美,在德智体美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构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容“方针”尚未涉及,如人本(除德育以外的部分。下同)、实践、科学、运用、创新教育等。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不难看出,“人本(含体育,体育属人本教育范畴)、知识、科学、实践、运用教育以及美育等”较之“德智体美”更全面、更切中教育实质和教育目的。

下面具体谈谈“方针”在几个方面的缺失情况:

以人为本(人本)教育的缺失。人本教育包括人性(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价值意义、存在与发展教育和德育(心理教育)等。从人本教育内容看出,人本教育包括德育,远大于德育,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育,缺略了德育以外的人本教育内容,从而影响人的完美发展。

实践、运用教育的缺失。“方针”曾多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2年又加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略与大自然结合――但由于闭门办学和应试教育等原因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无从结合,后来索性将两者一并取缔,以致教育长期脱离实际,学不以致用,实践、运用教育终为空白。

“劳”的尴尬。由于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曾经一个时期,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设置了劳动课程。后来“劳”被取消了,并为此作了解释,说什么“劳不能与德智体美并列”,“德智体美已涵盖了劳”等无稽之谈。这些不过是搞关门办学、应试教育的托词。劳动教育意义的变化:从劳动品质、吃苦耐劳和劳动是生活的需要的角度讲,劳动教育是有意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环境卫生都要请清洁工打扫绝不是好事。但传统的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劳动锻炼而不是劳动科学实践,虽然劳动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锻炼身体更应该是体育的事,没必要采用纯体力“劳动”的方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学校把劳动课改为“劳技”课就有意思了。“劳技”课是劳动技术课的简称,劳动技术带有技术性、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等,这就和创新教育搭上了,所以应大力提倡。劳动是一种实践,把劳动课转化为实践课,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既取消了劳动课和劳技课,却未曾增设实践课,这是教育的又一缺失。

科学创新教育缺失。除1949年提出教育是“科学的”,“爱科学”是全体公民的公德外,在以后几十年的教育方针中从未提及科学教育。“方针”对科学的忽视导致大学科研薄弱,中学缺乏科学教育,小学一直到近几年才开设科学课,但被边缘化,远不如体音美受重视,传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科学课缺少科学实践而失去科学的意义。科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成为“科盲”,对国家科学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前后无关联的教育方针。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然“方针”只要求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并没有劳动方面要求,那“劳动者”是从何而来的该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才能前后照应,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正确实施“方针”内容的目的。

还有,方针用列举法表述“德智体美”培养目标,如果列举不能穷尽所有元素或不能根据元素的变化而变化,就不能完整地呈现事物和科学地表达事理,方针的缺失即属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模糊、片面的认识是“方针”内容缺失原因。方针的缺失形成教育短板,先天性不足铸就教育亚发展。

2.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

“方针”决定教育。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发展“德智体美”,所以,课程和教学完全按照“德智体美”设置和实施。这就注定了教育的缺陷和畸形发展。(1)片面性。“方针”把教育局限于“德智体美”的狭小范围,缺略了许多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内容如科学、实践、运用、创新等,使教育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创造性而成为残缺不全的半个教育。学生因创造性教育的缺失难以成才,以致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实用人才都十分欠缺,使我国创新能力低于众多发达国家。(2)不科学。“方针”以偏概全,抓芝麻丢西瓜,没有科学、实践、运用等内容,造成科学创新、运用教育等缺失或严重缺失。(3)教育目的缺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优秀公民,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创造创新。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作为培养人的目的,(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知识的运用)其他目的都没有,这是教育方针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育目的缺失。(4)无重点学科。一是许多重点内容未纳入方针;二是受所谓“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幼稚无知的影响,将已开设科目“公平”了,没有了重点学科,只有“控制学科”和“非控制学科”。各行各业都有重点,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唯独教育没了主次轻重。若教育真无重点可言,那何以把科技创新教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又如何实现科技强国梦

