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口腔健康专业

口腔健康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6 09:55:45

口腔健康专业

口腔健康专业例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06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状态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越来越能反应人们的生命健康质量。为了解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师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疾病的规律和口腔健康意识,进一步评估该校在校师生的口腔卫生需求,以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笔者对该校在校师生进行了口腔疾病情况检查和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的抽样研究,经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SAS8.0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列表,从全部在校师生中随机抽取接受调查者,进行口腔健康情况进行抽样检查,并设立健康问卷。

1.2 对象:2011年1月,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000中随机抽取3000名在校师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包括城市户口1217人,农村户口1783人;女性1791人,男性1209人;医学专业组695人,非医学专业组2305人;年龄组分为16~25岁、26~39岁。

1.3 方法:负责本次口腔检查诊断的3名检查员均为从事口腔临床工作10年以上的专业口腔医师,以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为检查诊断标准,检查项目包括检查项目包括牙体、牙周、口腔黏膜、颌面部、颞颌关节、口腔颌面部6部分,其中牙体包括正常牙体、龋齿、残根残冠、楔状缺损、牙缺失、补牙、活动义齿、金属冠、烤瓷、固定义齿,牙周包括正常牙周、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松动。同时给每位受检者一份口腔卫生习惯问卷,内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睡前刷牙、刷牙方式、牙膏及牙刷的知识、刷牙目的、有无睡前吃糖习惯、进食后漱口的习惯、有无使用牙线及牙签等习惯、是否知道糖与龋病的关系等。

1.4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由专人复核,编制成电子表格,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用百分率表示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对统计结果按照性别、年龄、户籍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口腔疾病的总体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龋齿、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列不齐、牙缺失、楔状缺损、残根残冠等,正常者仅占8%,见表1所示。

表1 各种口腔疾病的总体发病率

2.2 对比两个不同年龄组,26~39岁年龄组龋齿发病率和16~25岁年龄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牙周病的发病率低于16~25岁年龄组。女性组龋齿发病率高于男性组,但其它口腔疾患的发病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见表2。

2.3 来自城市的师生口腔卫生情况比农村师生好,牙周炎患病率较低;但由于饮食结构不同,该组龋齿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各组间发病率对比

2.4 医学专业组的口腔保健习惯优于非医学专业组,且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较低,龋齿、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发病率分别为,低于总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口腔保健习惯对比

3 结论

我国口腔疾病患者中,龋病患病总人数大,患病率下降不稳定,在近几年有反弹趋势,口腔疾病总的患病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自1983年以来,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第三次调查是2005年原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组织完成,共分为5岁、12岁、35~44岁和65~74岁共4个年龄组。然而,高校在校学生所属的18-24年龄段并未引起重视,不在调查之列。在国内外类似研究中,对19岁以下尤其是11-14岁的青少年口腔疾病关注较多,且主要集中在龋病发病上,并未对口腔疾病总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本研究通过对枣庄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师生口腔疾病总的发病情况的调查显示,口腔疾病的总体发病率的疾病谱分布和山东其他地区高校有所不同,该年龄段高校在校师生的口腔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同样是龋齿,但占总发病率61%的其它口腔疾病如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列不齐、牙缺失、楔状缺损、残根残冠等也是该年龄段口腔疾病谱构成比的重要部分,是不容忽视的。

该校在校师生总体龋齿发病率大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的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患龋率(88.1%),且大于山东省其他地区高校,必须引起重视。在被调查的在校师生中,牙结石排序较靠前可能和部分师生对牙结石认识不足,治疗率低,由此导致的牙龈炎、牙周炎水平也较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都对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不同程度影响,该校师生龋齿发病率较高水平可能与当前青年人高热量高糖饮食模式和当地饮食习惯有关。针对这一因素,有研究通过对18-24岁学生的引用的饮料进行调整,进而干预饮食模式,发现可减少龋病等口腔疾病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该高校在校师生口腔健康意识有所提高,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口腔健康知识,以致高年龄组的龋齿发病率无明显增高。女性组龋齿发病率较高可能和在校生喜食高糖高热量食物以及年轻女性自身免疫调节导致口腔环境改变有关。

口腔健康专业例2

2014-2015级遵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共2319人,年龄20~24岁。

1.2方法

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再进行调查。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法,确保其一致性。调查内容按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第5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口腔健康行为。如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采用的刷牙方法,口腔定期检查和洁牙、龋洞充填、阻生牙拔除等情况。(2)口腔健康意识。对牙龈出血、牙齿脱落、龋齿病因,以及对窝沟封闭和氟化物是否了解等。2014级和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口腔科学授课时间分别为2017年3月6日至5月5日和2018年3月5日至5月4日,均在开课前1d由班长发放问卷和收回,课程结束次日再由班长发放同一内容问卷和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4638份,收回有效问卷4520份,有效调查人数为2260人,有效率为97.5%。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被调查者口腔健康行为的变化

94.5%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发生了变化,其中刷牙行为的变化最为明显,与口腔科学授课前相比,牙周龈上洁治的学生增加了41.3%,龋洞充填的学生增加了10.8%,拔除阻生牙的学生增加了9.4%,但仍有5.5%的学生在刷牙等口腔健康行为方面未发生变化。对未发生变化的学生进行调查后显示原因主要有2个:(1)听课时只关注考试重点,并没有把相关知识与日常口腔健康行为联系起来,占44.07%;(2)认为自身口腔健康行为良好,若患口腔疾病需要到专科医院就诊,故无须改变自身口腔健康行为,占57.63%。

2.2被调查者对口腔疾病认知的变化

教学后对牙龈出血、牙齿脱落和对龋病的认识正确率明显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被调查者对预防龋病方法了解程度的改变

教学后对预防口腔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好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仅依靠医院口腔科医生对就诊患者和走进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方式显然难以达到提高国民口腔健康水平要求。医学高校肩负培养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医学专业人才的责任,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部分,因此临床医学生除了自身具有一定口腔健康基础知识以外,也应肩负起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口腔健康指导的责任,所以在医学生中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十分重要。

