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校园的特征

校园的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9 14:48:24

校园的特征

校园的特征例1

(二)科学性与指导功能。校园文化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其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它的建设是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其次它本身内容是科学的,不迷信,不愚昧,不盲从。求真,求实,求是,另外校园文化反映了我国的国情,揭示了社会主义高校人的蓬勃活力和人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它的先进性对整个社会文化有促进作用。

(三)高层次特征与创造功能。高校的知识密集和思想密集,决定了高校的师生知识水平、思想水平、认识水平较高,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的高层次性。具体体现为理性认识上的一定高度、思想方法的高级、思想行为的高雅、道德情感的高尚、活动内容的较高水平。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师生员工)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思想方式积极实践,努力创造出全新的去文化财富和精神产品,以满足他们求新求美的天性,紧跟时代的发展,追赶未来的需要,超越当前的局限。在高校校园文化主题强烈的创造欲望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更新创造呈现为日新月异,其创造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和文化信息的作用下,他们兴奋、理智地思考人生,探索社会,关注未来。在高校,思想容易产生,观念容易更新,刺激着师生的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渴望。如此可见,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每个人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被陶冶者,创造性活动又更加强化了其高层次性。校园文化活动在创造精神产品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创造者的本身,形成良心循环,使创造主体师生员工在思想、道德、精神、意志、觉悟诸方面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发展与完善。

(四)广泛性与潜化功能。高校校园文化,以真、善、美为取向,兼收并蓄各种文化,包括古代文化、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自然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等,它的内容具有相当的广泛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又是一种“人类文化”(或称“世界文化”),列宁说过:无产阶级文化是全人类优秀文化的总和,这使他没有丝毫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区别之一。创造主体不断的吸收着这种文化,经咀嚼后不断释放出这种文化的精华,这种“复合型”文化,又影响着创造主体,日复一日的长期潜移默化,使他们具有广泛的见闻、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较为全面的思想文化素质。

(五)(有限制的)开放型特征与教育功能。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分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两个方面。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世界是开放的,社会是开放的,市场经济是开放的,高校也应是开放的,封闭的校园不可能造就出开放型人才,校园文化不可能隔断同社会文化的联系,否则没有生命力。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参观、联谊、社会服务等,这种开放性是实现教育功能的特殊形式,对师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水平都是一种促进,具有不可替代性。

目前,国内外仍有许多落后腐朽的“文化”,时而冲击我们的校园,如西方一些消极反动的文化思潮,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存在的社会道德文化的种种阴暗面,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应该是有限度、有限制的,应该分层次、有选择的实行开放。

校园的特征例2

近几年来,由于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许多高职院校已由建校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统一思想,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如何培育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素质好、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校企文化”的差异

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在校园内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价值取向,被学校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同和遵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表现形式,以制度文化为导向。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不仅仅是学历教育,而且还是一种职业教育,理应融合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即要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培育校园文化的“职业性”这一特征。

然而,企业文化作为营业性机构,在价值目标和对人才的培养角度,与高职的校园文化必然存在着差异,两者不尽相同: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它的最高目标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 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及对高职“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很多地方相融合、相贯通,因此通过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入研究,不断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来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2.1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服务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尤其作为地方性院校,培养满足地方经济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在人才培养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主动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决定了高职院校要有很强的服务功能。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理念不断更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远远地走在了高职院校的前面。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学习优秀企业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借鉴企业完备的服务体系,以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以至于将来毕业后进入企业缩短适应期。

2.2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姓“高”也姓“职”,同时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因此它的办学特色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在这一共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突破学校的常规发展,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应从建校初期的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逐步形成某一方面的办学特色。

著名教育哲学家、国学家涂又光先生的“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点、百花齐放的以“职业”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2.3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养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一定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不同的职业往往有明显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这种包含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只有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才能形成。

现代企业选择人才的依据绝不限于学生的一纸文凭或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他们认为应聘者除了应具备必

要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外,更应具有忠于职守、严谨负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当你的职业素质条件不能够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困难的问题也就难以避免。一方面不少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四处寻觅,抱怨用工难。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有机的融合“校企文化”,构建以“职业”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尽量缩小学生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高职毕业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以实现“零距离”就业。

3 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的特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着高职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构建自己的文化特色。

3.1 物质文化上突出“职业”的特点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是要在社会上、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在学校接受知识,而是要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然后,在这知识与能力之间有一道“鸿沟”,需要“实训”来填平,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由过去的偏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偏重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建设,重视校园环境的职业化、社会化建设。鉴于高职院校不仅“姓高”而且“姓职”的实际,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而必须在物质层次上突出“职业”的特点,以适应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2 制度文化上引入“职业”的模式

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主要是用制定的规章制度或要求来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因此,高职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本身在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中的作用,而且要考虑到高职校园制度文化与企业制度文化的衔接,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对企业制度文化产生认同,缩短学生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接受企业制度的适应期。如引入“模拟公司”的模式,将公司对员工的一系列要求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考勤制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上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还要从违反考勤制度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高度去认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其遵守纪律与制度的自觉性。高职院校在制度上引入“职业”的模式,让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企业制度文化要求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职业素质的养成。

3.3 精神文化上培育“职业”的素质

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这两种文化对接的关键。近年来,用人企业越来越看重高职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等职业道德素质。他们认为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健康的心理品质等,而且应该对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等企业精神文化有所了解,要认同企业的文化,形成与企业相统一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引入企业精神的精髓内涵,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精神的基础上,在精神

文化上培育学生的“职业”的素质。

4 校企合作是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的重要途径

高职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需要实行校企结合,吸收和借鉴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努力争取校企的对接,真正地实现了校企文化互融互动。企业的能工巧匠被聘请到学校讲学、传授技能,学校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实现校企联动;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校企联谊活动、校企合作论坛,拉近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如举办“技能节”等竞赛活动,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活动中;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尽早为就业做好各项准备。

总之,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来,促进“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进而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已成为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汪长星.解析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义及内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校园的特征例3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兴旺与繁荣是大学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有鲜明特色的一种团体思想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高校师生员工的一种精神力量。

一、校园文化的特征

要了解校园文化的特征,首先要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精英部分。以大学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文化特征,还形成了以下四大特征。

(一)传承与创新

大学校园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知识的继承、文明的传播、思想的融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一经形成,在校园内可以继承、发展,并且向校园外辐射。大学精神遵循着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又贯穿着时代精神遵循创新的发展规律。

(二)融合与交流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形成于大学传统、文化发展、社会运转三种力量互动中。大学传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校园文化继承的依据,是校园文化相对稳定的因素;文化发展,社会运转是校园文化发展关键和变动因素。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加快,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我国高校同全球高校交流频繁,对高校校园文化学习、借鉴、交流提供了机遇。

(三)高雅与多元

大学教师和青年大学生是创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在校园文化价值取向上格调高雅,理性自觉,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在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等方面统领社会前沿,走在时代前列,良好的学术氛围,宽松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呈现出高雅和多元的特征。

(四)丰富和多样

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们都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表现出来。校园文化的载体是丰富和多样的。通过物质的、制度的、行为方式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教学措施、规章制度、校园景观,又有校园传媒、课外活动、学生社团等。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是指在具体环境和社会发展阶段中将人们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明确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共同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影响作用,它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师生员工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明的行为准则,使师生员工向着社会期望和要求的方向发展,符合学校确定的奋斗目标。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高校师生员工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其次是对每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起导向作用,帮助师生员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这种导向作用通过校园环境、精神风貌、整体布局、学术氛围、校规校纪等文化要素来实现的,每一位师生具体的参考和借鉴,接受社会公认,符合时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凝聚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团队现有成员的团结和合作,对团队新成员的转化与融合。当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精神与价值观念为学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后,就会形成一种感召力和较强的合力,激发全校成员为实现发展目标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情感,内化成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合力,使每位师生员工认识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全体师生员工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对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大学精神是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

