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创新机制

科研创新机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12

科研创新机制

科研创新机制例1

胜利油田钻井院钻井所,56名职工士7人,硕士20人。近年来,作为中石化金牌队,钻井所始终以推动石油钻井技术进步为己任,瞄准前沿技术发展,围绕勘探开发需求,建立永葆科技创新活力的“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卓越团队,培育科技奇葩,推广先进技术,形成了“科研-现场-科研”螺旋式上升创新模式,科研攻关水平始终站在国内行业科技发展的前沿,在祖国大江南北、戈壁荒漠上奏出一曲曲慷慨激昂、精彩感人的科技增油乐章。

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牢固树立人才兴所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把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卓越团队作为实现科研创新、加快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有力推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根据专业需要,结合人才年龄结构、人才梯队建设情况,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引进工作力度,着重引进重大课题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近年来,先后引进4名博士、9名硕士,进一步优化了人才结构。尊重人才价值需求,依托国家、中石化重大科研课题,搭建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成就事业舞台。引进的博士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863重点攻关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

二是健全人才培育机制。注重现有人才的培育和提高,加快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科学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全力打造“三支队伍”:打造专家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打造骨干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打造青年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生力军。培养精通英语及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做好开拓国际市场人才储备。持续开展技术讲座、导师带徒等传帮带活动,促进人才成长。鼓励参加高层次学术研讨会,了解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技术交流,开阔视野,启发思路。

三是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贡献率收益分配、科技进步奖励等创新激励制度,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新性,严格兑现各项人才政策,实行科技骨干待遇“五优先”,优先安排优秀科技人才承担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评审、成果鉴定等重要学术活动;优先提供学习和进修机会;优先安排优秀科技人才健康检查或疗养;优先解决优秀科技人才承担工作任务所需设备、经费、资料等;优先考虑科研骨干入党、评选先进等。把培训作为职工最大的福利,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经费,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科研攻关机制,永葆科技创新动力

完善科研攻关机制,确保科技创新沿着既定的轨道快速发展。从科研源头做起,抓好课题立项,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为科技人员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一是突出创新重点抓立项。选题立项坚持立足发展、引领发展方向原则,安排技术骨干对其最感兴趣的技术领域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课题调研报告,在每年年底举办课题调研报告会上进行,从中优选出适当的题目进行开题申报,并对优秀的调研报告进行奖励。

二是完善创新体系抓制度。注重从优化机制、完善体系入手,完善各时期科技发展规划体系制定。制定了“科研项目管理和考核办法”,规范立项申报、课题运行及验收评定等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项目管理实行研究室主任领导下“两保、两定、两挂钩”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承包保计划任务按时完成,保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定经费控制指标,定项目组人员奖金控制指标;项目的验收与季度考核挂钩,项目考核与奖惩兑现挂钩。重点项目实行阶段重点跟踪和月例会制。充分利用石油大学、斯伦贝谢等高校、机构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研联动合作创新机制。

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抓文化。钻井所建立有利于科研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鼓励大家发扬“亮剑”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创新、事事围绕创新、个个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作为一个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研究所,积极鼓励支持年轻人担当项目长或技术首席,鼓励科研人员宁可在创新中失败,不可在墨守成规中无为。

3.形成成果转化机制,彰显科技创新威力

科研成果既需要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实践检验,又可以为钻井所带来保证持续发展的效益,保证钻井所走上一条科研产生成果,成果应用服务,服务创造效益,效益反哺科研助推创新的良性循环道路。

一是实践检验成果。经过多年的创新,钻井所先后形成了鱼骨状水平井钻井技术、复杂深井优快钻井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等十多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国内各大油田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实现了规模化推广应用,使可开发油气藏厚度由原来的5米降到目前的不足1米。日臻成熟的鱼骨状水平分支井技术已经现场应用7口井,平均日产为相邻水平井的3倍以上。

科研创新机制例2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c)-0039-01

人才是强企之本,为此,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是摆在企业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坚持“党管人才”,就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关键是推进制度创新,包括建设竞争选择平台、培养成长平台、保障激励平台。近几年,研究院在加快新一轮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要把研究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满足21世纪能源企业技术发展要求的综合性研究院,这是研究院未来的立足之本。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公平竞争环境,从而形成产业和科研互动互促的良好发展态势。基于这样的认识,研究院党委自2000年起就提出了“如何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这个党建工作的大课题,从“对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的思考”到当前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科技人才潜能”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创新和实践以科技人才开发、培育、激励为主的人才管理机制,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实现自身价值和为企业增效的公平、公正的软硬环境。

一、育人机制的创新

第一,尊重科技人才的意见。一方面院党委与基层党支部、课题组建立了职工思想动态工作网络,院党政领导经常与相关科技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意见和建议等,并在每周的党政领导办公会上予以研究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专家联系制度、专题活动、研究生工作站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并重视核心技术人才对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目前,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高级工程师、课题组长组成的专家群体直接进入研究院学术技术委员会参与决策,极大地调动了这些核心人才的积极性。研究院还与地方大学共同组建了以培养青年人成才为目的的“研究生工作站”,就一些科研上的问题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近几年,由人力资源部、科研管理部、科协、工会和团委等组织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比如“青年联谊会”、“英语演讲比赛”、“青年科技联合会”和“讲理想、比贡献”等,主管领导带队参与,并在活动中充分给予青年科技人员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第二,尊重人才的劳动。一方面是对其劳动本身的尊重。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关注失败,从而使科技人才在成功中增加豪情,在失败时感受激励,同时获得对劳动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为了进一步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研究院着重加强了对学术和科研成果的保护。对符合申请专利的及时帮助申请专利,符合各类评估标准、申报各种奖项条件的都积极推荐。

二、激励机制的创新

近年来,为了努力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研究院党委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研激励机制的创新。在机制改革之初,院党委要求机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联合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及个别谈心等方式,从各个侧面掌握并了解科技人才的思想状况及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最终确立了以“精细管理、以人为本”作为加快激励机制创新的基础。经过多次党政联席会、党委会、职工代表联席会讨论审定后,于2003年本着“突出岗位职能、淡化职称因素、注重工作能力、拉开分配差距”的原则,正式出台了《科技研究岗位划定实施办法(试行)》、《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办法(试行)》,以科学的岗位设置和岗位测评,彻底破除了以往以学历和职称排序的“资历工资”,使能力和业绩成为影响科研人员收入的唯一因素,建立了“以岗定薪、易岗易薪”的“能力工资”制度,此举对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和科研行为形成很大的影响。针对在岗位划定过程中有些科研人员表现出的浮躁心态,院党委及时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碰头会,对分配体系中总收入的概念、如何做好严格考核工作以及对两个《办法》进行补充说明,人力资源部配合做好经常性解释和沟通工作,使得这个激励机制创新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变成了现实并得以顺利推进,对稳定和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起到了积极意义。

三、选用机制的创新

科研创新机制例3

作者简介:王玉龙(1977-),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曾庆军(1969-),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镇江?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004025、6096400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KJD120001)、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JGZZ12_066)、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YJG11Y_08)、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X20082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16-02

一、协同创新概述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协同创新系统将为创新个体提供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等,因此,任何一个创新个体都不能独立于某一特定的创新系统之外而发展。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拥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果能够科学引导、合理培养、协同创新,往往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研究视野,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重视。

从自主创新角度,文[1]将创新分为三种: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即结合目前的科学难题以及解答这些难题经常使用的方法进行跟踪到模仿再到创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合教师,学校及整个社会的资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

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可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3,4]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同时,文[3]指出,已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系统性、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5]指出,随着“产学研”联盟的兴起,人们对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当前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创新的领域日益向交叉化发展,科研团队之间、研究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创新模式进入人们的视角。文[6]研究了协同理论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误区及协同理论的指导的价值分析、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原则与方法等。文[7]研究了跨专业的协同创新、导师辅导下的师生协同创新、行政学团齐抓共管的协同创新、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等。

