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学的现状

经济学的现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6 16:55:35

经济学的现状

经济学的现状例1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4-0070-005

一、引 言

宽泛地说,语言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加以研究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同时也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国外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已有50年的历史,源头在北美和欧洲。一般认为语言经济学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经济学教授马尔沙克(Jacob Marschak)[2]在1965年提出的,到80年代末蔓延到欧洲的瑞士。这一学科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理论和社会背景。在理论上它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为基础,认为语言具有经济学最本质的东西,语言学习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学习后所带来的收入的提高是预期的经济效益。从社会因素来看,这一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从使用多种语言的国家开始的,如加拿大和瑞士。这些国家移民涌入较多,如何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帮助移民进行双语培训是他们研究的初衷。

国内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祝畹瑾[3]较早地分析了“语言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认为语言不分大小,都能为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最早把语言经济学介绍到国内的是语用学家何自然。何先生认为语言本身是一种经济投入,它可以补充和取代人类的其他本钱,如知识和技能等;学习外语也是一种经济投入,掌握这种语言就是要取得的预期效益[4]。

近十五年来国内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该学科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稍作梳理、回顾和总结,并就其发展前景略加探讨。

二、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现状

(一)语言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1.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无论研究哪一门学科,首要任务都是要界定它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语言经济学就是研究语言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蔡辉[5]认为广义的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的经济效果,即从语言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狭义的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过程本身,即从经济的角度研究语言问题。刘国辉、张卫国[1]概括了语言经济学发展的三条主线:一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研究语言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二是经济学研究中语言的语用修辞分析;三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语言的结构、现象及相关问题。比较来看,三条主线的内容涵盖了广义语言经济学与狭义语言经济学的共同外延。

2.研究内容

语言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语言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领域的问题[6],其内容集中在三个范畴:人力资本、公共产品以及社会制度[7]。在理论层面,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1)语言和收入问题

语言和收入具有一种正向发展关系。目前,语言和收入关系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隶属于特定语言种群的某一社会阶层的收入水平,如研究受教育水平与其收入水平的关系;二是研究学习第二语言对收入的影响。语言与收入问题是语言经济学中研究得最为成熟的一个领域,历年来成果显著。

(2)语言和经济发展问题

社会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语言的产生、发展和使用都离不开经济动因的驱使,二者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语言产生的最初缘由应该就是经济要求”[8]。语言的强势发展、扩张会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如秦朝的“书同文”政策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强大;同样,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增强当地语言的生命力,扩大它的使用范围。目前世界范围的英语热、我国粤语的北上、当地人的方言情结以及孔子学院在国外的蓬勃发展等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3)语言政策与规划问题

语言政策与规划是语言经济学研究得较早、较为热门的一个问题,北美和欧洲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初衷就是要为国家制定语言政策服务。国家制定语言政策,一是出于经济目的,就是要使语言的社会总价值最大化,使语言政策的费用最小化,从而达到预期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出于语言的使用目的,如为了鼓励国内民众积极使用某种第二语言或为了挽救某一濒危的弱势语言。语言经济学通过研究语言变量与经济变量的互动关系,进而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语言资源,为国家或地区制定语言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

语言的动态发展说到底也是一个语言政策问题,这种研究理念大大拓展了语言政策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如苏剑、张雷[9]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语言交际价值Q值是制定语言政策的一条重要的动态标准,投资于何种语言、研发何种语言文化产品是由语言的Q值决定的。

(4)语言经济学自身的研究

经济学的现状例2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市场也急需高素质的国际通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毫无疑问,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做简要分析。

一、前言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能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济资源,又称为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以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英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哈比森曾经在论述人力资源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资本以及资源都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的职能是积累生产资本、有效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以推动国家发展进程,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国民创造财富的根本基础”。随着对人力资源研究的深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通过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得到证实。通过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预测,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占到了49%,在发展中国家占到了31%[1]。因此,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自然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等现实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但是人力资源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健康投资等方式,加以积累和改善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上。

二、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基数较大但是素质较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可以说人力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是我国基本的国情。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增长速度得到减缓,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8年的19.14%,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的根本原因,我国的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底我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3.08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1%。其中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9.34亿(男性4.75亿人,女性4.58亿人)[2]。人口的大量增长给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形成了数量多但质量差的恶果。一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大了资源利用的负担,造成了社会没有更多资金进行教育投资,完善提高人口素质所必需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又不得不依靠劳动力数量优势来完成目标,从而在无形中又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便就形成了一种以数量替代质量的恶果,如图1所示。

图1人口扩张的恶性循环图

(2)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过度稀缺。人力资源质量不高,除了体现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以外,更重要地是体现在就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如今人口劳动力总量尤为丰富的条件下却出现了某些行业劳动力的短缺,例如许多大城市包括北上广等地,近年来技工和熟练工的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导致很多企业不能招到合适的工人。这就出现了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矛盾,最终就导致失业的发生。失业的产生并非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而在于劳动者本身缺乏相应的技能。特别是当今是科技时代,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而劳动者的知识却并未更新,由此就出现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这将成为抑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甚至会削弱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让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反而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3)人才资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如今,发达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产值以及人才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以及专业人才资源急剧上升,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尤其是信息产业人才,生物工程产业人才所占比重相对升高。然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协调。这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的人才所占比重相对过高,而第二、三产业人才资源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才资源在产业结构上的分配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人才资源的分配做出调整。

