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8 10:06:47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1

同志们:

国际护理协会确定的2011年护士节的主题是: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引领长期护理。国际护理协会鼓励护士坚持长时间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们全年可通过个人行动和集体活动的方式,将主要工作置于护理慢性病上来。我觉得这个主题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方面,这是从维护人类健康的重点领域出发提出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护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各类癌症、糖尿病、各类精神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及跌倒、骨折导致的伤残、哮喘、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发病人数逐年在增加,给全世界的经济、社会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对慢性病患者加强康复与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社会财富损失,增进家庭与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这些慢性病,还有其他慢性病严重折磨着患者的身心,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做好慢性病的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国际护理学会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引领长期护理”的主题,希望护士们通过个人行动和集体活动的方式,将主要工作置于护理慢性病上来,这无疑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落实这一主题,实施这一行动,我们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体现护理工作者的人生价值?我谈两点想法:

第一,认真指导开展慢性病的自我护理、家庭护理、社区护理。自我护理,是指患者个人应对与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负责。慢性病病人有生理方面的症状、情感压力、人际关系的改变、无助及抑郁等问题,病人的自我管理是满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但是,患者由于自身学识方面的不足,需要护理工作者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护士应当指导患者开展自我护理。家庭护理,是指目前许多慢性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这部分老人需要家庭护理,这就需要家庭中的照料者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这也要求护理工作者帮助病人家属提高护理的能力。社区护理,是指一些慢性病人、晚期癌症病人、伤残康复期病人以及院内急性病人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均可在家中由社区保健人员提供治疗和护理,由此减轻家属的负担。社区护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面向各种人群及家庭。社区责任医生要筛查辖区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家庭访视,提供必要的治疗、护理等。所以护理工作者在这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根据国际护理学会的要求,希望全县护理工作者在慢性病的社区护理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2

同志们:

国际护理协会确定的2011年护士节的主题是: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引领长期护理。国际护理协会鼓励护士坚持长时间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们全年可通过个人行动和集体活动的方式,将主要工作置于护理慢性病上来。我觉得这个主题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方面,这是从维护人类健康的重点领域出发提出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护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各类癌症、糖尿病、各类精神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及跌倒、骨折导致的伤残、哮喘、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发病人数逐年在增加,给全世界的经济、社会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对慢性病患者加强康复与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社会财富损失,增进家庭与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这些慢性病,还有其他慢性病严重折磨着患者的身心,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做好慢性病的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国际护理学会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引领长期护理”的主题,希望护士们通过个人行动和集体活动的方式,将主要工作置于护理慢性病上来,这无疑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落实这一主题,实施这一行动,我们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体现护理工作者的人生价值?我谈两点想法:

第一,认真指导开展慢性病的自我护理、家庭护理、社区护理。自我护理,是指患者个人应对与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负责。慢性病病人有生理方面的症状、情感压力、人际关系的改变、无助及抑郁等问题,病人的自我管理是满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但是,患者由于自身学识方面的不足,需要护理工作者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护士应当指导患者开展自我护理。家庭护理,是指目前许多慢性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这部分老人需要家庭护理,这就需要家庭中的照料者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这也要求护理工作者帮助病人家属提高护理的能力。社区护理,是指一些慢性病人、晚期癌症病人、伤残康复期病人以及院内急性病人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均可在家中由社区保健人员提供治疗和护理,由此减轻家属的负担。社区护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面向各种人群及家庭。社区责任医生要筛查辖区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家庭访视,提供必要的治疗、护理等。所以护理工作者在这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根据国际护理学会的要求,希望全县护理工作者在慢性病的社区护理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3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将慢性病定义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肥胖症、精神病等一系列无传染的疾病。

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已成为引起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慢性病长期的护理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慢性病人的护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长,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以及长期康复运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治疗与护理总是以“救命”为前提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都让其出院休养,但这些病者在健康上存在许多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需要护理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1 如何开展家庭护理

1.1 做好心理疏导

由于慢性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及心理上的压力,长期服药、功能锻炼带来的烦恼,各种合并症带来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对生活失去信心,消极悲观,易于烦躁激怒。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护士应加强护患关系,给患者以鼓励与支持,稳定情绪耐心听其提出的问题,给患者教育指导,解除恐惧焦虑的情绪。并举一些病人康复的例子坚定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1]。

1.2 当健康状况好转时,发动亲属及同事朋友配合患者疾病的康复。

患者康复的进度慢,会出现焦躁情绪,再加上看望的亲友多,导致患者情绪激动和过于劳累,导致病情反复加重,失去康复的信心,不愿继续锻炼。我们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现实,病情恢复来之不易,得病容易去病难,过于求快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时让亲友减少探望次数,不谈及使病人激动的人和事,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总之心理护理就是要善于发现变化,随变化及时予以正确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 情绪,主动配和治疗和护理,对全面的恢复起着重大作用。

