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文地理优势

人文地理优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1 15:57:08

人文地理优势

人文地理优势例1

中图分类号:S-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208-1

0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恶化。与此同时,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因此必须要在低碳经济下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开辟新领域。

1 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云南省农业主导产业中的粮食、烤烟、畜牧等主要产业进行测度和分析,以提出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从而合理布局主导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促进农业节能减排和碳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的具体测量指标为比较优势指标(含规模优势指数,生产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农业碳源指数,低碳优势指数。所有评价指标都以1作为分界标准线,取值大于1代表有优势,取值小于1代表没有优势。

2 全省优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2.1 玉米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依据《云南统计年鉴》,根据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玉米产业规模优势、生产优势、效率优势测量指标显示,昭通、曲靖、文山、普洱、临沧的规模优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67、2.13、1.84、1.44和1.30,说明这五个地(州、市)的玉米种植规模具有绝对优势;测度生产优势结果显示,昆明、玉溪、大理、楚雄、曲靖、保山、红河的生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3、1.50、1.38、1.30、1.27、1.15、1.00,说明这七个地(州、市)在玉米单产上有明显优势。测度效率优势显示,文山、昭通、曲靖、大理、怒江、普洱、临沧的效益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94、2.72、2.16、1.92、1.53、1.04、1.01,这充分表明上述地(州、市)的生产效率很高。

2.2 水稻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依据《云南统计年鉴》,根据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水稻产业规模优势、生产优势、效率优势测量分析,普洱、红河、文山、大理、保山、临沧、曲靖、西双版纳的规模优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96、1.91、1.35、1.33、1.25、1.19、1.10和1.04,说明这八个地(州、市)的水稻种植规模具有绝对优势;测度生产优势结果显示,曲靖、玉溪、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红河的生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84、1.35、1.18、1.14、1.12、1.06、1.00,说明这七个地(州、市)在水稻单产上有明显优势。程测度效率优势显示,西双版纳、德宏、楚雄、保山、普洱、红河、大理的效益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62、2.04、1.42、1.36、1.35、1.22、1.12,这充分表明上述地(州、市)的生产效率很高。

2.3 薯类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依据《云南统计年鉴》,根据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薯类产业规模优势、生产优势、效率优势测量分析,曲靖、昭通、文山、昆明的规模优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70、4.57、1,50和1.04,说明这四个地(州、市)的薯类种植规模具有绝对优势;测度生产优势结果显示,玉溪、楚雄、曲靖、昆明、大理的生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8、1.45、1.32、1.31、1.29,说明这五个地(州、市)在薯类单产上有明显优势。程测度效率优势显示,曲靖、昭通的效益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58、1.89,这充分表明了曲靖、昭通的生产效率很高。

2.4 烤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依据《云南统计年鉴》,根据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烤烟产业规模优势、生产优势、效率优势测量分析,曲靖、昆明、玉溪、红河、楚雄、大理、昭通的规模优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4、1.55、1.39、1.33、1.24、1.15和1.06,说明这七个地(州、市)的烤烟种植规模具有绝对优势;测度生产优势结果显示,玉溪、迪庆、红河、楚雄、大理、昆明的生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29、1.58、1.11、1.10、1.06、1.01,说明这五个地(州、市)在烤烟单产上有明显优势。程测度效率优势显示,玉溪、楚雄、曲靖、昆明、红河、大理的效益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92、1.71、1.43、1.29、1.19和1.14,这充分表明了上述地区的烤烟生产效率很高。

2.5 生猪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根据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生猪产业规模优势、生产优势、效率优势测量分析,曲靖、昆明、大理、红河、昭通、文山、楚雄的生产优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06、1.61、1.53、1.46、1.34、1.22和1.09,说明这七个地(州、市)具有生产优势。测度效率优势显示,曲靖、大理、玉溪、楚雄、昆明、保山的效益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87、1.17、1.13、1.11、1.06和1.00,这充分表明了上述地区的生猪生产效率很高。

3 全省农业低碳优势优化分析

根据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烤烟,玉米,稻谷,牛,羊,化肥,水田,旱地等主要碳排放源的数量规模,采用近似测量分析方法估算碳排放强度。经测算,迪庆、西双版纳、丽江、怒江、玉溪、普洱、昆明的农业碳排放强度指数分别为0.06、0.42、0.59、0.81、0.81、0.82和0.84,说明这7个地(州、市)具有低碳优势。

人文地理优势例2

中图分类号:17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9—0111—04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但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面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形势。二是在外向型发展战略下,需要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在文化产业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提升国际竞争能力,都无法回避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究竟什么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核心的比较优势?在学界,基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来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只是基于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解,认为劳动力优势是我国文化产业最大的比较优势,这显然不能准确解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决定要素是多种的、复杂的,也是动态的。在这诸多决定要素中,并非各种要素都是等量齐观的。如果不能透过各种复杂现象,准确找出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最根本的决定要素,就可能在理论上产生主次不分的偏颇认识。本文试图在正确把握比较优势理论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力要素细分的方法,分析和提取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最根本要素,即推进我国文化产业优化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所依靠的核心比较优势。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比较优势是中高端劳动力

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劳动力要素是其考察的唯一生产要素,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构成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点。但李嘉图认为,各国劳动力要素之间是异质的,而一国内部劳动力要素是同质的;一国的劳动力总量在某一时点上是既定的,且基本上不讨论劳动力流动问题。同时,李嘉图并不关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要素与其他要素(如土地、资本等)之间的组合与替代关系。尽管有着这些不足之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能够用以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国际贸易实践。然而,用其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则有些不够了。学界不少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并未充分认识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导致很多研究流于简单化和形式化,并形成一种比较广泛的看法。很多学者认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新兴经济体,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在劳动力方面优势最大,因此,我国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具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思维定式,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近乎成为我国比较优势的代名词。而表现在文化产业上,传统文化产品和加工文化类产品在文化贸易出口结构中一直占据绝对比重,并且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华语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因此,必须打破这种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真正的核心比较优势。

对此,必须要深入到劳动力要素内部,对劳动力要素进行细分。不同的劳动力要素之间是异质的,其技术水平、受教育程度进而劳动生产率、工资诉求各不相同,且与其他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也存在差异。马克思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认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倍的简单的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低级劳动和高级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或者普通劳动和高级劳动。西方经济学则将之分为非熟练劳动、半熟练劳动和熟练劳动。对劳动的解析细分可以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真正的核心比较优势并非大量廉价的普通劳动力,而是中高端劳动力。

