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2 15:47:07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1

引言

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缓慢,对能源的需求度逐渐下滑,尤其对煤炭的需求量逐渐减少,煤炭生产以及利用环境的受到了一定制约。另外,国际市场卜的煤炭供需情况十分宽松,国内煤炭产量过剩的场面已经逐步形成,对外进口的煤炭给国内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国内的煤炭发展受到了影响。

1我国的煤炭行业经济发展趋势

1.1煤炭的需求量减少煤炭的产量过剩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一些新的清洁能源的出现,逐步取代了煤炭,使得煤炭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煤炭的需求量持续下滑,进人了一个长期慢速增长的阶段。预计从2015年至2020年这一时期,全国的煤炭的需量将为39亿t与42亿t。在2020年,全国的煤炭消费总数量大约在42亿t,而用于煤炭的消耗是62.5%}l}近年来用于煤炭的资金投人逐渐增长,在“十五”时资金投人仅有2253亿元,而到了“十一五”的时候煤炭的资金投人高达1.25万亿元。依据一些相关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煤矿产能是40亿t,用于建设煤矿产能的是10亿t以卜,另外,还存在一些不符合规则建设的煤矿产能。到“十三五”时,会对落后的煤炭进行淘汰,但仍不能够解决煤炭剩余太多的状况。

1.2规划管控不断增强行业管理更加严格

依据“把东部地区进行控制、使中部地区得到稳定、让西部地区得到不断发展”的相关规划和煤炭市场的相关状况等条件对煤炭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完整的确定。加强相关的运输线路的扩建,把西煤东运的通道不断完善,截至到2020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量将可以达到30亿t}严格遵守煤炭项目相关的建设程序,对不合符法律规定的煤炭的生产行为进行惩处。对相关的一些新增产能的项目要进行合理把控,把新建能源的批准控制在30万t/年以下,煤矿90万tl年以下,减少“未批先建”与“批建不一”等相关现象的发生,对再建项目不合法律规范的行为要进行严格处理,对煤矿产业超额完成的情况要进行合理控制。逐渐增强商品煤的质量管控,对高硫分煤炭的开发进行严格管理和调控,对不合格的商品煤进行严格控制。

1.3清洁能源变成主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国家根据绿色、安全等原则,不断地对煤炭清洁能源技术进行开发,将一些劣质的煤矿向清洁能源的方向转化〔z}。对煤炭产业的结构和新建的一些产业项目的布局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东部的部分地方要建设相应的煤炭项目;中部地区要按照“退一建一”的形式,适当建设一些枯竭的煤炭产业;而西部部分地方,要加强对相关资源的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在已有的煤矿的基础卜,对一些配套的煤矿项目进行新建。另外,要根据“卜大压小”的整体构想,对产量进行严格控制,不断进行产业创新,对一些落后的产业进行淘汰,淘汰9万t/年及以下的一些煤矿,支持拥有一定条件的地方淘汰9万t/年以卜30万tl年以下的煤矿。

1.4行业竞争使激烈煤价长期低位运行

新兴产业发展,给很多煤企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近年来,煤炭的销售量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使得煤炭产业的价格不断下滑,煤炭的库存量也逐渐累积,煤炭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了严重打击,煤矿企业的亏损超过了80%以卜。相关一些煤炭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使得一些拥有一定发展潜力,但没有很强的防风险能力的中小企业逐渐被优质的企业吞并,造成了一些煤质差等缺少竞争力的煤矿企业渐渐远离市场。

2煤炭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

我国能源的特点是“多煤、贫油、少气”,在今后的时间里,煤炭会一直是基础能源。要想使煤炭相关产业尽早地冲破险境,需要淘汰落后的产能,对煤炭生产的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完成煤炭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协调发展。

2.1控制煤炭生产总量使供需平衡

产能过剩是违规的产能过多,即不遵守生产的规定,不断增加产能,没有得到相关的批准就进行生产等等。在《有关遏制煤矿超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中提出,要制止煤炭过多的生产,坚决抵制未经过批准就进行生产等情况。所以,国家应该对煤炭生产的总量进行严格调控,使煤炭的供需保持基本平衡,推动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2支持煤炭企业合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近年来有些煤炭产业出现低迷,相应的煤炭的价格也在一个较低的状况下运作,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呈现亏损情况。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各个企业进行合并重组,鼓励煤炭、电能等统一发展,推动煤炭向规模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使煤炭行业的生产以及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建认优质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使煤炭产业尽早顺利地步人国际市场。

2.3利用市场化手段尽快淘汰落后产能

对比较落后的煤炭产业进行淘汰,是对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相应的煤炭产能数量不断控制的有效方法。依据《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条例,2015年要被淘汰掉的的煤矿产业近1254处,其中落后的煤炭产煤7779万t/年。国家需要提高淘汰落后的产能速度,要运用经济的手段,将市场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不合规定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煤矿企业尽早退出市场。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2

煤炭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目前仍处于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煤炭资源仍在能源使用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然而,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煤炭物流也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正,逐渐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做贡献,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低碳经济

1.低碳经济的含义和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产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所谓低碳经济,最本质来说,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并符合排放标准的一种生产模式。实现低碳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煤炭、石油等旧能源的使用比例,开发新能源,产品生产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式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质的空气,有利于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2.煤炭物流介绍

煤炭物流是物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炭物流贯穿于煤炭开采、配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是将所有环节衔接起来的纽带。从最开始开采出的煤炭资源,直到完成加工面向市场的煤产品,这中间所有的变化都是由煤炭物流来完成的。煤炭至今仍是我国能源消耗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因此煤炭物流十分重要。分析煤炭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是煤炭物流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低碳经济是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

