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2 15:47:09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1

随着人类的长期活动,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工作。而生物教学是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机会,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知识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知识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渗透环境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加强了学生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以环境保护知识为发展思路,可以在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参与到实际活动中。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措施

1.深化教材中的内容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参考工具之一,教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实验教材为主线,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在教材的引导下,教师要为学生提炼出教材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尤其要将环境元素知识提取出来,这样才能实现生物与环境教学内容的统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实现高效的教学活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辅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这样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确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3.开展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积极地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与其他人进行探讨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或者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通过组织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能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环境保护观念。此外,在教学中,由于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最新的与环境有关的生物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探讨,通过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准确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

4.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如果说环境保护问题是一种思想上的认识,那么实践活动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环境问题对自身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环境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自然中,主动观察。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采用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全面分析教材,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2

随着人类的长期活动,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工作。而生物教学是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机会,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知识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知识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渗透环境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加强了学生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以环境保护知识为发展思路,可以在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参与到实际活动中。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措施

1.深化教材中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参考工具之一,教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实验教材为主线,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在教材的引导下,教师要为学生提炼出教材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尤其要将环境元素知识提取出来,这样才能实现生物与环境教学内容的统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实现高效的教学活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辅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这样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确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3.开展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积极地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与其他人进行探讨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或者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通过组织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能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环境保护观念。此外,在教学中,由于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最新的与环境有关的生物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探讨,通过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准确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4.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如果说环境保护问题是一种思想上的认识,那么实践活动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环境问题对自身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环境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自然中,主动观察。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采用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全面分析教材,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教育创新研究:来自衡阳师范学院的实践[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78-79.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3

环境教育是一种信息教育,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会了解温室效应、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了解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后果,了解他们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中所起的作用。

环境教育是一门实用的课程知识,它能教会学生怎样植树,怎样爱护野生动物,怎样美化校园,怎样使用农药与化肥。

环境教育是一种道德伦理教育,它能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并领悟出对环境问题的情感,增进对个人价值观的理解,了解自己如何为解决环境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此可见,环境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环境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感、态度和价值观。

当前很多学校没有单独的环境保护课。环境知识与生物学密切相关,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生物教师理应承担环境保护教育的重任。

二、利用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也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有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渠道。

1.将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生物课中。

在现行的教材中,直接反映环境保护的知识并不是很多,但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在教学植物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植树,怎样保护花草树木,并向学生讲授绿色植物对于大气、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在学习动物学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结合身边的知识,教育学生不要捕杀青蛙、益鸟等动物;在学习与生理卫生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生物课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要找准结合点,不能使教学不连贯,牵强附会,否则会使学生感觉是专门的环境保护教育,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其次,要情景结合,最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环境保护知识。比如讲青蛙是我们“朋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害虫、庄稼等,来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保护青蛙的重要性。

2.上好有代表意义的生物课。

有些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环境保护知识比较多,比如,《生物与环境》一节,这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挖掘好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环境保护知识不是专业的课程,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环境保护的行为。因此,教师不能用灌输知识的方式向学生生硬地传授,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教师要注重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比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被污染的水域,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虎、山羊、兔子、鹰、青草等,演示食物链平衡的重要性。这种活动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如果教师向学生渗透的环境保护知识远离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少坐私家车,尽量多坐公交车;到超市买物品,尽量用自制袋,少用塑料袋;吃后的口香糖要放在垃圾箱里,不要吐在地面上,等等。

三、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师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进行“世界环境日”、“植树日”、“世界无烟日”“爱滋病防治”等主题的讲座,充分利用黑板报、画廊、学校广播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举办各种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环保意识。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4

中图分类号:G633.91

1引言

面对当今社会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教育成了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重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其目标在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生物教学内容是环境科学、环境保护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分析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让学生真实感受环境破坏的后果,从而将环境教育有效地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2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环境被破坏,其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现今生存环境被破坏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关心环境保护问题,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处处体现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和对生物界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物教学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白色污染”正在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管理好塑料制品的良好习惯,并积极参与到清理白色垃圾的活动中。因而,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二者不可分离。

3在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3.1充分利用生物课堂实施环境教育

根据学校在环境教育中的功能,结合学校和周边实际,从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特点出发,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依据现行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把各章节中直接或间接的环境教育知识挖掘出来,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和切入点;采用综合教学方法,运用展示、多媒体等手段,有机地结合课堂教学活动,适时、适当地渗入相关的环境知识来进行环境教育。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使生物教学因环境教育而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使环境教育活动系列化、系统化。