3.1口腔科学教学在促进临床医学生口腔健康方面的作用

口腔健康专业例3

(1)口腔专科护士的专科特性极强。口腔疾病位于头颈、颌面及口腔内,治疗时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器械及不同种类的修复材料和消毒物品,因此,口腔专科护士除了要掌握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口腔专科基础理论以及口腔专科护理技能,能与口腔专科医师密切协作,以满足口腔护理工作的需要。

(2)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疾病诊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口腔疾病诊治中,口腔专科护士不仅要保证治疗所用的器械、药物、设备、材料齐备,而且还要与口腔专科医师密切配合,保证器械、药物、材料的准确、平稳、快速传递;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状况,为口腔专科医师的诊疗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口腔专科护士在医院物流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口腔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虽小,但价格昂贵,需要口腔专科护士进行特殊保养和维护,以确保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齐备及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同时,做好这些物流管理可以为医院成本及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4)口腔专科护士在日常口腔教育宣传、口腔健康意识及行为方式培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口腔专科护士具有口腔医学、口腔护理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口腔保健服务,还要向社会大众开展多样的口腔教育宣传,引导大众树立口腔健康意识,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纠正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和恢复口腔功能的最终目的[4]。

2存在问题

(1)口腔专科护士没有国家认可的专属执业资格。在我国,不管是口腔技工专业、口腔卫生士还是口腔医师助手3个专业都没有得到国家的执业许可,也无职业名称,因此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非直接医疗工作,而职业名称只能暂定为护理(口腔)专业。

(2)口腔专科护士配备严重不足。现有的医院由于人员编制问题,口腔护理人员配备不全,不能满足“四手操作”口腔治疗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医院口腔治疗还是“二手”操作。这导致口腔医生、护士劳动强度过大,不利于自身健康;患者反复起身倾吐,觉得繁琐和不便;一名护士要配合多名医生工作,器械及药品传递不及时,使治疗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医护成本增加。

(3)口腔专科护士整体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口腔专科护士现状是:①医生、护士比例不合理,护士少,通常情况下,在一个诊疗室,6~8名口腔医生只配备1名口腔护士。②护士队伍年龄老化,年轻护士缺乏。③口腔专科护士的口腔专业知识不足,许多护士来自一般的护理专业,没有经过专业的口腔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难以开展规范的口腔专科护理。

(4)对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不够重视。目前,社会上部分医院和在校学生对口腔护理专业普遍不重视,学校开设的口腔专业课程极少,医院编制少,究其原因在于:人们认为,正规的护理专业人员应集中在传统的妇产、骨科、外科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护士不仅能够得到专业发展,拥有专属执业资格,容易就业,而且待遇也高。而口腔护理则是护理新领域,既没有国家认可的专属执业资格,而且就业面窄,工作繁重,待遇差,所在单位不重视,多方面客观原因使得医院、学校、社会大众对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都不够重视。

3措施

要改变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国家必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应不断结合当前新情况和新形势制定医疗政策,完善各项医疗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在设备、仪器的研发、使用和卫生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2)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护理技能,与国际接轨。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高等护理教育为主流的口腔护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的专科护理教育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理念、技能和标准。

口腔健康专业例4

【关键词】牙石症;洁牙习惯

为普及和宣传口腔保健知识,了解部分人群中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本文作者对工厂、机关、街道等808人次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探讨口腔保健行为与口腔健康状况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南京市2005年1月~4月期间对工厂、机关、街道等808人次做问卷调查和口腔卫生检查。男453人,女355人,年龄22-74岁。按统计学原理,分析口腔保健行为与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

1.2 调查者:参加调查人员均为口腔专业1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口腔医生。调查前对专门设计的南京市牙防办口腔健康教育调查表格的每项内容进行过集中培训。

1.3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在简易牙科椅上,使用一次性口镜,镊子,牙科探针,按调查表要求进行检查,分项记录。

1.4 统计: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人工统计。

2 结果

2.1 有关定期洁牙习惯调查结果,见表1。定期做一年一次由专业人员洁牙者占3.6%。一年两次洁牙者占1.2%。偶然洁牙者占25.8%。从未洁牙者占69.3%。

2.2 接受定期洁牙意识调查结果,见表2。一年一次占55%。一年两次占8.4%。不能接受者占32.1%。

2.3 口腔卫生检查结果,见表3。牙结石存在人群占64.5%,软垢占14.2%,牙渍菌斑占28%。

2.4 健康教育从未获得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者占15.5%。得到口腔专业人员宣教者占17.9%。从大众媒体宣传获得者占75%。报告定期做口腔检查人群占2.8%。

3 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把牙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保健轨道,加强群众口腔保健教育是关系到全民口腔卫生有重要课题。宣传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口腔卫生工作者和大众媒体一项长期不间断的工作。一代一代人口腔卫生健康意识形成需要一代一代口腔医务工作者的努力。

(1)定期做一年一次和一年两次由专业人员洁牙者分别占3.6%和1.2%。这部分人群对口腔卫生保健自我意识强,意识到定期洁牙可早期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偶然洁牙者占25.8%,他们对口腔健康关注较弱,需通过教育宣传培养健康的卫生意识。从未洁牙者69.3%占人群的一半以上,这是个对自己口腔卫生状况不关心的群体。他反映出大多数人缺乏口腔卫生基础保健治疗意识和预防为主的观念。

(2)口腔卫生检查结果和口腔保健治疗习惯的因果关系是医务人员不容忽视的保健宣传课题从人群中未洁牙人群占69.3%与患牙结石者64.5%,相近的比例说明,牙洁石发病率与未洁牙人群发生率相近。

口腔健康专业例5

航海人员的口腔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兹根据航海人员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提出对航海人员口腔疾病的防治对策。

