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2 10:50:43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6月~2009年8月入院治疗的32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9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20~75岁,按骨折类型可分为18例股骨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下肢复杂骨折临床诊断标准,无关节松动术禁忌证。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术后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具体如下:

1.2.1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行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前,牵引复位骨折,消除骨折处肿,并硬膜外麻醉。钢板内固定时,将3~5cm切口分别做于骨折线远近两侧,为避免破坏骨折部位软组织和血运,严禁显露骨折区域。通过C臂X线透视检查将骨折牵引复位后,选用适当长度的锁定钢板插入切口处,之后骨折远端临时用1枚普通皮质骨螺钉固定,让钢板和骨干保持2cm贴附,待骨干良好复位后,用锁定螺钉进行固定,同时更换临时固定的螺钉。X线透视下骨折良好对位且稳妥固定锁定钢板,即可冲洗切口和放置引流管,最后缝合切口,可给予患者适量抗感染和止痛药物。

1.2.2关节松动术行关节松动术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用从小至大的力度渐渐接近关节运动受限和运动痛角度,且每次用同一角度和方法控制<1min,若患者关节疼痛采用I、II级手法,关节僵硬采用III、IV级手法。沿横向内外侧和纵轴上下分别推动髌骨3min,增加髌骨活动度;并分别长轴牵引、前后滑动、后前滑动、旋转摆动股胫关节和胫距关节1min,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增加膝关节伸活动范围。以上手法每日或隔日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需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下肢功能评定标准以优、良、差表示患者治疗后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治疗后,患者两肢长度相同,下肢能正常屈伸,X线显示解剖对位;良:患者两肢长度相差0.8~1.2cm,下肢屈伸范围降低8~12°,X线显示解剖对位良好;差:患者两肢长度明显不同,下肢屈伸范围降低超过12°,X线显示解剖明显不对位。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优良为优+良。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异意义[2]。

2结果

2.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下肢复杂骨折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3±3.7)w,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7.6±4.1)w,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2.2两组下肢功能恢复对比随访6个月~1年后,研究组16例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优良,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16例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优良,优良率为74.36%。两组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231,P=0.0334,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3讨论

下肢复杂骨折多由车祸、跌伤、压砸等导致,骨折粉碎且明显移位,骨折后患者通常出现两肢长度不同、疼痛、关节功能降低等表现[3]。随着下肢复杂骨折发生率的不断升高,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研究了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康复效果,结果表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以在保证骨折端活力的同时有效稳固骨折,关节松动术不仅能促进韧带伸张,减轻关节疼痛,还能有效修复下肢肌腱和挛缩肌肉,进而促进患者骨折愈合[4]。

总之,给予下肢复杂骨折患者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忠耀.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68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55-556.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2

1.1 病例资料 本组69例,男,40例,女29例,年龄20-61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脑外伤5例,胸外作1例,腹部外伤4例,双股骨骨折1例,四肢其他部位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根据AO/ASIF分类;A型 42例,B型18例,C型9例。

2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在股骨外侧做长10cm的切口。一般从φ9mm的髓腔锉开始,自骨折近端沿骨干逆向扩髓,从犁状窝扩出,然后用髓内钉比最大号扩髓髓内钉直径小1mm,长度要超过骨折远端5cm以上,定位后,先锁定股骨远端2枚锁钉,再锁定股骨近端2枚锁钉。C臂X线机透视下确保主钉和锁钉固定稳妥。术毕康复新液冲洗伤口并放置引流。早期床旁功能锻炼,加强股四头肌收缩。伤口肿胀,可采用康复新口服液及局部换药,起到减轻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减轻骨筋膜综合症产生,本组无一例产生。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情况。

3 结果

本组2例术后半年无明显骨痂生长,均取远端锁钉后,其中1例取出股骨近端锁钉后4个月愈合,另1例取出近端锁钉后6个月愈合,均无骨不愈合产生。

4 讨论

锁内钉问世后,是股骨骨折的首选方法[1]。积极扩大在股胫骨的应用,锁内钉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理。使髓内钉与整个骨干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很好的稳定及牢固,主要有2种类型;一类为扩髓型,另一类为非扩髓型。临床上通常扩髓型。扩髓以后可以插入更大的髓内钉,抗断钉及再次骨折加强。骨碎屑充当了骨移植物,促进早期愈合,髓内钉切口小,股骨肌肉组织及韧带损伤较轻,保证了周围关节运动功能,有利于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及早期负重。负重是骨折愈合的外部因素,术后消炎康复新使用大大减少软组织病发症,可使用康复新冲洗伤口。髓内钉是股骨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廖纪稳等[2]报道并发症发生率达16.7%。髓内钉可通过取出远端锁钉使骨折早期的静力固定改变为中期的动力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3]。术毕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及康复新液冲洗伤口,将有限切口所带来的损伤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逆向扩髓的优点较容易从黎状窝扩出,不易偏离,顺向扩髓定位不准。容易出现再骨折情况术中出现再骨折等情况[4]。总之,有限切开的切口进行逆向扩髓,基本上可达到在梨状窝处扩出,手术操作中应避免暴力扩髓。电钻低速轻柔扩出。术后功能锻炼 手术的成功仅仅是骨折愈合所迈出的一小步,良好的康复及功能锻炼可弥补手术的不足,促进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张英泽、李增炎、冯和林,等。带锁髓内钉治疗1089例长骨骨折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5同25(3):143.147.

