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6 10:32:59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1

因此,要让阅读教育回归其本位,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阅读教学。把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要求逐项落实到位。

至于在阅读与感受的基础上,能否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能否进一步学会作者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段。学习文学作品,只要求学生理解他们现在能理解的东西,理解的东西不能马上表达出来,也是很正常的。学生的学习,是为他们的整个人生做准备,不需要也不可能现在都表达出来。他们现在的感受即使很朦胧,随着人生体验的丰富,将来逐渐会变得清晰起来。学生一旦有了触发点,你要他不表达也不可能。语文可能上到这种程度,就是成功了。

所以,阅读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能体现出来的,他会随着学生阅读的增加、人生阅历的丰富在适当的时候凸现出来。

2.大胆革新,把新大纲对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吕叔湘先生曾将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少、慢、差、费”,即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作为一名学生,在12年的语文学习后,仍不能自主选择阅读,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达不到一定的阅读数目和积累,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而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无疑对阅读教学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此次大纲修订,把多读提到重要位置,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

然而,仅仅靠课本及课堂上的阅读就想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不现实的。为了加强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背诵篇数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如《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了要重视阅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语文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课内与课外的阅读统一了起来,不再把阅读范围缩小在课本所局限的文章内。然而这些课内外的阅读任务与目标又非仅仅几堂语文课所能完成的,这就为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不仅阅读教学上的理念要更新,方法与手段也要相应的调整。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2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阅读的过程相对于初中学生的心智来说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而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根本。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呢?首先,教师要注重阅读形式的多样性。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在众多的阅读形式中,教师(或者录音)范读对激发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范读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阅读形式,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阅读中体验乐趣。如配乐朗读、看图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朗读比赛等。这样,美的声音、美的画面、美的形象与美的创造完美地结合起来,强烈地激发学生个体的阅读欲望,同时带给他们深刻的情感体验。其次,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体验,形成多维度的正确的评价体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情感差异,所以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评价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实际上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为本的课程观。这样会严重的挫伤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要努力营造出阅读氛围,搭建展示平台。初中学生也较为活泼好动的,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和参与的欲望,总想在群体中表现自己突出自己,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到阅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能深嵌入浓郁的阅读氛围中,用环境感染他们,使其阅读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主的阅读欲望。通过这些教师才能很好的激发、保护、维持学生阅读兴趣,才有可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的进行。

二、教师在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事物发展规律的作用

教学活动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能无视学生的认识规律,更不能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所以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生认知能力较低,教师开展自主性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这点必须做好以下两点:首先,对学生的阅读文本的梯度要有很准确的把握。文本的内容、结构、思想、篇幅等要控制在初中生合理的认知能力内,既不能太过于简单也不能太复杂,否则学生的自主性变失去了开展的空间,也就会失去了自主性阅读的意义了。其次,教师在开展自主性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要认识这是一项长期的能力培养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于公开测评效果,不能急于改变教学方式,不能急于更改文本性质。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和学生共同探索出符合本班级,本校特色的,因(班)校制宜一套体系。再次,教师在自主性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个体的差异性会在自主性阅读教学中更加明显的凸现出来,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影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热情。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均衡发展的,教师在自主性阅读教学中要能容忍、接受个体间的较大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加以不同的引导方法,不要一味的追求片面或一时的成绩的高低,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纵向的比较,及时的纠正由于自主性的开展而带来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整个的自主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很好的把握住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全体,从过程到结果等方面发展的规律性,科学合理开展自主性阅读教学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小学语文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本文以当前小学阅读教学探索的三种路向为基础,对三种路向给小学阅读教学带来的启示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种路向

1.1传统路向:评点与感悟路向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授课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路向就是评点与感悟。教师首先会引发学生发现阅读的动机,联系实际的生活,表达自己感悟到的真实情感,然后,教师以提问等方式对文章中重点的内容进行一个理解和掌握,之后就是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体会,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进行汇报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内容,让教师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更好的指导。

1.2技术路向:策略与引导路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技术路向,也就是策略与引导路向。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相关内容运用猜测等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进而让学生更好的参加到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相关的策略性引导进行自主学习,掌握阅读文章的重点,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率和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1.3展示路向:汇报与表演路向

