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3 09:17:34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1

1.为全面了解蒙语授课中小学生蒙文课外阅读现状,包括蒙语授课中小学学生的蒙文课外读物(纸质)的种类、数量;学生获得课外读物的渠道、方式;学生对蒙文课外读物的需要情况;教师对蒙文课外辅助学习的读物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作用;《花蕾》等蒙文课外读物在当地学校的反映等方面的问题。

2.家庭环境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其中包括家长的文化层次和学生阅读的关系等。

3.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4.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提供课外读物的措施。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2011年10月至12月,为了全面而深入地调查研究,本课题选择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和旗县的蒙语授课中小学校开展。

三、调查方法

1.实地走访调查。

2.问卷调查: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

3.开座谈会、个别访谈。

四、调查情况与分析

(一)样本的分布情况

1.东部地区受访学生共2148人,受访教师共293人。

兴安盟:

小学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246名。其中,三年级学生57人,四年级学生54人,五年级学生68人,六年级学生67人;受访教师31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一小受访学生共189名。其中,三年级41人,四年级学生49人,五年级学生48人,六年级学生51人;受访教师19人。

初中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01名。其中,七年级68人,八年级66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30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受访学生共199名。其中,七年级67人,八年级65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28人。

通辽市:(1)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487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69人,四年级71人,五年级75人,六年级78人;受访老师33人;初中部:七年级59人,八年级63人,九年级72人;受访教师28人。(2)科左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受访学生共221人。其中,三年级45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63人;受访教师35人。(3)科左后旗蒙古族中学受访学生共210人。其中,七年级72人,八年级68人,九年级70人;受访教师30人。(4)科左中旗蒙古族实验学校共395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51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55人;受访教师30人;初中部:其中,七年级60人,八年级59人,九年级57人;受访教师29人。

2.西部地区受访学生共1043人,受访教师共65人。

呼和浩特市:(1)呼和浩特民族实验学校受访学生共427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24人,五年级学生168人,六年级学生135人;受访教师17人。(2)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84人。其中,四年级学生89人,五年级学生72人,六年级学生103人;受访教师19人。

鄂尔多斯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287人。其中,三年级78人,四年级66人,五年级67人,六年级76人;受访教师18人。

包头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45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1人,五年级学生13人,六年级学生11人,七年级学生10人;受访教师11人。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方面: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2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教育的最终阶段,学生阅读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更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并在读书中不断学习和思考,吸收优美辞藻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学会在阅读中理解内容、增强语感、体验感悟,让学生真正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的精髓所在。中国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学习汉语言有利于学生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就是学习汉语言的第一个环节,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阅读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粗读。就是粗略地读书,这个过程通常在课前完成,是预习的一种方法。在粗读过程中,不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内涵,只要了解大概内容和自主查阅一些生字生词,即可达到预习效果。第二,通读。这个过程用时不长,只要求学生通顺地朗读一遍文章,达到加深文章印象的目的,并引出一些基本问题,如通读《少年闰土》后引出鲁迅先生的简介等一些基本问题。第三,精读。所谓精读,就是有重点地读,读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和词汇,鼓励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阅读,引导学生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从而达到感悟文章意境、提升审美情操的目的。第四,诵读。诵读即有感情地朗读,考验学生语言驾驭能力,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诵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如在《老人与海鸥》一课中,当学生诵读到“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异乡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一段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蓝天、碧水、干净的午后,翠湖边清新碧绿的草地上,一张老人和蔼的相片安静地躺着,十几只白色的海鸥陆续飞来,安静地排在老人遗像两边,那场面该有多么震撼人心。

还有一种方法是略读。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理解要求低于精读课文,学生只要抓住文章重点、难点,理解其大致内容即可,使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词句的理解不是教学重点。另外,略读课文要求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增加词语量和阅读量,提高文学底蕴。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课外教材,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额外的知识储备,起到补充效果,并不适用于课本内容,所以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

二、阅读结合课后思考练习

关注文章内涵,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更重要的是精读课文,回答课后习题,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学目的。

1.阅读训练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增强语感。阅读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师通过安排阅读训练,加强学生边读边思考和快速默读理解大意的能力。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所以更适合训练思维。学生在快速默读的过程中思考和理解,并在默读后有一个大概感受,才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才能增强阅读效果。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组织相应的讨论活动。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考感情

阅读的下一阶段就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感想。这一阶段不但需要教师解惑,还需要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深入思考,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到课文情节中,从而进一步了解文章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更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联系生活的相关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或者说出课文与实际生活不一样的地方,加深阅读体会。第二是读后感写作,要求学生写出阅读文章后的感想,不要求深刻,但一定是自己独到的感想,这样一方面加深文章理解,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抓住关键语句

深入理解课文还要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往往这些关键语句是表达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核心所在,通常在考试中也属于重点考查的内容。如《唯一的听众》中“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这一句,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他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这样深入课文中心含义,有利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4.阅读量积累