上面对低碳经济和煤炭物流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低碳经济是当前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物流业是与碳排放量息息相关的行业。煤炭物流的发展依赖于时代经济模式,并受到它的影响限制。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模式是煤炭物流业发展的背景环境。煤炭物流业在当前经济阶段中要想得到持续和发展,必须顺应低碳经济大潮,发现与低碳经济不相符合的现象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来适应新的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一些小的煤炭物流业,这类煤炭物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形式粗放,利润空间集中存在于规模数量方面。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小煤炭物流业如果不进行绿色变革、关注市场信息,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二、煤炭物流运营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1.源头开采形式粗放,污染严重

煤炭物流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源头开采。在这个环节中存在形式粗放、污染严重您的问题。一些煤矿开采厂由于规模限制,资金技术限制,开采形式粗放。一方面体现在选择煤矿资源开采的地址不恰当。以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为例,一些小的煤矿开采厂在开采前,没有进行合理的技术勘测,而是对某一煤炭资源模糊地带进行盲目开采,破坏了当地的优质土壤和大片的绿色植被,破坏自然环境,与低碳经济相违背。

另一方面体现在开采设备老旧,开采技术没有随时代更新。在煤炭开采时,陈旧的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大范围地破坏土地和山体,间接破坏了庄家和植被,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对开采后的煤炭进行洗选时,就近取水,将废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当地的水污染。

2.物流配送方式不合理,成本较高

煤炭开采完成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对煤炭进行物流配送,运输到煤炭加工的场所。在这个环节中存在配送方式不合理,导致配送成本高,主要体现在生态成本和货币成本两个方面,与低碳经济不相适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上车辆难免发生颠簸,煤炭碎渣和颗粒容易洒落在道路上、空气中,带来了空气污染,也增加了煤炭的生态成本。还有煤炭配送断断续续,独立性太高,缺乏配送之间的联系,配送整合度差,增加了煤炭配送环节中的货币成本。

3.煤炭物流与信息技术联系不强

现阶段大多数煤炭物流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物流业的局限,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运用少。只有少部分大型企业使用了物流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更多的小公司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的困境,它们没有煤炭信息交流平台,无法在平台上获取整个市场的煤炭物流信息,也无法了解附近的煤炭物流状况。小的煤炭物流公司也没有能力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无法将自身信息推广到消费市场,发展存在很大局限。信息渠道少,增加了煤炭物流的成本,浪费了运输资源,与低碳经济目标相违背。

4.煤炭物流法律制度不完善不严苛

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督促煤炭物流业抓紧改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措施。目前,煤炭物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严苛。一些黑矿场、黑公司仍然存在。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不合法的矿场和公司背地里进行交易行为,不合格的开采、加工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些现象急待煤炭管理部门的整治。另外,制订完善煤炭法律制度,也有利于减少煤炭带来的各种污染。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置,能够对社会上的其他煤炭公司给予警示作用。

三、煤炭物流新的发展趋势――顺应低碳经济大潮

1.运用新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减少煤炭开采带来的污染

首先,煤矿开采厂应当通过技术勘测发现适宜的煤炭开采地址,在不破坏周围适宜种植的土壤和大片绿色植被的前提下进行开采。其次,煤矿开采厂应当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并招聘一批技术人员,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开采煤矿。这样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开采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

例如,山西某煤炭开采公司制订绿色开采战略,在开采中的具体环节中运用新技术和设备,降低了煤炭开采的污染。新开发出来的煤炭开采设备在开采工艺上抛弃了过去的粗糙工艺,变得更加细致,在开采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土地和植被的保护。开采完成后,对破坏的地表进行沙土等内容的填充,防止地表下陷。还有在煤炭破碎、筛选、洗选等环节中,运用新的技术工艺,可以减少煤颗粒散落在空气中的量,减少煤炭开采对大气的污染。新技术可以将洗选后形成的脏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然后在适宜的地址进行排放,解决了煤炭开采环节的水污染问题。

2.创新优化物流配送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煤炭物流配送环节过程中,相关企业和公司应当提高创新能力,对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条绿色的物流配送供应链。绿色物流配送供应链与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过程绿色化,降低生态成本。主要体现在使用能源消耗低的汽车进行煤炭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新型汽车应自带洒水装置或除尘装置,达到车过无痕的效果,有利于地面清洁和空气清洁。还有运输汽车应在煤炭包装方面更加密实,采用厚帆布等进行覆盖,并用绳索、链条等将帆布与车身绑结实,防止煤渣散落造成大气污染。

二是配送方式多样化,降低货币成本。加强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之间的联系,提高煤炭作业点的集中程度,争取用更少的物流完成更多的煤炭运送需求,提高运输资源利用率。

3.建立完善煤炭信息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煤炭物流业应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专供煤炭物流业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的物流网络平台。各物流公司也可以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将自己的信息推向市场。这样煤炭物流企业、其他煤炭物流企业、煤炭物流整体市场三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建立健全煤炭物流法律制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人大应尽快完成煤炭物流相关法律的制订,政府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应尽快完成煤炭制度的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得煤炭物流业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具体法律制度规定了煤炭开采、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严格限制了煤炭环节的具体内容,有效的压制黑矿场和黑煤炭物流公司的非法交易环节,并对它们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煤炭行业需要严格遵循煤炭物流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免于破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顺应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煤炭物流业作为在当今社会仍占重要部分的一个行业,需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煤炭物流业仍存在开采环节污染环境、配送环节效率低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针对每项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减少煤炭物流业带来的污染,提高煤炭配送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最终推动煤炭物流业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3

