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规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7 10:36:05

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规划例1

二、节能目标

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率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6%,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20%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创新县能源办工作思路,增强主动性,提高协调能力,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能源管理的牵头作用。选好配齐乡镇能源管理专干,举办一次乡镇能源管理专干培训,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推动乡镇能源管理工作。开展重点能耗企业能源管理岗位督查,督促企业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能源管理员。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点能耗企业、水电油气消耗、节能产品开发生产、落后产能等四项专题调查,摸清全县能源生产、消耗情况,建立全县能源数据库。同时,围绕我县循环经济和高耗能企业两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撰写二篇调研报告,提供领导参考。

3、认真编制节能规划。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情况和未来五年发展态势,认真开展能源工作调查、分析、预测工作,加强部门衔接,认真编制“十二五”*县能源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

4、强化能源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能源计量、宾馆酒店招待所执行市政府通告、空调温度设置、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员、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执法行动,增加执法频率,提高执法效果,扩大执法影响。

5、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实施长沙电厂、海旭实业余热利用工程;争取政府支持,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配合市能源办实施光明村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和星级宾馆酒店智能电子卡管理工程。

6、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提高项目节能准入门槛,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二是做好长沙电余热、废渣等资源循环利用协调工作,推进铜官循环产业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循环示范园区。三是配合县政府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依法关闭电镀、化工、水泥、粘土砖等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7、加强能源信息报送。掌握国家能源政策,总结节能典型经验,了解能源工作动态、及时向县、市相关部门报送我县能源工作信息,做到全年向县报送信息不少于30篇,向市报送信息不少于20篇。

四、主要措施

1、开展能源宣传,扩大能源工作影响。一是召开全县能源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年能源管理工作,明确节能考核,交流节能经验,表彰节能先进,提升县能源办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创新能源宣传模式,利用短信、广告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努力营造节约资源氛围。

2、争取政府支持,健全能源管理机制。一是争取政府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节能技改项目贴息和节能示范单位奖励;二是争取政府批准实施*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办法,对新、扩、改项目一律实行节能评价,力争将节能评价工作列入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

3、强化节能考核,落实节能工作责任。细化对乡镇、部门的节能考核指标,力争考核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操作。严格实行节能考核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增强乡镇、部门节能工作责任。通过节能考核推动全县节能工作。同时,精心组织省、市百家能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考核,进一步做好市对县*年节能考核的迎考工作。

能源发展规划例2

高新宇介绍说,这次本市首次编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是顺应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编制而成,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培育未来经济战略支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全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能源需求总量持续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将受到严格控制和考核,但为体现鼓励可再生能源及能源节约政策,水电、风电、太阳能及能源综合利用方面新增消费量在考核中将被扣除,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将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落实国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的必然选择。

高新宇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立足首都区位功能优势,体现全国高端示范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首都在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上的高端高校高标准要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水平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首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客观需要抢占产业制高点,把全国领先的研发优势转化为雄厚的产业实力,实现新兴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新能源规划》四大特色

高新宇介绍,“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是本市首次编制的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规划,其编制过程突出体现了以下五个特色:

一是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统计调查制度,首次摸清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初步掌握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体状况,明确了首都资源禀赋,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规划编制强化了细分领域研究及相关储备项目对规划的重点支撑。明确各细分领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使得“十二五”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更有抓手。

三是规划编制注重加强重大规划衔接,同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四是规划编制较为系统,内容较为丰富全面。规划涵盖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等各个环节,不仅是一个能源利用规划,也是一个产业发展规划,综合性较强。

《新能源规划》

八个“更加注重”

高新宇说,《新能源规划》强调把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和增强首都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以提高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培育壮大产业服务体系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实施“3+2”工程,全面推进太阳能和地热能应用,积极促进风电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不断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应用,努力将北京建设成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发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

高新宇强调,《新能源规划》提出了很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亮点,具体可概括为“八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总量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体现高端发展要求。“十一五”期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值达到400亿元,但在新能源技术水平上,目前北京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全国领先优势,但整体技术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为此,《新能源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巩固新能源技术创新优势,加快新能源研发中心建设,做大新能源产业基地规模等措施。北京市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要实现产业收入收入1000亿元,新建6到8个部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和2个部级检测中心,培育形成5到10个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认证、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机构。

二是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标准、高水平利用,体现民生发展要求。《新能源规划》根据首都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推进与民生相关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高水平开发利用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九项新能源应用工程,并集中建设一批区域联供和多村联供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等重点民生保障工程。

三是更加注重部级绿色能源示范县等重点区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深化重点区域新能源应用水平。《新能源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高水平建设一批体现当地资源优势与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水平相结合的重点示范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利用率达到6%,延庆县新能源利用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全县50%以上的居民使用清洁绿色新能源。高新宇介绍,在全球光伏发电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之际,北京亦庄等全国13个开发区被列为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新能源规划》中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国家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坚持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高水平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项目,提升高效光伏组件、智能电网等高端技术产业研发制造水平,全面提升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管理服务创新水平。

四是更加注重高端功能区新能源利用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体现高端示范。《新能源规划》提出,统筹高端产业功能区能源禀赋特征和能源需求情况,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科学规划设计产业园区、楼宇、企业间的能源供给系统,实现循环高效梯级利用。在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CBD东扩区和海淀北部新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一体化工程及其他能源相结合的热泵供暖(制冷)工程;区域内新建公用和居住建筑推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高新宇强调这是在长远发展上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建设一批与产业功能相配套、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程度高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到2015年,高端重点功能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以上。

五是更加注重发挥密集的研发创新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形成。这是未来北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在。《新能源规划》提出,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首都新能源研发创新工程建设。通过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承接重大研发项目,提升技术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共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部级研发平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争取国家风电产业平台、生物质能工程技术中心等部级重大项目落户北京,协调推进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科技支撑;支持各类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新能源领域的研发设计服务,建立一批国内领先的试验平台、示范中心、检测中心等,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六是更加注重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体现产业发展要求。《新能源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和高端示范应用的市场优势,实施部级新能源研发创新工程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通过以“研发促进应用,应用带动产业,产业助推研发”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系统集成能力上取得突破,同时强化高端制造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提出,巩固太阳能高端技术研发优势,增强风电设备系统集成能力,加快新能源汽车刹那也化步伐,提高地热能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升级和实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突破等重点任务。

