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次贷危机的背景

次贷危机的背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6 11:25:07

次贷危机的背景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1

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年5月,随着首批4家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股改浪潮引领股票市场逐步进入全流通时代。汇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股票市场的不断成熟使得股价和汇率逐步实现了市场化运行,两者的关系也开始回归真正的市场化关联。

2007年7月,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强大冲击,国内金融市场也未能幸免。危机背景下汇率和股价的关系如何,与危机前相比有何特点,危机冲击对其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改革,指导金融政策制定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解释和文献回顾

汇率与股价分别是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价格,也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经济变量。目前,理论界对两者关系的诠释主要包括两种重要的理论:

(一)流量导向模型(Flow Oriented Model)

该理论最早是在1980年由Dorbusch和Fischer提出的,主要从国际贸易平衡的视角分析汇率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汇率变化通过影响国际贸易收支进而影响实际收入和产出,并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而股价代表了企业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从而会对汇率的变动做出反应。以出口型企业为例:一方面,汇率上升会导致国外需求增加,从而提升企业价值,股价上涨;反之,则股价下跌。另一方面,汇率上升也会使得以外币计值的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这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由于资产增加而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推动股价上涨,二是由于负债增加而导致企业偿债和抗风险能力下降,从而打压股价。流量导向模型认为汇率波动会影响股价波动;但这种影响究竟是正向还是反向的,仍要取决于上述两方面作用力的强弱对比。

(二)股票导向模型( Stock Oriented Model)

该理论最早是在1983年由Frankel提出的,主要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分析股价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股价波动通过影响外资的进出和本币需求的变化而影响汇率波动。以股价上涨为例:一方面,股价上涨推动股市繁荣会吸引外资流入,导致本币升值。另一方面,股价上涨也会使得本国居民财富增加,导致对本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外资流入,最终本币升值。股票导向模型认为股价波动会影响汇率波动;而且股价上升则本币升值,股价下跌则本币贬值。

虽然上述两种模型已经明确阐述了汇率和股价变动的理论联系,但是实证研究的结论却并不一致。尤其是自1992年Bahmani Oskooee和Sohrabian首次使用协整和因果检验进行分析以来,许多学者都运用类似的方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汇率和股价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结论大致包括:汇率与股价不存在相关关系(Frank and Young,1972)或弱相关关系(陈然方,1999; Nath和Samamta,2003);存在着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因果关系(Abdalla and Murnide,1997;Apte,2001;邓、杨朝军,2008;朱新蓉、朱振元,2008;郭彦峰等,2008);存在着由股价到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Soenen and Hennigar,1988;马爽等,2010)以及汇率与股价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Granger等,2000;Muhammad and Rasheed,2003;杨清玲,2007;李泽广、高明生,2007)等。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通过引入外生变量间接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如Kim,2003;Phylaktis和Ravazzolo,2005;Pan等,2007;巴曙松、严敏,2009)。

事实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外汇市场管制程度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不存在具有统一普适的一般结论。而且,汇率与股价间的传导中介和传导机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组合方式上的差异也将导致两者的关联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鉴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对外生冲击下的汇市和股市关系分析不多,而次贷危机的爆发又为该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和绝佳的研究素材,本文将以次贷危机爆发为研究对象,分析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危机爆发前后汇率和股价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本文分别选取2005年7月22日至2007年7月31日(次贷危机爆发前)和2007年8月1日至2011年9月13日(次贷危机爆发后)的日交易数据作为分析我国汇率与股价动态关系的样本区间。汇率选取的是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中间价格,数据来自外汇管理局网站。股价指数以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盘价为代表,数据来自申银万国网站。剔除两个市场存在着的营业日不一致的情况,共得到1495个日交易数据样本。

考虑到许多金融时间序列都呈现出异方差的性质,分别对汇率与股价指数序列作对数变换。用ex1t表示危机爆发前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对数记作lnex1;用ex2t表示危机爆发后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对数记作si1t表示危机爆发前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将上证指数收盘价的对数记作lnsi1t,用si2t表示危机爆发后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将上证指数收盘价的对数记作lnsi2t。计量分析软件为EVIEWS 6.0。

三、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用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会带来虚假回归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建模前先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确定该序列是否为平稳序列。单位根检验的原假设为序列存在单位根,若拒绝原假设,则认为该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反之,则为非平稳序列。本文将用ADF检验对序列进行单位根验证。汇率和股价指数的对数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序列Δlnex1t和Δlnsi1t的单位根检验的t统计量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为10%的临界值,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序列存在单位根,即汇率Δlnex1t和股价指数Δlnsi2t序列均为非平稳过程。而经过一阶差分后所得到的序列Δlnex1t和Δlnsi2t的单位根检验的t统计量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0%的临界值,所以拒绝原假设,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汇率变动率序列Δlnex1t与股指变动率序列Δlnsi1t均为平稳过程。而且,由于时间序列Δlnex1t和Δlnsi1t都是一阶单整过程,均可记为I(1)序列。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可以验证序列Δlnex2t和Δlnsi2t也都是平稳序列,同为一阶单整过程。

(二)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平稳序列存在同阶单整。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序列Δlnex1t、Δlnsi1t、Δlnex2t、Δlnsi2t都是一阶单整过程,所以它们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要求。本文将采用EG两步法进行检验:先对响应序列与输入序列建立回归模型,再对回归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是回归残差序列平稳,则认为多元非平稳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分别构造Δlnex1t、Δlnsi1t和Δlnex2t、Δlnsi2t的回归模型,结果见表2。

其次,要对两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ε1t和ε2t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ε1t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因而序列ln ex1t和ln si1t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残差序列ε2t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却是非平稳的,因而序列ln ex2t和ln si2t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表示了时间序列之间的领先与滞后关系,它重在影响方向的确认而非完全的因果关系分析。其基本逻辑是:过去或现在可能预测或解释将来,但是将来却一定不能预测过去或现在。从前述检验结果看,由于危机爆发前的时间序列lnex1t和lnsi1t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因而可以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即VEC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通过多次反复试验,发现建立滞后3期的VEC模型时AIC和SC信息准则的值最小,所以建立VEC(3)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而由于危机爆发后的时间序列lnex2t和lnsi2t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因而可以将研究焦点放在它们的短期互动关系分析。基于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进行检验。通过多次反复试验,确定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期。所以建立VAR(2)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5。

基于表4、表5的分析结论可知,从长期趋势来看,危机爆发前汇率和股价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长期趋势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遭到破坏,因为汇率和股价在危机爆发后不再具有协整关系。但从因果检验来分析,无论是危机爆发前还是爆发后,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汇率和股价之间存在着相互短期引导关系,即短期内汇率能够引导股价的变化,而且股价变化也能够引导汇率变化。

(四)方差分解

虽然格兰杰因果检验能说明汇率和股价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它不能解释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因此,还需要利用方差分解方法进一步对汇率和股价的不同预测期的预测误差的方差进行分解,从而了解各方程信息(随机误差项)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具体结果见表6和表7。

