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6 10:16:18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1

确立时期粉碎“”以后,从政府到理论界,都有相当多的人在冲破僵化的传统观念,反思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个时期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此目标是在反复、尖锐的思想交锋中形成的。具体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路。“”后,在1978年7~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上第一次重提改革问题。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但改革方向是什么?当时党内多数人的认识是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市场调节手段,以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由此,1981年11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大会再次强调:“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客观地讲,这个改革模式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因为在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前提下,承认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强调市场调节只能限制在计划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2.1984~1988年,改革目标确定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改革目标的一个重大突破。为什么短短的时间内会有如此大的突破呢?其原因,首先是改革实践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亟需作出理论回答。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个体经济大量产生,由此发展出雇工经营的私人企业。一时间,一些人认为雇工就是剥削,人们思想上出现混乱,各种观点莫衷一是。这些新问题需要在理论上给予解释,澄清认识。二是理论界对此改革目标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1984年9月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了“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会议提出的若干理论观点和对策思路对中央推动市场化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观点进入中央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对立,为中国的改革确立了正确方向。邓小平称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3.1989~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最终确立。就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时候,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两大历史事件:一是国际上剧变;二是国内在80年代末发生的。这时候本来就对改革开放心怀不满的人便对改革开放横加责难,焦点又集中在市场和计划关系问题上。在此重大关头,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在关键时刻连续讲话,对扭转局势起了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全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上已形成共识。

(二)1993~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这个时期,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问题。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五大支柱”构成,并制定了总体实施规划。

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1994年12月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这进一步阐明了十四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论断。而这个结合,首先是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来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从市场中产生的,而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就存在怎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并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合格市场主体,所以必须找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形式。经过探索,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找到改革方向,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于是,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推进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可以使公有制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可见,通过实行股份制,我国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找到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这打破了撒切尔夫人的预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

(三)200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

2002年10月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如何才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而目前的改革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其标志: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改革。二是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敏感和复杂。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这需要“啃硬骨头”和“涉险滩”。三是在新的发展水平上的改革。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正面临“崛起困境”。就中美关系来说,问题的核心在于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为此,国家主席在接受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的专访时指出,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目前,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将经济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和政治优势、有效地保持与主要大国的合作共赢关系这是一大挑战。在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时期这10多年来,我国经济已初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作为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完成率看,经济发展方式初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这主要得益宏观改革在一系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政府,其自身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以来,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更加明确和清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方略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根本动力,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地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

二、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历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得到许多有益启示,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历程可以看出,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每次改革开放的重大突破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而在解放思想上主要领导人起到关键和典范作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兼具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解放思想的勇气。把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为己任。他说“:我现在的责任,也可以说我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解放思想作为一个党的法宝提出来。也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能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解放思想。

(二)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因循守旧等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并没有阐述过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但是他们一贯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复杂过程,动不动就搞争论、扣帽子的一些人,他们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每一句话都当作了不可更改的教条,当作了判断我们做得对不对的标准,如果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我们的事业是没有前途的。邓小平曾经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

(三)开放兼容,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共同成果

中国改革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兴盛,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也只有不断吸纳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才能发展进步。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们就一直坚持积极采用、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来发展自己。2014年9月在天津举行第八届夏季达沃斯会议上,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永远做一个开放大国、学国、包容大国。”这是中国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2

商品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并且复杂的理论问题,流行了数百年之久的传统理论认为,商品经济只能与资本主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不适应,我国学术界称之为商品经济私有制论。从商品经济私有制论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所以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市场和货币,这个观点学术界称之为社会主义非商品经济论或非商品经济论;第三,商品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相容,社会主义要搞商品经济,就要把公有制改革成为私有制,这就是私有化的理论逻辑。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走的就是这条道路。中国改革与原国家改革的根本性区别之一在于中国坚持了公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发育市场经济,因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所以,中国模式的核心理论就是讨论和探索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兼容,同样,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理论困难就在于,要把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商品经济。

一、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界定

在此,我们还有必要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进行系统说明。商品经济是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和自然经济相比,商品经济有社会分工;和产品经济相比,商品经济要求等价交换,它们是从经济的基础结构上划分的。但商品经济可以有不同的运行方式,它的调节手段以市场为主还是以计划为主而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果以市场机制为基本调节手段或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那么就表现为市场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如果以计划为基本调节手段或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那么就表现为计划商品经济或商品计划经济。

