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6 10:33:01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1

③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④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⑤王丽萍.从“三美”原则看吴歌英译――以《月子弯弯》为例[J].时代文学,2011(10).

⑥郭琳.浅论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⑦赵新法.现代教师素养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⑧李田.21世纪的美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2―1―23.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2

[2] 周中明.中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途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3

关键词:

思想政治;美育;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将美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迫在眉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更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地位以及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更好、更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峻性。美育又称“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构成了系统的国民教育。纵观古今中外,美育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本文所讲的美育是通过对自然美的感受、艺术美的鉴赏以及社会美的创造等对受教者进行情感感化、性情陶冶,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塑造审美人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纵观社会发展历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内容枯燥无味,不能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让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未能及时反映出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注重理论灌输和强制说教,形式单一,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自我发展等特征不匹配。高校学生实践活动(如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但社团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校领导重视不够,形式单一,没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等,达不到高标准的育人标准。

三、美育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

1.美育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基本一致,本质上是相通的,且美育以其独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和自由性等功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差的问题,尤其是开展美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创造性、灵活性、主动性,所以将美育思想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科学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新青年。

2.美育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为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结合笔者所在学院专业设置特色,学院启动大学生美育工程,进行美育实践,对管理老师进行美育知识的培训,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和实施机制,锻炼新一代大学生对于美的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推广和宣传我院的活动理念。

(1)心灵工程——心语

当代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生活、学习,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心灵工程”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国际青年说

基于笔者所在学院英语专业的实际情况,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中外文化交流讲座、英语风采达人秀”等活动,提升学生外语水平和口语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舞艺堂

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学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以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网媒工作室

为了顺应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给学院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院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确保美育的高效实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更好地推广学院的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张雅惠: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5

[3]江涌.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4

一 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分析

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我们对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四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五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求是创新,学以致用。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二是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构建学科体系;二是培养印刷出版专门人才;三是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四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办学结硕果;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

北京物资学院。办学的理念是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二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专门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四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就业体系;双证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高。

北京农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农为本,唯实求新。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中国戏曲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规范严谨、中正浑厚”为人才素质特征的学院风格。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人才素质特征为核心的学院风格。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四是科研兴校;五是秉承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育人传统。建设的结果:学校已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的理念是办学为民,应用为本。发展的目标是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二是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开放式办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四是产学研合作;五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建设的结果:学校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培养的毕业生达到90%以上在北京地区就业,学校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形成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外语优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层次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建设以外语和旅游等学科为优势,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逐步形成“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二是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教学规模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办学的理念是以学科实力为基础,培养精英型高端人才和各级各类应用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进行自主创新;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医科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办学的理念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追求特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加强实践教学;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建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五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教学研究型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促进科研建设;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六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具备多形式、多专业、多规格办学能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的理念是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教学科研相结合;四是教书育人相结合;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六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全国政法机关培养专门人才,成为公安系统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国际关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知时、知势、至诚、至真。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办成具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涉外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三是重视培养综合专业素质;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及教育科研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科性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建成以戏剧艺术教育为主体、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提升办学实力及办学质量;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北京电影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人才培养精英化;三是实践教学规范化;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开展协同创新;六是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国内优秀电影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建构特色美术教育体系;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促进科研建设;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北京舞蹈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促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促进科研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医学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高进优教严出,医学精英教育;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七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建设的结果: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科专门人才,是我国唯一的部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二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整体分析

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其特色发展路径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图示如下:

三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形成特色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对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和整体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是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16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师资队伍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实践教学;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促进科研发展;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7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产学研合作;4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可见,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是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由上,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特色发展路径过程中,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即“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是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综上,我们把按照理念目标措施结果的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路线称之为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中国高等

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教育研究,2009(2).

[3]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追求特色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5(1).

[4]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教育探索,2013(5).

[5]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

研究[J].学术交流,2013(6).

