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5 14:37:58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1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指运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媒体已不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成为真实反映社会思潮和公众诉求的场所;成为公众信息传递与意识形态碰撞的阵地。借助网络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就是积极借助新媒体信息技术用生动的多媒体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对新时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网络传播媒体在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网络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联系

一直以来,传播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中功勋卓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传播媒体的宣传推动。正是因为传播媒体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回顾我国历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程,我国的传播媒体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媒体就充分利用自身宣传优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初步介绍;时期,《时事新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传播媒体发表了大量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共建党时期,《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青年》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公开宣传及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公开论战。①很显然,传统传播媒体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传媒的功能也显现出强大的操控力,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媒体。网络媒体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快速地改变着人们接受新理论新知识的方式。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网络媒体普及率较2011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8.3%;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媒体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显现。”②可以说,网络媒体传播的大众化趋势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了新平台,网络媒体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向前发展,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对网络媒体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研究成为当今一个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大众生活事业的稳定。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宝,是网络媒体阵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网络媒体这一崭新的平台。在当今信息泛滥、知识爆炸的生态环境下,谁掌握了媒体话语权,谁就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形式、新空间、新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网络媒体的传播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专业团队。当今时代,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越来越不被社会所接受,讲究团队分工协作,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培养一支拥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能够熟悉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宣传团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关键。这支专业团队中的人员,借助网络媒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日常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进行系统宣传,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又能够在民众中留下良好的口碑。例如,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开通网络工作电话跟民众进行网络聊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与宣传,并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来到现场现身说法,使得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观点鲜明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又能够拉近民众之间的距离,一举两得。同时,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媒体新闻报道,挖掘社会生活实际中民众自觉履行马克思理论精神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素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精心制作宣传短片在网络上进行播放,达到宣传的目的。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批制作精良的专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站。当今时代,网络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依附于网络媒体。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团队必须依靠网络,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网站,在网站上对马克思主义著作、音像制品、杂志、期刊等等进行合理地宣传,通过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地加以阐释,在民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口碑。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不等同于普通网站,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网站的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网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应该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机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合力将网络媒体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管道、新平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第一,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快速、及时”是新闻传媒的显著特点。传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主要通过相关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发行、影视剧的播放来实现,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播的信息量小、速度慢、时效性差等缺点。传统的传播方式脱离人民群众需要,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对政策进行宣讲,使大众与理论建设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沟通与交流没有得到加强,导致民众主体意识没有被激发与调动起来,传播效果非常不理想。当前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特点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让民众能快速、详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成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时效性。目前,网络传媒通常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将各种信息、理念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进行同步播放,缩短了传播的时间又能够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方便了人们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理念。

第二,网络媒体传播的亲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革命的成功来自于人民。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只有依靠人民、贴近人民,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入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理论决策者没有正视群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研究来进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如今,理论决策者只有深入实践,在充分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转换网络思维,用通俗的网络语言文字,生动活泼的声音、图像、动画甚至影视作品,更好地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解答群众的疑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方法带来全新的变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激起民众学习的热情,提高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的觉悟。只有当人民群众接收、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三,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网络传媒、网络舆论要坚持做好正面导向性的宣传工作,重视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净化网络空气的窗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道德建设,传播积极、进步的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媒体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一方净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为网络传播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积极健康的进步思想在网络媒体文化中的发展。在网络媒体发展的冲击下,民众社会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网络传播逐渐走“下里巴人”之路,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推崇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网络大众化的普及,网络不再是为传统精英、白领服务,日益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因此就出现了追求感性享受而轻视理性诉求、追求世俗化而反对精英化、追求现实反对精深的文化趋向。

面对网络世界去中心理论、去权威化思想以及当今网络文化“后现代”的人文倾向,如何对网络媒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确保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介的指导思想,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网络空间并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文化的“干净化”。

面对网络媒体中出现的色情、暴力、恐怖、剽窃、欺诈、诽谤、盗窃信息,颠覆国家政权、损害国家荣誉和人民利益的信息,破坏民族团结、宣扬的不良信息,广大民众应该自觉行动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坚决加以抵制和举报,用法律条例及时控制和制止,还网络媒体一个纯净的空间。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体的指导思想,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积极培养人民敏锐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信念、完善社会主义的品德修养,网络传媒空间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网络文化传播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党的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一直是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最高统帅,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跟上时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网络媒体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用丰富的理论教育形式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紧迫任务。”③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媒体向中国民众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彰显资本主义生活的优越性。妄图粉碎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事实证明,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中国的网络传媒必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懂得将网络媒体与中国国情相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传媒阵地,为中国人服务。中国的网络传媒不应该照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资产阶级理论,而是有的放矢,借助网络传媒的优势,建设成面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载体,坚持在网络传媒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它关系到人民大众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媒体中的形成。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了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崭新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与当前我国相对落后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碰撞,使社会发展形式变得严峻。

“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要求借助网络平台,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网络传媒,倡导科学品性、政治意义、文化品格的和谐网络思想文化,完成网络传媒自身弘扬先进、推崇高尚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传播一直在寻求一种客观、公平的大众传播模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新型传播模式的建立在不久将会成为可能。新型大众网络传媒以探索平等交流、合作对话、民主协商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平台,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的隔阂,倡导自由健康发展的新境界。

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鼓励“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大交流、大融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风尚。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王磊,王仕勇:“新闻传媒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新闻界》,2010年第10期。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3

网络媒体新闻作为通过网络进行新闻传播和报道的途径与方法,对于所报道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的伦理研究不仅是对新闻接收者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因此加强在伦理学方面对网络媒体新闻进行研究,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网络媒体新闻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对网络媒体新闻的指导

网络媒体新闻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网络媒体新闻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跨越了“国界”的限制,这也就使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对其进行指导,促进道德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作用,促进网络媒体新闻的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就使得新闻的具有即时性,任何信息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成新闻,让公众及时地得到各类事件最新的进展情况。因此,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方面的指导,提高发挥网络媒体新闻的优势,增强网络媒体新闻的真实性、有效性。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因此,网络媒体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刻理解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从事网络媒体新闻活动和新闻工作。网络媒体新闻应该反映群众愿望、实现人民要求、维护人民利益这样的新闻,这也就是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网络媒体新闻的指导地位,不能让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观,以及形形的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影响和动摇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思考和解决网络媒体新闻传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学习理论与执行各种规定、纪律结合起来,从而逐步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提高党的宣传方针和各项规定的自觉性。

进行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

针对网络媒体新闻的特点,强化网络媒体新闻职业工作过程的程序的责任和自我约束力,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自律能力,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关键是人,网络媒体新闻审核人应该对所提供的信息加以审核和管理。既要充分尊重舆论自由,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起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网络媒体新闻的发展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现代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容。网络媒体新闻从业者,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新的发展阶段更应该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网络媒体新闻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网络媒体新闻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

加强网络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加快网络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网络媒体新闻加大研究的力度,建立健全道德监督体系,为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提升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水平,对于明显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实施必要的解决措施。

切实提高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导向的措施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观的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观的教育学习,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网络媒体新闻事业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决定了人民是网络媒体新闻事业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网络媒体新闻事业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12XKS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 洁,女,博士后,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侯玲玲,女,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1]。当前,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髓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使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外化为社会大众的自觉行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方能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实际,我们认为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一元与多样相结合原则

一元与多样相结合原则是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原则。这一原则对确立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体系有两大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坚持一元思想指导,也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的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绝不能将其他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混淆进来。二是既要丰富和发展传播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性;又要创新和改革传播模式,提高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

(一)坚持一元思想指导。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一元思想指导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2]。将马克思主义贯穿于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上的指导地位。坚持一元思想指导,既要求网络媒体的传播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也要求网络媒体的传播实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既要注重在传播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注重在传播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起来讲,就是网络媒体的创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网络媒体的运作过程必须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应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结合起来,既要传承以前传播过程中的优良传统,又要不断吸收新的传播方式,实现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二)坚持多样方式发展。坚持多样方式发展是指我们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又要不断完善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活力,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果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坚持一元思想指导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多样方式发展。坚持多样方式发展要求融合多样传播方式,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改革开放之后,人们追求变革的热情日益高涨,单一灌输式的传播理念正受到其他传播方式的冲击而失去其传播效用。当前,通过吸收各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创新网络传播模式,如建立论坛、聊天室、开放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新颖的传播形式,将其融入到灌输传播模式当中,使人们在休闲娱乐活动中逐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内化过程。同时,又通过网络传播将内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完成外化的过程,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率。

(三)一元与多样协调并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坚持多样方式发展,为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存的活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提供重要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提高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合多样发展方式,创新网络媒体传播模式是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做到在坚持中有发展,在发展时必坚持。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率,使其内化指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外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增强中华民族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建设与管理并重原则

