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陶瓷艺术的历史

陶瓷艺术的历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5 11:39:32

陶瓷艺术的历史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1

2现代模式的陶艺教学

现代陶艺虽然仍以传统陶艺为基础,但是经过现代的一些思想艺术流派的影响,在一些观念和部分技艺上已经大不一样了,有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有了自己的工艺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情感在现代的陶瓷艺术作品中融会贯通,对于同一陶瓷艺术作品,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在陶瓷艺术课的教学中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会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各自的文化交流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产物具有极大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片沃土的成功典型去发扬陶瓷艺术。陶瓷艺术技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吸取经验,同时还要能够举一反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所以对于现代的陶瓷艺术教学和学习亦是如此。老师们应该着重的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有毅力。因为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他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繁复实践才能得以证明。所以老师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挑选一些视频去给学生们看,让他们知道好作品的产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期间需要历经多少的风风雨雨,让同学们明白任何事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功的,让学生们能有所领悟、有所感想,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还能从侧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2

其一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器表面压磨,使表面发亮,称为磨光;其二用泥浆施加于陶器表面,烧好以后表面就附着一层“陶衣”,也叫“色衣”;其三纹饰,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彩陶)、附加堆纹、镂孔等。不难看出,此阶段人们对陶器的修饰加工主要是就地取材,装饰手法和技巧相对单一,以线性元素为主。

夏商周春秋时期

根据史料,大约在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但器表装饰依然沿用以前的手法和方式。器表釉下除少数为素面外,多饰有方格纹、篮纹、叶脉纹、弦纹和S纹等。西周和春秋时期,纹饰方面较之前变化不大。主要是大方格纹和编织纹。从整体来看,它与新石器陶器装饰是一脉相承的。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磨光、暗花、彩绘等装饰艺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常见的有漩涡纹、三角纹、龙凤纹、蟠夔纹等。至秦汉时各种花纹都按照器物的不同有选择的应用,或构成一个圆面,或组成各式的纹带,这些都是陶瓷装饰艺术的新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从三国到南北朝,江南瓷业迅速发展起来。纹饰简朴,装饰大大减少,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开始使用莲花纹,最典型的梁代莲花樽,全身上下俯仰八层莲瓣装饰,这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产品,反映了这一时期制瓷工艺发展和变化的特点。

北朝白瓷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后来各种彩绘瓷器的基础,没有白瓷就不会有青花、釉里红等等各种美丽的彩瓷。

隋唐及五代时期

隋代瓷业在大江南北得到发展,各种花色、风格的瓷器百花齐放。印花是隋瓷常用的一种装饰工艺,纹样有朵花纹、草叶纹、几何纹等。其次是划花,纹样有莲瓣纹、卷叶纹、波浪纹等,由尖利工具在瓷胎上刻出。再次是贴花,用泥浆粘附在器物胎面而形成。

唐瓷呈现“南青北白”局面,几条垂直的划纹使器面产生节奏感,成为唐代一种普遍流行的装饰;其次是堆花工艺有了新的发展,改变了六朝时期粗糙堆砌的现象。同时,唐瓷装饰向着多样化发展,如三彩釉、花釉,绞胎、釉下彩等,为单色釉发展到彩瓷开了

先河。

宋和辽金时期

宋瓷的装饰题材极其丰富,花卉是主要装饰内容之一,如牡丹花纹、莲花、盆花等;其次龙、凤、鹤、山水等也是常见的题材。另外器物上还有辅助装饰,如回纹、曲带纹、莲瓣纹、蕉叶纹、卷叶纹等等。宋瓷纹饰从写实出发,结合形体特点,看似自由发挥,恰又匀称适宜,表现了制瓷工匠的艺术才能 。

辽瓷和金瓷在装饰技法上一方面受中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是我国陶瓷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明时期

元瓷装饰方法有很多,但自青花器的生产成为主流以后,其它装饰手法退居次席,至明代彩绘成为陶瓷装饰的主要手法。

青花彩绘的优点一是着色力强,成瓷率高;二是永不褪色;三是原料充裕;四是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非常美观。纹饰分主纹和辅纹两类,一般瓶、罐的腹部和盘心为主要纹饰,其它为辅助纹饰。常见的主题纹饰有植物,如松竹梅、牡丹、莲花、蕃莲、等;辅助纹有卷草、回纹、浪涛、蕉叶、莲瓣、云肩、缠枝花卉等。除这些纹饰内容外,历史题材极为盛行,如“鬼谷子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等等,它与元代戏曲小说和版画的发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层次多、画面满,但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除青花装饰外,也大量采用划花、印花装饰。镂花是一种新技法,但这种瓷器并不常见。

明代彩绘从技巧上讲有青花釉下彩、斗彩和釉上五彩等;从题材上讲主要以图案为主,纹样有植物纹、动物纹、回纹、云纹、钱纹、梵纹等等,其中植物纹常见的有牡丹、菊、莲、灵芝、花果、牵牛花等;动物纹常见的有龙、凤、孔雀、麒麟、狮子、海马、鸳鸯、鱼等,这可能与明初文武官员品服的图案有关。辅助纹样有蕉叶、如意、云头、缠枝莲、仰莲或覆莲等等。当然除了各种图案外,更有在瓷器上直接绘上整幅画面的。这是明代文人画对瓷器装饰的直接影响所致。《江西大志・陶书》描绘明瓷的装饰手法“或描花、或堆花、或暗花、或锥花或玲珑……无不具备。”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清代制瓷业的成就主要是装饰技艺的改进和提高。

1.青花和釉里红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从传世的实物不难看出康熙时官窑成就不大,但民窑中可常见造型多样风格独特的图案装饰。青花色泽鲜艳、层次分明、题材多样,有“青花五彩”之誉。《陶冶图说》记录了青花彩绘分工情况,“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科学的分工、层次分明的着色方法有利于表现各种情致意境,为表现各种题材的画面创造了条件。

康熙、雍正时期的釉里红制作基本上能掌握发色效果,铜红呈色比较稳定。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记述雍正“釉里红器皿,有通用红釉绘画者,有青叶红花者。”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都藏有雍正时期的桃果高足碗,青叶和红桃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这是极为难得的。

