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学的就业

经济学的就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8 10:52:04

经济学的就业

经济学的就业例1

一、就业难与就业歧视

由于高校扩招,2003年毕业生就业难便开始出现,2003―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12万、280万、338万、 413万、495万、559万、611万、631万、660万、680万和699万。2013年更是被冠以“最难就业年”的称号,事实上,2014年形势亦不容乐观,预计届时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高达727万人,堪称“更难就业年”。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确保就业公平关系重大。在劳动力市场买方市场之下,除了就业中的“代际传递效益”现象让无家庭背景的学生输在就业起跑线上之外,另一个不公平的显著表现就是就业歧视。针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比较突出的是户籍歧视、经验歧视和学历歧视。

二、户籍歧视及其经济学分析

户籍歧视有多种表现形式,应届毕业生群体主要因不满足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具有本地户籍”而遭遇户籍歧视。户籍歧视的根源于把户籍与就业、教育及各种社会福利挂钩的户籍制度,它阻碍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使得没有取得本地户籍的学生在应聘时遭到不平等待遇。

对用人单位而言,短期来看,户籍制度的限制为其带廉价劳动力,有助于企业赢得低成本优势。

三、经验歧视及其经济学分析

应届高校毕业生群体的最弱势特征就是无经验。对多数大学毕业生而言,历经十三载寒窗以及中、高招的筛选,方才进入大学并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三四年时间恰学有所成便进入求职的队伍里,基本上是没有相关经验可谈的。然而企业却动辄声明要求:工作经验三年以上,这着实令应届毕业生望而却步。

企业之所以歧视应届高校毕业生,究其因是不愿承其所附带的培训成本。这些成本至少来自四个方面:第一,直接货币成本,包括支付给训练者的费用及培训过程中所耗物资的费用。第二,利用资本设备和有经验的雇员从事非正式培训的间接或机会成本。第三,受训者时间的间接或机会成本。第四,风险成本,由于培训具有外部性,员工受培训后可能会跳槽到其他待遇更好的企业。

四、学历歧视及其经济学分析

高校毕业生遭遇的学历歧视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些用人单位只招收或优先招收211、985院校的毕业生。二是,第一学历歧视,如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重点大学且和最高学历的专业一致等等。

学历歧视实际上扩大了高考的“一考定终身”效应,严重损害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于许多用人单位提出的“211”、“422(本科211+硕士211)”、“633(本科211+硕士211+博士211)”等苛刻要求,不但打击了非211学生的求职信心,也影响了他们继续深造的热情,甚至触及部分高中生权衡高考得失。从长远来看,学历歧视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端人才的培养。

五、结论和对策建议

只有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质量。

首先,从国家层面上讲。一是要尽快健全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出台《公平就业法》以及扩大《劳动法》中对于就业歧视的认定范围,使得相关就业歧视有法可依。二是要限制高校扩招规模,调节不同层次高校的扩招比例,量力扩招才是上策。三是要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引导用人单位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

第二,从市场层面上讲。传统的“大而杂”招聘会往往演变成用人单位的形象工程,带着广告色彩。因此,应建立和形成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对招聘工作进行专业化分工,确保招聘渠道畅通。

第三,从企业层面上讲。应加强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完善行业发展对专业性人才需求的技能标准。

第四,从高校的层面来讲。要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实用性改革,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最后,从毕业生个人来讲。要学会以积极思维、乐观归因、发挥优势、提前准备、寻求支持等健康的压力应对方式,提高抗压能力,参加社会实践,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就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培养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伊兰伯格・史密斯 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蔡 都阳 高文书 王美艳 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孙阳春 曾柳 户籍歧视下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管理观察[J],2009,(5)。