七是更加注重新能源产业高端要素集聚,提升产业基地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水平。着眼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绕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通过建设重点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专业化、特色化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集聚高端要素和产业链环节,强化高端制造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北京新能源产业竞争力。《新能源规划》提出,做大做强三大产业基地,打造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及应用示范为主导的延庆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以太阳能产业为主导的平谷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发挥太阳能电池生产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优势,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带动,形成纯电动汽车电池、控制系统、电机、整车制造等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打造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新能源优势企业入驻,加快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产业园、昌平风电产业园、通州光伏产业基地和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等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推进为产业配套的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商贸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打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区。

八是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软环境建设,体现机制保障要求。《新能源规划》从强化部门协调、扶持创新转化和搭建服务平台三方面提出了优化发展环境的总体设想: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政策创新能力、制定完善新能源相关技术、工程标准等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产业发展,通过探索税收信贷等鼓励政策、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和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健全新能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完善首台套机制等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力度;通过建立新能源中介服务平台、建立新能源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培训平台和增强新能源产业联盟纽带作用等措施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新能源规划所涉重点问题

高新宇在解读中,同时对《能源规划》所涉及到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新能源规划》提出,到2015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约6%左右。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11%左右。其中核电和水电约占7%。相比于国家规划目标,北京无法大规模发展水电,同时发展核电不现实,因此,本市6%的目标相对合理,在所占领域比国家目标发展力度更大。

在重点工程方向与思路方面,《新能源规划》按照“支持高端、加强示范、扶持产业”的原则,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补助等措施,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的引导和服务,同时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

能源发展规划例3

1859年8月27日,埃德温・德雷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春特斯维尔小镇上钻出了石油,这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端。从此,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传统能源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成为环境污染甚至引发局势动荡的诱因。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的一项预测表明,全球的石油生产将在2010年和2025年之间达到顶峰。他们预测全球化石类燃料能源的可开发期:石油为39年,天然气为60年,煤为211年。由于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争夺能源而引发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仅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性的战争或多或少地都跟争夺能源有关,如海湾战争、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造成了成千上万无辜生命的损失。

不仅如此,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人们逐渐意识到能源的使用安全,并开始注意全球性的环境保护。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是由于燃烧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而产生的。近二十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虽然早在1997年国际社会制定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然而,世界各国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不降反升,而且这一趋势仍未得到遏止。当前,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0%,如果因能源消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无节制地增加,将给全球环境及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

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不久前,国土资源部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消耗石油5亿吨,铁矿石13亿吨,煤炭35亿吨。然而,届时我国石油的产量仅为2亿吨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中国自1993年开始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而且石油进口量每年递增1000万吨左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正不断上升,威胁着国内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能源大量消耗和使用效率低下,同样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以接近10%的年均增长速度高速增长,但能源的消耗也明显扩大。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得到实质性转变,能源效率低依然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1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单位能耗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日本更是达到了10.5美元,分别是我国的4.6倍和15倍。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合成氨综合能耗均比日本高了10-40个百分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资源回收率均能达到80%左右。中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使用效率若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则相当于可节约3亿吨石油,或相当于4.3亿吨标准煤。

新能源成为新的“角逐场”

新能源是指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较为成熟的、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能和核聚变能等,是一种已经开发但尚未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

目前,各国均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执行。比如在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美国,在2005年8月公布的能源新法案中,就从立法上提出了促进消费者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可行措施。新法案的重点是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无污染能源,并以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家庭和个人更多地使用节能和清洁能源产品。该法案提出,在未来10年内,美国联邦政府将向全美能源企业提供146亿美元的减税额度,以鼓励石油、天然气、煤气和电力企业等采取清洁能源和节能措施。对于消费者,新法案推出了13亿美元的个人节能消费优惠预算方案,并提出消费者购买家用太阳能设施开支的30%可以用来抵税。对购买汽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和在住宅中使用节能玻璃、节能电器的居民减免税收。居民在住宅中更新室内温度调控设备、换节能窗户、通过维修制止室内制冷制热设施的泄漏等,也可获得全部开支10%的减免税收优惠。在奥巴马新政府上台伊始,在经济振兴计划中就显示出对新能源产业的极大关注,其产业政策中对新能源作出了极大倾斜,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计划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日本能源的83%依赖进口,其中,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95%以上。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日本政府制定了“阳光计划”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其主要研究课题大致可以分为再生能源技术、化石燃料应用技术、环境技术等。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利用技术等。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需要的成本降至与火电相同的水平。

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后,德国政府就开始花大力气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迄今已投入研究经费几十亿欧元。其间,德国政府制定了大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2000年,德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促进法》。根据该法,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公司可获得政府补助。2003年又完成了“10万屋顶太阳能发电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促进方案》、促进新能源技术开发的《未来投资计划》等。德国的这些投资成果显著,现在已经成为世界“风能冠军”,其风能发电量占全球1/3。根据德国联邦可再生能源协会的数据,现在通过利用风、水、太阳、生物质和地热生产的能源已经超过2000亿千瓦,可再生能源产量可以满足100多万个家庭全年对电力和动力燃料的需求。据统计,可再生能源取代了部分进口,使得德国每年节省的进口费用超过40亿欧元。

中国:新能源产业遭遇寒流

就在中国新能源产业正欲大展宏图之时,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却如同劈头泼来的一盆凉水。

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由于世界各国的消费能力减弱,再加上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这使得我国的太阳能出口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国内大部分企业50%―80%的产能被打压下去,许多企业被迫关门倒闭。在国内需求方面,由于房地产交易的低迷,中心城市的太阳能消费也被压抑,无论是中心城市的零售市场还是开发商主导的工程市场都有疲软趋势。不仅如此,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无序竞争,采取以次充好、互相杀价倾销等手段,导致资本运作效益下滑,无力从事技改投入,产品档次徘徊不前。保守估计,全国共有太阳能企业5000余家,品牌集中度严重低下,这无疑加大了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困境。

风电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同样难以独善其身。近年来,随着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风电市场一度成为世界投资资金热衷的投资对象。据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全球风电投资中15%的份额投向中国风电市场,投资金额高达340亿元。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引发许多国家的外汇下降、外债高筑,进而造成金融恶化、信贷紧缩。不仅引起风电行业风险投资增速下滑,同时也使得风电行业遭遇融资困境。由于我国的风电企业尚处于成长的初期,还亟需对整个风电产业链以及企业内部进行风险控制。产业链上游的风险控制主要是保证零部件的质量能与整机厂同步发展,而产业链下游是要对客户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同时需要完善财务制度和人才制度。

