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汉语言专业学

汉语言专业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7 10:36:06

汉语言专业学

汉语言专业学例1

汉语言专业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浯、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书法、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写作、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汉语言专业学例2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我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XX届毕业生袁祯,值此毕业之际,怀着对贵校的仰慕之情和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万分诚恳地向您毛遂自荐,衷心希望能在贵校从事宣传或学生工作,贡献自己的才智。

大学以来,我系统学习了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并自学了新闻与秘书专业的部分课程,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江苏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有近四年的校报记者、《心声报》和《学生工作简讯》编辑的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入学以来,我担任过班级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文学院分团委通讯报道员,并于XX年当选为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兼校报记者团团长和《心声报》副主编。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在XX—XX年度获“专业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校报优秀通讯员”,在XX—XX年度获“专业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校报优秀记者”、“校报优秀学生编辑”,在XX—XX年度获“专业三等奖学金”、学风建设“333工程”先进个人、“校报优秀记者”、“《心声报》优秀学生编辑”等。

我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曾参与编辑了高校文学作品集《象牙纪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徐州师范大学报》和其他校内刊物上发表作品50余篇。参加编辑《徐州师范大学报》、《心声报》、《学生工作简讯》、《青少年之友》近40余期。

我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于XX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适应[:请记住我站域名/]性强,忍耐性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吃苦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曾随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赴江苏沭阳和贵州平坝进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XX年和XX年的暑期还在无锡日报社进行实习锻炼,共发表文章40多篇。

欣闻贵校尊重知识,需要人才,我愿意为贵校的宣传或学生工作添砖加瓦,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锐意进取,乐群敬业,以实际行动回报您的赏识。我坚信,这次的合作将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并祝愿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汉语言专业学例3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目前被社会所公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人认为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有发展潜力。据北安高考网的调查显示,在XX年,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XX年,师范类学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据首位。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就业前景主要是到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XX年刚毕业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对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应该基本满意,但经过三四年,他们会是很强的“潜力股”。据调查在城区,工作三四年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XX元~3000元,在一些企业办的学校,骨干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也是本专业极好的出路。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也是极其必要的,在大学期间积累扎实的功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学气质,为踏足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云南民族学院的老师们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积极的心态,必备的技能,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人脉……”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培养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文化宣传、新闻出版、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因适用面广、适应性强而受到社会欢迎,历年就业率均。居文科专业前列。

具体到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作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考第三批录取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氛围、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也是过硬的,本专业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与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为国家培养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等学校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化宣传及秘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中等学校、新闻出版单位、党政机关、中外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教学、宣传、编辑、文秘、策划、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与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工作,在考研深造方面,由于有着天津师范大学完善的教育教学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博士授点均有设立,因此也有着极大的深造机会。

总体上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立,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从现实意义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率之高,就业待遇之丰,足以让相当一部分人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同时,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辛勤工作,这就为社会消除了一大部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发展角度来看,由于中国文化的浓重氛围和民族精神的强烈吸引力的存在,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最初设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与飞跃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并且因为这种影响力的存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将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莘莘学子们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汉语言专业学例4

当今大多数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细化,包括秘书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编辑出版方向、语文教育方向等,另外还包括一些新兴的方向,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将其细化的“创意写作”方向。高校在课程教学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比较灵活,能够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专长,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喻为所有专业中的“万金油”,但这也同样表明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这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1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蕴含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专业,也是一个老牌的强势就业专业,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不减反增。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社会对理工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压力。

1.2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语言文学类科目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而现在市场需要的是具有综合汉语言文学基础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实践方面,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进课程设置,重视学科建设,增强该专业的市场适应性;突出学生技能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1.3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高效的就业指导,很多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没有比较准确的定位,更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做好具体的就业准备,自己深陷迷茫之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毕业生的满意就业。

2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趋势预测

通过调查分析,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的就业趋势作如下预测。

2.1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地区就业成为趋势

未来的几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毕业生的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的招人难“两难”并存,就业格局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明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中,受发展机会、工资收入、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毕业生宁愿选择在大城市以待业来等待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就业。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县级以下的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将越来越成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地区。