[6]李志平,孙莹,李雪.基于P-R方法的大学特色发展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7]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北京211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8]果笑非,李志平.中国外国语大学特色发展范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9]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范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5

学分转换是促进学习者在各级各类教育间有效流动。构建学习者发展和成长平台的基本制度。近年来,我国相关学者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对国内外的学分转换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重点主要有:学分银行制度建设,高等学校间的学分互认,对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分累计和转换体系的介绍,等等。总体来看,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性阶段,缺乏对于学分转换制度和实践路径的深入分析。

近年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以学习者无障碍流动为特征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从我国目前教育实际发展的角度来说,体系的贯通性和衔接性不足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最关键问题,这表现在我国学生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特别是在包括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在内的成人教育,各个层次职业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缺乏转换衔接的通道。

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体系最成熟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就开始探索建立以面向全民的学分转换和先前学习成果认证为路径的公民终身学习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全面、系统、完善的学分转换政策体系、制度框架、转换载体和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可以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导向的学分转换框架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此,本期组织了“美国学分转换制度研究”这一专题,共包括两篇文章。李玉静的文章从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对于学分转换的政策框架、制度载体和实施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介绍,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构建学分转换制度的建议。董衍美的文章梳理出了美国先前学习成果与大学学分的转换路径,并分析了美国先前学习学分的实施现状,得出当前学生和高校对先前学习学分的认可度都较高,并对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总体而言,我国已经进入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阶段,构建可操作性的学分转换互认制度是这一进程的关键一环。希望本组文章能够对此作出一定的贡献。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6

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儿童的适应、情绪、行为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儿童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移民法等法律的陆续颁布,美国的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这一状况导致了儿童心理研究运动的兴起。1886年,LighterWitmer在美国的宾西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心理咨询诊所,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许多学校纷纷效仿,学校心理学应运而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随之逐步形成。同美国一样,中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顺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及社会大众开始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984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学生问题咨询所。随后,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

(二)机构人员比较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一般为学校的正式机构,独立运作。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取得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博士学位,同时需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教育学硕士的从业人员,需继续完成2年半左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证书计划课程,并完成1000小时以上的实习和综合性证书考试后方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硕士后学历)[1]。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员必须持有咨询员职业考核通过的资格证书。目前,全美学校符合条件且从事此项工作的心理学家的人数在22000到25000人之间,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500。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部分挂靠于学工处,真正专司其职独立运作的机构较少。人员配备上大多为兼职,专职人员所占比例极少,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学科背景不尽相同,出现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背景交织的复杂局面,而且从业人员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比例远低于1∶5000。

(三)内容比较

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磋商等。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认知方式。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大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追求幸福与美好,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智力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挫折应对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交往技能教育,心理疾病的防治教育等。内容设计主要集中在如何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上。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着重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完善大学生专业学习心理素养。

(四)实施途径比较

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校园生活的渗透作用;进行社会服务;设立健康图书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上,中国高校亦有独到之处:普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具有较完善的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咨询活动形式多样;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二、启示与借鉴

(一)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队伍

1.坚持专业化发展。一要丰富专业理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研修基地,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对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管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培训,增强其专业理论水平。二要提升业务技能。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论坛,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开展调研,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经验交流,从而全面提升实务操作技能。三要更多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研究,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进程。

2.推进职业化进程。一要推行并完善资格准入制度。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规范心理咨询师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和资格审查制度。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从业人员要认清职业定位与相应任务,按时完成预期的职业目标。三要建立独立的职务评定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条件,制定心理咨询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实行独立的评审指标、序列和程序。四要健全职业评价机制。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设计制定较为科学的职业绩效评价体系,实行领导、同事、学生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统一。

3.建设专家型队伍。一要培养专家造就意识。政府要把心理咨询师当成人才来定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培养方向和步骤。适时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咨询师人才库”,并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建设范畴去规划。二要创设专家造就环境。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引导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或研究会,利用协会开展资格评估、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三要固化专家造就路径。要通过设立研究课题,划拨研究基金,鼓励从业人员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