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是指在建设网络媒体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将网络媒体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媒体传播的实效性。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要做到以“建设为主、管理为重”,坚持全面建设网络媒体,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一)坚持全面建设构建体系。加强网络媒体的全面建设,让其更好地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既要注重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又要注重专业队伍建设。首先,网络平台建设为网络媒体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通过网络,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网络平台建设的关键。要不断创新网络平台传播方式,力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其次,专业队伍建设为网络媒体提供生力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能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使网络媒体有了坚强的人力后盾。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人才的技术培养,也要注重专业人才的思想培养。为了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队伍应该确立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一心一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服务。拥有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网络媒体专业队伍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重视全面管理完善体系。网络媒体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实效作用,突出网络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制度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并使其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发展。网络媒体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网络媒体传播内容的管理、对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管理以及对网络媒体制度建设的管理三个方面。首先,紧抓内容管理,坚定网络媒体传播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其次,注重队伍管理,提升网络媒体整体实力。注重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管理,就是要让网络媒体自身建立一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共同利益转变的思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再次,重视制度建设,完善网络媒体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建设是网络媒体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一方面为网络媒体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方便管理者对网络媒体有效监管;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保障了网络媒体的自主权力,保障了网络媒体的活力,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的有效传播。

(三)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重视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就是要让先进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形成一股引领力量。网络媒体的建设既要注重媒体专业团队的建设,又要注重网络媒体基础物质的建设;既要注重网络媒体的硬件建设,更要注重网络媒体的软件建设。通过对网络平台、专业团队等软硬件的建设,网络媒体拥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在网络上占有了主动权。然而,再精锐的队伍,再先进的设备,缺乏妥善的管理,也会失去原有的功效。网络媒体发展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对网络媒体的合理管理。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拥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网络媒体在专业队伍建设上,在日常工作中就会有保障。建设推动管理的改革,管理促进建设的发展,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不断推进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完善,巩固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主导力量,促进网络媒体更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使用与发展兼顾原则

坚持使用与发展兼顾原则,是指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网络媒体的正确使用,又要注重网络媒体的自身发展,使网络媒体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需要。

(一)重视长效使用。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满足在新形势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首先,掌握规律合理使用。网络媒体的使用是将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去,并且掌握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转化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明确目的正确使用。只有网络媒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目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及发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胜利。明确网络媒体的工作目的,正确使用网络媒体,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传播效率。再次,结合现实长效使用。网络的兴起,加剧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我国现实国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有机统一起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发展为重。在现实中,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周围环境也充满着巨大的变数。网络媒体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适应周围各种因素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践。首先,推动理论发展,完善体系建设。推动理论发展,完善体系建设,是指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吸收先进思想和价值观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完善网络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其次,实现形式创新,开拓传播视野。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开拓其传播视野,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这可以通过开设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传播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参与到信息的传播环节中,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再次,重视经验总结,提升传播实力。网络媒体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而实践的经验总结正是实现这种提升的重要途径。吸收好的经验,弥补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传播理论,使之更好地指导网络媒体在新的环境下的传播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三)使用与发展和谐共进。网络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人们在接受已有价值观念的同时,又可以参与到传播的实践中。人们通过自身在网络上的传播实践,进一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在使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能否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否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同时能否满足自身存在的现实压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要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就必须注重网络媒体的发展。发展网络媒体,提升网络媒体的整体实力,有利于网络媒体自身的生存,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使用为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发展推动实践的开展。没有发展的使用,网络媒体就会在社会的浪潮中迷失方向,被社会所淘汰。没有使用的发展,缺少实践的经验,网络媒体就如无根之树,同样会消失在历史的浪潮中。在使用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在发展中使用。只有遵循这个客观规律,网络媒体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实力。

四、引导与过滤并举原则

引导与过滤并举原则,是指网络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对其他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主要通过“引导为主、过滤为辅”,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他价值观念发展的态势。

(一)引导为主,增强主导作用。网络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他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因为传统封堵式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世界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对其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有效引导,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保证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首先,坚持引导内容,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历史教训表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随着网络的普及在不断加强。在意识形态互相冲突的情况下,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从而在舆论上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优势,在社会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其次,坚持引导培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引导教育方式是在社会成员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引导要更注重让社会成员自主地接受社会所传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内涵之所在,并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内化为人自身的行为规范,又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社会行为,在社会成员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示范提高引导教育的作用。再次,坚持引导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视引导发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吸收其先进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网络媒体在网络上拥有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所无法比拟的舆论主导权。人们在网络上更愿意相信由网络媒体或通过网络媒体信息平台所的相关信息。这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媒体引导社会思潮的重要因素。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12XKS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 洁,女,博士后,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侯玲玲,女,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1]。当前,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髓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使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外化为社会大众的自觉行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方能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实际,我们认为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一元与多样相结合原则

一元与多样相结合原则是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原则。这一原则对确立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体系有两大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坚持一元思想指导,也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的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绝不能将其他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混淆进来。二是既要丰富和发展传播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性;又要创新和改革传播模式,提高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

(一)坚持一元思想指导。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一元思想指导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2]。将马克思主义贯穿于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上的指导地位。坚持一元思想指导,既要求网络媒体的传播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也要求网络媒体的传播实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既要注重在传播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注重在传播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起来讲,就是网络媒体的创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网络媒体的运作过程必须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应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结合起来,既要传承以前传播过程中的优良传统,又要不断吸收新的传播方式,实现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二)坚持多样方式发展。坚持多样方式发展是指我们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又要不断完善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活力,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果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坚持一元思想指导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多样方式发展。坚持多样方式发展要求融合多样传播方式,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改革开放之后,人们追求变革的热情日益高涨,单一灌输式的传播理念正受到其他传播方式的冲击而失去其传播效用。当前,通过吸收各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创新网络传播模式,如建立论坛、聊天室、开放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新颖的传播形式,将其融入到灌输传播模式当中,使人们在休闲娱乐活动中逐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内化过程。同时,又通过网络传播将内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完成外化的过程,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率。

(三)一元与多样协调并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坚持多样方式发展,为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存的活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提供重要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提高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合多样发展方式,创新网络媒体传播模式是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做到在坚持中有发展,在发展时必坚持。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率,使其内化指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外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增强中华民族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建设与管理并重原则

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是指在建设网络媒体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将网络媒体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媒体传播的实效性。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要做到以“建设为主、管理为重”,坚持全面建设网络媒体,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一)坚持全面建设构建体系。加强网络媒体的全面建设,让其更好地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既要注重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又要注重专业队伍建设。首先,网络平台建设为网络媒体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通过网络,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网络平台建设的关键。要不断创新网络平台传播方式,力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其次,专业队伍建设为网络媒体提供生力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能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使网络媒体有了坚强的人力后盾。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人才的技术培养,也要注重专业人才的思想培养。为了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队伍应该确立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一心一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服务。拥有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网络媒体专业队伍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重视全面管理完善体系。网络媒体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实效作用,突出网络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制度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并使其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发展。网络媒体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网络媒体传播内容的管理、对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管理以及对网络媒体制度建设的管理三个方面。首先,紧抓内容管理,坚定网络媒体传播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其次,注重队伍管理,提升网络媒体整体实力。注重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管理,就是要让网络媒体自身建立一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共同利益转变的思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再次,重视制度建设,完善网络媒体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建设是网络媒体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一方面为网络媒体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方便管理者对网络媒体有效监管;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保障了网络媒体的自主权力,保障了网络媒体的活力,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的有效传播。

(三)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重视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就是要让先进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形成一股引领力量。网络媒体的建设既要注重媒体专业团队的建设,又要注重网络媒体基础物质的建设;既要注重网络媒体的硬件建设,更要注重网络媒体的软件建设。通过对网络平台、专业团队等软硬件的建设,网络媒体拥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在网络上占有了主动权。然而,再精锐的队伍,再先进的设备,缺乏妥善的管理,也会失去原有的功效。网络媒体发展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对网络媒体的合理管理。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拥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网络媒体在专业队伍建设上,在日常工作中就会有保障。建设推动管理的改革,管理促进建设的发展,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不断推进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完善,巩固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主导力量,促进网络媒体更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使用与发展兼顾原则

坚持使用与发展兼顾原则,是指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网络媒体的正确使用,又要注重网络媒体的自身发展,使网络媒体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需要。

(一)重视长效使用。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满足在新形势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首先,掌握规律合理使用。网络媒体的使用是将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去,并且掌握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转化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明确目的正确使用。只有网络媒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目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及发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胜利。明确网络媒体的工作目的,正确使用网络媒体,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传播效率。再次,结合现实长效使用。网络的兴起,加剧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我国现实国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有机统一起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发展为重。在现实中,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周围环境也充满着巨大的变数。网络媒体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适应周围各种因素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践。首先,推动理论发展,完善体系建设。推动理论发展,完善体系建设,是指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吸收先进思想和价值观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完善网络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其次,实现形式创新,开拓传播视野。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开拓其传播视野,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这可以通过开设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传播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参与到信息的传播环节中,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再次,重视经验总结,提升传播实力。网络媒体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而实践的经验总结正是实现这种提升的重要途径。吸收好的经验,弥补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传播理论,使之更好地指导网络媒体在新的环境下的传播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三)使用与发展和谐共进。网络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人们在接受已有价值观念的同时,又可以参与到传播的实践中。人们通过自身在网络上的传播实践,进一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在使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能否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否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同时能否满足自身存在的现实压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要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就必须注重网络媒体的发展。发展网络媒体,提升网络媒体的整体实力,有利于网络媒体自身的生存,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使用为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发展推动实践的开展。没有发展的使用,网络媒体就会在社会的浪潮中迷失方向,被社会所淘汰。没有使用的发展,缺少实践的经验,网络媒体就如无根之树,同样会消失在历史的浪潮中。在使用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在发展中使用。只有遵循这个客观规律,网络媒体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实力。