2.2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作用日渐弱化,企业和“新农村”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传统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比较多,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总体规模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化,未来几年毕业生考取机关事业单位如“万人同挤独木桥”的现象将愈演愈烈,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相反,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民营经济的进一步活跃,这一块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比较旺盛的就业需求,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民族地区将成为毕业生的理性选择。

2.3写作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现代社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不仅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知识水平高、知识内容新、实用性强。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写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仍供不应求。

总体来看,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社会市场对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比较大。虽然目前看来就业情况良好,但此类专业可替代性比较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不仅面临着扩招所带来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专业的横向竞争。不同于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未来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根据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主,强化文学审美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

3.1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及文学审美经验。传统的培养模式大都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注重文学史知识及文学理论的传授,文学审美实践成为文学知识的演绎和附庸,忽略了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培养模式脱离了市场,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十章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因此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笔者认为如果将文学知识的传授与当今流行的网络、影视、游戏、动漫等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从《功夫熊猫》出发,挖掘中国的民族元素,从流行音乐的歌词探讨宋词的流行及主题,从网络游戏《三国》探讨《三国演义》的诸多内容和价值观等。

3.2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传统的培养模式写作课较少,即使有也多为基础写作,讲授写作的基础知识;或专业写作,或以体裁为主进行分类讲授,但课时远远少于文学类其他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大大增加写作课的课时,开设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写作课程,如策划书写作、文案创作、公文写作、故事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脚本写作、影视评论、文学评论等,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就业需要。课程教学模式不是以讲授为主,而是讲授、讨论与训练并行;考核方式不是概念的死记硬背,而是以创作出的作品为成绩评定标准;鼓励学生投稿及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作自信。不断夯实文字功底。

3.3训练职业技术能力

传统观点认为,职业技术能力可以参加工作后再进行学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招聘单位往往要求员工能马上适应工作,因此必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因为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影像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文学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可以想象,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人才一定会备受推崇。在现代技术语境和传播语境下更为如鱼得水。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肯定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办公软件及设备运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比重,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考驾照以增强职业竞争力。

3.4培训良好职业素养

当今的工作往往分工细致,一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几个人甚至是多个部门的合作,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多书生气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沟通及协调能力较差,缺乏团队意识。此外,现在学生多为九零后学生,独生子女多,眼高手低者多,责任心较差,依赖性强,缺乏吃苦耐劳和抗压能力等职业精神。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以见习、实习或兼职等方式尽早走进社会,亲身感受职场与学校的差别,进而掌握与人沟通协调的处事态度及负责敬业的职业精神。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要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不仅要注重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要求,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苏兆龙.在就业市场中寻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4):88-91. 

[2]刘聪颖,孙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9(4):122-125. 

[3]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2):1-4.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12. 

[5]钱慧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40-142. 

汉语言专业学例5

当今大多数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细化,包括秘书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编辑出版方向、语文教育方向等,另外还包括一些新兴的方向,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将其细化的“创意写作”方向。高校在课程教学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比较灵活,能够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专长,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喻为所有专业中的“万金油”,但这也同样表明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这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1 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1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蕴含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专业,也是一个老牌的强势就业专业,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不减反增。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社会对理工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压力。

1.2 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语言文学类科目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而现在市场需要的是具有综合汉语言文学基础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实践方面,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进课程设置,重视学科建设,增强该专业的市场适应性;突出学生技能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1.3 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高效的就业指导,很多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没有比较准确的定位,更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做好具体的就业准备,自己深陷迷茫之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毕业生的满意就业。

2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趋势预测

通过调查分析,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的就业趋势作如下预测。

2.1 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地区就业成为趋势

未来的几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毕业生的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的招人难“两难”并存,就业格局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明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中,受发展机会、工资收入、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毕业生宁愿选择在大城市以待业来等待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就业。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县级以下的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将越来越成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地区。

2.2 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作用日渐弱化,企业和“新农村”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传统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比较多,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总体规模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化,未来几年毕业生考取机关事业单位如“万人同挤独木桥”的现象将愈演愈烈,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相反,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民营经济的进一步活跃,这一块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比较旺盛的就业需求,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民族地区将成为毕业生的理性选择。

2.3 写作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现代社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不仅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知识水平高、知识内容新、实用性强。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写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仍供不应求。