一、航海人员口腔健康状况

1. 航海人员口腔疾病患病率:口腔疾病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舰船机动性强、航程远、续航时间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艰苦,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可使免疫机能降低,加上生活用水受限、饮食结构单一等,造成航海人员的口腔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员为高。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列为全世界第三位重点防治的慢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据调查统计[1],航海人员患龋率(43.7%)明显高于陆勤人员(35.9%)和航空人员(37.5%)。牙周疾病据其发病程度不同分为牙龈炎、早期牙周炎和晚期牙周炎。航海人员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4%。阻生齿冠周炎因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感染所致,是青年人群的常见病和航海人员平时减员的常见口腔疾病。航海人员阻生齿冠周炎的发生率为31.0%,高于陆勤人员(23.7%)和航空人员(19.9%)。牙齿缺失直接影响咀嚼效率和周围牙齿的健康。航海人员牙齿缺失率为12.0%,高于陆勤人员(5.8%)和航空人员(8.6%)。口腔溃疡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之一,上船后有病史者占13.7%,年患病率为4.37%。

2. 航海人员口腔医疗保健现状:目前,一般舰船上均无口腔医疗诊室和口腔医疗器械配备,也无口腔科医生编制。即使远航舰船,也没有口腔专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障,主要由船医或基层卫生人员兼任,因缺乏口腔专业培训,难以承担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例如:1988年我国2艘舰船在65天航行中发生口腔疾病494例,主要为口唇干裂(48.63%),口腔溃疡(24.02%)和冠周炎(22.85%),但未能得到有效的专科治疗[2]。1993年调查某单位航海人员所患的154颗龋齿中,有130颗未得到及时治疗(占84.4%),同时34颗缺失牙均无义齿修复。一些早期牙周病和龈炎、牙结石也得不到及时治疗,以致病变进一步发展[3]。1996年曾调查了航海人员544人,88.9%的人员需后送口腔治疗;其中口腔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损害需拔除牙齿约占29.04%;而1.84%的人员需紧急后送口腔治疗,主要疾病为急性冠周炎[4]。对1985~1996年7 050例航海人员拔牙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拔牙的主要原因有龋病、牙周炎、阻生齿和纵折牙,它们分别占拔牙总数的39.16%、12.55%、33.22%和5.23%[5]。1997年某船队出航,时间长达90余天,最长一次航行为35天。航行中门诊口腔疾病131例,居第二位。经对某单位1 494名航海人员口腔卫生保健情况进行调查,正确刷牙的人员仅占18.6%;在出海训练期间,由于缺水或自我保健意识不够,80%的人员每天只刷1次或不刷牙[6]。我海军医院船仅配1名口腔科医生,难以满足口腔卫生保健的需要。

3. 口腔疾病与其它疾病相比具有3个非常显著的特点:(1) 口腔疾病在航海人员中患病率高,因此口腔医疗与保健具有广泛性。(2) 由于舰船环境及工作条件与陆地相差甚远,因而其口腔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具有特殊性。(3)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口腔病灶可引起胃肠道等疾病,而胃肠道疾病也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可能互为因果关系,造成了航海人员疾病防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存在问题分析

1. 口腔健康教育不够普及,自我保健意识 薄弱:虽然航海单位已开展了健康教育,但不少单位对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专题教育薄弱,口腔健康教育未能及时开展,加上航海人员流动性大,以致不少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口腔卫生习惯不良。此外,大多数航海人员也不主动去医疗单位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往往在出现牙痛等明显症状时才去医疗单位治疗。

2. 基层医疗单位口腔技术力量薄弱,条件较差:口腔科的大多数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是在门诊完成的,如拔牙、补牙、镶牙和洁牙等,专业性强,其工作任务是其他医师难以代替的。此外,口腔科是检查、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特殊科室(极少依赖辅助科室),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医疗装备的依赖性。但基层医疗单位口腔科设备较落后,因此,也制约着口腔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3. 航海人员单位远离体系医院,防治工作困难较大:口腔科医务人员及设备大多数集中在中心医院以上单位,其他医院虽然也开展一些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但由于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而又大都远离医院,加上治疗周期长,复诊率高,难以长期持久地进行下去。

三、加强航海人员口腔疾病防治的对策

口腔疾病是危害航海人员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明显影响航海人员健康素质的提高。为此,以下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1.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7]:口腔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航海人员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以消除危险因素,进而达到促进和保护健康的目的。可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经常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全面提高航海人员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同时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治疗,尤其是对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人员平时或出海训练前应进行口腔检查及疾病矫治,有条件可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及牙周洁治。

2. 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口腔技术力量建设:重视基层口腔技术力量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和航海人员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为此,除装备必要的口腔设备外,应及时调整固定口腔专科人员,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3. 编配口腔专业人员:应尽可能编配口腔专业人员,大型舰船平时应至少编配1名,在进行长航等特殊任务时,再加强人员配备。医院船上需设口腔病室,要求有3至4名口腔专业人员,以能开展口腔综合保障工作。

4. 培训口腔卫生专业人员:一是将现有舰船上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或进修。时间至少半年,使其具备初级口腔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如拔牙、补牙、洁牙的基本技术和常见的牙科急症处理能力,并且能够在舰船上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二是从医学院校选拔有志于航海事业的口腔专业人员。

5. 完善装备,配备必要的口腔医疗器材:根据舰船具体情况,应配备功能齐全、体积小、折叠方便的便携式牙科设备,并应适合海上环境、具有耐高温、高湿、高盐的性能。在研制和建造新型舰船时应考虑到为口腔科留有必要的空间和装备相应的器材。

6. 建立口腔疾病防治网络[8]:针对口腔疾病防治发展状况和航海人员对口腔健康的要求,应设置口腔保健专项经费,建立适合海上特点的口腔疾病预防保健和治疗网络,包括个人口腔健康档案,口腔疾病长期追踪、监测和防治等。

参考文献

1 李刚.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期间全军口腔健康抽样调查与口腔流行病学研究项目专题报告.军事口腔医学杂志,1996,6(1):59-71.