(4)人才资源地区分布不合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制定了一些地方保护政策,倾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人才大量涌入这些地区,最终导致人才的不合理布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源丰富,人口比例为全国的60%,但是却缺少人才资源。根据1995年全国对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的人才,东部所占比例为2.72%。中西部所占比例为1.89%,在西部地区的公务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占39.4%,而在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平均为59.1%,在1978~1998这二十年间,西部地区的人才继续外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所占比重由15%下降到了11%左右[3],这就表现出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才分布的不合理。

(5)职工培训投人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职业培训投人方面的经费却严重不足。我国制定的职业培训指标在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仅仅排在第29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当中,大部分都只是象征性的拨一点款进行教育、培训,年人均基本都在10元以下[4]。大多数亏损的企业,已经没有经费来进行岗前和中期培训。

(6)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如今,改革开放已经30余年,据统计,到2000年时,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达到40多万,但是其中学成回国的仅有13万,还有近30万人才留在了海外。也就是说留学生的回归率在20%左右。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回归率与滞留率为2:1时是最佳状态[5],然而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可见我国人才资源流失现象相当严重。

三、结论

通过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分析表明,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受到质量不高的影响,造成了总体水平偏低。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基数并没有使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提高,相反由于较低的素质使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国仅仅算是人口资源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并非人力资源强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才的缺乏与劳动力的过剩,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人口众多之所以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没有发展成为人力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孔伟.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3):3032.

[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1520,26.

经济学的现状例3

二十多年前,除了美国,苏联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的又一大中心,苏联是世界上从事心理学研究最积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作为独联体主体的俄罗斯心理学在研究人数、研究机构及研究成果等方面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俄罗斯学者在国际学术性期刊上发表心理学论文的数量居世界第6位,而经济学居第9位,政治学则居第10位。由此可见,今天的俄罗斯心理学在世界主流学术研究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苏俄心理学的发展基本遵循着两条路线,即维果茨基所开创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和苏联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体系创立者鲁宾斯坦所引导的主体心理学思想。前者的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捷夫、鲁利亚、加里培林、赞科夫、达维多夫和塔雷金娜等,其主要阵地为苏联(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主体心理学思想的路线由鲁宾斯坦所开创,其追随者布鲁什林斯基创建了代表着当今俄罗斯心理学发展方向的主体心理学。主体心理学理论广泛地应用于个性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和经济心理学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中。特别是,随着俄罗斯经济的私有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成立了以A.几菇拉夫列夫(A.见。}Kypaaaea)、E.B.霄洛霍娃、B.兀。巴孜尼亚科夫(B.n.[IosHSKOB)等为首的经济心理学研究课题组。在主体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对在俄罗斯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所有制形式变化情况下的不同社会群体调节自己经济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专门的研究,特别探讨了经济活动主体的各种积极性和心理态度的问题。

1987年基多夫出版的专著《经济心理学》开创了苏联俄罗斯的经济心理学。当今,在俄罗斯科学院内部联合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法学等各方面力量,以整合经济学和心理学。并成立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社会与经济心理学实验室、国立贝加尔经法大学社会与经济心理学系、圣彼得堡财经大学经济心理学实验室。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联合会议成为了传统。

近几年在伊尔库茨克(2002)、卡卢加(2007)、圣彼得堡(2008)和莫斯科(2012)召开了全俄或者国际性的经济心理学大会。近几年他们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表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有:}KypaBneB A.几。分别于2005和2007年出版的《经济心理学:理论问题和经验研究的方向》、《经济自决:理论和经验研究》等。同时,俄罗斯心理学界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出版有相应的本科教材,如,2004年出版的由3.3.

BaXHTOBa主编的《经济关系主体感知的社会经济特征》、1999年出版的由o.C.且eflHera主编的《经济心理学》、2003年出版的由B.兀。H03HnKOB主编的《经济心理学》和2005年出版的由B.A.Pafia6epr主编的《心理经济学》等。

当前,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向有两个。第一个方向研究的是基本经济现象,如金钱、财产和劳动等。第二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社会心理研究的对象,但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研究。作为经济心理学相对独立研究方向传统地研究了不同社会群体对金钱的态度和“金钱行为”的特征他们分析了个体和群体意识中的经济价值问题个体的经济自决问题。近几年他们还特别关注了共同经济活动中的工作相互影响的心理特征

2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2.1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突出对经济意识的研究

西方的经济心理学以及深受其影响的我国的经济心理学都比较一致地认为,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特定行为人的经济行为(俞文钊,2004;王光荣,2010;马胜祥,2008)。在俄罗斯心理学界,他们把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经济积极性(个体与群体主体的经济意识、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经济现象及其与心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B.兀。n03HffKOB,2004)。经济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可以在不同的生命活动水平展开,其主体可以是个体、群体和大群体。与西方传统经济心理学一样,他们认为,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行为,但他们还更加关注经济意识及其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系。他们既研究个体和群体主体的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并更为关注经济意识现象的结构和动力等问题。他们认为,经济意识现象的产生不仅有外在的因素,如知识内容的变化、关系情态的变化和行为准备状态表现水平及方向的变化等;而且经济意识的动力产生于其各要素的矛盾中,如过去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成为个体与群体经济意识内涵发生变化的内部机制。经济意识现象最重要的动力点就是时间构成要素,即在主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时间连续体:过去一现在一将来。属于主体过去意识经验的要素有:个体和群体所追溯的对过去社会经济变化的记忆、与它们相关的知识及与主体的关联性。属于未来的期待和预测范畴的有:未来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及其目标和计划等。而属于当前的紧迫的经济意识内涵只是这个时间连续体中的一个点,其变化的可能性取决于外在社会经济条件的动力和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对于经济行为与经济意识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是辩证的关系(B.兀。H03HgKOB,2000,2001)。一方面,经济意识现象是在主体生命活动的外在的、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另一方面,其自身决定着经济积极性的方向和水平。这种联系不仅表现为主体经济意识和行为的协调性,也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巨大分歧和矛盾,这些分歧和矛盾成为了主体经济意识的动力要素和主体经济行为的调节器。