汇报与表演路向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新颖的路向,其主要的内容为在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汇报或者是自我表演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向适用于神话故事、诗歌以及散文等阅读文章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将阅读文章改变成相关的音乐剧或者是诗歌朗诵等方面的材料,让学生用表演的方法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演绎。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和透彻,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2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以上的三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向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风格,从不同的侧面对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三种不同课型路向进行充分的展示,可谓是各有千秋。但是其中也有着自己的不足,这为教学工作者更好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较为有意义的启示。

2.1重视教学经验与方法的结合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的观念,充分的认识到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将教学经验与新型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新型的教学手段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让这两者在小W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均有体现,更好的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的理解和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对《不用谢,爸爸》这篇阅读文章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经验与方法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先进行教学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概括出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带着丰富的感彩来阅读人物的对话,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事情经过中未清楚描写的“爱因斯坦为什么吧眼镜弄掉了以及他为什么没有找到?”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将教学经验与良好的方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更好学习和发展。

2.2重视表演与展示的教学意义

说起课堂表演与展示大多数人会感觉这是做作、虚假的,但是随着对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工作者逐渐的认识到课程本身就是一种表演。但是这一表演形式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的内容,将枯燥的课本知识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均有更好的一个提升和发展。这样可以避免阅读教学方法的单调性和枯燥性,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蓝裙的故事》这一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对表演与展示的重要意义进行重视。首先教师先明确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小组的方式表演或者展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其知道要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去影响其他人。这样教学方式的运用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好的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其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2.3重视现代化阅读策略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学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完成阅读的任务,提高教学的有效率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掌握能力,进而让学生具有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重视现代化阅读策略的运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然趋势。

如,教师在讲解《一串快乐的音符》这一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现代化阅读策略。首先教师通过题目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的猜测“这群快乐的音符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写下来并分享,之后对故事的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构思,让学生感觉谁想的更加有道理,之后学生在教室的带领下对原文进行阅读,与自己的猜想进行一个对比,并让学生说出文章带给他的整体感受。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充分的运用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好奇心,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阅读、理解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教师在实施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其基本的路向,并从中找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总结出一套符合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需要的方法,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4

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地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合作解决问题。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会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体协作的能力。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也大大增加了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时,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将来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亲。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2.交还自主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时空。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5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目前,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为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使小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要求教师能在原有教学体系上,总结更多的教学经验,针对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路向

1.评论感悟教学的传统路向

传统的评论感悟教学是指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再对相关阅读做出评论和一定程度的讲解。这种学习方式在现今阅读教学中被普遍运用,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的点评来观察他们的学习程度,还可以使学生增强审美赏析能力。比如,在学习古诗《春晓》时,让学生找出诗句中押韵的字词,联系生活,在脑海勾画诗句描述的场景,接着进行评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像诗句中描述的那样?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诗词富有什么的情感,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都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感悟。

2.策略引导的技术路向

策略引导的技术路向是一种比较创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整理,再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技巧和策略进行阅读教学。在这种阅读教学路向下,教师可以利用策略引导,使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引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系统的阅读学习。比如,在教学经典课文《凡卡》的时候,询问学生是否饿过肚子,和爷爷的感情怎么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汇报表演型的展示路向

汇报表演型路向主要指学生在阅读学习课文时,运用自我表演以及自我汇报的形式进行学习,通常在学习散文、诗歌和神话故事的情况下使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一些改编,可以是音乐剧或者诗歌朗诵之类,再举行班级课堂活动,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想法去表现、演绎课文,这样会使语文知识在学生脑海里有更深层次的印象。比如,在教学课文《九寨沟》的时候,教师可以模拟文中的旅游活动,让学生自己充当导游和旅游团员,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将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致用PPT的样式播放出来,“导游”在一边解说,“团员”还可以临时提些问题让“导游”回答。这类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教学路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启示