2 社区护士对慢性病人实施的护理内容

2.1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是预防及减少身体残疾的发生,维持机体或器官的功能,使病人保持正常生活及社会功能。因此在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病人及家属的积极性,让病人充分参与护理过程。

2.2 保持良好的及防止压疮。社区护士在护理慢性病人时,应让病人保持良好的 身置及姿势,维持关节在一定的功能位置上,避免引起关节畸形,不断活动维持肌肉的张力,防止肌肉萎缩。应定时帮病人翻身,使用预防压疮垫或床,减少舌头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2.3 促进病人的营养是慢性病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注意病人的口味习惯及牙齿状况,使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安排恰当的进食时间与环境,最好在病人心情愉快时让病人自行进食。对过度肥胖的病人,应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病人体重。长期卧床病人易产生骨质疏松,应在饮食中注意钙的平衡。

2.4 加强功能训练。对生活自理障碍的人,应鼓励他们从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做起,着力于对病人进行功能训练,尽量让病人保持自己的 家庭工作及社会角色,使病人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及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帮助病人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自理或谋生。

2.5 病人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受和反应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所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病人对疾病的感受、反应及应对方法,因此社区护士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指导病人及家属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家庭居住现状,改变家庭的居住环境以符合病人 的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及经济能力,向病人介绍急需的居家医疗护理器械。同时告知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应与谁联系,怎样联系转诊体系是什么等。对有残疾的病人,护士要协助家属保护好病人的安全,使病人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达到最大限度的自理。

3 社区护士在慢性病人护理中的作用

3.1 健康教育

社区护士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社区的慢性病人传递有关保健和治疗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识别危害健康、加重病情的危险因素。

3.2 认真评估

社区护士要熟悉各种社区资源,帮助慢性病人和家属加以充分利用。要参加计划筛查等 活动以帮助社区居民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各种慢性病。

3.3 参与科研

社区护士要参与护理科研,探索慢性病人社区护理的规律,用研究结果来指导慢性病的 管理和护理实践。

3.4 参与家庭调试

社区护士要协助慢性病的病人及家庭进行生活调整以适应因疾病引起的情绪反应及对 生活方式的影响。

3.5 提供直接或间接地居家护理

在对慢性病的长期护理中,护士既要根据病人的个人能力,生活方式及所处环境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护理计划,辅导病人家属为病人提供所需的护理,还有让病人参与治疗方案,并一起寻找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例如放松技巧,音乐疗法等,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以便他们能够在家中使用。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4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37-01

随着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病人希望获得优质护理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护理模式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一般的基础护理、责任护理,发展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之路,强调从病人入院时关心、院中的悉心护理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以优化护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在提倡家庭护理的实践中,对于慢性持续性咳嗽患者,治疗后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4]。咳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防御机制。但频繁而长期的咳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反复发作、病人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悲观,同时对治疗缺乏信心,以至产生许多身体和社会心理的并发症,导致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本实验按Dialge提出的标准,选择慢性持续性咳嗽是指持续性时间超过三周,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病员[1]30名,针对治疗慢性持续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以及治疗后实施对症干预的家庭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实验有30名慢性持续性咳嗽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44岁,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咳嗽持续性3周或3周以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有痰或无痰:不伴有咯血:医院胸部X线检查、鼻窦及副鼻窦X线检查、CT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均未见异常,明确诊断为慢性咳嗽病。其中,轻度咳嗽的20例,重度咳嗽的1例,一般的9例。患者平均病程3个月或以上。

1.2病例组成:30名患者中以咳嗽变异型哮喘为主,其次为鼻后滴流综合症和胃食管返流,三者约占85%。还有气管炎症与其他原因的。具体病例组成状况见表1。

2病因分析、治疗与疗效

2.1咳嗽变异性哮喘:本组1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常伴有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在剧烈咳嗽,偶有少量粘痰及胸闷,可因感冒、灰尘、冷空气烟雾刺激等诱发或加重。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和中枢性镇咳剂。

2.2鼻后滴流综合症 本组8例。鼻后滴流综合症通常指鼻腔分泌物到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返流入声门或气管,反复吸入,刺激咽喉部反射,引起慢性咳嗽。由于鼻后滴流综合症常有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或非变应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和鼻息肉等引起。成为非独立性疾病,所以称为鼻后滴流综合症。对鼻咽部病变,可用局部药物治疗,只有明显的急性炎症时,才应用全身性抗生素药物治疗。

2.3胃食管返流疾病(GERD) 本组6例。胃食道返流疾病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胃内的胃酸和其它内容物返流进入气管,引起刺激性咳嗽,常伴有胸骨后烧灼感、咽喉部不适、返酸等[2]。在治疗上,一般首选促进胃动力、H2 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同时配合抗食管返流治疗,少食多餐,高枕卧位,睡前2~3h禁食,避免食用辛辣性及松弛食道下端括约肌的食物,如咖啡、坚果、巧克力等。