2.2 他们提出了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原则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是经济人假设。然而,人并不是经济学家所想象的理性的经济人。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经济”、“非理性”的“非正常现象”,正是对经济学完全理性原则的严峻挑战。

因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关注到人类行为的非理性一面,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决策行为,并因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以丹尼尔。卡尼曼为代表的经济心理学理论也存在局限。如,单一问题设计的信效度问题、决策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等(李永鑫,黄宏强,2007)。相对来说,俄罗斯经济心理学提出的具体研究原则在一定程度t-.克服了西方经济心理学的这些局限,更加关注经济行为产生文化历史条件、人的主体性等。

2.2.1 经济活动文化历史条件性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经济行为的规律不是绝对万能的、超越历史的;经济行为的心理特性带有文化的烙印,取决于统一的历史发展特征;另一方面,许多对现金消费及其他形式经济行为跨文化研究的结果、对在社会经济紧急变化条件下的社会心理现象动力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原则的经验基础。

2.2.2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人伴随经济条件影响和经济作用的消极对象,而是在与其他经济主体交互作用中实现不同经济行为方式的能动主体;基本的主体性特征有:积极性、行为的意识性、目的性和选择性。

2.2.3 经济主体行为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原则经济主体的行为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等同的,也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及其意识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似性和协调性,而且还有分歧和矛盾。

2.2.4经济现象与社会~心理现象相互联系和影响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在调节主体经济行为和反映不同经济生活方面的心理现象中存在着经济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2.2.5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经济心理学理论发展既与包括实验的经验研究,而且与不同范畴经济生活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这也显示出心理学实践者对科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关注,也显示出根据社会心理生活提出的经验研究任务。

2.3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关注经济积极性的主体范畴.

由鲁宾斯坦和布鲁斯林斯基开创的主体心理学思想,在俄罗斯心理学中,特别是在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在其经济心理学领域,突出经济积极性的主体范畴是必然的。按照主体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主体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提出并在理论与实践中研究了主体工作积极性概念。这一概念整合了内在(心理)的和外在(表现于现实行为)的主体积极性现象。工作积极性概念在经济活动及其主体的心理研究的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首先,它强调了主体积极性的内在心理特性。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包括目标、动机、期待、意愿以及其他的调节经济活动的主体动机因素。其次,工作积极性概念能够实现的不仅是对主体经济活动质的、而且还有量的分析,与其动力和评价水平相联系。工作积极性的方向表现在经济活动条件的选择上。工作积极性的水平则体现了经济活动的强度及与其存在相联系的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总和。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主体工作积极性范畴,社会心理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工作积极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对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评价及其对我国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启示意义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以新的方法研究影响工作积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其创新之处在于,揭示的因素能够描述主体工作积极性变化的社会心理机制,评判它们的社会心理指标和方法,可以用以分析和预测不同社会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根据社会心理指标在经济活动之前以确定提高或降低去工作积极性。

经济学的现状例4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93-01

前言

伴随经济管理系的发展,我们在见证成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流中,教育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切已有的成绩都只能说明过去。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流勇进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因此,未来,既充满着希冀,又充满着挑战。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继往开来,稳步发展,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一、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经济管理系现有经济学和会计学两个本科专业,分属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大学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办这两个学科的比比皆是。要在众多的学校和学科中脱颖而出,需要自我定位准确,选好目标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办出自己特色。应用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的理论、运行规律与管理的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基本改变了大学本科人才紧缺的局面。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等学校如果不能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充分就业,就会影响学院声誉,堵塞自己的发展道路。

贸易经济和市场营销方向侧重于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贸易规则和惯例,并且能够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技术经济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新学科。当今世界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从而对融技术和经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方向侧重于经济与技术的结合,要加强学生的工科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能胜任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对项目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决策建议。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的学科。产业经济学对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体制、运行机制、运行规律、组织管理、经济效益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了重要作用。选择产业经济学作为主攻方向, 还有利于经济学专业的深化和拓展。

经济管理是应用经济学专业的落脚点。经济管理涵盖广泛,既有经济分析与预测、社会经济调查、经济规划,又有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际业务操作,需要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选择经济管理作为主攻方向,有利于人才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扬长避短的定位和目标市场的选择,能够使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把专业办出特色,锻炼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梯队,同时为专业的进一步拓宽, 培育硕士点准备条件。会计学专业学科比较单一,定位简单,立足于培养“双师型”人才和中英文记账的“多面手”会计人才,并主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师资,建立起学术梯队,争创硕士点方面下工夫。