1.应重视传统经验的继承与转化

有些时候,由于过度追求现代化和科学化教学,使部分教师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存在偏见,误以为这些传统教学是无理论、无规律的,同时抛弃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批注评点”和“涵咏体会”这类较为基础实用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以为这类教学方法是笼统的、不确定的,但其实不然,这类方法很好地体现了虚实相生、对立统一这类思维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颇为重要。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不要一味地追求时髦,追求教学现代科技化,应当重视传统教学经验的继承和转化,使之成为教师独特的教学手段。如此,才有助于将传统经验和新型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进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合理运用新型教学设备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技水平日渐提高,很多学校也引进了新型的教学设备,以帮助教师教学。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将音响、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合理安排进教学活动。相反,若是教师在安排教学时,未能将现代化教学设备安排进去,便很有可能降低教学效果。比如说,在上述例子中,若是没有投影仪将九寨沟的景色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他们对于书中所描写的景色就只能靠想象,趋于抽象化,无法具体化,使学生对课文没有深入的了解。

3.重视运用现代阅读策略,合理安排教学

有很多人以为,小学生语文阅读只需要让他们对阅读感兴趣,让他们沉浸在阅读中便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但实际上来说,对于大多数小学生,需要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指引他们合理地使用策略,才有助于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成为一个有能力的读者。

同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阅读时是否进行了有策略的阅读,在阅读后是否从中学到了知识。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合理安排教学,以保证每个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可以获得知识,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赏析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6

阅读是人理解世界、他人和自我的主要途径,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学习活动。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两个头脑的理智的转换,两颗心灵的情感交流。读者从中汲取了读物所负载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古今中外人类的文化滋养。阅读是读者的实践活动,不经过阅读实践,既不会长精神,也不会增智慧。只有学生自己亲身实践阅读,他们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建构精神,体验审美,发展智力,习得技能。所以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发现问题,感知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有充分的阅读时间,自主的阅读期待,自由的阅读联想,自动的阅读质疑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和体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就是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把阅读、质疑、研讨、解惑的机会留给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先读后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感知文本。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采用个人喜欢的方式去读,可以默读,小声读,两人一组轮换读),然后启发学生讲讲文中的“爸爸”触动自己心灵的事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三步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感悟文体的能力,更使他们养成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好习惯。宋代学者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一点,对于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

二、品味欣赏,读中有悟

品味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为把握作品内容领悟作者意蕴所进行的一种“批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作品意蕴等都值得学生品味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学作品,从文学话语层面向文学意蕴层面发展,这是文章结构的纵深层次。如诵读《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首先,引导学生诵读,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内容,但如果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就谈不上领悟这首诗的内涵。第二,启发学生从创作方法和思想意蕴方面思考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学生反复阅读、品味欣赏、热烈讨论之后,教师总结: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以平淡、自然著称,给人以自然天成之感,但又是一首非常精妙的好诗:诗歌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点带面,通过李龟年个人命运之悲(由红极一时到流落江南),反映了唐王朝国家命运之衰(由盛而衰),联系杜甫的一生及其他诗句,学生无不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匠心独运的创作风格。

三、激发想象,理解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培养想象力入手。语文教学中常常要借助想象,再现诗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使人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通过提问、设疑、情景再现等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四、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孕育着语文,生活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在其他文学作品中鉴赏学习,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谈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书。”显然,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强调学生多读书,每学期我都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三篇名著,要求做好阅读笔记。每月推荐一本好书,由学生把自己喜欢读的书推荐给大家。其次,根据课文所学给学生印发阅读资料。如学习《观舞记》后阅读《天鹅》,学习现代诗就拓展阅读更多现代诗的代表作品,学习议论文就给出更多典范的议论文,学习宋词就介绍词的流派和代表词作。第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实践证明,积极有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阅读,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内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只有这样,阅读才会成为人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生命的阅读。

参考文献:

[1]语文学科教育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7

这几年来,语文教改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对高中语文阅读方法不少教师也探索过不少阅读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作为语文教育主渠道的课堂学习,如何走出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创建一个适宜语文课堂学习的情境,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多方面指导学生阅读

语文阅读,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生阅读,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相关课题,进行较深入的阅读。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课堂学习,就加强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深入多了。

1.学习过程探究化。通过设置综合化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经由探究化之路。如理解《药》这篇小说,设置“探究《药》的人物命名”这一问题,就能引领学生去列出课文所有的人名并思考其内涵:主人公为何姓“华”与“夏”?名字中的“栓”与“瑜”有何意味?……而通常的阅读教学是把它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的。