(一)我国文化产业拥有数量庞大的中高端劳动力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智力投资的不断积淀以及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我国中高端劳动力总人数包括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中高端劳动力总人数已跃居世界前茅。由于文化产业与文化和科技密切相关,所以可从科技与文化两个方面来考察我国文化产业中高端劳动力的基本规模。以科技界为例,据中国科协2008年的第一部《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4246万人,比美国的4200万人略多,仅低于欧盟的5400万人。单就一国而言,我国的科技人才总量已居世界第一。科技部在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公布,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5100万人。我国人力资源增量之多也蔚为壮观,仅工科类院校每年就能培养出200多万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是美国的6倍。从狭义的文化产业中高端劳动力队伍来看,规模也很庞大。据文化部对全国文化系统人才状况的多次摸底调研,截至2009年,全国文化从业人员已达198.4万人左右,其中4.25万人有高级职称,10.53万人有中级职称,合并占比7.44%。另据有关数据显示,加上影视、出版、广告等相关部门,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约在1500万人左右,约占总劳动人口的1%。若按文化系统中高端人才所占比重简单估算,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高端从业人员的规模应在112万人左右。据统计,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就业总人数接近56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4.05%。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但它不仅包括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广告业等,还包括网络服务、计算机软件、信息与数据服务等行业。英国的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在2007年为114.7万人,到2010年达到130万人。日本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2002年为137万人。比较可见,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的中高端劳动力规模已经接近英、日等国的从业人员总数,接近美国从业人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如果剔除网络服务、计算机软件和信息及数据服务等行业,我国文化产业中高端劳动力相对规模将更加可观。这说明,在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文化产业具备中高端劳动力这一核心比较优势。

(二)我国文化产业中高端劳动力的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均较低

我国中高端劳动力不仅绝对工资水平较低,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中高端人员的相对薪酬更低,普通劳动力之间工资的差异更大。这里的文化产业中高端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只是经济学范畴的事实描述。在经济学的意义上,低劳动成本是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中高端人才的相对成本越低,说明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越大。若能将更多的中高端劳动力要素更密集地注入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中,那么我国将拥有足够的优势和能力,在全球文化产业格局中争取到与我国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地位。

(三)我国文化产业中高端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很高

一般而言,我国具有大学教育以上水平的劳动力的文化基础都很扎实,整体素质很高。当然,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等原因,我国中高端劳动力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需要引起重视并设法改善。但从文化产业整体来看,由于其业态特征的要求,我国文化产业主要吸收了现有劳动力中素质较高的一部分,其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明显高于其他一般行业。作为其中的优质劳动力资源,文化产业中高端从业人员的“文化劳动”更具特殊性,是一种以脑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为主的精神生产活动,其特征表现为:一是文化劳动具有个体劳动性质,即便在群体协作中,也仍然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二是文化劳动是基于人的自由本性的精神生产。三是现代文化劳动日益表现为复合型劳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科技、经济等各领域的隔膜。

对劳动力要素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劳动力要素中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是中高端劳动力。这部分精英阶层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最具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文化产业最优质的劳动力要素,是决定中长期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外向型发展的内生变量。简而言之,中高端劳动力才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比较优势,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不但业态特征表现为优质劳动力要素比重较大,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从业人员规模也会迅速扩张,更多的年轻高学历劳动者将进入文化产业。据有关学者预测,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将保持9.3%的年增率,以年增25万人的规模来算,到2015年即“十二五”发展规划期末将达到320万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中高端劳动力占比接近10%,高于其他产业的平均水平。随着从业人员总数的增长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动态性提高,文化产业中高端劳动力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二、核心比较优势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细分源于两种不同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可以说核心比较优势比一般比较优势更具现实解释意义。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比较优势①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核心比较优势的特征,以考察它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核心比较优势能更准确地描述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一般比较优势着眼于人力资源的数量,强调一国内部劳动力的同质化,只承认各国之间劳动力的差别。核心比较优势注重人力资源的质量,认为无论在一国内部还是外部,都存住劳动力的异质性。也只有先分析本国内部劳动力的异质性,才能进一步推广到国际劳动力差异的比较。一般比较优势反映了劳动力成本的相对差异,而核心比较优势则体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根本区别。劳动成本与劳动生产率互为倒数,本是一体两面,但后者的应用价值更大。从动态角度来看,劳动力的异质性也会发生变化。即便似设我国现有劳动力数量既定不变,仅凭劳动力自身素质以及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就打破了李嘉图一般比较优势理论关于劳动力要素在一国内部同质化及其技术水平恒定不变的静态假设。可以说,从核心比较优势的角度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二)核心比较优势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要素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权重。如果说,一般比较优势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及目前的文化出口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的话,那么作为国家战略产业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文化产业,对植根于中高端劳动力要素的核心比较优势就有了更加迫切的需要。对于文化产业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业态,尚可用一般比较优势加以解释,而对以文化与科技结合为主导的核心文化产业和新兴的文化产业业态来说,则必须进行理论突破或者构建新的理论。对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的我国文化产业来说,具有一般比较优势已经足够。但要根本改变文化产业的发展结构,努力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国家战略要求和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仅靠一般比较优势显然不够。这就需要发现和利用更为细分和准确的核心比较优势。核心比较优势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战略性结构转型、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在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积极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注重核心比较优势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人文地理优势例3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人文地理优势例4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0-0099-03

[作者简介] 孙文清,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广告学、企业文化、文化产业;(浙江 临安 311300)

秦爱萍,湖南永州市劳动局干部,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文化产业。(湖南 冷水滩 425000)

文化产业是挟新经济之势蓬勃于世的朝阳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本要素匮乏,但文化底蕴厚重、人文资源鲜活的永州地区而言,发展文化产业,只有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摆脱目前文化产业徘徊不前的局面。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又称比较成本学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按照李嘉图的论述,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的来源是各国生产产品时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他认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即劳动成本的差异,各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进口其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就能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不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第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日本,紧随其后的是亚洲“四小龙”。在过去数十年,这些地区的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被誉为“东亚奇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发展之初的经济规模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少,与其他国家一样,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结果遇到了财政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等困境。政府只好放弃这一战略,以充分利用经济中现有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着重发展轻工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减少了昂贵资本的使用,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竞争力强。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正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相反,20世纪初欧洲移民向往的黄金地、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的阿根廷,在“二战”后,企图希望建立自己完备的工业体系,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各类工业,结果退回到了发展中国家。而具有与阿根廷类似比较优势的澳大利亚一直坚持在国际分工中发挥自己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如今已跃升为发达国家。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发展道路时,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地方经济,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在市场中获得好处。