2.清代釉上彩颇多创新,品种丰富

约略可以分为民间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素三彩等。彩绘图案装饰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纹样,如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各种缠枝花纹;团龙、团凤、团鹤及各种团花,以及龙、凤、夔纹、云纹、饕餮、云雷、回纹、海涛纹等等;此外还有康熙时期盛行的冰梅纹。乾隆、嘉庆时粉彩瓷器上风行的凤尾纹等;另一类是以花卉、花鸟、山水、人物故事等为主题的图案画面。

3.书法引入陶瓷装饰之中

早期瓷器装饰中书法主要见于题款和款识,康熙时流行在瓷器上书写整篇文章,以《圣主得贤臣颂》最为普遍,此外有《出师表》、《赤壁赋》、《兰亭集序》等内容。乾隆时,其本人更写了很多诗命人烧在瓷器之上。

新中国成立后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3

目前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到陶瓷符号、艺术风格、陶瓷语言的应用,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上也以陶瓷本身为主;对工艺美术家的研究大多立足于艺术表现和个体效应上,缺乏对景德镇陶瓷名人文化的宏观性、群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尤其是对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挖掘、开发、利用的研究,本文正是从陶瓷文化的创作主体――工艺美术家角度,研究其对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主题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城市文化名片代表着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素养和城市的形象,可重点围绕景德镇本土特色做好文章,如山水、历史、红色文化、名人名家、陶瓷文化等,基本涵盖古往今来的方方面面,其中名人名家的重要内容就是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

景德镇的陶瓷工艺美术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让工艺美术家成为城市对外宣传和交流中闪亮的“文化名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如以景德镇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主题,出版著作专著,作为国内外交流交往的特殊礼品,也可以作为景德镇的特色旅游商品。另外,由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包装,比如出版刘新园、王锡良、秦锡麟等人的作品集,对其作品进行文化角度的赏析评价,对其陶瓷作品的内容进行思想、艺术、文化层次的解读,让陶瓷艺术走出纯工艺制品的狭小圈子,普及到大众中去,让古老的陶瓷艺术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最大限度还原传统陶瓷艺术的生命;还可以与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的艺术节和作品展等文化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借助两个节会可以推出一批陶瓷工艺大师,可以收到以少带多的集团效应。

政府等相关部门还要借助媒体来打造抽象意义的城市文化名片,围绕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做好宣传工作。重点做好当前景德镇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的介绍宣传。还要让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进社区、进学校,报纸等媒体对类似活动加强宣传,找到古今交融的最佳结合点,营造出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使名人成为学习典范,使人人都有成才的欲望和渴求。

二、城市规划建设陶瓷工艺大师要唱主角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忽视文化或者没有主题文化的城市注定是上不了档次的。所以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揉进更多的文化因素,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的要素,要让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唱主角,让他们在现在的景德镇城市乃至乡村中焕发勃勃生机。具体讲,就是要在风景区、城市街头见到名人名作,在城市道路、车站牌以及其他标志性的建筑集中宣传陶瓷工艺美术家。

景德镇市内的风景区内也要注意到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效用。如在景德镇人民广场的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就能更好地宣传景德镇。笔者建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在新建风景区、在城市街头绿地等处丰富景德镇展示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潜在价值。它们既是景德镇的文明形象窗口,又分布广泛,具有固定性或流动性的特点,如果我们将其充分利用进行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以及其他文化的宣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三、旅游资源整合科学开发利用

景德镇有着悠久灿烂的陶瓷文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知名的陶瓷工艺美术家众多。陶瓷工艺美术家作为景德镇历史文化优秀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旅游作为今天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我们景德镇应该更加积极地发展旅游业,在现有基础上推进旅游业的更快、更健康发展。有学者认为,景德镇市应当塑造“历史名人,世界瓷都”形象,集中“活化”历史名人,着力开发以历史名人为线索的文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还不仅仅如此,我们要积极利用景德镇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优势,尤其是要特别注重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我们要对景德镇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按照地域和资源性质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整合,集中打造“景德镇”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品牌。

有关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只有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发展稍好,其他文化名人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起步阶段。目前,我们要充分挖掘景德镇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旅游资源,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针对景德镇旅游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将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作品与陶瓷博物馆等人文资源整合,针对特定学者型研究型人群集中开发推广,打造这一人文资源旅游的品牌;或将名人名作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利用,打造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开发的基本精神就是将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代表的人文资源整合或与其他自然旅游资源优化组合联合开发,实现旅游资源最大整合。

总之,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能重视丰富的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以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为主题,打造带有鲜明景德镇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对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进行充分深入科学地挖掘、开发和利用,打造“景德镇”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品牌,景德镇城市文化的建设必将更加顺利、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2]城市形象设计,吕文强编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城市形象设计/区域形象,钱智等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0

[4]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钱逊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4

陶瓷艺术在我国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占有着极高的地位,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为当代学者开展历史研究提供有力依据,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宝贵财富。而陶瓷绘画作为一种主要的陶瓷装饰手段,是中国绘画形成的开端,并且在发展成熟以后达到了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与此同时,陶瓷工艺也是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伴随着陶瓷绘画艺术日渐成长,是绘画艺术形成各种独特风格的重要技术和因素,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典型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

(一)元代时期

在元代时期最为典型的陶瓷绘画艺术就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在景德镇时期之前,陶瓷绘画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并且具有明显的特征,不仅地域划分呈现出城南北的形式,而且窑子分布也相对较为分散。然而到元代时期,景德镇就已经开始广泛制作陶瓷,并且出现了青花瓷绘画,之后在元、明、清等时期的发展中,集结了各陶瓷绘画师和工匠的智慧结晶,将青花瓷绘画艺术推向了历史巅峰,并且将这种艺术和工艺一直流传至今,备受人们推崇和喜爱[1]。纵观陶瓷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元代时期的陶瓷工业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元代出现了彩瓷,其绘画风格不仅层次繁多,而且画风豪放,极大的满足了我国历史人民的审美情趣。

(二)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最为典型的陶瓷绘画艺术就是彩瓷,我们主要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狭义上分析,彩瓷专门指斗彩和上彩。当前我们经常提到的彩瓷大多有属于狭义概念,其中并不包含釉下彩。广义上分析,彩瓷主要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等两个部分,其中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以及青花釉里红;而釉上彩则是包括粉彩、五彩以及珐琅彩等,同时还有釉上彩和釉下彩融合而成的“斗彩”。