一、我国煤炭市场现状分析

受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和一些高耗能行业生产扩张的影响,电力和煤炭需求迅速上升。预计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亿吨,全国煤炭销售量预计增加2.8亿吨,增幅7.85%。在2012年新增销售量中,动力煤增加2.4亿吨。电力行业2011年、2012年新增装机容量9600万千瓦,新增机组电煤需求2.1亿吨。从电煤供需情况看,总量基本平衡,但存在地区性、结构性不均衡的问题。从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全国煤炭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在山西、陕西、贵州等省兼并重组推动下,煤炭企业平均产能由2009年的32万吨大幅提升至目前的49万吨,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比将大幅上升。一方面,行业集中度提高后,区域性寡头垄断逐步形成,煤炭企业对价格的掌控能力在提升。另一方面,资源整合后,国有重点及地方重点煤矿的产量占比提升,国有煤矿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客观上约束了煤炭产量的释放。目前,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山西焦煤和同煤集团前四家企业产量加起来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1%左右。我国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产量要占到总产量的65%以上。从长远来看,初步预测到2015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约为40亿吨(含净进口2亿吨),而全国各省份规划的煤炭产能约56亿吨,煤炭产能过剩趋势明显,即将面临供大于求。此外,发展还面临着项目建设高峰期带来的负债率上升、部分煤矿资源接续紧张等问题。另外,“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总量控制、鼓励兼并重组、限制出口、控制矿权审批节奏等。在煤炭产业结构上,形成以煤为主,煤电路港化和装备制造、煤炭物流等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格局,拥有资金、技术、地理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我国大型煤炭企业营销组织的演变历史

(1)在统购统销阶段,煤炭产品是由国家“统配统销、全额分配、计划调运、合同管理”。各大型煤炭企业(主要指矿务局)只是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编制供货发运,报调运站监督执行。因此在这一阶段大型煤炭企业基本都没有成立专门的营销组织。(2)市场转型阶段主要是指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的时期,这一阶段煤炭产能迅速扩张,总量过剩,煤炭市场呈现疲软特点,煤炭企业开始完全走向市场。因此在这一阶段,大型煤炭企业的营销组织才开始出现,运销部成为负责煤炭销售等活动的主要机构,但是这一阶段运销部的主要职能还仅仅集中于制定抓运促销措施,被动上门推销。(3)在市场营销阶段,煤炭企业的营销观念逐步增强。“以组建市场部、建立营销网络、培养营销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煤炭营销三大体系建设全面铺开。各大煤炭企业纷纷成立销售分公司,组建市场部,完善营销组织体系。这一阶段营销组织多呈现地区式结构。(4)现阶段也就是现代营销阶段,我国煤炭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是煤炭产量下降等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变化使得大型煤炭企业营销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

三、大型煤炭企业营销组织创新的要求

科学的营销组织设计,关系到大型煤炭企业大局的科学规划,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顺应市场要求,创新营销组织,是建立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的必然要求。伴随我国加入WTO,全球煤炭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定位也必须随之发生转变,建立现代化、国际化的煤炭企业成为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煤炭企业的营销目标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必须放眼全球市场。所以大型煤炭企业必须创新营销组织,以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除此之外,对于一般大型煤炭企业而言,营销组织创新的主要目还包括:(1)明确营销组织职能定位;(2)理顺营销组织与企业、各矿之间的关系;(3)突出市场部地位,强化对市场的调查研究。

四、大型煤炭企业营销组织创新

(1)成立专门的煤炭运销公司。大型煤炭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煤炭运销公司负责产品的销售管理。煤炭运销公司与大型煤炭企业之间可以是总分公司的关系,也可以是母子公司关系。这要根据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模式来决定。无论是何种关系,运销公司内部运作都应遵循市场原则,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煤炭运销公司应该构建“三大中心,两大市场”的内部组织格局,所谓“三大中心”是指“采购中心”“销售中心”和“服务中心”;而“两大市场”是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具体而言就是指在总公司下设分公司,分别负责向煤炭企业采购煤炭、向国内外销售产品等;营销总公司职能部门协调分公司的活动,为分公司提供服务,充当服务中心。在销售中心中兼顾两大市场,分设“国内贸易分公司”和“出口贸易分公司”。其中采购中心的主要职能是采购以及洗选配煤,即从大型煤炭企业内部或者外部购买煤炭,然后针对客户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洗选和配煤,这样有利于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销售中心的职能就是专门负责煤炭产品的销售工作,下设两大贸易公司,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使两大市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中国内贸易公司又可根据地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事业部,主管具体市场,这样权利层层下放,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促销策略;出口贸易分公司则主要针对国外市场,有利于国外市场的开拓和产品占有率的提高。服务中心的职能就是为保障运销公司的正常运行,具体到企业由职能部门充当。由于煤炭产品运输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服务中心建设中应重点突出运输部职能。根据目前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组建大型物流公司成为必然。因此在运输部的建设中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大物流公司的建立做准备。除此之外,加强客户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也是大型煤炭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因此在服务中心建设中也应突出客户服务部门的建设。三大中心同时运营,采购中心为煤炭销售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销售中心起到与外部市场连接的作用;服务中心协调前两者活动,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2)明确营销组织、大型煤炭企业、各矿之间的关系。明确大型煤炭企业营销组织即运销总公司与大型煤炭企业、各矿之间的关系,营销组织才能明确定位,清晰职责,更好的为企业的营销工作做出贡献。各生产矿井作为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单位,其主要职能是煤炭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属于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中心和成本中心;运销总公司作为大型煤炭企业的营销组织,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管理工作,属于大型煤炭企业的利润中心;大型煤炭企业对上述两者进行监督管理。(3)强化市场部职能。只有在充分了解市场状况的条件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从而增强竞争力。伴随煤炭市场竞争加剧,大型煤炭企业必须加强对市场的关注,精确解读市场信息。因此大型煤炭企业必须强化市场部的职能。笔者认为在大型煤炭企业营销组织建设中应将原有的市场部分解成战略部和信息部。战略部主要负责营销战略、策略的制定和调整等,关系重大,应该由大型煤炭企业的高层领导主要负责;而信息部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等,是战略部的信息来源,同时也为其他部门提供信息,属于一般职能部门。

参 考 文 献

[1]魏宏.浅谈煤炭营销创新[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10)

[2]潘伟尔.2003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评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4(32)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4

 目前,国内共有煤炭企业11000家,年均产量30万吨,比较分散;资源回收率35%左右,小煤矿回收率只有15%左右,实际上数字更低;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较严重,安全事故较多;勘探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矿区缺少统筹规划,越界开采情况时有发生。

