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0 15:08:36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1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诱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主要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工作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针对于此,提出了提高社会认同感、培养教师自身素养以及给予体育教师人文关爱等对策.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保障、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缓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78-02

1 前言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的感觉,会导致社会个体正常的社会活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行为的整体效果.而工作疲劳是在具体的社会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身心俱惫的状态.如果长时期地保持疲劳工作的状态,不仅会对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对于社会个体的健康状况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应承担起为社会体育培养与输送具有一定体育综合素质的人才、推动社会体育健康发展的全新使命,其社会责任与社会职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与拓展.但是,由于自身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师长时期处于强度较大、风险较高以及环境相对恶劣的工作状态下,致使职业疲劳的症状在广大高校体育教师中普遍存在,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疲劳,在确保其自身健康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就成为当前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切实解决的现实性问题.这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深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2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

2.1 自身因素

(1)生理疲劳.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作出规范的示范,同时还要专注于对学生技术动作的纠偏与指导,因而,频繁的亲身示范会造成体育教师体力上透支,而长时期地处于身体透支下的工作状态,会造成体育教师出现生理的疲劳.往往会出现身体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的症状,而一旦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导致肌肉劳损以及器官功能下降的严重后果.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始终保持站立状态,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能出现稍许的懈怠,因而,也会诱发下肢肿胀、酸软,甚至会导致静脉曲张.

(2)心理疲劳.高校体育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而言,除去要面对生理疲劳症状频发的现实性问题,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在高校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型教学科目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受此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较为低下,社会归属感较为淡薄,自卑心理自然存在.虽然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社会职能得到全面的拓展,教师的地位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体育教师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认知评价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体育教师心理负担的加剧.在这种既要付出艰辛劳动,同时,还无法获取社会认可状态下的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其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调整、紧张与压抑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久而久之会出现神情困顿、精神不振,对本职工作表现出厌倦的心理.进而对其身心健康以及教学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2 工作因素

(1)教学工作负荷过大.目前,工作量是考核高校体育教师工作业绩的基础标准,在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完成200~400学时的基础工作量.如果考虑到评级、评优等因素,则完成的工作量远远不止这个数量.另外,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社会职能的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愈加繁重,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肩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辅导工作;既要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规划,又要抽出时间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辅导工作.因而,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师都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

(2)科研工作压力过大.科研工作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工作考核与职称晋级的必要条件.而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对于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运用能力相对较强,而理论素养则是其较为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因此,科研工作无疑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教学工作.

2.3 环境因素

首先,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春天的阴雨、夏季的炎热、秋天的风尘以及冬季的寒冷,是每一名高校体育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自然工作条件,因此,体育教学环境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恶劣性.长时期地置身于这种工作环境,无疑会导致体育教师的身心疲惫.其次,由于受资金限制,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与更新,陈旧的基础设施、破损的教学器具,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再次,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重文理而轻体育”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使得体育教师的社会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归属相对薄弱,因而会对体育教师的心理与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诱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改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状态的策略

3.1 提高体育教学的社会认同感,用以舒缓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偏见的长期存在,使得体育教师的工作与付出无法得到社会的正确理解与公正认知.在无法获得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社会认同感的境况下,会造成高校体育教师压抑、自卑、烦躁等心理现象的产生.而这种心理问题一旦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导致体育教师长时期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造成其心理疲劳症状的生成.鉴于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同感,是改善其职业疲劳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首先,要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彰显其重要的社会价值,用以改变社会对于体育教学的传统认识;其次,要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师德的培养,引导高校体育教师秉承高尚的“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以自身的辛勤劳动与付出来赢得社会的认同;第三,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构建,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热爱体育、乐于健身”的观念得以确立与发展,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在高校校园蔚然成风,为体育教师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

3.2 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激发与维系其旺盛的工作热情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与“健康”具有直接的关系,是一项关乎人才质量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业.因此,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使之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切实提高自身工作的实效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思想的自然生成.在增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成就感的同时,确保其工作热情得以有机的延续.这对于缓解工作的疲劳,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关机制,鼓励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可以采用外出深造、内部培训等方法,并制定相关的奖励与保障政策,来激发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其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3.3 改善工作条件,关爱体育教师的健康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主要体现为除去相关的硬件设施外,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也会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其职业疲劳的重要诱因.因此,改善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对于缓解其职业疲劳的症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加强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破损的教学器材应进行及时的修缮或替换;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修建综合性体育教学场馆,为各个体育教学科目的开展提供保障;第三,应加大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防护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针对不同的季节为体育教师增设相关的防护设施,如购置防寒设施、防暑降温设施等,以便于有效消除自然条件对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第四,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关爱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体育教师能够心情舒畅、精力十足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这对于切实解决在高校体育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职业疲劳现象,并有效缓解与改善因职业疲劳而对体育教师身心所造成的损害,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郎修玲,姚桢译.劳动职业疲劳的调研方法及其对策[J].日本医学介绍,2003,24(12).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2

1、抓好安全教育

1.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而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①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4)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2、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 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 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3、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3

伴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农民工,他们农闲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回家务农.农民工为城镇化进程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建筑市场农民工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研究与解决.

