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济和社会效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19 18:20: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和社会效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和社会效益

篇1

一、引言

“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立医院的最终财务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让病人享受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同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即当医学人道主义与功利主义发生冲突时,公立医院要坚持医学人道主义第一的原则。

为更好地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目的,加强财务管理就成了公立医院财务工作的核心。由于政府对卫生资源的成本投入较少,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要对社会的公共卫生服务承担责任,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又不得不面临自负盈亏并实现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佳保障。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医院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服务模式。

二、途径

(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

医院预算是各科室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协调工具、控制标准、考核依据,对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编制预算的起点必须有各科室各部门的参与,否则会造成预算的随意性很大以致形同虚设、无法执行,降低了医院资金的运营效率。编制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根据单位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事业发展计划,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

医院预算是控制日常业务、经济活动的依据。在规范的流程控制下,医院要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并将预算逐级分解落实到科室以及责任人。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比分析,发现偏差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调整,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使用。

全面科学的实行预算管理,利用预算对医院各科室和各部门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分析、调整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单位的经营活动,促进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进而防范和监控医院财务风险,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医院的运行效益,完成既定的目标。

(二)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成本

由于医院承担着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影响着政府在公众中的社会公益形象,因此加强医院财务收支管理是保证公立医院履行社会公益职能和创造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1.对医院收入的管理

强化刚性的收入预算管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医院预算要在强调综合绩效的前提下确定各部门的医疗收入预算,对一般临床科室要鼓励通过提高服务和技术质量扩大病源,提高收入;对特色科室要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吸引病人,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逐渐降低药品、检查收入预算的比重,并明确降低的幅度标准,将其纳入综合绩效考核.。

加强对医院收入的控制,实现收入的全过程控制。对于大型设备检查和特殊用药,要求科室必须严格把控,并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避免滥检查、滥用药。

寻找扩大业务收入的合理途径,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医院要增加业务收入,充分挖掘医院内部潜力,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扩大医疗服务项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对医院支出的管理

实行支出预算管理,保证费用总量监控。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既要保证医疗业务正常运行,又要合理节约的精神,合理确定资金比例。

加强成本控制,建设节约型医院。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减少冗员成本支出,并制定相应综合绩效指标考核。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管理系统。

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医院应制定资金收支审批制度,并严格按审批程序办理审批手续。资金的使用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讲究经济效益。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医院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隐患,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医院实现经营目标,降低医疗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医院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预防经济犯罪,规范会计行为,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证。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涉及到医院内部的各个部门,贯穿于各项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而制定的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的机制是依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施行财务管理而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对预算、收入、支出、货币资金、药品及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债权债务、财务电子信息化等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检查。

财务部门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和实施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涵盖了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因此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加强制约和监督,并辅以信息技术为根本推动力的网络经济提升内部会计控制的技术手段,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行,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2

    一、社会效益是前提 

    作为主办方的湖南卫视一直以来都是走在娱乐最前沿的省台,是娱乐界的领头羊,风向标。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能把一档娱乐选秀节日做到具有国际影响力,其商业操作、策划、包装等等,无疑都是成功的。但“超级女声”成功后所引发的严重跟风现象应当是湖南卫视最感头痛的事情。特别是“超级女声”的节目赛制被一大批选秀节目所克隆,很多类似电视选秀节目动不动就PK,A进B的晋级赛被广泛盗用。有些节目更加直接,连节目的程序都不去修改,而直接套用“超级女声”的操作模式。众多此类行为加剧了电视选秀节目的恶性竞争,同时也凸现了我国对于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健全。而这也正从另一个方面凸现了“超级女声”的优势。尤其是纯女性比赛和整体的比赛赛制、规则等方面,都是咱们中国电视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否则,也不会出现异常重视品牌保护的国际大型传媒机构要购买“超级女声”的电视节目制作模式和纯节目带的情况。 

    这里所要阐叙的媒介的社会效益,依我看来就是“超级女声”这个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了。试问,在社会影响力已经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我们还用得着发愁经济效益这等问题了吗?大量涌入的广告赞助商,争相的为能得到栏目的黄金时间段而拼得你死我活。在招商会上,一千万一千万的叫价争夺,那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当然这幕后笑的最开怀的没过于湖南卫视以及天娱传媒了。姑且先不谈这些,总之,能满足受众的节目就是好节目。正如吴海荣说道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不必然导致损害传媒的社会效益;满足受众的要求既是传媒社会效益的要求的基础。也是传媒经济效益的要求和基础;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不必然产生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相反,正是二者相互统一的要求和基础”。超级女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湖南卫视能把一档娱乐节目在短短三年的时间早做到国际影响,其商业操作、策划等等,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 

    而这一娱乐节目之所以风驰电掣般的风靡华夏大地,引得无数男女高声尖叫,其中最主要打动大家的原因,应该就是一“超女精神”了。而它最具特点的体现就是:在时下年轻一代缺少信仰的时候,“超女”给了她们激励,激励她们勇于拼搏、自强不息,让每一个有梦想的女孩有了一个施展拳脚的空间,并让她们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我想唱歌可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如今,“超级女声”完全颠覆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给“超女”足够的表现空问,让自由歌唱成为精神焕发、积极进取的奏鸣曲。而每一个到“超级女声”舞台的人都是需要勇气的。从18岁到80岁,无论年龄差异多大,地域差异有多大,她们都在“超女”的舞台上想唱就唱,唱得响亮。这应该也是21世纪的中国人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就象每个人部在找寻属于自己的快乐。在“超级女声”舞台上,快乐是属于大家的,不管歌唱得怎么样,开心、快乐无疑是最重要的。可以说,“超级女声”是一场署名快乐的精神盛宴。当然,“超女”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诚如今年年度总冠军“尚雯婕”的黑马传奇,所能映证的是:只有平凡的人才能创造奇迹,打拼出人生的精彩。 

