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0 10:08:15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1

文化,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对其研究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文化是社会科学中演变历史最长、定义最复杂的概念之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本意指耕作、培训、教育、发展、尊重等,其他含义均由此引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于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它,而并没有提出一个精确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虏伯和鲁柯亨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就列举了1871—1951年理论界有关文化的164种定义。理论研究学者们对文化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从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广义与狭义静态陈述,两维视角、“立体式”研究文化的内涵。

第一,从国内外研究动态纵观思维概述文化内涵。以王仕民教授与柳恩铭学者为代表,对文化内涵研究是从国内外研究动态来阐述的。

国内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并非是舶来品,从《易经》开始,一脉相承至今。所谓文化,在汉语中按字面意义讲,就是文而化之。《易经》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面就已经蕴含了“文化”的意思,且与现代语境的“文化”内涵基本一致。最早提及“文化”一词是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篇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晋人束惜在《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可以看出,在古汉语系统中,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与“武力”、“武功”相对,指以文德教化天下,都是一种统治手段。大抵在古人眼里,文化是用“文”的内容和方式来“教化”百姓的统治方法,就是人文教化,重点是道德教化。

中国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传人,国内学者对文化的概念也进行了深入探讨。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胡适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指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则认为:“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

蔡元培在《何为文化》中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

陈独秀在《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一文力主:“文化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任继愈在《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特点》中认为:文化是“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

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司马云杰,以极大地理论勇气给下了定义:“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而且,他在书中对其下的定义有几点解释:一是人类创造的;二是人类创造的特质;三是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四是不同形态的特质。

国外西方语境里的文化。在西方,文化更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一位专门研究文化概念的法国学者维克多·埃尔在《文化概念》一书中研究了文化概念的产生和起源,他指出:“关于文化概念的探讨是在17世纪和18世纪以来随着政治思想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是一种原始的和基本的关系。”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既表现在人类文化生活的实践中,也表现在文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阐述。在文化理论研究中,理论性成就最高的当属世界各国百科全书上的文化定义:

前苏联。《苏联大百科全书》将文化概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作为广义的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迈尔百科全书》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类,并认为文化概念常指精神文化。它说:文化即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财富”。

英国。《大英百科全书》赞同将文化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源于历史和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成员共有”,它包含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法国。《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一切其它规范和习惯”。

第二,从广狭义静态思维概述文化内涵。

以吕会霖、胡维革专家学者为代表,对文化内涵的研究是从广狭义静态的视角来阐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化的界定理论界逐步统一为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与自然对立的概念,它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和;“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取得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比较认同的看法认为“文化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获得并积淀在特定民族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情感、信仰、习俗等行为方式和规范模式,以及观念意识等生存样式的系统”“文化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

近几年,中国的新一代学者又给文化下了许多定义。总的来说,他们似乎不满足于以往关于文化概念的“物质”和“精神”的两分法,进而提出了“三分法”。究竟如何分,又是各不相同。

有的在广狭两义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义”或“中义”文化,即指“饮食文化、衣着服饰文化、游乐文化等等,还包括体现在人与人交往—各式各样伦理关系中的文化”。

有的将文化规定为人的“实践能力、实践方式、实践结果”三个方面。

但是,就文化内涵是达成了许多共识,表现为:其一、文化是“习得”的;其二、文化具有一定的形态并负载意义;其三、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在文化中具有主导性作用。

第三,文化内涵的厘定。

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本文在此比较认同胡维革教授在《中国文化论纲》中给出的界定。他认为:“文化是人的群体或类的内在精神和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人的群体或类借以相互区别或与他类区别的依据”。他给文化下的定义包括两层涵义,对此作了解释:一是“人的群体或类的内在精神”,即“隐文化”或“软文化”,包括哲学、思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时尚等,一是“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即“显文化”或“硬文化”,包括教育、科技、出版、体育、卫生等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设施。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是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复杂地整合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研究,理论界遵循的是先探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过程。在此,就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研究进行一个初步梳理综述。

探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目前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成,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文化的形态。随着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研究视野的扩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学与教育、文化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姻”的倾向已越来越明显。所有主要的人类文化系统都必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在内。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讨论中,有许多学者谈到了文化的构成问题,其中亦不乏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地列为精神文化范畴者。

第二,动态的文化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从文化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来说,两者几乎是同时产生。早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分得。而文化是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只有个人拥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尚不能称之为文化。在出现了文化上的萌芽后,需经由传播这样一个过程为社会群体所掌握,才能算是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先产生某些文化上的潜在要素,然后经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潜文化的传递、教授而为社会群体掌握,才能构成文化,成为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文化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可以说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也必须以文化为前提。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整个文化发展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我们知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文化、科学文化和艺术文化,而且“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宗旨正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整个文化发展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简单的文化知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情感愿望、主观意识等密切相关。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基础,去对待那些本身并非很理性化的对象,就容易变得情绪化、意向化、随意化,从而偏离先进文化建设的轨道。但是,克服过去那种思想宣传和政治教育单兵出击的不足,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文化含量,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而是要追求科学的“真”、人文的“善”和艺术的“美”。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初步的下一个界定。王仕民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综合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精神文化、运用文化方式,进行自觉育德、自主育人的文化。

本人高度赞同王仕民教授在《德育文化论》中对其界定的文化,同时也认可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探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应包含的文化资源。王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主要指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利用的现有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内容,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当代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成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输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怎样将自己的文化内容传输到学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和目的的,这就是我们要谈得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方式要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输方式有自己的传承方式、感染熏陶方式、辐射渗透方式、自觉创造方式。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本质就是自觉育德、自主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内在地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育人过程之中。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的研究,专家学者还涉猎到以下内容:

第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征,王仕民教授总结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生本特征、渗透性特征、人文特征、超前性特征。

第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性质。柳恩铭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性质主要包括文化的联系性、文化超前性、文化民族性和文化开放性。。王仕民教授总结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阶级性、思想性、方向性、价值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属性。

第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功能。柳恩铭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文化选择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王仕民教授总结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2

[2]李森,潘光文.论魏晋时期教育的自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4): 102-106.