二、认准发展永州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是指由于特殊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所形成的优势,是一种比较而言的存量优势,是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舜南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司马迁《史记》)。永州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文化资源优势。永州文化底蕴厚重,文明源远流长。其一是远古文化灿烂多姿。境内留存的远古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有481处。“零陵”即是中国夏朝前仅出现的34个古地名之一。永州远古文化的发现,向传统的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说及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原说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湖南省社科院炎帝舜帝文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永州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中国制陶工艺之源、中华道德文明之源、是以舜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永州境内的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周敦颐的理学,怀素、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以及母系社会留传下来的古老文字“女书”,是潇湘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其二是名人文化异彩纷呈。永州历代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产生了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陶铸等驰名中外的杰出人物。鸦片战争以前,湖南载入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的共23人,其中永州有5人,在湖南有名可考的15个状元中,永州有4人,湖南的第一个状元也出自永州。历史上,永州是文人墨客的神往之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宋・陆游),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谪居永州10年,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名篇。历代文豪、先哲如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商隐、元结、颜真卿、欧阳修、坡、寇准、朱熹、徐霞客、等仰慕永州,咏诗称颂。所有这些都是永州的文化企业进行市场开拓不可多得的条件。永州的古文化和名人文化为永州文化产品乃至其他可以负载文化符号的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创新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旅游资源优势。永州位于湖南省南端,五岭北麓,南接广东,西邻广西,是全国唯一同时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的地区。处于桂林、南岳、广州旅游圈南来北往,东推西进的旅游线上,有着良好的客源市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旅游是经典山水游;南岳旅游是人文、风景游;广州旅游是都市游。我国南方旅游惟独缺乏的是纯文化旅游。而永州得天独厚的古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与之有着巨大的互补性。“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宋・欧阳修)。永州旅游资源总量居湖南省第三位,汇自然情趣与人文意蕴于一身,呈现出这样的特点:第一是胜迹多。历代形成的名胜达2000多处,被国家、省、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达200多处。第二是品位高。这里有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石棚,20世纪100大考古发现之一的12000多年前人类最早培植水稻的遗址―――道县玉蟾洞,纪念柳宗元的胜地――柳子庙,与山东孔庙齐名的文庙――宁远文庙,中华人文始祖舜帝秦汉时期特大型舜帝陵庙遗址――九疑山舜帝陵,海内外瑶胞向往的瑶族祖居地――江永千家峒,全国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祁阳浯溪碑林。第三是种类全。全市共有旅游资源7类、47种类型、225处景观。

地缘和人缘优势。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地处中南、华南、西南三大经济协作区的结合部,可集聚人流和物流,自古便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南山通衢”之称。“距水陆之冲,当楚粤之要,遥控百蛮,横连五岭,梅庚绵亘于其前,衡岳镇临于其后”,镇东北可入中原腹地,控制西南扼广西边陲之咽喉,据东南握广东海滨之通道,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有六个县距广州仅400多公里,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此外,永州还有一批热衷于地方文化研究和开发的专业化机构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近年来,永州地方文化研究者共出版地方文化学术专著数十部,举办了数届“舜文化学术研讨会”、“柳宗元学术研讨会”、“女书学术研讨会和祭舜大典”。“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直接参与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

三、利用比较优势,提升永州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与必要性条件。一种产业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而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因此,永州文化产业要形成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就要尽快地把当前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第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营造优良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永州的文化产业比较优势只有在营造优良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之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施文化产业的政府主导,首先,政府要在地方产业结构的战略构架上转变思路,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搞大工业已不符合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尤其加快以古文化旅游为突破口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应列入决策层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一是树立文化产业观念。彻底扭转长期以来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与消费、文化与市场严重分离的局面,破除文化只是一种事业的旧观念,树立文化产业意识、文化市场意识。二是要调整文化资源的管理经营方式。明确政府各部门是相关文化资源的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各部门均不得自办产业、自控文化产业市场,要实行文化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即所有权是国家的,管理权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将经营权交给投资商和企业去运作。再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的管理。政府要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当前特别要打击走私、倒卖、破坏文物活动。在文化产业建设中,要尽快健全法律,依法办事,形成制度化、法律化的市场秩序,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分开,保护纳入事业管理,开发和利用纳入企业化管理。最后,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政府应繁荣节庆娱乐、商务会展和学术研讨,以节造势,以会聚客,提高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拓展永州文化产业的生存空间。

第二,科学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首先要充分做好全市文化资源调研,把制定文化产业规划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制定规划时,思路要开阔,应面向社会文化来研究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既是一个社会概念,也是一个行业形态的概念。在行业门类上以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为主体,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场馆、图书馆都是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其次,准确定位文化产业。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产业经营的前提。利用比较优势,形成永州文化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也必须正确定位文化产业。正确定位的关键是要做到适应环境、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要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工作,正确把握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意识等经营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了解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与此同时,要正确地分析自己,认清形势。在此基础上,按照抓住市场机会、尽量回避风险、扬长避短的原则,做好永州文化产业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次,重点应放在既有资源的市场运作上。对现有的文化产业资源要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进行设计和开发,寻找各种途径发掘文化产业的潜力。包括对古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资源进行保护研究和综合开发设计,对已经开发但开发不成功的文化产业设施进行改造,不断从事新的旅游、旅游产品、文化礼品、民俗产品和休闲娱乐项目的策划与设计。

第三,提高永州文化产业整体素质,抢占文化产业市场制高点。提高永州文化产业的素质,必须用创新的观念去认识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应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创意,用新创意、新技术重新组装开发各类文化资源,挖掘包装出文化“新产品”,营造文化产业“新形象”。再通过整体营销,拓宽新渠道、新地域、新市场。形成研究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文化产业“创新链”。首先,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塑造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品牌。品牌经营是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永州文化产业发展中虽然凸现了柳文化、舜文化两个品牌,但实质上是在做“产品”,尚没有形成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它往往通过产品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信誉、广告以及促销等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品牌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品牌定位、品牌创建、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提升等环节。构建永州文化产业品牌,就要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制定统一完整的品牌计划,在品牌与消费者接触的任何点线面上有效整合与控制所有沟通元素,使其充分反映永州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其次,对现有的发展中的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和整合,走联合型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永州文化资源丰富,但分布较散、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单个开发,既增加了开发成本,又无法建立整体形象,同时,小规模、单一的文化产品开发,吸引的只是零散消费,效益不大。因此,在文化产业开发时,应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进行综合开发,推出以古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景观为主题的产品系列,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互联、互动,获取规模效益。再次,做好营销工作,开展招商合作。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要求是永州文化产业发展中毋需讳言的事实,所以,必须抓紧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充分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引进外资、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最后,建立有利于刺激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一是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培养消费者良好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其消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水准。二是要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拉动机制,尊重价值规律,既可以让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按投入产出的原则计算成本、确定价格,也可以让经营者按照市场供求规律制定价格,形成竞争机制,促进文化产品通过市场选择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张拓.“入世”与比较优势[J].经贸世界,2003,(1).

[2]林毅夫,蔡?,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A].林毅夫.中国经济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人文地理优势例5

文化产业是挟新经济之势蓬勃于世的朝阳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本要素匮乏,但文化底蕴厚重、人文资源鲜活的永州地区而言,发展文化产业,只有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摆脱目前文化产业徘徊不前的局面。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又称比较成本学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按照李嘉图的论述,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的来源是各国生产产品时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他认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即劳动成本的差异,各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进口其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就能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不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第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日本,紧随其后的是亚洲“四小龙”。在过去数十年,这些地区的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被誉为“东亚奇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发展之初的经济规模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少,与其他国家一样,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结果遇到了财政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等困境。政府只好放弃这一战略,以充分利用经济中现有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着重发展轻工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减少了昂贵资本的使用,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竞争力强。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正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相反,20世纪初欧洲移民向往的黄金地、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的阿根廷,在“二战”后,企图希望建立自己完备的工业体系,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各类工业,结果退回到了发展中国家。而具有与阿根廷类似比较优势的澳大利亚一直坚持在国际分工中发挥自己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如今已跃升为发达国家。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发展道路时,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地方经济,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在市场中获得好处。