以上文献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并未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及评价形式等,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所得结果对于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讨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问题。

1.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及激励形式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而言,由于每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兴趣及研究特长不同,如何把这些多个学科的研究生组织在一起,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集体管理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管理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日常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学术报告、实验室综合管理等,且集体管理过程中要配备专门的人员。由于现有的研究生培养通常是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而进行的,且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用到许多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集体管理导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而以研究生的特长为依据,给他们分配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同时要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在研究方法方面分别予以指导。项目组要定期举行学术活动,一方面是交流项目的研究进度、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另一方面起到对研究生的督促作用,使得他们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科研创新机制例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亟需科技来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又需要金融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然而,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本来属于不同的行业,因此,两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困境。

一、科技型企业创新与金融创新理论

1、科技型企业创新理论

同生命有机体一样,科技型企业由诞生、成长到成熟,再面临衰退,其发展会经历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蜕变期四个阶段。种子期是研发人员通过探索性研究,提出高新技术设想,形成新理论、新技术和可进一步开发的成果的阶段。创业期是创业人员将研发人员在种子期研发的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成果,通过创业向产业化转变的阶段。成长期是经过艰苦创业,顺利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变并进入快速成长发展通道的阶段。成熟蜕变期是科技型企业生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型阶段,体现为其规模能力各方面由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是企业面临的第二个创业期,自此,企业将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循环。

2、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狭义的金融创新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体现在金融工具、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出新。从本质上讲,金融创新源于金融机构的趋利动机。从直接动因上看,金融创新源于政府推动、技术推动及规避市场风险和政府管制等。研究发现,新的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为金融服务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是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金融机构逐利的本性和对规避政府管制的期求助推了金融制度的变革;此外,规避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和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的目标催生了丰富多样的金融创新工具。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1、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科技型企业顺利渡过艰难的创业期和成长期,并成功实现转型。金融创新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发挥融通资金、支付结算、集中分散资金、管理风险和提供信息等几大功能。其中,融通资金功能是其最根本的功能,金融创新能够帮助科技型企业改善融资难的窘境;支付结算功能能够提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使得处于创业期的科技型企业具有存在的可能性;集中分散资金功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调剂资金余缺;管理风险功能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技型企业降低其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高风险;此外,金融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透明化,从而有助于外界正确地认识企业,进而为企业和投资商、产品需求方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2、科技创新推动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等方面。具体而言,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金融机构改变生产方式和经营体制,促使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来满足客户更多元化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并使金融市场的功能得以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通过积极采用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可以设计出更复杂的金融产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更丰厚的利润。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影响,技术创新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创新也在多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

三、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之间不协调、不互动

在借鉴国际科技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出台诸多鼓励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政策,涉及银行、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和担保等各个方面,各地有关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也层出不穷。但是,在取得可喜成绩的背后,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仍然无法有效协调和难以充分互动。事实上,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与巨额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缺乏的矛盾长期普遍存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缺乏政府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缺乏相应的支撑平台和服务平台以及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科技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工具创新层面而很少触及体制性因素。鉴于以上种种,我国至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离散问题。

2、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之间不协调、不互动的原因分析

(1)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结合的不断深化,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国务院、人民银行、财政部和科技部等部门从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各级地方政府也适时出台了各种文件。然而,这些政策和法规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执行力度有限,且激励机制和责任的设定基本属于空白,对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有效融合还远远不够。

(2)科技型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很难准确地把握企业风险状况,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不断地提供贷款。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但主板市场因制度和门槛限制,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只局限于发展成熟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板市场因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不完善,无法对处于种子期、创业期及成长前期的科技型企业给予足够的融资支持;创业板市场则暴露出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市场投机盛行、高价发行导致资金超募而资金使用效率等诸多不足;风险投资因缺乏有效的服务平台和退出机制以及在投资方向、数量等方面受到的严格限制,对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力度有限。

(3)政府功能缺位

近些年来,虽然各级政府致力于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但因相关制度安排不完善、相关政策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融资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和中介服务组织等不健全以及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二者无法有效融合。

四、完善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机制的对策

1、加快相关法制建设

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纳入法治轨道,在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的步伐,尽量将可以法律化的政策法律化,充分发挥立法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中的作用,规范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主体行为。突破长期制约企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制度,最终实现两者融合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为科技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2、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机制

(1)完善科技型企业成长各阶段的融资机制

理论和实践证明,有限的资金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总是稀缺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因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使得其对融资的需求与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科技型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风险(详见表1),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体系满足其对融资的需求,同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规避和化解各种创新风险的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

在种子期,政府财政支持和天使投资等方式能够借助其自身优势进行有效筛选,通过淘汰缺乏发展前景的项目而将资金集中至通过筛选的项目,进而为这些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创业期,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则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提供专业辅导。在成长期,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组织形式为其继续提高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宝贵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人脉。在成熟蜕变期,科技型企业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体系能否提供有力支持,包括主板市场和银行间接融资等提供的资金支持、市场支持和环境支持等(详见表2)。

(2)完善风险化解和补偿机制

一方面,由政府出资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并通过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税收优惠等各种优惠政策,有效分散和化解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高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研发科技保险新产品、建立科技型企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提供专业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咨询和评估服务及提高科技保险理赔服务水平等,将科技保险运用到科技型企业成长各阶段并全面推向市场,充分发挥保险分散风险的功能,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融合提供风险保障。

(3)完善融资服务平台

首先,引入信用征信、评级和财务、法律、认证等中介机构及科技担保公司、担保基金等担保机构,合力构建完善的信用和担保体系;其次,集合社保、税务、法院等部门力量,通过汇总企业信息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金融机构包括个人投资者提供科技型企业信息查询服务;再次,吸取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促进会在信用信息协调、服务、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信用良好的企业倾斜并促进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最后,利用政府与科技、招商、财政等部门及金融机构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根据国家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方针和政策,通过深入了解科技型企业的资信状况、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及发展潜力等,寻找优质的科技型企业和创新项目,并及时地推荐给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实现科技金融的高效融合。

3、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调整、贴息和补贴担保费等财政政策,直接引导多层次金融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也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金、政策性贷款等直接介入相关领域,进而间接引导金融体系的进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设专业性担保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合理引导民间资本的规范化发展,来降低创新带来的风险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引导培育科技项目运用于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注重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间的良性互动。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Q1

95)。)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商务印书馆,1990.

科研创新机制例5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组织生活形式,使党建工作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与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相结合、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党员在创先争优中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学领域,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之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研究生党建机制,是指高等学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过程中的内在工作方式和诸多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是一个涉及到体系、制度、平台和载体等相关要素相互协调作用的控制系统。面对中央倡导的“实施科教兴国,推进科技创新”战略,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对研究生党建提出了新要求,因而需要全新的研究生党建机制。本文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最终构建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研究生党建新机制,使研究生党员成为高校科研的强大助力和生力军,以及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后备力量。

一、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点

研究生党建工作与其他学历层次学生相比,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

1.研究生党员比例较高、队伍庞大[2]。研究生是从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水平的佼佼者中选拔的,很多学生在成为研究生之前就已入党,党员比例远高于本科生,加之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庞大的研究生党员队伍。

2.研究生阶段学习与其它阶段学习方式不同,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专一性与广博性、研究性与创造性等特点。研究生偏重于科学研究,很多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形式分散、集体意识淡化。因此,研究生党建开展受到了来自学术研究、个人追求等各方面压力的冲击。

3.研究生个性发展具有鲜明特征。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较高,走出了本科时期的懵懂和稚嫩,养成了开拓进取、坚强乐观的精神,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党龄也相对较长,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4.虽然研究生的世界观较成熟,但还未真正形成。大部分研究生党员是始终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年轻人,容易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在遇到问题时,考虑更多的是一己之利,而不顾全局利益,不能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学习观、价值观。