二、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

从经济管理系的起点状况和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及水平着眼,本科教育定位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大类学科。按照国家教育部现行专业目录,经济学科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学学科则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我院经济管理系是在贸易经济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拓展是水到渠成的事。经济管理系现有会计学专业,向财务管理专业拓展也具备了一定条件。经济管理系目前还办有市场营销专科专业,且积累了4年的专科专业的办学条件,申办本科专业的条件业已成熟。具备了以上办学条件,向工商管理方向拓展也是有条件的。经过几年的运作,经济管理系已经拓宽了本科专业发展的空间。根据上述条件, 我们初步设想,经济管理系未来十年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路为:稳步发展,控制规模,质量先行,兼顾效益。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经过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各院校的努力取得巨大的成绩;包括指导委员会和各院校的工程管理教育者均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技术活动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但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现有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工程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与社会需求,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包括国外工程管理教育和工业发展的经验,现有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毕业生去企业需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改革工程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工程管理教育方法的改革重点是增加学生对工程技术活动中所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的感性认识,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1、增加工程管理的现场教学。现在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均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的,对工程建设的实践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空对空的现象,结果是学习了大量的现代管理方法,但不知何时可以用得上以及如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理想的办法是参与一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探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和评价有关各方在工程建设中所面临问题的良好机会。

3、举办讲座。邀请工程管理专业专家参与高年级学生的研讨会,使学生有机会分享工程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全面培养工程管理能力。

经济学的现状例5

“学习动机是动机的分类之一,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通过学习动机,我们可以解释说明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学习动机也离不开诱因和目标,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具有激发、定向、维持和强化等功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和成长成才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尝试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动机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学习动机的理论建设及我国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为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等17个学院各年级的在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共850人,男生400人,女生450人。从所选对象的年级分布、学科专业等情况来看,所选对象基本上能反映出浙师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1.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先后收集和阅读有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动机方面的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并结合作者手头工作对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进行实际考察。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走访了本校相关教师和同行,征求他们对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在吸取多位专业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人所掌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在全校各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04份,有效回收率为94.6%。将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体的学习动机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对待学习上,有87.6%是“为了自己将来找到好工作,更好地生活”,有75.4%学习是“为了减少家庭负担,改变家庭经济现状”,有83.1%是“为了将来谋求理想的职业”,有60.3%是“为报答家人的养育之恩”,有50.2%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有53.1%是为了“培养社会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有76.6%是为了“学一技之长,更好地胜任未来工作”。而相对来说,选择另外几种情况的比率较低,如在被试的家庭经济困难同学中,23.6%选择“受到家长、老师的督促,成绩不好会受到他们的责难”,30.4%的学生是“可消除寂寞,打发无聊时光”,34.1%选择“成绩不好会让自己丢面子,会在他人心目中降低形象”。由此可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未来发展、社会报答、人生价值方面的学习动机较强烈,而消极应付动机较弱。

2.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动机依专业、年级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人文学院、外语学院等文科专业学生在选择“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和繁荣作贡献而学习”、“培养社会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学习可带来快乐,充实和丰富精神世界”等方面的学习动机水平略高于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的学生;而在消极应付动机上,如“受到家长、老师的督促,成绩不好会受到他们的责难”、“成绩不好会让自己丢面子,会在他人心目中降低形象”、“为了将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几项的选择上也高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从年级分布来看,低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机水平较低,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机水平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大一新生刚进校园不久,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个适应过程,对自身及专业的了解不多,心理存在一定的茫然的特点,而到了毕业班,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对本专业的现状和未来有了较全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又面临着就业压力,因此想要有一个较好的学业成绩,有一个较好的就业机会来改善自己和家庭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由此导致毕业班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

2.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经济的影响

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3.2%来自农村地区,其中浙江省外学生所占家庭经济困难比例明显高于省内学生。有83.2%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为经济贫困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贫困往往使他们思想较保守、性格较内向、生活窘迫、无法满足近期的学习愿望和远大的学习追求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常常因为经济窘迫而自我封闭,不愿把贫困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不愿因困难或挫折而影响或求助他人,因此他们在碰到困难或挫折时往往选择自我调适,很少会选择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2.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动机与父母职业、文化水平的关系

父母亲作为影响子女成长与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职业及教育观念会使子女耳濡目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大部分父母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也正因为父母亲文化程度不高,更加希望子女能弥补自己文化层次低的不足而加倍地呵护、培养他们,这使其子女们具有较强烈的报答亲情感。从父母的职业来看,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父母均务农或打工,家里多数还有老人需要赡养,部分学生父母常年有病吃药,因此许多经济困难家庭把全家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也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较大。

3.结语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方面担负着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作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本身要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有偿家教、勤工俭学等方式锻炼自己,缓解部分经济压力;教育管理者要从身心健康与学习等方面出发,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心理常规测量、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等机制,使他们能正确调适自己的心态;高校可以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组织起来,创立自信自强社团,在校内营造良好的济困氛围,鼓励参加国家助学贷款,努力寻求多种途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得到帮助;父母作为支持源头,客观上无法从物质上给予子女足够的支持,但可以做的是经常和他们沟通交流,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国家、企业或个人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对象,经常与高校合作,加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心理救助,通过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等来激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经济学的现状例6

当前中职学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定位不确切、教学要求不明确的现象。很多的学校将《经济法》定位为考查的一项科目,所以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过程中的要求不高,学生学习的迷迷糊糊成为当下中职学校《经济法》教学的普遍现象。

众所周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而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必然在约束经济行为、促进经济有序发展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对于中职学校的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如果想在步入社会后获得较好的工作或作为,必须要重视《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对法律的了解和熟知,可以为将来更好的施展个人报复做好准备。

二、对于中职学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经济法》的教学需根据专业做出调整

在很多的中职学校中,受到师资力量的约束,《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经常是由一个老师担任多个专业的授课,比如像会计、营销等专业的《经济法》由一个老师来授课。在这种情况下,授课的老师首先一定要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差异性,其次根据专业的不同去熟悉各个专业领域的特点,最后才是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有选择的做出重点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才会学习到最需要的知识,教师也会获得好的教学效益,避免了做无用功。