二、认准发展永州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是指由于特殊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所形成的优势,是一种比较而言的存量优势,是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舜南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司马迁《史记》)。永州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文化资源优势。永州文化底蕴厚重,文明源远流长。其一是远古文化灿烂多姿。境内留存的远古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有481处。“零陵”即是中国夏朝前仅出现的34个古地名之一。永州远古文化的发现,向传统的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说及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原说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湖南省社科院炎帝舜帝文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永州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中国制陶工艺之源、中华道德文明之源、是以舜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永州境内的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周敦颐的理学,怀素、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以及母系社会留传下来的古老文字“女书”,是潇湘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其二是名人文化异彩纷呈。永州历代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产生了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陶铸等驰名中外的杰出人物。鸦片战争以前,湖南载入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的共23人,其中永州有5人,在湖南有名可考的15个状元中,永州有4人,湖南的第一个状元也出自永州。历史上,永州是文人墨客的神往之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宋·陆游),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谪居永州10年,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名篇。历代文豪、先哲如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商隐、元结、颜真卿、欧阳修、苏东坡、寇准、朱熹、徐霞客、毛泽东等仰慕永州,咏诗称颂。所有这些都是永州的文化企业进行市场开拓不可多得的条件。永州的古文化和名人文化为永州文化产品乃至其他可以负载文化符号的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创新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旅游资源优势。永州位于湖南省南端,五岭北麓,南接广东,西邻广西,是全国唯一同时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的地区。处于桂林、南岳、广州旅游圈南来北往,东推西进的旅游线上,有着良好的客源市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旅游是经典山水游;南岳旅游是人文、风景游;广州旅游是都市游。我国南方旅游惟独缺乏的是纯文化旅游。而永州得天独厚的古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与之有着巨大的互补性。“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宋·欧阳修)。永州旅游资源总量居湖南省第三位,汇自然情趣与人文意蕴于一身,呈现出这样的特点:第一是胜迹多。历代形成的名胜达2000多处,被国家、省、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达200多处。第二是品位高。这里有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石棚,20世纪100大考古发现之一的12000多年前人类最早培植水稻的遗址———道县玉蟾洞,纪念柳宗元的胜地——柳子庙,与山东孔庙齐名的文庙——宁远文庙,中华人文始祖舜帝秦汉时期特大型舜帝陵庙遗址——九疑山舜帝陵,海内外瑶胞向往的瑶族祖居地——江永千家峒,全国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祁阳浯溪碑林。第三是种类全。全市共有旅游资源7类、47种类型、225处景观。

地缘和人缘优势。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地处中南、华南、西南三大经济协作区的结合部,可集聚人流和物流,自古便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南山通衢”之称。“距水陆之冲,当楚粤之要,遥控百蛮,横连五岭,梅庚绵亘于其前,衡岳镇临于其后”,镇东北可入中原腹地,控制西南扼广西边陲之咽喉,据东南握广东海滨之通道,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有六个县距广州仅400多公里,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此外,永州还有一批热衷于地方文化研究和开发的专业化机构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近年来,永州地方文化研究者共出版地方文化学术专著数十部,举办了数届“舜文化学术研讨会”、“柳宗元学术研讨会”、“女书学术研讨会和祭舜大典”。“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直接参与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

三、利用比较优势,提升永州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与必要性条件。一种产业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而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因此,永州文化产业要形成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就要尽快地把当前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第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营造优良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永州的文化产业比较优势只有在营造优良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之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施文化产业的政府主导,首先,政府要在地方产业结构的战略构架上转变思路,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搞大工业已不符合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尤其加快以古文化旅游为突破口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应列入决策层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一是树立文化产业观念。彻底扭转长期以来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与消费、文化与市场严重分离的局面,破除文化只是一种事业的旧观念,树立文化产业意识、文化市场意识。二是要调整文化资源的管理经营方式。明确政府各部门是相关文化资源的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各部门均不得自办产业、自控文化产业市场,要实行文化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即所有权是国家的,管理权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将经营权交给投资商和企业去运作。再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的管理。政府要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当前特别要打击走私、倒卖、破坏文物活动。在文化产业建设中,要尽快健全法律,依法办事,形成制度化、法律化的市场秩序,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分开,保护纳入事业管理,开发和利用纳入企业化管理。最后,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政府应繁荣节庆娱乐、商务会展和学术研讨,以节造势,以会聚客,提高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拓展永州文化产业的生存空间。

第二,科学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首先要充分做好全市文化资源调研,把制定文化产业规划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制定规划时,思路要开阔,应面向社会文化来研究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既是一个社会概念,也是一个行业形态的概念。在行业门类上以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为主体,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场馆、图书馆都是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其次,准确定位文化产业。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产业经营的前提。利用比较优势,形成永州文化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也必须正确定位文化产业。正确定位的关键是要做到适应环境、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要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工作,正确把握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意识等经营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了解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与此同时,要正确地分析自己,认清形势。在此基础上,按照抓住市场机会、尽量回避风险、扬长避短的原则,做好永州文化产业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次,重点应放在既有资源的市场运作上。对现有的文化产业资源要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进行设计和开发,寻找各种途径发掘文化产业的潜力。包括对古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资源进行保护研究和综合开发设计,对已经开发但开发不成功的文化产业设施进行改造,不断从事新的旅游、旅游产品、文化礼品、民俗产品和休闲娱乐项目的策划与设计。

第三,提高永州文化产业整体素质,抢占文化产业市场制高点。提高永州文化产业的素质,必须用创新的观念去认识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应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创意,用新创意、新技术重新组装开发各类文化资源,挖掘包装出文化“新产品”,营造文化产业“新形象”。再通过整体营销,拓宽新渠道、新地域、新市场。形成研究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文化产业“创新链”。首先,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塑造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品牌。品牌经营是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永州文化产业发展中虽然凸现了柳文化、舜文化两个品牌,但实质上是在做“产品”,尚没有形成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它往往通过产品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信誉、广告以及促销等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品牌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品牌定位、品牌创建、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提升等环节。构建永州文化产业品牌,就要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制定统一完整的品牌计划,在品牌与消费者接触的任何点线面上有效整合与控制所有沟通元素,使其充分反映永州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其次,对现有的发展中的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和整合,走联合型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永州文化资源丰富,但分布较散、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单个开发,既增加了开发成本,又无法建立整体形象,同时,小规模、单一的文化产品开发,吸引的只是零散消费,效益不大。因此,在文化产业开发时,应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进行综合开发,推出以古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景观为主题的产品系列,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互联、互动,获取规模效益。再次,做好营销工作,开展招商合作。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要求是永州文化产业发展中毋需讳言的事实,所以,必须抓紧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充分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引进外资、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最后,建立有利于刺激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一是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培养消费者良好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其消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水准。二是要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拉动机制,尊重价值规律,既可以让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按投入产出的原则计算成本、确定价格,也可以让经营者按照市场供求规律制定价格,形成竞争机制,促进文化产品通过市场选择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张拓.“入世”与比较优势[J].经贸世界,2003,(1).

