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6 10:33:29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1

十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以来,社会各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各界普遍认为“三个倡导”的十二个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对这种解读提出不同看法。要处理好十报告中提及的众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十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提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学者和大部分新闻媒体认为十报告中“三个倡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表述。但从语法上看,“三个倡导”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能是并列关系,即“三个倡导”中的这十二个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并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他内涵。“三个倡导”中的这十二个价值理念中没有一个能够反映出社会主义的特质,它们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理念,反而,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没有一个价值观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属性是说不过去的。有人认为十报告这段话明确把民主、自由、法治、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写入了报告之中,为围绕“普世价值”的争论划上了句号,这种解读也值得商榷。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对这些价值有自己定义和理论,在与西方长期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争论的焦点不是要不要这些价值,而是这些价值的具体内容,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安排使谁最终实现这些价值,谁最终无法实现这些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不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何种解读,“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一起进入十报告的事实,给理论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如何处理众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所谓的价值体系就是在对各种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澄清的基础上,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以用价值观来指导实践和规范行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纳入的价值观越多,价值体系的构建将越困难,这是十后理论界需要解决的难题。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所有这些价值观都得到维护,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些价值观之间会相互冲突,必须有所取舍。在两种或多种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优先次序是什么和依据什么规则来进行取舍等问题就至关重要,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研究和明确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在的伦理取向来解决,搭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转向

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伦理取向经历了从信念伦理转向责任伦理的过程。

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从行为主体角度看,有伦理意义的行动都可以被归属到两种准则中的某一个之下,分别被称为信念伦理(也被译为心志伦理、意图伦理等)和责任伦理。这两种伦理类型首先由韦伯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这篇演讲中明确加以阐述,所谓的信念伦理是指行动者为了实现某种“神圣”的终极目标而不管其行动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行动者在面对短期出现的“恶果”或者他人的质疑时会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而在整个世界、在于其他人的愚昧、甚至在于创造出这帮与人的上帝的意志”①,与此相对照,按照责任伦理行动的人会把平常人的缺陷列入考虑,愿意承担行为的后果,并在决策时就综合考虑所有可预见的后果。

两种伦理取向各有其优缺点,遵循信念伦理行事的人一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所有的行动中都明确地体现其价值观,言行一致,往往被看成道德高尚的人,占据道德高地,拥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能够起到精神领袖的作用。但其必须面对一个挑战,那就是意图和最终结果的不匹配。好的意图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这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②这种不匹配可能是暂时的挫折,也可能是其所信奉的价值观本身有问题,或者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而信念伦理要求人们坚持努力,而坚持的结果可能是美好理想的实现,也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最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转变。从整体上讲,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按照信念伦理行事的理想主义者③,对理想的坚持取得过辉煌成功,也得到过令人沮丧的失败。在沉痛教训面前,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共产党逐步趋向按照责任伦理行事,从而走向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历史进程。执政伦理的转变使得中国共产党更加灵活务实,领导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中国也变成一个更加多元、更具包容性的社会。但其负面后果也日益显现:党的道德形象日益模糊,意识形态作用弱化、话语权丢失、社会上各种学说盛行、党的政治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整个社会包括很多党员价值观混乱、道德滑坡等等。这些问题威胁到中国共产党贯彻自身意图的能力,威胁到国家稳定和发展大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成就、问题与责任伦理的优点、缺陷之间的高度同构揭示了这些问题与党的执政伦理取向有着直接的联系。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反思

正是意识到道德价值领域问题的严重性,从200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不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吸纳和提炼一些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价值观,希望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重建社会的道德体系。但社会舆论的焦点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中共党员身上,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努力弥补责任伦理取向的负面后果,重建自身的道德形象,才能要求和引导社会解决道德问题。

清晰论述自身执政伦理取向。要重建道德形象,首先要向全社会清晰地传递自身的执政伦理。我国近年来在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也处于不利地位,西方向我们推销价值观的同时,都辅以信念伦理的传播。以民主为例,西方在向全世界进行“民主”外交时,要求各个国家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并宣称只要实行了彻底的民主,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甚至可以快速达到西方的生活水平。

而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不可能把责任推到这些因素上。中国共产党要保证整个国家的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平衡各方利益,尊重不同的价值诉求,向全体人民负责,因此必然要按照责任伦理的要求行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在某些时候为了某个目的打破某些道德规范。中国共产党应该清晰地说明自身的执政伦理,通过自身执政成果,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来反击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势。

引入规则伦理弥补责任伦理的不足。责任伦理仅仅是一种处理各种价值诉求的方法、一种伦理观,在实际决策中,什么样的预期后果可以容许人打破什么样的道德要求是不清晰的。这种模糊状态不但使责任伦理的论说能力先天受限、阻碍政治人物和社会公众的沟通,而且会对部分政治参与者本身造成困扰,甚至最终导致部分政治参与者逐步失去对道德规范的敬畏,堕入彻底的道德虚无主义,为徇私和贪腐留下空间。

对此,有学者提议中国共产党应该在责任伦理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底线的伦理规范④,即设定一些在常规情况下不能超越的“道德底线”来弥补责任伦理的不足。这些底线由社会讨论来呈现,多个“底线”将构筑一个“决策之笼”,政治行动者必须在笼内行动。这既简化了政治行动者的决策,也更容易与外界沟通。这种做法实际上把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结合起来,把各种价值观弱化为消极的规则嵌入责任伦理中,从而为责任伦理提供一定的依据,使责任伦理对各种价值观的尊重得到体现。

以上所做的种种讨论都是从行为者在决策时如何处理各种价值观的关系展开的,基本前提是行为者本身有道德自律的能力。而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外部监督是非常重要的,明确责任伦理必须辅以规则伦理,可以为外部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2

一、代表人物库珀的简介

特里・L.库珀(Terry L.Cooper)是美国著名行政伦理学专家,现为南加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民与民主价值”的专业教授。库珀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行政伦理、公民参与以及公民权利等诸多方面,《行政伦理手册》和《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是其在行政伦理学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正是这些行政伦理学著述奠定了库珀的西方行政伦理学的权威地位,使其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二、行政伦理理论的概念解析

所谓行政伦理,一般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维持行政管理活动相关各方之间合理和正当关系的原则和规范。从广义上来看,伦理问题涉及的是诸如善、正确和应该这样的概念,古往今来,不乏就根本的世界观乃至生活本身的意义进行的伦理思考。

但相比之下,库珀的行政管理理论更倾向于从行政管理实践的角度来探讨行政伦理问题,他所关注的是可能正在发生的行为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在他看来,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就要处理冲突、紧张关系以及不确定因素和危险。当行政人员在消除具体伦理困境过程界定自己责任的界限和内容时,他们便是在为自己创造一种“伦理身份”,在塑造品性。如果我们意识到灵活处理伦理问题的技巧的重要性,我们就能够学会和培养这样的技巧。他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伦理问题的处理看做是在时间和信息约束的范围内为我们所面临的具体情境设计最佳行动步骤的一种过程。

三、行政伦理学的四个思考层次

从上文的简单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库珀的行政伦理思想具有极强的实用主义色彩。行政伦理学要关注“可能正在发生的行为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就要处理冲突、紧张关系,以及不确定的因素和危险”。掌握必要的思考伦理问题的技能,并围绕责任的实现进行有效决策成为公共行政人员不可推卸的一项任务。库珀把人们进行伦理思考的方式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其一,情感表达层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针对某个事件或者问题,来发表自己的感想,例如我们看到地震的新闻,我们会为在灾区生活的群众们惋惜和痛心,我们买到了假的用品或者事物的时候,我们会感叹:“真是没有良心的卖家,我以后再也不会购买他们公司的东西了!”诸如此,这些有感而发并不假思索的情绪就是我们价值判断的最初形式――情感判断。