    同样,站在“超女”舞台上的每一位超女都是坚强的。面临一场场残酷的PK,她们用她们的坚强感染并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坚强。 

    超女感动天下。“快乐中国,感动中国”,是湖南卫视的品牌宗旨。在这个“娱乐并营销着”的时代,大众早已开始了他们的狂欢,这种狂欢是自发的,不由自主的。生活中充满意趣,生活中充满向往,生活中充满欢乐,生活中充满微笑的意味。参加这个狂欢的不仅是大众,同样还要有商家,他们的“上帝”需要他们同样提供感动与快乐。 

    人的一生是在故事中度过的。故事的本质是要通过情节感动人心。在媒介经营当中注入戏剧性,将使其在必要的时候像戏剧情节那样曲折、突如其来或激动人心!“超级女声”

    真正做到让粉丝们一次又次地在“PK故事”中被感动。每位超女都是粉丝们自己选出来的明星,都是一个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生动、感动人心的励志故事,这应该就是“超级女声”成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当“超女”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一起为“超女”呐喊助威的时候;当“超女”们走进聋哑学校,和聋哑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在湘南出现灾情的时候,“超女”们站在了公益舞台上,为灾区群众募捐的时候……太多的公益之举,让“超级女声”的意义又更加的深远了。 

    总之,能够让中国人感动并快乐的品牌,很有可能成为中国驰名品牌:能够让全世界感动并快乐的品牌,很有可能成为国际着名品牌。品牌的影响力越大,社会效益也就越大,同时创收也就越来越可观了。由此,社会效益作为成功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21-01

群众文化工作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的体现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成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文化工作逐渐呈现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其主要的表现在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公益性上。

一、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作为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群众文化的重要社会价值和作用也越来越凸现出来。

群众文化工作要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所以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倡导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把握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鼓舞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斗志,就能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高尚有趣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丢弃假丑恶,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人们就会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把高尚的先进的文化思想融于头脑中,变成自觉的行动意识,就会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再者,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文化氛围,人们增强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群众文化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群众文化的经济效益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群众文化具有开放性、普及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它在不断的发展和整合过程中,结构也呈现出很大变化,其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等领域。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由于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就迫

使文化活动来积极推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科学发展等领域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和产品创新,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产业,对于扩大内需,拉动人们消费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激化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热情,人们就会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积极投入到各自的行业,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要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群众文化,除了公益性项目以外,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观念,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片面的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展许多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公益性产业和经营性产业要适应群众需求,适应市场规律,使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都迈上新台阶。

五、结语

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依存群众文化的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来推动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提高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反过来就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两者的结合才能使群众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群众文化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才能更好地焕发出青春活力,走向更加繁荣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宾.新时期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15).

篇4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企业应当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企业不能片面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做出损害社会利益的蠢事,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企业依据指引的有关精神,提高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

指引第二条指出:“本指引所称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第三条又指出了企业至少应当关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五项风险。应该说,这样的要求已经是十分清楚的了,履行这样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应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和做到的。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所赖以立足的社会。因此,企业必须与社会和谐相处,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那么这样的企业必然为社会所不容,因而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直至不能继续存在而被社会所淘汰。很多事实已经十分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安全生产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安全第一”,企业如果在安全生产上出了问题,必然会造成人、财、名三失,尤其在出了重大事故后,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这除了人们经常看到的煤矿等容易产生重大事故的行业,在其他行业中,也无不存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对安全生产的内部控制,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来控制,而事前控制是关键的控制。

所谓事前控制,主要是三条:一是组织上控制,即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监管工作,而且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到部门的责任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即对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设备和设施,该购置的就购置,该建设的就建设,不要在这些节骨眼上考虑什么“省钱”;三是抓好思想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重视岗位培训,对于特殊岗位应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无证不能上岗。

所谓事中控制,即是说制度建立后,不能只是作为应付上级或安检部门的花架子,而是要切实按照制度执行。这就要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因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只要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小洞也不能放过,该停产整顿的就停产整顿,直到经过鉴定事故隐患确实被排除时,才能恢复生产。企业还应建立安全生产的记录并存档,以备查阅。

所谓事后控制,即是说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一方面,应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妥善处理,排除故障,减轻损失,另一方面,在追究事故责任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严禁迟报、谎报和瞒报。从媒体报道中可见,这样的迟报、谎报和瞒报事例并不鲜见。

这里要认清的是,安全生产是企业内部的事,为何又成为社会责任?道理很简单:一个企业中如果只出现一点很小的安全事故,当然不能就说是社会责任出了事,但当矿井死人、工厂爆炸、汽车颠覆、毒气泄漏、环境严重污染等重大事故发生后,必然会引起社会的震动,人心的不稳,政府工作秩序的打乱,社会资源的损失等,这就演变成了社会责任。如果再有迟报、谎报、瞒报伤亡人员和事故情节时,更能成为恶性的社会事故。