从表6、表7的分析结果来看:危机爆发前,汇率的波动主要来自自身波动的影响,第1期为100%,以后随着滞后期的增加,总方差中来自汇率本身的部分逐渐降低,到第50期时为99.70%。而股价对汇率的波动影响在第1期完全没有反映,后来影响逐步增大,但到第50期时也才达到0.30%。与之类似,股价的波动也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到第50期时股价波动有99.56%来自自身的影响,而仅有0.44%来自汇率的影响。与之相比,危机爆发后,汇率和股价受到彼此波动的影响都要更为显著。到第50期时,汇率受自身波动的影响为89.39%,而受到来自股价波动的影响为10.61%;而股价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为98.48%,而受到来自汇率波动的影响为1.52%。从数据分析来看,危机冲击下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大大加强了,风险传播的速度和程度也更为剧烈。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爆发前后的汇率和股价关系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得出如下结论:

(1)从协整分析来看,危机爆发前的汇率和股价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这与李泽广、高明生(2007),邓、杨朝军(2007),郭彦峰等(2008)此前所做的研究结论一致。但是,危机爆发后这种均衡关系由于外生的冲击而遭到破坏,不再具有协整性。这说明次贷危机对两者的关系有实质性的影响,短期内两者的关系不再协整,这与巴曙松、严敏(2009)所作的分析结论存在相似之处。

(2)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危机爆发前的汇率和股价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在危机爆发后同样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危机爆发后,股价和汇率之间仅存在着短期内的相互引导关系,这与Bahmani Oskooee和Sohrabian(1992)的研究结论一致。因果检验的结果再次证明,作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价格代表,汇率和股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而且两者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风险在两个市场间的传播。

(3)从方差分析来看,危机爆发前汇率和股价的波动受到对方影响的程度较轻,其波动性主要来源于自身。而危机爆发后,两者受到彼此波动的影响都更为显著,其中汇率的波动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更大。通过对模型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次贷危机爆发使得金融风险传播的外溢效应更为明显,因而危机背景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也更为艰巨。

鉴于次贷危机后汇市和股市间联动性的加强,为了防范风险的快速传播,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汇率市场化进程,在坚决维护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汇率浮动空间,稳步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其利润分配制度,并积极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价值投资理念。此外,还应积极建立健全各金融子市场的风险传播控制机制,加强对投机资本流动的监管,借鉴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经验,开发和完善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加速推进远期外汇市场以及外汇期货市场发展等。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这次次贷危机爆发后,汇率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更为明显。这要求政策制定部门在新形势下更要密切关注证券市场发展,牢牢抓住风险传播的源头,尽量减少或消除目前疲软的证券市场对外汇市场发展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新蓉,朱振元.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股票价格报酬之间的相关性――基于2005年至2007年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8(11).

[2]巴曙松,严敏.股票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3).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2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2-0030-06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

至今为止,对于美国次贷危机产生根源的讨论大都集中在美国房地产和金融市场方面。尽管一般认为美联储加息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只是美国次贷危机表面原因,是已经扭曲繁荣的次级贷款市场走向调整的导火线而已,但美国次贷危机本质还是普遍被归咎于金融领域。

李进,张凯(2007)认为,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扭曲繁荣,并指出随着房屋市场出现降温迹象,导致整个市场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同时,由于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严,导致放贷机构存在大量违规操作,华尔街过度的“金融创新”活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刘明志,金艳平(2007)提出,次贷危机是美国放松金融管制、金融产品创新、政府住房政策、税收政策和住宅抵押信贷经营方式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汪利娜,(2007)进一步认为,资产证券化产生的风险放大效应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大爆发。

刘凡(2008)认为,次贷危机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产生和不断堆积是危机的酝酿,泡沫轰然破灭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从理论上指出:资产泡沫的源头是流动性过剩,过多的流动性资产追逐有限的投资机会,资产价格自然会上涨,如果这种投机逐利进一步发展,资产价格必然慢慢超过其真实价值而产生价格泡沫。当资产价格上升到远远失去实际增长因素支撑时,一旦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及预期下降,这些高度灵活高度自由的金融资本必然迅速撤出该市场。在缺少其他资本填补这一空白时,金融资本流动性短缺凸现,被虚拟化的资产价格将大幅下降,资产泡沫骤然破灭,金融危机随后爆发。而美国房市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实际的情况,也支持了刘的观点。

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

李石凯(2007)通过国际比较,注意到美国储蓄率偏低,并提出:造成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且仍在不断下降的低储蓄率。正是过低的储蓄率导致居民应对资本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低下,消费信心很容易受到破坏。不过,遗憾的是,李没有更进一步探究储蓄率太低的原因和本质。

卢字峰(2008)认为,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利率持续上调,住房市场泡沫破裂,房价下跌;次级抵押贷款及其产生的金融风险是次要原因、利率提高只是导火索;根本原因是美国消费增长超过经济所允许限度。通过建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得到了过度消费后果:储蓄率过低;经济增长率下降,产生衰退风险;消费下降,衰退加剧;金融风险不断上升,次贷危机爆发。而过度消费原因,卢认为是收入差距和次级抵押贷款。因此得出结论:次贷危机本质上是收入差距问题。

然而,以上的观点虽然有可取之处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以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宏观经济调控为市场机制完善手段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29-1933大萧条(GreatDepression)后,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利用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平衡财政理论的失败,迅速占领了美国经济决策部门,并深远地影响着其后历届美国总统的经济政策。赤字财政也逐渐取代了平衡财政,公共开支和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如2007年美国财政开支占经济总量的20.06%,税收占GDP比重近50%。而财政赤字累计额已高达创纪录的4230亿美元,较2006年猛增了33.02%。考虑到财政开支和税收的乘数效应,美国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远大于以上数据显示的水平。因此,美国财政政策,尤其是公共开支和税收政策,成为研究美国任何经济问题时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本文第二节将对美国财政政策作简要回顾以探讨美国政府的行为模式;第三节主要分析财政政策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第四节结合财政职能和基本工具提出对美国中短期财政政策走向的预测分析。

二、财政政策在美国经济中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财政政策

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正统经济学是凯恩斯主义,并推行其财政政策,可分为下列两个阶段:

1、实行补偿性财政政策阶段

美国政府于1946-1961年实施由美国凯恩斯主义者汉森提出的“补偿性财政政策”。汉森认为,在经济萧条期且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增加就业量;而当经济高涨并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则应减少财政支出、取得预算平衡或盈余,以便降低有效需求,控制通货膨胀。这种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特点,交替实行膨胀和紧缩财政措施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用高涨时期的盈余抵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以消除经济周期的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美国政府这一时期的“补偿性”财政政策运用得相当灵活,基本上是“逆经济周期而动”,基本实现了减缓经济剧烈波动的初衷,经济既不繁荣过度,也不危机过重,但是却带来了经济增长缓慢的严重问题,出现了GNP增长率年平均仅为2.5%的“艾森豪威尔停滞”,因此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补偿性”财政政策,进而寻求和实施对经济刺激度更大的经济政策。

2、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阶段

20世纪6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全盛时期。肯尼迪执政后,为了使美国经济走出高失业、低增长的困境,决定放弃被美国政府采用近16年的“补偿性”财政政策,转而接受了以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瓦尔特・海勒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的“增长性财政政策”的主张,决定实行以刺激经济连续增长为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财政政策。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执政时