3.2利用网络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网络的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利用网络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内容具有开放性。可以在网上普及生物科学、环境保护的知识,开展环保行动的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等。在网络虚拟空间能彰显真实的生态人格,有利于拓展生态思维,发展生态环保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维护和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信度。

3.3结合教学内容,举办环保讲座

环境教育讲座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既能结合教材,又不受学生年级和教学进度的严格限制,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例如,举办“大气污染和防治”及“人的污染和防治”专题报告;大熊猫生存饥荒后,举办“我国珍稀动物及保护”知识讲座,着重讲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意义。这些讲座的举行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更强化了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4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主渠道,生物课外活动也应当成为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精心选择和设计生物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投身生态环保实践的自觉性。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远远超出教材,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采取环保调查研究、节能环保小发明等方式,充分利用宣传栏使学生主动获取环保知识。环保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调查当今社会的生存环境问题,进而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使学生对环保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举办节能环保小发明,学生亲自动手创造发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3)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从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此外,结合植物类群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墙角的苔藓、水池中的藻类等植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挂牌,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4)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利用植树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植树活动;可以把学校的绿化交给班级来进行管理,最后进行评比等方式。总之,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技能。

3.5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

在全社会树立人人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环保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而作为肩负中国未来建设的中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环境教育已变得刻不容缓。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实践才能使环境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有效地在生物教学总渗透环境教育,进而促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综合教育,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深化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参考文献: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5

【关键词】高校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1前言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型企业众多,但是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放牧不规范,草原沙漠化;滥砍滥伐,水土流失;随意排放废弃废渣,造成雾霾……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生活环境也遭到了威胁,这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今环境问题以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环境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我国相对而言,环境教育起步晚,但是目前国家也高度重视环境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明确规定了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的要求。

2环境教育的概述

环境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人的环保意识,传授环境方面的知识,让人们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中的环境教育是指在生物教学中通过书本知识证明环境的价值,纠正错误的环境观念,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环保相关的技能知识,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3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国家环保政策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3]。实现这一基本国策与教育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也得到了重视,但是环境教育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纳入学校教育中,只是将其融入各个学科。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环境最为密切的自然科学,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行且有必要。

3.2生物科学内容

生物学科有很多与环境相关的知识,生物科学中生物工程中开发新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应用广泛;生态学也有很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知识;细胞生物学,细胞癌变和衰老等方面的知识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遗传学与生物发展的联系有关……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3高校大学的特点

大学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肩负着建设社会,改造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学生受到的环境意识高低关系到未来社会环境发展。学校教育是他们获取环境知识,树立正确环保价值观,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学生接受新鲜知识的能力较强,所以学校教育中的环境教育非常重要。

4高校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

4.1师生环境知识薄弱

对于简单的环境常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一些生僻的环境知识了解甚少。大学课程较多,课时有限,教师们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环境知识一笔带过,也不加深入扩展,平时也不关注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校期间从不关注环境问题,环境知识相当匮乏。

4.2家庭和社会舆论

大学生思维逻辑水平基本趋于稳定,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大学生能够主动去观察和评价周围环境。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们对环境的态度极易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如今的家长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社会对于关爱环境的人士缺乏关注,导致很少人主动去爱护环境。学生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和行为,与学校教师教导的保护环境背道而驰。因此,学校教育要搞好环境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4.3学校领导及教师的不重视

学校的生物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较多而课时有限,教师一味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偶尔提环境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不提,认为大学生不需要教育,自己能知道干什么。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对于环境教育方面没有相关的规定和评价机制。

4.4师资力量匮乏,环境素质不高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生物教师的环境素质至关重要。生物科学中掺杂环境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然而现今的高校教师只关注本专业和课程与教学有关的知识,没有接受有关环境知识、技能、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师资力量的缺乏造成如今环境教育的未能有效的实施。

5高校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5.1将环境教育纳入生物教学计划,并且有相关的考核制度

根据生物专业每个专业课程的内容确定相关环境知识,生物知识与环境知识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生物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涉及到的环境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去社会中亲自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期末对学生和教师学习环保知识进行测评,学生不过关的重修,教师不过关的需要进修。

5.2合理设置课程,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目前高校课程设置还是老三套,选修课程基本都是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课堂上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环境教育,所以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环境相关的选修课程,有充足的课时让学生更深入透彻的学习环境知识,这样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课堂上的环境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播,大学有很多的社团和协会,所以要充分发挥社团和协会的作用。学校社团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举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同学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去承担环保的责任。

