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审计理论方法

审计理论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5 14:49:02

审计理论方法

审计理论方法例1

巴甫洛夫所说,“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因此,审计的理论要得到一定的提高必须要从方法上进行创新。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审计的相对落后给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去思考审计的方法创新,一般来说,可以从规范法和实证法两个方向进行研究。

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的规范法

审计作为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财会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仍然是建立在莫茨(R.K.Mauts)和夏拉夫(H.A.Sharaf)合着的《审计理论结构(ThephilosophyofAuditing)》的基础之上的,审计理论的方法研究从这里可以主要归纳为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哲学研究法以及档案管理法四种主要的分析方法。

第一,审计理论研究的比较法

审计理论的比较法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创新方法,是根据娄尔行教授在国内进行比较会计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具体说来,是通过不同的主体在审计理论以及实践当面进行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分析,根据其发展规律,从中找出共性和特性。以南开大学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合着的《国际比较审计》为代表,可以看出审计过程中以空间比较为主,加上时间比较的方法,利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计理论和制度的建立。同时,也根据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审计理论和制度进行了综合比较,从而制定除了比较科学规范的审计制度。

第二,审计理论研究的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方法与比较法在本质上来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历史研究方法是比较法的一个纵向比较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是由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提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只有以审计史学研究为基础,也只有对每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历史渊源上加以追索,方可揭示理论内涵中的本质问题,把握这一理论的历史成因及历史进展,以及正确评价某一理论问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便是任何一个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历史研究作为起点的基本原因。”审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历史的延续过程,所以需要仔细研究历史的继承性问题,从继承性的特点分析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审计理论研究的哲学分析法

哲学分析法的审计理论归根到底就是要分析审计理论的目的和本质,并寻求一定的哲学指导。从哲学的高度来分析审计理论是是从《审计理论结构》一文开始的,作者运用哲学概念和哲学方法对各审计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首先是用概括性的眼光全面思考审计问题;其次运用综合分析的方式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来考虑审计问题;最后用想象的观点,即用超越时空的观点进行审计前景和目标的预测。特别在对审计理论的展望过程中,需要摒弃个人主管因素的影响,多方位的进行理论指导。而洞察审计知识领域时应该避免因个人偏见而引起的不科学的预测,发挥想象则需要对审计问题持超然严肃的态度,认真分析并预见其对未来的影响。

第四,审计理论研究的档案分析方法

审计的档案分析法是一个比较创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的审计论着和审计职业组织公告等文献档案进行综述,然后系统的进行审计理论方法研究。对于基本普遍的审计问题,档案分析法具有纲领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但是对于不能从现象看到本质的审计问题则需要通过复杂,多角度的进行档案资料分析。王光远编撰了《管理审计理论》值得我们借鉴,“他通过档案查阅了有代表性的会计审计学者及相关职业组织为管理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种种认识,不仅系统研究了美、英、日等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和调查报告,美、英、日、澳等国政府审计署的准则和其他公告,美、英管理协会的公告和调查报告,管理咨询服务公告,纳税实务责任公告,会计与复核服务公告,鉴证准则公告,还系统研究了马丁德尔的《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伦纳德的《管理审计》、利奥·赫伯特的《管理业绩审计》、格林的《公营部门货币价值审计》、理查德·布朗的《政府业绩审计》,以及《会计评伦》、《会计杂志》。”

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的实证法

实证法与规范法对于审计理论来说可以说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规范法通过历史、哲学以及档案的管理方式对审计理论进行了理论的提升,规范其方式方法;而实证法则是通过具体的细节的方法进行审计问题解决。

审计的实证法主要是通过非理论性非概念性的方式,强调客观的证据,主要是要研究怎么做的方法。通过调查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根据获得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计量分析,并概括出分析结果,然后以逻辑学的观点或者数学观点进行结论研究,建立一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审计监察。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审计的问卷调查法

首先分析一定的审计环境,围绕审计理论进行特定的命题,设置科学、合理的问卷调查,根据有效的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审计的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普遍常用的分析方法,利用科学合理的问卷进行实地调查,采用比较和分析的方式进行问卷统计。虽然对问卷设计本身而言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问卷便于调查者了解最准确的问题,能够全面精准的概括所需要了解的审计问题。其次,在调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和可回收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7年就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行业发展、事务所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审计等四个方面,对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实证型的方法对审计问题进行分析,对审计理论的学术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审计的实验研究法

包括实验室研究和实地研究等两种方式进行审计实验研究法注重审计过程的实践性。实验室研究法主要是在封闭的实验室进行,而实地研究则是在真实的现实社会中进行方法探究。但是两者都有控制和处理两个部分组成,实验研究法的审计问题 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结果不可以像一般的实验研究得到有效的验证和复合,审计研究是一个非自然科学的研究命题,控制过程要排除干扰因素的苦难比较大,因而在实际过程中,审计的实验研究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小,但是“SCidler在1974年通过实验调查投资者对包含不同信息的审计报告的看法,在“审计报告的符号与交流(Seidlerd在1974年通过实验调查投资者对包含不同信息的审计报告的看法,在“审计报告的符号与交流”(Symbolismandcommunicationintheauditor““‘sreport)”一文中提出了着名的“符号论”,所用的研究方法即是实验研究方法。”

审计理论的专家访谈法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家访谈成为一种普遍的理论传播方式。针对当前审计问题的特定命题,对具有一定资历和代表性的专家进行必要的访问,分析访谈内容,得出有权威性和针对性的结论。但是,由于不同的专家旺旺具有不同的意见,因此在专家意见不同意的时候需要客观的进行分析,马秀如博士编着的《公开发行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之研究》,就是对利用专家访谈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典型代表,作者提出需要以座谈会、一对一面谈等形式,并通过权威人士进行理论研究,提出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第四,审计理论的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方法是最具典型性的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因为每一个审计案例的背后,总是潜藏着一定深层次的理论,透过问题反应本质。审计理论的案例研究法通过观察客观世界所发生的典型审计案例,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并分析主要原因,并思考其判决结果,为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实证性的事实支持。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个人认为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的研究主要可以从规范法和实证法两个方面进行。规范法主要是从历史、哲学、比较和档案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实证法则更加侧重月从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只有把这两个方法都运用得当了,审计的效果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审计理论方法例2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开展审计项目审理的有效程序和方法