在成华期间斗彩发展尤为盛行,景德镇官窑甚至投入大量成本来烧制这种斗彩形式的瓷器。其主要就是由低温状态下的釉上五彩和高温状态下的釉下青花的颜色进行“相斗”形成的,其中以釉下青花色泽为主,而釉上色彩主要就是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经过烧制工艺逐渐呈现出一种素雅的美感。而到嘉靖时期,斗彩的装饰越来越繁琐,那时青花只能作为一种单一的蓝彩,而五彩则是受到较为密集的应用,主要展现出一种浓艳的艺术风格[2]。这种风格与成华时期的清雅风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被人们称作是“青花五彩”。在万历时期以后,釉上彩已经逐渐发展成形,并且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陶瓷艺术是陶瓷工艺的追求,陶瓷工艺是陶瓷艺术的形成手段

陶瓷绘画主要就是人在陶瓷材料上进行绘画的创作行为,其具有一定的灵魂和思想,使艺术家们可以在陶瓷材料上将自身的绘画水平和艺术境界充分表达出来,是不能进行复制的。而陶瓷工艺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材料方面,都相对单一和笼统,可以多次重复出现,陶瓷绘画艺术往往需要借助陶瓷工艺才能充分彰显出来,而且艺术境界也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3]。例如,粉彩瓷作为釉上彩瓷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在工艺技术和工艺材料方面的特殊性非常值得研究。由此可知,通过陶瓷绘画艺术可以将陶瓷工艺的价值有效展现出来;相同的,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呈现过程中,陶瓷工艺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当代艺术家在陶瓷上进行绘画创作时,往往都需要考虑和了解陶瓷的类型和材料,只有确保陶瓷和画面之间的适应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凸显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境界。

(二)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存在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的关系

陶瓷工艺不仅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不同时期经常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但绘画艺术则是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它不存在规章制度的限制,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创造力。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的相互独立,就算艺术家们运用相同的材料和艺术,也能够创作出风格迥异的绘画艺术,并且确保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能呈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不仅相互独立,而且还相互依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相应的提升,这对陶瓷材料和工艺的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为艺术表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陶瓷绘画艺术不仅需要一定的工艺技术来实现,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艺术家自身要具有较深厚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材料和技法水平的提升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4]。例如,分水技法是青花工艺中较为典型的技巧,合理分析和运用工艺材料,能够创作出不同效果的青花料。

(三)工艺在陶瓷绘画艺术中的魅力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陶瓷绘画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往往需要自我表现力和娴熟的技巧才能充分展现出来,任何一种绘画艺术都需要在窑火的煅烧之下才能完成,实现其本身的艺术价值。陶瓷工艺的魅力需要陶瓷造型、艺术表现、釉色以及窑火等的完美结合来展现。我们从艺术角度分析,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兼具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呈现出较强的互融共生和综合倾向特点。陶瓷工艺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陶瓷绘画艺术作品的质量,艺术家们采取的表现手法不同,得到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也不同。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从最早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陶瓷绘画艺术,而且经过各个时期的发展和改进日渐发展成熟,并且走上艺术巅峰,成为当代优秀的历史文化。陶瓷工艺作为陶瓷绘画艺术形成的重要手段,其与绘画艺术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在时展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因此,艺术家只有拥有熟练的绘画技巧、较高的艺术境界、先进的工艺技术,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马恩杰.现当代陶瓷绘画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2]邓维明.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书画美学探缘[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5

景德镇,一座有着兴衰起伏的陶瓷工厂,追寻瓷都的历史深处,依稀可见是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在社会进步、城市发展的背景下,这座陶瓷工厂逐渐丧失原有产业功能。立足旧瓷厂现状,以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为主进行改造,保留陶瓷历史,传承陶瓷文化,新陶瓷艺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寻求对旧瓷厂的整体改造规划,建设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群区。

1 景德镇旧瓷厂历史发展与现状情况

“瓷都”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散布着数量众多的工业遗址,尤其是典型的陶瓷生产旧瓷厂。在建国后,景德镇相继建立了“十大瓷厂”,这些大型国有瓷厂占地面积大,聚集在景德镇市中心,生产出的精美瓷器曾经远销海外,给景德镇创造一半之多的财政收入。景德镇有着“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美称。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瓷厂因历史和经济原因纷纷停产倒闭,现今瓷厂辉煌已经不再,变得荒废不堪,瓷厂门前杂草丛生,老瓷厂遗留下来的是厂房、窑址、烟囱...旧瓷厂成为了落寞的陶瓷产业区。老瓷厂曾经生产陶瓷,留下来的重金属对当地植被带来很大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生态平衡。景德镇提出对旧瓷厂进行规划改造,有的旧瓷厂摇身一变,成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改造比较成功的有宇宙瓷厂、雕塑瓷厂,艺术瓷厂、建国瓷厂则改造为陶瓷产品销售型的商业空间。但是从景德镇旧瓷厂的整体利用看,仍有很多未经改造的旧瓷厂,整体环境“脏、乱、差”,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改造再生。

2 景德镇旧瓷厂改造利用价值

旧瓷厂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陶瓷生产方式,区别于现代社会工业建筑,是陶瓷历史价值的物质实体体现;旧瓷厂是一座座有着历史文化内涵的厂区建筑,饱含独特的历史建筑风格,红砖黑瓦、高空构建,特殊的肌理,是工业建筑的老旧典型,在改造中应保持旧瓷厂建筑风格,从审美视角保护建筑历史,再去添加艺术设计。旧瓷厂曾经给景德镇创收巨大效益,代表着过去景德镇生产力水平,给景德镇居民提供了较长时间的就业机会,是景德镇工人群众生活、工作的历史见证,是景德镇居民社会认同感、人文情怀的基点,老瓷厂相关历史资料、实物、空间都是时代信息的引证,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教育材料。

通过对旧瓷厂的传承与创新改造,还带来了旅游价值。旧瓷厂的改造,生成城市发展的新生力量,更新旧瓷厂功能设施,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景德镇城市品位,整合为现代化旅游资源,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新品牌,促进旅游业更好发展。