5.研究生总体素质较高,个体差异较大[3]。研究生素质体现在政治素质、专业和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大部分研究生在大学正规教育阶段经历了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经过了严格的选拔与素质培养,总体素质较高。但同时也存在着重视专业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素质、急功近利而忽视道德素质、理想主义而忽视心理素质等问题。

二、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以及生源的差异,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点以及党员思想现状的分析,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生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架构,指明了高校党组织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但是,面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很多学院都是一名研究生秘书负责研究生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管理、党建工作、教学管理、实习就业等,研究生秘书忙于基本事务管理,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注重科学研究,淡化政治学习;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党员组织生活没有落到实处;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难度较大,培养质量不高。

2.研究生特征复杂,入党意愿和入党动机功利化[4]。研究生大多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思想活跃,渴望学有所成,容易接受新生事务,在思想、心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着诸多特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但缺乏工作经验;思想上相对成熟,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心理上自我意识更强,婚恋、择业压力大;政治学习淡化,功利主义风气盛行;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组织观念淡薄;生活上独立能力强,难以集中管理;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政治上不够成熟;入党意愿和入党动机功利化明显,社会责任感差,奉献精神减弱。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研究生党建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部分研究生党员政治信仰迷茫、责任意识严重淡化;二是高校研究生扩招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有些研究生入党只是为给就业增加法码,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入党动机不纯;三是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违法乱纪,损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给研究生的政治信仰带来冲击,对党的执政能力产生了怀疑和否定。这些问题都给研究生党建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三、科技创新是对研究生培养的客观要求

路甬祥院士指出[5]:“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已很难找到一项没有研究生参与的重要科研活动,也很难找到一项不包含研究生贡献的重要科研成果。”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战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科技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素质培养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科研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原创性成果少,创新能力不足。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存在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科研活动的思维定势,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不足。二是在选题和方法上缺乏自主探索。目前的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大多是围绕导师课题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领域进行实用型和跟踪型研究,而进行系统理论和探索性研究较少,难以取得创新性成果。三是过分量化的评价机制限制了创新[6]。创新是以学术积累为基础的,现行的评价机制,使研究生忽略了学术积累的重要性,不愿意将过多精力放在创新上,降低了创新能力。此外,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降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的导师素质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生源质量的下降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和灵魂是创新,离开了创新,就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不是高质量人才。高质量的研究生应当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带头人,有能力站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思想了创新、文化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前沿,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包括能动的学习精神,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升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等。高校的教育教学应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机会与条件,加强对研究生科研的系统和严格训练,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发掘创新潜能,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四、以科技创新战略构建研究生党建机制

指出,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科技创新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支持和保证,在抓好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抓好党建工作,围绕创新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创新。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围绕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创新”的基本定位,努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战略相结合,以科技创新战略构建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具体如下:

1.制定激发研究生党员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

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优秀的研究生党员予以嘉奖,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励机制要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激发研究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7]。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提高研究生就业创业能力。

2.创建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机制[8]。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也是党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应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政治思想引导、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党支部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重要组织依托,长期以来,在精英人才教育管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技创新战略的引领下,牢牢抓住党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以党建促进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既体现了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根本要求,又实现了党对精英人才的绝对领导,有利于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生命力与凝聚力。

3.完善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党建量化考核评价机制[9]。

随着高校党组织队伍建设的深入和细化,二级组织结构逐步建立和完善,量化考核是评价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考核评价,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提高党员素质。研究生党建考核要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基础,建立健全责任机制、科学运用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要针对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体现科技创新的相关内容,并设置相对较高的权重;考核工作要落到实处,采取“听、看、查、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党建机制[10]。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党建,也是科技创新战略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离不开先进快速的校园网络,网络党建是广大研究生更容易接触的方式。网络党建平台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通过网络平台,为研究生展示更具吸引力的党建信息、实现更多样的互动交流、提供更有效的电子党务。

5.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平台机制。

思想教育平台以“崇尚科学追求美德”为主题,通过“在创造中成长、在创新中成才”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研究生科研品质。在研究生中开展培养自身科研创新意识、抵制诚信缺失和学术失范的大讨论,使研究生对在校期间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名人名家系列讲座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升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倡导学术争鸣的良好风气,促进学术思想碰撞,为搭建高起点、深层次、大范围的思想教育平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2013-03-29.

[2]刘莹.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160-161.

[3]王沛.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6):191-193.

[4]文静.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8-19.

[5]冯斌.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与研究生开放实验室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6-9.

[6]徐亚清.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8-101.

[7]巩文红,仇贵生,李建军.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9-92.

[8]齐颖.基于科技创新视域下的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工作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6):210.

科研创新机制例6

引言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配电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0年1月,是集团公司直属机构,定位于公司进行配电网技术研发、应用技术推广和技术支持的基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提高电网技术水平、科技进步、提高经济运行水平,从而增加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12年2月,中心立项开展运营管理创新机制研究,根据集团公司对配电网研究中心的功能定位,围绕企业化科研机构及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两大职能,探讨包括管控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制度创新框架,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的科研机构新制度,推动配电网研究中心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型实体,并具有决策机构、运行管理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的制约体制;实现既有利于科技研究与发展,又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广泛协作、公平竞争、充满生机的目标。

1.实施背景

(1) 国家战略引导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团公司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肩负着重大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中心运营管理创新机制建设对提升集团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2) 省内政策要求

近年来,陕西省提出了一系列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要求。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的有关规定,要求省属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力度,为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中心要切实按照省内政策要求,保证科研项目稳定有序进行,确保年度科技经费落实到位。

(3) 市场竞争驱动

集团公司所处的配电网行业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要确保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综合线损等关键技术指标走在前列,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供电可靠性为例,必须在连续供电上下功夫,要求10kV主网架采取双回路或双电源供电,同时,为缩短事故情况下备用电源投入的操作时间,需要加装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将人工操作交由自动装置完成,以缩短停电时间。市场竞争为科技进步提出了客观需求,这也是中心作为研究机构,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2.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2.1 中心概况

中心是集团公司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于2010年1月成立的集团公司直属机构,是公司进行配电网技术研发、应用技术推广和技术支持的基地。中心自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适应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发展的软硬件条件,具备了开展高水平、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平台。

中心属于科技型、研究型部门,从建立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伴随智能电网建设,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全面的创新战略

对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中心的影响认识不足,忙于繁冗的事务性工作,对企业的科技发展方向和战略研究不足。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配电网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市场结构的细分化、多样化,必将影响中心的未来发展。

(2)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

表现在中心缺乏长远的战略布局和清晰的科技发展规划。一些员工满足现状,创新动力不足,自主创新没有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3) 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中心科研组织机构不完善,研发平台还不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体系尚不成熟,科技项目立项缺乏针对性、延续性和整体性,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科技工作考核评价不到位。

(4)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比例不高

已有创新成果中,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成果较多,原始创新成果比例较低,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缺乏产品集成的技术优势和二次开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强。

(5) 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缺乏

中心现有科研人员中,具有工程经验的人员较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匮乏。

上述问题表明,实现中心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增强中心创新能力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2 中心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的分析一般采用PEST模型,即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以及社会(Social)这四种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企业需要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外部宏观环境可以直接、间接或潜在地影响企业,通过对宏观环境的分析,中心可以发现新的发展机遇,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威胁,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1) 政治环境

国家的能源政策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在今后的能源政策中要积极发展电力行业,并指出电力是高效清洁的能源,着力发展新能源,建立经济、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电力企业研发机构,中心将受益于国家能源政策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的支持。

(2) 经济环境

“十一五”期间,国家稳定的经济增长为集团公司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机遇。“十一五”期间陕西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奠定了电力行业发展的基础,陕西工业经济比重也大幅度增长,使得电力需求更加旺盛。同时,集团公司营业区域内,石油、矿产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带来了用电负荷的直接增长,为电力供应、电力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和多元化投资等相关业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总体而言,电力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只要经济增长,电力需求必然增长,经济发展对电力产业的发展依然是机遇大于威胁。