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内容,却没有创造性内容,学生缺乏创造历练,没有本事,不能用。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与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无关,当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是问题所在。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限制了教育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

3.大半个世纪不变的培养目标

我国建国初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7年主席把培养目标定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1957年到1995年近40年时间,一直执行的是“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不同的是,1995年在提法上多了个“等”字,但实际上仍执行的是“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后来又恢复到1951年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只是把德育放在了首位。60多年来,教育一直徘徊在德智体和德智体美之间,多少教育精华从我们的“方针”身边溜走!人类在发展,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中国经历从一穷二白到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技强国的巨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可怕的事情!时代变了,教育依旧,距离,将在无形中拉大,落后,将仍然是实事。我们的教育早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方针,已成为当务之急。

4.歧途上的教育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一条是“人本、知识、实践、运用、科学、创新、体美。

您选择哪条路假如您是顶层决策者,您将怎么决策

教育方针的误导把教育引向片面、偏僻、狭窄、畸形发展的道路。

5.“方针”的缺失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方针的缺失导致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缺失,致使教育片面、畸形、次要发展,妨碍了教育全面科学发展。“方针”的缺失使学生缺少自我认识、失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成才的条件和健全发展;使大批原生态人才得不到有效开发而成为赝品、废品,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教育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的原因。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很难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给教育、科学、国家和人才培养造成莫大损失,使教育、科学、国家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中国教育多毁在无知和病态“方针”手里。如果中国在真正研究教育,看清了教育的发展,站在教育最前沿,用科学创新引领教育;假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人人懂教育,个个是行家里手,加上顶层决策者英明伟大的决策,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而是在同等时间内将世界重塑N次(N为正整数)的神奇教育;国家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或许向前推进赶超发达国家所需的时间而进入或超越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较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总体上处于较先进水平,政治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与世界霸主美国相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如果按照美国科技人员和总人口的比例培养中国科技人员,中国的科技人员应该是美国的五倍,如果用美国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法培养中国科技人才,那么,中国的科技能力也是美国的五倍,五倍的科技能力敌五分之一的科技能力,结果是明摆着的,所以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事实却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教育科技使之然。教育科技又追溯到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又追溯到人。我们的教育啥也不缺,就缺人――深谙教育之道,彻悟教育真谛、勇敢变革教育、勇于开拓创新的带领教育登上“珠峰”的巨人和精英。邓公邓小平说:“人才难得。”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需要许许多多优秀卓越的人才。这里需要做个解释,前面说的“人人”、“个个”是指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他们中间很多人很懂教育,有精辟见解,可他们做不了主,说话没人听,好的方法不被采纳,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教育“烂”下去。有关方面也许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做,但不会也不想去做,或如有的批评家所说的利益关系而不愿为之宁愿去啃鸡肋。我们的教育有愧于国家、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历史!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德智体美,就走不出去,走不到世界前列,就不能超越过去和现在,就会延缓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甚至与科技强国远远地保持着距离。

从教育方针可以看出我们对教育认识较模糊,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向不够清楚等,使教育失去了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发展。因此,再次建议(此建议在《今日教育要闻》中提出过)发起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把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实质、目的和教育该做些什么弄清楚,一切教育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或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方针”需要修改完善更新

教育方针是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先进、科学。而以德智体或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是经济、科学落后时期的产物,片面滞后的教育方针丧失了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它带着纰漏、畸形和落后的烙印来到这个世上,就制约着教育、经济、科学的发展,严重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求要,所以,“方针”需修改、完善、更新。“方针”不更新,教育不发展。

教育方针的修改、完善、更新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科学、实践(实验)、创新为主、知识为辅的原则;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应作为教育的重点来实施。新教育方针应走教育教学结合、科学实践与知识教育结合的道路,教书育人,培养先进的、强有力的使用型、实践研究型和科学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科学迅速发展,使我国加速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

新教育方针把人、人类社会、大自然和整个宇宙作为内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探索其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应对环境的变化,避免遭遇地球或地球生物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的毁灭性灾难,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比如向太空发展,向宇宙推进,以谋求永久性生存发展。