[2] 廖纪稳,唐琳,韩小平,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与处理对策[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6):699.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3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骨折126例,其中获随访86例,取得较好疗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26例中,男性83例,女性43例,年龄18-69岁,全为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车祸伤61例,摔伤48例,重物砸伤17例;骨折部位:锁骨中段58例,中外段65例,远端3例,合并四肢骨折12例,合并肋骨骨折并血气胸22例,合并颅脑外伤15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1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2例。

2.治疗方法 颈丛或颈丛+臂丛麻醉后,仰卧位,患肩下垫高,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端为中心取8cm-12cm弧形切口,逐层进入显露骨折断端,清除断端凝血块或肉芽组织,复位,粉碎严重者予钢丝或克氏针临时固定,再选取锁骨解剖钢板固定(康力公司),如不匹配,用两把大血管钳塑形使之匹配,放于锁骨的前上方,钻孔攻丝,拧入合适长度的螺钉,粉碎者取髂骨植骨或人工骨植骨,合并胸锁关节脱位者予2mm克氏针从锁骨向胸骨固定并修复关节囊,锁骨远端骨折者予肩锁骨钩钢板固定,术中要保护好锁骨下动静脉,钻孔时导钻外钻头不宜超过16mm以免损伤肺尖形成气胸,用双氧水,碘伏,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关闭切口,皮片引流,术后10―12天拆线,术后屈肘90度,前臂吊带或三角巾固定2周,粉碎严重者固定4周,定期复查X线片,指导患者练习肩关节活动,术后1年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

3.疗效评定与标准

(1).优:骨折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正常愈合,无局部畸形,肩关节活动正常。

(2).良:骨折轻度畸形愈合,肩关节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3).差:骨折对位对线差,明显畸形愈合或骨不连,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二、结果

随访时间1年,术中或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气胸,其中84例骨性愈合,肩关节活动正常(优),1例切口感染,经双氧水、碘伏、盐水、冲洗切口,炎症控制后Ⅱ期缝合术口后愈合,肩关节功能(良),2例出现骨不愈合,2例骨不愈合患者行取髂骨植骨术,其中1例男性患者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良),1例中年女性患者仍未愈合,建议行带血管腓骨头植骨,患者因患肩及上肢活动正常,且不从事体力劳动放弃治疗,肩关节功能(良),3例锁骨远端骨折肩锁骨钩钢板固定者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良),肩关节功能优良率100%。 讨论

锁骨骨折发生约占全身骨折的5.98%,以中段及中外段交界处最为常见,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均可引起,多为粉碎性骨折,传统非手术治疗在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无移位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但移位的成人锁骨骨折保守治疗,不管是“∞”字绷带或肩锁固定带固定,病人多因固定不适放弃保守治疗转而要求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多数患者要求手术治疗,多数学者对于成人的移位锁骨骨折倾向于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临床上可用克氏针内固定,重建钢板内固定及解剖钢板内固定,克氏针临床上多用于儿童或青少年骨折且家属强烈要求手术者,成人不推荐使用,重建钢板需塑形,增加手术时间,锁骨解剖钢板与锁骨解剖相符,较易固定,由于锁骨骨折多为粉碎性,术中需注意尽量减少剥离骨膜,保护血运,术中严重粉碎复位困难者可运用克氏针逆向临时固定恢复大致解剖,再运用钢板固定,并建议取髂骨植骨,本组2例不愈合病例粉碎较严重且术中均未植骨,此后我科收治的粉碎性锁骨骨折病例均常规植骨,未再出现不愈合病例,Roue报道闭合复位的不愈合率0.8%,切开复位的不愈合率3.7%,大致吻合,3例远端骨折者予肩锁骨钩钢板固定,合并胸锁关节脱位者予克氏针固定,臂丛神经损伤者,1年后取钢板时仍有感觉减退,上肢肌力3-4级。

通过本组病例治疗结果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成人锁骨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粉碎者建议常规植骨,肩关节功能满意。

参考文献

1【临床骨科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冯传汉 张铁良

2【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十版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 【美】TERRY

