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5 14:49:01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1

前言

英语阅读是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并未提出系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仍以单词、语法为主体内容,导致学习进行阅读时,如管中窥豹般只能理解部分内容,难以把握文章整体。致使学生阅读成绩波动性大,阅读成绩不理想,提到英语阅读就“谈虎色变”。因此,研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1)教师对阅读重视程度不足。许多教师认为单词、句式、语法才是英语教学的主体内容,阅读是这三点内容的实际运用,只要学生多背单词、牢记语法,就能提高英语成绩。因此,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阅读教学时间少之又少,只将阅读作为专题讲解,缺少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活动,学生又缺少自主阅读的自觉。教师对英语阅读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英语阅读学习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受应试教育影响,用学生英语成绩代表教师的业务水平,导致很多英语教师工作压力大,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改进教学方法。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单词、句式、语法三方面,忽略了阅读方法的传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仍采用学生阅读、做题、讲解翻译的方法。学生长期处于简单枯燥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只能被迫进行阅读,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兴趣。

(3)阅读教学模式单一。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均使用了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新版教材,新版教材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具有较强的时代意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英语教师并未充分利用新版教材的优势,仍将文章进行分解,只对文章中的重点语法、句式进行讲解。忽视每篇文章的特性,无视文章的类型,均使用顺序阅读(自上而下的阅读),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单词的翻译、语法的提炼上,而忽略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忽略了文化背景、相P知识的运用,弱化了新版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不但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而且会养成逐字翻译的不良习惯。

2.学生学习出现问题。

(1)学生阅读能力差。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文章生词数量不多,句式简单,但是,学生却难以读懂。这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差的表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且缺少外国文化的介绍,从而导致学生只能理解单词,无法理解文章的情况出现。

(2)学生存在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例如逐字翻译、浏览阅读、摇头读、出声读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阻碍学生阅读,导致阅读速度慢、阅读质量低、做题失误率高等问题。

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优化阅读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重视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Friendship》时,可以让请学生进行朗读,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朗读较差的同学进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内容进行翻译,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英语阅读水平。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英语阅读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清阅读教学的实质,不可只针对文章进行针对性的翻译,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传授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例如,针对主题明确,脉络清晰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略读,读懂段落大意即可。对于表格、报刊的阅读,可采用扫读的方式进行,无需通读全文,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快速找到关键信息即可。对于表述含糊的文章,首先应读懂段落大意,理清上下文的线索,再联系上下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

三、结语

综上,高中英语阅读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和探索,立足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的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2

目前,英语教学成为我国教育课程中的一部分。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遇到许多不同的困难,所以,英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认识单词、背记单词、翻译课文、课后习题练习和核对习题答案几个步骤,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抱着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的态度,大大降低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不注重传授阅读技巧

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许多英语教师只倾向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教学效果,没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去猜测生词或者陌生词组的含义,教导学生略读或者跳读不重要的部分,仔细研读重点部分,从而把握文章的大意,使得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学习到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3.回避复杂的语法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英语教师可能会回避复杂的语法结构,没有及时、正确地讲解语法,引导学生利用语法结构理解长难语句、省略语句等句型,给学生以后的英语阅读造成负面的影响。这种回避复杂语法结构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给学生以后的英语阅读带来极大的困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有可能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学生的英语知识不丰富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对象。而初中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词汇量不足,阅读能力不强。同时,许多初中生缺乏良好的阅读方法,只靠反复阅读来了解文章,降低了阅读速度,再加上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逃避问题甚至对英语阅读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英语阅读水平较低。

二、解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1.实行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文章,而是在此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动,或者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阅读教学时,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小组代表来讲解和总结文章大意,通过各组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传授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式,促使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可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意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解有用或者重点部分,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正确地对待语法

