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1 15:36:59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1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平安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向[1。

2.2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和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向。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影响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摘要:

附图

式中摘要: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地基面特性,二是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其包括的具体影响因子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影响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因子分析

Fig.1Theanalysisof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capabilitycompletion

2.3理论探究和实践指导意义分析

在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阻力面的各个构建各因子D[(k),ij、R[,i、及n、m、K[,j等的分析确定,利用旅游资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来确定阻力特征,再用相等的阻力特征值绘制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图2),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可以很好的表明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在扩大规模和参和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中其空间阻力的分布状态,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中通过对旅游地等阻力线图的分析可以找出旅游资源点或资源区的运动趋向。从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摘要:资源点或资源区的扩散阻力在源区呈区域性下陷(图中的大面积黑色区域,已经将源包含在其中);在空间扩散最难的区域,其阻力最强,等阻力线分布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脊区域,区域阻力线分布集中且呈蜂状突起;在两下陷区域之间有低阻力分布区域,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谷区域,等阻力线分布稀疏或没有分布,可用谷地线相连,即旅游地阻力线图中的源间通道;两峰之间可用代表高阻力面的脊线相连[2。

在指导实践上方面,可以根据阻力面进行空间分析,以判别资源点和资源区的在空间运动过程中的区间连接线、辐射道和战略点[3;根据旅游地阻力线图进行空间分析,可建立一组和景观生态平安格局相对应的旅游地规划要素,即摘要: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而进行景区规划,可以达到地方旅游地科学合理开发的目的,其中,旅游地阻力面理论的实践意义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摘要:①旅游区的功能分区规划;②旅游线路的设计;③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④旅游产品的建设布局;⑤旅游区的范围界线。

3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采用我们参和完成的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探究为基础,对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加以点滴应用,以阐明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3.1指导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功能

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有效地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是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新问题之一,而阻力面理论的构建正是基于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阻力的空间分析。在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其点、线、面三类空间要素均可成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选择基点,为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附图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面积为1,060km[2,按其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来看,可分为7个景区[4。其中,药泉湖景区、药泉山景区、老黑山景区和火烧山景区之间相距较近,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景区,目前的开发层次较高,也是旅游者必然游览之景区。而旅游资源品质相当的南北格拉球山景区、龙门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和两个以火山堰塞湖为基础的水域景区等,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或由于距核心景区较远等因素,而旅游客流很少,在浪费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价值的同时,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南北格拉球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在火山地质景观中实数罕见的景观类型,对五大连池这一以火山地质景观资源为旅游资源基础的风景区,其“火山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就是产生于火山地质景观的典型性、系列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景观形象,减少了风景区的旅游容量,降低了游客的滞留时间,影响了风景区的开发效益。如何降低景区开发劣势,科学合理的开发这一景区,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可为其提供联系中心景区的最小阻力线和最佳战略点提供依据(图3)。在战略点设置具有吸引旅游者游览参和的景观,以有利于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如可设置火山活动模拟演示馆。战略点的景观建设,在空间上将南北格拉球山景区和核心旅游区连接了起来。

3.2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产品丰度

旅游产品是地区旅游规划的核心所在,其独特性和丰富程度是吸引客源和发展地区旅游产业的关键。阻力面理论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区域旅游发展阻力线图,可为旅游资源实现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就线状空间的利用而言,有两种重要的线状空间区域有待发现和利用,其一,旅游区域内景点和景点之间、景区和景区之间所形成的最小阻力线作为设计旅游线路的选址依据;其二,源间通道的选定为考察地文景观资源提供了最好的路线,以便于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旅游产品设计新的内容,例如,源间通道的地文为森林景观则可设计为林间浴场或狩猎观鸟道;再如源间通道为是河流等水域景观的则可设计漂流项目;假如地文景观为陡峻的山体则可将其设计为探险攀登旅游产品。这两种旅游空间区域的发现,为旅游路线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使旅游路线设计即达到了连接景点和景点、景区和景区的功能,同时又丰富了该旅游路线上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景区整体旅游产品的丰度。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岩浆流动形成的五个火山堰塞湖,湖面清亮、两岸风景秀丽,有温泊和灰鹤湿地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又和火山景观形成完好的景区空间结构,然而由于水域景观长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使相当的水域已遭到周边农业污染和沿湖水土流失的破坏。运用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来分析,可将五个湖泊作为五个旅游资源点——源,源之间有天然流水通道,将各源之间的流水施以少量工程便可开发出一条以船为交通工具的优质旅游路线,将旅游接待区、水域观光娱乐景区、老黑山景区、南北格拉球山景区有机的连接成一体,沿源间通道可建设的旅游景点、景区主要有摘要:温泊云雾奇观、垂钓乐园、连池矿泉水上餐厅、湖滨浴场、灰鹤湿地以及野外度假区等,在湖的两岸还可以开发大量的湖滨园林或其它人造景观,这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路线,同时开辟了其它旅游产品的新的观赏角度,有力地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产品品位。

3.3建立风景区间的联系形成旅游网络体系

按照等级一尺度理论,地方旅游区仅是更大时空尺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在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探究和管理中,不仅要注重风景区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空间特性探究,而更应注重某风景区和相邻地域其它风景区或旅游影响要素间的关系探究,以及旅游区和旅游区之间的关系探究。在更为广泛的时空尺度上进行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并将不同层次的旅游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2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势[1]。

2.2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势。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影响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

附图

式中: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地基面特性,二是资源点本身的 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其包括的具体影响因子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影响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因子分析

Fig.1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apability completion

2.3 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意义分析

在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阻力面的各个构建各因子D[(k),ij]、R[,i]、及n、m、K[,j]等的分析确定,利用旅游资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来确定阻力特征,再用相等的阻力特征值绘制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图2),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可以很好的表明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在扩大规模和参与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中其空间阻力的分布状态,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中通过对旅游地等阻力线图的分析可以找出旅游资源点或资源区的运动趋势。从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资源点或资源区的扩散阻力在源区呈区域性下陷(图中的大面积黑色区域,已经将源包含在其中);在空间扩散最难的区域,其阻力最强,等阻力线分布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脊区域,区域阻力线分布集中且呈蜂状突起;在两下陷区域之间有低阻力分布区域,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谷区域,等阻力线分布稀疏或没有分布,可用谷地线相连,即旅游地阻力线图中的源间通道;两峰之间可用代表高阻力面的脊线相连[2]。

在指导实践上方面,可以根据阻力面进行空间分析,以判别资源点和资源区的在空间运动过程中的区间连接线、辐射道和战略点[3];根据旅游地阻力线图进行空间分析,可建立一组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相对应的旅游地规划要素,即: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而进行景区规划,可以达到地方旅游地科学合理开发的目的,其中,旅游地阻力面理论的实践意义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旅游区的功能分区规划;②旅游线路的设计;③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④旅游产品的建设布局;⑤旅游区的范围界线。

3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采用我们参与完成的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研究为基础,对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加以点滴应用,以阐明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3.1 指导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

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效地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是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阻力面理论的构建正是基于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阻力的空间分析。在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其点、线、面三类空间要素均可成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选择基点,为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附图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面积为1,060km[2],按其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来看,可分为7个景区[4]。其中,药泉湖景区、药泉山景区、老黑山景区和火烧山景区之间相距较近,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景区,目前的开发层次较高,也是旅游者必然游览之景区。而旅游资源品质相当的南北格拉球山景区、龙门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和两个以火山堰塞湖为基础的水域景区等,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或由于距核心景区较远等因素,而旅游客流很少,在浪费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价值的同时,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南北格拉球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在火山地质景观中实数罕见的景观类型,对五大连池这一以火山地质景观资源为旅游资源基础的风景区,其“火山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就是产生于火山地质景观的典型性、系列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景观形象,减少了风景区的旅游容量,降低了游客的滞留时间,影响了风景区的开发效益。如何降低景区开发劣势,科学合理的开发这一景区,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可为其提供联系中心景区的最小阻力线和最佳战略点提供依据(图3)。在战略点设置具有吸引旅游者游览参与的景观,以有利于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如可设置火山活动模拟演示馆。战略点的景观建设,在空间上将南北格拉球山景区和核心旅游区连接了起来。

3.2 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产品丰度

旅游产品是地区旅游规划的核心所在,其独特性和丰富程度是吸引客源和发展地区旅游产业的关键。阻力面理论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区域旅游发展阻力线图,可为旅游资源实现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就线状空间的利用而言,有两种重要的线状空间区域有待发现和利用,其一,旅游区域内景点与景点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所形成的最小阻力线作为设计旅游线路的选址依据;其二,源间通道的选定为考察地文景观资源提供了最好的路线,以便于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旅游产品设计新的内容,例如,源间通道的地文为森林景观则可设计为林间浴场或狩猎观鸟道;再如源间通道为是河流等水域景观的则可设计漂流项目;如果地文景观为陡峻的山体则可将其设计为探险攀登旅游产品。这两种旅游空间区域的发现,为旅游路线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使旅游路线设计即达到了连接景点与景点、景区与景区的作用,同时又丰富了该旅游路线上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景区整体旅游产品的丰度。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岩浆流动形成的五个火山堰塞湖,湖面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有温泊和灰鹤湿地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又与火山景观形成完好的景区空间结构,然而由于水域景观长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使相当的水域已遭到周边农业污染和沿湖水土流失的破坏。运用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来分析,可将五个湖泊作为五个旅游资源点——源,源之间有天然流水通道,将各源之间的流水施以少量工程便可开发出一条以船为交通工具的优质旅游路线,将旅游接待区、水域观光娱乐景区、老黑山景区、南北格拉球山景区有机的连接成一体,沿源间通道可建设的旅游景点、景区主要有:温泊云雾奇观、垂钓乐园、连池矿泉水上餐厅、湖滨浴场、灰鹤湿地以及野外度假区等,在湖的两岸还可以开发大量的湖滨园林或其它人造景观,这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路线,同时开辟了其它旅游产品的新的观赏角度,有力地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产品品位。