(3) 技术环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新能源发电技术为集团公司带来了发电业务发展的机遇,同时智能电网技术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配电网研究和应用的水平。电力系统与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技术引进力度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4)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积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也向更高档次转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为电能消费增长奠定了社会基础。

2.3 中心SWOT分析

SWOT是一种用来确定组织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方法,目的是将组织的发展战略与组织拥有的资源、所处的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晰地认识组织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明确组织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竞争优势

主营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为集团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集团公司经营水平,运营能力持续增强。作为集团公司直属研发机构的配电网研究中心具有科技研发投入充足、集团内市场广阔的优势。

(2) 竞争劣势

集团公司处在多元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待健全,依赖内部市场较强,外部市场开拓不足;人力资源总体综合素质不平衡,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

(3) 机会

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陕西区域经济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研究中心可以利用的机会来自于:国家能源政策以及电力行业政策利好,如输配分开、智能电网、新能源的利用都带来发展机遇。

(4) 威胁

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国家政策的改革例如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价格等带来的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集团内市场面临开放的挑战。

2.4 分析结论

基于PEST模型,对中心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心主要业务处于有吸引力的行业。特别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电力行业带来超常规发展,未来国民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因此,电力行业的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力行业内的研发机构仍将受益。

应用SWOT分析法,对中心发展战略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通过对中心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结构分析,认为中心面临的机会大于威胁,应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同时尽量回避短期经济波动带来的威胁,使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

3.运行管理创新机制建设

配电网研究中心作为引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的前沿部门,不仅肩负技术研发的重任,还具有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的职能。这就要求中心在履行集团公司行政职能的同时,逐步调整发展模式,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运营管理创新机制建设。

3.1 建设原则

紧密围绕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需求,以建设“多指标自趋优”的智能配电网为目标,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攻克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促进集团公司发展,为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生产经营部门及各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为核心,通过配电网研究中心的发展与综合实力的提高,全面增加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

3.2 科研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及电力行业发展方向,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与人才优势,在加强研究行业基础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基层单位的联系,分析基层单位的需求,面向集团公司的需求,发挥技术储备及科技优势,开展项目课题的研究。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的需求为起点,支持集团领导决策,支持基层科技进步为重点,占领配电网科技领域前沿为目标,重点是落实科研项目课题管理制度,以课题为依托,推动中心发展。

(1)实行项目课题申报预答辩制度

项目是战略成功的基石。不论国内或国外,任何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创新活动,都是以项目为载体,保证每个项目的成功执行,就保证了总体战略的成功。中心的自有项目及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项目在申报前由各申报人提交中心领导及专家技术委员会,由委员会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答辩通过的项目才允许上报。经过不断的修改、充实、完善,不但提高了申报项目的技术水平,确保了所申报的项目课题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可行性、经济性,符合集团发展战略及行业发展方向。

(2)加强对项目管理的落实,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

按照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及中心科技项目管理原则,由项目负责人与中心签订合同,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应加强进度、质量、资金控制,确保按合同期限实施。通过每个阶段课题实际执行情况和预期目标的对比,不断调整完善实施计划和管控措施,逐步实现向预期目标的逼近。

除中心自有项目经费由中心直接管理外,合作项目经费由中心派出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统筹安排使用,重大开支报中心领导及专家技术委员会评议,批准通过方能实施。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同时可以调动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研发活动实行“项目进度跟踪考核制”

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互相联系的,协调并进、构成整体,也需逐步补充、修改、完善。项目一经立项,在研项目就实行“项目进度跟踪考核制”。由中心领导及专家技术委员会根据合同规定的实施计划,进行分阶段检查、考核,明确每个项目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时限,根据考核情况形成个人绩效,反映在个人薪酬中。

3.3 技术研发

根据集团公司科技发展及中心现状,科技研发工作主要以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为主。

(1) 立足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由中心立足自身在物力、人力、财力方面的优势,通过对集团未来发展方向与基层需求以及配电网行业发展的前沿的掌握,利用各种实验平台,进行新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合理性、可靠性验证,二次开发等工作,从自动化系统及设备、信息与通信系统、配网调配用一体化等方面重点突破,抓住配电网重点技术,获得多项科技成果。

(2) 重视协同创新

中心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无缝搭接,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中心实施的协同创新主要面向智能配电网行业产业建立协同创新联盟,特别是与行业骨干企业强强联合,以培育战略相关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优势互补,共同推进行业发展。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中心分别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了两个院士工作站,一个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

3.4 人力资源

(1) 重视人才培养

根据人才队伍现状,中心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中心拥有集团总工程师1名,博士4名,硕士6名,人员学历高,能力强,配置基本符合工作要求。中心根据每名博士的专业研究方向,分别配置两名硕士组成学科梯队。针对中心新进人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培养:按照集团公司对高学历人才“会做小事,能干大事”的要求,培养其踏实做好日常工作,认真完成科研工作;集团公司高水平人才与新进人员签订拜师协议,通过高水平人才的传、帮、带,使新进人员迅速成长起来;对新进人员进行综合培养,力争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兼具科研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鼓励人才继续学习,在职深造。

(2) 加强人才激励

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对科技型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来说,薪金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提供一份与工作成绩和生产率挂钩的报偿。把员工的贡献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中心建立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知识产权的载体――人,对其有控制权、转让权和因其使用而有所获得的收益权。从而保护知识资本投资的高收益,鼓励更多的创新与发明,发挥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发展和国民财富增长的巨大作用;建立知识奖惩机制,员工的绩效具体化为员工愿意接受的收益,对不能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员工进行处罚。

(3) 创新用人机制

首先中心继续深化专家队伍建设,聘请高水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指导中心科研方向,同时帮助中心培养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其次,新进人员除了应届毕业生,还应该重点招聘拥有工作经验的工程人员。应届毕业生具有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但是实际工作经验匮乏,适合长期培养和发展;拥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人员具有适应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

3.5 创新文化

中心作为集团公司直属机构,要将集团公司“光谱文化”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普及运用“光谱文化”。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战略管理紧密联系,企业文化支撑企业战略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消弱企业的组织功能。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享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引导着企业战略的确立,也是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中心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应该紧密的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中心作为科研机构,应该具有科研机构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做事务实不务虚,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任务落实到人,计划落实到日。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仅是个别天才思想的闪光,更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创造的成果。因此要以团队合作为部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创新机制实施效果

在上述创新机制与措施的支持下,中心立足自有人才资源,精益管理,高效运作,与国内外电网企业、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广泛合作,先后完成了智能电网规划、智能配电网指标体系、风电场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等研究项目,彰显了创新机制的实施效果。

(1) 组织制定智能电网发展规划

在集团公司领导下,组织制定了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以建设具有“多指标自趋优化”能力的配电网为智能电网建设的终极目标,其智能电网规划时间范围为2011年到2023年,规划内容包含网架、调度、变电、配电、用电、通信、相关研究等关键环节建设,以及泾渭和榆林两个试点区域的建设方案,包含22大类105项工程项目及研究课题。

(2) 完成智能电网基础理论研究

从系统论的角度,重点研究以“多指标自趋优”为核心内涵的智能电网基础理论及其前沿技术。从分析利益相关各方对电网的需求出发,从安全稳定性、优质性、经济高效性、环保节能性等几个视角,建立智能配电网的指标体系,作为智能电网优劣的重要考核指标和建设成果评估的参考标准。与清华大学共建智能配电网研究中心,就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智能变电站系统、智能配电系统、智能量测系统、分布式新能源和新能源接入技术等方面的20余项课题展开合作。

(3) 开展智能电网应用技术研究

在应用研究层面,关注智能电网建设的各个环节,研究适用于智能电网运行环境的设备产品和控制系统,包括智能调度、智能电表、智能配电自动化、智能开关以及智能变压器等。为了满足智能电网验证与测试的需要,研究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先进电网与装备可靠性及寿命评估重点实验室,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制订、智能电网关键设备评估鉴定工作。搭建智能配电网验证与测试平台,开展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功能、通信功能、调配一体化、配用一体化及调配用一体化系统功能的验证与测试,为智能配电网产品检验以及工程项目验收提供支持。