对于阅读教学中的复杂语法结构,英语教师不应该刻意采取回避的方式,而是应该带领学生了解和掌握语法,为学生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地对待语法知识结构,采用合理的讲解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语法,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4.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受到限制跟学生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初中生应该认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根据教师教授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结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进行阅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养成虚心好学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3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虽然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等方面内容,但是由于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标内容的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当前教育制度、教学环境的制约,使得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问答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交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不同的传统与不同的文化,感受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感,让学生、教师与文章的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思想上的碰撞,是一种探索与感知的过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语言、组织段落造句、理解全文大意和写作手法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问答教学方法,过于教条式、刻板式,失去了问答的意义,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看似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的回答环节,学生们都在积极地迎合着教师的要求,都在积极地从课本中直接寻找相应的答案,但其实,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的思考过程,回答环节流于形式。

其次,学生们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虽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听起来好像具有创新意味,但是这种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缺乏对文章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回答,本身就已经偏离了新课标教育目标的初衷。

再次,整个问答教学过程,缺乏对文章真实的感悟,缺乏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与碰撞。

(二)过度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降低

初中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这虽然能够借助多媒体的形象化、生动化等特点,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把知识展示给学生,而且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还帮助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但是,不可否认,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过度滥用,造成了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能力的下降。学生过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学习,使其更注重了音效、动画效果等等,而不会去深刻地研读文本思想,不会去深刻地体验文本中的情感。

二、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

针对上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尝试找到改善上述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笔者认为,若要改善上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方式,改进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强调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终点。那么,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一定需要改善。而在关于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方面,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方式,我们应该让评价工作更多的发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用。如此一来,减轻了学生与教师的以应试为中心而学习的负担,从而可以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动力,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转变语文教学评价的重心。过去,由于学习成绩的分数、考评分数等纷纷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教师的考评等切身利益,以至于从教师到学生都只看重分数这一结果,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因此,我们应将评价工作的重心转移,弱化评价中对结果的重视度,尤其是对分数的重视度。只有这样,方能将教师与学生从唯分数论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从而真正融入到教学工作和学习中去。

(二)通过实践,切实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

如何真正做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而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中的“问答”模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在教学中不断探讨、不断改进,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找寻最完善的方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平等的态度。学生虽然还处于求知求学的阶段,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并不是任由教师摆布的木偶。因此,教师更应该扮演好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与文本沟通,让学生理解、思考文本中的内容,多方位、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信息,而自己则要当好“桥梁”。教师要做好引导者,而不是驾驭者,这便需要教师对学生和文本拥有一个平等的态度。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者,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真正起到了作用, 方能切实的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 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而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则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阅读教学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与归纳方法,不断寻找更多的好方法,真正做好引导工作,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需要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重视起来,在深入分析新课标的要求后,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完善,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4

2.“现代化”策略――以课件演示替代诵读领悟。其特点是:空――训练落空,虚以应付。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脱离文本自由谈,课堂上少了琅琅书声,少了静静聆听,少了款款书写,频频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迷失了方向。也许,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会给学生带来最快捷、最直接、最形象的视听感受,然而,在这样的快捷、直接与形象体验中,孩子最广阔无边的想象能力很有可能便被扼杀了,最直接有效的训练机会也必然被剥夺了。

3.“一锅端”策略――以无限延伸替代课堂教学。其特点是:杂――个^展示,大量旁观。语文课变味成信息课、政治课、科学课、音乐课。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学生大量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课前预习不能有效服务于课堂学习;过分关注文本中的思想教育,填鸭式的说教使课堂充满了政治氛围;过分关注科普作品中的科学因素,语文课成为科学常识、实验课;吹拉弹唱进驻课堂,优等生尽显其才,大部分学生充当旁观者。语文教学目标迷失,教学对象失落。

4.“宰割式”策略――以细碎分析替代整体感悟。其特点是:碎――肢解文本,缺失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凭兴趣选读某个段落,最后又不返回整体;有的课脱离了文章整体,让学生孤立地理解某一句话;有的教师让学生在预习后写下对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一句话,随意陛很大。加之大量使用课件,文本被闲置一旁,学生只关注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5.“钓鱼式”策略――以众口一词替代个性解读。其特点是:乖――“众手不举,众口齐开”。语文教师大都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不同认识引向同一种预设,阅读教学无异于“请君入瓮”的圈套、游戏。学生丧失了独立思想的自觉,原本灵动的思维逐渐呆滞,敏感的心灵逐渐木讷。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有问题提出时,学生在教师钓鱼式的暗示下,众口齐声接答下半句。一些疑难被学生顺从下的众口一词所藏匿。

