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1 10:28:41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1

引 言

二十世纪下半叶五彩缤纷的文学思潮对当今西方文学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的一种文学思潮。作为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了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超越和反动,更是一种颠覆。”(苏永旭,2002(2):72)生活和创作在这一时期的托尼・莫里森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其颠峰之作《宠儿》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坛主流的名篇佳作,更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开辟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新视角。本文通过介绍托尼・莫里森及其《宠儿》的故事梗概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在《宠儿》中的体现。

一、托尼・莫里森及其《宠儿》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黑人女作家,她开创了美国非裔史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先例。1970 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晴》,,不久便以作品中“史诗般的感染力,精练准确的对话和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深刻描写”蜚声美国文坛。此后连续发表《秀拉》、《所罗门之歌》、《黑婴》、《宠儿》和《爵士乐》等长篇小说。1993年莫里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非裔女性的代表作家。瑞典文学院称赞莫里森是一位“钻研语言本身的”作家,“她用诗歌一样璀璨的语言写作,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1996:1)

1987年,莫里森发表了《宠儿》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奖。小说描写美国南方重建时期女奴塞丝杀害自己亲生女儿的故事。不同于其它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宠儿》展示的不是元小说的荒诞戏谑,而是追溯了被历史掩埋的美国非裔的真实历史。在美国历史上描写有关黑奴的篇章比比皆是,然而莫里森所采用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既回忆黑奴过去的苦难,又展现其内心生活,书中充满哥特式的神秘气氛,《宠儿》补充了美国历史中这段空缺的黑奴隶历史。她意识到在作品中重提历史已不合时宜,于是“她以女性作家独有的细腻的观察和视角,颇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崭新的后现代派艺术创作技巧,给读者以丰富新颖的视觉享受。”(金瑛昊,2007(9):115)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和悖离,它以其难以理解的反传统的叙事策略而著称。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起始时间和理论内涵都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根据纷繁的争论和各理论家的观点,大致可以肯定,后现代主义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的一种文学思潮。考察后现代主义各理论家的观点,综合前人理论精华,笔者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拼贴式的写作手法

“拼贴”一词源自绘画,后为作家所用,指将各种典故、引文、参考、外来表达法等混合使用,将不同作家作品中的词语句子段落掺杂在一起一部精致的拼贴便是一个文本。后现代主义作家用这种技法展示了以语言的解构和叙事结构的颠覆为宗旨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手法的魅力,有人将之称为一种“语言的游戏”。文字拼贴是“把不相似的东西粘在一起,在最佳的情况下成为一种新的现实,在最佳的情况下,这种新的现实可能隐含了对其他现实的评论,而它就是来自于那种其他现实,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如果它是成功的话,它就是它自身”。(Joe,1974:36)拼贴这种技法以它表面的反叛和恶作剧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品反传统这种特征的最好代言。

2、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既是后现代主义的整体特征,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表征。美国批评家伊哈布・哈桑说过,后现代主义转向公开的、玩笑的、移位的和不确定的形式,实质上带有―种虚无主义色彩。二战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秩序发生了严重的裂变。人们发现过去被视为真理、权威和中心的东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世界变得缺乏理性、混乱、疯狂和支离破碎。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向读者展示着一个失去理性的、混乱的和不确定的世界。

3、读者角色的转变

后现代主义文本开始强调信息与收受者之间的关系。作品的意义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并不是人们在文本中发现的已知物,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作者的话语最终建立在一种经常和随时都有可能消失的表现之中,它是暂时的、不可靠的、需要阐释的、需要读者的阅读去重新发现意义的文本。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种执着于一端,追求中心与原旨的古典诊释理论被取消了,而具有多元、开放、平等特性的后现代精神又一次在对读者的关注中呈现出来。

4、文本间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文本走向开放,一切都呈现出了一种平面性和开放性。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充斥着或明或暗的引文,他们的创作不仅利用生活的现实,更利用大量存在的文化文本,利用读者早已熟知的人物、神话、情节、场面、话语等。通过文本间的互相指涉,文本的内在容量,解释的歧异性,就像两面互相折射的镜子,向两极无限延伸。文本的开放性只有让读者的阅读来收拾,文本的空白只有让读者的想象来填补,文本的游戏只有让读者来参与共同完成,这又印证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之读者角色转变的特征。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在《宠儿》中的体现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2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信息抽取就是从文本中抽取特定的事实信息。在大多数的信息抽取系统中,不但要识别文本中的实体,而且还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和抽取这些实体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即关系抽取。关系抽取已经日益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和其他自然语言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样,人们最初也试图使用基于知识库的方法来进行关系抽取。但这种方法需要专家构建大规模的知识库,既费时又费力。因此现在人们转向基于统计的机器学习方法。目前在关系抽取中所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一般分两类:基于特征向量的学习方法和基于核函数的学习方法。近期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基于特征向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关系抽取中,典型的基于特征向量的方法包括最大熵模型(MaxEnt)和支持向量机(SVM)。但是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的研究重点不在于机器学习方法本身,而在于如何获取各种有效的词法、语法、语义等特征,并把它们有效地集成起来,从而产生描述实体对象关系的各种局部和简单的全局特征。Zhou等系统地研究了如何把包含基本词组块在内的各种特征广泛结合起来,探讨了各种语言特征对关系抽取的贡献,在ACERDC2003基准数据上5个关系大类和24个子类的抽取中F指数分别达到了68.0和55.5。Wang等则又进一步加入了句子的简化谓词语义属性(SQLF),在ACE RDC 2004基准数据的7个关系大类和23个关系小类的抽取中F指数分别达到了65.2和56.8。

与基于特征向量的方法不同,基于核函数的方法不需要构造固有的特征向量空间。在关系抽取中,基于核函数的方法直接以结构树为处理对象来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Zhang等通过聚类算法,探讨了基于树核函数的非指导性关系抽取。虽然核函数可以充分搜索长距离特征和结构化特征,但也导致了基于核函数的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训练和预测的速度太慢,不适于处理大量的数据。目前基于特征的语义关系抽取在选取特征时,对于词法、句法、语义等各部分的特征单独选取,没有考虑到各个部分特征之间的联系,本文并未通过发掘新的特征来提高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而是在各种基本特征内部以及它们之间对其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产生出很多组合特征,实验证明这些组合特征对提高语义关系抽取性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章第2部分介绍了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在第3部分中,介绍了语义关系抽取中的特征选取以及特征之间的组合。第4部分给出了实验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及展望。

2 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

在本文中,关系抽取问题被转化为一个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分类问题,和大多数需要人工指导的机器学习方法一样,本文所采取的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需要一个较大规模的标注语料库,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是ACE2004的英文标注语料库。首先我们将经过标注的命名实体对转化为一个特征的集合:f1,f2,f3…,fn,然后将其映射到一个n维的特征向量空间。在训练时,分类器学习算法使用标注的关系实例来学习得到一个分类器;测试时,又利用学习所得的分类器判断待测试的关系实例所属的关系类别。我们可以将关系抽取的任务表示为如下公式:(Cpre,E1,Cmid,E2,Cpst)r,E1,E2分别代表实体1和实体2,Cpre,Cmid,Cpst分别代表实体1之前实体对中间以及实体2之后的上下文,r代表语义关系类别。

一般的分类器学习算法有最大熵(MaxEnt)和支持向量机(SVM)。研究显示,支持向量机在性能上优于最大熵。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是二元分类学习器SVMlight。SVM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驱动的有指导的机器学习方法。基于统计学习理论中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SVM通过寻找一个最佳分类超平面将训练数据分成两类,然后利用从训练集中挑出有效的实例作为支持矢量(SVC)作为决策的依据。由于SVM是一个二元分类器,为了使它能适合我们的多元分类任务,比如说ACE RDC任务,我们需要将其扩展成一个多元分类器,本文中我们采取“一对多”的分类方法。与“两两”分类方法相比,对于K类分类任务,“一对多”的方法只需要构造K个二元分类器,而“两两”的方法则需要构造K×(K-1)/2个二元分类器。

3 关系抽取征的选取及组合

由于实体间的语义关系表达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使得关系抽取成为信息抽取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语法结构在关系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法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我们较难提取有效的语法特征,因此关系抽取的成功在于能否有效地集成各种有效的语言特征,包括结构化特征。目前关系抽取研究的最大挑战在于训练数据不足,而且各语义关系的分布很不平衡,而关系小类的问题尤为突出。对于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特征主要选择词法、句法、语义以及结构化信息,词法特征的提取相对简单,而句法、语义以及结构化特征的提取需要对原始语料进行句法分析、短语块标注等预处理工作,受制于这些预处理工作的性能,目前我们无法提取出更多准确而有效的新特征。