一 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他们大都没有经过系统质量、安全教育与培训,专业知识掌握不深甚至一点不懂,且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知识缺乏且技能低,进入施工现场后很多施工企业没有严格对农民工进行"三级教育",直接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同时施工单位疏于现场管理,不执行强制标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在安全上投入不足,造成现场施工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规定配备到位,施工现场使用无安全防护装置的非标机械设备及钢管脚手架,施工用电不规范,脚手架的搭设未跟上施工进度,高处临边作业无防护,模板工程支撑体系“临边”防护不到位等安全隐患的存在,时时刻刻就可能危及到工人的安全.

2 农民工与施工企业无合同,一些施工单位为省事与规避责任,不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造成农民工维权难度加大.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性比加大,有的在投标时压价夺标,连保本都困难,加上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违规分包挂靠,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由于没有合同约束,损害了农民工权益.

3安全培训不足,当前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部分企业和农民工对安全培训的认识不足:认为安全教育培训可有可无,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认为安全教育问题是上级部门的任务和要求,部分企业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敷衍塞责.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达不到要求,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在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上,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

4 无工伤保险,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有的工程抢工期,需要昼夜加班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身体过度疲惫不但身体受到损害还会导致建筑安全隐患,由于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导致工作精力分散,很容易出现工程事故,不可避免出现索赔纠纷.由于农民工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5 职业健康保护薄弱,农民工职业健康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建筑工程中农民工主要从事危害严重工作,作业环境恶劣.由于缺乏职业卫生知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没有接受正规的安全教育训练.农民工职业健康检查率低,用人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疏于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对农民工保障权益保护方面还仅仅是劳动的工资,没有定期给农民工进行身体检查.

二 对策与措施

1 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农民工融入城市并能在城市生存、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面对当前农民工低素质和低技能的现状,用人单位应强化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做到实处,而不是流于书面应付检查,让工人熟悉各操作规程、规范,同时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和提醒,让他们始终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违章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计划进行施工生产作业,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班组长在带领班组成员进行施工操作生产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个别成员的违章行为.

2 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保证劳务人员档案的完整性.实行实名制借鉴身份证办理模式,调整完善现有身份、金融、考勤等项后台程序,实现一次办卡、终生有效,既有利于施工单位对农民工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农民农每天上下班信息施工单位又便于收集,防止纠纷时施工单位与农民工说不清,这样既维护了施工单位权益又维护了农民工的权益.

3 强化政府家督,劳动保障部门和建筑市场管理部门加强和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是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劳动合同确立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为农民工购买以外工伤保险,否则不予办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施工单位现场安全保障的监督与处罚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与安全.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保障不到位等行为记入不良信用档案,对社会公布.

4 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完善施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改善工作环境.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实行安全生产资格准入制度,对每一位农民工用工前都需要进行身体检查,只有身体合格才允许进行工作,切实改善农民工作业环境安全卫生状况.招工时将工作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后果、防护措施等告知农民工并将其写入劳务用工合同中,使农民工与合同工一样享有职业病危害知情权和职业性健康体检等待遇,严把政审、体检关,对农民工录用前政审及常规体检认真对待,对带有传染性疾病及患有不适合干建筑行业疾病人员不得录用,对符合录用条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及时办理人身保险.对发生职业病农民工应给予诊断、治疗并享受职业病待遇.

5加强农民工安全劳动保护装备投入与管理,企业保证农民工安全防护设备到位且质量合格,教育和督促农民工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设备并建立完善设备使用、更换和报废制度,使农民工防护设备能够真正起到防护作用.

6 制定关于保障农民工劳动时间、休息时间强制措施,建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工会等应联合相关机构制定关于农民工劳动时间、休息时间强制措施,减少农民工身体损害和建筑安全隐患,为农民工身体建立一个保证措施.