经济学的就业例2

1 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创建

庞大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经济困难毕业生属于高校里的就业弱势群体,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创建,他们的成功就业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因此,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检验高校就业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经济困难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25%,在毕业生群体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通过多方努力,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确保经济困难学生100%就业,不仅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高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受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由于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一方面,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往年部分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累积起来,2013年有超过7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另一方面,也是主因,就是结构性过剩,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及所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能很好衔接,甚至是脱节的。专业设置赶新潮,讲授内容已过时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2.2 自卑心理导致就业时难以做到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偏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承受着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这一群体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他们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比民办本科、大专生高,求职意向往往表现出首选“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的“三大”和追求“高稳定、高地位、高收入”的“三高”特点。此外,由于从小物质生活匮乏,部分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希望大学毕业之后能出人头地,这种心理又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时期望值过高,大多青睐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这种期望值与社会对应届大学生的承认度其实是不成比例的。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有的工作招不到人,有的工作很多人打破头去抢”。一直以来,有很多人都在说大学生应该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但在实际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如何避免眼高手低,做到正确定位自己,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当重视的问题。

2.3 综合能力的欠缺削弱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大多来自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农村或中西部偏远地区,在入学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就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概而言之,他们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造成了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在择业上的不平等。

2.4 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根据某知名社会调查机构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的跟踪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高职高专“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43%、本科为47%;硕士“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签约率为35%。结果显示,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有实习或工作经验者签约率较高。

与有工作经历者相比,经验不足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中小型企业由于一时的经营困难,急于

聘某一方面能立即胜任岗位的“能人”,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殊不知,工作经验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的潜力和可塑性都比较强,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培训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3 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帮扶举措

3.1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宣传教育,确保校园的和谐稳定。要及时、准确地宣传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工作成效以及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对表现出众、自强不息、获得荣誉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如通过校园网、校报、橱窗、微博、讲座等方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挫折,放眼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形成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积极态度。

3.2 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择业能力

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加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一系列菜单式的就业培训讲座,赋予同学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丰富的、有针对性的讲座能够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且往往能够收到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效果。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一对一”、“面对面”、“过关式”的就业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友回访”、“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提供经济困难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业观、择业观。

【参考文献】

[1]邓飚,杨大富.浅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经济学的就业例3

一、导言

在劳动力资源中,高校毕业生是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但现实情况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已不存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日益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大学生的价值。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当今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就业市场中的各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1.均衡状态模型的建立

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是瞬间完成的,其调整时间为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是通过劳动力需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不受外力影响干扰。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有关数据表明,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量从2002年的134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448万人,同时期研究生教育毕业生从8.1万人增长到31万人。毕业生数量在5年间增长了三倍多。而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数量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幅,这点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1)基本状态描述

由于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因素极为复杂,完全揭示它们对供求的影响并不容易,在此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仅设定市场工资率是影响供求的唯一因素,则供给S和需求D都是工资率的函数。

图中,横轴代表就业L,纵轴代表工资率W,D为企业需求毕业生曲线,S为毕业生供给曲线。当工资率为We时,以We作为供给价格的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能够实现就业,以We作为需求价格的企业能够雇用到所需劳动力,此时,供给的决策主体获得最大效用;需求方满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此时,E为均衡点,由此形成的We和L为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2)弹性大小的确定

劳动力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称为需求(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需求(供给)弹性。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呈反向关系,因此需求弹性为负。劳动力供给量与工资率呈正向关系,其为正值。

由于劳动力需求曲线都是在同一市场上无数企业需求曲线的叠加,有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求多,有的需求少,因此叠加后其曲线较为平缓。

2.经济学分析

(1)起薪点下降

劳动力需求D与劳动力供给S共同决定均衡工资We,均衡就业量为L。在工资率不变条件下,其他因素的制约变化会引起劳动力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现假定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基本均衡的。由于受到高校连年扩招的影响,使得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发生移动。但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无大幅度增加,表现为基本稳定,因此,假定需求不发生变化。此时,均衡工资We已经不再是均衡的了,在We水平下,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在需求和供给的作用下,特别是对就业机会的竞争条件下,会导致工资率W从We开始下降,在D和S1相交的E1点供求重新处于均衡,A点沿曲线S1向左下,E点沿需求曲线向右下运动,供求的运动趋向于均衡点E1形成新的均衡。由此,新的工资W1小于We,表现为起薪点的下降。