2 周建国,宋培智,吕玉麟,等.海上航行对海员口腔疾病发病影响的调查.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5:11-12.

3 李刚,李洁,王成龙.海南驻军某部潜艇人员口腔健康调查.军事口腔医学杂志,1993,5(2):16-17.

4 武施阳.海军某驱逐舰二支队544人口腔健康调查报告.军事口腔医学杂志,1996,6(4):7-8.

5 徐晓咪,吴清红,曹朝芬.7 050例海军水面舰员拔牙原因分析.海军医 学,1997,15:346-347.

口腔健康专业例6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及保健与身体健康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1】,许多老年人因口腔保健知识不足而延误治疗导致的口腔疾病常引发咀嚼困难、言语不清、社交能力下降等问题。了解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和口腔疾病治疗,对保障老年人口腔健康乃至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鄂西北地区主要县市的400位老年人。

1.2收集资料的方法:前往鄂西北地区主要县市,为当地老年人做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7份,有效问卷344份,回收率91.75%,有效率93.73%。

2 结果

整理分析问卷数据可知,调查人群中了解自身口腔健康状况的仅占11.05%。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率较低,发现口腔疾病立即就医的老年人占调查人数的34.30%,其中乡村老年人口腔疾病立即就医率仅为25.00%,明显低于城镇老年人的41.00%。15.70%的老年人存在“牙疼不是病”这一传统观念而对口腔疾病采取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的态度。治疗口腔疾病选择医院时,47.09%的老年人以治疗费用的高低为首选标准。就医时,56.98%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选择挂号费相对于专家门诊较低的普通门诊。选择主治医生时,62.21%的调查对象最注重的是医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医生的服务态度也逐步成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时的参考要点。此外,与子女居住的老人中仅有35.00%的子女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

3 讨论

调查数据及统计结果显示,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意识浅薄,在遇到口腔疾病时,只有小部分患者会立即就医,多数患者选择自行治疗或待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无法忍受时再就医,且就医时多选取普通门诊,这一现象在乡村比城镇更为普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了解较少,口腔疾病认知度低,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因交通条件、乡村医疗设施等限制因素,对口腔疾病的了解明显少于城镇老年人。加之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老人收入普遍低于城镇老人,为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乡村老人遇到口腔疾病时比城镇老人立即就医率更低,且就医时多选取费用较低的普通门诊。2)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医时,更注重医生的专业技能,其次是医生对患者的服务态度,这是因为当今各行各业都在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推动下运行,服务的需求方可按需选择,行业垄断正在被打破【2】。而老年人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医生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需求时,老年人就医率会降低或选择不就医。因此,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医时,格外注重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这也是老年群体口腔疾病就医率明显低于其他慢性疾病就医率的原因之一。3)少数子女会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这是由于多数子女因工作需求,不能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及时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

针对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调查中发现的以上问题,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加大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除了“爱牙日”外,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通过集中讲解口腔知识,讲述正确刷牙方式等活动来增加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进而增强口腔疾病就医意识,让老年人在遇到口腔疾病时早就医、早治疗。2)加大对老人的关怀。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宣传孝敬父母的风德风尚,让子女常回家看看,多了解老人口腔健康状况,并为老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对于失独老人,通过志愿者前往住宿地探望、老年公寓定期举办晚会活动等形式,来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增强对自身及他人口腔健康的关注度,进而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3)提高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培养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口腔医生在给老年患者做疾病治疗的同时可为其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多关心和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以微笑服务于患者,让老年群体在融洽的医患关系中得以安心治疗。4)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乡村相对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应加大对农村口腔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农村全科医生定期外出进修口腔医学知识等形式,提高乡村医生口腔疾病治疗水平,方便农村老人在遇到口腔疾病时立即就医,进而提高乡村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率。5)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用和报销比例一直是农村居民最为关注的基层医改问题之一【3】,医疗费用又是多数乡村老人口腔疾病就医时的首选标准。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及监管力度,并在深入调查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状况后,及时对医疗保险制度作出新的调整,为老年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老人口腔疾病就医率,进而全面提升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口腔健康专业例7

【中国分类号】R78-4【文献表示吗】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16-01

专科层次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更明确地说就是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口腔专业实用型人才紧缺,居民口腔疾病及卫生保健状况令人堪忧。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把口腔医学教育与农村牙病防治结合起来,增强课程内容对岗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走出一条学与用密切结合的一体化教改之路。

1 增强防病意识的教育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医疗方针。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目前卫生行业普遍重治轻防,学生学习的热点也在治疗技术和手段[1]。为改变现状,我们让学生参与调查,让他们了解农村居民口腔疾病现状、卫生保健状况及人才紧缺情况,同时让他们明白预防口腔医学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特别在我国人口众多,口腔专科医生又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实现“人人享有口腔保健”的目标,只通过单纯治疗根本无法解决人群中的口腔健康问题,只有建立科学普及的全民预防网络体系,人人重视预防保健,才有可能改善我国口腔常见病居高不下的现状。通过防病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毕业后投身预防口腔医学专业,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2 改革教学模式