二、早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

(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前史。当时对于社会主义的非商品经济理论坚信不疑,从莫尔开始,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他主张消灭货币,鄙视黄金,乌托邦采取新的办法,使用计划来组织社会生产,这种社会主义非商品经济理论在空想社会主义流行的几百年里,影响巨大。受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看待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时也同样表现出明显的非商品经济理论倾向,恩格斯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这句话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消除商品经济,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价值规律,存在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的弊端,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在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在社会主义中否认价值规律,消灭商品经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

(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接受了传统观点,于1918年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说:“觉悟的社会主义者应该直率地和清楚地指出……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除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要求把土地和工厂转交给按照总计划组织大生产的全体劳动者。”1921年,列宁颁布新经济政策,恢复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恢复私有经济。列宁的实践提供了两个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型:一是战时共产主义的产品经济模式,一是新经济政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模式。列宁曾经对第一个模式进行了批判,他说:“我们原来打算(或许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设)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实践证明,虽然生产资料公有了,但劳动力还归个人所有,生产还需要由一个个独立的企业去组织,即使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人们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各个人、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因此交换中价值规律还要起作用,它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奠定了基础。50年代初,斯大林提出了著名的半商品经济论,第一次承认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生产可以相容。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

(一)中国80年代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从70年代末,党和政府领导人多次提出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相结合的理论观点。1979年12月,邓小平与外国友人谈话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随着经济改革实践的迅速发展,邓小平越来越强调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方法”“手段”,而不是社会经济制度,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了无数经济学家长期的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党和政府所接受,这也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既然我们承认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那么就要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尤其是市场问题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对于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九十年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有学者认为改革政策要变,且围绕经济改革是计划取向还是市场取向的问题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个命题,部分学者强调“有计划”的重要性,部分学者则强调“商品经济”的重要性。针对此问题,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为代表,认为二元机制的并存不是指两种机制地位的平列,二者在经济中不是起着“平分秋色”的作用。相反,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应该是有主次之分。市场调节是基础性调节,又称第一次调节;政府调节是较高层次的调节,又称第二次调节。市场调节是最基础的,随时随地都能够发挥作用,而政府的调节主要是对市场出现的弊端进行完善。这种市场在经济调节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科学结论,也标志着我国理论界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接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平。在此理论指导下,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全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上已形成共识。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五大支柱”构成,并制定了总体实施规划。

四、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总结一些不足之处,以此来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言外之意,还说明有另外的因素决定着资源配置,而很多人将决定性作用放在了政府的身上,显然不具有合理性。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社会具体实践,分析不同时期存在的具体问题,不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将认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此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当今中国发展的科学的经济体制。

作者:刘雪玮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宝通.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理论转变.中州学刊,1993(02)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3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当中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施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典型国家――中国。提到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得不想到与之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应着相应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以公有制为主体和私有制为主体的财产所属制度,以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主要的经济运行方式。

有人说,社会主义也有改革开放,有之后的市场经济。同样的,资本主义经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期间也采取了国家干预的手段。因此,不能把这两种经济制度的区别作为区分两种政治制度的依据。在我看来,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确不是完全对立的,但二者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分量的高低可以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从而决定国家的政治制度。原因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市场经济的分量不可能高于计划经济,公有制也终将不会被私有制取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能够确定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

既然经济制度是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为何资本主义国家频频爆发经济危机?且危机的深度和广度能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2008年的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更是一直持续至今。原因很简单,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营模式致使其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端。

对于08年的经济危机,准确地来说应该是次贷危机。这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产出过剩,供需不平衡所导致的经济危机是不同的。所谓“次贷”,是指“次级按揭贷款”。“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都是很常见的现象,也就是说,很多人的收入并不稳定,甚至一些根本没有收入的人,都能贷款买房。购房者在前几年可以单单支付一定的低利率的利息,而在大约五年只有便要支付高额的还款金额。

虽然这次经济危机和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归根结底都是由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导致的。市场根据当前消费者的需要出台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政策,本着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大肆地攫取金钱,只顾眼前利益,不为长远的发展考虑。同时,在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化的大背景下,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将财富玩弄于指掌,即使在最萧条的时期银行家们仍能赚取高额的利润。而政府对此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和管制作用,这只“有形的手”的力量与市场的需求和巨大的经济泡沫比起来太薄弱,只是在危机出现后,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拨款救济即将倒闭的银行。