5.3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关注环境教育

将环境教育与专业相结合,将环境教育分散到生物专业的各个课程中,建立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相容的教育体系。鼓励教师们研究教材,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通过教学渗透的方式,结合地方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研究出适合本校的教材。学校还要为教师们提供环境教育的资料,供教师们去学习专研。大学教师都离不开科研,所以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相关的教学科研。科学研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取得成果,更能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5.4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环境素质

教师都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上课就是讲好专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要能够应付找工作需求就行。所以教师需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教育不是只传授书本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通过学生去传播环保的正能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环境素质,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出去培训,如环境考察、假期的环境培训班、环保的学术会议、挂职到环保部门等,通过培训可以让教师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5.5社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环境教育只有学校教育是不能够完全顺利、有效的进行。还需要环保部门、教育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生物专业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专业教师,教师的环境知识匮乏,要真正渗透环境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学校的资金有限,不能保证每个教师都去培训,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多派教师出去学习,提升自己的环境知识和教学能力。社会舆论的影响,环境教育应有法律和政策上的保护、规范。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除此之外,应制定相关的奖励,对环保有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给予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全社会参与,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6结论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挑战,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学校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师生的环境意识非常重要。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国家也高度重视环境教育,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师生环境知识的匮乏,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社会舆论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自私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所以做好环境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环境素质,学校相关部门要重视环境教育,改革教育,社会及行政部门要给予资金支持,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等都将促进环境教育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于海量.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发展[J].镇江高专学报,2001(4):16~18.

[2]袁淑香.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3]陈晓景.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J].神州(上旬刊),2011(10).

[4]赵小辉,周邦智,吕昕.小议如何通过环境通识课程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基于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中国西部科技,2010(30):89~90,93.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6

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素质化教育大潮的推动下,环保教育不断融入教育改革之中。在高中各项课程中,生物课程与环保事业联系更加密切,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环保教育与日常学生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推动文化教育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一、将环保教育融入到日常生物教学中

在高中课堂上,课本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面镜子,教师是科学知识传授的第一人。一个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将课堂内容准备充分完善,做好课前备课工作。高中生物课本中与环保教育联系密切的知识包括生物物种、资源多样性、环境保护、社会人口及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该充分将课本知识与现实中学生熟悉的例子相结合,充分做好教学素材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危害环境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课本内容讲述生物多样性时,可以讲述人类乱捕滥杀青蛙,造成鼠虫类泛滥,危害正常生物链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生物链的重要性;在讲述资源多样性的生物知识时,可以讲述人们乱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漠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具体的环保例子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既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又强化环保意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注重学生环保兴趣的培养

学生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群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讲授生物环保知识时,应当采取良好的、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对生物与环保的相互联系性产生兴趣,主动了解生物环保知识。

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讲述与环保联系密切的生物知识时,可以留出一部分谈论时间,提出生物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要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培养积极思考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酸雨课程时,可以将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应对保护措施作为课前讨论问题,让学生小组谈论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阐述酸雨形成原因时,有的同学会回答工厂排放超标废气的原因,有的同学会回答汽车尾气的问题等。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酸雨危害视频及图片,让学生加深对酸雨的危害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大气,排斥乱排乱放的恶习。在阐述应对措施时,学生就可以根据之前总结的酸雨形成原因,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参与,认识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认识到保护大气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环保观念的加强,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环保意识在生物实验中的渗透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身实验的过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生物元素与环境的碰撞,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

在进行酸雨危害实验时,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将一定程度的与酸雨酸度相同的酸性液体及实验的小植物等试验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将一定量的酸性液体滴露在植物叶面等不同材料上,观察不同材料表面的变化过程。随着液体酸性的加强,实验材料表面受到的破坏的程度越大。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感受到酸雨对于不同材料的破坏性,体会到酸雨对事物的破坏程度,从而加深学生减少酸性气体排放、植树造林、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实验结束时,让学生将未用完的实验材料归纳整理,合理放置,既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资源的有限性,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活环境,从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树立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环保事业不分大小,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

四、结语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离开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将环保教育融入生物知识教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将环保教育与日常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相结合,以学生教育为切入点,推动环保事业的不断进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7

环境教育基地是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场所,在环境教育实践过程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为例,2007年9月29日,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揭碑开园。从总体设计到展馆建设都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博物馆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整个馆区环境优美,分为史前生态文明的白垩纪乐园和仿生机械恐龙等,并建有展现了现代生态环境森林迷宫,百果园等景观。