3 景德镇旧瓷厂改造的传承与创新

3.1 传承:注重环境与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在旧瓷厂改造中,保留具有代表性节点和场地环境的原有基本状态,采取新元素对旧瓷厂建筑景观元素进行加固、穿插、叠加、镶嵌,稳固旧瓷厂原有旧建筑。对旧瓷厂整体性强的有特色、有价值的局部区块进行保护和再生利用。而对于保护以外的功能区域设施环境,则采取有开发性有价值性的保留,用新景观元素对旧瓷厂进行改造更新。

在旧瓷厂外部空间改造中,可以保留具有历史代表的红砖墙面,对其进行保护性改造,加强钢架构造,对厂房进行加固,保存厂房原有空旷感,表达厂房整体环境的原真性。外墙面可以涂上鲜艳的颜色,不同的厂房功能区进行不同色彩装饰加工,体现出厂房功能区视觉冲击力,塑造层次丰富、欢快氛围。旧瓷厂中具有代表性的管道钢铁构架、烟囱建筑物等,是具有文化价值、建筑价值、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在改造中要保留下来进行整体保护加固。旧瓷厂厂房的门窗更换,可以扩大原有门窗,改变颜色材质,红砖瓦墙嵌入灰色钢架玻璃门窗,或灰色建筑嵌入木质复古门窗,对厂房门窗进行处理。在旧瓷厂厂房建筑之间,植入新元素,与原有建筑穿插融合,在建筑中镂空的墙体装饰艺术品,或在楼层间打通衔接天桥,在建筑拼接轻钢架结构的楼体等。

在旧瓷厂内部空间改造中,保持原空间形态不变,采用局部加减法对原空间更新改造。以旧瓷厂厂房为载体,设置loft空间模式,丰富空间向度,融合工作和生活两种模式,演变为个性前卫的时尚潮流。旧瓷厂内部空间改造中,可以拆除多层建筑框架的楼板,设置顶部采光天窗,打造敞亮的中庭式空间。在内部空间局部改造中,也可以增加新元素向外拓展,添加玻璃窗口、铁护装饰、顶棚、木栏栅等。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6

对比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瓷器在传播中的特点,分析中国书法艺术在时代更换中的变化与发展的时代特征。陶瓷作为一个时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中国书画艺术通过陶瓷的传播而传承与变化着,使书画艺术在历史的沉淀中不被埋没,在陶瓷的传播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思想的传播—社会意识在陶瓷中的传播

如果说艺术的形式与与政治气氛有关,那么中国瓷器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非常客观反映所处时代的政治气氛。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唐三彩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唐三彩色泽艳丽,器身主要施以黄、绿、白釉色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其造型风格圆润饱满。唐三彩的出现是唐代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唐之前人们偏爱素色瓷器,当时盛行单色釉瓷器。唐之后人们的审美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出现了多彩瓷器,这与唐朝多元化的融合息息相关。从唐三彩张扬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播了唐朝当时国力的强盛,政治的开放,人们富足的社会状态。宋代是我国瓷器史上最活跃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候出现了五大官窑,窑系,青瓷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达到鼎盛。青瓷中“雨过天青云”的天青釉色就是这个时代的传世佳作。宋人追求釉色之美,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古朴深沉,素雅简洁的审美风格。宋代收敛的青瓷艺术表现形式,传播了宋代当时政治的保守,文人文化素养高远,宋代重文的社会状态。元代是北方蒙古族建立的政权,瓷器大多以大件为主,器型粗犷大气,元代陶瓷的粗犷传播了具有草原名族粗犷豪放独特的风格。明代的瓷器在绘画上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各色彩釉逐渐发展和流行起来,出现了斗彩、五彩瓷、填白彩等多种瓷器。明代嘉靖时期的彩釉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名窑瓷器的纹饰上,大量出现八卦图、八仙过海、十八罗汉、群仙庆寿等图案。瓷器纹饰传播了道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的社会状态。清时期以青花瓷为例,青花瓷器中康熙时期的龙纹表现的最为凶猛,龙抓表现的尖锐有力,十分威武。这个时期龙纹表现的风格特征,传播了康熙时期国力的昌盛,政治稳定的社会状态。对比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瓷器特点,分析陶瓷在传播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意识形态。陶瓷作为一个时代文化的载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将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也传播了出来。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7

作为中国的历史符号之一,陶瓷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陶瓷对我国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以及世界人民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陶瓷艺术对于我国美学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传承陶瓷艺术教育对于陶瓷文化的发展、弘扬、创新乃至国际化都有着重大意义。

1 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陶瓷艺术是中国的一项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其工艺的传承一直都是采用古老而又传统的教育方式,比如拜师授义、或者家族内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途径也是丰富多彩,这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毋庸置疑,陶瓷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掀起了陶瓷艺术教育的高潮。自从熊希龄1906年在湖南醴陵创办了湖南瓷业学校,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陶瓷艺术教育学校。再到近代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陶瓷美术设计系,建立了五年制独立的本科。陶瓷艺术教育不但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也在自身发展与提高中摸索前进。当代的陶瓷艺术教育更是“艺术无国界”,许许多多艺术家从海外归来,把西方的一些先进教育经验和艺术理念传授回来,加以本土优良的传统技艺去探索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新方法、新道路。

当然,当代陶瓷艺术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比如:(1)如何改进陶瓷艺术教育的僵化模式?从小学到大学,中国的“填鸭式教育”、“虎妈教学法”一直占领者主导地位。教育模式的单一僵化一直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于艺术教育来说,灵感是艺术的源泉,照搬课本的教育方式根本没办法唤起学生的兴趣,难以学到艺术的精髓,创造力、创新力更是无从谈起。(2)陶瓷艺术教育如何国际化、世界化?陶瓷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应该是博采众长的发展形势。而当前的陶瓷艺术教育更像是闭门造车,极少数人外出学习,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沟通是个大问题。艺术学院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对英语的掌握能力不佳。不管是对外宣扬我国的陶瓷文化或者是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不仅仅需要良好的日常英语沟通能力,更需要专业的陶瓷英语水准加上一些艺术性名词,否则就会闹出不必要的笑话。