4.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目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在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的前提下,应当积极整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辅导员资源,从中抽调一些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且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员,加大对他们再学习的投入,不断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推行资格准入制度时,可考虑先降低门槛,允许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暂时获得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任职资格。以后逐步过渡到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科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在大学生中开设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课程,目的是增加大学生对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解。

2.实用性课程的开设。在大学不同阶段,开设入学适应性教育、专业认知、学习策略、人际交往、情绪调节、择业与求职等课程,侧重解决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

3.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不同的教学计划,解析有代表性的案例,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提高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7

中图分类号:F270,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09-0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战斗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人文素质培育机制。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与实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核心和中枢,其宗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高校的总体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双结合,造就“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情感、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一面镜子,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梳理枝节、造就未来的一把梳子;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输,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的培育和发展。但是,在这个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当一切都与“经济”、“成绩”、“效益”之类的词语相挂钩时,人们就会渐渐地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利益权衡之中失去了方向和自我。在这种思维定势的驱动下,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一、市场经济下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知识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不同于科学教育的是:“科学”的重点在于教人如何去做事,“人文”的重点在于教人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而“人文”提供的是“道”。

现如今,强烈的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刺激同样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我国高校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不重视,认为是来去自由、可有可无的课程,旷课迟到早退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一些学生利用人文课的时间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笔者在学校当辅导员的时候,曾经做过“如何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的课题研究和演讲,并对所带的260余名机械类学生做过走访、倾谈和调查问卷,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被问及到“为何要选人文素质类课程”或者“你们学习人文类课程的目的”的时候,7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学分而完成任务,因为人文类课程考试比较轻松容易通过,所以没有必要花心思去学习这门课程;20%的学生认为是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为日后毕业应聘奠定基础;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可以“扩充个人的知识储备,提升自我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样的数据和结果以及背后隐藏的问题确实令人堪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使得人文素质教育被尽可能地压缩,甚至是排斥。

2.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观念等条件的制约,导致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衡。

3.教师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依托。

4.以“美”育人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美育的内在统一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的本性教育,它不仅包含着人的知识、能力、思想的提升,还包括着道德、情感、行为的规范。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以达到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通过美育,可以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可以在绘画、音乐、山水、饰物等形形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意识美、心灵美、职业美、社会美等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只有知识传授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美能储善、能启真,以美育人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子集、一个分支,是引导学生净化心灵、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的核心和实践手段之一;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构架,感化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操,能够辨别世间的善与恶、真与假、是与非,对于科学与人文、感性与理性、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近代美学家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明确提出:“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这句话强调的正是现代教育改革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美育恰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有着志同道合的作用和内在的必然性与统一性。

三、理工类院校如何通过多样化的“以美育人”,因材施教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些传统保守的教育理念认为美育或是人文素质教育是文科生、艺术生、体育生的“专利”,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切合实际的利益,尤其是理工类的院校,这种毫不掩饰的“优越感”和片面的教育理念曾一度导致了我国高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的教育误区。而事实证明,理工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与本专业的知识架构相结合,形成文理互动、文理渗透,双互双赢的效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同样,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和美育的同时,也可以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分化进行因材施教,达到最佳的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等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成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更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把总体发展要求与个体差异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样化的美育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通过世间真善美的事物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体现一个健全的人格体系。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就是“重格物,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精神和审美教育思想理念,那么如何通过“美”的教育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提高高校的教师素养。我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而园丁对于花园的理解和定义最终决定了花园的整体的视觉效果,这就好比审美教育,教师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是学生知识与情感交流的对象。教师的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因而,提高高校的教师素养是做好审美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天人合一”是哲学范畴上最为常用的学术词语之一,它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相互交融,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从内心真正地激发学生自我的审美意识,给人以一种愉悦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积极向上、阳光蓬勃的自然之美。

