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0 09:49:18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1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1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

1.1 认识有误区

(1)扩招惹的祸。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34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2)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变。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1.2 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

1.3 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

2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2.1 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

2.2 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2.3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1】郭小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1期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虽然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但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不完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联的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不深,自身作用发挥不够,导致客观上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能否顺利、合理、充分地就业,对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建立适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已成为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形势及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注重就业形势教育,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任务就是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工作中,落实到求职道德、择业标准、成长道路等方面。第二,注重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指导。通过相关的政策及信息宣传.使学生了解国家和有关部门、学校制定的就业政策,帮助学牛消除择业困惑;向学生及时公布就业信息.指导学生掌握主动搜集需求信息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第三,注重就业技巧指导。由于毕业生普遍存在思想准备不足,对各种具体求职择业方法、技巧缺乏必要的了解的问题,通过指导避免一些由于方法不当而带来的求职择业障碍。"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就业指导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指导对象局限于大学四年级毕业生。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教育的内容比较肤浅,具体表现为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成功的多,讲失败的少;讲面试技巧的多,讲排忧解难的少;泛泛而谈的训导多.个性化、人性化的指导少。总体来说。第一,就业指导目标不明晰,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第二,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连贯性:第三.就业指导教学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就业形势、就业市场的需要。主要体现在:l,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课程设置有待于调整。2.就业指导教材陈旧,难以满足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需要。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财、物配备严重不足。4.由于授课教师受到所学专业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经验上比较欠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等等。

二、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功能

(一)从思想上认识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的工作是育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是否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绝大部分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这把尺子既是对学生个人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校的检验。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社会、家长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志。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就业工作同学校整体工作的关系,摈弃那种学校只要能在现有资源、规模上多招生,并保证学生能如期毕业就行了的思想,摈弃学生就业是政府和社会的事,跟学校无关的思想,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二)大学生渴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指导

当前,高校部分毕业生中存在许多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过高的期望值及对于择业理解不全面有的学生期望值过于理想化,过分注重收益、地域、单位性质;有的学生择业意识模糊,缺乏明确的择业目标.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感到恐慌和紧张,缺乏自主、目强的信心;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适合性缺乏应有的了解等等。同时就业指导的层次化、体系化、规范化等方面的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就业指导的实践、内容、方式等方面急需加强。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毕业生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使大学生能够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积极面对社会的选择;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潮流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择业、面试、沟通、人际关系、工作态度、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并结合学生个体特征,进行个人事业发展策划及管理培训,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三、构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就业指导是一个工作体系。它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心理学、人本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理论进步。形成了成熟的职业生涯辅导理论.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现代职业指导及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基础。生涯发展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不是在面临就业时才有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发展过程。凶此职业指导工作也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应贯穿于长期的教育工作中

生涯辅导的目标是促进个体的生涯成熟。即协助个人实际地达到他应该达到的生涯发展阶段。因此,学校的生涯指导应贯穿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始终.承认每个人的才能是有差别的.重要的是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并发掘个人的潜能,给予个人充分发展的机会,以独特的方式去发展及表现他的才能。协助个人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与职业环境.考虑比较灵活和弹性的方式,以达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

从以上要求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与之相差甚远.需要我们在_[作中不断研究、完善并努力实践.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二)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体系

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做到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指导人员职业化、指导工作社会化、服务途径信息化的组织保证。根据要求高校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针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建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就业领导小组”的就业工作体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体现在对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的重点支持。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使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由分散的、零碎的指导和服务,提升为完整的系统指导和服务。形成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家化,只有这样就业指导才能科学地、规范地发展

(三)建立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体系

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是由市场调节来实现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功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在引导和服务。所以提供咨询,开展就业心理、技术训练,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问牵线搭桥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主要工作。第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公布。第二,和用人单位密切联系,推荐毕业生。召开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将各级各类单位请进学校;邀请公司,私、民营企业的老板或负责人来校与毕业生交流,彼此增加了解;发挥学院全体教职_工的聪明才智,使全体教职工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扩大毕业生就业空间等等。第三,实施就业心理、就业技巧训练。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择业过程中的焦虑与不适心态.明确就业方向,使学生了解求职择业的准备、求职择业的基本程序、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如何利用网络求职、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如何签定就业协议和就业协议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等.及时解答毕业生的困惑,开展个性化的择业指导.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帮助、指导。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邀请近年在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有建树的我校历届毕业生回校谈他们就业及创业的体会;邀请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举办就业专题讲座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条件,积极有序地帮助毕业生完成各种资格证书的申报、审核、发放。鼓励本科毕业生“考研”.鼓励专科学生“直升本”或成人“专升本”,缓解就业压力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入学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今找工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头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乃至和谐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999年高校扩招,2003年迎来第一次本科毕业高峰,当年的就业情况就不容乐观,初次就业率仅约70%。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一)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2003年的毕业生人数比2002年增长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是高校扩招前的3倍,2009年一举突破了600万大关。然而近年来,中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与大学扩招幅度持续加大产生较大矛盾。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的局面,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从而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了困难。

(二)学生专业限制和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影响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形下,就业市场却是几多欢喜几多愁。近年来有些专业就业形势看好,毕业生选择余地很大。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接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都是计算机类,达到接受总数的50%以上,通讯、自动化、电子、机械、医药、土建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也较旺盛,而一些长线专业如文史、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科类毕业生需求较少。另外在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遭遇尴尬,性别歧视明显。在很多单位的招聘条件上都公开标明“只限男生”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由此可见,专业的限制性,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高校毕业生所占的人口比例仍然偏低。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比例只有5%左右,远远满足不了新世纪建设小康社会宏伟工程的需要。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和操作型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又滞留着成千上万的求职者,“蓝领”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甚至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的技术工身价高于硕士生的情况屡屡可见。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元/月-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四)用人单位的“高门槛”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从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量增大,就业与学历层次密切联系。据相关媒体统计,按学历比较,总体上硕士以上(含硕士)学历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1.03,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51,而大专以下(含大专)的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43。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和能力要求提高,对大学生的就业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和难度。