三 结束语

在现阶段建筑企业中,目前存在农民工素质较低下、建筑市场不规范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现实,正是因为这种现状的存在才导致了各种不安全行为的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只有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关心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以加强教育为主和强化政府监督为辅,引导农民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自我维权意识,使之自觉遵章守纪,自觉学习并掌握安全基础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水平.这样既增加了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又带动了农民发家致富,使建筑市场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广大农民工过上幸福和谐的新生活.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4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5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6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劳动法律教育只有反映最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当加大劳动法制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同时以劳动法律制度及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应保证劳动法制教育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劳动权益保障、就业权益保障、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权益保障及相应法律救济途径等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实际需求劳动法制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劳动权益息息相关。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程指导。这就要求劳动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两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开设大学生劳动维权、大学生创业讲堂、以案学法等以劳动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7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8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 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9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 数量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1.2 质量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

(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 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10

作者简介:郑娅(1968-),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33-0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农民外出就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日益加强。恩施自治州也显示这一趋势。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分析农民外出就业分布、收入状况与其所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关系,来提示教育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我们将考察这两种教育对农民就业收入的影响。

笔者在2007年8月间利用长达半月的时间调查了恩施自治州所属的七个县市(其中巴东县因时间原因未能成行),调查点涉及就业局、劳动局、保险局、农业局、共青团、培训中心、教育局等多个职能部门。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主要是恩施自治州2006年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数据包括各县市农民劳动力构成情况、土地情况、家庭生产情况、家庭收支情况、农民受教育情况等,此次调查较真实地反映了恩施自治州2006年的农户经济状况。本文根据研究所需,主要采用了农民劳动力构成情况、土地情况、农民受教育情况、外出就业收入情况的数据。

一、恩施自治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表一)

恩施自治州地处湖北西南边陲,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畲族、僳僳族等28个少数民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少数民族人口198.47万人,占全州总人数的52.6%。全州辖六县二市,即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恩施市、利川市,总人口380万,自治州首府设在恩施市。自治州以山地为主,有低山、二高山和高山三种不同地域类型,平均海拔1000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12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6%,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7%。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但可用耕地面积只有393.2万亩,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156.62万人,由于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造成剩余劳动力74.01万人,占劳动力资源的47.3%,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农民增收、摆脱家庭贫困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

二、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为了探讨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笔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就业人员文化程度、就业行业分布、就业收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部分县市为例)

从表二中可看出,恩施、利川、鹤峰、宣恩四个县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就业人员高达82.42%,外出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除恩施市占了极小的比例外,其他三县市均没有,根据恩施州劳动就业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3.8%,初中文化程度占63.7%,高中文化程度只占2.3%,大专以上仅占了1%。

(二)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行业分布

劳动力文化程度是衡量劳动力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恩施州劳动力文化水平的低下,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影响了他们接收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因此在转移过程中,他们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采矿业、商业饮食业,这些行业普遍具有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特点。综合恩施州2006年劳动力转移中外出农民从事行业比率为第一产业0.8%,第二产业74.7%(其中制造业70%,建筑业22.4%,采矿业7.6%),第三产业为25.3%。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收入

仍然以上面的四个县市为例,与表二中农村劳动力所受教育程度相对应,从表三中可知,绝大部分外出就业人员收入在1500元以下,他们都是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只有10%左右的就业人员收入能够超过1500元。综合恩施州2006年劳动力转移中就业收入情况,多数人的就业收入在500-800元之间,极少数人在1500元以上,这充分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就业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收入。

三、非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非正规教育主要指劳动力接受的各种培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亿万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跨地区大规模流入城市,从务农者转为打工者,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就业培训应运而生,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热潮。恩施自治州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8499人,转移就业24616人,2006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多人,转移就业5万多人,其中通过职业鉴定拥有初级职称的占4.47%,中级职称的占2.56%,经过培训后有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基本可达10000元以上,以恩施市为例,2006年培训后转移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02元/月,但是与2006年全州共外出农村劳动力多达64万人相比,参加转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只占6.58%左右,自发转移就业比率高达93.42%。可见,目前农村劳动力接受转移培训的人员相当少,但是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与否和有无技术职称有助于转移就业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也说明非正规教育不同程度地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理论把教育作为测量人们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操作指标。西方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声望和收入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社会学家更多地关注收入、财产、教育程度、权力、声望、职业、技术等,这都与教育关系密切,教育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见,教育对人们的社会流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恩施州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与其水平流动紧密相关。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恩施州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过多地集中在工业部门,在工业的部门过分集中于与农业关联程度较弱的领域,主要是城市和当地的普通劳动力一般不愿意从事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纺织业、饮食业及服务业等。他们供给量大、流动性强、淘汰快,他们的流动基本上属于水平流动,向上流动极少,这固然与国家长期以来所推行的政策,特别是城乡二元政策有关,但最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一阶层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虽然在受教育程度上,通过培训转移和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作为群体的这一阶层人力资本存量仍相对较低,文化程度明显处于劣势,在城市的就业行业中只能是更多地偏于低职业层,从事一些工作要求比较简单,脏、苦、累以及危险性较高的职业。

五、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高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从事行业的分布以及就业收入的高低。

2.无论是接受学校正规教育还是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的作用都是正向的,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3.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但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素质差,成为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巨大瓶颈。

4.教育与培训是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举措,是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条件。