3.3 建立风景区间的联系形成旅游网络体系

按照等级一尺度理论,地方旅游区仅是更大时空尺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在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研究和管理中,不仅要注重风景区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空间特性研究,而更应注重某风景区与相邻地域其它风景区或旅游影响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为广泛的时空尺度上进行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并将不同层次的旅游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阻力面理论可将不同等级和不同空间规模的风景区或旅游区确定为不同的因子层次,确定其模型分析中的因子等级尺度,并根据实际研究区域范围的大小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大空间的旅游区域网络体系,并用以指导具体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建设。在小尺度上研究景区内各资源点,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一个泉眼、一个火山口、一片石海等的空间阻力特征;在中尺度上则可将风景区内不同的景区作为点要素来考虑,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10个景区,以景区与景区所形成的空间阻力面特征分析来实现整个风景区的各景区之间的空间结构优化组合关系,制定出整个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建设的理论依据;在大尺度上着眼于五大连池风景区与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其它风景区间的主力特征分析,建立以风景区为区域单位的旅游源之间的点状要素,其阻力面特征分析则是用来研究更大空间范围区域或国家之间旅游空间结构特征。这样不同尺度旅游空间阻力面分析一方面为确定空间范围内旅游发展的构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各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提供建设依据,同时有利于建设更大空间的旅游网络体系,该研究策略的应用对以省或国家为区域单位的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论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将旅游资源点看作是具有可扩张性发展的能动主体,实现这种资源的扩张价值则需要克服以当地基面特征和资源本身竞争力两要素所决定的阻力来完成。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则特定范围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通过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得到体现,其发展趋势也可以通过对阻力面的分析得到预测和调控。因而,可以得出结论,旅游阻力面的研究可以在旅游规划和开发实践中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设计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于旅游地阻力面的论述仅仅是该理论初步的提出和探讨,在模型的构建和因子的选择上仍有待完善,而其意义则需在实践中得以检验。

附图

图2 旅游地阻力线图

Fig.2 The equal resistance side

附图

图3 五大连池格拉球山景区的阻力面空间分析示意图

Fig.3 The analysis of the resistance side between the central beauty spot and Gelaqiushan in Wudalianchi

【参考文献】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3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09

2015年在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省发展的三个定位,即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窗口,边境地区的开放程度、资源整合以及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对于云南跨越发展起着基础的支撑作用。勐腊县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比邻,境内民族、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勐腊县(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是建设联通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的综合型交通枢纽。由于勐腊县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区,其交通发展的意义重大。勐腊县又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县域,拥有热带雨林、五大古茶山、傣族民族文化、澜沧江水域、边境文化等多类旅游资源。边疆山区旅游资源的类型以及分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勐腊县旅游资源类型多生物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对交通基础设施有比较强的依赖,勐腊县在交通新格局下迎来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局面。随着泛亚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勐腊县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勐腊县旅游资源将依附新的交通格局展开新一轮的开发。

很多学者对交通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大部分所选的研究区域来看,多以发达的省、经济圈、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研究区域面积较大,而以边疆县域作为交通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区域甚少。杨仲元[1]以皖南旅游区为案例地,冯立新[2]等人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研究对象,殷平[3]以郑西高铁沿线区域为研究区域为研究区域。从云南省交通与旅游空间格局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研究高速公路、高铁、大通道等干线因素,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区域内交通支线因素的作用。沈党云[4]等人对高速公路是否可以作为云南的主要旅游交通方式做了可行性研究,在充分考虑云南省独特的地理条件、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客源心理特征后,得出高速公路可以作为云南的主要旅游交通方式。车雄平[5]等人以广昆高铁为例,通过对入滇高铁开通带来的旅游效益进行预测。黄华[6]等人通过对云南省国际大通道的空间位置分析,进而探析国际大通道建设带来的旅游空间效应。戢晓峰[7]等人通过对云南省水路、陆路、航空旅游交通网络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云南省水路、陆路、航空旅游交通网络的布局,并通过实证方法计算云南省的可达性,进而对云南省旅游交通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王峰[8]以云南省为例对西南边疆山区的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GAM模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1996年以来云南陆路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的演化及其与旅游变化的关系。从对云南省旅游空间的研究内容上来看,黄华[9]以云南省为例,对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研究,从理论角度与实证角度探析了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的形成与演化,分析了云南省旅游空间重心的变化。刘泽华[10]等人以云南省黄金周期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的游客流为例,分析了短期游客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王莜春[11]等人通过对旅游景区的集散程度、旅游集散地的空间变化分析了云南省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得出:游客市场的变化将决定集散地的空间结构。赵云[12]通过对入境游客的性别结构、规模、职业构成、学历构成、旅游方式等方面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特征,并对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整体来看,对于云南省旅游空间的研究动态多集中于局部旅游市场空间、旅游景区空间以及云南省整体的旅游空间特征研究,缺少对边境县域旅游发展中的空间研究。

一、勐腊县路网规模密度的空间变化

(一)数据模型

路网规模密度是用来测量某区域内单位面积上路网规模值的量。本文采用路网规模密度的计算来评价勐腊县整体以及内部各乡镇行政区内路网规模水平。本文按勐腊县现有的10个行政乡镇,将勐腊县分为10个研究区域,并选取2000年、2007年以及2013年各乡镇区域内的路网规模值。计算各个乡镇在2000年、2007年、2013年的路网规模密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Zj为第j个乡镇行政区内的路网密度,Yj为第j个乡镇行政区内的路网规模值,Sj 为第j个乡镇行政区的行政面积;ai为i类道路的赋值大小;Xij表示第j个乡镇行政区内的i类道路里程。

按照高速、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专用道路的分类方法进行赋值。根据各等级公路的影响力与车流量,对其进行得分赋值。小磨公路(昆曼大通道)的技术等级为二级以上,影响力相对突出,因此小磨公路(昆曼大通道)的赋值最高。具体赋值方法见表1。

2000年勐腊县路网规模密度最高的乡镇为勐仑镇,每平方公里面积内的路网规模值为2.2。勐腊镇、勐捧镇以及关累镇次之,每平方公里面积内路网规模值约为1.5。2007年勐腊县各乡镇的路网密度均有所提高,路网密度最高的乡镇仍然为勐仑镇,约为2.4/平方公里;关累镇、勐腊镇、勐捧镇路网密度约为1.6/平方公里。2007年勐腊县各乡镇路网密度虽有所提高,但幅度有限。2013年勐腊县各乡镇路网密度大幅提高,一方面由于昆曼大通道的建成,另一方面勐腊县施行了“村村通”政策,大大改善了各乡镇的路网规模值。勐仑镇路网规模密度最高,约为3.3/平方公里,勐腊镇、关累镇约为2.5/平方公里,尚勇镇次之,约为2.2/平方公里。

(二)勐腊县路网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1991-2000年,勐腊县交通发展缓慢。2000年勐腊县各乡镇路网密度空间分异如图所示大致分为三类:勐仑镇、勐腊镇、勐捧镇成为路网密度较高的乡镇,关累镇、易武乡、尚勇镇路网密度次之,而象明乡、瑶区乡、勐伴镇、勐满镇成为了路网密度最小的乡镇。2007年,勐腊县各乡镇路网密度提升较小,主要表现在瑶区乡、勐满镇等较低路网密度的乡镇。2013年勐腊县各乡镇路网密度有了巨大的提升,勐仑镇、勐腊镇提升最大,成为路网密度最高的乡镇,同时关累镇、尚勇镇提升较大,勐捧镇、瑶区乡、易武乡次之,而象明乡、勐伴镇、勐满镇成为路网密度最低的乡镇,但是比起2007年仍然有较大的提升。总体来看,勐腊县路网密度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纵向来看,无论哪个阶段勐仑镇、勐腊镇始终为路网规模密度最大的乡镇区域,2013年勐腊县形成了沿国道213、昆曼大通道线路的路网规模密度优势区域,包括勐仑镇、关累镇、勐捧镇、勐腊镇和尚勇镇。

二、勐腊县旅游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加拿大学者Butler(1980)[13]提出了著名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把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开发期、探索期、发展期、稳定期、滞长期五个阶段。Butler的理论提出后,许多研究人员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对该理论进行完善,基本形成一个共识:旅游地的发展将经历开发期、探索期、发展期、稳定期和滞长期[14]。根据勐腊县旅游人次的时间序列图(选取勐腊县1991―2013旅游人次),得出勐腊县旅游发展的阶段:开发期(1991―2000)、探索期(2001―2007),发展期(2008―至今)。

(二)勐腊县旅游资源开发历程

按照各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将勐腊所有旅游景区景点分为四个等级:未开发、开发中、已开发、A级景区。并选取1991年、2000年、2007年、2013年4个截面,分析4个截面勐腊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勐腊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从1991年至2013年不断加强,景区景点数呈迅速扩张之势,已开发的景区景点由1991年的4个增加到2013年的38个,处于开发中的新旅游景点也同样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勐腊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进入迅速扩张的阶段,实现了旅游资源开发量的飞跃。与此同时,勐腊县部分景区完成了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截止2013年,勐腊县已有A级景区4个。

(三)资源开发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1.2000年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特征。2000年以前,勐腊县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甚少,1991年勐腊县已开发的旅游景点只有4处,3处在勐仑镇。2000年勐腊县已开发的景点增加为8处,5处在勐仑镇,首次形成勐仑镇旅游景点群。其中包括勐仑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景区、翠屏峰石林、南醒河石灰山、勐仑磨等爱伲风情山庄等景点。勐腊镇虽有三个已开发景点,但规模以及景点密度尚未形成旅游景点群。

2.2007年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特征。截止2007年,勐腊县形成了以勐仑和勐腊镇为中心的2个旅游景点群。2007年,勐腊县已开发景点由2000年的8处增加到13处,其中勐仑景点数目由5处增加到7处,勐腊镇景点数目由3处增加到6处,以勐腊镇为中心形成了第二个旅游景点群。同时,部分已开发景区成功申报A级景区,勐仑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成功申报AAA级景区,勐腊镇补蚌望天树景区成功申报A级景区。

3.2013年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特征。2013年勐腊县已开发景点增加到22处,旅游资源开发空间格局由2个旅游景点群演变为依附昆曼大通道、G213沿线的旅游景点集中带。旅游景点集中带状区域明显分布在勐仑――勐腊――尚勇沿线。开发中的景点数量大幅增加,主要为象明乡以及已开发景点集中带区域。勐腊县A级景区由2007年的2处增加到4处,新增加的A级景区为雨林谷景区与勐远仙境景区,分为位于勐仑镇与关累镇。

综上所述,勐腊县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聚集群,由以勐仑镇为中心的景点群发展为以勐仑镇与勐腊镇为中心的2个景点群,再由2个景点群联动发展为勐仑――勐腊――尚勇的景点集中带。目前勐腊县已开发的景点多集中于勐仑镇、勐腊镇与关累镇,开发中的旅游资源多处于象明乡、瑶区乡以及勐腊镇。旅游资源开发程度集中靠拢于勐仑――勐腊――尚勇的一线。而勐捧、勐满、勐伴、易武、象明等区域多为资源开发的薄弱区。整体来看,勐腊县旅游资源开发集中区与勐腊县交通干线(国道213、昆曼大通道)以及路网密度加强区分布大致趋于一致。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路网密度演化的空间耦合特征