CANALE 总主译 卢世璧 王继芳 王岩 陈继营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4

股骨骨折在临床上多是采用切开复位方法治疗, 内固定方案成为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多应用金属内固定物, 包括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钢板等[1]。作者在本研究中比较顺行绞锁髓内针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 现将本院102例股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 共102例, 所有患者病例资料以及随访登记齐全, 回顾性分析所有临床资料, 采用顺行绞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52例作为观察组,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 男33例, 女19例, 年龄49~71岁, 平均年龄(59.2±4.6)岁;右侧31例, 左侧21例;股骨干骨折38例, 股骨颈骨折8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对照组中, 男29例, 女21例, 年龄51~70岁, 平均年龄(59.0±5.1)岁;右侧30例, 左侧20例;股骨干骨折36例, 股骨颈骨折6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的麻醉准备以及切口及暴露步骤相同, 硬膜外麻醉准备, 患者取侧卧位, 开放性骨折患者彻底清创, 选择骨折部位为中心行外侧切口或者后外侧切口或者开放性创伤者沿创口延长切口进入, 逐层分离、暴露骨折端, 观察组采用顺行绞锁髓内针固定治疗, 避开韧带, 开口器钻孔打开髓腔, 插入圆头导针及蛇皮髓腔锉扩髓, 扩髓满意后置入顺行绞锁髓内针, 骨折复位以及置入髓内针位置满意后上绞锁螺钉固定, 确认固定完好, 清洗、修复软组织、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 骨折复位满意后直接置入适合尺寸的钢板, 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 固定完好后清洗、修复软组织、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均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康复锻炼。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研究中以两组患者的疗效、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组间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分为以下三种, 优:骨折一期愈合, 髋关节功能良好, 肢体无短缩。良:骨折基本愈合, 关节功能显著改善, 肢体无短缩。差:骨折不愈合, 关节活动受限或患肢短缩、跛行。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6~12个月, 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 观察组、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8.1%、84.0%,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康复时间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远端绞锁髓内钉断裂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出现短缩移位1例、延迟愈合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是人体最大的骨头, 发生骨折的几率也较高, 多由于车辆撞击、碾压、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原因引发, 需要迅速处理, 以免引起大出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临床多采取切开内复位处理, 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技术显得尤为关键。以往该类手术中多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 该方法虽然固定效果较为可靠, 但是切口长, 软组织分离和骨膜剥离较广泛, 骨折端血运受损较重, 愈合较慢[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提高, 更为高效、安全的方案成为研究重点[4]。本研究中将顺行绞锁髓内针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顺行绞锁髓内针治疗不仅提高了疗效, 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上均体现了显著的优势, 谭英华等[5]也曾有研究:对于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患者, 取出钢板内固定器材后改用绞锁髓内针固定, 结果所有患者复位均满意, 固定牢靠, 支持了本研究结果的成立。顺行绞锁髓内针应用于内固定能够直接紧密地嵌在髓腔周围的皮质骨内层上, 使针的横断面能起到良好的弹性固定作用, 针两端固定于松质骨中或进针处的皮质骨上, 防止各种移位, 从而达到更好地稳定骨折复位的作用[6]。此外, 在复位过程中不会造成骨膜和软组织合页新的损坏, 利于骨折早期愈合, 患者康复快, 减少了骨折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 应该推广应用。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必须选择与骨折部位粗细、长短合适的髓内针, 才能发挥充分的固定作用。

综上所述, 顺行绞锁髓内针比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疗效更佳, 并且有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 安全性可靠, 是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冯金海.三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10):73-75.

[2] 梁远峰.不同类型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6):137-139.

[3] 贾翔, 张红梅.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12例.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8):276.

[4] 李小龙.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股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26):37-38.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5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97-01

下肢骨折在临床骨科中占的比例较高,主要包括胫腓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主要表现出两肢长度不一、踝膝关节功能削弱、疼痛等,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便,同时给患者家属增加了重大的负担。然而部分的下肢骨折患者会出现下肢长骨的多段粉碎性骨折(下肢复杂骨折),临床上对于其治疗方法多样,然而存在下肢功能的恢复不理想、预后差等缺点,故如何有效治疗下肢复杂骨折患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1]。本文选择于2010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下肢复杂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康复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介于19-76岁,平均年龄(35.2±10.3)岁;其中胫腓骨骨折37例,股骨骨折14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18例,跌伤19例,压砸11例,其它原因3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介于21-75岁,平均年龄(32.7±9.8)岁;其中胫腓骨骨折34例,股骨骨折17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20例,跌伤16例,压砸10例,其它原因5例;所有患者均为下肢长骨的多段粉碎性骨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原因、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通过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联合关节松动术的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开始手术前通过牵引让骨折一定程度复位和起到消肿作用,硬膜外麻醉。在骨折线的近远两侧,各做一个3—5cm长小切口,最好不要将骨折区域显露来避免骨折部位血运和软组织的破坏;经C臂X线透视检查牵引复位效果理想后,利用长度适当的锁定钢板,与两切口间所做的肌肉下隧道插入接骨板,再用1枚普通皮质骨螺钉临时固定骨折远端,使钢板与骨干贴附,并保持与骨干约2mm距离,经检查骨干复位理想后可使用锁定螺钉固定,并将临时固定的螺钉更换为锁定螺钉,完成接骨板的固定。再次X线透视证实骨折对位满意,固定稳妥,冲洗切口,常规放置引流管后关闭切口。

