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5 10:27:27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1

阿拉伯语民族统一的主要原因是伊斯兰教的兴,伊斯兰教在兴起的过程中孕育出一种新文化,它就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不仅整合和完善了阿拉伯语文化,同时还促进阿拉伯文化的广泛传播,从而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等。

一、阿拉伯语传播的政治经济因素

在4世纪末,罗马帝国进行分裂直至新的东罗马帝国建立,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韦尔斯对此曾经这样说过:“整个时期发展过程中,波斯与君士坦丁堡两国间的战争导致小亚细亚俨然成了一个患有热病的病人,十分衰弱”。而在当时,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仍旧处于弱势地位,但阿拉伯人已经开始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同时也成立以伊斯兰教为主的武装思想军队,处于一个勃发雄张状态。除此之外,阿拉伯人所面临的强势文化,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希腊文化,尽管其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终究已经中断、变换、和分散等,这种现象被钱穆先生叫做“文化的中断现象”。

著名教育学家希提曾经提出,“关于伊斯兰这个术语有多个意义可以使用,但同、通常情况下主要应用的有三个:(1)在最初时期伊斯兰只是个宗教名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逐步转变成国家的名称,经过历史的演练最终荣盛为一种文化名称等。一定程度上讲,伊斯兰教不同于其它相对古老的佛教与犹太教等,倒是与基督教很是相似,属于积极进取,并且向外进行扩张传教的一种宗教。随着伊斯兰教还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此外,伊斯兰国家还征服了整个北部地区。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神权政体的重要成员,同时向并未设防的世界进行冲击。”当然,此处所涉及到的伊斯兰国家以及民族神权政体两者均是指国家政权,并由阿拉伯人掌握其政权。除此之外,阿拉伯人在进行国家管理过程中所采用手段与措施大部分是从波斯国家借鉴而来的,并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其中使用的最重要与最根本的手段还是伊斯兰教等,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两者与国家政权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是与其它民族征服国家政权的最明显的区别等。

喜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阿拉伯人们在向已经征服地区定居时。还与该地区的人们通婚,关系日渐密切。一定程度上对巩固阿拉伯以及传播伊斯兰教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对阿拉伯国家积极发展伊斯兰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

二、阿拉伯语传播的宗教文化因素

阿拉伯语主要源一种自于《古兰经》的宗教语言,穆斯林对此持有十分虔诚的态度,对他们来讲,阿拉伯语其实就是真主的语言,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与它的神圣相媲美。再者,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传教者在进行《古兰经》学习时,所履行的宗教礼仪全部采用阿拉伯语。由此可见,阿拉伯语的重要性不言已名。也正是因为如此,阿拉伯穆斯林感觉的前所未有的自豪,即便是其它语言拥有在古老的历史文化,都不能与阿拉伯语相比较。因此,阿拉伯人们在对征服地区进行伊斯兰教传教时,必定会适时的将阿拉伯语传授给当地的居民,久而久之,阿拉伯文化和语言广泛地流传在很多地区。

另外,曾经被征服部分民族进行伊斯兰教传授的目的并不是相同的,部分民族从内心发出反抗,同时也有很多人从内心就是虔诚求教的。例如,有的人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躲避人丁税、有的人为了取得与统治阶级相等的身份以及由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等等。此外,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之中,均是在伊斯兰教旗帜下进行制度、法律以及伦理道德等内容的统一,同时还必须坚持以《古兰经》为最根本的依据。其实伊斯兰教不单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体制、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等,有 “实用宗教”之称。不管学习宗教的最初目的和动机是怎样的,在入教之后随着对宗教礼仪等内容一步步深入了解,均会被感染,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潜移默化”。显而易见,阿拉伯语在穆斯林心目中就是与真主连接的一条纽带。通过对伊斯兰教了解的过程中学习阿拉伯文化,从而深刻的了解阿拉伯文化以及较好的掌握阿拉伯语,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条件等[2]。

三、阿拉伯语传播的历史因素

阿拉伯语传播的历史因素主要有阿拉伯人民和已经被征服民族间的历史联系或者征服该地区之前的情况等。追踪历史发现,阿拉伯人民早已经与两河流域有着十分深刻的历史关联。在19世纪中期,历史学家针对发现的楔形文字阿拉伯语与埃塞俄比亚等语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并判断出它们均归属于闪族语。并且运用这些语言的多个民族无论是在外貌和体形方面,还是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此外,历史学根据这些因素准确的判断出使用这些语言的民族:阿拉伯人,埃塞俄比亚人以及希伯来人等等,但是这些民族在“独立”之前同是属于同一个民族——闪米特人。

除此之外,伊斯兰教之前,阿拉伯人曾与沙姆、伊拉克等有了频繁的接触。并在沙姆地区建立王国,像奈伯特王国、帕尔米拉国等等。这些国家均是采用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的。此外,位于两河流域的伊拉克早在巴比伦时期已经与阿拉伯开始接触。大约是在阿拉伯人对两河流域进行控制前的时间里,确定了两者间有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阿拉伯人对伊拉克文化也早有耳闻,同时也可以说有了一定的了解等[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部落能够在这些地区进行长时间的生活,无不充分表明阿拉伯人早先已经与该地区居民有了接触和交流,当然也不排除有血缘方面的关系。由此可见,阿拉伯人与运用阿拉伯语的民族对阿拉伯语并未有抵触现象出现,反而很容易接受,为之后阿拉伯语进行传播奠定了更好的历史条件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2

标准的阿拉伯语历史已有1500多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为光辉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纳忠教授指出:“伊斯兰教产生后,对阿拉伯人影响最远者莫过于阿拉伯语的普遍使用。”[1]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广泛使用标准的阿拉伯语,有助于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团结。

一、标准阿拉伯语的形成与发展

公元7世纪以前,不存在统一的阿拉伯语。由于社会经济落后,阿拉伯人多由分散的游牧部落组成,各个部落有自己的方言,虽同属于阿拉伯语种,但差异很大,同一事物,同一概念,各部落有自己的语汇。马克思在谈到统一的民族语言形成道路的问题时说道:“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集中为一个统一的语言。”[2]我们今天所说的标准阿拉伯语是北方阿拉伯方言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是在古莱氏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众方言之特长于公元5世纪末开始形成的。麦加正处于当时半岛上的经济中心与宗教中心,因而其使用的古莱氏方言就成了其他方言的主导方言。麦加附近最大最著名的“欧卡兹”①集市不仅是商业集市,而且是阿拉伯人的文学聚会场所,半岛各地的文人们在这个场所里极尽所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行吟诗、诵文、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麦加的古莱氏方言成为当时的共同文学语言。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古兰经》的降示,对阿拉伯语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古兰经》中有十处明确表明《古兰经》是用阿拉伯语―古莱氏族语言降示给世人的”[3],《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它的神圣性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各部落的语言,消除各地方言的影响,使阿拉伯语成了各地方言的标准。随着阿拉伯人对外扩张时期的到来,逐渐征服了西亚北非广大地区,建立幅员辽阔的阿拉伯大帝国,他们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将阿拉伯语带给被征服的民族,在被征服地区,阿拉伯帝国实行语言阿拉伯化的政策。同时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历时百年的翻译运动,将大量各国古籍译为阿拉伯文。这些都进一步促使了阿拉伯语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阿拉伯语走向世界。随着伊斯兰教与《古兰经》的广为传播,阿拉伯语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尤为深远,正如纳忠教授所说:“伊斯兰教要求每一个穆斯林朝夕诵读《古兰经》。于是《古兰经》的诵读声回荡于山巅天涯,传诵于广阔的沙漠。天长日久,阿拉伯语不仅成为维系阿拉伯人统一阿拉伯部落的纽带,并成为以后东西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用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世界性的重要语言,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社会、宗教、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如今阿拉伯语成为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被列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二、标准阿拉伯语面临的挑战

(一)外来语的威胁

“从19世纪30年代起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初,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陆续沦为英、法、意等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或保护国(仅沙特、也门例外)”[5]。西方殖民者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新闻、教育等手段控制这些阿拉伯国家,向阿拉伯国家人民推销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他们中有的阻止使用阿拉伯语,也有的提出终止使用标准阿拉伯语,而推行自己国家所使用的语言,并改用拉丁字母,还有不少殖民者通过建立学校、兴办报纸、传教等方法宣传西方文化。西方殖民统治对阿拉伯国家有深远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各个阿拉伯国家通用西方殖民者的语言,英、法等语言在高等教育部分学科及商业、金融等部门广泛使用,然而标准阿拉伯语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因此不可否认外来语的使用对标准阿拉伯语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二)方言的影响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诸多原因,说同种语言的民族分散在各地,语言差别逐渐扩大,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形成方言。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拉伯人大规模的对外扩张,阿拉伯语在被征服地区迅速传播开来。毫无疑问当地居民在学说阿拉伯语时,或多或少地受他们原先语言的发音习惯、语音、词汇的影响,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各地区的方言。阿拉伯各国在历史上受不同国家的殖民统治,方言词汇因此也产生变化。又由于阿拉伯世界幅员辽阔,各地交通不便,人们之间的往来不易,方言间的差别便越来越大。这些方言在语音语调、用词等方面与标准阿拉伯语有很大差别,标准阿拉伯语因其自身特性有复杂、繁琐的语法规则,而方言相对于它来说则更简单,因此日常生活中,方言的使用更普遍。一般阿拉伯人会用方言进行交流,许多电影、歌曲、电视节目是用方言演出的。由此可见,标准阿拉伯语虽仍处于阿拉伯各国的官方用语地位,但确实受到方言的严重影响。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有公立与私立之分,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对于私立学校较差,公立学校的教师认为自己收入过低,社会福利与政府部门相比相差甚远,因而他们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教学质量上。例如在一些大学教育机构中,举办各类讲座的教师会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参考书籍和授课笔记的销售上。私立学校费用较高,它们能帮助学生掌握很多能力,但这些能力大多是关于对外语的掌握,而并非对阿拉伯语的掌握。对于外语的学习一直是私立学校教学大纲围绕的中心,也是它们吸引生源的“招牌”,这些均会导致阿拉伯语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下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图一时之便采用方言上课,学生听到标准阿拉伯语的机会也就比较少,在交流过程中,他们会偏向于用外语与方言。又由于受到西方音乐和电影等的影响,学生不喜欢用阿拉伯语进行阅读,学习阿拉伯语缺乏新鲜感,缺乏动力,可见教育体制的缺陷局限了标准阿拉伯语的推广与使用。

三、应对策略

(一)提高民众对标准阿拉伯语危机的认识

标准阿拉伯语正面临严峻挑战,当代很多年轻人在排斥它,语言全球化也正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带有方言、外来语的醒目广告牌,人们的交流中也混合夹杂着方言、外来语,这些都深刻反映了标准阿拉伯语危机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凸显。因此面对这些挑战,首先要提高民众对标准阿拉伯语危机的认识,广泛宣传,提高各阶层人民使用阿拉伯语的自觉性。全民族从各国领导人、有关机构到各国人民都应该认识到:推广、使用阿拉伯语是关系到保持阿拉伯的民族性,维护民族统一、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性问题,是不容置疑和争论的问题。积极通过召开一些国际会议、学术论坛座谈等,关于捍卫阿拉伯语,重视标准阿拉伯语的使用和传播的决议、方案。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下,动员全体有生力量一起探讨标准阿拉伯语的振兴问题,制定并实施各种保护标准阿拉伯语的政策。