(2)就业率基本稳定下的就业量增加

在均衡工资率下降过程中,均衡就业量也从L变动到L1,均衡就业量得到了增加。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虽然面临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扩招带来毕业生人数大增的双重挑战,“十五”期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稳定在70%以上。2005年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2.6%。应该看到,在毕业生数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数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3)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的变化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各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毕业生们也在逐步调整心态,重新认识并定位自己,对初次就业的薪酬期望值已经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另外,随着博士、硕士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近几年也出现了博士生挤压硕士生、硕士生挤压本科生的就业现象。因此,由于毕业生自身内部原因以及外部等原因的综合作用,整个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必将表现的平缓,如图所示,S移动到S2。

(4)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校别、地域、性别、文凭或证书等方面的歧视现象,究其原因是存在利益考虑。比如女性毕业生在婚育期间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工作。而企业在此期间不能降低她们的工资待遇标准,而且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为此不得不进行暂时性的调整。相比之下,招用男性毕业生就会省去时间和资金成本。

(5)政府作用的体现

出于对各自收益成本的考虑,毕业生对预期薪酬的降低速度要迟缓于企业起薪点的降低速度,二者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如图所示,此时We是毕业生调整后的薪酬期望值,在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受到人力资本投资作用的影响,毕业生预期薪酬的期望值基本维持在We不变,此时毕业生供给量为L3,而企业需求不发生变化时,企业需求量为L,两者之间就会造成L―L3的就业缺口,使得毕业生大量出现失业。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就业调整,使企业扩大需求量,使企业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研究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毕业生正确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做好自我定位。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信息需求、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完整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加大对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工作。

2.政府部门应该做好政策的贯彻、修订与完善工作

(1)就业政策的贯彻与完善。在进一步落实完善当前毕业生有关就业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部门以及各级管理部门还应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有关毕业生就业规定进行修订完善。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安全阀。对暂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险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经济学的就业例4