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利用地球日、无烟日、环境日等环保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科普环保会议或活动,2013年,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正式晋升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具体的活动包括:

一、多次举办科研科普会议

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成功召开三次世界级的学术会议。分别是“中国朝阳首届国际化石节暨古生物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国际古昆虫学大会”,邀请了美、俄、法、日、韩等25个国家280余名科学家共同研究和探讨朝阳地区古生物宝贵遗产,对古生态环境,地理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同时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推向世界高度。

二、积极开展科普环保活动

(1)接待并与“北大夏令营”、“日本带广交流访问团”和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海峡两岸中学生夏令营”等科普环保志愿团队建立、保持长期友好联系。

(2)每年定期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邀请古生物学家,环护专家现场讲解地质知识及地球环保知识,并组织周边幼儿园与小学、初中、高中免费科普游园。自2009年被命名为辽宁省环境保护普基地以来,接受科普教育的中小学生就达到3万人次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印制传单上万份,有效增强全市人民的化石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3)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科普日”及“全国土地日”开展科普环保活动。将环保与科研科普相结合,把科学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公众,在中小学学生及社会公众中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展示环保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的成果。

深入开展环保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各项重点环保科普活动期间,积极开展“走进地质公园,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和谐家园”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在对来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普科研活动的学校及社会团体提供服务和优惠措施的基础上,博物馆的科普工作人员还前往学校开展环保科普知识讲座,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知识、保护地球知识、爱护鸟类知识、化石保护知识等,从传播科学知识的角度出发,寓教于乐,尤其是中、小学生,通过讲课、互动参与等方式,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强了对科普、环保的意识和兴趣。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基地作为一个开展各项环保活动,增进环境科学知识和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开放平台,有助于让公众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促进生态文化理念,为构建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8

【关键词】高中生物渗透环境教育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保障,然而当今社会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已有明显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人为等原因,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保护坏境人人有责,我们生物老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还要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那么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呢?

1.强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生物资源现状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我国生物资源的现状。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值得我们自豪。但人口众多这基本国情,使我国按人均标准衡量,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由此可见,生物资源急待保护和发展,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我们可以用这种危机感来激发学生,刺激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2.联系教材,赋予现实丰富的环境科学知识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我们高中生物老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生物课环境保护教育最好的时机。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上,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教育。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许多章节都涉及到环境保护的知识。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生物农药的开发对减少化学农药产生的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对捕鱼期、禁渔期的规定有指导意义,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意义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特别是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起点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既丰富了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又使环境教育渗透于其内,寓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环境。

3.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

学生一般都非常关心自己身边的事,特别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出发,呈现一些基本的事实,帮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平时多收集有关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具体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大量的事实及事例中学会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

现实中的生态问题非常多,如全球范围内,土壤沙化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水质严重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现象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结合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现实问题创设情境,与课堂知识融为一体,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同时,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态问题,教师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利用直观生动的乡土现实,最好引用一些量化指标来增强说服力,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要想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强化环保意识。

4.1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环境保护知识

学生仅仅掌握课文的环保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拓展他们的课外阅读,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4.2组织环保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兴趣小组的活动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兴趣小组可以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利用校园植物的命名、挂牌开展实践活动,对校内外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以及利用学校“天气监测站”进行分析环境各项指标等活动。学生通过环保活动,不但巩固和加深课内知识、拓宽知识面,而且发挥个性特点,成为环保小卫士。如果环保兴趣小组的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定会形成良好的环保风气,进而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9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6―0096―06

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议程》,有关于实现“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的论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国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历史和当今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借助历史经验和现代科学,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复合性的关系考察,探讨生态环境保全的传统(乡土)知识(TEK: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的价值,以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传统生态保护的乡土知识(TEK)能保持民族群体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它构建出原住民族社区民众共同遵守的千古规则。这些规则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与这一核心组成部分的作用分不开。

一、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性关系

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流存在山地地区。据麦塞利(Messerli,1983)的研究,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居住在山岳。由于封闭,山岳地区的原住民族不太有跟外界接触的机会,他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延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得以保持。