继承了肯尼迪的政策主张。他一方面使越南战争升级,扩大政府军事开支,另一方面又提出“向贫穷开战”、向“伟大的社会”前进等执政构想,在实践中把政府通过政策干预经济的规模和力度扩大到空前范围。

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已初露端倪。因此,尼克松(1970-1975年)执政后,为克服通货膨胀先采取缩减政府支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但由此使经济下滑加速,于是又继承了肯尼迪一约翰逊时代大力推行的加速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在尼克松之后的福特(1975-1976年)和卡特(1977-1980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仍然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以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增长性财政政策。但这一时期增长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并不显著,经济增长更加缓慢,有些年度甚至停止增长,而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增长得却很快,这种“滞胀”局面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理论无法解释和解决的。

美国经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严重的“滞胀”局面,从事实上终结了单独长期过度使用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能有效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的理论”。于是,以供给学派、货币主义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思想的影响不断加大。

(二)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财政政策

里根总统在1980年大选时就全盘接受了供给学派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竞选纲领的理论依据。里根就任期间依据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和《经济增长和机会的第二任期计划》中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实行“税制改革”。1981年8月通过的《经济复兴税法》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70%降到50%,同时通过加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投资给予纳税优惠和降低中小企业利润税率来刺激企业增加投资。198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被里根总统称为“第二次美国革命”的税制改革进一步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50%降为28%,税级由14级简化为2级(15%和28%);公司所得税最高税率由46%降到34%。这次税制改革使600多万纳税人免去税负。

第二,减少联邦政府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削减项目有200多个,主要是社会福利开支,影响到几千万美国人。里根还提出了将联邦政府主办的40项主要社会福利项目交由州和地方政府管理以减少联邦开支的“新联邦计划”,但里根不削减反而增加了国防支出。同时里根政府还放松了对企业管制的许多法令和规章,提高企业自由化程度以促进投资。

老布什入主白宫后,为对付美国经济自1990年7月开始的经济衰退,颁布了“一揽子预算妥协法案”,其主要内容有(1)削减财政赤字;(2)增加税收;(3)削减国防和社会福利项目开支。布什政府想以此使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增加储蓄和供给、降低利率、扩大投资,使经济达到无通货膨胀发展的境界,但布什政府最终也没有达到目的。1990年,财政赤字超过了2200亿美元,外贸逆差仍高达近1100亿美元,对外债务也超过了5000亿美元。

总之,“里根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新保守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主观上既有供给学派的思想,也有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但客观上更具有凯恩斯主义的思想。从政策实行结果看,供给学派主张的减税实际上是按照凯恩斯主义的减税刺激有效需求的理论发挥作用的,削减政府支出最终从总额上看政府支出越来越多,竟出现了连供给学派既解释不了也解决不了的巨额财政赤字。

(三)美国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期间的财政政策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战后第8次周期性经济衰退之后,从1991年3月到2000年底又经历了战后最长的一次持续增长期,历时118个月。在此期间,美国经济是以“一高两低”为突出特征的,即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美国经济的这种“该高则高,应低就低”的状态被称之为“新经济”。

然而,克林顿入主白宫初期,美国经济复苏慢、失业率高、财政赤字增长失控、劳动生产率增长慢。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在借鉴历届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经验基础上,克林顿政府选择了既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职能,又要充分重视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折中主义”路线,这种政策实践的“折中”来源于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大经济思潮的“折中”,以期达到充分就业、经济长期增长、削减财政赤字和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等宏观调控目标。其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

克林顿政府针对1992年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现实,决定由政府在1993-1994年增加31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以创造就业机会、减免企业税收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此外,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手段还包括增加“生产性投资”,即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对公共工程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对高新技术的投资,这一系列重要领域的投资直接增加了整个社会提供有效供给的能力,从而导致经济持续增长。这些政策手段与通过减少“非生产性支出”来削减财政赤字的手段相配合,也就奠定了使美国经济走上在经济增长中使财政赤字减少的道路的基础。不难看出,克林顿最终是想通过走“内生性超均衡预算”的道路来达到减少赤字和“财政重建”的目的。这充分说明克林顿已认识到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赤字削减,从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重建”。

2、削减财政赤字的财政政策

截至1992年,多达2892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和40亿美元的政府债务已使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减少财政赤字进行“财政重建”是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使其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克林顿为此实施了结构性很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大幅削减联邦政府事务性开支,节约办公经费。各州政府的开支也列入削减范围,同时对政府投资的新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淘汰了一批收益前景不好项目,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3、关注经济长期增长率的财政政策

在实体经济领域实行了高科技领域的倾斜政策和贸易政策。政府在长期内对科技研究与相应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并增加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增强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美国以“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突破口,从而带动了科技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从1990年至1995年R&D经费增加近3倍,平均每年递增200亿美元,占GNP的比重为2.8%,居世界首位。据统计,高技术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4%,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了关键作用。

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果。它造就了美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使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此时的美国财政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由赤字转为盈余的过程,即“财政重建”的过程。这种转变实质上是经历了一个由“外生性超均

衡预算”(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人为制定的通过提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而达到的超均衡预算的状态)向“内生性超均衡预算”(指由于经济高速度增长促使财政收入中税收自然增长以至远远持续超出财政支出额而达到的财政预算赤字减少、收支平衡或盈余的超均衡预算财政政策)转变的过程。最初起作用的是克林顿政府采取的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的“外生性超均衡预算”,然后由于一系列有利因素及政府恰当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财政预算由于经济增长而达到财政盈余的“内生性超均衡预算”的境界。这一过程和结果本身也筑就了政府使用财政政策的空间,同时也强化了政府使用财政政策的主动权。

通过以上对美国财政政策历史沿革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战后的近六十年中,每当美国遇到经济增长放缓、有步入衰退的危险时,政府都会遵循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理论,利用财政工具(扩大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减税)扩大有效需求,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长期增长率的提高进行财政投入。因此,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想。并产生了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学派,但主导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仍然是凯恩斯主义。下面,我们将基于凯恩斯主义的视角重新看待次贷危机中美国财政政策扮演的角色。

三、美国财政政策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与作用

小布什2001年初上台时,正值美国经济由繁荣期急转直下,2001年和2002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仅为1.3%。美国经济面临股市下挫、国内投资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赤字增加等问题。“9・11”事件后,美国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剧,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全面萎缩。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小布什政府依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的“反危机”理论,大幅减税,发动反恐战争,大幅度提高国防开支。其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1、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主要通过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主要体现为增加对高中教育改革的投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涉及的重点对象是年轻一代;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增加老年人的就医选择范围,减少他们的财务风险。

2、扩大国防支出的财政政策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随着以“反恐”为名,相继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军费开支猛增。2002-2005年国防预算分别为3310亿美元、3790亿美元、4005亿美元、4220亿美元,而2006年的国防预算比2005年国防总支出增加4.8%,再创历史新高,2007年度提高到4390亿美元,比他上任时增加48%。预计在2009年美国国防预算将超过5000亿美元。巨额的国防开支既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又迎合了军工复合体追求垄断利润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双重效果。据美国有关学者分析,2003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3%,其中的60%都归因于军费开支。