(4) 筹建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

参与筹建了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包括可再生能源集中与分散并网工程(配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工程),智能配电工程(调配一体化工程、配网自动化工程),智能用电工程(智能小区工程)。

(5)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配电网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省部级课题6项,集团公司课题20余项,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期刊30余篇,其中,EI索引论文2篇,获奖论文4篇。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宁陕县龙筒线、龙钢线及关沙线35KV线路防雷技术研究与实施》、《宝鸡供电分公司县级配电网统一数据采集系统》均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结论

本文对配电网研究中心运营管理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PEST模型对中心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应用SWOT分析法,对中心发展战略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了中心创新发展的机制与措施,实施效果证明,相关机制与措施能够有效确保中心围绕企业化科研机构及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两大职能,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集团公司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动力。

参考文献:

[1]宋宝锋、井志忠.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力科技创新[J].经济视角,2005,06:45-47

科研创新机制例7

白马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白马园区”)位于气候适宜的南京市溧水县,交通便利,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同时,长三角地区突出的科教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科研水平优势为白马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以白马园区为载体将地区科技、市场、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和整体优势,是白马园区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将其构建成为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的关键。

1 白马园区资源条件分析

1.1 南京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状况概述

南京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十一五”以来,南京GDP年均增长18.2%。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含军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资源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南京在农业科技资源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人才资源来看,南京农业科技力量很强,聚集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20多家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如此密集的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从科研水平来看,南京农业在超级水稻研究、常规小麦育种、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动物重大疫病发生规律与防制等研究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农业科技优势。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和较高的农业科研水平为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依托现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创新机制建设,支持白马园区发展,南京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南方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1.2 白马园区资源条件分析

作为南京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白马园区集聚了园区发展的多项优势资源。

1.2.1 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目前,已经落户白马园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正在洽谈并有明确意向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地理湖泊所、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资源开发局、河海大学、江苏省林科院等9家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类高校中仅居中国农业大学之后,其农业人才优势及科研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南京林业大学利用其在林业的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他科研机构都是直属国家或江苏省的专业部门,不仅掌握大量资金、人才等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相当突出。

1.2.2 涉农企业

目前,已签约落户白马园区的企业单位有部级农业龙头企业――东方集团(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常力蜂业、沃德(天津)集团等3家。另外,南京绍兴商会意向投资1.2亿元建设玫瑰园,上海熙可携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蓝莓基地和食品加工项目。这些龙头企业的落户,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也将成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主导力量。

1.2.3 农民

溧水县总人口为41.05万人,拥有劳动力20.47万人。白马园区所在的白马镇现有人口39 336人,有劳动力20 535人,农村人口11 679人,其中农业劳动力6 821人,占总劳动力的33.2%。近几年来,溧水县每年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20期以上,培训5 000人次以上,并已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园区内劳动者的素质。

1.2.4 农业基础

近几年来,溧水县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建成了特色林果、优质畜禽、有机蔬菜、特种水产四大基地,开发出黑莓、茶叶、獭兔、有机蔬菜、旅游观光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 制约园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白马园区集聚了南京乃至全省、全国的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但由于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制约了白马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市场驱动缺乏。脱离市场导致农业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相互脱节,导致白马园区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的缺乏。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但在科研、科技创新等方面仍然缺乏市场竞争,高校、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偏弱。白马园区建立之初,由政府划拨土地和主导建设,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条件和政策来吸引高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入驻。白马园区的经营管理则实行政府部门领导、职能部门协调、企业自主运作的机制,园区自身只是日常运行管理和推动各主体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既是生产的终端又是动力的源头,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于市场并最终依赖于市场,只有推动市场这个驱动引擎,各个科研、生产等环节的主体才能流畅地运转起来,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资源合作利用机制缺乏。由于白马园区中各主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也不一样,使得彼此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强。具体表现在:①资源重置,利用效率低。白马园区中的每个企业或高校都是独立建设并且各自具备完善的功能,缺乏资源整合和功能互补,导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②信息交流不畅。白马园区内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一方面是依靠朋友、同学、师生等关系传递信息、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则需依赖园区主管部门的组织。各合作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有限,信息交流量不大,范围不广,交流不及时,难以有效地捕捉转瞬即逝的市场需求信息,更无法获得市场、科技、生产等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的信息。③缺乏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指品种、生产方法等的创新研究,还包括前向的市场调查、后向的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过程。目前,白马园区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垂直合作,即各个主体依靠其优势负责整个创新链条的特定环节,而在同个环节上的深入合作还属空白,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与东方集团的合作就是前者建设高新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负责研发,后者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负责成果转化。

3 以市场驱动为导向,建立“双向”的资源合作利用机制

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本文从资源合作利用的角度出发,以“市场驱动”为目标,建立各主体之间的“双向”合作机制,如图1所示。

3.1 建设市场创新平台

针对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市场驱动的问题,建设市场驱动的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将农业科技创新由“政府推动型”转变为“市场拉动型”,真正做到让市场连接各创新主体和推动科技创新。同时市场创新平台也可以作为合作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另一渠道,有助于保证信息交流的通畅。市场创新平台主要指网络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3.1.1 网络信息平台

网络信息平台用于上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机构的基本状况和科研情况、与农业相关的整个市场信息、农业各领域的最新动态等。该平台一方面连接白马园区与整个外部市场,便于园区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向;另一方面连接白马园区内部各主体,增进彼此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3.1.2 公共服务平台

作为一个实体的服务支撑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专利处理、金融服务、孵化功能、价值评估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等众多功能,直接为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及农民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络信息平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2 建立“双向”合作机制

“双向”指纵向合作机制和横向合作机制。“纵向”合作主要是指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横向”合作主要是指同类主体之间的合作。考虑到农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公共性质,这里主要研究不同的农业科研院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

3.2.1 纵向合作机制

①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农业科研机构拥有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而企业拥有资金和市场优势。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他们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合作:一是人才,二是科研。人才的合作形式有:高校科研机构开办培训中心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高校的一些与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系别可以针对企业开设课程,增强适用性;高校与某些相关企业合作,将其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科研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关注成果转化和推广、共享收益。②企业与农民的合作机制。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创新最终服务的目标。然而,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资金和对市场的了解。仅仅依靠农民,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撑和企业带动,很难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企业与农民合作的关键在于依靠国家的政策引导和财政资助,实现企业的带动和市场化的经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技术推广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满足农户的科技需求为目标,经过试验、示范、综合配套等环节,通过农户特有的技术扩散行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大范围、大面积的推广,改变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与农户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顺延加工和需求反馈。农民负责上游生产,企业负责下游加工、再加工和市场销售,两者分工协作,激活整条产业链,达到双收共赢。同时企业针对农民的需求反馈开发适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及不同类型农民的适用技术,提供综合的信息咨询服务。③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的合作。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的合作重点在技术推广方面。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联合所进行的技术推广可学习“杨凌”模式即科技培训模式。通过建立农民培训学校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和组织参观交流和学习,培训出一批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农民,带动周围乡镇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3.2.2 横向合作机制