二、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一)自身角色转换不及时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他们的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二)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对自我的了解是职业规划的起点,需要通过能力、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也就是发现自己的过程。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什么样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能力能够帮助自己在择业时准确定位;价值取向则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甚至企业文化能与自己契合。对自己充分地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业规划及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并且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

(三)压力过大――心理素质不过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就业的主流发展方向。日渐激烈的就业竞争,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结构化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给广大的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畏惧心理、矛盾心理、依赖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也是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一)调整就业期望值

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解决就业压力,大学生首先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因此大学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步到位”,要求绝对安稳或绝对理想的观念。

(二)提升个人能力素质

1、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从事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对环境适应的能力等。工作技能的培养,应该从学校开始做起。要充分利用机会深入实际锻炼自己,如社会调查、学校集体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实践锻炼,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紧在校期间进行弥补。

2、人际交往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虚心求教,克服嫉妒心理;培养待人宽宏大度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求大同存小异,待人宽厚,谅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的缺点;增强自信心,克服“社交恐惧症”。大学生毕业后,少不了接触各方面的人,如不能应对自如,恰当交往,将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所以,恰如其分地与人交往,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努力提高和完善的一种能力。

3、生活技能。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生活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大学生应该在培养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显示立身、立世、立业的本领。

(三)调适就业心理,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冷静地做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应届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就业问题,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不定期出现,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艾,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抹杀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此自暴自弃,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提倡“先就业,后择业”

“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回避就业压力、经济压力,这并不是对首次就业不重视,而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兴趣所在,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不怕从基层做起。现在“终生学习”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大学毕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大多数人而言,非“大城市”、“高薪”不取是不太现实的。民营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去处,正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的重新定位。同“一步到位”相比,“骑驴找马”可为自己“拼后劲”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经验。经过基层的磨炼和非所学专业的工作经历,往往更能胜任日后的高职位。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4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做好就业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保障工作

1.1按照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做好就业工作战略意义的认识

高等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就业工作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切实把就业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来抓,并将就业工作纳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各项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校统一领导、就业主管部门主抓、院系推动落实、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学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党、政领导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同时在基层院系成立由党、政领导负总责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负责本单位学生就业工作,落实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

1.3全员动员。形成学校全员关心学生就业工作格局

高等学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关心学生就业工作。号召各级各部门、全校教职员工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为学生负责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思想。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对学生有重大意义,就业工作对学生个人、对学生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及用人单位都是大事,全体教职员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学生就业工作中,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形成学校全员全面介入、全程参与、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

1.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要健全学生就业工作队伍,按照专职就业人员系数要求,配齐、配强学校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学校各部门、各学院也应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热心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担任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并把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摆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1.5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就业工作正常进行

高等学校应该为学生就业工作划拨足够经费,确保就业工作必需的资金足额到位,改善就业工作条件,做到专款专用,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就业经费必须用于开展就业指导、市场调研、信息交流、各类招聘活动、供需见面等日常工作和保障就业工作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培训、对外交流等工作。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配全就业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等,为就业工作配备微机室、职业心理咨询室和就业指导咨询室等基础设施。

2拓展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

2.1广开途径。积极主动开拓就业市场

高等学校应该继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和渠道,积极开拓新的就业途径。在开拓就业市场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基层院系的作用,以各基层院系为主体,开发新市场,尤其是以往没有涉足的就业市场,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走访相关对口单位、人才需求大户和重点企业,加强联系,听取意见和建议,以点带面扩大就业市场。

2.2加强教育.大力引导

科学指导学生到基层、军队、中小企业和非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务,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构建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保障体系,提升大学生创业取得实效的几率。

3调查研究,分类指导,构建分层次、全程化就业工作机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重心也逐渐发生转变,但是这些机构的工作中心仍然停留在毕业生如何就业和如何提升学校就业率的点上,就业机构对学生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还不到位。高等学校应在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后,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开展分类指导,建立、健全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就业工作全程化。"

3.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个性问题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

针对学生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贫富差异、生源地差异等,深入开展就业调查摸底工作,总结汇总,分类研究,详细掌握不同学生人群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人群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可行、有效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3.2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主要有授课、讲座、实习三种形式,高等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有侧重的开展各类就业指导。

(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职能,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发挥课堂主渠道促进学生就业的引导、教育作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把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人才评估与测评、就业形势和政策等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

(2)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专业课教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基业就业和仓0业典型及知名校友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讲座。为学生讲解职业选择、求职技巧、能力素质等就业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及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5

关键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难;方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属未实现就业的,将达700万人,如此庞大的求职大军,使当前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更加严竣的挑战。就目前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如政府政策的、社会就业环境的、教育体制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等等,也有大学生个人主观原因的。属于社会、政府的问题及教育体制的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也是大学生无法左右的。但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主观方面的原因则可以通过学校的有效指导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而能有所改变。作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应当从提高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能力与促使毕业生自身做好就业准备两方面出发,解决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一、创新就业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主体,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拓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大可能边界,与学生共同努力在挑战中找到机遇。具体改革创新措施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创新就业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对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并通过柔性教学机制加以实现。一是课程教学方面,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二是推广学分制,允许学生跨系或转系学习,允许中途就业或者暂缓就业、继续学习或接受培训;三是专业课教师和工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接,把关键的专业课次搬到企业现场教学,还可以把企业规范、职业道德纳入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四是举办求职技巧培训以及普通话、物流师、汽车修理工等技能培训,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

同时,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降低就业压力。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增强服务意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需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努力做到专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以及采取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教育,指导学生认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及职业价值观。

(二)加强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能提高大学生展现自身才华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要根据就业环境的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主动、灵活、多样的就业观,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要提供职业心理特征测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准职业定位。学校应尽早开设就业指导课,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教育。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明确今后职业方向,初步定位、合理规划,形成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又避免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