(一)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与路网规模密度空间演化基本同步

纵向来看,2000年、2007年以及2013年路网密度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的空间耦合图显示勐腊县旅游资源开发点的空间演化与路网密度空间演化基本同步。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分别以A级景区、已开发的景点景区和开发中的景点景区为代表。旅游资源开发点的分布遵循勐仑镇、勐腊镇为先,关累镇、勐捧镇次之,逐步沿国道、昆曼大通道扩展的趋势。而同时勐腊县路网密度也呈现出由勐仑镇、勐腊镇、关累镇、勐捧镇、尚勇镇先后提升的发展趋势,勐腊县旅游资源开发与路网密度在纵向发展的空间顺序上基本同步。

(二) 各乡镇路网规模密度高低与资源开发点疏密呈正相关

从横向来看,2000年、2007年、2013年每一截面空间分布图显示:各乡镇路网规模密度的高低与资源开发点的疏密呈正相关。根据勐腊县2013年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与路网规模,将10个乡镇分为9类乡镇区域,划分方法:高路网规模密度区域为路网规模密度最高的三个乡镇,中等路网规模密度区域为路网规模密度排名第4、5、6的3个乡镇,低路网规模密度区域为排名最后的4个乡镇;多资源开发区域为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点为2个以上的乡镇,少资源开发区域为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点小于等于2个的乡镇,无资源开发区域为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点为0的乡镇。勐腊县10个乡镇按照类别分布于路网规模密度――资源开发的二维图中(见图5),显示绝大对数乡镇路网密度高低与资源开发点的疏密呈正相关,区域类型的分布呈向右上方倾斜。

四、结束语

研究显示,2008年昆曼大通道的全线通车对云南边境地区勐腊县的旅游资源开发有明显的空间吸引效应。勐腊县旅游资源开发遵循由点状到带状的空间演化,且旅游资源开发集中带沿昆曼大通道与国道213分布,与交通路网密度基本成正相关。由于泛亚铁路玉磨段(玉溪―磨憨)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通车,本文未能综合考虑在建的泛亚铁路产生的旅游空间效应,对勐腊县综合交通的研究内容尚有不足。未来泛亚铁路的建成将更加突显边境地区交通格局改变后的旅游空间效应。

参考文献

[1]杨仲元.交通改善对皖南区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研究[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3.

[2]冯立新.骨干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181-194.

[3]殷平.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47-53.

[4]沈党云,张熙.高速公路作为云南主要旅游交通的可行性分析[J].道路工程,2010, (08):198 C201.

[5]车雄平.高铁背景下的入滇旅游可进入性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2, (02):36-41.

[6]黄华,王洁.国际大通道建设对云南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17):62-65.

[7]戢晓峰,梁斐雯,陈方.云南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布局与优化对策[J].经济地理,2012,(32):52-57.

[8]王峰.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以云南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9]黄华.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研究――以石云南省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刘泽华,李海涛. 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1624-1632.

[11]王莜春,赵世林.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99-102.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4

[3]刘弈,余光辉.基于Zipf定律的森林资源规模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3(2):73~76.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5

一、文献回顾

自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正式提出集群 (Clusters)的概念后,集群被看作一种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式。2000年秦立公[1]提出“培育生态系统型旅游企业集群”的对策,2003年3月袁莉等[2]在《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对旅游集群进行了探讨。尹贻梅等[3]从旅游业是否具备集群的特征研究角度,认为旅游业具备集群存在的两个先决条件(聚集和产业联系),一是旅游目的地企业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在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发生密切的产业联系;二是旅游业具有创新性,并从集群产生的效应角度证明了如昆明、大连、深圳、桂林、杭州等已出现了旅游集群的雏形。李鹏飞[4]认为,从“游客需求精致化”、“自然资源型旅游地需要环境保护”、“旅游业中技术扩散和创新面对合作的要求”等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在理论上旅游产业集群是可能存在的。

目前,对旅游产业集群存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集群理论和旅游产业的认识,以及从国外文献中引入国外案例展开的。学者们对于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存在地区是出于一种学术直觉得到的判断,也是基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来判断的。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更没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来论证。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

学者们在认同“旅游集群是旅游相关的企业以及机构空间集聚现象”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和对集群内涵的认识不同,形成了自己的旅游集群概念界定。鲁明勇等[5]在分析产业集群概念和旅游产业特点基础上,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围绕一定地域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一切行为主体相互结网和互动,组成的一个以企业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通过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协同工作,创新旅游服务,提高目的地竞争力”。麻学峰等[6]在研究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 围绕旅游六大要素, 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 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 。

毛剑梅[7]根据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概念的比较分析,认为可把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尹贻梅[8]在探讨提升竞争力时,将旅游企业集群定义为“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其竞争力” 。庄军[9]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 。

可见,学术界尚未达成较一致的概念界定。这些概念主要趋向于从集群主体、空间结构、行(企)业关系、集群功能等视角和层面来定义。但是旅游内涵本身宽泛,不只包括观光休闲度假,还包括商务会议、探亲访友等,由此确定的旅游产业内容也繁杂,在概念界定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更明确的界定。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部分学者直接引用了集群的特征。张建春[10]认为旅游产业具有明显地理集聚、专业化分工明确、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外部性等特征,刘恒江等[11]认为旅游产业既具有明显的地缘性、超越地理空间限制的跨区域延伸性、明显的产业关联性和浓郁的簇群文化氛围,又体现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和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机制等。鲁明勇等[5]结合旅游产业特点进行较深入分析,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边界不明晰的价值链集群,具有资源依赖性。

颜醒华等[12]从集群内企业关系角度,认为旅游企业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依存度比较高,合作的经营风险要比其他行业来得大。(2)集群通常有一个威信较高、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它在集群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和影响。( 3)集群成员可来自旅游系统内外部;集群企业横向合作的关联度及其协同效益可以分别通过诸如关联项目(或业务来往)的数量、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量以及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指标综合来反映。(4)旅游企业产业集群必须拥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其技术经济合作关系、“责、权、利”关系,需要根据集群的内部状况与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

张梦[13]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认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发生在旅游目的地;集群内的企业的关系主要不表现为垂直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群内企业的联系主要是信息联系,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网系统;由于旅游核心资源的非流动性,因此要求集群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的特征是:主要发生在客源所在地;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相互依赖性较强;群内企业之间是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形成批发、代理、零售的旅游网络;对集群区域来说,专业化的旅游市场提供了需求、技术等信息,同时又为其它要素企业提供了共享性的销售渠道,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围绕专业旅游市场共同发展;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

对于旅游集群的特征学者各执己见,难以趋同。旅游产业集群是集群的一种,旅游产业集群必然具有集群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旅游产业集群应当有自身的特点。由旅游产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产品的无形性,消费者参与性等服务业特征所引发的空间结构、行业间关系等特征,没有得到关注和表现。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6

2.数据笔者采用旅游总收入作为度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文中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四川省旅游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各省市统计年鉴(2000~2012年)、《四川省旅游统计便览》、《浙江旅游统计便览》、《湖北省统计便览》。入境旅游收入根据当期年末美元与人民币兑换汇率进行了换算。

3.旅游业空间特征分析(1)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显著,发展水平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聚集与分散、多中心,局部“中心-”特点突出笔者运用ArcGIS软件绘制出2000~2012年间各省旅游总收入均值的5级分布图(如图1所示),显见,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符合“腾冲-黑河”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为高发展区,以西为低发展区,大致呈由东及西阶梯状分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区市由南到北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第二级由东到西为辽宁、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第三级由东到西为河北、山西、安徽、陕西、云南;第四级由东到西为黑龙江、吉林、江西、重庆、贵州、广西;发展水平最低的由南到北为海南、、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就全国而言,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既有集聚、规则的分布,也有随机分布。集聚分布表现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聚集在东部沿海,最低的省份则集聚在西北部;发展水平相近的省份在空间上相邻,如第四级发展水平的黑龙江与吉林相邻、重庆与贵州、广西相邻;规则分布表现为东、中、西部虽呈梯度递减、但东部、西部区内仍然存在旅游经济发展高低相间分布;随机分布则表现在“腾冲-黑河”以东地区,多种分布方式共同存在。由此可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多分布在东部,但西部的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多分布在西部,东部的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描述性分析可知,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多样性,空间特征显著,聚集与分散同时存在。无论是高发展水平区,还是中、低发展水平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区皆存在空间相邻的现状;局部既有发展的“中心”也有发展的“凹点”。(2)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呈增强-降低趋势空间全局自相关揭示的是旅游经济的空间依赖性。根据2000~2012年旅游总收入、以边和点相邻作为空间链接关系(将广西、广东作为海南邻居),运用GeoDa软件计算出其全局Morans’I指数(见表1)。2000~2012年间,指数值皆为正值,即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意味着在此期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状态;其空间相关水平呈现先急剧增强后又有所下降但呈现出较为平缓的趋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聚集程度在2005年达到最高(0.3123),最低的是2000年(0.2091)。可见,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空间全局自相关,即存在很强的空间依赖性。(3)相邻省份的空间关系显著与不显著的数量各占1/2笔者根据旅游总收入绘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部空间分析(如图2所示)。局部空间分析旨在了解某一省份与其相邻省份之间的关系,揭示的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分布模式分为4类: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高-高、低-低相关模式指的是某一省份的邻省具有同样的特征,为正相关,表示空间集聚;高-低、低-高相关模式指的是某一省份的邻省与其特征相反,为负相关,表示空间离群。图2显示,旅游经济空间关系的空间聚集与“中心-”特征同存;同时,我国部分省区市与其相邻省份空间关联性不显著,部分省份的局部空间关系明显。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高相关的省份有上海、江苏,低-低相关的省区从东到西有甘肃、新疆;这说明高发展水平省集聚在东部,低水平发展省集聚在西北;高-低相关的省区仅有四川;低-高相关的省区有安徽、福建,“中心-”特点突出,四川省是西部旅游经济的发达地区,安徽、福建是东部地区的欠发达地区;也就是说,四川是西部旅游经济发展的极点,安徽、福建是东部的塌陷点。

二、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计量分析

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表明,相邻省份的旅游经济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这从描述性角度说明,2000~2011年旅游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的大小则要通过定量分析而得。

1.计量模型构建本文旨在分析政府主导模式下旅游经济发展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且从旅游经济系统本身入手。旅游经济系统包含了旅游需求、旅游供给两个方面,具体而言,需求主要指的是可支配收入以及闲暇时间,而2000年以来,闲暇时间并未大量增加。因此,此处的旅游需求主要是指可支配收入;供给主要指旅游资源、旅游接待设施。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区位、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可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影响。产业发展环境反映了政府主导模式的具体内涵,其间主要是制度环境。因此,笔者构建空间面板回归模型考察旅游需求、旅游供给与产业发展环境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Y是各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D是各省的旅游消费需求,S是各省的旅游供给,P是各省的旅游发展环境,ρ表示空间溢出效应,ω表示空间相关关系,Xi,t为一组控制变量,μi为空间随机项。