总体来看,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社会市场对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比较大。虽然目前看来就业情况良好,但此类专业可替代性比较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不仅面临着扩招所带来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专业的横向竞争。不同于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未来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根据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主,强化文学审美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

3.1 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及文学审美经验。传统的培养模式大都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注重文学史知识及文学理论的传授,文学审美实践成为文学知识的演绎和附庸,忽略了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培养模式脱离了市场,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十章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因此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笔者认为如果将文学知识的传授与当今流行的网络、影视、游戏、动漫等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从《功夫熊猫》出发,挖掘中国的民族元素,从流行音乐的歌词探讨宋词的流行及主题,从网络游戏《三国》探讨《三国演义》的诸多内容和价值观等。

3.2 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传统的培养模式写作课较少,即使有也多为基础写作,讲授写作的基础知识;或专业写作,或以体裁为主进行分类讲授,但课时远远少于文学类其他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大大增加写作课的课时,开设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写作课程,如策划书写作、文案创作、公文写作、故事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脚本写作、影视评论、文学评论等,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就业需要。课程教学模式不是以讲授为主,而是讲授、讨论与训练并行;考核方式不是概念的死记硬背,而是以创作出的作品为成绩评定标准;鼓励学生投稿及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作自信。不断夯实文字功底。

3.3 训练职业技术能力

传统观点认为,职业技术能力可以参加工作后再进行学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招聘单位往往要求员工能马上适应工作,因此必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因为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影像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文学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可以想象,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人才一定会备受推崇。在现代技术语境和传播语境下更为如鱼得水。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肯定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办公软件及设备运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比重,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考驾照以增强职业竞争力。

3.4 培训良好职业素养

当今的工作往往分工细致,一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几个人甚至是多个部门的合作,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多书生气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沟通及协调能力较差,缺乏团队意识。此外,现在学生多为九零后学生,独生子女多,眼高手低者多,责任心较差,依赖性强,缺乏吃苦耐劳和抗压能力等职业精神。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以见习、实习或兼职等方式尽早走进社会,亲身感受职场与学校的差别,进而掌握与人沟通协调的处事态度及负责敬业的职业精神。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要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不仅要注重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要求,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苏兆龙.在就业市场中寻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4):88-91.

[2]刘聪颖,孙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9(4):122-125.

[3]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2):1-4.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12.

汉语言专业学例6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直处于或大或小的明显变动之中。有的表现在专业课、方向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核心课、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基础课、选修课及其关系上。这里要探讨的是,基于语言学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及其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

要想系统思考这一问题,离不开这样三个出发点。一是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是课程结构问题中的关键概念。二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选修课等课型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三是语言学类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深层的内部结构关系。

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应该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意见,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时既应当注意内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又应当注意外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可以看出,课程、大学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语言学类课程,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等关键项目集中表现在课程类型上;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会对课程类型有所限制。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会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一)是什么问题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些具体问题,如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实际上研究发现,表象背后存在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

1.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

2.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

3.与文学类课程相对。

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这两对关系是一般专业课程结构的出发点,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的出发点。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问题,都要从这一出发点出发进行系统考虑。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问题中的关键概念。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专业选修课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它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它们之间具有深刻的结构关系。

与文学类课程相对这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别强调语言学类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宏观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这两类课程为结构主体,凸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个观念,为课程搭设框架,为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研究

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研究表明,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起到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优选课程类型;

2.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选课程类型。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既独立成型又互相关联。独立成型往往容易做到,互相关联则有难度。不同类型课程的优选主要考验对三者关系的把握程度。一般情况是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一致而不同质是十分关键的。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化不同类型语言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关键问题,一致而不同质只是第一步。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独立成型,关系密切,需要优化。知识课如现代汉语基础,研究课如现代汉语专题,能力课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属不同课型;它们具有诸如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一般与具体之类的关系;已经设置和准备设置的语言学类课程的内部关系可以据此加以优化。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协调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等语言学类课程得以优化的内部关系有利于对外探讨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通常,内部关系探讨得多,对外关系探讨得少。优化的语言学类课程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这个角度向文学类课程发问,以达到调整关系、形成合力的目的。

(三)怎么样研究

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作为结构体,内部有自己的结构成分,对外则属于别人的结构成分。因此,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相应地,研究方法体现为“三抓”:

1.抓分相: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

2.抓内部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

3.抓外部关系: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所谓“抓分相”,是强调对结构体进行科学的成分分析,试图在语言学类课程中规定合理的课型,在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的区别上下功夫。有了固定的课型,课程设置就可以因型设课,避免因人设课、因学科设课、因条件设课等不利的设课做法。

所谓“抓内部关系”,是强调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时的三者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性,对多种课程设置都有效;落实到具体课程――语言学类课程时,对三者关系的把握会产生具体问题。

所谓“抓外部关系”,是强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按一定标准,语言学类课程有普通语言学与具体语言学之分,文学类课程有文学史与文学学亦即文学理论之分。大类与大类、小类与小类、大类与小类分别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关系下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它们能不能在课型模块中得到统一?这些都是外部关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根据一定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我们至少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语言学类课程内部的项目取舍与关系安排,一是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必然的、深刻的、复杂的。文学类课程是语言学类课程的升华。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在一定的标准或角度之下,专业课程可以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核心课、边缘课之分,基础课、高级课之分,知识课、能力课之分,理论课、实践课之分,等等。这里列举的课程类型源自两分法,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课程类型具有根本意义。由于出自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纳入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具体课程就具有多重身份。例如,现代汉语基础课可以是必修课、核心课、基础课、知识课,现代汉语专题课可以是选修课、高级课、理论课、能力课,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课可以是能力课、实践课,等等。可见,课程类型受制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等诸多因素,需要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汇总、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最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

讨论课程结构体系中的课程类型,我们可以参考莱维(2011)的看法。莱维指出:“课程开发产生了一系列关于目标、学习者个性特征、教学内容和策略、学习评估、学习资源的结论。但这些结论一定要置于一个有效的规划或结构之中。因为课程本身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的人为产物,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设计的计划。”莱维强调:“在这个计划中可以表明,有关课程的不同决定和要素是如何在一起组织及调整的。这个设计将课程的内容实质与现实的物质环境联系起来。例如,课程结构的结论应能指明课程中的哪一部分由哪个年级或学年去学习。每个年级的内容、学习活动、目标应当结合起来加以确定。”[1](P50)可以看出,课程类型决定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规定课程类型;两分法是认识课程类型的基础手段,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搜集、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是综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的具体步骤。

根据上述讨论,从两分法出发、以综合法为抓手,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类型要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每大类型可以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可以拥有多重身份。大类型中的具体课程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为学习者提供三个不一样的课程模块。模块中的具体课程可以是必修课、选修课,知识课、能力课,理论课、实践课,等等,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类型。

(二)三者关系

根据一定原则,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大类型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拥有多重身份。在语言学类课程中,举例来说,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般属于知识课,词汇研究、文化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等一般属于研究课,汉字应用、普通话训练、现代汉语写作等一般属于能力课。在同一课型中,包含不同程度的具体课程,如汉字学、音韵学、现代语音学等一般属于知识课,但要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为先修课程。知识课是研究课的重要基础,知识课、研究课是能力课的学科基础,能力课是知识课、研究课的基本目标。

徐辉、季诚钧(2004)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应正确处理专业与通识、共性与个性、实践与理论、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追求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整体价值的融合,努力把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之中,让学生在一个“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中受益。[2](P216)他们还明确指出,大学课程设置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专业与通识的关系――回答各类课程所占比重问题;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回答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回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问题;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回答教学总课时的问题。[3](P207-P215)

可见,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课实现“厚基础”,通过研究课实现“宽专业”,通过能力课实现“重实践”,进而使三者形成合力,以达到实现“强个性”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知识课的基础性、研究课的专业性、能力课的实践性为课程分型提供了关系依据。换个角度看,三者关系可以按下述方式概括描述:

1.知识课――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以过程为侧重点的课程理论用“多级循环”这种说法来表述不同课型所建构的体系。莱维指出,“过程倾向的理论将课程作为一个反映式的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加以概念化。作为过程的课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多级循环,一个渐进与合作式进步的支撑。一项新的课程文本自身无法确保实施的成功,即使它是富有洞察力的见解。”[7](P133)以结构为侧重点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具体课程的筛选、分布、推进、落实等方面的问题。莱维指出,结构主义课程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如何选择和证明有价值的教育性知识,如何在课程中组织这些教育性知识。[8](P134)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体系建构至少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项目。第一,课程内容的范畴,如语言学的本体、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的应用。[9]第二,课程内容的构成,如知识板块、研究板块、能力板块。第三,课程内容的选择,如本体知识的取舍、研究项目的取舍、能力环节的取舍。第四,课程内容的组织,如教学标准、教学讲稿、教学材料等。

按照上述思路,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应该具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四类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任何一类成分都可以用其他三类成分分别解释。例如范畴中的语言,可以是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可以是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可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另一方面,范畴与层级关系更直接,课型与方法关系更直接,具有四类成分、两个范畴的格局。这一格局中的语言、话语、语用范畴意味着“语言学类”,层级、课型、方法意味着“课程系统”。格局具有闭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建设的基本指标。

(三)相邻

课程系统与课程系统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尽管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内部格局具有闭合性,但与相邻的课程系统应该有“友好”的界面,具有开放性。这个相邻的课程系统就是文学类课程。同样,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范畴、层级、课型、方法这四类成分,语言学类课程对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既有迹可循,又提升了复杂程度。例如从课型看,语言学类知识课与文学类课程可以具有平行关系、支持关系、互动关系,研究课、能力课与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这三种关系。从范畴看,语言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工具性上,话语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文本性上,语用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创作性上。加上层级、方法等方面的关系,我们考虑诸如现代汉语课程与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古代汉语课程与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的关系时,既要面对客观存在的关系规律,又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存在的规律办事。

上述关系一般表现在两个方向上。大的方向是由层级、课型、方法三个成分构成的,小的方向是由范畴这个成分构成的。大方向上,要有课程目标,对课程目标进行定位概述,体系设计,并加以分项表述;要有课程计划,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优化整合,对课程功能加以试验论证;要有课程设计,为课程设计选定合理理念,规定系统思路,安排技术程序;要有课程教材,明确课程教材的概念定位,了解课程教材的一般原理,规划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要有课程方式,注意课型的选择,课时的分配,细节的安排。小方向上,要规定“语言” 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只有把握好两个方向上的各种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

不难看出,课程系统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是相邻关系。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古代汉语课是文言文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加文言文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去落实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以现代文学课为例,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和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的历史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再问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了,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的文学的意思吗?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和文学的意思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真正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

实际情况是,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总体来说,语言学类课程是一套系统结构,既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又具有独立的分相意义,课程系统含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操作过程中,要规定“语言”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进行区别,对“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进行区别,对“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对“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 只有把握好这些基本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本身及其与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关系。

参考文献:

[1][4][7][8][以]莱维主编,丛立新等译.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汉语言专业学例7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把人文科学列为了人类社会三大类型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一,足见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语言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么作为影响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首要问题。无可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所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教育、对人类的研究、分析和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业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大多数高等教育学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1)适应性原则。教育是为实践服务的,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现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使得社会各行各业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现代技能,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要注意紧跟时代,设置有关新课程,更新课程体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2)系统性原则。在课程体系结构规划过程中,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充分考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注意保持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最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3)稳定性原则。课程需要更新,但同时也需要维持稳定性。因为从文学的角度讲,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专业中的一些基本课程是经过多年实践考验的,已经被证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中核心的部分,是必须保留而不能轻易取消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设想

(1)用实用性理念来指导教学。第一,强化文学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程包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教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一是精简课程内容。按照学科发展的形势,去除过时的课程,根据最新的知识结构增加新兴课程。二是优化课程结构。应运用各种媒介,包括电脑、电视传媒,广播传媒等等,与本专业结合起来,声、文、图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强化课程实用性,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必须用就业的方向指导教学改革,也就是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学生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能力必须得到强化。也就是培养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掌握汉字意义的能力。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写作各类文体的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调研能力。(2)用创新性理念指导教学。第一,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辐射面广,却不如其他专业毕业生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的限制,可以结合该专业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事实上很多现代新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演生而来的。因此,突破传统的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更好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第二,提升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本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思想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教育创新意识。教师思想上要勇于开拓、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钻研、不断进取。不满足只做文化的声筒,要以综合人文素养为依托,通过文化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其次,汉语言文学的思考题目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抛砖引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激发学生产生独立性、创新性,发散性、批判性思维。