2.练习问题课题化。这是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即将课后的练习题转换成研究性问题。如《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一般的阅读教学是由教师介绍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学生总结出“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厢宓乃枷敫星椋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是,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些资料,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

3.文本阅读比较化。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开阔视野。如同是爱情诗,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与舒婷的《致橡树》就不一样;同是小说中的母亲形象,鲁迅的《药》、高尔基的《母亲》、叶圣陶的《夜》也因社会背景和作者思想倾向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4.知识梳理规律化。对语文知识的梳理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记忆的过程,也是学生研究学习的过程。对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找出中国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二、把握特性,注意策略

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阅读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教师在把握这些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1.生活性与活动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接壤,并为学生创设一些真实的活动场景,让他们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真正的等同起来。

2.主体性与合作性。阅读教学学习方式的引进要求学校、教师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主体,拓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同时,它又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间友好相处,资料共享,方法互用,智慧互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学习的基础上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民主性与激励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应致力于增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真正营造一种平等的、互相促进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阅读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在阅读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与所取得的成果,并及时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纠正,多承认、多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始终尝到主动阅读的甜头。

三、加强学习,转换角色

在阅读教学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改变了教师过去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理能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等。

语文阅读教学虽然只是建立在讲授式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性教学模式,但它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将会使得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学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8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8-01

1.小学语文阅读合作教学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以老师的"灌输式"讲解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跟随老师的节奏来进行对文章的学习。学生自己对文章理解不是很透彻,加上小学生贪玩多动,而小学阅读理解学习往往又比较麻烦。只有学生真正主动地去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使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内容印象深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大胆地去分析语文阅读内容,在让学生深入思考的同时又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

2.小学语文阅读合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会经常提问引导同学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自己思考出的问题可能会很片面,但是如果利用好语文阅读合作模式,学生之间相互结组,相互合作一起讨论问题,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全面的问题。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补充对问题的看法一起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此时就体现出合作精神。通过阅读合作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小学语文阅读合作教学的有效组织方法

首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一般以4 至6 个人左右为一组,组成合作小组的方法一般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合或者由老师主动进行分组。选择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合进行分组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性较差的学生组合困难的现象。而由老师主动进行分组,就常常会出现教师制定学习成绩好或者学生干部作为小组组长的角色,这样对学生的自主性及主动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通常我的做法是先对组长的意义及责任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后自荐组长,再由当选组长的同学去选择团队中所需的组员,与此同时,其他学生也可以选择去到自己所喜欢的组长那一组。选择组长是,要注意先提醒学生选择的关键是要关注其能力及责任心,而自己与其非关系的好坏。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是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的。第一,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挑选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及开发性的,学生可能一时间无法立刻解决,但是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及经验来开始对其探讨;第二,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仔细的钻研,精心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将合作互助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合作是必须要进行交流沟通的,沟通也要讲究方法,要教会学生交流及倾听他人的意见,不可争抢着各抒己见,要进行有秩序的交流。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相互鼓励,这样能让学生充分地肯定其他学生发言的优点,同时又能提出中肯的建议,使学生能够真诚地去相信别人,与别人互相欣赏,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和谐、宽松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进行。

4.将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到阅读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设定课堂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并在课堂上清晰地提出次阅读训练的目标,让学生朝着目标的方向去进行探讨,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去分配每个成员的角色、任务,让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进行思考解疑,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其次,在知道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增强其质疑求异的信心,营造这种求异问难的氛围,传授质疑的方法,使学生敢于问,善于问,并将这种质疑的精神扩散到其他的课外阅读中。在过独立思考以后,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并在理解之后提出问题,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给予了学生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小组内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重要的过程,要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心中的疑虑,共同地商讨、解决。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来说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教学方法,这种通过合理的分组、组长的选拔、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的一种阅读教学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这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动机的同时,满足他们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获得的成就感,与此同时还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主动的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9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99-01