(三)激励作用

当代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校园文化具有使全体师生员工从内心产生出高昂斗志、奋发进取、振奋精神、朝气蓬勃的精神作用、激发全体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持久的驱动力。从而形成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良好风气,形成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在遭遇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怕难。大学校园文化为师生员工树

立崇高理想,确立坚定信念,追求远大目标提供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

(四)规范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作用是指校园文化对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约束作用,它借助高校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根据社会行为方式,将大学师生员工的言行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期望的轨道上来,它创造适宜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学术氛围,形成一种有效的道德力量和“软约束”,以消除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文化、特别是制度文化实现规范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体制机制,严密科学的校规校纪,严格的管理制度,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采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来要求全体师生员工,他们的一切活动都统一到学校目标上来。

(五)辐射作用

高校是社会组织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高校和地方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在校内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形成辐射。校园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发挥理论阵地和学科前沿优势,引领时代思维方向。大学通过直接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如哲学、文学艺术、思想道德建设等。其次是创新思维、新理念去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带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近年来,全国高校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等“三下乡”活动,“两支一扶”活动等,都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六)创新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作用是指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创新思维、创新潜能、创新方法的萌动和开发。校园文化本身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充满生动鲜活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一定文化熏陶、文化底蕴。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仅要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重要的是创新知识成果,不断创造科技文化的前沿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承担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培养大批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大批高级人才,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七)娱乐调节作用

娱乐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师生员工的生活,调节紧张、单调乏味的工作节奏,增添生活的乐趣,校园文化在娱乐同时,还能提高师生员工的艺术责任和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师生员工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它有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们愉悦感,因此要充分发挥娱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校园的特征例4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 概念界定

1.1 文化

文化很难准确定义,研究者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的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收集了定义164种。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得到相对广泛的认可:“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为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①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辞典》对文化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这也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个定义。

1.2 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大学针对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点,长期逐渐形成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制度规范、人文景观和各类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能体现自身特点、反映群体共同追求、群体公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群体共有的文化蕴涵的一些精神提炼和物化表征,并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潜在的氛围,对校园中的人和事产生顺应这种氛围的影响。从心理学上,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③是大学代代相传的思想和经验在人们心理上的沉淀。

2 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特征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是人的意义的体现。校园文化的主体性表现在人对文化的自为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校园文化源自师生的自为性。人是文化产生的唯一主体。文化因为人要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实践活动逐渐产生,也就是源自人的自为(人的活动),是主体存在方式的对象化。大学校园文化源自师生的自为,师生的需要就是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的源泉。大学师生以自身为目的,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手段,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延续依靠师生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表现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能动两个方面。“文化自觉”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意指生活在某个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应该对自身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包括其文化的起源、生成、特点、走向等。大学师生身处大学校园,就应该对大学校园文化形成“文化自觉”,并以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身份推动校园文化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自我创建;文化能动则是指主体的能动性在文化中的体现,是师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具体表现为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行动。

大学校园文化提升依靠师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特有的能力,是文化的新颖、独特、深化、提高的内在机制。创造性是校园文化不断进步的关键。自为和自觉只能带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和传承,而校园文化的进步和创新则必须依靠师生的创造性。校园文化只有不断发挥大学师生的创造性,不断地产生更新更进步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价值实现、道德水平、审美层次,才能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2.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校园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体现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最高阶段表现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④这说明了人的发展史实际就是全面发展和主体解放的历史。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展开,人的本质包括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人类本质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实践的发展,特征是公平和正义,是人的“应有发展”,社会本质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特征是秩序和效率,是人的“和谐发展”,个体本质体现在独立自由的发展,特征是人的自主、自立、自为和自强,是人的“个性发展”。 这三个本质发展之和,构成人的全面发展。

2.3 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主体性的时代需求

以人为本表现了以人为本原、根本和出发点的思想。人的发展与完善是终极价值,文化建设应该确立以人为中心、实现人的意义的目标和理念,把人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人为本思想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的时代需求。大学校园文化的以人为本,表现为以教师和学生为本,重视师生的基本需求、利益、追求、幸福,实现校园的和谐。

3 校园文化的理性特征

理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必经之路。教育是针对“人”的事业,其本质是对人的本质的阐释和人的自我完善。大学文化应该唤醒人的理性意识、塑造人的理性精神、培养人的理性能力,大学文化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

3.1 校园文化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马克思·韦伯把理性行动分为价值理性行动和工具理性行动。价值理性是建立在对某些固定价值观念的信仰基础上的理性,重视动机纯正和实质正义,不过多考虑行动的结果;而工具理性则是指建立实现某种实用的、功利性目的基础上的理性,强调工具和手段的有用性,通过预测和精确计算来实现目标,追求效率、重视结果。⑤

校园的特征例5

Abstract:with the fully known of the “Campus language”,this concept has become well-established currently; most of us has accepted the existence of it. Though it must be a long way to give a perfect definition definition of “campus slang”,it’s an inevitable fact that “campus slang” has become an activist on internet.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ampus slung” and similar evolvement on internet. According to Prague School’s theory of “Language Union”,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orld Wide Web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ampus slung”.

Key Words:“Campus language”;World Wide Web;features

网络语盟 (campus slung)是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校园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的网络行话。在当代大学特殊的网络教育教学环境中,网络俚语、习语或网络行话成为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成为社会语言的一种特殊变体,即通常所说的网络语言语体在网络语言语体中,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甚至完全病句的杂糅表达式在网上成了通用语言,成为大学生网民们的习惯用法。

所谓语言联盟,是指同一地区或毗邻地区通行的数种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由于长期接触,互相影响而获得语法、语音等方面的许多相似或共同特征。语言学家已经描写了许多具有混合体系(语音体系和形态-句法体系)的语言,证明语言渗透所引起的语言联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网络技术普及的现代社会中,言语社区与网络皮钦语也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交流和沟通的便利,人们简化本族语和外来语,并将两者有机地混杂起来使用,这种被简化的新的混杂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社会语已学称之为皮钦语(Hudson2001)。经过对比研究汉英“网络语盟”后,发现二者构成词素及构成规律的近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读音特征。英汉表达中的I see!、 Don’t、 Oh,I see、大侠、版主等形式在“校园语盟”表达为I C!、 Dun 、OIC、大虾、斑竹等形式。

2.借助数字和字母的混合缩略特征。如:I12go=I want to go(用12的发音来代替want to) ; It's up 2 u=It's up to you; Good 9=Good Night(9的发音代替night ) ; 18t=later; cu18t=see you later; B4=before(4的发音代替音节fore);F2F/FTFface to face(面对面)。

2.缩略词构成特征。首字母缩略,即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的方法。聊天室和BBS上的新词大多数是由热衷于网上聊天的青少年创造的。这此词的共同特征是口语化,不太正式,缺乏被社会其他领域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但正是由于其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传播,这一类的缩略语在校园网络交往中被网民们一致认可并广泛接受和使用。如:IC――Isee(我知道了),OF COZ- of course(当然)。U (you);RU (are you);A/S/L(age/sex/address:年龄、性别和住址);15/M/NY (fifteen/ male/ New York:15岁,男性,家住纽约);J/K ( just kidding:开开玩笑而已);AFK(away from keyboard:暂时离开).