另外学院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创新精神,提高毕业生的自我创造就业机会能力。

二、转变学生就业思想,提升就业能力

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外在条件,大学生自身的状况是提升就业率内在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培养自身就业能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了解人才市场规律,把握和利用一切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一)转变就业思想。

大学生就业市场常呈现供需失衡的奇怪现象,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人才“少”,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除高等教育本身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较大偏差和因扩招带来的供需矛盾加大的客观原因外,大学生自身所存在阻碍其顺利就业的主观因素也不能忽视,主要表现在:

是盲目择业。在择业时对自己未来的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意向,更不了解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所在,缺乏主见,盲目从众。二是高期望就业。不少大学生希望毕业首次就业就能够获得好职位和高薪,总是希望留在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文化生活比较丰富,生活质量较高的大城市、大单位。一旦现有的职位无法满足要求则消极对待工作或频繁更换岗位。三是消极就业。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情境,极易陷入诸如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有的心理素质不高的,一旦受到打击就逃避现实,等待观望。

针对上述问题,普通高校就业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一是加强对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了远大的理想,就会在择业时把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把为人民服务与个人奋斗更好地结合起来。二是要把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相结合,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与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积极因素加以热情鼓励,对消极的思想积极加以引导和转化。三是加强择业观教育,教育学生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实现多元化就业。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推销”自己,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积极主动地培养择业意识,客观、理性、地选择适当的就业岗位。

(二)提升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表现为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求职大学生对于个满意度较高、又充满竞争性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接近程度越高,获得岗位的可能性越大,就业能力也就越强。高校就业工作者应使学生明白,在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中,多人竞争个岗位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竞争中,能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取决于毕业生对这个岗位的接近程度。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增加对一个满意度较高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乃至获得这个岗位,就需要大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提醒在校大学生尽早关注就业信息,尽早做好职业规划:积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积极参加实习活动,提前扮演就业角色。让他们努力培养能力、磨炼意志、积累经验,以便毕业后能顺利进入社会与职场,找到一份满意且稳定的工作。

三、结束语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社会的新形势,但大学毕业后立刻找工作并不一定是个明智的选择,如果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毕业生可以选择考研或是自主创业等,这样即可以降低就业压力,又可提高自身能力。通过考研,学生可以进入更好的学校进行深造,对所学专业知识就会有更深的研究,对自己在未来找份好工作增加许多筹码,从更高的起点去寻找机遇,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些。自主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学生在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及了解市场的形势,通过自己的拼搏,闯下一番事业,成功的事例很多很多。考研、创业两个出路都很艰辛,许多大学生都遇难而退,这就需要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

