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学变化现象

化学变化现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6 09:31:35

化学变化现象

化学变化现象例1

二、导入简洁有效,短时间内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化学变化现象例2

【中图分类号】G610

自古以来,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教育、授业,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思想,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典范,一代又一代,教育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就从那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从此中国的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直至今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学习知识。各种各样的大学遍布世界各地,人们都想考取名牌大学,得到高等的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满肚墨水、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幼儿园的教育。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所要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里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求幼儿获得多少的知识,会背古诗、认识多少个字、会做几道数学题,而是以孩子开发智力为主、开拓创造力、训练正确的认知能力,比如上厕所、吃饭、整理玩具、进行游戏、分饭菜、捡树叶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微小示例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专家鉴定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迎合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纳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严重危害了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在生理心理上,也与幼儿的发展规律不吻合,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现在双语幼儿园已经全面遍布起来了,家长不让孩子学习英语输在起跑线上,不嫌贵,纷纷把孩子送到双语幼儿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对幼儿身体发展的影响。幼儿园阶段是幼儿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压力过于大,把孩子的玩耍时间剥夺,强制性、长时间的要求幼儿学习专注,导致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久而久之会出现反应迟缓,经常发呆等症状,必然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正常发育。现在的幼儿园普遍让幼儿呆在教室里面,拍麻烦,大多给幼儿玩一些积木,都不愿带幼儿走出教室,享受一下大自然,使孩子的游戏时间缩短了,同时也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多给孩子去大自然看看的话,更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指出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加强冬季锻炼。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的锻炼幼儿肌肉,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普遍会组织去亲子春游,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然而教师们在讨论到什么地方去春游的时候,都想要去远一点的地方,可真正定下来的还是本地周围的小旅游区。上次在经济开发区实习期间,中班就去了澳多奇农庄,其实有些小朋友的家长早就已经带孩子去过了。这样就影响到了幼儿园的初衷以及春游的所要达到的效果。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爱想、有好奇心、在不断地寻找新鲜感、什么东西都想去碰一下,而小学化倾向却扼杀了孩子的这种天性,剥夺了孩子在玩耍中该得到的乐趣。强大的压力压在一个幼儿园孩子的身上,他们在心理上得不到疏通,不像大人可以自己变通,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限,严重的危害到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幼儿出现思维不灵活,目瞪口呆,缺乏想象力等症状。

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认为以下途径可以参考:

一、幼儿园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体健康发展。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多开展室外活动,不管是做游戏还是上体育课。一方面是锻炼孩子的身体,强壮他们的体魄。另一方面是教师开展这种课程也比较灵活,提高孩子的合作、动手的能力,特别是一些个性孤僻的孩子,能让他们大胆的放开身来做游戏。

化学变化现象例3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让科技结合课堂。一是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科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直接展示出来,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此外,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活泼、生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亢奋状态,从而更易于与教师互动,保证课堂教学成果。采用现代技术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不仅愿意学习,更乐于学习。

2.统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想要实现高效学习,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在中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实行小组教学模式,将班级学生根据学习能力与基础水平进行调节,从而推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竞争就有压力,在团体小组竞争模式下,每组成员都有着一定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实行小组竞争模式,可以促进组与组之间的显性学习竞争,每个组都不愿落后于人,必然奋发学习,组内可以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团体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

3.活用游戏模式,调动学习激情。兴趣是人类学习的根本动力,而游戏则是激发兴趣的最好途径,这点在中专生中同样适用。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依靠教师和书本,虽然有了教学内容,但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游戏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保证教学效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实行游戏模式也可以在教学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高效学习

1.重视学生基础。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单词是首要前提。作为英语的基本组成单位,单词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先应要求学生了解基础单词的意思,能够读准,熟练掌握音标,达到看见单词便读出音节的口语水平。另外,教师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词汇单词组成规则地了解,教导学生单词的构词方式,提高学生词汇表达能力。此外,加强对单词的结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力,通过关联法、联想法等记忆手段,实现英语单词轻松记忆。