三、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的产品都是要和消费者见面的,消费者才是产品的最后“质量检验员”。现实中所发生的重大事故中,有不少属产品质量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厂家明知有问题却为了一已之私而有意为之;一类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产品质量把关不严造成。无论其出发点是恶意还是无意,对消费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没有区别的,只是责任人所应负的责任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指引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共设置了三条规定:第九条要求企业应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十条要求企业严把质量关,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第十一条是有关售后服务方面的要求和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应该说,这样的要求是最起码的要求,是最不能违反的要求。

为切实做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应坚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要把好产品设计关。我们注意到,一些外企经常发生汽车召回事件。究其原因,无一不是由设计环节所隐含的问题造成的,而其他生产加工环节不一定存在很多问题。这是因为,对生产加工环节出现的问题,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内部质量检查发现并加以处理的,唯独设计环节的问题不容易在一般质量检验中发现,这是因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因而,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其首要环节应放在设计上面。

其二,要把好材料采购质量关。有毒奶粉的问题出在材料环节,企业采购并在生产中使用了含毒原材料。如果能够真正把好这一道关,问题就不会那样地发生了。当然,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一味以利润为追求目标,而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甚至已经出现了问题,还在千方百计地掩盖。这说明要把好材料采购质量关,必先把好思想认识关,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毫无用处。

其三,要把好生产过程关。企业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道生产程序都有责任把好本过程的质量关,做到不合格半成品不接收,不合格产品不出生产车间,严禁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或任意简省必要的加工程序。同时,要求各级质检人员,应严格本级的质量检验,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并落实到人。

其四,在售后服务环节,要努力按照指引的要求,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应该知道,服务也具有质量问题。如果产品出了问题,生产厂家找借口推卸责任,就会给社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就会失去好不容易才拥有的市场份额,就会自绝于顾客,也就谈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

四、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在很多恶性事故中,往往有一个环境保护问题。可以这样说,现在由生产企业引发的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群众意见很大。据有关资料提到,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的污染严重。地表水的污染也不容乐观。据报道,松花江上游化工厂污染江水已发生多次,成为松花江污染的主要源头。松花江上游的两岸,多达20多个化工厂,稍有不慎就会污染江水。有人指出,当经济效益与民生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维护民生利益,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因此,企业应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不能片面为了企业利益而使环境受到污染。关键之点在于企业管理层要有高度环保意识,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降低污染物排放,必要时应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和设备,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环保设施,并通过加强管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发生紧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当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节约资源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资源有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之分,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的资源,消耗一点就少一点,总有消耗完了的一天。我们的责任是,尽量节约这种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延长其利用时间。但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是,有不少企业却只顾自己的指标,而不顾这一重大的问题。现在乱采乱用的现象并未绝迹,对资源的加工还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利用效率很低,即使是对可再生资源也不能如此饕餮天物地消耗。

上述乱用和浪费有限资源的现象不能再任其继续存在下去了。因此指引要求:企业应当重视资源节约和资源保护,着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防止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掠夺性或毁灭性开发。为此,必须对其加强内部控制。一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资源节约制度,积极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三是要重视国家产业结构相关政策,特别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改造,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同时还应建立监控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主要还是应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如果企业坚持老的产业结构,坚持过时的发展方式,那所谓的节约资源必将成为一句空话。在这里,除了企业本身应采取多项措施,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尤其应重视这一工作。这是因为,不少企业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不会很自觉地去做这一工作,而必须在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下,才有可能被走上这条道路。对此,不容过分乐观。

六、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是企业应承担的另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一是促进充分就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个口号在左右着我国某些企业的管理思路,即所谓的“减员增效”,而且不少企业还将其作为成功的经验应用。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发达国家有时会采取大量裁员的办法,如果我国的企业家没有考虑我国人多、就压力大的这一实际情况,机械地搬过来使用,其结果往往是使社会为此增添了本已沉重的负担。而且,这样做也是十分短视的,因为这往往会使员工失去信心,最后导致人才流失。因此,指引要求企业保持工作岗位相对稳定,避免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批量辞退员工,增加社会负担。

二是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问题。目前在不少企业中,对员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还做得很不够,因此经常发生本是劳资双方的矛盾而演变成为社会矛盾。在这里,主要问题是在企业管理层。在一些企业中,管理层利用员工求职心切而对有关法律、法规又不很清楚的漏洞,对员工没有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也不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反而找机会克扣或无故拖欠员工薪酬。更多的是企业没有及时办理员工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员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也没有负责任地做好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没有按期对员工进行非职业性健康监护,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有的加班加点严重又不给加班工资。员工成为频受侵犯的弱势群体。

因此,企业应当按照指引的要求,切实贯彻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尊重员工,关爱员工,维护员工权益,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稳定和共同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为员工创造平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7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公共文化产业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但是,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群众文化工作中需要破解的时代命题。笔者认为,要在坚持社会效益首要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事业、合理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以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及引领价值

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要任务。群众文化工作是指对人民群众在业余生活中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性质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一系列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要始终坚持此项工作的公益性质,把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在具体工作中,要尽量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一些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引领时代文明风尚,陶冶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构建起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激发人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要坚决杜绝那些不良的“伪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积极、进步的社会风气,切实提高全民的文明程度。