3.注重高校审美教育教学,开设与“以美育人”相关的主题创造性活动。开设相关的审美教育课程,比如音乐、绘画、壁画、摄影等艺术鉴赏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长河中了解当时的人物故事、历史背景等,扩充人文知识,而且还通过学习理解课程背后的美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形象和思维。同时,开展一些与“以美育人”为主题的创造性课外活动,比如红歌比赛、文学艺术讲座、文艺演出、参观历史博物馆、文艺作品展等等。让学生真正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正确地树立他们的美育观念,挖掘学科中的美育内容,运用美和美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科学美、内容美、形式美、社会美的和谐统一。

四、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以美育人”与现代性路径的结合与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在面向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化的操作工具促进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使得教育观念与措施与时俱进,和国际化的科学技术接轨,而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现代的、高科技的网络手段和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求真、求善、求美、求理想,引导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理想的价值,建立他们自爱、自律与自制的精神,使他们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高尚的人格、道德、精神和审美品位。

因而,笔者认为新时代网络条件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美育人”的核心对策,除了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因为这不仅是人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包含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1.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与美育网站,大力加强网络虚拟化校园建设。我国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美育网站,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自动化信息教育管理系统。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比如,设置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和新闻、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人文素质教育成果展、古今中外文明的艺术家作品展、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BBS讨论站等等。这样不仅仅注重了人文知识的传播,丰富了网络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强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思想的海洋中遨游,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增强素质,升华精神。

另外,可以大力加强电子化、设备化的校园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基地。比如,在校园中设立专门的人文电子图书角,以触摸式固定电脑电子浏览器为核心,四壁布置各种人文素质教育的诗词、绘画、电影、雕塑、名人名作等,上空用滚动的人文天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校史景观)做点缀,配上优雅的音乐,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健康积极、格调高雅的人文氛围,寓教于美、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充实心灵,让学生在一个浓郁的美的人文素质空间里全面地发展。

2.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结合,挖掘学科中的美育内容。美育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我国高校的一些专业已经在用“美”将科学与人文联系在一起,比如机械类的工业设计专业,就是将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设计。它们如同是同一个天平上的两个不同的砝码,产品设计是核心,颜色形态是关键,工业设计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心理的定位,将材料的结构、技术、材料披上形态、色彩、装饰的外衣,达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审美的统一。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美育应用渗入到每门学科的教育当中,积极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我国素质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的学习应该将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开展一些知识竞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展览、征文活动,开展纪念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奉献祖国、认知社会、服务人民,树立起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青年学生为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奋斗的精神。

五、结语

基于市场经济下我国理工科高校以美育人的现代性路径的探讨是一个持久性的问题,它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不能拘泥于单纯的条条框框的课堂讲授方式,更多的是多层次、多跑道的立体式开放教学。对于每个学子而言,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无疑是青春洋溢、丰富多彩的,它代表着一个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择点。比如,学生的知识面、思维方式、处事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因为接触的人群或是受到的教育的不同而相互差异,因而在这个时间段内教育的全面化、个性化、社会化、时代化都是至关重要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说就是“把我们学到的种种知识全部忘掉,最终剩下的就是素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剩下的是生活和教育赋予我们的崇高理想、完美人格、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生存能力。美是对人精神的升华,是对心灵的洗礼,只有常抓不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使得“科学”和“人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让学校实现教育的目标,成为真正“教书”与“育人”的地方。因而,打造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新视点,将“以美育人”的现代性路径融入素质教育这一新的系统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归根结底,新时代下网络技术现代性路径的渗入只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而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依然是人,教师思路的开阔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仍然占着主导的地位。

总之,市场经济下网络的高速发展为高校“以美育人”的现代性路径渗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不断地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发展,为开拓网络“以美育人”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基金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之课题“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72123794)

参考文献:

[1] 孟天屹.美育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2005年8月第3卷

[2] 程泽峰.论孔子教育思想在语文文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辽宁师专学报,2009(3)

[3] 廖爱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4] 银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12月第22卷

[5] 张庆威,章立源.加强高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等教育.1999(4)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8

[5]朱文彦.实施高端办学策略探索民办教育新出路中国教育报2006.11.21.