6.“早评式”策略――以倾向性评价扼杀多元化答案。其特点是:冷――“一鸟入林,百鸟压声”。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激励性评价可以充分调动阅读主体的主动性,提高其参与文本解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些教师在个别学生发言正确后立即实施激励性评价,满以为会“应者云集”,引发更多学生的精彩解读,结果却事与愿违,陷入“一鸟入林,百鸟压声”的窘迫境地。显然,为时过早、操之过急的激励性评价也会挫伤学生群体的自尊心、积极性,使之产生相形见绌的失败感。

针对以上一些低效策略中产生的教学现象,我们围绕“阅读教学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与发展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展开研究,教师们将课堂视为实验基地,将教研组视为研究所,随时随地寻找对策。我们以“体验性精读指导”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提炼出一系列具可操作性的有效策略:

1.以读为本,指导学生体验。体验都离不开对课文的充分而有效的读,否则,学生的体验就有可能偏离文本,很难深入。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诵读,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智。诵读要力求深入文本内核,同文本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展开交流,争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通融一体,达到身临其境、神会其中的境界。

2.激发想象,引导学生体验。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言语对象经过再造想象,逐一转换为新的形象,让学生译解作者言语编码,人情入境,步步还原出作者所反映的各种事物的表象及作用和意图,心领神会。这一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也常常是感悟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的方法有两种:①转换。引导学生将文中描写的情景转换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以促进学生的体验。②补充。引导学生将课文中虽没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在头脑中浮现出来。

3.借助移情,诱导学生体验。移情,是指感情的一种移动。在阅读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到阅读对象上,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心灵,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带着感情去读课文,这样学生便能走进人物的心灵,感悟到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

4.唤起回忆,帮助学生体验。文中描写的情境有的是学生熟悉的、经历过的。在阅读时,教师可根据需要,唤起学生的回忆,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重新经历一番,以进一步产生同理心,学生能更顺利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也能更适切地体会到文本的主旨。

5.展开联想,激发学生体验。文中有的描写学生虽未亲身体验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相近、相似的方面却有过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也能帮助学生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5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模式等各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现阶段教育制度及教学环境的制约下,还有每位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教学活动的不同理解下,造成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大量问题,严重偏离了新课改的要求及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阅读教学主体角色错位

调查我国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发现阅读教学主体角色错位现象广泛存在,在一些经济与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当前,多数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阅读素材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吞咽”;教师设计好阅读线路与框架,学生只好循规蹈矩、“八股式”地吸纳;更有甚者,有些教师竟然将阅读教学简化为“老师读读、学生听听”,好一点的会“老师再讲讲、学生再听听”。如此,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主体角色完全错位的情况下,缺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过程,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勤于思辨,阅读教学就像一潭发霉、发臭了的死水,没有生气、让人窒息。在完全被动,甚至是“左耳进、右耳出”的情况下,原本可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理解与分析能力的阅读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质。

2.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培养

语文素质教育一个重要观点在于“大语文教学”,“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辅助导引,教与学相得益彰”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实施“大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以题代读,强调应试”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与否取决于该知识点是否被教材所选用、是否在教师所选用的章节内、是否是例行的考点。如此的阅读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效果寥寥。显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变革,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的策略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上存在的两大问题,在改进的对策上我们也应该从两大方面入手,有的放矢。

1.转变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角色,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员以及广大语文教学从业人员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于拓展广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次,在端正观念与认识的前提下,由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组织广大语文教学从业人员,展开广泛、深入的阅读教学教法方面的研讨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从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向新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发现先进、树立典型,必要时组织年轻有潜力的语文教师到语文教学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取经”。然后,以点带面,推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新局面的形成。

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

首先,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教学系统要素与环境特征,对教学方法做持续改进,在变化中求活力、求效果、求发展。对此,首先要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灵活设计,摈弃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法,抛弃“中心思想”加“段落大意”再加“字、词、句讲解”“三段论”式的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6