2.变量说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用各省区的国内旅游收入表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入境旅游收入受区位和开放程度的影响(广东、上海、北京作为我国重要入境口岸,入境旅游收入远高于内陆地区),为了剔除由于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的结构差异所导致的不一致,笔者未将各省的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由两个方面构成,(1)旅游交通:交通被誉为旅游业三大支柱,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旅游消费者(即旅游者)的空间转移,便捷的交通为旅游者空间转移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本地交通密度即铁路、公路的营业里程除以国土面积表示。(2)税收:用税收占旅游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代表政府对旅游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变量。税收比例越低说明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反之则反。旅游需求:旅游者出游主要受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约束,因休假制度的限制,大部分旅游者的闲暇时间是确定的,受可自由支配收入的约束更强。由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数据获取存在困难,本文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旅游消费的指标。旅游供给:由旅游景区点表示,旅游景区点是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是吸引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因素。我国存在多种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分别由国务院不同部门进行评价。为了保持评价体系的一致性和避免重复,笔者选择4A级景区和5A级景区作为旅游资源的变量,未将遗产类景区纳入分析,原因在于遗产类景区包含在5A级景区内。由于A级景区体系始于2001年,2000年旅游资源的数据则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优秀旅游城市加总而得。旅游接待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它依托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而存在,因此,未采用旅游接待设施作为旅游供给的变量。控制变量:对外开放水平,由外资酒店固定资产投入与酒店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表示,表示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产业的管制状态;由于对外开放水平部分省份部分年度的值为0,参照刘卫东等的做法,将其赋予一个很小的值10-8;各省区人口总数,用于人口规模对旅游出游率的影响。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笔者利用各个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进行了折算。

3.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面板模型的回归估计包括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方面。由于本文是对我国大陆所有省份旅游经济中的本地消费倾向进行分析,所考察的截面单位是总体的所有单位;同时,旅游经济的两大特点即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和旅游消费者的空间移动,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定效应对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采用地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更加合适。对模型进行空间效应检验可知,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依赖性是通过空间误差冲击所致(见表2),应选择模型(2),并对模型(2)进行估计,结果见表3。表3中列出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无空间效应项时的估计结果,笔者主要以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将后两者的估计结果作为模型和变量参数是否稳健的参考。从3个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模型与变量参数在统计上具有稳健意义,但变量参数的大小存在差异。(1)旅游需求旅游需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为1.36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国内旅游需求在2000年以来的旅游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而言,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旅游需求的大小相关;按照国际经验,在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开始增长,尤其是国内旅游;为2000美元时,国内旅游进一步发展,出境旅游增长;5000美元时则出现城市的度假旅游。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佐证了这一发展途径。如2006年人均GDP2070美元,同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13.94亿人次,达到国民平均每人出游一次的规模,标志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期;2011年人均GDP5450美元,这意味着旅游需求进一步增加。(2)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旅游交通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弹性系数为0.45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旅游经济的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和旅游消费者的空间移动两大特点决定了交通在产业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承载了游客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往还的运输任务,是客流流向的主导力量之一,这样的矛盾现象集中体现在黄金周出游现象中。虽然有研究表明,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所采用的计量模型有差别所致。产业发展环境的另一变量税负的估计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现阶段旅游经济发展并未受到政府的制度环境的影响。(3)旅游供给表示旅游供给的变量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的估计系数不显著。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的基础之一,主要指的是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的基本内涵是“愉悦”和“异地”(与居住地相异),只要能够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客观事物皆可称之为“旅游资源”,从旅游的基本意义来讲,旅游资源具有广义性,这也许是以星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等国家评定的旅游资源级别、数量来分析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的原因。(4)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旅游经济从描述性分析中可知旅游经济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计量结果说明,空间依赖性达到0.44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正向而有益的,即相邻空间的省份(本文指的是边界相邻的省份)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理解为空间示范作用,即一省的旅游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相邻省份旅游经济的发展,其促进程度为47.4%,这也就解释了旅游经济相似水平发展的省份为什么在空间上出现集聚的原因。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7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2008年,杭州首次提出要建设100个多功能城市综合体计划,其中国际旅游综合体或与旅游业相关联的综合体达到30多个。截至2011年底,杭州市提出重点打造的旅游综合体达47处。笔者认为:国际旅游综合体是在一个特定旅游地域空间里,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为发展基础,以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为主体,集观光、休闲、会展、美食、演艺、运动为一体,拥有多种旅游功能和旅游设施,能够满足游客多种旅游需求,并且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旅游综合发展区域。

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作为杭州市打造国际化旅游大都市及提升杭州旅游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自2008年提出并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并重点打造了杭州西溪国际旅游综合体、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大美丽州良渚文化旅游综合体、千岛湖进贤湾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奥体博览城综合体、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综合体等10多处国际旅游综合体。国际旅游综合体在杭州的实践表明,其已成为旅游大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及旅游开发与项目建设的一种有效载体,并在浙江及国内其他相关区域的相关旅游发展规划及旅游发展建设中得到一定运用。

国内外在旅游产业集群研究领域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空间演化及成长模式等方面对内生型、外生型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与演化进行了一定研究。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实证研究,对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特征、空间演化过程、空间演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一、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特征

王珺(2008)认为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与能力源自于外部的联系,集群内大部分企业与跨国公司、国际采购商有联系,并通过与外部的联系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才。郭利平(2006)认为:外生型产业集群不同于内生型产业集群之处在于政府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政府的作用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建设基础设施,吸引外资和跨国公司,制定各种措施来影响、调控和促进产业集群的有序发展。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如果旅游投资主要源自外部,而且主要是外来旅游企业主导兴建,则可以认定为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如果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托外资兴建,并于国际资本发生重要联系,而且国际旅游客源占据一定的比例,则也可以认定为以外生型为主的旅游产业集群。

王珺(2008)认为:内生型产业集群是指那些通过集群内部联系或创新网络使集群企业获取创新动力和能力的集群;这类集群与其成长机制一致,是以“每个企业的自由选择而自发生成”的集群。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当地旅游企业依靠市场机制,通过相互之间的经济和非经济互动关系自发形成,可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的旅游产业集群类型;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不一定发生在具有优势旅游资源的地方,在什么空间产生以及形成什么样的旅游产业集群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旅游产业集群中,主要依靠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依靠自身的力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集群可以认定为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集群内旅游企业的内部联系产生创新力,是渐进形式的演化路径。内生型与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比较如表1。表1 内生型和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比较区别和联系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区位与资源基础往往布局在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与资源条件的区域,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需要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但可以在某特定的区域通过旅游规划和外来投资兴建根植性及文化背景根植性很强,与当地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当地积极支持这种旅游发展模式根植性弱,与当地文化有隔阂,可能当地对这种旅游发展形式熟视无睹演化动力、速度主要依靠自组织,渐进性的,时间较长,演化较慢自组织为主,被组织为辅。演化是突变性的,时间较短,大项目,大平台,大投资,演化迅速竞争与协作旅游竞争激烈,但合作联系密切,竞争与合作相当旅游竞争极其激烈,合作联系不强,缺乏合作的动力与文化生命周期具有一定规律极不规律,起步快,往往风险也大,衰落也快形成机理旅游市场与消费者需求驱动政府主导,外资驱动,市场也起到一定作用二、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一)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

郭利平(2006)认为:从系统的观点看,一个系统的生命力与系统的开放度呈正相关;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越密集,从外部输入的信息能量越多,系统的生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旅游产业集群系统演化有两种方式:一是量的渐进,依靠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动力与力量,随着旅游产业地位的提升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壮大,继而产生旅游产业集群或壮大旅游产业集群;一种是质的巨变,通过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投资等,在某一特定区域兴建旅游产业集群或提升某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使其成为旅游产业集群。量的渐进是一种微涨落,质的突变是一种巨涨落。微涨落使旅游产业集群系统会偏离平衡态,导致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发展水平渐进增强,旅游企业数量渐进增多,而巨涨落则导致旅游产业集群系统远离平衡并最终突破旧的平衡态,在更高的支点上建立新的平衡态,出现质的巨变。旅游产业集群涨落的出现,一方面是旅游经济不断发展的因源,另一方面也是旅游规划与旅游投资的驱动。

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起源于一个或若干个关键旅游企业。这些关键旅游企业或者由于偶然或必然的原因出现后,许多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企业开始在其周围出现,共同形成区域旅游品牌,并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使该区域旅游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培育。关键性旅游企业的出现尽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往往是偶然性因素引发的。本研究以杭州萧山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对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化过程进行研究。

杭州萧山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以3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湘湖旅游区、杭州乐园、东方文化园及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湘湖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形成。2009年杭州萧山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旅游接待人次超过440万人次,约占萧山区旅游接待人次的40.6%(2009年萧山区旅游接待人次为1 083万人次)。由此可见,杭州萧山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在杭州萧山区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杭州萧山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的演化阶段与过程如下:

1.第一阶段:自发的旅游市场孕育阶段。杭州市萧山区在2001年之前属于杭州市下辖县级市。萧山区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资源相对贫乏,旅游业发展一直滞后,以前是旅游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杭州市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萧山区自上个世纪90年中期开始就按照“无中生有、小题大作、借题发挥、变废为宝”的发展思路,实现了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三大目标。第一阶段有三个重要事件:(1)1994年开始举办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自此拉开了萧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序幕;(2)1999年4月杭州乐园开园,实现萧山开放性景点“零”的突破;(3)199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湘湖省级旅游度假区。1994—1999年是萧山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的自发的旅游市场孕育阶段,该阶段主要演化的动力是开创旅游发展路径,实现萧山旅游零的突破。

2.第二阶段:旅游产业开始集聚,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旅游产业集群正式形成阶段。该阶段,随着萧山区湘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旅游区和旅游饭店等旅游设施开始得以兴建,东方文化园、湘湖景区等旅游区开始兴建并接待游客。该阶段主要是2000—2005年。图1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自组织演化过程3.第三阶段:突破性发展阶段。该阶段是2006年之后。杭州萧山区2006年为杭州第一届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地。依托此届国际型休闲博览盛会,兴建了杭州萧山世界休闲博览园、第一世界大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2008年起开始借中国(杭州)动漫国际产业博览会契机,在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兴建了中国动漫博物馆。2008年湘湖旅游区在进行了2期建设后成为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开放性景区,并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自此,杭州萧山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正式演化为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集群区域。随着萧山湘湖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2009年杭州萧山区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108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超千万人次(1 083万人次);拥有3家五星级饭店在内的星级饭店21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33家旅行社。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累计旅游投资已超过百亿元。