振兴规划带来新能源产业“又一个春天”

在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台之后,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终于将掀开神秘的面纱。本次新能源振兴规划与此前的多项产业规划一样,主要内容是2009―2011年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任务。

从发展目标来看,在此次振兴规划中,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相比2007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有显著的提高。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除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之外,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新材料也将成为规划的重点内容。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水电的发展重点为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到2010年,水电规模将达到1.9亿千瓦;到2020年,水电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

风电的发展则将通过大规模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尽快使风电布局具有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风电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甘肃和吉林建立百万千万风电基地。到2020年,力争在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以及江苏沿海等地建立若干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风电发展的重点将是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以及进行特许项目的招标。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8》显示,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内地及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以及华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对于一直制约风电发展的风电上网电价的措施,新能源振兴规划中也将有所涉及。

在太阳能方面,将在偏远地区建设独立太阳能电站和户用光伏电源。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并网光伏电源,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180万千瓦。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开启,而针对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具体措施,除了之前公布的屋顶光伏每瓦补贴20元的政策之外,在近三年的时间内,还将建设一批太阳能发电站。

而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原有的规划预期。在新能源振兴规划中,各项能源的发展目标都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调整,例如目前的风能规划是到2020年,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而按照新的能源规划来看,到2020年有望达到1亿千瓦以上。新发展目标的调整将直接造成总投资额的调整。根据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水电新增装机约1.9亿千瓦,总投资约为1.3万亿元;风电新增装机约1亿千瓦,总投资约为9000亿元;太阳能发电新增173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太阳能热水器新增两亿平方米,总投资约4000亿元。另外,生物质发电新增2800万千瓦,总投资约2000亿元;农村用户沼气新增6200万户,总投资约19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测算,如果要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需要总投资约3万亿元。

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资金来源以民间投资为主。金融机构对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信贷支持水平将大大影响产业的发展状况。目前,可再生能源行业还存在一些困扰银行支持政策的现状。以风电行业为例,成本过高,资源可靠性有限,以及资源的评估体系,相关政策的不到位都使得投资存在一定风险。

能源发展规划例4

陈德铭: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我国的未来非常重要。

“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区别是:前者是五年时间的规划,包括所有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后者着重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并且是十五年左右的长期规划。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专门制定一个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我们国家的未来非常重要。

在过去的100多年,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已经消耗的资源量占全球的60%左右。中国现在将近70%的能源消费依靠煤,这样的能源结构给我国带来很大压力,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人类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挑战,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即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

可再生能源对我国来讲有一些特别的意义: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很多边远地区和农村还没有纳入电网的覆盖中,所以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带动这些农村地区的发展;第二,中国的经济结构要转型,增长方式要转变,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抓手和重点;第三,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世界面临着很多共同的新技术创新问题,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有条件抓住机遇,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实现较快发展。

问: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其资源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陈德铭:按照近期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后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规划》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力争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有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能够满足开发利用的需求。其中,资源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比如,中国水能资源大概有5.4亿千瓦,陆地风能有3亿千瓦,海洋风能大概有7亿千瓦左右;大概有2/3的国土面积,每年的光照时间在2200小时以上,太阳能资源非常好;每年农林业加工后的剩余物大概可折合的能量是5亿吨标准煤左右;另外,中国还有非常丰富的地热能和海洋能。

问:我国可再生能源将重点发展哪些领域呢?

陈德铭: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全球能源需求迅速增长,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占69%,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我们将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步伐,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积极鼓励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继续推广户用沼气和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快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推广应用,到2020年,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

中国政府将采取强制性市场份额、优惠电价和费用分摊、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建立产业服务体系等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总能源消费量15%的目标。

问:有人担心大规模发展生物液体燃料会影响粮食供应和价格,产生与民争粮问题,影响粮食安全,请问陈主任,将如何处理好发展生物液体燃料和粮食安全的关系问题?

陈德铭:世界上用玉米生产生物燃料的做法比较普遍。我国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将通过发展非粮作物和植物发展生物燃料,做到不占用粮田,不影响粮食安全。

我国发展乙醇等生物燃料,不是用玉米,而主要是用非粮食的物质,比如甜高粱、小桐子、文冠果等植物。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盐碱地、荒地荒山上,利用这些东西,把它们转变成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

我国现有四个企业利用粮食生产乙醇,每年的产量在102万吨左右,但使用的主要是储备粮中时间比较久的陈化粮。102万吨乙醇中80多万吨是用玉米生产的,还有20万吨是用其他粮食和薯类植物。

到2010年,我国非粮生物乙醇的产量计划达到200万吨,到2020年能增加到1000万吨,非粮生物柴油产量达到200万吨左右,使生物燃料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这些生物燃料都不是用粮食生产,而是用荒坡荒地、盐碱地上生长的甜高粱、小桐子等植物生产的。

问:发展可再生能源意义重大,但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还很小,请问一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国家将如何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陈德铭:我国现在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很小,只有约8%。发展中的困难也很大,中国政府将采取五项措施来应对这些困难。

这些困难概括起来有两个,第一是资源分散,能量密度低,如秸秆生物质原料分散在农村的千家万户。第二是技术不够成熟,开发利用成本高,所以比化石能源的价格要贵一点。

为了克服困难,我国政府主要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政策上加以积极引导,这包括价格政策。政府鼓励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成本高出常规能源的部分在全国分摊,这就是费用分摊机制。

第二,采取财政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包括建立专项基金给予补助,也包括减免税收。

第三,培育市场。市场是十分关键的,市场的培育也包括对市场份额的强制和对市场环境的改善。比如,建筑商、房地产开发商要逐步在房地产开发中,安装一些利用太阳能的构件等。

第四,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能力建设,主要是指对这个方面的科研的投入、教育的投入以及人才的培养。

第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和利用方法、途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意识,提高全民参与的程度。

问: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将如何开发好水电?