(二)重视标准阿拉伯语的教育

制定相适宜的阿拉伯语教育大纲,选用适宜的阿拉伯语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标准的阿拉伯语。政府增加资金投资建立阿拉伯语专业教学院校,并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使这些学校快速发展并获得成功。同时保证教学队伍质量,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身阿拉伯语教学,并在传播阿拉伯文化中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鼓励阿拉伯青年文学发展,让他们感受到阿拉伯语是优美且与时俱进的;鼓励阿拉伯本土作家创作出更多阿拉伯语作品,扩大阿拉伯文学的传播,促进阿拉伯语大众化;鼓励阿拉伯语翻译业的发展和更新,为阿拉伯语的教育提供多种渠道,拓宽教育范围。

(三)发挥影视传媒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传媒的时代,电影、电视、网络、报纸、传媒会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阿拉伯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构建信息量大、受众广泛、影响力强的传播宣传体系,制作推广标准阿拉伯语的教育节目,把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采取娱乐性的方式实施标准阿拉伯语的教学。同时可以在电影、歌曲、电视节目、广播中用标准阿拉伯语演出,促使民众多听、多看标准阿拉伯语,从而达到多说标准阿拉伯语的目的。各阿拉伯国家的语言学会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介做好标准阿拉伯语的推广工作。

注释:

①欧卡兹集市是伊斯兰史前时代古莱氏人举办的最大最著名的集市。古莱氏人每逢朝季节,便在麦加附近举办3次大型的集市贸易,出欧卡兹集市外还有麦贾纳集市与佐迈・加兹集市。

参考文献:

[1]纳忠.阿拉伯通史[M].商务印书馆,1997:17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500页.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度科研计划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阿拉伯语语用含义与言语行为研究——以纳吉布马哈福兹小说《始与末》为例”(14JK1590) 

一、引 言 

阿拉伯语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非常有益且有必要,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阿拉伯语语句的语用功能与广泛的文化因素、情景因素、宗教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语用受到其文化环境和场景的直接影响,尤其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异,所以,由文化所决定的会话含义和言语行为在理解和使用上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阿拉伯语的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与西方语用学理论相比,有其独特与不同之处。迄今为止,西方语言哲学家不仅为语用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在该领域的研究已达到成熟且建树颇多,不胜枚举。但在研究阿拉伯语的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时要注意,虽然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可全体照搬西方语用学理论。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阿拉伯人会话含义的独特特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其言语行为所体现的语境对实施言语行为的影响和语用方面的文化差异所在。通过对埃及当代著名小说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始与末》中的人物对白、情景和语境所体现的会话含义和言语行为中具有代表性的且贴近社会生活的小说中主人公的会话和言语行为来分析并阐述阿拉伯语中会话含义和言语行为的主要特征体现,了解在格莱斯会话含义的理论框架下,阿拉伯语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应用特点,清晰地剖析阿拉伯人会话含义的主要特征、文化语境和宗教因素对阿拉伯人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二、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小说《始与末》文本中的体现 

格莱斯认为在所有语言的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遵循合作原则,产生的是一般含义,而违背该原则,则产生特殊含义,而在此过程中,会话含义中的礼貌理论、语境和情景构建对会话含义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礼貌理论 

礼貌理论是一种保全公众形象进行的一种交际策略,该理论解释了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对阿拉伯人而言,礼貌理论体现的较为突出,它不仅是一种宗教礼仪和交际策略,有时或许也是以获取利益和价值为目的。正如阿拉伯人在寻求他人帮助或有所求时,往往喜欢用大量的恭维之词做铺垫,而他们自身也比较喜欢被他人颂扬和恭维,有时其他文化的人们为谋求阿拉伯人的利益,往往也用一些恭维的话语实现自己的目的。 

因此,阿拉伯人非常爱面子,注重面子,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取舍上,为了不伤及他人的面子或为了避免交际中的冲突,他们更注重礼貌原则,他们常常将一切无法预知或决定的事情归于安拉,通过这种独特的客套方式或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言语能够很容易地拉近彼此的距离,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小说中体现这一交际策略的对白很多,正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之一女裁缝奈菲萨被男友欺骗,骗取她的芳心后继而抛弃她,而奈菲萨却又被母亲派去给曾经的男友塞里曼的准新娘做嫁衣,当她来到准新娘家里为她量体裁衣时,两人之间的对白如下: 

“……你知道吗?新郎家的店铺就在你们楼的附近。” 

“……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他这种人,我不喜欢。” 

但准新娘却不甘心这一回答,她用嘲笑的口气又问道:“你其他的女主顾,就是那些新娘们,你也不喜欢他们的丈夫吗?”这种含有嘲讽和挑衅的话语令奈菲萨更反感,继而说出更难听的话语从而违背了合作原则,打破了正常交际策略。 

这些对白中起初为了维持一种礼貌交际策略,尽管奈菲萨面对准新娘,内心充满了反感、憎恨塞里曼是个下贱的畜生,准新娘的询问,激起了她内心对塞里曼的憎恨,使得自己控制神经的力量全线崩溃因愤怒而显得话语傲慢无礼,通过策略回答破坏了合作原则体现对塞里曼的憎恶之情。 

(二) 语境与情景构建 

会话含义由字面意义同语境的结合通过语用规则而推导出一种间接的隐性意义,人们使用会话含义的动机是为了维护礼貌、不损伤他人的面子。在言语交际中,会话含义具有双重功能,即作为礼貌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言语交际中起到的缓和剂和加强语气的作用。会话含义正反两面的双重性体现在会话含义的功能具有委婉或强硬,平淡或新奇。语境为会话含义的产生和其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新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分析人物对话,更加有助于读者透彻理解隐藏在话语中的深层含义,使小说人物性格特征跃然纸上。 

会话含义本质上是从交际双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交际场景,从认知能力和心理出发构建的认知语境中产生的。正如小说中奈菲萨要去给自己曾交往过的、自以为能够托付终身的塞里曼的准新娘缝制结婚的嫁衣,在此之前虽已经知道真相,无数次的对自己说:“你简直疯了,还去那户人家。” 但贫穷使得她不得不面对,她也无法说服母亲,因为在母亲看来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这次不寻常的外出,使她每时每刻都摆脱不了痛苦的心情,于是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脸化妆到最漂亮的程度,身上穿的是她所有衣服中最好的衣服,她饱受着感情的折磨,(被抛弃)的奇耻大辱使她的内心不断反复着两种矛盾的欲望,一种是想反抗,想雪耻;另一种只想忍气吞声,一直到死为止。这两种激烈的矛盾的心理交错着控制着她的思想,在这种语境下,为奈萨菲与准新娘见面为会话含义的产生和其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对话、情景描写、场景描写在这部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话题的转换贯穿了小说整个情节的发展,语境的产生与话题转换密不可分。因此,语境与情景的建构是会话含义产生的深层原因,在话语意图的获取过程中,不再是静止和固定不变的参考因素,而是动态的参与推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言语行为理论在小说《始与末》文本中的体现 

关于言语行为,塞尔对它的分类建立在心理状态、顺应方向和行事要旨三个方面。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其言语行为皆因其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不同而产生差异,而这种差异的不确定或不了解容易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使人们在言语行为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歧义。正如在小说中,当主人公侯赛因在平台上撞到弟弟侯斯尼对巴海娅毫无顾忌的示爱,而巴海娅连奔带跳地避开了他,这一切被侯赛因尽收眼底,他对弟弟的行为感到无比羞愧和不安,于是,两人争吵起来,两人返回自己家里,哥哥侯赛因怒吼着,气愤地要求弟弟关窗户:“把窗户关起来!你是个疯子吗?”而弟弟侯斯尼的回答却是:“天气很舒服、很暖和,如果你感到冷的话,可以离气流远一点,坐到远离窗口的椅子上去。”这更使得哥哥失去理智,上前给了弟弟一记耳光,并吼道:“都是因为你。”对话体现了主人公各自复杂的心理状态。哥哥实际内心很倾慕巴海娅,而弟弟却捷足先登,哥哥无法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和内心的愤怒,通过命令弟弟关窗户来发泄自己对弟弟的不满,体现出因心理状态、顺应方向和行事要旨的不同而产生了令人不解含糊的言语行为,以此化解该过程中的误解。 

同样,如果我们从小说中选取一些最常用的问候语,就发现阿拉伯人在言语行为中体现的宗教参数很多,使用的范围也很广。如见面相互问候时,开口先要表达对独一神的赞美,在表达承诺、发誓等言语行为时也是如此,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已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问候语中还根据自我心情、天气状况、语用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或赞扬或贬低言语行为,从而形成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实施另一种行为方式来间接实行某种行为方式。因此,阿拉伯人的言语行为中伊斯兰宗教因素对言语行为的恰当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小说主人公在顺境与逆境中,都会说“安拉与你同在,安拉会保佑你”来安慰自己和对方,这类现象在问候、感谢、祈祷、请求、道别等言语行为中均有体现。正如告别时说:“再见吧,愿安拉保佑你。”感谢时会说:“愿安拉怜悯他。”或“感谢安拉”;祈祷时会说:“求安拉赐予顺利吧!”请求时说:“安拉啊,帮帮我们吧,生活中还有什么希望呢?”类似的话语在小说日常的对白中不胜枚举。正如当富人贝克问侯斯尼:“孩子,家里近来好吗?”侯斯尼讨好地说:“在您的慷慨相助下,家里一切都好,大家一直在念叨您的恩情呢。”而贝克则喃喃地说:“愿安拉宽宥。”类似的表达在小说主人公的对白中常会有 “赞颂全归安拉,安拉不保佑灾祸。”“我们的不幸是巨大的,我们也只有依靠安拉了,安拉绝不会忘记他的信徒的。”“没有一个人会饿死在这个世界上,安拉会牵住我们手的。”“安拉会和我们在一起的。” 

由此可见,阿拉伯人的言语行为与其宗教信仰紧密相连,其言语行为具有浓厚的宗教参数与色彩,且这类语言和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双方通过这些指令性直接言语行为来达到共同祈祷安拉保佑对方,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平和交际。同样,这种言语行为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与语境中,还起到识别彼此身份的功能,从而能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交谈,以实现和谐交际的可能。 

四、结 语 

可以说,阿拉伯语语用含义的构建首先是通过“言外之意”来分析说话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文化语境,其次该会话含义还通过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特有的带有极其浓厚的宗教表达方式来彰显的;其言语行为理论也是以“心理状态”、“适应方向”和“行事要旨”三方面为出发点,通过其言语行为与语句的功能,足可阐释阿拉伯人独特的言语交际方式,体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 纳吉布马哈福兹.纳吉布马哈福兹小说集第2卷 - 始与末[M].黎巴嫩:图书出版社,1991. 