其二,道德规则层次。在做出情感判断之后,人们可能会对此做出行动对策或者思考行为对策所能造成的后果。在这一层次中,人们往往会根据一些日常生活规则、谚语和习俗来指导行为对策。例如“孔融让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和万事兴”等。

其三,伦理准则分析层次。当人们利用所有可用的道德规则仍然无法作出决策,或者作出的决策无法有效解决实际伦理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对伦理规则进行基本的再思考。伦理准则明确地将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与道德规则相比它更加具体化、明确化。

其四,后伦理层次。这个阶段指的主要是对问题和行为的反思,他是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会问“我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范”等诸如此类问题。但通常来说,大部分的问题都会在二、三两个层次得以解决,对我们的行政人员来说,也很少会抽象到第四个层次,这样一种带有哲学思考性质的问题。

四、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

毫无疑问,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是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它包括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两个方面。

(一)客观责任。客观责任与外部强加的事物有关,它源于法律、组织机构以及社会对行政人员的角色期待。在库珀的行政伦理理论体系中,客观责任被表述为职责与义务两个层面。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少会区分这二者的区别,库珀认为职责主要指的是对某个人或者某个集体负责,义务则是对某一任务或某一目标负责。公共行政人员的客观责任首先,表现为他们必须对上级负责,同时也要求他们对下属的行为负责。其次,公共行政人员对政府官员负责,把他们的意志当做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加以贯彻。这些公共政策绝大多数是以立法的形式(少数以行政命令)表现出来的。最后,也是行政人员最需完成的客观责任,即公共行政人员要对公民负责,服务于公共利益。

(二)主观责任。库珀讲到主观责任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它具体表现为某种形态的价值观、态度与信念。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整个信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并且较为稳定持久。态度则是一个人对于一个问题或者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库珀指出,作为“核心”的价值观是人类主观责任的主要来源,它在人类的认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改造着人类的认知,影响着人类的情感与性格,从而最终塑造人类的行为方式。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3

一、道德问题的重大维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获得了充分的肯定,没有大的争议。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从道德的角度来评价近30年的变化时,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认为,新时期以来,尽管经济建设成就很大,但人们的道德水平却降低了;有人则主张当前道德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前进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其变动的总趋势还是向上的,出现了所谓道德“爬坡论”和“滑坡论”的争论。近几年来,这一争论虽然在伦理学界已经淡出了,但公众对当前道德生活状况的不满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一些人士在批判和忧虑,我国教授队伍的道德素质已经严重下滑,现在有些教授甚至突破了做人的底线:招生腐败,侵犯学生,习惯抄袭,学术霸权,道德沦丧,个别教授“五毒”俱全。

这表明,当前在我国社会进步和公民的道德满意度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如何认识这一反差呢?我认为,为了避免重新回到“爬坡”、“滑坡”之争,而比较客观地评价现实的道德状况以及人们的不同感受,并有效探寻加强道德建设的合理途径,人们首先有必要区分当代道德问题的两个重大维度。所谓道德问题的维度,从方法论上讲,是指人们在考察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活时,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能从传统的道德思维习惯出发,仅仅考察个人的道德行为。而区分当代道德问题的两个重大维度,则是指在考察当前的道德状况时,要从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这两个基本方面出发。即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生活状况进行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考察,就不仅需要考察个人伦理方面的问题,还必须考察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

考察当代道德生活要从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两个方面来进行是必要的。从区分近现代伦理学类型的角度来看,所谓社会伦理指对社会制度进行规范建构的社会伦理学,其旨趣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个人伦理则指对个人行为进行德性教养的个人伦理学,主要在于强调公民的义务。一般说来,在西方前资本主义时期,社会是整体性的,从而社会伦理学和个人伦理学也基本上构成一个整体。同样,我国的儒家伦理也是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的统一体。近代以来,由于公民权利本位社会的逐步建立,西方的社会伦理学和个人伦理学则开始分离。19世纪以来,这一分离的趋势更为明显,以至于不仅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分离了,甚至还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伦理学:社会伦理学和个人伦理学。这种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的分离,既是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在伦理学理论上的反映,又要求人们用新的视角去考察社会道德生活:不仅要区别道德生活中的社会和个人两个维度,而且更要处理好其所体现的权利和义务的对应关系。

按照这个思路来考察当代的道德状况,首先应该分别研究一下,这些年来,我国在制度伦理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问题?在个人德性、行为方面,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问题?这样来看,可以肯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文明建设的有序进展,先进文化体制和事业的追求,近30年来我国社会制度伦理建设的进步也是历史性的。而且,必须强调,相对于个人德性修养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进步,上述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伦理的进步,对于整个社会道德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在我国“文革”期间,尽管大多数人比较淳朴,但社会经济等最终还是临近了崩溃的边缘。而改革开放以来,即使可以认定不少人的道德素质严重下滑,但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性进步仍然是难以否认的。由此可见,区别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首先关注和提升社会制度保障公民权利的道德性,无论对于合理地评价过去的道德生活,还是加强当前的道德建设,都是重要的。

至于个人伦理,随着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历史性进步,这方面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简单地概括这一进步,可以说公民个人的道德权利意识空前觉醒,自主选择道德生活方式的行动日趋普遍。然而,这一进步也招致了一些人的批评和抱怨。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肯定,公民个人道德权利意识的觉醒,是我国道德生活的历史性进步。其次,问题在于,在权利意识觉醒的同时,公民个人的义务意识却没有及时、相应地发展起来。这也许就是当前许多人抱怨道德环境不好,但自己也不按道德规范行动的原因之一。当然,就当前出现的突出的道德生活问题而言,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改革的滞后也是重要原因。例如,许多人关注的收入分配、机构人事、政治体制、医疗体制等问题。因此,如果要有效地加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就必须围绕权利和义务这一核心关系,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同时强化公民个人的义务意识。

二、道德结构的基本要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有必要把握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所谓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是笔者提出的一个概念。笔者认为,当代开放、平等、多元社会的道德结构,应当包括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得到普遍承认的底线伦理处于基础地位,经过民主商谈而达成的共同信念处于中心地位,源远流长、开放常新的各种终极关怀则处于反思地位。正是它们之间的积极互动,形成了当代社会的合理道德结构。为了确立这三种要素之间的合理关系,社会成员在普遍地遵守底线伦理的基础上,应该努力在社会的共同信念上形成尽可能广泛的一致,并同时积极地促使各自终极关怀之间的相互激荡,以实现终极关怀对底线伦理的深层支撑和对共同信念的超越反思。

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基于当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基本特点——市场经济导致的道德生活复杂化,全球化交往导致的道德生活多元化,政治文明进步导致的道德生活自主化——设想一种能够把握这些特点的理论框架,以利于采取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所谓道德生活的复杂化,指的是不同于规范单一的传统社会,由于现代社会功能分化而导致的各子系统规范专一和耦合问题的产生,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导致前所未有的伦理问题的出现,以及相对于功能系统的生活世界规范基础问题的提出,当代社会道德生活大为复杂化了。所谓道德生活多元化,指的是不同于传统社会道德生活的封闭性和一元化,由于普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道德生活日益开放和多元化了。所谓道德生活的自主化,指的是不同于传统社会“天命”、“上帝”道德的权威性,由于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竞争性民主和“人类中心主义”道德的主导地位,当代社会道德生活大为自主化了。这种自主化的趋势集中表现为公民道德权利的扩展,个人自己选择,而不是权威指导,成为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主流。