陈德铭:大型水电建设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中国将在非常注意环保和解决好移民的前提下,有规划地开发水电。

能源发展规划例5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条件。200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物质能)为1.66亿吨标准煤,约为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相应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亿多吨。加快发展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

《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增加农村清洁生活燃料供应,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到2010年,初步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形成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参与国际联合技术攻关等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方式。

五类能源发展齐头并进

《规划》提出,在水电领域,“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7300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电站1300万千瓦。到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已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31%。

在生物质能领域,到201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3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4000万户,建成大型沼气工程6300处,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农林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初步实现生物质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培养一批生物质能利用和设备制造的骨干企业。

在风电领域,“十一五”时期,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 900万千瓦,到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风电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千瓦;小型风力发电机的使用量达到30万台,总容量达到7.5万千瓦,设备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0台。国家将重点建设30个左右1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场和5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做好甘肃、内蒙古和苏沪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准备和建设工作。

在太阳能领域,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累计安装量达到1.5亿平方米,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并进行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和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和试点工作。

在农村可再生能源领域,到2010年,全国户用沼气池达到4000万户,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达到4700处,农村户用沼气年产气量达到150亿立方米;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米,太阳灶保有量达到100万台。

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为确保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保障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首先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考核指标。

能源发展规划例6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副所长王仲颍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政策不仅影响国内,也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过和能源政策白皮书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体现了未来5至10年我国能源的发展战略,对未来我国能源及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说,从过去仅强调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到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过去单纯强调加强能源供应,到更加注重对能源需求进行管理;从有序发展煤炭产业,转变为安全高效开发煤炭;从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转变为安全高效开发常规油气资源,同时加强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并且首次提出加快能源储运设施建设,以及更加强调深化能源国际合作等,都体现了我国能源规划思路的转变和进步。

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加强边疆地区能源建设、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条件……

“能源政策白皮书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现了我国能源政策从过去单纯考虑能源行业的发展,转变为更加强调能源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从民生角度规划能源发展,提出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所副院长史丹说。

白皮书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能源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统筹城乡能源协调发展,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广大农村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用能条件,提高能源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强调发展能源是为了什么,这意味着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将更加注重普遍水平的提升,并以惠及全体人民为发展的目标。”王震说。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推进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在能源政策白皮书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也被列为单独的章节。

“未来我国将加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王震说。

王仲颍说,我国能源发展急需体制机制的创新。比如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世界第一,但由于上网难等体制机制障碍,风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却很低。此外,还应完善补贴机制,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推进创造良好环境。

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核电建设作出部署:稳妥恢复正常建设;科学布局项目,“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提高准入门槛,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

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按照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

能源发展规划例7

第一,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这个最大有3个特点:总量大、份额大、而且在继续增长中。同时,我们也是进口大国。第二个背景是,金砖五国中,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也比其他4个国家,主要是其他3个国家份额大很多。金砖国家中的印度、巴西都是快速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能源消费总量已经占到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点多,在发展中大国里占的比例遥遥领先。这样,在整个国际能源市场和整个国际能源发展中,如果我们不控制能源需求总量,就会带来更多的碰撞,我们的“走出去”、保障资源供应,等等,都没办法实现。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不控制的话,有可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总量超过100亿吨,我们也就成了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所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变成了“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的一个主线。

关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落实细化方案。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我们的研究,实际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第一是要控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高耗能产业按照我们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或者工业化率达到一定比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从这个发展的目标来讲,高耗能产业还是要进一步增长,而且总量要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之内。但是,今后要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增长速度,同时对它的总体规模进行控制。第二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主要是提高能源效率,减低单位GDP的能耗。比如说工业部门、建筑、交通,等等,要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能源效率。第三要加强管理。要控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加强对耗能产业的管理,对用能单位的管理、对生活方式等的管理。现在,控制能源总量有几种方案:一是按照“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办法,把能源消费总量分配到各个省,试行总量控制。但这有点难办,同时也涉及到标准问题,即按照气候标准、GDP标准、发展权等标准的确定问题。第二是基本依托市场机制,采取宏观综合调控措施。比如用控制总能耗、控制高耗能工业等间接手段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当然最终的办法还没出来,我们现在正在积极跟踪研究。我的看法是这几个方面都要结合起来。所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就带来了几个问题:第一就是我们要对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前景要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如果不限制发展,就会越来越被动;第二就是要抓紧真正地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使节能减排真正取得实效,而不是像“十一五”末采取短时间的拉闸限电。

第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际上就是要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这也是从气候变化,从我国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态势来看的。国家能源局提出,要控制煤炭的使用量、生产量。因为煤炭年产量已经33亿吨了,再增长就可能达到将近40亿吨,这就达到了全国环境容量的上限。要控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又要发展。根据各种预测,在今后10-2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还是要增长的。所以,今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能源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什么地方,一是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高碳能源尽可能的低碳化应用。但是这种低碳化应用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煤炭变成气或者油,仍是要进行大量排放的,这种转变是不容易的。二是要从现在开始,使能源供应中间增量部分更多地依赖清洁能源,特别是非化石能源。这要作为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这条道路。从整个欧洲来讲,欧洲现在每年新增的电力需求都是靠天然气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来满足的,几乎已经不增加煤电了。大家最近也都看到,像德国,它把核电要逐步地关闭了,就是要去核化。核电关闭了以后,就需要可再生能源来承担。日本经过这次大地震以后,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有难度,不是短时间就能办到的,但也反映出一种民意和动向。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使我们的增量更多地依靠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这也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 “十一五”末,国家领导对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都发表了很多重要的指示,同时,十七大报告里也写明,十肯定也要把这些内容进一步地提出来。

第三, “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进改革,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现在中国能源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矛盾,像煤电的矛盾、国有企业发展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政策上的矛盾、资源上的矛盾,等等。这些都交织在一起。如果不推进改革,“十二五”的能源发展就不能够走出困境。所以“十二五”期间肯定要进一步推进改革。那么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加大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对垄断行业的改革现在已经提上日程,中央文件也有所表述。但对垄断的改革,社会上、产业界、包括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认识。我的看法是,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在能减少垄断的领域减少垄断,引入竞争;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对应有的、必须要垄断的行业进行更加透明、更加科学的监管,使它适应社会民主化的发展进程。比如说我们的石油公司,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把石油、天然气引进到国内,这保证了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保证国家长期的能源供应,就像内蒙古在国家能源发展中的作用一样,带有战略性,是有巨大贡献的。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天然气距离很远,进来以后价格高,面临着售价的问题。价格不提高,进口公司就要亏损;价格提高以后,老百姓就感觉承受不了。同时,这也同目前国家发展民生是不和谐的。国有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政策的背景,把高价格强加给消费者,消费者感觉很不舒服。这就是现在的发展和消费背景。我们叫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是民主发展的最新形式。要是不改革的话,必然会发生碰撞。第二,要改变目前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或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值。我们节能减排也罢,发展低碳经济也罢,最终都要通过市场手段,通过价值的信号。如果产品的价格很低,浪费就很严重。但是,提价也面临民生的问题。所以“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提高价格,当然也包括资源税费的改革,等等,这些就是为了体现和谐的发展。资源地,如内蒙古,就是给国家提供能源资源,所以应该得到更多的税务分成、更多的利益。另外,要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资源的生产地、资源富集地,通过推进改革,使产业有更多的发展后劲。比如,山西的煤炭就是要改变“有水快流”变成“细水长流”。不要短时期间挖太多的煤,可以少一点,细水长流,这样价格也能体现出来。