2 陶瓷英语在陶瓷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社会了。为我国的一大瑰宝,不仅仅要为国外展示,也要走出国门,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这并不是否定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水平。我国陶瓷艺术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沉淀,为陶瓷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同时清楚的认识到这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继往开来的继承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首先要认识到陶瓷英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大名鼎鼎的中国瓷都―景德镇,每年举办一次的世界陶瓷博览会都不仅仅能获得大量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为自身的广告效应做出巨大贡献。借助着陶瓷巨大的文化效应,每年去景德镇参观的人数大增,这给景德镇的消费带来的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同时更加快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经济领域,在陶瓷艺术教育方面同样如此,艺术无国界,要想把我国的陶瓷产品扬名海外就必须知道国外的客户需要什么。这就要求陶瓷艺术者能够走出国门,听到外面的声音。这其中陶瓷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正确的陶瓷英语使用对陶瓷教育意义重大。每一门专门外语都涉及到专业词汇,特别对于非日常使用的词汇来说。陶瓷英语更需要专业加上一些艺术功底,让本来美好的事物展现出来。比如我们日常听到的青花瓷的翻译为blue and white porcelain。这属于基本事物的名词,不涉及到艺术领域,而到了描述陶瓷艺术的时候,良好的专业英语的作用就展现出来了。比如写意liberal style、吊灯洋莲开光式reserved panel design with pendent lamp and lotus等等。专业的英语需要磨练,更需要日常的生活积累,否则难以表达出来其中正确的语境。

再次,良好的陶瓷英语水平对于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有重大意义。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教育是为了培养实用人才。充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对于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比如英国的胡佛汉顿大学经常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先由教授介绍有关背景,然后参观藏室进行实物教育。当下,建立开放的、面向国际的办学体系,增强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将成为艺术类高校普遍的发展大势。这种趋势还将导致生源结构的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要建立和肯定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相关联的专业陶瓷英语。如果我们在利用电脑资源以及软件设计进行国内外的交流的同时,不断加强陶瓷艺术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势必会更好的发展国内的艺术教育水平。

3 总结语

要想让外界充分领略我们国家灿烂的陶瓷文化,同时让世界更多人了解我们瓷器的成型技艺和名瓷,掌握有关的陶瓷英语以及正确熟练的使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传承中国优良的陶瓷艺术基础上不断的吸收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才能对我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文锋,李建华.陶瓷英语对当代景德镇发展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10(6).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8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国家,在朝代更替的时候就会遗留下很多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都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底蕴,它们需要被后人珍藏并加以保护。但是,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人们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不断地对文化产品进行盲目的开发和改造,很多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来的韵味,更多地被融入了现代经济的因素,这对于历史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很不利的,它使得原来发展好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它的历史价值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新时期的到来,有关传统文化负责人必须尽快地完善传统文化产品的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对历史古文化产品的保护力度。而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要以陶瓷雕塑发展为例。中国陶瓷雕塑的历史十分悠久,始自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陶瓷雕塑品一般是指具有立体感、独立性、可触摸的陶瓷雕塑制品。它的生产过程包括模印、镶嵌,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成型过程并经高温烧制而成。 本文我们探讨的就是陶瓷雕塑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与保护。

1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品保护保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陶瓷雕塑传承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对于历史传统文化产品来说,它们是我们国家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证明,它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构成了我们国家传统优秀文化的结晶,由于当前人们受物质生活的冲击,对于物质文化产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更多的追求的经济利益,以至于很多传统文化产品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大部分是由于人们对这部分传统文化产品的过度盲目生产改造导致,让传统文化产品失去了它们本来的风味。陶瓷雕塑艺术承载着我们国家古代的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是我们国家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但是受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的影响,我们国家的陶瓷雕塑传承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很多物质的冲击,它们不断被融入商业化因素,使其变质。这就是当前陶瓷雕塑艺术品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2 陶瓷雕塑艺术品制作传承断代

对于陶瓷雕塑手工艺术品来说,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与当前我们这个时展不相融合,因此它们必须被进行改造剔除以后才能被人们所传承。但是,当前由于民众对手工艺品制作认识较少,不能认识到传承陶瓷雕塑手工制作方式的重要性。就导致很多经典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在传承过程中断代。特别是那些制作于家庭手工的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它们蕴含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是由于那些地方居民文化水平有限,它们不懂得把经典陶瓷雕塑手工制作方式流传下来,认为那些旧的手工艺品破破烂烂没有利用价值,因此这些地方的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品就会被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这就对陶瓷雕塑艺术品的保护造成了困境。古代陶瓷雕塑艺术品各个地区各具特色,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们的流传创造引用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有民族风情、地区地貌、生活习惯各种因素得影响等。它们都是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但是往往在传承过程中断代。

1.3 我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对于我国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的传承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前我们国家对于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保护体制,导致很多种类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在传承过程中消失或受损害,这是当前陶瓷雕塑艺术品传承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各地政府对于自己地^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制作不重视,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文化价值,这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传承十分不利。

2 对我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点滴思路

2.1 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传承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舆论氛围

创造性思维是追求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和追求艺术真谛。对于陶瓷雕塑艺术品来说,它的传承发展最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它必须有适合于陶瓷雕塑艺术品发展的创新发展,才能让陶瓷雕塑艺术品更好的流传于世。每一个地方的陶瓷雕塑艺术品都是一个地区特定的文化产品,他们是时代的产物,在时代演变过程中会逐渐被改造,还有的艺术品为了满足商业发展需求几乎被完全改造。这对于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文化传承和艺术性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各个地区必须加强对自己地方具有特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做广泛的宣传,把目光放长远,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对这部分陶瓷雕塑艺术品进行创新性改造和推广,并采取一定的方案对经典陶瓷雕塑艺术品进行保存,同时应该在当地开展一些文化表演、文化活动等吸引外商投资。这样不仅使具有特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得到传承,也扩大了其影响力,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一举两得。