[2] 麦斯欧德·撒哈拉威.阿拉伯学者眼中的语用学[M].贝鲁特:塔里亚出版社,2005.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2

1 引言

对于阿拉伯语专业学生来讲,绝大多数同学在进入大学前从未系统地接触过阿拉伯语,这就使得初学阿拉伯语的学生,学习难度非常大。学生们在学习阿拉伯语时遇到诸多困难,主要原因是由阿拉伯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 复杂的发音方式

阿拉伯语源自一种古老的闪米特语,由28个辅音字母组成。与汉语注重清辅音发音的方式相比,阿语发音清浊辅音使用参半[1]。与汉语发音方式上的较大区别,使得在进行阿拉伯语口语和听力课程时,教学难度大大增加。

1.2 艺术化的书写形式

阿拉伯文字是现存不多的从右向左方向书写的语言,由于伊斯兰教不允许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存在,因此阿拉伯书法就慢慢演变成为一种书写艺术的载体[2],因此阿拉伯语写作课的教学难度比其他语言要大得多。

1.3 特色鲜明的文化背景

除了阿拉伯语本身发音和书写特点带来教学难度增加外,文化因素也成为阻碍学生很好地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穆斯林世界将《古兰经》奉行为根本经典,阿拉伯文字从中衍生而来[3]。如果完全脱离文化背景来学习语言,势必会增加学习语言的难度,甚至无法跨越文化所带来的语言鸿沟。

2 新媒体环境在教学整合中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其含义往往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变。例如互联网就被认为是典型的新媒体环境,近年来出现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都被认为是新媒体中的典型代表。新媒体环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4]。

2.1 泛媒体化的信息存储形式

泛媒体化是指不再严格界定不同类型媒体的使用场合,新媒体环境中一切信息都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展现,各种类型媒体可以无缝集成到一个存储和展现环境中,包括各种信息间的组织、链接、整合、交互等关系在内,共同形成类似数据仓库这样的信息集合。

2.2 强调交互性与融入感

交互性与融入感是新媒体环境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又一重要特性。例如新媒体环境中强调的鼠标点击或者是多点触摸屏的应用都是交互性的具体体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大量应用则增加了视觉上的融入感。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递则具有更多平等、交互的特性,信息不再是单向地获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审阅者、浏览者和评论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用户使用的融入感。

2.3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一方面,智能搜索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的搜索引擎可以预判搜索的结果,另一方面,云计算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使用不同设备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资讯,而且可以获得更加立体化的检索结果。

3 电子教科书模式在阿语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阿语教学模式中信息的主要载体为纸质书籍,近些年提倡的多媒体教学,通常是生硬地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组合到一起,并不能将信息很好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同时交互性、融入感等更是有所欠缺[5]。电子教科书模式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学习资源载体,由电子书阅读器和整合学习资源的电子教科书两部分组成。常见的电子书阅读器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标准的屏幕尺寸及分辨率,使用多点触摸技术操控,提供统一的资源和获取平台[6]。随着近些年人们对数字版权的越发重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电子教科书开始具备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市场进行竞争的条件。

以2012年初,苹果公司的电子教科书制作工具iBooks Author为例,终端用户不仅可以免费使用iBook2程序,同时在类似于AppStore的iBookstore电子书市场中, iOS用户可以像真实世界中的出版平台那样和购买电子教科书。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充分发挥了多点触摸技术带来操作上的革新,可以方便地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3D模型等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到一起并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在电子教科书中制作互动测验题这样的内容[7]。笔者利用iBooks Author针对阿拉伯语视听说这门课程制作的一本电子教科书,电子教科书可以章节的形式组织学习资源,更加符合教科书的编写习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电子教科书对各类媒体资源整合更加紧密,显示和浏览效果更加出众,互动式测验题的加入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重视。

4 结束语

对于语言的初学者而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新媒体环境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可以使语言学习的环境更加立体化、系统化,语言学习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范金梅.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J].群文天地,2012,(24):51-52.

[2]焦燕.阿拉伯语书法美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2,(7):93.

[3]魏启荣.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浅谈阿拉伯语教学[J].中国穆斯林,2013,(3):33-35.

[4]柴艳霞,王健.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的挑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8):11-13.

[5]康进慧.多媒体在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34):232.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阿拉伯人在对各个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征服之后,并逐渐开始扩大自己领土的范围,从而促使阿拉伯语语言成为一种全世界均可以应用的国际性语言。无论是在政治方面、外交方面以及商业等多个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其他不同国家语言的影响下,更深一步的理解《可兰经》所包含的内涵及意义等。从而,更好的发扬和保护阿拉伯语语言的价值性等。除此之外,还有利于阿拉伯语相关工作的整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逐渐形成一种语法体系,一定程度上,为阿拉伯语语法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一、阿拉伯语语法的基本含义概述

阿拉伯语语法的基本含义大体上主要有两种:①阿拉伯语语法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就是说阿拉伯语语法的事实。另外,由于阿拉伯语语法学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时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以及分析不同等多种因素,充分说明阿拉伯语语法是存在一定分歧的,但阿拉伯语语法自身却没有什么分歧。②另外,阿拉伯语语法是指阿拉伯语的语法学。主要是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对阿拉伯语语法的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工作等。此外,其也是一种对阿拉伯语语法进行客观描写的一种体系。

除此之外,阿拉伯语的语法基本上有阿拉伯语词法与句法两大部分。①阿拉伯语词法是由词构成、词变化以及词的分类及规律等内容组成的。②阿拉伯语句法是由部分短语与句子等不同的语法单位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变化性。现有的阿拉伯语语法均是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

二、阿拉伯语语法的主要发音

总所周知,阿拉伯国家人是最善于思想感情表达的,其中有很多文学著作都可以显示出来,例如,《一千零一夜》,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其实这部著作是口头的一种文学,后来经过多个文学人士进行加工才成为现在的文学著作的。除此之外,学习过阿拉伯语的人们都知道,在拉伯语国家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著作,举个简单的例子,著名的《阿拉伯人之舌》就是一部被阿拉伯国家称之为词典的一部著作。给人们带去无限的知识和学习领域等。除此之外,阿拉伯语是没有原音字母的,它的原音字母主要是辅音字母作辅助的,、一定程度上讲,也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够将原音字母的作用展现出来。

另外。阿拉伯语其实还是一种具有活力性的语言,不仅如此,其还赋予人们一种感动。由此可见,学习阿拉伯语十分必要,而空腔学习是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前提,以此类推,进行语法空腔学习是掌握阿拉伯语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且阿拉伯语的辅音音位主要包括唇音(舌尖音、齿间音以及小舌音等多种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塞音清 、塞音浊、擦音清以及鼻等等。

除上述的情况之外,阿拉伯文字其实就是由闪族西支音节文字所发展而来的一种音位文字,另外,阿拉伯语一共有28个字母(辅音),且在这28个辅音字母当中有3个字母在起辅音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元音作用。由此可见,在阿拉伯语当中是没有特定的元音字母的,因此,在部分字母起元音字母作用的同时,必须采用相应的字符在其上、下方没有专门作为元音用的字母进行标注。一般情况下,这些标注的符号是可以省略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这28个阿拉伯语字母当中,它们的发音部位不仅仅有动感,同时还还具有响亮的声音。大体上,阿拉伯语音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喉音与顶音字音比较多。第二,有长音与短音之区别。第三,具有一定有的叠音现象出现。第四,不相同的冠词读法等。在整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是六个喉音字母。除此之外,部分带有“哨”、“嘶”等音的字母在进行发音时,舌头会在空腔内进行不停的弹动,从而发出悦耳动听的发音节奏等。直至目前,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人通常用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等。

三、阿拉伯语语法结构的独特规则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法的构词十分独特,并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例如,阿拉伯语当总的任何一个词汇均与其内部的词根具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同时与派生关系的曲折变化也具有内在联系等。一般情况下,由一个词根便可以派生出许多不同时态的动词与名词,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名词所表达的含义均不相同。此外,阿拉伯语语法一般是由若干辅音想结合而成词根,再向其中进行不同元音字母的填充。从而形成相应的派生词,并且它们的概念均不相同。

另外,阿拉伯语语法书写一般是由读者自己所填写的,同时其书写的体系完全不用表示元音。阿拉伯语语法词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性质以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等;除此之外,其句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特点等不同语法内容。阿拉伯语语法当中的实词是由格的主要形式进行充分表现的,此外,阿拉伯语语法的语序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修饰词语必须放在被修饰语的后面等。

总体上讲,阿拉伯语的字母本身具有上浮、下浮以及中线等独特性的一种结构,其可塑性十分强。若要将这些字母运用到书法艺术之的效果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另外,阿拉伯语法的书法艺术其实就是阿拉伯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强的感染力和享受力。这些显著的特性在阿拉伯国家的著作中是不难见到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语语法与其发音在阿拉伯语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阿拉伯语的学习,正确书写,并且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书法艺术,以此提高人们的情操等,为阿拉伯语的流传打下坚固的基础等。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语法学习[J].《阿拉伯世界》.2011,(2):158-160.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6

阿拉伯人是中东地区的主体民族,其民族性的特殊性对该地区其他民族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阿拉伯人民族性演变的复杂过程使阿拉伯人具有多侧面、多维性的特点,所以需要从历史角度对阿拉伯人的民族性进行探究。

一、“民族”与“民族性”

在考察阿拉伯人的民族性之前,有必要对相关的“民族”和“民族性”理论进行简要回顾。

对“民族”(nation)进行真正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随着民族研究的深入和拓展,逐渐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

多视角的分析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但也容易产生混乱。在“民族”概念上的分歧是制约民族学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国内外的政治家和学者对“民族”概念的定义林林总总。例如: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个定义对我国民族学界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安德森却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成为本质有限的,同时也享有的共同体”。我国学者周平对“民族”的定义更简单:“所谓民族,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样一种稳定的共同体。”

笔者认为“民族”的内涵应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客观的认同标志。人生活在某种地理环境和某个群体及社会之中,一系列特定的、无可选择的客观标志便会深深地刻在个体的方方面面,种族特征、血缘联系、宗教、语言、文化传统等因素都在此列。这些认同标志是人类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如阿拉伯人的体格特征、游牧特性、文化传统等,它们是民族内涵中低层次的部分,也是其他认同所依存的基础。其二,内部认同的需要。群体内部认同的需要大多缘于外部的压力或区别于“他者”的倾向,这是一切共同体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内部认同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共同体,被外界视为一族。这种共同体的联系不仅包括血缘、语言和文化等基础层次的因素,还包括更高层次的集体利益因素。其三,与政治相结合使民族具有现代性。共同体中有一批人掌握权力或者有接受先进教育的机会,他们可以结合自己集团的利益去引导共同体中的其他人;共同体的发展也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政治形式的引导和保障,例如国家、政治体制或政党等。与政治的结合使共同体具有现代民族的内涵。这三个方面密切联系、依次互为条件:群体独特的客观认同标志是民族存在的基础,外部压力和区别于“他者”的需要催生了内部认同的共同体,共同体在与政治结合之后具备了民族的现代意义。现代民族的涵义是复杂的,全世界2000多个民族各具特色,对普遍现象的总结不否定个别类型的存在。