1.2.2 关节松动术。在患者坐位或者卧位状况开始进行关节松动术,力度由小到大,逐渐接近关节运动痛、运动受限的角度,同一角度和单一手法的使用每次应控制在1min内,Ⅰ、Ⅱ手法适用于疼痛为主,Ⅲ、Ⅳ级手法适用于以僵硬为主;对髌骨分别作沿纵轴上下推动及横向的内外侧推动3min,分别作股胫关节、胫距关节的长轴牵引、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侧方滑动、旋转摆动等各1min。

1.3 功能评判标准。优:治疗后患者两肢的长度相等,膝关节、踝关节能够正常屈伸,X线的检查显示解剖对位;良:患者两肢的长度不等,患肢缩短约0.8-1.2cm,膝关节、踝关节屈伸范围减少8-12°,X线的检查显示解剖对位较好,骨折部位成角12°,X线的检查显示解剖对位不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术后对患者随访观察1-12个月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5±3.5)周,对照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7.4±4.2)周,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X±S,n%)

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平均愈合时间(周)对照组512022982.4%(42/51)17.4±4.2观察组513215492.2%(47/51)*11.5±3.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交通事故、工伤等频发,下肢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患者主要表现出两肢长度不一、踝膝关节功能削弱、疼痛等,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便,同时给患者家属增加了重大的负担。临床上通过牵引保守治疗不仅存在疗程长、疼痛度高、预后差,故临床应用较少。

结果显示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康复效果优于单独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一方面在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保证固定的稳定性而不影响骨折端的活力,也可以能够在骨折块间产生应力刺激从而促进骨痂形成、加快愈合;关节运动术[3]是一种无痛伸张运动,促进关节囊与韧带的伸张,能够提高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疼痛,对于挛缩肌肉、肌腱的修复亦十分有效,从而促进愈合、预后。

本次研究发现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效果显著,促进骨折愈合、利于下肢功能的恢复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6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040-03

doi:10.14033/ki.cfmr.2015.07.018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种骨折类型,在前臂骨折中占75%。以往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等治疗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充分保证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固定情况不佳,且治疗后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随着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方法的广泛推广使用,得到了临床主治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18~65岁,平均(42.5±3.5)岁;左侧损伤30例,右侧损伤34例;损伤原因:重物砸伤14例,跌倒损伤20例,交通事故损伤30例;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术前常规操作,接受臂丛神经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研究组接受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方法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取患者平卧位,指导其手臂外展,选择Henrry切口,自其患侧的桡侧腕的屈肌腱外侧缘进入其中,确保桡骨远端骨折部位可以充分暴露,在此过程之中应做好神经、动脉保护措施。骨折进行复位的时候,首先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以恢复桡骨的掌倾角、尺偏角、长度等。复位结束之后,选择适宜的T型锁固定板,按照既定要求放置在桡骨掌侧,在桡骨近端选择普通的皮质骨螺钉加以固定,但不需要加压,继而在定位器的指引下,采用锁定螺钉将桡骨远端的骨折碎片固定,骨折的远端使用锁定螺钉加以固定。

1.3 观察指标及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掌倾角、尺偏角)和并发症(包括克氏针松动、关节炎、感染、急性腕管综合征、神经损伤)发生率情况,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秀:治疗后患者骨折部位完全康复,恢复正常生活,无依赖;良好:患者骨折部位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生活部分可自理,依赖性不大;可:患者骨折部位未完全恢复,生活部分可自理,完全依赖;差:患者骨折部位未见明显好转,甚至有所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赖;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掌倾角、尺偏角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关节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2]。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比较复杂,按照其稳定性,可将其划分为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和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在临床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不同的骨折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复位方法和治疗手段,针对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可快速恢复健康[3]。但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则比较困难,不适宜的复位和治疗方法,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关节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和临床治疗难度,甚至会导致无法痊愈或畸形。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骨质疏松患者是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高发群体,30%左右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通常情况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遭受明确外伤或其他意外事故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特别是老年患者,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因此,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选择何种适合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医学方面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4-5]。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的本质目的在于良好的实现断面解剖重建,且在不出现任何并发症的前提下,快速恢复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并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6]。传统治疗方法需要在解剖伸肌支持带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这样一来,伸肌腱会因为钢板和螺钉的机械磨损而不得不完全暴露,治疗效果不宜。而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优势如下:(1)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2)钢板和螺丝锁定合为一体的治疗方法,可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避免螺丝出现松动的现象;(3)加压设计理念,可显著降低螺丝承受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对螺丝造成的切割情况,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骨折复位后丢失现象的出现;(4)锁定加压的技术设计,从本质上实现了对于骨皮质能够不完全相贴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患者的相关组织供血得到了良好保障[7-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掌倾角、尺偏角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曾赛华,孙绍裘,周昭辉,等.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7):243-244.