一、行为经济学相关概念

1.后悔最小化与偏差行为经济学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与预期效用理论在分析人类行为时所采用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不同,心理学中的前景理论假设人的行为目标是实现预期后悔最小化。大学生选择何种职业、在哪里就业,实际是为了实现后悔最小化,而非效用最大化。人们择业、婚姻、购买商品、投资活动等行为,往往是为了实现将来“我不后悔”,即后悔最小化。大学生之所以向往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工作,是因为这些城市能提供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就业机会较多、收入较高。如果没有在这些城市的工作经历,他们会觉得“较为后悔”。后悔成为心理偏差基础。为实现后悔最小化,人们总是努力寻找证实性信息而隐瞒非证实性信息,当其他人做出相同决策时,自己感到非常愉快。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心理因素往往会对人们的行为决策产生很大影响,造成事后聪明、推断偏差;、乐观、维持现状、损失厌恶心理、从众心理[1]等认知偏差。其中“维持现状偏差”对人们的日常活动影响甚大。一些人安于现状,当出现偏离现状趋势时,他们总是不断地对这种偏离加以修正。人们喜欢选择一个参照点作为参考标准,评价自己所处环境。依照参照点考察得失。喜欢维持现状,是“前景理论”最核心内容之一。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可概括为:认知偏差®非理®决策偏差®大学生就业难。2.过度自信当人们夸大自己的预测能力,忽视偶然因素或外部环境影响时,就会产生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一般因自我归因及事后聪明而增强。自我归因将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事后聪明是指事后选择性回忆证实性信息,隐瞒非证实性信息,从而高估自己的“先见之明”能力。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2]。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主要集中在过度自信上。为了实现后悔最小化,他们往往以受人尊重、工作地点在大城市、收入高的职业为追求目标。就业决策中,过度自信的大学生普遍低估就业市场所隐藏的风险,对未来就业的“净现值”明显估计过高,容易在择业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状况。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实际是大学生择业中难以对职业、收入、工作地点和工作压力等选项权衡抉择,很难找到各方面都符合自己预期工作的结果。3.羊群行为人们模仿其他人的决策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为降低社会压力的影响,个人往往将自己隐藏于人群中,以此获得安全感,这就是羊群行为的典型特征。在大学校园,住在同一栋宿舍楼里的相同或相似专业的学生会无数次讨论就业话题。特别是当工作地点较好、职业受人尊重、收入较高等决定大学生首次就业成败时,更容易造成他们模仿他人行为做出择业决策,从而产生羊群行为。当后悔和羊群行为相结合时,大学生就业难就更为突出。中国目前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学生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普遍认为,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更有利于自己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发展。为实现后悔最小化,在“头羊”带领下,争相选择到“北上广深”及其他中心城市、核心城市求职,这些城市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4.群体思维当个人试图与组织保持一致,不加批评地接受组织观点和行动时,群体思维就会发生。专家往往倾向于群体思维,他们会表达相同观点,重复同样论述,因为他们大多从其他专家那里获取有限信息,这些信息在专家之间反复利用。大学生就业往往以同样的职业请咨询老师给出就业建议,做出择业决策。而职业咨询老师一般以就业调查报告为基础给出就业建议。一旦某种择业倾向被大学毕业生牢固持有,这种观念就会自我增强和接受。5.过分外推倾向过分外推倾向突出反映在大学生择业预期方面。大学生喜欢听好新闻和消息,因为意味着就业形势较好,能找到较理想工作的机会增加。他们大多倾向于在经济繁荣时听好新闻和消息,生怕坏消息会对就业预期产生不利影响。而经济萧条时倾向于对坏新闻和消息习以为常,将就业前景不乐观看成常态,而对好新闻和消息则视而不见。这种过分外推倾向放大了大学生就业率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当作为不同个体的大学生择业决策趋同时,容易产生就业期望值对接错位:大学生普遍希望获得稳定工作,但近年来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他们期望“专业对口”,从事理论性较强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则更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他们在工资待遇上希望与期望值匹配,而用人单位则希望节省开支聘用可直接创造财富的员工。这种期望值对接错位将继续影响大学生实际就业率的提高。

经济学的就业例5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入学人数从1999年的108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6年增长了4倍多: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04年的19%。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随着1999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2001年为70%,2002为65%,2003年初一次性就业率仅为50%。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开始为寻找一份工作而奔波。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也有人认为政府的就业政策不理想等等。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与其价格即工资正相关,劳动的需求与工资的高低负相关。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大学生的就业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在图中SQ,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垂线,其位置取决于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由于当年的毕业生数量一定,因此SQ5垂直于横轴,因为这一数量与工资无关。同时。有一条正斜率的斜线S0E,这条斜线表明:随着工资的降低,将有一批毕业生退出就业队伍,即自愿失业。自愿失业的大小取决于劳动供给的弹性。工资越低,自愿失业的毕业生数就越大(当工资为W0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3,当工资为W2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2)。在图中,当工资为W2时。劳动力市场实现了无失业的均衡,即充分就业。此时劳动的供给等于劳动的需求Q5。当工资处于W0时劳动力市场也是均衡的。这时,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均为Q3。但是,此时存在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数量为Q5~Q3。当劳动力的工资为W1时,劳动的供给为Q4,劳动力的需求为Q1,此时存在Q4~Q1,量的非自愿失业,以及O5~Q4的自愿失业。这也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这些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未达到W0。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预期工资是2140.6元,较2004年毕业生的实际起薪1500元,预期工资高估了40%。这个数字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目前,用人单位的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大学生薪酬预期过高的事实。