[3]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3-4.

[4]李辽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23.

[5]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5):8-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3

对于情境这个概念,董杰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一文中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情境内涵的阐释后指出:“‘情境’一词的含义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冲突,但就其本质内涵来说,也存在着某些共性,即‘情境’是环境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进入了个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具体而微观的环境;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1]这一结论揭示了情境与社会环境、情境与认知或行为的客体、情境与行为主体的关系,揭示了情境对受教育者的作用。

其实,沙莲香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早就对社会环境、客体、情境三个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清晰的辨析,阐明了情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沙莲香指出:“社会环境、客体和情境是三者互有联系的概念……社会环境作为最广义的概念,表示它的客观存在,它同社会生活主体的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客体是同社会行为相联系的概念,表示行为者的行为目标和活动对象,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行为关系;情境是与认知这个重要的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表示心理主体的认知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它们的作用,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心理关系。”[2](P5O)作为与社会生活主体具有心理关系的情境,具有怎样的内涵呢?沙莲香认为:“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者在行动和活动之前对于环境(客体的总和)的知觉和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给予规定和把握。这种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叫情境。……把环境作为情境加以把握,叫情境规定。”“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环境里,由于人们的情境规定不同,对于环境的态度、工作表现也就不同。”[2](P49-50)可见,社会环境只有在变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情境规定时,才能够同主体接近和联系起来,产生某种关系并影响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因此,相同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主体来说,他们是否把该环境纳入到了自己的心理过程中予以注意、感知、体验和把握,就决定了该环境是否能够成为生活主体的情境。而同一生活环境相对于具有不同认知特点或情感特征的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不同的情境意义,因此,社会环境是情境和情境规定的基础,但不能等同于情境,情境是进入了社会生活主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那部分环境;一旦人们对环境予以了情境规定,并把它当做了行为的目标,这部分环境就同时成为了社会生活主体认知或实践的客体;情境中不仅渗透着社会生活主体的主观认知与把握,反过来它又会影响到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学者往往论及的是情境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情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也不可能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它还具有弱化、干扰作用的一面。

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对情境概念予以界定,显然要比仅仅从某种客观的具体的环境或心理、精神氛围上界定情境的内涵,更具概括性、合理性和完善性。只有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来理解情境概念,才能从较深的层面厘清各个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揭示情境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因为不论教育者费了多少心思来选择具体的环境,营造心理氛围,但如果这些要素融入不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中去,不能被受教育者从主观上有所规定和把握,它就永远不能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它就永远是“外在的客观环境”,情境与环境、客体间的逻辑关系就很难廓清。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不同理解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是怎样规定的呢?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这一概念的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指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不同,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3](P106)

第二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理解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情境把教育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在情境中,受教育者之间互相影响可以共同内化教育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气氛和人际互动。”[4](P248-249)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而有意创设或引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5]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把握的且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客体有机统一的特定而微观的自觉环境。”[1]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从“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这一理念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界定为创设而成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里似乎忽略了或者说没有体现出这种“统一体”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虽然该“统一体”与创设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心理关系,是创设者的情境,但它并不见得就是受教育者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而言,它可能依旧只是外在于自身的客观环境而已。若进一步分析,与受教育者没有心理关系的教育环境,也难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要素。

第二种观点是从沙莲香界定的情境概念出发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涵义的。它明确地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可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突出了环境是情境的基础,情境是与主体发生了心理联系的那部分环境。但与第一种观点一样,该观点也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是单一的教育者所能把握和规定的情境,受教育者必须也可以把握,得到受教育者的积极认可、参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把握的统一体。只有这样,该情境才能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第三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归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虽然其突出了“情”是情境的中心,强调了情感教育在情境影响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把情境教育仅仅归为情感教育,则不仅在内涵上忽略了情境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更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外延和作用窄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情感感化,也体现于理性的引导与规范。

第四种观点比较好地克服了以上三种观点的缺陷。作者(董杰,下文同)在文中不仅阐明了情 境与环境的关系,还揭示了情境与行为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关系使得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其它各个要素有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使之能够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但是在这种观点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是“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微观的自觉的环境。“能够优化”是以肯定的方式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积极作用的必然。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不能够起到优化的作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此界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念也存在一定的不严密性。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内涵的界定

上述第四种观点的不严密性主要根源于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和“情境创设”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和认知。因此有必要从对这三个概念的辨析入手,进一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

当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一命题时,作者指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作用’所指什么,或促进或阻碍?这里应将三个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加以正确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应是一种适应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如果不确定此点,那么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又有何本质的区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可能是有效的情境也可能是无效的情境,只有满足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也存在有效或无效,即可能存在或优化或阻碍的情形”。[1]笔者认为,这里对三个概念的区分与表述存在着一定的逻辑问题。区分概念应该是在同一层面的问题上,从其内涵上界定它们分别是什么,说明概念间的关系则还需要从外延上加以分析。但是上面的表述并没有从这个基本的逻辑方法入手,而是将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杂在一起论述。

首先,作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应是一种适应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如果不确定此点,那么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又有何本质的区分?”这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表述与另外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我们看到和理解到的,是作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即使是区分这两个概念,其本质区别也应该是它们内涵上的不同,即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同性质的关系,而不应该着眼于其是否是“适应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上。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都是围绕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精心设置的,但是,该精心设置的情境是否就是“优化”的情境,还要经实践来检验。“精心”不同于“优化”,未达到“优化”水平的情境难道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而应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其次,在谈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时,作者也没有揭示它的内涵,以便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区分开来,而是转换了思维逻辑,从有效性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区分为有效的情境和无效的情境。这种区分确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的外延的一种划分,但相对于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之区别,则显得模糊不清。也许我们可以追问:那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是否就是作者意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无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如此,则出现了逻辑思维与现实实践的矛盾。假如,为了加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场演讲比赛,如果有的学生受到了深刻教育,有的却产生了反感,那么,这场演讲比赛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