3、减税的财政政策

为了兑现其大选的承诺,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着手进行大规模减税。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突出表现在其10年内减税16447亿美元的计划上。布什政府减税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家庭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三个方面。反对布什减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布什减税不利于社会公平。事实也证明,小布什削减税收的1/3落入了只占美国人1%的最富裕的人手里,减税金额的2/3进人占美国人口20%的高收入者的腰包。而3/5的最低收入阶层却只能获得12.7%的减税收益,人均减税水平仅为每年256美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小布什的这项减税计划首先是为富人服务的。

根据现代财政理论,稳定经济是财政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财政对经济的稳定功能主要是通过税收自动稳定器、支出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稳定器来实现的。然而,小布什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却极大地破坏了财政稳定器的作用,并在联储2001-2005年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下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原因如下:

第一,小布什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实行大幅降低边际税率,使得累进制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乘数效应下降;缩小税基(将部分非贫困家庭排除纳税范围)的做法,大大降低了税收对国民经济的监督作用。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税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即税收政策干预经济活动的能力被极大地削弱了。

第二,减税的同时扩大公共开支形成了巨额财政赤字,造成财政平衡被破坏,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在面临外部冲击时的抗风险能力下降,加大了美国经济的脆弱性。在现代财政理论中,财政盈余被视作应对各类金融、经济风险最主要的储备,相当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保险柜。然而,小布什政府以穷兵黩武的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不仅极大地消耗了国内资源,还将国民经济的保险金用光。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在带来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同时,实体经济应对危机的能力却大大丧失,因此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因筹资问题不得不一拖再拖,延误了救市时机。

第三,债务财政措施强化了低利率带来的刺激效果,为房贷进一步扩大推波助澜。所谓债务财政就是指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手段。㈣政府向民众大量举债会减少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推动资本市场利率水平升高,而这又不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长,于是为降低或维持利率水平不变,美联储作为货币当局必须增加货币发行量,即产生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跟进效应。而这些流动性大多进入了资本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和股价。因此,美国的债务财政政策间接助长了次贷市场泡沫的形成。

第四,减税增加了银行的利润,改善了财务状况,间接促进了房贷增长。在利率水平不断降低的刺激下,美国房贷市场迅速发展,但受制于较高的所得税水平,各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比较有限。然而,小布什政府大幅降低公司所得税的财政政策出台后,各金融机构一夜间多了一笔可用于贷款的基础货币。同时,为次级抵押房贷作担保及次贷证券的承销商应缴纳的税金降低,直接加快他们扩大业务规模的速度,于是,次贷规模获得了进一步膨胀。

第五,政府支出扩大拉动了基础建设,改善居住环境,间接推动房价升高。由于美国政府素来奉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并将经济复苏的希望寄予美国家庭住房拥有率的提高上,于是加快了对住宅周边基础设施的投资。周围环境的改善不仅使新房售价提高,还对原有住宅起到了保值增值的作用,由于许多美国家庭将住宅作为消费信贷的抵押品,因此住宅价值的膨胀又推动了消费信贷规模的急速扩张,从而间接地将次贷危机的波及面由传统房贷机构扩大至商业银行系统,进而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内部。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美国赤字财政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非控制风险的经济稳定作用。可以说,次贷危机爆发是与美国政府多年来推行的赤字财政政策密不可分的。而在全球经济失

调背景下,财政赤字的过度膨胀又为政府在应对危机、化解系统风险时设置了财政约束刚性的障碍。根据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的GDP的年均增长率为-0.3%,我们预计美国经济步入萧条周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四、美国中短期财政政策展望

2008年的大选结果揭晓后,很多美国人都把希望再次放在人身上,希望奥巴玛能像克林顿一样带领美国经济摆脱萧条的阴影。结合上文对美国政府行为模式的分析结果及当前美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预计新一届美国政府还会采取以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为指导,强调政府干预与监督经济运行的财政和经济政策。但在实际执行时会注重平衡财政赤字,效仿肯尼迪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率投入更多关注。从中短期来看,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威胁,防止产出出现大幅下滑,预计美国政府将采取以下财政措施:

第一,冻结减税计划,防止赤字进一步扩大。尽管在出现经济危机时减税是刺激需求的有效手段,但考虑到美国现有税收水平已经较低,且公共开支将在半年后逐渐加大,因此减税的可行性较小,当然为了防止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全面加税也是不可取的。㈣故最好的办法是维持现有税率不变,用其他方式为财政开支融资。

第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贫困家庭获得_工作和生活必需品,防止出现大面积社会不满。在这方面可以推广食品券制度,保障失业人口的基本生活。对失业人口提供政府救济的同时,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高中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强劳动力的流动性。

第三,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美国政府特别债券,筹集应对经济危机、扩大政府购买开支的资金。这样做既能增强财政政策的效果,减小“挤占效应”的不利影响,又能在不加税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支出自动稳定器的影响。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3

一、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比较

(一)世界经济基本格局

两次危机来临之时,美国均处于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均成为危机的发源地。但两次危机中美国所处的支配地位不同。一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二战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欧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其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

(二)金融体系

两次危机金融体系的差别还体现在金融衍生品、影子银行和融资方式等方面。大萧条之前金融机构基本没有动力开发金融衍生品,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加强,为了开拓业务,各金融机构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金融衍生品充斥市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还出现了影子银行,存在着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分业经营减少了银行的投资机会,低存款利率促使银行的存款资金转入其他投资渠道,20世纪60年代伊始还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

(三)国际货币体系

两次危机期间的汇率弹性是不同的,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在大萧条期间,世界各国普遍奉行金本位制度,黄金输送点决定了各国汇率波动的幅度相当有限,固定汇率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固定汇率制使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本轮经济危机之前大多数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有所增强,以邻为壑的做法比比皆是。

相对于大萧条而言,二战后“中心-”国家权利义务的非对等性。在大萧条期间,受金本位制的影响,各国货币的泛滥程度是受到控制的。但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不再仰仗于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国家之间的义务权利不对等导致美元泛滥,2007年的剧烈调整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

(四)国际协调机制

大萧条期间,国际协调机制比较脆弱,各国纷纷推行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1930年6月,美国将平均关税税率由38%提高至52%。作为回应,各国随后开始了报复性贸易战,主要经济体平均关税高于50%。其次是金融保护主义。在大萧条导致大量银行倒闭的背景下,民众极力追逐现钞和黄金,各国黄金储备不断告急,世界各国穷尽手段来争夺黄金。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协调机制大大增强,主要国家采取了同向的救市措施,政府间提供紧急贷款援助,IMF推行了备用信贷安排、短期贷款安排等举措,2008年G20决定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二、两次金融危机演变过程比较

(一)传导范围

大萧条波及世界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美日欧均深陷其中,但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受其影响,苏联在西方国家深陷大萧条期间仍然保持经济增长的态势。相比较而言,随着世界上各国经济金融往来越来越密切,国际金融危机范围包括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传导过程

两次危机均经历了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蔓延这一过程,首先是资产泡沫破灭,股市、楼市中的投资者纷纷破产,虚拟经济风光不再虚拟经济的不景气进一步拖累了实体经济,随着投资者持有的流动性不断削弱,实体经济不得不面临通货紧缩,各宏观经济变量不断下滑,各国陷入经济衰退。