我们的教育方针看上去似乎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世纪以后,总方针根据形势变化相继做了一些调整、修改、补充。如1985年在原教育方针基础上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把原来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十七大”提出“素质教育”,“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等。但如果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改变,主要矛盾不解决,教育仍不会有大发展,也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不了世界先进行列。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6

(一)培育对象的针对性

培育对象的针对性是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首要要求。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时首先要认清培育对象,然后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培育方式及培育内容。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大群体,不同个体以及个体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特点。

(二)培育目标的针对性

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目标就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耐挫创新精神等,把他们培育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培育过程中,应坚持大的方向不动摇,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树立不同的微观培育目标。

(三)培育内容的针对性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多而广。首先,要掌握不同对象存在的不同问题,针对不同问题确定不同的培育内容;其次,在培育对象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不同,要针对对象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培育,从而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最后,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培育内容要不断丰富创新。艰苦奋斗精神不仅要培育大学生的艰苦朴素精神,还要注重培养乐于奉献精神、耐挫上进精神和勇于奋斗精神等等。

(四)培育方式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方式要多元化、时代化,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丰富培育方式,多元培育手段,提高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现状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面对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新形势,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艰苦奋斗精神认识不清、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方面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千家万户迈向了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一些大学生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尽情消费、尽情享受生活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了,因此思想上表现为:一是缺乏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追求目标,缺乏艰苦创业意识和明确的政治观念,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二是劳动观念淡薄,凡事怕苦怕累怕脏,不愿进行体力劳动,对义务劳动总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甚至自己的宿舍也不愿打扫,自己的衣服还要拿回家让父母洗,缺乏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三是缺乏实践勇气、集体思想和责任意识,只顾个人利益而忽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把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祖国的繁荣和富强统一起来,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甚至一蹶不振。

(二)生活方面

一是奢侈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把勤俭节约看成是“寒酸”的行为,觉得艰苦奋斗是过去时,而把“享乐”、“安逸”作为他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和引导消费的全新观念,因此缺乏消费主见,随大流乱花钱,盲目消费随处可见,日常开销常常处于无计划和超范围状态,甚至有些负债消费;二是浪费现象严重。多数大学生的花销来自父母,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抛洒浪费严重。有人随意剩菜剩饭,抛弃食物;有人经常请客吃喝,在同学面前摆阔气、撑面子;有人甚至有抽烟、酗酒、上网、泡吧等不良消费行为,不仅浪费金钱,而且伤害身体;三是恋爱中盲目浪费。一些大学生误认为大学阶段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找不到一个男(女)朋友是没有面子的,所以大学校园就变成了大学生恋爱的舞台。部分学生认为要获得感情就必须舍得花钱,为了讨好对方花销毫无节制,给自己和父母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四是攀比之风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裹挟而来,对大学生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奢侈享乐、相互攀比,给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不可小视的扭曲。

(三)学习方面

受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部分大学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学习上梦想走捷径,不费辛苦取得成功,上课忽悠,考试作弊,论文糊弄,日子得过且过,缺乏理想信念及为之奋斗的拼搏精神。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努力和付出不够,不求上进,及格万岁;二是忽视学校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或早退,甚至是旷课,考试作弊,甚至请人替考,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等上面;三是艰苦奋斗精神匮乏,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退却,害怕挫折,缺乏耐挫意识和拼搏精神。

(四)工作方面

由于对艰苦奋斗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一部分大学生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只顾向他人索取,不讲向社会奉献。在择业上追求舒适享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在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实践的勇气,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对大学生而言,每个大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就应该有针对性。因此,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必须注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

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人格素质,大学生要想成才,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折不挠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就当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实现状况看,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着不容乐观的方面,部分大学生生活奢侈,缺乏艰苦朴素的意识;有的大学生不思进取,缺乏勇往直前的精神;有的大学生萎靡不振,缺乏勇于拼搏的斗志……因此,只有把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普遍性教育和针对性培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身和谐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政治品质、精神面貌和创新品质,因此,当前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