在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启发学生进入创造角色,在预防口腔医学领域中主动去发现新理念,树立预防为主新观念,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其时间安排和活动内容如下:第一学年是搞社会调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当地口腔卫生资源及居民口腔卫生健康状况,使学生了解自然人群口腔疾病的消长情况及趋势,丰富感性认识。第二学年是结合学习口腔流行病学及有关专业课知识,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等进行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第三学年是毕业实习,进行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通过以上实践,强化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 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3.1 抓好口腔健康教育的训练。实验教学不能仅仅以验证教材的理论知识为最终目的,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疾病患病现状的基本方法,是口腔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预防口腔医学教学的重点之一[2]。我们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基本的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教师首先参照全国口腔健康抽样调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然后将学生分组,运用我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表格设计和记录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学会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经过实践性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口腔常见病的发病状况,加深了对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认识,为他们今后的临床科研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2 撰写科普文章。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多为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感觉枯燥,同时,如果仅仅满足于理论的掌握而不对学生进行宣教能力的培养,学生就无法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宣教,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不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3]。为此,我们采取了让学生撰写“科普文章”的教学方法。老师讲解科普文章的撰写方法,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作提纲式的指导,学生自己选题、自己查阅资料、自己编写,高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多口腔健康相关的知识,为今后宣教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3 走出教室,进入社区。在教室模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以每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社区,与口腔专家一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有效刷牙指导、宣传等)及义诊活动[1]。置身现场,活学活用,学生可以看到平时在医院里比较少见的疾病,通过专家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对学过的各专业知识进行一次知识大融合,能体会到许多书本上难以得到的启迪,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增强了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直接了解社会,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

4 结语

总之,在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新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新一代口腔医生既掌握解决患者口腔疾患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能对患者及人群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具体的干预措施[2],以期使农村牙病防治工作得到较好改善。

参考文献

口腔健康专业例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29-02

口腔医学专业长学制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从追求数量到提高质量的转变,应该也必然成为我国未来医学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作为国内口腔医学教育的领头羊之一,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从2001年开始试办七年制口腔医学教育,招生规模为每年约30名。2004年开始招收八年制,每年招收10名左右。至2009年共招收七年制179名,八年制共59人,已毕业两届七年制共57名。口腔医学长学制学生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学制时间长、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淘汰激烈、自我定位不明等,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惑和冲突,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在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多维推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口腔医学长学制教学过程。

1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压缩学分,减轻课业负担

传统口腔医学教学内容繁冗,包括通识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四大部分,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疲于应付,学习和考试压力大,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以疾病、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体系,口腔医学专业长学制培养总学分由原来的216.5学分整合压缩为183学分,加了大选修学分比重,丰富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和学分减少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用于娱乐和休息,而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寻求个性发展,或进行业余科研、或选修兴趣课程、或参与学生社团、或参加文体活动,使其更加全面的发展,课业压力的分散和排解对对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积极地反作用。

2 专业向基础渗透,基础向临床延伸,明确精英人才定位

武汉大学目前对长学制办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在长学制招生、培养方式、学生工作管理、学籍管理、分流淘汰、学生待遇、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尚未形成完善固定的制度和政策,造成长学制学生难以对自身准确定位,思想迷茫,易产生焦躁和懈怠情绪,个别学生甚至由于目标的缺失不思进取。为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学院从长学制新生入学就通过“新生见面会”、“教学指导日”、“口腔展系列讲座”等活动灌输“七年(八年)一贯,精英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正确定位。积极与学校沟通解决长学制培养相关问题,长学制从入学到毕业的一系列问题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解决了长学制学生的后顾之忧。并通过与五年制不同的课程设计突出一贯培养特色。在第二学期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并组织学生利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暑假两次进入临床,第一轮学习接诊艺术,以“志愿者”形式护理病房病人,第二轮在不同的临床科室进行轮换见习。在专业学习阶段注重基础,将前期基础课程分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的高级阶段调整至专业学习阶段学习,使得基础课的学习贯穿始终。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开展科学研究,对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的问题进行相关课程的选修和相关书籍的阅读,实现知识融通,打开医学教育的快速通道。这种与本科不同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和学院对长学制重视和期望,而自我的精英定位是长学制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最大动力。

3 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加强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医学院校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因此为了增强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学院利用多种形式和机制相互配合,搭建长学制口腔医学生教育的人文教育平台,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精神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人文关怀,充满信心地面对未来。(1)开设人文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行为社会科学、伦理学课程,注重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法律、心理、伦理教育,引导学生从疾病认识升华到对生命的尊重。(2)营造人文氛围: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武汉大学本部度过大学阶段的第一学年,充分领略百年名校的人文魅力。学院也通过强化图书馆建设和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培育长学制学生深厚的医学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心理特征提供最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4 推行PBL教学模式,培养沟通技巧和自主学习能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和人沟通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条件之一,而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和互动性,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提高自信心。学院依据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和本院教学实际,在口腔医学专业长学制教学中进行多学科的PBL教学模式。PBL教学以小组为形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大家一起讨论学习,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意见,提倡辩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倡导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更新、全面发展,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小组成员自评、他评、互评贯穿于教学始终。每个病例都会重新随机分组,使学生感受不同学习气氛。PBL教学的施行对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自学能力、团队精神及协作技能效果显著。

5 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树立正确价值观

长学制学生学习时间长达七年或八年,长期处于学校这一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导致其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产生了距离,而这种落差正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培养基。学院建立了“实验室-医院-社区-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借助湖北省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口腔分中心、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HOPE基金会”合作创立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社区口腔预防保健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广泛的口腔健康义诊和口腔健康宣教,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教会了他们把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学生献身口腔医疗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服务的综合素质,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口腔医学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职业技能的掌握只是学习的一个部分,“教育”二字还有更丰富的意蕴,即对学生整个身心的全面滋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医学教育更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学制无论如何改革,培育拥有健全人格、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口腔医疗工作者,都应是所有口腔医学高等院校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边专,台保军,樊明文,黄翠,宋光泰.构建立体化培养体系,培育高质量口腔医学人才[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

[2]金敏,吴李鸣.加强长学制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8,(8).