4.网络英语中的情感符号特征。网络对英语产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词激增上,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奇怪的修饰语,即情感符号。人们就利用英文的标点符号和字母来弥补表情的缺憾。用冒号表示眼睛。破折号表示鼻子。括号表示嘴。既形象又幽默。如::-)表示:regular smile笑脸;:-( 表示:sad悲伤;:-}表示:angry生气。

“校园语盟”这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其文化强调新颖、独特、有创见,保护个人思维。网络缩略语言简意赅,符合语用的经济性原则,代表着时尚,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猎新求异的心理,同时,反映了校园文化里惜时如金的文化理念。这类缩略语已多为广大在校生使用者所接受,折射出某种价值的取向和变化。其实网络语言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进步的一面。它是被时代所接受,还是被时代所淘汰,总是有一个过程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罗锦生:《网络英语新闻的篇章与词句特点举例》,《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

校园的特征例6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记忆的往昔……”当听到类似这样的歌曲时不知道你的心中可有一丝感慨,是否会想起自己成长的那个年代,心中是否会涌入一股感动?是的,在这样一个以流行歌曲称霸的时代,校园里也弥漫着流行的气息,曾经脍炙人口青春十足的歌曲在校园里再也找不到了。到底什么才是校园歌曲呢?

1 校园歌曲的界定及特征

(1)校园歌曲的界定。

校园歌曲,又称“校园民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指在中等及高等教育学校中流行传唱于青年学生中的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校园歌曲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朴实明快,完全是性情的流露,激励学子进步,它反映了青年学子的朝气蓬勃、青春浪漫,它不仅包括叙述校园发生的事情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感动,也包括校园外的感触。

(2)校园歌曲的特征。

校园歌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的特点是:首先,校园歌曲充满青春朝气,憧憬着美好的理想,是学生表达自己心声的一种感情的寄托。其次,校园歌曲有其自身的变动性即时代性,反映一个时代的趋向,能够紧扣社会现实生活,深刻反映出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实际面貌,充满时代气息,与时代脉搏同步跳动。第三,校园歌曲内容诚恳真切,语言朴实无华,曲调优美自然,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感。第四,校园歌曲还具有传承性,时下的校园歌曲,即流行歌曲还有新奇性、一致性、从众性、剧烈性。

2 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

(1)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中国最早的校园歌曲,早期的学堂乐歌歌词题材广泛,如号召民族觉醒,宣传妇女解放,提倡破除迷信等,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有明显的正面作用,也夹杂着一些传统伦理道德等内容,语言通俗直白。早期的学堂乐歌曲调多采用欧、日曲调,加上自己的歌词,渐渐地,中国民歌曲调也开始被学堂乐歌“拿来”,如《茉莉花》等。更脍炙人口的当属李叔同(弘一法师)填词的《送别》了,这首歌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堂乐歌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开端,它使得西方的乐器、演奏法、记谱法和基本理论知识传播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文化,预示着当时中国音乐进入新的文化转型期。

(2)三四十年代的校园歌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堂乐歌开始渐渐走向没落。当时,中国社会处于政局动荡时期,面临着亡国的危机,爱国抗战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在音乐这方面,以爱国为主题的群众歌曲在当时是处于主流,《游击队歌》《义勇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性歌曲,当时存在三种歌曲,一种是校园歌曲,一种是群众歌曲;另一种是流行音乐。但三者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区别。校园歌曲在当时虽然有很大的作用,但还是消融在群众歌曲的大潮之中,并没有成为独立的歌曲门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作为一类歌曲。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一大批歌唱社会主义的歌曲,节奏坚定有力,同时校园歌曲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一次高潮,出现了《劳动最光荣》《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但这一时期的校园歌曲基本上局限于“少儿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所接受的主体也偏于低龄化,很少有表达青年人心声的青年歌曲。

(3)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校园歌曲。

1)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校园歌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校园歌曲再次全面复兴,它是从海峡彼岸台湾兴起的。那时,台湾音乐充斥着日本和西方的歌曲,以及旧上海的时代歌曲。不论在旋律还是内容上都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要求。1975年,杨弦等人在台北举办了中国现代民歌会,它标志着台湾校园歌曲运动的开始。台湾校园歌曲并不单以“校园”为归宿,而是自动承担起了扭转流行乐坛风尚的责任,从一开始商业力量就介入其中。台湾校园歌曲的整体特色是简单清新优美上口,真诚朴实,易学易唱,很少有表现消沉,抑郁,颓废的情绪。此时台湾校园歌曲成为流行歌曲发展中一支特定力量。

2)八九十年代大陆的校园歌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受邓丽君情歌及台湾校园歌曲以及俄罗斯民歌和中国传统民歌热的影响,中国大陆本土也诞生最初形态的校园民谣。那时候,一些高等学府里的学生将自己的感觉编织成简朴的音乐与旋律,加上吉他或口琴的伴奏,以此来抗争校园外商业化音乐的日益喧嚣。由于过于简单,一直没有太大的影响,1986年,是大陆流行音乐全面复兴的年份,其中以《一无所有》为代表的摇滚乐直接影响了校园歌曲的创作。在以崔健为代表的摇滚乐中,体现着个人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的纠缠。在新一代的青年身上,既有觉醒了的个人意识,重视自己与个性,同时又存在着对社会现实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关注和强烈责任感,体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和个人反思。

3 校园歌曲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流行音乐的多样化,校园歌曲渐渐正式成为流行歌曲的一份子,也以其自身的创新意识成为推动流行歌曲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歌曲是校园里的主旋律,现今,这样的主旋律正处在内外交困的尴尬处境之中。

(1)校园歌曲内容单一,歌曲质量有待提高。八十年代初,《童年》《外婆的澎湖湾》等台湾校园歌曲风靡内地。1994年,《校园民谣》系列专辑问世,老狼、高晓松、郁冬等才华横溢的校园音乐人纷纷涌现。可十年来,随着日韩音乐的东进和内地流行音乐的低迷,味道纯正的校园音乐也渐渐成了人们泛黄的记忆,有的作品情调低沉,缺乏积极向上的力量,多愁善感、颓废灰暗的消极情绪常有流露。对学生人格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2)缺少独创的风格特色。校园歌曲融入了流行音乐和本民族音乐的因素,当今又吸收了许多西方音乐的风格。大学生没有很好地认识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认识音乐和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认识音乐要素中的文化脉络,并对若干相关问题作深层次地思考,盲目推崇美国嬉皮士的一些形式化的颓废生活,使其进入所谓的“创作状态”,无思想地模仿,使得创作和演唱虚假做作,情感不真实,给人无病之感,由于相互仿造使得一部分作品平庸乏味,旋律曲式单一,反映出非音乐专业作品的局限性。

4 结语

校园民谣讲述的是校园人自己的故事,反映大学生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纯真与诚恳。社会在发展,校园本身在变化,学生群体的精神关注和情感表达方式也在变化,校园歌曲必然要变化,在内容和精神上都要提升和扩展,使它保持着一定的人文品质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保持永久的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在每个时代留下学生们自己的声音和故事。

参考文献:

校园的特征例7

高校传媒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密不可分。诚如英国学者尼克・斯蒂文森指出的那样,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属于文化范畴,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高校传媒的校园化生存的独特方式决定了高校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传媒的校园化生存特征

从广义上来看高校传媒是指出现在大学校园内的各种传媒,包括网络、广播站、海报、广告牌、楼宇电视、移动媒体、杂志、报刊、书籍、宣传单、宣传栏、展板、院系办的信息园地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高校传媒主要是指在高校党政的指导和支持下出现的广播站、校内网站、校内电视、宣传单、宣传栏、条幅、展板、校报、学报等媒介。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高校传媒,即高校内自办的传播媒介。

今天,走进任何一所大学,扑面而来的招牌,迎风飘扬的条幅,千奇百怪的校园广告,激情洋溢的社团声明,往往让我们慨叹不已,如果没有这些承载校园文化的媒介的涌动,也许大学校园的生机与活力就无从感知。以大学校园为生存背景的高校传媒随着高校的发展已经形成独特的生存方式,并凸显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传播圈的可控性。

高校传媒基于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特定群体展开的信息传播活动,从形式上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传播圈,构成了以高校社区为主的信息集散地和公共舆论场所。其显著特点就是信息传播模式的可控性和舆论形成的可导性。囿于一隅,高校传媒的信息传播的范围主要是大学校园,反映的大多是大学校园中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范围的有限性与主体对象的明确性,决定了高校传媒基于校园形成的传播圈符合大学生正确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要求,具有规范和导向性。