[6]曾文婧,秦玉友.城市化背景下低端民办学校的发展困境与发展能力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5,(15-16):1-5.

[7]邬志辉,李静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2016,(9):19-31.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9

从选题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心”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对当前未成年人道德现状的积极审视,形成的立意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站在立美的高度,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方式的现代转型”;二是基于对传统德育模式创新的追求,“注重传统道德资源的活化”,“从关注认知发展到更加关注美感与德性品格的培育和发展”;三是对儿童道德发展有效途径的寻求,“立美修德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努力地把德育引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审美世界”,让儿童在“立美”生活的大课堂里获得道德生长。选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同时从中明晰了“修德”与“立美”之间的本质联系,寻找到德育新的生长点,这一生长点具有突破与创新意义。不仅如此,通过“立美”来“修德”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而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对研究和实施有效德育更具普遍意义。

从设计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细”主要体现在:紧紧围绕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设定研究目标、设计并安排好研究内容。一些学校在设定研究目标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目标过大,缺少适度的设定,很难达成;过多,缺少聚焦,研究中难以把控;不准,没有把握住研究的根本目的和要达到的要求,难以实现课题研究应有的目标。“立美修德”课题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目标中三个关键词语,形成了三个核心范畴:研究立美与修德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小学立美修德的操作框架与实践路径;促进学生在德育文化理念下的道德成长。这三个关键词语,揭示了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设立了三个具体目标——理论上探求立美与修德之间的关系,实践上探求操作框架与路径,文化上探求德育文化新理念,层次清楚,层层推进。这样的目标准确、鲜明、集中、适度。研究内容是为达成研究目标服务的,是对研究目标的支撑。一些学校在设计安排研究内容时,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与研究目标不匹配,缺少支撑性;不周全,随意,缺失结构性;内在逻辑不清晰,缺少一致性;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这些问题“立美修德”课题研究也较好地解决了:立美修德的现状研究——立美修德的本质研究——立美修德中儿童道德成长的基本特征研究——立美修德的关系研究——立美修德指导纲要的研制——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是“内容链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前四个内容属于基础性研究,指导纲要研制属于整体建构研究,实施策略是实践性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是具有重点和特色的研究。当然,其中,关系研究与实施策略的研究,其位次还可作调整。

就操作来看,石鼓路小学的“精当”主要体现在:一是操作策略的确立——加强学习、校本实施、调整修正。值得注意的是石鼓路小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时、适当调整研究的方向,从开始的美育研究拓展到整个素质教育研究。这样的拓展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拓展不能随意,必须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石鼓路小学正是这样。二是操作维度的确立。值得肯定和赞赏的是他们把握了横向、纵向和实践、评价四个维度,而且各有侧重:横向维度重在全方位打开,纵向维度重在全过程浸润,实践维度重在全员参与,评价维度重在审美化评价。当然,这四个维度,尤其是实践维度与横向、纵向维度,以及评价维度是不是在同一维度上,有没有交叉,值得推敲。三是操作平台的确立。比如立美修德的七个板块:美言美德、美境美德、美行美德、美画美德、美文美德、美课美德、美师美德等。七个板块就是立美修德的平台,跨学科、超时空,全方位、立体式,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操作性还体现在全过程的推进,从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内容,月月有重点。实施既是具体的,又是创新的,因而凸显了亮点和特色。这样,在研究内容合理安排的基础上,操作为研究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证。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10

读书育人,以德为先。在我国,由于高职院校存在的历史不长,高职德育工作正在探索过程中。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许多陈旧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如何整体构建富有我国高职院校特色的德育体系,探索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特点的显、隐结合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