在这方面,我国的情况当然有其特殊性。但近30年来,道德生活日趋复杂,公民的道德权利意识空前觉醒,自主选择道德生活方式的行为日趋普遍,却是显而易见的客观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就像在评价当代道德生活的状况时,要自觉地区别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这两个重大维度一样,我们在思考加强道德建设的措施时,也应该放弃传统的同质性道德层次概念,或者至少限制其使用范围,而主要采用异质性的道德结构概念。所谓同质性的道德层次概念,指人们在思考道德建设问题时,鉴于当代道德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只有先解决了基本和底线“层次”的问题,才谈得上去构筑高层次的价值和文化理想。如果说,现实主义是这种“道德层次论”的优点的话,那么其缺陷则在于忽略了当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复杂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基本特点,有一种仍然在简单性、权威性、单一性的社会框架内考虑伦理问题的倾向。由此,社会的道德建设就被归结为个人道德觉悟的层次问题。只要每个人的道德都能实现从基本层次向理想层次的提升,社会的道德建设问题就解决了。如果说,这种道德思维模式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还有一定作用,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它就不太适用了。

而异质性的道德结构概念则不同。基于当代道德生活复杂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现实,“道德结构论”承认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都有其特殊的核心价值,社会制度和个人行为各有其主导的对应价值,社会的全体成员也难以共享一种广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社会的道德建设就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同质性的层次提升,而主要是一个异质性的结构协调问题:既要坚持维系社会生存的基础道德,又要避免权威主义独断论道德给人们带来的无自主选择的困境;既要有利于人们在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共同面对有关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复杂问题,又不对个人的终极关怀提出强制性要求;既要使道德生活能宽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信仰,又能够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统一的相互协调。而不是相反,偏执一端地导致权利和义务、自由和责任、自主和权威、多元化和共同性等的失衡。为此,就有必要对当代社会道德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做出进一步的规定,并处理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所谓“底线伦理”,是指社会共同生活的最低要求和基本的个人规范体系,其功能在于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坚持维系社会生存的基础道德,其论证主体是法制机构和公众舆论,其论证形式为法律规章和风尚习惯。不同于在通常的“道德层次论”中,“底线伦理”只是一个相对于“价值理想”的低层次概念,在此它成为一个完整道德结构中的独立要素。“共同信念”则指公民在“基本价值”上的一致,是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秩序的同意,是对重大道德问题的共识。但这里的“基本价值”不是最终和最高的价值,而只是作为社会秩序基础的“次终极价值”。它的论证主体是民主商谈和伦理委员会,其论证形式为应用伦理学,在当代伦理学中占据着主导和中心地位。而“终极关怀”一般指“对于伦理的最终论证”,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各种宗教信仰以至各种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当然,在本文的范围内,终极关怀主要指个人的人生信念,其功能在于实现个人的“安身立命”及对现实的超越反思。其论证主体是哲学家和各种人文学者,其论证形式为仍然探寻“形而上学”问题的理论伦理学。

三、道德价值的核心原则

以上从区别道德问题的两个重大维度,即从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两个方面探讨了考察道德生活状况的视角,从道德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即从不同于“道德层次论”的“道德结构论”出发探讨了组织道德生活的方式;应该说,这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已经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但也不能否认,以上无论是对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的探讨,还是对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的分析,尽管也涉及到了一点它们的实质性价值,但主要还是从其形式性关系的角度着手的。虽然,在当代伦理学中,与表达和阐述实质性的价值观念相比,论证道德结构和道德程序等的形式性关系更为突出,也更为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论证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以及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的实质价值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实际上,对于健全的道德生活和完整的伦理学而言,实质性的价值论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为了比较全面地提出关于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构想,以下还有必要着重从实质价值的角度进行阐发。

在这方面,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相关论述是有启发性的。贝尔在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领域各自拥有相互矛盾的轴心原则:掌管经济的是效益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由此产生的机制断裂就形成了一百五十年来西方社会的紧张冲突”。此外,针对他所理解的这种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现象,贝尔还“首先申明立场:本人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上述贝尔对西方社会文化矛盾的分析,以及相应表达的实质性价值观念,当然也是令笔者感兴趣的,但更重要的是其对笔者所探讨的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就此而言,可以说,贝尔的理论至少可以启发人们认识到:就像社会各领域的“轴心原则”首先是特定的实质价值观念,同时又处于特定的形式结构关系之中一样,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作为道德结构的形式范畴,同时也是体现各自特殊“核心原则”的实质性范畴。而讲处理好上述维度和要素之间的关系,除了形式性的结构关系之外,还包括实质性的价值关系。因此,在论证了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形式关系之后,还必须论证其实质价值问题。

关于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的实质性价值,以上的论述实际上已经表明了笔者的看法:近现代社会伦理的核心原则是正义,其个人伦理的核心原则是义务。问题在于,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与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在道德生活中的对应关系,以及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核心价值。对此,如果可以把社会伦理对应于共同信念,把个人伦理对应于终极关怀,那么就可以初步确定它们的核心价值了:除了底线伦理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维度之外,笔者主张共同信念的核心原则是正义,终极关怀的核心原则是义务。笔者提出这一主张是基于,一种理想的社会道德生活应该是权利和义务的相辅相成。从而,如果说,底线伦理(法律规章)的核心原则是“秩序”,其功能主要是保障基本的生活秩序,共同信念(社会伦理)主要在于建构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结构,当然也要求公民养成相应的德性;那么,终极关怀(个人伦理)则应要求公民个体更多地承担起其对总体的义务,同时用超越的眼光反思当下的人类生活现实。

在提出了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的核心价值之后,这里还有必要探讨一下道德价值核心原则的论证问题。在当代社会中,如果说,经过一定的程序,底线伦理、共同信念还是可以论证的话,即人们在这两个方面达成尽可能广泛的一致,那么终极关怀则是不可论证的。说它不可论证,并不是说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即人们不可能基于一个终极的起点发挥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理论。这里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强调,在当代复杂、多元、自主的道德生活中,在当代社会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的三维道德结构中,没有任何一个主管可以规定所有人的终极关怀。适宜的做法只能是,社会把终极关怀的问题留给公民个人去决定,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促使各种终极关怀之间的相互激荡,以实现终极关怀对底线伦理的深层支撑和对共同信念的超越反思,并由此形成社会合理的道德生活。

肯定终极关怀的不可论证性,并不是说人们不可以选择特定的终极关怀,甚至不能对任何实质性的价值观念表达自己的看法。应该说,只要不固执己见和强加于人,个人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权利是存在的、合理的。例如,如果一个伦理学家认为,他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异化”、“物化”的社会,那么他就可能主张一种真正的自我实现的个人伦理学。如果另一个伦理学家认为,他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个人权利过分、自我实现无度的社会,那么他就可能主张一种以义务、奉献为主旨的个人伦理学。他们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其适宜与否,应该通过生活实践来判断。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对应于近现代主要突出公民权利的社会伦理(共同信念),笔者主张一种主要强调义务的个人伦理,也就是主张一种把公民个体小生命融入社会、世界、宇宙大生命中去的终极关怀。

对这种终极关怀的道德传统,就我们中国人而言,主要应该到中国的哲学-伦理学中去寻找。笔者认为,即使有各种争论,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仍然十分有利于公民个人培养自己的道德义务情感。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对儒家伦理的批判是必要的,但完全抛弃则是错误的。当然,儒家伦理也有其功能局限。例如,它不能满足建构现代公正社会和促进科技发展的要求。此外,作为一种个人的终极关怀选择,它也离不开与其他终极关怀选择的相互激荡。但是,人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和否定这一选择。因为,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确实具有十分利于当代公民培养义务情感的丰富内涵。为此,就实质性的价值观念而言,笔者主张在当代社会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的三维道德结构中,应该实现“秩序”、“正义”和“义务”这三个核心价值原则之间的“分离基础上的互补”。