与之相对应的,在社会国家中,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力度比较强,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我国为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公有制占据了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涉及国家安全和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等行业中,国有经济起到控制作用。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力量。在这一点上,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不同,财产的私人占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社会的两极分化。而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至于导致两极分化,社会矛盾也会相对较弱。

第二,在分配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这样的分配方式与经济制度相适应,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社会主义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并且以实现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比如,对于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次贷问题,也就是房地产问题上,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不会发生诸如银行为了赚取一时的金钱利益而劝诱消费者盲目借贷购房的事情,这也是中国暂时没有爆发跟美国一样的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比如,政府出台的限购令,以及银行的加息政策,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房价,给市场降温。

市场是由买卖双方根据各自的需求和持有而自发形成的交易体系,不是某个集团或政府强行制造出来的。既然这样,为何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市场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度过危机?事实上,市场本身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市场本身有一定的缺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试想,如果美国施行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许经济危机不会那么快地爆发,影响不会如此之巨大。也许是美国人骨子里的自由思想作祟,他们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也被视为拥有良好信用的标志,再加上美国有比较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人们的危机意识较弱,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如果能有效地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对盲目过分借贷进行限制,也许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4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中,我们党在改革的理论上有一系列创新,主要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出要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2001年“七一”讲话提出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等。

改革理论的创新推动了改革的进程。十年来,改革进展很快: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等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1993年到2002年,是我国历史上实现平稳高速增长时间最长的时期。但是,应该看到,经济体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城乡分割的体制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全局、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问题;产权制度不完善,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在市场体系中,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入关系未理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和劳动积极性;政府职能还不到位,行政审批仍然较多,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等等。党的十六大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靠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决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决策,是对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在认识上的突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理论的创新。

改革以来,我们对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经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展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的论断,在继承我们党以往有关论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早在十年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党的十五大提出,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大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次《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反映了我们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上的深化。

实行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有利于集中社会各个方面的资金,实现资本的集聚,满足大型工程和建设项目对巨额资金的需求;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把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才选拔到企业领导岗位;有利于维护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广大劳动者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政府职能主要转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正是由于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所具有的这些优势,因此,在许多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一部分,成为搞活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基本上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一样,都可以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这个结合点就是股份制。多种所有制经济通过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企业法人财产,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发挥整体功能,这就顺利地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我们的这一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股份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股份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对股份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在分析资本主义股份制时,马克思指出,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96页马克思把合作工厂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把股份制企业和合作工厂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8页当今的股份制比起100多年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应当看到,我们的股权拥有者,除了国有、集体单位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广大劳动者。劳动者持股比例和持股人数的增多,可以促使广大劳动者更加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增加人民收入,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之,发展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选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和具有发展活力的市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相应转变思想观念。不能认为只有传统体制下的国有独资企业才是公有制经济,应当看到,分布于各个企业中的国有资本都是公有经济,而且与前者相比,更有利于国有资本的增值;不能认为只有兴办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才能保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应当看到,由混合所有的股份制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依法经营,就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最好的贯彻落实,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只有摆脱行政干预,企业才能真正独立经营,不断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过去,我们常常把国有企业比作关在笼中的老虎。只有从资本结构上对企业进行改造,企业才能转变机制,真正放虎归山,把国有企业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发挥出来。通过股份制改造,把我国现有7万多亿元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盘活,使之像民营资本那样能够流动、变现、增殖,那么国有资本就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5

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完善,改革攻坚任务尚未完成。今后需着力抓以下几方面改革,以便为经济增长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

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六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国有企业已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已有宝钢、神华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户,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户数减少至11.9万户,正好减少了一半。1997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800亿元,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1.2万亿元,增长14倍。可以认为,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已走出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但是,国企改革任务还相当重。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国有中小企业太多,许多企业仍然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远未完成。垄断行业改革才刚起步,今后将成为国企改革重点,阻力和难度却不小,而垄断行业只有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亟需完善,包括需尽快建立和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制定和明确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金融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制度等。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它们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到2006年,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576万户,从业人员7500万人;私营经济已发展到497.4万户,从业人员6396万人。但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体制,主要是有些领域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玻璃门”,看起来似乎畅通,实际进不去,或不让进去,还有就是融资困难。今后,需大力落实党和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破除各种体制障碍,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和政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逐步把政府收入尤其是土地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的监督,以约束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冲动。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提高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调整和提高资源税,开征物业税,开征燃油税等等。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6