(一)项目审理程序

目前通用的审计项目审理采用三级审理工作程序,即:审计组长审理、内审部门的专职审理人员审理、审计审理委员会审理。实际审理过程中,可以将二级审理的审理关口前移,在不影响审计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二级审理贯穿到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去,实现一级审理和二级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二级审理由事后审理到事中审理的转变,从而将审理、指导、监督与审计项目的审计查证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项目审理方法

在进行审计项目审理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审理工作方法,可以针对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及审理内容的不同侧重要求,采用报送审理、实地审理、专门业务会议审理等方式进行。

1.报送审理

报送审理是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将审计项目审计资料上报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进行审理。审理人员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疑问,可以直接向审计组相关人员询问,也可以向被审单位调查、了解、核实。

2.现场审理

现场审理是在审前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对审计项目进行审理。对审计项目的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等应多采用现场审理方法,审计组长主要以现场审理的方式履行审理职责,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可采取抽查的方式对审计组的现场审计工作进行审理。对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等影响较大的重要审计项目,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应当采用现场审理和送达审理相结合的方式,前移审理关口。

3.专门业务会议审理

业务会议审理是以召开业务会议的形式对审计项目进行审理。审计项目审理会议由审计部门领导主持,审理人员、审计组全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审计项目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对审计项目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剖析、检查。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可多采用业务会议审理,以达到较好的审理效果。

二、审计项目审理的关键环节

(一)审计实施方案审理

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编制的审计工作方案是否有助于实现审计目标,是否结合了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确定的审计内容是否全面、重点是否突出,是否考虑了审计项目类别的特点,以及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审查方案编制的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在审前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的主要环节;是否对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是否将草拟的审计工作方案提交审计组讨论,重要项目的审计工作方案是否经业务办公会讨论;审计工作方案是否经过主管领导审批。

(二)审计工作底稿审理

审计工作底稿是记录审计实施过程及审计查出问题、得出审计结论并最终形成审计报告的依据,审计工作底稿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审计报告的质量。进行审计工作底稿审理是确保审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审计工作底稿审理要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整理和复核进行检查,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重点检查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是否全部实施审计,有无漏审事项;工作底稿格式是否规范,确认的事实是否清楚、客观,条理是否清晰,定性是否准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适用,每一事项是否有相应的审计证据;工作底稿是否经过复核并签署复核意见,复核后需要修改的底稿初稿是否作为附件保存;是否对审计工作底稿统一编号;是否经被审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并加盖公章。

(三)审计报告审理

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对审计报告的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审计报告的结构、格式是否合理规范,要素是否齐全;

2.审计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已实现;

3.审计报告是否做到内容完整,事实描述清晰;是否做到文字简练、表述准确、措辞恰当;

4.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是否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日记相一致,重点是否突出,是否存在重大问题遗漏的现象;

5.审计报告对揭示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恰当,审计问题的定性是否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和事实依据;

6.审计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7.审计处理意见是否合理、合规;审计建议是否可行,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审理和审定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

审计组根据审定签发的审计报告,在限期内(一般3个工作日)草拟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经审计组长及时审理后,上报审计部门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进行审理。审计部门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在限期内(一般在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对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报经审计部门负责人或审计部门所在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审定后签发。

(五)审理督导审计整改

审计部门下达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后要督促被审单位落实整改,被审单位在限期内(一般在下达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后60个工作日内)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上报审计部门,经审计组长、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逐级审理,彻底落实查出问题的整改后,报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审计部门将被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上报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审阅后,作出是否进行后续审计的决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理工作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并且存在客观的审理风险,要做好审计项目的审理,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要保持严、准、细、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审理工作的技术和方法,切实提高审理工作水平,严格把好审理关,切实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审计理论方法例3

在按照惯例将研究方法分为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和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两大类别的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规范法、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形式,并系统阐述其关系定位问题。

一、 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与论述会计理论的丰富资料相比,在审计文献中,很难找到论述审计理论的文章或专著①。莫茨(R.K.Mauts)和夏拉夫(H.A.Sharaf)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1961年)开拓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并为规范式审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审计理论研究中所用的规范法,既有莫茨和夏拉夫的哲学方法,后来还出现了其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档案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一)哲学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将开始对自己的目的和本质等理论问题提出疑问,并开始寻求哲学的指导。不容否认,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科学地探索审计理论的,是里程碑式著作《审计理论结构》。

在审计理论的研究途径上,该论著的作者运用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各种审计理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一是理解(comprehension),即以概括性的眼光对审计理论作全面的思考:二是展望 (Perspective),即从综合的、相互联系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审计问题;三是洞察(1nsight),即超越偶然认可时惯例或信念去深刻认识推论的前提;四是想象 (Vision),即超越时空,预测审计理论的前景和目标⑧o具体说来,理解这一研究途径是要在审计这门学科中寻求那些较有普遍性的概念,诸如证据、应有的关注、披露和独立性等,对这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概念进行研究;展望时需要据弃那些特殊的理由、超越个人成见和既得利益,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根据其综合的重要性和各个方面来考虑,而不应仅从一个或几个有限的角度去考虑;要有所洞察需要在审计知识领域里避免偏见和提出不科学的推论,有必要揭示并接受审计基本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发挥想象时则需要真正摆脱日常问题的困扰并长期致力于发展审计知识领域,对本学科持超然而严肃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所在并预见其对未来的影响。

在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上,作者认为,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分析方法和估价方法对发展审计理论较为有益。在审计中,存在着客观事实和主观估价这两个研究课题。对此,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③。由于审计判断取决于通过收集或确定证据获得的信赖程度,因而有必要像哲学研究那样,对知识和证明理论进行研究,使用分析法。但另一方面,审计职能是在重视道德行为的“荣誉制度”下实现的,审计人员的价值标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每次审计检查9若无行为规划和衡量标准可供借鉴,要保证令人满意的业绩,就必然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这就需要使用估价法。总之,审计的基本性质使自己的某些方面适合于使用分析法,而在其他一些方面适合于使用估价法。