参考文献: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不仅应用于企业的生产流通领域,也开始对企业的管理产生影响。一些旨在重新整合企业资源,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如ERP,M工S等。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在被企业广泛认可并接受的同时,也对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商业行为等诸多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对基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产生着一定的冲击。本文试图对我国企业网伦理的特点、表现形式及本质进行初步探一讨。

一、网络伦理的研究对我国企业有着贡要的意义

1、网络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新的更为复杂的表现形式。

在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如火如茶进行的时候,网络也对人类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着影响,它不但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地位,也对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为网络的出现而有着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基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价值判断效果不明显或者无效。所谓网络伦理,简单的一说,是指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往时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这种道德关系,因为受网络影响而被赋予或产生了新的内容。在网络条件下,一些传统的看似简单道德问题变得复杂。

2、网络伦理学与传统商业伦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网络伦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来的,因而具有独特性。网络伦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所涉及的主题也非常广泛,有研究深层次哲学问题的理论问题,有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有交叉问题的研究。然而,网络伦理的研究的分析框架,还是离不开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伦理学积淀,如目的伦理学和义务伦理学等。通过选择某一特定理论做为指导,可以合理的一证明该理论的道德原则要求我们做出何种决定。我们可以借用商业伦理学的传统理论来分析网络条件下的一些新的问题。

3、商业伦理以及网络伦理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今西方社会,商业伦理,特别是信息网络建设中出现的网络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一些研究组织纷纷成立,各种规模不等的学术会议依次举办。许多企业开始重新评估自身的伦理体系合理性,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员工的关系以及员工彼此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J.费里切在其《商业伦理学》中指出“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道德的行为都是商业长期成功所必须的,不道德的行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更,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些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人们在进行商业决策的同时越来越增加着伦理决策的内容。

4、我国企业重视网络伦理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的发展总是会使道德问题以新的面目出现,而法律不可能是超前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的今天,各种价值观丛生,有传统的落后的内容,也有新的先进的内容。这里,网络技术的出现,又会使一些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的商业关系,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可能因为网络的出现而呈现新的模式,要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效率,必然要建立起与我国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这时,道德问题的判断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任由不道德行为通过网络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出现的企业行为中,雨不能有效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秩序,大力重视商业伦理道德,必将对国家经济建设产生重要不利影响。

二、我国企业网络伦理问题的基本特点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希望消灭一部分不道德行为,然而对于“什么是道德的,以及什么是不道德的”的不同理解,可能会构成不同的有争议的道德问题。一般来说,管理者在进行伦理决策时,影响其伦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的,有组织的,有利益相关者的。

在网络条件下,企业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依靠信息传递地过程中的不对称性以及迟滞性所产生的信息垄断,从而产主的竞争优势,在新网络条件下可能会夫去。信息的及时性及渠道多样性,使得竞争双方必然寻求新的方式继续保持戎获取信息方面的优势,也必然会改变传统的竞争方式。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关系变得模糊,客户可能会全面参与自已所需商品的生产过程,供应商也可能通过网络控制客户(如大型超市)的库存变化,甚至会详细了解客户的资产与负债。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因为网绍的出现会出现变化,一些新的问题会区此产生。如电子监控仪与网络并用,可以使管理人员无论身在何处都可能对GJ工所做一切了如指掌。这些新问题的伦理分析可能变得复杂。另外,随着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矢系也在发生变化。

基于以上的变化,我国企业的网络伦理呈现出以下儿下特点:

(1)自主性。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与传统社会人们的商业道德总识与道德行为相比较,无论是员工个体还是企业,在通过网络进行商业产往中,将呈现出更少的依赖性,更多的自主性的特点与趋势。

(2)开放性。世界__匕不同国家,一个国家不同区域,有着不同传统文化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交易的完成。企业在与外部进行商业交往,更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由于网络可能会将不同的文化全方位展示在人们面前,传统的道德中会更多的注入开发性的内容。人们在处理商业事宜时,会更多坚持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的最高规范的内容,而更少的拘泥于社团的或微观的规范。

(3)多元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元道德受到极大的挑战。多元化道德的特点,要求企业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等方面与之相适应。

三、我国企业网络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网络伦理的基本问题。

网络道德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世界J睦话题,国外有人将网络建设中的在关问题归纳为7P问题,11Privacy,(]息私),Piracy(盗版),Pornography(色情),Pricing(价格),PoIic-ing(政策制定),Psychology(心理学),ProtectionofNetwork,(网络保护)。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网络道德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8个基本矛盾,即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网络道德与既有道德,信息内容的地域性和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信息共享与信自独用,网络开放与网络安全,网络资源的正当使用与不正当使用。

这些对网络伦理问题的归纳总结,基本上都是对网络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的整体上的把握。笔者认为,这些总结对我国企业伦理建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然而,对我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点正确甄别所遇到的伦理问题,以形成正确的伦理决策。

2、我国企业应该给予重视的几个伦理问题。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的特点,在可能遇到的各种网络伦理问题中,企业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给予足够重视。

其一为隐私权。关于隐私权的重要性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这里笔者想要指出的是,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必镇给予隐私问题足够的重视,否则必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种隐私权可能包括合作方欲来欲透明的企业信息,也可能包括管理层如何尊重员工的隐私权,类似于管理层可以在多大范围内通过网络查看员工的文件、监督员工的等,很可能还包括如何处理你采集到消费者个人信息。由于隐私权而引起的商业纠纷在不断增多,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

其二为知识产权。网络一方面为人们进行信息共享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不利。企业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核心技术机密以恰当的方式给予保护。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自己有意无意对其他企业或个人知识产权的侵犯。然而,知识产权的确定与传统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其三,网络安全。安全问题可以由外部如黑客引起,也可能由本企业员工或内部信息管理体制所引起。一般来说,不满意或恶作剧的员工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损失更大。网络安全与网络开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对矛盾体,它所引发的问题的很多。在当前,黑客引起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内部员工及内部信息管理问题所引起的信息安全问题引起重视还不够。

3、我国企业网络伦理的不道德行为的行式。

不道德行为无疑是不利于经济资源配置,传统的不道德行为在网络条件,会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常见的不道德行为有网络诈骗、偷窃及破坏活动,甚至有的企业利用网络进行不正当竞争。网络诈骗,对企业来说,轻微的有提供虚假信息给用户或者利益相关者,重则有假冒,伪造、仿造等行为。偷窃行为是指有些公司利用特有韵技术对进入其他公司的网络以窃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或者财物。这些不道德行为有的可能构成犯罪,有的则可能会扰乱正常的商业程序。

也必然也只能体现并适应这种转变。实际上,我们所谓的网络伦理也只是整个社会伦理体系的一部分,整个社会商业伦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下,从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到企业与员工之间,到员工相互之间,不论这种关系是否借助网络完成,其伦理道德必然都是被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服务。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而己。因此,我国企业网络伦理的核心不可能偏离市场经济下的商业伦理核心,也必然是信任。没有了信任,很难想象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可以借助网络来完成货品采购与供应,更难想象市场经济主体通过网络所进行的各种商业活动能平稳运行。

网络技术正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到企业的生产技术流通领域,也对企业的管理思想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企业在利用网络技术发展时,要对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道德关系即网络伦理的变化给予足够重视,注意把握网络伦理的特点及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建设和发展适合经济转型期特点的以“信任”为核心的网络伦理体系。

四、我国企业网络伦理的核心

如前所述,网络伦理是人们在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所是现出来的道德关系。因此,有必要澄青一个概念,那就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履,的确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的产生与网络技术从本质二没有必然联系。不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些人利用网络的结果,也正是我们网络伦理体系还没有健全的结果。那种把一切错误都归结到网络上的思想是错误的。