本文利用现有的基本语言学特征,通过对各部分特征进行合理的组合,主要有三种组合:词法特征内部的组合;语义特征内部的组合;句法特征和词法特征的组合,并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和预测。本文以ACE 2004标注语料库为实验对象,具体阐述如何提取实体之间的特征,以及如何将这些特征有效地集成起来。

3.1 实体词语及其上下文特征

词法特征代表了命名实体对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目前我们能够提取的最简单而最准确的特征。在 词语及其上下文的特征提取中,上下文窗口不宜设置得过大,否则会引入噪声,导致关系抽取性能的下降,本文中将上下文窗口设为2-3-2,通过对基本词法特征的组合形成组合特征,如图1所示。

基本特征:WM1:实体1的提及(mention);HM1:实体1的核心词;WM2:实体2的提及;HM2:实体2的核心词;WBF:实体间第一个词;WBL:实体间最后一个单词;WBO:实体间除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其他的单词;BM1F:实体1前的第一个单词;BM1L:实体1前的第二个单词;AM2F:实体2后的第一个单词;AM2L:实体2后的第二个单词。

组合特征:HM12:HM1+HM2;WB2L:WBF+WBL;BWM1:BM1F+BM1L;AWM2:AM2F+AM2L。

3.2 实体类别及其组合特征

实体类别特征属于浅层语义特征,目前的实验表明单独加入实体的大类或者子类特征对于关系抽取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通过对这些基本语义特征进行组合形成了更丰富的语义特征。因此本文中提取的实体类别特征主要是组合特征。

ET1ET2:实体1实体2所属的大类(entitytype)及GPE角色(GPE-role)的组合;

EST1EST2:实体1实体2所属的大类、子类(entity subtype)以及GPE角色的组合;

ET1ET2X:如果实体对之间存在其他实体,则将其大类子类特征与ETIET2进行组合;

EC1EC2:实体1实体2参考类别(entityclass)的组合。

3.3 实体参照方式

实体参照方式(mention level)和参照类别(mention type)属于句法信息,对于每一个实体,我们会记录它所有的提及(mention)。而实体提及往往是嵌套的,即它们可能会包含其他实体的提及。实体参照方式和参照类别正是反映这一类信息的。

ML1ML2:实体1实体2参照方式的组合;

MSL1MSL2:实体1实体2参照方式及参照类别的组合。

3.4 交叠特征

实体的交叠特征主要反映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属于结构化信息,实体对之间位置不仅是前后关系,还可能出现包含关系。但是,由于这些交叠特征单独使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它们必须和别的特征组合起来使用,比如说和实体的类别进行组合。

基本特征:#MB:实体之间其他提及(men

don)的数目,0表示没有;

#WB:实体间词语的数目,-1表示实体之间是包含关系;

组合特征:OPNPM1:ETlET2+<+HM1;OPNPM2:ETlET2+>+HMl;(“<”表示实体1包含实体2,“>”表示实体2包含实体1);OPNP:ETIET2+能体现实体1实体2之间从属关系的名词;OPO:ETlET2+。实体1实体2上下文中的情态动词,BE动词;OPPP:ETlET2+实体1之前的修饰语;OPVP:ETlET2+实体1实体2之间的动词成分。

3.5 基本短语块及其组合特征

基本短语块特征的提取与词法特征类似,在提取出实体对上下文中的基本短语块后,再进行组合,形成组合特征。

基本特征:CPF:实体之间第一个短语块;CPL:实体之间最后一个短语块:CPO:实体之间其他的短语块;WM1、WM2:与词语特征中相同;CPNULL:实体之间不存在短语块;BCIF:实体1前第一个短语块;BCIL:实体1前最后一个短语块;AC2F:实体2后第一个短语块;AC2L:实体2之后第二个短语块。

组合特征:CPFL:CPF+CPL;BC1FL:BC1F+BC1L;AC2FL:AC2F+AC2L。具体组合见图2。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实验步骤及评测指标

(1)本文使用了ACE 2004评测的英文标注语料库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关系抽取实验。该语料库包含了从广播、新闻、报纸等收集的317篇文章。本文中的关系抽取仅考虑在同一个句子内的命名实体对。表1列出了所有实例的统计信息。包含7个大类和23个子类。

(2)数据预处理阶段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图3是一个具体的特征抽取实例)

1、将ACE2004语料文件转化为XML格式;抽取出已标注的命名实体以及实体关系实例并进行编号。

2、对文本进行语句切分,使用Charniak对语句进行句法分析产生句法树。

3、使用chunklink.p1工具将句法树转化为短语块序列,然后再从中抽取出各种基本特征并进行组合。

在图3的实例中,“jim SCiutto(实体1-PER),abc news(实体2-ORG),postville iowa。”中实体1和实体2之间存在雇佣(EMP-ORG)关系。

(3)使用SVMlight6.01进行训练和分类,在进行关系探测,大类抽取,子类抽取时参数c分别设为0.078,0.15,0.203。

(4)对于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评测,本文中使用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值(F-score)作为评测指标。设T为测试数据中实例总数,S为识别出的正例数目,C为正确识别出的正例数目。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利用本文中抽取出的基本特征及组合特征,使用SVMlight进行训练和预测,在关系探测,关系大类抽取,关系子类抽取的最终结果及与wang等的比较如表2所示。表3、表4分别表示了本文系统以及wang等的系统的各个部分特征对语义关系抽取所作的贡献。

由表2的比较可以发现,通过加入组合特征,本文在关系探测、大类抽取、子类抽取任务中的性能均比未加入组合特征的wang等的高。在本文的实验中,加入基本特征后的子类抽取的F值为57.07,而加入了组合特征后F值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说明本文所提取的组合特征能够显著地提高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由表3和表4比较看出,在加入了词法特征后,本文的关系抽取的F值达到了43.29,而Wang等的F值为33.38,词法组合特征的加入使得本文的系统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实体类型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在Wang等的系统中基本实体类别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也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因此实体类别特征对于语义关系抽取的影响较大,而本文中实体类别组合特征的加入对语义关系抽取的影响并不显著。引用层次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提高了2.3个百分点,而交叠信息和短语块特征分别使得F值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实验结果表明句法特征的加入没有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这是因为命名实体对的句法结构比较相 似,多为复合名词词组,而词法特征及表征实体语义的实体类别特征则因为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对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提高比较有效。实验表明本文中所提取的词法组合特征非常有效,这是因为词法特征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很好地表征命名实体对,因此词法特征的提取在整个特征提取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关系抽取的性能好坏。而其他类型的组合特征加入并未产生显著的效果,这是因为这些基本特征已经包含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组合特征是对这些基本特征进行组合,因此包含了很多冗余信息,不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与Zhou等在ACE2003中的实验结果不同的是,我们发现在ACE2004中实体类别特征对关系抽取性能的贡献最大,而在ACE2003中基本短语块特征比实体类别特征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在ACE2003数据中,实体类型特征仅包含实体的大类及子类信息,而在ACE2004数据中,实体类型信息中不但包含类别信息,还包含了实体的参考类别、实体的GPE角色等其他信息,因此具有更高的区分度。Zhou等和Wang等的实验结果均显示,解析树、依存树等结构化信息的加入对关系抽取性能的提高并不明显,而从理论上来说语法结构信息在关系抽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ACE的关系抽取任务中,其所定义的大多数关系实例中两个命名实体之间距离较短,而对于这种短距离的关系实例,我们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简单的词语信息、类别信息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关系抽取,而结构化信息对于长距离的关系实例的抽取的效果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在我们进行语法结构分析时所提取出的解析树和依存树信息还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也不高,它们不能很好地表征语法结构信息,因此在关系抽取中的作用并不大。为了使结构化信息在语义关系抽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隐藏在完全句法树中的各种有效的结构化特征,并尝试将语义信息与结构化信息结合。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3

1、科学主义是关于科学的一种崇拜

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从肯定方面来说是科学崇拜。如R·G欧文所说,科学主义“使科学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而逐渐受到崇拜”。或者径直而言,科学崇拜就是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所解决,直至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韦莫斯说:“唯科学主义一词,……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所以,科学主义是一种价值认定的极端形态,这种极端形态使得科学神圣化,从而由一种自然知识的体系上升为一种神学信仰似的东西。因为这一点,科学主义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精神有了某种相通之处。如果说中世纪宗教神学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则科学主义就认为科学是全知全能的;如果说宗教神学对上帝的崇拜是对一种精神范畴的崇拜,则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就是对一种特殊文化形式的崇拜。不管科学与上帝是多么的不同,科学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共同之处是把人类的某种文化产物奉之为神明,使之成为高于人类的救星。就这一点也可以说,科学主义是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带有宗教神学态度的一种文化思潮。