参 考 文 献

[1]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潘家明.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汉语言专业学例8

实践中,随着高校大学生扩招人数的增加,社会人才需求计划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基础上创新就业教育方式与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因此,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为出发点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与讨论。

一、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强,高校扩招人数也不断的增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文秘类、师范类、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更多的需求应用型、技术性的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从而给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1]

2、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课程的设置方面。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未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单纯的汉语言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公文写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然而,实践中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理论知识的掌握,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有必要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2]

3、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系统的职业生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尽早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能力的目标,从而可以将长期的目标转化为短期的阶段性目标与动力。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引导、鼓励其明确大学期间的任务与目标,在学业上努力实现优秀的同时,增强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而努力。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而言,有想从事公务员职业的同学,可以在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组织沟通能力;参加辩论赛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等。只有明确的奋斗的目标,才能有目的的努力与锻炼自己。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范与教育体系,部分大学生往往处于迷惘的状态中,从高中走进轻松的大学校园里,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3]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本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不能准确定位,很多高校仍以传统的专业知识为主,没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也没能和市场就业需要相联系,导致毕业生和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4]

2、教学方式滞后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与体系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评价标准单一

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党员录取、优秀学生评选以及奖学金的评定等都是依据学习成绩,而对于交际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三、创新汉语言文学就业教育模式的策略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育理念

实践教育的内涵界定目前,关于“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有的学者是针对理论教学而提出的,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社会调查等。”有的学者侧重学生实践能力,认为实践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生产技能或工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其实,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我们发现“实践教育”的教育主旨都是使学生变为实践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2、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汉语言文学大学生就业教育是提升其就业能力与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的学生尽早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在日常的学习中就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体而言,汉语言文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在新生入学教育、党员发展过程中就要鼓励、引导汉语言文学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明确大学期间奋斗的目标与计划。同时,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子返校进行就业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将自己工作、就业过程中的体会与刚入学的新生们分享,使其尽早的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实践。另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就业QQ群与微信群,辅导员技术提供最新、高质量的就业信息,为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实现其应有的人生与社会价值。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首先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对汉语言文学的大学生进行积极、有实效性的引导与教育。

【参考文献】

[1]乌尼日、胡玮.全球经济转型视野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汉语言专业学例9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提倡创新性课程设置。身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他们是对后代人影响最早,也是最久远,最深刻的群体,中国的人才是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教育观念非常重要。高校汉语言专业必须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创新性观念,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培养一批预备队员,以便他们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习下去,为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要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必须对传统的“一听到底”,“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封闭,很多同学都带着“熏”和“浸”的意识在听课,当然,这种听课方式可以好好的感受大学教师的学者风范,体会他们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述,但是,很多同学听完后脑子里面什么都没留下,也从来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让自己以后的学生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把学生纳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熏”、“浸”之后的“刺”和“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它的人文性,学生不仅在本专业可以学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本专业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生将来步入教师队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增强课程设置的人文性同时也是为了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当下小学和中学教学都提倡人文教育,对小学生、中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给学生减压,所以,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人文性元素是对同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二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纳入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只要带“两只耳朵”去上课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同学,让同学们预习,然后在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提一个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具有建设性。

    2.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要通过理论性的课程汲取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扎实的实践知识。作为一个教者,他必须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懂得实践,就有“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见波”的感觉,学得再好,不懂得教,也不是一个好老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势在必行。老一套的实践方式无非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出去实习一个月,这种方式可能对某些同学有用,但是它只是给同学一个实践机会而已,并没有在观念上给学生们一个实践的转变,有很多同学并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等到自己适应老师的角色之后实习已经完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从观念上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进大学就有老师的观念在他心中,在大学四年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生的实习期间。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四年的工作经验。

    二、文秘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文秘方向的学生就业方向要远远大于师范类的学生,记者、编辑、机关单位的文书等等都比较适合文秘方向的同学,但是近年来文秘专业毕业生表面上的供不应求和实际上的就业质量不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趋势和就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路径,为文秘专业的建设指出努力的方向。从文秘专业就业方向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工作的的共同点都写作。