事实上,上述种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作者认定只有“能够”起优化作用的情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这一命题。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与外延规定都出现了不严密、并与现实实践相矛盾的情形。二是把“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杂在了一起思考问题,这一逻辑思维不仅有碍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科学内涵、外延的规定和把握,也不符合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还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二者就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像“思想”与“的思想”那样在内涵上有本质之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4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动态化的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相关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作用下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成果,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优化完善,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做好铺垫。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1.指导思想科学化概述

就“科学”内涵而言,并不局限于知识体系的某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更不能局限于学科建设的某一方面,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灵活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方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这就需要党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方针、路线等。

2.注重“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方向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当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从细节中培育人的修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要把尊重、关爱等内容融入相关的目标体系中,不断丰富目标体系内容,以量求质,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做好铺垫,社会大众也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等。

二、基本理论的科学化

1.基本理论科学化概述

如果相关的理论可以说服人,便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但理论必须彻底。对于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来说,总会根据一些概念,构建相关的原理,进而,使构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其说服力、解释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存在分歧,需要凝练重要的概念,优化基本原理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必须具备鲜明的层次性,要有不同的对象、内容、要求。

2.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源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并指导、推动实践工作。就“中国梦”而言,其包含丰富的内涵、历史的经验总结,还包含时展的时间要求。为此,需要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各技工院校要注重“中国梦”的学术研究,多鼓励教师参与市级、省级等和“中国梦”相关的课题申请中,立项校级课题,动态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此外,还要把“中国梦”理论研究融入技工院校学生生活中,解决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利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接受的社会实践形式传递给他们,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三、实施方法的科学化

1.实施方法科学化概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把理论成果向实践方面转化,影响相关理论的推广应用,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就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史来说,革命导师创立了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科学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下,这些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方法,必须结合当下发展情况,优化利用这些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

2.借助“中国梦”宣传教学科学化,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科学的方法需要借助理论指导,在具体化的实践中反复归纳、检验等。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影微视频创造活动,使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更加主动;可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青春励志电影展播、励志歌曲传唱,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准确理解、认同“中国梦”。在宣传“中国梦”科学化过程中,要采用“现实”“虚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新媒体优势,如微信、博客、校园网的教育辐射功能,采取青年学生的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法,实现“中国梦”宣传教育方式的科学化。

总之,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至关重要,需要多角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它和对应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导向等教育。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中国梦重要思想作为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大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根本任务。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近三十年,教学模式已基本成熟,其主要从道德修养方面对学生加强培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为“道德教育”的原因便在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以党的政策方针作为指导,具有实效性和实践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规范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并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教学过程和管理流程之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门科学,而非形式,其主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意识形态、理想信念和发展规律。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可塑性强,社会化程度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果就必须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紧密联系起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教育方式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及内化和外化。首先内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主要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不断的引导,使大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将被动接受教育的学习态度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态度,把外在的要求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同时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自身的思想意识相结合。比如将三观教育和道德规范作为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最终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其次外化教育则呈现一定的具象性,通过使人的情感、思想认识具体化,用意识支配人的实践活动,将人的意识客观化、对象化、具体化的教育过程。比如高校中很多大学生参加的以梦想演说、歌颂祖国等精品组织生活来表达自己的积极进取和爱国意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在谈教育时多次指出我们要紧扣时代精神,强化思想引领,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的五四讲话,中央反复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作为工作灵魂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其核心是德育教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做到小课堂与大课堂并重、学校与社会并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他律与自律并重、灌输与渗透并重。要勇于创新,循循善诱,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融入到广大师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与深化,通过实践来完成教育活动的形式正普及开来。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首先必须明确两点:既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其次,必须深刻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牢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针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全面、广泛、具体、深入的学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指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反映大学生对末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大学生对未来现实奋斗的动力。要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必须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树立共产主义终将实现的伟大理想,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性质,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只有把崇高理想信念内化到自己的人格中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便可以融入到大学生意识形态当中。相关研究表示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果,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的重要标准。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是动员和鼓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标志,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大学生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爱国情怀、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三个方面。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爱国主义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把实现中国梦作为最根本的奋斗目标。将爱国主义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就是要引导大学生们热爱祖国,以提高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为目的,坚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使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国家的发展道路,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高尚的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办事公道、诚实可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明的行为美德(主要指爱护公物、文明行为举止)等等。道德素质教育对高等院校中对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目前把德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加强和改进高校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使之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起到核心保障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6

在当今时代,网络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密,“它正在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交往关系,重构着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组织模式,生发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1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表现和发挥出来。网络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1.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载体最初是化学领域的一个科技术语,随着科学综合化趋势的日益发展,这一概念便被引入到人文社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②那么,一种事物或活动形式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达到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和要求的水准,即促使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实现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变。因此,一种事物或者活动形式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判断的首要标准便是看其是否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的、任务等信息。

其次,必须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一种事物或者活动形式要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除了要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之外,还要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和操控。否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无法将教育内容或信息融入其中,并传递给受教育者。

再次,必须能够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者单方面传递教育内容或教育信息的过程,也不是受教育者单方面接受教育内容或教育信息的过程,而是教育双方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一种事物或者活动形式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必须能够成为联系教育双方的纽带或者桥梁,并且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

1.2 网络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载体

1.2.1 网络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系统,包含着丰富的资源和信息。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缩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几乎在网络空间中都有所体现。这就使得它可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的、任务等信息。只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于网络空间中,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就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2.2 网络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利用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具有虚拟性。但网络的虚拟性并非完全超脱于现实世界,而是借助于现代技术对现实生活进一步加工处理或者重构之后的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融入网络空间,并传递给接受方,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启迪和感化,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1.2.3 网络能够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

在网络空间,没有工作、职务、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文化背景、政治观点以及的差别,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另外,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让网络用户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所以网络空间中的人们非常容易产生互动。因此,借助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3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

网络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多载体中的一种。所谓网络载体,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更进一步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融入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向人们传递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促使人们形成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物质基础是互联网这一电子信息交换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媒技术为依托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各种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融入网络,并使之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呈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同时促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产生互动,并在无形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功能是向人们传递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必然要支配精神生产资料。然而统治阶级要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就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便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网络载体,可以向人们传递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网络载体的目的是促使人们形成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人们随意想出来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制约的。”③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网络载体,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融入网络,其目的便是促使人们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和提倡的思想品德,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2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具有教育信息的海量性、教育双方的平等性、信息传递的瞬时性、表现方式的多样性、覆盖范围的广泛性、教育时空的无限性等特征。