然而,供求规律能否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W0,实现市场出清。非自愿失业者充分就业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推崇,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把进大学当成人生成功的开始。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就业市场的信息也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滞后,他们的预期薪酬一直较高。一旦到了就业市场,发现单位开出的薪酬低于自己的预期。则心理失衡,结果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接受薪酬低于期待视野中的工作。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上大学所付出的沉淀成本缺乏正确的认识。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军训费、为找工作所支付的成本等等;另一类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即因为上大学而放弃从事劳动而失去的收入。这两项成本之和不少于7~8万元。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需求方面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从DE移到D1,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从需求函数的构成看。需求函数是由工资、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变量构成。其函数表达为:Dl=D(W、r、s,…)。其中DL表示劳动需求量。w表示工资率,r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产业结构。在这些变量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的进程正相关,因此要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虽然我国的GDP已连续十几年在高位运行,但是,如果政府能采取更坚决的政策措施,如打破行业、地区垄断。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等。提高GDP增长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调整产业结构也是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措施之一。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现在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称。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后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图2上看,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使需求曲线大幅度右移。提高就业率。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看,最近几年工资率已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但大学生的就业率不升反降,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矫正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呢?

1.虽然最近几年工资降低很大,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庞大,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又加入了就业大军,这些积累性的矛盾。导致有限的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供给显得力不从心,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如图2所示:虽然工资水平从W0下降到W2,但是由于供给从S增加到S1,所以仍然存在Ec量的非自愿失业。如果考虑

到需求的增加,如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则BC量的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只有当工资下降到W1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市场力量来推动工资的降低,同时在某些专业的招生上要限制数量,减少供给。

2.持续的经济增长虽然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面对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3.从产业结构特点看,根据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型(人均收入在600~1000美元之间),我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缺口在17%左右,从业劳动力缺口12%左右。由于其份额有限,且就业率不高,所以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第三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供给方面

从供给方面看,与需求曲线不一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能通过其它的措施来直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1.改变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大的刚性(特别是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高校),有些专业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市场对这些专业已没有需求,但这些专业还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国贸、保险等,各个高校纷纷设立这些专业,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虽然工资一降再降,失业仍然严重。同时,由于就业市场存在逆向选择机制,使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如信息、心理咨询、网络安全等。由于这些课程的专业性强,许多高校缺乏必要的教师而无法开设这些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结果出现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型失业。

经济学的就业例6

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力的质量,而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之一,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随着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劳动力被不断解放,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都在不断减少劳动力需求,只有作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第三产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因此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

一、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规模

经济快速发展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的发展必然要以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因此,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学生的规模,待就业的大学生就会越多,就业规模扩大。

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层次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意味着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给力量,培养的人才可能并不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层次,从而造成社会的结构性失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滞后性,高校开设的专业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结构调整,而高校对于专业的调整以及人才的培养存在滞后性,不能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几年,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还有待提升。另外,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对于管理型以及服务型人才需求扩大,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层次也必然受到影响。

三、经济收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经济学的就业例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开发也越演越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开发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高校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为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辩证关系,因此,人才战略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首要战略。“至2010年,经济区体制内人才年均增长3.13%,体制外人才年均增长17.4%,全社会人才总量达115万人左右。至2015年,经济区体制内人才年均增长2.79%,体制外人才年均增长14.13%,全社会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左右。”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今社会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一、就业区域流向影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唯一的沿海经济开发区,主要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大城市为中心以及玉林、崇左两个市为物流中心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形成“4+2”的区域经济模式。区域性是北部湾的首要特性,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人才的引进,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流向。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性显得尤为突出。从功能定位角度看,广西北部湾要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发展前景无限;从政策角度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被纳入国家战略,国家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支持,自治区也出台相应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政策支柱坚定有力;从个人发展角度看,经济区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能够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个人发展空间广阔。综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位置、功能定位、发展前景、政策支持和个人发展空间角度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巨大的区域吸引力,影响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流向。