从哲学高度进行的审计理论研究,除了《审计理论结构》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会计学会(AAA)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1972)和尚德尔(C.W.Schandel)编著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Theory of auditing: evaluation,investigation,and judgement)》(1978)。作为理论上对莫茨和夏拉夫的响应,《基本审计概念说明》倡导审计理论要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类型,具有全面性和抽象性;而在接受莫茨和夏拉夫的挑战之后,《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则力求:“直到审计中所有有用的概念都得到阐述,并能够经受哲学性检查”。

(二)历史研究方法

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指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只有以审计史学研究为基础,也只有对每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历史渊源上加以追索,方可揭示理论内涵中的本质问题,把握这一理论的历史成因及历史进展,以及正确评价某一理论问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便是任何一个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历史研究作为起点的基本原因。审计表现为一个历史的延续发展过程,为发挥审计在现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既必须研究历史的继承性问题,又同时有必要研究历史的延续性问题,以最终达到科学测试未来审计世界大趋势的目的。《世界审计史》(文硕,1996)即是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典范。作为第一部世界审计通史,该书分国家审计的发展、民间审计的发展、会计帝国大战、内部审计的发展以及专题审计史共五个部分,展示了审计演进的轨迹。作者从历史规律的视角,以追根溯源的科学态度,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三)档案研究方法

审计不但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而且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作为一种最具纲领性和普遍性的总方式,当然只能见之于最基本、最普遍的审计现象。而不同人士、不同职业组织往往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认识这些最基本1最普遍的问题,难以直接窥见审计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对纷繁复杂、观点角度各异的档案资料加以研究分析。这种通过对相关的重要审计论著和审计职业组织公告等文献档案进行综述,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的方法,可称为档案研究方法。王光远编著的《管理审计理论》(1996)即是一例。为“了研究基本的管理审计问题,他通过档案查阅了有代表性的会计审计学者及相关职业组织为管理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种种认识,不仅系统研究了美、英、日等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和调查报告,美、英、日、澳等国政府审计署的准则和其他公告,美、英管理协会的公告和调查报告,管理咨询服务公告,纳税实务责任公告,会计与复核服务公告,鉴证准则公告,还系统研究了马丁德尔的《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伦纳德的《管理审计》、利奥·赫伯特的《管理业绩审计》、格林的《公营部门货币价值审计》、理查德·布朗的《政府业绩审计》,以及《会计评伦》、《会计杂志》。、《会计、审计与受托责任学刊》、《财务受托责任与管理学刊》、《管理审计学刊》、《注册会计师杂志》等刊物上的相关论文。然后,在大量掌握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编著了《管理审计理论》。该论著使我们很清晰地看清了档案研究的基本步骤,进一步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四)比较研究方法

自从娄尔行教授开创了国内比较会计研究的先河以来,比较研究方法不仅在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中推广开来,而且,在审计理论研究中也开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比较审计理论研究采取的做法是,概括不同主体在审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从中发现国际惯例,以期改进审计实务和提高审计理论水平。南开大学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合著的《国际比较审计》(2000)是比较审计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作者采用以空间比较为主,与时间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视角透视了审计理论和审计制度。他们主要比较了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现行审计制度、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之间的异同,同时也对审计制度发展变化的历史做了必要的考察和说明,为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审计制度和审计准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

审计理论方法例4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对经济责任审计在项目组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教育部据此制定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教财[2011]2号),两者都提到效益的重要性。新形势下,怎样将效益审计理念融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就非常值得研究。

一、引入效益审计理念的意义

目前,效益审计的核心理念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性、权益性或公平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接受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或者组织部门的委托对高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该单位的财务收支、内部控制、教学科研和遵守财经法纪及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对其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引入效益审计理念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规范被审计人的行政行为,助其切实履行职权;有助于提高内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有助于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有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二、引入效益审计理念的方法探讨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包括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内容的选择、审计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审计的具体实施四个方面,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简单探讨一下效益审计理念的引进。

(一)审计目标的确定中保持总体目标不变,在具体目标上突出效益性

具体体现在:要求被审计人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和透明性;任职期间行使权力、经济决策与开展经济活动时遵循特定标准、原则、法律法规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如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挤占或挪用资金等);任职期间履职时的节约程度、效率与效果(如资源配置的经济性、经济活动管理的效率性、投资项目的效果性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上突出体现效益审计理念的重要事项

这些具体事项包括:重大决策、财务收支、学科建设、内部控制、预决算、专项资金、设备购置、固定(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含创收)、工程项目、大学生权益等。这些事项审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其所在单位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并确定权重,对确实难以量化可用定性指标衡量。评价标准的选择应尽量采用具有可靠性、客观性、相关性、代表性、明确性、可比性、可获得性等特征的标准。可参考国际标准、国内法律法规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及所在单位制定的预算、计划、目标、规章制度、历史水平、合同等。

(三)引入效益审计方法理念,完善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效益审计方法理念是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学科思维方法,采用观察法、查询法、函证法等审计调查方法,综合运用ABC分析法、DEA法、SWOT矩阵分析法等审计分析方法及核对法、审阅法、盘点法等审计检查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具体应用为:掌握事物矛盾规律,在审计中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既做到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的确定与被审计人履行职责相关的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又辨清前任与现任领导的经济责任界限,并预测现任领导经济活动的潜在影响以促进预期效益和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面临复杂经济事项时,审计人员应保持清醒,防止主观臆断,排除干扰,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本来真相。

(四)实施过程中落实效益审计理念

1.审计立项与准备阶段

依据审计目的与审计内容做好审计立项和审计准备,确定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需审计的重点事项,安排好审计实施方案,并设计好审计方法体系,选择适当的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

2.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实施方案、已设计好的审计方法体系以及确定好的审计标准和指标体系,充分收集好审计证据,并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并就有关问题与被审计人员及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充分地交换意见,整理、归纳、汇总好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应该真实、完整地反映实施审计的全过程(含效益分析评价过程)、查出的问题、结论和审计建议;

3.审计报告与后续跟踪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加强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以及审计成果的运用。要客观评价被审计人员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充分披露各种违法违规、损失浪费等问题;要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完善管理和提高效益;要跟踪整改,强化审计建议的执行,使审计成果能够得到充分运用以达到价值最大化。

效益审计理念的引入是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不仅更加突显了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内部审计原本应具备的价值增值功能,它的引入有助于推动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跨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蔡春,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2):9-12.