(一)消防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低下。按照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行使要靠国家机关组织法进行调整,消防法作为部门特别行政法地位低下,它又规定了不该规定的政府等国家机关的行为,而我国还没有一部规定国家机关消防行为的组织法,所以说消防法的实施将大打折扣,以致出现国家机关的行政部门违反了消防法无可制约的尴尬局面。

(二)国务院消防行政法规方面处于空白,部委规章的法律地位受到质疑。国务院344号令出台以后,废止了原《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消防方面再没有国务院行政法规,这样给涉及两个部委以上消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公安部虽然制定了几部消防方面的规章,但部委规章的法律地位受到质疑,因为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虽然把规章纳入法的范围,但在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规章可以"参照"执行。这就是说,在立法层次和执行层次上承认规章的法律地位,但在最关键的诉讼阶段没有得到认可,这就使部委规章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三)《刑法》中消防责任事故罪定罪不科学。在现行《刑法》消防责任事故罪构成要件中,有一条是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这明确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烙印,建议在修改《刑法》时对消防责任事故的构成要件重新设定,只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负有消防职责的均可按照行为后果追究责任。

(四)消防法内容不全面,立法技术粗糙,可操作性差

1、现行消防法缺乏立法根据。在我国,法律的制定要以宪法为根据,行政法规的制定则要以宪法、法律为依据。现行消防法是1998年以国家主席令施行的法律,其立法根据当然应该是宪法。然而消防法在第一章总则中并没有此项内容,使人对其合法性和权威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该法的实施和执行。

2、现行消防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够完整。规范是法的主要内容,完善法的内容特别需要完善法的结构,只有完整的结构才能支撑起完整的内容。法规范的逻辑结构通常是由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构成。行为模式表明行为人可以为或者不得为一定的行为等内容,后果模式则表明行为人违反该规定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给予什么样的惩罚。立法必须统筹兼顾,有一个行为模式,就必须有一个后果模式,不论它们是否体现在同一个规范、条文或法律中,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在现行消防法中,存在大量只有行为模式而无后果模式的情况。例如,消防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消防审核合格的工程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事实上现在建设部门发放施工许可根本不过问是否经过消防审核合格,而他们又不负法律责任,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违反法律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这不仅仅是我们立法技术不够完善的表现,也损害了法律的威严,增加了执行的难度。

3、法律责任的设置不符合科学原则。对一个违法行为设置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即责罚相当或者罚足以消除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消防法部分条款规定,可操作性差,规定失之于宽,失立于缓,处罚也较轻,可操作性不强。

4、消防法律体系设置的内容不全面。主要是未见有涉外方面的规范性条文,这将影响外资、外企的引进和消防产品的进口。如WTO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国民待遇原则,而现行《消防法》的立法宗旨中,外企、外资、外商的消防安全并未纳入保护范围,而是"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进出口消防产品的监督管理尚无明确的法定依据;进出口货物的消防安全管理无明文规定。

(五)司法审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根据WTO有关司法审查的规定,成员方政府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如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将纳入到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中还不包含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消防监督机构制定的一些事关管理相对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还无法进行司法审查。在火灾事故原因认定、责任认定等工作中还有行政终局决定的规定,直接排除了司法审查的可能性。

(六)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滞后。我国正在使用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处方式规范"。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情况"照方抓药",从规范中直接选定设计参数和指标,但由于每座建筑的结构、用途及内部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均不一样,以及居住使用者的条件差异,按照规范统一规定的设计参数所作出的设计方案,并不一定是最科学合理的方案,难免出现达不到预期的消防安全水平,或因提供不必要的过度保护措施而增加建筑成本等情况。处方式规范和处方式设计方法在客观性和科学性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量急剧增加,跨国公司越来越多,世界经济正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原来相互独立制订的"处方式"规范很难取得统一。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绝大多数都有溯及既往性,这些条款大都是强制性条款,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之中,修改后要求立即实施,且以往不符合新规定的都要进行整改,这就给当事人的消防安全权利造成了不稳定性,给外资企业在中国搞投资建设,适用技术标准带来了困难。不符合WTO规则对法制统一性、透明性和稳定性以及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基本要求。"处方式"规范将逐步成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技术壁垒。