[2]张予玉,姜晓峰,曹立新,等.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594-1595.

[3]王家宁,张科,张大鹏,等.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34-35,54.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7

肱骨近端骨折时临床上常见损伤性疾病,老年人由于体质弱及其骨质疏松,易导致此类骨折的发生,且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肱骨近端骨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1]。为了探究更有效的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笔者对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是43:37,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1±8.4)岁;患者骨折均为物理性损伤,经X线检验均证实为肱骨骨折。根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骨折Neer分型[2]:对照组与观察组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例数均相同,分别为11例、21例、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发病机制等方面比较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用克氏针法治疗:患者采取仰卧位,行臂丛麻醉,手术时使患者的肩部稍高,医生在C型臂X线机监控下牵拉进行复位后于骨折远端斜向肱骨头处钻入直径2.0~2.5mm 的克氏针3~4支,活动肩关节观察到骨折部位固定完好而且关节活动不受影响时修复肩袖,缝合之前将针尾折弯埋在骨皮质外。

观察组患者采用PHILOS自锁钢板法:手术入路选择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入路,复位时找准解剖标志,大结节完整以大结节走行为标准。结节间沟完整以此为标准,内侧以小结节内后侧缘为标志,三部分或四部骨折时先将大或小结节固定于远或近折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尽可能在不影响PHILOS放置的部位固定。PHILOS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前外侧,钻孔固定。

1.3术后处理 术后24~36h拔除负压引流,予以常规抗生素4~6d。三角巾悬吊患肢固定21d,对患者骨折内固定程度及其骨折恢复的情况进行术后训练指导。

1.4.观察指标 依据ASES肩关节评价标准,①优(90~100分);②良(80~89分);③可(70~79分);④差(

1.5.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用SPSS17.0统计包软件处理,计量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手术时间对照组 (130.6±27.8) min,观察组(96.8±18.9) 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急诊科最常见的骨骼损伤之一,数10年前,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均采取非手术治疗,但是研究发现超过50%的肱骨近端骨折为需要手术的复杂移位性骨折。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出现以及患者自身对早期功能康复的要求使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比例在逐渐增高。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位于肱骨外科颈以远1~2cm 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主要包括大、小结节,肱骨头, 肱骨干骺端等结构的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肱骨近端骨折端骨质量普遍低下,骨折常造成肱骨大小结节的骨折分离及肱骨颈部骨质压缩或丢失,并使肱骨头关节面常镶嵌于肱骨骨折端。目前对其的治疗依然有很多困难,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间长,且愈合周期长,患者疼痛严重,而本组中采用的新型手术治疗有如下的优点:①解剖设计灵巧: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体内软组织的激惹。②稳定性好:可以防止功能训练时螺钉的松动③具有螺钉角度及独特锁定头设计:术后退钉,防止其对骨组织的抗拔出力。④精确导向器的设计:螺钉简便、准确的打入骨组织中[3]。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ASES肩关节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14个月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新型PHILOS自锁钢板法比传统克氏针法治疗康复时间快。

综上所述,新型新型新型锁定钢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8

近年来,我科积极探索将CNP护理模式运用到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男44例,女6例;年龄32~75岁,平均57岁。锁骨远端骨折20例,锁骨关节脱位8例,锁骨远端骨折伴肩锁关节脱位21例,陈旧性骨折1例。致伤原因:交通伤32例,坠落伤12例,击打伤6例。伤后患侧锁骨远端或肩锁关节肿胀畸形,触压有骨擦感或浮动感,痛感明显,患侧肩关节各方向活动明显受限。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7天,平均4.6天。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全身或臂丛麻醉,屈沙滩椅位,患肩垫高,通过查体“钢琴征”定位锁骨远端机肩峰,做倒“L”形切口。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

CNP模式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士要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制定护理计划。由于患者可能担心手术引起的疼痛、担心手术的危险、担心术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我们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建立护士分管制,向患者耐心细致介绍手术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成功的实例及主刀医生情况使患者消除恐惧与焦虑,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的治疗。

(2)饮食和日常护理:患者的体质好坏直接影响术后的康复,根据体质的差异,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以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术后的骨骼功能恢复能力。

(3)术后康复训练:患者术后均应实施早期锻炼,一般在术后1周即可开始肩关节伸展活动练习,逐渐由被动向主动功能转变。锻炼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可行钟摆锻炼,被动外旋、外展、内收、内旋练习;中期可行活动度,肌力和日常生活训练,晚期可行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训练[3]。术后3~4周内要悬吊患侧上肢予以保护,使患处保持稳定,以利于骨折愈合和韧带修复,开始功能锻炼肩关节活动幅度不要过大,特别应避免有力的推、拉、举动作。在术后不同阶段指导好患者动、静结合,保证最终功能的完全康复.