杭州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作为典型的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其发展经历了1994—1999年的微涨落,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孕育阶段步入2000—2005年的创生阶段;然后借2006年举办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及2005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为契机,实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巨涨落,旅游产业集群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直至2008年底杭州市正式把湘湖旅游区所在的区域规划为湘湖国际旅游综合体,由于政府的推进而成为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集群,具体自组织演化过程如图1。

(二)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

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发生在具有一定旅游基础,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说是具有一定旅游历史的区域。虽然旅游产业集群是自组织演化系统,但并不是说政府和外部力量对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演化过程没有影响。而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发生在旅游需求旺盛,旅游资源相对缺乏区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在合适的区位兴建旅游产业集中布局区域,并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政府及外部力量在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诞生、发展及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政府主导及旅游投资促进在一定区位植入旅游产业,使该区域发生突变,这和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典型差异。

政府和旅游投资会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植入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越大,旅游产业集群的缺陷可能越明显。因此仅仅依靠政府主导和旅游投资来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化是对旅游产业集群演化不利的,适度的才是最好的。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孕育和演化过程中,政府和外来旅游投资不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还是需要市场机制来完成。因此,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最终的演化路径也是自组织的演化过程。

西溪天堂国际旅游综合体是作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配套设施而兴建的一处集旅游集散、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旅游综合体。其内有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服务的旅游集散中心;悦榕庄酒店、布鲁克有限服务酒店;喜来登酒店等旅游酒店集群区;中国湿地博物馆等,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及外来旅游投资而得以兴建的新型国际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突变式的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

千岛湖进贤湾国际旅游综合体也属于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千岛湖进贤湾国际旅游综合体项目,坐落于千岛湖大桥北端,毗邻千岛湖镇,面积10.64平方公里。项目采用整体开发模式,由上海华联发展集团统一开发、建设、经营,计划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结合地块多岛多湾的地形提出空间布局理念,形成“一心五区”六个部分,分别是国际会议中心、观光体验区、家庭度假区、品尚运动区、豪华休闲区和生态保育区。该项目分两期规划进行,一期规划是2009年至2012年的4年,二期规划是2013年至2016年的4年,至2016年底项目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千岛湖进贤湾国际旅游综合体是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模式下,由外来旅游投资单位上海华联发展集团投资建设,是典型的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西溪天堂、千岛湖进贤湾等外生型国际旅游综合体在未来旅游发展中还需要自增强发展,通过知识整合、旅游创新、政府支持、外来机会等不断创新与升级旅游产业集群(图2)。图2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三、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演化特征

(一)内生型渐进式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特征

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化特征是渐进性的,逐步发展的,其空间演化特征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阐述:

1.旅游产业集群创生阶段。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何时何地生成并不是很确定,有时也具有一定偶然性。尽管如此,但偶然中有必然,一般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创生在旅游资源基础较好,旅游市场发育良好的区位。该阶段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尚未构建,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仅仅局限于同处一处的地缘、人缘关系。旅游产业集群的节点不多,还比较分散,旅游集聚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是不确定的,创生阶段范围较小,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旅游竞争力弱,集群网络也尚未形成。

如杭州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的创生是由于在杭州旅游规划阶段,规划组认为杭州依靠西湖来发展旅游有些单薄,而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运河应该是杭州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在杭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就提出了由“西湖时代”向“运河时代”发展的理念。?2002年初,杭州市作出了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的决策,提出了“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三大目标,经过杭州运河一期、二期、三期的建设,杭州运河旅游产品体系得以构建。杭州运河旅游在创生阶段,仅仅有少数旅游节点,如拱宸桥运河文化广场等。

2.旅游产业集群自我增强成长阶段。由于品牌与集聚经济的作用,旅游企业不断在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布局,旅游节点逐步增多,旅游空间逐渐扩张,不同的旅游相关机构也积极参与和进入旅游综合体的开发与建设中。如大学科研机构开始关注并研究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在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与内容等方面出谋划策。旅游劳动力与人才培训机构、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机构等开始介入和参与旅游综合体的开发与发展。该阶段,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自组织的有机生命体,旅游产业链基本形成,旅游网络开始形成,旅游品牌与竞争效应开始显现。

如杭州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的自我增强阶段是经过6年的开发建设,2008年杭州运河旅游开始形成旅游线路对公众开放,至2011年已形成了链状节点的旅游空间结构形态,旅游空间越来越大,桥西、大兜路与小河直街等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得以建成,西湖文化广场与杭州大厦商贸国际旅游综合体也开始成为运河的重要旅游节点之一。该阶段,旅游产业机群的空间规模和旅游经济总量(包括旅游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旅游空间结构以集聚机制为主,集聚机制是不断吸引旅游项目入住该国际旅游综合体主要机制。

3.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扩散阶段。旅游产业集群通过创生、自我增强阶段之后,其旅游实力逐步增强,并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旅游核心。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功能体系逐步健全,旅游集聚不经济效应开始显现,或者由于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客源越来越多,原有的旅游产业集群区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源需求,这时开始不断向周边扩张,扩散机制占主导机制。

该阶段旅游竞争与合作机制得以构建,旅游产业集群集体学习机制、内部的信任机制得以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流动频繁。该阶段,为了共同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与强有力的旅游品牌,旅游合作大于竞争,旅游利益共同体开始得以构建,战略联盟、供应链关系等非常普遍。旅游经济增长和旅游企业的不断涌入,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扩展速度较快,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集群整体实力。

以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西湖旅游发展已经从环湖地带慢慢向西湖周边地区扩张。目前杭州之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际旅游综合体)、西坞国际旅游综合体、西溪国际旅游综合体、西湖湖滨国际旅游综合体、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等杭州重要的旅游增长极的开发与建设都得益于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巨大的旅游扩散效应,使杭州西湖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资源也得以深度开发。

4.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一体化发展阶段。旅游产业集群的边界不是无限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靠旅游企业不断涌入,依靠旅游集聚与扩散机制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此外,政府的积极参与和主导也促进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扩散到一定阶段后,不再是量的扩散(旅游空间的增长),而慢慢转入质的提升(旅游空间的优化)。该阶段不断引入新的旅游业态和引入与调整更加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旅游企业,或弱肉强食,实力强的旅游企业开始兼并或重组其他旅游企业,核心旅游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该阶段,旅游空间结构逐步得以优化,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逐步得以完善,旅游体验质量显著提升。旅游空间调整与一体化发展成为该阶段发展的主要命题。

(二)外生型突变式旅游产业集群演化特征

外生型突变式旅游产业集群在目前旅游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短期内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外生型突变式旅游产业集群在国内主要体现在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国际旅游综合体等发展形式上,如上海奉贤区滨海金沙旅游区、宁波奉化的阳光海岸旅游区、常州的中华恐龙园旅游区及华侨城旅游集团在全国多地兴建的华侨城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均属于外生型突变式旅游产业集群。这类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是根据旅游规划划定空间,进行大量的旅游投资与项目开发,在短期内形成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8

1.空间布局理论在旅游区划研究

郭来喜(1985)、孙大文与吴必虎(1990)等学者主要研究了基于范围框架下的全国性旅游区划范围的旅游空间规划,杨冠雄(1985)进行的是行政区域地理范围视界下大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陈传康(1987)保继刚(2000)对省级行政区的旅游区划展开了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以现有旅游资源、交通设施与通达状况为基础,根据某旅游区上一级和次一级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依据相关原则确定整个区域的旅游开发主次及先后关系,来规划与协调旅游的总体空间结构。这类研究文献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价,从而对旅游区旅游业的规划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及支撑。

2.空间布局理论在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

跨入21世纪,随着我们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城市空间与规模的扩张,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成为旅游学术界的热点。李蕾蕾(1999)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就构建优化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可操作模式展开研究,卞显红(2003)对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秦学(2003)、陶伟(2002)针对具体城市个案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这类研究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为城市旅游优化空间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方法论支持,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别是传统与现代特色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创新极具学术价值。

3.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

旅游地(区域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在发展中出现交替转变,导致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出现变化或渐进的过程。许春晓(1995)以湖南省主要旅游资源为例,对旅游地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进程和模式展开调查和分析,不仅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考察与实证研究,而且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突变的因素与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阐述了单一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进程的机制。另一些学者积极探索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理论渊源,汪宇明(2002)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阶段相联系,通过构建模型阐释旅游地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演变机理;刘锋(2001)、赵亮(2009)借用“点――轴理论”论述了散点的、彼此隔离的、孤立的多个旅游地如何整合资源才能发展成为具备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有机的相互关联共赢的旅游系统的过程。这些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就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规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尝试。

二、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布局与设计案例实证研究

1.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

张洪(2011)在梳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利用社会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构建引力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测定,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市之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度,进行城市旅游中心性确定,认为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之间并无内在必然联系,提出了“双核”联动发展模式,旅游空间结构主要受地理、交通及其它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而具有“南强北弱”的态势,旅游空间布局与设计宜采用双核联动,构建四大旅游经济圈。沈惊宏(2015)和程晓丽(2013)均运用“点轴”理论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展开研究,前者研究了安徽皖北、皖南、皖中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差异,在顶层设计上要考虑旅游发展的轴线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后者研究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研究得出旅游区空间规划与开发要以核心示范区有机串联旅游区域的重要二级和三级旅游节点,形成特色旅游轴线,构建特色旅游区域,从而优化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业科学、快速发展。

2.水陆交通带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交通是城市的生命线,交通连接是城市之间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互惠发展或城市群体效应的至关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陈浩(2011)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相应时段发展节点和交通建设指标,通过构建珠江三角区城市群体区域旅游业发展模型,研究城际水陆交通连接率、通达性、交通运载量的变化与城市群体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由单极格局转变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城市的两极格局,再到城际轨道交通与水陆交通体系连接的完善发展为多格局的“点、线、面”区域旅游立体空间体系,使得区域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趋于平衡,旅游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有研究认为高铁沿线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催化剂”作用和“时空压缩”效应。汪德根(2016)选取“首位度”指标,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社会网格”分析法,研究了武广高铁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认为高铁有利于强化首位分布态势,对集聚性旅游空间结构发挥出有益的催化效应,同时得出,高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强化了核心区域旅游的极化作用,使得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核心区域旅游的扩散作用,有利于缩小边缘区域旅游差距,但是总体上武广高铁将导致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发展差异扩大化,建议湖北省在旅游空间设计与开发上注重加强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的连接,充分发挥核心区域旅游的扩散作用,促进旅游空间发展均衡化、最优化。

王录仓、杨志鹏等(2016)和刘丽娟(2008)分别考察了黄河流域的大夏河、洮河、湟水河景区旅游资源与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分析了景区旅游资源类型、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空间规划,认为现有旅游空间制约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限制了现有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与提升,研究指出要改变以往旅游规划设计中的各自为政的现象,积极加强区域旅游空间资源的整合,促进区域旅游资源之间的有机串联,形成规模效应。