二、群众文化工作的经济效益及助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于文化活动有了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多创作艺术精品,才有可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需求。党在十报告中也明确了近一阶段的文化事业发展目标,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因此,要尽量扩大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主体,鼓励、引导一些艺术家、文化艺术团体和单位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之中来。应当在确保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一定社会效益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地对于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更加丰富的文化艺术精品。

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在群众文化工作这一方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公益性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本质,确保社会效益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创建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及其社会效益的的顺利实现。在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文化市场竞争、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又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公益性文化的使命,就必须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因此,在群众文化工作实践中,必须牢牢记住,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政治、经济和政策等扶持手段,帮助那些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当前文化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的文化行业,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同时,也要打击一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价值的文化产业经营行为,推动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必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文化产业的逐步形成,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分析并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明确下一步群众文化工作目标、制定群众文化工作路线的关键因素。群众文化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要重视社会效益,为构建以社会主义价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积极的努力;而与此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已经逐步成熟的现时阶段,也要重视经济效益,构建群众文化工作机制,使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走上常态化、特色化的轨道。目前,我国文化事业正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事业改革,强化群众文化工作职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6

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创造了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种以收费还贷为特征的服务性行业,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为使用者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畅通的服务,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要顺利实现这个总体目标要求,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并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增强其运营效率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一方面要设置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其不同特征性,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规范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组织机构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作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如果可以在制度上创新,那么则可以使得运营组织的管理充满活力,并且保证工作可以按照规范顺利进行,以此来保证高速公路的社会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营运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相关的高速公路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收费管理条例》《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这些有关高速公路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更加的有效。作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再制定具体的适合自己区域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条例。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高速公路的运营可以有章可循,使工作可以更加科学而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深化服务质量,展示“窗口”风采

高速公路属于一个新型的服务性行业,它是直接面向社会的,主要是为居民的出行提供服务,对高速公路营运的管理,主要是满足广大群众的安全、舒适的乘车要求,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树立起高速公路的优质服务形象,就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定期开展道德培训和业务培训的课程,要求从业人员在道德培训中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主人公意识;第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开展有关“文明工程”的活动;第三,按照高速公路服务总则要求,制定符合各部门的细节化要求以及标准化措施。作为基层而言,其收费站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因而要积极的简历文明窗口,使群众满意其服务,作为“文明窗口”的管理人员则要严格要求,从基本的仪貌到语态都要进行认真的培训,并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使他们即使面对乘车人员的咨询也能做到微笑服务,使得接受服务的大众可以感觉到温暖。只有将这些细节要求渗透到每一步的工作中,才可以使工作人员从观念到实践都完全有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

三、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管理应该以现代管理原则为要求和依托,建立起良好的服务文化,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树立下,才可以使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实现效率与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可以像企业一样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规范化的、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员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业务的综合考评,使得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的人尽其才,使他们的潜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其具有效率和活力。

四、精简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这样的多元化投资可以有效地实现项目在建立过程中的融资,可以规避企业应该承担的风险。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也会导致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中须发一定的统一性,使得效率低下,并且在某些时候,还会造成人才浪费。作为相关地段的高速公路管理者,首先就是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合理布局各个部门,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对一些临时性增添的岗位,部门领导也可以使用兼职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营运成本,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在高速公路管理的众多项目中,以下的几种如设备养护、道路养护以及绿化等等这些比较复杂的,而且人力要求较多的,专业性的工作,可以不再本部门内部设置一些专业人员,而是采用工程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员,避免人员上的浪费,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有效的使企业实现增值。

五、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其设备以及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中。从目前来看,日本包括欧洲以及美国等,他们都逐渐地实现了智能化交通。在我国,很多的城市也正在积极地向智能化交通的方向靠近。

智能化交通指的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以解决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适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智能化交通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当客户从收费站经过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完成收费、检测以及放行等一切的步骤。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出现的可能性失误。

作为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和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积极的开发系统软件,这样可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化,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因为智能化的运用,首先可以在过收费站的时候,实现不停车收费,这样就可以缩短每辆车过收费站的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放行更多的车辆。这是高速公路提高通行率的首要条件。

六、积极地拓展高速公路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作为高速公路而言,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经营模式,作为管理层可以积极的对高速公路的价值进行开发,使其的产业价值得到体现。这需要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完善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应该加强高速公路的绿化;其次,开发高速公路的“经济走廊”优势,在高速公路沿线可以设置相关的广告牌位进行竞价拍卖,第三,开展沿线区域的互动发展。高速公路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实现临近的县市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这可以大大的扩大市场,带动沿线的经济以及旅游业或者其他行业的而快速发展。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率,建立微笑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结合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因而这有待于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发现和改进。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cogeneration, the central heating is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ive ways to save energy, and have to reduce pollution, purify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eating,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advantages, its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more and more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and high attention.