四、引导与过滤并举原则

引导与过滤并举原则,是指网络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对其他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主要通过“引导为主、过滤为辅”,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他价值观念发展的态势。

(一)引导为主,增强主导作用。网络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他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因为传统封堵式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世界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对其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有效引导,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保证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首先,坚持引导内容,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历史教训表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随着网络的普及在不断加强。在意识形态互相冲突的情况下,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从而在舆论上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优势,在社会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其次,坚持引导培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引导教育方式是在社会成员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引导要更注重让社会成员自主地接受社会所传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内涵之所在,并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内化为人自身的行为规范,又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社会行为,在社会成员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示范提高引导教育的作用。再次,坚持引导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视引导发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吸收其先进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网络媒体在网络上拥有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所无法比拟的舆论主导权。人们在网络上更愿意相信由网络媒体或通过网络媒体信息平台所的相关信息。这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媒体引导社会思潮的重要因素。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6

网络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媒体。学界对于网络新媒体已有诸多定义:“网络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的文化载体。目前主要指互联网,也称因特网。” “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就是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 “网络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主体的人类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媒介系统。”本文认同第三种定义,网络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人类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媒介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网络新媒体不仅优化整合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和优点,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特性。基于互联网平台,网络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多媒体性、海量性、快捷性、开放性等特征,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信息传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在青少年中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最紧要任务之一,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入到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立足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二、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影响力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相比2013年底,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0.6个百分点,50岁以上网民规模占比增加0.3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高龄和低龄群体渗透。由数据可推测,在网络用户的构成中,青年人消费比例较高。(本文所指青少年主要界定在大学本科毕业之前,年龄多在25周岁以下。)作为一种信息传输工具,网络交往和网络信息的传播在青年人中的不断流行和普及,对于培育青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极大影响的。

(二)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消极影响

这一代青少年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多由父母及祖父母对其关爱呵护长大,成长环境的优越使其涉世不深,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其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冲击。传统说教式的价值观教育极易使其产生厌烦感,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拆掉了青少年自我小空间与社会大氛围的高墙,使其在未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就进入到一个无界限的世界。通过网络新媒体的信息,青少年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纷繁现象、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在不知不觉中极易受到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价值观的熏染,从而使其价值取向慢慢走向模糊化,道德意识也极易发生扭曲,最终导致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在行为模式上产生自我放纵和随心所欲的不良现象。

而据统计,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占5%,世界上其他的不同语系只占5%,中国在互联网的输入、输出信息流量上仅占全球总体的0.1% 和0.05%。实质上西方国家的信息占据了当今网络信息的大部分。西方的音乐、影视作品、电脑软件等在网络上的大量传播,改变着青年一代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观念,并使得西方的政治、经济及生活模式在当代青年人中很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青年人的思想、行为得不到正确引导,那么其理想信念、道德伦理及对民族的认同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扭曲、侵蚀。再加上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向我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达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进一步导致许多青年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产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信心不足的不良情绪,结果动摇了应有的政治信仰,极大削弱了其对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认同。

(三)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积极影响

网络多媒体自身的特性契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网络新媒体有其优势:

1.双向互动

与传统媒体由于其点对面、单向式传播模式不同,网络新媒体能够实现传受双方实时互动。传统媒体由于其单向传播,以说教式输出为主,使得价值观教育给青少年形成了刻板说教的印象。而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培育路径,它交互的特性破解了传统媒介单向输出的难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以大学生喜爱的模样,成为了新形势下培育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新路径。

2.形式多样

新媒体内容的丰富与多样,通过空间、博客、人人网、微博、微信等途径,以视频、图片、文字多种形式生动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深化了网络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今天的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趋增,且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强劲冲击,思想文化态势的多元延展,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传统媒介信息内容较少,“焦点”、“热点”信息更新较慢,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及其几何扩散效应极大地丰实了教育内容,并且将信息碎片化的劣势转变成为信息个性化的优势,增强了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方便快捷

网络新媒体信息快捷,不需要太多时间成本和太高的文字要求,而且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收、信息使得这样的表达变得愈加方便和轻松。它的即时性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新媒体使得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解读、理解和实践都更为快速和实效,真正做到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面向群众、深入群众。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表达政治主张、参与时事讨论、传播资讯信息、提出利益诉求,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自觉。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

鉴于网络新媒体的特性,其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扬长避短,利用其优势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工作的重点。

(一)更新理念

青少年理论基础薄弱、社会阅历少,往往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作为教育者,更新自身理念,树立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理念,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大环境,趋利避害,拓宽和深化青少年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和渠道,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以此为契机,积极运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主动研究和规范使用新媒体,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效用,把主流思想、舆论引导融入到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其成为培育和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器”、“新空间”,切实提高思想引领实效,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助力。

(二)优化方法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7

【作者信息】王世华,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任编辑。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评复兴直接催生了后来的网络评论热,并延续至今。时评复兴与新的媒介技术共同开启了以网络评论写作为主要景象的公民写作时代。时评复兴也将媒介评论的历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评论时代”。由此,网络评论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焦点。但关于什么是网络评论,却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一、文献综述:模糊而混淆的概念

“网络评论”是一个新词,其最早见诸学术期刊大约是10年前。最近几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公民写作蓬勃兴起,“网络评论”也成了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新闻学术语。然而,梳理现有与“网络评论”相关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网评”“网络评论”“网络新闻评论”“网络言论”被大量学者混用,彼此并不区分。二是使用这些概念时并不给出具体的定义,仿佛这是众人皆知的,毋须说明的。三是即便给出了定义,定义也十分随意。如有学者这样定义:“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的。”[1]很显然,这样的定义不够严谨。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一般是就某个重要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所发表的评论”。[2]这也过于狭隘,而且未触及本质。四是“网络评论”或者“网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到底包括哪些具体的体裁或形式,鲜见系统的梳理。

比较而言,以下几位学者的解读较为合理。王振业等认为:“网络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见信息……只要其‘新闻性’‘政论性’的特征还在,‘不成文’的讨论应当和‘成文’的文章一样,纳入网络新闻评论的范畴。”[3]这个定义抓住了“意见”这个本质,同时还回答了在网络新闻评论定义上广受争议的一个问题:到底不成文的言论,诸如新闻跟帖算不算网络新闻评论?当然,这个定义也稍显狭隘,因为网络新闻评论并非都是有关政治的言论。

杨新敏等指出:“面对网络新闻评论,我们必须放开对新闻评论的限定,只要它不违背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定,它就是新闻评论,而不是别的。……我们可以给网络新闻评论作个宽泛的规范,即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对新闻事件的看法。”[4]这给了一个新思路,即以开放的思维去认识这一新概念。

胡文龙认为:“与大众传播一样,网络传播也包含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两个部分,网络言论指的就是网络传播中的意见性信息。”[5]这个定义显然也持有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核心也有两点,一是“网络传播”,二是“意见性信息”,所指范围很广。

这三位学者跳出了狭隘的思维模式,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对网络评论的认识和理解必须打开视野。

二、网络评论的概念:狭义、中义及广义视角

1. 新闻评论的本质

美国新闻学界在报刊言论领域没有“新闻评论”一词,他们使用的相关词语是“opinion”,一般译为“言论”或“意见”。狭义的“opinion”指社论、短评、专栏评论;广义的把政治漫画、民意调查和读者评书都包括进去。[6]国内学界也注意到“新闻评论”是典型的中国式学术用语,同时开始认同“新闻评论”是与“opinion”意义最接近的词语,起码在本质上它们是一致的。那么,本质是什么呢?