(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原则

坚持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具有紧迫的时代要求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对大学生全体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普遍性培育,还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阶段、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育,把普遍性教育与针对性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时,要注重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不仅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精神,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激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要多元化,尽量改变完全按照课本知识教育的旧模式,跟上时代的新步伐,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注重科学理论知识的作用,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通过参与“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大学生主动去体会并学习艰苦奋斗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途径

丰富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富裕生,增加节俭、奉献、创新等意识的教育;针对贫困生,增加耐挫意识、责任意识、拼搏精神等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宣传、讲解和教育,发挥科学理论对学生行动的指导作用。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7

粉碎“”以后,我国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们了解到世界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反思我国的教育现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重新得到了确立。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中,极具战略眼光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们指出了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拉开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序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探索教育自身规律的同时,素质教育的思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1985年,在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大会以后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造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这些论述中,已经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合到党的教育方针中。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许多重要文件上,如1993年的《中国教育发展纲要》、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九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论述。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了全面阐述,以提高国民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宗旨,并在措施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决定》中:“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从素质教育思想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育方针是在我国面临21世纪严峻挑战,现代化建设亚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现实情况下提出的,它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需求,更符合我国国情,更能体现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和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进二步增强。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以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告诫我们,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仅依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靠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决定》一开头就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正是从我国经济建设能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能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度,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赋于教育。

二、对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认识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上历来要求达到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由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都达到上述要求。强调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的发展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

三、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认识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8

如何开展现代农民教育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市找到了“现代农民教育工程”这一有效载体,将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以人为本上,新农民定位在具有观念新、道德良、技能高、守法好、达小康“五要素”上,把全面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群体作用,实行“多元合作”,在教育组织上创新。我市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宣传部门牵头主抓,形成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成立了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并建立四个专业教育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社科联、市妇联等部门人员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组,由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等部门人员组建法制教育工作专业组,由市科委、市科协、市农委、市教育局、市农机局等部门人员组建科技教育工作组,由市文化局、市文联、团市委人员组建文化教育工作专业组,分别开展教育活动,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将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地区也相应成立了以县(市)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把握时代脉搏,实现“四位一体”,在教育内容上创新。我们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的心理要求,以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为目标,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多元结合的整体教育。一是针对农民了解政策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政策教育相结合。二是针对农民想富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科技致富教育相结合。三是针对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四是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适应农民特点,实施“多点合围”,在教育方法上创新。各级党委从农村发展和农民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一是进课堂。灯塔市组建现代农民教育报告团,开展大型宣讲活动。内容涉及思想道德、产业结构调整、林果发展方向、畜牧发展、渔业前景、科技兴农等各个方面,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欢迎。他们还制作了农民教育电教片,通过有线电视传送给农民。二是进家庭。弓长岭区把农民教育引向农户,开展了“五进户,五提高”活动。三是走出去。太子河区为开阔农民的视野,组织乡镇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四个层次5000多人外出学习考察31次。四是请进来。辽阳县针对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邀请沈阳嘉乐公司的技术人员定期举办葡萄、棚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促进了该乡3000亩冷棚葡萄和千亩棚桃项目的开发。五是乐起来。宏伟区充分发挥已有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和农民秧歌队的娱乐和教育功能,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效果很好。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9

一、关于搞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

高校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后备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腾飞的希望,也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人才战略资源,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是有着许多事情,需要不断的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切都需要人的因素,也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随着国际间的竞争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是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想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不断提升民族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有许多政治明确,高素质的人才。而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着这种责无旁贷的义务去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在新形势下面对各种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更应该有力的面对这中新的状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责无旁贷,应切实的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新时期的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让大学生能够在时代的发展面前与时俱进,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奋斗。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努力成为新时期祖国需要的人才。做好了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1.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网络技术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各类信息越来越多。而且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过去一元化简单的价值观念正遭受着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的糟粕。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物质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化的不断深入,使得目前人们的就业方式和经济分配方式、利益获取等方面等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使得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弱化,故现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面临着新的难题。