撒网式的教学使得老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出现教非教、学非学的状况。要想改变这种现象,不仅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还需要课堂下的“充电”,不断的开阔自己的眼界,积累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相关的法律条文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以教材为教学的基础,但是又不受到教材的约束,为不同的专业学生教授适合的《经济法》知识。

(二)课程合理安排,优化相关法律知识结构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知识无法串联起来。如何打破这一现象呢?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在对待课程的安排上科学合理,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对此进行优化。

百丈高楼平地起,不管是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首先要学习基础知识,就像是在学习乘法运算的时候要先把九九乘法表熟悉了。比如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内,会计专业一般是开设三门和法律相关的课程,即《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法》和《财经法规》。合理的课程安排应该是先学《法律基础知识》,再学《经济法》,最后才学《财经法规》,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可以看出这是从法律基础开始一步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安排的这些课程也学会计专业的其他可测回归相适应,对于教学的有序进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对学生将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和教材保持与时俱进

法律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稳定性,但是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法律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更何况我们学校的学生呢?每年不也是发横改变吗?很多的中职学校里,教师为了节省备课的时间,减轻教学任务,一份授课材料使用多年不更换。如果一份授课材料从不更换,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中乏味无趣,接收不到新鲜的事物和知识,教师也会形成一种授课上的“审美疲劳”。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时代的需要为基础,准备出适合当前的授课材料,及时的本专业经济法的相关内容内容和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授课。法律是由文字组成的,看的话谁都会看,但是如何能搞懂,这才是一个教师在授课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大段大段的文字叙述只会使得学生乏味无趣,进而产生排斥情绪。在授课的过程中案例的使用必须是占有一定的时间的,而且这些案例必须是与时代同步的,切不可以几十年前的案例作为分析。

当前的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相关参考资料也是越来越多,各有优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职业经验。所以,合适的教学资料在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济学的现状例7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农民科学素质现状及内涵

1.1我国农民科学素质现状

据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者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0.3%,为调查所列12个职业中的最后一位,比排列在第1位的“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和第2位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低15.3%和7.9%。20世纪末,我国4.6亿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有1亿多,占22.7%,小学文化程度2亿多人,占45.5%。1960 年以前, 法国农民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仅占农民总数的15%。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青年农民已有60%以上具有中等农业学校毕业的水平。

1.2农民科学素质的内涵

对于农民科学素质,北京农学院副教授李华指出6种意识: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活、生态的意识;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意识;既要考虑近期,也要考虑中期、远期的发展意识;既要考虑本户、本村发展,也要照顾周边农户和地区发展的意识;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树立循环经济发展,建立节约型、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意识。要提高6种能力,即获取科技知识的能力;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的能力;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竞争的能力;提高农民自身组织、民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就业、城市生存的能力。

2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经济学思考

2.1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成本分析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行为。这种投资行为受政府、农民、企业三方理性的选择性博弈制约。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间接成本在增大,而且农民对间接成本认识不足。从农民的角度来看,间接成本表现为外部的推力成本。

2.1.1制度成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但是,土地的经济收入是有限的。

2.1.2技术转移成本

在市场化中,农民自然而然成为农业技术需求主体。由于农民素质偏低、经营规模过小、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经营风险过高等原因导致农民对农业科技产品应用成本增大、投资效益不明显。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农业比较效益低,客观上造成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高。

2.1.3规模约束成本

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近十几年的追踪调查表明,分户承包经营以来,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在逐步缩小。一方面是产值成本增高,另一方面又是成本收益率下降。

2.1.4产业转移成本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成本支出和生活费支出都远远高于不发达地区,但是发达地区更高的务工收入在弥补了较高的成本支出后仍然较之在其他地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有较高的务工纯收入。产业转移成本的增大客观上对农民科学素质提高产生了挤出效应。

2.2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直接成本

2.2.1教育成本

农民自身教育的低成本投入,没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低投入-低产出-低就业机会-低收入,形成了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的恶性循环。农民直接支出的教育成本的受益主体是处于初高中阶段和部分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青年。

2.2.2科技投入成本

农民科技投入成本情况差异较大,由于智力投资跟不上物质投资的需要,农业设施、设备、生产资料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率,导致无效劳动增加,产投比失衡,增大了成本,降低了收入。

2.2.3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隐性成本

这里提出的隐性成本是指影响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的心理、态度、行为改变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往往变现为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时滞性。隐性成本主要有心理成本、时间成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成本。

2.3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效益分析

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直接表现为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方式的改进等,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和标准化、新农村建设等许多现实问题都依赖于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教育和培训是当前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主要形式。

2.3.1教育的产出效益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教育投入效益十分显著。“教育投资成为国家和社会最必需和最有效益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说:“资源少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

2.3.2培训的产出效益

农业部门调研表明,农民因参加培训掌握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增加收入2.13亿元,人均年增收496元。金湖县通过培训让制种农户掌握了制种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同时加强技术管理,实现亩均纯收入924.4元,户均收入10345元,比常规稻种每亩多收入600元左右。教育的受益群体大,覆盖范围广。培训的受益群体小,覆盖范围窄。

3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对象和措施

3.1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对象

农村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后备劳动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在87岁的老教育家方明看来,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农民培训应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村组干部等三大对象作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重点。农村村组干部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市场经济和农村脱贫致富工作的先行者。