国际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而起,美国房利美、房地美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注资850亿美元拯救AIG公司,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倒闭,并引发全球股市下行。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通过国债与公司证券化衍生品将次贷危机的风险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2007年8月,法德日等国开始向处界披露次贷所造成的损失,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播至其他国家,并以迅雷之势席卷全球。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经历了股市下挫、汇率下跌,冰岛克朗一路狂贬,流动性危机迅速席卷其他国家。

(三)演变过程的对比分析

1.相同之处

两次危机均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虚假繁荣造就了资产市场的巨大泡沫,泡沫被刺破之后,投资者纷纷破产,宏观经济数据下滑。两次危机的发源地均在美国,并且通过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这两个途径波及到世界各国。两次危机均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但影响的程度和方向有轻微区别,大萧条导致金本位制终结,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在IMF中话语权有所增加,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2.不同之处

当然,两次危机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主要差异有二。

危机演变过程对监管准则改革存在不同影响。大萧条充分暴露了分业经营、分业监控模式的弊端,“格拉斯-斯蒂尔法案”确立了美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新模式,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成为各国的主要模式。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认识到监管不力的问题,美国金融体系有重拾混业经营的可能性,监管结构也可能会从伞形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4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展开了持续的救助努力,其危机救助思路集中体现在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和问题资产清理计划当中。其主要措施是建立资产管理公司清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因循的是当年处理储贷危机的rtc模式。按 rtc的运作效率,为清理次贷危机有可能造成的1.2万亿美元左右的直接损失,美国联邦政府最终可能不得不注入四到五倍于此的资金。但鉴于美国实体经济面临的衰退,从资产方入手救市可能会使不良资产越清理越多,金融体系越来越难以顺畅运作。rtc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似乎失效。也许是认识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2008年11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放弃先前的不良资产清理计划,转而对金融机构注入资本。

rtc模式的背景探究

美国储贷协会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美国为推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而组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保证其稳健运行,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住宅贷款银行(fhlb)作为其最后贷款人,授权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委员会(fhlbb)审核批准成立储贷协会,并成立联邦储贷保险公司(fslic)为其提供存款保险。

到了20世纪70年代,储贷协会的风险开始暴露。利率的提高使储贷协会的固定利率贷款遭受损失,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使储贷协会廉价的存款资金来源大大减少, 1980-1982年,大批储贷协会亏损严重。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储贷协会的自由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引发房地产价格下跌,储贷协会的贷款无法收回,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于1987年耗尽,储贷危机全面爆发。

为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而增加纳税人的负担,1989年国会组建资产重组托管公司(rtc),管理和销售破产金融机构的资产。rtc及时成功地处置了储贷协会的不良资产,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rtc模式也成了处置不良资产的通行做法。

rtc模式失效的原因探究

(一)危机损失主体不同

储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是存款人、银行和政府,而华尔街危机的损失分担者则是债券持有人、股票持有人和政府。

在储贷危机中,储贷协会的股东与债务持有人(存款人)之间的利益背离。由于存在国家的担保和存款保险制度,股东从事高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就会得到强化,因为其债务持有人丧失了对其监督和约束的激励。股东在这次危机中是始作俑者,给存款人造成了损失。因此,rct模式倡导的资产清理以存款人利益为先,是合情合理的。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虽同样源于房地产贷款,但是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导致一系列道德风险的出现。抵押贷款机构通过发行mbs、abs、cdo等一系列证券化产品,将风险隐蔽于市场当中。股票持有人是此次危机的受害人,如果只是资产清理,很可能不良资产越清理越多,导致股东的权利不受保障。所以,国家直接注资,增加流动性,维持公众信心和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的能力,暂不大规模清理不良资产,直到下一轮经济景气到来为止,方为暂行之道。

(二)标的资产不同

储贷危机处置的标的大部分是商业地产和机器设备,其运作可大量采取资产证券化方式以分散风险;而金融危机中的问题资产则是各种各样复杂的虚拟债券。对于买入金融机构的那些问题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将之清除,必然为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促进信贷增长。因此,政府不是去收购那些问题资产本身,而是去买入金融机构的优先股,以便政府可以在未来的盈利中获益,可能为更佳解决方案。

(三)危机处置空间不同

储贷危机发生后,为防范储户挤兑等风险,美国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关闭破产银行的制度。而目前,挤兑却发生在监管部门基本想不到的领域,比如回购市场。更严重的是,危机发生后监管部门才发觉,他们的规则完全不适应他们负责监管的、已迅速变化了的金融系统。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处于危机核心的各家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像相关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那么严密,而各家投资银行倒闭又不属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的范围。

由此可见,rtc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不能发挥比资本途径更有效的作用是危机性质决定的。政府应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参与市场监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危机。

参考文献: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5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展开了持续的救助努力,其危机救助思路集中体现在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和问题资产清理计划当中。其主要措施是建立资产管理公司清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因循的是当年处理储贷危机的rtc模式。按 rtc的运作效率,为清理次贷危机有可能造成的1.2万亿美元左右的直接损失,美国联邦政府最终可能不得不注入四到五倍于此的资金。但鉴于美国实体经济面临的衰退,从资产方入手救市可能会使不良资产越清理越多,金融体系越来越难以顺畅运作。rtc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似乎失效。也许是认识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2008年11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放弃先前的不良资产清理计划,转而对金融机构注入资本。

rtc模式的背景探究

美国储贷协会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美国为推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而组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保证其稳健运行,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住宅贷款银行(fhlb)作为其最后贷款人,授权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委员会(fhlbb)审核批准成立储贷协会,并成立联邦储贷保险公司(fslic)为其提供存款保险。

到了20世纪70年代,储贷协会的风险开始暴露。利率的提高使储贷协会的固定利率贷款遭受损失,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使储贷协会廉价的存款资金来源大大减少, 1980-1982年,大批储贷协会亏损严重。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储贷协会的自由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引发房地产价格下跌,储贷协会的贷款无法收回,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于1987年耗尽,储贷危机全面爆发。

为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而增加纳税人的负担,1989年国会组建资产重组托管公司(rtc),管理和销售破产金融机构的资产。rtc及时成功地处置了储贷协会的不良资产,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rtc模式也成了处置不良资产的通行做法。

rtc模式失效的原因探究

(一)危机损失主体不同

储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是存款人、银行和政府,而华尔街危机的损失分担者则是债券持有人、股票持有人和政府。

在储贷危机中,储贷协会的股东与债务持有人(存款人)之间的利益背离。由于存在国家的担保和存款保险制度,股东从事高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就会得到强化,因为其债务持有人丧失了对其监督和约束的激励。股东在这次危机中是始作俑者,给存款人造成了损失。因此,rct模式倡导的资产清理以存款人利益为先,是合情合理的。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虽同样源于房地产贷款,但是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导致一系列道德风险的出现。抵押贷款机构通过发行mbs、abs、cdo等一系列证券化产品,将风险隐蔽于市场当中。股票持有人是此次危机的受害人,如果只是资产清理,很可能不良资产越清理越多,导致股东的权利不受保障。所以,国家直接注资,增加流动性,维持公众信心和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的能力,暂不大规模清理不良资产,直到下一轮经济景气到来为止,方为暂行之道。