2.1 教育信息的海量性

与传统的大众传媒载体相比,网络载体能够承载更多的教育信息。例如,报纸会受到版面的限制,广播又受到播出时段的限制,因而其所能容纳的信息都是有限的。然而网络载体则不会受到以上这些限制,能够容纳海量的教育信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几乎囊括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虚拟社会。这也使得网络能够包含极其丰富的教育信息,而且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以复制,可以保存,也可以重复再现,因而更具吸引力。

2.2 教育双方的平等性

教育双方的平等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由于身份、地位、财富等方面的不同而扮演着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容易导致教育双方的不平等性。但是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网络用户的身份甚至语言、行为都是虚拟的,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别、文化层次的高低、职务身份的不同以及财富的多寡。简言之,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网络互动和交流,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和各种信息。因此,“在网络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可以没有任何障碍、没有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往”。④

2.3 信息传递的瞬时性

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传播媒介像网络那样能够使信息可以在瞬间到达世界各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网络可以将教育信息及时快捷地到网上并传递出去。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教育信息编辑好之后,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将信息提交到网络空间,然后发送出去,进而呈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善于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2.4 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在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色彩、声音,还可以是动画、视频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载体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多种表现形式的结合。正是由于网络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以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才使得它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因而开发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进一步丰富其表现形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2.5 覆盖范围的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7

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社会利益追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范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要素特征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这方面的专门论述相对较少。学者蓝江等人曾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必须从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大众出发,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公民为目的,采用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有效地开展思想宣传和教育”。李轩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生活在社会有机体里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价值取向的最普遍的全体大众的认知并与之相匹配的过程”。陈志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对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有效补充,是通过在课余活动、日常生活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卢岚则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这一概念,指出“草根”一词具有“群众的”、“基础的”、“平民百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其草根性存在的现实根基”。

另一方面,自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当代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要素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素、过程、结果有机联系、复杂动态的完整运行系统。其中,要素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实施和结果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只有充分发挥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效能,并且通过各基本要素紧密关联和互动作用,才能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应当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着手,在分析、总结其各自特征的基础之上,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整合,发挥其应用功效。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的大众化意味着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传授者的角色不仅来自传统精英化色彩浓厚的专家、学者、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来自社会基层的普通民众,体现出教育者的平民化。

“‘平民’的根本含义应当指那些普通的民众,即最平凡的公民”。由普通民众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否定与取代,相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的教育主体拓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精 英化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首先,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优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效果。通常而言,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较深的理论功底,以理性的思维进行系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精英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特点和优点。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精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差距、居高临下的权威姿态和训导式灌输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疏离,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事实上,“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光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是否进行真理的阐释、知识的传授,还取决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取决于教育者能否真正为教育对象所认可和接纳。

平民化的教育者所具有的平实亲切的平民身份极大地淡化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拉近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对于教育对象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例,全国道德模范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楷模,是思想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教育者。但与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同的是,他们来自群众,而且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他们是群众评选出的教育者,是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优化,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其次,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知到行的最终转化,离不开情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情感是个体内在或外显的主观情绪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使认知内化和行动外化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对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催化、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常为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偏重于理性的灌输和抽象的说教,却缺乏与教育对象之间真情实感的沟通与交流。而普通民众能够胜任教育者之角色,则往往不以理论见长,而重在以情取胜。一方面,与教育对象相同、相近的生活环境或状态使他们更易对教育对象予以自觉的情感关注;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又使他们具备了能够激发他人积极情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感化力量。人格魅力是指个体高尚的人格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一种自然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内在、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促成教育对象心悦诚服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在于教育者极具亲和力的平民身份、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更重要的在于教育者以其感人的事迹、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起人们由衷的尊敬、钦佩、景仰、赞赏之情,其身体力行的表率、表里如一的言行具有更为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正是在情感力量的作用之下,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自觉提升思想道德水准,激发学习、效仿热情,从而顺利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进行教育、施加影响的对象。教育对象大众化是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领域和受众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直接面向大众,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所以又可称为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自觉关怀,本质上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传输科学、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教育,它还应当是针对社会大众的全民教育。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最大范围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时代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社会成员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不再隶属于某一具体的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活动性;而另一方面,很多单位由于性质所限,也并无党政部门的实际领导。因此,以具体的单位为依托,由单位党委部门集中组织领导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整体需求。要想将游离的社会成员重新吸纳、聚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位化、部门化的封闭性局限,以全体社会公众为直接教育对象,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恰恰是全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为它面向基层,面向全体大众,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群均纳入教育对象,实现了广泛的全民学习和参与。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而且对于全体民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均有重要的意义。

3.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大众化要求正视社会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不同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彼此区别的标志所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鲜明的共产主义方向,规定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根本目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因此,要想实现根本目标,就应当有步骤、分层次,使其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紧密结合,使教育目标阶段化、现实化。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该规律指出,“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 的高度”,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对象从低层次、不自觉的“实然自我”向高层次、符合社会期望的“应然自我”的转变过程。教育对象在此过程中能否认可、赞同教育目标并愿意为之而努力至关重要。如果教育目标不看对象、不分层次、要求过高、跨度过大,忽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差异,必然会脱离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现实,使其“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导致教育对象丧失学习兴趣,放弃自我追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缺乏现实性,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范作为对普通群众的道德要求,因而显得过于“远”、“大”,过于理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具有不同的层次,应当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当要求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体现先进性;而对于普通群众,则首先应以基本的道德规范加以要求,循序渐进,体现广泛性。如果忽视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现实,强行“齐步走”、“一刀切”,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应当说,教育目标现实化是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特点。因为它旨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而这一目标既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关联,又十分符合广大群众的思想品德状况实际,具有努力、超越的现实可能,有助于群众提升现有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向先进目标迈进。