[1]曾晓东,大学生就业问题解读,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6

3.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

4.花纳税人的钱,应该更慎重一点柳传志

5.互联网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商业张朝阳

6.新希望不能让农民亏损刘永好

7.危机没什么了不起宁高宁

8.未来30年,住宅行业仅仅只是开始王石

9.第一人物新闻会

10.《新青年》背后的创意湘军——访"奥马奖"组委会秘书长欧阳国忠先生黄伟祥,黄仁泽

11.环球活动网:"活动超市"的领跑者黄仁泽,杨剑

12.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欧阳国忠

13.为没学华尔待庆幸张敬伟

14.学习华尔街远未结束刘靖华

15.用艺术的方法管理王建国

16.寻觅全球危机中的亮光罗伯特·佐利克

17.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李永田

18.又一场奥运开始了李光斗

19.从曾国藩治军看企业文化的"落地"张华强

20.缔造强势品牌的"四部曲"王征兵,汲剑磊

21.别陷入伪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孙绍涵

22.品牌"健身"的立体竞争力唐文龙

23.任何成功的企业北后都有伟大的策划——访中国博采咨询策划集团董事长李德怀田宝国

24.王永庆赢在战略上现代企业文化 曹东霞

25.百年哈雷,文在消费者身上的品牌王新业

26.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因何长盛不衰曾宪蓉

27.卓越的品牌战略成就三星杨兴国

28.耐克的故事会唐山

29.三年时间,从零到无处不在霍华德·布朗

30.奥克斯手机:踏平坎坷成大道田国垒

31.倾情打造"闽铝"品牌文化董丽娟

32.企业文化引领核心竞争力杨佑田,杨秉毕

33.竞价排名:百度的双刃剑李勇

34.事故之源:"意识形态错位"曾水良,齐永全

35."空降兵"与企业文化王吉鹏

36.政工干部不能像"六王爷"那样玩虚招唐宗礼

37.做学习型的新员工刘文通

38.看完奥运看"奥马奖"环球盛典榜中榜黄伟祥

39.博客换VC:遭遇浙江女富豪朱威谦

40.长安画杰何海霞百年回眸博雅

41.从"超级女声"看1P理论

42.金融危机下,关于中国经济的思考

1.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卢国杰

2.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刘勇

3.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林小晶

4.信息产业融合与反垄断政策王科

5.酒店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罗家丽

6.浅谈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宋保军

7.浅析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朱延滨

8.交通行业组织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宾海鹰

9.浅谈测量管理体系的作用石良

10.浅谈制造业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方法白向辉

11.搜索引擎Google与百度的比较研究岳国庆,彭少杰

12.浅议广西国有外贸公司的衰败原因与发展方向李振海

13.浅议企业负债经营任富利

14.现代企业文化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思考杨兴田

15.民营企业培训风险及有效防范研究王春敏,师云涛

16.中小企业筹资风险之浅析与防范程丽

17.浅析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赵佳燕

18.浅析中国移动企业的执行力姚科春

19.谈知识经济管理吴少华

20.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田仁霞

21.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问题与对策于善甫,毛瑞娟

22."直觉"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刘晔

23.新时期股份制企业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的探索龚家达

24.浅谈企业文化的创建黄倩

25.警惕"工作经验论"张真

26.企业文化一定要与时俱进胡宝娣

27.创特色企业文化建和谐家园梁玉风

28.浅议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何柏略

29.试论用企业文化理念塑造员工行为顿洪亮

30.谋求企业发展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张广东,杜生

3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议开会的技巧刘汉柏

32.道教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以《太平经》为例宋跃华

33.浅谈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司可HtTp://

34.浅谈培育企业文化软实力李春霞

35.构建和谐党支部的作用分析陈美爱

36.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朱锦

37.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冯彦

38.浅谈如何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王凤宝

39.基于职业发展的我国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张雁琳

40.以创新精神务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冯爱民,戚亚茹

41.国企党组织政治优势如何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刘晓晔

42.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对策研究彭巧胤

43.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重要意义现代企业文化 佘斌义

44.浅析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的思想工作林靖

45.关于新时期下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殷万良

46.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蒋晓红

47.创新移动通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李爱平

48.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浅析史文江

49."效益本位"下的企业工会工作探析丁巧玲

50.浅谈学校工会工作如何适应时代要求郭小平

51.关于发挥企业工会小组民管会作用问题的实践与思考贺同玖

52.对美国医疗体系中若干问题及相关政策的探讨代兴

5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谢月玲

54.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司法改革的几点思考曹云鹰,温文治

55.大学生维权及其运行机制构架初探王兰,瞿晓玲,罗思

56.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井玉春,郝喜友,钱凤林

57."论赏当吝"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高立

58.行为面试法在招聘人力资源经理中的应用潘建勤

59.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吴永兴

60.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几个趋势黄蓉

61.试用"双因素"解析西部人力资源建设问题黄岩

62.高职高专数控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张福荣

63.膨胀管套管补贴技术应用王岷君,张超群

64.机械冷藏车抱闸预警系统设计熊小青,刘汉威

65.数控车床螺纹加工指令在生产中的应用张添孝

66.张河湾水库高水头平面定轮闸门制造方案李学敏,关卫国,郭庆

67.ASP+Access数据库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书清

68.液压自动抓梁水下电控系统防水密封郭庆,王平,关卫国,尚嘉峰

69.现代企业文化 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马超

70.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与防治刘高波

71.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陆丽奎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7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现在中职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着几种心理误区,需要摸索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从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发展的三个方面给予全面、多方位的指导。通过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合理的规划职业趋向,发挥自身的职业竞争优势,在社会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自我评价 自我定位 自我发展。

一、中职生就业之前存在的几种心理误区: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很多中职生初次就业月工资要求不低于1000元;很多学生希望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IT、通讯电子类企业。在公司规模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大型国企,大型跨国公司与行业内著名企业。这些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明显属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2、缺乏前瞻性就业意识

许多学生愿意选择已处成熟期的企业,愿意做大企业的员工,不愿意选择处于上升期的企业。

3、就业被动性心理

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相反,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的,自己动手设计就业推荐材料的,自己在企业劳动实习被企业留用的占极少的比例。

4、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

主动融入心理差,特别是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圈的心理差,很多学生固守自己的生活圈,人际圈,而没有想到拓宽的必要性;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团队精神也是就业遇到助力的原因之一。

5、欠缺创业意识

中职生在谈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有效就业时,往往过多强调创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困难。有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创业对自己来说过于遥远。二、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发挥自身职业竞争优势。

1、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指导和加强职业观念。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对自己的评价,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树立一线意识,现在高职毕业生,一般的高专毕业生就业,都在生产服务一线,从普通工人干起,中职也就理所当然了。

2、明确自我定位,规划合理的创业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定位,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创业中要得到什么,而后设定目标,朝着目标前进。

①、转变择业观念,正确定位自己,“先就业,再择业,再深造学习”

从入学第一天起,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即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

②、抛弃专业对口的强烈愿望

中职生就业很难专业对口,因为中职生就业基本在生产一线,流水线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很难专业对口,何况中职呢?

③、坚持务实态度,不好高骛远

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打造学生适应社会的广阔平台,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①、树立发展意识

谁能得到岗位调整或晋升,谁能得到加薪,并不取决于你是中职生还是高职、高专生,而取决于你在现实岗位的表现,因此,中职生一定要有长远意识,埋头干好本职工作,相信付出终有回报。

②、学好专业课,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中职生必须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考取其他专业的上岗证,为将来就业掌握多门技术,创造更多条件。如:幼师专业要能唱歌,能跳舞,能讲故事,能书写美术字,能绘儿童画,能做手工,能授课;计算机专业要录入速度快,软件操作精,网页制作美。

③、注重非职业技能即个人素养的的培养

中职生就业,需要一技之长,但更需要个人素养,如纪律观念、合作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礼仪举止等,这是中职生就业最需要的职业素养。

④、要有浓厚的创业意识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8

3.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教学改革张莹,杨宇

4.《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技术(下半月) 蒋东敏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朱旭

6.护理专业课实践教学改进的实践与思考严鹏霄,邓西平

7.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高慧君

8.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渐进式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韩明