2.2 增强对于地方陶瓷雕塑艺术品的保护力度,进行传承发展

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是我们发展面向未来陶艺必须汲取的主要营养元素对于每一个地方来说,它们都具有自己当地特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这部分陶瓷雕塑艺术品必须被人们好好保护和传承。而且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保护,传统文化产品更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传统文化产品已经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我国政府在传统文化产品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陶瓷雕塑艺术品作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典范,人们不断地对陶瓷雕塑艺术品进行保护并创新,同时也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进行制作,从而尽量做到把每一个具有特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保存下来。同时,这部分保护地方陶瓷雕塑艺术品的人员也会不断地收集陶瓷雕塑艺术品的本土知识和特色,使得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文化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同时,一些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品的制作风格也与现在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制作风格相互融合,在传统陶瓷雕塑文化产品中融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品文化的内容。盛产陶瓷雕塑艺术品的地方历史悠久,它的遗产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对于社区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自己地方的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品制作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保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陶瓷雕塑艺术品的发展推到顶峰时代。

3 结语

在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吸取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是发展未来陶艺的基础,追求艺术的真谛是发展陶艺创作的灵魂,只有建立在此两点的基础上,才能将我国的陶瓷雕塑创作推向一个新的多样化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飞,吕金泉.陶瓷艺术创作中波普艺术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2014.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9

从历史到今天,朦胧的、基因的原因,中国人对陶瓷有极大的热情,收藏就是一个现象。中国的陶瓷史是伟大和复杂,其中包涵的历史文化是丰富的。宋瓷是人类陶瓷史的高峰,唐代南青北白,南青指浙江越窑,北白指邢州的邢窑,唐宋陶瓷不仅是审美,产品也影响到全世界。在那个时代,通过海洋、陆路,远在欧洲、非洲,以及东南西亚等地区的人们以拥有使用中国陶瓷为高贵。那不仅是贸易上的成功,也是中国审美的成功。

中国是礼制社会的形态,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下,陶瓷充当了重要角色,其代表性体现就是官窑制度。在官窑制度下所创造的陶瓷审美、器型、功能成为国家礼制活动的反映,如:宋代官窑瓷器就是高峰,宋官窑器物涉及宫廷礼器、宗教法器、文房用器、饮食道具,极其丰富。陈寅恪先生对宋代文明推崇备至,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从宋瓷艺术上也可见一斑。

今天,曾经深受中国陶瓷文明影响的日本和韩国文化,依旧纯正地保持着中国古代陶瓷的一些审美气质,而且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承陶瓷艺术所参与的文化方式与生活仪式,如:韩国的寺院禅茶及韩式料理,陶瓷道具在这些仪式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日本的传统国艺茶道、花道中,陶瓷艺术被推到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产生了众多优秀的陶艺风格和流派。今天,大量知识结构丰富同时又潜心研究和传承传统陶瓷技艺的艺术家们正在创造新的陶瓷审美历史和文化。由于100多年来中国文化的特殊历史过程,传统的中国审美变得陌生而令人神往。今天的中国不缺少对陶瓷艺术的热爱,缺少的是对传统中国陶瓷审美的正确认识。

中国的陶瓷历史是与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和审美最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陶瓷不但充当了普通的生活用器,还做为各种文化的道器使用,如陆羽在《茶经》中对茶器的讲究和推崇。明清文人以金石博古学问背景参入紫砂器的制作,创造出至今仍被人们喜爱和传承的饮茶方式。

中国陶瓷审美的正道与其他传统艺术的审美是相通的,比如:对器形的审美讲究含蓄、和谐,体现在把对立矛盾的概念统一起来,如:藏巧于拙、方中育圆……对色彩的审美讲究单纯厚重、宁静恬淡。

《投资者报》:你为什么选择青瓷?能不能聊一下做青瓷创作的灵感来源?

马越君:从事艺术的学习30年,前10年主要是对绘画的学习,后20年偏重从事陶瓷的学习和创作,近10年主要从事青瓷的创作。在做青瓷之前主要是学习陶瓷的传统技法工艺,如制坯和烧成技艺。有了可由自己掌握的技艺基础,我开始有可能实现自己对陶瓷的审美选择,青瓷就是我的选择。

中国陶瓷的历史在某种角度下可以理解为青瓷发展的历史,青瓷凝聚了中国陶瓷审美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如魏晋的缥瓷、唐代的秘色、以致发展到宋代,有湖田窑影青、汝窑天青、官窑粉青、龙泉梅子青、耀州橄榄青等多种釉色谱系,呈千峰翠色之象。青瓷之美蕴含着中国文人审美当中的重要特质,文人艺术尚意喜简,色彩上尤爱青白,古人对青瓷有类冰似玉之比,可见赋予更多精神上的寄托和追求。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10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257-01

一、现代环境陶艺发展概况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也是“瓷”文化的发源地,陶瓷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文明和精神风采,现代环境陶艺是当代陶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在传统陶艺上的创意与革新,我们可以在众多城市的广场街道公园等公共场看到现代陶艺的身影。当前国内的环境陶艺处于模仿国外作品到结合本土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创作设计的阶段,同时一大批优秀的研究陶艺的大师,如黄焕义、朱耕乐、张玉山等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推动着环境陶艺的不断发展。

二、景德镇环境陶艺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景德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有着“千年瓷都”的称号,它独有的陶瓷历史文化、丰厚的陶瓷自然资源、精湛的制瓷技艺造就了景德镇发展陶瓷艺术的有利条件,它的瓷质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美誉。当地政府一直对陶瓷产业大力支持,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提高陶瓷品牌文化的保护和塑造,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上向新的陶瓷领域拓展;同时景德镇有着一批优秀的陶艺家,他们的研究和创作为景德镇陶艺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三、景德镇地域文化与当地环境陶艺的融合

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环境陶艺的设计注重发掘陶瓷文化的精粹,通过陶瓷这一当地特色充分展现景德镇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城市广场或者机场、地铁、火车站和一些休闲设施的活动场所中,有很多能够代表这座城市文化特色的环境陶艺作品和纪念性环境陶艺雕塑,这些作品彰显着景德镇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的精神与文化追求,塑造了景德镇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特征。在设计这些环境陶艺作品时,陶艺家和设计师们从景德镇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进行前期考虑,在材料的运用、装饰的手法上不断创新,运用艺术科学工艺等技术表达出景德镇的文化特色。

在景德镇长达数十米的昌南大道上,有着陶艺与人文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壁画,它的创作以陶瓷历史文化为题材,结合大道上四面山体的自然曲线,巧妙再现了景德镇古代制陶的传统工艺,这种自然景观与环境陶艺的融合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呈献给游客们生动的千年陶瓷文化历史。