审计理论方法例5

“治理”作为一个术语、词汇自古有之,但作为一个概念、理念却是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此后“治理”被广泛应用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是“治理”理论在我国政治实践中全面应用的重要标志,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兴国的重大使命。国家治理主要指的是国家在基本权力安排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国家权力运行得合法、顺畅、高效与得到社会认同的问题。(任剑涛,2013)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强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方法研究,对推动国家审计实践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

良好的国家治理主要体现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各归其位、良性互动,共同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政府在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上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市场价格机制和社会自治机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权力相互制约、运行顺畅,在法治、民主、责任、效率、公正、廉洁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充分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内生的一个“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上,国家审计要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着力点,依法履行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法治、责任、效能、廉洁政府建设,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科学化合理化。

2.以监督制约公共权力为核心

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结构,国家权力结构合理、运行顺畅,国家治理就能有效实施,否则国家治理成效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国家权力结构体现为政府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共同纳入一个法治机制上运行,各自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监督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权力,它直接影响执行权的行使效果,甚至影响决策权的有效性,因此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是实现良好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监督机制,是国家专门用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重要工具,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从政治学观点看,审计监督实质上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重点是公共资金、公共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权。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上,国家审计要以监督制约公共权力为核心,沿着财政财务收支这一主线,抓住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等关键环节,依法开展审计监督,积极推动国家政策措施有效落实,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国家权力有效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3.以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重点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经济社会“肌体”的健康,而“免疫力”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免疫系统”论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国家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就直接体现为“免疫力”。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上,国家审计要以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重点,及时揭示和反映问题,坚决抵御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完善体制制度机制,切实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审计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是审计基本职能的全面履行。为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审计机关必须认真履行审计职能,切实加强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一方面,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审计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和政策措施执行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纠偏”,切实规范财政财务收支管理,规范公共财政、公共资金支配和使用权的运行,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以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为衡量标准,加强审计鉴证和评价,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及政府管理绩效,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管理绩效,使国家财政收入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以生产高质量审计产品为关键

国家审计职能发挥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审计产品生产上,审计产品主要包括审计报告、审计信息、案件线索等,审计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审计职能履行以及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程度,影响国家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审计机关要不断加强审计产品生产,推动审计成果开发和利用,积极为社会大众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等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产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4.1向社会提供高质量审计产品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之一,具有参与国家治理的动机。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前提条件是对国家的治理意图和政策措施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审计结果是政府信息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机关的重要产品,体现审计机关的工作成果。审计机关通过受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以及主动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等方式,将审计结果公诸于众,使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充分了解审计工作的成绩,了解审计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到审计整改监督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监督的整体合力,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及时解决,有效防止出现“屡审屡犯”现象。

4.2向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审计产品

完善的体制制度机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国家法律法规及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体制制度基础,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种体制、制度性缺陷和机制性扭曲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审计机关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具备直接接触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有利条件,拥有大量熟悉各行业审计的专业人才,能够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财经领域存在的各种管理不规范甚至违法违规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入剖析,努力从体制制度机制上查找原因,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有较高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完善国家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3向纪检监察等部门提供高质量审计产品

政府廉洁的程度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审计机关成立以来,每年向纪检监察等部门移送了大量重大案件线索,揭露和纠正了一些行业的不正之风,在推进腐败治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一项全国性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1.19%民众对“反腐倡廉已成为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成果”表示非常同意,44.16%表示比较同意。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上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联合国腐败治理公约》将国家审计列为腐败治理的“四大支柱”之一。我国也明确将审计监督作为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审计法第一条明确提出了“促进廉政建设”的立法目的,总理要求国家审计成为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将审计监督列为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并列的监督之一。这些都充分表明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家审计机关仍然存在独立性不强、问责力度不够、审计监督威慑力不够等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在反腐败上的职能作用受到一定的制约。为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反腐败上的重要作用,审计机关一方面要积极揭示和反映国家体制制度机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反腐败的体制制度机制建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审计监督权,依托计算机审计技术,加强对政府各部门海量数据的分析,积极寻找财经领域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检察等有关部门查处,使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得到及时查处,使国家审计在反腐败上的“利剑”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3.

审计理论方法例6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质量管理 方法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确保内部审计发挥其职能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决策与管理水平、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人员的素质等实施监督与控制,以确保审计人员按既定的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实现项目审计目标,本文从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角度,对企业内部审计相关因素与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

一、影响我国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

法律法规不甚健全是导致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内部审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 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健全完善不但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得以规范,且可使内部审计人员避险有据、保护自己。

(二)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不到位

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是发挥内审职能、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保证内部审计质量, 内审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但是, 目前部分内审机构的审计计划缺少立项依据, 带有一定随意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 存在审计方案缺少复核、授权, 现场查证过程缺少督导, 工作底稿描述不完整、不清楚, 查证不深入、不彻底, 报告定性不准确、客观, 审计建议不具操作性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审计项目质量。

(三)审计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影响了审计质量

随着组织经营范围不断拓展, 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内审工作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是审计工作重心由合规性审计为主逐步向监督、评价、建设并重职能转变;二是实施全面审计控制,审计防线由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此外,信息化在组织内部经营管理中得到大量运用,使得传统的手工查账式审计方法、技术已不能适用组织的业务变化,不适当的审计技术方法势必影响审计质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及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业务素质,也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个别审计人员甚至审计组主审的综合素质、经验、知识结构往往与项目的审计目标不相匹配,导致审计项目质量不高;另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对于发现的问题和疑点没有采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合理的方法进行职业判断,没有完全遵守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因而导致了审计风险的产生,影响了审计质量。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提高审计质量管理的关键,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质量控制准则,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内部审计人员认真执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规范、准则,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做到依法审计、依章审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审计风险,而且有利于内部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审计项目质量管理