2、科学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

从价值特征的否定方面看,科学主义是作为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而存在的。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理解是排斥人文因素的。科学主义的典型形式,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真命题的集合,是不包含错误的,因而它否认科学的人性特征。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的认识方法而贬斥人文的方法,如历史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方法,实际取消了人文方法的地位和它与科学方法的互补作用。科学主义竭力把人的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以及人本身排除在外,从而造成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分裂,使得科学与人文精神处于对立的两极。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还集中表现在人与科学的价值关系上。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实际是人的一种异化。因为科学是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产物,它是属人的、为了人的并且服务于人的。如果我们把它看得高于人本身,对人的这一创造物顶礼膜拜,反过来受其统治,我们就走向了反面,导致自身的异化。这种情形,是把人作为价值中心的人文主义所不能容忍的。

3、科学主义是一种绝对的科学观

科学主义是把科学绝对化的产物,把科学这种人类的特定认识形式凝固化了。由于作了凝固化处理,本来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则丧失了历史性;本来是人的创造物,与人的实践密不可分,现在则远离人本身,成为一种绝对本体。

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绝对化主要表现在:

——科学定律是绝对正确的。构成科学具体内容的是真命题。科学就是真命题的集合,它不包括任何假的或错误的命题。因此,科学是掺不得一点假的。如果说科学有发展的话,也只是真命题、真子集的量的增加,而不是真与假、正确与错误的某种辩证运动。科学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科学内容的绝对化。

——科学方法是绝对有效的,存在着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内容的绝对真理性是由科学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予以保证的。如果不存在一条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科学的绝对内容就不能获取。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演绎主义,抑或是批判理性主义,都企图找到一种绝对可靠的认识途径。为了保证认识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他们也都认为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统一的、规范的,如同他们所认识的科学内容是统一、规范的一样。近现代科学主义的主流是规范主义的。

——存在着绝对的科学本体。绝对科学本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绝对界限。这条界限恰似一条鸿沟保证了科学的绝对纯洁性,使它免于被非科学所污染。这一点对于科学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模糊之处,科学本体就丧失了它的绝对存在,科学的至高无上性与神圣地位就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长期以来,科学主义的理论家们所以竭尽才智围绕科学划界问题连篇累牍地大做文章,根源在此。

——科学的社会作用是应当绝对肯定的。近现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与实际效用是肯定的。科学主义者比通常人们走得更远,他们认为科学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只有正面效应而不存在负面效应。他们对科学社会作用的理解是一重性的而不是两重性的。他们不认为科学这种文化形式除了它的巨大社会进步作用外,还可能有历史局限的一面,还可能有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的一面。他们截然拒绝接受这一可能性。

所以,对科学内容、科学方法、科学划界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绝对化理解,构成了科学主义的绝对科学观。

4、科学主义是一种片面的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文化的基本目标是求真而不是求善求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科学而不是其它学科;文化的基本结构是逻辑加经验而不应该包含其它基本要素;文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方法而非人文等学科的方法。总之,把文化归结为科学,把科学归结为逻辑加经验,把善和美的范畴归结为真的范畴,这是科学文化观的片面性所在。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唯有科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才有资格进入神圣的文化殿堂。而其它文化形式无此地位,不堪佩以文化的绶带。这实质是一种科学文化的单一论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取消论。

科学主义片面文化观还有其人本学方面的认识根源。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对人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科学主义基于其特定时期的自然科学背景(牛顿力学),它把人理解为一种机器,因而不可避免地把人的存在方式——文化理解为一种机器的原理,即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科学。

5、科学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表现为科学基础主义

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其它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在其极端形态上,科学主义甚至企图同化或消解其它文化形式,使其科学化或使其在文化领域丧失其独立性。所以,从文化功能的角度看,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基础主义。

科学基础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实现途径。一种是把科学本身的有限原则直接运用于一切文化领域,使它成为文化领域的公理,从而使科学成为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例如,牛顿力学体系问世后,首先出现了将牛顿力学的原则推广到其它科学领域的倾向,继而它又被推广到社会学领域,此后几乎成为其它一切文化学科的基础或模式。另一种是从科学中先概括出一般方法,然后以此为标准对其它文化形式进行重新建构,使它们获得某种科学的形态。逻辑经验主义以及某些结构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类型。这两类都属于科学化的工作,只是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典型特征而已。

6、科学主义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科学一元主义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调节和改善社会关系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指导思想。科学主义者甚至以物理学为模式提出了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用以重新架构整个社会关系。在历史观方面,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对历史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因素。以此为基础,他们把历史观归结为科学,归结为一种物性的机械法则,而将历史观中属人的一面、与人的特性有关的一面排除出去。甚至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方面,科学主义也按己所需力图把马克思思想中所有人道的因素排除出去,而仅仅保留所谓科学的因素。在这种科学一元主义影响下,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似乎变成了冷冰冰的物的世界,人的社会似乎变成了物的机械性的社会。

科学主义社会功能的另一表现是社会器用层面的单一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对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毫无疑问地具坌某种负面的功能。它不仅使人变得如同马尔库塞所说是一种单向度追求的人,而且尤其使社会环境变得极为不平衡,甚至是一种分裂、对立的状态。科学技术迅速地外化为造福于人的工具器用,使得社会的科技环境迅速地膨胀。与此同时,社会的人文环境却引人注目地相对萎缩。至于社会的生态环境则严重地受到损害而急剧地恶化,成为当代和下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初步评析

首先看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一方面,科学主义在价值特征上具有某种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根本点来说它又是不合理的。从合理的方面说,科学主义对科学的态度有可取之处。19世纪和20世纪毕竟是科学的世纪,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具有某种历史的根据。同时,人类文化的活动就总体而言是在主体—客体的结构中进行的,它总是可能有不同的方向。它可能沿着经验的方向向外超越,体现为客体性的文化内容,形成对科学的倾向态度;也可能沿着超验的方向向内超越,体现为主体自身的文化内容,形成对人文学科的倾向态度。当然也可能是两者彼此结合,这或许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希望所在。但不管怎么说,科学倾向在特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确实在文化本体的结构里有自己存在的某种理由。历史地看,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不管其程度如何,在其早期阶段对科学这类文化现象的滋长蔓延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热”,都与某种倾向或偏好有关。“科学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另外一个积极作用在于,通过它的价值驱动,科学日益外在化,分化为某种独立物。这是科学发展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需要给予某种肯定的。但是,我们毕竟看到科学主义在根本点上站不住脚。科学成为一种被崇拜物,从服务于人的工具成为似乎高于人的统治者,从而产生了某种异化现象,使科学的价值走向反面,这是科学主义由对科学价值肯定的极端化而导致的对科学价值的否定。它提醒人们,对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价值评价都应以人类主体为根据,人类不应当对自己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取崇拜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反思,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下述的逆转:在人与科学的关系方面,重心开始摆向人本身;科学开始寻找自己的目的——以人为归宿;科学也开始意识到人文主义对自身的制约,意识到科学作为工具理性应当置于人的需求这一目标之下。科学的内容愈来愈带有人的色彩,成为属人世界的一部分。科学的人性特征日益显示出来。科学不再仅仅是客体性的积淀,主体性也被视为它的内在特性的有机构成之一。科学的外在性正在被扬弃,显示了它向人文精神的某种复归。这种情形本身就是对科学主义价值特性不合理性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在人类文化创造的实践中主体与客体走向统一的某种趋势。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把人类文化总价值全部赋予科学,这种以偏代全的文化态度是对人文学科乃至人文精神的贬斥,是以否定人类总体文化的存在为出发点和目标的。这使它自身走向反面,成为具有某种反文化特性的思潮。它在客观上遏制人文学科的发展,使人类文化成为一种跛足的文化。由此也限制了科学自身的发展,堵塞了它走向未来的道路。现实生活中由于重理轻文而导致了人文萎缩、灵魂空虚已经强烈地使人感到文化创造失却了它的原动力。这决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危机,而是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危机。