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是对新闻进行认识。而普通逻辑告诉我们“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因此马少华指出,“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正是判断使新闻评论回到了认识论的层面”。[7]他将新闻评论定义为“表达作者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判断与思考,是人们通过媒体交流观点的工具”。[8]还有学者指出:“构成新闻评论的最根本的要素是什么?一句话,是对新闻事件表达观点。”[9]即判断一种文体是否属于新闻评论的本质依据就是看它是否有判断(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也就是是否具有观点,或者说是否是意见信息。至于论述,这并非必要条件。因为在本质上,新闻评论重在判断而不是论述。此外,是否必须基于新闻事件,这也未必,因为对社会现象的判断也是新闻评论,这就不一定依附于具体的新闻事件,而是基于非新闻事件。当然,这里的非新闻事件一定不是什么陈年旧事,而是已经备受社会关注但当前并没有被生产为具体新闻产品的事件;或者是已经被媒体反复报道,而最近并不是新闻事件的社会现象。

总之,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即是判断(观点、意见信息),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新闻评论”和“网络评论”及其内涵和外延的前提。

2. 几个概念的大小问题

“网评”是“网络评论”的简称,“网络评论”应当是典型的基于互联网环境的“opinion”,也就是―“网络言论”(殷俊等学者称之为“新媒体言论”)。有学者表示,“网络新闻评论,在最宽泛意义上与‘网络言论’意义相当,指网络媒介传递的具有评论性质的言论”。[10]但笔者认为“网络言论”(或者“网络评论”)的外延要比“网络新闻评论”大得多,因为从评论的对象来看,“网络评论”并不绝对以新闻事件或现时社会现象为依托,它至少有4个层次:其一,以宏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命题为评说对象的思想评论、政经评论和文化评论(以下统称“政论文”),这类评论在网络上并不少,不能视为“网络新闻评论”;其二,针对新闻事件展开的评论,新闻性和时效性都很强,这是典型的“网络新闻评论”;其三,不以新闻为背景,而是以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展开的评论,新闻性和时效性有,但不强,也可视为“网络新闻评论”;其四,还有个人对某个非新闻事件、非社会现象(比如身边发生的事)的评说,新闻性和时效性均可能很弱,这不能归为“网络新闻评论”,而这种评论在网络上大量存在。故而将“网络评论”同“网络新闻评论”等同起来,十分不妥。

3. “网络新闻评论”与“网络评论”的定义

按照前文马少华的观点,新闻评论的定义有两个核心点,一是针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二是有判断。具备这两点就算是新闻评论。当然,这里隐藏了具体的传播载体和形式,马少华并没有说明。但显然这个定义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媒体。报纸新闻评论的传播形式是文本,我们还可以把新闻漫画列进来;广播新闻评论的传播形式自然是声音(音频);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形式主要是视频。

那么“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只需再加一个条件――必须在网络媒体上生成或传播。由于网络媒体是融媒体,它融合了上述所有传播形式,因此,“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媒体上生成或传播的、表达作者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判断与思考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漫画等。这个定义的外延够大了,但显然,“网络评论”的外延更大,它应该指在网络上生成或传播的、表达作者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乃至个体身边非普遍性事情的判断与思考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漫画等。

综上所述,“网络评论”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评论”即是文本式“网络新闻评论”。中义的“网络评论”就是“网络新闻评论”,即除文本以外,还包括具有新闻性和时效性的其他新闻评论形式(比如新闻漫画、评论化图片等)。而广义的“网络评论”包括网络媒体上具有或不具有新闻性、时效性的其他所有评论形式。

上述广义上的定义,并非无根据地放大,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互联网具有跨时空的特性,具有融合多种形式进行传播的功能。一言以蔽之,网络媒体是一个融媒体,其巨大的包容性直接造就了网络评论的形态多样化。有学者表示:“网络本身就是兼容并包的,(对)网络新闻评论也不宜做过多的限定。”[11]“在这样一个全媒体、开放性、多元化的环境下,新闻评论在主体、形态、议题以及观点表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和丰富”。[12]

三、网络评论的分类:按4个角度尝试划分

1. 按评论对象划分

(1)针对具有宏大主题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进行评说的政论文。它的新闻性和时效性均很弱,比如关于民主的讨论,从未绝于网络。与梁启超倡导的“时务文体”一样,这种文体一般立足现实宏观问题,篇幅较长,论证严密,说理清晰,探究深刻,但绝不等同于八股式学术论文。有必要进一步指明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于小众刊物,此后转移到网络空间的思潮争辩中,政论文是最主要的文体。迄今一些政论网站和主流论坛的深水区仍是政论活跃的阵地。

(2)针对具体新闻事件和现时社会现象的评论,即网络新闻评论。又主要包含以下几种:一是从传统媒体转载到网络媒体的“上网新闻评论”,常见于各门户网站的评论频道,属于精英话语体系;二是由网络媒体固定作者群或者写作班子原创的“网上新闻评论”,同样属于精英话语体系;三是广大普通网民在论坛以及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上发表的新闻评论,既有精英言论,也有草根言论。

(3)就身边某些事件的评论,多见于社交媒体。这些数量众多的言论文字大多不能进入主流传播体系,难以形成公共议题。

2. 按信息形式划分

信息一般有6种形式: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符号。尽管这些形式孤立地呈现也能表达观点,但互联网的多媒体特性一般使得它们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这里以主要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包括文字评论、漫画评论、图片评论、视频评论、音频评、动画评论、符号评论。其中文字、漫画、音视频评论在历史上早已存在,这里仅对其他几种评论形式加以简要阐述。

图片评论――可被视为新闻漫画的变种。漫画需要美术专业功底,但大多数网民并不具备,于是他们利用PS技术对图片进行简单加工,辅之以简单的文字说明,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已经被不少网民掌握,成为一种话语表达“时尚”。由于创作者一般不具名且网络具有匿名性,在评论对象的选取上,其尺度要比文字评论和漫画评论更大。

动画评论――网络开创的新形式,它具有视频评论的动态性,只不过每一幅画面不是图像而是矢量图。但它绝不像视频评论那样采用“评谈”或“点评”形式,而是从头到尾用一组动画表达观点。当然,由于需要专业技能而且制作成本不低,所以这种评论形式并不多见,《飞碟说》算是影响力较大的典型案例。

符号评论――一个电子表情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各阶层网民即兴式的情感抒发和意见表达。符号评论具有典型的碎片化特征。尽管这种碎片式表达无法体现事件的全局和价值,但从总体上看,通过对碎片式话语的集纳整合,却可以梳理出社会舆论的大致脉络和走向。[13]

3. 按体裁划分

体裁是指作品的样式。被认可的某种作品体裁,其艺术结构一般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由于网络巨大的包容性,网络评论涵盖了历史上所有的评论体裁样式。这里,笔者把它们分为文本体裁和非文本体裁两大类。文本体裁又分为成文文体和不成文文体两类,前者可独立、完整地表达观点,后者独立和完整性较弱。

其中,成文文体的体裁包括(大致按见网频率多寡)时评、随笔、社论、政论、杂文、古体论说文、述评、散论以及“网络文体”(笔者注:网络文体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化写作,彻底颠覆了传统新闻评论的规范,风格各异,诸如打油诗、歌曲改编以及近年流行的“凡客体”“咆哮体”等,一般带有讽刺和娱乐意味,笔者将其统称为网络文体)。

成文文体所包含的体裁样式,在历史上均出现过,但网络环境让它们出现了以下倾向:一是杂交,比如时评和随笔的杂交体在互联网言论空间随处可见(尽管随笔时评化一直存在于大众媒体,在民国时期也曾一度盛行,但网络媒体无疑极大地推动了随笔的时评化);二是随意,比如选材更泛化,观点更随意,体例更随便等,“散论”四处可见;三是复古,尽管古体论说文这种古老的文体与互联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由于可以规避关键词屏蔽,一股复古风正风行于网络,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史记・王石列传》。该文不仅是批评商人王石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当言行的标志“檄文”,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史记列传体”和古文风。

至于不成文文体,很难从体裁角度分类。目前网络上流行的形式有跟帖评论、微博评论和聊天评论。

4.按创作和发表载体划分

一是“上网评论”,由传统媒体的专业团队生产,然后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媒体。这是精英话语体系向网络的移植。二是“网上评论”,由网络媒体自身的评论团队生产的评论作品。三是“网友评论”,指由普通网民在论坛、博客、微博里的评论和跟帖评论。它与“网上评论”的区别在于,前者一经即是新闻产品,而后者只是个人表达;前者进入了主流话语体系,而后者属于自媒体圈的非主流话语体系。当然,这三者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线,比如有些精彩的“网友评论”被编辑发现后,可能转化为贴上媒体标签的新闻产品。

四、网络评论的特点:难以一语概括

关于网络评论和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研究者大多基于比较视角,即与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来做比较。学者潘瑛认为,网络(新闻)评论“栏目设置更多样,形式更直观;容量大,包容性强,存留时间更长;传播和互动更及时;形式更加灵活”。还有学者认为,网络评论和传统媒体的评论相比,特点在于“准确及时,快速反应;旗帜鲜明,尖锐泼辣;交互性强,穿透力大;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等等,不一而足。[14]这些大多是挂一漏万,不够全面。

笔者的观点是从信息形式看,网络评论承载并融合了多种信息形式。从体裁看,网络评论兼容并包,不但包容了历史上所有的评论文体,而且使之糅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文无定法;从议题看,网络评论更加开放,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言论自由;从创作主体看,网络评论有着显著的去精英化特征,普通网民成为言论生产者中数量最大的群体,这宣告人人参与的群言时代来临;从表达方式看,网络评论跳出了评论规范的窠臼,突破了现有话语风格,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网络化乃至生活化;从时效性看,网络评论不再是“马后炮”式的言论,它实现了及时互动传播,在时间上与新闻报道呈现出交替演进状态;从传播视角看,网络评论使得评论由单一的大众传播模式向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并存的模式转变,使得受众的参与性显著增强。

五、网络评论的意义:不止于新闻传播学

网络评论不单单是一种新兴的评论形态,而且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甚至在社会学和政治学视野下,它的意义更为重大。网络评论至少在中国已经成为网民网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网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典型方式,正在引领网民从网民向公民转型,并必将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和完善。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由于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评论总体上还存在传播无序、言论质量不高、众声喧哗而难以达成共识等缺点,但这几乎也是网民争取更大言论自由、公民意识觉醒和公民社会成长的必然过程,决不能因此否定网络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形态、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一种新的网络生活方式的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14] 丁法章.漫谈网络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8(4):92-94.