(二)传播内容的贴近性。

高校传媒立足大学校园传播圈内,集中反映的是大学校园内的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师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在传播与师生紧密相连的信息上,高校传媒往往占有传播的先导地位。比如,2011年曾经在网上引起热议的复旦大学空调事件,复旦学子以诙谐幽默的语调,通过网上论坛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舆论氛围,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有效地推动了复旦大学学生宿舍空调问题的解决,此类事件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不得不慨叹校园媒体能担负的贴心服务。立足大学校园的高校传媒无论是在传播方式还是在内容方面都有用自己的人说自己的话,让自己的人关心自己的事的地缘贴近优势。

(三)传播对象的小众化。

在校园这个小社会里,存在许多由共同兴趣和爱好组成的群体,而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群体都有自己的信息传播方式,有社团的网络群与招贴板,有班级的QQ群和公布栏,有院系的贴吧和条幅,有新潮的社交网站,等等,举不胜举。很显然,高校传媒面对的是小众,他们或张扬、或低调,或尖锐、或平和,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社区公共传媒既有为个性的小众提供特色服务的职责,又要承担建设健康的公共文化领域任务。

高校传媒立足校园传播圈,一方面,借助传统和现代的传播手段,高校传媒往往抢占时效和地缘上的优势,较好地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圈”,尤其随着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高校传媒灵活运用网络空间,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高校传媒不但承载了现实生活的具体内容,而且能生动而具体地体现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大学生不断创新生活方式,为大学生构建日常学习、生活的新空间提供范式。

总之,高校传媒居于大学校园,以大学师生为对象,反映校园风尚,捕捉校园变化,表达校园观点,贴近师生、贴近教学、贴近科研,有着社区媒体的独特优势。

二、高校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和教育管理活动中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它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1]高校传媒一方面通过反映学校的校风和教风,制度和管理,强化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以吸引和感召师生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在传播校园文化的同时形成了自有的传媒文化,活跃在校内的各类校园媒体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一)呈现“拟态”,表征文化。

高校校园是大学生精神的休憩家园,理想的放飞地,梦想的奋斗地和情绪的宣泄地。高校传媒通过对校园内动态变化的信息符号的适时捕捉和呈现为校园师生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拟态”校园生活图景。学界把这种通过媒介反映现实的方式称为“新闻镜像”。正是借助这种镜子般映射对象的方式高校传媒形象地表征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色。通过具体的描述和议论,既呈现出校园内师生的思想行为、兴趣爱好和创新发展,又传承校园的文化精神,弘扬校风校纪,勾画出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的精神气质,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形象表征。

(二)深入师生,建构认同。

大学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和开展文化生活的主要平台,又是他们人际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信息交流空间中,活动主体既要从其所属的环境中获取认同感与满足感,又有强烈的改变和塑造环境的愿望。这使得活跃在校园内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会受到校园内物化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影响。

高校传媒通过“新闻镜像”既满足了校园内师生的认知需求,又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通过传媒的描述性报道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我们的”感觉,并向校园外释放出高校自有的文化气息。一方面,高校传媒在校园中把信息的传播、价值观的塑造、规范的传达作为其传播的使命,让校园中的小我通过媒介的影响,自觉认同自我的校园身份,形成共同的精神归属感,消解个人对环境的疏离感,增强“校园小社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任何一所高校在全校师生长期教育和管理中都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状态和思想作风,高校传媒通过汇集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学习态度、工作精神充分发挥校园精神的总和效应,在学校师生中建构一种文化认同,使校园师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2]

校园文化的认同最终指向文明的演进,对于经历了灵魂洗礼和文化熏陶的大学生来说,高校是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走向文明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建设做得好,才能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传媒深入师生,建构认同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重要的教育者和引导者,能有效地协助高校师生,借助良好的校园风尚,凝心聚力实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收获一种文明和进步。

(三)设置议程,引导舆论。

正如科尔所说,媒介在帮助人们想什么时并不是非常成功,但在帮助人们怎么想时却效果甚佳。高校传媒在反映大学师生的日常生活,构建校园意识形态时也许并不见得深入人心,但在发起讨论,塑造师生关于自身和他者的观念时,却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新闻媒介倾向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构设议题。构设的框架可以被定义为“新闻内容的一种核心组成思想,它能够提供一个背景,并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阐述方式来提示议题是什么”。[3]高校传媒作为高校党政管辖下的媒体,既是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又是高校全体师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其校园化生存的特点赋予了高校传媒独特的吸引力。因而,高校传媒不可忽视的一个功能便是通过形象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共同参与讨论的话题背景,并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阐述”为议题确定范围,甚至引导人们达成一致意见,这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有什么样的传媒,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高校传媒和校园文化凝聚成一股无形的动力,将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裹挟其中,把师生们日常生活的仪式和场景镜像般地反映着,也深刻地改变着、熏染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个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个裹挟其中的人都带上浓郁的大学校园色,培养大学生无惧、无畏的人文精神,使其融入社会发展的滚滚潮流中。

三、当前高校传媒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高校新闻传媒在不断加大软硬件投入之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为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技术发动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宁静致远”的高校校园内开始“众声喧哗”,一时间,广告纸飞扬,广告牌高挂,移动媒体随处可见,各类大众媒体见缝插针。高校传媒在大众媒介的挤兑中开始失去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和亲切贴心的说服力,逐渐褪去了往日的朝气蓬勃,日显深重暮气。

(一)行政化面孔,“八股”类报道。

长期以来,一直强调高校的稳定性,因此高校传媒多是由校党委统一管理,意识形态上强调红、正、周,歌功颂德多,揭露曝光少。因而,现今的高校传媒多充斥着关于领导活动的报道,出现在高校传媒上频率最高的是会议新闻、讲话稿等“八股”类的报道。显然,高校内各种媒体扮演的是只表扬不批评的喜鹊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领导的传话筒和代言人。这种紧跟“上面”,脱离“下面”的管理模式有着浓重的行政化色彩,脱离了教学科研第一线。

由于缺少来自基层群众的内容,传播效果便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在信息化时代,高校传媒的这种管理模式,及其影响下的填充式的“八股”报道,无疑会严重影响到传媒功能的正常发挥,堵塞校内师生的耳目,助长某些不正当的风气和行为,造成师生对高校传媒的陌生和疏离,影响校园媒体德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号召力日益式微,功用逐渐淡化。

大学从中世纪的欧洲大陆崛起时,便是以“精神城堡的英姿”,而非“职业培训所”的招牌,昭示于人类社会的。[4]而今天,随着高校大众化发展的走向,越来越多的学子们享有了高校教育的机会,大学校园也就成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成长和发展的场所,见证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才干的增进。从高校功能的发挥来看,校园生活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至深。大学生活是每一个大学生生命史有的“灵魂发育”季节,他们有权吸取“精神营养”,而大学也理应为他们提供“精神营养”。[5]今天,任何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认知的、体验的、思考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或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媒介提供的新闻镜像,媒介在帮助大学生实现精神成人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环境下对大学生实施高等教育,为他们输送“精神营养”,势必要借助大学生主动积极接触的媒介。但不可回避的是媒介竞争的环境中“镜像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屏蔽了高校师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给高校师生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媒体在陪伴高校学子精神成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高校媒体来说,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宣传教育是其基本的功能。但当媒体仍然板起面孔训导,一丝不苟的严肃腔调成为其传播的惯性时,其自身只能充当学校工作反映的工具,偶尔皮笑肉不笑的娱乐,不是自娱自乐,便是校园式的“伪娱乐”,轻松不足,而严肃有加,反给人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难受。