其次,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特征作一些分析。科学主义关于科学的价值论证是多方面的,而集中起来看主要是关于科学自身合理性和科学与其它文化形式关系的合理性说明。在这种说明中,科学主义的思想家们关于科学的结构、方法、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都不无合理的建树。某些研究之精致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对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我们今天从事科学观的研究,对这些成果也不能绕道而行。尽管如此,科学主义由于在认识特征上的绝对化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绝对化使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特有的属性丧失,科学的知性特征被淹没了。另一方面,绝对化又使人们关于科学文化地位的认识极度扭曲,似乎科学不再是人类文化园林中的一员,从而失却自己的归属。

在实证科学兴起的早期,一些科学思想家关于科学的认识还没有被绝对化。随着科学主义的形成和成熟,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科学认识理论的研究虽然更加精致化,形成了专门学科并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合理内容,但科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被绝对化了。科学好象达到了绝对本体,不再是一种知性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本性的丧失,是科学主义认识特征的致命之处。正因为此,它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多的批评,而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科学本身的发展。二十世纪科学的进展愈来愈显示出科学相对性的一面。科学主义的价值论证因而失却了自己的依恃,陷入了某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科学不顾科学主义的反对似乎又回到了知性的地盘上,表现了某种回归。与此相应的是,科学的文化地位也重新为人们所审视。人们注意到,科学可能并不象科学主义所预期的那样,是唯一具有终极意义的文化形式,科学只是整个世界过程集合体的一部分,并非至高无上的。科学,不应当以否定其它文化形式的价值为前提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相反,它应当在人类总体文化的范围内,在与其它文化的整合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类的文化园林可能不象科学主义描绘的那样是科学一枝独秀,而应当是百花齐放。

最后,简要提一下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科学主义价值特征和认识特征的逻辑延伸。文化关系中的科学基础主义与社会环境中的科学一元主义无非是科学崇拜与绝对科学观的文化表达和社会表达。从理论方面说,前面对科学主义价值特征与认识特征的评析已经包容了这两种特征的本质说明。至于这两种功能的具体评析,譬如科学基础主义的实现机制和科学一元主义的社会评价,则需专文作述,非本文所能纳涵。但它们根本的价值立足点与认识支点,应当说已经清楚。

总起来看,科学主义在走向世纪末的时候,似乎已江河日下,远非世纪初时的那般雄心勃勃。当代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同时而起的新人文主义思潮,预示着人类文化方向的某种调整。长远地看,这种调整预示着新的更高类型文化的到来。人类将通过对原有文化思潮的批评,通过对科学文化的反思,特别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创造实践为自己寻得一条文化新路。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旧有的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化类型正在旧文化类型的化解和调整中孕育而出。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展望,我们说对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评析就不仅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性认识,而且可能有助于我们对新文化的选择与构建。

部分参考文献

①郭颖颖《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③M·怀特《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④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⑤A.J.Ayer,"Language,TruthAndLogic",PublishedbyPelicanBooks,1987

⑥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⑦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⑧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4

[分类号]G354

1 导言

当前的网络标注已经从最初的关键词标注发展到现在的基于内容理解和语义学的语义标注。语义标注就是根据多种语义类词典和领域的语义层次网络将文本中的关键名词、动词标注上语义码的技术。一般认为词性标注局限于语法层面,而语义标注则是面向语义的,是一种深层的语言处理。通过语义标注可以有效地建立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语义理解和合作,为今后语义检索和智能问答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语义标注的理论和应用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本体标注方法的研究,即利用本体资源来实现对文档资源的标注。如魏勇刚等人提出了基于词性分析和领域知识的Dee PWeb语义标注;陈星光等人则针对互联网上含有大量语义信息的html文档,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语义标注方法,该方法参照词汇数据库How-net和领域本体多个html文档进行语义分析,给文档加上语义标签;梁龙昀等提出了面向Web应用的语义标注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参考本体转换技术的语义转换,能从语义上同类型的标注资源中提取特征,利用概率的方法识别用户意向。②自动标注算法的研究,采用统计和规则学习算法研究语义角色特征识别问题。如Daniel Gfldea基于FrameNet资源提出基于概论统计算法的语义角色的自动识别方法,对于给定的句子,能够识别各语段间的语义关系,并赋予语义标签;刘挺描述了采用最大熵分类器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③语义标注平台的建设研究。国外典型的语义标注平台有SHOE Knowledge Annotator、SMORE、MnM、Melita等,可对输入文档如html、Word进行半自动或自动的标注。

当前的信息抽取和语义标注都是基于特定领域的“框架+槽”模板的,随着Wordnet大型语义数据库和FrameNet大型本体框架库的出现以及非受限领域机器学习算法的进步,如何从人工的、依赖领域的模型走向自动的非受限领域的模型:成为自动语义标注研究的重点。自动语义标注中,语义角色的分类和识别是基础,本文以所构建的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为语料资源,通过对语义角色特征的一些描述,探索语义层自动识别的理论。此理论能够实现对语义角色进行自动识别和标注,即能够识别出目标词的语义参数,为以后实现自动语义标注打下基础。

2 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的语义角色

2.1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

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Cllinese FrameNet database,简称CFN),是一个以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加州大学克伯利分校的FrameNet为参照、以汉语真实语料为依据的供计算机使用的汉语词汇语义知识库,是一个用来描述语义框架表中词语的综合词典数据库,它运用人工和自动化的程序,从大量电子文本集合中抽取出有关汉语词汇的相关联的语义及句法特征信息。CFN通过识别词和词之间语义关系的概念模型。来揭示词和词之间深层次的语义关系;以框架为核心,以真实语料库为基础,将具有相同语义角色的众多词元归属于同一框架,用具有个性特征的框架元素来描述千变万化的自然语言语义,并通过标注例句揭示每一个词在每一个义项下的各种语义和句法结合的可能性。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主要由框架库、词元库和标注例句库三部分组成。

2.2语义角色范围

语义角色体系包括了由抽象到极为具体的广阔范围,处于具体某一端的是特定领域语义角色,如法律领域框架语义角色;与之相反的一端是抽象语义角色,称为“原角色”或“宏观角色”,有原施者和原受者;两端之间还有很多角色,如施事、经验者、对象等。

CFN中,语义角色的意义是由语义框架显示出来的,每一个框架对应一个情境的图示化表达,涉及到各种参与者、支持者等,这些参与者、支持者等就是框架元素,不同的框架元素根据与目标词的不同关系充当不同的语义角色。如图1,框架所属的域是刑事诉讼程序,“逮捕”等属于框架名称,“逮捕”、“逮住”等属于目标词,目标词是表达述谓意义的词汇,是句子的支撑,句子中的其他成分都依赖于目标词,充当目标词的一定语义角色。“官方”、“指控罪名”、“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等是核心语义角色,还有一些通用语义角色,如时间、频率、空间、角色位置等,这些通用语义角色不依赖于具体框架存在。

3 语义角色的特征抽取

自动语义标注是在对语料库的句子进行手工注释,给出人工标注的目标词和它所属的框架,划分句中表示出的每一个框架元素边界的基础上,由机器为标注过的成分加上框架一语义角色标记、句法范畴、相对于目标词的语法功能。语义角色的自动标注中,语义角色的识别与填充是关键,通常是依据语义角色的特征形成一定的规则来判定并指派语义角色。语义角色特征包括短语类型、主控范畴、句法树路径、位置、中心词、语态等。

3.1短语类型

不同的语义角色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句法类型实现。目前标注中常用的短语类型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等。在我们手工标注的句子中,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和副词短语充当框架元素的情况最常见。通过对大量标注的文本统计发现,语义角色对应的句法范畴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律,我们以盗窃框架中的目标词“偷”为例,不同的语义角色分别对应不同的短语类型,如表1所示:

3.2主控范畴

主控范畴是指通过辨别句子中的各种语法功能特征,能够指明一个成分与句子的其他部分的语义关系,从而可以决定一个名词短语是做动词的主语还是宾语,为进一步识别语义角色提供相关的语义信息。根据自动句法分析器输出结果,我们沿着句法树从词性节点到根节点搜索,直到找到带有s或VP标记的节点,然后根据节点是s还是VP来确定名词短语特征的值,s下的NP节点通常是主语,VP下的NP节点通常是宾语。如图2所示:s和VP是主控类的值,S下的NP“他”为目标词“偷”的主语,VP下的NP“一些面包”为“偷”的宾语。

总结标注文本“盗窃”框架的语义角色对应的句法范畴和语法功能,如见表2所示:

语义角色“犯罪者”、“财物”作为名词短语,所对应的句法功能有主语和宾语两类,这为机器识别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我们采用上述方法,即可辨别出语义角色所属值的范围。