9.浅谈"任务驱动"之CAD"教"与"学"模式吴克文

10.高职非电类专业电工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谢述双

11.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许长清,高克红

12.《饭店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探析罗君

13.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索安伦,郭献崇

14.摄影课程教学之管见陈琦

15.多媒体课件在网络教学中应如何应用于新波

16.关于职业教育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构建李景霞

17.提高PLC教学效果的思考李阳,张少如,李群,樊丽春

18.互联网Internet与大学英语教学李哲

19.从《三国演义》看封建统治集团的"民生"理念唐怿民

20.『趣味数学选修课教学的探索马海栋

2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张贤玲,李晓军

22.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方法的再认识谢丹

2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收益与成本分析丁小华

24.加强技工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考孙永强

25.音乐疗法——一门超语言的艺术徐秋华

26.浅谈高校廉政监督机制建设林海深

27.浅析企业人员培训体系建立及效果评估孙晓莉

28.浅析企业文化建设李广宇

29.用友财务软件ERP-U8(V8.50)中采购业务的处理方法尹衍波

30.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段亚玲

31.谈信用政策的制定——关于应收帐款日常管理分析杨继杰

32.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韩东伟,王文广

33.论乳品安全与对策徐雪松

34.文献信息社会网络建设新论黎刚

35.浅议《诗经》性情纯化的儒家音乐之美陈乃良

36.《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评析胡雪雁

37.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评价韩国玲

38.优秀人才是在"爱心"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班主任工作浅谈纪明香

39.浅议高职院校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王磊

40.高职高专机械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毕静波,于涛,龙素丽

41.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创建学习型组织张博,钟俊玲,张立明

42.浅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李海军

43.试论瓦·阿·苏霍姆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曹文斌

44.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为现代化教学服务胡海锋

45.如何理解建设工程不同阶段概、预算的表现形式杜晓波

46.谐波齿轮传动原理和技术王中孚,吴广林,李洪斌,张敏,于兴胜

47.优化的P2P路由策略研究赵洪光,杨文

1.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按照职业能力结构设置课程茅及源

2.创新服务机制推进农科教结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实用人才魏宇光

3.数字化时代的广电报生存杨小文,吕东卉

4.培养操作能力提升就业水平——浅析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的策略夏暎,姜奕阳,陈强,张玉兰

5.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黄红毅

6.中职学校形体课教学初探黄芳

7.也谈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语文教师角色姜媛

8.职业技术(下半月) 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丁书平

9."订单式"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中的实践张蕾,魏龙,冯飞

10.地方大学环境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彭燕,王筱虹

11.高职精品课的多样化教学设计张宪立,马延军

12.网络课件设计的几点思考张志明

1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匡煜华HtTp://

14.从词汇教学入手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许长清

15.浅谈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赵丽梅

16.高职教育应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王鹏

17.浅谈《乳制品生产技术》课件制作的几点体会朱丹丹

18.浅谈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邢玉梅,王凌极

19.谈谈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周哲

20.浅谈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李振伟

21.对照行知理念总结工作得失陆晓蕾

22.浅谈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周梅芳

23.刍议注册会计师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翟继云

24.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学习方式的探索靖江南,韩少滨

25.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之特点谈莫盛秋

26.浅谈高职学生挫折心理调适陶菁

27.高职学生就业漫谈刘洪军

28.浅析加强高校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王骥生

29.对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认识姜淑荣

30.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三合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玲

31.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怀郑琳

32.高职生性教育现状分析尚华

33.论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徐雪松

34.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弊端与发展方向王佳义

35.高校内部网络考试系统可行性研究郭献崇,安伦

36.馆际合作初探职业技术(下半月) 王巍

37.浅谈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舞弊及其对策李向萍

38.品牌消费者中的消费者反应模式初探张晓蕊

39.感受跆拳道的礼仪和精神牛久伟

40.关于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董强,林强

41.浅议艺术的假定性孙鹏昆

42.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数学原理吕杰

43.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浅谈邓小英

44.和谐社会建设与大学生就业问题之思考杨彦华

45.浅析会计电算化之我见雷俊英

46.浅谈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手段周俊霞

47.法医临床原始资料应用的分析研究王纳新

48.空调系统回汽管积霜或蒸发器积冰故障分析蒋建强

49.ITK与VTK连接的实现和应用王安明,周振环,赵明,王京阳

50.嵌入式NTP网络时钟源的设计吴克文,钟秀娟

2.新形势下做好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徐淮刚

3.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探索王俊杰,宋红梅

4.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几点思考何希晓

5.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合格技工人才林霞云,周梅芳,李红,周红

6.二年制焊接专业定位与技能训练模式的研究刘长江

7.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教学体系刘钢

8.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杨钧

9.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文化传承李秀娟

10.电子商务实训课程初探曾恭文

11.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王疆

12.浅谈提高《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计雁林,陈武禄

13.体育课应注意素质教育黄武

14.CBE理论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王勃

15.材料科学概论双语教学问卷调查(Ⅰ)关瑞芳,张国辉

16.中专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许长清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9

4.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服务大学生就业宋程程,潘涌

5.建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胡冬香

6.借鉴经理人的市场观念完善高校办学思路孙海旺

7.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举措蔡瑜玮

8.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和实施宋程程

9.企业文化(下半月) 论教育公平中的平等与效率刘慧

10.试论校院两级校友工作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实施孙茂骥

11.输入与输出视角下的英语听说教学章岚

12.我国成人学历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薛胜强

13.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技术教学的几点探析李训锦

14.如何构建党务办公室和谐氛围初探秦红英

1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企业文明新风张际林,卿文学

16.创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刘春燕,周福红

17.浅谈领导者的影响力杜勇

18.浅议道德风险的防范吕建明

19.浅谈企业档案服务机制创新李春花

20.浅谈企业管理武岚岚

21.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宋洪亮

22.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浅析李秀芝,任红艳

23.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打造生态城市周福红,刘春燕,周美玲

24.对基层农发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贾志明

25.浅议物业消防安全管理

26.县乡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王兴

27.油田单元目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张芬辉

28.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启迪邬锦雯

29.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李洪福

30.借鉴企业文化先进理念构筑黄河水文精神王雪峰

31.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打造现代银行形象彭天骄

32.加强信贷文化建设促进农发行稳健发展李卫东

33.论企业文化中的诚信建设企业文化(下半月) 张永书

34.实施"多元化"管理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马健

35.企业文化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郑守林

36.浅谈企业文化构建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任立伟

37.浅谈如何创建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企业文化鞠迎春

38.用文化滋养心灵用精神塑造品牌——对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覃小草

39.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胡小燕

40.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仇建平

41.浅谈支行班子如何做到"四强"房永梅

42.勇创先进争当优秀张大清

43.浅谈水利系统基层工会工作的创新与举措潘祥华

44.浅谈基于AS-MII平台的高中灭火机器人的设计葛继昌

45.把握五个环节抓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熊水平

46.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杨斌

47.浅谈新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吴威辰

48.培养与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王银鉴

49.从现金流量表看企业的财务风险张友刚

50.贷款调查中应如何对企业利润进行分析把握赵凯

51.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关问题的探讨张志明

52.浅谈关联企业间保证担保和企业关联交易白殿林

53.浅谈政策性银行如何做好客户维护工作孙振亭

54.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赵鸿章

55.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财务管理方式梁君香

56.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王天凌

57.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袁克静

58.企业普法工作面临的矛盾与破解之道徐秀生

59.加强内部管理应注重法制教育张林涛

6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设想石加友

61.把握七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土地整理开发工作水平许广永,田素锋,张志鹏,王莉莉