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学生缺乏阅读意识

虽然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九年级要面临中考,所以他们一般会把时间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因为这些科目对于提高学生成绩的效果更快,而如果学生想提高语文成绩,则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效果也不理想。学生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导致他们缺乏阅读语文资料的意识,甚至有些学生会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去学习数理化,这更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二)教学方式老套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过程非常枯燥,而且大部分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而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他们所选择的阅读教学内容都缺乏趣味性,学生兴趣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选择一种比较新颖、对学生比较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然而,语文教师都不会把阅读教学当成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把阅读教学当成了语文教学的“点缀”,所以他们并不奢求学生能通过这些阅读教学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就使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去改革教学方式,而是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材料的潜在信息

阅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知道如何去挖掘阅读内容的潜在价值,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但是,一些教师把阅读教学当成了一种形式化教学,就是单纯地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不是教授给他们如何从正确的角度、用正确的观念去理解这些阅读内容,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式的阅读,而不知道应该如何深入解剖其中的信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材料的潜在信息,也没有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阅读,使阅读教学工作的价值和作用被掩盖。

二、解决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阅读过程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7

课堂教学是课改实施的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保证课改的实施与推进。但是,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根本没有课改气息,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了解后,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层次,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大,教学空间封闭。学习语文不应只局限于小课堂内,封闭的教学空间只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阅读兴趣的淡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大部分课堂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两根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现有的资源没有利用,也没有资源生成意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无法整合,直接影响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个别学校,

3.时间分配不合理,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过去的教学方法。很多课堂一半以上时间让学生无目标的自己看书,然后通篇串讲,每篇课文一定要分段,归纳段意,这种课太浪费时间。另一种情况则是满堂灌,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一潭死水,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学生,或者说没有全体学生。

4.朗读教学质量低。一是朗读的量不到位,讲的太多,读的太少;二是朗读的质不到位,读前缺乏明确要求,读中没有具体指导,读后忽视必要评价,朗读水平较低。

目前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在这些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还存在众多的问题与争论,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挖掘问题存在的根源,力争通过我们的教学加以改革。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1.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教法,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比较混乱

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对语文课程的特点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了定论,使小学语文教学伴随着对人文性的张扬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特体验开始得到尊重,教师主宰课堂、机械封闭的教学方式逐渐消失。然而,在一些主导潮流对此大加赞赏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尤其是广大基层小学语文教师,过去大家习惯了的、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习惯了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频频受到挑战。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教师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在课程改革已定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重点,需要我们冷静地审视和反思,找出其存在的弊病,及时纠正,引以为戒,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能够在探索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向着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

2.教师没有掌握易操作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

好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能宏观地揭示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在实践上,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教学程序。好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好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落实新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统治中,阅读教学出现了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片面的文字训练课,以训练代替一切。另一种是,把阅读教学课上成分析课。教师繁琐的讲解,生硬地给学生灌输句意、段意和思想感情等,使本来富于诗意、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教者辛辛苦苦地讲解,听者却昏昏沉沉地欲睡。其结果往往是“低分低能。”

3.语文学习的社会要求,使得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始终处于次要的地位

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主要由社会对语文学习的要求所决定,诸如教书育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的语言文字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对社会的责任感放在首要的地位;其次才是对儿童的责任感。由于语文教师还要面临所教班级统考或升学的压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晋级、职称评定、升迁等,过于考虑儿童的要求、兴趣,有点不切实际。

三、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如何真正贯彻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改革对改变阅读教学现状至关重要,对此我认为应该找准切入点,根据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和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

2.利用提问,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8

(一) 教师忽视了阅读材料的欣赏功能

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在于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开展阅读教学时往往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翻译能力,在阅读材料中分析句子和语法,把完整的句子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这种阅读教学方法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的,使得学生养成了分析句子和语法的习惯,学生一看到阅读材料就想去分析,根本顾不得去欣赏文章内容了,这对阅读材料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 阅读材料涉及内容不够广泛