1 引言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可能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也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该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阵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接下来将结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真正让小学生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跃性和教学质量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至于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生硬化,比较死板,缺少灵活度。课前,不少教师都是非常认真地备课,用心设计教案。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教案以外的问题,无法按照业已设计好的教案来上课。这个时候教师则显得手足无措,于是不管课堂的实际情况,只会赶进度,把教案在课堂一读就完事了。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有点照本宣科的意味,不以小学生为本,不以实际情况为依归,脱离实际,自然不受小学生欢迎,小学生的活跃度自然不够,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第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小学生的角色定位含糊,教学质量不高。有一些教师为了改变沉闷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把封闭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向开放式,简单地认为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由学习。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仿佛由“满堂灌”变成“满堂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教师的步步为营的教学模式,变成任由小学生自由放羊的教学无纪律状态。这种现象说明了,教师和小学生的角色定位还是缺少明确性,有点含糊不清,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地位是什么?小学生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的导向作用如何发挥呢?

面对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单方面地责怪小学生,而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驾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3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3.1进行自主阅读教学,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自主选择沟通方式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形式的阅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急切地希望和他人进行交流,来分享他们自身的阅读感悟。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小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就应该尽量不要仅仅进行单一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应该让小学生自己自主决定沟通的对象以及方式,让他们既能够自由地和教师进行沟通,又能够自由地和同学进行沟通,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画图等各种方式进行沟通。

例如,在进行《詹天佑》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且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一段来细细地品读,同时,采用一种他们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教师以及全班同学。一些小学生对“克服自然困难”这一段非常感兴趣,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小学生喜爱“中部凿井和两端同时凿进”这一段,可以选择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小学生则非常欣赏“詹天佑勇于接受任务”这段内容,可以通过介绍资料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

3.2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审美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优、感情丰沛的美文,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这些课文以及讲授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音乐伴奏、美术图片、音像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带动学生细细品味,感受文章当中蕴藏的优美意境。这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简单的文本阅读,而是一种人生体悟、生活情感的阅读,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感受美,长此下去,小学生必然会提高语文阅读兴趣。

3.3打造课外阅读文化,开展课外读书活动

课外阅读的广阔视野能够让小学生对各学科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在课外书中得到印证和补充,使小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和吸收知识。因此,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可以利用教室的墙面进行设计和创意,把古今中外一些名人贤人爱书、迷书、痴书的事迹和感想择要张贴其上,用以标示和激励所有小学生想读、乐读、常读,也可把身边耳闻目睹的“读书”的事迹和感言贴上墙感召小学生。

为使小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相关阅读方法指导,如教会小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书;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上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泛读、精读、速读等常用阅读方法的训练与指导;注意让小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提高小学生的感悟能力与联想想象能力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希望能够通过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激发起小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树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3).

[2]逯宝和,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 2011,(09).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10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62-01

体验式阅读教学立足于学生综合语文能力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旨在综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审美价值、情感态度,来感悟文章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和理性认知。体验式阅读完全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理解以及感悟,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作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多为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去学习文章。相比而言,体验式阅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性认知,使文章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极大增强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情感体验的能力。比起其他科目,语文更为感性,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感悟去体会。体验式阅读很大程度上突出“自我”的体验以及领悟,不断提高其感知、感悟、创新等能力。