显然,在信息日新月异,新思想、新观点层出不穷的今天,高校传媒板起面孔说教的姿态已不足以吸引有着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大学生,高校传播圈赋予它的地缘优势和导向优势已不复存在,媒体应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正日益式微,传媒应有的功能作用正逐渐淡化,以至于许多大学生们宁愿在贴吧里面“撒野”也不愿浪费一丝注意力到校园媒体上。于是,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把社会公众传媒作为吸收信息的主渠道,与校园传媒的关系犹如咫尺天涯,参与意识淡薄,“上面”和“下面”的沟通交流名不符实。

(三)“镜像”与现实脱位,形式与内容失真。

从客观上看,新闻是新近的事实报道,而学院教育的相对稳定性与渐变性决定了校园内的动态变化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加上目前高校传媒受重视程度不够,软硬件条件的配备与发展的需要仍有一段距离,人手紧张,新闻专业人员多是杂而不精。于是校园广播变成了祝福歌放送的平台,校报刊载的多是昨日的历史,网络新闻成了通知与广告的散发地,有新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高校传媒上却鲜为少见。

另外,由于教育活动的相对稳定,变动性小,其发展需要一个周期循环的渐进,而高校传媒往往顺应学校高层的变革要求,过度地宣传超前性的教育决策,忽视教育硬软件在一定时期内的滞后性,造成了“新闻镜像”与校园现实的严重脱位,容易加深校内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刻板认识,而怠于参与。

从主观上来看,高校新闻从业人员的报道多局限于校内日常动态,忽视了校内的校外空间,也无视了校外的校内空间,往往就事论事地报道一些校内现象和事件,主题挖掘不透,其潜在的新闻价值表现不出来,内容枯燥,形式模板化,缺乏新活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

立足校园,高校传媒肩负着“上面”和“下面”、老师与学生沟通的使命,善用之,即能很好地搭建校内信息流通的桥梁;误用之,则适得其反,会造成校内信息流通不畅。只有正确认识高校传媒的校园化生存特征及其功用,直面高校传媒在信息化环境下面临的发展困境,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引导,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公芳.夯实校园文化根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中国建设教育,2007,(1).

[2]谭先锋,李大健.高校传媒功能与校园文化建设.未来与发展,2004,(5).

[3][美]Werner J.Severin/James W.Tankard,Jr.著.郭镇之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40.

校园的特征例8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论及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先必须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目前,我国学界有一种以“学校文化”概念取代早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校园文化”概念的研究倾向。体现这一倾向的研究者认为:“学校文化”属于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相对;“校园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突出了其中的空间维度,是反映不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不过,已有研究所示的区别给人的感觉大多依然模糊,让人不得要领,而且,具体的研究框架(或层面)常常也是“风采依旧”。诚如英国学者迈克·克朗所说的那样,“不论‘文化’如何被定义,我们都应该把它放在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中,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去进行研究”,“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一个特定的场所如何获得文化意义,以及文化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场所实现其意义。”因此,本文对“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不作区分,同等使用。

由于文化定义繁杂,不同的文化观必然影响着人们对什么是校园文化这一问题的理解。据王邦虎主编《校园文化论》中的概括,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氛围或传统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具有学生特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二是意识形态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是校园的意识形态的总和;三是物质与精神总和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所逐步营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四是文化要素复合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由全体人员创造的,具有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以不同形态存在,由最小独立单位所组成的复合整体;五是指令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六是启蒙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旨在对校园亚文化群体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七是精英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超前于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八是活动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貌,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此外,还有精神体系说、文化潮流说、艺术教育及艺术活动说等。

上述多种校园文化观都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部分内涵,拓宽了人们对校园文化认识的视野。从中可以发现,人们往往从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活动范围等几方面各有侧重地来理解或把握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主体来说,一般可包括学生、教师及管理者,但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学生文化,如其中的“意识形态说”和“活动说”;从校园文化内容来说,一般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人们更多强调的是精神方面,如其中的“氛围或传统说”、“启蒙说”及“精英说”;从校园文化涉及的范围来说,一般有教学生活、科研生活之类的组织性活动及闲暇生活之类的非组织性活动之分,有人强调闲暇生活中进行的社团活动,如“活动说”,有人强调整体,如“文化要素复合说”。综合上述,我们认为,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质的规定性并不仅仅在于其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如其中包括学校范围内的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和精神性文化,以及在其基础上所生发出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组织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建筑文化等,更是在于校园文化所赖以存在的时空——学校所占有的时空及校园文化主体——学生、教师及管理者。正是由于后一种的独特性,使得校园文化有别于其他诸如家庭文化、企业文化、军队文化等种类的亚文化。

理解了“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所谓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凸显职业学校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才供应基地基础上形成的,学校与企业、社区互动共融的一种师生共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它是职业学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与技术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意识的养成。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有研究者在论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特征时指出,由于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定位、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应用性(这是由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职业选定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性教育,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特色性(职业院校要想立足就要办出特色,要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这些专业知识的渗透,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行业指向性(职业院校要依托行业办学,其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行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是其校园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文化地域性(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是在本地招生,生源地相对集中,学生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这也使得他们在文化交流上较为畅通,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另有研究者在论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时认为,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校园文化的区别就在于它融入了企业文化,因而必须通过校企互动才能使得企业文化深深地植入于校园文化。这些研究确实看到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一些特殊性,对我们研究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有一定的启发。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前项研究用“特色性”来概括校园文化的“个性特征”,显得同语重复,而“职业选定性”与“行业指向性”两项所指大致相同,亦可并列;而后项研究则有将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等同之嫌。

我们认为,与社会主文化相比,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概括成如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规范性与创造性共存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场所,它必须根据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来培养和教育学生,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规范性和教育性。校园文化的规范性就是,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必须始终围绕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达成学校所主张的教育目的。具体针对职业学校而言,其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方面,应当合乎企业或行业发展的要求(如行业标准或行业规范等),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学好基本理论,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就必须通过建构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及职业价值观。

规范性较多体现了社会主文化对学校组织的文化预期或设计。同时,包括职业学校学生在内的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文化和校园亚文化的双重载体,即使校园文化在影响的广度、深度和能量上占不了优势,他们也不会甘于完全认同和归依社会主文化,而是总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教师和管理者也会有如此同样的倾向性。可见,“校园文化既是历史文化的‘储蓄所’、‘中转站’,又是现实文化的‘市场’、‘制造厂’”。这种文化张力的存在,使校园文化在具有规范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任何一所学校,只要其成员开始进行各自的活动,它的一切文化要素就会开始依靠自身的张力进行各种整合运动。而随着学校成员的不断更新,带有这所学校特有风格的校园文化也将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规范性与创造性的并存体现了社会主文化与校园亚文化之间的互动,既是社会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动力之源,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赢得相对独立的空间。对一所具体的学校来说,这种相对独立的空间不仅保障了某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区别于社会主文化,又为其与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化相区别提供了无限(或巨大)的可能性。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教育性与生利性并重

任何文化都或隐或显、或多或少地具有教育性。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在教育性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是有意识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在其论著《再论教育目的》中提出:“学校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目的,一是通过校园文化,二是通过课程学习”。职业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它的校园文化应当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中,不只是精神(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性,其物质文化也应当具有教育性。

教育性是学校校园文化普遍具有的特性,不独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如此,普通学校亦然。但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有别于普通学校校园文化之处,在于它具有鲜明的生利性。“生利”一词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创。他在1918年写作《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说,“衣食主义既多弊窦,生活主义又太宽泛,二者皆不适用于职业教育,然则果应以何者为正当之主义乎?曰,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在这里,生利的意思就是强调生产或工作技能(技术)能带来较好的实际效果、效率、利益、利润等。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先生的这篇文章在1918年1月15日《教育与职业》第1卷第3期发表时,有“编者按”语云:“作者所为‘生利’,当作‘生产’。”这一说法似乎值得推敲。我们知道,作为“主义”的“生利”是包涵有鲜明价值追求(取向)的词汇,而“生产”一词则是中性的。陶行知所言的“生利”与其说是中性之义的“生产”,不如说是褒义的“创造财富”。另外,根据德国著名的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斯普朗格的思想,生利性亦应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所张扬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斯普朗格认为,人性陶冶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六种价值趋向的和谐发展,即真、利、美、爱、权、圣,其对应的“生活型式”分别为理论的、技能的、审美的、社会的、权力的、宗教的,而其相应的“个性型”则是学者、企业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宗教家。正如斯普朗格强调的那样,个性形成乃是不同的人追求不同价值行为的结果,是每个人的价值热点的表现。因此,从职业教育的本义来看,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在价值追求上保持“多元共生”(即不排斥斯普朗格所言的六种价值趋向中的任何一种)的同时,突出生“利”,实不为过。