[2] 胡文雄. 网络新闻评论分析[J]. 当代传播,2005(5):103-104.

[3] 王振业,李舒.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23.

[4] [9] [10] [11] 杨新敏. 网络新闻评论研究[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3-4,38,67.

[5] 胡文龙.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03.

[6] 范荣康. 新闻评论分类[J]. 新闻战线,1985(1).

[7] 马少华. 时评的历史与规范[J]. 新闻大学,2002(秋).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8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36-02

进入“比特”时代,毋庸置疑,信息的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但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暴力。受众在浏览网页、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网络媒体散播的“冷暴力”的影响,这些“冷暴力”包括:信息本身及信息选择上造成的伤害;或信息内容本身无害,但由于技术条件等因素,强迫受众接受时产生的伤害,以及因为坚持“冷漠的客观”原则带来的伤害;还有媒介从业人员在报道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冷漠现象等原因产生的伤害。

从构成形式及其影响效果来看,网络传播中的“冷暴力”基本包含三大内容:一是网络内容中的“冷暴力”;二是网络本身作为暴力化媒介所施加的“冷暴力”行为;三是受众在接触网络的方式中所感受到的“冷暴力”。

一、网络内容中的“冷暴力”

大众传媒所承载的内容是经由筛选、制作并传播出的暴力事件,是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被传媒转述和图景化了的暴力故事。网络内容相比于传统媒体更是大而繁杂,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因而更多选择“暴力化”内容,再经过网络媒体转述和图景化过程凸现暴力的刺激性内容。

(一)“真实的”暴力和“幻想的”暴力

真实暴力,指对交通事故、灾难灾害、刑事案件等的报道。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之处就在于能将多种媒体形式融合起来,因此在报道暴力事件时,网络媒体的优势可想而知。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网媒在报道暴力事件时会融入全方位的媒体形式,暴力的声音、暴力的画面、犯罪的细节描写,这些手段都会加强受众的暴力感官刺激。幻想中的暴力,是指一些网络游戏中人为制作的暴力游戏场景。这一项对大多数青少年更为有效,因而危害更大,青少年还处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容易模仿游戏场景,将虚拟的暴力变为现实的暴力。

(二)网络中的“显暴力”和“潜暴力”

如果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图片中的内容足以令人恐惧不安,就属于暴力新闻中的“显暴力”,比如血腥的标题、令人不适的图片、细致的犯罪手法描写等;而“潜暴力”是另一种更具隐蔽性的暴力新闻表现形式,比如信息的筛选过程中自然将所有暴力新闻集结在一起,给受众强烈的心理压迫感。一个区域里全是暴力新闻,长久下来就会给受众造成“不安定”的印象。在媒介化暴力的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始终是“主动者”和“能动者”。而恰恰是这种主动和能动,通常会夸大事件中血腥、残酷的部分,以更加吸引眼球。

二、暴力化的媒介――媒介主导、受众参与“冷暴力”的施行

(一)人肉搜索

陈力丹教授提出了“媒体逼视”的概念――“媒体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会给处在媒体‘逼视’下的被报道的个体带来莫大的压力。”所谓“媒体逼视”,其实就是媒介僭越应有权利,对受众施暴的一种行为。“人肉搜索”的对象大多由网民自身发现并锁定,众多网民摒弃旁观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监督过程中,形成集团作战,媒体作为“人肉搜索”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并引领事件达到高潮、最终解决。“人肉搜索”不仅是对事件当事人的隐私权、民誉权的大肆侵害,普通民众在网络浏览中的自由也受到限制――时不时地要留心留下的浏览印记、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以防成为“人肉搜索”的目标,这对网民是一种长期的心理压迫、“冷暴力”行为。当由网络媒体主导的“人肉搜索”将当事人信息公之于众时,不仅是事件当事人,每个网民的隐私权都受到了网络媒体的一次“”。

(二)网络谩骂

新兴的网络媒体在公众议事过程中时有出位行为,比如对事件当事人侮辱性诋毁、爆粗口、诽谤等,更有媒体将网络平台当作自家后院大肆“宣战”。追究网络媒体谩骂暴力的三点原因,一由其商业运行模式是以最大可能地吸引公众注意力决定;二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在行业外部和内部都缺乏社会责任框架和伦理约束机制;最后因为从业者素质高低不一,难免出现媒体人带有个人情绪的暴力语言。这样的网络谩骂,即使受众爱看并乐于参与其中,长期对受众心理造成的“冷暴力”影响也不容小觑――生活环境受到语言暴力的污染、青少年心理受到冲击而模仿、对当事人的人格侮辱等。

三、无法摆脱的强制传播――网络接触中的“冷暴力”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于大众传媒编织的天罗地网之中,每天都承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广告、不良网站等寄生于网络上,依靠网络弹窗等手段,受众只要浏览网页都会接触,闯进私人领域,默默实行侵犯型“冷暴力”。想象我们正浏览着新闻,一则杀毒软件的广告弹窗从屏幕右下角弹起;或正在给孩子在网络上辅导功课,一个页面底下的黄色图片令我们在孩子面前窘迫至极,这些强制传播都给受众造成了强大的心理负担,但由于商业化的盈利目的还是每天在不停地侵犯着受众的眼球,可谓是“冷暴力界”中的“黑马”。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兴起于西方资本的快速扩张、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本自由主义精神成熟的背景下,追求人生来平等的发言权和真理至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推崇四个原则:(1)报刊与政府独立,不受政府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利;(3)“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给各种声音同等发声的机会;(4)信念上追求最客观的事实。追求事实、追求自由发声的原则一直是新闻发展的最基本理论。

综观网络媒介中存在的“冷暴力”现象,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倡导的原则在许多地方有契合之处。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基本理论――新闻自由至上正是网络信息中糟粕与精华并存的理论根源。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待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与网络媒介“冷暴力”现象的关系。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自然法则是网络暴力新闻泛滥的理论借口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之一――自然法则指每个人都有追求新闻自由的权利,人有权利平等自由表达,这个权利是人生来具有的,不被任何事物剥夺。站在网络受众的角度,就是任何人都有接受任何信息的权利,任何媒介都没有蒙蔽信息的权利,应该平等地向受众展示一切信息;站在网络媒体的角度,就是媒体有自由信息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被任何事物所剥夺。两方的权利使网络上信息大肆泛滥,媒体有不加选择信息的权利,网民也有任由喜好浏览信息的权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信息时真的就是不加选择,商业媒体受到商业盈利的唆使,更倾向于低俗、“重口味”信息;公共网站则适应组织需求的信息;至于传统媒体上网则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信息的定位与纸媒或者电视媒体的定位相一致。当然,这些不同并没有抹去自然法则的网络适用,那就是网络中无论个人还是媒体都有自由接受信息和信息的权利。自由原则使得网络中的任何信息都有平等被展示的权利,对于网友受到的暴力信息的“虐待”,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为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精髓――“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为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借口

“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在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该理论的精髓,强调给各种声音、各种理论平等的发声机会和发声场所,让真理和谬误在辩论中较量,真理必然会在最后得到认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倡导各种不同的观点在争论中撞击出火花、提炼出精髓。在网友主导、网络媒介引导的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事件中,不同地区的网友自发地进行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的暴力活动,一开始由于网络的广阔性被掩埋,但在网络媒体提供的媒介平台上被放大、被媒介议程设置和引导后,这两种暴力行为就走上了正规渠道、进入了公众视野并进而被广泛传播、街头巷议。不得不说,因为有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的理论支持,网络上媒体和个人都在进行着看似合理的“冷暴力”活动。这些“冷暴力”给事件当事人和与事件无关的网友带来了一次心理上的暴力“”,与“观点的自由市场”给人们提供理论借口是分不开的。

(三)自然法则的负面影响――强制传播

人们享有隐私权、空间权,对自己私人信息的保护和私人时间不受打扰的权利,自由报刊理论倡导各种媒介和个人的自由平等发声,给了媒介不加限制的自由。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政府在网络信息的监管上还没有十分到位,受到市场经济商业原则的唆使,网络媒体发挥一切手段吸引网友的本能欲望,因此,各种黄色、暴力、血腥等迎合大众低俗口味的信息就会被广泛推广。网友愈爱看,媒介愈是想尽办法取悦网友,因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链,导致网络全体价值观的缺失。但是,黄色、暴力、血腥的新闻并不是所有网友的一致爱好,这时候,这些“特殊”的网友就自然而然受到网络新闻自由所导致的“冷暴力”而浑然不觉、无从反抗,这就是新闻自由和商业化的新闻媒介相结合的产物。

网友在浏览网页时,各种广告、黄色图片、暴力新闻会时不时地进入眼帘,网络媒体有传播的自由,这使得网友就受到强制传播信息的“冷暴力”,二者虽然对抗,但自然法则的自由传播理论使强制传播的网络媒体有了合理的借口。