2.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一些落后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落后的教育方法和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目前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停留在枯燥乏味的状态,一味的教条化和表面化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简单的教条主义的宣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仅仅变成了一种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与反感。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认知不够,使大学生的自我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使大学生的自我活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

三、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途径

1.方便灵活的运用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在工作方法上有着一定的针对性。需要应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群体,需要运用灵活的处理方法。如针对文化思想丰富,有有自己思想的同学,要注重运用理论探讨的方式;针对民主意识强,个人性格较突出的同学,采用自我开发自我教育的方法进行教育;针对情感丰富,性格内敛的同学,需要充分发挥情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育;针对个人主义较强,善于表现的同学,要重点发挥其模范带头的典型效果;针对视野开阔,兴趣爱好广泛,注重精神生活的同学,应注重其形象化的教育等。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锤炼自身能力。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理论过硬、责任感强、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着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又熟谙现代化教育管理的优秀队伍。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人们的民主意识也随之提高,环境的宽松使得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随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自己进行追确的定位,明确自身的教育主导者的地位,去进行对学生的引导。但也需要明确学生是被教育的主体,要想提高教育水平,就必须要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进行合理的自我教育。为学生简历良好的辨识能力和自律能力。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水平成熟起来,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发展、选择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说提高队伍的自身素质,才是搞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

3.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实际的教育中通过正面的教育和平时潜移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一定的教育和纠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具有着时代性和发展性,它比如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因势利导。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也比较强,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本身的潜力,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才能有效的促成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现代化的培养目标。

四、结语

加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运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10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 明确说明: “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例11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37-02

The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to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LUO Wenshu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henzhen Hospital of TCM,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33, China

[Abstract]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foundation, development and basic point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tak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into accou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al of relevant strategic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 Enlightenment

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国际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典型,美国研究生教育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学习借鉴。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针灸研究生教育虽起步较晚,但解放后,在广大针灸学者的不懈努力下,针灸学科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纷纷建立,针灸学硕士点、博士点不断设立和扩大,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各层次创新型针灸人才,有力地推动了针灸学科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我国的针灸研究生教育仍存在着教学、科研、临床三者关系未能很好协调、研究生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拟研究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针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提高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 美国研究生教育简介

1.1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建和发展

17世纪初,首批英国殖民者到达北美东海岸,并于1636年首建美利坚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升格为哈佛大学。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英国伊利莎白时代的剑桥大学古典教育模式,移植到哈佛学院上,把“求是崇真”作为哈佛大学的办学宗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1933~1953年)的美国教育家科南特(J. B. Conant,1893~1978年)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人的质量。”真正在择师和教育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一流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学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独立式学院的盟主地位,从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至少延续到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持续了两个半世纪。为数众多的这些分散的学院,按现代的标准,规模都很小,它们在美国人的意识中深深地树立了高等教育的“学院”概念。“学院”的教育形式集中体现在为期四年的共同古典课程教学,最终授予学士学位,这与研究生教育要求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培养理念有很大不同。

在19世纪的后期,有1万多美国人赴欧洲学习,对欧洲大学教育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大力倡导建立研究生培养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887年创办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是美国第一所完全是研究生院的大学,最早向学生提供研究生课程学习,其最初作为新英格兰地区仅有的三所大学之一,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共同成为著名的美国大学协会创始成员之一。“挑战常规,改变世界”不仅是克拉克大学的校训,更是一个悠久的传统,它鼓励学生和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求知欲,摆脱传统常规知识的束缚,去寻找适用于当今时代的创新的技术和思想,通过实践对社会和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到19世纪末,美国逐渐过渡到“大学时代”,在高等教育方面初步完善了教育结构和办学程序,在这一制度强有力的支持下,以科研为中心的学士后阶段在相应学科中得到迅速发展。美国的研究生院,强调学术自由,并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科研场所,它接纳各种新科研的思路,而且促使人们为科学研究不懈奋斗;它提供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位,并以一个复杂的招生、课程学习和评估系统支持这些学位建设。