公共环境陶艺作品《昂》,是黄焕仪教授为纪念景德镇建镇千年而设计的,坐落于景德镇金岭大道上,造型结构呈现“H”形,采用雕刻、压膜、印纹陶的制作工艺,是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风格的结合,多层次和色彩的效果极具景德镇地域风格特点。在景德镇城市街道的灯柱创作中,灯柱的材料巧妙地采用青花陶瓷,每当进入景德镇区域时,一排排青花陶瓷灯柱格外引人注目,展现了当地陶瓷特色,这些环境陶艺公共设施不仅是城市中的艺术品,也满足了城市景观的功能需求,兼具艺术观赏和实用性的双重作用。

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是景德镇最具特色的陶瓷作坊,这里原来是一些农舍,后整体区域改造成陶瓷作坊,供艺术家创作研究陶艺,整体房屋及周围环境的设计融入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元素和特色,艺术家们利用废旧的陶瓷制品的重构和组合,给人一种质朴回归自然的感受。在陶艺村的院外有一组陶艺装置的陶艺文化墙,设计元素采用的是一些断臂的观音、裂纹的领袖像、无头的菩萨,或是一只只破碎的碗底,在经过艺术家的重组整理后使它成为“三宝”陶艺村的地标建筑。陶艺村的院内有陶艺的石柱,石柱运用的是土砖和陶泥材料,柱子上镶嵌了许多的青花瓷碗碎片,这些碎片都是废物利用后的重新组合。院内另外一座陶艺塔,也是陶艺砖石与废旧的陶瓷制品的重组,塔上是十几层的陶瓷制品,有神佛、奇兽,也有古代的戏曲人物,也镶嵌着陶罐等元素,折射出千年古镇景德镇的陶瓷历史文化,这些环境陶艺品不仅古朴自然同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环境陶艺的未来发展

今天,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不论是在表现内容、形式还是在材料上,都在寻求着不断的变革,从传统意义上的室内摆设,进而发展到户外环境公共空间内,颠覆了传统的陶艺概念,使陶瓷艺术有了新的拓展空间。环境陶艺之所以能在像景德镇这样具有千年陶瓷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得到更加有力的发展,这与景德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和本土文化的精神息息相关。随着人类对历史文化和个性精神的不断探索与追求,环境陶艺的表现语言样式也将呈现多元化,环境陶艺可以成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用来陈述历史、体现文化、表达人与自然和历史的对话,环境陶艺也将在未来不断创造出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环境景观作品。

陶瓷艺术的历史例11

1引 言

潮州是“中国瓷都”、“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陶瓷产业在潮州四大支柱产业中居于首位,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20%,年出口创汇约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4%。做强做大陶瓷产业,对潮州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潮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广东省委书记在年初的粤东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经济与文化融合,是潮州增创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为此,有必要探索一下如何将潮州特色文化与本地第一支柱产业陶瓷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创意化,实现由文化创意来推动产业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2潮州陶瓷发展史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2.1 潮州历史文化概况

潮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年文化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潮州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并在历史上有“十相留声”和“韩愈治潮”等佳话。唐宋时期,韩愈、文天祥、陆秀夫、李德裕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潮州留过足迹。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潮州先民就创造了“象山文化”,此后又发现“陈桥文化”、“后山文化”和“浮滨文化”。这些文化包括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而在“浮滨文化”中则有青铜制品以及与中原华夏文化融合的象征。

潮州的文物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建筑古雅,各具一格。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个,是粤东文化古迹荟萃之地。在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寺庙开元寺,至今己有1260多年的历史;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己略黄公祠保护完好,有“潮州木雕艺术殿堂”之美誉;“宋架山窑遗址”是宋代潮州陶瓷繁荣景象的明证;始建于南宋时代的广济桥(也称湘子桥),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还有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许驸马府”。从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制作精致的陶瓷精品,到精美绝伦的潮绣技艺,潮州文化的深刻内涵都是从中原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观念,也是由韩愈倡导的儒家正统哲学思想观念。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潮州菜之乡”、“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

2.2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海外影响大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早在新石器时期,潮州先民就已能制作出印花刻纹精美的硬软质陶器。至唐代,已从制陶发展到制瓷,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到了宋代,大量精致的陶瓷工艺品销往东南亚。明清时期,潮州的陶瓷基地南移枫溪,生产规模日益壮大,工艺日臻精巧,并逐步形成日用瓷、陈设瓷、精陶等三大门类,陶瓷制品远销非洲、美洲各地。建国后,潮州陶瓷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并成为广东省陶瓷工业研究所、广东省陶瓷学校的所在地,成立了产学研一条龙、贸工销一体化的格局。潮州陶瓷以其“清新、素雅、细腻、玲珑”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曾多次承担国家的重大任务,1978年研制的高1.3m、内外三层的“友谊”通花瓶,作为国瓷由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赠送给朝鲜金日成主席,枫溪也成了闻名遐迩的“南国瓷都”。近年来,潮州陶瓷发展势头迅猛,从原来的枫溪区辐射到潮安县、湘桥区、饶平县的很多乡镇(街道)。2008年出口额达6亿美元,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最好、潜力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产品门类也增加至日用瓷、工艺瓷和卫生洁具,畅销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日用陶瓷和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也是国际上日用陶瓷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

2.3 潮州陶瓷注入地方文化元素,艺术品位较高

潮州陶瓷在继承和发扬先人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餐具、茶具、咖啡具、仿古瓷、礼品瓷、陈设瓷、圣诞瓷、玩具瓷、装饰瓷、园林瓷、建筑瓷、卫生洁具等十多个门类。传统的工艺化日用瓷、陈设艺术瓷及卫生洁具成为主打产品。不论是日用陶瓷、工艺美术瓷,还是新兴的卫生洁具,都不同程度地注入了地方文化元素,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在每个历史时期,潮州陶瓷都有精品力作闻名于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林鸿禧以传统戏剧“十五贯”为原型创作的“况钟访鼠”代表潮州枫溪陶瓷在北京展出,受到前来参观的的赞誉;部级工艺大师陈钟鸣的“金陵十二钗”堪称潮州陶瓷划时代作品,被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1.3m高的“春色”大花篮,在新加坡展出后被称为“国宝”,安放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巨型通雕屏风“双龙戏珠”在新加坡展出时,被誉为“古代的艺术,现代的技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中国工艺的登峰造极”;直径2.15m的超特大型艺术瓷盘堪称“中华一绝”;长6.28m、宽2m的大型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国家经贸部领导曾予肯定:“枫溪陶瓷完全可以代表中国陶瓷工业走向世界”。潮州陶瓷因其国际性和时代感,正成为中国现代陶瓷之花。