网络信息的混乱使网民深受“冷暴力”之害,根据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进化到社会责任论的轨迹更新网络信息的理论根源,规避网络“冷暴力”,是每个网络媒体和网民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罗忠荣,杨永志.警惕网络新自由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J].理论界,2012(6).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9

此次活动对网络媒体与生俱来的民间性特征也是一种继续与延伸,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将会一如既往地为受众提供“百姓写、写百姓、反映基层生活”的网络文化环境,让来自基层的普通小人物走人大众视线,使网络媒体更好地成为百姓的自媒体。探寻“走转改”内涵

仔细揣度“走转改”的精神实质,便可以发现其与新闻从业者理应坚守的职业信念一脉相承,即新闻工作者历来务必要用求真务实的态度来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作为“无冕之王”也好,亦或是担当“社会嘹望者”也罢,服务于基层的受众才是工作的真正使命所在。特别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当之无愧地走上了神圣的舞台,它不仅与传统媒体并驾齐驱践行着新闻报道的理念,同时在更多时候也是引领社会发展、影响民众思考的一支日益壮大的力量。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所说:“‘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是对中国知识界担当的社会责任的再度提示,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情状和影响,深入思考我们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意义,清醒认识实现这一社会责任的途径和方式。”由此可见,“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亦可视为是新闻媒体在当下进行的一次深刻内省,但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而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具体要求有些许不同。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不但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反映生活面广等特点,而且从某种角度讲,互联网是一个植根民间、立体互动的老百姓自己的媒体,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传播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例如,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的内容均来自于普通受众,他们正是通过互联网的交互功能实现了话语权。可以说,网络早已是“走转改”的先行者,中央与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在此之前也都有所作为。

例如,在走基层方面,新闻网站的报道一向以生动、具体、亲和力为显著特征,扎根于基层的百姓之中,这在历年的“两会”报道、突发事件报道、以及其他日常报道中都有所体现;在转作风方面,新媒体所与生俱来的技术优势赋予了它和受众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接地气”恐怕是得天独厚的;在改文风方面,网络媒体的从业者很多不是科班出身,加之网络媒体内部相对缺乏传统媒体有序而完善的新闻流程,因此,在借鉴和传承传统媒体文风的同时,近年来也产生了浮躁与盲从的表现,比如被广泛诟病的网络“标题党”。因此,综上所述,新媒体在此次“走转改”行动中就是要在坚持和继续发扬走基层、转作风的基础上,努力扭转文风的缺陷和弊病,通过对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培训或考核管理实现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以适配新媒体在当下社会中所担当的社会重任。

线上线下的变奏曲

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数已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和不断增长的占有份额决定了互联网当下在人们生活中产生客观影响力的现实地位,这也同时对新闻传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各网络媒体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虚假新闻和浮夸信息不时充斥于受众视线之中,使得网民们逐渐丧失对网络媒体的信赖,权威性和公信力日益成为考验网络媒体实力的试金石。因此,新媒体积极加入到“走转改”活动中,或许可藉此为踏上主流媒体之路构筑基石。

纵观近几个月以来“走转改”开展过程中网络媒体的具体作为,线上线下的变奏曲在互联网的世界得以展现。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汇集了互联网时代的华彩乐章。网络媒体在活动中深入基层实地采访,更加积极地为群众提供网络产品与服务,并且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也为新媒体公信力的提升注入养分,为新媒体真正成为主流媒体迈进一步。

在北京,以干龙网为代表的重点新闻网站率先在业内建立大型网络专题报道,集中体现北京市各市属媒体在“走转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做法、新亮点;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等也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加强新闻业务、思想学习,并就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交流。

与此同时,地方新闻网站也纷纷开设专栏,网络媒体从业者陆续深入基层一线,采写了大量对群众来说喜闻乐见和亲切清新的稿件。例如,浙江在线在“走转改”活动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功能,采用多种手段形式,搭建专题专栏,集纳文字、图片、视频、微博等内容,在首页显著位置强势推送,最大化地传播深入基层“走转改”的报道内容,真正体现“短、实、新、多、快”的基层一线新闻报道要求。其中,着重推出了《深入基层进农家浙江农村面面观》大型民生系列专题调研报道。由网站组织精干力量,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家访户,走访有关主管部门,调查浙江农村在这十年巨变中取得的成就、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瓶颈,探知农民心声,争取推动帮助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探求浙江农家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外,除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即时和海量的优势外,各网络媒体也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互动功能,让更多网民参与到了“走转改”活动中来。例如,很多网友通过微博、博客等方式发掘和推荐身边的感人事例,这极大地丰富了“走转改”活动的内容,也充分调动了网民的积极性,无数网民以实际行动支持“走转改”,从而让活动真正实现了其开展的初衷。如新浪网负责人就曾表示,要充分发挥博客和微博客等互动平台优势。在微博中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话题页,集中推荐参与“走转改”媒体记者的微博内容。鼓励广大微博用户推荐身边的感人事例,丰富媒体报道选题,让更多网民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同时组织相关博客征文活动,让用户畅谈媒体“走转改”报道的亮点。

“走转改”的本源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走转改”可视为是对新媒体从业者的一次文化洗礼。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的成长与成熟愈加深刻地影响到媒体格局,网络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也日益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变革要求网络媒体具备承担媒体使命的硬件和软件实力。作为商业网站的其中一员,搜狐网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此活动可以贴近受众,贴近报道对象。这是一次反思媒体报道方式的机会。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是媒体获得公信力的根本。“搜狐网将把建设新的网络文化作为核心目标融入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去。 走基层,是利用开展各种网络活动了解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转作风,是改变网络编辑浮躁的作风;改文风,是互联网文字既要做到平易近人,也要做到文风优美,格调不低俗。”

对于此次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有这样的表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和更为艰巨。只有以新的视野和新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走转改’,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现实意义。”反观网络媒体,作为当下全国新闻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担负着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践行提高公众文明素养的第一落脚点,也是营造和谐社会舆论氛围的关键性载体。

目前,除了在发展优势资源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之外,新媒体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真正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不多,扎实精准的新闻报道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不足,存在着浮躁心理和大局观念的短板,网络媒体从业者在践行“三贴近”和“走转改”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差距,这也是新媒体良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制约因素。例如,网络媒体很多新闻报道信息源来自博客和微博等互动社区,很多网民爆料更是在没有查明的情况下被第一时间以新闻信息形式,长此以往的思维定势与新闻报道做法势必会成为网络媒体从业者的顽疾。因为没有扎实的一线采访,没有认真负责的考察核实,新闻作品难免会流于浮夸,漏洞百出,甚至会对社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这样的新闻报道也难以取悦读者,难以让受众人心入耳,长此以往失去的只能是媒体从业者自身的信誉及所在媒体的公信力。因此,新媒体贯彻落实“走转改”的要求,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当下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的深化走势

当下,从网络媒体在“走转改”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新媒体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正为此投入大量精力,并且纷纷制定详尽的报道方案,这是对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构建的探索,也是对网络舆论环境的一次净化。提高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塑造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理念,讴歌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最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10

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凭借其交流的开放性、匿名性、快速传播及实时交互性等特点,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生活的一个主要舆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形成的网络民意,在新型传播交往关系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在分析网络民意对新闻专业主义核心观点造成的冲击之前,我们必须对网络民意和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有所了解。

一、网络民意与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内涵

1、网络民意的界定

网络民意是指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以网络为平台,通过互联网上论坛和社区、博客等手段自由发表评论和意见,聚合某种愿望和诉求,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民意。网络民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微博、博客、BBS、论坛以及对新闻网站的报道进行评论等各种方式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中去,并通过讨论而形成网络民意。网络民意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在网络的广泛传播和网民的参与下,邓玉娇案、捐款门、杭州飙车案、罗彩霞事件等新闻事件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2、网络民意的缺陷

网络民意的表达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体现了公民民主性,看似具有传统媒体民意表达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其自身也有缺陷。一方面,“民意”是否能全面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状况,是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这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让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忽视现实社会的责任,其合理性、公正性无法确认,大量虚假信息在网络中自由传播。正是由于这种网络民意其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和影响力,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造成了障碍。

3、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

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②

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也是实践操作中的职业技能。它要求记者作为客观的反映者和中立的把关人,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和为公众服务。郭镇之明确提出: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观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与独特作用。

(1)新闻客观性。客观性是新闻媒介作为专业组织的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道德理想,同时又是一整套报道、编辑实践,以及清晰可见的写作样式”。③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具体的内涵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一要诚实,忠于事实真相;二要超脱、平衡、公正的对待事物;三要在报道中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四要不掺杂个人的私利;五要努力将事实和事实的价值分开。④

(2)新闻媒介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专业主义的基础,首先是该组织在社会中具有自己的独特地位。⑤“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⑥

二、网络民意冲击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体现

1、网络民意对新闻客观性的冲击

由上述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可知,新闻客观性要求“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地分开”⑦,客观视角要远离任何人的偏见、情感和观点;同时,客观性要求全面、真实、准确地报道事实,这就要给双方平等的话语权。

而由于网络民意的巨大影响力,很多新闻报道没能与意见分离开来,反而偏向于呈现网络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事实真相,这就混淆了事实与意见,从而破坏客观性;更进一步讲,网络民意本身很大程度上掺杂着网民的偏见、情感和观点,因而也不能给双方平等的话语权,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件全貌。