一般而言,山区是生物多样性汇聚的地域。以生物多样性为背景,人类集团同它相互作用,形成环境与人之间、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性关系。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生物多性性、文化多性性、地理环境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里有适应上述多样性的民族社区的复合型生业。这些生业样式可分为高山草地农牧业型、亚热带山地火田型、台阶耕作梯田型3类。这些复合生业,皆是从很早以前人们不断适应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结晶下来的。研究由此产生的山地的复合性文化,为很多学者所倾心,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日本,1968年日本民族学会的《民族学研究》以山作为主题出版特刊集,川喜田、高山等,围绕山和平原的民族分化、山与稻作、山与交通、山的信仰、山地生产技术、狩猎、禁猎等作了有价值的研究。特别重要的是,许多学者针对现代化浪潮中出现的山区环境蜕化、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出现危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声疾呼,将环境保护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应该指出,早在1975年的《科学》杂志中,艾可霍尔姆(Eckholm,1975)就惊呼:“山地环境已经恶化,必须进行山地环境保全。”普里马康(Primck)和小堀从保护生物学的视点指出,山地地域是稀有生物存留的地方,保全与治理山地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全显得特别的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全球环境基金会(GEF)为首,众多的国际机构围绕着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问题,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互动问题,制定国际条约,提出政策建议,签订国际协定。由于人们对山地生态保全的关心日益高涨,1998年联合国大会把焦点集中于山地问题,确定2002年为国际山岳年。这一年,山本(2002)等学者,在日本《科学》特集“山的现在”(12号)中,从山的环境,山的生活与文化,山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和保护这3个视点,论述了全球各地出现的山地环境问题。

为何要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呢?从生态学的视点来看,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的稳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有巨大功能(如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森林有防止地球温暖化的作用等);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那些现在尚未被知道的、有用的生物染色体组,在将来对于变化之中的环境,也会成为有用品。换句话说,支撑人类的生存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减少,生态系统的永存会受到威胁。在国家资源的安全、医学遗传基因的保存、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生物多样性的保全及保存居于关键的地位。日本学者秋道认为,以人为中心,构建有关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全的理念,是人为中心主义(anthropoeentrism)的需要。

在保全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因为二者之间有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互共利的复合性关系。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全是实现环境保护能否成功的关键,民族文化中延续数千年的传统生态保护观与习俗,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各民族的生产生活规范体系中,成为他们万古不变的戒律和行为的准则。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必然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使人类最终陷于灭顶之灾。

关于环境保全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各学科的专家已经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进行过讨论,他们的许多成果虽然已被转化利用,不过,环境与传统文化的破坏并未因此而停息。爱森柏格(Eisenberger,1999)指出,破坏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悲剧及不道德的行动,探求生态及文化系统两者的平衡发展,仍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斯特文思(Stevens)和得拉凯(DeLacy,1997)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全中,文化多样性的保全特别有其重要性,文化多样性的保全将是人类共同的永恒主题。日本学者古川(2001)通过环境保全和破坏的地域学的课题研究,认为“尊重地球多样的地域与他们共同体的传统,能创造出新的共生智慧;多种多样的地域是由于自然与人和制度之间的切磋琢磨而成的生命体,一个一个的地域生命体构成了充满无限生机的地球和人类社会的载体。”

现代的生态环境保全科学正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民族生态学与之相配合乃至融合,对生态环境的保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保护,与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成为不同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地基,成为人们构筑“人和环境的平衡”的法宝。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保持了多元的生态自然系的平衡,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生态系才能保持。反之亦然。关于这一点,普里马库和小堀(1997)的观点值得重视,他们认为,由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关联性,在自然环境的框体中保全传统文化,可以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双重目的。日本学者鬼头(1996) 认为,正是保持了生物多样性的这件事,才得以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延续。各种各样地域的生物多样性,存在于在那里人们靠此建立生业而得以生存的文化中,保持了那里的文化多样性,作为结果,也就是守护了那里的生物多样性。秋道(2002)指出,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种和生态系,由于社会和历史等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正是由此创造出了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也就是说,人类集团,通过生态环境,反复认识自然,即依存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才能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001年,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直属的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略称:地球研,2002)的报告中,有这样的结论:“地球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在语言中含意最广泛的,是人的文化问题。”什么是文化呢?因人而异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如泰勒(1871)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合总体。”既文化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出来的事物作出的广泛定义。文化把环境作为背景具有象征性、继续性、适应性等的特征。麦卡兹(Meggers,1977)认为,文化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一个适应体系,人与其他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来,必须维持跟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关系,人以文化作为媒介,完成这个适应过程。被称为解释人类学家的格尔兹(Geertz,1987)认为,“文化是被象征地表现出来的、有意义的图形,有着被历史传承的特点。人们把有关生活的知识传承下来,使之持续发展而为人们所利用,被表现的是象征性的形式,被传承的是概念的体系。”鬼头(1996)认为,“所谓文化,因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联,所以是关系性的系统,各种各样链接的网络的总体就是其本身。”