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应当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审计项目立项要有合理的依据,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风险性、紧迫性、效益型以及审计人员的数量、知识结构、主业技术能力等,同时项目的确立必须通过批准程序;编制详细、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审计方案;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与被审单位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以确立审计重点、获得被审单位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审计过程中应当取得全面、充分、完整、有力的审计证据;最后审计报告中对问题的阐述要事实清楚,证据要全面、有力, 审计报告中所引用的法律法规依据要相关可靠。

(三)改进内部审计方法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是事后审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应更新审计思维,将内部审计工作重心从以往的财务审计转向风险审计、经营审计上来,更加重视对经济和管理的过程审计工作,让审计参与企业的经营,使内部审计更多地关注风险和事前控制,使管理层决策更科学合理。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规范信息化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加大对内审部门硬软件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高性能、适应性强的审计软件,合理配置网络系统资源,并及时调整或更新审计软件功能,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以便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审计质量。

(四)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风险意识

要确保审计的高质量、低风险,人的因素是根本。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一要能自觉地遵守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二要有良好的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要采用多种方式调整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实现复合型结构,以适应审计工作的新发展。四是审计人员要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 内部审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并通过分析判断, 准确识别审计风险, 制订防范风险的措施。

(五)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机制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既要对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或工作进行自我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也要接受来自其他各个方面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以便更全面、更彻底的发现和纠正内部审计中的各种问题。

总之,企业只有从以上各面去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才能有效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实现内部审计目标, 提升内部审计价值, 促进企业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内部。

参考文献:

审计理论方法例7

1.1司法会计

司法会计,英文名为Judicial accounting,是指在一种特殊的法律诉讼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司法机关对相关财务会计业务的案件进行调查和审理,对案件中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核查、鉴定。司法会计的目的在于收集和提取相关诉讼证据,对相关财务会计问题进行彻查。司法会计活动是法律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附于财务会计案件而存在。财务会计活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司法会计检查、司法会计检验、司法会计鉴定以及司法会计审查。

1.2舞弊审计

舞弊审计是一种预防舞弊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通过相关会计信息,对舞弊现象进行反复核查,揭露那些有意识地破坏记录的行为,及时制止舞弊行为的发生。舞弊审计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审计、舞弊关注审计以及舞弊专门审计三种不同的审计方式。舞弊审计是一套系统的审计方案,它包含了证据收集、声明取证、书写报告以及防止舞弊这几个关键步骤,这一套方案还涵盖了会计、审计、舞弊调查技术以及犯罪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2.司法会计理论与舞弊审计理论的分野

司法会计理论与舞弊审计理论的分野主要体现在基本概念、检查理论以及鉴定理论三个方面,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三个方面的分野进行深入分析。

2.1司法会计基本理论与舞弊审计理论的分野

司法会计基本理论与舞弊审计理论的分野主要体现在基本概念、学科定位、事实划分、财务会计资料证据以及假定和风险理论等多个方面。这一些分野使得“二元”司法会计理论能够完全独立于舞弊审计理论而存在。

2.2司法会计检查理论与舞弊审计理论的分野

司法会计检查理论与舞弊审计理论的分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类方式、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基本操作理论。在分类方式上,“二元”司法会计理论采取的是公开的的分类方式,而舞弊审计却可以采取非公开的方式;在基本方法的选择上,“二元”司法会计理论采取了选择会计检查方法,而舞弊审计则采用了全部会计检查方法;在基本程序上,“二元”司法会计理论的检查程序包括准备、实施和结尾三个阶段,而舞弊审计只需要研究专家意见对审计结论的作用即可;在具体操作上,“二元”司法会计理论以司法会计检查的任务和证据规格为依据,明确了司法会计的研究路线,而舞弊审计在具体的操作中却是以审计手段和审计资料为标准进行审计工作。

2.3司法会计鉴定理论与舞弊审计理论的分野

审计理论方法例8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107-04

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包括实务研究和理论研究两个部分,但在审计这一领域重实务、轻理论的实用主义倾向由来已久。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缩小这种差距,不仅要大胆借鉴西方审计理论研究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而且要从我国审计的实际出发,找到一个审计理论研究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审计理论结构。本文拟就审计理论及结构的研究,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审计理论及结构的研究思考

(一)什么叫审计理论结构

所谓审计理论结构,就是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由多种审计理论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应该要注意考虑和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 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即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起点理论应该是审计理论中最基本、最普遍的问题,它在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体系中有着“基石”地位。

2. 审计理论结构的组成要素,即审计理论结构应该由哪几部分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应该是审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骨干”效用。

3. 审计理论结构各组成要素的内容及相互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构成要素的范围及其关系的结构,对此问题认识的不同,决定审计理论结构有不同的模式。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作用

审计理论结构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审计理论的研究,只有研究和揭示其内在的有机结构,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审计理论结构的主要作用:

1. 审计理论结构是审计理论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没有什么明显的突破,关键原因还是没有明确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

2. 审计理论结构为丰富和发展审计理论建立框架和体系。审计发展到现代,审计理论也逐渐成熟和完善,审计理论结构的形成是其标志。

3. 审计理论结构是规范审计实践的指南。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总结,它来源于实践,但又指导审计实践。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

(三)审计理论及结构研究的思考

审计作为会计信息的验证系统,信息革命为中国审计既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审计面临的内外环境将发生许多变化,对我国审计理论及其结构研究问题,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

1. 中国审计理论:面临危机还是生机勃勃。近几年来,中国审计理论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工作不断向新的领域和新的高度跨越,这是事实。但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却未得到真正解决,一方面中国的审计理论的发展在主体上仍然是受到传统审计理论的影响而徘徊不前,理论研究对实践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审计问题尚难作出令人信服的系统、科学的解释;另一方面,对西方审计学的学习和借鉴总体上还处于引进和介绍阶段。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审计监督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向西方审计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审计遭遇两个问题:其一,是政府机构的改革和企业改制,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人员精简;其二,是有一种论断说中国审计和理论研究内忧外患,已经面临被西方审计理论所取代。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二十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吸收国际审计发展新的实践经验丰富了自己,生机勃勃地发展着。不过从科研队伍和专业教学来看,由于机构改革和前几年的专业合并,审计理论研究队伍实力锐减,审计学学科地位下降也是个事实。