 “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兼并重组将煤炭企业由当前的11000家减少到4000家,煤炭企业平均产量达到80万吨以上,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40%,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加强。

 国家鼓励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兼并重组,鼓励在被兼并企业所在地注册子公司。到2015年,国内年产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达到6~8个,年产5000万吨~1亿吨企业达10个以上,特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二、知识管理趋势

 1、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三、企业管理网络化

   1、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四、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意识、需要、动机、行为是相互关联,彼此密不可分的。其中意识是先导,只有意识提高,需要才能明确,动机才能坚定,行动才能快速,这是现代心理学揭示的基本规律。因此,提高企业群体成本意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对降低成本极为重要。

 2、积极推行'成本控制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要变单位核算型管理为综合控制型管理的成本管理办法,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即按照'制造成本法'的核算原则,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等直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实行定额控制。对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实行指标或比例控制,完善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决策和成本分析等管理办法。做到事前成本有预测、事中成本有控制、事后成本有考核和分析。  3、完善成本管理手段。首先,要建立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统一核算体系。成本总控制在成本控制中心,他对上以落实企业目标总成本为目标,向企业领导层提供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和管理决策建议,对下以企业分解的定额成本为管理控制目标,对企业所属的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定期考核、分析和监督,形成企业内部纵横连锁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其次,实施成本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制定企业总的目标成本,把总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定额或指标成本预算管理,同时,狠抓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成本预算定额管理。再次,严格成本控制。在制定和完善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严格各种原材料的计量验收和出入库手续,做到原材料领用按定额、费用开支按标准、批准手续按规定、审核考察按程序,加大全方面考核制度。

 4、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不少企业在采购环节中,出现收受回扣和贿赂,舍贱求贵,损公肥私等现象,造成企业大量资产流失,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甚至亏损,因此,要加强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5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32-01

1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1.1 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煤炭和石油是我国传统能源,为了实现煤炭供给的平衡,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煤炭行业进行了不断的调整,煤炭企业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粗放式发展阶段。粗放型和集约型都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1978年到1997年是我国煤炭企业粗放式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煤炭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得以调动,煤炭供应趋向过剩。其次,1998年到2001年是煤炭行业艰难转变的阶段,省级地方政府加强了对煤炭企业的管理。再次,从2002年到现在是煤炭行业初步转变的阶段,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煤炭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煤炭市场的供给和调控能力得到提高,煤炭安全生产的形势好转,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能力增强。

1.2 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行业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转变,但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问题,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增长仍然依靠煤炭价格提高和产量增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差。其次,政府对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国家政策很难落实到实处。再次,环境治理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2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1 我国煤炭市场逐渐饱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受到企业的重视,更多的节能材料和环保材料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煤炭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据估计,未来5年,我国国内煤炭消费总量会大幅度降低,这和我国煤炭供给能力的整体增强趋势是不符的,煤炭供给和煤炭需求呈现相反趋势,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若不及时转变,煤炭会呈现大幅度的过剩。

2.2 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

首先,煤炭产品要素成本增加。近年来,企业职工薪资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是煤炭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的加大直接就导致了煤炭生产成本的加大。我国加大了对资源税的征收标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其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的解决。近年来,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规模扩大,但是物流、机械、铝业和建材等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较差,煤炭企业的还贷压力较大。

2.3 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增加,这种增加主要是依靠生产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而不是依靠扩大经济规模、依赖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实现的,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非常缓慢,较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降低了生产企业的效率。煤炭企业应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整合企业内部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发展核心技术,完善企业组织治理,提高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关于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

3.1 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随着各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十二五”必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会出现实质性的转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这会对煤炭企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的转变,煤炭行业的领导和主管人员要达成共识,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首先,煤炭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市场需求和灾害防治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其次,煤炭企业要树立集约发展的观念,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构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推动煤炭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煤炭企业要树立发展理念,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3.2 煤炭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煤炭和石油都是传统能源,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传统能源,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煤炭生产企业要推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调整战略结构。首先,煤炭行业要加快现代化煤矿的建设,对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实行淘汰制,关闭不具开采条件和改造条件的小煤矿,提高大型煤矿的产能比重。其次,建立公平和开放的煤炭市场体制,依靠现代物流业来形成新的煤炭流通和储配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机制。

3.3 推动现代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已经接近顶峰,煤炭产业演进方式转变,煤炭企业急需向现代产业发展。我国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措施,确定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煤炭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实现煤炭企业的主导,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的结合,促使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和重组。中央和地方要明确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激励力度和政策向导,加大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力度,推动我国煤炭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此外,政府还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产业投入,推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进展。

3.4 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煤炭企业要转变依赖投资建设、整合小煤矿和兼并重组等外延发展的方式,重点的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遏制企业投资冲动,实现企业内部增长机制的建设。首先,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利用,实现煤炭生产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升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其次,煤炭企业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吸引并培养企业内部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煤炭企业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4 结语

近年来,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趋缓,煤炭供给呈现过剩趋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发展的实现方法、实现途径和实现模式。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粗放发展、艰难转变和初步转变三个阶段的发展,但是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呈现趋缓局势,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进一步转变。

参考文献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6

一、煤炭行业运行状况

(一)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二)煤炭行业如何应对现有能源

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煤炭开采方法和生产工艺改革,实施规模化集中生产,降低煤炭产品单耗。根据资源条件,加大露天开采比例,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集约化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三是发展先进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燃烧效率。四是积极利用矿区低热值燃料和矿井瓦斯。五是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煤炭燃烧新技术。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一)整体发展趋势

煤炭市场的景气程度主要取决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值,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其中,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其消耗量约占到全国煤炭消耗量的61%左右。钢铁行业数煤炭消费的第二大户,其炼焦用煤占到了煤炭消费的约30%左右。因而,可以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速率息息相关,特别是电力行业和冶炼行业需求,更是对煤炭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等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促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日益增大。

在居民消费方面,我国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然是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产煤国,我国将在本次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海运费提高,这将提高中国煤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煤炭的出口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