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大量的阅读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利用能力,背诵、抄写等提高学生记忆力的练习过程,应该给学生相当的自,因为课本文章较少,所以需要大量课外读物补充,学生因个体差异原因对阅读有着不同喜好和习惯,所以不能强行要求学生阅读某一类型的文章。另外,注意帮助学生把积累的阅读量转化为写作能力,如可以根据学生近期阅读的内容随机设计一些相关题目,或者在学生写作时引导他们尝试借用相关句型和写法,如排比句等。

小学六年级学生作为小学的顶尖阶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量,并且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所以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在学习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快速默读,抓住关键语句,体验文章感情,重在积累阅读量,提高语言应用水平。另外,应该合理结合略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底蕴。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3

一、 学生语文素养现状调查

以本校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16个班共计724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喜欢怎样上语文课?学习语文过程中觉得自己最擅长哪方面?是否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等等,再进行一系列的数据统计。此次共发调查表724份,收回724份。调查的要点是:

1. 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觉得自己最喜欢哪方面?

2. 你爱上语文课吗?

3. 平时的语文家庭作业量多不多?

4. 你的爸爸妈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

5. 你每月大约读多少本课外书?

6. 你觉得影响你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7. 你希望你的语文老师怎样上语文课?

8. 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觉得哪方面有难度?

9. 你觉得读课外书有哪些益处?

10. 课外阅读时你一般采用哪种读书方法?

二、 学生语文素养情况简析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面窄量少

724名学生中每月不读课外书的,三年级有10.2%,四年级有7.5%,五年级有8%,六年级有6.2%。每月只读一本课外书的,三年级有28.5%,四年级有30.6%,五年级有26.6%,六年级有28.4%。每月读2—3本课外书的,三年级优6.2%,四年级有45.4%,五年级有40.2%,六年级有44.3%。每阅读四本以上课外书的,三年级有9.4%,四年级有10%,五年级有15%,六年级有25.2%。

以上数据表明:同学们课外阅读量太少了,主要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读课外书的自觉意识不浓厚。

学生大多数喜欢看《查理九世》、《安徒生童话选》、《小学生作文选》等,对中国名著则读得少,在调查中问四大名著的作者,出现了一些笑话。事实说明了小学生不是不喜欢看课外书籍,而是老师和家长没有推荐适合他们口味的课外读物。

(二)学生家庭文化氛围不浓

调查表明,多数学生的家庭缺乏浓厚的文化气息,只限于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大多数学生是在没有几本课外书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刚入小学时身边唯一的读物是语文书,这样的孩子语文素质怎么会好?

调查还表明,724名学生中,有44.2%的父母不支持孩子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对学习不仅没有帮助,还有影响;有33.4%的父母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他们忙于农活、经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只要成绩好,看不看课外书随便;22.4%的父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但不会选择,对孩子看哪方面的书从来不过问。

(三)急功近利思想作祟

教师和家长一直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为了考出好成绩,学生们整天背呀写呀算的,课外时间大部分用在数学上,因为数学在考试中容易得高分,拉的分距也较大。他们认为语文枯燥乏味,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不愿意在语文上多花功夫。急功近利的心理使许多学生直至小学毕业才觉得语文水平太差,想回头再补,已经为时已晚了。调查表明:觉得学习语文过程中阅读方面有难度的,三年级学生占35%,四年级占26%,五年级占28.5%,六年级占33.8%;觉得习作方面有难度的,三年级占62%,四年级占60%,五年级占52%,六年级占40%。学生回答“你为什么读课外书”这个问题,说是“父母或老师要求读的”,三年级学生占45%,四年级占34%,五年级占26%,六年级占24%;说是“自己喜欢的”,三年级学生占38%,四年级占44%,五年级占42%,六年级占47%。对于课外阅读你一般采用哪种读书方法?”这个问题,回答“摘抄”的,三年级占66%,四年级占59%,五年级占38%,六年级占28%;回答“其他”的,三年级占18%,四年级占31%,五年级占40%,六年级占47%;回答“写读后感”的,三年级占16%,四年级占10%,五年级占22%,六年级占25%。可见学生们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了,同时又不愿动笔写,因此语文素养也就很难提高了。

三、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革新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抓住课本,成天让学生捧着一本语文书,读呀、写呀、背呀,总是在字、词、句、段、篇中打圈子,跑来回。如果是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太单调乏味,学习兴趣也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我们要把语文教学放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树立“大语文”意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想让学生有这样宏观的意识,就要加强学生的自觉阅读习惯的培养。近年来我们教研室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唐诗宋词,名言警句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多读一些唐诗宋词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修养,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也是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一旦养成了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就能逐渐领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优美。

(二)创设良好阅读条件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第二摇篮,学生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要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阅报栏等的作用,定期安排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书刊;努力有效地开展好读书节活动,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使学生爱上阅读;学校还可以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竞赛,如经典诵读会、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以活动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家庭配合科学引导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城里的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往往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后经常听音乐、看古典名著、背唐诗宋词,甚至背《三字经》,这足以说明城里孩子的父母对未来孩子有多么大的期望啊。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他们在孩子刚刚会说话时,就在家里每一件物品上贴上了卡片,写上了名称;每天让孩子看动画片,教孩子背古诗,唱儿歌;为孩子订了《早期教育》、《幼儿画报》等刊物。现在,孩子长大了,在学校读书,他的语文成绩非常优秀,各方面的能力也非同一般。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农村孩子的父母、家长,眼界也要放高些,不要只顾挣钱,或是整日整夜坐在麻将桌旁消闲,为了孩子,也爱上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当然,我们农村有许多家长文化水平低,看不懂书,甚至不想看,但家长们应认识到身教甚于言教,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带头爱上读书,多为孩子购买一些读物,督促孩子多看课外书,让孩子的身体精神比翼成长。