到了20世纪初,美国已建立了一个具有凝聚力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研究生学位建设框架。实验室、研讨班、高级学位专业和必需的课程学习等形式,为研究生教育“高于普通学院课程的教学,并不同于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的本科培养模式”的教学形式提供了鲜活的内容,体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理想和方法,从而使其获得了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

20世纪末至今,美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其高级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极有魅力的系统,它从世界各地招收了寻求高质量教育的优秀学子,并吸引了希望在其研究领域前沿工作的优秀教师,对世界经济、政治、科学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研究生教育即使规模巨大,在相当程度上仍做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统一。相比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机制时刻体现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正是由于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各种需求的相互影响,促进了研究生院和社会不同生产实践类别的联姻,这种形式的联姻在高等教育的背景中产生了可用于生产实践的成果。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外部的机构对科研的关注愈来愈强烈,并愿为之投入相当的经费,这些经费不同于政府拨款,于是,在一个新出现的科研系统纬度,教授和大学竞争地联系外部的研究赞助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导向。现代由于社会不断进步,科研经费巨大增长,科研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比重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的科研环境变得更复杂、富有和充满竞争。

1.2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

美国学生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可以申请硕士阶段的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和职业相关能力的培养,在相关领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1]。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出自己的研究项目,再通过导师(组)的指导进一步加以完善[2]。美国在研究生的教育理念上,把培养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其基本原则。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引导研究生在相关领域内进行探究,并为此提供可实施的途径和开发其科研的智力;在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全面考虑其智力和所要接受的知识,培养其解答相关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的能力。

2 对我国针灸硕士教育的思考

目前,从我国针灸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较之科研领域,更大量的是走向临床实践领域。我国针灸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相对单一,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规模有待扩大,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学生比例较大,与中医针灸发展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影响了针灸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比美国研究生培养经验,结合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针对我们存在的不足,在策略和技术层面上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努力。

2.1 研究生教育定位要立足长远,体现中医特色

研究生教育目标需科学、宏远,办学宗旨要具有中医的鲜明特点。在明确长远目标的同时,关注与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有关的各种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

2.2 多渠道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平衡教学、科研、临床的关系

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经费近年已得到较大幅度增长,但仍不能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针灸研究生培养所需经费在较大程度上仍来源于导师(组)的项目经费,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可申请国内各级科研基金支持,还可利用海外对针灸疗法的热衷,积极申请国外、国际合作课题或各种横向课题,拓宽经费途径。为解决诸如导师或研究生因临床工作过于繁重,而无暇顾及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需从政策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加以解决。

2.3 注重研究生理论学习,改革完善课程结构

对于本科是针灸专业的学生,应注重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对于本科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应加强针灸医籍的学习;对于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学生,需注意设置相关针灸本科课程,以打好理论基础[3]。注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刺灸法的培训,为进入临床后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4-5]。

2.4 健全培养制度,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研究生

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在针灸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充分保证培养的质量。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6-8]。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外部环境激励,切实提高针灸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注重针灸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针灸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营造针灸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中医针灸学术水平的更快提高,也有利于实现针灸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合理化科学化的目标。在这些方面,可以对比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针灸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针灸研究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Nelson TS, Graves T. Core competencies in advanced training: what supervisors say about graduate training [J]. J Marital Fam Ther,2011,37(4):429-451.

[2] 汝艳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13(4):126-127.

[3] 李艳慧,詹珠莲,罗丹娜.临床型针灸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13-14.

[4] 赵利华.从针灸推拿学高级人才就业趋势谈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调整[J].中医教育,2011,30(2):56-58.

[5] 柳红芳.中医临床研究生带教方法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1):53-54.

[6] 符崖.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的中医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中医教育,2011,3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