[keywords]necessity of reform; steam extraction transformation contents and operation mod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面对着世界能源危机和我国能源工业技术落后、能效低、污染重的现实,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电力工业发展已从单一发电方式到了发电、供热的热电联产方式。热电联产是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已被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 随着我国热电联产项目的飞速发展,热电联产项目的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对热电联产项目的经济评价成为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吸引投资者资金、发展电力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达拉特发电厂#1至#4机组由发电机组发展为热电联产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抽汽改造的必要性:

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满足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和达旗树林召镇供热的需要,依照《关于为树林召镇提供供热热源的函》(达政函[2009]77号)文件精神,我厂征得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同意,委托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2#机组供热抽汽改造方案、施工设计工作,先期改造1#至2#机组。从2010年开始相继对3#至4#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改造工作完成后,将拆除宏珠、天庆、宏顺三家供热公司供热小锅炉,并向其趸售。供热后既能降低供电煤耗,提高汽轮发电机组效率,还能满足达旗树林召镇供热市场需要,体现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 抽汽改造内容及运行方式:

根据市场需要,达拉特发电厂需将1#至4#330MW冷凝式汽轮机组改造成冷凝、抽汽两用式汽轮机组,即采用连通管打洞抽汽加碟阀的方式。使用的方式是:在冬天为了保证供热网蒸气,操作电动执行机构减小碟阀开度,即减少低压缸进汽量,同时也相应减少了机组的电功率;夏天不需要供热,将连通管与热网隔断,操作电动执行机构将碟阀开度开到最大,汽轮机组仍以纯冷凝工况运行。改造后的机组的最大抽气量为:400T/h,额定抽气量为:300T/h,压力为:0.35-0.55Mpa。

供热主管线为一次性建成,主管线全长为10千米,一次网的供回水压力为:1.45Mpa/0.45Mpa,供回水温度为:130/70℃,一次网的管道有一部分为架空管道直径供回水为φ1220*14/φ1220*14,其余部分为直埋式,并且加装波纹式补偿器。另外,为了与宏珠及其他几家供热公司结算热费,在主管道上加装了流量计。

运行方式:汽轮机低参数调整抽汽通过设在厂区内的一级热网加热站加热一级热网水,然后由一级热网水通过设在各热力站的二级热交换站加热二级热网水,最后由二级热网水把热量供给热用户。供热系统工艺流程为:汽轮机中低压间连通管上打洞抽汽抽汽供热蒸汽管道卧式管式换热器(汽侧)疏水泵疏水管道4号低加入口管道;一次网回水管道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出口管道卧式管式换热器(水侧)一次网供水管道各热力站的二级热交换站循环水泵出口管道。

改造后的机组,既能满足电网公司的负荷需求又能为达拉特旗供热,同时也提高了达拉特旗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地方老百姓的欢迎。

三、改造后的经济性:

目前,包头二电厂17元/吉焦而临河热电厂16元/吉焦。而通过计算我厂的水蒸气热量价格计算:

1、1kg水蒸气在0.4兆帕下、253摄氏度的情况下,所含热量为2970.68千焦/千克,当降到0.1兆帕、80摄氏度时,所含热量为334.53千焦/千克;则供热抽取的1kg水蒸汽实际热量为2636.15千焦/千克,1吨蒸汽折合成标煤量为2636.15/29271=0.09006吨,按目前我厂1-8月的平均标煤单价205元/吨计算,供热抽取的水蒸汽成本中燃煤费为18.16元/吨,折合成1吉焦为7.01元。

2、水蒸汽所含1吉焦热量应摊相关设备折旧费1.01元,人工成本0.30元,排污费0.10元。含税价为9.52元/吉焦(8.42×1.13)。

3、如果按1吉焦热量可供1.5m2,, 100万m2供热面积为70万吉焦,那么400万的供热面积计算则:280万×15.04元=4211.2万元(收入),成本费280万×8.42元=2357.6万元。

达拉特发电厂供热工程改造中热电比、热效率及其计算依据如下:

1、 热电比计算

热电比Ti=供热量/(供电量×3600千焦/千瓦时)×100%。

供热量根据北京北重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改造说明,采暖抽汽量为250t/h,焓值2938.8KJ/Kg,温度237.14℃,压力0.4MPa,疏水回水焓值502.4KJ/Kg。供热量=暖抽汽量X(抽汽焓值-回水焓值)=609.1GJ/h。

供电量根据北京北重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改造说明和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达拉特发电厂抽汽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采暖抽汽工况时发电功率288.6MW。

热电比T=供热量/(供电量×3600千焦/千瓦时)×100%=58.6%

1、 热效率计算

未抽汽供热时的热效率,依据内蒙古电力科学院提供#2机大修后的热力试验报告发电功率在294.5MW时的热耗率为8093.7 KJ/KWh,供热前热效率η=3600千焦/千瓦时/热耗率×100%=44.5%;抽汽供热后的热效率,依据北京北重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改造说明,250t/h抽汽量时发电功率可达288.6MW,当时的热耗率为6965.2 KJ/KWh。 总热耗=燃料总发热量=供热量+发电热耗

供热后总热效率η=(供热量+供电量X3600千焦/千瓦时)/总热耗×100%=62.9%。供热后热效率提高18.1%。

改造后的1#至4#机组在冬季时按供热机组运行,机组利用小时可增加400小时,同时在供热这方面也有非常可观的收益,对于改造后的热电联产机组来说,既提高了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加了职工的收入。

四、机组改造后产生的社会效益

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热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达拉特旗是煤烟型城市,大气污染中主要是燃煤产生的SO2和烟尘分散小锅炉房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和人口密集区,危害严重。