2.提高学生语法知识的了解水平以及运用能力。作为一种广泛性的语言,英语有着自己的语法规则,如同汉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用法。此外,英语中有些词有着独特的固定用法,这些词语的组成便出现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只有学生记多了词汇才能熟悉各种词组的性质特点,熟练掌握语句的构成,减少语句表达时的思考时间。中专英语教学有着宽广的教学面,其内包含的单词内容较多,学生死记硬背是难以学好的,因此,要学会灵活记忆。例如将词组分类记忆。根据词组的特性,词组主要分为三类:介词性词组、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在英语教育发展中,教师经过总结将其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让学生从中了解英语语句的构成,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完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变化现象例4

一、心中有数,明确实验的目的和

重点

每一个实验的设计都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完成某一学习目标而设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果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验,了解实验前后物质的变化,那么,观察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那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经过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形状在实验中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在实验中不仅物质形状发生变化,而且其本质也会发生变化,会产生新物质.

例如,“镁带燃烧”和“电灯通电发光”的实验,两个变化都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一个是化学变化,一个是物理变化,镁带燃烧过程中会生成氧化镁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后只是发光了,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观察的重点是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要明确实验观察的顺序

实验操作有一定的顺序,观察实验也有一定的顺序.一般而言,实验观察的顺序是:(1)反应物的色、态、味;(2)反应发生的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4)生成物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

例如,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淡黄色的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三、要能抓住主要实验现象

有的现象很明显但它不是主要现象,主要现象就是最能揭示变化本质的现象.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是明显现象;生成一种不同于铁的黑色固体是主要现象.透过现象,我们即能揭示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当然,对于有些实验而言,某一现象既可能是明显现象,又可能是主要现象,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既是明显现象又是主要现象.

四、注意现象描述的准确性

描述和观察是一样重要的.观察得仔细,但描述不准确、不规范,实验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描述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区分现象和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结合理论,但是不能盲目地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对号入座.

例如,在碳酸盐中加入酸,有气泡产生,这时候就不能描述成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2.用词要准确

例如,白烟就不能说成白雾.白烟和白雾形成的条件是不一样的.烟是固体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体小夜滴扩散到空气中.如,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浓盐酸甁塞产生大量白雾.同样,白色也不能说成无色,如白色氯化银沉淀不能说成无色的氯化银沉淀,纯水是无色液体不能说成是白色液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等.

五、要注意将观察与思考有机结

合,带着问题去观察

观察必须与思维相结合,才能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因此学生不仅要写好观察记录更要注重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形成探究结论,达到实验目的.这样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概念的形成都是有帮助的.

化学变化现象例5

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学习化学知识时,学生不但要从宏观变化方面进行学习,还要结合物质的微观变化来进行理解和掌握,将宏观变化和微观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现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律。通常来说,微观范围内的化学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比如分子式等,这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想象力,依据文字及图画所传达的信息,在联想的作用下,才能在大脑中实现概念的具化。想象力在微观化学中的作用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学生需要借助想象力来展现其形状、变化、组成、相互作用力等。第二,物质的物理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三态变化、溶解、电离等,这种变化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因此学习物质的物理变化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第三,与物理变化相同,对物质化学变化的教学同样需要学生具备想象力才能进行。

2.化学学科中的创造想象

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学生主动认识化学学科、提出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阶段。初中化学的相关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层面上,因此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化学问题时,必须要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自主地提出猜想与假设,分析问题可能得出的答案;之后在有限的条件下,再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验证,并在试验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这样整个求证过程都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了锻炼。

二[:请记住我站域名/]、培养中学生化学学科想象力的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常用的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型启发法,即根据自然界中事物特点、规律、变化等,通过联想创造出具有相似性质的事物的新形象;拟人法,即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将抽象的、微观的事物想象成人,通过对人的具象认识来理解抽象和微观的事物;假设法,对现有的事物进行未来假设,然后验证。此外还有夸张法、联想法等。