62.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展望刘卓玲

63.卷烟厂职能转型期的科学发展汪曙波

64.基层农发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难点及对策高其忠

65.局部地区外贸出口对GDP没有直接影响孙斗生HtTp://

66.对安全驾驶汽车的几点探索与认识张继忠

67.企业文化(下半月) 论紫砂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沈建康

68.浅谈草花的配置和应用周福红,刘春燕,周美玲

69.浅谈黄河防汛准备工作崔振海,季荣清

70.浅析利用黄河泥沙发展黄河河务经济之路季荣清,崔振海

71.浅谈现代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韩敏彦

72.坚持"三位一体"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张新阁

73.浅谈农发行在支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的作用王学良

74.对农发行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王学良

75.滨南油田滨649块储层敏感性试验评价许志军,张志刚

76.简易式单流阀的改造与现场应用刘新蕾,邓海霞,李汉萍

77.论低渗油田的开发与认识宋媛,姚兰芳,单连伟

78.深入井层分析,实现滨一区沙二段油藏高效开发姚兰芳

79.提高抽油井地面效率技术的研究刘群英,张永伟

80.微差井温测井资料在河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孙旭光,朱一斌

81.油井躺井原因调查分析曾宪民,朱珍

82.元坝地区自流井组-须家河组地层特征杜焕福

83.分析坡屋面漏水在施工过程中的处理办法赵可,倪华

84.浅述大型泵站主厂房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修林发,郭晓

85.低压电缆故障的解决方法分析郑丽丽

86.关于海滩剖面监测方案的探讨王宝武

87.浅析火花塞的选型与应用张建国

88.汽车常见的故障以及解决措施宰日燕,高江,王强

89.汽车冬季保养与驾驶要点张继忠

90.桥头跳车的预防与治理陈建波

91.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李小玉

92.一起雷击泵站变电所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李玉芬

93.夯实基础,有效推进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陈昕

94.识别概念间关系的逻辑特征程惠

4.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王耀萍,侯秀芳,王栋

5.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思考唐鹏

6.家庭对未成年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刘英杰

7.南航金城学院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与动机的调查与研究——以08级机电工程系学生为例党杨

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宫晓宇

9.舞台音响的调音技巧杨贵平

10.真实的存在——从霍桑对海斯特的塑解读理性的善恶观张晓蕾

11.建设学习型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褚福干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10

(1)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国际贸易结算多元化策略研究 徐婷

(3)区位因素对我国外商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于旭婧

(5)首钢矿业国际市场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刘??br> (7)拉美经济现代化问题管窥 于淼