[2]林毅夫,蔡?,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A].林毅夫.中国经济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人文地理优势例6

进入21世纪,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s,简称ODI)持续增长,2002-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65.7%。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较上年下降4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微增6.2亿美元,达565.3亿美元。[①]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第五位,发展中国家(地区)第一位。[②]

依据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60)还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Dunning,1977)都强调跨国企业的特定垄断优势或所有权优势,认为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但是,运用这些基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企业的ODI行为,因为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并不具备上述优势。那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其ODI行为是否需要以所有权优势作为基础,所有权优势的形式如何表现,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通过对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首次提出运用垄断优势来解释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此后经过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约翰逊(Johnson,1970)、卡夫斯(Caves,1971)等学者的补充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如产品差异性、商标、专利、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运用这种特殊的独占性优势抵消额外的跨国经营成本,获得高于东道国企业的利润。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ning,1976,1977,1980,1988)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Buckley,1976)的内部化优势理论相结合,并加上区位优势,形成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Paradigm),认为只有上述三种优势同时存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这其中的所有权优势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扩展。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多,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无法解释不具备绝对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何也有能力进行对外投资,因此,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逐渐进入研究视野。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1983)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对其母国市场环境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技术、民族品牌的海外生产、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1983)通过对印度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拥有适用于母国及东道国的技术,其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偏好,要素需求与当地经济条件相适应。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0,1985,1990)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一国国内的经济环境通过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行业等因素,再结合企业经营策略对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常来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

海默的垄断优势与邓宁的所有权优势都属于绝对优势,用以解释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与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则运用相对优势,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如果说前四种理论都强调优势的内生性,那么,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更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上述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虽然表述不同,但其中都包含所有权优势的内容。本文沿用邓宁“所有权优势”的提法,但将其内涵进一步扩大,使之拥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所有权优势

1.技术优势

在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技术优势是所有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正是利用他们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先进技术领域不具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面竞争的优势。但是,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企业致力于应用技术的开发,再结合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具备了一定所有权优势。

2008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为4616亿元,比2007年增加905.8亿元,增长24.4%; 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4%,比2007年的1.44%有所提高。其中,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3381.7亿元,比2007年增长26.1%;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811.3亿元,增长17.9%;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90.2亿元,增长24%。[③]从行业来看,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的行业有九个[④],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正利用不断积累的技术所有权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但来源于自身原创性研发,还来自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以及技术地方化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领先技术的发明者,为了维持技术垄断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内部化转移。然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与当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技术人员流动等,都会使原本希望保留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被东道国企业所模仿。世界上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建立生产、研发机构,加上中国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及人才储备,技术溢出效应使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技术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跨国公司使用的技术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不免产生局限。中国企业具有在发展中国家经营多年的优势,将先进技术与东道国的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条件相结合,创造出适应当地的新技术,实现技术地方化。

2.金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间资本流动,不但要求企业有可用资金,还要求这些资金具有成本优势,并能按需要自由兑换成东道国货币。目前,我国部分企业融资成本低、国家外汇储备充足的良好条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又一所有权优势。

在中国,利率受到政府严格管制,在近年来通货膨胀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利率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仍然高于中国,这为中国企业获得资金成本优势创造了前提条件。此外,监管体系不健全,国有企业获得财政拨款、政策性贷款,民营企业获得家族成员低息或无息借款等因素都使得中国企业产生了相对于东道国企业的资金成本所有权优势。

2003年,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从制度上放松了外汇管制。而中国对外贸易多年保持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6年超过日本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这减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约束。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而急需外国投资的现实,使中国企业的金融优势得以发挥。

3.文化认同优势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首先向人文环境相似或具有族裔联系的东道国进行投资,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语言优势、文化背景相近等优势,获取市场信息、稀缺资源、市场准入,并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使跨国投资成为可能。

对外投资实践表明,华裔族群文化相近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对香港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所有权优势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华人及华裔族群分布广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高,加上他们在历史上与中国大陆联系广泛,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首选。2009年,中国企业对香港和东盟的投资分别为356亿美元和26.98亿美元,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比重63%和4.8%,位列中国企业投资目标国(地区)的第一和第三位。虽然当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目标开始向北美、欧盟、非洲转移,这些东道国华裔人口比重不高,但利用文化认同优势,加强与当地华人华侨的沟通联系,利用这类关系资源克服不熟悉东道国市场的缺陷,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使用的所有权优势。

4.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相似的优势

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其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具有相似性,将有助于该国企业将母国的经营经验运用于东道国市场,从而产生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所有权优势。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超过80%的份额流向亚洲、非洲国家(地区),这些国家有着与中国相同或相似的国内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状况、人力资本条件,使得中国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熟悉经营环境的所有权优势。此外,中国企业在适应制度环境方面也具有所有权优势。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情况,中国企业在本国多年经营中也形成了应对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在技术、金融、文化、经营环境等方面,中国企业具备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乃至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中国企业既要把握现有优势,将之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又要充分发掘和培育其他类型的所有权优势,如品牌、专利、管理优势等,才能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Dunning, J.H. The Eclectic (OLI) Paradigm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1, 8(2): 173-190.

[2]Hymer, 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D]. 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0

人文地理优势例7

进入21世纪,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s,简称ODI)持续增长,2002-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65.7%。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较上年下降4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微增6.2亿美元,达565.3亿美元。[①]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第五位,发展中国家(地区)第一位。[②]

依据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60)还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Dunning,1977)都强调跨国企业的特定垄断优势或所有权优势,认为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但是,运用这些基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企业的ODI行为,因为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并不具备上述优势。那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其ODI行为是否需要以所有权优势作为基础,所有权优势的形式如何表现,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通过对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首次提出运用垄断优势来解释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此后经过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约翰逊(Johnson,1970)、卡夫斯(Caves,1971)等学者的补充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如产品差异性、商标、专利、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运用这种特殊的独占性优势抵消额外的跨国经营成本,获得高于东道国企业的利润。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ning,1976,1977,1980,1988)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Buckley,1976)的内部化优势理论相结合,并加上区位优势,形成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Paradigm),认为只有上述三种优势同时存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这其中的所有权优势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扩展。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多,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无法解释不具备绝对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何也有能力进行对外投资,因此,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逐渐进入研究视野。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1983)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对其母国市场环境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技术、民族品牌的海外生产、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1983)通过对印度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拥有适用于母国及东道国的技术,其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偏好,要素需求与当地经济条件相适应。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0,1985,1990)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一国国内的经济环境通过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行业等因素,再结合企业经营策略对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常来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

海默的垄断优势与邓宁的所有权优势都属于绝对优势,用以解释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与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则运用相对优势,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如果说前四种理论都强调优势的内生性,那么,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更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上述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虽然表述不同,但其中都包含所有权优势的内容。本文沿用邓宁“所有权优势”的提法,但将其内涵进一步扩大,使之拥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所有权优势

1.技术优势

在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技术优势是所有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正是利用他们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先进技术领域不具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面竞争的优势。但是,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企业致力于应用技术的开发,再结合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具备了一定所有权优势。