2.4气管炎症:本组2例。气管炎症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未能及时控制,逐步发展为慢性持续性咳嗽。在治疗上与哮喘相似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药物;

2.5非特异性咳嗽:本组2例。非特异性咳嗽治疗主要采取降低咳嗽反射阈值;减低呼吸肌收缩强度;减少痰液的粘度。

2.6通过对以上30病例的针对性的治疗,全部病员症状都有效地缓解和痊愈。于是进入具有干预性的家庭护理。

3家庭护理

3.1做好个性护理:建立慢性咳嗽患者个人家庭档案。内容包括:(1)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遗传关系;(2)慢性咳嗽的诱因及如何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花粉、真菌、皮毛、尘螨、食物、药品等,避免冷空气、烟雾的刺激;(3)慢性咳嗽病情家庭护理的实施;(4)采用吸入激素治疗的,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吸入疗法的优点,学会使用吸入工具。(5)指导病人记录慢性咳嗽日记,了解自己慢性咳嗽发作的原因、和规律,从而控制病情发作。(6)电话随访或家庭随访的形式,每周1次,及时判定病情,调整用药剂量。

3.2做好心理疏导: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了解护理对象的心理上与发病有关的问题。对不同的个体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给予理解、安慰、帮助、鼓励和支持等办法,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来对待疾病,以消徐或缓解因病程长、反复发作带给病人的各种心理上的负担和情绪。

3.3做好认知教育,要针对不同病因,对病人和家属作疾病认知教育,宣传相关知识,如疾病性质、发生原因、诱因、治疗以及病愈后等保健护理的宣传。这对需要持续性脱敏治疗的患者十分重要,使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配合治疗,加速病愈。

3.4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包括饮食指导,如饮食宜清淡、可口,营养丰富,多饮水,以利过敏原排除和排痰畅通。对乳制品、碳酸饮料、食色素或含防腐剂的熟制品以及对鱼虾、蟹类过敏人群宜忌食,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3]。建议戒烟,戒烟包括患者与患者家属。要告诉并教会病人对生活的环境作细致反复的调查,确定和避免变应原、刺激物以及职业性致敏物。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当的温湿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病人有充足的休息、睡眠,尤其是病人在缓期解,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

3.5通过治疗后家庭护理干预加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家属的关怀意识,从而保证了治疗的持续性、有效性,从而协助建立良好的家庭。

4小结

慢性咳嗽病的治疗关键是明确病因。本实验的30名患者病例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流综合症和胃食管返流疾病引起慢性咳嗽患者居多,占86.7%。他们引起的慢性咳嗽症状,均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病人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悲观,同时对治疗缺乏信心。而当病程的初期阶段则又重视不够,由于忽略了初始阶段的治疗,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并逐步加重。通过治疗后家庭护理干预加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家属的关怀意识,从而保证了治疗的持续性、有效性。特别是对需要坚持实施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患者,可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了解病人病因,进行针对性干预,协助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条件,给病人提供健康的心理支持。整体护理之路,强调从病人入院时关心、院中的悉心护理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以优化护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Dailge, K.L., M.M. Cloutie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 [J].Clin Pul Med,2000,73(2)134~139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5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属于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是因肺轮廓病变、支气管-肺组织病变,或者是肺动脉血管病变,促使肺循环阻力不断增加,肺动脉表现出高压状态,所导致的右心室肥大的疾病[1]。肺心病,具有病情发展缓慢的特点,早期,以肺、胸部疾病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表现出心功能衰竭,导致肺等器官受到损伤,因而,肺心病后期常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为探究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本院以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包括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5.3±8.92)岁。研究组,包括19例男性与11例男性,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8±9.0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与慢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监测病情: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查看患者是否出现头痛、面色苍白、恶心、意识不清、腹胀等症状,若出现,则说明患者病情可能出现加重,需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②心理护理:肺心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易反复发作,难以达到治愈效果,加之受慢性呼吸衰竭影响,易导致患者产生悲观、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肺心病与慢性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通过成功案例,采用言语、肢体等方式,给予患者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获取患者信任,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与质量工作的开展,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保障。③呼吸道护理:受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疾病特点影响,患者呼吸道易产生大量分泌物,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清除,诱发痰鸣音、窒息,促使患者生命安全遭到威胁。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处于适宜的状态下,定时辅助患者翻身,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分泌物排出。若条件需要,应给予吸痰治疗,避免窒息。针对昏迷患者,应及时将患者口中的痰液与分泌物清除干净,防止不良后果。④饮食指导:针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表现出食欲下降等状态,造成营养不良,降低抗病能力。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做好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多摄取富含蛋白、热量、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每日营养达标。若条件需要,可进行鼻饲,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切勿食用辛辣、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且不得吸烟、喝酒。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呈现出好转趋势,肺功能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指由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以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为划分依据,可将肺心病分为慢性与急性,临床上以慢性肺心病为主[3]。其中,支气管及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因,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较为常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其他器官易受到损伤[4]。近年来,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呼吸衰竭,指基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受到阻碍,致使气体交换无法有序进行,诱发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等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关键因素[5]。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促使临床护理质量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以监测患者病情为出发点,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对症护理,落实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6]。

本次研究以本院于2013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基于随机分组方式作用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0%。

C上所述,针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妙琴.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68例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5,24:3806-3807.