以邓玉娇案为例,该事件在互联网曝光之初,普通大众就已经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将双方当事人脸谱化,官员邓贵大是仗势欺人,滥用私权的腐败官员,而服务员邓玉娇则是受苦受难的弱势群体。网络民意一致偏向邓玉娇,网络舆论一致声讨政府官员,认为邓玉娇的行为是自卫,而邓贵大是死有余辜。

在这场事件中,媒体混淆了意见和事实。强大的网络民意使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有失偏颇,大部分媒体的报道采用了网络民意,与网络民意站在统一战线上来看待“邓玉娇案”,而不是站在客观反映者的角度,对事实真相采取回避忽视的态度,将网络民意与事实混为一谈,甚至让网络民意代替了事实,而没有做到全面展示事实真相,再以客观中立者的身份对网络民意进行辨别、区分或批判。在报道中,也同网络民意一样,偏向邓玉娇,报道多从邓玉娇为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而没有平等地关注官员邓贵大的说辞和处境,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导致了信息传达的不对称,没有呈现事件完整图像,以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2、网络民意对新闻从业者独立地位的冲击

报刊的独立地位要求媒介在运作中采取不偏不倚的公正态度。但在现实中新闻从业者被许多外界因素,诸如政府权力、利益主体和媒介组织所牵制。报刊独立地位的确立,很重要一点就是独立采访的能力。黄旦转引舒登声的观点,认为采访的运用,是报刊职业化的一个呈现,意味着记者和报纸地位的一种变化。⑧然而在网络媒介环境中,媒介从业者的独立采访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有时成为网络民意的转播者,处于无作为状态。

以汶川地震之后的“捐款门”事件为例。新闻从业者没有贯彻独立采访。地震之后,各媒体接连曝光诸如“地震捐款成‘空头支票’外企遭川籍员工”、“民政部:6月份全国承诺捐赠30亿元仅三成到账”等负面消息。⑨这些报道的信息来源大都是媒体从业者根据网络民意的走向,从微博、论坛、BBS、博客等网络信息平台中选取的,从业者选取一些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来确定报道角度,然后以一些片面的、陈旧的数据为支撑写成新闻报道,这些从业者并没有坚守自己在新闻工作中的独立性地位,没有对新闻来源进行考证。事实上,《北京晚报》记者张棻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基金会的捐赠到账情况非常好,几乎是百分之百,除非捐赠方财务上出现了问题。“诺捐30亿到账仅三成”是数据被误读。⑩媒介没有坚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而是明显受到网民这样一个团体的意见的束缚,其实网络民意在很多时候带有很强的泄愤倾向和虚假性,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

三、反思网络民意冲击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原因

1、网络民意的舆论压力

在“邓玉娇案”中,如果媒体的态度是倾向于官员邓贵大,哪怕所报道的事实是有根有据的真相,受网络民意的影响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受众并不会选择相信媒体,而是相信网络信息,同时还会对媒体和记者进行讨伐,《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因发表《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一文一度成为网民“人肉搜索”的对象,并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之所以会被网民笔诛口伐,主要是在这篇文章中,他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还原了事情的真相,打破了网络民意树立的形象。龙志后来在手记中反思到:“在中国特定环境下,弱者会天然地被公众同情。这种同情,有时候甚至是撇开事实本身的,是为了达到某种同情的形式而抒发的。悲悯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记者,我的态度是,任何感情,都得让步于事实。如果完全顺从民意,写出来的真相,必然是制造出另一个假象。”⑾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媒体的报道与网络民意相左的时候,受众会认为媒体是为政府和利益主体服务的,迫于这种舆论压力,大部分媒体选择迎合受众的心理,忽视事件的事实本身以及应该坚守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2、市场化环境下的资本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媒业也在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市场法则渗透到媒介的运作。尤其是进入21世纪,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资本压力,使得传媒业对经济效益的诉求空前强烈。

媒介广告市场到目前为止仍旧是我国传媒业获取收入的最主要渠道。⑿而受众是媒介广告市场中可与广告主进行交易的货品。因而媒介为了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不得不考虑“受众”和“广告商”的需求。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决定了媒体的广告收益,为了获得受众这种可以和广告主进行贩卖的商品,获得经济收益,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主动的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迎合网络民意满足受众的共鸣需求,以追求受众和利润的最大化。

结语

网络民意产生于信息在互联网中的匿名性和交互性传播,其初衷或许是好的,但由于自身缺陷和媒体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对媒体和从业者的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造成冲击和不利影响。网络民意是否代表主流民意、是否是理性表达仍值得怀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也是一种阻碍。正视网络民意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完善网络传播政策、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发挥媒介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探寻二者间的平衡,或许对新闻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①马戎真,《论网络民意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视野》,2011(7)

②⑥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③⑤⑧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9

④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0-111

⑦[美]韦尔伯·施拉姆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M].新华出版社,1980:71

⑨⑩张棻,《被误读的慈善》,《北京晚报》,2009

⑾龙志,《邓玉娇案,一个记者的立场》[J].《南方传媒研究》第19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例11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3002205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媒介运营理念的跃迁,一个全新的媒介传播场域和舆论集散中心正被鲜活地塑造出来。在这里,人们的交往互动方式、行动逻辑和话语指向正发生革命性的转型,全新的信息传播范式和交往理念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确认以及认同逻辑的形成。高校作为精英人才培养高地和思想创新的摇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随着网络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飞信)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网络覆盖的范围和囊括的人群愈发广泛,以网络为载体的讯息传播扩散和社会舆论的无限拓展,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之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牢牢掌控网络舆论新阵地,把握网络媒介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紧跟网络时展的步伐,探索出网络媒介时代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进策略,这成为当下各大高校必须应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

一、网络媒介传播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被大众广泛吸收、集体认同和全面掌握,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能够自觉灵活运用于各种实践场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日渐通俗化、具体化和实践化,要让广大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随着网络技术的拓展,网络新媒体开启了全新的互动交往模式,它改变着传统信息的传播路径,正成为引导和动员大众的有力媒介工具。网络新媒体正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优势正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全新的契机。

(一)网络载体的多样性丰富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和手段。网络媒介时代下,借助于技术的更新和变革,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web2.0技术的引入,网络媒介衍生出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博客、微博、播客、拍客等新媒体以自身强大的功能优势,集文字、图片、多媒体于一身,高校教师、辅导员等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能够依托此功能进行图文并茂、影音在线、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沿理论。与此同时,网络即时新闻、网络个人主页、高校思政博客、高校微博、网络电子杂志、手机移动网络平台等载体的不断丰富和演进,即时性通讯软件的推陈出新(QQ、MSN、飞信、微信)和广泛积极应用,都使得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在第一时间“映入”大学生脑海,通过在“嵌入式”学习中不断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从而吸引大学生持续关注和点击下载。毫无疑问,网络媒介平台正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启了全新的方式手段, 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手段朝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二)网络媒介的开放性拓展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阵地。网络时代下,人们能在虚拟公共领域进行信息的自由获取与传播、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彼此信任互惠关系的维系和拓展。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当代思潮、学术前沿论坛和会议资讯等相关资料能被众多大学生自由地分享和传播,在强化自身学习的同时也增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校园传播的速率。随着新媒体的高速膨胀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 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新媒体得以高度利用并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网络新媒体正极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普及率和影响度, 这种辐射力渗透于高校校园,甚至可以说辐射于世界各个角落。网络媒介的问世使人类自身的时间、空间与身体的内在矛盾与束缚得以调解,网络媒介的开放性和外向化的“符号扩张”运动正极大地拓展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场域。

(三)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强化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度。网络是一个张扬个性、追求本真、崇尚自我的开放互平台,这种特性吸引着无数大学生群体加入网络行列之中。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虚拟场域,其对现实社会中的交往与互动也正带来深远影响。网络新媒体在平等交互过程中让大学生群体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者能够身临其境,实现自我参与、自我阐释、自我服务式的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真正意义上让参与者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核心意涵,从而不断增强内在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通过在网络媒介上与社会大众的双向交流、探讨, 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亲身参与其中, 这比传统媒体单方面传输更有感召力、说服力, 也更能增加认同感[1]。

(四)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增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网络传播的内在结构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科层架构的点对点信息传播,实现了点对面交互式即时性传播。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同现在移动通信技术的紧密融合,多种技术传播手段使得二者呈现交叉与合流态势。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最新前沿理论、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发现等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即时更新和共享传播。与此同时,网络在线平台也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与解惑答疑,对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具有较大帮助。通过实时的更新内容,分享学习笔记,交流阅读心得,这更能激发学习经典著作和前沿理论的热情。

二、网络媒介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全新挑战

正如埃瑟·戴森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2](P17);“每一种技术或是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3](P26)。从实践来看,网络传媒技术的拓展和应用,在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发展机遇和契机的同时,又囿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管理技术和手段的落后、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滞后,使得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媒介运行的多中心逻辑消解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政主导性地位。网络媒介传播不同于传统的媒介传播逻辑,依附于网络媒介载体的网民主体以自我为中心,以非正式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进行信息的自由和快捷获取,这种“流动式”的信息自助模式和互动交流平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的“行政化信息控制逻辑”。网络媒介自身的强大技术优势也使得网民主体的在线互动表达和离线信息的实时获取成为可能。事实上,网络媒介运行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别于真实社会生活的实际场景,其内在的运行机制