(四)从小培养良好习惯

功课要学好,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能少。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主体的学生要学会安排利用好时间。每天要按时完成课内作业,不能拖拉,不要让作业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要按规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养成每天读课外书的习惯;要自始至终,坚持不懈。这样与书中人物同欢喜,共悲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五)引导开展实践活动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4

⒈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⒉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㈢调查方法

⒉个别谈话。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㈣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柯桥小学1—6年级部分学生。

㈤调查步骤

⒈问卷调查。

⒉分析汇总调查结果。

⒊分年级个别谈话。

⒋分析结果,编写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人数

年级 一个小时以上 半小时左右0小时

一年级 10%

20%

70%

二年级 20%

35%

45%

三年级 35%

45%

20%

四年级 40%

50%

10%

五年级 55%

45%

六年级 30%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5

语文教育有自身的特点,笔者将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运用活动因素的分析法,深入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对分析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鉴别,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学生阅读能力的结构,分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目标。

一、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因素的分析

教师在分析影响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的因素时,在围绕应该采用哪一种方法的问题时一直存在争论。教学活动因素分析法则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结构的特点,采用斜交旋转分析的方法是最合适的。几十年来的大量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著名的心理学家陈立教授也认为,事实上,社会中完全独立的集团因素是不存在的,社会集团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所以,为了使活动因素分析的合情合理,采用真正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结构的自然模式是较合理的。

学生阅读能力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采取实践模拟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用抽样法抽取公共因素,得出科学合理的初始因素的矩阵,在对初始因素的矩阵进行斜交处理,得出旋转式的因素矩阵。根据资料矩阵的分析,可以求出相应的矩阵,结合矩阵的分布情况和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被测验学生之间有很大程度的正相关,这表明完成这些分测验有共同的能力因素,这些学生的能力因素对于产生相关系数的产生存在着巨大的关联。

同时,我们采用雅可比法求出相关矩阵的特征值,然后对贡献率,如果超过75%,则可以确定从相关矩阵中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涉及到词义的理解、词语语法的理解、病句错句的理解、文言文的理解等多种涉及语文阅读能力的部分。所以我们影响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因素即在于此。然而我们上面所揭示的只是停留在数学意义上,小学生的心理因素对其阅读能力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理解,下面我们从心理学意义上对其做出合理的科学的解释。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结构影响因素的鉴别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因素分析在分析出结构因素之后,由教学研究者根据自身测验的心理过程来解释该因素,并揭示学生的心理实质,这是完全不科学的。这种分析方法的缺点在于研究者主观臆断的可能性较大这样,由此必然导致结论的差异性。

活动因素分析法指出,学生的能力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的,对个体的定性的分析研究可以揭示调节学生内心活动的心理特征。所以,可以将对学生们进行分组编制,让学生们独立完成测试,然后研究者对完成的作业进行具体的定性分析,并揭示学生的心理机制,从而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实质进行分析鉴别的基本做法,研究者称为活动鉴别法。此外,作为补充性的方法,可以用鉴别性插入法对相关因素进行鉴别分析。但这种分析方法的心理意义不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很难直接依据对某一特定因素的测验去解释该因素。这种分析方法影响并调节着在记忆中新信息和长时记忆,从而对信息进行解码。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对这种方法的测验分析,然后按照研究人员设计的方法进行阅读广度的测验,以此来测试学生,然后将测试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

三、分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目标

教育部最新颁发的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主要从阅读方式、阅读情志两个方面构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方式上,新课程标准在朗读方面增加了两点要求:一至九年级的学生朗读要用普通话;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朗读内容要上由课本扩展到课外读物,朗读的内容要先借助课本用普通话做正确的、有感情地学习。此外,训练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内容,这不仅尊重了教育的规律,而且也尊重了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培养快速略读方面,2001年小学教学大纲要求初步掌握快速略读的方法,新课标要求在三、四年级的学生就要学习如何略读,如何根据文章的首尾句,粗知文章的大意,要求从小学五、六年级学习浏览,并提出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信息的搜集与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个挑战。

关于阅读情志的培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并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趣味,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全的性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注意教学的质量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体验。

小学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的不同要求,教师要明确这些,才能把握教学的脉搏,让各学段紧密的衔接,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学习畅通无阻,也才使学生阅读能力由课内转到课外,才能带动阅读能力考核成绩的不断提高,才能带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也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也这是语文教学的正真意义。

总结:

小学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其结构的影响因素和鉴别以及分析阅读结构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指导性意义,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修养与审美趣味,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健全的性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照盛,张厚粲.中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 心理科学,2007(06)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6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六年级这一时期应该是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一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存在,导致我们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使教学进入了瓶颈期。下面,本文即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为出发点,谈一谈走出瓶颈期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一)叛逆期阶段