1.何谓高职德育途径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者对高职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2.国内外高职德育途径研究之比较

2.1国外德育途径研究

国外有关德育途径的研究主要围绕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家校结合、心理教育等方面展开[1-2],并侧重于对德育隐性途径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在德育途径不仅注重正面的、德目式的灌输教育,还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开展教育,寓德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学生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隐性教育。在美国大学,隐性的教育往往是通过生活指导、社区活动、宗教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的。在社区学院,课外活动主要有学生社团和被视为必修课的课外活动。早在20世纪2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初级学院,曾经成立了70个各种学生俱乐部。目前,虽然参加各种俱乐部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一些社区学院,它们会采取积极措施在学生中培养能够组织领导课外活动和俱乐部的人才,通过学生组织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在美国高校,它们的学生工作采取法制化的校纪管理,因而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其法制特点不仅在于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从而使得校纪管理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工作构成了良好的德育软环境,在对学生的关注、体谅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效果。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给予学生以熏陶,是日本大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德育方法上常常采取隐性教育的方法,但是其德育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 比如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等。

2.2国内德育途径研究

国内的研究文献较丰富,涉及面较广。我国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更青睐选择具有明确教育意义和目的的德育途径,而对学生道德具有潜在影响的隐性德育比较忽视,从而导致隐性德育途径的开发力度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德育工作主要通过贯彻实施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得以开展,这是对高职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两课课程在高职德育过程中扮演着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角色, 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其他途径来开展德育工作。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德育主阵地建设,而在其他非德育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结果是淡化了各科教师关心育,参与德育的意识,尤其是非德育课教师淡化了教育性教学意识,客观上丧失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机会。同时,我国更注重显性德育途径的利用,校园环境、风气等隐性德育途径的开发力度相对不足。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途径的拓展、各途径如何发挥各自功能、各途径如何优化配合、如何加强德育途径的实践环节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向于体系化建设和具体化实施[3-7]。如按照空间特点,一般将德育途径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基本途径。国内相关研究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把企业纳入高职院校德育途径体系中,构成四大基本途径。从高职德育的具体实践出发,又在院校、家庭、社会、企业四大基本空间德育途径的基础上,再按照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分析整合和归类,把高职院校可以经常运用的德育途径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传媒等七类。这七类近20项德育途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通,构成了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整体体系。对这些德育途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使德育资源得以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德育大格局。

通过对各国家德育途径的相关研究比较, 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与实践倾向于隐性的德育途径建设,国内的研究与实践则侧重于显性的途径建设。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也随之显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从而决定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形式要从传统的以显性德育途径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变为显性德育途径与隐性德育途径相统一、相结合的德育途径新模式。只有显性与隐性途径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既是德育活动的客体,又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提升德育水平,满足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需要。只有两种德育途径相互结合,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威尔逊著,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美]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赵炜.比较视角中高职德育之共性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97-100.

[4]程则思.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5:113-114.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例11

为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许多学校加强了大课间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但由于缺少深入思考和科学论证,实施方案简单,过于重视形式而脱离了学校办学实际,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故“2+1项目”开展不甚理想。将“活动”课程化,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开展“2+1项目”,提升“活动”品质,使之更持续、更有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路径。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建构起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组成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关注精神生命,强调情知互动,拓展型课程关注自然生命,倡导“技趣互促”;体验型课程关注社会生命,追求“道行互通”。精神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共同构成和谐的人、完整的人。

“三位一体”课程体系重建,实现了将“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的深度变革。其中,拓展型课程是把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再划分为“五个一”,即“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和“一项健身技能”。学校以“一门兴趣爱好”课程和“一项健身技能”课程定位、管理和实施兴趣小组活动及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课程直接指向“体育、艺术2+1项目”。