口腔健康专业例9

关键词基层医院;口腔科;健康教育

The forms of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basic level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Li Dongzhu,Wang Cu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tai County,Zibo City,Shandong 256400

AbstractOral health is a mirror of the human body health,and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s very hig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hospital dental clinic.In daily work,it should take multiple health education forms.It can popularize oral diseases knowledge through the health education.It can improve self health care abilit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Basic level hospital;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ealth education

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人们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同时,对健康的认识程度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占90%,位居百病之首[1]。因此,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要有实效。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06年6月以来,通过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形式,对就诊者及其家属等大众群体实施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院的特点

基层医院就诊患者主要来自城镇、乡村,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悬殊很大,尤其对口腔科的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知之甚微,在他们的观念里,口腔科只是拔牙、镶牙而已。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口腔科医生在做好诊疗的同时,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将会使患者受益匪浅。

健康教育的意义

美国医疗协会指出,每花1美元于患者教育服务,就会节约6美元的医疗费用支出[2],可见健康教育在医疗服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口腔科的健康宣传口号是“健康始于齿”,充分体现了牙齿与健康的关系。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使得患者配合治疗,且自觉采用有利于恢复健康的行为,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对口腔疾病起到防止的作用。同时健康教育能够对医患关系起到改善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医疗工作满意度。

口腔科开展健康教育的优势与方法

口腔科开展健康教育的优势:口腔就诊患者囊括了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从儿童到年老者,大部分人都会受到口腔疾病的干扰,有时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因此,在完成治疗的同时,规范的健康教育会起到影响面广、社会效益大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方法:第一,常规教育:主要有书面教育、口头教育、示范性教育等。①书面教育:可通过报纸、宣传栏或印制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册,内容有口腔保健教育常识,例如介绍口腔新业务和新技术、定期检查口腔的重要性、发生口腔疾病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并及时治疗,以及如何选择牙膏、牙刷和正确的刷牙方法等,这种方式比较传统,宣传面广且易接受,能使患者及家属有时间自主地学习和理解。②口头教育:适合相对简单、易懂的问题,患者及家属能极易理解和把握,医生通过面对面与患者交流与沟通,能使他们了解最基本、最简单的口腔保健常识。③示范性教育:在科室墙壁上悬挂健康教育宣传图片,在候诊室内安装闭路电视,利用图文并茂的示范性讲解,如牙齿的功能图谱、牙周病的防治、龋齿的形成与预防等等,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形象地展示给大家。第二,个性化教育:是根据个人口腔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的方法。患者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所患疾病特殊等,医生有责任为其提供适合他们本人的口腔保健建议和全面治疗计划。

健康教育的要求

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患者具有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等,所患疾病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医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对患者进行专业、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书籍、网络、学术交流等途径不断学习新理论,吸收新知识,丰富知识阅历,从而达到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

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医生的言谈举止会影响到患者的信任程度,即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接触时的第一印象[3]。因此,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上,有必要熟知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康复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医生自身丰内在修养与专业素质,在给予患者良好印象的同时,建立起他们对医生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健康教育在科室内的开展与实施。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在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从而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让他们能够接受你所传授的健康知识,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称呼,是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合适的称呼体现了对患者人格的尊重和友善,让患者感觉到被尊重。其次,医生需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他们往往都有倾诉的欲望,通过耐心倾听医生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再次,应重视非语言性沟通,如亲切的眼神、得体的手势等均具有较强的变现力和吸引力,它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而显示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口腔健康专业例10

底子薄,

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任重道远

1974年10月,作为北京口腔医院第一批赴远郊区平谷县的医疗队成员,韩永成来到了黄松峪公社卫生院。他回忆说,当时医护人员每天背着牙科电机和器械,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到塔洼和附近大队的医务室,为农民诊治口腔疾患。说是医务室,其实只是一间能遮风挡雨的破房子,有个消毒用的高压锅,一些中草药,几种常用的西药片和针灸用具;其医生就是经过几个月医学基本知识培训后,身背药箱,边干活边看病的“赤脚医生”,这样的赤脚医生却解决了当时农村医疗的大问题;说是补牙,其实就是简单的“干尸固定和银汞充填”,根本没有条件做牙髓治疗,更不可能做复杂的牙齿根管治疗了……

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派专家考察了平谷县黄松峪公社的防病工作,对赤脚医生和医疗队的工作形式很感兴趣,后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就与当时考察中国的农村卫生工作有关。

1975年至1976年,韩永成跟随医院医疗队先后在平谷山区的黄松峪公社卫生院和镇罗营公社卫生院工作。当时的平谷山区连一个牙科医生都没有,农民牙疼只能忍着,实在忍不了了,就步行或搭乘手扶拖拉机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医院去拔牙。整个平谷县只有几名牙科医生,还是北京口腔医院培养出来的。那时,山区没有通公共汽车,医疗队员也是靠步行或搭乘手扶拖拉机巡诊。医疗队有一辆破旧的26女式自行车,算是在山区拖运器械或行李的唯一交通工具了。医疗队员们身背牙齿的解剖挂图,到各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牙齿的结构和口腔卫生知识,并告诉人们,没有条件刷牙,起码吃完食物后要漱漱口。

韩永成主任记得,当时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保护牙齿》的科教片,他扮演一名工人刷牙。摄制组在黄松峪大队一户农民家里拍摄农民镶牙后照着镜子、乐得非常开心的镜头,这体现了农民盼望有牙能吃饭的高兴心情。后来,这部科教影片作为“加片”,在各电影院里放映了很长时间。

在医疗队工作期间,包括韩永成主任在内的所有医疗队员们都目睹了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情景和防病知识的匮乏;而在40年后的今天,包括山区在内的各卫生院都建立了口腔科,平谷区(原平谷县)也成立了牙病防治所,人民的口腔医疗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

1978年,由北京口腔医院和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当时名称为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积水潭医院等部门组成的氟病调查组,先后在延庆县、门头沟区及河北省承德市等地开展氟骨症、氟牙症的调查工作。在延庆山区的一个村子,饮用水中含氟量过高,接近 17ppm,20多岁的人关节就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40多岁的人腰就无法挺直,病情严重的患者头部几乎抵到膝盖,被人们形容为“三不见”:走路不见天,对面不见人,回家不见门。患者的口腔表现为牙齿呈深褐色,严重缺损,牙面上就像被麻雀啄过一样,形成很多小坑。严重的牙病使他们很早就丧失了咀嚼功能。“调查中发现,农村几乎没有人刷牙,农民没有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条件和卫生保健知识”。韩永成主任感慨地说。2008年10月16日,韩永成主任在《北京晚报》发表了题为《为无牙老人提供镶牙关爱》的呼吁文章,促成了为低保老人免费镶牙的市政府2009年实事项目。