3.3句法树路径

句法树路径特征同主控范畴相同,是用来获取一

个成分和句子中其他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但其描述是目标词和其他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通过定义由目标词到其他成分的句法树路径特征,提供通过句子的句法树来找出框架元素的方法。句法树路径特征以目标词的词性为路径的起点,以标记为框架元素的句子成分的短语类型或句法功能为路径终结点。同样以“盗窃”框架中目标词“偷”的大量标注文本为例,我们统计出目标词“偷”的句法树路径的主要规则如表3所示:

3.4位置

为了克服由句法分析错误和路径模糊造成的影响,如表3中路径“VB―VP―s―PP”,PP同时可能是环境条件、目的等语义角色,我们引入位置特征。这个特征仅仅记录待标注的成分位于唤醒框架的目标词的前面还是后面,因为主语常常出现在目标词的前面,而宾语则常出现在后面,位置特征和句法功能紧密相关。总结人工标注实例,结合句法树路径我们对词无“偷”的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句子中若有名词短语(np)作宾语(obj)的词,且出现在目标词“偷”的后面,语义类型为“实体一,那么这个名词短语(np)盼语义角色标注为“财物”。

・句子中若有名词短语(np)作主语(subj)的词,在目标词之前,且语义类型为“有知觉能力的人”,那么这个名词短语(np)的语义角色标注为“犯罪者”。

・句子中若有名词短语(np)作定语(atta),出现在目标词之后,“财物”之前,那么该词语义角色标注为“受害者”。

・句子中若有名词短语(np)作状语(adva),出现在目标词之前,且其语义类型为“时间”,那么该词的语义角色标注为“时间”。

・句中若有介词短语(pp)做状语(adva),且出现在目标词之前,“犯罪者”之后,那么该短语的语义角色标注为“来源”或“手段”;如果出现在目标词之后做补语,则该短语的语义角色标注为“目的”;如果出现在句首,则该短语的语义角色可能是“目的”或“环境条件”。

3.5

中心词

中心词是能限定一个短语语义角色的核心词。一般来说,名词短语的中心词为名词,动词短语的中心词为动词,介词短语的中心词为介词,中心词在语义角色识别中起到限制作用。一些仅靠句法树路径和位置特征无法确定的语义角色,通过中心词就可以确定。如下面两个句子“刘楠用钩子偷出了电脑”、“刘楠从商店偷出了电脑”中,“用钩子”和“从商店”的句法树路径都是“VB―VP―VP―S―DP”,而且从位置特征也无法确定两个短语的语义角色,但应用中心词,来源角色的中心词为“从+地点”、工具角色的中心词是“用、拿、凭、以”就可以确定“从商店”是来源,“用钩子”是工具。对目标词“偷”的不同语义角色的各种中心词进行总结,结果如表4所示:

3.6 语态

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的语义角色的自动标注中还涉及到语态问题。语态在英文标注中主要考虑动词的主动和被动,在汉语标注中主要考虑“被”字句的标注。所谓被字句就是用介词“被”或“叫”、“让”等引进动作施事的一种句式。在英文标注中,主动语态的直接宾语往往是被动语态的主语,此情况和汉语的被字句标注相对应。按句法树分析,无论是英文的被动语态还是中文的被字句,句法树分析的主语的实际成分一般都为目标词的实际宾语。目标词的实际主语通常都通过补语给出。英文被动语态的实际主语通过“by+……”给出,位置一般在目标词之后;中文被字句的实际主语通常紧随“被”后,在目标词之前。

4 结语

语义角色的正确识别是自动标注的基础,语义角色自动识别用到的特征是我们未来自动标注系统的核心。文本中的句子在句法分析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框架语义、词元配价、语义类型和句法实现模式,总结各特征值出现的规律,在机器可学习规则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各特征相互制约共同作用来确定文中各短语的语义角色,进而实现文本的自动标注。由于这些特征几乎涵盖了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文本例句中包含的所有句法情况。所以此系统标注的例句准确度相对较高,对未来网络资源的自动标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张亚非,陆建江。基于语义提升HMM的语义标注.理工大学学报,2005,6(1):30―35

[2]宋炜,张铭_语义网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25

[3]魏勇刚,张国春。常舅,等.基于词性分析和领域知识的DeePWeh语义标注.郑州大学学报,2009,41(1):52―55

[4]袁柳,李战怀。陈世亮.基于本体的Dee PWeb数据标注.软件学报,2007,19(2):237―245

[5]陈星光,张文通,汪霞.基于领域本体的自动化语义标注方法的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8):2215-2219

[6]梁龙昀,李明.面向Web应用的语义标注方法.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12);3204―3207

[8]刘挺,车万翔,李生.基于最太熵分类器的语义角色标注.软件学报,2007,18(3):565―573

[9]鞠彦辉。刘阉.国外典型语义标注平台的比较研究.现代情报,2009,29(1):215―217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5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00303

1文本情感研究的背景

所谓文本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就是对说话人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性进行分析,即分析文本中表达的主观性信息。根据立场、出发点、个人态度和喜好的不同,人们对各种对象和事件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感的倾向性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在论坛、微博等反映人们观点的网络媒体上,尤其表现出了这种差异。

文本情感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应用于产品推荐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社会舆情分析、产品在线跟踪和质量评价、影视评价、Blogger声誉评价、新闻报道评述、事件分析、股票评论、图书推荐、敌对信息检测、企业情报系统等方面。

在已有研究中,文本情感分析也被称作观点鉴别(Opinion Classification)、流派分类(Genre classification)、情感的极性(Sentiment polarity)、语义倾向(semantic orientation)、观点挖掘(opinion mining)、观点抽取(opinion extractive)等,为了表述的一致性,本文中将其统一表述为情感分析。

文本情感分析通常包含4个子问题:①确定文本情感的类别有多少;②文本的主客观区分,即区分出文本内容是主观评论还是客观陈述;③文本的极性分类(Polarity Classification),又称为正负面倾向性分类,即判别文本内容是肯定赞赏的,还是否定批判的;④文本情感强度分类,即判定文本情感倾向性的强弱程度,如强烈贬义、一般贬义、客观、一般褒扬、强烈褒扬5个类别,这一问题通常又被称为等级推理(Rating Inference)。

2文本情感分析整体研究现状

目前,公认的关于文本情感分析的研究工作开始于Pang在2002年提出的基于文本的N元语法(Ngram)和词类(POS)等特征,分别使用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最大熵(Maximum Entropy)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将电影评论文本的倾向性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此外还有Turney在2002年提出的基于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对文本情感倾向性分类的研究。同时他们在实验中使用的电影评论数据集目前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情感分析的测试集。

如今,国内外都已经掀起了文本情感的研究热潮,很多研究团体、科研院校、公司已经对文本情感展开了研究。把这些相关的研究分为4个阶段:①语料阶段;②文本的预处理阶段;③特征标注与特征选择阶段;④情感分类阶段。

2.1语料阶段

目前绝大部分语料都来自博客、专业的评论站点、新闻站点、电子商务站点。而其中影评资料、产品的用户评论、Web 2.0博客文章是研究者的首选。

康奈尔大学的电影评论数据集以及Theresa Wilson等建立的MPQA库是目前研究者广泛使用的两类情感分析数据集。

2.2文本的预处理阶段

文本情感分析的预处理包括:停用词、词缀修剪、N元词、词性标准、简化替换(如书替换为NOUN、照相机替换产品名)等,但这些有意“美化”的处理都会降低情感分析的准确率。

此外,主观句识别也属于文本情感分析的预处理阶段。该研究的目标是需要提取文本的真正表达情感的句子。Pang于2004年提出基于文本中的主观句的选择和Wilson等人于2005年开创了在短语层进行主观性分析的研究工作,提出基于文本中中性实例(Neutral Instances)的分析,他们根据28个混合特征训练了一个分类器,都是为了能够尽量获得文本中真正表达情感的句子。Abbasi于2008年提出通过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简称IG)的方法来选择大量特征集中对于情感分析有益的特征。

2.3特征标注与特征选择阶段

情感特征的标注方法目前主要包括:

(1)监督机器学习的方法,由已有的电子词典或词语知识库扩展生成的情感倾向词典。情感词就是指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为主,包括人名、机构名、产品名、事件名等命名实体。其中,部分词语的褒贬性(或称为极性,通常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可以通过查字典获得,其它的极性与情感倾向性的强烈程度都无法直接获得。

使用情感词作为特征的研究有:

朱嫣岚等人提出了基于知网的两种词汇语义倾向计算方法,即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方法和基于语义相关场的方法。