2008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为4616亿元,比2007年增加905.8亿元,增长24.4%; 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4%,比2007年的1.44%有所提高。其中,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3381.7亿元,比2007年增长26.1%;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811.3亿元,增长17.9%;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90.2亿元,增长24%。[③]从行业来看,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的行业有九个[④],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正利用不断积累的技术所有权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但来源于自身原创性研发,还来自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以及技术地方化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领先技术的发明者,为了维持技术垄断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内部化转移。然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与当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技术人员流动等,都会使原本希望保留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被东道国企业所模仿。世界上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建立生产、研发机构,加上中国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及人才储备,技术溢出效应使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技术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跨国公司使用的技术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不免产生局限。中国企业具有在发展中国家经营多年的优势,将先进技术与东道国的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条件相结合,创造出适应当地的新技术,实现技术地方化。

2.金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间资本流动,不但要求企业有可用资金,还要求这些资金具有成本优势,并能按需要自由兑换成东道国货币。目前,我国部分企业融资成本低、国家外汇储备充足的良好条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又一所有权优势。

在中国,利率受到政府严格管制,在近年来通货膨胀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利率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仍然高于中国,这为中国企业获得资金成本优势创造了前提条件。此外,监管体系不健全,国有企业获得财政拨款、政策性贷款,民营企业获得家族成员低息或无息借款等因素都使得中国企业产生了相对于东道国企业的资金成本所有权优势。

2003年,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从制度上放松了外汇管制。而中国对外贸易多年保持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6年超过日本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这减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约束。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而急需外国投资的现实,使中国企业的金融优势得以发挥。

3.文化认同优势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首先向人文环境相似或具有族裔联系的东道国进行投资,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语言优势、文化背景相近等优势,获取市场信息、稀缺资源、市场准入,并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使跨国投资成为可能。

对外投资实践表明,华裔族群文化相近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对香港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所有权优势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华人及华裔族群分布广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高,加上他们在历史上与中国大陆联系广泛,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首选。2009年,中国企业对香港和东盟的投资分别为356亿美元和26.98亿美元,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比重63%和4.8%,位列中国企业投资目标国(地区)的第一和第三位。虽然当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目标开始向北美、欧盟、非洲转移,这些东道国华裔人口比重不高,但利用文化认同优势,加强与当地华人华侨的沟通联系,利用这类关系资源克服不熟悉东道国市场的缺陷,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使用的所有权优势。

4.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相似的优势

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其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具有相似性,将有助于该国企业将母国的经营经验运用于东道国市场,从而产生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所有权优势。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超过80%的份额流向亚洲、非洲国家(地区),这些国家有着与中国相同或相似的国内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状况、人力资本条件,使得中国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熟悉经营环境的所有权优势。此外,中国企业在适应制度环境方面也具有所有权优势。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情况,中国企业在本国多年经营中也形成了应对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在技术、金融、文化、经营环境等方面,中国企业具备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乃至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中国企业既要把握现有优势,将之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又要充分发掘和培育其他类型的所有权优势,如品牌、专利、管理优势等,才能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Dunning, J.H. The Eclectic (OLI) Paradigm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1, 8(2): 173-190.

[2]Hymer, 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D]. 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0

[3]Lall, S. The New Multinationals: The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 [M]. New York: Wiley, 1983

人文地理优势例8

【中图分类号】TN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47-01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学生工作研究专题(XZ2012B13);防灾科技学院教学建设与教学研究项目(201013)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理想的新员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信息类专业尤为突出。如何摆脱两难局面,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企业满意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企业认为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太弱,无法满足马上上岗的目标,因此各高校加快教学改革,修改教学大纲,以就业为导向,大量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目的就是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就业力。

信息类专业是应用性特别强的专业之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基地建设,因此很多高校在这方面改革力度很大,效果是明显的。本文根据防灾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紧紧依托地域优势,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建设教学实习基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地域优势及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应用

地缘优势是某个国家或实体占据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的优势地位,是任何国家或实体存在的基础。地缘是指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面形成的关系。由于对某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形成的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的优势,就称为地缘优势。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条件,是综合的、整体的,既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更包括创新机制、文化氛围等。地域优势是地缘优势和区域优势的综合,是一直为地方当权者所看重的一种发展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的优势条件。

虽然地域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可圈可点。大连商务职业学院依托大连地区经济发展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酒店管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等新兴专业,服务于地方,取得很好的成效;广西工学院依托柳州大企业多的优势,探索办学新体制,促进社会资源与教育的互动,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云南大理具有滇西文化中心和少说民族多的特点,大理学院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重点建设人文科学专业,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建立起一所特色鲜明的边疆高校;牡丹江师范学院利用对俄贸易和旅游的优势特点,发挥地缘优势,拓展俄语专业实训基地,丰富了学生社会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看出,地域优势促进教育发展,反之推动地域经济前进。

二、首都经济圈IT企业分析

首都经济规划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部分地市,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90万,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里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国企。在过去的几年里,北京市通过自主创新积极推动IT行业的发展,大量的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软件产业发展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肯定。中关村是我国IT技术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国内风险投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拥有国内层次最高、密度最大的人力资源,集中了国内外IT行业的几乎所有知名公司在此设立总部,如IBM、Microsoft、Intel、Google、百度、联想、方正、清华同方、浪潮、盛大等知名企业,同时也集中了众多的IT类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中关村IT产业带动整个北京市的科技产业,使北京市科技创新规模迅速扩大、完善。

因此,首都经济圈聚集了国内外若干知名企业,信息产业极为发达,是IT企业主要聚集区域,是我国最具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活力的区域,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最理想区域。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覆盖IT类专业的实习基地,量要多,覆盖面要广,距离要近,这些条件都已具备,这为我校在该区域建立实习基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区域资源优势,为学校教学和发展服务。

三、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防灾科技学院地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与北京通州区仅一河之隔,距离天安门只有35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每天有近10万人去北京上班,有“北京的后花园”之称。便捷的交通网络,优越的地域优势,为各类专业大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1.实习基地选择具有多样性,囊括所开设的所有IT类专业;

2.实习模式具有多样性,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彼此设立实验区,既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服务企业;

3.校企互动性强,距离近,交流方便,互通所需,建立起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

4.极大地促进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拓宽了就业面,提升了就业质量。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企业,各校根据自身地理位置特点,依托地域优势,探索合适的高校建设和发展之路。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到一下几点启示:

1.基地建设要及时跟踪IT技术发展步伐。众所周知,IT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技术变化、知识更新,可以说“一日千里”。防灾科技学院毗邻北京,地处IT业发达的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因此依靠地域优势,紧跟IT发展步伐,及时了解IT发展动态,快速地将相关技术传授给学生,站在IT技术发展的最前端。

2.IT类专业学生必须走分散实习的道路。IT产业发展时间短,入门相对较低,大多数IT企业规模小,但数量众多,因此不可能在一家企业安排下所有学生的实习,只能分散实习。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20多家实习合作基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分散实习利于就业。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分散实习,可以让学生较早地进人企业,熟悉社会环境,为顺利就业创造先机。从近两年来的实习效果看,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了就业力,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就业质量。

4.分散实习利于发展校企合作。分散实习可以使得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在知识更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企业成本降低等方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邓晓丹.依托地域优势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