“1976年至1978年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北京市学生龋病非常严重,90%以上的龋齿没有得到治疗。” 韩永成主任说,当时,我们到学校为学生治牙,每补一颗牙仅收两毛钱,如果治疗3颗以上的牙齿,最多只收取五毛钱的费用。即使这样,还是有学生因负担不起而放弃治疗。1982年全国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小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达到89.72%,得到治疗的龋齿仅为11.64%,平均每人有4.49颗龋齿;12岁刚刚换完恒牙的孩子,平均每人已经有1.41颗龋齿了,在全国为最高的地区。

改革开放给牙病防治工作

带来了生机

韩永成主任介绍说,40年前,中国每十几万人口中仅有一名口腔医生。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国内的口腔保健状况,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任重道远。当时北京的两所口腔专科医院仅有口腔预防组,没有正式的口腔预防科。1979年北京口腔医院成立了口腔预防科,周大成教授成为第一任科主任。40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在三任院长的支持下,预防科也由以医院预防门诊为主的科室,一步步发展到可承担全市牙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的责任;预防科的医务人员也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近30人,形成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科室,并协助区县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牙病防治网,为日后承担全市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奠定了基础。

韩永成主任进一步介绍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北京市积极组建牙病防治机构,促进口腔公共卫生工作。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召开了牙病防治现场会。1982年至1983年原卫生部疾控局(当时叫防疫司)开始组织《中小学生龋病、牙周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口腔和公共卫生医务工作者一起,共同完成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基线调查。

1986年,原卫生部在天津召开全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会议,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就口腔保健问题以卫生部的名义召开的专题会议。那次会议探讨了中国老百姓患病率最高、涉及人口最广泛的口腔疾病如何防治的问题,对促进和推动全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年,韩永成主任参加了北京与河北、辽宁等北方六省市一起合作的六省市成年人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民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除感冒外,牙病成为学生请假看病,影响上课的主要原因。

1988年,原卫生部成立了牙病防治指导组,并与、、全国妇联、国家教委等9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全面展开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工作。1989年,北京市卫生局成立了“慢病领导小组”,下设牙病防治等8个防病办公室。“从那时起,我有幸一直兼任市牙病防治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北京市第一次有了专门负责全市牙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韩永成主任感慨地说,“市卫生局负责全市组织协调工作,我院负责全市牙病防治的具体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朱宣智院长、王邦康院长、孙正院长和白玉兴院长等历任院领导,都对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989年,北京市第一次制订《北京市口腔保健规划目标(2000年)》,提出了2000年要将青少年龋齿控制在平均每人1.0颗以下的目标。就是在那一年,韩永成主任在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一定要“将居高不下的龋病降下来”的目标。1990年,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开始协助各区县陆续成立牙病防治所或牙病防治中心,主要目的是将口腔临床医学向社会口腔医学转变――由从以治疗为主转变为防治结合;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通过大众传播的形式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根据当时的条件,积极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和保健牙刷等公共卫生措施。1995年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青少年平均每人由1982年的1.41颗,降到了0.97颗龋齿,平均每人减少0.44颗龋齿,全市青少年减少了80多万颗龋齿,提前完成了2000年的预定目标。

2005年,我国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北京市牙防办自1997年开始积极推广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措施,青少年龋病得到有效控制,由1982年的每人1.41颗龋齿,下降到0.47颗,平均每人减少龋齿0.94颗,成为全国下降幅度最明显的城市,为社会直接节省医疗费用9亿多元;与30年前相比,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将口腔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在采访中韩永成主任表示,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全民健康体系”的要求,北京市已将口腔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实践证明,这是控制口腔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自2005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已拨出4000多万元专项经费,为适龄儿童免费做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现在已经成为儿童口腔保健的公共卫生措施。全市各级牙病防治所和近百家医疗机构共同承诺承担起为儿童口腔保健服务的责任,确保适龄儿童及时接受免费预防龋齿服务。近年来,已有126万多名儿童免费接受了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医疗服务,216万多颗易患龋齿的第一恒磨牙得到了有效保护。

韩永成主任介绍说,儿童后磨牙咀嚼食物的面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窝沟,根据口腔健康调查结果,北京市青少年92%以上的龋齿发生第一颗恒磨牙的窝沟部位,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牙齿刚刚萌出后,将那些发育不好的深的窝沟封闭上,以预防龋齿的发生。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成功经验了。北京市已经开展此项工作近10年,现在政府免费为儿童提供预防龋齿项目,将有效预防儿童龋齿,使他们受益一生。北京市实施的口腔公共卫生措施,得到了原卫生部的肯定,2007年年底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口腔卫生工作会议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北京市口腔防病中坚持政府主导的工作经验。原卫生部领导和各省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口腔医学专家还分别到北京市朝阳区、怀柔区和北京口腔医院现场参观。此后,北京市根据乳牙龋病上升的趋势,又将预防乳牙龋病的干预措施,即氟化泡沫预防乳牙龋齿项目于2012年纳入到北京市政府实事。

韩永成主任认为,从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中可以看出全民健康的意义。他说,在我从事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近40年中,亲身经历了“人人享有口腔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形成的全过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口腔保健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青少年常年居高不下的龋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北京市逐步开展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针对对人们健康影响最突出的口腔健康问题,开展预防和干预措施,为市民提供免费服务项目。如:为避免牙病的母婴传播提出“不要带着牙病去怀孕”;为有效控制乳牙龋病上升趋势, “免费为幼儿进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为确保儿童新换的恒牙免受龋病, “免费为学龄儿童提供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有效控制中青年人群中广泛流行的牙周疾病,“将洗牙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申请后获得批准 “为低保老人免费镶牙”等专项服务。至此,北京市已经形成了生命全周期口腔保健的卫生保健品牌。