[2]赵月阳.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2:236-238.

[3]陈丽娟.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9:157-158.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6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不完全的可逆气流受限为特点的一种肺部病变,病情进行性加重,患者的肺功能会出现快速降低[1]。肺康复护理是一项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及家庭的综合学科关联的锻炼、教育护理方案,虽无法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但能够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增强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病率及患者住院时间[2],还可消除或缓解患者心理障碍,增强器社会适应能力。本研究收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1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82例,女60例,年龄49~78岁,平均(59.6±8.7)岁。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咳痰、慢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3]。同时,根据排除其他因素或疾病诱发的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病变。

1.2 肺康复护理 肺康复护理内容主要有:(1)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指导: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吸入性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包括吸入性皮质激素、长效抗胆碱能等治疗药物)、肺康复治疗作用及饮食指导的意义。(2)咳嗽及排痰方式:身体保持直立,深吸气后,双手将腹部按压,将上身向前稍倾斜,咳嗽并收缩腹肌,排出肺部深部痰液;(3)指导患者开展耐力及耐寒练习: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开展耐力训练,运动强度一般采取50%~70%的最大耗氧量有氧锻炼项目,20~30 min/次,3~4次/周;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机体抵抗力较差,气温差异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重要诱因,应进行耐寒练习。(4)呼吸肌的锻炼:取直立、端坐,同时深呼吸,吸气的同时提胸、鼓腹,缩唇并慢慢呼气同时收腹,使胸廓下降。呼气长短依患者耐受能力情况,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5)饮食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病变,大部分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让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及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发生几率。(6)心理干预护理:首先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常规评估,对存在轻度心理障碍的患者,可采取启发激励、交流诱导等方式进行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患者,同时开展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及治疗。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测定的呼吸功能指标有:气峰流量(PEF)、一秒率(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检验水准a设定为0.05。

2 结果

2.2 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血气变化 康复护理后,PaO2、SaO2分别是(77.23±7.76)kPa、(93.54±4.72)%明显高于康复护理前的(64.56±6.69)kPa、(83.79±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目前,药物疗法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主要方法,但药物治疗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行性进展,且长期服药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及经济负担。对肺功能开展康复护理,其出发点是从该病发病机制着手,增强肺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本组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开展肺康复护理的主要方式有运动锻炼、呼吸肌训练、健康教育及管理、正确咳嗽、排痰,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干预。其中,运动锻炼是开展肺康复护理的最重要内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程中[5],骨骼肌的功能降低及消耗及心肺功能降低是导致患者运动耐力、活动能力逐渐降低的重要因素,这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将运动康复锻炼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一部分,使其积极参与扫地、种花等较轻的家务,开展各项运动[6-8]。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开展肺的康复护理工作任务艰巨,要对患者合理有效地指导、宣教及管理,每个方面都非常重要,康复护理管理可综合各个环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尽快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丽婵,陈美珠,赵娟娟,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肺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333-334.

[2] 蔡映云,李倬哲,方宗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存质量评估[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4):225-227.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16-17.

[4] Ries A L,Bauldoff G S,Carlin B W,et a1.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oint ACCP/AACVPR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Chest,2007,131(suppl):41-42.

[5] 秦爱琴,吴旭芳,王兰芳.护理随访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15):72-73.

[6] Santiworakul A,Jarungjitaree S,Jalayondeja W,et a1.Effect of lower extremity exercise on muscle strength and physical capacit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J].J Med Assoc Thai,2009,92(4):556-563.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7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chronic prostatiti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barriersSHAO Lingling1, DING Hong2, ZHANG Dong1. 1. Nephrology Department,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2, China; 2. Urology Department,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Methods: 82 patients of chronic prostatiti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s well as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f necessary.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5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80.49%,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Chronic kidney disease; Chronic prostatitis; Mental disorder; Nursing intervention; Antidepressant drugs