(二)产品发展趋势

加入WTO后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更多的还是挑战与压力。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对外合作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行业都有吸引外资的政策或者法律规定,然而煤炭行业至今没有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为了应对未来外国公司的竞争,我国煤炭企业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大集团、多元化的竞争战略壮大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扩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经贸委的煤炭行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明确提出,要支持煤炭企业集中化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矿井建设、技术改造工程和跨地、跨国开办煤矿;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小煤矿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项目建设;支持煤、电、路、港、航企业联合重组为特大型企业集团。

三、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一)煤炭行业在市场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2008年煤炭市场上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煤炭价格由快速上涨到急速下滑的急剧动荡的情况,煤炭市场运行很不稳。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煤炭市场由供应紧张向宽松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煤炭价格通过大幅度跳水下滑后,价格逐步趋于相对稳定。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以此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今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重点合同的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10%左右,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 “双轨制”。

(二)煤炭行业如何在能源行业中健康发展

问题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09年2月5日在京闭幕,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在全球能源形势剧烈波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的形势下,这次会议突出了重要举措。

1.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然而,能源形势的迅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从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电荒”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过剩”,煤炭、石油价格也一路下滑,能源消费需求下降,能源企业效益减少,能源投资增速放缓。专家指出,利用当前扩张性的政策环境,推进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能源投资,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又有利于锻造能源长远保障的链条,增强能源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矛盾突出,煤炭行业内部也存在着“合同煤”“市场煤”的“双轨制”。而且,由于大煤矿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散、乱,国家对煤炭生产供应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有利于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张国宝指出,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根据当前情况,抓住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产业的优胜劣汰,减少和消除落后的煤炭生产能力,加快煤炭大基地、企业大集团的建设步伐。

另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这就需要全国所有的煤炭工作者在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及时、科学、准确地把握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动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2007-2008年我国动力煤市场社会环境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7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075-02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来自于市场层面,有的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相关,有的受到不可控的罂粟的作用。比如,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对重点电煤价格与合同兑现率的检查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在市场层面上,小煤矿与贸易商的价格波动较大,贸易企业的供求心态更加谨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主要发电企业的煤炭库存显著加大;在自然因素方面,在2012年的中期,我国中北部地区的供暖结束,使得煤炭的需求量骤降,而在年末,中、北、东部地区大范围的降雪,又使煤炭行业出现了一定的转机。可见,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煤炭的价格和交易数量。而与其他能源相比,全球的煤炭资源更加充足,在开发利用方面,技术也趋于成熟,而在石油生产峰期的作用下,煤炭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能源需求稳中求进,在我国,由于经济政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的消费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状态,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释放了一个关键的信号。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然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最后从多个不同的层面给出了优化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时下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1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煤炭行业出现了长期的产能过剩

在2011年,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被动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消除,长期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供过于求和产能过剩的市场要求直接相关,同时也是煤炭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消除煤炭行业有效产能不足的行为将不再存在,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有效产能过剩以及煤炭产量过剩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常态。

1.2 煤炭消费稳中求进,煤炭需求逐渐下行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煤炭的需求增幅在持续的回落。上半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不足20亿吨,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7.0%左右。而从去年的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的价格也在持续的下滑,2012年6月29日我国煤炭价格指数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降低,这一指数相对与去年同期也有所回落。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与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关,有的直接受制于煤炭的需求。

1.3 对煤炭行业的需求正在下降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全社会煤炭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位,形成的产能巨大,其中,一些主要的产煤大省在积极的推进资源整合和煤矿技术改造,并将改造后的煤矿投入到了生产领域,产能释放同时出现,这使得全国煤炭的产量出现了快速增加的趋势。而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下行的装填,市场对煤炭的需求放缓,价格下滑就成为必然,煤炭产能的过剩压力也随之显现。保守的估计是,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煤炭新增产能会在20亿吨左右,仅在“十二五”期间就可能释出15亿吨的产能。

2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测

2.1 煤炭产业的暴利时代趋于结束

随着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疲软日趋加剧,市场竞争日趋完善,在市场面前,那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会逐渐的成熟,煤炭行业的生产经营将逐渐的趋于市场化、正常化、利润平均化,以往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促使煤炭行业获取暴利的时代,将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成为历史。

2.2 2013年第一季度煤炭行业的发展会出现―个小幅的上扬

在对2012年第四季度的承接中,2013年的第一季度,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为了冬季取暖的需要,我国北方地在冬季储煤方面会有更多的需求,供热用煤的使用将进入关键期,而随着生活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市场将走向相对平稳的运行层面,煤炭价格也会以相对平稳的状态为主,小幅上扬的概率较高。可是,煤炭市场的波动并不会出现较大的幅度,上扬的空间有限幅度不会高,持续的时间也会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使煤炭价格区域趋于稳定,保护煤炭行业的利益,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将会被使用,而这将减少煤炭的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库存压力,使煤价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释放。

3 优化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3.1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煤炭资源的流通

为简化煤炭发运、结算中间环节,规范煤炭销售操作流程,应进一步巩固我公司与省外重点用户直接结算营销策略,实现与用户点对点销售,建立供需双方友好协作关系,与用户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惠互利,促成供需互保良性态势。作为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面对煤炭市场跌宕起伏的变化和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拥有自己稳定的销售市场。当市场疲软时,战略合作用户可在用量和接卸上给予我们支持;当煤炭市场紧俏时,我们也要优先保证战略合作用户的煤炭供应,形成双方互惠互利、供需互保的良性态势。

3.2 积极正确的进行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分析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8

引言

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的基础性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的构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我国煤矿机械的相关配套设备逐渐完善,国内的煤矿行业基本上采用了机械化操作,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动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国外相比煤矿机械设备研发起步阶段较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多数核心煤矿机械研发技术依赖国外,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了压力与威胁,竞争力相对不足。因此,我们要全面认清当前我国煤矿机械发展面临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促进煤炭行业发展。