(二)对策建议

1.确立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恩施自治州处于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生态环境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我国贫困地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差距进一步拉大,西部民族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38%。①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整体层次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教育落后与贫困紧密相关,要摆脱贫穷,首先应大力发展教育。通过教育的优先发展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从而使广大群众摆脱贫困,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明智选择。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其收入水平的增加是直接相关的。联合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小学文化程度的可提高43%,中学的可提高108%,而大专以上的则可提高300%。②因此,只有优先发展和大力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帮助劳动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增强改变生存现状的决心,从而找到发家致富的好办法,逐步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没有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就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中央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从政策上缩小民族地区教育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主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要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采取非均衡投资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并把重点真正放在贫困的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建立“全免费教育区”,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补偿教育”和“积极差别待遇”,设立教育专款扶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扫盲教育、民办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对投资民族地区教育的项目给予资金保障和政策配套。

2.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质转移

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确实是加快劳务输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要继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进一步降低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一是着力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通过培养、培训和引进等措施,尽快补充紧缺学科的专业教师,缓解农村中学教师短缺的矛盾;二是要改革家庭困难学生救助制度,使所有能力相同的公民都有机会接受相同水平的教育。民族地区的贫困生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贫困生,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是难以忍受的方式争取入学,即便如此,其中一些人还要被迫放弃千辛万苦争来的学习机会,即使是入了学,也是以非正常人的生活方式来度过学习生活。民族地区即使是已经“普九”的农村,基础也相当薄弱,部分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要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保障农村贫困学生不要再次弱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教育,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

3.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

多年来,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主要由普通教育组成,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严重脱离当地生产和生活实际,并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非常薄弱。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当前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向多元化目标方向发展,使之切实转变到为经济发展尤其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上来,要“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③要让劳动者从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实惠。

针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主要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一是应开展引导性培训。此培训着重于加强农民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权益以及生活常识、就业导向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目的是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自我潜能的认识和开发,此项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办班、开展咨询服务以及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来实现。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此培训着重于加强农民对各种职业技能的掌握,目的是增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或掌握更新技能的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开辟道路,使之尽快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此培训可密切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注释:

①杨发仁主持.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Z]2003.

②顾华详.关于民族地区农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4,(2).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文汇报,2002-11-18(1).

参考文献:

[1]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版.

[2]“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培训课题”系列调查材料.2006,8.

[3]邱建新.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J].成人教育,2003,11.

[4]秦岭.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析农民增收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5]卢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11

一、我国法律对残疾人的界定及劳动保护内容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根据《劳动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残疾人和其他人一样拥有选择职业的权利,残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才能、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2)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残疾人参加劳动,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及劳动合同的规定取得报酬。随着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劳动报酬条款已成为残疾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中的必备条款。(3)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创造相应的安全条件和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为从事劳动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有效维护残疾人的安全。(4)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并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事业的发展。(5)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每一个劳动者都有可能因为年老、失业、生病、工伤等原因而陷入经济困境,社会保险通过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方式,使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残疾人劳动者和其他劳动者一样,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此外,残疾人还享有参加工会、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残疾人劳动就业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1)残疾人总体就业水平低,就业形势严峻。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等原因,他们在就业竞争中的劣势更为明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由于技术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而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许多残疾人因此失业。(2)残疾人教育和培训状况不尽理想,就业能力尚待提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残疾人受教育状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状况依然令人担忧,与数量庞大的适龄残疾人相比,这些职业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显得非常有限,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就业结构。(3)残疾人就业扶助制度不健全,扶助措施不到位。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并改善残疾人的就业结构,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采取了很多扶助措施。但是,我国现有的残疾人就业扶助制度并不完善,许多扶助措施不到位,这限制了相关扶助制度和措施的作用的发挥。

三、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权法律保护的对策

1.完善扶助残疾人就业的立法规定。在劳动就业方面,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要使残疾人能够平等地享有劳动就业权,必须对残疾人进行特别扶助。《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了对残疾人就业进行扶助的总体原则和基本制度。然而,仅仅依靠《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进行保护是不够的,在关于保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规定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细化和补充。

2.加大行政扶持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局限,仅仅依靠残疾人自身的力量往往无法很好地实现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因此,必须对残疾人采取特别扶助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对残疾人就业的扶助既要依靠明确的法律规定,也要依靠切实有效的组织落实。政府在扶助残疾人就业方面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残疾人就业的指导、协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

3.加强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司法保护。目前,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受到侵犯的情况还屡屡发生,为了有效保护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有关部门必须依法惩治侵害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各种行为。在劳动就业权遭受侵害时,残疾人有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残疾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条件较差,其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有关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给予残疾人必要的法律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残疾人就业现状与对策》.2003年第51期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中国残疾人事业》.2006年第21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