处于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他们不想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想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这一现象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学习的任务也逐渐繁重,要求学生在复习小学阶段的旧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六年级的新知识,“双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逆反期孩子的发泄对象,通常就表现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做家庭作业、上课开小差等。由此看来,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提前掌握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就很难进行了,很可能在这一关节点上学生的六年学业就付诸东流了。

(二)阅读理解与初中脱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和材料是比较直观的、简单的,大多数都是以自然景色、爱国主义以及情感等为单元主题,这些根据字面意思就能很好地理解的文章,也就使老师们的讲解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流于表面、蜻蜓点水。就拿S版语文六年级的《开国大典》这一课来说,老师在讲完“骑、嗓、党、聂”等生字词之后就只将“爱我中华”这一点反复地对学生强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学生中国只有一个我们好好珍惜。对于课文中的段落总结,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就自己来总结归纳,忽略了培养学生对文本体会和感悟的能力,导致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极低。但是,进入初中以后,课文中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如果学生在小学没有掌握到良好的阅读技巧,那在初中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就难以跟上初中的语文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进度了。

二、改善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应该如何掌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呢?我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并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应对措施,来解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冲突和心理冲突;其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教学切入点,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容易被鲜艳的色彩以及动听的声音所吸引,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奇异的琥珀》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老师可以展示琥珀和其他化石,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琥珀,以此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接着让大家根据课文中对琥珀的描述以及平时的观察或者散发想象力,说说自己心中的琥珀是什么样子。最后再通过视频给大家播放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同学们了解琥珀的奇异特点,同时解答同学们的相关疑问。多媒体中动态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给老师和学生创设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坚持多读少讲的阅读教学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课文的单元整合,还要通过合理化的筛选将这些课文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规律,这往往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键。例如:在学习“温暖的记忆”这一阅读主题之前,老師就应该先鼓励学生对《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几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间真情,让学生形成不同时期的情感观,学会情感表达的不同手法,并学会体会人间情感的“真”。只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高,阅读技巧才能得以掌握和灵活运用,初中的语文课程也才能够跟上进度。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7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校园阅读环境的创设上我们花了一番心思。

我们在校园里制作了40多块不锈钢版面,上面写着诸如“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一个学生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捧着一本心爱的文学书籍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阅读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等等宣传标语。

我们把近50米长的橱窗确定为“‘花蕾’文学长廊”。里面由文学办公室的老师定期更换学生的习作、读书笔记、文学活动照片等。学校每堵墙上的玻璃版面近300块全部布展学生在省级以上发表的习作。学校三层教学楼的走廊里根据不同的年级段悬挂了不同的文学标语,低年级为“习惯篇”,中年级为“立志篇”,高年级为“刻苦篇”。每个教室的外墙上挂一首(则)装在镜框里的古诗文。在每层教学楼的转角处布置了一个精致、美观的学生敞开式阅览室,配上了各种形状的小桌子,边上围着各种颜色的小凳子,供学生在午间阅览、交流、休息。

分布在校园各处的近30块风景石上镌刻了一首首颂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刻苦学习等内容的成语歌。每个教室里布置了诸如低年级“亲近童话,享受童年”、中年级“拥抱文学,享受童年”、高年级“走进文学,享受童年”等标语,还在每个教室的后面墙壁安装上了一块软质黑板,学生一旦阅读完有趣的儿童文学书籍就要求写出故事梗概,用图钉展示在黑板上。整个校园清新亮丽,个性鲜明,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二、推荐经典的阅读书目

我们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的精神成长应该是由不同的书籍来滋养的。这与什么季节开什么花,什么季节收获什么果实,是一样的道理。然而人类的书籍浩如烟海,学校必须慎重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阅读的经典书目。2008年,我们参考了一些学校的必读书目,又结合学校的特点,确定了各年级的必读书目。2011年我们根据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前几年在实践中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反复征求一些专家、学校语文教师的意见,最终确定了以下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向孩子们推荐阅读。

一年级(5本):《365夜儿歌精选》《亲爱的笨笨猪》《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洋葱头历险记》。

二年级(11本):《三毛流浪记(注音版)》《孙幼军童话精选——小布头奇遇记》《列那狐的故事》、《中国名家童话——金波专辑》《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科学家的故事》《安徒生童话(彩绘注音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国民间故事(注音版)》、《小巴掌童话百篇》《克雷洛夫寓言》《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三年级(10本):《张天翼儿童文学选集——大林小林》《舒克和贝塔历险记》《调皮的日子》、《我们的土壤妈妈》、《海底两万里(青少版)》《木偶奇遇记》《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中国名家经典童话——叶圣陶专集》《爱的教育》《长袜子皮皮(美绘版)》。

四年级(10本):《小飞侠彼得·潘》《小兵张嘎》《苍狼》《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三国演义(白话美绘版)》《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五(3)班的坏小子》《水浒传(美绘版)》《伊索寓言精选》《昆虫记(青少版)》。

五年级(10本):《窗边的小豆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草房子》《呼兰河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夏洛的网》《小溪流的歌》《小王子(青少年版)》《鲁滨逊漂流记》《新编上下五千年》。