二、目前,我国消防法律体系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根源。

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体系羽翼不丰满,行政组织法立法滞后。现消防法起草仓促,颁布执行时间较短,加之社会转型、企业改制较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消防法律体系还没形成,消防法学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消防法理学理论还不成熟,消防法立法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

三、完善我国消防法律体系的建议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成体系化的有机联合的统一整体。消防法律体系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想化的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门类齐全是指在消防法律体系中,在宪法的统摄下,应该具备调整不同社会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不能有缺漏;结构严密是指不但在整个消防法律体系内部要有一个严密的结构,而且各个法律部门内部也要形成一个由消防基本法律和与基本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实施细则构成的完备结构。内在协调是指在消防法律体系中,一切法律都要服从宪法并与其保持协调一致,既普通法与根本法相协调,程序法与实体法相协调等。完善消防法律体系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要把握行政立法哲理化、实用化、多样化的趋势,按照体系科学、内容稳定、全面推进、把握重点的原则,制定我国消防立法计划,坚持始终以消防法治实践的历程与国情纬度为客观依据,逐步完善消防法律体系。具体建议是:

(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组织法》

按照宪法确定的民主和法制原则,任何行政机关的存在和行政职权的运作,都必须有组织法的依据。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十年内,参照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和消防工作特点,特别是根据中央和地方职权的划分,尽快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组织法》。明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包括政府与消防机构的职责和关系,各行政机关的职责和关系及与消防机构的关系,也包括公安消防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使之与政府机构改革,国家行政机关改革相适应。

1、明确消防机构性质、隶属关系、体制、编制、职能、保障等根本性问题;

2、明确与消防职能有关的国家机关的消防职责、权利和义务;

3、明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职责、权利、义务;

4、明确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的地位、责任和义务;

5、明确公民的消防行为规范。

(二)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修改工作

从法律地位上讲,组织法一般在宪法体系,消防法为特别行政法在行政法体系。消防法应根据消防组织法对消防机构的职能全面规范,对国家有关部门违反消防组织法的行为设定法律责任。

从立法方法论的角度建议:

1、按照行政立法哲理化的要求,重新调整消防法的逻辑结构,对每一法条逐字推敲、逐条论证,确立消防专业术语的法学含义,使之形成完整的消防法学框架,丰富消防法理学的内容;

2、按照行政立法实用化的要求,针对每一消防行为进行认真研究,确立每一行为的模式,对每一行为进行动态性规范,合理设定法律责任、义务,增强应用的针对性、实用性;

3、按照行政立法多样化的要求,对涉及消防行为的全部活动,进行分析、科学分类,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行业,适合各个操作层面的消防法律法规,丰富消防法律体系内容。

从消防行为涉及条款角度建议:

1、按照"违法必究"的宪法要求,去掉对消防违法行为处罚的前置程序,限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不力被处罚救济的时间、途径;制定国家行政机关违犯消防组织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增加、完善公安消防机构内部执法程序,执法方式、执法公正、执法到位的内容,赋与消防部门强制执行权;

3、明确消防安全评估、抢险救援、火灾隐患、重大火灾隐患、火灾事故、火灾事故调查、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审核,公共聚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消防专业术语的法律含义及应遵循的原则,建立相应完整的科学的体系;

4、增加外企、外商、外资享受国民待遇的条款,补充对外企、外商的消防安全责任的规定和监督管理的条款;制定涉外消防法规,以补充消防法规涉外内容的空白;

5、调整建筑工程消防审核的机制。合理的管理模式应是由专业设计和咨询机构出具体题论证报告,消防部门组织保险、科研等资深专家进行判断讨论,最后由消防部门进行裁决判定,使消防监督部门从事务的直接参与者变为名符其实的审核者,提高消防审核的透明度、公正性,也可杜绝一些独断专行、以权管理等非科学的,甚至是腐败的现象发生。

(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细则》等行政法规

消防行政法规是对消防组织法、消防法的补充和完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细则》是对消防组织法、消防法在落实层面上进行细化,使每一行为操作更为具体可行。按照立法法的要求,凡某一行为涉及到两个部委以上的要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建议有计划地制定《进出口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进出口货物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社区消防管理规定》,制定《城市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办法》、《消防安全评估办法》、《消防税征收办法》、制定《消防保险信贷条例》、《多种形式消防组织条例》、《开发区消防管理条例》。