三、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

1.体育旅游资源结构布局研究

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至少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维度方面主要表现为体育旅游资源要素的前后演变,空间维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地理特征、旅游容量、交通连接、配套设施、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等要素。李?W(2013)研究了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高尔夫旅游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同时受政府相关政策影响;在时间序列上,高尔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随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区位优势等因素呈由中心城区转向多区多中心发展的特征,中心城区聚集化,城郊区域逐渐密集,但是在场地的空间容量上呈现中心城区低于城郊区域,即高尔夫资源分布密度与空间容量成反比。丁蕾(2015)从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得出规模指数和优越度指数方面主城区明显大于城郊区域,主城区水体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与利用,水体连接度和通达性较好,但是南京市水体资源关联度不高,需要加强区域资源空间整合增强规模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

许政红(2015)运用“点轴”理论、“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等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组成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与发展,将优越的区位资源、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海洋、岛屿、港湾及沙滩、区域特色文化与风景名胜)、良好的交通设施、相关产业优势以及政策优势整合利用,多层次、多维度规划发展海峡西岸城市体育旅游。刘晓明(2013)借用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圈层布局模式和网格布局模式规划发展不同时期广东省体育旅游空间与旅游线路设计。轩大岭(2015)运用经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河南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认为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政府政策与市场的切合度、加强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旅游资源网络,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2.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开发研究

2.1体育旅游资源与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这类研究文献较多,如刘建中(2009)对四川省山区旅游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制约山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四川山区体育旅游发展策略。云学容(2008)将四川省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一一分析,分布寻找对应的可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对充分利用四川现有旅游资源空间,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2.2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省份,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是四川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学者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研究。钟灵波(2011)分析了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民族性、文化性、区域性、传统性、适应性、多样性、多元性及功能性等特征,提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体育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其观赏性、参与性、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探险猎奇等多种旅游体验。韩勇(2006)等详细考察了凉山州彝族、藏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纳西族等众多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指出要结合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地域与时节设计特色体育旅游活动产品,包括娱乐表演型、活动参与型、休闲健身型、运动训练型、主题节庆型,开发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用品。

2.3城市(城镇)建设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在城市建设中的独特功能越来越被学者和政府重视,体育是城市名片的观念成为共识。城镇及城市新区建设中,体育及体育旅游资源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胡用岗(2015)分析了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水域体育旅游资源、山地与空中体育旅游资源、冰雪与草地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情况,指出要“以人为本”来优化配置新区体育旅游资源,建立立体多元的系统化的体育旅游运行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1.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开发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职能,政府相关决策部门要在政策、规划、组织、协调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改变以往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相互竞争打压的怪相,才能使资源配置科学优化,发挥出最佳效用。

2.学者、体育旅游的相关技术与职能部门、政府智囊团等对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要做好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归类分析,通过运用旅游地理的相关理论、旅游建设规划理论、旅游产品策划、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学的理论研究,探索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和科学设计方案。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9

0引言

随着工业化所带来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等的关系日益恶化,过度依赖自然物质的传统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日渐引发人们的反思,而以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利用为优势的文化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节事资源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旅游产业化开发,对解决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与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相关的研究(Hall,1989;Getz,1991;Getz,1997;Getz,et al.,2010;庄志民,赵睿,2000;戴光全,保继刚,2003a;戴光全,保继刚,2003b;戴光全,2005;马聪玲,2009;戴光全,等,2012)对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概念、目的、意义、方法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的路径等核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够;研究的出发点大多只是就产业化而论产业化,只注重从“供给端”讨论如何进行产业化,忽视了从“需求端”来分析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问题。因此,本文提出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分析的“人口-产业”逻辑框架,并基于节事的集聚效应在“人口-产业”两端上的具体表现,按照“消费人口分析-产业资源开发分析”的思路框架,提出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的路径策略。

1节事的集聚效应

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节事是资源集聚的综合体,既有作为产业资源的节事资源本身的集聚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产品生产、产业运营的综合集聚,也有作为市场资源基础的节事消费人群的集聚(包括需求、认知及行为的集聚),它们共同构成了节事集聚效应的“人口-产业”两端。具体而言,节事的集聚效应是指:由于作为集聚源的节事吸引物的出现而引发节事参与人群(即节事人口)在需求、认知、行为等环节上的集聚,进而导致对节事的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及产业运营等各相关要素在某区域内的集聚,为相关经济活动带来的综合优势效应。

节事的集聚效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引发供给及需求集中释放的根源性要素是节事吸引物,即“集聚源”。引发释放的具体要素的不同性质的各方面,称之为“集聚端”,根据节事集聚效应在“人口-产业”这两端的集聚表现,又包括“人口集聚端”和“产业集聚端”,各集聚端下面又包含多种“集聚因子”,形成各自的集聚子系统。其中,节事的人口集聚具体有节事的消费需求、信息认知及消费行为的集聚;节事的产业集聚具体有节事的资源开发、产品生产、运营管理及支撑要素等方面的集聚;而作为集聚源的节事吸引物,既是促进节事参与人口的消费需求、注意力及消费行为集聚的根源,也是促进节事产业的资源、产品及运营等各要素集聚的源头,是集聚效应系统的重要核心(见图1)。

具体而言,在节事的集聚效应系统中集聚源(节事吸引物)、人口集聚端(节事参与人口因子子系统)与产业集聚端(节事活动产业因子子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环环相扣,其内部作用机制具体如下:(1)节事活动作为集聚源,是吸引节事参与人口群体的吸引物,并使其集聚成群,成为对节事吸引物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人口因子系统,并引发节事产业集聚端――节事产业因子供给体系的形成与完善;(2)为了满足来自于节事人口集聚端的巨大市场需求,节事产业集聚端――节事产业因子系统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产业供给不断地进行完善、调整与优化,使节事吸引物更具吸引力,最终使作为集聚源的节事活动的集聚效应更大(见图1)。

综上所述,节事活动表现在“人口-产业”两端的集聚效应,不仅告诉我们其内部的作用关系,更加启示我们,对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不应只从节事资源本身出发,而应在此之前就加强对资源开发起基础导向作用的节事消费人口的分析,这为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路径研究提供了基本逻辑:消费人口分析-产业资源的创意性开发。

2节事消费人口分析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能否认识、拥有并把握真实有效的规模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产品及其服务与生产企业成功占有市场的前提(沈望舒,2008)。对于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而言,那些承载真实有效的、规模化的节事消费需求的是节事消费人口,节事消费人口通过旅游产业化形成节事旅游者人群,即节事旅游人口。

2.1节事旅游人口的概念界定

节事旅游人口,本质上是具有共同的节事消费需求的人群的集合,是一个群体的概念,而非个体的概念。若再进一步从人口集聚的角度看,节事旅游人口是指以参加节事旅游为目的的流动人口,具体指在节事旅游(消费)过程中具有共同的需求、认知及行为特征的人群的集合。通过人口的集聚效应,将这些共同的需求、认知及行为集聚所形成的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的节事消费购买力,从而促进节事旅游市场的形成和节事旅游产业的发展。

2.2节事旅游(消费)人口分析的模型构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提出的人类行为模式(邱扶东,2003)表明:人类行为的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可以指导分析人类的各种行为。作为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的首要环节――关于节事旅游人口的行为及各方面规律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借鉴该模式的分析框架,并融合人口学的视角加以修正:(1)关于影响人的行为的外在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的、文化的、经济的等各方面,范围领域很广,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将其作为一个影响要素提出来,不作深入探讨。(2)关于人的内在因素,是节事旅游人口分析的核心与关键;从“人口-产业”视角来看,为了要在节事资源开发中真正实现顾客导向(市场导向),就需要在把握顾客群体的人口属性的共性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他们的需求、认知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共同特点,从而建构出一个节事旅游人口分析的逻辑框架,以更加客观全面地揭示节事旅游人口的基本规律。具体而言,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中的节事旅游人口分析,应该遵循人口的“基本属性特征-需求特征-认知特征-行为特征”的分析框架(见图2)。

其中,行为特征可以着重从节事旅游人口付出的行为代价(往往反映了顾客的期望值,一般通过顾客愿意付出的票价、出行花费等来体现)、节事旅游人口的实际行为体验(一般通过满意度调查可以获知基本情况)以及节事旅游人口对参加某一节事活动行为频次(这可以反应顾客对某一节事活动的忠诚度)三方面来把握,而行为代价、行为体验与行为频次之间的相关关系则能反应某一节事旅游人口(群体)对某一节事活动的消费行为特征。节事旅游人口的分析应该以此为基础逐步深入,发现节事旅游人口的基本属性以及需求、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类型特征及共同规律,为后续的节事资源开发工作的提供基础。

3节事产业资源的创意性开发

3.1节事资源本质上是一种民俗文化资源

“节事”一词由“节”与“事”合成(Festival & special event),通常是对节庆活动和特殊事件活动的统称(戴光全,2005)。其中节庆注重公共庆典的欢乐本义,而特殊事件活动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包括各种交易会、博览会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等。现代节事体系(包含现代节事与传统节庆)是现代社会中民俗文化的重要类型,具有民俗文化的属性特征(如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规范性与服务性)和功能作用(如规范言行、文化习得、传承和积累、调节身心、促进社会交往等)(钟敬文,2009)。因此可见,节事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节事资源则应该属于民俗文化资源。

根据能被开发利用的节事资源的本质属性的区别,可以将节事资源分为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资源三大类(见表1)。这与一般文化资源只分为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相比,本文创新性地加入了“名人文化资源”这一类。这是因为,人是节事的主体,任何节事民俗事象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任何节事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甚至消亡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特别是对某一节事有关键作用的相关名人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具体而言,名人文化资源是指在特定时代特定区域内,以名人及其附加的文化现象为主体的、持续、动态、多元的社会文化资源(江凌,2013)。名人文化资源,因为其既包含物质文化要素,也有非物质文化要素,是一个综合型的文化资源类别。名人文化资源中,前者包括名人故居、名人建筑物、名人名胜、名人手迹和足迹等,后者包括历史名人的思想言论、文学巨著、书画杰作、雕刻珍品、科技发明等(冯小叶,2005)。作为一个物质与非物质属性兼具的综合型的节事文化资源大类,根据其现实存在的属性来看,名人除了自古至今现实存在的(即存在人们现实生活空间中的)有重大影响的现实人物之外(如历史名人与现世名人),还包括自古以来虚拟存在的(即存在人们想象空间中)却对现实产生重大影响的虚拟人物(如孙悟空等)。