4.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客观依据。教育内容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呈现生活化样态。

“生活世界”是西方学者胡塞尔提出的概念,标志着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转向。胡塞尔批判了理性与价值分离的科学世界导致的危机,提出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重新寻求人的本性存在和价值。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世界造成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质的要求与反映。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显地存在着泛政治化、抽象化、理想化的弊端,表现为过多地着眼于国家、政党、社会的政治性需求,着力于抽象理论的论述、阐释,沉迷于高不可攀的道德宣讲、说教,却从根本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根基,忽视了对生活世界的人文关照。事实上,“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世界中主体性存在的生命个体,本质上是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源自生活、关注生活、融人生活,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还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建设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从生活中来,还要到生活中去,最终是为了生活的向前向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不是对自在生活形态的简单描画和消极适应,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自觉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追求,建构主体精神世界,通过引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帮助改善其现有生存状态、提升生活品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显而易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教育内容生活化的生动体现。它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作为评定道德模范的标准,其实质是以此作为教育内容,对群众进行深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而社会公德是现实社会中人人都需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职业道德是道德原则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家庭美德是维系幸福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它们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典范,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孕育、体现于平凡、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激励、带动更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提升道德水准、实践道德生活、充分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5.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条件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真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关怀,实现教育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思想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最终促进人的价值提升和人性完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中榜样示范法的充分运用,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关注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契合人的心理需求。需求是价值实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信、行等心理要素共同作用、均衡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关注人的心理变化,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才能取得深入人心的教育实效。以往的榜样要求重在突出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道德风范等方面,因此,榜样的塑造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拔高倾向。而在社会大众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如果还继续沿用以往的榜样塑造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时展的新形势,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契合了人们把握时代、关注生活、求真求实的心理需求,在榜样的塑造模式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活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是当今社会我们身边生活着的普通民众,他们没有以往榜样“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却如邻里朋友般真实可亲。他们的凡人善举使人们的心灵为之感动和震撼,他们的榜样示范也因此更为切实和有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本质内涵;结构形态;实现路径

DOI:10.15938/ki.iper.2017.02.014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64-06

当今社会处于经济不断繁荣、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同时也是各种矛盾交织,利益群体冲突凸显,思想观念冲突震荡的发展阵痛期。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因素,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本质内涵

感染力是指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或者启发智慧、激励感情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教育者综合运用各种载体、方法,创设情境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使受教育者心理、思想和精神上产生正向的引力。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本质内涵需要对其主要特征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形成全方位、立体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亲和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既表现为显性,又表现为隐性。以显性状态呈现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强制性和压迫性过强,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排斥情绪,而以隐性方式进行传递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其本身缺乏趣味又极易被忽略。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寓于千变万化的文化形态、社会形态、生活形态、精神形态等各种形态中,深深根植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情境设置和素材运用都基于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人和物,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生活经历、感受、体验和心理,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感知、经历、实践,在内心体会、揣摩、反思和体悟,形成对某个观点、理论、思想的深刻理解。

2.情感性

情感是人们行为发生的动因,是人们产生欲求和需要的催化剂。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观创造性,情感作为人的主观态度因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引导人的认识活动,规定认识方向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通过真挚、热烈、鲜明、昂扬的情感,浸润受教育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激发正面的真善情感和深刻的理性认识,抑制反面的虚假情感和肤浅的感性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蕴含情感体验,以情感架桥触及受教育者心底,进行情感沟通,引发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摒弃抽象空洞的说教,使受教育者真心接纳,催发对教育者的敬仰信赖之情,对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之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拥护执着之情。

3.人文性

人文性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条件,符合人的发展,满足人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立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遵循受教育者素质形成规律,扭转片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略人的自我需要,以受教育者合理的、科学的、高尚的需求为出发点,互动交流,引导沟通,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发展人、完善人。注重对受教育者心理、精神的关注和呵护,使受教育者心理上由被动抵触到主动悦纳,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并由此获得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愉悦,让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深入受教育者内心,促进其德性的培养和熏陶,认知的生成和提升。

4.潜隐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载体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以其潜隐性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以受教育者的全部社会生活实践为依托,将思想政治教育隐于行政管理、社会活动、文化环境中,通过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交流互动、理解感悟,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影响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产生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榻逃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3]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寓教于无形的教育方式,虽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润之细无声,不知不觉让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涵养了心灵、锤炼了意志、提高了素质。

5.共鸣性

人的行为选择往往与其情感认同息息相关,各种行为抉择和价值取向往往与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共鸣是诱发人产生某种共同情愫、思想以及行为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教育成效的大小取决于感染力的强弱,而感染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让受教育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运用心理学“自己人”效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以一定的文化为背景,创设某种具体情境,通过语言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使受教育者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认知思想、行为选择,引感共鸣,以潜移默化的隐性途径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接纳、认同、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以多向度、多类型、多层次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包括由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耦合而成的价值结构;由真的感悟力、善的感召力和美的感染力糅合而成的内容结构,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

1.价值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价值是由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共同构成的,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价值实现过程。内生价值是外生价值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为外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外生价值是充分发挥内生价值的效用呈现,是内生价值在时空上的延展,内生价值最终要通过外生价值表现出来。

(1)内生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生价值是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其他要素的影响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良性发展和内在耦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内生价值凸显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其他要素发展和效果实现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产生吸引力的基础。吸引力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关注点、兴趣、情感等吸引到所传递内容上来的力量,其关键在于引发注意并保持持久兴趣。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生活经历、感受、体验和心理,注重情感体验,引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引起情感共鸣,产生强烈认同感,潜移默化中将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兴趣、情感吸引到教育者所要传递的内容上来,并使其产生持久的兴趣。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加强说服力的保障。说服力不是强制灌输,而是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接受,不仅源于生硬的逻辑论证和推理,还有对受教育者情感体验和心理诉求的尊重、情绪感染和人文关怀。如培根所言“人的理智,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情感灌输在里面的”[4]深刻的哲理只能敲开受教育者思想之门,真切的情感体验、形象的表现方式方能引起受教育者高度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实现受教育者从肤浅的感性认知到深刻的理性理解的升华。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提高实效性的关键。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的衡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一个由外至内,再由内而外的长期过程。受教育者只有对教育内容充分认同才会自觉吸收内化,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源于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生活实际和发展诉求的契合;只有对教育目标产生共鸣才愿主动达成,而对教育目标的共鸣来自教育目标对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和价值实现的满足;只有对教育者充满信任才能悦纳其思想观点,对教育者的信任取决于教育者能否触动受教育者内心。