我国正处于传线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径济中以“依赖”为核心的伦理也正在向以“信任”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商业伦理体系转变。这期间,我们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

参考文献: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110-03

人伦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普遍地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在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人伦关系的认同程度,反映了该社会人伦纽带力量的强弱,人伦关系是否和谐,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该社会的道德状况和凝聚力的大小。当代大学生人伦观念的走势,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道德教育中人伦教育的缺失,现代的人伦教育既要向传统伦理文化汲取丰厚的思想资源,更要立足于现代的视角。

一、大学生人伦观念的基本走势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群体,作为新生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不仅是社会生活的风向标,而且映射了社会变迁与道德变迁中人伦纽带力量强弱的走势,折射出新旧人伦观念在他们身上的纠结,反映了社会人伦教育的基本状况。《黑龙江省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曾在黑龙江省13所大中专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在我们设计的问卷中,有11个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关涉到大学生对他们所处其中的基本人伦关系的态度,涉及大学生对家庭关系、同学关系、两性关系的看法,对未来的职业关系的心理预期、对一般性人际交往关系的道德关切等。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17-25岁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96.7%,本专科学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5,7%,硕、博研究生占总调查人数的14%,收回有效样本的主体人群是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人伦教育的基本样态,从实证的层面反映了大学生人伦观的走势。

1.人伦认同与人伦淡漠交结。在收回的有效样本中,“请问您如何看待家庭中的亲情?”73.1%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这说明家庭作为人的生活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在大学生心目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对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具有心理需要和情感上的认同。但这个问题同时有12.8%选择“由于种种原因而疏于联络”,11.6%则选择“很淡漠”,又反映出大学生亲情观念渐趋淡漠的走向。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也可以反映出这一走势,“请问您会在父母生日时问候父母吗?”选择“一直会”的占48.5%,选择“经常”的占20.1%,选择“偶尔”占28.1%,另有3.3%选择“从不”。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人伦淡漠感与血缘关系呈负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远,人伦淡漠感越强。“请问您与亲属联络是否频繁?”选择“经常走动,联系频繁”的占56.5%,选择“联系很少”有30.8%,另有10.3%选择“基本不认识”,反映出大学生对亲属关系的认同与淡漠相交结,对其疏远感与淡漠感远远高于父母。“请问您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选择“很融洽”的占49.2%,“不融洽”的占20.4%,“无所谓”的占13.6%,“因人而异”的占16.8%;反映出大学生对家庭、家族以外的人伦关系认同中的个人选择自由的增强及鲜明的个性特点。

2.维系人伦的传统力量式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人伦关系的维系既要靠具有强制性的礼法的规范,更依靠道德的调节,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儒家道德在调整人伦关系上具有了伦理法的功能。而在社会结构与社会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代社会,传统道德在调节社会伦理关系方面虽表现出巨大的历史惯性,但其对人伦关系的维系力量逐渐式微。总体上看,大学生对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请问在您看来中国传统美德对当代大学生是否还有积极影响?”认为“有很深影响”的占38.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停留在表面和口头”的占44.85%,认为“影响不大”的占15.3%,另有1.8%选择“没有影响”。传统的“孝”观念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重要规范,是“五伦”的首要要求,是一个人德性的根本,“请问您对中国传统的孝敬父母的看法如何?”选择“有积极意义,要发扬光大”的占71%,但仍有13.5%认为“不适应现代社会,过时了”,15.5%选择“说不清楚”,这说明在传统社会中无可质疑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某些松动。关于两性伦理关系,传统道德认为应该恪守贞洁观念,而在调查问卷中,选择“婚前应守贞洁”的36.4%,认为“两人如果有婚约,可以发生性关系”占17.5%,认为“两人如果相爱,可以发生性关系”占32.9%,甚至有13.2%认为,“即使没有爱,也可以发生性关系”,说明传统的两性伦理观虽然未被全面颠覆,但在现代社会遭遇到巨大挑战,“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性道德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与反传统的特征。

3.道德教育中的人伦教育缺失。健全和谐的人伦关系的构建既要靠交往主体对以自由意志为核心的社会交往活动的道德审视与理性反思,同时也要靠社会的人伦教育。人伦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伦教育不可取代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也不能吞并人伦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立场坚定、社会适应良好、有理想、有道德、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合格人才。一个社会的道德教育中如果人伦教育缺失,该社会健康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是无法想象的,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期间,我国的道德教育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下一直是政治教育主导,阶级关系吞没人伦关系,阶级对立取代人伦和谐。被写入1982年《宪法》的“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形式上被表述为“社会公德”,主要内容仍然是政治教育,人伦教育仍然是道德教育的空白点。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规范第一次概括出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既规范了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亲善关系”。这说明,我国主流的道德教育开始关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教育不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人伦教育进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但尽管如此,道德教育中的人伦教育效果仍不容乐观。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传统的人伦教育认知不足,“请问您是否了解中国传统美德”选择“了解”的占49%,选择“一般”的占48%,选择“不知道”的占3%。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社会的主流人伦教育反应淡漠,“请问您是否了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二十字道德规范?”只有20%选择“了解”,另一相关问题,“请问您是否了解八荣八耻?”选择“了解”的占43%。

二、人伦教育的传统资源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具有重视人伦教育的悠久传统。据《尚书》记载,舜命契做司徒,说明那时就出现了专门执掌教化

的官职,“帝日: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做司徒,敬敷五教”(《尚书-舜典》),“五品”即指家庭中存在的父、母、兄、弟、子五种伦理关系,对这五种基本的关系分别教之以义、慈、友、恭、孝,就是“五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中也提出了“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可见,重视教化,特别是重视对社会成员的人伦教育,在我国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重视人伦教育的传统尤以儒家为最。儒家的人伦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人伦教育仍可以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1.儒家对人伦关系基础性、先在性地位的强调,增强了对人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儒家通过人伦关系来确定人的存在,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元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儒家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以人伦”,使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伦,各种人伦关系井然有序。如果抽掉了丰富的人伦关系及相应的规范性要求,人禽之别的界限就会模糊,人之为人就无法得到确证,如果否认了人伦关系的基础性地位,对现实的人伦关系缺乏认同感,人就从本质上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应该说,儒家对人伦关系基础地位的认识和强调是深刻的。如果我们承认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必然也认同人是伦理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伦关系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传统文化多以“类”、“辈”来释“伦”,如许慎《说文》云:“伦,辈也。”郑玄也认为:“伦,犹类也。”(《札记・曲礼下》郑注),表明先哲们是从源于共同的社会生活而产生的交往关系(即伦理关系)的层面来理解人伦。樊浩教授曾以“伦理实体”来理解儒家的“伦”,“‘伦’即伦理实体,它是人类透过‘精神’建构的生活共同体,家庭与民族是两个最基本的伦理实体,伦理实体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家园,以及合理性与现实性的内容”。无论是将“伦”理解为“伦理关系”还是“伦理实体”,共同点是突显了“伦”之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伦”确认了人的存在,它是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起点和现实舞台。一个人对于人伦关系的认同和归属,是其道德生命的确证和行为的意义之源。 2,儒家把人伦和谐看做是一种“软实力”,强调给教育注入人道关怀和道德力量。儒家重视道德,力倡德治仁政,反对滥刑暴政。孔子反对“不教而杀”,认为这是“四恶”之一(《论语・尧日》);孟子提出“善政不如善教”(《孟子・尽心上》),认为道德教育才可以获得民心,这些论述充满了儒家浓郁的人道关怀精神。儒家认为,一切社会问题均可诉诸道德的解决方案,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道德解决方案的核心在“庠序之教”中贯彻“孝悌之义”,即以人伦道德为纲,引领和统辖社会道德,整合社会关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在孟子看来,一个重视人伦教育的社会,可以所向披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社会成员经过“孝悌忠信”的熏染和教化,完全可以凭借精神的力量对抗坚甲利兵。儒家的论述虽然是一种道德决定论,但对我们今天认识人伦教育的重要性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社会进步的指标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物质财富的多寡,更表现为人们的境界水准和社会的精神状况,体现为人伦关系的认同感与和谐度。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人伦关系的扭曲和撕裂之痛,回到了人对人像狼一样的丛林状态,何谈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又何来国家和民族的崛起的软实力呢?