3.2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措施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与中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就业问题,形成有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参与的技术推广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的手段,农村职业教育与中等农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主体。

3.3高度重视组织开发

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强化为农村服务的功能。在做好科技入户工程的同时,做好农民转移培训入村工作、地方优势资源开发入村工作、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入村工作。以基层政府为主组织开发,根本的思路是垫补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盲区。教育培训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但是解决不了社会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

经济学的现状例8

文章探究了社会本质。

二、主要观点

《蜜蜂的寓言》其核心是西方思想史上总结出的曼德维尔悖论,即节俭悖论。“追求个人私欲能推动社会公共利益”,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可能会推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曼德维尔认为,如果从道德角度看奢侈、虚荣、自利等恶德的商业社会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以“公共精神”为基础的美德是不可能带来繁荣的,美德与商业社会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曼德维尔悖论只适用于当资源闲置,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但当资源稀缺时就不再适用了,例如我国1951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物资匮乏而取消市场交易实行行政配给制,这种制度下物资由国家垄断配给可以保证政治经济的安定,但如果这种特殊背景下加大货币供给、提倡个人消费则会导致政治经济局势的恶化。

由于曼德维尔的理论对之后的经济学有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被哈耶克认为是经济自由主义最伟大的和最初的创建者,《蜜蜂的寓言》可从经济学角度总结其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曼德维尔提出了:

1.奢侈(消费)会推动社会经济。“挥霍是一种高贵罪孽;而奢侈……那恶德虽说是格外荒谬万分,却在推动着贸易的车轮前进”。

2.劳动分工理论。在蜂国,有国王、卫兵也有使用斧头和铁铲从事劳动事业的农民,还有骗子、寄生虫、皮条客还有小偷,造假币的、庸医和算命先生。俨然是一个有明确社会分工的国度。

3.剥削无产者剩余劳动。寓言中有丰沛股本的蜜蜂痛苦很少收益丰饶。而无产阶级在从事体力劳动,这种有产者投入生意获利,无产者付出劳动力而收益微薄,已反映出对无产阶级劳动力的剥削。

4.国际间资源互换。文中蜂国自身的百万蜜蜂主要都是拥有货币资源的一方,如律师、医生、神甫、士兵、大臣、正义女神(司法人员)等,而涌入蜂巢的别国蜜蜂则被雇来从事体力劳动,这已是不同国别间劳动力资源与货币资源的互换。

5.既鼓励消费,还强调生产。蜂国兴旺的主要原因是“虚荣与贪欲”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即使贫穷者也通过劳动力满足了所求。显然并非完全单一强调消费对经济的作用,通过消费增加就业带动工业生产才是蜂国繁荣安定的原因。

6.改进制度协调个人利益可起到稳定更经济体系的作用,本来没有生产资料的贫穷的蜂众每天辛苦的工作,劳累疲惫,但当大臣们以津贴堵百姓之口时,这些最底层的蜜蜂更加努力工作,对社会的贡献更多了。

三、曼德维尔的观点对其他学者的影响

(一)曼德维尔与亚当・斯密

作为与曼德维尔同时代的学者,两位学者在经济学中的很多观点相似,甚至有人说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很多思想是受到曼德维尔的启发和影响形成的;而另一方面,两人在伦理学上的观点则水火不容。

在经济学上二者都提出了以下观点:

(1)消费的重要性。曼德维尔认为挥霍、奢侈、骄傲等“恶德”“推动着贸易的车轮前进”。即消费可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亚当・斯密虽然强调积累,但也有“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之说。

(2)市场制度的规律和自发性。曼德维尔认为制度的建立并非人为的,但其形成是自发的。亚当・斯密也有著名的“无形的手”的理论,认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是无形且自发的。指出“在国家内,各个人为的改善自身境遇自然而然不断作为的努力,就是一种包围力量,能在许多方面预防并纠正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公平和压抑的政治经济的不良结果。”

(3)都提出了商业社会的流转形态。曼德维尔创造的蜂国之所以繁荣,是由于消费刺激了生产形成了一整个有效运转的商业社会。而亚当・斯密也提出了商业社会的流转形式,“当人们各自的努力不为周围同胞已知的需求和能力所左右,而是受抽象的价格信号左右,市场上的各种物品,就是按这种价格被需求和提供支配时,他才能够为任何人类智慧和知识都不足以掌握的‘大社会’这个广阔的领域提供和服务”。显然两人的设定与理解符合商业社会的概念:如果让每个人去合理地追求他自身的利益,那将会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促进社会的繁荣。虽然二人认为其来源不同,但对“私人恶德”和“自利”的认识是相同的。

(4)社会分工理论。曼德维尔笔下的蜜蜂国是由国王、律师、医生、神甫、大臣、正义女神(司法人员)、底层劳动者等构成的一个有序社会,大家分工不同,这与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不谋而合。

(二)曼德维尔与马克思

曼德维尔笔下的蜜蜂国,有产者投入生意获利,而无产者痛苦劳动,已形象地描绘出有产者利用资源对无产者劳动力的剥削。因此,马克思说:“只有曼德维尔才比充满庸人精神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论者勇敢得多,诚实的多。”

(三)曼德维尔与凯恩斯

需求决定论。曼德维尔认为奢侈虚荣等“恶德”是推动着贸易的车轮前进的根源,即消费可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继承了历史上主张奢侈和挥霍对社会有利的思想,并引述曼德维尔的蜜蜂寓言加以证明。