2. 中国审计理论转变:小变还是巨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审计环境的转变,对中国审计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时代要求。我国审计理论大多以查帐为框架,理论研究借鉴的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而在实践中,我国的审计与会计所选择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会计学的发展,主要注重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基本上采用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走的是一条接轨化、外正化、形式化的跨越之路。中国审计学立足世界没有走上外正化、形式化的道路,走的是一条内超越之路。中国审计学理论的构建,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克服了一味搬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审计的做法。我国审计学不仅有自己特殊的问题,而且即使是一些各国共同的问题,在我国解决起来也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以及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国外的审计有较大的差别,决定了中国审计学必须走内超越的发展道路。我们面对的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新问题、新情况,一些新的审计理论正在产生,中国审计理论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审计界的任务是促进、加速审计理论的转变,使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新经济时代的需要。目前迫切需要审计学教学实现转变,发展审计事业,必须搞好审计教育。审计教育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放眼未来。

3. 中国审计理论构建:西方范式还是中国范式。近几年来,中国审计理论的构建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主张西化,认为西方审计学尤其是现代西方审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审计理论是成熟的,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有的甚至主张在大学讲授的《审计学》,完全使用西方的教材,把西方审计照搬进来;另一种倾向是坚持中国传统审计的一些条条框框不放,盲目排外。对这两种倾向我都不赞成。对西方审计理论的科学性,我们要借鉴、要吸收,人家研究市场经济运行的审计机制有几百年,有不少的审计理论,能使我们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审计监督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认为西方审计理论完全适合中国,盲目迷信审计理论构建的“英美范式”,那也是不正确的态度。西方主流审计理论的价值仅仅是提供一种成熟的市场制度运作的审计思想参照系。对中国来说,有些理论前提是不存在的,其理论解释力也就大打折扣。况且,我国的审计监督存在许多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问题。我国既有相当现代化的生产力,又有异常原始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发达,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的组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民间审计并不发达,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仍然较多,决定了我国审计学不能照搬国外的审计学。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应该立足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和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构建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新审计理论体系的“中国范式”。

二、审计理论研究的中西视域及借鉴思考

(一)西方审计理论研究的特点

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国家的审计理论研究始终占据主流位置,其审计理论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 审计理论研究突出整体性和原创性。西方审计理论研究讲究多视域,以多学科作为理论基础,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推进新领域的研究比较多,提倡研究的创造性和原创性,不断给审计理论注入新血液,促进审计理论向前发展。

2. 审计理论体系一般以民间审计为主线。西方国家出版的审计理论书籍和审计学教材大多数是以民间审计为主的,围绕着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来研究的,理论研究者多熟悉民间审计的实践。

3. 审计理论研究是以审计主体为核心。理论的核心是指导审计人员如何执行审计业务和遵守审计准则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等。

4.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以道德法和实证法为主。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注重道德法(Moral approach),提出审计报告应该符合的道德标准,[1]重视审计职业道德;在现代的研究方法中注重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对审计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西方,审计学和会计学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非常重视实务的,往往是先有实务,后有理论。即当我们按照原来的手法重复做同一件事时,实务就变成了原则,再将其科学化、系统化,原则就成了理论。

5. 审计理论研究突出审计制度设计及监管。审计制度设计关键是维护审计独立性,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审计独立性,审计报告对报告使用者的影响,如何优化对审计主体的监管制度。这些方面是西方审计界研究的重点理论问题。

(二)我国审计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 研究方法的矛盾性。长期以来,我们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并没有对研究方法有足够的重视,并没有把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作为一个领域来研究。在学术界紧跟国际潮流,强调审计理论研究以实证法为主导,而在实务界又面对错综复杂的审计现象,需要明确审计应该怎样做,确认规范法的权威。因此,规范法与实证法在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现实的矛盾。目前我们的审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政策分析和理论探讨,可立即用于实务的研究较弱,理论研究比较空。

2. 研究层次的单向性。审计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学科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这三个层次的研究都需要投入相当的力量。遗憾的是,目前我们有不少人对审计理论研究,主要放在基础理论研究,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也不重视学术观点;从事审计学科理论研究的人少,如对审计学科体系、审计人才培养和审计教学方法等等研究很少或力度不够;在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多是一些工作总结,缺少实证分析。

3. 研究内容的封闭性。目前审计理论在研究内容上的封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理论来源封闭,多是就审计研究审计或从会计学角度来研究审计,理论来源比较窄,很少有人从多学科或相关学科来研究我国的审计;其二,是研究角度比较封闭,多是从审计主体角度来研究审计,很少从被审计者的角度来研究审计。要开拓我们的研究思路,结合我国目前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研究。我国既有相当现代化的生产力,又有异常原始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发达;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的组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社会审计并不发达;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仍然较多。这就决定了我国审计学不能照搬国外的审计学。

4. 研究色彩的官方性。学术研究应该具有独立性、民间性,审计理论研究关键要靠审计学会、大专院校及研究所。就审计学会而言,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审计学会,但都是官办的,学术气氛不浓,行政作风十足,使审计学术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行政的附庸。学术研究往往以领导最新讲话或政策为出发点,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西方审计理论的冲击与借鉴

当今世界的审计理论发展突出两大看点:一是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主导着西方审计理论的发展,其影响是世界性的;二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其转轨型的审计理论演进,引领着发展中国家审计的改革。中美两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合奏出“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的时代主旋律。西方审计理论为中国审计理论研究及发展既提供了借鉴,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合作与发展,更多地体现“经验分享,全球共惠”,是这个时代的审计潮流。西方审计理论对我国审计理论研究及其审计理论建设方面,带来重大的影响及其启示:

1. 审计主体的适当分离,明确各自的审计目标,在企业审计方面由民间审计唱主角,充分发挥民间审计的作用。

2. 外部审计必须强调审计的独立性,建立有权威的审计监督系统;内部审计属于内部控制范畴,必须拓展内审服务领域。

3. 提倡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注重新领域的研究和原创性研究,处理好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有组织地推动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的结合。

4. 强调审计人员的审计职业道德和诚信观念,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审计理论结构及逻辑起点的思考