2.注重“三重表征”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

化学教学中的“三重表征”是指化学事物宏观、微观及符号的表达。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时要能够分别从微观、宏观及符号三个事物表征上进行理解,并能够在三者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发现事物进行宏观变化时,学生要能够进行微观想象,并进而运用数学符号表达出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形成“三重表征”意识以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对于抽象性较强的微观化学,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模型、图画、多媒体等手段来向学生展现相关知识,将物质的微观变化通过各种工具及手段实质性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实践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自然现象,多注意身边的事物,使学生获得足够的表象积累。

3.以教学环境为依托,通过讨论合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化学变化现象例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65-01

小木木老师在一次主题为“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课上,按照新课标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要求学生用FeSO4与NaOH溶液混合,制取并观察Fe(OH)2的实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在检查学生对于现象描述的情况时,小木木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不会对实验现象的进行描述,很多学生将现象描述为“溶液变色”、“液体分层”、“出现沉淀”等等。

看到这样的现状,结合以往批改实验报告和测试题的经验,小木木老师突然意识到:很多同学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知道如何描述化学反应现象,在撰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存在现象记录和表达的障碍,在回答实验题目时常常因为词不达意而丢分。小木木老师觉得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十有必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小木木老师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首先,小木木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对现象的描述,通过展台展示了学生描述的结果、并对学生的描述作了以下分析:同学们说“溶液变色”说明大家只关注到颜色的变化,而没有注意到物质状态的变化、或者对物质的状态变化视而不见、或不会描述状态的变化。同学们说“液体分层”说明大家注意到了状态的变化但不会描述,事实上是生成沉淀。只说“出现沉淀”说明大家注意到了状态变化,但忽略了对颜色变化的描述。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大多数同学还不知道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该注意什么,还不知道如何描述实验现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各自的不足。

然后,小木木老师以“向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为例,结合教材对实验现象描述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观察实验现象究竟要观察什么

观察实验现象要观察实验操作前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要观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要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颜色、状态、气味等人能感知的变化,要观察操作后变化的结果。例如在观察FeSO4 与NaOH 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现象时,要观察FeSO4 溶液的颜色、还要观察加入NaOH溶液以后产生沉淀的颜色和颜色的变化。

2 如何记录实验现象

通常依据操作的先后顺序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实验现象记录。由于一些化学反应非常迅速、现象转瞬即逝,所以记录实验现象时不能像描述现象一样逐字逐句书写,而应采用符号、图像、关键字词的方式进行记录,记录的结果能帮助实验者完整描述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例如在记录FeSO4 与NaOH 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FeSO4 (浅绿) NaOHFe(OH)2 白灰绿红褐

3 如何描述实验现象

和观察实验现象相似,按照操作的先后顺序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现象的描述,描述时要指明实验的操作和操作的结果。例如在描述FeSO4 与NaOH 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应该说成“用长滴管向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这句话完整、清晰地描述了FeSO4 与NaOH 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现象。“向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这句话描述了实验的操作,而“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句则描述了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由此、小木木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描述实验现象的一般格式:

化学变化现象例7

设置某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标,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而确定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带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要明确实验观察的顺序

一般而言,实验观察的顺序是:1、实验仪器的选择与连接?摇2.药品放置的部位?摇3.反应物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摇4.反应发生的条件、催化剂、反应操作方法?摇5.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摇6.生成物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按照上述顺序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淡黄色的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观察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特点时,应先观察整套装置是由发生装置、导气管,收集装置等三部分组成,然后观察每个部分都是哪些仪器组成,选择这些仪器的依据,最后再观察它们是如何组装成整套装置的,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学会观察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特点的程序,便可依此程序去观察实验室制取其它气体的装置特点。

三、要能区分明显现象和主要现象

明显现象是我们感观容易察觉的现象,主要现象是最能揭示变化本质的现象,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例,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是明显现象,:生成一种不同于铁的黑色固体是主要现象,透过现象,我们即能揭示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当然,对于有些实验而言,某一现象既可能是明显现象,又可能是主要现象,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既是明显现象又是主要现象。