(四)曼德维尔与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对曼德维尔悖论做了解释和扩展,一是提出在经济学中对单独个人有益的事不一定就对全体有益。 二是认为在社会资金量或收入相对固定和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加大消费的资金量就会减少投资的资金量,当前消费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因此如果产出可以假定总是处在其潜在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就是绝对正确的,但如果社会经济水平或收入不是固定的,则消费和投资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传统的节俭理论就不适用了。这首先说明了节俭悖论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理论假设,且在节俭悖论的背后提倡的是创造财富(生产)而非剥削资源。

四、曼德维尔的理论对我国经济现状的启示

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自2009年之后的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在此背景下,曼得维尔的理论对我国的经济现状有如下的启示:

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内需刺激消费。消费量的增长,就会拉动生产,间接带动经济发展。我国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其消费观念同传统的节俭型的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些人正在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国的主要消费和投资的群体,这种新的消费和投资观念正符合曼德维尔的理论。例如很多中国人购买汽车是为了自尊心或虚荣心,而不是将其当做代步工具。再如经济危机后我国的很多公司企业甚至政府机构仍然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和采购,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也减小了受到的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在生产和经营领域应加强社会分工、国际分工和国际互换。通过加大生产和经营领域的分工和互换,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目前我国的国际间贸易发展较快,但生产中的国际分工扩展仍然极为有限,导致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在逐渐减少甚至不复存在。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其他国家的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进行低成本的初级加工,并对产品进行国际间互换,将更利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学的现状例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29-01

中职院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该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该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这门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传授,也包括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它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政治素养、坚定中职学生的政治立场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信念,提高中职学生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虽然是作为德育的核心课程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与其核心地位不符的状况,影响着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

1、中职院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所承担的德育渗透教育有限

(1)《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经济、政治、社会,其中经济内容占据了整个教学任务的六个课时,政治内容占了五个课时,而社会内容仅仅有三个课时,因此,从这三部分内容的课时比例分配上来看,经济内容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是该课程的重要讲授内容,因此,它所花的课时、精力以及教师的投入都要相对其他两部分内容多,同时,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关注度都应该重点投放在经济内容部分。但是根据实际教学显示,在进行经济内容授课的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师的传授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都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在教学中学生对某些经济专有名词的理解、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和分析、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成为了课堂主要的教学目标,虽然三维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但是该课程要通过经济内容的讲授来渗透德育目标往往被当成课堂的细枝末节来忽略了,造成了该课程德育渗透非常的有限。

(2)传统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体现。即便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但是考虑到课时有限等条件限制,往往都无疾而终,最终以照本宣科了事。德育的教育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虽然德育的教材已经改革了三年,但是德育的教学模式仍然无法得到创新和推广,这也是德育渗透有限的重要原因。

2、《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

该课程是中职院校较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提出了要贴近学生、职业以及社会的原则,这个原则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由于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击,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而教师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讲究采用传统讲授法。

3、《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涵盖的内容教广泛,但是教师对内容的取舍比较随意

一方面广泛的教学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会违背教学目标与教材要求,舍弃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当然,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是合理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师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删减。

二、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应该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需要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出每一节课的德育目标,并且将这些目标细化

比如,在讲授商品交换与消费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德育要求是要形成商品作为生产者生产物美价廉商品的正确的金钱观。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是学生不能够透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细化为:金钱的本质和作用、中职学生使用金钱要发挥金钱的有效作用来保障自身的发展、金钱的来源要合法等。这种细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通俗地理解教学内容,实现德育的渗透。

2、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实践是密切相关的,应该充分体现实践性与实用性的特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功能也应该进行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向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重视学生,该课程可以通过设计与经济、政治有关的社会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已达到德育目标。

3、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得当,教学目标要明确

对教材中丰富内容的安排,教师应该在坚持教学大纲要求的原则下,灵活地处理和控制。尊重教材是第一位的,是教学的基础。教材是广大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专家经过精心的研究和筛选出来的具有珍贵价值的资料,如果教师凭借自身的喜好对教材做任意的删减和取舍,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学校的教学要求以及教材的要求等条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贴近实际生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不断更新

对于中职院校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观念首先得益于培训,其次是实践。很多中职教师的德育课堂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即使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和小组教学等形式,但都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并没有触及改革的核心。因此,中职教师需要从观念上转变《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现状例10

一、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大多集中在年报和半年报中,多为定性描述且文字量较少。 内容 大多集中在 企业 环保方针、环保项目以及环保大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的风险和机遇等。为了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的监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5月1日正式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目前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形式不统一,披露的环境信息未经过审计。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中可计量的少,不同企业信息披露的数量差异大,即使是同一类环境信息,不同企业披露的详细程度也不一样,此外,上市公司年报中没有对环境信息进行鉴证,这都使得企业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不强,不能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

2.相关 法律 法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规定不够具体。旨在约束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和制度对环境信息的形式、详细程度并无统一规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中也没有涉及环境信息披露和审计的专门规定,这势必 影响 企业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强制性较弱。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持鼓励的态度,这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约束力就大大减弱了。

二、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和政府是环境信息的两个主要披露主体,它们参与环境信息的披露有着各自的经济动因。

1.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经济学分析

委托关系是 现代 企业的重要组织特征,委托人聘用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便形成了委托关系。委托人和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公司所有者即委托人从长远考虑希望公司能够增加环保投资,走可持续 发展 的道路,而经理人员即人为了显示其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往往会把目光放在企业近期的业绩表现上,就有可能采取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短期行为,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由此便产生了环境保护的人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1)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