审计理论是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只有确定了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才能系统地阐述审计理论结构的内容。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学术界有:审计本质起点论、审计目标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审计对象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和哲学起点论等六种观点。[2]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依据和理由,本文在此不作评析。但我主张探讨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应该先研究一下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衡量标准。我认为,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 起点理论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建立的基础,占据着基石的地位;

2. 起点理论是审计理论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问题,为其他理论研究提供前提;

3. 起点理论能体现审计运行机制的一种必然趋势,能够协调审计理论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对照以上标准,对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提出一种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前提理论。 笔者认为以审计前提理论作为逻辑起点,首先要对与审计前提理论紧密相联的重要理论要素界定其内容,即对每一个要素内容要界定;其次就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按照其内在关系体现其层次性。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认为审计理论结构包括以下六个要素,其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 审计前提理论

审计前提理论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审计前提理论是审计理论大厦得以“站立”的根基,具体而言,即在一定的环境下,形成并支撑源于审计实务的系统化理性认识的根脚。审计前提理论包括:授权管理理论、审计环境理论、审计假设理论。

(二)审计客体理论

审计客体是指审计监督的对象和内容。审计对象是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国家法规规定机关、团体、行政、事业、企业均为受审单位;审计内容是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多年来研究审计理论我们主要从审计主体方面来研究,其实审计对象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要素。包括下列方面的主要问题:

(1)哪些单位应该接受审计,界定审计客体的范围;(2)审计的内容是什么,信息的载体有哪些;(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4)被审计单位如何接受审计;(5)审计客体的状况,尤其是要研究被审计单位会计造假发生发展的规律,会计舞弊的方法方式;(6)审计依据,即评价审计客体的标准。

(三)审计使命理论

审计使命就是审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审计区别于其他工作或职业而存在的理由。一般来说,审计使命理论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审计生存目的与审计目标;(2)审计的社会角色与审计的社会地位;(3)审计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形象;(4)审计的性质、职能和任务;(5)审计工作的价值观和理念。

(四)审计主体理论

审计主体是指执行审计的一方,审计主体理论包括:(1)审计组织理论,如审计组织形式及其基本特征、审计管理体制等;(2)审计人员理论,如审计人员的资格要求,审计人员的配置等;(3)审计规范理论,如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法律法规等;(4)审计主体的法律责任;(5)审计人员的教育理论。

(五)审计方法理论

审计方法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要素,审计方法理论包括:

1. 审计导向方法模式,如帐项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等方法模式理论;

2. 审计一般方法理论,如顺序检查法、范围检查法等理论;

3. 审计技术方法理论,如收集审计证据时应用的技术手段;

4. 审计事项评价方法,如对审计事项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评价。

(六)审计资料理论

在会计体系中,有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在审计也应该有审计资料。审计资料包括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一般是根据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或形成审计意见(审计结论)。审计资料有人主张用“审计信息”,对这主张我并不反对,但觉得“审计资料”这一术语更加通俗易懂。

――――――――

参考文献:

审计理论方法例9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

,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审计理论方法例10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没有大量的审计实践,就不可能有审计理论的抽象,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形成的。审计理论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揭示关于审计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其结论不下数十种,仅1995年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观点就有七八种之多。1

新近出版的由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提出,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是: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的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审计主体理论——导出独立性等概念,审计客体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概念,审计运行理论——导出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等概念。2

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基本框架结构为:

一、审计基础理论

何为审计基础理论,理论界的表述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就是统帅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反映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解决高层次审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一种理论在一定时空应具有相对永恒性,且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身的内涵);审计的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有:审计职能、审计性质、审计对象和审计定义。3

也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之常理,重点解决的审计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为谁审计、凭什么审计、审计谁、为什么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何在、什么时间审计、什么条件下审计、怎么审计以及审计完了怎么办。4

至于如何建立审计基础理论,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的建立应以会计理论为参考,借鉴会计理论的体系,设计审计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目前审计实践仍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要内容的背景下就更为如此,5此观点在理论界颇具影响,由此审计理论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如会计理论以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审计理论则以审计环境为研究起点;有的甚至认为,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乃不谋而合。6

还有的同志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应是立体的,融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技巧为一体,它是审计实践的沉淀和理论成果的迭加,是一个动态完善的体系;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我国审计实践,并指导审计实践,理论的形成应重于总结和归纳审计实践经验,而不是照搬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重于实证的结果,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演绎。7

笔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审计实践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运用审计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的一般活动过程;审计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审计研究人员发挥自觉能动性,正确反映审计实践的一般主观手段,审计认识或研究方法不仅作为认识的工具或手段,而且还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的认知对象。

第二,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前者是“怎样认识”的问题,后者是“认识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第三,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例如,“受托经济责任审计论”这一审计基础理论观点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加快审计理论建设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应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允许多种意见并存和发展,并不急于对某些理论观点作出终结评价,或者说不急于下定论。许多问题越争才能越明,只有争论才能发展、提高和完善。

审计实践是实践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实践目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的活动。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是由七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实践的动因与本质、审计实践的目标、审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审计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实践的规范和审计实践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

审计环境理论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

审计目标理论

审计主客体理论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管理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审计概念和本质,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审计总目标、审计基本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假定,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基础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二、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审计实践或特殊的过程,而不是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例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实践过程。

第二、审计应用理论研究任务或目的的针对性,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具体的审计工作如何做的问题,或者基础理论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是从理论上研究一些具体实践的程序和方法等。

第三、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第四、审计应用理论在研究上应博采众长,体现理论成熟过程的渐进性特点。

审计应用理论按照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如: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所要进行的财政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理论问题。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审计基本理论,以及社会审计组织所要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等若干理论问题。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以及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要进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政财务审计基本理论,以及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金融机构、事业组织、企业、国家建设项目、基金资金、国外援款贷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微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经法纪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进行专案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三、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审计发展理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发展理论的过程性、连续性;

第二、审计发展理论的先进性、前瞻性;

第三、审计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

第四、审计发展理论的国际化、一体化。

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审计创新理论。

审计发展史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

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迈入新世纪,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事业的发展已经立于一个新平台,欲再图新的发展,创新就必不可少;再者,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旧的传统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化、电子化。人们常常用如此言语描绘越来越临近的知识经济:经济运行全球化、社会发展持续化、信息传递高速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资源资本化、管理手段细密化、人员素质复合化……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标志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巨变,如果人们自身不变,固步自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将被历史无情抛弃,“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最后,创新不仅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外在压力,更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无一不在创新和发展,甚至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猛赶超,如果我们不创新和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被不断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也会赶上和超过我们,如果这样,我们将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创新”,将创新融入我们各项工作之中。8