(二)标的资产不同

储贷危机处置的标的大部分是商业地产和机器设备,其运作可大量采取资产证券化方式以分散风险;而金融危机中的问题资产则是各种各样复杂的虚拟债券。对于买入金融机构的那些问题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将之清除,必然为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促进信贷增长。因此,政府不是去收购那些问题资产本身,而是去买入金融机构的优先股,以便政府可以在未来的盈利中获益,可能为更佳解决方案。

(三)危机处置空间不同

储贷危机发生后,为防范储户挤兑等风险,美国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关闭破产银行的制度。而目前,挤兑却发生在监管部门基本想不到的领域,比如回购市场。更严重的是,危机发生后监管部门才发觉,他们的规则完全不适应他们负责监管的、已迅速变化了的金融系统。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处于危机核心的各家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像相关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那么严密,而各家投资银行倒闭又不属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的范围。

由此可见,rtc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不能发挥比资本途径更有效的作用是危机性质决定的。政府应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参与市场监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危机。

参考文献: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6

 

一、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起因、发展及后果

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2001—2004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和911袭击的双重打击使得美联储大幅降低短期利率,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同时,廉价货币、宽松的信贷标准、监管的缺位以及证券化机构对于按揭贷款的巨大需求,使得次级债市场迅速膨胀。次级债占整个按揭贷款的市场份额在2006年达到了20%,比2001年的规模翻了一番。在整个次级债市场中,低收入证明贷款的比重上升到46%。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上。

但是从2005年开始,形势发生了逆转,美联储连续加息,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房价的持续下跌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 融资 变得困难,次贷违约率在2007年达到了15%。同时,评级公司下调了一千多只按揭贷款抵押债权的评级,导致市场出现恐慌,将许多最初贷款人推向了破产的边缘,引发了连环危机。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7

引言

随着一轮轮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国内经济形式明显好转,中国经济已经基本走出了次贷危机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可以说是所有行业中发展最迅速的。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长期处于信用扩张阶段,2011年和2012年M2和M1的年增长量都维持在20%以上,通货膨胀问题的爆发才导致M1,M2 的供应量得到一定的控制,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从整个银行系统的的信贷规模来看,与次贷危机前相比,在短期贷款、长期贷款、有价证券及投资等方面都是成倍的增长。鉴于美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所经历的信贷危机教训,我国信贷业务如此快速的扩张速度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事实证明,信贷业务的扩张对银行金融系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如图1、图2所示。

一、信贷扩张对银行金融系统的影响

(一)存贷规模及质量情况

在政府信贷扩张政策的驱使下,银行的总的存贷规模明显增加,与次贷危机前相比几乎是成倍的增加。在利用五级分类指标度量体系对新增信贷资产质量的评估过程中发现,银行信贷资产中正常类资产所占的份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在信贷业务扩张的同时,各银行在资产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损失类的资产所占的比例也明显上升,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该问题就值得银行管理者深思。

(二)经营风险状况

对存贷规模、存贷质量、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的研究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探究银行的经营风险,其中以不良贷款对银行威胁最大。本次信贷扩张以中长期投资为主,主要流入到了政府鼓励的行业。表面上来,中国目前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由于此次贷款的时间较长,而且政策项目一般金额巨大,对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要求非常高,因此,贷款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上面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银行的收益率都较差,且波动率较大,验证了收益性不确定的事实。

二、信贷扩张背景下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应对对策

信贷政策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国内的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依赖于信贷扩张政策。但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该看到信贷业务扩张的同时对金融行业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因此,在信贷业务扩张背景下,银行要要强对自身风险的控制,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经营效率,对此,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控制存贷款规模

信贷业务扩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货膨胀、投机以及部分行业过热,会打破国家经济失衡的局面,严重的甚至出现失控。因此,适当的存贷款规模防止社会投机者在高利润和政府创造的有限社会需求下,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违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会阻碍我国部分产业利用次贷危机进行产业升级的发展步伐。

(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分配信贷资金的流向

对信贷结构实现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将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严格控制在央行、银监会等规定的范围内。在此问题上,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央行的政策导向,合理分配信贷资金的流向,并对短期、中长期贷款的比例进行相应的控制,增加对经济薄弱、对资金需求量大且资信可靠的行业的贷款支持,严格审核对过度投资、投机行业的贷款发放标准,通过贷款流向及时间的组合,优化信贷结构。

(三)加强风险控制和信贷监督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到,过度的信贷扩张是经济泡沫发生的根源,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加剧了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因此,银行必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做好日常的信贷监督,尽可能的降低经营风险。此外,应赋予银监会更大的对于银行监管的职能,在保证银行各项风险指标,如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严格控制在可测水平范围之内以外,还应定期对所有影响其长期经营的各项指标定点抽查,全面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解决中国经济低靡问题的同时,也给国内的金融系统带来了新的问题,鉴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扩展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必须引起政府和银行机构管理者足够的重视。采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信贷业务扩展是国家政府防范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必然形式,同时也是商业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8