    小结: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强,适合市场发展的人才,闭门造车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学结合以成为现代教育办学的宗旨。高校就业教育与教育一样重要,汉语言为学专业不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强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当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汉语言专业学例10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提倡创新性课程设置。身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他们是对后代人影响最早,也是最久远,最深刻的群体,中国的人才是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教育观念非常重要。高校汉语言专业必须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创新性观念,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培养一批预备队员,以便他们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习下去,为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要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必须对传统的“一听到底”,“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封闭,很多同学都带着“熏”和“浸”的意识在听课,当然,这种听课方式可以好好的感受大学教师的学者风范,体会他们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述,但是,很多同学听完后脑子里面什么都没留下,也从来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让自己以后的学生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把学生纳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熏”、“浸”之后的“刺”和“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它的人文性,学生不仅在本专业可以学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本专业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生将来步入教师队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增强课程设置的人文性同时也是为了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当下小学和中学教学都提倡人文教育,对小学生、中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给学生减压,所以,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人文性元素是对同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二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纳入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只要带“两只耳朵”去上课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同学,让同学们预习,然后在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提一个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具有建设性。

    2.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要通过理论性的课程汲取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扎实的实践知识。作为一个教者,他必须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懂得实践,就有“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见波”的感觉,学得再好,不懂得教,也不是一个好老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势在必行。老一套的实践方式无非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出去实习一个月,这种方式可能对某些同学有用,但是它只是给同学一个实践机会而已,并没有在观念上给学生们一个实践的转变,有很多同学并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等到自己适应老师的角色之后实习已经完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从观念上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进大学就有老师的观念在他心中,在大学四年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生的实习期间。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四年的工作经验。

    二、文秘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文秘方向的学生就业方向要远远大于师范类的学生,记者、编辑、机关单位的文书等等都比较适合文秘方向的同学,但是近年来文秘专业毕业生表面上的供不应求和实际上的就业质量不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趋势和就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路径,为文秘专业的建设指出努力的方向。从文秘专业就业方向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工作的的共同点都写作。

    小结: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强,适合市场发展的人才,闭门造车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学结合以成为现代教育办学的宗旨。高校就业教育与教育一样重要,汉语言为学专业不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强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当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汉语言专业学例11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提倡创新性课程设置。身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他们是对后代人影响最早,也是最久远,最深刻的群体,中国的人才是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教育观念非常重要。高校汉语言专业必须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创新性观念,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培养一批预备队员,以便他们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习下去,为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要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必须对传统的“一听到底”,“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封闭,很多同学都带着“熏”和“浸”的意识在听课,当然,这种听课方式可以好好的感受大学教师的学者风范,体会他们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述,但是,很多同学听完后脑子里面什么都没留下,也从来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让自己以后的学生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把学生纳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熏”、“浸”之后的“刺”和“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它的人文性,学生不仅在本专业可以学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本专业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生将来步入教师队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增强课程设置的人文性同时也是为了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当下小学和中学教学都提倡人文教育,对小学生、中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给学生减压,所以,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人文性元素是对同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二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纳入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只要带“两只耳朵”去上课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同学,让同学们预习,然后在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提一个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具有建设性。

2.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要通过理论性的课程汲取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扎实的实践知识。作为一个教者,他必须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懂得实践,就有“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见波”的感觉,学得再好,不懂得教,也不是一个好老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势在必行。老一套的实践方式无非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出去实习一个月,这种方式可能对某些同学有用,但是它只是给同学一个实践机会而已,并没有在观念上给学生们一个实践的转变,有很多同学并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等到自己适应老师的角色之后实习已经完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从观念上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进大学就有老师的观念在他心中,在大学四年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生的实习期间。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四年的工作经验。

二、文秘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文秘方向的学生就业方向要远远大于师范类的学生,记者、编辑、机关单位的文书等等都比较适合文秘方向的同学,但是近年来文秘专业毕业生表面上的供不应求和实际上的就业质量不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趋势和就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路径,为文秘专业的建设指出努力的方向。从文秘专业就业方向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工作的的共同点都写作。

小结: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强,适合市场发展的人才,闭门造车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学结合以成为现代教育办学的宗旨。高校就业教育与教育一样重要,汉语言为学专业不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强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当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