1.课程内容和项目选择

“一门兴趣爱好”课程主要从音乐、美术学科拓展而来,分为普及层次和提高层次。普及层次为葫芦丝、纸艺两个项目,在一、二年级的兴趣课开展,每周一课时;提高层次包含葫芦丝、纸艺、舞蹈、表演唱、陶艺等20多个社团,在三至六年级的兴趣课开展,每周两课时。葫芦丝作为我国民族民间乐器,为大众所周知,有耳熟能详之亲切。葫芦丝音色优美,演奏较易,小巧轻便,便于携带的特点,是音乐集体学习的上选乐器,与新课标推广民族音乐的宗旨不谋而合。纸艺作为一种大众化艺术表现形式,学习材料简单方便,对场地工具的限制小,易于操作推广。学校将纸艺项目统整为折纸、剪纸、纸塑、纸雕四个内容。

“一项健身技能”课程主要是从体育学科拓展而来,课程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开展,项目选择是毽球和跳绳,在大课间活动课开展,每天一小时,全体学生参与。毽球和跳绳都是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其最大特点是简便易学、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中、易于普及。

2.课程资源

通过对葫芦丝、纸艺、毽球和跳绳项目的内容与技术难度的深入研究,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资源。例如,跳绳项目有跳长绳和跳短绳之分,长绳适合集体开展,短绳每个人都可以练;短绳有速度跳和花样跳,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初期,速度跳的技术要求容易对小学生的膝盖和脊椎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选择花样跳;花样跳有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选择先单人跳后双人跳再到多人跳;技术动作有单摇、双摇、交叉摇等,学校选择先单摇后双摇再到交叉摇(见表1)。学校按照这些项目技能的学习难度,从易到难编写了校本教材《阳光体育・文武秀》(毽球、跳绳教材)和《纸艺・葫芦丝》。

3.课程师资

为保证课程教学顺利实施,学校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葫芦丝、纸艺、毽球和跳绳的师资培训。培训策略如下:一是“走出去”,到这些项目开展的比较好的地区或学校学习培训;二是“请进来”,请专家、教师来校任教员,先对部分教师培训,然后对全体教师普及培训;三是开展“磨课俱乐部”活动,成立“项目磨课小组”,鼓励有特长、兴趣浓的教师先行一步;四是学科教学联动,利用音体美课堂教学联动教研,提升教师在这些项目技能上的专业素养。

4.课程管理

学校成立课程组,负责管理项目的开展,包括教学方法指导和教学技能培训,以及教学计划、总结、社团花名册、考勤表、期末测评表、评优表、宣传活动、成绩汇总等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课程组对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通过的教师可领证书,具备教学资格,特别突出的教师胜任授课,学校颁发聘书,领证上岗。

5.课程评价

学校以关注学生发展为落脚点,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只看最后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提高。课程组按照项目技能难易度列出每个年级的技能达标要求,并制定“项目三维”评价目标,即葫芦丝课程:演奏仪态、演奏技能和演奏情感;纸艺课程:制作规范、制作技能和生活应用;毽球和跳绳课程:锻炼习惯、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在日常活动和学期末依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检测和定级。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全人课程”中的拓展型课程,以课程建设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形式。它有阶梯发展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课时和充足的师资保障,有清晰的教学指南和层级评价标准,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拓展型课程实施几年来,学生在“2+1项目”上的技能学习获得显著提高。