(四)修改消防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性能规范(以性能要求为基础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性能规范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最优化,也会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促进整个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规范的模试上建议:我国也要投入巨额资金,开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性能规范方面的研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制定我国的性能规范提供技术基础。其内容应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安全目标:保护人员安全逃生和被救援;

2、功能要求:要求为达到上述目标而具备的功能。如"所采用的疏散措施必须为人员逃离建筑物或无须暴露于危险环境而到达安全区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及为消防人员进行救援和采取应急行动提供适当的途径"等;

3、性能要求:详细说明如何满足功能要求,进而达到目标。包括有根据地确定安全出口数量和宽度、疏散距离、标志、防火灭火系统,并分析其作用和影响,以及人员在逃生能力方面的特征;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7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将正在构建的多层次社会保降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基本支柱之一。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新举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之一,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养老保阵是社会保阵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即将到来,深化改革养老保障迫在眉睫。

所谓养老保障(或养老保阵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人类的养老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收入很低,老年人在年轻时的劳动收入较少,因而积蓄也少,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因而璐养老人主要由家庭子女来承当,即家庭养老。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人类的养老方式由家庭转向了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由于竞争非常激烈,劳动者在其年老体肠哲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因生活困难而陷入困境。这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要求社会提供养老。社会化大生产使劳动生产力得以空前提高,劳动者在职时实际已为自己创造出退休后的生活费用,并通过不同形式将其交给了社会。一旦劳动者年老退休,社会就有义务为其提供养老,并通过养老保障的形式加以实现。

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是城乡有别的结构性养老体制。城市(含镇,下同)以社会保障为主,辅之以个人和家庭行为;农村以家庭子女供养为主,辅之以集体和社会保障。

作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和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养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

作为社会保降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养老保障不仅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而且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为标志的,在市场中,商品价位的高低,企业效益的大小,利润的多少,都要通过市场竟争来决定。抉句话说,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经济,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致。企业一旦破产,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费用问题幸企业是无法妥善解决的,唯一的出路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降。如果没有社会养老保降鱿根本无法实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由于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家庭负担不尽相同,因此会产生劳动收入和生活畜裕程度上的差别和不平等。当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就会进一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节和级解,形成贫畜差别以至于导致两极分化,会造成人心浮动,经济不能顺杨发展。社会保降(养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乃至生活水平上的差别,时发生生存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弥补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的不足。所以,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

二、养老保障制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养老保障制度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企业承担了相当部分的养老保险基金征墩和社会保降服务,而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必然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征墩率的提高和社会保障福利支出的增加。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资支出已超过了工资总额。如果这种状况加剧,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将使养老保障基金的征教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同时也会加大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刘弱企业竞争力。

同志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墓础在于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必须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机制,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支柱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剥离企业办社会负担,分流企业富裕人员,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养老、医疗等社会职能转移出来,把富余人员分流出来,才能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垅,才能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第二,养老保津基金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国家对政的收支水平,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展,规范市场运行,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对整个市场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围绕宏观调控目标,国家禽综合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封政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养老保障社会化条件下,养老保降分配是财政分配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积双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内部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养老保降基金是一种社会消费基金,其中基金不足将增加财政负担,基金结余则可增加财政可支配资金并减少负担,从而影响时政收支结构。因此,积极参与养老保阵事业管理,推进养老保障事业发展是对政部门的基本职责,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第三,养老保律制度建设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扩大内需无

疑需要重视启动农村消资。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这固然与农村增收困难有关,但收入不佳的预期和未来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可能导致的高支出迫使农民自发削减即期消费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必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有效举措。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8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将正在构建的多层次社会保降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基本支柱之一。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新举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之一,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养老保阵是社会保阵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即将到来,深化改革养老保障迫在眉睫。

所谓养老保障(或养老保阵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人类的养老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收入很低,老年人在年轻时的劳动收入较少,因而积蓄也少,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因而璐养老人主要由家庭子女来承当,即家庭养老。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人类的养老方式由家庭转向了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由于竞争非常激烈,劳动者在其年老体肠哲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因生活困难而陷入困境。这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要求社会提供养老。社会化大生产使劳动生产力得以空前提高,劳动者在职时实际已为自己创造出退休后的生活费用,并通过不同形式将其交给了社会。一旦劳动者年老退休,社会就有义务为其提供养老,并通过养老保障的形式加以实现。

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是城乡有别的结构性养老体制。城市(含镇,下同)以社会保障为主,辅之以个人和家庭行为;农村以家庭子女供养为主,辅之以集体和社会保障。