六年级(10本):《亲亲我的妈妈》《八十天环游地球》《西游记(美绘版)》《女生贾梅全传》《格林童话全集》《青铜葵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羚羊木雕》《繁星·春水》《汤姆·索亚历险记》。

三、上好“精品导读”课

如果说语文课本是“小教材”的话,那么课外读物就是“大教材”。“小教材”的作用是教会学生“游泳”,“大教材”的作用是让学生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畅游”。然而,学生的“畅游”到底“游”得咋样?教师必须要时时关注,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我们的做法是上好精品导读课,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谓“精品导读”,就是教师选取一本与学生共读过的必读书目,预先备好课后在每个双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共读书目,包括阅读的方法、在书上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抓住优美词句赏析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方法、撰写阅读心得的方法等等。这样的“导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为学生超越必读书目,进入“海量阅读”的新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保证晨间阅读时间

我校90%的学生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一般在7:15就要到各自的厂里上班,这样他们往往7:00就把孩子送到学校了。学生7:00就到校了,怎么安排好7:00—8:10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阅读必读书目或自己喜欢的课外图书。当然学校同时出台了具体规定,诸如: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只能阅读,不能做其他事情;各班由1名学生负责班级的早读纪律;学校成立了一支检查各班早读情况的督查队;在学校原“四面流动红旗”公布栏定期增加一面“晨读好班级”专项流动红旗。这样一方面确保了班级在没有教师看护下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五、坚持课前诵读

我们深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道理。每天上午的第二、第三节课课前2分钟为学校规定的诵读时间。这个做法我们坚持了10多个年头了。每到诵读时间,校园里是古琴悠扬、书声琅琅,琴声、书声交融,那是世间最美妙的音乐。别小看了每天4分钟的短暂时间,它竟使我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时,每人都能入情入境地背诵200多首古诗。更深层的意义是这200多首古诗能陪伴孩子的终身,使他们的心时时刻刻浸润在中华经典诗文里,即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可能物质上不能与他人相比,但他们在精神上是足够富有的。精神富有的人其人生一定是幸福而优秀的!

六、安排好大阅读

现在课外活动的作用越来越为学校所认识和重视。是的,学生在课外活动里可以更好地发展、张扬其个性,可以更好地培育、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然而,好多学校认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只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上操场“走动”“跑动”就是,至于具体的活动目的、内容、要求基本上是没有的。我们说这样的课外活动搞的是大轰隆、放羊式活动并不为过。其实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动”的活动,又有“静”的活动。有时“静”的活动要比“动”的活动取得的成效大得多。我校规定:每周二、四的课外活动为班班“大阅读”,即为“静”的活动。在大阅读里学生尽情地与他们喜欢的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亲密接触,与作品里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学生的精神生命在这样的阅读里“润物细无声”地生长着。因为我们知道:《红楼梦》今天学生不读,明天他们会读;《木偶奇遇记》今天学生不读,也许明天他们就不会再读了。

七、重视双休阅读

学生的双休日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安排,这是我们的育人策略之一。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需要我们教师更好地做他们的“导师”。因为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每个双休日里都要布置学生约半小时的阅读任务,作为一项铁定的“回家作业”,并要求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亲子共读”。为了使学生双休阅读的效能取得最大化,我们编制了低年级课外阅读《采蜜本》、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精品摘录本》,内容有“好词佳句”“人物速写”“阅读心语”等等,供学生在阅读时留下“物化”的足迹。这样一方面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另方面可让教师把握学生阅读的“脉搏”。

八、举办好文学节

节日能增强氛围,能使人进入状态。我们把每年的4、5月份定为学校的“诗韵莫小”文学节,至今已举办了8届,2014年将举办第9届。活动总的指导思想是“阅读,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主题是“走进经典殿堂,赢得未来人生”,口号是“开启阅读之门,点亮心灵之灯;有思想的人最强大,爱阅读的人最美丽”。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比。校长为文学节组委会主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主任。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文学办公室为活动策划组。活动有3大板块组成:“专家引领——以信念点燃我们的思想”“风采展示——以活动享受诗意的童年”“欢歌笑语——以文学幸福我们的当下”。如2013年文学节的“风采展示”有:1.我的读书故事征文;2.高年级学生读书报告会;3.中高年级学生“金色童年”现场作文大赛;4.一至六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竞赛;5.低年级亲子童话表演;6.低年级优秀《采蜜本》、中高年级优秀《精品摘录本》展示;7.班级文学小报展评;8.三至六年级学生个人自制作品集评比;9.家庭小书房评展;10.文学班级评比等等。活动结束,我们举行隆重的“诗韵莫小”文学节闭幕仪式,邀请家长参加,分享我们的活动成果。闭幕仪式上学校还邀请上海《少年文艺》和江苏《学生周刊》等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市教育局领导等为文学节活动优胜班级、征文获奖作者、优秀作品集获奖作者、低年级“热爱阅读好孩子”、中高年级莫小“小作家”、新命名的文学班级等颁发证书、奖品,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引起专家、教育局领导、家长、社会的强烈反响。