3.儒家把教育的目的归结为“明人伦”,突显了对人的品德培养。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明人伦”,只有“人伦明于上”,才可“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实现人伦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有序。在儒家的道德理论中,一切的问题皆是道德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又可归结为人伦的问题,只要人伦的问题解决了,一切的社会问题迎刃而解。为了达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儒家认为“为人”高于“为学”,“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教育的全部内容不在于知识的增长,而在于德性的养成和境界的提升。为了培养适应人伦关系格局需要的品德,孔子对不同人伦序列中的社会成员提出了不同的德性要求,对于君臣关系,他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对于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他主张“朋友切切,兄弟怡怡”(《论语・子路》);对于师生关系,他认为“当让,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对于父子关系,他提出“弟子入则孝”(《论语・学而》);对于两性关系,他则有“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之论。孟子把社会中的主要伦理关系总结为五种,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并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儒家把人的品德培养落到人伦关系的实处,使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感。

三、大学生人伦教育的现代视角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6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按职业伦理学要求进行日常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医学编辑职业走上符合伦理原则的良性发展轨道,并促进医学编辑职业与国际接轨,是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医学编辑,职业伦理正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医学编辑的道德问题

医学编辑职业伦理是医学编辑从业者对具有总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循,其与职业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形成了对照。在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的现今社会,对于职业伦理的要求较之职业道德,将更为迫切和必要,因为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相比更加全面和具有操作性。在以往的认识中,我们都认为医学编辑工作的职业性质与业务操作是两个认识范畴,在由此产生的医学编辑职业道德规范中,奉献美德是编辑专业特点所要求的工作态度和道德境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但是如果我们把奉献美德这种主观评价当做编辑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来强调的话,恰恰忽略了编辑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应强调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观念。医学编辑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不能游离于其职业性质,由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编辑职业行为的因素很多,比如说选稿、定稿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单是从稿件、工作本身而来的,单从奉献这个角度从职业道德上评价其伦理是非,既有失公正也脱离实际,同时对医学编辑的职业化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职业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立法被我们认识,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能单从职业道德这个主观层面上确立职业的伦理规范及价值观问题。职业伦理存在的必要性恰恰在于着力解决职业领域内的伦理失范和价值混乱问题。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由于编辑职业的特殊性质,在编辑职业道德上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才是首要的。时下医学编辑职业面对的道德困惑很难回避,针对医学编辑职业道德的社会指责明显增多,这一问题引起我们对编辑职业道德的反思,强调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编辑职业道德和以职业伦理为准则的操守观念,有助于增强编辑人员自我制约的能力[2],促进医学编辑、作者、相关医学专业领域的人员正确认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编辑的职业道德。

2.医学期刊编辑职业伦理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医学期刊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

职业伦理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提出要求,是它的基本定位。把从业者视为按照职业来加以区分的特定的社会角色,并在此定位基础上对其权利与义务作出规定,这样来说,职业伦理其实就是角色伦理。作为角色伦理的职业伦理,必然要求明确依照职业来区分的每个社会角色的“名分”所在。“名分”可以看做是“名”与“分”的统一。医学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其实就是对这种“名分”的明确。对于医学编辑而言,名是医学编辑行业和岗位,分是医学编辑的职责和义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名分就是要求医学编辑须恪守医学编辑的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确定医学编辑的角色伦理是医学编辑工作者确定自己工作定位,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将编辑人员的操守和自律意识,上升到职业伦理的层面,使它形成一种明确的编辑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才会决定其道德实践的效果[3]。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的医学编辑真正职业化,真正把医学编辑工作作为一种有法可依、有德可依、有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需要遵守的职业,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其职业及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其工作及其职业道德进行评价。超级秘书网

3.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有利于医学编辑职业行为的标准化建设和医学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

一般认为,编辑工作是一种技术行为,然而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医学编辑的职业行为已不能单纯考虑技术的问题,这是对医学编辑的职业素养的要求。从医学编辑从事的组稿约稿、选稿定稿、审稿复审等各个日常行为中已经体现出对于伦理学的一种需求,针对医学编辑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学原则,有论者[4]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这种需求的重要性。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种需求要求医学编辑的日常工作行为既是科技伦理与职业伦理的统一,又是医学道德和编辑专业道德的统一,这种素养的要求是医学编辑职业化及其职业精神的体现,这就需要我们在医学编辑职业伦理的框架下使医学编辑职业行为进一步标准化,而这种标准化并不单纯是指操作规范那么简单,它取决于以社会责任感的编辑原则立场和独立思考精神等等为内容的职业核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另外,通过对医学编辑职业行为的标准化建设,对医学编辑职业伦理的认知,还有利于医学编辑的素质培养。编者的编辑过程在期刊操作中至关重要[5],医学编辑职业的特殊性和医学期刊编辑工作对于整个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会使编辑人员产生一种能维护其职业尊严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编辑职业道德所体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也正是职业伦理存在和构建的意义所在,更是医学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赵一鸣.医学伦理学与期刊审稿和编辑工作[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68-70.

[2]林君雄.编辑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J].中国编辑,2007,6(1):26-29.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7

笔者所在医院实习医生分别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等,虽然各院校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医学伦理学均是必修课。为了解实习医生对伦理学和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入院培训时笔者针对性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伦理学淡忘者几乎为半数。进一步询问原因可知各医学院校的伦理学教育大都采用传统的、简单的、刻板的说教方式,学生普遍感到抽象而乏味,考试结束便束之高阁,进入临床的大多数实习医师对医学伦理学只停留在模糊的医德规范的概念上。对实习医生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教学时阐述其医学伦理意义是一种教学尝试,对于刚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将伦理学与循证医学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两者在医疗行为中的作用和价值。现从多方面论述这种结合的优势和意义。

1教学的支撑点——从临床实际剖析循证医学的伦理内涵

1.1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

循证医学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客观地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主动维护病人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这种仁爱之心和同理态度是医务从业者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医术进步所必需的精神动力。

1.2体现平等和公正原则

循证医学的信息交流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平等和公正原则,有利于缩小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水平从业者的差距。

1.3以试验数据为依据

循证医学强调以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数据为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临床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实现追求卓越的医德意愿。

1.4核心是为病人服务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为病人选择当前最新、最可靠、最合理的诊疗证据。减少医疗干预的失误,促进医疗决策科学化,以求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1.5可使从业者自觉转变为追求终身教育

循证医学可使从业者由阶段性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为追寻终身教育,发挥出求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职业行为的最优化。“这也是当代医学道德进步即实现当代医学的道德本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

2教学形式——提高了规格,有利于教学相长

循证医学从简单解决医疗问题上升为探讨伦理问题,或为了解决伦理问题而争论如何处理医疗问题。这种辅车相依的复杂现象在临床随处可见,也正是临床实习医师的困惑之一。多学科交叉尤其是循证依据和伦理依据的综合评述是现代医学的特征,也是临床教学的难点,需要临床教师有较高专业和医学哲学的素养,同样也要求学生迅速脱离单一的书本教育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嘉言懿行与学生的感悟会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增强彼此的互信和对各自职责的承诺。