一、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矿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不足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煤炭上的需求量必然增加,同时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对于煤炭的消耗量也一定程度上增加。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与化工原料,其生产量在我国处于紧缺的状态。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煤矿的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直接增加了煤炭事故的安全隐患。尽管我国的煤炭行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煤炭的单产量不高,煤矿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能源紧张,造成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

(二)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智能化的机械操作在煤炭行业得到推广与实行。智能化的推行一方面减少了操作者的直接接触,保证了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本行业的不断革新。智能化不仅是新技术普及的必然趋势,而且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的限制,我国煤矿机械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很多煤矿机械的智能化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不仅使我国的煤矿设备的生产能力受到制约,而且不利于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煤矿机械设备的适应性较差

目前,我国大多数使用的煤矿机械设备都是自主研发与生产,在煤矿机械设备的设计中重视理论轻实践。加之我国煤矿的矿区情况各异,煤矿机械的设备与矿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生产的煤矿机械设备在一些矿区使用存在问题。这些煤矿机械设备在理论上性能优秀,但到实际工作中却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甚至出现故障问题无法使用。这就造成我国煤矿的生产能力不足、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直接导致我国的煤炭的供应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二、我国煤矿机械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煤矿机械设备功能综合化

目前,我国煤矿机械设备功能相对单一,因此,不仅增加了成本开销,而且不利于操作人员的使用。未来,我国煤矿机械发展将会功能综合化,一台设备多种功能集一身。例如煤电钻功能与凿岩机械功能的综合、单体液压支柱与顶梁功能的综合等。煤矿机械设备功能综合化的实现,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操作,提高了煤炭的生产效率,而且有利于把分散的煤矿矿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与操作,从而实现煤炭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

在当前能源紧张与国际能源备战激烈的情形下,我国只有实现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操作,才能更好地化解国内外所面临的挑战。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是指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研发高性能的设备,把人工操作的流程由机械操作代替,把分散的操作程序集中简化到一定的步骤,实现煤矿机械设备自身的高效性。同时,注重煤矿机械设备体积与外形等设计,把笨重的机械设备尽可能的简便化、轻便化,从而降低运输压力,保障机械设备自身的使用寿命与功能。

(三)煤矿设备的国产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常用的煤矿机械设备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对精度高、能力强、技术尖端的设备仍不能实现国产化,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水平。为此,未来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国产化势在必行。同时,在煤矿机械国产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其人性化设计与实际的实战性能,切实实现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国产化,以期更好地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服务。

三、改进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举措分析

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搞好煤炭行业事关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改进我国煤矿机械设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加大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增加煤矿机械设备科研经费,定点培养研发人员,为煤矿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与物质保障。其次,以科学技术为龙头,形成一个煤矿机械设备创新的部门,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适时研发与跟新设备,从而更好地适应矿区生产发展的需要。最后,要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与养护知识的学习,把使用与养护统一结合,从而延长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与性能。通过以上三点措施,可以切实提高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水平,从而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物质保障。

四、结语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煤炭行业对煤矿机械设备提出的新要求,不仅是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考验,而且是促使煤炭行业自身革新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化困难为动力,切实把煤矿机械设备研发落到实处,只有加大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确保科研经费与人员的到位,才能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煤炭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岩.我国煤矿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3,04:28-29.

[2]翟正成.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2:22.

[3]徐振普.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117.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9

[中图分类号] F516.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2

0引言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最受广大人民关注的能源市场实际上是全球石油市场,但是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再生资源,煤炭从某种程度上说却受到了相对的冷落。而原则上,煤炭为全球范围内分布最广与储量最多的常规性能源资源,它可以提供全球一次能源的26%,全球发电量的46%。与此同时,煤炭所衍生出来的消费品以及工业品达到了两万五千多种,与全球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对煤炭贸易实施分析有着非常主要的现实意义。

1全球煤炭市场生产与销售现状

煤炭的功能非常广,对于很多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过全球煤炭主要的作用是用来炼焦与发电。相关研究显示本世纪初煤炭产量排在世界前几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全球范围内的煤炭贸易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与欧洲这两大煤炭大市场中,市场主体主要还是一种供大于求的状况,全球范围内贸易主要为炼焦煤与动力煤,几乎所有生产煤炭国家其生产的煤炭主要以内销为主。而全球煤炭出口国最大的是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尼西亚,而进口国与地区前三名的为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清洁没技术的研发使用为煤炭的清洁利用提供了条件,这种清洁利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是一种主流趋势。根据全球能源理事会等相关组织的预测,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预计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煤炭占全球一次能源之消费比重会超出石油,将再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能源,全球煤炭贸易量在三年之后可能会超出六亿吨,这些贸易量主要集中在亚洲与欧洲,预测显示亚洲与欧洲可能能够达到3.6亿吨与2亿吨。澳大利亚、南非以及美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是全球煤炭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数量可能可以达到四亿吨。

2全球煤炭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1特点

首先,全球煤炭贸易有着较为集中的特点,主要集中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分析图1与图2能够发现,澳大利亚、美国、印尼以及俄罗斯、南非、中国六个煤炭出口国家是全球煤炭出口的主要国家,此六个国家的煤炭贸易出口量占据全球的82%以上;以日本、中国台湾以及韩国、英国作为主体的欧洲与东亚是实际煤炭进口的主要国家,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业越发达的地区其煤炭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其次,全球煤炭市场总体供应较为富足,已呈现出买方市场,煤炭的价格在某个时期或者某些特殊行业中不尽相同,相同国家的煤炭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相互压价,这种恶性竞争对所有企业甚至是国家利益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2发展趋势

首先,是跨国资本重组聚焦煤炭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煤炭并非出现诸子百家的局面,而主要是以大型公司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为主,随着全球范围内煤炭进口与出口贸易的深入发展,关系到该领域的资本输出亦在加速前进,兼并以及收购一定是煤炭公司未来扩大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就煤炭企业自身来说,也一定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向着集团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应该以市场作为发展导向,以技术作为支撑,以优势企业作为主体,借助兼并、重组以及联合的手段,构建跨地区、业绩突出以及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美国、英国德国等煤炭公司正通过购买以及兼并的手段向世界性煤炭经营的方向发展,另外部分国家的公司已经开始涉及我国的煤炭公司与煤炭市场[2]。