(2)外生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外生价值以内生价值的实现为前提,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受教育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深入其思想观念中,内化为内心的精神信条,生成为生活价值理念,落实为日常行为规范,并得到广泛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日常化、大众化、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是一个由价值认知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践行的螺旋上升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在要求,是引领和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现实诉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注重时代典型的榜样示范,凸显科学理论的价值引领,加强红色资源的精神熏陶,突出纪念节日的情感洗礼,强化网络载体的思想渗透,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生根发芽的土壤。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人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就是要把握时代特征,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和群体诉求差异化的现实,逐渐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精英化教育模式,注重触及社会基层的人民群众,促进其有效“吸收”和“外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延伸触角扩大影响,巧妙运用“微时代”载体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使不同年龄、地区、身份的受教育者理解、认同、掌握,并转化为人们内心信念、信仰,引导人的思想行为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5]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关注人的生活,从人的生活世界成长起来,并不断从人的生活世界汲取养分,才能拓展更丰富的教育资源、生成更深刻的情感认同、持久地保持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以关心人的利益诉求为现实基础,以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为中心思想,以引导人的生活实践为最终旨归。

2.内容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不只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正向引力,还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和教育情境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引力集合,最终糅合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悟力、善的感召力、美的感染力,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容结构。真的感悟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合规律性的体现,是善的感召力和美的感染力的科学基础,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真理性。善的感召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合目的性的表现,是真的感悟力和美的感染力的价值指向,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价值性。美的感染力是真的感悟力和善的感召力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悟力。求真是一切科学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发扬真的感悟力,才能永葆生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表现为内容体系和教育律之真。”[6]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性和客观实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秉承求真精神,以先进、科学的理论知识引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真理吸引人,还要以真情感染人。情感是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巨大的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的每一个环节都受情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要真,真实诚恳的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是打动人、引感共鸣的关键。求真的探索精神、科学的理论知识、真切的教育情感有力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悟力。

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召力。向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和谐统一。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标尺,思想政治教育的善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善感召人,就是要以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诉求为立足点,以利益关切为切入点,兼顾不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和利益诉求的同构性与差异性,重视个人理想信念的坚定、价值规范的引导、精神世界的构筑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挥社会凝聚的精神功能、社会稳定的协调作用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善感召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体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提炼为先进的行为规范和知识理论,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主动汲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先进的价值理念,引导政治方向、规范品德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康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染力。达美是求真和向善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美”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要求,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趋势,达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最终目标结合起来,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美,强化情绪感染。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又要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性,实现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契合人们的个性发展,唤起个体发展与教育目标达成之间的和谐美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强化情绪感染。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美,深化人格感染。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越来越注重双向互动性,教育者的权利因素作用日益减弱,非权力因素作用逐渐增强,教育者品德、素养、行为及价值取向等人格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大,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就越强,就越能使人受到启迪和感化。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美,加强审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方法的恰当运用可以使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直观,以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思想、引导人的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实现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文化交流激烈碰撞,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而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相脱离,缺乏利益关切,超脱于受教育者生命发展之外,无法真正融入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真理性和价值性失衡,亲切感和时代感缺失。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都不能做。”[6]因此,思想启迪是增强感染力的逻辑起点,为人师表是增强感染力的前提条件,媒介渗透是增强感染力的时代要求,情境愉悦是增强感染力的现实关怀。

1.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度效”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马克思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7]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握时度效,增强时代性和感染力。

适应时代变化紧扣“时”。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时”,就要胸怀大局,因势而谋,着眼于时展,善于把握时机,做到及时、适时、准时。一是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及时。在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大环境中,受教育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要利用好国际和国内的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二是把握时代脉搏,做到适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激烈变革,国内社会转型加剧,要适应时展势,善讲新话心语,将深奥的理论知识通俗化、简洁化。三要抓住教育契机,做到准时。善于将时局意识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利用好重要节庆日和纪念日,对人们进行精神洗礼,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个性差异权衡“度”。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度”,关键在于把握大势,因势而动,立足受教育者个性差异,力求火候适宜,切准时代脉搏,既有“生命线”高度,又紧抓实践准度。树立大局意识,把握“生命线”高度。在多种思想观点碰撞激荡,多种文化交叉交融中,把握“生命线”高度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凝聚思想共识。重视个性差异,紧抓实践准度。不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思想发展水平、知识接受能力、情感能力水平等都存在差异,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节点,有层次有差别地开展教育。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教育前、教育中、教育后以及反思总结等关键节点,做到工作应对有力,切准时机。

满足发展需要追求“效”。思想政治教育要追求“效”,就是要追求效率、效益、效能,做到心悦、认同、参与,实现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诉求之间的和谐统一。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多样中立主导。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选择怎样的政治立场,坚持怎样的政治信仰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影响下,思想交锋激烈,斗争格局错综复杂。要牢固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正确引导,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成自发向自觉升华,内化有序外化。思想政治教育是自觉过程和自发过程的统一,关键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人们所接受并顺利内化为内在素质,最终有序外化为行为规范。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格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说服人,既要靠真理的力量,也要靠人格的力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凭借自身的威望、权力、职务使受教育者被动服从。新形势下,教育者的非权力因素逐渐取代权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平等交流,双向互动。

以广博的学识授知。广博的学识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教育者良好的专业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人,良好政治素养的养成源于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积淀。教育者通过认真学习、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责任感、厚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政治素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断真伪,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政治立场。