九、与作家零距离

儿童文学经典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名作家写出来的。有时学生与一位名作家的亲密接触更能激发起他们阅读这位名作家的所有作品的欲望与兴趣。近年来,我们邀请了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曾豪、全国著名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全国著名纯美儿童文学小说家曹文轩、全国著名童话作家晓玲叮当等来校与全校学生见面、对话,其轰动的场面出乎我们的意料。如今,曹文轩在我校体育馆主席台上送给同学们的四句话“我与故事一起出生;好文章是折腾出来的;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个人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我校的学生基本上能脱口而出。

十、实施阅读考级

我校试行阅读考级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量化要求,着眼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每年的12月份为学校的考级月。低年级采用评委直接进班随机抽取6名学生,进行口头问答。如:“本学期你读的必读书目是哪几本?”“×本书里有哪些小动物(人物)?”、“你最喜欢(最讨厌)哪个小动物(人物)?为什么?”这样的考级既不加重低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又督促了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考级书目的阅读。三年级开始的考级全部上机进行,参加考级的学生达100%,坚决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校组织人员预先准备好题库,有组织、有安排、有监考。进入题库的题目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学生都能作答。考后不公布具体成绩,只发给学生“合格”或“优秀”考级证书(共8级。三上年级为一级,三下年级为二级;四上年级为三级,四下年级为四级;五上年级为五级,五下年级为六级;六上年级为七级,六下年级为八级。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下可以补考)。学生考级的结果记入学生期末素质报告单奖惩一栏。实施阅读考级以后,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形成了一个“学校讲阅读,教师重阅读,学生乐阅读,家长同阅读”的良性循环的阅读局面。

“立体”阅读,其实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生活”。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普遍养成了自能阅读的良好习惯。我校学生的书包里总会藏着一两本经典儿童文学名著,连春秋游都不会忘了带上,哪怕不读,心里也踏实。常常有家长来校长室“告状”,说他的孩子做好了回家作业就一头扎进课外阅读里,吃晚饭一推再推,“严重”影响了全家的吃晚饭时间,要求校长对他教育教育;有的到深夜11点多了还在阅读;有的虽睡下了,却发现他钻在被窝里捏着手电筒还在阅读……听了家长的这些“告状”,我们既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又担心这些孩子的身体,表示马上要与这些“阅读迷”谈话。通过“立体”阅读,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每年在全国各地的少儿报刊发表习作200多篇。近年来共有20多名学生分别获得常熟市“阅读之星”、苏州市“阅读之星”光荣称号;上海的《快乐学习报》、江苏的《校园文学》报特意为我校学生开辟了专版,定期刊登我校学生的优秀习作。

“世间最强大的力量莫过于阅读的力量!”“立体”阅读培养了学生自能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相信,一个拥有自能阅读习惯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幸福和优秀的!

参考文献: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8

【创新点】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更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充分解读我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丰富内涵,共同发展”,及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为复杂,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情况,文化背景不一,导致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素养与城区学校学生有一定差距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发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三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地方课程。

该课程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了语文课程学习渠道的广阔性,学习时间的延展性和资源选择的自主性,突破了国家语文课程内容经典却不够丰富、指导性虽强实践性不够、他育为主自育不足等局限性,实现了语文的更深层次的润育。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校本课程开发:上海经验》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或其他的课程文件,在自己的专业活动范围内,关注对象的需要,做出课程设计及其他决定;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也应有自己的课程的权利,他们有权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课程甚至老师,规划自己个人的学习方案。

【案例】

溧水第三小学的地方课程很好地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丰富内涵,共同发展”。学校以读书育人为特色,以“诵经典文,立君子品,做有志人”为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三个“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丰富了语文课程,在活动性、灵活性、个性上做文章,强调读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课程育人。

“三小”的内涵为:

1.小书本――这是相对于国家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教科书而言的,在语文学科学习需要的促发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选读的课外书。这是可以由学生自己规划选择的课外教材,体现的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个性选择。这注定了学生对其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2.小活动――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在活动中成长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每年11月的“红领巾读书节”和6月的“享阅童年”读书活动是学校经典读书活动,届时会征求学生、教师的建议开展丰富的活动等。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展现了自己阅读的成果,生命在书香里得到浸润和成长。

3.小课型――指的是一、二年级的“自主识字课”和三―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重在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提供展示平台。从制度上对学校的地方课程进行了保障。

在课时设置上,从国家规定的语文阅读教学课时中拿出一课时。隔周安排一课时,每学期上到10次左右。

课的类型也很丰富,如一、二年级的自主识字课,可以开展自主剪贴识字交流活动,可以带学生现场参观亲身体验识字活动,还可以在阅读中识字……三――六年级阅读指导课类型也很丰富,有阅读方法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实践活动等。地点形式多样,现场交流,阅览室阅读,与作家零距离互动……

课程内容及结构如下:

1.一、二年级开发的校本课程为自主识字课,使用的教材为自编的自主识字课本共四册:《我们上学了》《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家乡》《有趣的节日》,充分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融入校本课程中,让学生时时处在识字时,处处成为识字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阅读中识字。