一、次贷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从住房抵押贷款的角度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仅为9.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8%,增速创七年的新低。从个人角度,GDP增长率的下降使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对于购房的需求下降,人们更多选择持币观望,由于土地与房地产的供给弹性小,造成了供需不平衡,之前形成的房地产泡沫很容易破裂。从企业的角度,在我国众多注册的房地产企业中,自有资金能达到35%的企业不到20%,只能靠外部融资即银行贷款来满足项目资金内在需要,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从银行角度讲,房地产项目利润大,收益有保障,因而普遍认为住房抵押贷款是“优质资产”,这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一直很高,一旦房地产行业上升前景发生逆转,抵押物价值受到冲击,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这三个不同群体的共同选择使银行面临信用危机。 从出口企业的角度看。危机导致海外需求锐减,欧美企业因国内流动性紧张而面临资金周转问题,又通过拖欠货款的形式转嫁到我国的出口企业身上,而后者的资金流中断使它无法偿还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货款。如果这条资金链有一个环节断裂,在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又普遍惜贷,不愿意提供资金补足企业的缺口,就容易导致企业的破产重组等,那么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就会面临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一般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波动而引起的利差的减少、证券跌价、外汇买卖亏损等风险。首先,经济下行导致中央银行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9月16日起开始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的利差收入产生了影响,例如9月16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保持不变,10月27日开始,为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允许五年以上个人按揭贷款利率可以低至5.229%,这都大大减少了银行的利差收入。其次,尽管我国经济目前因人民币升值而承受着巨大的调整压力,但一旦人民币汇率因货币供给增加而急剧贬值,我们同样要蒙受严重冲击,特别是为了降低利息支出和取得额外汇兑收益而借入大量外币债务的企业,届时将陷入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财团的境地,即企业因为人民币贬值必须偿付超预期的债务。最后,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可能持续动荡,银行持有的一些海外相关资产或者参与的外汇买卖可能遭受违约损失。对于这些因素引致的市场风险需引起商业银行足够的重视。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创新业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易产生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就是隐藏在金融创新背后对风控制的极端漠视。在危机爆发以前,美国金融机构基于对自身利益的强烈诉求,使出了浑身解数去推销次级贷产品,忽视了风险甚至藐视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创新出许多国内金融市场所没有的新产品,比如房屋净值贷款,猎杀贷款,负摊还贷款等,正是这些创新产品对引发次贷危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比而言,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还非常单一,商业银行之间同质产品非常多,有关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在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过度创新而使自己陷入泥沼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掉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好处,只是在进行创新产品的设计,推销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商业银行是社会风险的聚集地,一旦它的某项业务出现经营风险,引发社会恐慌,势必引起全社会的经济动荡,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预期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创新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风险控制。 (四)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BasleII中所给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巴塞尔新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可见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而言,零售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最高。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大,普遍存在惜贷行为,造成流动性紧张。一些急需周转资金但又从银行借不到款的企业可能进行外部欺诈,例如房地产开发商采取虚构一些购房者,伪造购房者收入证明,采用签订虚假房买卖合同的方法来骗取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另一方面,急需贷款的客户可能采取“许诺好处费”,“贷款提成”等形式贿赂贷款经办人,诱使贷款经办人故意疏忽贷前调查审查和贷后检查,为以后不能还款给银行带来损失埋下了伏笔。 次贷危机中,就有些极端的例子,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放低了贷款的门槛,对贷款条件审查不够细致,如加州的希勒里老人,一份收入栏空白的贷款申请竟然也通过了全美第二大抵押贷款专业公司————新世纪公司各部门的审批,银行几乎没有承担任何贷前调查的工作,信贷审批纯粹流于形式,给银行埋下了风险隐患。 (五)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当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时,失业率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还款能力得不到保障,借款人的风险转变为抵押风险,同时,抵押物价值下降再加上银行变卖抵押物套取现金的过程存在时滞,使银行资金周转不灵,面临流动性的风险。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北岩银行,其直接持有与美国次级债相关的金融产品尚不到总资产的1%,但当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欧洲短期资金市场时,北岩银行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融资出现困难,引发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从各国的救市政策中也不难看出,政府努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流动性风险这一“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 二、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贷前贷后检查在危机来临时,信贷主体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都会发生不利的变化,信用风险的加大要求强化风险控制,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应该正确看待资产业务市场,要采取慎贷不惜贷的态度要避免对不适合贷款的客户提供信贷支持,又要避免盲目夸大客户风险。在贷前,银行应该真正坚持尽职调查,重点审查两个方面的内容:借款人是否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房屋的估值。而次贷危机的爆发更给银行的贷前调查敲响了警钟,在次级抵押贷款过程中,美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不再承担贷前调查的任何工作,而由抵押贷款中介、房屋估值公司和评级机构,银行信贷审批纯粹流于形式。担保公司、中介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有偏离于银行利益之外的利益诉求,很显然,他们的调查不足以也不能够简单地代替银行自身的贷前调查。在贷后,银行应该追踪贷款的去向,观察企业是否按合同的规定使用贷款,企业的决策是否影响其偿债能力,如果这样,银行应该适当干预。此外,银行应更加频繁地进行贷后检查,适时分析企业的风险变化情况,尽早发现信贷风险点,提高风险管理水平。#p#分页标题#e# (二)发展中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应对市场风险 在中间业务方面,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房地产市场动荡,国际能源与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背景下,可以预见银行贷款增速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减少。 另外,这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整,央行把目标从控制通货膨胀转变为防止经济下滑,利率调低,存贷款利差在缩小,而存贷利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近年其比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结构中一般处于60%~80%的区间),这就给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了冲击,要求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把中间业务作为拓展传统业务的辅助手段,而没有充分重视其发展前景,危机背景下,正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好时机,银行可以尝试在个人理财业务,个人资信咨询业务,个人信托产品,业务等方面学习国外优秀银行的经验,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在创新业务方面,虽然次贷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银行过度创新引起的,但我们不能否认————次级贷或许是人类金融史上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实践证明,金融业务的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工具,新技术和新市场,革新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活动与经营方式,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结合我们的国情创新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此外,对于因汇率变动引发的外汇买卖风险,商业银行应利用掉期,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规避风险,建立汇率变动预期模型,提高汇率变动预测的准确性,降低外汇业务的风险并增加市场收益。 (三)改善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环境 正如巴塞尔委员会在指导操作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一再强调的,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操作风险产生于流程,操作与系统,但根本上源于人的因素,因此在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时候首先应该以人为本,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在危机爆发以前正是高额的利润冲昏了投行员工的头脑,在办理业务时没有把好第一关才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风险。 商业银行要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对合规的行为予以鼓励,对违规的行为予以惩罚,从总行到基层机构贯彻风险文化,提高风险认识,重点关注基层机构,因为基层承担了大量的业务操作、营销任务而人力及物质资源却很短缺。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制度流程体系,建立横向的沟通机制,使业务操作有章可循,从组织架构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缺点是管理层级多(至少分为总行、分行、市行、县行、网点等五级以上),管理链条长,导致上级的管理要求不能完整地传达到基层员工,这正是应该改进的地方。再次,商业银行可以建立逻辑统一的IT架构,通过IT系统减少手工操作产生的风险并与其他监管措施相协调。 (四)加强流动性的日常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性大,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适应金融监管的要求,稳定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应着重加强流动性的管理。首先,增强风险意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结构,特别是提高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债券资产的比重,不断扩大流动性资金储备。其次,应该改善流动性管理技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流动性动态衡量方法如流动性缺口法,净流动性资产法,现金流量法等适时量化测量流动性,在银行内部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预警机制,提高银行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再次,商业银行应加强筹资渠道的管理,通过分散资金来源的方式提高资金的稳定性。北岩银行作为英国最主要的住房按揭银行在危机中被国有化,分析师认为其失败的原因在于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从它2006年的负债结构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货币市场是它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一旦货币市场遭受如次级贷款危机这样的冲击,市场萎缩,流动性下降,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大幅减少,拆借利率随之上升,北岩银行就会面临资金短缺,可见筹资渠道多元化的重要性。最后,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贷款管理,可用浮动利率贷款代替固定利率贷款,避免利率风险,加强与主要授信客户的关系,以提高融资的稳健性,这样即使发生危机,这些客户也不会轻易撤出资金。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9

一、前言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情况一方面关系着国内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的住房情况,另一方面,对包括房地产产业在内的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面对金融危机的各种威胁和风险,如何准确把握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建立房地产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已成为房地产领域亟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可知,其首先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影响,而后对其他企业的发展情况产生影响,且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要比内地的影响严重;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后对国内金融系统产生影响。对我国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很有可能比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还还要高出许多,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贷款人信用仍然是存在着等级之分的,但我国住房贷款中的按揭贷款者几乎不存在信用等级。虽然,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时,较高的房价可以将因信用缺乏的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进行掩盖,可一旦国内房价价格出现下跌或发生较大波动,潜在的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1]。因此,将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作为房地产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并通过建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分析影响其和谐发展的因素,对于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

对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是房地产地位的重要性不和谐,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市场中的房地产资本仅占到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24.8%,但投资对GDP的贡献却高达40.1%,说明了在不计入相关产业前提下,仅房地产产业便占据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2%,而房地产对就业的贡献率也达到10.0%左右,即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领域的社会就业问题必将更为突出。