【中图分类号】R697+33【文献标志码】A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病因比较复杂,且病程容易反复和迁延[1]。文献报道[2],慢性肾脏病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高发人群,随年龄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肾脏病病理类型是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的主要因素,而且慢性前列腺炎与部分慢性肾脏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还有研究认为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焦虑、恐惧和精神病性等精神症状是该病发生、发展及迁延不愈的一个重要因素[3]。为此,本研究对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的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抽取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历号,双号为观察组和单号为对照组。实验组41例,平均年龄(335±72)岁,两病并发病程(14±11)年。对照组41例,平均年龄(341±64)岁,病程(13±09)年。两组患者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病情及类型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4,5]:症状为尿频、尿急、 尿痛、尿道灼热伴有分泌物溢出,排尿费力,或疲倦乏力、失眠、焦虑等;耻区、会、不适或疼痛、障碍;体征为直肠指检检查前列腺有肿大、压痛或质地稍硬、表面粗糙、中央沟变浅等;B超前列腺有肿大、表面粗糙及光点分布不均匀等。参考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工作组组织撰写的有关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6]:肾脏损伤≥3个月,肾损伤的定义是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病理学异常或肾脏损伤的标记,包括血或尿成分的异常,或影像学检测的异常。

112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在做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时,测试结果证实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症状:焦虑、抑郁、多疑、疲乏、恐怖、失眠多梦等,且心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

113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和目前有意识障碍疾病患者,合并其它疾病如感染、结核、结石、尿道狭窄、神经原性膀胱者、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和中成药治疗,在对慢性肾脏病及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方面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基础生活护理及常规的心理疏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必要时加用抗抑郁药治疗:(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是有不洁性接触史的患者,更应该保护其隐私。每位护士均应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如果患者有焦虑、抑郁等相关情况,应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内心的感受,然后耐心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解除其相关的顾虑。(2)认知干预:由泌尿外科主任、主治医生和护士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制订健康教育表。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讲解反复迁延难治的相关因素。配合治疗详细讲解活动与休息、、饮食、用药方法等注意事项。并且应该有专职护士分次讲解,避免一次灌输过多导致患者不能接受等相关问题,同时应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卡,帮助患者理解。(3)心理干预: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主要的干预方法包括认知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法等。请已治愈的老病人现身说法,交谈自己战胜疾病的心得体会,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主要目的就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让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4)情绪干预:为患者提供一些优美的音乐。使患者的情绪稳定平静,让患者在舒缓柔和的音乐声中接受治疗。并让患者在家坚持听相关音乐。改善患者的情绪。(5)行为干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尽量避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少穿紧身衣裤,经常适度的锻炼,避免久坐或长时间骑车。适当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个人生活卫生,经常洗澡清洗外阴, 生活应有规律,有正确安全的性生活等。(6)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应尽量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 将院外护理知识教会家属尤其是其妻子,给患者良好的情感和心理支持。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1个周,另外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不定期干预,随访时间为3个月。

13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包括:(1)采用病人健康行为问卷调查表,包括病人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有10个问题,分为3个等级(无、偶尔、经常),共 30分[7]。(2)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 NIH-CPSI) [8],包括疼痛、排尿异常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共43分)。CPSI评分疼痛不适与排尿症状评分两项相加范围在0~31分,0~9分为轻度、10~18分为中度、19~31分为重度。总积分越高,患者的危险行为越少,健康行为越强[9]。

14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10,11]制定标准:(1)治愈:与较前症状相比评分减少90%或以上,镜检结果示,白细胞消失或白细胞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CPSI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CPSI 评分低于对照组CPSI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QOL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少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相对良性的疾病[12],但若未能及时有效诊治,均可导致病情恶化或随病程迁延,而慢性前列腺炎也是医生与患者所公认的难治性疾病[13]。邱晓剑等[14]对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伴慢性前列腺炎的慢性肾脏病者年龄较大,多为已婚,半数伴大量蛋白尿,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慢性前列腺炎可能造成某些慢性肾脏病患者慢性化改变。慢性前列腺炎病常规治疗起效慢,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15]。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由于文化水平和对医学知识不够了解,常误认为前列腺炎是性传播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大[16]。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会引起患者下降和减退,严重影响其生理及心理健康。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亦即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是一个多维的主观的综合评价指标[17,18]。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关研究表明[19,20],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心理症状, 心理压力因素是该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和中成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必要时加用抑郁药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少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可能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不良行为,有利于患者更好治疗。提示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对治愈该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果还显示,实验组CPS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PSI 评分,差异显著。此外,干预后的实验组QOL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说明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显著作用。

综上,对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病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前列腺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吟,林仕英,王艳芳,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及途径需求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10,9(6):4-6.

[2]庄永泽,邱哓剑,杨家辉,等.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11):648-651.

[3]刘宁,秦素,王万东.慢性前列腺炎并发症及治疗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0,14 (13):405-407.

[4]Hochreiter W,Ludwig M,Weidner W,et al.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The German Version.Urologe A. 2001 ,40(1):16-17.

[5]徐建春,卢启明,付立杰,等. 前列解毒胶囊联合芦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16(2):183-186.

[6]Eckardt KU,Berns JS,Rocco MV,et al.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KD: the debate should be about patient prognosis--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KDOQI and KDIGO.Am J Kidney Dis. 2009 ,53(6):915-920.