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提高整体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①大型设备共享。大型设备共享的方式包括共同拥有所有权和相互交换使用权。共同拥有所有权:一些相关的大学科研机构涉及到同一领域的研究需要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可以联合申请购买,根据各自的研究能力和使用频率来确定所占的比例。相互交换使用权:各个大学科研院所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其他院所如需使用可以向中介机构申请,由中介机构与拥有方协商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向其收费。这样既减少单个院校购买的成本,又能作为设备的维护费用。②人才资源的共享。不同大学机构、不同学科领域的人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样的合作一般以科研项目主导,针对一个课题集结各个院校机构的优秀人才共同研发推广,或者各个院校科研机构依据自身的优势负责农业科技创新的不同环节。③实验基地的共享。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的许多实验基地都有很强的专业性,通常利用率不高,可以通过转让或租赁来实现共享。例如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资源利用板块,统一收集需要使用基地的主体的信息和整个白马园区空闲基地的信息,由管理部门出面来为双方牵线搭桥,在转让或租赁的方式下实现实验基地资源的共享。④信息交流与共享。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上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机构的基本状况和科研情况、与农业相关的整个市场信息,农业各领域的最新动态等,促进白马园区与整个外部市场的信息交流和园区内各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除此之外,白马园区可以开办各种正式的展览会、座谈会和专业学术沙龙等活动以及非正式的交谊会、餐会等等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就像闽台设立的高层论坛和杨凌开办的农高会一样,白马园区也应该由公共服务平台定期联合园区的各主体,邀请外界的各领域专家和企业共同参与举办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洽谈会,增进交流,开阔眼界,促进成果推广和转化。

3.3 政府基础支撑

科研创新机制例8

如果企业有了高科技、有了新技术、有了创新项目、有了创新产品、有了创新品牌,企业就有可能具有竞争能力,就有了通往市场的保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一个“胜者全胜”的永恒规则,技术领先一步,胜人一筹,就会占领大部分市场。日本、德国的汽车制造产业,拥有和掌握了先进技术、关键技术高于同行,性价比优于同行,所以占领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经久不衰。又比如,四川省的龙头企业长虹集团,由于一直贯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思想,长虹的产品冲破重重封锁,不可阻挡地打入了国际市场,目前品牌价值已超过437.55亿元。五粮液集团由于拥有高端技术,长期居市场之首,时下品牌价值已超过386亿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生命线。

二、建立自主创新平台机制是企业竞争发展走向国际市场必须走的惟一出路

首先,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国际技术贸易的局势迫使我们的企业必须打造自主创新平台机制,把根本方向把稳,把技术出路找准。改革开放28年来,我们主要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以及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实质上是“以市场换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一些产业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将逐步丧失,企业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应有的利润。我们的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30%、数控机床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人。这样一来,产品利润过低,职工工资水平很难提高,扩大内需和促进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难以顺利实现。此外,一些产业领域还在继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小到家电服装日化产品等等,国外技术和品牌主导的局面日益显现,在WTO规则下,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已成为四川省众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重大阻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自主创新平台机制,把立足点放在打造自己的自创技术品牌的机制上。

其次,四川省有自己独有资源,打造自主创新平台机制。如中医药产业,四川省有自主知识产权;还有六朵金花全国白酒名牌专利;农业优良品种育种技术,比如水稻育种,花生、水果、种养殖业;信息技术在四川省也有很强的实力;另外还有长虹、成飞、地奥、新希望、恩威、二重、天原等名牌、品牌;此外还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九寨、青城、都江堰水利工程、金沙遗址、三星堆等世界级文化底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打造原始创新平台机制,打造集成创新平台机制的良好条件。

另外,改革开放大量引进技术的无数实例证明了:真正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买得到的,特别是牵涉国防、大型计算机核心技术、航空航天等关键技术是买不到的。从冷战以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从来就没有削弱过。因此,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事关重大项目的企业,必须把重心放在打造企业自主创新平台上。

三、树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

首先,企业要主动把自身发展纳入科技创新的主体渠道,确认自己是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用科技创新寻求企业的发展、振兴、升级换代。四川省不少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锲入点找不到,“皇帝不急太监急”,尽管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呼吁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创新能力,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动力始终不强。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真正把自身纳入科技创新主体渠道,形成你要我创新,而不是市场竞争和发展迫使创新,因此,步伐老是慢一拍,这是建立自主创新机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企业应主动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渠道,这是市场的投入与产出规律所决定。科技创新投入应是一个多元投入体系,政府每年要有相当的科学合理的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投入,但四川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光靠政府财政投入是根本行不通的,就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只靠政府投入。企业应找到锲入点,找准自己技术创新点和技术创新项目,踏踏实实地投入科技创新,找到最佳增长点,形成最佳产品、产业和自己的市场竞争品牌、升级为名牌。这种科技创新投入才是强势投入股,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建立要着力解决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

第三,企业是技术成果实施转化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技术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升级形成知识产权的主体渠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品、产业必须在企业实施,创新主体必由企业充当。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利用行政手段无偿转让科技成果的运行机制,实现技术商品化,有偿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充当了现实生产力具体体现的蓄水坝主体作用。高校、研究院所的科技成果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主渠道也是指向企业的,而科研主体的外界合作研究主体,主要也是企业,与企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生产、贸易一条龙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是科研主体发展,再创成果的出路所在。比如四川省宜宾丝丽雅集团,抓住机遇,主动与四川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合作研发、技术创新,使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又比如攀钢集团找准锲入点,走产学研结合,自主创新之路,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院所联合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攻关,解决了重大综合性技术项目技术难题。

四、追求企业盈利的运作经营机制,建立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机制

企业的天职是追求盈利的最大化,无数中外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历史证明:只有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强,实现盈利最大化才有可能。使用先进技术是提高企业盈利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当代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他们在相当长时间内独占其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又凭借他们对某一领域应用先进技术的垄断,不断开发新技术,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享有垄断性利润和经济效益。就是这种对先进技术垄断的高利润追逐和强激励机制,形成了全球世界科技企业主动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内动力。不难得出:由于追逐先进技术使企业盈利的经营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内生自主创新动力,建立其自主创新机制,是企业制胜、强大的一种路径机制;而且,自主创新机制建立的基础则是由于技术创新会带来利润,有强大的物质利益驱动。西方发达国家近200-300年来,他们的工业化技术之所以能不停地创新向前,并在20世纪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快车道,确实还是利用了先进技术带来高额回报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自主创新机制。

四川省不少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当引用先进技术或革新技术时,需要付出追加技术成本,由于不一定产生盈利,而使创新不积极,使创新受内阻。所以,只有在先进技术能让企业获得更大利益时,他才愿意,才会自觉用先进技术取代原有技术,才会有自主创新。要引进、使用先进技术,首先是提高创新能力,使企业盈利,才有可能建立自主创新机制。

五、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

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有三重含义:

第一,建立淘汰落后生产力的机制,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应落实的内容。要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透支资源、能源、危害环境、生态和人自身综合发展的落后生产力、粗放的生产方式、投入大产出少、投入不产出甚至负产出的附加值低的企业,在竞争中淘汰掉,把这类项目关掉,把这类落后的机制破掉,创新一种节省资源、能源的良性循环的、环保、生态和人和谐的新机制,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素质。

第二,建立“1+n”创新技术更新机制。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突飞发展,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的发现,新技术的发明,可能在一个时期、时间处于“封锁”和“垄断”,但不可能长期“封锁”和“垄断”,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竞争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实施的机制。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一旦创新出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立马会促使其竞争对手加强同类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甚至推出性能更好价格更廉的创新产品,使创新的技术快速陈旧,迫使企业不断研发和创新技术,不断更新、不断淘汰旧技术。比如英特尔公司发明了“奔腾”处理器,出于竞争的考虑,他很快就创造出“奔2”到“奔5”等等,不断升级或创新换代。这样也势必形成千千万万的企业相互竞争。当企业引进或者创新一项新技术的同时,马上就得跟进,设想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几个超过自己超过原技术的更新的技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希望集团发展之初,进入养殖业,后来不少人跟着上同样的项目,于是他很快就又创新技术含量更高的饲料工业,还是有许多人紧跟其后,研发科学养殖饲料,这回希望集团则创新思维,企业扩张,很快就占领了全国的绝对市场,但与此同时,又开创了技术含量高的绿色乳业产业,进而又大踏步地进入房地产业、金融证券业,这里看出,希望集团始终在领跑,始终在不但创新超过原来的自己。本文把这种创新机制叫做“1+n”的创新技术更新机制。