四、注意现象描述的准确性。

描述和观察是分不开的,观察得仔细,但描述不准确、不规范,实验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描述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有:

1.把现象与结论混同,如:描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把有黑色固体生成描述为有四氧化三铁生成,在碳酸盐中加入酸,把有气泡产生描述成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就都犯了这样的错误。

2.用词不当,如把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白烟说成白雾或白色的烟雾(化学上的烟和雾是又区别的,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还有的把“加热”说成“点燃”;“熔化”说成“溶化”等。

3.“发光”“火焰”不分物质燃烧时,一般伴随着火焰或光,二者要正确区分。“发光”一般是固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火焰”是气体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等。

化学变化现象例8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6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做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1]。另外,收集与分析特定的现象,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化学家傅鹰所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无论“证伪”还是“证实”,反应现象无疑是最有力的证据或判词。可是,部分实验的现象受到反应物本性、试剂浓度、反应温度及观察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或者因实验设计的原因导致现象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精密仪器(手持技术)被引进到中学化学课堂中,解决了部分困扰传统实验的现象清晰呈现问题。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覆盖有限的实验内容[2],而且成本、便利性等原因,也限制了精密仪器在课堂教学中的规模化使用。因此,能用常规方法解决的实验就不必用高精密度仪器[3]。如何通过常规仪器和试剂呈现清晰的反应现象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常规实验中的指示剂在促进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上能起积极作用。

1 通过指示剂化“不可见”为“可见”

化学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但观察微观世界必须借助一定的实验手段,如学生已经知道用石蕊、酚酞可“看到”溶液中的H+、OH-。因此,指示剂可将一些“不可见”的反应现象变为“可见”,促进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

实验设计1 以酚酞作指示剂,探究Ca(OH)2与Na2CO3的离子反应。

实验1-1 在试管中加入2 mL饱和澄清石灰水,滴加0.1 mol・L-1 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1-2 在试管中加入2 mL饱和澄清石灰水,滴入2滴0.1%酚酞,溶液变红色。再加入少量Na2CO3固体。生成白色沉淀,但红色无明显变化。

离子反应是典型的微观过程,笔者结合《化学1》[4]中的“交流与讨论”栏目设计了这个实验带领学生顺利“入境”。通过实验1-1让学生从复分解反应的角度认识Ca(OH)2与Na2CO3的反应,并就此设问:Na+与OH-是否也如化学方程式那样结合呢?实验1-2通过酚酞“看到”OH-的“表现”:自始至终都留在溶液中,未与其他粒子结合。至此,学生通过“观察”清晰的反应现象认识到Ca(OH)2与Na2CO3的反应实质是Ca2+和CO3

2-之间的离子反应。实验1-2中的Na2CO3应选择固体,避免因溶液被稀释使红色变浅,影响后面的分析。

实验设计2 以酚酞作指示剂,探究NaHCO3与Na2CO3的相互转化。

实验2-1 在2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2滴0.1%酚酞,再加入少量NaHCO3固体,振荡。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2-2 在2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加入2滴0.1%酚酞,再通入CO2气体。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2-3 待实验2-2的溶液颜色不再变化后,加入0.1 mol・L-1 MgCl2[5]溶液。无沉淀生成。

由于NaHCO3与Na2CO3的相互转化无明显现象,教材中未安排相关实验。笔者发现,可根据溶液碱性变化,用酚酞作指示剂,清晰呈现两者相互转化的反应现象。实验2-1的“红色变浅”使学生“观察”到了溶液中OH-减少,即HCO3-可与OH-反应。实验2-2、2-3的“红色变浅”及“无沉淀”让学生“观察”到了CO3 2-可与CO2生成HCO3-。在实验2-1中:NaHCO3要选择固体,避免因溶液被稀释使红色变浅,干扰后面的分析过程,而且一定要在NaOH溶液中加NaHCO3,否则,学生会产生可能两者并不反应,但因加入NaOH造成溶液碱性增强使红色变深的干扰性思维。