可见,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必须是教育性与生利性共存的文化,两者都不可偏废。如果只重教育性,忽视生利性,则职业学校同普通学校难以区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如果只强调生利性,而忽视教育性,则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没什么分别,也会失去自身存在的独有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义利之辩。中国古代诸多思想中,有的重义轻利,有的则偏重利轻义,有的主张义利双行,以义导利,先义后利。但正如有学者研究指出的那样,作为封建国家长期统治意识形态的儒家(或“儒术”)是主张重义轻利的,这对后来中国工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消极作用,甚至也影响到今天我国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多样性与主导性统一

文化只有丰富多样才会有真正的活力、魅力。我们言及任何文化,几乎都会发现文化是多样而统一的生态,是多样而统一的整体,校园文化也不例外。良好的校园文化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具有多样性。从纵向来看,校园文化汇集着人类历史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的精华;从横向来看,校园文化融合着中与外、校园与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如有宣传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文化,有组织经验事实进行探究、质疑而以真理为最终追求的学术文化,有通过文学、电影、舞蹈、绘画等欣赏与创作进行的艺术文化,有通过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竞技形成的体育文化,有由种种严密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所形成的制度文化,有特有物质设施、校园布局和校园绿化、美化等方面形成的设施文化等。可以设想,没有如此多种多样文化的共生共荣,校园文化将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

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多样性,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都会得到学校校园文化主体“一视同仁”的对待。正如斯普朗格指出的那样,虽然人性陶冶的最终目标(或理想目标)是达到六种价值的和谐发展,而且也难将这些交织在一起的价值追求截然分开,但事实上,每一种价值趋向在某个类型的人的精神中占据主导地位则是作为文化成长过程的教育的“常态”。这也说明,校园文化在追求多样性时也要强调或“发现”有助于主体所偏向的文化主导价值实现的那些文化内容或形式,这就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主导性。就拿学校的课程文化来说,普通学校的课程所体现的文化更多的是“学术性”文化,而职业学校的课程所体现的文化更多的是“技术性”文化。前者偏向于关心“know-why”,后者偏向于关心“know-how”。

可以说,没有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校园文化的主导性也就无从谈起;缺少校园文化的主导性,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也因缺少整合而难以发挥优势。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必然保持其多样性与主导性的统一。英国综合中学的勃兴就是一个较好的说明。二战后,许多国家纷纷对中等教育进行了调整改革,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中等教育体系,试图通过职业技术教育这条途径向社会提供具有熟练技术的劳动力。英国也积极顺应了这一潮流,并于1944年颁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巴特勒法案,以法律形式规定:中等教育包括三类中学,即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后两类中学主要承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任务,为社会培养熟练工人。然而,随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存在某些严重弊端,因此,再次要求改革中等教育,推行综合中学。当时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存在的致命伤是其课程内容过于狭隘,即职业技术课程与普通文化课程严重脱离,结果造成人才素质下降。另一方面,文法中学偏于文雅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充分的就业知识与技能。这样,基于“文化整合”的理念,能协调两者的综合中学便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当然,值得指出的是,英国综合中学中的“综合”主要是以必修课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得普通文化知识,而以选修课的方式来对打算就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训练。这种选修课程在许多综合中学多达几十门。可以说,选修课的充分提供体现了校园课程文化方面的多样性;而其主导性则表现为学生可以在这种多样性的课程文化中作出自己的选择,以服务于自己升学或就业的目的。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校园所固有的特殊文化氛围既是由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又为师生员工“共同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人们生活其中会经常受到熏陶感染,唤起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进而激发起创造更加美好环境的热情和行动。也就是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也不管你是否有意识地建构,它都在发展与变化着,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摇篮

北大学者陈平原认为,“之所以强调校园文化,就因为那是养成气质的地方。……对于学生趣味、精神、气质的形成,校园文化起了很大作用。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日后怀念母校的聚集点。几十年后追忆,能想起的,不是严苛的复习考试,而是名师的音容笑貌,以及有趣的校园文化生活。”文化赋予人生存的意义。被称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的怀特在其所著《文化科学》中曾反复申明,人的所思、所感、所做无一不取决于他的文化,不是我们控制着文化,而是文化控制着我们。在这里,所谓的文化控制着人,就是指人的生存意义由文化赋予或决定。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教育也是文化,是社会赋予人一种社会文化意识和社会心理的过程。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教育总是会自觉地利用示范作用来实现文化控制。示范,即示以文化规范。有知识、学问的教师或长辈,大都是受过社会文化规范的教育,并按照这种规范教育影响着青年一代,使他们按照这种规范去行事,从而起到文化控制的作用。所谓为人师表,说的就是这种示范作用。师表的示范作用是广泛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当然,有一定的学校教育经验的人都不难认识到,教师们的示范作用越是能诉诸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取得的效果就越佳。此时,作为示范者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景仰、信任和爱戴,学生积极的互动反应也会得到教师及时的激励与肯定。如此学校生活会给生活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以心灵上的亲切感或“家园感”,成为生存的“意义之所”。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舞台

校园的特征例9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11-0027-03

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体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书记2008年2月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2011年4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又再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高校作为人才、知识、技术的聚集地,校园网络舆论往往领跑整个社会网络舆论。因此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关系着现代高校的发展,也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信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新任务、新使命。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征

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开放、快捷以及超强交互等属性,使得传统媒介关于个人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无法实现的状况大为改观。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畅所欲言。校园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喜欢挑战、喜欢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活跃且情绪化易冲动,这些特征使得当前大学生成为营造和接受校园网络舆论的生力军。

(一)校园网络舆论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校园舆论主体往往属于校园广播、报纸、电视以及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体的策划者和制作者,大学生往往是单纯的舆论受众。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介在高校的普及,特别是近些年出现的微博等新兴网络工具的运用,舆论传播由传统的点到面的单向线型传播方式转化为点到点的交互爆炸式传播方式。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日益发展成为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者,甚至是制作者。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特别是微博使得媒体越加平民化、大众化。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运用,校园网络舆论主体也将日益多元化,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校园网络舆论坚持正确导向的困难。

(二)校园网络舆论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化。网络舆论内容的复杂性是指网络舆论的混乱无序,缺乏理性、权威性以及评判性。当前网络的自由开放属性决定了当前校园网络舆论的内容丰富多彩,海量信息在给大学生带来个性化资讯的同时,也冗集了大量的信息垃圾。色情迷信等不良信息,激进情绪化言论比比皆是,谣言蛊惑甚至引导青少年错误意识形态的言论也不乏其中,导致校园网络舆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化。