[2]周祥.紧密围绕地域优势打造名牌支柱专业[J],辽宁高职学报,2006

人文地理优势例9

1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势,又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既发挥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优势,又发挥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优势,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种飞跃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彰显,等等。

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把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实践使我们有充分理由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2 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实际上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3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它们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阐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说,这13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几乎都有论述,这些论述一脉相承,为做好这13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使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概而言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前提下形成的,这些显著优势的发挥也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是坚定制度自信的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13个领域彰显的优势。也可以说,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反映了13个领域的制度优势,成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

具体来说,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都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优势的体现;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优势的体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优势的体现;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是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的体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体现;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优势的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是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优势的体现;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是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优势的体现;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优势的体现;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度体系优势的体现。

4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怎样把亿万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梦,画出了最大的同心圆,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梦想的最大公约数,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人文地理优势例10

视角是人们看问题、做事情的不同视野角度,是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异的实践模式。而优势视角是一种着眼于人的优势与潜能,以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为着力点,帮助自己及他人解脱于挫折与不幸的逆境之中,最终达成自身及他人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但是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对优势视角理论的源起的时间及其创始人仍有争论。有些人i认为,优势视角是源于美国Charles Rapp教授及其团队在1982年针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制定了一项应对方案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的。研究团队通过,将案主视为一群部分失能或人格欠缺、处于困境和挫折中的人,通过实验证实这些案主仍具有自己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很容易被他人和案主所忽略。因此,Charles Rapp教授及其团队开始转向优势视角,充分发挥和运用社区资源来帮助案主们融入社区生活。从此,优势视角地逐渐被应用于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还有些人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优势视角首先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Dennis Saleebey认为,“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ii。由此优势视角渐渐地被运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并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工作者的青睐。

笔者认为,优势视角在其开创伊始并没有被迅速的运用到社会工作的实践之中,也不是一种完善的理论模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优势视角的源起出现分歧也毋庸置疑,但是可以确信优势视角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产物,尔后逐渐被运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最后在日益累积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理论。

二、优势视角理论的内涵

优势视角在其诞生之初,还谈不上是一种理论,但是随着其逐渐地被运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后,它结合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由概念界定、理论来源、基本假设、核心概念等基本要素砌成的理论大厦。

(一)概念界定

自从优势视角诞生到现在,学术界对其定义依旧没有统一的界说。美国的Dennis Saleebey认为,“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身上,尽可能的发挥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并利用案主的这些优势来进行自我的帮助和发展”iii。加拿大学者狄罗瑞教授认为,“优势视角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接触服务人群的时候,我们关注的不是他们的问题和缺点,而是关注他们的需要和能力以及他们任何好的方面,比如动机、激情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人关注的是正向的一面,会比较积极的去改变”iv。而在国内学者直接继承了西方学者对优势视角的定义的观点,相异程度比较低。其中对优势视角的界定最有代表性的观点表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v。通过文献梳理,笔者认为优势视角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在一定程度上要着力于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并以与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协助案主转换他们生命中的挫折与不幸为优势与潜能的一种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最终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虽然学术界对优势视角没有统一的界说,但是每种界说对该视角的本质性理解没有出现偏差。因此,优势视角对社会工作实践指导依然占有重要的席位。

(二)理论来源

每种事物的发展都逃不过传统的掌心,优势视角理论亦不例外,依然与其传统理论脱不了干系。优势视角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立足于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案主的主体性,以实现案主目标的达成。那么在怎样发现案主的优势和潜能这问题上就涉及到了优势视角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即强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以及从他们的生活经历的理解意义。从这个侧面可以透视出优势视角理论具有传统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传统。其具体理论传统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米德、库利的符号互动论,E?胡塞尔、舒茨的现象社会学。尤其现象社会学理论思想影响最深。其中现象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是被人建构的,是按照人的主观意识的理解或解释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建构起来的意义世界当中,由于每个个体对世界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所以其所拥有的意义体系也是不同的。当一个人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自己现在的理解与过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就容易出现意义体系混乱的情况,即所谓的问题便出现了”vi。优势视角理论不仅建构于以上传统理论,而且它还吸收了许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某些思想。例如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话作为研究和分析的起点,即将各种现象或问题还原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话中去,强调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和交流。而人们所遇到的生活场景或对话场景往往是不同的,这样人们对常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也就不同,这里不包含对错之分,只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的区分”vii。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传统,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切实理解案主的意义体系,帮助他们在原有的意义体系基础上重构新的意义世界,从而充分的挖掘案主自身所蕴含的优势与潜能,促进案主人生目标的实现。

(三)基本假设

每个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基本研究假设,优势视角基于对人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可以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所以,学者们对优势视角理论的基本假设作出了自己的解读。但是他们大体上一致认为,优势视角理论的基本假设命题表现为:“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有其未被挖掘的潜在优势,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优势与资源来解决问题;关注案主个人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缺陷,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其优势,对于个人而言,家庭和社区都是他们的优势,包括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等;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抗逆力,创伤和困难、疾病和抗争虽然具有伤害性,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viii。

(四)核心概念

当然作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在原假设的基础上,扩充了一些核心概念以充实和完善该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工作的实践工作。“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构成了优势视角理论的核心的概念体系。“优势”面向认为,个人、团体和社区等具有的资源在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人们在创伤、困难、挫折和压迫中的体验,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人们在抗争和逆境成长中形成的品质、特征、能力、性格和美德等,也是个人的优势;个人也可以从生活的社区中获取相应的资源,并且在个人与社区互动的过程中对社区也贡献了自己的才能和知识。“赋权”面向反对歧视性标签,主张通过赋权为个人提供家庭、机构和社区等资源的机会,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并协助案主发挥其能动性,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冲突和紧张。“成员资格”面向认为成员资格是一种身份、权利和参与的象征,缺乏资格可能被边缘化或被异化,每个成员是平等的,都应受到尊重和信任,反对歧视和不公平。“抗逆力”被视为人类的一种潜能,是人在遇到挑战和危机后能顺利反弹复原的能力。抗逆力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家庭和社区也具有抗逆力。抗逆力可以使人们在困难挫折甚至是危机状态中存活下来,从而不断得到提高;逆境可以促人成长,反省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等核心概念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框架。ix

三、优势视角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现状

优势视角理论广泛地被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中,解决了诸多社会问题。现在笔者拟从该理论被应用的领域、关注的问题、适用的人群、具有的特征四个方面对近些年来优势视角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现状就进行梳理。

在我国,优势视角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本土残疾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和家庭社会工作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潘泽泉,黄业茂在《残疾人家庭个案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实践》文中,以优势视角为切入点,展开对残疾人家庭个案的社会工作。刷新了以往问题视角的模式。田国秀在《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文中,以优势视角理论中的抗逆力为突破口,超越以往的问题视角,重构了学校社会工作在学生心理教育领域的意义。王磊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与青少年自我评价》一文中,以优势视角介入青少年自我评价,充分运用“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等核心概念作出解释。爹明伟在《优势视角下的社区娇正模式分析》一文中,对社区矫正模式作出了分析,谈及到社会工作介入案主的效果,优势视角颠覆案主以往的思维方式,为他们重新观察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金江英在《优势视角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主要讲述了优势视角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核心概念。闻英在《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一文中,主要论述了优势视角的界定、假设、理论基础、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理解、视角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