(2)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构建良性师生关系。体验式阅读,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问答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共同体验和学习文章内容,在此过程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的掌舵者。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阅读,还能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3)提高学生阅读技能,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语文阅读都有其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但是学生若只按教师课堂所讲的提示去完成文本的阅读理解,一旦离开老师,就难以阅读了,这也是为何很多学生语文阅读总拿不到高分的原因。体验式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经过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来掌握和运用阅读方法与技巧,直至扎根于脑海。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把教师的“讲”变为“导”,把学生的“听”变为“思”,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1)情感朗读。任何作品都是带有情感色彩的,丰富的情感信息、思想意境很多时候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体验式阅读就包括利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来唤起读者记忆里相似的经历或是经验,来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进一步地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态度。朗读时,学生通过脑、眼、口多种器官的直接感悟,以及表面文字的视觉感知,还有朗读声音的结合,就能更有效地把握课文意境。例如,朗读的《沁园春・雪》,若仅是一般朗读,就体会不到诗的意蕴,若朗读得高亢激昂,眼前就会出现那北国辽阔壮美的雪景了。学生富有情感的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更能透过一字一句的朗读,将文章内涵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感悟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此同时能提升自己的语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渐渐地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有了,语文教学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2)斟字酌句,结合语境体验。字构成了词,词组成句,句构成段落,段落整合成文章,所以很多时候,要对文本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就要追朔到对字、词的理解。例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字将分别时的悲伤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钩”字不仅勾勒了月形,表示时令,也表现了此时词人的离愁别恨,就像那如钩的残月,不圆满。这些关键词往往集中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注意提醒学生对关键词的品味。阅读教学中,字、词可看作细节,若从整体上看文章,则不能不谈语境。阅读时,不可把文章切开看,孤立去分析,而应分析每段语境,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体验式阅读要求用心体验语境内容,提高自己“悟”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3)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式阅读不仅体现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要知道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新课程中,每篇教材其实都与现实生活有很多的联系,有的课文甚至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父亲的背影表现父爱,也表达我对父亲的爱意,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父亲的背影:煮饭的背影、工作的背影、接送我上下学的背影等等。当学生真正去留意现实中父亲的背影,也就会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什么。所以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充分地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通过合适的情境将日常情境转化为语文教学内容,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还能让语文活起来,能够被学生所感知,发挥其学科特有的人文属性,而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机械。语言教学要做到从室内到室外,体验多变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总之,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也要加以改进,这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地加强交流,不断地提高教研水平,使得体验式阅读教学更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莫彩云.解析初中语文的体验式阅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例11

一、通过朗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朗读的训练。用多形式、多样性的朗读代替单一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分角色读、自由读、速读等都是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他指出,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朗读是现代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功夫,也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语言艺术。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发挥其知识的重组和运用。

有声朗读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加入听力,反馈给大脑,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及时改正。有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或大声或婉约或细腻。有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寻自我,不同性格的学生有其不同的看法,从而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了解。当然有声朗读也能让教师检测学生对文章和对生词生字的掌握程度。一般学生在朗读时,遇到生词生字会表现处降低声音或者乱读的情况。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采取着重解释或者举例说明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不同的朗读方式有他特有的好处和功效,例如范读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必对不懂得地方加以深究,让学生能多了解一些知识,多阅读些书籍报纸等;学生的分角色读是让多个学生参与朗读的方法,能让他们体会到人物特有的语气和心理思想;自由读是放松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参悟,记忆更能为深刻。

当然朗读并不是一味去读,有些学生对教师所说的朗读没有理解,以为朗读就是把文章读完,所以连字词都读出来。这样就没有起到阅读的作用,只能说是死读。要掌握阅读的技巧性,朗读者应该正确处理语句的断和连,轻和重,扬和抑。准确掌握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对有声语言的设计和处理,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阅读可提升学生情商、可塑造内在价值观。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首先,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这个文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如果不好理解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表演的方式去读,这样学生既读懂了文章的意思,也激发了对文章的兴趣。投其所好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能使学生不会放弃或者厌恶阅读。

其次,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大声朗读、不发出声音的默读、提高阅读效率的略读和用最短时间掌握最多信息的速读。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如反复读书法:好书不厌百回读;标记读书法:标记精读,加深印象;背诵读书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感觉式读法:让学生用“心”投入阅读;想象式读法:提升学生的想像力;推测式读法:锻炼学生的思考力;批判式读法:书不可尽信。

最后,就是让学生自己建立自己的阅读模式,了解自己,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适合自己,并针对这些方法运用它。教师在生活中给学生多寻找些阅读素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如超越时间与地域的经典与名著、让学生成长的书、开启心灵之门的童话书、培养学生博学多才的历史书籍、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探索故事、激发想像力的科幻故事,等等。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需要培养的,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培养好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好好阅读。并且与父母合作,父母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平时要做好学生的阅读榜样。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时要注意:

首先读书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

其次,读书要专心致志,使用工具书和资料来帮助阅读。

再次,注重学生的读书姿势,让学生爱护图书。

最后,家庭每日持续阅读,为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定期做读档笔记。

四、引导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