“民族性”(ethnicity)一词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才成为学术用语中频繁出现的字眼。“民族性”的概念一如“民族”,对它很难全面、准确地下定义。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自然和文化属性是民族的基本属性,体现为民族的客观性。“所谓‘族性’,应该是指能够构成各种族类群体的基本要素,包括血统、语言、传统文化、祖籍地、宗教、种族等。”族体成员的内部认同,尤其是文化认同,是民族性的外在表现;交往性和合法性是民族性内涵的重要成分;民族性与政治的联系是抽象的、现代性的,政治性和现代性是民族的上层属性。

二、阿拉伯人民族性的历史演变

阿拉伯人生活在东、西方交往的“十字路口”――中东地区,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历史,使得阿拉伯人的民族性内涵多变且演变过程复杂。据阿拉伯国家联盟1997年的统计,阿拉伯人约有25750万人,主要分布在22个阿拉伯国家。但是,在文化等方面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阿拉伯人的民族性却被长期质疑和忽视。对于阿拉伯人是不是一个民族,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判断;也只有通过探究历史发展的过程,才能认识阿拉伯人特殊的民族性。

(一)贾希利亚时期的阿拉伯人

“贾希利亚”时期是指伊斯兰教诞生前的“蒙昧时代”。伊斯兰教彻底改变了阿拉伯人的历史,所以对贾希利亚时期的阿拉伯人需要单独考察。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是指游牧的贝都因人(Bedouin,阿拉伯语意为“荒漠中的游牧人”)。贝都因人注重家族部落、勇敢好斗、慷慨好客、崇尚自由、蔑视权威,而且对精神和声望极为重视,他们使用的语言被认为是最纯正的阿拉伯语。“阿拉伯人第一次采用‘阿拉伯人’这个词,见于南阿拉伯的古代碑刻之中……这些碑刻中(记载的)所谓的阿拉伯人就是常常从事劫掠的贝都因人,并泛指游牧人民以区别于定居人民。”虽然日后贝都因人与广义的阿拉伯人渐行渐远,但是在文化方面贝都因人对阿拉伯人的影响极为深远。“不管阿拉伯人生活的地域差别有多大,也不管他们距离沙漠有多遥远,贝都因人的精神气质永远都是他们文化的基石。”简言之,贝都因人是阿拉伯人中最接近其历史根源且坚持游牧特性,但又被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贝都因人为自己许多世纪以来一直纯粹的阿拉伯血统和极度的独立精神而自豪”,阿拉伯人也一直对贝都因人这支沙漠中的“精神贵族”保持着尊重。在阿拉伯人民族性的演变过程中,贝都因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创立之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并在晚年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之后的哈里发统治开启了阿拉伯帝国时代,阿拉伯人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包括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两个时期。在这个将近1300年的时段中,阿拉伯人从统治阶级沦落为被统治阶级,其民族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阿拉伯帝国时期。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Abu Bakr)统治时期(632-634年)整个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随即阿拉伯人开始向外扩张。阿拉伯人以部落为单位从阿拉伯半岛散布到帝国各地。公元661年,穆阿维叶(Muawiyah,约600-680年)在大马士革建立了伍麦叶王朝(又称“倭马亚王朝”,661-750年)。“伍麦叶社会是以阿拉伯人的统治为基础的,他们与其说是一个民族,还不如说是一个世袭的集团,只有凭着血统关系才能参加进去。”③此时阿拉伯人的认同以血缘和家族为核心。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更多的民族被帝国统治,阿拉伯人的内涵和认同也随之发生变化。最初的伊斯兰教完全是阿拉伯人的宗教,宗教在阿拉伯人内部认同中的分量日益增强。随着伊斯兰教影响和阿拉伯人统治范围的扩大,波斯人、埃及人、叙利亚人和柏柏尔人等非阿拉伯民族的人相继加入“伊斯兰之家”(House of Islam)。但是阿拉伯人一直对新人教的非阿拉伯人穆斯林保持着或多或少的鄙视。阿拉伯人的宗教认同 被削弱,血缘认同回归。

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年),帝国的统治中心东移至巴格达,与东方民族、东方文化的联系更加方便。阿拔斯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日益严重,它不再依赖阿拉伯人维持自己的统治,阿拉伯血统和部落的因素也不再与权力、财富有必然联系,传统的血缘、部落纽带被国家体制和阶级分化撕裂。“阿拉伯化”使原本纯正的阿拉伯血统中混入了波斯人、罗马人、埃及人、柏柏尔人等民族的血缘成分,“阿拉伯人”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变化。阿拉伯人的认同被挤压在文化层面。“后来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人的新概念:‘凡是信奉伊斯兰教,会说阿拉伯语,会写阿拉伯文的,个个都是阿拉伯人,不论他原来的民族成分如何。”’④

2.奥斯曼帝国时期。奥斯曼土耳其人原为游牧的乌古思突厥人的卡伊部落,在阿拔斯王朝时期皈依伊斯兰教。16世纪中期,在完成对阿拉伯国家的征服后,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奥斯曼帝国实行封建采邑制,并把新的行政区划强加给阿拉伯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分成四个帕夏辖区,其中心是阿勒颇、大马士革、的黎波里、赛达(从18世纪末在阿卡)。耶路撒冷城区划为特别桑贾克。伊拉克有两个帕夏辖区――摩苏尔和巴格达,阿拉伯半岛上也有两个――汉志(希贾兹)和也门。埃及、的黎波里、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是彼此独立的帕夏辖区。……黎巴嫩的领土保留自治权,由阿拉伯的埃米尔管理。”阿拉伯人被人为地分割在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里。“独立的省份之间没有任何牢固的联系。奥斯曼帝国表面上看是中央集权,而实际是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既无内部经济上的密切团结,更无民族统一,实质上是征服者用武力联合起来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混合体。”这种政治结构强化了各地阿拉伯人的地区特性,不利于阿拉伯人的整体认同。各地处于被剥削地位的阿拉伯人在保有泛伊斯兰和泛阿拉伯认同的同时,逐渐倾向于小范围的内部趋同,重视群体的地方和文化特色。阿拉伯人的地区认同对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最终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又反过来促进了阿拉伯人地区认同的进一步发展。

(三)“民族一国家”时期的阿拉伯人

18-20世纪西方列强争雄和肢解奥斯曼帝国的过程,对于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各被统治民族而言则是争取民族权利和民族独立的过程。但是,阿拉伯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从一开始就有被西方列强利用的背景。在西方列强激烈争夺的同时,阿拉伯民族主义也在积极扩大影响,民族主义者和民族主义团体层出不穷。以“阿拉伯国家属于阿拉伯人”为座右铭的阿拉伯人纳吉布・阿祖里是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者中的杰出代表。1904年他在巴黎成立了“阿拉伯祖国联盟”,号召人民反抗土耳其人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其他著名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团体还有1909年成立的“盖哈唐协会”、1911年成立的“青年阿拉伯协会”等。阿拉伯人的民族利益与国家目标逐渐结合在一起,在经历了坚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民族一国家”应运而生。

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面临着认同与合作的新局面。1945年3月22日成立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协调各阿拉伯国家的政策和促进合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各新兴阿拉伯国家对问题很敏感,这使得国家间的交往大多局限在文化和经济方面,而在政治方面则龃龉不断。在这一时期,反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的共同目标是维持阿拉伯人民族认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以色列建国所带来的压力为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提供了强大而持续的合法性基础。但是,随着阿拉伯国家在数次中东战争中失利以及巴以问题趋缓,这一因素的作用日趋下降,而国家间的差异和矛盾逐渐突出。此外,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受到国家认同的挑战。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被囿于自己所属国家的版图中,被国家认同所取代,很多阿拉伯人称自己是“埃及人”、“伊拉克人”等等,对阿拉伯属性有所淡化。“泛阿拉伯主义(Panarabisme),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头牌。在现今公开的国际争端局面中,泛阿拉伯主义只是自己太过情愿地想把整个伊斯兰主义取代过来。除它自己之外,谁也看不见,谁也听不到。”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的领袖们在一次集会中给“阿拉伯人”做了这样的定义:“凡是生活在我们的国土上、说我们的语言、受过我们文化的熏陶、并以我们的光荣而自豪者就是我们中的一员”。“阿拉伯人”有成为一个泛称的倾向,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这一倾向日趋明显。

(四)“全球化”时期的阿拉伯人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趋势,它根源于人类交往的本性。在人类历史上,人们为了生存而群居,为了生活而交往;又在群体中生活,在交往中生存。群居和交往是民族产生的两个内在因素。全球化带来了对群体差异的认识和各群体相互交往的可能,但全球化的深入对民族认同也是一个挑战。全球化要求全球往规则、交往理念以及新的世界认同标准。而且“全球化使得通过自愿行动、按照各自偏好和个人动机构筑个体文化认同的可能性,扩散到全球所有公民中”。尽管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很广泛,但阿拉伯人民族认同中最重要的“根据地”――文化和宗教认同――也受到了全球化的侵蚀。此外,阿拉伯地区一直是大国争夺的热点地区。大国的干预和角逐在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中增添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另外,在动荡的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盛行,恐怖主义与民族主义纠缠不清,这也影响着阿拉伯人民族性的正常、健康发展。尽管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面临着来自全球化的全方位挑战,但它仍然有唤起民族主义反弹的可能性。阿拉伯人如何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如何调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这是摆在近3亿阿拉伯人面前的历史性问题。

三、阿拉伯人民族性的特征

(一)阿拉伯人民族性中的游牧性特征

该特征根源于中东的地域特征。阿拉伯人的生活区域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阿拉伯半岛、新月地带②和北非地区。总体而言,这些地区贫瘠的荒漠使居民不得不以游牧为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伯纳・路易在1950年曾说:“直到这时,阿拉伯人还不习惯农业生产。”特殊的地理环境能深刻地影响居民的民族性格,严酷的生存条件也使居民具备适应环境的超强能力和对群体强烈的依赖性。因此,氏族和部落一直是阿拉伯人的基本组织形式,阿拉伯人蔑视权威、热情好客、凶狠剽悍等民族性格也都与这种游牧生活方式和生产环境有关。另外,阿拉伯世界处于三洲交界和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处,这使阿拉伯人在天然地具备交往优势的同时,也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这种特点在阿拉伯人民族性曲折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多有体现。

(二)阿拉伯人民族性中的伊斯兰教特征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的精神支柱。伊斯兰教使本来只有氏族、部落认同的游牧民族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为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伊斯兰教还是阿拉伯文化的核心,而且它的传播以阿拉伯文为媒介,并对阿拉伯文的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综观阿拉伯人的历史,从伊斯兰教诞生开始,伊斯兰教始终是阿拉伯人民族认同中的一个重要成分。