2 通过指示剂化“模糊”为“清晰”

生动有趣、新奇好看的反应现象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但有些实验由于实验设计、观察距离等原因,或因持续时间短,造成反应现象不能清晰呈现,进而影响化学知识的生成。借助指示剂能化“模糊”为“清晰”,实现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

实验设计3 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探究FeCl3和KI反应的反应限度。

实验3-1 取3 mL 0.1 mol・L-1的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滴,再将溶液分为2份。

实验3-2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0.1 mol・L-1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3-3 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2滴0.5%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本设计是对《化学2》[6]中的“活动与探究”栏目的改进。原设计是用CCl4萃取I2后观察颜色,但因生成的I2很少,萃取后CCl4层紫红色并不明显。改进后,通过实验3-2的“红色”、实验3-3的“蓝色”让学生“看到”了Fe3+、I2。在FeCl3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存在Fe3+,是因为Fe3+与I-不发生化学反应吗?实验3-3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实验设计4 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探究SO2的还原性。

实验4-1 取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加3滴0.1 mol・L-1 KSCN溶液,再滴加SO2水溶液。红色慢慢变无色。

实验4-2 取1 mL碘水,加3滴0.5%淀粉溶液,再滴加SO2水溶液。蓝色慢慢变无色。

利用Fe3+、I2证明SO2的还原性是试题中常见的素材,故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这两个实验。但FeCl3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碘水由褐色变无色的颜色变化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特别是后排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反应现象。以KSCN、淀粉作指示剂,通过提高反应前后颜色的对比度促进了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其中实验4-1中因为生成Fe(SCN)3造成氧化性减弱,红色褪去较慢(把SO2和Fe3+的方程式写完,再去观察,溶液已变无色)。

实验设计5 以洗涤剂作指示剂,探究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3 mL 0.1 mol・L-1的Na2CO3、NaHCO3溶液,再滴加3滴洗涤剂,轻轻振荡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1 mL 1 mol・L-1的盐酸。装NaHCO3的试管泡沫上升快,装Na2CO3的试管泡沫上升慢。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学生观察。改进后,通过洗涤剂产生的泡沫使学生能“持续”地观察和对比,反应现象非常明显。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必须用实验“利器”,观察反应现象收获“事实”,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化学知识、反应原理进行“求是”,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规律、捕捉灵感,积极开发和设计出操作简单、现象清晰的实验,为化学教学提供实验素材,丰富实验教学,让“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化学,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化学教学,2012,(1):25.

[2]吴俊明.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下)[J].化学教学,2013,(11):6.

[3]吕秀丽.使用二氧化碳和pH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2012,(1):51.

化学变化现象例9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想象能力 培养

心理学上认为:想象是人脑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是在因素。”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能力不仅在艺术、设计、音乐、文学、科学等领域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化学学习领域中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1]。

1、想象能力的作用

1.1借助想象能力,人们可以补充自己的认知

想象能力对人的认知具有补充的作用。当需要理解的对象很难直接感知或根本就不存在时,想象可以弥补对对象认知上的不足。例如,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要想能解读到作品的内涵、领略到作品的美,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能力来完成。想象能力越丰富的,所感受到的美感就越多。如,古代历史当中发生过的事件,人们无法亲自去感知,但可以想象;在化学学习中,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根本无法感知它,但可以想象它。学生要想把握化学现象的本质,就必须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借助于想象能力,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一个微观的化学世界,把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统一起来,才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建立对微观化学世界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补充认知上的不足,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2]。

1.2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学科思维方式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学习化学科学,不仅要求能够从宏观上对物质的变化进行观察与描述,还要能够从微观结构上对其进行解释,探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微观奥秘,以此来深刻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只有把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统一起来,把握化学现象的实质才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习化学科学必须能够从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联系的角度来促进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能透过宏观现象抓住其微观本质,通过微观本质来推测其宏观性质。而学生要想能够理解微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没有想象能力是不行的。因此建立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化学科学知识,进而提升其科学素养。