[7]王权胜,宾彬,唐乾利,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干预(附87例报告).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6):562-563.

[8]王建新,高佃军.心理干预疗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15(4):297-299.

[9]黎池宋.护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64-65.

[10]周寅翼.慢性前列腺炎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小结.中医药导报,2012,18(2):99-101.

[11]王玲,达建萍,吴培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护理.中国性科学,2012,21(5):6-8.

[12]Anderson J,Glynn LG. Definit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measurement of kidney function in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1 ,26(9):2793-2798.

[13]翟亚春.慢性前列腺炎诊疗难点与对策.中国男科学杂志,2013,27(11):71-72.

[14]邱晓剑,庄永泽,杨家辉.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7):603-605.

[15]余娥娟,严雪珍,刘铁梅.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200例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77-78.

[16]庞军,青梓谦,肖敏.心理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2(05):565-567.

[17]陈腊金.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6):197-198.

[18]朱少红,陈景宇,谢进东,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09-111.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8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而慢性传染病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病患群体,由于疾病本身的传染性,治疗时间长,他们的内心非常的敏感脆弱,所以对于这个群体,要更多的注意他们的心理。我科一年来,医治慢性传染病病人500例,随机选择100名病人进行调查,现就其心理特点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的500例病人中随机选择100名进行调查,近95%有心理异常。其中结核病28例,肝炎62例,其他10例。年龄14岁-82岁,职业为个体户、农民、职员、工人、学生。

2 心理特点

2.1 恐惧、焦虑,极度敏感 慢性传染病病人的恐惧、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为了防止传染病菌的传播,有的要对传染病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而有的病人不能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感到自己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治疗和康复。

2.2 孤独寂寞,抑郁自卑 慢性传染病病人需要适当休息,如果病情严重时,还需要长期休息,暂不能上班,同家人亲友隔离的时间长,病人会产生失落感。慢性传染病人担心有传染性,会传染给亲友,在前来探视的亲友面前,总是谨小慎微,自尊心极强,害怕别人瞧不起。病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摩别人尤其是家医生、护士、亲友谈话的含义,不愿意与周围人交往。因此渴望亲友的陪伴,盼望早日痊愈,尽快回到正常的环境中去参加社会活动。

2.3 焦虑急躁,悲观绝望 亲友的有意无意的疏远,加上长期接受治疗,注射服药的痛苦,多数病人有焦虑反应。慢性传染病病情反复,长期或多次住院,由于病痛的长期折磨,经济难以承受,面对家人有内疚感,造成思想负担严重,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而且看病费用不能得到保证给病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病人的情绪变得异常悲观绝望,主要表现为言寡行独,抑郁苦闷,经常被失望无援及孤立凄凉的情感所困扰,对事业和生活失去信心,精神上感到非常痛苦。

2.4 不安全感和放任心理 有的慢性传染病病人在住院期间会害怕再感染上其他的传染病,因此而过分小心谨慎,过分疑虑,不敢活动,不敢接触室内的各种物品。而有的病人则不了解疾病的传染性,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现为生活随意,不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随意互窜病房等。

3 护 理

3.1 热情主动接待病人入院,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护患间最初的信任格局。耐心、详细地为病人进行各种讲解,劝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护士的言行要让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敬,做某项处理时,注意讲清楚目的和意义,尽量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猜疑。有的慢性传染病病人被隔离,与社会交往减少,所以护理病人时,密切护患关系更为重要,使他们感到医护人员是精神上的依靠。

3.2 对于恐惧、焦虑、敏感的病人忌谈论各种不良预后以及某人得此病去世等。并向病人介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隔离时间及隔离治疗的意义。使病人意识到治疗期间采取隔离防护措施的必要性,而非冷淡与歧视。

3.3 对于孤独寂寞,抑郁自卑的病人,护士应该主动亲近,多与病人交谈,尊重病人。可组织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如读书、看报、听音乐或散步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知家人多来看望。用通俗的语言来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使病人消除自卑感,积极配合治疗。

3.4 对于焦虑急躁,悲观绝望的病人,尽量把年龄、文化、社会层次相近的安排在同一病室里,他们在一起,有共同语言,可激发生活的乐趣,劝导他们真正接纳疾病并且认真地对待它,同时还要做好家属及单位的工作,妥善解决病人所担心的人和事,使其能安心治疗和护理。

3.5 对于有不安全感和放任心理的病人,要多次与病人进行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要有忘我奉献、无私无畏的精神。在与慢性传染病病人的沟通中,护理人员要有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掌握病情及其变化。对于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不同心理特点,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给予病人心理安慰,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才能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最佳效果,使其早日康复。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9

在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病情复杂、病程长、伴有多种并发症等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均有造成影响的可能性[1]。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老年患者年龄偏大,身体机能减退,免疫能力下降,多合并症,消极情绪诸多。