图1 网络媒介生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互动传输图示完全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这种运行的自组织性表征为无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遵循的是媒介多中心传播逻辑。它使传统意义上借助行政模式和手法所运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地位遭到质疑和解构,这种张扬个性、注重自我表达的共识流动场景正最大意义上撼动了过去行政主导式的“灌输”和“说教”模式,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场景之中(参见图1)。也就是说,这种全新的“网络化生存逻辑”给大学生提供了自我选择的机会,一种出于内在本能的自我反应促使大学生从行政干预和传统思想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正因如此, 踊跃涉足新媒体的大众, 深受新媒体去中心化理念的影响, 张扬个性、拒绝权威、摈弃主导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思想和行为的新主张, 导致部分群众对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4]。

(二)网络场域多样意识形态交锋引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体认同危机。网络媒介传播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渗透性加快了多元文化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交锋碰撞。在网络虚拟空间下, 由于多样文化相互交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多元思想意识形态冲撞激烈,这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主流文化的宣传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信息文化极为有力并有效地取代了原有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 并把主流意识形态稀释筛选后以日常意识形态的形式作为主要承载者”[5]。网络的问世使得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日渐世俗化,传统意义上对主流意识形态“一致与认同”的局面被打破。特别是对于广大大学生而言,面对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交锋和多元价值观的充斥碰撞,因相关知识的缺乏、价值判断的模糊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些都有可能引发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体认同危机。此外,网络的放大效应和集中效应,使得转型期出现的、群体冲突、利益矛盾等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放大,从而加剧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公共政策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日渐被稀释和边缘化。

(三)网络空间西方反华意识形态渗透加剧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控制管理难度。网络媒介时代下,由于网络百分之八十的技术源自西方,百分之九十的信息是用英语表达,西方借此机会,大肆宣扬反华的破坏性言论,利用高校大学生的意气用事和非理,不断渲染敌对氛围,企图从网络入手进行和平演变中国。当前,网络新媒体境遇下,网络虚拟空间充斥着大量隐蔽性强、渗透力强的西方思想文化, 既存在着非意识形态化的偏差思想, 又存在着各种反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想[4]。网络媒介传播的高自由性和隐匿性,为非马克思主义者、反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西方反华意识形态组织等提供了策划和炒作的平台,他们实时虚假信息和负面新闻,不断制造网络谣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给高校管理和防控带来新的难度。

(四)网络传播泛自由化及虚假信息泛滥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公信力。由于网络传播主要以符号和代码进行信息的传递,这样网络使用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匿起来。网络虚拟空间是一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网络表达的超时空性、开放性、匿名性使得各种言论叙述充斥其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对网络使用者的技术要求和门槛越来越低,各种网民能自由地进入各大网络社区,恣意地进行各种信息的,有的信息甚至突破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违背法律准则和伦理道义,对他人的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造成严重侵犯。网络新媒体在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新手段、拓展新空间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者的思想渗透、各种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趁之机。由于新媒体信息的泛自由化传播,囿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又无法给予及时管控,并且因为信息的自由化和超自由的表达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常常面临难以完全实现的问题[6]。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其树立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也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公信力显著下降。

(五)网络技术的不断演化升级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整体性创新。网络媒介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处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中,技术的拓展和更新升级,使得网络新媒体层出不穷,花样繁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与时俱进,紧跟时展步伐,就必须及时寻求自身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网络媒介传播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载体,开辟了新空间,拓展了新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网络信息时代下新媒体传播的内在规律,要从教育理念的转换、教育视野的拓展、教育体系的创新、教育主体的素质提高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提升和系统工程“再造”。

三、网络媒介境遇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选择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参与、互动和多元建构的网络虚拟场域当中,能否清晰洞察网络新媒体自我运行的内在传播规律和特点,把握媒介演化的技术逻辑和价值指涉,积极顺应网络媒介传播的大趋势,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和动员功能,并有效规避网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积极寻求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共识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尝试以下路径积极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强化网络媒介传播的秩序规范性,提升大学生主体辨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能力。 网络是一个多维的世界,各种文化理念、意识形态、价值宣扬、基本准则、道德要义等相互交媾,没有一定生活阅历和价值定力的人往往在网络空间容易被他人的言论和思想左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媒介用户的一个长期稳定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年轻时尚、观念前沿、开放多元,但是,囿于多方实践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也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主要利用和煽动的对象。由于网络媒介平台是一个崇尚平等、互助、多元的价值载体,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化“灌输”、“说教”、“干预”等手段和形式极易遭致反感和厌恶,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也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前提下进行“引导式教育”、“帮助式教育”、“菜单服务式教育”。特别是面对网络发展引发的伦理秩序和社会道德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应不断强化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理性教育。要将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德育引入高校课堂,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增进法制观念、培育网络公民意识,自觉抵制丑恶、虚假、反动性言论,强化对虚假信息和反动性信息的辨识力和免疫力。此外,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还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对网络陷阱、网络诈骗、网络煽动等危害网络公共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的识别力,使大学生在掌握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自觉维护网络公共秩序和个人合法权益。

(二)突出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作用,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题的鲜明性。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教育和宣传的预期效果,就必须明确核心思想、确定导向原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设定作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指导和支配着整个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全过程,影响着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的效果。只有科学高效合理地设定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目标,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的科学化。网络数字化时代,主题性“议程设置”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趋于个体化和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审查和信息“把关人”的缺失,导致网络议程设置更加低俗化、市场化、商业化。真正意义上的“议程设置功能”能够“使媒介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7](P246)但是,从当前现实来看,网络时代下的低端化议程设置和商业化市场模式,使得各种价值观、社会思潮、反动化言论相互交汇,各种非主流、边缘化、反经典、后现代的思想言论占据各大网站头版头条。网络一方面带来了言论的自由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另一方面,网络个体化和差异化“议程设置”也使得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标、议程和导向作用正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挥主流经典网站、网络论坛、BBS社区、网络博客、网络微博、移动手机网络等多样化平台的议程设置和导向作用,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和增进党和国家的利益,积极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扩大宣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红色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等,积极引导舆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将网络社区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育的理论新平台。

(三)加强主题主流经典网站建设, 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阵地支持。网络时代下的舆论引导和阵地建设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网络媒介传播的内在特点及规律,强化网络技术研发、网站升级、网站主题更新的频率,积极开发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软件和综合教育体系模块,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理论阵地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例如,可以定期发送网络电子邮件报,开发手机红色短信定制服务,及时更新和传递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色理论。此外,还应整体提升主题性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的建设,通过创新栏目设置,及时更新内容,打造集思想性、深度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网站的建设,不断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当前,强化主流经典网站建设可以围绕以下“三性”进行创新。第一, 增进主题宣传网站内容的创新性。主题教育网站要紧密结合大众的需要, 与时俱进, 加强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 不断创新网站内容, 充实资源。第二, 增强主题宣传网站设计的独特性, 主题教育网站要区别于其他各类网站, 在设计风格上下工夫, 使其鲜明的思想性融入到网站设计中, 体现在网站设计上。第三, 增强宣传主题网站功能的多样性, 积极采用新技术, 不断拓展网络的各项功能, 方便大众浏览、使用, 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4]。

(四)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多重交互性作用,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时效性。众所周知,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教育工程体系,它涉及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教育、课程评估等多个子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与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客体以及教育的研究者、管理者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过多注重主观化教育,而忽视差异化和多元化教育,导致教育本身出现割裂性、沟通的阻滞性,有的教育客体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事实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面对广大学生进行普及化和简单化的传播过程,只有充分确保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平等式互动交流,广大学生才会在对话、协商、意愿尊重的基础上达成思想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和表达,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志趣和差异化需求,要不断整合教育信息资源,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及时根据学生个体的知识需求进行教育目标的确立和调整。与此同时,要积极利用网络载体,借助网络博客、网络微博、网络飞信、微信、移动网络等进行马克思主义最新前沿理论的互动传播,要积极吸收和采纳建设性意见,完善管理和互动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五)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技术进行传播的把关和运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由于网络技术更新和升级速率较快,如果缺乏专业的技术素养和基本的网络知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和工作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事实上,由于许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新媒体技术素养以及必需的网络知识技能和传播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导向性下降[6]。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掌握必备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无论是从言论的技术后台“把关”,还是从传播的受众效果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网络载体的应用让传统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先入为主”式转为“平等互动”式,网络的桥梁性作用使得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真正实现实时互动。因此,高校教育者要熟练掌握网络媒介应用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自身优势,不断转变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逻辑,真正意义上推进高校走向和谐、包容、开放、多元。与此同时,要积极利用网络加快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要不断强化经典主题,创意教育内涵,突出理论特色,通过图文并茂、影音再现等形式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整体化、立体化和多元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明霞.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解读[J].浙江学刊,2011,(1).

[2][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王 玲.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