根据Rockwood评分法[4]评定疗效。疼痛:无3分,轻微2分,中度1分,严重0分。活动范围:正常3分,轻微受限(50%)0分。肢力强度:正常3分,轻微减弱(50%)0分。日常活动受限:无3分,轻微2分,中度1分,严重0分。主观结果:优3分,良2分,可1分,差0分。总分13~15为优,10~12为良,7~9为可,7分以下为差。

结 果

本组手术时间2~3小时,平均2.5小时。手术切口均1期愈合,X线片示脱位及骨折复位好,内固定稳定。所有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

本组患者术后评分优40例,良9例,可1例(为1例陈旧性骨折病人)。50例病人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移位及断裂、松动及再脱位等并发症,术后解剖结构恢复,外观及功能满意。

讨 论

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为临床最常见的骨折损伤类型,而其最重要的原因和病理基础是Bankart损伤。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和肩关节脱位的复杂性,骨折移位情况有可能不能被单方向肩关节X线片准确地呈现。故建议行多角度投照及MRI检查。

临床护理路径在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能使其在住院期间真正有舒适及被重视的感觉,能使病人在心理上、生理上获得满足感、安全感。

在运用CNP护理模式时,首先要使患者明确其自身疾病的性质,针对每个患者的特殊情况,强化其病态思维下对自身和家庭的危害及影响,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尤为重要,其不仅有利于肿胀消退,减少肌萎缩,更重要的是防止肩关节粘连和僵硬,有利于关节的功能恢复。康复指导方面强调早期功能锻炼,负重晚,避免外伤。

总之,对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早期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符合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其并发症少、复位满意可减少再脱位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理质量。是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实用护理方法,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雪华,郑红霞.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2):27-28.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9

中图分类号:R683.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53-02

在临床当中,股骨下段骨折为比较多见的一种骨折,主要是由于相对较大的外界暴力所导致,骨折移位相对比较明显,软组织所受到的创伤也相对较大。若治疗不合理,可以影响相应膝关节的正常运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在临床治疗股骨下段骨折患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1]。我科室于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对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应用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并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此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对于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研究分析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男性38例,女性35例;年龄为21~80岁,平均年龄为37.9岁;患者损伤原因:51例为交通伤,22例为坠落伤;根据骨折AO分型[2]:38例为A型,19例为B 型,16例为C 型。2例患者并胫、腓骨骨折,1例并内、外踝骨折。伤后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4~9天。

1.2 手术方法[3]

对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骨折下肢膝关节屈曲约35°,髌下正中向远端做5.5cm左右的切口,劈开髌韧带,切开关节囊等相关组织,暴露股骨髁间窝,后交叉韧带起始处前约0.5cm部位钻孔,以髓腔扩大器进行扩髓,髓内钉直径较扩髓器短约1.0 mm。股骨下段骨折部位行约1.5 cm切口,以一指左右宽度为宜,触到骨折部位后,行牵引使骨折处复位,插导针,扩髓,打钉,髓内钉通过导针进入髓腔,钉尾位于关节面下约2 mm。锁定近端锁钉,触摸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后,锁定远端锁钉。清洗关节腔,缝合切口,手术结束。

抗生素治疗1周左右,1~2d后开始股四头肌收缩训练,2~3d后开始膝关节相应的训练,依照患者骨折的具体分型、X线影像学复查结果合理安排下床活动。

2 结果

2.1 术后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临床随访调查,根据股骨骨折临床疗效标准[4],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情况见表1。

表1 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例(%)

通过表1可以得出,经术后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临床随访调查分析发现,73例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当中,63例患者疗效为优,约为86.30%;9例患者疗效为良好,约为12.33%;1例患者疗效尚可,约为1.37%。

2.2 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骨不连等不良情况,患者膝关节运动恢复良好。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股骨下段骨折是一种较为多见的骨科疾病。股骨下段骨折由于距离关节相对比较近,因而通常会对相应关节的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较好的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训练,促进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利于保持一定的力线,相对于钢板而言,能够更好的抵抗应力,而且可以控制旋转,利于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因而能够较好的促进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5]。

钢板固定方法临床并发症相对比较多,可以导致假关节、骨不连等不良情况,和偏心固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能够有效防止骨不连,在手术过程当中,切开进行骨折端复位时,要尽量控制切口长度,最大限度的降低对骨膜的剥离程度,保护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本文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骨不连等不良情况,患者膝关节运动恢复良好。

小切口骨折复位手术在保留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优点的同时,也较好的避免了较大手术切口对患者所造成的感染,有效减少了骨折患者不愈合、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手术操作相对较为简捷,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

本文所研究的73例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当中,63例患者疗效为优,约为86.30%;9例患者疗效为良好,约为12.33%;1例患者疗效尚可,约为1.37%。以此可以看出,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较好的促进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通过对73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应用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并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对于股骨下段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较低,患者手术后可以尽早进行肢体康复训练,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弘,王颖.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28例[J].中外医疗,2010,29(34):111.