审计创新的目标是改革和更新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环节,解决困扰审计工作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审计制度,将审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次。审计创新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主要应集中精力、有计划地在以下若干领域推行审计创新,力争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效,迅速实现审计工作的转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1、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环境包括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拓展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特别是强化高层次审计监督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加强审计在反腐倡廉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改善审计的政治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快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同时加快与电算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法规的制订,完善审计的法律环境;通过审计主体素质的优化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塑造审计机关的新形象,提高审计的知名度,改善审计的社会环境;通过采用最新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技术含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的技术环境等。

2、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创新中获得源泉、得到发展,同时审计理论的创新反过来又指导审计实践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主要是:对传统的审计理论不断检验和鉴定,以较高的频率更新审计理论内容;在加强对审计应用理论、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是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对审计的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等的重新认证。通过理论研究适时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从而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观念创新主要是要摒弃传统的“查账”意识和“游击”意识,将我们的审计观念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接轨观念、超前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以新视角、新层面、新观念来审视审计工作,发现、分析并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3、审计体制创新。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审计领导体制,对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借鉴国外审计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在现有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在对审计事业发展不产生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对现行审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主要着力点是改政府自律为他律,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进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和报告关系,赋予审计机关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权力和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4、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的素质将从财会型向复合型转变,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审计工作不再完全依靠人员的数量,而更重要的要依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也将随之转型,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自我更新型的培养目标将逐步确立;审计人员要求具有技术专长与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素养,审计教育也以此为基准进行改革和调整;审计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

5、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对象从有形转向无形,从会计资料的检查转向对经济活动运行的监督;从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检查转向其核算过程或信息生成的监控;审计的重点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对知识和信息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无形资产的审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评价、信息系统功能和程序的合理性分析等将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6、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审计环境和审计内容创新的必然产物。审计方法手段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手工审计将逐步转向计算机审计;就地审计转向媒体网络审计;事后审计将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向适时审计方向发展;审计模式将由帐目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直至未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等等。

7、审计管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人员业务的专一性将被适应性和灵活性取代;领导人员的管理决策作用将被强化;审计程序中的实施阶段,由于审计手段的更新,其时间大为压缩,而准备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审计创新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空间上是并存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应当成为审计人员的信条。9

注释:

1、《审计研究》编辑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审计研究》1995年第3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周伟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甘肃审计》1989年第2期

4、孙宝厚:“国家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思考提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第5期

审计理论方法例11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的东西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新中国审计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创新三个阶段:

1983年至1988年是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期间理论界积极引进国外审计理论和,翻译了大量国外审计理论资料,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力图吸收和国外现代审计理论的精华,加速我国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9年至20世纪末是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审计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发展阶段。期间审计理论研究呈现出新的气象:从个别的审计理论基本概念的探讨转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从实用性研究转向基础性和运用性并重的研究,从微观研究转向中观、宏观审计理论研究。

20世纪末至今是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创新阶段。1996年后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持续,在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中,如审计环境、审计方法和审计风险等,有所突破和创新,但在整体上其规模和水平未超过前一时期。近年来,中国审计学会重视了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开发,并做出重要的部署。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实行审计制度20多年来,我国广大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不断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的成功经验,合理借鉴国外理论研究具有价值的成果和审计工作中的有益做法,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在审计理论,特别是在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审计理论研究的定位不准确,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轻理论、重实务的倾向,理论研究受现行制度、政策束缚,强调监督,忽视服务。概括起来说就是,审计理论研究表现出“五多”、“五少”的局面:实践经验多、理论升华少;空洞说教多、实证研究少;专题研究多、基础研究少;研究国内多、研究国外少,研究现状多、研究少。

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不仅使审计理论的建设遭到阻碍,同时也使审计工作上水平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要有历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重新认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将其提高到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认真总结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吸取受挫的教训,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疏通理论研究的信息管道,加强理论交流和研讨,建立良好的理论开发研究机制和奖励机制,加速理论成果向审计工作战斗力的转化。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审计在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与研究空间、时间方面发生重大变革,使得我国现代审计理论研究呈现数学化、电算化、综合化、化、规范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

数学化趋势。20世纪以来,数学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日益显出巨大而广泛的价值,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数学化已经成为21世纪审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数学方法在现代审计中的广泛运用主要表现在:初等数学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高等数学方法为建立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奠定了基础;数理统计是现代抽样审计的重要方法论;模糊数学在审计工作中运用与研究是审计数学化趋势的第三个里程碑。

电算化趋势。21世纪是信息化的,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管理中的越来越广泛,当信息的存储手段和介质发生变化后,再运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手段就难以开展工作。因此,电算化是21世纪审计的又一大趋势。审计电算化的中心是设立审计电算化专用语音,系统设计与程序设计,以及应用软件标准化研究,审计电算化知识普及与人才培养。

综合化趋势。审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开始向划分具体、门类齐全的方向,它不仅与学、统计学、管等类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还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管理和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诸学科的一些知识和在审计学中的研究,使现代审计理论与实践有了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市场化趋势。随着经营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开放化的加快,审计的研究思想呈现市场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21世纪的审计理论研究站在的土壤上观察,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一切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为我国审计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社会化趋势。社会化是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审计作为一项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的复杂社会实践活动,其社会化趋势表现在: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专家、数学专家、计算机专家、工程技术专家及其有关专家的密切配合和广泛合作;社会责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全社会对审计的重视和审计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等等。

规范化趋势。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化,是指审计理论研究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化表现在:标准性,审计理论研究要按照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进行;统一性,审计理论研究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施行;一致性,审计理论研究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实施应是相同的。

前瞻性趋势。审计的大环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对审计环境问题的研究需要超前研究,超前研究就是研究审计环境及相关的前瞻性问题。审计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主要表现在:审计的学术与实务界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手段,开始用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环境审计及相关的前瞻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