经理人员若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便会在采取短期行为时通过隐瞒信息、私下行动等手段造成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人承受过度的风险。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委托人倾向于设计一定内容的契约来约束经理人员的行为,于是便产生了成本。成本的产生会减少经理人员的报酬,为了控制成本,经理人员便会努力不与委托人发生利益冲突,比较有效的 方法 就是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让委托人了解其环境工作的状况。因此,经理人员有最小化成本的经济动机向委托人披露环境信息。

(2)逆向选择 问题 的解决

逆向选择问题来源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并不了解每一个 企业 的环境业绩,因此它只能根据市场上企业的平均环境业绩水平来进行投资,这就使得环境业绩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环保投资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环保业绩差的企业反而得利,如果任这种循环继续,结果将会导致环境业绩好的企业因为收不回投资而退出市场,这就违背了市场 经济 的一般 规律 。因此环境业绩好的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便会主动向资本市场传递信号,具体办法就是向投资者披露环境信息,让投资者了解它的环境业绩状况,从而得到其应有的回报。这样就能有效区分环境状况良好的企业与环境状况差的企业,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

2.政府披露环境信息的经济学 分析

(1)政府是环境信息的需求者。国家是 自然 资源的拥有者,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把自然资源委托给企业使用、管理,政府和企业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政府希望能够得到关于人对资源的使用状况、环境保护工作状况的真实信息。

(2)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环境信息的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都是市场机制失灵的区域,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环境信息充分、有效的披露。

(3)政府的参与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单独跟企业签订环境信息披露的私人契约,这样做交易成本很高而且会加剧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做出的强制性的规定可以看作是一份“公共契约”,它既对部分私人契约具有替代效用,又能强有力的保证私人契约的实施,因此可以从总体上节约交易成本。

三、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单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企业环境信息的充分披露,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 目前 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强制力较弱、尚不健全,这份环境信息披露的“公共契约”还不够完善,无法很好的发挥替代私人契约、降低整个市场交易成本的作用。所以,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完善环境信息的“公共契约”上。

1.健全环境信息披露的 法律 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 方面的 社会 责任,增强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促使企业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2.制定健全的环境 会计 准则和环境会计制度。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可以使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增强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加强环境审计的监督作用。借助独立的第三方的审计工作,对环境信息进行鉴证,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决策有用性。

参考 文献 :

经济学的现状例11

一、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大多集中在年报和半年报中,多为定性描述且文字量较少。内容大多集中在企业环保方针、环保项目以及环保大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的风险和机遇等。为了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的监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5月1日正式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目前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形式不统一,披露的环境信息未经过审计。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中可计量的少,不同企业信息披露的数量差异大,即使是同一类环境信息,不同企业披露的详细程度也不一样,此外,上市公司年报中没有对环境信息进行鉴证,这都使得企业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不强,不能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

2.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规定不够具体。旨在约束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和制度对环境信息的形式、详细程度并无统一规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中也没有涉及环境信息披露和审计的专门规定,这势必影响企业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强制性较弱。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持鼓励的态度,这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约束力就大大减弱了。

二、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和政府是环境信息的两个主要披露主体,它们参与环境信息的披露有着各自的经济动因。

1.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经济学分析

委托关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特征,委托人聘用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便形成了委托关系。委托人和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公司所有者即委托人从长远考虑希望公司能够增加环保投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经理人员即人为了显示其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往往会把目光放在企业近期的业绩表现上,就有可能采取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短期行为,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由此便产生了环境保护的人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1)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

经理人员若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便会在采取短期行为时通过隐瞒信息、私下行动等手段造成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人承受过度的风险。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委托人倾向于设计一定内容的契约来约束经理人员的行为,于是便产生了成本。成本的产生会减少经理人员的报酬,为了控制成本,经理人员便会努力不与委托人发生利益冲突,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让委托人了解其环境工作的状况。因此,经理人员有最小化成本的经济动机向委托人披露环境信息。

(2)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逆向选择问题来源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并不了解每一个企业的环境业绩,因此它只能根据市场上企业的平均环境业绩水平来进行投资,这就使得环境业绩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环保投资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环保业绩差的企业反而得利,如果任这种循环继续,结果将会导致环境业绩好的企业因为收不回投资而退出市场,这就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环境业绩好的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便会主动向资本市场传递信号,具体办法就是向投资者披露环境信息,让投资者了解它的环境业绩状况,从而得到其应有的回报。这样就能有效区分环境状况良好的企业与环境状况差的企业,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

2.政府披露环境信息的经济学分析

(1)政府是环境信息的需求者。国家是自然资源的拥有者,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把自然资源委托给企业使用、管理,政府和企业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政府希望能够得到关于人对资源的使用状况、环境保护工作状况的真实信息。

(2)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环境信息的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都是市场机制失灵的区域,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环境信息充分、有效的披露。

(3)政府的参与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单独跟企业签订环境信息披露的私人契约,这样做交易成本很高而且会加剧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做出的强制性的规定可以看作是一份“公共契约”,它既对部分私人契约具有替代效用,又能强有力的保证私人契约的实施,因此可以从总体上节约交易成本。

三、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单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企业环境信息的充分披露,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目前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强制力较弱、尚不健全,这份环境信息披露的“公共契约”还不够完善,无法很好的发挥替代私人契约、降低整个市场交易成本的作用。所以,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完善环境信息的“公共契约”上。

1.健全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增强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促使企业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2.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制度。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可以使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增强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加强环境审计的监督作用。借助独立的第三方的审计工作,对环境信息进行鉴证,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决策有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