以真挚的情感育情。情是连接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渠道。马克思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8]情感是人们行为发生的动因,是人们产生欲求和需要的催化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尊重、信任、理解和关爱的情感,才能激发受教育者内心的真情实感,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精神的共鸣,深化理性认识。情感是直通人心的有效路径,教育者摒弃抽象空洞的说教,以情感架桥触及受教育者心底,使其真心接纳,催发其对教育者的敬仰信赖之情,对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之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执着拥护之情。

以高尚的情操导行。高尚的情操具有强大的自我激励和交互感染的力量,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导向和强化作用。以优良的生活情操引导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教育者对优良生活情操的践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展示和实践,是呈现在受教育者眼里直接的、活生生的形象。以优良的道德情操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优秀的处世风格。道德情操这种非权力的影响因素通过震撼感染、舆论传播使人们产生敬佩、信服的心理感受,最终转化为行动上的积极效仿。以优良的职业情操引导受教育者培养责任意识。教育者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精神境界,勤奋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作风,如春风拂面、春雨润物吸引、感染、激励受教育者,引导其自觉形成责任意识。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渗透性

随着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汇、交锋频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须不断转换、拓展、开发教育载体。以社会文化的广泛性、网络载体的覆盖力、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加强渗透力。

社会文化的濡染。社会文化由人民群众创造,并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观念形态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具有潜隐性、持久性和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是社会文化结构的映射,后者为前者提供着文化资源和养分。”[9]社会文化的濡染一要注重发掘优质社会文化。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社会文化呈现多元交融,包罗万象,不仅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还有腐朽的甚至反动的文化。发掘优秀、先进的文化,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释放正能量。二要优化布局社会文化活动。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兼顾内容的丰富性和对象的差异性,切实做到活动特色鲜明、覆盖面大、影响力广。三要孕育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具有稳定性,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受教育者长期浸润其中,其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网络媒介的辐射。随着智能终端大众化,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逐渐成为占据人们生活的强势信息传播载体。网络具有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传播空间的全球化、传播速度的高效性和互动主体的平等化等独特优势。选择专业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网络技术运用熟练的教育者,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引导网络舆情。同时,开设主题网站,弘扬主旋律。把积极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健康的网络生活中,丰富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引领思想动向。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微时代的传播媒介,使网络媒介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倍增器”,充分挖掘“微元素”资源,大胆尝试“微教育”模式,准确把握“微时代”趋势。

实践活动的强化。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育的重要补充,为受教育者真切感受和有效运用其所接受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提供了平台。受教育者只有亲身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在实践中的价值,才会真正认同、接受它。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得以提升,情感变得丰富,个性得到完善。参军服役、社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不仅增强了受教育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意识,使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的熏陶,强化了国家安全意识,还鼓励受教育者不断革新,发扬时代精神。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愉悦感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者以目标为导向,内容为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氛围,实现主体外部客观的“境”与内部主观的“情”相统一,伴随着受教育者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教育效果的强化。

赏心悦目的场境。思想政治教育场境的创设需要融合精神氛围和物质条件,以促进“情”“境”“理”的有效结合。场境设置要强调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物质条件和精神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场境创设。家庭、学校、社区、单位等因所担任角色的不同,传递内容的差异,其场景设置也有所区别。场境设置要突出真实性。要使受教育者自愿融入所营造的情境中,就要考虑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要体现社会、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场境设置要体现形象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为抽象理论知识,受教育者通过切身体悟、音像俱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实虚相济,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

丰富生动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与思想内容浑然一体,是教育者表达思想、传播理念、传递情感的基本工具。语言的运用是增强感染力的直接媒介,恰当的言语表达能够帮助受教育者顺利进入教育者创设的情境中。语言表达的形式要注重生动、活泼。创造具有美感、清晰、准确的语言以及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语言表达的内容要具有真实性,语言能够直接向人们呈现、传播系统的理论知识,对于营建愉悦的教育情境起着最直接的作用。

真切深刻的体验。体验是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以自己的需要、认知、情感、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去理解、接受、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体验可以是瞬间产生的情绪,也可以是稍纵即逝的强烈幸福感,甚至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感觉。体验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感化的过程,受教育者通过亲身感受,更直接、真切、鲜明、强烈地受到刺激,心灵被触动,甚至震撼,让人产生真切的感受,激感。一切道理只有通过亲自体验,在实践中感悟才能真正了然于心;一切情感只有真正感同身受,才能由感性认知升华为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1).

[2]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208.

[4]胡敏中.理性的彼岸: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1.

[5]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65.

[6]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45.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25-02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目标就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学科密切配合,加强合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揭示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内容,学术界亦存在争论。有的学者将其归结为学术研究科学化、人才培养科学化、教育实践科学化三个维度。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应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展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的科学化三部分内容。也有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归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等内容。通过梳理学界观点,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现其目标需要多要素的交集与整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助力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本身也是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过多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层面那必将是顾此失彼,最终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目的与旨趣,也难以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就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而言,从宏观视角可以大略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等三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为实践提供指引与方向。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夯实其理论功底。这也是基于理论架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考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有着自己的理论根基和植根的土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化,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化,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思想理念等理论要件不断爆发青春与活力,与时俱进,不能搞僵化教条、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否则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现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像一条红线一样规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旨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上,把这些思想观点转化为一种意识自觉,灵活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之中。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虽然时代风云在变幻,但马克思主x内涵的精髓、内核是不变的,其内容外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推陈出新。实践已证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及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必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2.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

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培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能将其视作被动的接受者,即要实现教育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本领域内公认的问题和理论本质研究所持的共同的信念或看法。正是基于这些共同的信念或看法,衍生出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分支,才有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倚重思想政治教育指令性模式,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过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阶级性色彩;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更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展延性,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性同时,更偏向于为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科学化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的运动发展。马克思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规约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走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中不断前进,不断摒弃旧的范式,创新出新的范式。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

人才培养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循规而行,往往事半功倍,反之亦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的对象化活动,在科学化理论的指导之下,经过科学的范式转换,必须要通过理性的、科学的实践活动,从而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行为规范准则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灵之中去,指导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变成意识自觉,外化为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质与政治素养。这是一个能动而艰辛的过程。然而,如果理论仅仅停留在抽象层次,成了格式化的思维形式,在范式转换中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固有的活动规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了。马克思指出,理论已经掌握群众,也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多样性教育对象的时候,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与途径,自觉探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看到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与弹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受教育者的头脑,久而久之,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潜移默化到他们自觉的实践活动当中去。