其次,在全球性煤炭贸易中,但单独的国家或者地区来说,进口的比重在一定市场经济调节下回增大,相应的出口的比重就会有所萎缩。目前很多国家均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煤炭为支撑建材、电力以及钢材等行业的重要能源,因此几乎绝大多数国家油气是一些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国家其产煤量会逐渐侧重于国内的需求,在条件运行的情况下还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其需求。另外,和煤炭同等作用的资源石油很多时候也能够有效反映全球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也正是由于首次石油危机影响,其煤炭当成能源才被人民加以重视。

3我国煤炭在全球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

3.1问题

毫无疑问我国煤炭的出口成本相比其他国家而言要高出很多,其中占据很大比例额度成本即为国内出口的运输成本、税收以及杂费等,另外我国煤炭的生产成本也非常高,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和设备的落后。很多煤炭企业开挖煤炭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率生产低下,另外安全状况也非常差。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煤炭的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更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我国煤炭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大大降低[3]。

3.2措施

首先应该加快煤炭公司的改组改造,尽快走出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其次应该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炭深加工,以此真正实现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的升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提升我国煤炭和煤机产品于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以抵御外来冲击。最后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煤炭贸易和世界接轨。

4结语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我国煤炭资源发展状况总体说来较好,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注意与解决问题,煤炭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面对新的环境,只有做好相关工作才能使得煤炭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10

【关键词】煤炭资源;经济形势分析;发展趋势

引言

石油、煤炭、天然气是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三大主体。煤炭与天然气和石油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且储量大、分布广。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无疑在世界煤炭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2012年开始,中国煤炭行业遭遇寒冬,煤炭价格一路下跌,导致煤炭企业的效益不断下滑,亏损面超70%以上。在煤炭行业面临困境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将对稳定和发展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1世界煤炭经济形势的现状分析

1.1世界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根据2016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球煤炭经济可开采储量为8915.31亿吨。主要集中在美国(26.6%)、俄罗斯联邦(17.6%)和中国(12.8%),此外,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7个国家共占34%。2015年,上述10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1%。

1.2世界煤炭的生产与消费

1.2.1世界煤炭生产状况

根据B P 统计,2015年全球煤炭产量38.3亿吨,较上年降低了4.0%。2005~2015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了26.4%。2005~2014年亚太地区与全球煤炭产量变动趋势一致,亚太地区煤炭产量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的特点,2015年亚太地区产量稍有回落,占全球总产量比重达70.6%,较2005年产量59%仍增长了近12%;欧洲及欧亚大陆煤炭产量呈现负增长,由2005年产量占全球比重14.3% 下降到2015年的11%;北美洲、中东、非洲煤炭产量总体保持平稳。当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生产中心,是世界煤炭生产的风向标。

1.2.2世界煤炭消费状况

2005年全球煤炭消费量3130.6百万吨油当量,2015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已达到3839.9百万吨油当量,环比下降了1.8%。过去1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长了22.6%,而全球煤炭消费从2012年开始进入低速期,2015年全球煤炭消费增速低于过去10年平均2.1%的增长速度。

当前,亚太地区不仅是全球煤炭生产中心,也是全球煤炭消费中心,在全球煤炭供需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BP数据显示,2015年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72.9%;欧洲及欧亚大陆、北美洲煤炭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12.2%和11.2%,2005~2015年均呈现负增长趋势;非洲煤炭消费量保持平稳。

2015年,全球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下降了4%和1.8%。产量创下自1998年以来首次下降,最大降幅来自亚太地区(-2.9%)和北美洲(-10.3%)。尽管其产量下降了2%,中国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除中南美洲和亚太地区之外,所有地区的煤炭消费量都在下降。全球消费的减少全部来自美国和中国的消费萎缩。

2我国煤炭经济形势现状分析

2.1煤炭产能过剩

2.1.1煤炭供给能力巨大

我国资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使得煤炭资源将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我国生产与在建煤矿总产能已经超过57亿吨。同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煤炭进口量超过2亿吨,约占煤炭消费量的8%。综合计算,我国煤炭总供给能力已超过59亿吨。

2.1.2煤炭需求放缓

近年来,我国的GDP增速由2007年的14.2%降低至2015年的6.9%,单位GDP能耗1.3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662吨标准煤/万元,累计降幅达到50%以上。同时,我国煤炭能源消费比重也受到较大影响,由2007年的占比75%下降到2015年的64%,累计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

截止到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在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超过60%降至未来的50%以下。中国煤控项目组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57.4%。假设2016-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将维持7%的水平,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6%,至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至56.5%,那么预计至2020年我国的年均煤炭需求增速将降至-1.59%。

2.2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日益衰退

我国煤炭供给失衡导致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煤炭行业处境艰难。2011年11月,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最高为855元/吨,从2012年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2016年1月,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372元/吨,此时,煤炭价格从历史最高点跌近60%。同时,内蒙古、陕西等大量煤矿出现亏损,纷纷限产、停产,煤炭企业经营情况苦不堪言。2015年,国内煤炭开采和洗选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8%,全年利润总额同比下滑65%,降幅比2014年扩大了18.8%,行业亏损面达90%以上。

2.3环保压力日趋凸显

在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下,煤炭需求激增和高煤炭投入发展方式引发了一系列题。近几年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如2012年初PM2.5及其形成的严重雾霾天气影响了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不仅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损害我国可持续发展。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而根据研究,PM2.5的一个主要来源正是煤炭燃烧。

煤炭对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消费侧,从消费方面看,清洁利用程度低是当前煤炭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最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其次,当前煤炭行业还存在企业主体分散、小煤矿过多、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度低等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在“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同时煤炭产能过剩现象会比较严重,对煤炭生产形成双重压力,倒逼行业加快供给侧改革。