二、就业人才影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对就业人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技能的三高人才将成为经济区发展的新需求。依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当前大学生就业将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人才的影响。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大学本科人才快速增长,大学专科人才增长相对平稳,而中专、高中及以下人才所占比重下降。”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借“十二五”规划之契机,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充分发挥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这不仅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显示,国际贸易人才、金融管理人才、海洋产业人才、会展策划人才、物流管理人才、旅游管理人才、东南亚外语人才将是经济区发展的急需人才,且人才需求总量在不断提升。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共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众多大学生发出就业邀请函的同时,也对就业人才发出了挑战。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就业人才提要求的分析可知,就业人才与就业形势相互影响。既是提出就业人才的要求,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向性指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就业的人才优势和劣势,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从而更好地促进就业。

三、就业专业影响

“专业”与“人才”相辅相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在对就业人才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意味着要对就业专业提出新要求。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2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高新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九大重点发展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专业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对专业的需求将会对大学生就业专业产生一定影响。以下为九大产业与所需专业的对应关系:

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对专业需求的分析可知,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以上所属专业的大学生将更具有就业吸引力,也更能促进此类专业的大学生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就业和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来就业,将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捷径。

四、就业政策影响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全国两会上,就业问题依然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强调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家想方设法促进和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了纵多的优惠政策。如:公务员招录优惠、事业单位招聘优惠、考学升学优惠、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政策;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优惠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其中的一个西部地区,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也享受以上优惠政策。北部湾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中的唯一一个沿海经济开发区,是西部大开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也是自治区重点经济开发项目,被列为国家战略,起着龙头带动作用,得到了国家给予的五项政策支持: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布局的政策支持、保税物流体系的政策支持、金融改革的政策支持、开放合作的政策支持。自治区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两会上就广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点工作发表讲话,他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大力促进全民创业,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补贴政策。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为到西部就业的大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在国家给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五项政策支持、国家对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和广西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大学生会更有选择性地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就业,起到带动大学生就业和发展北部湾经济的双赢作用。

五、创业带动就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大学生创业型就业。北部湾经济区资源丰富,创业前景广阔,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国家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贷款、减免企业税等诸多政策。自治区政府也出台专项政策支持、鼓励各大企业前来创业投资,意在借创业投资的东风,带动广西北部湾的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通过加快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优化投资创业环境,鼓励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走“创业型就业”之路,从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大家投资创业的热土,无论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各大企业前来投资创业,都会带来就业岗位,带动就业。建设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就是带动大学生创业型就业的有效途径。作为有文化、有知识、有激情、懂现代科技的21世纪大学生,将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创业的主力军,也将在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上发挥他们的作用。

六、结语

大学生充分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把区域经济开发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变为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向,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充分就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要变“影响”为“优势”,充分利用就业地域优势、就业人才优势、就业专业优势、就业政策优势和创业优势,为大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进一步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划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R].南宁: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7(10):15

[2].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N].人民网..2012-03-28

[3]马飚.全力推进北部湾龙头带动型经济和民生同步快速发展[N].新华网.http://news.省略/politics/2012lh/2012-03/10/c_1116

30773.htm.2012-03-28

[4]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5]刘焕云.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广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经济学的就业例8

[作者简介]王涛(1982- ),男,山东淄博人,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及控制工程。(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14-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程度更甚。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保证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而全国大中型企业招聘计划减少15%。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希望毕业后能尽快帮助家庭分担经济重担、回报家人,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并在选择单位时趋向现实。有关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研比例比普通毕业生低大约40%;同时,在就业地区的选择和职业选取上显示出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一般不愿到基层或偏远地区,而倾向于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和大企业。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较为薄弱,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签约率偏低、签约时间滞后、择业岗位偏差等现象。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否扎实、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失业率不断增加,签约率和就业质量不断下降,就业单位普遍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存在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许多贫困家庭把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投资,给予较高的期望值。这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成长环境,往往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时存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将薪酬待遇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就业地域、行业和待遇过分看重,就业倾向福利待遇高、工作轻松、生活舒适的单位,而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这种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导致很多就业机会的错失。