路径二:从基础型课程入手,探索“1+X”教学

技能的形成和掌握,是提升素养的关键所在,而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来获得。现阶段的音体美教材,各项目内容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按照从易到难的梯度以不同的课时数分解到各年段各学期落实的,“面广”而“点散”,不利于技能的形成。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关于泥塑、水墨、版画项目的学习为例,各项目分布到不同学年段,每学期也就只有2~3课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因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的不足,不能很好地上下、前后贯通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导致课程各项目的学习前后失联、上下脱节,每项内容都只能是蜻蜓点水,简单地“了解和尝试”成了每个项目内容的学习结果。浅尝辄止无法形成技能,更无法促进素养的提升,音体美课程的“面面俱到”,最终造成当下“博学而无术”的状态。由此可见,音体美“博学无术”的根在于学科教学自身,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从音体美课堂教学入手。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完成学校课程再造的过程中,音乐科组尝试将葫芦丝与音乐学科的深度融合。目前,音乐课堂教学成了葫芦丝教学的主阵地,而“一门兴趣爱好”课程逐渐演变成了配角。从前年开始,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尝试实施音体美“1+X”教学。“X”指跑、跳、投、写、画、剪、唱、演、识谱等音体美基本技能,“1”指专项技能。在音乐学科,“1”即葫芦丝;在体育学科,“1”即毽球和跳绳;在美术学科,“1”即纸艺。“1”是抓手,通过把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1”整合进音体美课堂教学,带动学生体育、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1.内容整合

“1+X”专项技能进课堂,并不是在音体美原有课程内容之外的重复或增加,而是在遵循国家教育部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有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在教材、课时以及课程管理上不适合学校实际的内容进行的重组和优化,重新编写了适用于1~6年级的《文武秀》(跳绳、毽球的教材)、《纸艺》和《葫芦丝》教材。“1+X”教学是在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下,以课程的定义把葫芦丝、毽球、跳绳和纸艺等项目技能的学习内容整合到音体美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专项技能。以纸艺内容的整合为例,学校现使用的岭南版小学1~12册美术教材,涉及纸艺内容的有80多课,是绘画项目之外编排最多的内容。但是,在课时的分配、难易梯度的安排、材料综合的选择、技能培养的系统性以及学生生活实际的影响等方面缺少整体思考,导致学生六年的纸艺内容学习差强人意,没能真正形成纸艺技能。学校美术科组把当下各版本小学美术教材中关于纸艺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筛选,将纸艺教学内容统整为折纸、剪纸、纸塑和纸雕四大类,按照难易梯度、技能培养的循序渐进,编制适合各年级学习的内容,替换和优化现有美术教材中不适合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

2.教学整合

在专项技能的教学上,主要有集中教学、单元教学和整合应用教学三种策略。纸艺教学主要以单元教学为主;葫芦丝、毽球和跳绳在一二年级入门阶段以集中教学为主;整合运用教学根据需要贯穿各专项技能即“X”教学的始终,如在体育课堂上,将毽球和跳绳技能融合进课前准备及课后放松活动以及课间游戏环节等。以葫芦丝项目教学为例,在开展的初始阶段,即入门阶段,主要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在一、二年级集中进行识谱教学和葫芦丝指法教学。到了三、四年级,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乐曲,进行葫芦丝整合应用教学。六年下来,学生葫芦丝演奏水平显著提高,人人都能吹奏一手优美的葫芦丝乐曲。

3.时间整合

依据各专项技能教学策略的选择,在课时安排上有集中、有分散、有融合。例如纸艺教学主要采用单元教学方式,在每学期的第三周开始,连续四周时间开展纸艺教学,强化纸艺技能的学习;葫芦丝和毽球、跳绳项目在一、二年级,每周单独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技能基础入门教学,同时,积极进行专项技能整合应用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索,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专项技能的学习内容。

4.评价整合

把“1”整合进音体美课堂教学后,在课程评价上进行整合。音体美学科测评分为两大块:一是学科学习测评,占总分值60%;二是“1”的评价,及专项技能测评,占总分值的40%。两者相加,组成课程学习的评价分值。通过整合,改变了以往音体美课程评价“务虚”的倾向,让评价落到了实处。

“1+X”教学的实践研究,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就显示出强劲活力。现在,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纸艺,会吹葫芦丝,会跳绳和踢毽球,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获得长足进步。通过“1+X”教学研究,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也得到快速发展。教师能够逐渐将实践“1”的课程思维移植到每个“X”的教学研究上,有效地促进了“X”的教学。“1”和“X”互为依托,共同进步,音体美课堂教学真正从“博学无术”向“博学有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