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来源于教材内容或者阅读练习题,无论是哪一种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是为了找寻问题的答案,忽略了阅读材料本身。很多教师没有考虑到扩大学生阅读材料的范围,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因材施教地安排阅读内容,学生对阅读材料又不会选择,使得学生阅读材料很少涉及时政或者优美散文、文学名著,学生阅读材料的单一直接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 学生的阅读方法有待改进

受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时往往着重分析句子成分,或者在阅读中复习单词、短语的用法,忽略了对材料的鉴赏。阅读是具有灵活性的学习行为,学生往往采用统一的阅读方法,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制定阅读目标,看别人怎么样自己就怎么样,不但使阅读教学的质量下降,还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同一个英语单词往往有很多个意思,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词,往往只会在大脑中搜罗这个单词的常用意思,而不懂得把单词放到文中去体会其意思,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阅读量达不到标准

新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要在100字以上,八年级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要在400字以上,而实际上中学生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与阅读课程少、阅读时间不够有直接关系。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学生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做练习中去了,阅读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实际动手能力比阅读能力更能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上安排学生阅读的时间受到限制,学生在课下也不主动阅读。

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策

(一) 扩大阅读材料的涉及面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基础、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特点等,因材施教地提供各种阅读教材。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教材的阅读内容,并且在课下阅读一些有关广告、生活、歌词、新闻的简报,既相对简单也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名著,先从句子相对较短的诗词开始,逐渐提高对英语阅读材料的鉴赏能力。扩大阅读材料的涉及面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多接触国外的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 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阅读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学生要养成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吸取营养,不能仅仅把阅读停留在表面,在阅读的时候多多思考,让学生学会把陌生的词语放到文章中,结合文章的背景来体会词语的内涵,并且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要学会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来选择阅读方法,比如故事性的材料就适合速读,抓住文章的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学生了解材料的大体内容即可;抒情性的材料就适合精读,学生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内涵,学习陌生字词和短语的用法,或者在阅读中完成理解或填空的任务。灵活多变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完成阅读任务,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9

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体验乐趣;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在语言学习中阅读是运用英语的一个基本技能,较强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掌控,阅读能力与其他技能相互作用,能带动其他几项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也为更高的语言成就铺平道路。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但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却不尽人意,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阅读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教师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是重要的因素。教学过程应是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的能动过程,教师在根据教材设计教学法的同时,应该多考虑让学生如何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而不是只为确保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在唱主角,过多地重视语法、讲解单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分析句子结构。没能充分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忽视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生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助长了学生的学习惰性,产生了依赖心理,逐渐缺乏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语音语法知识,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提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个班都有一些爱学英语的学生,他们课上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他们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有问题时就会主动向他人或老师询问。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了生活中;在生活中遇到不会的表达就会主动查询学习。(2)学生现状使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收效甚微。一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独立院校的学生中有部分还没有摆脱高中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仍然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不能尽快地适应及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综合教学模式”。综合教学模式试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既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知识水平,又培养一定的语言使用能力,能够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顾此失彼。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期待阅读课要么像精读课那样讲解课文和语言点,要么直接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与讲解,帮助他们迅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回读、声读、译读、指读,遇到新词马上查字典,反复阅读等。这些习惯总会不同程度上影响阅读的速度,影响学生理解文章整篇的含义,很难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十分不利。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较好地反映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是具备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外,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和阅读策略,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采取一种阅读模式,只读字面意思并对文章细嚼慢咽,字斟句酌,不去理解全文的思想。然而阅读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能卓有成效地调控自己的阅读策略。(3)阅读时间不够充裕,阅读量不足。语言是一门实践课,让学生在其语言能力范围内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和重要途径。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师虽然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或布置课外阅读任务,但收效不是很大。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但由于专业学习任务繁重或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较少。学生课外阅读普遍缺乏计划性和长期性,跟着兴趣走,并且注重实用性阅读的倾向,如应试类书籍越来越受到青睐。这样使得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还需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一步提高。(4)教学资源不足。目前许多院校现有的语音室服务于英语专业学生尚且不足,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依靠黑板的教学方法,没能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讲解课文与语法,限制了阅读信息量的扩充,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改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与途径