(三)地方民族性与泛阿拉伯民族性的统一

“阿拉伯人”之所以长时间徘徊在一个泛称上,与阿拉伯文化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分不开。生活在阿拉伯帝国版图中的众多民族在接受阿拉伯文化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原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沙特阿拉伯人中约10%具有尼格罗人成分,在阿曼沿海的居民混有尼格罗人、俾路支人、印度人和波斯人成分……阿拉伯半岛以外的阿拉伯人都是从阿拉伯半岛移出的阿拉伯人和当地原有民族的阿拉伯化并融合而形成的,但各地原有民族差异很大。”④这种因素在割据时代和“民族一国家”时期得到复苏的机会,并成为地方民族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泛阿拉伯主义与地方特性作为一种外向的张力和一种内向的引力,二者矛盾地统一于阿拉伯人的民族性中,两种反向的作用力使阿拉伯人的民族性更加复杂和敏感。

(四)阿拉伯人民族认同中的多样性与敏感性并存

多样性是阿拉伯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也是其民族性被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今日阿拉伯人中的绝大部分源自于民族融合,除了存在方言、体貌等外在差别之外,其民族认同也具有多样性。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认同的核心,但是伊斯兰教内部又分为很多派别,不同的教派之间界限分明,认同差异常引发危机甚至暴力冲突。同时,各地区阿拉伯人的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对传统和现代因素的选择以及取舍程度也不同。例如,血缘与家族认同以及传统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的传承等在阿拉伯各地普遍存在,而政党、国家等现代认同形式也越来越成熟。与认同多样性相对应的是认同的敏感性。认同多样化意味着各种价值观的差异和对抗,不同的认同标准作用于个体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认同危机。这种敏感性会导致阿拉伯人的民族性不稳定。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7

作者简介:陆培勇,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200083)。

文章编号:1673—5161(2012)03—0076—10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码:A

“认同”一词来自德文“identitat”,原指身份证明之意。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在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也即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分享共同的文化模式(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彼此在文化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这种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支配着人们行为的思想准则与价值取向。从国家角度看,文化有民族文化之分;从政治角度看,文化包含了准则、符号、信仰和政治风格;从社会角度看,文化涉及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表达形式。文化对个人、群体、民族认同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千零一夜》(以下简称《夜》)自公元8世纪末开始在民间传述,其间又吸收了波斯、印度、希腊、中国等民族的故事,历经近八百年的加工、提炼,逐渐臻于完善,最终形成一部具有阿拉伯民族统一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民间故事集。虽然《夜》中的许多故事人物与事件是虚构或假托的,有不少是神话传说,甚至时间背景也有多处移植,与真实历史不相符,但其毕竟来源于现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夜》中所反映的文化认同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同一性,并以伊斯兰教为核心思想。该文化是合二为一的“融合文化”,即阿拉伯人原有的传统文化与被伊斯兰教征服地区文化的结合体,“伊斯兰教在融合各种文化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阿拉伯化的含义就是为接受阿拉伯文化敞开了思想和语言的大门,使阿拉伯文化与他们从小就使用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结合成一体。阿拉伯化还意味着为使伊斯兰教代替他们原来信奉的宗教敞开大门。”这个过程也是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帝国臣民对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认同的过程。

一、民族认同

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可以说是与伊斯兰教同步产生的。伊斯兰教产生前夕的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的主要社会形态是以部落为单位的氏族生活,处于原始公社制的游牧阶段。各部落除效忠于本部落族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或政治制度,也没有纪律、秩序或权威的概念。他们只受本部落惯例的约束,凡符合本部落利益的事情即为合法,血缘关系连接的氏族是那时的社会基础。伊斯兰教创立后,先知号召人们信仰独一无二的,摒弃偶像崇拜,消解部落恩怨,达成团结。在顺从至高无上的的基础上,不分氏族部落,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所有人在面前都是平等的。

穆圣传播的伊斯兰教把原先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聚合在一起,大家为着同一种信仰而献身。在“穆斯林皆兄弟”的召唤下,阿拉伯人破除了狭隘的氏族关系,消除了部落间的相互劫掠和彼此间连绵不断的血亲复仇战争,最终结束了半岛的动乱局面,实现了宗教统一、政治统一和社会统一。“阿拉伯人当作命脉的血统关系的约束,就这样一笔勾销,而代之以一种新的约束——的约束;在阿拉比亚树立了一种伊斯兰教的友谊。”

阿拉伯民族的崛起,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方面,还是从精神文化方面,其意义都是深远而重大的。《夜》所描写的背景大都是阿拔斯王朝的鼎盛期,那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安逸。但就民族认同而言,与穆圣时代和正统哈里发时期,以及倭马亚王朝时期有所不同,由原先以血统划分的狭义“阿拉伯民族”概念过渡到广义“阿拉伯民族”概念,即“阿拉伯人”不再仅仅限于种族和血统含义,而是包含了宗教和文化概念,甚至以“穆斯林”的宗教身份涵盖“阿拉伯人”的民族身份,这从《夜》中一直跟随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左右的波斯重臣张尔蕃的显赫地位就可窥一斑。英国东方学者伯纳·路易将倭马亚王朝称为“阿拉伯王国”、阿拔斯王朝称为“伊斯兰帝国”有其合理性,即自伊斯兰教创立至倭马亚王朝崩溃的百年间,阿拉伯人走出半岛开疆辟土扩张征服时期,是帝国“阿拉伯化”的过程,而阿拔斯王朝前期百年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则是帝国“伊斯兰化”的过程。

因此,广义的“阿拉伯民族”在《夜》中是与伊斯兰教信仰紧密相联的,阿拉伯民族的概念似乎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这与“穆斯林皆兄弟”的思想有关。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征服过程中,为了传播伊斯兰教和巩固被征服地的统治,也为了笼络和安抚被征服民族的人心,逐渐让新穆斯林在政治、社会等方面享受与阿拉伯征服者同等的待遇,有的甚至受到重用,权倾朝野。自穆圣在阿拉伯半岛受喻示开始传播伊斯兰教起,一直到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民族”仍是一个以血统宗族为标志的民族。但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阿拉伯民族”的范围扩大了,成为一个以承认阿拉伯一伊斯兰历史和文化,操同一种语言(阿拉伯语)的“民族”。

在此有必要简述一下阿拉伯“族群”、“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族群”是由血统、遗传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自由选择。构成族群有两大元素,一是血统,一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化(包括历史、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阿拉伯“族群”是指原先的部落宗族。“民族”的概念更宽泛些,阿拉伯语中“民族”一词最早是由穆圣在《麦地那》中提出的。在当时是一个“社团”的概念,即不分原先的种族、宗教、文化的区别,凡是皈依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穆斯林都是其成员,史书上将其称“乌玛”或“穆斯林公社”,是一个集政治、宗教和经济为一体的社会共同体,具有早期的“国家”雏形。而“文化”则是可以选择与改变的,文化认同是个人对某种文化形态的确认,所以文化认同比族群认同或民族认同更为复杂。但无论何种认同都不是绝对的,都具有社会性,它可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任何认同也都不是单一性的,它可能随着社会的复杂情况而呈现出多重性。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认同也有这种特点。

“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这既代表着过去的延续,又代表着与过去的决裂。毫无疑问,伊斯兰教植根于胚芽期的阿拉伯文化中。”可见,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是与伊斯兰教同步产生的,所以对于来自半岛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纯血统阿拉伯人来说,伊斯兰教与民族属性是不可分割的,而对于被征服地区的民众,伊斯兰教与民族属性是可以分离的,例如今天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夜》中从未提及“阿拉伯民族”这个概念,所有人物形象除了以“认主独一”的伊斯兰教为其信仰的“穆斯林”,其余都是以不同国别、地域和宗教指称,如希腊人、波斯人、基督教商人等,对阿拉伯人的称呼在大多数场合都称“贝都因人”(游牧民)或“阿拉比亚人”(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居民)。

二、文化认同

学界一般认为,文化认同的核心部分是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强化带来文化认同的扩大。文化认同相对于政治认同具有持久性和稳固性,文化认同能够促进政治认同乃至国家认同。阿拉伯民族在伊斯兰教创立后的百年间,民族认同强化了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认同,也确实促进了对哈里发为代表的政治权力认同和伊斯兰帝国的认同(国家认同)。“就阿拉伯人来说,无疑,正是一种新宗教成为文明发展背后的巨大推动力。”但到了阿拔斯王朝前期,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型和帝国境内臣民成份的变化,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逐渐强于民族认同。

《夜》中有一个故事,讲述古代一个以色列国王的儿子,名叫布鲁庚亚,他从父王的库中发现一本书籍,里面记载着先知的消息,说他是最后被差遣的一位先知。为此布鲁庚亚想要出去周游各地,以便和这位他所爱慕和向往的先知碰头见面。他毅然决然地抛弃江山社稷,微服出走,前往叙利亚、巴勒斯坦方向。途中遇到一群蟒蛇,异口同声念着祝福的颂词,他从蟒蛇那里得知,先知的名字写在天堂门上。后来他又看到天神们也在为先知祝福,并在周五集聚礼拜。最终他历经奇特行程,也未能与先知见面,只得返回自己的国度。故事的情节有点像当代“穿越时空”之类的科幻小说。从主人公所叙述的年代判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935年前后,与伊斯兰教创立的公元610年相距约1500多年。这则故事的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向人们昭示了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早已钦定先知为其最后一名使者,一个以伊斯兰精神为纽带的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必然会崛起于历史舞台上。有意思的是,《夜》中把带领古希伯来人逃出埃及,以摆脱法老统治的犹太人先知摩西也说成是“虔诚的穆斯林”。

《夜》的全部故事内容所反映的文化认同,主要是在宗教认同(伊斯兰教)方面,民族认同的概念较为淡漠,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已经超越了阿拉伯民族的认同。同时,“个人身份认同”感十分突出,如城市人与乡下人、自由民与奴隶、贵族与平民、商人与贫民等。这也许是阿拉伯一伊斯兰帝国建立后,随着城镇社会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以及经济繁荣、生活富裕而形成的一个特殊情形,社会关系由强调种族、血统、谱系转变为关注共同的宗教伦理、文化传统和物质利益,以至最终融合成一个新的“阿拉伯民族”。某种程度上,这种融合也导致阿拔斯王朝后期逐渐衰落,形成军事封建割据的局面,并最终于1258年被旭烈兀统率的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而彻底崩溃。正如美籍黎巴嫩学者希提所总结的那样:“最初的征服,有些是有名无实的。在那些草率不完全的征服中,早已种下地方分权和群雄割据的祸根……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之间,阿拉伯穆斯林与新穆斯林之间,穆斯林与顺民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几个世纪的期间,征服者的血液为被征服者的血液所冲淡,其结果是更新丧失了他们的统治地位和品质。由于阿拉伯民族生活的腐败,阿拉伯人的精力和道德,都被破坏了。这个帝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被征服者的帝国了。”