篇8

中图分类号:TP707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1.03.038

0前言

由于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和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及重车、超重车过桥数量的不断增加,桥梁结构随着桥龄的不断增长,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必然发生退化。自1940年美国Tacoma悬索桥发生风毁事故以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就是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实时监控结构的整体行为,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诊断,对桥梁的服役情况、可靠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行智能评估,为大桥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梁的维修、养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安装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提高桥梁的养护管理水平,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高效技术手段。

1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项目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在国民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愈来愈显著地为人们所重视。桥梁是确保公路畅通的咽喉,其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是沟通全线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公路交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09年底,天津市共建桥梁3000多座,其中大桥和特大桥以上桥梁302座,三、四类桥梁仍占一定比例,这些桥梁大多数是20世纪70-80年代建造,桥龄一般在30年左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荷载的增大,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交通量不断增加,桥梁的负荷日趋加重,以及外界各种因素作用和影响,使这些桥梁结构产生病害,出现缺陷,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为了保证公路交通的畅通,适应快速增长的交通量和载重量的要求,需要对这些桥梁进行养护、维修、加固和改造。在进行这些工作之前,科学、准确地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至关重要,只有正确了解桥梁的现有情况,就能选择经济、合理的维修加固方案。在桥梁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由于人员、资金等原因,比较注重新桥梁的建设。在旧桥的管理、养护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陈旧,桥梁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使得有关部门对桥梁整体情况了解不足,部分桥梁的技术档案丢失,为养护管理带来许多不便;对桥梁技术状况的掌握停留在定性了解凭工程师经验的基础上,在确定桥梁养护、维修方案时,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作决策;另一方面,养护资金短缺、人员素质偏低,桥梁的日常养护得不到保证,有些地方的桥梁甚至处于失修状态,部分地方的二、三类桥梁得不到及时养护、维修,使得桥梁的病害、缺陷急剧恶化,降低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桥梁与其它建筑物一样,其“寿命周期”也经历建造、使用和老化三个阶段。公路桥梁造价昂贵,在公路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桥梁安全、畅通、高水平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大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桥梁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和决策体系,为桥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通行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就是应用系统论思想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分析桥梁外表出现的各种病害、缺陷等现象,找出它们与桥梁内在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和预测,为其养护、维修方案的决策提供依据。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原来繁杂、无序、甚至难以完成的工作,现在变得容易实现,使原来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在瞬间完成,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桥梁的远程实时管理和决策。因此对桥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可更新桥梁管理观念,使桥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发挥有限的资金、劳力、机械设备、材料和能源的作用,做好桥梁的养护、维修工作,使现有桥梁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服务水平,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畅通无阻。

2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国内外的发展水平

美国最早开始桥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1968年美国联邦公路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桥梁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被称为“国家桥梁档案数据库”。经过三十多年的充实和完善,它具备记录、存储、更新和统计所有桥梁各项数据的桥梁数据库系统,可对公路桥梁做出评定,对候选维修、改造项目进行优先排序和决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各国开始研究开发综合性桥梁管理系统,1985年,在联邦公路局的桥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美国几十个州先后开发了各自的桥梁管理系统,然后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开发了一个大型网级桥梁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同时拥有数据库管理、技术状况评定、需求预测、以及采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进行项目方案优先排序等功能。遂后其它国家也相继开发了自己的、具有上述多功能的综合性桥梁管理系统,像日本道路公路桥梁管理系统,丹麦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加拿大安大略省桥梁管理系统等。我国的交通部公路科研所、长安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已经开始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开发了各自的公路桥梁管理系统,以交通部公路科研所的“桥梁管理系统”和长安大学的“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具有代表性,其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篇9

1、公用事业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城市的交通、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每一项都是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都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生产和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市政公用事业是联系城市各要素,发展横向经济联系的纽带,是城市适度集聚、日益社会化的必备条件。

2、公用事业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多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不仅关系到其他生产者成本状况,还关系到能否正常、稳定地组织生产活动。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生产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经济主体提供方便的社会服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公用事业的发展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市政公用事业自身的发展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间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4、公用事业的发展能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公用事业的经营目标是多元的。与一般行业主要是以经济效益来考核其经营业绩的优劣不同,市政公用事业以社会和环境效益为首要目标,在保证社会和环境效益下讲究经济效益。

二、公用事业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1、建设资金的筹措

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资金的投入光靠政府一条腿是走不通的。这些建设费的开征,保证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一块比较固定的建设资金,使得各类项目能够比较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在发展中得到了自己应得的经济利益。

2、公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

根据“谁得益,谁负担”的原则,合理收取有限的有偿使用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础设施本身就是特殊的商品,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几年来,我们在环卫行业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逐步使环卫行业步入良性循环的道路,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第一,取消4项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收费:代运垃圾费,自设垃圾桶代运费,代运医院、生物制品等特种垃圾费,公厕收费。第二,10项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收费纳入市场调节价管理:路面清扫保洁费、冲洗路面(送水)服务费、袋装垃圾服务费、工业废渣倾倒费、粪管道疏浚费、窨井清掏费、房屋沉水湾疏通费、居民清洁费、建筑物外表清洗费、公共洗车场(站)机动车辆清洗费。第三,建筑垃圾污染整治费、储粪池(沼气池)清掏及粪便代运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具体收费标准见下表:

3、引进工艺技术和设备,联合开发

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燃气企业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SCADA管网压力遥测系统,实现企业各个调度部门对于管网压力的时刻掌握,为燃气的调度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办事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使用深井阳极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方式,建设阴极保护站,可以有效降低燃气管道的泄露次数;对天然气的储存进行了有效的改造,将原有的球罐改造成储存高压天然气,加大了单罐的储气量;在管道上采用PE管、3层防腐钢管等,这一系列对于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采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燃气设备的维护成本,为燃气的查漏抢修、日常管理等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为燃气相关工作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又能降低处理费用,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4、完善各种经济责任制

篇10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42

土地整理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地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土地整理后形成的效益已作为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科学测评土地整理效果的标准。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整理项目为例,在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地处邯郸县西南部,涉及康庄乡的吝家河村、东望庄村、中庄村和户村镇的霍北村4个行政村,研究区共分一片。研究区4至: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霍北村地,东至中庄村地,西至吝家河村地、东望庄村地。项目区的地理坐标:N36°28′24″~36°44′0″,E114°16′50″~114°38′48″。

2 3大效益分析

2.1 社会效益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指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从社会角度出发,土地整理能为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通过该研究的实施可新增土地面积151.4241hm2,新增耕地率72%,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研究实施,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指土地整理行为主体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使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生态效应。

2.2.1 土地整理能有效保护耕地,改善水土流失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研究区建设达到的有路必有林、路树相依效果的减缓风害,既发展生产,又推进土地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2.2.2 通过土地整理建立防护林提高了农田抵御灾害能力

通过研究区防护林建设,使研究区内林网控制面积有了提高和保障,林网参与形成了生物生产力高、稳定性强的复合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形成合力能量流,对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抗逆性,能有效抵御干热风对农作物的侵害。

2.3 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指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整理土地过程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对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法对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2.3.1 新增耕地经济效益

根据近3a统计资料显示,研究区耕地在土地开发前,小麦单产可达3720kg/hm2,据目前市场价格,小麦为1.6元/kg,玉米为1.5元/kg,按产值的40%扣除成本。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

2.3.2 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和产出得到明显改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例。玉米、小麦单产分别由2835kg/hm2、2205kg/hm2 增加为3720kg/hm2、2925kg/hm2,总产值分别由23.48万元、19.48万元增长为30.8万元、25.84万元,纯收益分别由14.71万元、12.18万元上升为19.3万元、16.15万元。

2.3.3 静态经济分析

静态投资收益率=新净增纯收入/项目总投资=101.79/1073.36=9.48%;静态投资回收期=项目总投资/新净增纯收入=1073.36/101.79≈11a;项目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数量/项目总投资=151.4241/1073.76=0.141(hm2/万元)。

篇11

国内外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较典型的绩效评价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以及绩效三棱镜体系等。我国曾先后制定并实施过三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1993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中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三是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布实施的《国有企业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根据这一规则,工商类竞争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层面构成。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1984年,著名的管理学者弗里曼(Freeman)提出,任何一个健康的企业必然要与外部环境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利益相关者不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体目标,而且企业也是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二者相互依存。目前我国正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一切活动不仅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仅要求有好的经济效果,而且要求国家、集体、个人由此得到实际效益;不仅要求产品质量高、品种多,而且要求产销对路,适合社会需要;不仅要为企业、职工增加实际利益,而且国家和消费者也要获利;不仅企业利润增加,而且满足社会和消费者需要,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只有使社会需要得到适当满足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高度重视了社会效益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在制造型企业工业系统中,应将生态的思想融入进来,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为原则,追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各个层面的动态均衡与协调。

(二)平衡计分卡的运用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理论界和实践界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和争论,已逐步达成共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经历了从单一财务指标到含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单一指标到多维指标的发展方向。平衡计分卡就是多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典型代表。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系统思考评价的业绩评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驱动因素相结合,动态实施的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从财务、顾客、内部运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入手,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采取的战略,为每一方面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一套完整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高效的运作过程保证了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而持续的改进则提高了组织的运作绩效,实现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最终结果与绩效驱动因素、财务绩效与内部流程以及硬指标与潜力指标之间的平衡。

(三)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大多学者对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绩效管理理念。贾春福等(2001)提出了制造型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的思想。赵麟(2008),黄世英、秦学志(2010)等主张将企业利益相关群体纳入绩效评价的范畴。王瑀、曾春媛(2009)强调绩效评价中应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温素彬(2005),刘英男、戴国强(2009)等认为应综合考量企业的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经济绩效,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绩效评价因素。蒋天颖等(2008)发现制造业企业组织通过知识获取和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间接地对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秦晓蕾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战略、员工培训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张婧、段艳玲(2011)指出制造型企业不同模式市场导向下的产品创新绩效和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明显差异。三是绩效评价方法。李廉水、杜占元(2004)从人性化、科技化、环境化及未来发展四个角度提出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出发,设置了经济、科技、环境三类指标集,从而构建了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陈娟(2006)将社会目标层面和传统平衡计分卡维度一起纳入制造业绩效评价体系。姚文生(2007)指出技术创新、顾客满意、人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栾红玉(2010)建立了由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内部经营过程和供应商五部分组成的制造企业三角锥式绩效评价模型。牛丽文、张静(2005)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可持续发展六个维度,以制造企业为例,创建了综合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绩效评价研究的不同层面可以看到,非财务指标,尤其是企业核心能力、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在绩效评价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广大学者及企业家的认可。但信息化特征却往往被忽略了。基于此,笔者将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信息化这些关键指标连同传统平衡计分卡指标一起纳入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二、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分析