政经视点

(8)“双重拒绝”:新生代农民工城乡社会融入的困境及对策 张静宇 任福兵

(11)投资制度性问题初探——以兰州新区投资建设为例 张思思

(14)我国农村土地征用问题浅析 程海艳

(16)“限购令”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马勇 叶向荣

(18)四川凉山彝族山地农村火灾预防与对策 刘铁军

(20)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政策的解析及建议 姚虹

(21)完善税制的几点思考 周飞

(2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马强

(23)浅析推进粮食系统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服务“三农”工作 吴宏林

(24)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治理模式研究 尹一宁

财经纵横

(25)企业成长期投资行为的选择因素分析 刘亚

(27)试论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张庆增

(29)提前购买价格折扣与延期支付条件下零售商订货策略选择 刘梦璋 山敏

(31)长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bt融资模式及风险分析 代娟 秦小雨 红

(32)上海证券市场蓝筹股指数成分股调整价格效应的研究 张静

(33)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梁琛 宫蓉

(34)探析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汤华明

(35)勘测设计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与对策 李祥

经营管理

(36)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董利

(38)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王肇丹

(40)我国企业离职员工管理浅析 王晶 韩平

(42)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许娟

(44)对医院物资材料管理的探索 张志红

(46)国内中小城市dm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研究 胡山水 潘经强

(48)现代干部培训目标管理 张茹

(50)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探析 王泽英

(51)企业内控制度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 李志红

(53)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李妲妲

(54)地勘单位应在四个方面做好财务管理 程彩凤

(56)国有企业管理弊端及创新措施分析 胡宾

(57)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赵静

(59)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

风险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吴鸣飞

(60)试论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途径 李智 王慧

(61)提高项目质量的诸多因素探讨 吴清

(62)关于闲置资金运作的一些想法 郭勇

(63)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 李蕴青

(64)项目进度管理在整个项目开发中的位置 许金建

(65)浅析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难点及措施 郑荣 李秀碧

(66)浅析不断创新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 栗英杰

(67)浅谈工程建设预算的内容和作用以及编制所用方法 马海红

(68)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兴林

(69)现代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策略研究 石一

(70)功能定位下的事业单位内控模式构建 苏志超

(71)基于差异化战略视角的企业管理研究 孙宇

(72)浅析对企业预算进行全面管理 赵晶

(73)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研究 沈军

(74)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综治管理工作 陈振进

(75)信息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陆宏强

(76)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进度控制 韩亚丽

(77)轨道交通运营预算管理研究 刘耀国

(78)探讨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帅金

(79)提高项目质量的诸多因素探讨 孟健

(80)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强化作流程控制探讨 陈行严

(81)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分析与探索 陆敏娟

(82)浅谈对蓝海战略的认识 张晓晓

(83)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 瞿张斌

(84)浅析高速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 路遥

(85)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项目部的执行力 任晓龙

(86)企业现金流与营运资金的管理 王春明

(87)现代企业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 郑迦予

(88)改革完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政策建议 王亮

(89)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措施研究 吴杰

(90)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要素刍议 陈旭娟

(91)小作坊食品安全的现状及控制对策 杜媛媛

产经透视

(92)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探析——以吐鲁番旅游商品为例 文斌

(94)民间担保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几大误区 段盼盼

(96)本土专业公关公司简谈 范亚男 于志毅

(97)小议物流业快递爆仓现象 刘雯丽

(99)浅谈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 郑沛

(100)房地产项目招投标及投资决策探讨 刘素玉

(101)我国珠宝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刘斯明 汤承

荫 师立成 张津金 王江凡

(102)我国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蓉

品牌营销

(103)浅析微电影营销 于泷 耿改智

(105)消费者品牌忠诚分析 贺媛媛 赵秦

(107)易变质品定价策略选择 刘颖鹏 李倩玮

(108)卡夫公司在华营销策略研究 刘卫

(109)露天煤业煤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王珏文

(110)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吴亮

(111)基于餐饮行业的创新创业与管理问题研究 汤小燕

(112)产品召回中企业与消费者动态博弈分析 熊涛 房瑞莹

(113)内部营销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裘玮

金融财会

(11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密国强

(116)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纳税筹划分析 高晓飞

(118)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贾小敏

(120)金融混业经营风险研究 刘名辉

(121)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吕小芳

(122)网络环境下的财务审计问题探讨 吕小英

(123)浅谈我公司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尚红伟

(124)浅谈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崔红娣

(125)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的风险及控制 王慧

(126)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 贾烨琳

(127)教育审计工作深化方法探讨 陈卫文

(128)小微企业贷款调查报告模板设计思路与依据 陈艳娟

(129)浅谈银行业市场约束机制 马雁

(130)对废品损失核算的思考 吴晶晶

(131)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财务会计工作 李宇

(132)浅议资产负债表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性 杨焱?

(133)审计质量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王丰新

(134)试论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及对策 王洪彬

(135)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邵佳

区域经济

(136)河北动漫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以日本经验为视角 王树义 李战军

(139)西部地区县市科技项目发展对策研究 汤?? 周文魁

(142)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煤系高岭土矿产资源评价 王荣

(144)湘西山区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分析 包婧

(146)唐山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研究 李永超

(148)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张波

(150)江夏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龙明慧

(151)关于加盟《企业导报》理事单位的公告

(152)重庆乡村基cis的标准化研究——以行为标准化为例 柏雪梅

(153)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彭连港 王大海

(154)基才topsis模型的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实力排序 史雅麒 史婕

(155)保定市绿色gdp核算体系实证研究 申超

经济与法

(156)地下空间权微探 周艳

(158)从经济法角度看消费者知情权 王伟

(160)浅析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立法困境与完善 谭安茹

(162)浅谈票据对价制度 卢岳峰

(163)浅论生效裁判确认事实的证据效力 张卫容

企业文化

(164)浅析工会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全兵

(166)论基层党组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朱洪峰

(167)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心理疏导 丁锐

(168)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倡导人文关怀 周建

(169)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政工作 孙炎 王亚红

(170)如何搞好企业发展中的党建工作 张前峰

(171)论培养和提高职工的企业价值观 李政 桑春晓

(172)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武雪峰

企业信息化

(173)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蒋飘芸

(175)电子商务环境下团购的发展分析 秦琴

人力资源

(176)论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钟顺昌

(179)淘商网中国企业商务第一门户 无

(180)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制后的过渡性宽带薪酬设计——以某勘察设计单位为例 张烨

(183)论劳务派遣对企业用工的影响 孙海娟

(185)论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困境及其出路 沈雅雯

(187)工作不安全感研究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崔新鹏 宋兆岩

(188)试论高职房地产营销人才素质培养的新思维 李晓艳

(190)企业员工创新驱动机制研究——以ibm公司为例 邓文娟

(191)以人为本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吴欣贵

(192)浅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 李朝仔

(193)浅谈企业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性 毕雯菁

(194)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 赵刚

(195)我国旅游业导游薪酬制度问题探析 王浩乐

(196)基才激励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王尧穆

职业教育

(197)以创业培养模式为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长效发展机制——以高校教育阶段为切入点 陈敏莉

&nbs

sp; (200)基于双证课程导向教材建设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双证课程”研究为例 王士柱 韩玉勇

(202)促进中英双语或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以上外贤达经管学院双语和全英语课程试点为例 汪琪

(204)案例教学在专业硕士教育中面临的创新挑战 石军伟

(20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形成的作用 董扬眉

(208)浅析游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梁立虎 吴林炎 黄闻寰 吉家文

(210)以就业为导向《旅游服务与管理英语》课程与教学体系研究 卢瑶

(211)河南省高校创业孵化体系问题动因及对策分析 姬军荣 祝利芳 周楠楠

(213)对现阶段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探究 崔英姿

(214)创业型大学背景下师资队伍素质结构研究 丁向朝

(215)探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于易灵

(216)案例驱动模式在《保险实务》教学中的思考 吴少锋

(217)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徐伟丽 李智

(218)中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杨宇辰

(219)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式与途径 王迎春

(220)电子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之构建 申海燕

(221)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 芦继永

(222)论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刘琼

(223)基于matlab和adams的3-upu/s空间机构的位置反解 姜蕾 刘敏 郑世一

理论视野

(224)当代大学生生育观调查分析 区敏宜 余冲 吴雪莲 韩煦

(226)东牌楼汉简异体字整理研究 李恒光

(229)对如何进行科学理财的分析 侯雁峰 蔡文武

(231)略论当代部分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 赵艳肖

(233)东北地区清真寺建筑形式及地域特征——齐齐哈尔卜奎清真寺建筑型制分析 孟勐

(234)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原理 李筠

(235)浅析世界观和发展论的对立统一关系 李彩薇

(236)中国“年”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张煜顺

(237)21世纪初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 高月东

(238)平面设计在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冯云茗

(239)剖析唐朝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与运用 刘璐

(240)浅谈图书选题策划的特性 彭晔

(241)论儿童书籍设计互动性 王鹏

(242)对传统房屋建筑中砌体结构的再认识 贾玉明

(243)平面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的明天 常玉

(244)论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潘颖

(245)浅析大批量生产的装饰画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 宋行

&nb

sp; (246)试论创意的发现 张殿吉

(247)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汪?