第三,建立企业机体科技创新竞争机制。首先是企业决策管理核心环节,要启用领军人才。原则上讲,这个评价标准应让创新能力说话,让市场和实践说话,不应是其它什么标准。同时建立“上下”与“进退”机制,使他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使企业连续有创新能力,不断地领跑市场的能力,在这样的机制下构建核心机体,在竞争中确立核心机体。

科研创新机制例9

【中图分类号】G644

引言: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使得高校也开始一定的改革维新,现如今高校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开始改革出新,为了迎合时代的变革,为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高校科研管理开始一系列的变革创新。新的时代,新的问题总会层出不穷,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科研创新的思索,为了使科研研究工作顺利的适应时代的步伐,我们需要做出革新,为它的发展做重要的基石铺垫。科研工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去维护和保障科研事业的发展。

一、综合性大学科研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大学科研管理结合了多种学科、各种专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2综合性大学科研管理是以知识理论研究和动手实验研究相结合,具有综合性特点。

3综合性大学科研管理是将社会科研研究与校内教学相统一,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二、综合性大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如今,大学科研研究越来越成为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各种问题。

传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让科研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忽视科研探究的重要作用,使那种不景气的科研学术氛围充满整个校园;大学教师对科研投入积极性不强。学校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教师开始倦怠自己的这份职业,对课题研究申报的积极性开始降低。大学教师的工作一般比较自由,有些教师可以去外面做其他更好前途的工作,把教学看做一个单一的任务完成就好。所以教师真正用来做科研的时间并不宽裕,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不愿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科研工作中。因此大多数大学教师开始忽视科研研究工作,没有科研研究意识,导致教师自身缺乏科研研究的能力,同时也阻碍自己在教师职称的提升发展。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这种现象,将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管理,规正校园科研管理氛围。

三、大学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的具体方案措施

(一)创新改进科研管理运行机制模式。

1严格管理强化科研工作过程中的任一环节。

在众多综合性大学的科学研究管理过程中,一般会将科研管理的前期工作管理较为严格重视,只关心哪一个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忽视后期的工作进程,更不重视科研工作的课题质量和结果,致使后期教师科研研究工作松散,研究资源大大的浪费,也往往造成课题草草结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执行管理制度,将科研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强化管理,使得申报成功的科研课题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2加强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作竞争意识。

各所学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强化各学校的科研课题研究交流,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去认真的进行科研研究工作。现如今大学科研研究依旧以骨干教师,教授等学科前沿的领头人为主进行的工作。因此,各院校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应该团结,为共同的学术研究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科研工作顺利发展。同时应采取一些竞争方式激发他们的能力,为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3建立良好的考核Y果评价制度。

科研工作的结果对其工作的肯定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的评价制度体系,将考核结果公平的进行评价,对奖励机制的健全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为自身价值体现找到方向,并得到积极的肯定。

(二)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1对于资历较高的高级教师,他们拥有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对科研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基础技能。他们会由于年龄的增长,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会将为家庭的付出更多一点,这种现象在各所高校都比比皆是。为了改善这一趋势,学校会增加对积极参与科研研究工作的教师奖励一定的资金,吸引教师对科研研究工作的兴趣。有些学校为了让一些高级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会为他们的家庭予以一定的照顾帮助,让他们一心为科研工作努力奉献自己。

2对于一些年轻的大学教师,应及时建立和采取一些绩效考核的管理制度。提高科研参与积极性,将科研成果作为职称升职的考核标准之一,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提升每一个参与课题研究的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激发科研动力和潜能,努力顺利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得到理想的科研成果或者高质量论文。

3对于硕博研究生来说,协助导师做好科研工作是他们走向未来自主科研的必经之路,有的在导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课题研究,有的导师不愿做,完全推给自己的研究生,让他们自己完成。学校也应该给予这些为科研工作付出的学生一些激励奖金,并未他们之后的工作做好引荐工作,加强他们的科研研究积极性。

(三)革新新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手段。

为了使科研管理工作能够走上形而上的道路,我们应该变革出新型的改革措施手段,不断的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效果。引进新的信息科技手段,将信息化管理引入科研管理和运行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手段将科研研究课题的整个过程在网上进行,并且有网上监督,评价。使得公平竞争体现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使得人们能更好的便捷的采集相关应用资源,为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带来新的便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研管理应做到与时俱进,具备文理医工学科优势的综合性大学理应大力提高学校各门类科研管理能力,呼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为科研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较强的保障。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强化科研研究未来发展的桥梁支柱。学校应该积极解决当前科研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将大学科研工作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科研创新机制例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66-02

一、协同创新中心的定义

协同创新中心与传统学术联盟有着显著的区别,并且在技术应用和拓展上具备十分显著的特点:首先它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和文化创新的传承中有着很强的约束性。其次它将大学中的创新体系作为核心地位,并且将高校的科技能力作为基础,在科学技术中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后在研究范围上更具备灵活性,并且在国家学术形式的构建上要为国家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具备更多的学习途径,在研究属性上起到了协同创新的作用,对复杂性和稳定性做出肯定的判断。尤其是随着“产、学、研”的出现,需要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来加强对运营机制的整合,使协同创新更加具有有效性。

二、针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进行整合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整体结构的复合系统来说,必须针对产出效益来提高水平,同时对不公开的内部运行机制进行探索。任何内部运行机制都需要经历系统化过程的多个阶段和环节,且在不同的运行机制中还存在密切的连续性。所以要建立出完整的系统框架,对创新中的绩效等因素产生不同阶段的影响。例如以企业文化为例,它作为产出的软环境在创新中可以成为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并且能够实现知识的增值性。所以针对企业文化的创新来看,通过构建和协同可以使协同创新中心的卓越绩效受到影响。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需要一个多维层次的概念,并且在内涵和结构方面异常的复杂,所以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使其具备以下共同性。

(一)科学精神

根据科学本质进行研究,在求真和务实方面均有相应的本质,并且在科学活动的基础上,要根据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进行研究。就目前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方面来说,必须建立学术管理机制,但是在运行管理的支撑体系中要建立起服务意识,要为科研活动做出良好的保障。

(二)能够吸引相对宽容的态度

在项目协同上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不确定的决定,要考虑其风险性。但是对于有风险的项目要强调成果,并且在参与主体的过程中要对研究有着最为深远的研究意义。

(三)在机制治理上有宽松性

对于任何机制的制定必须有一定的宽松程度,并且在空间性和外在环境中能够自由,最大程度的降低对项目成员的干扰,使其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到协同创新的研究之中。这种研究形式在国外的协同创新中心中也被广泛应用,最大程度的对行政手续和管理环节进行精简,使科学精英在创新方面给予最充分的信任。

三、中心的运行体制设定

中心必须遵循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性模式,并且将能力创新作为重点,同时中心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和大学企业之间形成完整的运营模式,要以大学和企业研究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能够合理依托大学进行有效的运营分析,并且加强模式管理。所以整个中心在运行方面要将组织管理、知识探索、人员管理放在首位。

(一)组织管理

首先中心和企业之间的研究协定都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形式为主,在支持行政上需要资金、设备、人员等。从企业在其中的研究形式上来看,大学和科研人员等成为合理的研究策略,并且在进取形式和研发中来看,企业实现更加具备研究型战略,并且从研究和开发形式上来看,在技术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研讨形式来完成多方面的活动,在信息获取中通过转移新技术和新知识来完成产业化的转变,同时我国在企业管理上也应积极的根据大学发展进行平台的打造。在设备设施的资产投入,以及人员投入中形成协同合作,同时促进科技经济的同步发展。