文化认同是一种涉及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三重维度,具有动态性、关联性和流动性。在特定场合下,这种三维重度会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使得前文所述的“广义阿拉伯人”与“狭义阿拉伯人”的概念产生“关联性流动”,融合为一。《夜》的许多故事情节描写或人物塑造中,这种与实际行为的调和常常体现出矛盾的一面,似乎文化认同仅限于“伊斯兰教认同”,对传统习俗或是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大。因此,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在《夜》的部分故事中并不是同步或同一的。

《夜》的另一则小故事讲述了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徐杉睦·本·阿补督·麦立克在山中打猎,途中遇一小牧童,喝令他堵住一只正在逃跑的羚羊。不料该牧童不但不按哈里发命令行事,还顶撞和咒骂哈里发。最后哈里发命行刑官处死牧童。在即将行刑的关头,牧童背诵了一首阿拉伯小诗,哈里发顿然释怀,收回成命。冒犯哈里发后,仅凭朗诵一首阿拉伯诗歌,就能得到豁免,还获得赏赐。尽管在这之前,小牧童也以的名义斥责过哈里发及其侍从,但都未能使哈里发宽恕他,最后还是一首纯正的阿拉伯语诗歌改变了哈里发的旨意。这其中,除了哈里发喜爱阿拉伯诗歌外,小牧童吟诵的阿拉伯小诗激发其对游牧阿拉伯人的归属感和亲近感,因为该小牧童是一个游牧阿拉伯人。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紧密性和关联性在这则故事中以“狭义的阿拉伯人”概念得以充分体现,也表明阿拉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文化认同是以传统价值观念为基础,新的价值观是在扬弃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演变、发展而成的。纵观《夜》所反映的文化认同,体现的是以《古兰经》、《圣训》及其注释汇编等经典为核心内容的关于穆斯林的精神态度、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中具体义务等一整套行为体系,也即伊斯兰价值观的实践行为。《第一个巴格达女人的故事》讲述在一个信奉祆教的王国的城市里,上苍多次警告祆教徒们改信伊斯兰教,但众人却置之不理,最后遭到灭顶之灾,城市中所有祆教徒包括国王都生灵涂炭,倾刻间化为黑石,唯有信奉了伊斯兰教的太子幸免于难。从此太子就从事礼拜、斋戒,朗诵《古兰经》。该故事强调的是伊斯兰文化认同,不认同伊斯兰文化的邪恶教徒必遭惩罚,反之则可得到佑护。这便引伸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夜》所宣扬的认同观念中,文化认同最重要,民族认同是其次,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有民族的生存。当然,《夜》在表述方式上是以宗教身份替代种族身份,避免以种族定位文化认同,而是以作为身份判定。如把波斯人与拜火教徒相区别即为明证。

三、

《夜》中的阿拉伯人形象文本分析

《夜》中“阿拉伯人”和“阿拉比亚人”或“游牧的阿拉伯人”两者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阿拉伯人”是指已经皈依伊斯兰教的“文明人”,而“阿拉比亚人”则是指仍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昧人”,这也是为何阿拉伯史学家将伊斯兰教产生前的二百年间称为“蒙昧时期”的缘由。可能是译文的原因,国内评论界在谈到《夜》时,总是把“阿拉伯人”与“阿拉比亚人”这两个不同概念混淆,进而认为《夜》中的阿拉伯人形象不佳,似乎阿拉伯人自己也承认有部分“阿拉伯人”是强盗或蠢货。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或者说是误译引起的曲解。确实,《夜》对阿拉比亚人的描写,总体上是作为反面形象予以贬责和嘲讽的,他们总是以打劫掠抢的强盗或愚昧可笑的面目出现。这也符合《古兰经》中所说的“游牧的阿拉伯人是更加不信的,是更加伪信的,是更不能明白真主降示其使者的法度的。”

由于《夜》的主要背景均是以巴格达等商业城市为中心的市井社会,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君王臣僚、达官贵人、城市商人和市民阶层,因此对仍生活在人迹罕至、大漠深处的游牧阿拉伯人已经有一种陌生感和恐惧感。如《叔尔康、臧吾·马康昆仲和鲁谟宗、孔马康叔侄的故事》中一个商人向国王哭诉其不幸时说:“此次我从大马士革打了一百担印度的稀罕名贵货物,运来号称公道、太平盛世的巴格达销售。可是中途遇到一伙阿拉伯人(意为“游牧的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结成的匪徒,不但抢劫我的钱财货物,而且随便杀害我雇来担货的脚夫。这便是我前来伸冤、求救的缘故。”

另一个拐骗诺子赫图·宰曼公主的贝都因人,残忍地殴打、虐待公主,逼迫其就范,并将她带到奴隶市场出卖。该骗子还干着其他谋财害命的勾当,简直是无恶不作。同一故事中讲述一个游牧阿拉伯人与其堂妹相恋,因无力支付聘礼,就暗中策划抢劫:“我的最终目的,是打算上巴格达去,等那里的生意人出外经营,便趁火打劫,存心杀人越货,抢他一笔财富、牲口,拿去当聘礼,以便实现娶亲目的。”

《尔辽温丁·艾彼·沙蒙特的故事》也讲述主人公经商运货途中,遭遇一伙阿拉伯游牧人的抢劫,手下人全部被杀,自己因受惊吓而昏倒,被强盗误以为已死而逃过一劫。对游牧阿拉伯人类似的描述在《夜》中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也许纳训先生在翻译《夜》时斟酌过“阿拉伯人”与“阿拉比亚人”的区别,因而在中文译本里将凡是来自沙漠地区的阿拉伯游牧民一般都译成带有贬义的“乡下人”或“乡下佬”,但有多处也通译成“阿拉伯人”,而阿拉伯文版原文均是指“游牧阿拉伯人”。如有一则故事说道:“据说有一次一个阿拉伯人拜访(哈里发)曼稣尔,一见面就劝他:‘你应该随时随地把狗带在身边。’曼稣尔听了不懂他的意思,很不高兴。幸亏艾彼·奥巴斯突松在旁解释道:‘怕别人拿块馍馍把它诱走掉呢。’曼稣尔听了解释,认为阿拉伯人的话不错,这才息怒,并吩咐给予阿拉伯人应得的赏赐。”

这里的“一个阿拉伯人”在阿拉伯文版原文中用的一词,即“一个阿拉伯游牧民”或“一个贝都因人”。

虽然对游牧阿拉伯人有这些负面描写,但《夜》对阿拉伯贝都因人的侠义、豪爽、守信等传统美德仍是大加赞赏,阿拉伯贝都因人对自己的出身也深感自豪。《哈里发鄂迈尔和乡下青年的故事》中,那个被称为“乡下青年”的贝都因人向哈里发作自我介绍时说:“我本来是最高尚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土生土长在乡村里。”。

该青年因不小心打死了一个老人而被其子女告到哈里发那里,最后被判死罪。青年人要求宽限三天,以便让他回家处理好后事。三天后,“乡下青年”果然来到哈里发面前说:“我已经把那个孤儿送往他舅父家,讲明他的遭遇,并指埋金银的地方给他们看。一切交待清楚之后,我才像自由民那样实践约言,趁老热天气赶来投案请罪哩。”人们都钦佩青年的忠诚老实性格和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有人当面夸赞道:“你多么善良、守信啊!”青年人听了人们的夸赞,慨然说道:“死期降临的时候,谁都无法逃避,这个道理,难道你们都不相信?我之所以按期归案,实践诺言,目的在于不让人们说:‘人世间已不存在信义’。”

《夜》的体例是典型“阿拉伯式”的,即用阿拉伯语、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阿拉伯一伊斯兰历史和社会现状,反映统一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夜》的历史空间跨度,基本是以伊斯兰教创立后为基点而延伸的,从穆圣传播伊斯兰教到四大正统哈里发时期,从倭马亚王朝到阿拔斯王朝,从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到亚洲波斯湾的呼罗珊和非洲地中海的马格里布,故事内容充满着对伊斯兰教的虔诚和对的敬畏,赞颂穆圣及其继承者哈里发们的丰功伟绩。除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外,《夜》中诗文并茂的形式也与阿拉伯人喜欢讲故事和吟诗的特点相符。

尽管民族学理论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叙利亚已故著名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胡斯里则认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但事实上,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广义”阿拉伯民族概念还是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这是一种以公民认同为前提的国家认同,即认为自己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一伊斯兰帝国臣民,最高统治者是集政治统帅与宗教领袖为一体的哈里发。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8

在公元7世纪到9世纪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的对外扩张势如破竹,并在第二任正统哈里发欧麦尔统治时期达到高潮。阿拉伯人民为了传播伊斯兰教,拥有着进行圣战的高潮热情和无畏勇气。哈里发欧麦尔素有“信士的长官”这一称号,他的军事威望和胆识谋略也使得伊斯兰远征军士气大增。与此同时的拜占庭和波斯却由于长期混战而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百姓疾苦。这样的内外优势使得阿拉伯伊斯兰大军所向披靡。于是,在短时期内就灭亡了称霸西亚千年多的波斯萨珊王国,进而又赶走了在西亚和埃及的拜占庭人,顺利挺进了北非地区。到了伍麦叶王朝时期,阿拉伯军事远征军成功征服了花拉子模、信德、安德鲁西亚等地区。阿拉伯帝国由此便神话般地成为了拥有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大版图的超级大国。

毫无疑问,伊斯兰教的征服扩张运动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虽然在思想、信仰、语言、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阿拉伯民族文化同外族文化迎头相撞,有着多重矛盾和冲突。但是作为征服者,在给当地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阿拉伯人并未激化同被征服着之间的矛盾。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使得外族文化同本族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独特的文化圈,成功地征服了外族文化。

一、地理征服

军事远征实则就是一场极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数十万人伊斯兰大军铺天盖地如蝗虫一般,迅速占领了外族人民的广袤土地。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征服外族文化的地缘途径可简单概括为地理上的迁徙。其中,伊拉克的巴士拉和库法是重要的移民城市,巴士拉的移民主要来自麦地那和半岛北方的部落,库发的移民则主要来自半岛南方也门的阿拉伯部落。

移民人群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军人及军属。为了扎根被征服民族,军人们在南征北战之际,将他们大批的家属从阿拉伯半岛分批转移到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地区,成功地巩固了伊斯兰大军的政权和统治。第二种,自动或者被迫迁移的个人和群体。这些人群并不属于军属,也未曾同部落的有组织有规模的迁移而离开半岛。

地理迁徙为阿拉伯人打开了征服外族文化的大门,他们从落后迁移到开化、从贫瘠迁移到富庶,外族文明的一切都让阿拉伯人感到新鲜无比。在国外建设上,他们大兴土木,建房、驻地、修桥、筑路;在政治上,他们废除旧制、建立新制以此来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与此同时,具有“拿来主义”的阿拉伯民族对不同的文化都能欣赏借鉴,以他者之长补己之短,由此创造出具有多样性的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堪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段神奇的历史。例如,哈里发开始效仿拜占庭的君主体质,采纳波斯的年俸制度,开始实行封建君主世袭制。又如,后世在很多阿拉伯建筑中也能够窥见外族艺术文化的影子。如在伍麦叶时期,阿拉伯建筑设计师借鉴罗马、波斯民族的建筑艺术,设计出具有圆顶、尖塔的清真寺。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迁徙”给予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融合他族文化的机会,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又加快了它征服他族文化的进程。