第四,全面加强国内合作,保障能源安全。现在我们的能源市场已经与世界的能源市场融为一体,高楼价冲击着各个国家,也冲击着我国。今年上半年,各个国家进行密切的磋商,这就说明能源合作非常广泛。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的能源合作要进一步地加强。尤其是在清洁能源领域、非化石能源领域、能源的技术发展领域,这些方面国际合作加强的趋势非常强烈。一方面是我国的需求。现在很多国家都进入了中国,比如欧盟、美国,他们首先在清洁能源领域放宽接受和谈,希望在这些方面加强合作。同时,从我国来讲,我们也要进一步“走出去”,要改变、丰富和完善我们“走出去”的战略。要向非洲国家包括中欧的产油国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全面的能源方面的合作。

能源发展规划例8

加快重点项目服务

目前高新区LED产业链制造企业有晶和照明、晶能光电、联创光电、唯冠国际、荣晶科技等一批大型企业,产业集聚规模初步形成。为帮助LED产业链企业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检测、研发仪器和专业模具,高新办建立并完善了“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缩短工作流程,加快验放速度,量身打造服务举措,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及时投产和推进科技研发提供便捷。

MOCVD是LED照明光源核心设备,企业需从国外大量进口。高新办一方面为企业详细介绍检验检疫政策法规和进口设备检验流程,另一方面及时指出设备中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技术法规要求的内容,同时提出整改方案,使企业设备早投产、早运行。据统计,相关企业进口的此类设备已达4000万美元,目前均运行稳定。

帮助企业突破壁垒

近几年世界各国不断提高LED产品进口门槛,如美国对进口LED照明产品除了安全、电磁兼容要求外还提出了能效要求;欧盟要求进口LED产品必须通过CE认证,符合RoHS和WEEE指令的环保要求以及ErP指令中的能效要求等等。

高新办充分利用部门信息优势,帮助企业收集国外相关技术指令和法令法规,指导企业按照进口国认证要求准备申报材料、送检样品、迎接国外机构考察,通过获得国外的“认证认可”来跨越出口贸易技术壁垒。

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针对部分LED照明产品生产企业对质量控制不明确、标准要求不熟悉的特点,高新办主动派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检验标准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和分析讲解,帮助企业梳理原材料采购、进料检验、关键工序控制、成品把关等环节的制度流程,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和质量管控水平;依托中检集团江西分公司的技术平台,帮助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水平;利用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的检测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对出口和退运产品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检企在标准研发、科研攻关方面的深入合作,优势互补,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能源发展规划例9

“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000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0%,建成小型沼气工程10个,建立村级服务网点50个;新型能源得到普及推广,推广使用节柴灶1.5万台,太阳灶1.5万台,太阳能热水器1.5万m2;农村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建成畜―沼―果(菜、粮)模式示范户1.8万户,建成生态能源示范村100个,示范村达到“家居温暖洁净化,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截止目前,已完成户用沼气3500户,占任务的70%,小型沼气工程没有建设,建设村级服务网点9个,占任务的18%;推广推广使用节柴灶1万台,占任务的67%;太阳灶1.4万台,占任务的93%;太阳能热水器0.8万平方米,占任务的53%。建成畜―沼―果(菜、粮)模式示范户1.5万户,占任务的83%,建成生态能源示范村63个,占任务的63%。

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十二五”规划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措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每年批转下发全县农村能源工作安排意见,并制定下发了《泾川县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在沼气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各乡镇分别确定了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并与项目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农村沼气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农牧局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实行局领导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包项目乡(镇),技术人员包项目村和项目户的“双包”责任制,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县能源站与每名职工签定了工作责任书,实行工程质量及任务完成情况与下乡差费挂钩,有力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县完成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总投资255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96万元,群众自筹963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坚持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解决能源短缺、改善用能结构、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国债资金项目,不断推广使用农村新型能源,加快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农村能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户用沼气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全县户用沼气累计达到2.1万户,占适宜建沼气农户总数2.65万户的79%,全县沼气普及率由“十一五”末的23%达到29%。

2、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进。全县累计推广太阳灶2.95万台,太阳能热水器1.2万m2,太阳能路灯285盏,新型生物质节能炉853台,节能炕12.39万铺,省柴节煤灶7.63万台。

3、农村沼气综合效益日益凸现。全县2.1万口沼气池年可产沼气798万m3,折合节煤1.32万t,相当于保护林地7.35万亩,减少薪柴砍伐2.63万t。年可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3.5万t、二氧化硫296t,改善了大气质量。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明显加快。

三、主要措施

(一)规范管理提质量。

为了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确保建设一座,成功一座,发挥效益一座,县能源站全站干部职工放弃双休日、节假日,负责调拨材料和技工调配,监督施工和质量把关,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坚持“六个统一”,严把“五个关口”, 落实“四项责任制,紧扣“三个环节”。即: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材料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跟踪管理、统一由专业队施工、统一检查验收;严把技术关、开工关、技工关、质量关、验收关;落实目标责任制、合同管理制、资金专户制、安全管理制;紧扣沼气池坑开挖不规范不配料、沼气池气密性检查不合格不付技工工资、沼气池不产气不予验收。

(二)物资使用抓监管。

在项目物资采购工作中,坚持“规范、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所需物资在网上招标公告,由县政府采购办负责牵头,县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参与,召开了泾川县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所需物资招标会议,确定中标供货商,签订水泥、砂石料、pvc管材等物资购销合同4份,由中标供货商将所需物资直接供应到项目户,并凭驻村技术人员、村主任和建池户三方签收清单,到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领取供应物资款,防止了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解决沼气项目投资大,群众自筹能力有限,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在项目建设中,我们坚持把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卫生改厕等项目紧密结合,确保了改厕、改圈配套落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三)典型带动求突破。