名人经历与传奇故事、名人精神思想、名人成果与贡献、名人名言名篇名章等、名人社会关系、名人故居、名人生活史话、名人纪念(遗迹)物件等

神话传说、小说戏剧、影视动画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及其相关的事与物等方面的资源。其中,虚拟人物又可具体可分为完全虚构的形象象征性的人物以及以现实人物为蓝本的艺术化人物

当地的历史名人及其相关的事与物方面的资源;某种特殊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及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资源

神话人物(如孙悟空)及其所承载的相关的事与物等方面的文化资源;世博会的标志性人物海宝等承载的相关的事与物等方面的资源

名人遗迹展览与交流、名人传记及影视文艺作品发行、名人专题研讨会、名人故居与纪念馆、博物馆及故乡的旅游开发;名人事迹图书、音像、纪念币和纪念像章、邮票、明信片、图画、雕塑、标牌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3.2节事产业资源创意性开发的模式――属地式开发与飞地式开发

与传统的物质资源相比,文化资源不具独占性,也不具备属地原则,亦即拥有资源并不代表能够占有资源,能对其进行开发与生产的主体不局限于当地(的机构或个人),只要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任何地方的人(或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所以,各地只过分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能基于人们的共同需求用全球战略眼光来对丰富且精致的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创意性开发,这是于事无补的(范建华,2013)。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节事资源,其开发也理应如此。根据节事资源集聚所依附的空间的不同(是属地空间,还是飞地空间),对节事资源的创意性开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属地化模式与飞地化模式(见表2)。

模式所属空间类型及释义节事资源开发策略列举适用范围

属地式开发属地空间:是节事文化资源直接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空间,一般在原生地空间范围内直接、完整地保留节事文化的文化生态。该空间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是节事文化的直接体验场。可以节事为主题与手段,通过示范基地、生态博物馆等空间组织形式,利用原生地的各类文化资源,开发与生产出具有鲜明的当地特色的节事相关产品。各种示范基地、生态博物馆等代表性属地空间的节事相关产品,如韩国江陵端午祭、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传统节事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及保护传承。

飞地式开发飞地空间:是节事文化资源的间接再现与展演空间,一般会脱离节事资源的原生空间,在其他空间范围间接表现节事文化的内涵。该空间越多越好,同时要注重选取代表性的空间。是节事文化的间接体验场及营销传播途径。可以节事为主题与手段,通过剧院舞台、主题园(街)区、传统博物馆、会展场所、教育学习场地等空间组织形式,利用任何其他地方(非原生地)的各类文化资源开发与生产各类出节事相关产品。各种剧院、主题园(街)区、传统博物馆、会展场所等代表性飞地空间的节事相关产品,如上海马戏城“时空之旅”剧目、广州天河区七夕文化广场的七夕主题活动等。传统节事遗产与现代节事文化的创意开发。

(1) 属地化模式

节事资源开发的“属地化模式”,是指在尽量维持节事资源原生地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节事资源(包括节事本身及其相关事象资源)的原生属地进行就地开发和生产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传统节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其特点是不脱离节事资源的原生属地,并常常通过结合示范基地、生态博物馆等方式,将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区域就地建成节事文化的原生态体验地。

这种生产模式可以节事为主题与手段,对原生地的各类节事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生产。具体而言,各地可以利用本地的自然及文化资源优势在本地策划特色节事活动,吸引各种节事产业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为当地节事、旅游及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产生巨大的综合效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由于许多节事活动本身的内容丰富多彩,如那达慕大会荟萃了蒙古族的衣食住行习俗、礼俗、传统游艺活动,以此为依托进行节事旅游的创意开发利用,可综合向旅游者展示与营销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文化资源,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可为相关产品打开销路(贾鸿雁,2007)。此外,如傣族地区的泼水节、广西的民歌艺术节等都是属地化开发模式的代表。

(2) 飞地化模式

节事资源开发的“飞地化模式”,是指在脱离节事资源的原生属地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节事资源(包括节事本身及其相关事象的资源)在异地进行飞地式的开发与生产的模式――即引入式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传统与现代节事资源的展示与开发利用都适用,其特点是――脱离节事资源的原生属地,并常常通过嵌入剧院舞台、主题园(街)区、传统博物馆、会展场馆、教育学习场地等方式,在异地进行复活与表达。

这种生产模式可以节事为主题与手段,对任何地方的各类文化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具体而言,该模式又可以分为长期固定的引入式开发和临时流动的引入式开发两种类型:一是长期固定的引入式开发,如深圳的民俗文化园和世界之窗,以旅游演艺的方式来组织和展示各地的民俗文化节事活动,以吸引游客,促进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并带动了华侨城及深圳的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临时流动的引入式开发,如北京、上海等地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综合吸引力、城市形象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引进和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本不属于本地所拥有的国际巨型节事活动,利用其国际影响力,从申办、筹办、举办到后期等各个阶段,把节事吸引物、传播媒介等各种资源集聚在一起,带动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

3.3节事产业资源创意性开发策略――产业融合

节事产业和旅游产业都符合低碳环保、刺激内需、新型城镇化道路等发展理念,并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这些年来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产业融合的效应机制下,现实中节事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常是彼此促进,相互融合的,都为对方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节事资源的创意性开发,可以走产业融合之路,即将节事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科学发展节事旅游产业,这是节事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的策略总思路。

节事是一种优质旅游资源(Getz,1993),基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视角,根据节事与当地旅游业的融合程度及效应的大小,可分为4类:纯旅游型节事、强旅游型节事、半旅游型节事、弱旅游型节事。根据不同的节事类型,我们可以基于节事与旅游业融合效应的特征,遵循用旅游业的手法来盘活节事资源的理念,采取不同的节事旅游开发策略,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并遵守共同原则:充分发挥并保持融合效应强的方面,提升融合效应中等的方面,改进弱融合效应方面。

(1) 纯旅游型节事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策略

纯旅游型节事,即指纯粹为发展旅游业而专门创设及策划实施的节事活动。不管其主题名称或最终的综合作用如何,因其对旅游业发展促进作用最明显,旅游属性很浓,故称之为“纯旅游型节事”。这类节事活动除了常见的新创设的各种旅游类现代节庆活动,或是对传统节庆活动的旅游再开发(如傣族泼水节的旅游开发利用),还有各种户外实景演艺(如张艺谋“印象系列”)和室内旅游演艺活动(如上海马戏城“时空之旅”)。从节事活动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互动融合效果来看,主要特征为:客源融合、资源融合、生产与服务融合以及营销与品牌融合,其程度都很强。该类型资源的开发策略的核心是:在充分发挥并保持各种强融合效应的基础上,要特别加强旅游娱乐体验项目的开发,同时兼顾其他旅游要素(食宿行游购等)的均衡跟进。

(2) 强旅游型节事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策略

强旅游型节事,虽然对旅游业发展促进作用不如纯旅游型节事那样那么明显,但这类节事活动的举办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也很密切,并且对当地旅游业的作用在

节事活动举办的前期、当期与后期3个阶段也非常强大。这类节事活动主要包括休闲性博览会(如花博会、休博会、综合性世博会等)、会议类节事活动(如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根据各自类型的融合(效应)特征会议活动的特征是:客源融合(强)、资源融合(中)、生产与服务融合(中)、营销及品牌融合(强);休闲型博览会的特征是:客源融合(强)、资源融合(强)、生产与服务融合(中)、营销及品牌融合(强)。

,其中,会议类节事资源的开发策略的核心是,让当地食、宿、行等资源成为基本会务服务的必选内容,游、购、娱等资源成为会务延伸服务的亮点选项;休闲博览类节事资源的开发策略的核心是,当地的旅游休闲资源的各要素不仅要成为博览会上的展示内容,更要成为游客现场体验的内容。

(3) 半旅游型节事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策略

半旅游型节事,这种节事活动

在其举办的前期、当期与后期对旅游业的作用比较明显,能对旅游业发挥较大的作用,但与前二者相比,其旅游属性没那么明显,对举办地的旅游业发展促进效应也不如前二者强,主要包括体育赛事、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节事活动。根据该类型的融合(效应)特征

赛事活动的特征是:客源融合(中)、资源融合(中)、生产与服务融合(弱)、营销及品牌融合(强);文娱活动的特征是:客源融合(强)、资源融合(中)、生产与服务融合(中)、营销及品牌融合(中)。

,其总的开发策略的核心是:加强各类赛事及文娱活动资源与当地旅游休闲资源的结合,如尽量在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举办各类赛事及文娱活动。

(4) 弱旅游型节事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策略

弱旅游型节事,主要是指一些专门的展览展示活动,其中

节事活动举办的前期、当期与后期3个阶段对当地旅游业的作用相比前面3种类型资源不够明显,节事活动对旅游的促进不是主要的功能。因为这类节事活动的举办承载着特殊的经济或社会文化交往目的,有严格而特别的运作规则,它能够创造目的地形象效应,但旅游业的介入则是被动和有限的。一般而言,这类节事的前期筹备工作及各类媒体的宣传、活动进行时期的现场参观及媒体新闻报道等的影响,主要是针对某项活动的爱好者而不是针对旅游者的,其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效应的主要特征为:客源融合(弱)、资源融合(中)、生产及服务融合(中)、营销与品牌融合(中)。这类型资源的开发策略的核心是:加强旅游要素与展览会服务内容体系的对接,延长展会参加者在目的地的逗留时间,让展览会观众真正成为当地旅游者。

4研究结论

节事资源是一种民俗文化资源。基于“人口-产业”的视角,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路径应分别从人口端(节事旅游人口)和产业端(节事旅游资源)对其作系统分析,即消费人口分析-产业资源的创意性开发(开发模式与开发策略)。其中,节事旅游人口的分析,应从需求、认知、行为三方面进行;节事旅游资源的创意性开发,可根据所属地域空间的不同实行属地式开发或飞地式开发两种不同的模式,并应走产业融合之路,针对不同的节事资源类型(纯旅游型、强旅游型、半旅游型、弱旅游型)提出不同的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戴光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5.

[2]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a(5):2634.

[3]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下)[J]旅游学刊,2003b(6):111119.

[4]戴光全,左平,肖璐.1995至2010年中外节事研究的比较和启示[J].人文地理,2012(2):1725.

[5]范建华.以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130111(14).

[6]冯小叶.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12.

[7]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119122.

[8]江凌.名人文化资源的级差分类及其开发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湖北黄冈市为例[A]∥胡惠林,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7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385.

[9]马聪玲.中国节事旅游研究:理论分析与案例解读[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1719.

[10]邱扶东.旅游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3.

[11]沈望舒.文化产业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大芬村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8,27(12):2024.

[1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2,1126.

[13]庄志民,赵睿.系统视野中的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开发[J].旅游科学,2000(4):2729.