口腔健康专业例11

小白兔从安康一家口腔门诊发展到如今享誉业界的口腔医疗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鸿应本人一直遵循的医者仁心与使命感――既服务病人,也以先行者的姿态,引领并促进整个行业服务水准的升级,真正履行“创一个品牌,推动整个行业,让更多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国际水准的牙科服务”。

如一涓清流注入池塘

十几年前,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比较弱,牙齿出了问题往往捱到疼痛难忍了才去看医生。诊所条件差,技术陈旧落后,“在患者心里,看牙成为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我记得有位老太太来看牙,走进诊所时腿都是哆哆嗦嗦的。”王鸿应回忆。

口腔医学毕业后的8年时间里,王鸿应在北京、广州、西安工作和学习,开始用另一种视角观察这个行业。“民营牙科旧有的服务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嘈杂的诊疗环境,病人无奈的排队等候,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展阻力重重。如何改善就医环境,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国际水准的牙科服务?

经过内心的煎熬与挣扎,创办具有现念的口腔医疗机构的想法日渐强烈。他希望在那里,“有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材料、最温馨的环境,医生们用最温和的态度向顾客传递口腔健康理念,用最轻柔的操作为顾客轻松解决牙齿健康的困扰。”

2002年,王鸿应与同是口腔医生的妻子在老家安康创办自己的门诊,“病人多的看不过来,一年时间我们从6台牙椅增加到20台”。他用一组数据描述了口腔市场的发展前景:在美国每位牙医只需要服务900个人,在中国每4万多人里才有一位牙医,加之老一辈人生活艰苦、口腔保健意识弱,几代人累计的口腔问题要在这个时代集中解决。不均衡的市场供需配比,成为滋养口腔行业蓬勃发展的土壤。

然而,王鸿应并不急于挖井取水,他想的是疏通整个河道。

口腔保健,预防先于治疗

“我是牙医出身,我知道我的顾客需要什么,我们是从口腔科普开始的。”王鸿应说,“13年前,我们用157克的铜版纸四色印刷,印了3万册口腔保健手册发放。有了牙防车后,我们经常去安康周边的镇上做免费的牙齿治疗,还制作了口腔保健的公益宣传片在广场上播放,大家听得特别认真,还有人拿着小本子边看边做笔记。”

不懈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接受过口腔科普教育的安康人民,明显有更强的口腔保健意识。“现在每年来安康小白兔口腔医院做洁牙的顾客,很多都是早期接受过我们做口腔保健宣教的人”。

时至今日,小白兔口腔医院仍然坚持用专业做公益,常年为周边社区民众提供口腔保健公益服务,并且每年携手美国人道主义口腔专家团,为社会上的特需儿童及老人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将口腔健康理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传播给广大民众。

创一个品牌,推动整个行业

“我想用温和、亲切、科学、专业来定义我的牙科。既要用心在牙,更要关怀到人。”这也是王鸿应的经营理念。

“其他诊所还在使用重复消毒的检查盘时,我们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一次性检查盘”,从德国进口最先进的齿科设备,还设立了自己的加工厂。“一般牙齿加工需要时间,病人必须得等。我们白天门诊晚上加工,不仅提高了病人牙齿修复的效率,质量也有了保障,真正实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短短几年间,小白兔在安康就打响了名号。“基本上安康人的牙齿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小白兔。”

2007年,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在陕西省内寻找三家合作单位,小白兔口腔医院是其中之一。正式合作以后,小白兔口腔医院的医疗技术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名医”定期会诊让疑难的病例得到很好的解决,就这样,小白兔口腔医院的医疗技术力量迅速得以提升。

时任安康市卫生局局长的王永清曾评价“小白兔改变了口腔医疗机构旧有的服务模式和操作标准,助力安康口腔行业发展至少提前五年”。

一个好的品牌,必须经得起考验

2009年9月9日西安小白兔口腔医院正式开业,作为西安市第一家民营口腔专科医院,填补了当时西安民营口腔市场的空白。西安市卫生局一位领导说,卫生局成立至今从未批过口腔医院。关于发展前景,王鸿应信心满满,“只要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一定会得到顾客认可”。一开业就购置了25台牙椅,一次性投入1500万,然而,最初三年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口腔医护人员的匮乏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由于王鸿应坚持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材料,医生相应的也需要制定出新的治疗方案,很多医生不习惯新的操作标准。“我们设定的标准大大高于市场标准。比如说根管治疗,在此之前大家用的都是干髓治疗术,把牙神经杀死后放入药物,将坏死的牙神经封存在里面。新技术是把坏死的组织彻底清理干净,再用材料把它完全补实,难度更高,但效果更好。”

但是新材料的成本比常高,有的甚至比旧有材料相差20倍。医生和病人都不接受这样的治疗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使用新材料不计成本,病人也不增加费用。”经过一年的时间,医生习惯了使用新材料也渐渐明白,新技术的品质和治疗效率更高,而对病人来说,则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执医者初心,树百年齿科品牌

在小白兔,新入职的员工会收到一本《小白兔经营哲学》手册。在这本手册里,体现了小白兔核心经营理念:“小白兔作为医疗专业的服务企业,一定要具备医者仁心”,“一切以顾客的立场考虑, 以白衣天使的操守为准绳”,“不诋毁同行、不打虚假广告”,“坚决抵制过度医疗”。 在系统的经营理念引导下,小白兔逐渐形成了“专业标准国际化+经营理念哲学化”双轮驱动,长足发展。

目前,小白兔掌握口腔医疗行业具有国际水准的十大核心技术,300多项专业牙科服务,在西安、咸阳、宝鸡、安康、渭南、商洛和乌鲁木齐等地开设了14家口腔医院和门诊,累计服务顾客逾百万人次,成为民营口腔医疗行业令人尊敬的连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