2、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的教学建议

2.1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通过讨论合作促进想象能力的发展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必须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真实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充分的想象。例如,在“生活中的酸和碱”新授课的引入时,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酸和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品尝山楂、酸石榴、柠檬、桔子、等生活中的酸,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尝起来酸酸的食品中应该含有同一类物质酸,然后通过探究、讨论、想象,引导学生们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使他们意识到酸的性质主要由电离出的氢离子体现的,通过模拟动画演示变抽象为形象,有效突破难点。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交流,自由地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2.2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的想象

微观的化学世界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要借助想象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水平以及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多数学生理解起来都很吃力,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运用现代技术模拟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和直观性。它集中了幻灯、投影、录像的优点,可以展示生动的图像或动画,可将板书、各种图片、音乐、动画等编制在一起,以其图、形、声、动态演示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共同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软件以生动的图像、模型或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可以使微观的过程直观化,抽象的过程形象化,并且能够把宏观的现象与微观世界中的微粒运动联系起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深化学生对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辨证关系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进行科学、丰富的教学设计,又要利用好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提课堂的教学效率。

2.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单纯的传授与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要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想象能力的发展)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其终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今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薄弱,学生不能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的意识,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建立自信、提高联想力以及加强记忆力中的重要作用。

3、结论

总之,学习化学科学,不仅要求能够从宏观上对物质的变化进行观察与描述,还要能够从微观结构上对其进行解释,探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微观奥秘,以此来深刻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只有把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统一起来,把握化学现象的实质才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科学,对于抽象的、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微观化学世界难以理解,学习化学科学必须养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必须要借助于想象能力。因此建立对化学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科学,并运用想象能力来理解基础的化学知识,进而提升其科学素养。

化学变化现象例10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mL水、50mL酒精倒进100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化学变化现象例1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要搞好实验教学,其首要环节是教会学生对实验的正确观察,体现在:一是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以获取准确的感性认识和印象;二是对观察结果的科学加工和记忆,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即应做到观与察,看与想的综合。那么,如何正确观察实验、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观察能力呢?

一、正确观察化学实验

(一)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设置课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

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

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

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3、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置有何特点等);4、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等);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

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

随着实验的深入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如果不能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往往会因为观察的片面性而导致种种问题,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更为严重的是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失败或危险。所以在试验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在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观察

就是让学生把观察对象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等都细致地观察出来。如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全面观察,就是要让学生观察到木炭在燃烧前后的色、态、味的变化及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不仅观察到产生的光、热等明显现象,还应观察到燃烧中有无产生火焰及其它的细微现象。否则会导致学生因观察不细致,而错把木炭燃烧的“白光”记为“白色火焰”。同时还应让学生记录观察内容,分析该反应的条件、速度、发光发热的原因,变化的本质及生成物的性质,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要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参加活动,从多方位对实验进行细致观察,必要时对实验进行反复演示及对比演示;还要加强对观察内容的综合分析,以使学生获得深刻、全面的认识;有意识地按计划、按步骤地设置观察过程,以更好地提高观察效果。

(二)要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观察

在实验中,一方面当有些化学反应现象通过单一观察而不能分辨时,要运用对比观察,以提高观察质量。如观察木炭、铁丝在燃烧时有无火焰,可将其与硫、磷的燃烧现象进行对比,效果会更明显;另一方面当有些现象需要把握其实质时,往往也需要进行对比观察。如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可设计实验,将二者分别与淀粉碘化钾试纸、水、硝酸银溶液及苯等试剂作用,同时进行对比观察,可找出二者本质的不同。在进行对比观察时,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对比实验,同时还应指导学生亲自实验加以观察,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对比观察能力。

(三)要引导学生分清观察的主次,把握本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