2.4进口煤对国内市场影响巨大

近年来,由于环境、政策等因素,世界煤炭市场产能过剩,国际煤炭开始不断流入中国市场,大幅下降的国际煤价也直接影响着国内煤价市场。自2009年,我国由煤炭进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煤炭进口量一路攀升,从2009年的1.26亿吨上升至2013年的3.3亿吨,5年之内增长了162%。

尽管随着国内煤价下跌现状和国家收紧煤进口政策,进口煤数量有所减少,但绝对数量仍然巨大。

3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新趋势

3.1能源结构转型步伐加快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传统粗放式的煤炭开发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国内“去煤化”的呼声,我国政府也明显加快了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明确提出大力削减煤炭消费总量等一系列陷煤控煤政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达到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这意味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3.2煤炭清洁发展战略定位清晰

“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为煤炭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全行业将围绕“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淘汰落后、消化过剩,调整结构、促进转型,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推动行业发展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由煤炭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提升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发展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由依靠政府和政策支持向依靠创新和市场竞争转变。

3.3煤炭工业发展迎来诸多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国家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为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清洁高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为推进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布局和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煤炭行业转换发展动力、提升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4结语

从国际看,世界煤炭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明显,煤炭消费比重下降,消费重心加速东移,煤炭生产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M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能源革命加快推进,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双重更替步伐加快,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煤炭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行业发展面临历史性拐点。

参考文献:

[1]刘敬青,李宏.世界煤炭贸易及我国煤炭进口的新趋势[J].综合运输,2013

[2]王全英.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分析与前景展望[J].管理世界,2013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例11

1经济危机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影响分析

1.1市场需求减少,价格大幅下滑

国际金融动荡、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大幅放缓,一方面使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大幅走低,而煤炭、石油互为替代的特性,使煤价面临大的调整压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走弱,使中国外部需求大幅度削弱,中国经济多年来赖以增长的投资和出口部门遭受严峻挑战。煤炭下游钢铁等行业产能弱势供需平衡的格局短时间内被打破,而继续向更趋严重的过剩态势发展,从普遍来看,第二产业即重化工绝大多数产业将无法逃避过剩和不断紧缩的态势,建立于外部需求之上而不是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结构将不可持续。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煤炭行业多种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下跌。

1.2煤炭库存增加,供求矛盾进一步凸显

随着煤炭市场需求的大幅减少,我国煤炭供给能力却不断增加(见图1),港口煤炭库存急剧增加。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6.22亿吨,同比增长12.8%,增幅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在煤炭需求不断减少的状况下,增加的煤炭供应能力已经超过了煤炭需求,从而导致我国煤炭库存量持续攀升,港口库存快速增加,部分地区煤炭中转及库存出现“三高”现象,即部分北方中转港口、南方接卸港口、电厂库存煤炭量均居高不下。作为我国北方沿海煤炭下水的主要港口,截至2008年年底,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创历史新高达940万吨,已经超过该港煤炭储存能力(900万吨)。

2.3煤炭进出口市场格局变化

国际石油、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而国内煤炭价格虽然有所下滑,但由于价格仍高于国际煤炭市场,这就造成我国煤炭市场供求格局将会进一步发生变化(见图2)。首先,由于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偏低,会刺激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放弃采购国内煤炭,转向采购国际市场煤炭,减少对国内煤炭的需求。其次,由于国际煤炭市场下滑的幅度较大,速度较快,势必倒逼挤压国内煤炭市场,加大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再次,由于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的反差,再加上煤炭出口加税的影响,势必使我国的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图12002-2008年中国原煤产量趋势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图22002-2009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我国煤炭行业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思路

2.1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

以市场运作为主,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致力于通过兼并重组培养特大型煤炭集团,加快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做准备。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主体、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逐步形成若干个由国有资本控股、担负跨省区市煤炭供应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控制力和对煤炭市场的调控力,保障煤炭供应安全,提升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促进煤炭工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2.2完善能源价格的改革机制

今后应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国家要适机取消临时价格干预政策,推动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的市场信号作用;煤炭企业要及时更新观念,努力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市场决定煤炭价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稳步有序的提高煤炭产品价格;另外,真正实现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将煤炭外部成本外部化,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和能源税等措施是煤炭价格准确的体现其真实成本,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符合现阶段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2.3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一,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完善煤层气开发宏观调控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和经济扶持政策,协调煤炭开采与煤层气抽采的关系,改进煤层气矿业权管理,加强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的攻关,制定“先采气、后采煤”的具体实施办法,统筹规划建设长输管网。第二,鼓励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强技术攻关,解决煤炭气化液化的技术障碍,制定生产和使用煤制油、醇、醚等替代燃料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完善煤炭产品质量标准,促进煤炭洗选加工的发展,限制未经洗选加工煤炭的长距离运输和使用。第三,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新建和扩建煤矿项目,必须提出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严禁设立永久性煤矸石堆场。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电厂为重点,建立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认证和督察制度。对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资源,实行更加合理的财税扶持政策。最后,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明确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步入良性循环。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符合当前形势下我国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实现资源良性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路。

2.4不失时机的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尽管我国已经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煤矿,神华、中煤、大同等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发展壮大。但是,产业集中度低下、煤炭行业利润水平不均衡、全行业的采煤机械化程度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煤炭行业必须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延伸产业链条,使单位产量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变扩大开采的外延式发展方式为多方挖潜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把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注入循环经济理念。充分依托煤炭资源优势,拓展“煤矸石-煤泥-热电”煤电化产业链,“焦炭-甲醇-建材产品”煤焦化产业链和“煤矸石-矿井水-合成油”煤油化产业链等,建设具有煤炭企业发展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式集群,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最大限度做到资源、能源、排放物、废弃物的合理、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刘永峰.从国家竞争优势浅谈我国煤炭业的发展[J].市场论坛,2008,(3).

[2]肖莉.金融危机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思考[J].经济问题,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