2.专业技能不扎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但由于时间、资源等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高校对市场需求反应存在相对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大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及应用能力欠缺,过分重视学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在实践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所学专业知识较多停留在书本上,知识的延伸性、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欠缺。

3.综合素质不强。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接受到的素质教育内容较少,外语、计算机水平整体较差,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爱好特长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日常学习中,且不擅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毕业时往往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就业实习实践欠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学习努力,但由于成长环境和经济基础的限定,往往视野不够开阔;由于信息闭塞和社会资源匮乏,往往少有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所措。

5.心理素质脆弱。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师生的交流、沟通,求职抱着“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想法,容易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紧张、压抑和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贫困生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6.社会资源匮乏。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特殊家庭背景,其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水平也由家庭经济地位决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依托家庭,通过“走关系、找熟人”找到理想工作。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因为经济问题,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就业信息较封闭,得到来自同学、朋友、老师的社会支持较少,掌握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而高校作为重要因素,更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逐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水平和能力。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时对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的视角为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出建议,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积极改造、推进传统专业建设,鼓励增设与国家战略需求、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模式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用人单位意见调查,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需求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做到“教学内容一年一微调,教学计划五年一大调”。明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基础宽泛+出口多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文基础、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实行课程分层次教学、选课制、专业选择、辅修专业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等,为各类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辅导水平。应结合学科特点与行业面向进行就业指导,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辅导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职业咨询、专家讲座、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职业辅导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能力和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发展能力;定期开展学生就业期望值调查、就业市场形势分析、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宣传就业政策及形势,明确就业流程;开辟“一站式”服务平台,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面对面”“一对一”地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4.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利用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加大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与人才输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提升奠定基础。

5.加强帮扶力度,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设立专项补贴经费,建立贫困就业学生档案,采取党员骨干结对帮扶、学校重点推荐等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实施就业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人负责“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通过校友报告会、村官事迹报告会、企业招聘主管校园行、就业政策宣传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6.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和自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搭建一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科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业氛围营造、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等,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毓丹,林石海.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邱显焱,刘莉莉,漆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2(28).

经济学的就业例9

二、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式的研究

由于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复杂,正处于转型阶段,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良好的解决就业难所带来的压力,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由于企业需求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在性格、学习成绩和社会背景上的不同,致使我国大学生在对待就业问题上也会保持着不同的心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人兴趣与实际利益相冲突。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单纯的校园环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所在,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能及时的适应社会环境,当个人兴趣与实际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优先选择以个人兴趣为主,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就业问题的实质,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在个人兴趣与实际利益的彷徨中,无形的增加了就业难度。(二)择业能力与择业期望相冲突。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多样的变化,对不同岗位所需的人才也有严格的要求。当大学生在择业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择业期望与择业能力的冲突,打击了大学生的就业热情与积极性。(三)真才实学与靠关系相冲突。对于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尚未对实际的社会产生真正的认识,事事皆美好,所以对于凭借真才实学获得工作岗位,与靠关系获得工作岗位这种现象难免产生强大的心里落差,打击工作热情,甚至辞去已获得的工作。(四)脚踏实地与投机取巧相冲突。在大学生开始进行求职的时候,往往期望获得回报高、见效快的工作岗位,投机取巧,对于一些务实却辛苦的工作岗位甚至视而不见。除了国家政策与经济结构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影响,大学生面临就业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经济学的就业例10

【中图分类号】G 4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012年6月11日,麦可思公司了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一是2011届比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失业率下降0.6个百分点(分别为9.8%和10.4%);二是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三是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加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造成世界经济需求下降,国内经济增长降至8%以下,种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且不说今年公务员和研究生的报考录取比例,单今年从10月份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多人报名,其中近3000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就足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情况