潮州的工艺美术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独特的风格,主要品种有通花、瓷花、瓷塑、仿古彩等。雕贴镂空、精巧玲珑,从十几厘米的袖珍小品到一米多高的巨型大花瓶的通花瓷器,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品类,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可转动的通花。潮州的瓷花艺术,用手工把精细的瓷土捏制成各种瓷花,制成花篮、盆景,或寄贴于挂盘、挂屏、通花瓶之上。瓷花妙若鲜花,几可乱真,尤以、梅花、水仙、玫瑰、牡丹等较为突出。集通花和瓷花于一体的1.3m“友谊通花瓶”分内、中、外三层设计,镶贴数以千计的花、蝶,以高超的技艺成为旷世精品。潮州瓷塑吸纳了木雕、石雕、嵌瓷艺术的技法,以及外地陶瓷艺术的精华,融众家之长而自成一格。素雅清新的仿古彩,运用传统彩瓷的技法,吸纳西洋画法的艺术特点,中西合璧,古朴典雅且绚丽多姿,颇具欧陆风格,深受各国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近年来,潮州的工艺陶瓷吸收欧美国家的题材及技法,大量研制出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具有欧陆风格、适合欧美市场的人物瓷、花盆、花瓶、罗马柱等产品,形成琳琅满目、充满异国情调的洋瓷系列。

潮州的日用瓷以工艺化著称。潮州人把工艺陶瓷与日用陶瓷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日用陶瓷工艺美术化,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升华为日用艺术珍品,十分迎合现代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生活质量的口味,在日用陶瓷领域上开辟出一片符合国际新潮流的产业天地。

3潮州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文化创意来推动

从历史上看,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确实是注入了一些地方文化元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产业与文化的结合还不是十分密切,地方文化对陶瓷产业产生的推动力还不够强大。在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的形势下,如何将产业优势、品牌优势与本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高新技术研究的同时注入高品位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将是新时期潮州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有必要建设一个能催生创意、变现创意、保护创意,促进创意产业化的产业环境,以确保潮州陶瓷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3.1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创意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现实产业。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

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和英国,年增长率高达14%和12%。十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93%,显示了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发展迅速。在大陆,创意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香港特别行政区自2003年起,正式提出发展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的创意产业,并设置2.5亿元的基金,推出“设计智优计划”,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汇聚各方人才,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3.2 潮州发展陶瓷创意产业必须加强建设的领域

从国内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文化创意是潮州陶瓷产业实现新跨越的必要手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领域加强建设:

3.2.1 国际陶瓷文化演绎中心

潮州是我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出口基地,陶瓷产品遍销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不同的文化语言在这里汇集、融合,产生出一种新的世界语言,通过陶瓷产品走向世界。应借助这种固有的优势,收集、研究、国内外陶瓷信息,举办国际陶瓷节,加强国内外创意产业交流,开展展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为各路不同文化背景的陶瓷创意者提供一个交流先进文化理念和设计创意、演绎国际陶瓷文化的平台。主要建设项目包括:世界先进陶瓷文化展示平台、“中国瓷都”出口陶瓷精品展示平台、外商休闲活动会所和国内外陶瓷情报研究等。

3.2.2 “潮州文化”广场

文化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潮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潮文化”。特别是作为“潮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韩愈文化,对“潮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潮绣、抽纱、木雕、麦杆画、剪纸、木偶、泥塑甚至潮州菜、潮州工夫茶等“潮元素”,对现代陶瓷创意者来说,都是可以吸收的文化养分。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高水平的潮州古陶瓷文化专门研究机构入住创意园区,建设潮绣、抽纱、木雕、泥塑等传统工艺研究及展示窗口,以及潮州美食城、潮州工夫茶坊等休闲场馆,让潮州文化与古今中外先进文化充分融合,充实、提升潮州独特的文化体系,打造一个潮州特色的创意文化场。主要建设项目包括:韩愈与潮州文化研究、宋架山窑及潮州古陶瓷研究、清末民国时期潮州枫溪窑研究、潮州传统工艺研究及精品展示、潮州现代工艺精品创意研究及展示、潮州茶文化研究和潮州饮食文化研究等。

3.2.3 艺术大师之家

艺术大师的创作成果源自创作灵感,创意产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必须营造能够激发艺术家创作热情的氛围。可考虑多方面筹集资金,建设一座集公寓、写字楼、会议室、贵宾接待室、多功能展示厅、工业展厅、中西餐厅、酒吧等公共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创意大楼”,搭建一个适合艺术家、创意者工作、生活、催生创意、交流信息,并提供生活后勤保障服务的国际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及知名企业建立工作室、设立工作机构。另外,在创意产品展示大厅开辟“大师精品走廊”,收藏艺术大师创意精品力作,吸引国内外收藏界人士前来交流,扩大大师精品影响面。主要建设项目包括:艺术大师工作室、创意产品展示平台和“收藏之窗”――大师精品拍卖场等。

3.2.4 “现代官窑”创意产业基地

潮州陶瓷界多次承担国家礼品瓷、国家机关专用瓷的研制、生产任务。目前,潮州陶瓷龙头企业如广东松发陶瓷有限公司、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为国务院专用瓷、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专用瓷生产单位,有“现代官窑”之美誉。这些名器除了有高超的制造技术作保障外,还颇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政府有关部门应集中本瓷区技术研发机构和文化研究机构的力量,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底子雄厚、设计理念先进、富有开拓精神的生产企业,多出艺术精品。同时,可拍摄一部完整反映潮州陶瓷文化历史及现代陶瓷业发展成就的电视专题片,并广为宣传。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国家机关专用瓷研究开发、国礼瓷研究开发、“收藏之窗”――“现代官窑”收藏版拍卖场等。

3.2.5 创意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