其次,是房地产经济所受政策影响特性的不和谐。受到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央行在2008~2009年度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居民、企业贷款利率,虽然,利率的下调并不针对房地产产业,但利率的下调无疑会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同时,帮助房地产开发商缓解货币资金压力,从而降低其贷款成本。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客观上也会为我国房地产行业提供一个适当的喘息时间,简单来说就是,若未发生金融危机,则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并不会做出迅速且及时地调整。

最后,资金运作机制的不和谐也是房地产经济不和谐发展的另一影响因素。由于对于房地产而言,诸多项目得以通过和运行的背后,大都会存在地方政府在利益方面的驱动,而此种非市场化的投资方式,使得国家和中央政府只能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制止,可实际出现的情况大都是“一管即死,一放即乱”,可见,投资资金运作机制的不科学,是导致房地产经济波动较差的根本原因。

在对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下文则通过建立房地产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式,为促使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学模型

(一)系统动力学分析

房地产经济和谐的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体系主要是由房地产经济、房地产产业和社会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其通常具有多个层次,且每个从此具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则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中。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产业的价格波动较小,此时,政策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关于利益的博弈并不明显。因此,房地产开发的价值链较短,房地产经济大都能够以和谐的态势发展,而房地产市场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即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反馈效应。其次,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又要求房地产产业不仅要克服房地产要素市场,如能源市场、材料市场等制约因素,还要克服房地产体系完善程度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即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负反馈效应[2]。

(二)模型建立的意义

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具备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分别为:房地产价格波动、政策环境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经济所带来利益的博弈以及影响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其他问题;上述各方面因素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影响的权重问题;不同的组织状态,如房地产市场供应链的运作形式等,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相关作用及影响;不同的技术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环境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相关作用和影响[3]。从上述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意义角度出发,可进一步将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成如图1所示的形式。

图1 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网状动力学模型

图1中,A和B分别表示材料的供应商与建筑上,C和D分别表示投资商与开发商,E表示客户,而F则表示房屋住户。由图1可知,不同级别和同一级别的材料供应商与建筑上和投资商、开发商、客户之间均存在着关于房地产的业务往来,通过科学地选择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则能够达到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不同效果。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在对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反馈效应与负反馈效应做出探析和说明的基础上,对模型建立的意义展开了说明,并给出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网状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可知,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是由供应链中的各个单元以及外部社会环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和房地产价格波动等诸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未来有必要也必须通过加强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设和分析力度,从而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10

二、信贷扩张背景下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应对对策

信贷政策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国内的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依赖于信贷扩张政策。但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该看到信贷业务扩张的同时对金融行业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因此,在信贷业务扩张背景下,银行要要强对自身风险的控制,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经营效率,对此,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控制存贷款规模

信贷业务扩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货膨胀、投机以及部分行业过热,会打破国家经济失衡的局面,严重的甚至出现失控。因此,适当的存贷款规模防止社会投机者在高利润和政府创造的有限社会需求下,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违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会阻碍我国部分产业利用次贷危机进行产业升级的发展步伐。

(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分配信贷资金的流向

对信贷结构实现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将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严格控制在央行、银监会等规定的范围内。在此问题上,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央行的政策导向,合理分配信贷资金的流向,并对短期、中长期贷款的比例进行相应的控制,增加对经济薄弱、对资金需求量大且资信可靠的行业的贷款支持,严格审核对过度投资、投机行业的贷款发放标准,通过贷款流向及时间的组合,优化信贷结构。

(三)加强风险控制和信贷监督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到,过度的信贷扩张是经济泡沫发生的根源,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加剧了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因此,银行必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做好日常的信贷监督,尽可能的降低经营风险。此外,应赋予银监会更大的对于银行监管的职能,在保证银行各项风险指标,如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严格控制在可测水平范围之内以外,还应定期对所有影响其长期经营的各项指标定点抽查,全面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次贷危机的背景例11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互联网技术及其他新兴产物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了。在此一个大的背景下,美国经历其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及恐怖事件袭击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全面萎靡的漩涡之中,市场经济一片萧条。随即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及经济措施救市,银行大幅度降低存息率以及调整基准利率等。国家的强力介入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美国经济开始趋于稳定,房地产行业一片繁荣。然而,从 2004 年开始,美国政府突然调整经济政策,短时间内大额度提高了银行存息利率。这一松一紧的政策对经营房地产借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再加上一些投资机构的盲目介入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局势。先是美国本土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紧接着北美、欧洲、亚洲的各国也受到牵连,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本文将在此大背景下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作出讨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

1.相关国家政府机构没有履行好其职责,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度不够。2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金融行业一片繁荣。在这个大背景下,不断有新的金融辅助工具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金融工具就像一个无线的巨大网络把各种金融机构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各行业的划定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势必增加相关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无法及时对各类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缺乏了政府机构的监管以及政策指引,无形中扩大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市场风险。因而相关国家政府机构没有履行好其职责,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度不够,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成了这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客观原因。从以前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政府在对市场经济的掌控力度不够,缺乏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引导。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美国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存在重大缺陷。自上世纪90年末,美国的市场经济就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各金融行业之间密切关联。但由于美国政府对金融行业是实行的各类型行业分开监督管理的政策。而负责监督管理的各个政府机构基本都是各自执行,行业监管之间配合力度不够,致使在对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漏洞。对不断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管理不够重视,而且在监管过程中,没有及时丰富监督管理标准与准则,造成监督管理标准过于单一。

2.消费观念问题。在美国,政府是大力提倡民众合理消费的,但由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追求生活享受,过度消费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民众的收入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只能通过抵押房屋建筑及其他物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随着时间推移,需求越来越多,而原有的债务在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的基础上不断添增其他新的债务,再加上美国政府对这种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的节制,而是通过不断对外向其他国家出售债券,获取大量外贷以满足其国民不断增长的日益消费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发行的外债越来越多,同时国家购买能力与支付水平已经不能持平,造成国家信用不断下降,加快了这场次贷危机的爆发。

3.不合理的货币体制。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新的国际货币体制。开始之初,由于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这套货币体制在帮助欧洲各国经济复苏以及稳定全球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稳定和多元化发展以及美国经济的衰退,这套体制本身暴露出诸多弊端,也越来越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当前的货币体制制约了全球经济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由小部分发达国家影响着全球经济走向的局面,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造成了全球经济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而那“一小部分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现有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存在很大的缺陷,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就是其中一点。在这种背景下,就很容易产生因部分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产生经济危机从而引起区部地区的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到全球,形成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的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总的来说,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是这次次贷危机发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而造成这种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制。

4.其他原因。这次因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各国经济都产生巨大了冲击,尤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受影响最大。而次贷危机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政府没有通过正确的经济政策和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的引导,加剧了本国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性,留下经济隐患。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应用,虚体经济迅速发展膨胀,形成经济泡沫,大大加剧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

二、影响

次贷危机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它对国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经营的影响上。次贷危机对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打乱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金融行业的混乱,银行倒闭,各投资借贷机构提高投资标准,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纷纷破产,国家外贸和以及出口也是大受打击。市场经济一片萧条,国家经济陷入萎靡状态。与此同时,因为经济问题所衍生出了的其他问题同样可怕,比如就业问题,由于企业大量倒闭,出现了大量人员失业的现象,市场经济不景气,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这些人员便没有经济来源,迫于生活压力,势必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社会治安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