娄德成和姚天昉也是通过计算文本中词汇与知网中已标注褒贬性词汇间的相似度,来获取词汇的语义倾向性。

目前,依靠语料或字典语料结合构建意见词典成为主流。由于目前用于情感分析的中文标注语料较少,即当目标领域不存在标注语料时,Xiaojun Wan通过谷歌翻译等机器翻译服务,利用英语标注语料和中文未标注语料弥补中文标注语料不足的问题。此外,还有Danushka Bollegala等提出算法可以通过其它领域标注语料和目标领域的未标注语料生成意见挖掘所需的情感敏感词典。

(2)无监督机器学习的方法。Turney在2002年基于点互信息(PMI)计算文本中抽取的关键词和情感基准词(Excellent, Poor)的相似度来对文本的情感倾向性进行判别(SOPMI算法)。实现方法简单,此算法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推荐。

Yuan等人在Turney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汉语极性词的自动获取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一个字符的汉语情感词比汉语情感词的效果要好。

(3)情感特征的选择方法。目前很多情感分析的研究基于机器学习,那么特征选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N元语法等句法特征是使用最多的一类特征,Wilson等人于2009年提出混合单词特征、否定词特征、情感修饰特征、情感转移特征等各类句法特征的情感分析,Abbasi等人于2008年提出混合句子的句法(N元语法、词类、标点)和结构特征(单词的长度、词类中单词的个数、文本的结构特征等)的情感分析。Melville等人于2009年提出结合情感词的先验的基于词典的情感倾向性和训练文本中后验的基于上下文的情感倾向性共同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性。

另外,传统的文本特征选择方法有监督特征选择方法CHI、IG、MI和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DF、TS、TC、En。这些方法应用到这些情感特征选择上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实验验证。

2.4情感分类阶段

(1)情感建模的方法。基于监督学习算法的情感分析仍然是主流,Zhang等人于2009年提出基于非负矩阵三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Trifactorization),Abbasi等人于2008年提出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情感分析之外,使用最多的监督学习算法是朴素贝叶斯、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最大熵和支持向量机等。

此外还有基于规则和无监督的建模方法。娄德成等人于2006年利用句法结构和依存关系对中文句子语义进行了情感分析,Zagibalov等人于2008年在SOPMI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中文文本特征的深入分析以及引入迭代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无监督学习情感分析的准确率。

(2)情感分析的其它研究点。除以上介绍的情感分析关注情感的分类以外,还有评论对象的识别、情感倾向性论述的持有者识别、抽取句子中评价词语和目标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评价倾向极性的强度等研究方向等等。

(3)目前已有系统。目前很多系统已经问世,例如:日本富士通公司开发了从中、日、英三国语言的博客和论坛中提取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评价信息的技术,根据从万维网上抓取的大量用户的评论得到产品的整体信誉度。

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了一个用于“汉语汽车论坛”的意见挖掘系统。目的是在电子公告板、门户网站的各大论坛上挖掘并且概括顾客们对各种汽车品牌的不同性能指标的评论和意见,并判断这些意见的褒贬性和强度。然后,通过对文本处理的综合统计,给出可视化的结果。该系统仍需要在特征获取、权重计算等方面进行完善。

综合以上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于国内来讲,中文文本情感分析可以说刚刚起步,与国外的主要差距表现在:①在基础资源建设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公开、公用、权威、标准的词典资源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语料资源;②在研究方案方面,从词语、短语、搭配、句子到文本,主要跟踪借鉴国外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进行尝试。

3中文文本情感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传统的文本分类,情感分类有先天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①自然文本中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比喻、附和、讽刺、正话反说等;②句式的复杂性:比较型的句子、各种不同的习惯用语、句式的不同搭配等;③训练数据的稀疏性和不均衡性。这些都造成了目前较为狭窄的应用领域,不能同时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中文文本情感分析研究方兴未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的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1)建立标准的中文文本情感词库及标准的文本情感测试语料库。标准完善的数据库是验证算法的有力工具。因此创建更大规模且更标准的中文文本情感数据库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2)选择最优文本情感特征集。文本情感特征是中文文本情感分析研究的第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列表识别结果。一个词存在多维度的情感,因此,单纯依靠情感词并不能准确判定所有情况下的情感和意见。所以,对于情感特征集选择技术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3)选择合理有效的文本情感分类方法。情感特征的权重简单累加并不意味着情感表达能力的累加,紧致有效的特征表达方法是跨越“语义鸿沟”的重要手段。人们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多渠道地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特征,并通过不同分类器的融合表示它们。但这方法需要在更多的情感分析领域进行实验验证,未来还需要开展融合多方面文本情感特征的工作。

(4)可靠性研究。文本情感中评论的真实性通过信用评价来衡量,不真实甚至是混淆视听的评论称为意见垃圾(Opinion Spam)或虚假评论,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LIU B. Web data mining: exploring hyperlinks, contents [M].Usage Data. Springer,2011.

[2]PANG B, LEE L, VAITHYANATHAN S. Thumbs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C]. EMNLP,2002.

[3]TURNEY P D. Thumbs up or thumbs down semantic orientation applied to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reviews[C]. ACL,2002.

[4]PANG B, LEE L. A sentiment education: sentiment analysis using subjectivity summarization based on minimum cuts[C]. ACL,2004.

[5]WILSON T, WIEBE J, HOFFMANN P. Recognizing contextual polarity in phraselevel sentiment analysis [C]. HLTEMNLP,2005.

[6]ABBASI A, CHEN H, SALEM A. Sentiment analysis in multiple languages: feature selection for opinion classification in Web forums[C].ACM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8.

[7]朱嫣岚,闵锦,周雅倩,等.基于HowNet的词汇语义倾向计算[J].中文信息学报,2006(1).

[8]娄德成,姚天昉.汉语句子语义极性分析和观点抽取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11).

[9]XIAOJUN WAN. Bilingual cotraining for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product reviews[J].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11(3).

[10]CLIFTON, ANN AND SARKAR, ANOOP. Combining morphem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 with postprocessing morpheme prediction[C]. ACL HLT,2011.

[11]YUAN R W M, CHAN T Y W, LAI T B Y, KWONG O Y. Morphemebased derivation of bipolarsemantic rientation of chinese words[C]. COLING.2004.

[12]MELVILLE P, GRYC W, LARENCE R D. Sentiment analysis of blogs by combining lexical knowledge with text classification [C]. KDD,2009.

[13]ZHANG T L Y, SINDHWANI V. A nonnegative matrix trifactorization approach to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with lexical Prior knowledge[C]. ACL,2009.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2 ]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3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4 ]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5 ]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 6 ]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534.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81.

[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91.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2 ]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

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

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3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4 ]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5 ]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 6 ]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534.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81.

[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91.

[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52.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8

中国现代文学整体走过的是一条从破毁到建设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从破毁力量的源泉到发展参考坐标的选择都有着浓厚的西方文学背景。所以我们在对中国现代文学诸多现象进行研究时,西方文学的影响总是被放在一个前景式的位置上,这种研究思路无疑会忽略中国文学自身的现实性语境在对西方文学接受过程中所起到的选择、遮蔽、转化、生成等一系列的隐性影响。

朱光潜曾说:“一个文化是一个有普遍性与连续性的完整的生命……诗也是如此。一个民族的诗不能看成一片大洋中无数孤立底岛屿,应该看成一条源远流长的百川贯注的大河流。”中国现代新诗是以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姿态开始的,但在具体的历史语境考察中我们会发现,在白话新诗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诗学体系和其确立的诗歌美学范畴并没有被击碎,只是不再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和明确的影响实体存在,而是夹裹在传统文化的暧昧气息里,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现实性语境的稳定性存在,成为一种影响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隐性力量。

具而言之,传统诗歌所体现出的中国化的哲学思想、感悟世界的方式,表现出的文化认同、美感特征、审美趣味等等,这些复杂的传统因子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内化为现代诗歌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深层心理接受机制;这种心理机制在一种强势的时代话语面前往往趋于潜在和边缘,但在新诗实践的现实性语境中,它就会发挥将不同的文学思潮进行转换性生成的作用。这种转换性的生成,一方面使现实性语境中的传统因子得以现代性的转化,而不被主流的文学话语所摒弃甚至排斥;另一方面它又使新的诗歌潮流与传统取得联系,使新的诗歌实践具有历史的纵向延续性,使得新的诗歌因着历史的气息而天然具有了亲切感,并使新诗的接受过程更加顺畅。在对西方象征主义的接受过程中,传统诗学的隐性影响正是扮演着这种转换性生成的作用。