2.三―六年级开发的校本课程为课外阅读指导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合语文课本,依据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编写了课外阅读指导课校本教材《阅读指导课案例》,它是语文教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指导手册,为教师选择课外阅读课的内容以及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它也是学生更好地、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的范例。

――方法篇。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有:学会查资料,学会浏览,学会择书等二十种左右。按“指南针”――“跟我学”――“我能行”结构编写,列举的读书方法只作简要介绍,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

――实践篇。“校本教材更重要的是一本活动手册。”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是学生读书活动手册。在教材中编排了近六十次读书实践活动,有的是随课文拓展的活动,有的是与课本有关内容整合的实践,有的是课外读书交流会……以提前布置――认真准备――集中展示――综合评价为活动过程,把教师读书,指导过程与学生读书活动融为一体,努力以一次次活动带动学生看一本本,一系列课外书籍,以一次次展示,一项项评价,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加油站”在每篇教材之后设有“读书加油站”,以读书记录卡的形式呈现,学生既可以阅读教师推荐的有关篇目的书籍,也可以阅读经典名著,把每周的阅读情况记录于“加油站”中。表中有父母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和学生自主读书的内驱力,在家,校协作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身。

――“推荐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阅读实际,向学生推荐了八十本(套)左右图书,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学生、家长购书指明了方向。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9

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还有家长、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从学生的现状看,课外阅读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生错别字错得令人堪忧;而从小学生的状况看,课外阅读更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许国家教育部已发现并正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每年举行“金色之秋”读书节,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我们学区随机抽取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四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教师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能提高学习成绩

帮助不大

影响考试成绩

说不清

人数

26

27

34

33

百分比

21.6%

22.5%

28.3%

27.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 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类别

文学

科普

漫画类

其它

人数

43

30

36

11

百分比

36.8%

25%

30%

9.2%

家中藏书(册)

一百册以上

五十册以上

五十册以下

人数

10

63

47

百分比

8.3%

52.5%

39.2%

(三)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次数

每天都读

经常读

偶尔读

人数

25

42

53

百分比

20.8%

35%

44.2%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10

区内14个课题实验基地校分布在城市与农村,横跨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三个层次(见上表)。受学校硬件、资源的影响,各基地校之间显得极不均衡。鉴于此情况,区教育局、学校大力投入图书室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二、潜心研究,构建指导体系

1.开设阅读课,积极保障阅读时间。

有了阅读资源,什么时候读,这是很重要的。为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一是各基地校根据校情,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者利用班会活动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活动时间;二是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必须落实,减少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

2.教研跟进,构建多形式阅读指导课型。

既然开设阅读课,教师的指导就必须跟进,以此有效保障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能力提高。实验中思考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为构建多种指导课型,全区、校际和基地校三大层面积极学习与探索,目前,已经成型的指导课型如下。

第一大类:课内外阅读融合课

紧紧围绕该子课题研究目标,我们在实验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研究整合为一体,探索具有使用价值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机融合,努力实现课内得法、课外使用。因此,课内外阅读融合课成为此项研究的主打课型。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主题阅读课、“有法”的阅读课、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三种小课型。

①主题阅读课。这是较常见的课型,指导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在内容、形式、表现手法、抒感等方面的表达特点,确定相应主题,然后引入与主题相符的课外阅读。如航天小学陈明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感受浓浓的父母之爱”主题阅读》,航天小学陈燕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思乡古诗词曲”主题阅读》等。这类阅读指导课既兼顾了课内阅读教学,又将学生引向广袤的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②“有法”的阅读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练习。如北关小学肖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内得法,课外沿用》,北关小学刘小玲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交流》,均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

③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它的特点一般是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激发学生阅读作者其他书籍、原文或整本书的兴趣。如航天小学向秀琼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育才小学刘红、赵正凯两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北关小学程大易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等。

第二大类:课外阅读指导课

这类课型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切实增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群文阅读课、读法指导课、师生共读课、阅读赏析课四种小课型。

①群文阅读课。就是在时空有限的阅读课上,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立体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多方面言语实践。如高桥镇十字学校骆诗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神话故事群文阅读》等。

②读法指导课。这种课型的重点是阅读方法指导。如笔者执教的五年级《学习阅读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同济小学帅月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师生共读〈雾都孤儿〉》,重在“粗读加精读”方法训练,航天小学刘正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看绘本,画结构,知脉络》等。

③师生共读课。如高桥镇高桥小学张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师生共读课《笑猫日记》,航天小学潘贵强执教的四年级师生共读课《我的母亲》,航天小学段华执教的二年级《窗边的小豆豆》等。

④阅读赏析课。“欣赏”即为发现美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型,因为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北关小学贺亚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品析》,航天小学胡应强执教的六年级《调皮的乐趣》等。

3.加强研训,保障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

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决定了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和课题成败。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极其重视师资培训,主要采取区内研讨课、交流、竞赛、“请进来,走出去”等研训形式。通过基地校、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区小语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持续提升,指导体系得以正常运行,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正确导航。较大型培训活动统计如下:

三、优化阅读,展师生风采

六年级课外阅读方法例11

2. 衔接的必要性。翻阅《语文课程标准》,以第三学段和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为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语文有很多培养目标的描述存在相同的要素,只有表述层次上存有高低之别。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而初中的语文学习又是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深化和提升,两者的关联决定了初小衔接的必要性。

3. 实践层面的思考。通过阅读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存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都注重放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但在实践操作时,两个学段的很多教师都没有基于初小衔接的背景来思考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各自为政,造成了“学生”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浪费。除了相同,初小语文阅读教学还是存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小学的阅读教学强调习惯养成,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初步形成;而中学的阅读教学则重在自学能力的指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深入研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 “立”之内涵解析――六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坚守什么?