(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完成研究过程的技术性转接,同时要保证管理模式的先进性。协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高等教育和企业整合融资的关键,能够加快学术研究成果向经济效益之间的转换。在科学、技术、企业等方面提高协调性,使科技资源能够完成高度的整合,并且通过发挥优势资源项目来提升自身的发展潜力,将复杂的工程研究过程,朝着科技型、先进型的方面进行转变,这样就能够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整体的管理定位上朝着整体系统研究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这也为多种行业创造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创新研究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成果进行支撑。研究创新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技术支持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企业提供合理的智力支持并且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学术上保持前沿的共同性,并且在整体战略研究上将整体中心的定位上作为底层的基础研究,在共同平台技术和顶层工程上保持多个管理层次。同时,能够围绕世界的溢流型,在产业研究上让产品开发根据中心的主体方向来完成,并且在战略制定的控制上保持合理的科技发挥职能,以及研发战略和研究计划的批准以及变更程序。

(三)人员管理

加强人员的团队建设,要保证核心部分的承重能力建设,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上着重科技开发和研究,并且在创新形式上通过在大学和企业中选取优秀的研究人员来完成研究组成。在很多中心企业和大学研究上,都是通过个人形式来提高协同性的。对于研究策略来说,要根据研究设计在结构性上进行合理的补偿,但是很多单位不承担中心建设,同时很多核心性的研究都要根据单位的不同建设成为主要职责,同时,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大学和企业等不同的单位,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并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保留这些人员。

四、在管理上加强经验流

协同创新中心需要有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来提高卓越的绩效能力作为发展动力,所以协同创新中心在运行上要积极吸取国际上的经验,从而提高国际和国内的经验交流。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聘请顶尖的外国学者进行讲学和交流,并且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活跃学术氛围,积极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加强主体单位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应用现有的国际合作资源,并且与国内外先进的学术性机构进行联合,可以通过导师互换来完成。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基金创新项目,并且吸引国外优秀的人才来根据协同创新展开研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完成创新服务。

五、评价机制及管理策略

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必须具备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满足高效运行和高质量的需求,在这其中管理策略和评价机制必须做到公平合理,以提高成员的主动积极性和利用均分作为管理基础。协同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科学前沿的一种体现,并且这种体现能够成为文化、产业等多种行业的领头羊。

协同创新的另一个层面是以具体运行模式为基础展开的,协同创新的整体性是通过项目的绩效考核而形成的。详细的说,我们要针对项目的完整性进行考核,并且将项目中的成员业绩进行衡量,并且在多个目标研究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在协同创新中心内容评价上要保证维度的正确性和创新性。在保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整体的运行效率。

六、在学习和管理机制上进行协调和信任

协调和信任是保证创新研究成果方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协调和信任的影响下,研究成员之间能够消除机会主义性,并且提高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加强整体合作感,使创新协调过程相对稳定,实现有效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基础。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强主体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主体间的相互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剂”,它能减少合作中的误解,为创新合作提供基础;第二,在协同创新主体选择时,应注意他们彼此的社会嵌入性,当两个合作主体之间社会嵌入越高,他们彼此的熟悉程度愈高,越有助于信任的产生;第三,要将产权和利益划分表现的更加清晰,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研究成员之间的顾虑,还能使多种研究成果结成一个整体,并且促进相互信任。

七、结语

协同创新中心是制定产出目标的主要核心单位,针对其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且完善同创形式的运行机制,在相关的管理策略中提出服务性。其主要的研究范围如下。

1.要构建适合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管理模型,并且根据其形式提取不同阶段的因素。

2.要分析协同创新中心中的主要动力源,在利益分配中要对其合理性进行必要的选择。

3.针对多种企业性质要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分析,并且在协同创新中心的选择过程中,对兼容性和兼容能力进行合理的考虑。

4.保证文化构建过程中的科学性,同时提高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培养。

本文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不影响机制之间下的相互关系,望广大同行给予认可。

参考文献:

[1]彭本红,周叶.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态博弈与防范对策[J].管理评论,2008,(9).

[2]曹万里,缪桦,陈锦.浅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C].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科研创新机制例11

本文以党管人才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上海2015年5月的《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和国务院2016年04月15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方案的通知》为依据,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高校党组织建设内容,探索高校党组织促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区域、全球科技资源的配置区域,也是全球领先的创新思想、创新技术的原创地,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先锋实验地。上海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努力引进培养具有国际科技创新视野,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推动产学研发展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同时积极吸引科创人才入党,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始终用党的先进性确保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在人才建设的层面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

首先上海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全球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逐渐兴起,国际经济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创新与科技实力的竞争。国内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过去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只有依靠知识经济,引入人的智力要素,实行科技创新,采取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其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在2014年5月视察上海时,针对上海的发展阶段提出:“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同时,对上海提出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第三,上海建立科技创新中心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短期来看,上海的人口、土地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商务成本控制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城市发展。长期来看,上海发展后劲乏力,难以支撑迈向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上海建设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以世界科技发展进步趋势为指导,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服从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不同国家和领域集聚各类科创人才,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创造功能

2015年5月,上海《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意见》提出要分“两步走”的规划,“第一步是2020年前,上海要建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是2030年,上海要建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同时走出一条符合时展特征、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城市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其总目标是把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特征是世界创新人才聚集,科技要素集中,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创新创造创意成果众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发展定位于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以及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其中重要的一项是上海要拥有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上海实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以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具有世界声誉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作为高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科研院所为支撑,要以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为依托。在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高校作为支撑科创中心的知识源头、工程和科学研究重镇、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及培养的场所、创新驱动发展的智力资源宝库,在建立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知识基础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三、明确高校党组织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的定位

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上海高校党组织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建设一流大学和科技创新中心保驾护航。2010年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明确提出,“要发挥高校党的总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根据其相关规定,高校党组织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定位主要体现为:一是为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政治保障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作用,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高校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的政治核心,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团结和带领高校科研人员,努力实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以及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需求。二是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

高校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技创新人员提供思想上的支持。应着重引导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三是在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进程中不断凝聚干部群众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凝聚各方力量。高校党组织要及时地通过深入调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协调处理好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团队与个人、学术带头人与其他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最终达到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效果。四是在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党组织建设要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依托,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把科研队伍中的骨干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力量。

四、以党管人才为突破口,全方位集聚多层次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设,实质上是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与发展。城市拥有了一流的科创人才,才能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2015年5月上海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通过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环节,来指导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之相对应的,高校党组织要以党管人才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党管人才。调动党内外的积极因素,大力开发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统筹、搞活、用好社会各类人才资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校党组织关键在于通过发挥党的组织制度优势,各方集聚、使用和培育科创人才,以人才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参与、实践与服务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校党组织要在建设中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体现党的先进性。并在人才建设过程中,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活力。

(1)确定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和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共同目标,增强创新人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高校党组织要从建设科技创新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城市以及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高度,同时考虑广大科技创新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学术带头人一起确立发展战略,使发展战略既体现学校发展需求,又要兼顾到个人利益,同时又与上海的改革发展和国家的科技发展相吻合,把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和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共同目标渗透到共同目标中,使之成为共同精神支柱。

(2)高校党组织要制定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引进模式和制度。进一步重视团队引进模式,建立跨学科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制定“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对海外科技人才团队实施整建制引进。吸引一批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科研团队。兼容并包,面向海内外不同领域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宽广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重点吸引和引进在国际科技企业中的华人科学家,建立其示范效应。

(3)加大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从学校内部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健全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后备力量建设。在高校中,党组织要起到核心作用,在吸引、凝聚、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方面积极探索。在组建高校科研团队方面,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参与人才引进方面的选拔工作,在人才筛选、任命、培养等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

(4)积极对接上海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已有的人才项目。坚持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与发展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互结合、项目与计划资源不断融合。运用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国际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基地。

(5)高校党组织要在广大创新人才中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把推进高校产学研、服务人民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的一个方面。完善对外交流和宣传,多方展示团队成果、优势和潜力,积极协调帮助高校内部、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和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形成校内外优势互补的格局。

(6)完善高校各领域各地区的人才引进及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利于人才潜力发展的引进、评价及激励制度。建立多类型的人才评价、考评机制、再培训机制。人才评价标准不仅参考学历、专业、专利、论文、职称,而且还要参考其社会服务、创新成果、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倪朝霞.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3).

[2]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肖林,周国平,严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