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辐射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项目建设中,始终把做好群众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抓点示范、典型培育的工作方法,吸引群众自愿参与项目建设。在新建项目村,首先动员科技意识较强、建池愿望迫切的农户建池,培育一些典型示范户,通过效益吸引、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四)健全服务促效益。

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实施办法》的要求,建成了65个村级服务网点,各网点由能源站统一购制招牌,固定了1-2名管护人员,配送安全检测工具、出渣车、沼气灶具配件等。对管护人员人员进行了集中统一培训,使他们学习了解了沼气基础知识,沼气池修建技术,沼气综合利用等业务知识,还参与了沼气器材维修,沼渣车操作和演练学习,这支技术队伍经常深入沼气户,解决沼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定期对沼气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指导沼气户大力推广畜-沼-果(菜)等综合利用模式,带动了家禽养殖、庭院经济、绿色食品的协调发展,提高了沼气综合利用效益。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用能结构不尽合理。

太阳能开发利用、秸秆固化气化、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节能新技术推广等发展步伐缓慢,清洁、环保、高效能源所占比例偏低,部分农户还停留在燃烧秸秆、薪柴用能阶段。

(二)农村沼气建设难度逐年增大,农村沼气使用率有逐年下滑趋势。

受分散养殖萎缩,户用沼气发酵原料缺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减少;宅基地搬迁,沼气池停用;缺少保温措施;后续管理服务滞后等因素制约,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率、产气率逐年下降,群众对建沼气起于抵制情绪。

(三)后续管理服务不到位。

已建成的村级服务网点大部分处于停滞状态,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服务功能。

(四)“三沼”综合利用面还很窄。

沼液、沼肥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推广面积小、集中连片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弱。

五、评估结论

多年来,农村能源项目建设成为受益农民最多、群众得到实惠最广、最受农民欢迎的项目之一,得到了较好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功。项目适合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项目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必须解决项目推广中出现的新问题。

六、需要调整的内容及下一步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需要调整的内容

从国家农村能源发展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看,我县农村能源“十二五”中需要做一下调整:一是将建成10个小型沼气工程调整为2个;二是将建立50个村级服务网点调整为建设县级农村沼气服务站1处。

(二)发展思路

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能源适度超前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方针,以科技为先导,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替代功能多、社会效益好的优势,将清洁能源开发作为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切入点,立足我县自然生态特点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资源条件,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秸秆气化、太阳能、小水电等能源为补充,积极鼓励种植能源作物,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扩大清洁能源受益面,全面提升能源供应水平,使农民逐步实现生活环境温暖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经济发展高效化、农村发展和谐化。

(三)政策建议

1、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我县丰富的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原料,变废为宝。建议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扶持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同时,给予现有户用沼气一定资金扶持,发展秸秆沼气,解决原料不足、沼气池停用的问题。

2、拓宽农村清洁能源使用领域。由于农村沼气建设的持续推进,适宜建池农户已基本普及,沼气池发展空间有限,建议国家在农村大力普及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其它清洁能源。

能源发展规划例10

在谈到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时,陈德铭指出,“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区别是:前者是五年时间的规划,包括所有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后者着重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并且是十五年左右的长期规划。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专门制定一个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我们国家的未来非常重要。

陈德铭说,在过去的100多年,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已经消耗的资源量占全球的60%左右。中国现在将近70%的能源消费依靠煤,这样的能源结构给我国带来很大压力,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人类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挑战,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即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

陈德铭认为,可再生能源对我国来讲有一些特别的意义: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很多边远地区和农村还没有纳入电网的覆盖中,所以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带动这些农村地区的发展;第二,中国的经济结构要转型,增长方式要转变,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抓手和重点;第三,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世界面临着很多共同的新技术创新问题,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有条件抓住机遇,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实现较快发展。

陈德铭指出,我国现在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很小,只有约8%。发展中的困难也很大,中国政府将采取五项措施来应对这些困难。这些困难概括起来有两个,第一是资源分散,能量密度低,如秸秆生物质原料分散在农村的千家万户。第二是技术不够成熟,开发利用成本高,所以比化石能源的价格要贵一点。

为了克服困难,我国政府主要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政策上加以积极引导,这包括价格政策。政府鼓励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成本高出常规能源的部分在全国分摊,这就是费用分摊机制。

第二,采取财政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包括建立专项基金给予补助,也包括减免税收。

能源发展规划例11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据悉,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提出要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并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回收体系,开展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

《计划》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近期目标(到“十二五”末)是: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

最高法院检察院首次明确渎职罪主体 涵盖国企高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的《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首次明确渎职罪主体涵盖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刑法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之外还于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的失职、犯罪,实践中对于该立法解释规定的“组织”是否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存在不同意见。

负责人说,经研究,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与立法解释的规定并不冲突,前者针对企业管理事务,后者限于国家行政管理事务。因此,解释第七条规定,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或者,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立法解释的规定,适用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国资委制定24条措施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国资委日前公布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24条措施,明确今后因公出国(境)要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合理安排,杜绝一般性考察和重复考察,严禁公款出国(境)旅游,严格执行年度出访计划,培训团组不得擅自改变线路和培训时间。

国资委提出,实地考察要增强自主性,掌握第一手资料;考察调研要轻车简从,不住豪华宾馆,用餐注意节俭,不参加与工作无关的参观活动。会议活动方面,能不开的不开、能合并的合并、尽可能采用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全国性会议代表人数不超过300人,时间不超过2天。

深化改革意见有望上半年出台 国企将启新一轮改革

近日,记者获悉,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已成立国有企业改革小组,拟对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与此同时,各省市国资系统对于国企改革的意见也初步反馈到国资委,国资委将汇总总结,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研究,力争上半年出台该意见。

国资委修订央企负责人考核办法

国资委近日公布了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办法》由原来41条增加到47条,弱化了规模突出质量。

《办法》坚持考核指标“少而精”。除国际化经营、自主创新外,对业绩优秀及在管理进步、品牌建设、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也给予任期特别奖。

在央企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中保留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取消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相应更换为总资产周转率。此外,在年度考核中深化了经济增加值(EVA)考核。EVA是指经核定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新考核标准将绝大多数中央企业EVA指标权重提高到50%,利润总额指标权重下降为20%。

《办法》继续将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利润总额为负或经济增加值为负且没有改善的企业,考核结果原则上不得进入A级。