1. 扎实的“三基”训练。一位中学教师是这样描述初小语文学习差异的――“学生一下子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特别是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加深,知识点增多,思维难度增大。而且,初中课时很紧,特别因为学科一下子增多,留给语文的时间很少了,课外作业很少,所以教师必须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内,尽量发挥它的价值。”这样的课堂,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习惯。如何达成扎实的“三基”训练呢?可以借助以下三条途径。

(1) 基础知识――高效的字词教学。授课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提笔习作时,常常出现不会写的字,有些字甚至是常用字,这种状态反映的是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不扎实。因此,作为六年级的教师,对学生字词掌握的情况仍不可小觑。笔者认为,即使是六年级,字词教学的环节(或融合于检查预习当中)仍不能省略,但是,六年级的字词教学,一定要有别于其他年级,要做到“师本开发、重点突出、触类旁通”。也就是说,依托教材,发现有价值的字词教学突破口,凸显每一课字词学习的特色,提高字词学习的效率。

(2) 基本能力――精当的学法指导。我们常说“带着学生阅读,不如教会学生阅读”,对于强调高效、自主的初中课堂而言,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无遗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捷径。因此,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借助精当的学法指导来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

(3) 基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对于要学会边听边记笔记的中学生而言,“听”尤为重要。因此,对六年级学生而言,“倾听”不仅要听清,还要听懂,也就是能从老师、同学的发言中,听出重点、听出问题,要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刻意而为。

2. 丰厚的语言积累。要让学生感到处处有语文,六年级教师就必须树立语言积累的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达成初小衔接。怎么利用阅读教学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呢?

一是在朗读中丰富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论是要求背诵的课文,还是“诵读与积累”,我们都应该在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沉醉其中并熟读成诵,通过诵读达到丰富积累、积淀语感、陶冶性情、提高素养的目的。

二是在运用中升华积累。记得一位专家曾说过“语文用了才会有”,一句话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征。作为母语教学,运用无疑是语言积累的最佳路径。例如,《安塞腰鼓》一课,出现了大量的诗化语言,在教学“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话时,我就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原来的句式转换为“( )如( )”,通过言语实践,学生不仅体悟了原文的暗喻手法,而且达成了言语积累的效果。

三是在拓展中持续积累。现在各所小学都特别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材中也显露出了对课外阅读的引导与重视。初一语文教材同样有课外阅读的内容,部分课文就选择了课外读物中的章节,如在七年级,就选择了《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教材的安排让教师具备了敏锐的拓展意识,古典诗文的诵读、随课文的阅读拓展、结合年段特点推荐阅读书目等做法,让学生在拓展中持续着语言的积累。

3. 学段的教学特点。翻阅初中的语文教材,从《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等文章,我们看到了小学课文《石头书》《大自然的文字》的影子,《斑羚飞渡》让我们立刻想到《生命桥》,《安塞腰鼓》更是同文再现。类似的课文,中小学重复学习,要想不浪费学习资源,小学六年级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准确定位――语文学习姓“语”,小语要姓“小”,而第三学段的教学又应该姓“高”。找准了坐标,我们的教学就必须坚守学段的教学特点。

(1) 重视默读与浏览。联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的要求,我认为第三学段的默读要求,绝不仅限于速度的要求,还应该有这几方面的内涵:首先对默读速度的量化要求是一个保底的要求。也就是说,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最基本的默读速度应该是(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否则,就是欠账,不合格。其次,在提高速度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再次,提高默读速度,也暗示了提高默读能力的要求,诸如理解、辨析、概括、探究、体验、评价等。

(2) 关注词句的品析。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应该说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而辨析、体会关键词句的感彩和表达效果,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要求。六年级阅读教学的词句训练,也只有上升到这个高度,学生才会更深切地领悟到语文学习的特有魅力,才会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轻松实现初小语文学习的衔接。

(3) 揣摩表达的特色。这项要求,应该包含如下三层意思:一是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结构顺序;二是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达效果;三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目标进行训练,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既要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领学生领悟课文是“怎么写的”。

三、“破”之内涵解析――六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什么?

1. 改变预习效力。山东的杜朗口中学是一所具有传奇色彩的学校,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强调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一所农村中学在历经了教学革新之后,竟然能够开创教学质量的奇迹,我想,这样的成效根源就在于将预习的效力最大化了。做为六年级的教师,一定要把预习当作规范的作业来对待,不能看作是一个附带性的作业。关于六年级的预习作业,笔者认为有几点是必须要涵盖的:其一,质疑问难;其二,词句品析(解决疑难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重点语段的简单评点);其三,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