(三)网络舆论传播越来越便捷化。网络舆论传播已突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网络把全世界联系成一个地球村。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事件,也可以就当前发生的任何事件发表自己的评论,让全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特别是微博与手机的结合,使得微博日益发展成为一家小小的媒体,每位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记者,成为主播人。这使得各类新闻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或者与广大学生有重大关联的事件往往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网络,并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网络传播的快捷与便利,也决定了网络舆论形成传播的便捷性。我们日益发现,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都可能在校园网络掀起强烈的反响与争论。一般网络舆论会形成几个派别,譬如反对派或批评派、赞成派或表扬派、中立派或不予评论派。如果网络舆论出现观点高度一致或一边倒现象时,往往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四)网络舆论的导向越来越难以掌控化。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重大新闻事件在网络世界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校园网络普遍关注的焦点,进而形成舆论。在舆论形成传播扩散过程中,一旦形成“权威”意见或出现能代表网民普遍心声的帖子后极易爆发式扩散,在网民中引发共鸣形成滚雪球效应。事实已证明,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信息的策源者利用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可以较容易地避开各种限制与障碍传播信息,网络舆论监管者也不可能对网络言论进行逐一的甄别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的掌控。校园网络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身心特征决定着他们更关注自身的感受与主张,追求标新立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校园网络舆论较之社会网络舆论的导向更难以掌控。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表现的主要载体与传播途径

(一)校园网络新闻的跟帖评论。这是当前校园网络舆论的最重要载体。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于2011年7月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和新闻跟帖是当前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评论,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新闻评论员文章、编者按、专栏评论等形式,这类新闻评论往往由新闻传播媒体经过层层筛选修改润色再,往往能紧扣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校园网络新闻的跟帖评论与传统的新闻评论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时效性更强。网络新闻传播的速度往往快捷于传统媒体,甚至将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在线传播。当前高校普遍建设了校园新闻网,各主流网络媒体也设有教育专栏,新闻事件一旦发生,大学生们往往第一时间能获得相关资讯。二是互动性更强。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的“媒体—受众”单一互动形式不同,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新闻普遍设有“我要评论”、“我来说几句”等等,这些评论留言以跟帖的形式与网络新闻“捆绑”在一起,形成超强的互动性。这些新闻跟帖评论既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新闻事实全貌,也有助于网民各类观点主张随着网络新闻自身的传播而传播。

(二)校园网络论坛。网络论坛又名BBS,全称为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示板),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信息平台,每位用户皆可在这一平台浏览信息,是一种内容丰富交互性强且即时性的网络电子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平台也是网络舆论中人气表现较为集中的地方,校园网络论坛向全体学生开放,具有隐匿性、及时性,意见评论感想的发表没有篇幅、倾向的局限,往往被大学生视为校园网络舆论中最为方便快捷自由的平台。

(三)微博。这是当前校园网络舆论最时髦最新发展起来的新兴载体。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信息即时共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已增至1.95亿,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增至40.2%,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也上升到了34%。当前大学生微博传播的内容从个人的学习生活琐事到校园重大事件,再到国内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微博已日益成为大学生表达意愿、分享心情感受、阐述个人主张的重要渠道。

(四)QQ群。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群主在创建QQ群后,可以邀请朋友、同学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群内聊天,并在群空间内共享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等,大学生在群内的讨论往往更为随意和自由,网络舆论的监控和预测往往更加艰难。随着QQ群技术的发展,QQ群所能容纳的成员也越来越多,当前一个超级群能容纳500人,一个企业群能容纳25万好友,能将十多所高校的师生全部囊括其中且能同时在线聊天,届时把控网络舆论的走向就更加艰难。

此外,还有如校园百度贴吧、电子邮件、校内各类信息管理交流系统平台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舆论载体也必将更加多元化。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分析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正确,有利于推动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反之不仅不利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还将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网络已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传播器”和“放大器”,这既对网络引导工作提出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勇担使命,完成好网络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充分认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网络舆论引导的应对策略,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高校校园网络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网络文明,营造和谐校园文明的重要阵地。

(一)积极应对,用主流声音引导校园网络舆论。随着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运用网络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表达自己的诉求,网络已成为各种利益诉求的汇聚平台。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考察民情、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当涉及本单位的事件及其舆论时不要退缩不要回避,要积极主动回应,切实做好答疑解惑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当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个人私利歪曲事实,恶意诋毁,影响高校和谐稳定时,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出击,澄清事实,在第一时间发出主流声音,用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要紧紧抓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性,要建设好校园网,不断丰富校园网络内容,拓展网络服务项目,让校园网真正成为大学生接受主流声音,获取健康网络信息的主渠道。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引导能力。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当前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最根本性的措施。网络素养是指网络社会中人们在了解掌握网络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有效地运用网络客观理性地分析、评价和利用网络信息的修养与技能。它包括敏锐的网络识别意识、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熟练的网络运用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网络创新能力等。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应对互联网这一“双刃剑”的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回归真实走上正轨的良策。要将网络素养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要像重视专业教学一样重视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只有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提高了,才能在价值观多元化、信息繁杂化的网络世界里作出正确选择,并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走向正确的方向。

(三)创新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增强民主性。网络舆论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舆论引导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渐变过程,这一过程不具有强制约束力。特别是在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任何外在的压制与胁迫都可能导致被引导者的反抗与抵制。所以在开展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要抛弃传统的灌输说教式,本着平等的心态以启发式、说服式、讨论式、情感唤起式的方式为主,依靠说服能力与技巧去感染人、打动人。当前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独立自主意识,不愿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一味说教,只有在获得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我们在引导态度和方式上一定要坚持民主性原则,要充分认同并接纳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防止以训斥代替说服,以专制代替民主。

校园的特征例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59 -02

校园文化建设是体现高等院校教书育人实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不但要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更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的个性,体现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把学生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理念作为核心价值,建设与企业紧密联系,具有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体系中,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它更直接、更具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形态,其大到整个校园内的建筑设计、环境美化,小到校牌、校徽、信函的制作等,是被人们第一眼所感知到的实体文化。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美化校园、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认识职业生涯的主旨作用,还应把“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这一高职办学理念固化校园物质文化。结合行业职业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行业背景和企业文化色彩,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一、高职院校建设具有行业特征的校园物质文化的意义

高职院校建设具有行业、企业特征的校园物质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学生成人

企业文化的精髓是“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这就要求员工必须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校园物质文化中企业文化的渗透,能促进高职学生对企业发展的理性认识,纠正他们认识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劣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学生成才

学生在校园中接触到大量的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他们体会到行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在还没有走上社会之前,就提前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就很难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产生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内在动力。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阅历浅,心理尚不成熟,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其中一些毕业生在跨出校门进人企业时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感受企业严格的管理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感受企业员工积极向上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接触到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流程,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实现与企业员工在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上的“零距离”对接,从而使其毕业以后减少磨合期,更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四)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学生创业

当今时代,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的欢迎。高职院校的企业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的环境,让高职学生及早参与到企业文化中去,更多地了解企业特别是那些重视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明确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二、构建具有行业特征的校园物质文化的措施

高职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在建设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在环境布置上体现行业、企业文化内涵,整体规划,合理实施。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中,感受到行业特征、企业精神,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较高的认知与了解,突显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内涵

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可以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加强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职业环境的布置和氛围的渲染,努力使学生接触到与以后的实际工作岗位十分相似的职业环境和育人环境,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全方位、常态化的影响学生,渲染出富有特色的职场氛围,有效实现校园文化地辐射功能。

措施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主体建筑物上突出具有职业特征的校风、校训,在校园主干道建起富有职业感召力的模型和雕塑,在教学楼、实训楼张贴有关职业及创造的名人名言牌,在校园马路两侧增设鼓励学生创新言行的路牌、灯箱等等,将校园内的楼、路、实训基地等以合作企业或优秀企业家命名;教室、办公室的环境布置体现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专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或企业负责人的相关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因素。各系部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建立展窗,办出企业文化的精品。

(二)建设高仿真实训室,全力营造与企业生产流程相类似的实习环境

高职院校在物质层面中应突出“职”的特点,形成以职业为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物质文化建设,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职业性”的校园文化环境。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而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设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必须有科学的、仿真的实训楼和专业实验室。

措施方法:按企业的真实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建立与企业生产车间大体相同的实验实训场所,实习环节的设计尽量与企业工艺流程相一致,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校园内要设立尽可能多的开放性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各类考点,为学生创造训练技能和考取多种证书的良好条件。