[2]郭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84例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2):96-97.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151—02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4%~6%,近10年来,此骨折类型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特别是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1],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其手术方法也不同,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非手术治疗或内固定,但是固定时间长,患者术后不能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多伴有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本文介绍我院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T型钢板内固定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骨科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62~83岁,平均(67.4±4.8)岁。骨折类型按照AO/ASIF分型,C1型22例,C2型24例,C3型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行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取仰卧位,臂丛麻醉,三角肌胸大肌间隙进入,清除骨折间隙及关节腔内血肿和软组织,必要时分离三角肌前部肌肉,保护关节囊血供,直视下复位骨折,克氏针固定,选择合适长度锁定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前外侧,钢板顶端距大结节定点>2 mm,钢板前侧距离结节间沟后方5 mm,以减轻肱二头肌肌腱的张力[2],锁定导向器钻孔,钩探是否进入关节腔及骨折断端情况,螺钉固定后适量植骨,小结节骨折给予桥缝合至钢板微孔上。对照组患者外侧放置钢板,肱骨头部松质骨螺钉固定,其余用皮质骨螺钉固定,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及骨折端稳定性,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逐层包扎并加压。术后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术中固定的牢固程度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并根据患者复查情况逐渐增加被动内旋、内收及外展练习[3]。术后第1天开始肩关节外展架固定保护,进行肌肉收缩促进消肿,肩关节被动练习,术后1周进行肩关节练习,前屈上举、被动外旋功能练习,合并肩关节脱位、关节囊损伤者,在外展架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评定标准

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优良:关节肿痛消失,无肿胀,能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可:膝关节步行能力不受限,运动轻度肿痛,可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差:临床症状较前无改善[4]。总有效率=(优良例数+可例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 = 0.03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 = 0.02

3讨论

根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中人群,因患者多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普通接骨板治疗后中远期出现螺钉松动,并最终导致内固定失败,应用角度稳定性锁定钢板后对骨折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作用[5],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复杂性肱骨近端患者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恢复患者关节面的稳定性及平整行,让患者能在短期内恢复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

近年来,锁定钢板在复杂性骨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肱骨近端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在国内报道也较多,其具有明显优势。锁定钢板是一种内置的外固定架,对骨折部位进行桥形连接,在对骨折端形成稳定固定的同时,能刺激骨痂的形成,提高二期骨愈合[6]。螺钉采用不同的交叉方向对肱骨头进行固定可对抗拔出力,适用于骨质疏松者。同时锁定钢板为解剖型设计,成交稳定,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需要对骨折块整体固定,无需对钢板进行塑形。同时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在表1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锁定钢板能减少血供的破坏,减少软组织与骨块的剥离。

总之,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剥离,手术需要在C型臂下进行,能从各个方向了解螺钉的固定情况,避免螺钉穿出关节软骨面[7,8],手术中防止锁定钢板时应先将其临时固定,避免电钻钻孔时因抖动造成钢板移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对骨骼骨膜血运破坏小等优点,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同时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参考文献]

[1] 熊进,施鸿飞,王守丰,等. 应用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性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0):1585—1587.

[2] Chu SP,Kelsey JL,Keegan TH,et a1. Risk factorsfor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J]. Am J Epidemiol,2009,160(4):360—367.

[3] 姚兆鹏,许永武,罗爱英.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比较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2010,50(5):72—76.

[4] 邱贵兴,戴魁戎. 骨科手术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5.

[5] Gardner MJ,Well Y,Barker JU,et a1. The importance of medial support in locked plating of proximalhumerus fractures[J]. J Orthop Trauma,2007,21(3):l85—191.