1 临床资料

选取的55例患者均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51~65岁,病程10个月~5年,基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38例,支气管扩张10例,支气管哮喘7例。经精心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除1例患者因病情突然严重转至其他医院外,其他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达96.4%。

2 护理方法

2.1基础护理 热情接待每一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称呼其大爷、大妈来快速拉近护患关系。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通风换气和消毒,对病房温湿度等加以合理的调整,允许患者摆放个人物品。冬天时,给予患者保暖措施;夏天时,注意防暑,使患者可以感受到温馨、舒适之感。在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掌握老年患者的作息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其采取相应的,确保其可以处于舒适状态。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患者出现坠床等情况。若需要进行静脉输液,要对输液速度加以严格的控制,避免造成消极影响。口服药物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随时提醒患者用药,也提醒患者不要任意减少或增加药物的剂量,必要时做好标记,以免出现漏服、错服等情况。对患者的用药反应加以严密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加以处理[2]。

2.2病情观察 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在巡视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精神变化,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痰液等加以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在巡视的过程中,多给予老年患者一声问候和关心,使患者可以随时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的关心,使其消极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缓解。

2.3心理护理 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迅速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加以捕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情绪波动大等情况,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向其解释疾病的发生、治疗方法等,向其举一些经治疗获得有效疗效的病例,并耐心解答老年患者的疑问,使其真正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的重视和关心,使其愿意听从护理人员的建议。同时,鼓励家属从生活上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照顾,多抽出时间陪伴患者;从情感上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支持,使患者可以从中获取力量,重塑治疗的信心。

2.4呼吸道护理 将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释清楚,及时协助他们将痰液排出,可以对其实施拍背、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这样都有助于顺利将痰液排出。对于无法顺利将痰液排出的患者,对其进行吸痰操作,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准确、轻柔的动作进行吸痰操作,确保每次吸痰时间

2.5饮食指导 通过口头讲解等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将科学饮食对病情的恢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向患者解释清楚,指导其要少食多餐,不要出现过饱或者过饿的情况;要对水和钠盐的摄入量加以严格的控制;增加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量;不要食用生、冷、硬、辛辣性食物。同时,还要将吸烟、喝酒对治疗的消极影响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清楚,在与家属的共同监督下指导患者禁烟禁酒[4]。

2.6并发症护理 对患者心电波形加以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反映给医生,协助医生加以处理,以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加以有效控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加以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黑便、呕血、循环血量降低、脉搏细速等情况时,及时加以处理,以便对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加以有效的预防。为了对休克的发生加以有效的预防,注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加以严密的观察,一旦有血压下降、四肢冰冷、发绀有所加重等情况时,要考虑有休克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加以处理。

3 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反复等特点,一旦老年患者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则其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等均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此类患者,固然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治疗,但是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也不容忽视[5]。对此,本院在掌握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了全方位的满足。因护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老年患者的特点,将人文关怀渗透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使得老年患者更容易配合护理工作,提高了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针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孔晓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3):97-98.

[2]韩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08):95-96.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2月-2016.11月间收治11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41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48-72岁间,平均为(60.1±8.3)岁,病程时间在2-7年间,平均为(4.8±1.2)年;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17例,年龄在49-73岁间,平均为(60.6±8.0)岁,病程时间在2-8年间,平均为(5.0±1.3)年。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疾病一般护理服务,包括针对入院后患者积极评估其病情变化,登记基础体征,询问家属病史,检查肺功能表现,遵医嘱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加强巡视,监测病情变化,提供温馨舒适病室环境,了解患者吸烟史,劝诫患者戒烟限酒,指导患者学习有效排痰技巧,进行生活护理指导。

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服务,包括:㈠基础护理同对照组,心理干预:护士评估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对于合并焦虑情绪患者,积极疏导,根据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供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资料等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鼓励患者积极倾诉,护士耐心倾听,主动关心患者,提供生活协助。㈡生活干预:护士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进行饮食指导,告知饮食应坚持低盐、清淡、少油、优质蛋白原则,多进食蔬菜与水果,每周保持合理运动,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骑自行车、散步等。㈢出院指导:护士为患者制定院外运动计划,发放服药指导卡,与家属保持联系,嘱咐家属积极监督患者完成运动及每日按时按量服药,重点加强生活护理[3]。

1.3 观察指标

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生活护理、用药、运动干预等,于出院前1日发放,指标包括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

2.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复发率

出院后一年内,φ兆榛颊呒膊「捶⒙饰8例(14.04%),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例(5.26%),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421,P=0.036)。

2.2 满意度评估

3.讨论

3.1 护士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均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病程均较长,导致此种疾病复发主要危险因素与患者存在吸烟史、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积极针对危险因素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与入院患者保持密切交流,了解其过往病史及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现状等,护士评估可能威胁疾病治疗效果及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制定健康宣教计划。

护士重点为患者介绍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疾病发病原因、病理发展过程、疾病对机体危害性,利用多媒体视频放映、宣传海报、手册、口头宣教等方式加深患者印象,提高认知能力。护士定期组织科室同类型疾病患者参与健康讲座,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共同参与,重点宣教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预后的不良影响。护士联合家属共同监督患者戒烟,加强生活协助指导措施,包括鼓励患者保持良好休息,每周陪伴患者进行适量活动,重点加强出院指导,护士每周为患者提供电话随访一次,询问患者日常生活及服药情况,及时解答相关问题,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疾病复发率[5-6]。

综上所述,护士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患者出院后一年疾病复发率较低。

参考文献

[1]周爱民,刘旭晨.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14-216.