(1)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英语阅读教学,不是单纯地讲解单词、语法的一项机械式的训练活动,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文章结构不了解,对文体知识一无所知,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到一起。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使学生不但能理解语言形式,而且十分重视语言功能。让他们能从宏观角度分析文章的体裁或结构,培养学生对语篇分析总结和逻辑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好课内外各种阅读活动和指导学生英语阅读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2)合理选材,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加强阅读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带动语言水平的提升。教师要从观念上引导学生,强调广泛阅读的重要性,逐渐使他们重视课外阅读,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英语学习只局限于做练习和精读课文的观念,让他们逐渐树立课堂学习与课下阅读相结合的意识。另外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好阅读材料是关键。当阅读材料符合他们的要求时,阅读会给他们带来满足感,阅读的兴趣就浓厚;反之心生厌倦,甚至产生反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使所选择材料体裁题材丰富且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尽量向学生推荐读物的难度和他们的能力相适应,也可充分利用网络阅读材料,推荐优秀的国内外英语新闻网站,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最新的词汇,最直接的感受国外文化。(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熟练的阅读者不仅阅读速度快,而且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阅读的流畅程度与理解的准确性是阅读能力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标志,没有一定的速度,理懈得再深,所获得的信息量太少,不具有实际意义;反之,速度再快不理解甚至误解原意,也达不到阅读的目的。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法及汉语的干扰,学生在阅读英语时往往习惯于读单词,而不是读意思。一遇生词就查字典,碰到难理解的句子便停下来进行语法分析,尽管花了大量时间,对文章的内容依然不得要领,这种阅读方法不可取。阅读句子首先要把握关键词,要分清主次。因此对句子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内容的完整理解,而不应局限于逐个单词孤立意思的理解。阅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培养正确习惯。在教学上,教师可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如课堂上不许学生使用词典,采用定时阅读等等,通过大量地实践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具有的趣味性、直观性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多媒体能够为阅读教学创设逼真的视听效果,刺激利用形象的画面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到阅读中来,改变了传统阅读课的单调乏味,也有助于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方面的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阅读难度,最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 考 文 献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10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086―01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后,语文成绩就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受挫,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降低,其直接原因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必要的衔接工作,而是直接进入中学课程的学习状态,使得这些学生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或方法。那么,如何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已成为语文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学阅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评价方式大不一样。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要求不高,只要学生答对阅读题即可,但是初中语文教学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中学生要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还要求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特点有所掌握。一般来说,初一的语文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初三毕业班轮换下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初三学生的层面,还没有完全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就对初一学生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训练,使得大部分学生对阅读不知所以然,摸不着头脑,从而使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逐渐降低,阅读兴趣、热情逐渐消失,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质量、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做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找准教学的方向。

2.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存在差别。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简单,知识点相对比较少;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只需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时以词句段为重点,只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往往会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刚进入初中,学生面对复杂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时,会出现适应慢,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怎样跟上教师教学的脚步等情况,从而表现得很茫然,以致于阅读能力下降,阅读效率难以提高。

二、中小学阅读教学衔接的有效对策

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例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与家长的重视。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并且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再向学生细致地讲述分析出来的结果,生怕遗漏要点。但是教师这样的授课方式会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不能够积极地动脑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相对固定、僵化,并且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体现不出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甚至“教师代替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对文章进行自主理解与分析,使学生难以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对表达的哲思进行内化[1]。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较少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少之又少,教师通常专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并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进度,导致教师不能给学生预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于目前的教学活动中。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很难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这就会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不到积极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乃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时候入手,采用一些趣味性强的课外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开阔视野,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二)教师转变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教师需要明白自己的职责不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对学生起到示范与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进行主动地阅读理解,从而更加快速地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教师得以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拥有良好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够使沉闷的课堂氛围变得积极活跃,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3]。

(四)进行拓展阅读教学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都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阅读理解,很少将语文阅读延伸、拓展到课外,这样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从而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且对课外读物进行阅读理解还能够有效地反应出学生真实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现阶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