二、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目标明确、政治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应该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为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党的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效果与目的,就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方式、手段与路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活动进程是多因素、多环节的交集与磨合,因而,选择科学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主客体的平等对话

人才培养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很大程度上与培养过程中如何处理主客体关系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两个关键性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把一定社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化为教育客体的意识自觉与价值诉求,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自省自律、自查自纠,自觉践行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要想达到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目的与价值归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必须将教育客体视为与己同等的地位,教育主体首先要尊重教育客体的身份与存在价值,而不能将其视作空灵的、呆板的、无生气的对象。否则,如果前者强行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加给后者的话,那只能引起后者强烈的心理逆反与不满情绪。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对话,实现二者的心理交融、息息相通,摒弃心理隔阂,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还有学者建议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视为教育主体,将教育资料、教育媒介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需的软硬构件看作是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融通、交融互动,共同探索追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不断提升二者的思想素养、道德水准与政治价值,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2.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化的价值观理论为导向

价值观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政治思想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教育人、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思想素养及政治诉求为己任,理所当然地需要科学的价值观理论作为自己活动的风向标。党的十之前,业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证存在争议,有学者简单化、机械化甚至拼图式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实上,前者是关于社会主义构建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可以视作方针、政策层面的东西,是指引我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罗盘。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行为时依据的参照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积极培育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从顶层设计视角规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及践行取向,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努力方向。2014年2月,指出,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这更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夯实了最新的理论基础及行动指南。

3.思想政治教育要厘清学科体系构建进程中继承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人才培养需要继承过往,更亟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经过近年来业界工作者不断探索,理论层面日臻完善,实践领域日渐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身独特的学科构建规律。学科构建的日臻成熟与完善,是在遵循学科建设规律,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而又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与完成的。继承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包括知识建构、范式转换、方法创新等层面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既有成果的吸纳和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形式、方法等诸方面不断注入现代性元素,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转型升级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继承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承继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学科精华,推陈出新,有助于加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的进程,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20-27.

[2]张耀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1(21):4-9.

[3]李军.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要问题促进科学化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130-13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10

一、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揭示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内容,学术界亦存在争论。有的学者将其归结为学术研究科学化、人才培养科学化、教育实践科学化三个维度。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应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展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的科学化三部分内容。也有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归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等内容。通过梳理学界观点,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现其目标需要多要素的交集与整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助力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本身也是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过多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层面那必将是顾此失彼,最终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目的与旨趣,也难以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就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而言,从宏观视角可以大略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等三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为实践提供指引与方向。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夯实其理论功底。这也是基于理论架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考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有着自己的理论根基和植根的土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化,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化,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思想理念等理论要件不断爆发青春与活力,与时俱进,不能搞僵化教条、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否则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现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像一条红线一样规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旨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上,把这些思想观点转化为一种意识自觉,灵活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之中。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虽然时代风云在变幻,但马克思主?x内涵的精髓、内核是不变的,其内容外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推陈出新。实践已证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及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必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2.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

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培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能将其视作被动的接受者,即要实现教育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本领域内公认的问题和理论本质研究所持的共同的信念或看法。正是基于这些共同的信念或看法,衍生出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分支,才有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倚重思想政治教育指令性模式,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过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阶级性色彩;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更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展延性,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性同时,更偏向于为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科学化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的运动发展。马克思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规约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走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中不断前进,不断摒弃旧的范式,创新出新的范式。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

人才培养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循规而行,往往事半功倍,反之亦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的对象化活动,在科学化理论的指导之下,经过科学的范式转换,必须要通过理性的、科学的实践活动,从而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行为规范准则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灵之中去,指导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变成意识自觉,外化为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质与政治素养。这是一个能动而艰辛的过程。然而,如果理论仅仅停留在抽象层次,成了格式化的思维形式,在范式转换中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固有的活动规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了。马克思指出,理论已经掌握群众,也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多样性教育对象的时候,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与途径,自觉探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看到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与弹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受教育者的头脑,久而久之,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潜移默化到他们自觉的实践活动当中去。

二、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目标明确、政治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应该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为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党的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效果与目的,就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方式、手段与路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活动进程是多因素、多环节的交集与磨合,因而,选择科学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主客体的平等对话

人才培养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很大程度上与培养过程中如何处理主客体关系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两个关键性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把一定社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化为教育客体的意识自觉与价值诉求,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自省自律、自查自纠,自觉践行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要想达到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目的与价值归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必须将教育客体视为与己同等的地位,教育主体首先要尊重教育客体的身份与存在价值,而不能将其视作空灵的、呆板的、无生气的对象。否则,如果前者强行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加给后者的话,那只能引起后者强烈的心理逆反与不满情绪。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对话,实现二者的心理交融、息息相通,摒弃心理隔阂,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还有学者建议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视为教育主体,将教育资料、教育媒介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需的软硬构件看作是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融通、交融互动,共同探索追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不断提升二者的思想素养、道德水准与政治价值,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2.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化的价值观理论为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11

一、基层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实物的本质属性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使大学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院校的基层学院通常指“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下设的学院。以中南大学为例,它是国家“985工程”重点院校,下设的包括湘雅医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在内的22个学院就是本文中所研究的基层学院。基层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这些独立的学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基层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能够结合本学院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完成好培养人这一使命。

二、基层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

基层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是针对目前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明确教育对象,收效不佳的状况而提出的。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化,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心理特征和个性化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后,将受教育者做合理的分类,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基层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指基层院校根据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特点,从大一到大四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品德修养、价值观等方面达到一种全新的状态,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加强。

三、开展基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和了解大学生心理、思想状况,是基层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的前提。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他们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动荡,也没有经济上的波动,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成长的他们,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喜欢娱乐,信息来源渠道广泛等等,使得他们的思想难以掌握,校园舆情不易控制。现在学生的教育环境相比之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批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微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