自2000年我国大学进行大规模的学生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现象不会再有了。一是近几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是很大的;二是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导致当今大学生的滞后就业。三是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好工作挤破头,不好的单位看不上,又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此我国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为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希望。当前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化解就业矛盾、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社会方面。一是学生的就业工作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人才市场由人社部门管理,户籍由公安管理等,致使多头“部队”管理学生,部门沟通协调不够,导致就业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二是就业市场不完善。没有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致使外地学生出现就业难。三是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门槛高、手续繁琐、创业资金不能够贷款,赋税项目多。四是就目前来说就业渠道一般都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招聘会、就业网站等等,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的需求。

2、用人企业方面。近年来的经济危机造就企业发展的不景气,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是经济危机时期效益好的单位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在用人方面设置“门槛”过高,影响学生就业。二中小企业由于受经济危机的打击,为了追求实用和低成本裁减员工,不利于学生就业。三是一些私营企业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无法享受“五险一金”,加上起薪较低,同样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

?? 3、学校方面。一是不能与时俱进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操作型人才。二是部分高校为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结合学校没有师资的现实和市场需求人才情况,乱设专业来招生培训,致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弱。三是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薄弱。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学校不能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 4、学生方面。一是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又或者整天谈情说爱,不能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社会的需要。二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总想到大城市发展,而对偏远地区和农村、基层的工作则又不屑一顾,自我封闭了就业之路。三是怕苦怕累怕丢脸,频繁跳槽以求更好的发展;四是对职业规划不足直接影响到能否就业。五是应聘经验不够,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交流,导致用人单位的就业拒绝。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1、大学生要提高整体素质。一是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能否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二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为此学生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三是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五是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

2、高校的改革要与时俱进。一是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办学。找好专业不求数量求质量。二是学校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三是学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四是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五是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经济学的就业例11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特点

(一) 就业岗位新增数量不确定性越来越常见

现在人们都普遍认识到新常态的第一个特点实际上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想要确保就业增长的稳定性首先就是做好经济的持续稳定性增长,换句话说,一定数量就业岗位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保持中的。所以,一旦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是不是可以保持住对应速度的增长就产生了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会变得越来越常见。

(二) 技术性失业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常态

技术性事业是指因为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常见的有劳动者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满足不了现代化技术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逐步被淘汰的情况。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无论是为了推进经济而机构转型和优化还是为了推进创新驱动,科学技术都必然会被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工作中处于被动还是主动的状态,工业4.0、智能机器人、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都会出现并且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使用,给就业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大大减少了对一般劳动力的依赖,进而对人才的依赖也会变少。长时间下去,这种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导致失业的不断增加。

(三)鼓励和支持创业会是新常态下的就业常态

很显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同样是不能忽视的,其在经济发展中已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出经济发展舞台。就目前而言,创新登着经济发展的舞台,对创业来讲必然是非常好的机遇。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 从中央和国家层面就确立了创业在就业中的地位。现在国家金融体制在不断改革,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也在实施,互联网金融也比之前发展的更为成熟,所以在这些变化的推动下,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是很有可能迎来性的机遇,融资难的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为创新创新的发展奠定下好的铺垫。

二、新常态经济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本身和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有直接性的关系,所以高校要全方位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指导观念、人员结构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就业市场的动态,给更多的毕业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求职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首先要将教育的对象由大四毕业生扩展到整个大学生范围,并且要将学习的全程化和体系化落实到实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以职业生涯和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不同阶段任务的不同对学生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这有利于学生不断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指导应着重于就业形势、国家的政策、自身的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做出合理规划。另外,还要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定向的指导,辅导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做好毕业定位。除此之外,针对人员配置方面的问题,高校要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全员化,成立展业的指导队伍,包括院、系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专业的教师等。与此同时,就业指导工作还要赢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和学生联合起来共同协作,确保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有秩序的展开。

总之,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将大学生微小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做大做强。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各高校要顺应国家政策,第一要不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着手,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在面向市场“能创业,创好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能。重视校园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好校内和校外两个重要平台,综合运用好社会资源,建立起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基地、职业见习基地等,形成多种多样的平台,让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创业开辟出绿色通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高校应积极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可能的设施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