数 据

中央企业承担贫困县的帮扶占全国的40.5%

1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务院扶贫办在京召开中央企业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据悉,在上一轮十年(2001―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共有92家中央企业承担了18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结对帮扶任务,占全国592个贫困县的31.9%。在新一轮(2011—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动员中央企业广泛参与,实现中央企业定点扶贫工作“全覆盖”,即每家中央企业最少结对帮扶1个贫困县,共有116家中央企业承担了239个贫困县的帮扶任务,占全国592个贫困县的40.5%。

116家央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截至2012年底,全部央企皆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大部分央企已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接近90%的央企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战略规划。

以上是由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阎晓峰近日在“第八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12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典礼”上透露出的信息。阎晓峰表示,到2013年,国资委已成立10年。自国资委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央企的社会责任工作,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2008年、2011年分别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阎晓峰还介绍说,2013年,国资委将通过“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引”开展社会责任评价等措施,推动企业进一步树立责任理念,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实现中央企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 578亿元,同比增长5.3%。去年12月当月实现利润8 952亿元,同比增长17.3%。

去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 163亿元,同比下降5.1%;集体企业实现利润819亿元,同比增长7.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2 867亿元,同比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2 688亿元,同比下降4.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8 172亿元,同比增长20%。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主要行业利润增长情况: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1%,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0.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2%,汽车制造业增长5.6%。

动 态

央视推出《国企备忘录》 揭秘国企发展历程

一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大规模企业变革,一场关乎数千万人命运的历史大调整。你想了解中国国企的过去和未来吗?请收看央视财经频道的大型纪录片《国企备忘录》。2012年12月12日,大型纪录片《国企备忘录》在央视全球财经论坛举办了隆重的首发仪式。该片在财经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后,引发了各界关于国有企业新一轮的思考与热议。

国资委积极支持收入分配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国资委坚决支持国家正在推进的收入分配改革,并积极参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部分中央企业高管阻挠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台,并称中央企业出资人机构在其中扮演了类似角色。对此说法,这位负责人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包括国资委在内的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从方案的酝酿,到之后的多次讨论、修改,国资委始终全力配合,大力支持。

这位负责人表示,待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后,国资委将指导、监督中央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带头执行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国资委:查处央企腐败

决不手软 决不姑息

2013年1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表示,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中央企业违纪违法案件,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

王勇要求中央企业各级领导班子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对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情况的综合分析,加强对各级领导人员履行反腐倡廉责任情况的检查考核,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和领导人员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部分央企主要负责人带头降薪30%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近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讲话时透露,为落实保增长责任,各中央企业强化考核引导,大力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其中,中船集团主要负责人带头降薪30%,并明确“领导降薪幅度大于中层干部,干部降薪幅度大于一般员工”。

黄淑和表示,为落实保增长责任,各中央企业强化考核引导,大力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中,兵器工业集团、诚通集团、中国普天、国药集团等企业把不同的考核目标与相应的考核激励挂钩,高目标、高激励,低目标、低激励,鼓励各单位追求更好业绩。国投、国机集团等企业在考核约束、薪酬分配、资本收益、资源配置等方面出台了激励措施,鼓励所属企业积极实现新的挑战目标。

观 点

王勇:提高国资证券化率 破解国企改革瓶颈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日前表示,2013年将研究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谋划未来国企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分析人士认为,在近两年国企改革面临瓶颈的背景下,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应是继续提高国企资产证券化比例,通过变国企改革为国资改革,来化解国企改革在“有进有退”中遇到的困境。资产证券化后的国有资产,其流动性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通过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进退于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

邵宁:努力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兼容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企大体上可以分为功能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两种类型。功能性国企包括供水、供电、供油、供气、公交地铁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从事重要资源开发的企业,以及军工、大飞机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企业。对这些企业要加强市场化的内部改革、完善出资人管理并加强行业性的社会监督,使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

对竞争性企业而言,需要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改革。我们判断,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的体制模式将是干干净净的公众公司,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则运作。做到了这一点,国有企业就彻底实现了多元化,变为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公司;国有资产也实现了资本化,流动性会非常好;国有企业也就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融合。

张杰:企业病与所有制无关

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日前接受采访时指出:“有些人老拿国企、央企说事,却没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底是在靠什么。以恒天为例,如果没有我们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绝大多数纺机都会被跨国公司独有,就不会有今天跨国公司将业务卖给中国民营企业的局面。人们批评的那些问题,过去存在,现在也有。但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百年老店的管理也不一定更好。企业病与所有制没有本质关系,资本归谁不能决定公司的好坏,谁来经营,怎样经营才是关键。”

信 息

海南发射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今年内完成

中共海南省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29日在海口表示,文昌航天发射场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将于年内完成,航天主题公园一期太空家园馆2014年开园。

裴成敏在海南两会期间表示,地方政府承担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提供土地、基础设施配套及相应服务等职责。目前移民安置工作基本完成,正着力促进移民的就业工作;道路、桥梁、供电、供气、码头等基础设施配套投资已完成27.68亿元人民币,今年将全面完成建设,以满足2014年航天发射任务需要。

世界首台AP1000安全壳顶封头就位

2013年1月29日9时56分,由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AP1000世界首堆三门核电工程一号机组钢制安全壳顶封头成功吊装就位,这标志着世界首台AP1000核电机组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三门核电工程由中国核建所属中核五公司施工总承包,中核二二承担了土建施工任务,中核中原承担了大件吊装任务钢制安全壳是核岛的关键安全设备之一。钢制安全壳直径约40米,高约66米,总重约3 400吨,由底封头、筒体四环和顶封头共六个单元组焊而成的钢制容器。顶封头是钢制安全壳最后就位的单元件,自重637吨,起重量近830吨。

此次一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吊装成功,是施工总承包部精细组织、科学管理、大力协同、攻坚克难的结果,也是全体参建人员群策群力、顽强拼搏、勇于创新、辛勤付出的结晶,充分展现了中国核建“责任、安全、品质、卓越”的核心价值,充分展现了中国核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

中国兵装集团营业收入创新高

2012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发展再创佳绩,经济规模首次突破3 000亿元。

据介绍,该集团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 063.5亿元,同比增长9.79%;实现利润总额83.78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经济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8.52%。据了解,该集团连续4年进入世界500强,连续6年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其中,汽车产业全年实现汽车销量196万辆,居国内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光学玻璃销量居世界前三;原料药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一。