3教学内容——扩大了视野,贯通了伦理与医疗之桥

实习医生需要学会用“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3]。密切联系实习场景所处的医患关系、医患心理及社会舆论等,但在淡忘或轻视的情况下,即使一如既往进行了入院前医德医风教育,大多数实习医生也不会将所学伦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循证医学与伦理学并重地进行探讨,使现实中的价值判断和因果剖析更加丰富直观,笔者并不摒弃曾经的教材,相反,是让实习医师重温这些教材的重要概念,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结合临床现实,在实践循证医学中领悟其伦理蕴意,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教学方式——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

近年的本科实习医生基础知识扎实而联系实际不足,求知欲和自主意识均较强,面对择业、考研等竞争,学业上多有偏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活动会积极参与,对自认为重复性培训和低水平的讲座常采取抵制态度。如何让他们同时对两门看起来“无关又无用”课程感兴趣,甚至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拮取和剖析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并采用逻辑推理对两者进行链接,阐明其不可或缺的临床作用是本项教学的特征。一个拔新领异、鞭辟入里的讲坛才能激发好奇心,满足求知欲。实践循证医学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查询证据-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笔者也循此方法,即“循证教学”,讲课中时常面对医疗措施提出针对性伦理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就是体现在其问题设计要击中矛盾的要害,并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4]对初学者来说,临床伦理问题常常不能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只需把握住原则,重要的是实习医师在参与讨论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过程中,完成了医学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医德素质的提升。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8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25-03

管理学应用于社会方方面面,政府、企业、学校等,几乎每个机构或社会组织都是以管理为运行基础的。而企业管理作为管理的缩影,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也是管理问题表现最为具体的层面。故本文以企业管理为研究范畴,从实践应用角度探究管理伦理与哲学问题。

一、管理伦理与管理哲学的关系

管理伦理与管理哲学是管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两大利器。管理伦理是企业进行管理实践的各种标准、规范和原则。而人是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者。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企业要生存,就离不开人和事,无人何以成事,无事何以断人,归根结底,管理离不开人。”[1]也就是说,管理既管“事”,也管“人”。具体来讲,管“人”实际上是管理人的“思想”。而解决思想问题,则要靠哲学。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道德和伦理的社会,企业管理不仅要管好事,更要管好人,实现伦理与经济的内在统一,用道德范式和哲学思想来提升管理的艺术水准。可见,管理伦理学与哲学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一)管理伦理的内涵

管理伦理,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建设。“企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获取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用伦理道德来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2]

企业实施伦理管理,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企业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社会效益对企业的驱动力越来越大。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打响知名度,更可帮助企业树立“诚信、仁义”的外在形象。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关注伦理管理,从内部管理向外部形象管理拓展。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行为,其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企业行为已逐渐对社会伦理观念产生影响。甚至一些企业的不法经营行为不仅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直接挑战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社会伦理观念。故规范企业的伦理行为,有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二)管理伦理的哲学基础

管理是一门智慧的艺术。管理哲学既是对管理本质的反思,也是对管理科学元问题的考察与反思。管理行为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管理哲学问题。从广义的管理哲学来看,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核,是企业统一战略思想、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的基础。它贯穿于企业伦理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狭义的管理哲学来看,企业管理哲学是指企业最高管理者所奉行的管理信仰,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影响整个企业的伦理管理方式与发展方向。管理哲学影响了企业家的决策能力与决策因素。可以说,管理伦理是建立在管理哲学的基础上的。

二、“以人为本”哲学理念下的人力资源伦理管理

“人才永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当今市场是人才竞争的市场,优秀企业不仅人才济济,更能够有效管理人才。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偷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伦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企业道德规范与原则践行的过程,是企业强化执行力、追求效益与效率的前提,也是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程,“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4]。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伦理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实现这一点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缺失现象严重。从企业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还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真正理解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还需加以时日;且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中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人际冷漠现象严重。从人才竞争角度来看,公平竞争意识淡漠,非正当竞争手段被合理化,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盛行的风气,导致很多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哲学基础

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其一为“以人为本”原则,即企业以人才为最高价值观,企业管理者善待人才、重视人才、关爱人才,肯定人才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与价值;其二为“公平竞争”的基本伦理原则,这是人才竞争的起点,而无论竞争过程中还是竞争结果,也都要坚持这一原则,以避免企业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

我国哲学思想向来重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特别是儒家哲学思想更是将人才的培养细化为“治国、齐家、修身、为政”等方面,成为我国古代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楷模与经典。儒家学说处处强调“人本”思想,把人视为管理与被管理的核心,为后世人力资源伦理管理奠定了基调。而墨家哲学思想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论调,它强调“兼爱、尚贤”思想,都是主张对人才的爱惜与尊重。时至今日,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中仍然要借鉴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并以此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的基础。

(三)“以人为本”哲学理念下的人力资源伦理管理

实质上,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中最大的困境即是“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项,做好这四项即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援保障。

将我国传统人才观念“以人为本”作为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核心思想。所谓“引才”即是指企业积极塑造“爱才、惜才”的人力资源伦理形象,为人才提供完善的培养计划和晋升路径,以吸引更多人才;所谓“育才”,不仅包括企业为人才提供的培训计划,更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人力资源伦理管理氛围,以促使人才自我培养;所谓“用才”,即做到“人尽其才”,用“专业人士”来做“专业工作”,给人才更多空间与更高的工作自由度;所谓“留才”,是指为人才解决生活困难,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企业建设,且制定完备的晋升与奖励政策,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三、“以诚信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经营伦理管理

经营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核,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是以经营伦理管理为基础制定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然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又是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这条永无终点的路上,保持企业经营行为不出轨的秘诀即是坚持经营伦理管理。

(一)企业经营伦理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而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生存发展状态,远离经营管理困境。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很难不越界、不出轨。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一些企业的产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二是价格欺诈问题,企业之间相互串联,哄抬产品价格,或故意以“跳楼价”等低价格吸引消费者,实际上虚报产品原价格,以损害消费者利益来谋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还有一些企业采取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方式,尤其对外来消费者实行歧视价格,欺骗消费者;三是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比如倾销、直销等垄断或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经营策略,以谋求经济利益;四是虚假广告和传销行为,不仅欺骗消费者,更损害了同行业企业的利益。

(二)企业经营伦理管理的哲学基础

企业经营活动是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而企业经营伦理又是社会经济伦理的重要形式,属于伦理道德范畴。从行业内部来讲,企业之间遵循公平、公正竞争原则,是伦理道德准则必须执行的一项,是企业“诚信”竞争的表现;从外部经营来看,无论产品质量还是规范定价都是企业“诚信”经营的表现,是企业争取客户忠诚度、构建品牌形式的关键。

我国哲学体系中对经济伦理思想也有过诸多评述。儒家学说倡导的“义利观”讲求“仁、义、礼、智、信”五个道德规范。特别讲求“信”,即诚信,不仅作为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墨家学说倡导的“义利观”讲求“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抑“利”相反,墨家言“利”,但强调获利应在“爱人”和“利人”之间,单纯的“利人”观不可取。时至今日,这些传统的哲学观念仍在影响我国企业的经营伦理,特别是“诚信”观念,不仅是全社会提倡的全民素质,也使更多企业从中受益。

(三)“以诚信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经营伦理管理

在对内经营伦理管理上,“诚信”符合我国传统的哲学理念,是企业与员工之前是建立良好雇佣关系的基础,是企业招徕人才、挖掘人才、培育人才的基础,是企业构建透明管理体制的基础。在对外经营伦理管理上,“诚信”经营理念适应当前我国国情,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之本,企业用诚信来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有利于企业招徕更多的客户,与同业间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以应对更大、更凶猛的市场经济风浪。