二、血缘融合

伊斯兰初期的军事迁徙为阿拉伯民族进入他族打开了大门,也给予阿拉伯文化征服外族文化以地理优势。但是这仅仅只是多种文化交融的开始。阿拉伯人抓住这扩张和融合的佳景,在被征服的地区杂居和通婚,使得在血缘上达到了渗透、交融和征服。这种通婚的盛行离不开阿拉伯半岛所实行的奴隶制。

早在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上的各个部落为了掠夺资源而混战不断。战争后的俘虏、被劫掠的人都悲惨地沦为奴隶。奴隶没有自由,是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被随意地被进行买卖交易。所以,虽然学者对那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水平无法定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那时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出现蓄奴。虽然阿拉伯半岛随后被伊斯兰教洗礼,逐步地走向文明和开化,蓄奴制亦开始受到质疑和排斥。但是,骁勇善战的阿拉伯人在对外扩张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还是有大量的奴隶成为战争的产物。战争后的蓄奴可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战俘。由于圣战节节胜利,战后的外族俘虏数量剧增,大部分都沦为阿拉伯人的奴隶。据记载,阿拉伯一个普通级别的士兵就已经拥有一到几名不等的奴隶来伺候他了,更不用提那些阿拉伯贵族们了,他们的奴隶多达上千名。第二,平民。自古以来,普通百姓往往是战争和权利更迭中的牺牲品。那些没有参加过战争的外族平民,大部分被蓄为奴隶。其他幸运的外族平民们被释放为自由人,按制缴纳人丁税。但是,不论是沦为奴隶,还是被释放,这些全凭他们的新主人――穆斯林们决定。第三,被进贡的奴隶。战争胜利后,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自然随之缔结。进贡奴隶是最常见的条件之一。奴隶们毫无自由,他们侍奉主人,或是被买卖交易。这种交易使得奴隶的数量逐渐扩大。第四,女奴。女奴是奴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奴隶是主人的财产,女奴们更不例外。她们可以供主人们享乐,并为其繁育后代。生育的女奴不能再卖出或转赠,在主人死后才能获得自由。同时,也有不少外族平民女孩被送往哈里发宫廷。这些女奴能歌善舞,在阿拉伯艺术史上也占有着一席之地。

阿拉伯人,上到王室,下到平民,同女奴通婚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于是波斯、罗马、叙利亚、埃及、伯伯尔等血统便与阿拉伯血统融合,改变了原来单纯的血统。同时,由于欧麦尔在远征之前规定,俘虏和战利品必须送回麦地那,由哈里发分配和处理。所以大批俘虏在麦地那周转,混合了阿拉伯血统。加之麦地那的宗教地位,各族穆斯林每年前往朝觐,这也促进了血缘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奴隶也对当时的阿拉伯人产生了影响。有些奴来自于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在他们和阿拉伯人交往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阿拉伯人的素养。综上所述,这些与阿拉伯人杂居或者通婚后的外族人,再也不是纯粹的外族人,他们一代一代被赋予了阿拉伯人的印记,而且越来越深。所以,血缘融合使得阿拉伯人和外族人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家人”。

三、宗教思想影响

使外族人民皈依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最重要和艰巨的任务之一。在阿拉伯远征军中,哈里发是既是军事统帅,也是宗教领袖。被派往每地的驻军领袖能够背诵《古兰经》、熟读《圣训》并且深谙伊斯兰教义。

每攻克一地,阿拉伯人就向外族民众们宣讲《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号他们皈依伊斯兰教。皈依的外族民众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首先,自愿者。有些民众认为伊斯兰教的教义正确、简单易行,与之前信奉的教义渊源同一,心甘情愿地皈依。第二种,被迫者。他们为了保住性命、避免缴纳人丁税被迫信奉伊斯兰。第三种,释奴。许多被释放的奴隶为谋得一官半职,服务于政府机构,开始学习阿拉伯语。第三种,有鸿鹄之志者。这些人皈依伊斯兰是为了改变被统治、被保护的社会地位,盼望着与穆斯林平起平坐,甚至掌握国家管理的统治的大权。他们不乏中有所作为的人。第四种,心怀不轨者。有一些外族民众,不甘压迫便假意皈依伊斯兰教,欲借此机会混迹穆斯林中,将他们原来信奉的教义在穆斯林中传播。比如他们用自己的教义注解《古兰经》、理解伊斯兰教义,扰乱穆斯林们的思想,导致穆斯林中派别林立。虽然皈依伊斯兰教的外族人民情况各异,但是皈依伊斯兰早已成为大势所趋。阿拉伯人对那些不愿皈依伊斯兰教的外族人宣战,死者为尸,活者为奴。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9

中图分类号:K95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1―0032―04

一、西伯利亚名称的问题

西伯利亚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学科――西伯利亚学,但对其名称意义的解释却仍然没有定论。

西伯利亚“泛指现俄罗斯联邦境内介于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南至中亚、蒙古及中国北部的广袤地区”。

最早为这一地区命名的外来人员是俄罗斯人。“1581年9月1日,他(叶尔马克)……占据了古楚汗的首都锡比尔,俄罗斯人将此都城的名字赋于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整个地区,而这一地区就开始被称为锡比尔,即英语中的西伯利亚。”

但是,他们仅仅命名而没有提供确切的意义,因此而导致人们对这一地区名称的意义提出了不同解释。例如:

1 “关于‘西伯利亚’这一名词的来源,向来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是鞑靼语地名,表示‘首城’的意思。有人认为‘西伯利亚’系蒙古语‘丛密’之意……”webster词典认为,西伯利亚是哥萨克人于1581年征服的要塞的鞑靼语名称。

2 西伯利亚为“俄语北方的音译,指北亚而言,还有人说是‘世界中心’的意思”。

3 根据网上百科全书wikipedia,西伯利亚来源于突厥语的“沉睡之地”(sleeping Iand)。

4 “西伯利亚”一词来源于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锡伯”的名字。

5 包尔汉、冯家升和干志耿等认为西伯利亚“系鲜卑音转”。“‘西比尔’是一种人民的称呼。这种人民在古代汉文史书中作鲜卑,它的意思是一种瑞兽……因为鲜卑人民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落的名称。”

6 “西伯利亚”来自于在俄罗斯向远东地区进行扩张时候就已经存在的一个被称为sibe/xibe的民族名字。“西伯利亚是由英语sIBERIA译的,而英语SIBERIA又出于俄语SIBIR,它是一种人民的称呼。”这种说法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相似。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sihir是当地酋长的名字,后来成为当地的首都名称。

从上面的概述来看,西伯利亚这一名称的意义仍然具有争议,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观点1

鞑靼是蒙古民族的先民之一,其语言具有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特征。但是,其语音表达与蒙古语的“丛密”相去甚远。从阿尔泰语系的不同语族词汇中的“丛密、密林”的比较可以见到非同源词现象。

满语 锡伯语 鄂伦春语 鄂温克语

Weji budgan

ciji

ciirii

蒙古语

ciguir

观点2

俄语“北方”一词的音译说更加没有依据。因为从历史资料上看,当俄罗斯占领这一地区之前,当地并没有俄罗斯人,所以“世界的巾心”就失去了语言上的依据。

观点3

突厥人的确曾经在这块广袤的地域上留下过遗迹,但是突厥人从其体质人类学角度上归属于高加索人。所以,尽管突厥人可能在语言上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地的语言有过接触,但是其最终没有能够延续到近代。另外,“沉睡之地”也没有得到语言证据的支持。

观点4

这或许是一个比较贴近事实的猜测。然而,锡伯族是现代民族的称呼,其语义尚未得到较好的解释。虽然这个民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并与鲜卑有着极大的关联,但是,用现代民族的名称去解释几千年以前的名称必须要有语言学意义上的证据。

观点5

鲜卑民族的因瑞兽而得名的观点不能成立。根据本人另文的观点,无论从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角度看,鲜卑民族的名称都不可能是“瑞兽”,而是“鲜人”。

观点6

这两种说法没有得到语言学和民族学方面的证明,但却是一个比较有根据的猜测,因为当时在俄罗斯东侵时期,在xibir地区与当地人进行过战斗,并最终以俘获当地首领的儿子而站稳脚跟。但是,这两种说法仍然没有为西伯利亚名称的意义给出有贡献性的解释。

因此,对于西伯利亚名称的意义问题就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方能够得到较为科学的释义。

二、西伯利亚地区民族渊源与语言谱系

关于现在中国东北部古代民族历史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西伯利亚古代民族历史则很少见于古代文献中。

在西方,研究者们对于西伯利亚的记述极少。例如:

Wikipedia对于西伯利亚的描述仅仅不过是如下方面:(一)从考古证据看,西伯利亚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二)当时的居民是叶尼塞人(Yeniseians)。Vasily Radlov认为叶尼塞人所讲的语言与后来的乌拉尔一突厥语言有所不同。后来,其他民族的不断涌入,才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众多民族的共同生活地,语言也逐渐变成了阿尔泰语。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可考证的事实是:古代西伯利亚先民是突厥人。他们在公元1000年至1200年间统治着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公元1300年后,蒙古帝国兴起,突厥人被赶出这一地区。至公元1500年左右,在蒙古帝国衰败后,俄罗斯才逐渐走出蒙古人的阴影,开始向不同的方向扩张。然后,于16世纪开始占领西伯利亚地区。”显然,当时入侵西伯利亚的人首先遇到的并不是突厥人,而是居住在当地的操阿尔泰语言的民族。

中国学者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西伯利亚地区很早就南不同的民族所居住。例如:

干志耿等认为,很多现在仍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民族都是来自于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过记载的肃慎民族。当时生活在这一广大地区的还有其他民族,如东胡、秽貉等。

吴文衔等认为,黑龙江流域的古代东胡人“的活动区域在今呼盟东部及大兴安岭山脉一带”。

虽然中国古代文献并没有将其记载延伸到乌拉尔山脉地区,也没有追溯到商代以前的时段,但是从文献对大小兴安岭一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历来就是不同民族交互往来、混杂居住的地方。虽然历史上这一地区经历了不同民族的征服,但是历次的战争对此地区的文化与语言影响并非十分显著。因此,不论是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或者是由于不同语言的词汇相互借用的情况,还是由于这些民族同属于一个更加古老的阿尔泰民族的后裔,我们都可

以看到,当俄罗斯征服者侵入这片广袤的地区时,当地民族使用的语言均属于阿尔泰语系。这可以从阿尔泰语系各语族中很多共有的同源词汇得到见证。例如,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到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名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阿尔泰语系各语族语言的痕迹。例如,鄂嫩(河)、阿尔丹(河)、乌拉尔(山)、通古斯(河)等。如果说鄂嫩(母亲)、阿尔丹(金子)的地域临近于外兴安岭,因此仍然主要为阿尔泰语系的讲通古斯语民族的聚居地,那么向西方向,远离这一地区的乌拉尔(山)山脉和乌拉尔河则更加明确地表明这一地区为使用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共同生活区域。“乌拉尔”的释义如下:

鄂伦春语 鄂温克语 锡伯语 满语

uro

uro/wri

elin

alin

蒙古语 重构形态 意义

ola/ ora

*ela

注:重构词汇形态用*号表示。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如果西伯利亚的名称来自于阿尔泰语系中的某一语族,那么从语言分析人手就可能揭开西伯利亚这一名称的意义。

三、西伯利亚名考

史料记载的“西伯利亚”一名由词根xibir和拉丁语的后缀-ia合并构成。-ia是表示阴性名词的拉丁语后缀,意义为“与……相关”,因此与阿尔泰语系中诸语族语言的意义无关。然而,其词根xibir与阿尔泰语系现有的诸语族直接相关。

释义1:泥泞

无论xibir是否来自蒙古语,还是来自通古斯语,它们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由于阿尔泰语系中各个语族享有同源词汇,因此蒙古语与通古斯语有很多的词汇具有相关性。虽然两个语族之间似乎相距很远,但是,两个语族中确实具有很多同源词汇。在阿尔泰语系中,很多语言的“泥泞、潮湿”词汇发音都与xibir具有同源性。阿尔泰语系中不同语族的语言举例如下:

蒙古语 达斡尔语 鄂伦春语 赫哲语

cibir

shawti

ciwar

ciwar

(泥泞)(多泥)

(陷、泥泞)(陷、泥泞)

鄂温克语 锡伯语

9ibaro

jiwar

(泥)

(泥)

从语言历史重构的角度看,不同语言中对应关系明显。

(1)b和w同时具有双唇音属性,因此转换相对直接,即b、w可能由于不同语族的语音变异而形成各自变体;

(2)c与J.同为擦音,且接触部位均为口腔前部,因此其变异容易;

(3)其他变异,如第二个音节中的首音b与n和第二个音节中的i、a和j以及r与e(鄂温克语的增音e),虽然难以解释,但在历史语言的音变中属于常见现象。

(4)在不同的语言中音节数量及音节构成的位置没有变化(均为双音节)。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辅音的弱化规律重构同源词*cibir。其原始意义为“泥泞”。

由于e与俄语、英语对应的音近似于s,所以,西伯利亚的名字在英语中根据俄语的转音变为Siberia。

可见,根据语言的证据,同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献及民族构成来确定词汇的意义,要比根据后来民族的自称或者文化现象来确定具有更大的可信度。

释义2:鲜卑人

另外一个解释:“西伯利亚名称系‘锡伯’的音转”,似乎也有可能。因为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均为操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民族,而“古代鲜卑散居在西伯利亚,中国史书上所记述的鲜卑只是这个族南迁的‘散姓’而已”。并且根据笔者的重构,鲜卑具有明显的意义:鲜卑名称是由“鲜”和“卑”两个部分构成,“卑”系通古斯语族中诸语言的后缀,意义为“人”。

鄂伦春语:beje

鄂温克语:beje

赫哲语:nio

锡伯语:nan

意义:人、哪的人

古形式重构:*-

重构意义:人、哪的人

因此,可以说释义2是:西伯利亚的意义是“鲜卑人(的地方)”。由于俄罗斯入侵者并不了解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所以将当地族名转音为西伯利亚。

从上面两种释义的判断看,我们似乎难以确定哪个释义最为贴近语言事实。因为在通古斯语中可以较好地重构表示人的后缀:

鄂伦春语

鄂温克语

-na/-no/-ne

-na/-ne

赫哲语

锡伯语

―nio/-nan- nio/-nan

满语

意义

njalma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10

[中图分类号]H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83-03

语言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镜子和思想文化的宝库。在研究维吾尔语词汇的过程中,对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与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看似相同,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维吾尔语用的字母是阿拉伯语的字母,但是维吾尔语有些字母是在阿拉伯语字母的基础上自创的,这是因为阿拉伯语的字母不能表示所有的维吾尔语语音,阿拉伯语对维吾尔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维吾尔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阿拉伯语借词。在一些宗教语言上,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是相同的,由于维吾尔人和大部分阿拉伯人信奉同一种宗教――伊斯兰教,所以在一些宗教语言上,两者是相同的。比如穆斯林之间的见面问候语都是。阿拉伯人中还有一部分人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并存于阿拉伯人中,比如非穆斯林间的见面问候语是。

阿拉伯语是一种综合型语言。其文字系一种音位文字,标准阿拉伯语有34个音位。4世纪,由闪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而来。阿拉伯语属于亚洲语系闪米特语族内的西南语支(称闪含语系是不妥当的,因为它表明这个语系的语言成分两个语族――闪米特语族和含米特语族,由于闪含语系这一术语已沿用很久,所以学术界仍习惯使用闪含语系这一传统术语应称为“亚洲语系”),它最初是古代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阿拉伯人――闪米特贝杜因人的语言。早期的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阿拉伯语,在6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古兰经》是用当时的古莱氏族语写成的,于是古莱氏族语便成为所有阿拉伯人无可争辩的通用语。其重要文献以7世纪以后的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7世纪以前的《悬诗》为代表,在伊斯兰教兴起后追录成文。阿拉伯语的外来语成分不多。古代阿拉伯语的借词主要来自波斯、土耳其、印度、古希腊、拉丁以及希伯来等语言。阿拉伯语在很多书籍和杂志中,短元音并不被标出,人们必须从文中推测出这些元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闪族语更多地使用辅音和长元音来区分词义,阿拉伯语的书写形式一般会受到语境的影响。阿拉伯语文字同汉语一样是形、音和义三要素相结合的文字。阿拉伯语语音自成体系,阿拉伯语有28个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辅音,除其中有3个可兼起元音作用外(阿拉伯字母的第一个字母有两种书写形式,字母的上方或下方的三个符号表示国际音标[i:]、[a:]、[u:]的发音,分别称作齐齿短元音、开口短元音、合口短元音;当这三个短元音与三个类似元音发音的辅音连用时,构成三个长元音,用国际音标表示是[i:]、[a:]、[u:]或[ii]、[aa]、[uu],分别称作齐齿长元音,开口长元音,合口长元音;阿拉伯语中还有两个复合元音,由开口短元音分别与类似元音发音的辅音音素“[w]”和“[j]”连用而成,发音时,由元音滑到静音),无专作元音用的字母,需要标识时,可在字母上方、下方加符号表示。阿拉伯语的辅音不能离开元音而单独发音。

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点的,共有14个字母; 另一类是无点的,同样也有14个字母。每个字母有13个发音音符, 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的发音是靠发音符号来完成的,每个字母必须与标在其上边或下边的发音符号相结合才能发出音来。阿拉伯语的发音与其他语言有较大差别,它有其他语言少有甚至没有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里中,有12个字母的发音几乎无法从其他语言中找到相似的音,因为这12个字母的发音一般都属于喉音、齿间音、顶音、舌根音、舌根小舌音、颤音,发此类音从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来讲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阿拉伯语一共有336个音素,其音素之多居世界各种语言之首。由28个字母的336个音素分别组成的字或词来辨别。

从语言的书面形式来看,阿拉伯语音节具有“半呈现性”,具有较强的可拼读性,但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把握其拼读。在阿拉伯语中,两个(辅音加元音)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结合在一起构成音节,具有语义功能。可以简单地将阿拉伯语语音的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一,阿拉伯语靠符号发音,语音繁多。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所使用的语言中语音最多的语言,阿拉伯语语音发音中喉音、顶音和咝字音具多(口腔塞音分前、中、后,喉塞音部位完全,擦音除双唇、舌根{包括舌面后}外部位完全)。其二,阿拉伯语的音节有长音和短音的区别。短音节由一个辅音和一个短元音构成;长音节由一个辅音和一个长元音或软元音构成,或由一个辅音和一个短元音再加一个辅音构成。其三,阿拉伯语有叠音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两个有差别的音素受相互发音的影响变成完全相同的音素并彼此重叠。其四,阿拉伯语冠词有不同读法。其五,阿拉伯语字母可同化:在阿拉伯语中字母的同化是最常见的一种语流音变现象,不同的音在语流中相互影响变得发音相同或相似,或者是为适应发音动作,增加音素间的共同性。其六,阿伯语柔弱字母的相互转换。其七,阿拉伯字母的略读:意群结束的时候,最后一个尾符可以不读。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例11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纳忠(埃及)的艾哈迈德阿明《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史》一书的译者序说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三种文化的起源和融合,是文化的内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波斯,希腊,印度,罗马......和其他外国文化。”蔡先生良书中“阿拉伯”的中世纪的伊斯兰文化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原住民文化在阿拉伯半岛的贝多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基础,由伊斯兰宗教思想为核心,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一个独特的庞大的文化系统。

二、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世俗文化因素的文化划分

(1)阿拉伯游牧文化因素的成语,谚语。显著的游牧文化的特点是游牧生产和游牧的生活方式――的想法,游牧民族的信仰,风俗,习惯和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史的游牧方式反映。阿拉伯的阿拉伯语词汇,语法,修辞的民族语言,沙漠游牧文化。成语,谚语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独特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体现自己的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的行为,社会和历史经验,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因此,通过例举,阿拉伯的成语,谚语的部分分析,游牧文化因素包括蒸馏,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了: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动物的象征和植物。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由于对一些动植物崇拜的对象。成语,谚语在阿拉伯出现动物的符号,可以在他们的居住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2)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放牧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游牧民族重要的经济和生存的基础。不同的气候直接影响放牧活动。因此,阿拉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细致的观察。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和充满活力的恰如其分的描述了特殊的气候条件。通过对阿拉伯成语,谚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游牧文化因素包含在。

(3)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部落文化因素。“部落”是原始社会人的社区,在这里,在部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主张,在时间的传统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的部落文化课程都积极认可和支持的部落的所有成员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部落文化特有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阿拉伯游牧,牧民以血缘为纽带分成几个部落,抵御外来侵略或攻击敌人的部落联盟。部落文化成为阿拉伯独特的文化。通过例举,阿拉伯成语,谚语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文化因素的部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血的复仇:血复仇或血亲复仇是一种原始的古代传统流行于阿拉伯半岛。在野蛮时代阿拉伯的人、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存,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部落,他们开发了复仇的勇敢精神。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的真正体现了阿拉伯人“血亲复仇”的精神。

骁勇善战:阿拉伯历史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战争。在“侠义之风”作为阿拉伯人们模型甚至炫耀和骄傲,战争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心理。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阿拉伯人“骁勇善战”的精神。

赞美机智:德国最著名的木尔齐努比亚王后对国王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成语流传下来的。因此,可以在阿拉伯人们看到尊敬的智慧的概念。

忠诚守信:弗兰克,诚实是阿拉伯人特点,重视友谊,崇尚忠诚守信,反对背叛。生活特性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游牧民族。此外,阿拉伯人重视联盟,抵御自然的威胁和赢得生存所需物品,抵御外侮。部落间的团结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深厚的友谊,对阿拉伯人的态度忠诚。

三、阿拉伯成语与谚语中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