“精细化”让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增效16亿

近日,记者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炼化公司)获悉,公司2012年累计加工原油1 545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10.23%,在国内炼化行业大幅亏损的环境下,最后一季度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4.84亿元。回顾全年,六项精细化管理措施为公司实现增效16.08亿元,为保证全年效益创造巨大价值。

2012年,因国际原油市场大幅波动、主力油种缺失等因素,炼化公司前三季度持续亏损。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炼化公司在生产组织、操作控制、设备管理、预算管理、E化建设、人才培养六个方面精耕细作,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最终带领企业渡过“寒冬”,实现盈利。

中国首家3D打印体验馆在北京开馆 实现全“克隆”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位于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开业的中国首家上拓“3D打印体验馆”则能够“克隆”一个真实的你,无论是头发、眉目还是肤色,都和真实的你相差无几。在“3D打印体验馆”里,不光是人物的三维扫描和人物模型的“打印”制作,一个易拉罐、一枚戒指、一个动漫玩偶、iphone手机座、3D游戏里的人物角色、个性花瓶……只要是你能够想象到的东西或者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东西,都有可能被3D打印机“打印”出来。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上拓“3D打印体验馆”里还可以自己动手将自己的形象和其他三维形象结合,创造出专属的立体模型带走。依靠神秘的3D打印技术,迪斯尼未来之家的神奇体验竟然得以实现。

据上拓科技负责人介绍,3D打印体验馆除了提供3D真人模型打印外,还可以为人们定期扫描存储全身数据,为定制衣服、鞋子、眼镜等提供独享的个性化数字定制服务。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的负责人表示:3D打印技术是制造方式和手段的革命化创新,代表着未来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首家3D打印体验馆在北京开馆 实现全“克隆”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位于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开业的中国首家上拓“3D打印体验馆”则能够“克隆”一个真实的你,无论是头发、眉目还是肤色,都和真实的你相差无几。在“3D打印体验馆”里,不光是人物的三维扫描和人物模型的“打印”制作,一个易拉罐、一枚戒指、一个动漫玩偶、iphone手机座、3D游戏里的人物角色、个性花瓶……只要是你能够想象到的东西或者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东西,都有可能被3D打印机“打印”出来。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上拓“3D打印体验馆”里还可以自己动手将自己的形象和其他三维形象结合,创造出专属的立体模型带走。依靠神秘的3D打印技术,迪斯尼未来之家的神奇体验竟然得以实现。

据上拓科技负责人介绍,3D打印体验馆除了提供3D真人模型打印外,还可以为人们定期扫描存储全身数据,为定制衣服、鞋子、眼镜等提供独享的个性化数字定制服务。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的负责人表示:3D打印技术是制造方式和手段的革命化创新,代表着未来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新兴际华以“225”管理创新体系促业绩逆势增长

2012年,新兴际华集团紧紧围绕“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开展了以“学台塑、降成本”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并结合集团既有的“两制”和“双五体系”建设活动,打造“225”管理创新体系。

“225”管理创新体系是指在全集团各个公司建立利润中心和成本(费用)中心两个中心,进一步深化“两制”管理模式,深入落实“双五体系”,全面覆盖国资委提出的13个专项内容,狠抓现场和岗位两个达标,简称“225”工程。

为确保管理提升活动有效推进,新兴际华集团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带队,集团领导全部参加,抽调集团机关职能部室人员共计46人组成9个组对全集团60%左右的成员企业(43户)进行包保检查督促,每个月对定点联系企业进行1次复查,并落实到个人;其余40%的成员企业由二级业务板块负责人和二级机关人员包保。

所属各单位按照生产、采购、销售、物流、资金等价值链及产品工序流程,依托信息化建设,细化核算单元,初步建立利润中心498个、成本中心1 974个,突出了以利润为中心、以成本为主线的精益化管控。

“225”管理创新体系的大力推进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数据显示:新兴际华2012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 800.00亿元,同比增长21.94%;利润总额39.65亿元,同比增长10.02%;净利润33.56亿元,同比增长17.30%,实现逆势上扬。

中交集团2012年获413项国家专利

中国交建2012年获得的国家授权专利总数再创新高,共荣获国家专利413项,同比增长60.7%。其中获得发明专利70项,同比增长16.7%。公司获得专利总数、发明专利数量已连续6年大幅增长。

专利化是企业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证自身科技成果、权益不受侵犯、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创新工作,广大科技人员在科技研发过程中注重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及时将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在提高企业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东航春节黄金周共执行航班近1.3万架次

201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面临今年春运旅客客流最新动态,东航通过预先的筹备和部署,及时调整运力,圆满地完成了黄金周各项运输服务保障任务。

为确保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旅客探亲、旅行需求,东航共执行航班将近13 000架次,其中加班航班660架次。在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东航共执行航班4 779架次,运送上海进出港旅客643 964人次。

根据今年春节期间市场需求特点,东航除了在密集的国内航线上增加运力外,还在部分国际及地区航线上充实运力,东南亚航线加班266架次,浦东到曼谷、巴厘岛、普吉岛航线客座率较去年有明显上升,港澳台加班86架次,上海台北航线深受旅客青睐。

节后,东航预计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中南、西北、西南、东北地区,以及海南等旅游线路。近期,东航推出了网上遗留物品查询服务,乘坐东航航班抵达上海的旅客,如有随身物品遗留在飞机上,可以登录东航官网()进行动态查询。

全新一代奥迪A6L斩获“2012 CCTV中国年度汽车大奖”

全新一代奥迪A6L在屡创市场纪录的同时,再次得到国内权威汽车奖项的肯定。2013年1月19日,“2012 CCTV中国年度汽车评选”结果揭晓,一汽-大众奥迪全新一代奥迪A6L凭借其完美设计、前瞻科技与尊贵质感,在众多参赛汽车中脱颖而出,荣膺“2012 CCTV中国年度汽车大奖”,同时在高档车组别中获得“2012 CCTV中国年度高级乘用车”奖项。

华润万家全国门店数已达4 425家

面对国内零售业发展低迷,华润万家依旧逆势扩张,大举推进旗下多业态、跨区域、成规模强势布局。截至目前,华润万家已进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100多个重点城市,门店数量达到4 425家。

据华润万家最新公布消息称,2012年新开门店782家,其中大卖场82家,高端超市Ole’4家、blt2家,太平洋咖啡128家,VIVO采活药妆连锁店29家。

中储粮2012年收购政策性粮食3 74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