[14]Getz D(1991).Special events[C].Medlik S(ed.).Managing Touris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 Ltd,112.

[15]Getz D(1993).Planning for 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3),583600.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10

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作为一种公共旅游资源,由于缺乏有效的束缚很容易造成对资源过度消耗导致破坏,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破坏后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表现是街区风貌破坏与历史建筑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民俗活动与地域情感这些潜在资源也受到破坏,因此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中重要的观光资源,已经成为了保护与建设的焦点,如何协调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与新建筑风貌的控制是资源保护与拓展中的重要问题。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保护原则与经济利益的矛盾,都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上显示出矛盾性。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现状存在众多问题与矛盾,需要整合资源加强保护与整治,同样需要旅游经济体系予以正面支撑。在不破坏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价值,认清建筑遗产的保护是第一地位的,有了建筑遗产才有遗产的旅游,而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保护不同于其他的旅游对象与产品,这种现象只有在不妨碍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旅游。最终要通过保护更新,改善街区中的旅游资源现状,并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使居民从旅游中获益,从而更好地自觉保护历史街区与传统建筑。

屯溪老街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机制探索

屯溪老街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是全国著名历史文化街区,于2009年被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沿新安江自西向东延伸,总占地21.3万平方米,全长1220米,其中步行部分有895米老街保持了宋、明、清以来徽州建筑的传统风格地方特色,成了徽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屯溪老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国内相对较早的例子,对老街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屯溪老街中的建筑是最重要的观光资源,风格秉承了传统徽州建筑特征,在规划布局与形式上特色鲜明。从街巷空间构成来看,路面取材自当地的赭红石板铺成,街道两侧临街界面依街巷而建,建筑整体高耸,街巷空间范围界定明确,天际线优美清晰。从建筑平面上看,老街建筑沿街门面的开放性内部天井的私密性,沿街面有可灵活装卸的排门,卸去排门即可营业,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交融,空间层次更加丰富。老街内的建筑小开间大进深,色彩古朴,山墙和屋脊勾勒出了丰富多变的天际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效果。这种地域特征明显的建筑组合构成了几乎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形式。老街中的外部街道空间与建筑相辅相成,不仅作为交通载体,更是一种生活与文化的外向表达。街道剖面呈正方形,通常宽六到八米,两侧临街建筑高度均为八至九米,街道空间尺度比例约为D/H=1/1.2(D为道路宽,H为两侧高),既不使人有拥挤感,又符合街道的商业氛围与功能要求。总体来说屯溪老街的建筑与街道空间特征构成了徽派建筑特有的旅游资源,也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重要因素。

屯溪老街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堪称徽州文化的展示与旅游窗口。从70年代以来老街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就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重视,1995年3月被建设部确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规划全国唯一的综合试点,使老街的旅游业发展也更上一个台阶。屯溪老街作为徽文化精华,通过旅游资源视角观察分析,它的保护与发展措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以保护为基础的观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屯溪老街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是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运作,老街保护的指导方针是“整体保护、积极保护”,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区。老街的机关、工厂和宿舍迁出,引入商家营业,并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和修缮了一批传统商铺和老字号店面,同时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也使老街能够适应新的功能需求,以不影响风貌的前提下投资新建和改善了市政基础设施,使老街观光旅游资源更加完善。这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措施,使屯溪老街从一条传统的居住街区转化成为集文化、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旅游开发使百姓到实惠,自然增强了保护的意识,良好的老街风貌,因此也成为了黄山地区的旅游热点资源。以历史传统为支撑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屯溪老街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成为了徽州文化特色旅游的载体,并且传承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地域精神,文化与传统记忆的场所让人们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旅游资源。老街着力打造了以茶文化、三雕文化、文房四宝等徽文化为典型代表的购物旅游场所,“祁红”、“屯绿”、“徽墨”、“歙砚”、“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贴、金石、盆景、根雕这些特色的旅游购物资源商铺在老街中随处可见。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现了迷人的风采,为当地旅游资源添上了靓丽的一笔。当地居民自发参与模式下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屯溪老街旅游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渗入了当地居民群众。早在时期,当地群众就用泥巴和大字报保护了老街建筑上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可见百姓对老街文化具有强烈的情感,这也是旅游资源百姓参与的精神体现。屯溪老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居民积极性具有较大提升,在保护中求开发,以开发促保护,通过合理的旅游资源发展,居民不仅在经济物质上得到了实惠,有了修护建筑的经费,还使得许多传统文化与风俗得到了复兴,丰富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向游客展示了徽州文化的精华。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例11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57-02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经过资源调查和评价,并进行区位分析和市场预测,确立规划方案而动工实施,最终形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产品的技术经济过程。我省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并且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我省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开发中,要根据我省旅游资源的自身特点,来进行可持续开发。

一、我省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原则

由于我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以冰雪、森林、地质、湿地等自然旅游产业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遗产构成了我省主要的旅游产业资源的框架。具有季节分明,以原生态为主的自然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浓厚边疆的异域风情,移民文化和火山地质地貌等特征。

1.要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层次把握

在人们的印象中,我省没有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没有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缺乏对游客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资源。然后,现代旅游概念的提出,冲破了人们对旅游资源的狭隘认识,拓展了旅游业的视野。只要牢牢抓住“吸引力”这一旅游的本质属性,一些具有自己特点风格的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地域文化都会挖掘出它们自身蕴藏的巨大魅力。旅游资源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其范畴也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只要准确地把握住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内涵,就会发挥资源的优势,挖掘出其特有的旅游价值。

2.要准确把握我省旅游资源的主题特征

主题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围绕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特异化、差异化的打造,它要求我们注重进行系统整体感打造,强调将整个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主题化旅游开发。因此,我省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我省旅游资源的主题特征,首先要对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选取最能体现和代表旅游地特色者,作为进一步加工和凝练的对象,然后围绕着主题进行整体的规划和打造,树立旅游地鲜明的旅游形象。

3.要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开发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容量上,适应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社会风俗习惯和道德标准,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消极影响,以便有利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协调好利益关系,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尤其像我省这样自然状态旅游资源显著的地区,更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经历,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保护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性需求,保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满足当地居民长期的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二、我省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交通条件,向旅游者提供其在旅游过程中所需求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总和。旅游产品可以分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个组成部分。也可按行、食、住、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分解。我省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要根据我省的具体资源情况、经济状况以及客源市场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挖掘特色产品和文化内涵

我省的冰雪资源、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特点鲜明的火山地质资源以及民族风情、民族风俗、民族文化等都是我省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资源。在实物形态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无形的旅游资源开发,要根据各种资源的特点挖掘其特殊的内涵,把其极具自己特色的一面展现给游客。比如游客对冰雪旅游资源的那种北国风情的景观欣赏、冰雪运动的娱乐体验;对森林资源的那种原生态的猎奇探险、对自然的亲切体验等方面。同时,也要重视开发和突出该地区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族民俗、宗教文化、历史传说等人文旅游资源要素,并进行巧妙组合,从而形成鲜明的个性和浓厚的吸引力。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处理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加强动与静的结合、新与旧的结合、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使之相得益彰,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

(二)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要使我省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对我省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多元产品开发

充分利用资源的特点,加大开发力度,进行多元产品开发,改变单一的旅游产品结构。比如、在冰雪旅游产品开发上,即可开发冰雪观光游,也可开发冰雪体育游、冰雪娱乐游,还可以开发以冰雪为特点的北方民俗游;在对森林,火山地质资源产品开发上,在观光旅游开发的同时,可以开发探险游、相关的科学知识产品、一些互动项目等。

2.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我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线路的独特性和游客的自主性,使我省的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说探险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绿色农业游、湿地游、边界游等等,以及针对广大知青的北大荒探亲游和闯关东风情游等,都是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

3.加大民族文化游产品开发的力度

我省是一多民族的省份,虽然许多民族文化在人们的视角中已经逐渐淡化,但经过有意识的深度挖掘,重现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会成为我省旅游市场中一股力量。

4.积极打造边界游和跨国旅游

我省和俄罗斯毗邻,这种地理优势,使我省可以积极打造边界游,在欣赏界江风光的同时,也领略异域风情。同时,也可以利用我省对俄罗斯的桥头堡作用,大力开展到俄罗斯的跨国观光旅游、商务旅游等。

(三)打造以旅游中心地为核心的空间优化结构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地区十分重要的一个空间组成要素,以中心地建成的旅游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旅游地的竞争力。这就要求,一方面需要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中心地来带动整个系统的运行,提高整个系统的档次。同时,由于旅游活动的多层次、多空间尺度,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地产品构成形成旅游空间尺度上的协调。这样,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地便形成了旅游中心地体系。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以哈尔滨为核心旅游中心地,然后依据旅游城市和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地,对旅游中心地的资源、设施和服务进行科学的开发和管理,形成一个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增强我省的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三、我省特色旅游产业资源产品开发线路的空间布局模式

黑龙江省旅游产业资源的特点是分布较散,进入性较差,服务设施不配套。因此,我省特色旅游产业资源产品开发线路的空间布局,应立足于我省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的特征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资源空间开发模式理论,突出重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坚持节点式和轴式相结合的旅游线路开发模式。主要是以中心旅游城市为核心,以重要旅游城市和地区为节点,以特色旅游资源、特色旅游热线和主要交通干线为纽带,形成一个放射状的空间旅游布局。

(一)以哈尔滨为核心旅游区域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城市,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的中心地带,是通往全省各地的交通要道。近些年,哈尔滨以冬季的冰雪旅游和夏季的避暑旅游,在全国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相对来说,旅游的服务等配套措施也相对完善。因此,哈尔滨既是旅游的目的地,也是旅游的中转地,以此来打造我省旅游核心旅游地,凭借其旅游的优势来带动全省的旅游发展。

(二)形成放射状的线路空间布局

我省特色旅游产业资源产品开发线路的空间布局,应根据我省的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和交通特点,以哈尔滨为核心旅游城市,打造放射状的旅游线路布局模式。

1.打造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的旅游线路

这条旅游线路主要以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北极村为第二级中心旅游区域,形成旅游节点,以交通为纽带,形成旅游线路。这条线路主要由大庆的湿地游和以铁人精神为主的红色旅游;以扎龙为主景区的齐齐哈尔湿地环保旅游;以大兴安岭为中心的森林自然景观游;以北极村为主的极地观光游。以及沿线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游等主要旅游项目。

2.打造哈尔滨――绥化――五大连池――黑河的旅游线路

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区域是以绥化、五大连池、黑河为主要旅游区域,形成一条点线相连的旅游线路。主要有绥化的绿色农业生态游;五大连池的地质火山游;黑河的边疆风情光游。这条线路也是出国到俄罗斯旅游的重要通道。

3.打造哈尔滨――伊春森林绿色生态旅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