[2]郑佳.综合性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1-3.

[3]王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183-184.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例11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a)-134-02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临床上老年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众所周知,老年人的健康是相对的健康,由于他们不同的病情、社会地位、职业、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形成了多种心理特点。而心理健康是促进老年慢性病恢复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特点因病施护,从而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促进其早日康复。

1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

多数老年患者因身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并反复发作而住院治疗,而老年人的应激能力、承受心理负担和压力的能力都有所降低,当生活中遇到各种事件或挫折时所产生的情绪反映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1],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敏感性降低、睡眠不稳、对他人缺乏宽容性、固执己见、好恭维服从、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关心。由于离开了工作岗位,社交范围明显缩小,缺乏倾诉对象,收入减少,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对周围事物均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使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变,故易产生孤独、寂寞、失落、自卑感。而且老年人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对住院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上医疗费用问题,老年人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患者依赖心理极强,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也要靠别人来做,情感脆弱。以上这些心理问题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极为不利。

2 护理对策[2-4]

老年人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优良的传统,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心身功能会逐渐走向衰亡。使老年人尽量地能自理,保持其人性的尊严,走向人生的终点,是老年人护理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促进老年人恢复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以维持老年人的身心最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1 消除焦虑、不安情绪

老年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多由生活秩序改变而引起。因此护士应及时了解他们的个性、爱好、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主动热情地迎接他们,耐心细致地介绍病房环境、床位医生、护士、规章制度,重视对患者的第一声问候,关心患者的第1顿饭菜、第1次服药、第1次注射、第1夜睡眠、第1次检查,采取不同方式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利用语言技巧和实际行动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2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合理安排病房

应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整洁;光线、温度适宜;通道畅通;警示标志明显;病房设施完好适用,给患者带来安全和满足感。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爱好等情况安排病床,避免患者因生活方式上的较大差异而在心理上产生不良反应。

2.3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成功心理护理的前提

对待老年患者应耐心、态度诚恳而温和、言语亲切、称呼恰当。对有些在职期间是领导干部的患者,特别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尊重,自尊心极强,敏感、多疑。对待这些患者,护士可以称呼其在职期间的头衔以满足其自尊心,说话时声音要大而不急,回答询问要有条有理,倾听时要注意力集中,保持恰当的距离,对老人的健忘和唠叨要给予谅解,不可表现出厌烦情绪。要多到患者身边,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只有通过这样细致的工作,老人才会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忧虑向护士倾吐,护士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做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年慢性疾病病程长、恢复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大多数老人对慢性病的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都了解甚少,从而易使老年患者思想负担加重,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不愿继续接受治疗和护理,产生抑郁、烦躁不安的心理。因此,健康教育也成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每日讲解一些有关疾病、预防保健和用药的知识,内容不宜过多,不能生搬硬套,言语要通俗易懂,多利用一些图片资料,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尽量不使用医学术语;对一些不易理解的内容,应举例说明;讲话速度要慢,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通过交流,引导老年人正确评价自身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教会老人自我疏导、自我放松的方法,解除心理压力,延缓病程进展。

2.5 重视非语言沟通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护士的仪表会影响患者对护士的认识,因此护士应保持整洁、美观、朴实、大方的外表;患者还会关注护士的面部表情,并将它与自己的病情或需要相联系,因此当护士面对患者时,应控制自己的紧张、厌烦、害怕等表情,举止大方、文雅、面带微笑、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会给患者带来亲切、舒适、安全感,相反动作幅度过大、面部表情过于丰富、手势过多等都会给患者以粗俗的感觉,继而不愿与护士沟通;身体的姿态同样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身体状况,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姿态来收集有用的信息,为诊断、护理提供依据,同样护士的姿态也应得体、大方,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沟通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还必须注意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调高而急会让患者感到你的急躁和不耐烦,由此而产生恐惧、不安等对治疗不利的心理;相反,语调舒缓平和,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和信任。

综上所述,护士在护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老年人心理状态这个关键因素,关注、尊重、理解、爱护老人,根据老年人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帮助老年人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殷磊.老年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

[2]刘素波,韩书芝.减轻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进展[J].河北医药,2008,31(18):2480-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