(三)建设数字化校园,以网络为载体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数字化校园是基于校园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数字化信息为基本形态的校园网络文化,以其交互性和多元性,推动着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也是学生了解学院、了解系部、展望职业前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校园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校企之间的文化交流。

措施方法:可在校园网站上建立“校企合作空间”、“系部BBS”等,校企双方可就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就业咨询、顶岗实习、用人需求和毕业生回访等事宜进行交流;各系部也可与合作企业在网上建立联系通道,使企业的优秀文化、求职信息、行业动向等都能及时、传递给学生,企业也可从学生那里直接获得求职、咨询等相关信息。两者实现经常性的对接与互通,就能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四)加强报刊媒体宣传,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全员参与的意识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实物形态的建设,还包括对内报导、对外宣传等。只有大力宣传和弘扬企业的优秀文化才能让更多的教职员工、学生了解行业、企业文化内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并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不断提升学院的知名度,把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显著成绩。

措施方法:学院的院报、内部刊物等可以以“专业文化建设”为主题开辟专版、专栏,鼓励教师、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实习学生、毕业生积极投稿,各抒己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果,引起全院教职工对校园专业文化建设这项工作的重视,形成全员积极参与的氛围。同时,在校园广播、校园宣传片中加大校企合作良好典范的宣传力度,对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多加报道和宣传,将具有行业特征的校园专业文化的辐射面扩大到全院乃至全省范围。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沉淀为深层的心理基础并影响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办学特点出发,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统筹兼顾,做到软件和硬件建设同步,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使其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促进与协调,从而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萍.浅析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07,(01).

[2]王雯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J].光明日报,2007,(03).

[3]许红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4]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12).

校园的特征例11

1.校园公交系统的发展及其现状

所谓校园公交,即校园巴士,是指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进行运输服务工作的非商务用车,属于客车类的中、小型客车的典型形式。如今校园公交的开通已成为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已有很多高校成为了校园公交的受益者。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内人群的出行问题,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利。而经调查研究,我国校园公交发展历史较短,在其运营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乘车效率[1],导致很多乘客对其持怀疑态度。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面积2506亩,东西长约2.2km,南北长约0.8km。校园公交于2016年9月开通,共有10辆微循环电动车投入使用,共有4条运营路线(如图1所示),分别是1号线(问远线)、2号线(修远线)、3号线(金石线)、4号线(天问修远线),发车地点分别是北门、东门和西区食堂,这四条公交路线贯穿于渭水校区校园的各主干道路。车辆运营时间为06:00~22:00,暂定在上下课高峰期暂不发车。实施投币0.9元,校内公交卡刷卡0.8元的收费方式。

2.调查数据分析

2.1日常出行距离调查

900人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其日常出行距离如下(表1)所示:有近40%的人每天在校内出行距离在2km以上,说明有很多乘客每天需要出行距离较远,校园公交的存在必然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便利,校园公交的优化研究势在必行。

表1 校内日常出行距离调查结果

2.2 校内出行方式结构分类

同样的出行总量,不同的出行方式结构对校园交通系统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如下(表2)所示:在校园乘客中,选择步行的人次最多,自行车次之,有约35%的人常用交通方式是自行车和电动车,说明学生日常出行距离较长,而校园公交仅占20%。因此十分有必要来改善学生的日常出行情况,提高校内公交的载客率,提升系统的运载能力。

表2 校园乘客出行方式

2.3 票价设置满意度分析

在调查结果中,有71%的乘客认为当前校园公交票价过高,而剩下的29%则表示对当前的票价能够接受,因此在票价制定方面需要进行合理优化来提高校园公交的满意度,使校园公交更大众化。

2.4 存在问题分析

(1)车辆客容量小。校园公交的服务对象是校内人群,其数量非常庞大,尤其到上下课、集体活动等高峰期,其数量更会增加不少。当前每辆校园公交的客容量仅为25人,远远达不到校园乘客数目要求,使得校园公交的服务效率大大折扣。

(2)缺少合理公交系统规划。整套校园公交系统缺少完整的运行规划。由此造成了乘车的很多不确定性,降低了乘客对校园公交的期望度。

(3)票价设置不合理。目前校园公交票价和普通城市公交差不多,价格偏高。因此校园公交当前价格还需进行合理设置。

(4)收费方式单一。当前校园公交只有现金投币和刷公交卡两种收费方式,没有和学生校园卡(饭卡)绑定,而公交卡需专门去学校相关部门办理,存在很多不便。

3.校园乘客特征分析

3.1乘客特征的概念

特征,即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而乘客特征是指乘客在出行环境、出行行为等方面能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的所具有的共性结果[2]。校园公交系统的乘客特征则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对校园乘客与普通城市公交乘客相区别的特点总结。根据乘客的需求和体验来创造更好的乘车环境,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研究分析校园乘客的日常出行基本特征与规律进而掌握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是校园交通规划与发展的基础课题,对校园公交系统优化是十分有意义的。

3.2 校园乘客特征分析

校园公交系统的服务对象即校园乘客,属工作性客流,规律性强。其乘客特征分析如下:

(1)服务对象数量庞大。渭水校区日常学生约为20000人,还有工作人员、来访游客等流动人员。校园公交面对的乘客对象数量大,且在单位时间内公交乘客生成量大,使校园公交系统的运载压力加大。

(2)车辆可靠性要求高。可靠性要求有两点:一是时间的准确性。校内人群具有规律的日常时刻安排,对时间的准确性要求高;二是安全可靠性。校园公交属于学校公共交通,必须保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安全稳定,危险性小。

(3)乘车地点分布集中。乘客乘车地点集中分布在公寓楼、寝室楼、校门等人群密度大的地方。这可作为公交节点设置、行走路线规划等的主要考虑因素。

(4)高峰小时峰值强劲。乘客出行规律性强,客流动态属于单向型,高峰时刻乘客较多。

4.校园公交应对乘客特征优化策略探讨

4.1校园交通系统优化

(1)设置候车站台。站台位置和间距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乘客的整体利益需要。

由式 [3] (4-1)

式中Lc――平均站距 Vst――乘客步行平均速度

Lp――乘客平均乘距 Ts’――平均每站停站损失时间

以一号线为例,单向距离1.9km,据统计,乘客平均步行速度为4km/h,平均乘距为1.4km,车辆平均每次停站时间为1min。 由(4-1)式可得,一号线的站台平均间距大约为400米。

(2)设置运营时刻表。运营时刻表的设计要保证限制客流量大于期望拥挤度[4],区别高峰时刻和普通时刻,在每个站台安放标准时刻表,为乘客提供乘车参考信息。

(3)建立合理的票价体系。经过对学生票价的调查分析及司机的建议,建议施行投币0.5元,刷卡0.4元的收费方式,同时开通手机支付、校园卡刷卡等多种付费方式。

4.2校园公交车辆改进

(1)加长校园公交车辆。采用单铰或双铰车辆,提高车辆载客能力。

(2)增加车门。配合车辆加长,适当增加乘客上下车辆通道,增加客流量,减少停留时间,避免乘客拥挤发生意外情况。

(3)车内设计优化。车辆地板平面化设计,增加座位与车厢内扶手设置,优化空间布局,以增加载客量,提高运载效率。

(4)外观改进。车身外观增加校园文化元素、学校标志性图案等能够传播校园文化的外观设计,增强学校文化形象的塑造。

(5)采用新型环保推进系统。选择电动或天然气公交等环保车辆,降低环境污染,打造绿色校园。

5.结语

校园公交系统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其规划运行中,要充分考虑校园乘客群体的需求和感受,这就要求一套基于乘客特征的校园公交系统。本文研究了长安大学校公交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校园乘客的出行调查,又结合校园乘客特征,对长安大学校园公交的交通系统和车辆改进这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为长安大学的校园公交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冯树民,白仕砚,慈玉生.城市公共交通[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