(248)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 王玮

(249)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探讨 王裴

(250)视觉设计个性化探微 陈楚滢

(251)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高凌霄

(252)浅析纯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区别 黄月娣

(253)论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王赛男 刘函语

(254)浅谈传统包装设计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区别 郑舒文

(255)浅析琼侨的社会地位变迁 陈期凡 史振卿

(256)插画在当今时尚视觉的应用 陈凤群

(257)浅谈版面设计 刘锦

(258)浅谈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苏睿

(259)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与养老方式的选择 冷雪 李萌荫

(260)精神障碍者犯罪后的安置问题研究 戴彩霞 余际

技术市场

(261)藤本豆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张风光 昌友权 张建峰 郑鸿雁 曹柏营

(264)一起直流接地造成线路开关跳闸事故的分析 陈晓鸿 邢大鹏

(266)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闫然 冯雨顺 岑澎

(268)脱硫污水配聚技术研究 丁红霞

(269)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宁镇

(271)主流计算机图像技术简介 周正春

(273)消化道无线内窥镜摄像胶囊的设计 黄戎 赵德春 张思杰

(274)煤矿井巷支护技术要点研究 周晶杰

(276)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于亮

(277)刍议建筑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丁建南

(278)浅谈提高石英砂岩钻进效果的途径 刘刚

(279)浅谈住宅室内给排水系统的优化 王宏伟

(280)浅论塑料门窗防渗漏的控制要点 王文玮

(281)衡水高压电网防污工作浅析 程旭

(282)建筑节能设计中的电器优化设计 赵建文

(283)关于葛泉矿洗煤厂降低介耗的途径探讨 陈超

(284)浅析机械制造中的数控技术应用 鲍树国

(285)立式与卧式刮刀离心机比较及故障分析 黄立飞

(286)高速公路标志在交通工程安全设施中的应用 宋栋栋 李岳峰 宋静静

(287)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张宝军 盂龙

(288)小型掘进机样机plc控制系统的研究 张岩松 夏丽君

(289)博弈论方法在污水排放问题中的应用 彭乐

(290)论氯碱工业的腐蚀与防护 李丽萍

(291)硅光电池伏安特

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研究 李杰 金俊扬

(292)探讨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杨雷忠

(293)城市住宅通风节能设计探讨 赵保锋

(294)公路建设施工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马驰

(295)方翅网蝽的生活习性和危害、防治 赵洁 周家梅 姚铁军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例11

浅析平行志愿的填报技巧张瑜

高校研究生招生人员职业倦怠分析研究王畅,王燕,王元勇

成人高校招生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考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雷晓博

关于高教自考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黄晓琳

利用多媒体优化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探索薛丽炜,宋立萍

浅析分词作状语时的逻辑主语陈国亮

班主任的"三到"刘顺良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肖黎,杨晴

创新公选课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党子奇,李荣昌,叶倩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鼓励策略张紫薇

谈高职高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刘琼

如何发挥学生骨干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赵永芳,王敏,牟永念

理工科大学生影响听力理解因素调查及研究杨华,马安平

浅谈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与发展策略张英丽,刘志伟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丁春琴,郑亚娣

试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张晓磊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丁叔芳,郑亚娣

高等职业教育《纳税实务与筹划》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初探陈小娟

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俞华,秦海波

浅谈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出路黄杰丽

学会学习——现代学习方式简介赵化海

全球金融危机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心理问题调查分析鲁长明,张璐

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对策略问卷的编制芦大亮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的几点思考刘婧

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郑乐平

浅析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温毓敏

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姜德红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陈晓辉

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状况探析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韩瑜,王欢,范俊刚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仇静儒

高中英语新教材备课的点滴体会董娜

谈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高志远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郝国军

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初探侯小红

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黄文辉

浅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罗菊梅

"大语文观"的内涵及其运用王艳琴,封丽华

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地理教学邢文平

高中英语新课程usinglanguage的教学探析杨美云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姚媛媛

浅谈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林永胜

高中英语新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牟艳英

高职生自尊、生活事件及其相关调查陈玉梅

素描体验与创新思维韩忠

浅谈如何开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孟玮娜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堂提问技巧南楠

浅议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彭敏茹

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张伟

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内容的优化研究高文英

我国公立大学管理行政化的新制度主义视角浅析张倩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柴优义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初探董伟

浅析新公共管理以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启示杜长志HtTp://

机械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探讨杜刚

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看体育的作用房铮

计算机PhotoShop教技研究李海成

关于交际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李学颖

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李阳

机械类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和专业能力卢婷婷

以华尔街金融风暴为案例的高职金融课程教学探索彭旭

浅谈优良寝室文化建设——以大学生职业规划为导向宋春春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孙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滕睦

实效性指示下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李娜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郭志明

关于"文化生态环境与人"的课题设置和教学体验何珊

浅谈艺术类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洪建华

高校国际化建设实施途径初探李春媛

基于助困平台对高校助困体系的研究廖运雯,诸俊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张法力

浅谈课堂导入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戚素文

文化翻泽视野下习语异化翻译的途径研究石雪

关于基本乐理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王玥

浅谈CG插画的创作与应用张艳梅,杨志宏

基于图形创意对高校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姚远,贾丽,刘维尚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朱晶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李敏

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及措施分析杨应仙

我国成人教育现状及其科学发展对策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仲兰

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线性代数培训"一点体会赵高长

浅谈如何促进课外音乐教育手风琴教育的发展潘霞

浅析如何建设"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赵高长

试谈模拟法在工艺流程设计教学中的案例应用张星春,石百铮

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袁欣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邓小琼

浅析体育与美的融合何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