[6] 袁本祥,刘祖德. 国人肱骨近端三维解剖研究及其对假体设计与植入的影响[J]. 中华骨科杂志,2008,27(2):120—124.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例11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112-02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日益发达,其中因创伤导致的骨科伤害的病人越来越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这种疾病通常伴有软组织缺损,肌腱损伤以及血管损伤等,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一直是相关临床研究人员热烈讨论的话题。目前,对于因创伤导致的骨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各种各样,可是大部分都没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并发症非常多。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探讨研究在骨科创伤急诊当中采取Ao锁骨钩钢板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抽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在该院骨科创伤急诊的病人60例,对其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并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骨科创伤急诊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当中实验组男性病人42例,女性病人18例。年龄在21~64岁,平均年龄为(44.6±3.2)岁。受伤一直到进入医院时间为3~17 h,平均时间为(7.6±1.3)h。骨折类型包括有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骨脱位,它们依次为32例、28例。受伤部位包括有左侧、右侧以及双侧,它们依次为29例、24例、7例。创伤因素包括有交通伤、运动损伤以及坠落上,它们依次为31例、14例、15例。对照组男性病人41例,女性病人19例。年龄在22~67岁,平均年龄为(46.7±4.1)岁。受伤一直到进入医院时间为2~15 h,平均时间为(6.2±1.2)h。骨折类型包括有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骨脱位,它们依次为33例、27例。受伤部位包括有左侧、右侧以及双侧,它们依次为28例、26例、6例。创伤因素包括有交通伤、运动损伤以及坠落上,它们依次为30例、13例、17例。

1.2 临床治疗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全部采取全身麻醉或者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试试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采取仰卧,头部一端抬高。

1.2.1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对病人实施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临床手术方法为:沿着锁骨方向一直向肩峰作为切口(弧形),将血肿以及碎骨片进行彻底清除,对肩膀锁骨关节国威的病人首先给予关节复位,之后在将骨折进行复位,采取大小适宜的AO锁骨钩钢板,紧紧贴着肩峰以后下方插入,同时调整位置可以使钢板和肩部关节镶嵌紧密,采取螺钉给予固定,之后将关节韧带进行修复,在使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对整个临床手术区域进行彻底冲洗,之后逐层缝合切口[1]。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克氏针进行固定,其方法为:在锁骨中央、以外四分之一部分当做切口,将骨折部位以及肩峰充分暴露在临床视野当中,从外部一侧置入两枚克氏针,之后将肩峰以及锁骨远端一侧进行谅解,完全穿出以后采取钢丝“8”字环绕以后,将缝合以后的切口给予彻底冲洗。手术以后采取三角巾对患病肢体进行有效固定,3~5 d以后采取临床康复训练[2]。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肩膀关节采用ASE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并对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详细记录,以及给予对比分析。

1.4 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根据局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手术以后采取X线结果来作为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其中分为优、良、差。优:临床手术以后,病人没有任何疼痛,外观没有畸形,肩膀部位活动不受到限制,肌肉力量没有减弱,通过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喙锁之间的距离正常。良:临床手术以后,病人有轻微疼痛,肩膀部位活动受到轻微显示,自觉肌肉力量明显减轻,通过X线片显示肩部锁骨关节半脱位。差:临床手术以后,肩膀部位疼痛明显,肩膀部位活动受到显示,肌肉力量非常弱,通过X线片检查显示肩部锁骨关节再一次脱位。

1.5 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

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采取问卷回收方式,一共发出120例,回收120例。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使用我科室自主研制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其中包括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70~89分)、不满意(

3 讨论

现如今,创伤已经成为国内人群死亡以及致残的关键诱因,当中骨科创伤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其中锁骨外端骨折以及肩锁关节脱位是由于暴力导致的,也可以是上肢间接暴力或者牵拉造成的,在骨科创伤急诊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本文笔者就对骨科创伤急诊当中的这两种骨折类型病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4],对于骨折以及关节脱位主要采取切开以后故为,采取克氏针联合钢丝进行固定。肩锁关节受损治疗的时候不但要保证其功能恢复正常,同时要保证关节处于稳定状态,以及要对相关并发症给予有效预防[5]。

AO锁骨钩钢板是根据肩锁关节解剖结构来设计的一种特殊钢板,钩向外将肩峰牢牢勾住,内侧钢板能够对锁骨外侧进行有效固定,在实施内固定的时候不会对关节以及肌肉和关节造成损伤以及粘连[6]。因为钢板能够对骨折进行有效固定,能够使病人初期开始康复训练,对病人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锁骨钩钢板可以折断,折断以后插入到肩锁关节的韧带当中,之后再采取皮质骨钉给予固定,手术以后3~4 d就能够进行康复训练[7]。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8],对骨科创伤急诊病人采取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愈合时间缩短,病人痛苦明显减轻,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等。本文笔者对骨科创伤急诊病人采取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对骨科创伤急诊病人采取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病人疼痛明显减轻,并发症少,对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当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道锋,蔡晖,马俊剑,等.AO 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应用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2):1786.

[2] 李金生.AO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骨折 48 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4) :721-722.

[3] 周双利,王利婷,张争艳,等. AO 锁骨钩钢板在急诊骨科创伤中的应用[J]. 临床急诊杂志,2011,6(3):10-11.

[4] 罗斌,赵猛,刘家国,等.锁骨钩钢板治疗老年锁骨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 58 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9):2991-2993.

[5] 慕晓东,柳国海.AO 锁骨钩钢板在急诊骨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 :183.

[6] 王贵君.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或/和锁骨外端骨折45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8) :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