从上面的文献探索中,笔者发现对优势视角理论的研究,从研究层次上看,理论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证主义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优势视角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包括该理论核心概念对的实证诠释;从研究的问题上看,主要对青少年网瘾、社区问题、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残疾人问题比较感兴趣,但是针对妇女问题、老年人问题涉及的面还比较狭窄;从研究的范围上看,主要体现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总而概之,学术界对优势视角理论的运用相对比较广泛,但是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拓展。

四、结语

优势视角理论从起初的一种视角发展到如今日臻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中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它使社会工作者把看待案主的视角从“问题”转移到了“优势”,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但是该理论中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以更好的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优势视角理论过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案主的优势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忽视一些隐藏在案主自身和来自外部环境,例如社会结构对案主能动性的制约等深层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充分发挥优势视角理论的优点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其他理论,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真正的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注释:

i 参见 刘炳跃.论优势视角[J].商品与质量,2002,(2).

ii 参见 Dennis Saleebey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6).

iii 参见Dennis Saleebey.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M].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2002.

iv 参见 狄罗瑞.用优势视角来做社工――来自加拿大的启示[J].中国社会工作,2012,(2).

v 参见 庞飞.社会工作两种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9,(9).

vi 参见丹?扎哈维著.胡塞尔现象学[M].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5.

人文地理优势例11

关键词 资源禀赋 体育产业 比较优势

一、前言

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过程是一种目的指向主要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由于我国自然区域在经济、社会、体育、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体育资本存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区域的体育产业开发活动必须建立在区域对自己产业开发综合比较优势的认识及评价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区域体育产业开发内外环境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因地制宜的选择区域体育产业开发方法,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的深入实施,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湖北体育产业坚持“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了体育场馆开发开放网络、体育销售网络、体育用品销售网络。体育产业成为湖北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本文拟将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引入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研究。通过阐释体育产业开发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其资源禀赋的基本构成,以期为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二、关于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他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比较优势分别存在于绝对优势及其对立面绝对劣势中,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

20世纪30年代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通过资源相对丰歉度决定比较优势,使人们对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认识,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存在的形式上看,有四种不同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和空间优势与实践优势;从来源上,分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将比较优势引入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区域发展中的产业及其布局选择提供依据。

(二)关于比较优势与各产业发展

比较优势学说发端于国家贸易理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经典的理论之一。目前,比较优势理论已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服务贸易等产业中,成为分析与制订产业政策、指导产业发展的理论工具。例如,李永实(2007),研究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农业区业化发展,认为按照县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创建农业专业部门,将是福建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协调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平衡的有效途径[1]。比较优势除了在农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外,也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业。邓世荣指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仅是适用于传统工农业产品贸易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贸易。虽然服务产品与一般性商品在属性上有所不同,但如果给定某些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完全可以用来分析国际服务贸易[2]。

(三)有关比较优势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

在体育相关研究领域,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开始得到应用。Bruno Heyndels与Cindy Du Bois在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pecialization in Athletics(显性比较优势与竞技体育专业化)通过建立相关模型论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在非田径项目上具有显性优势,而在短距离田径运动项目中处于劣势。西澳大利亚大学的Moonjoong Tcha 与Vitaly Pershin 亦将比较优势的理论引入到对奥运会(夏季)产业的发展态势的具体分析。在相关的旅游及体育产业领域内,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十分丰富。Leon Du Toit,Johan Fourie and Devon Trew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旅游产业及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安全、健康、旅游资源的稀缺性等来进行评判和加以构建,并提出对区域资源有一定互补性的旅游资源整合,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

而在国内,卿平2003年在《我国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中,概述入世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初步就正确认识比较优势提出三点看法。

曹可强[3]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上海市体育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即生产要素、经济水平、区位、市场及政策优势,提出布局模式。罗建英,丛湖平[4]中以体育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各类要素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这些文章运用了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从不同的维度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或者布局模式。其更多地指向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态势研究,很少针对潜在或显性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围绕行区域体育产业战略开发,系统性阐述区域体育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

三、区域体育产业中的湖北省体育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2010年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最新统计数据,近年来我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就突出,基本具备新的经济增长点“雏形”。其总产值为195.88亿元[5],创造的增加值为95.57亿元,对全省GDP的贡献为0.60%。从整体上看,我省体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一)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

1.自然资源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全省设有武汉、黄冈、黄石、荆州、宜昌、襄樊、十堰、鄂州、荆门、孝感、咸宁、随州12个省辖市,天门、仙桃、潜江3个省直管市,和1个神农架林区1个恩施自治州。其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巍峨山野的壮丽。既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又有唯鄂独有、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区位体育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湖北省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资金、商品、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整合,从而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获得最快、最新的商品服务信息以及最优的人才。

2.体育资本

从最近几年来看,武汉城市圈对外招商活跃,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其中,2004—2009年,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将至少达6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城市交通建设投资将达280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1400亿元整整多出一倍[6];投资约20亿元新建、改造、维修46座体育场馆;咸宁市承接外来投资122亿元,在建旅游项目24个,其中上亿元的项目达14个;荆门李宁工业园投资32亿元,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体育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地,年产值约为50亿元;总投资约7.2亿元湖北力天鞋业有限公司和总投资约1亿美元的宝成国际(襄阳)体育用品工业园,年产值也达到45亿元;以“变形金刚”为理念、计划投入约4.7亿的湖北奥体中心二期工程也将开展。

3.人力资源

体育产业人力资源质量一般从学历结构、专业运动水平和专业素质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湖北科教优势明显,高等院校的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拥有大批的体育专家、学者都接受过系统的体育专业教育,学历层次较高,体育知识结构相对合理,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较强,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体育类企业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另外,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运动经验使得他们能成为社区体育锻炼、康复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开发的最佳人选。据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结果,2010年度,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16.85万人,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0.46%。

(二)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制度环境

众多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与制度环境休戚相关,制度甚至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诺思,1999)。而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主动干预产业经济活动各种政策的集合。其中,政府按照什么原则来制定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2010年3月24日,作为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的体育产业政策《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2010]22号)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协调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湖北省政府充分利用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以构建“湖北体育旅游圈”为重点,对全省体育产业进行深入考察,打造“大武汉都市体育旅游圈”“武当文化体育旅游圈”“神农架神态体育旅游圈”“恩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圈”“大三峡体育旅游圈”五大体育旅游产品,整合湖北体育旅游资源,引导体育旅游项目服务升级,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四、结论

(一)区域体育资源比较优势是决定体育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

(二)从湖北省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区体育资源比较优势的战略取向,并以此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的关联配套组合,则应该是湖北省体育产业布局的一个战略取向。

(三)整合体育旅游资源,打造体育旅游聚集区和示范区,引导体育旅游项目服务升级将成就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永实.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4).

[2] 邓世荣.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作用[J].经济理论研究.2005(12).

[3] 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业比较优势与布局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