象征,从普泛意义上来说,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共通性的方式,是主观感知客观的过程。因此梁宗岱说:“象征主义,在无论任何国度,任何时代底文艺活动和表现里,都是一个不可缺乏的普遍和重要的原素。”但象征主义作为诞生于法国十九世纪末期的一种文学思潮,有着它特定的所指。查尔斯·查德维克在他的象征主义研究著作《象征主义》中,就将象征主义区分为作为人类经验层次的“人性象征主义”和这一层次之外的“超验象征主义”;同时指出,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象征主义的基础是“超验”的。

在波德莱尔那里真实世界只是对理想世界的一种不完满体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想世界存在。所以诗人的任务不是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而是要借助于诗歌暗示一个彼岸的世界,诗歌只是“一个彼岸的天国的象征符号”。这种诗歌的“超验本体论”源于西方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和哲学思想,在康德那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虚幻的投影,真实只存在于“理念”中。这种“超验本体论”集中体现在象征主义诗学体系核心范畴:“契合”论里。波德莱尔的《契合》就是“象征派的”,他认为,诗歌就是要着力营造一个自然和人充满神性契合的“象征的森林”。而要实现这种人性和神性的契合必需具备一个沟通的媒介物,这个媒介物就是象征。在象征主义者那里,“象征所承载的正是生成着的文本的诗学结构同时又与文本的超越性意义相结合的艺术功能”。这要求诗人“立足于具体感性事物同时又不满足于纯粹具象的摹写,这种具象性与超越性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在象征的诗学结构中。”象征主义诗人对于诗歌超越性意义的寻求,直接决定了他们对于万物契合的理解,同时也直接催生了象征主义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暗示性、蒙胧性、复义性。

具体到我们对于象征主义的接受,情况就复杂的多。中国的现代诗人和理论家在对象征主义的引入和接受过程中,对于象征主义的“超验”层面进行了遮蔽。这种遮蔽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诗人和理论家无法理解或接受象征主义的超验性,事实上包括李金发在内的很多象征主义的译介和传播者都深知象征主义的个中三昧。这种遮蔽在有些时候可能是显在的,如穆木天在20年代后期对象征主义的彻底否定;但更多时候是一种隐性的存在,更多的体现为诗歌的创作者、理论的建构者和批评者甚至包括诗歌的接受者在共同的文化心理机制的隐性支配下的合谋。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9

1 本雅明的“象征”和“寓言”的艺术观

本雅明在评判浪漫主义和巴洛克艺术的同时,引出了“象征”这一存在于文学体裁或者艺术作品中的概念。然而纵观整个哲学史,“象征”这个特性在柏拉图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只不过那时“象征”这个词还没有被完全而具体地提到,而是存在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中。从理念的角度看,“象征”是对理念外部所显现的事物的表达。本雅明主要针对德国的悲剧创作提出了“象征”的概念,从其作用来看,“象征”通过外部多种形式的描摹,可以表现事物的基本特点和暗示事物真实的含义。

“寓言”这一要素得到了本雅明的充分认可,也是本雅明美学观中的核心点。“寓言”的特点是具有隐蔽性和讽刺性。无论是当代哲学的发展,还是一战、二战的结束,这些都使得社会现象变化十分显著,由此也就使得文学艺术向新的阶段发展和延伸,这样复杂的历史变化和背景也就使得“寓言”这种要素在艺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象征”还有一个另外的特性,就是它自身带有否定批判的成分。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寓言”则是通过讽喻或者寄喻揭示了艺术背后所隐藏的黑暗和颓废,这些特征也正呼应了当代艺术的一些特点,并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当代艺术内容背后所蕴含的真正意图。

2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观

“复制”本身的意义在于完全尊重客观现象和事物,在此基础上完全模仿和塑造另一种形象。“复制”的诞生和发展毫无疑问得益于当代科技发展和思潮的转变。“复制”跟“象征”与“寓言”也完全不同。“复制”不注重通过外在或者委婉的修辞表现一种事物,而是将事物表面所蕴含的一切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复制”可以让艺术本身变得严谨而有秩序,通过严格的计算,测量和模仿,使得艺术本身具有生产价值。与“光韵”相比,“复制”也使得艺术变得更具有观赏价值和摆设价值,这正是因为在充分尊重事物客观性的前提下而产生的。机械复制给予了当代艺术新的内涵和价值。

3 用本雅明的艺术观欣赏和分析里希特的画作

3.1 里希特画作的背景和特征

里希特的绘画作品分为抽象主义绘画和照相主义写实绘画。但是他这两大绘画类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共同反映了当代的社会背景。他的抽象绘画通过现实和自己感受的碰撞描摹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照相写实主义绘画通过适当的扭曲和模糊,表现了现实社会中的黑暗或真情实感。里希特所在的时代是从现代过渡到当代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变化天翻地覆,也就使得里希特的绘画作品产生了不同的风格。

3.2 通过“象征”和“寓言”分析里希特的抽象主义作品

里希特的抽象主义绘画充分地表现了里希特在作画时的理性思维。他的抽象主义绘画基本上是用色彩的混合以及拼接而完成的作品,基本都没有固定的主题,乍看像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宣泄。然而在这种只有色彩空间,看似混乱的画面之下隐藏着其所代表、所象征的现象或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或讽刺。

里希特的其中一副著名的抽象主义画作由黑白分割。整个画面可以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来看。左半部分采用大量的白色颜料,而右半部分以黑色为基底,适量加入了一些白色的纹理。整个画面色调偏阴郁和冷峻,给人低沉的感觉,但是画面中明与暗冲击力极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再深入看画作表面的纹理,可以看出里希特在用笔时的洒脱和激愤。

虽然是黑白色调拼接的抽象主义绘画,但是整个画面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了社会时代交替的迅速以及社会现象的错综复杂。从“寓言”的功能角度来分析,这幅抽象主义绘画亦带有讽刺战争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特点,通过黑白色调的强烈反差和千变万化的纹理,形象地揭露了由战争、犯罪或骄奢而产生的放纵和残暴行为,通过画面谴责了战争和犯罪的暴行,并表达了里希特对残酷战争和欺压手段的愤慨和批判的态度。

3.3 通过机械复制分析里希特的照相现实主义作品

“照相写实主义”诞生于70年代左右,受到社会的曲折变化和战争以及超写实的影响,照相写实主义为绘画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成为当代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照相写实主义的主要特点和超现实主义有几分相似,它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基底,经过模仿和刻画,会表现得比真实更加贴近真实,照相写实主义也是完全尊重客观现实实现扩延的。里希特的一些绘画作品不同于传统德国的表现主义,他在基于客观现实的前提下,运用了“机械复制”的手段,并在此手段上进行修改或者扭曲,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跟上述的抽象主义绘画不同,光影交替的效果也使得画面整体偏暖色调。而在方法上,里希特的风格也不再跟之前的抽象主义一致,而是从对象的本质出发,尊重对象的客观特征,以写实主义为手法刻画对象。这就联想到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的概念。他的代表作品《读报的女人》基于照片的基底,保留了照片中女人的优雅气质和色调,并且更加强调了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对比和相互作用关系。但是背景适度地虚化,更加突出读报女人在画面中的主体作用,整个画作保留里照相写实主义的复制和模仿的特征,却在画面中强调了虚实和主次关系,使得画面更加鲜活和具有灵性。而另一幅画作同样是表现读报女人,但是对读报女人进行了虚化处理,就像是一张虚化的照片。在这幅画作中,里希特同样运用了机械复制的方法,将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虚化照片式的处理表现在画布上,使得画面在有了灵魂的前提下,更加具有隐蔽性和表现性。

无论是“象征”和“寓言”与抽象主义的关系,还是“机械复制”与“照相写实主义”的关系,都表现了德国现当代思想和艺术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特点。

4 结语

本雅明和里希特都作为德国现当代历史的重要人物,在德国的哲学史和艺术史上都为德国的文化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给德国的现当代文化发展指引了道路。通过对本雅明的思想剖析,可以在里希特的画作中找到很多与本雅明思想一致或是表现本雅明思想的画作,哲学思想和艺术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和分割,而是相互牵制和促进的。

参考文献:

[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M].李双志,苏伟,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10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且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拟就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以往发生的失误,制定的有些方针政策所以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阶段认识还不清楚,不明确。诸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急于过渡”等等,都与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有密切联系。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所以成功卿 F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全党同志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和坚定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确立和确定同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果,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因此,正确认识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党的十五大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呢?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成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总结十三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①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②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条系统、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描绘了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努力的奋斗目标;使人们懂得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九个方面的概括,与十三大的概括相比,不仅更具有科学性,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概括方面,目的性更明确;把“商品经济”改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等,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十三大五个方面的概括增加到十五大的九个方面概括。