对于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联,川喜田(1989)将其解释为主体性和环境性之间的互相作用。1999-2000年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了云南西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主管何耀华教授(2000)指出,“文化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环境适应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体系。他主张大力发掘有关各民族适应生态环境的物质生产技能、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民俗和道德规范。”上述对文化的各种不同的界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文化与人的生产生活及与环境的适应相联系。因此,笔者认为,文化是同自然环境和人的经济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系统。自然环境是文化系统的载体。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构成它们的复合性并与之形成多层重合交织的关系。日本地球研认为“地球的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文化问题”的论断,一语道破了环境、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性关系。值得我们借鉴。

二、传统(乡土)生态学知识(TEK)的价值

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元凶,是水土的流失(soil and water losses)、土地的沙漠化、洪水和干旱等4个主要因子。传统的生态学知识,就集中在消除这4个破坏因子及寻求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方面。

所谓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可从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的多样性这3个多样性方面来概括。日本千叶县知事堂本(1996)对生物多样性作了如下的定义:“所谓生物多样性,是覆盖于地球表面生态系的动的机能。要把时间的流逝,人的生活和文化,特别要把开发等社会的主要因素放入视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以后,环境保全应有的样式被全世界所关注。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开发会议(UNCED=Rio de Janeiro)后,157个国家签署的《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条约》正式生效。

这个条约,显示出生物多样性存在地区生态保全的重要性;原住居民对保护所起的作用特别被强调,原居民族的居住地是生物多样性分布较高的地域,原居民族参加生物多样性保全不可缺少。关于原居民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少数民族、先住民、原住民、土著、种族、部族等都可以指原居民族。我国所使用的是少数民族(ethnic minority group)这一名称。

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推进,原居民族的居住地急速地向现代化迈进,乡土传统知识的存在出现了危机。乡土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全一样,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保护,因为乡土知识的丧失必然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当前,许多国家在旅游开发、国立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有不重视保护乡土知识的倾向。施可特(Scott,1998)指出,这种倾向“来自上层的现代主义者的思想体系(high modernist ideology)”;为了很好地推进资源管理,他认为应该认识地方的知识、非正式的方法、乡土习惯及民间实际知识的重要性。众多的原居民族,在向现代化迈进的途程中,乡土知识面临着怎么样传承发展、再发现、再应用的问题。乡土知识多半是世界诸民族对待自然环境固有的环境保护的知识体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基金(WWF)及联合国环境开发计划署(UNEP)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中,十分强调乡土知识的重要性。联合国的专家们使用乡土知识IK(indigenous knowledge)、地方知识LK(localknowledge)、传统知识TK(traditional knowledge)来表述,以此来提示原居民族知识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者列维・施特劳斯(L6vi-Strauss,1976),通过对未开化民族社会的分析,揭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及其依存的精致乡土知识IK(indigenous knowledge)的体系,这个体系与近代科学的体系都是独立的体系。日本学者大村(2002)指出,乡土知识与欧美的近代科学不同,不过,作为知识的成果有同近代科学对等的价值。

2002年8月,第3次东南亚大陆国际山地会议,对怎么活用原住民族的乡土传统知识,保全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乡土的环境保全知识与它的构造的解读,是现代人类学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对此,秋道(1999b)认为,乡土性传统知识对资源的管理特别有效。在生物多样性保全或生态环境保全的研究中,传统(乡土)性的生态学知识(TEK)的重要意义,受到学者们极大的关注。贝尔克斯(Berkes,1993)认为,传统性的生态学的知识TEK有“历史性的继续性”;又指出(1999)是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知识,是实践及信仰的总体。马库勒尼(Mcneely,1995)指出,TEK在今天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还起着作用。

来多((Reid)和米拉(Miller,1994)认为,人类社会编织出了很多的资源管理系统,依照各自的地域环境条件很好地与之适应,是建设人与环境友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正被广泛利用。拉巴汗(Nabhan,1997)和萨尔莫(Salmon,1999)认为,关于民族文化的生态学知识,已经经过了数百年,与生态学互相保持平衡,昌盛至今。大村(2002)提出,所谓TEK,是被原住民族把握住的全体环境,通过跟环境的互相作用,诸原住民族各自提炼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是知识、信念和实践的综合体的总称。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指出,中国各民族有着独自的文化传统与生活、生产方式,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10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例11

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