我国制造业不论在对内还是在对经济贸易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型企业沿用的仍然是“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建立在低层次的比较优势上。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趋于不断恶化。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节约发展、集约发展、高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为制造型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图1是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目标PESIS图。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关键业绩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品(Product) 产品质量始终是制造型企业的命脉,ISO质量体系标准成为制造型企业规范运营的核心系统。这些标准是制造型企业生存的基本目标,但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除产品质量外,产品形象也至关重要,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内部流程优化等手段不断追求产品质量、产品创新、产品周期、产品形象等指标的提升。

(二)经济效益(Economic benefit) 始终追求以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保证股东、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经济保证。

(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 提品服务质量,保证客户利益;注重人力资源发展与员工激励,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注重发展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加效率,控制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环境因素,寻求企业与生产环境的和谐发展,争取社会更多的认可。

(四)信息化(Inform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型企业开始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不断优化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共享程度,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传递质量是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制造型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其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活动的落脚点。现代制造型企业应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追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环境的保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以上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分析,制造型企业的业绩范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体现经济效益的财务业绩范畴;体现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内部流程业绩范畴;利益相关者业绩范畴;信息化业绩范畴以及社会责任范畴。

三、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可持续发展对制造型企业提出的要求,结合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笔者设计出了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除传统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内部流程两个维度外,拓宽客户维度、学习成长维度为利益相关者维度,并增加了信息化维度和企业社会责任维度,以适应时代对制造型企业的要求,更好地帮助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图2是制造型企业的战略性平衡计分卡模型图。

(一)财务维度 财务指标一直是绩效考核的主要方面,用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股东的满意程度,是绩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以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层面的指标加以描述,其中,企业盈利能力层指标包括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企业偿债能力层指标包括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企业营运能力层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不良资产比率等;企业发展能力层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率等。

(二)内部流程维度 企业内部流程指标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制造型企业产品生产的流程,可将内部流程指标划分为五个层面,即研发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其中,研发过程层面指标包括新产品贡献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率、研发经费率、研发经费增长率、研发人员比例、产品研发周期、新产品推出速度、设备更新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比率、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企业技术贸易收入等。采购过程层面指标包括供应商整体水平、采购平均周期、供应商信息沟通频率、采购退货率、采购成本、供应商满意度等。生产过程层面指标包括设备利用率、生产线柔性、产品废品率、返工或循环成本、生产自动化程度、机器可靠性、产品换线时间、产品制造周期、物料搬运自动化程度、生产能力利用率、设备维护状况、企业库存成本、产品合格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安全生产率、产品平均寿命等。营销过程层面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客户获得率、产品销售率、销售增长率、产品交货及时率、分销点的覆盖面和密度、订单处理时间、合同兑现率、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度等。售后服务过程层面指标包括配送完好率、服务效率、发货准确率、故障判断准确率等。

(三)信息化维度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面临的客观背景,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在传统平衡计分卡指标设置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指标纳入对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中。信息化指标主要包括信息化广度、信息化水平及信息化收益三个方面,其中,信息化广度层面指标包括信息化设备配置率、信息共享程度等;信息化水平层面指标包括信息传递速度、信息传递质量、信息系统的灵敏度、信息系统的更新程度;信息化收益层面指标包括直接经济利润、业务流程信息化程度、决策支持程度等。

(四)利益相关者维度 除股东外,供应商、客户、员工及社会公众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主体。客户的利益得以维护是企业业务开展的基础,为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建设的根本,而社会的认可则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客户层面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顾客获得率、客户保持率、客户投诉次数、顾客响应时间等;员工层面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和技能等;供应商层面指标包括供应商获得率、供应商保持率等;社会公众层面指标包括社会认可度等。

(五)社会责任维度 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责任等,在衡量制造型企业绩效时,可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并且易于衡量的五个方面的指标,即资源节约、产品安全、就业提供、合法性和绿色环保。其中资源节约层面指标包括平均燃料消耗量、单位产品资源投入量、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废弃产品再利用率、污染成本率、原料的可回收率等;绿色环保层面指标包括设备工艺环保达标率、绿色设计投入比率、环保投入资金率等。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四、结论

在研究和总结并参考国内外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制造型企业提出的要求,笔者设计出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目标PESIS图,并基于这些目标研究适合我国制造型企业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提出拓宽客户维度及学习与成长维度为利益相关者维度,并将信息化、社会责任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指标纳入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中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今后将对更多的指标进行量化,并且不断完善评价指标的内容,使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并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潘和平:《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2]张悦玫、栾庆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实施框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

[3]黄世英、秦学志:《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2期。

[4]杨洪焦、孙林岩、宫俊涛:《制造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球视角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1期。

[5]刘英男、戴国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制造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财会通讯》(学术)2009年第10期。

[6]张婧、段艳玲:《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执行模式及前因变量和绩效》,《管理学报》2011年第5期。

[7]王宝霞:《管理中的效益和效果》,《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8]桂正耀:《试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科研管理》1996年第1期。

[9]何茂艳、谷晓林:《平衡计分卡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