四、“以发展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生态伦理管理

企业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同时,还需兼顾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持,减少资源损耗,降低环境污染,为企业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遵循生态环境规律。

(一)企业生态伦理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质上是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或信息交换的过程。故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需以生态环境为保障,其生产经营中所需的物质或信息,或直接、或间接地取自生态环境。可以说,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是其他任何因素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不正当竞争等因素,使得另一些企业不得不向生态环境索取更多的物质或信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甚至导致了资源危机。

透过这些生态问题现象,究其原因是企业生态伦理管理不当造成的。一方面,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使经济迅速得到发展,不得不采取资源换产品的经营战略。尽管工业化进程加速了经济发展,但企业被迫放松生态伦理管理,其结果必然带来了环境污染,这是经济发展中无可避免的一对矛盾体;另一方面,我国在市场经济转型期,企业为生存发展,过多考虑自身成本,而忽略社会成本,甚至部分企业将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转嫁给社会,既扰乱了市场,又钻了法律的空档,使政府生态伦理管理失灵。

(二)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哲学基础

生态伦理实质上是环境伦理,其内涵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这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认识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今的工业社会,企业在追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不得已与自然生态走上了背道而驰之路。可以说,人类在虐待自然生态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哲学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及更高境界的“天人合一”思想。用现代哲学思想来解释,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此作为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道家哲学思想核心是“道”,追求“自然无为”和“道法自然”之道。道家哲学追求养息之本,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乃是“道”。这是生态伦理管理的高级境界,强调企业发展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应视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无视生态伦理管理的企业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三)“以发展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生态伦理管理

任何企业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这是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的。从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对大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应立足长远发展。一些企业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动摇人类生存之本的做法,实不可取。

儒家哲学思想讲求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更加深刻地道出了生态伦理管理的本质,即作为企业对自然的索取需以发展为本,不可欲取欲求,需给自然万物以休养生长之机,才能保障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所用。而道家哲学思想所追求的“知足知止,可以长久”,也道出同理,强调人类就克制对自然环境的索求欲望,追求经济发展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才是人类生存的长久之道。

可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应成为矛盾体,反而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肩负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不仅仅推动经济发展就能实现,更重要的是保持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这就不得不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企业来讲,构建“以发展为本”的生态伦理管理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推进企业生态经营模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伦理与哲学问题总是相伴而行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管理,而管理体系的三大框架“人力资源、经营、生态”所存在的问题,即为管理伦理问题。人力资源的管理伦理强调“以人为本”,经营管理伦理强调“以诚信为本”,生态管理伦理则强调“以发展为本”,这三种管理模式都以哲学理念为根基,以哲学观念为核心思想。故中国管理实践既离不开管理伦理的道德规范,也需要管理哲学的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1]王鹤. 浅谈企业中的人本管理[J]. 活力, 2015(09):33.

[2]王玺. 试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J]. 中国市场, 2015(28):115-116.

[3]赵刚.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J]. 市场观察, 2013(09):17-19.

[4]孔钢. 论我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09):39.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9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10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新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1医学伦理学教学目前状况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熟悉到,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新问题和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新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新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新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探究和探索,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新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探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熟悉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目前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摘要: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探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喜好,更不用说把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和规范了。和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定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新问题及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新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

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新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非凡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和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轻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摘要: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喜好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策略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探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新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探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探究起了很大的推动功能。21世纪是生命和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和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新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目前状况,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非凡重视选择和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碰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实,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例11

一、原子能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核开发利用改变了人们已有的许多道德观念和伦理关系原则,给伦理学带来了新的伦理难题和研究领域,使伦理学在该领域的应用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需要自身也伴随着该领域的发展而发展,才能解决复杂的多层次价值难题,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核开发利用需要用比常规道德伦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论来应付一整套复杂的多层面价值问题,不仅要求道德伦理为其建树使用的伦理道德规范,更要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对核开发利用突破原有道德范式和伦理原则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以期找到更为合理的理论依据和行为准则。

(二)现实意义

核开发利用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巨大的潜在危险性并存是现实格局。核开发利用是指对核物质和核科学及其资源与技术的开发利用。和开发利用总会涉及到放射性物质,不当使用以及人为的事故或破坏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灾害,而已目前核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入程度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来看,人类社会取消和开发利用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一方面核开发利用需要伦理学的支持和肯定,为其解决一系列的价值难题,另一方面核开发利用需要伦理道德引导、约束以保证其安全且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避免灾难。目前世界上已经存在大量核设施,并且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不稳定因素增加。如何为原子能开发利用这把双刃剑形成良好的氛围与制度,使其具备伦理价值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与引导,在为人类社会谋求幸福的同时不要戕害人类社会,已经成为现实世界对原子能伦理学的迫切需要。因此,对原子能开发领域的伦理学研究与应用,有利于保障我国原子能开发利用事业的健康、安全发展,有利于取得公众。社会和国际信任并承担国际个人类责任。

二、原子能的概述

20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还在依赖于毫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等的自然资源,可是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随着人们的不断开采和利用,煤炭讲销号殆尽,矿物燃料也会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人们将这些化石燃料转换成能源加以应用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生产将产生严重的矛盾,能源形势将会十分严峻。因此,人类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来解决这场危机。

原子能是在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确切称之为原子能。由结合能较小的重原子核分裂或由氢原子核聚会为结合成较大的新原子核时都会放出巨大能量,前者称之为重核裂变能,后者称为轻核聚变能,通常所谓核能主要就是指这两个方面。

三、原子能利用的优点

(一)原子能利用有利于改善全球气候变化

在目前所有的能源生产方式中,核电是唯一不受资源地域分布限制,可进行大规模电力生产且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发电形式。从环境方面考虑,发展核电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二)原子能的经济性

原子能的资源分布广泛,国际市场上核燃料价格稳定,而且核电的经济性已经做到优于煤电。总的算来,原子能发电厂的发电成本要比火电厂低,消耗少,并且运输方便。

(三)原子能利用的安全性高

核电厂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主要是流出物中放射性物质对周围环境的辐射照射,它的辐射水平基本接近天然本底辐射水平。而在相同年发电量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燃煤电厂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剂量比核电厂辐射水平高出许多。另一方面,随着核电及其配套技术的提高,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性大大提高,核电站水平显著提高,且比燃料管理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进一步确保了核电的安全性。

四、原子能能开发利用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及其分析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原子能技术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的核心是原子能开发过程中涉及哪些伦理规范,对其进行分析。原子能研究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科技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科学家的道德责任方面。科学家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望,这也意味着科学家承担着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一)科学家应树立风险规避意识

不可否认,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或多或少会带来运营风险,科学家应对原子能科技进行自我反思,即原子能开发的活动不能是毫无节制的。它形成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人的认识能力与视野、人的实践能力与范围都不可能是无穷尽的,尽管高科技在人类活动中占据了巨大的成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大自然面前,不管人的道德或技术有多出色,能力始终受到大自然的局限。二是科技不是万能的,科学家也不是万物的主宰,我们不能认为科技会帮助我们解决一切困难。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恰恰是一种在道德反省中谨慎选择与行动的表现。

(二)科学家应主动控制科研活动中的风险

比起其他的科学技术带来的风险而言,原子能风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科学家主动的控制一些高风险性的科学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家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和全面的预见各种风险性后果。正是基于对科技风险的认识,当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摧毁人类文明时,出于强烈的社会意识责任,科学家自觉的通过禁令限制和禁止科学家们对某项新技术的发明、创新与推广,来避免它们可能对人类与社会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