三、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概括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几十年实践中正反两方面丰富经验,特别是近二一i一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总结。为了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并明确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④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例11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并流行于20世纪的多个文学流派的总称,它涵盖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个文学流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崇尚“非理性”,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挖掘。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早诞生的流派,象征主义高举反传统大旗,变传统文学中的注重客观反映和模仿为注重内心情感和创作主体,对之后的文学流派都产生了极大影响。通过对后世文学流派与象征主义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象征主义在创作方法、美学观念以及读者接受方面,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格局和发展。对象征主义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对象征主义影响的研究,更是全面了解西方现代文学转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创作手法

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第一次实行了笔触的大转移,揭示内心世界中的深藏的东西。而表现主义主张艺术的无目的性,注重心灵体验和内在真实,重视心理和精神的剖析,表现主义者们不重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来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在这一点上表现主义是与象征主义一脉相承的,所以,表现主义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的深化。”比如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在其作品《毛猿》中,贯穿全剧的毛猿象征人,轮船象征现代社会,运动员象征原始,作者通过象征,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内心感受放置于明朗的生活场景中,用以展现生活背后能推动一切进展的“神秘主义“。意象派对象征主义诗歌采取了“扬弃”的态度,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强调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追求诗歌中的象征意味,尤其张扬了象征主义诗歌中的音乐效果,保持了诗歌的独特魅力。而意识流文学特征中的面向内心、面向自我,以及意识流小说家创作时常采用的“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的手法都深受象征主义影响,并且意识流中的自由联想与象征主义中的自由联想并无多大差异,都带有很大的任意性和跳跃性,都不遵从传统的形式逻辑,只服从主体想象的需要。比如意识流代表作家伍尔芙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就是写一位妇女看到墙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斑点而引起的无限自由联想,它起先“像钉子留下的疤痕”到最后主人公由此联想到的人生无常,都无不体现了自由联想在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象征主义戏剧给后世戏剧也带了较大影响,象征主义戏剧代表人物梅特林克的“静止戏剧”(“静止戏剧”是指戏剧要反传统的美,戏剧应着力表现生活背后的东西;戏剧的美并不在与动作,而在于看似无用的心灵对话中。)就被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贝克特大为使用,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动作得到消减,语言无逻辑,开始关注人的内心状况,所以贝克特的戏剧一般被视为“静止戏剧”的典范。超现实主义文学代表布勒同提倡的“自由写作法”,即在创作中,应当为了保持“半意识状态”,使“自己不再属于自己”,在利用无意识活动和其他被动状态的同时,还要借助“妄想狂”来“使混乱条理化,从而有助于彻底现实世界”,这种“自由写作法”就深受兰波在其作品《第二种疯癫:字的炼金术》(《地狱一季》)中倡导的“凭着幻觉、错觉来写诗”的影响。超现实主义也提倡自由联想,超现实主义者认为:两个或多个好像本质上陌生的元素,在一个对它们也是本质上陌生的平面上,能产生最强烈的诗的火焰。比如在超现实主义诗人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中诗中所描绘的死人与风中的人,西天的月合为一体,臂肘和脚下一定会有星星,以及死人的头角在雏菊中展露,在太阳中碎裂等场景,都是极其不相干的东西连接起来的。这种在下意识的非理性领域中找到的东西,超现实主义者称之为“诗意的客体性”,象征主义者们追寻的“彼岸世界”。

2、美学观念

象征主义将“怪诞”引入文艺美学领域。所谓“怪诞”即是“有形无形、混乱不清、仿佛畸形的东西”,象征主义有意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在怪诞的事务上,使之产生变形、扭曲或者加以夸张、漫画化,以此来表达高速发展的时代的“怪相”,典型例子是被视为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无缘无故变成一只甲虫,是人完全被社会异化了的象征,他像垃圾一样被人抛弃,是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的象征。同样崇尚“怪诞美学”的魔幻现实主义也受到象征主义“在幻梦中,可以洞见天上之美”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者并不按生活本来面貌来反映生活,而是按照幻梦一般的原则揭示生活的本质,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幻境结合起来,变现实为荒诞、梦幻。总的来说,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如果说象征主义文学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观,那么意识流小说则在此基础上否定了传统美学中关于时间的观念,意识流文学要求展现意识活动的一切领域,注重描写意识活动的非理性内容。在意识流作品中,人物的意识活动能够汇成斩不断的“流”,这也是人物“自由联想”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波德莱尔的美学观念都大大影响了两位伟大的法国作家: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和存在主义文学和哲学集大成者萨特。波德莱尔是普鲁斯特最喜欢的诗人,在普鲁斯特的《论波德莱尔》中便有详细说明,普鲁斯特对波德莱尔也进行了特别的接受,波德莱尔近乎狂热的抒情反叛,到了普鲁斯特的时候就成了温情脉脉,在普鲁斯特的大作《追忆逝水年华》中,我们看到的,完全就是温情、细腻的普鲁斯特;萨特在发展存在主义文学时提出的“文学散文已然具有了浓郁而不自觉的、哲学应当归还的意义。”就参照了当年象征主义者们推崇的“将音乐性还给诗歌”,萨特极力推崇马拉美的诗学,他在马拉美的诗中感受到了诗的“隐秘”,“娇嫩”和“自然”。萨特在其文章《论波德莱尔》中深化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主题,为了将现代审美视野推向更广阔的境地,萨特引用过波德莱尔的诗:“幽暗与明澈面对着面,让心灵变成一面明镜!真理之井明暗相辉,映一颗颤栗苍白的明星!”萨特是为了向大家说明波德莱尔如何将一个简单的事物在呈现的精神状态中或者在一种精神的创造力的开掘里,展现出多么幽深无限的美学境界,而这种美学倾向也一直终生都萦绕着萨特,这也是为什么萨特的某些小说和戏剧被称为是“诗意的小说”和“诗意的戏剧”的基本原因所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敏感以及对这种敏感所进行的哲理性升华,这一点在存在主义文学中的体现就是注重描写主人公的主观感受,使得主客观形成某种融合。萨特在其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中描写其主人公、一位哲学教授马蒂厄时,其敏感的笔触已经有一种诗意的境界了:马蒂厄睁开眼睛,伫望长天,天空已路出冥冥珠色,没有一丝云,深邃无底,幽幻空渺,晨光正在缓慢地形成着,晨曦的光将洒落大地,并用一派金色去淹没人世……这种笔触的敏感性,用创造性的感觉去在原始的一般的事物中挖掘创造感觉的丰富形象不难让我们想到是象征主义诗人们给萨特带来了创造性表达的灵感源泉。

3、读者接受

象征主义的追求在于实现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象征主义者希望打破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发现事物中“隐秘的关联”。象征主义诗歌要选择趣味高雅,欣赏水准较高的读者作为对话人,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索,打破读者旧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有能与之对话的新读者。根据接受美学康斯坦茨学派代表尧斯的观点:作品应“同时包括文字结构本身以及读者或观众对它的接受和领会”;作品的内涵不是永恒的,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象征主义文学的价值体现读者对它的接受以及后世文学流派对它的吸收和继承。象征主义首次实现了文学笔触的转向,它起步于客观世界,但不仅限于再现事物本身或者直抒胸臆,象征主义以各种方式所描述的事件、情感等,一方面能引起读者共鸣,因为“客观物”或者“对应物”都是人能感知的事物,另一方面又具有抽象性,因为这些事物多半是抽象的,并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所以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在里面;象征主义的这些特点符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整体“内转”趋势,之后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象征、隐喻等手法,或者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夸张、讽刺或是荒诞不经,对于被社会异化的人来说,不失为心灵的涤荡和洗礼。笔者以为不仅是象征主义的特点使其能在20世纪长久不衰,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巨大影响,而且现代工业的兴起、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将西方抛进了深刻危机的大环境,再加上非理性哲学的全面兴起,都使得象征主义以及之后有着象征主义某些特征的文学流派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

4、结语

象征主义出现并发挥作用之时正是西方文化转型之时,外倾文化转变为内倾文化,群体文明转变为个人文明,乡村文明也在朝着城市文明发展,这样的文化转型期指明了现代派文学的发展方向。象征主义关注内心、崇尚非理性、认为“世界并不是二元的,而是一体的,整个世界是一座象征的森林”,这是象征主义能影响西方文学格局的原因,同样也是象征主义值得被关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岳添.法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