作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和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养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

作为社会保降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养老保障不仅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而且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为标志的,在市场中,商品价位的高低,企业效益的大小,利润的多少,都要通过市场竟争来决定。抉句话说,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经济,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致。企业一旦破产,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费用问题幸企业是无法妥善解决的,唯一的出路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降。如果没有社会养老保降鱿根本无法实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由于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家庭负担不尽相同,因此会产生劳动收入和生活畜裕程度上的差别和不平等。当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就会进一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节和级解,形成贫畜差别以至于导致两极分化,会造成人心浮动,经济不能顺杨发展。社会保降(养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乃至生活水平上的差别,时发生生存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弥补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的不足。所以,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

二、养老保障制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养老保障制度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企业承担了相当部分的养老保险基金征墩和社会保降服务,而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必然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征墩率的提高和社会保障福利支出的增加。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资支出已超过了工资总额。如果这种状况加剧,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将使养老保障基金的征教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同时也会加大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刘弱企业竞争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墓础在于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必须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机制,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支柱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剥离企业办社会负担,分流企业富裕人员,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养老、医疗等社会职能转移出来,把富余人员分流出来,才能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垅,才能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第二,养老保津基金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国家对政的收支水平,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展,规范市场运行,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对整个市场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围绕宏观调控目标,国家禽综合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封政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养老保障社会化条件下,养老保降分配是财政分配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积双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内部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养老保降基金是一种社会消费基金,其中基金不足将增加财政负担,基金结余则可增加财政可支配资金并减少负担,从而影响时政收支结构。因此,积极参与养老保阵事业管理,推进养老保障事业发展是对政部门的基本职责,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第三,养老保律制度建设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扩大内需无

疑需要重视启动农村消资。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这固然与农村增收困难有关,但收入不佳的预期和未来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可能导致的高支出迫使农民自发削减即期消费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必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有效举措。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9

把握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要认识它的特殊规律。对于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邓小平提供了重要思路。他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3页)四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总体上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个核心问题。“党的领导是个优越性。”(同上)

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总是依附于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它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曾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但也加剧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弊端。它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将会带来生产力更高的发展,并能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缺陷。之所以会有这个优势,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最坚强的领导核心,而且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有坚强组织系统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完善,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完善及其优越性的发挥。

完整地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运行的市场经济机制。这一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服务。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一个要义。

总结历史,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没有改革开放,当然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决定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特殊要素。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定受政治方向的规导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整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生态等各个方面,有其特有的经济基础。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有适应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上层建筑。邓小平说:“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四个坚持’,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同上)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巩固,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四个坚持”包括党的领导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属于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属于交换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服务于以先富带共富的宗旨。若是离开了整体要求,离开了党的领导,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必然改变自身的性质,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

有人说,市场经济是纯经济问题,怎么与政治扯在一起?有的学者称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这是违背常理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过,商品经济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列宁在20世纪初就指出,商品经济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市场经济也是有领导者的,属于阶级利益的政治是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因素。美国参议员伯尔・桑德斯说过:“有人认为国会控制着华尔街,然而真相是华尔街控制着国会。”(引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26日)大金融资本家及其政治代表控制着美国的市场。而且凡是实行“纯”市场经济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一旦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也会受到很大牵连,有的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有的一年到头陷入竞选争票的循环圈中,动乱不休,冲击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事实上,资本主义市场有固有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对内保护大垄断资本的利益,形成两极分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垄断,同时动辄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制裁(可谓经济领域中的政治战争),很多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研究“中国模式”,却不得“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要领。只感悟种种现象,很难有经济与政治相统一的整体自觉。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样做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自发产生和完善的客观规律,必须依靠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党的领导来完成这一伟大进程。而运用好市场这一“手段”,正是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服务的。所以,坚持党的领导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体性规律所决定的。

三、 “两只手”协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市场经济并非只有市场机制一只“无形的手”自发调节。它必须与“有形的手”即政府作用相配合。这就是“两只手”的协同。而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能使之协同得好,这就要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万能论(市场原教旨主义),只要一只“无形的手”,认为它具有解决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中一切问题的“自组织”功能,其结果造成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经济波动,甚至造成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上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了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和凯恩斯的“经济学革命”,产生了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利用财政、金融改革,增加有效需求,熨平经济波动,就是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但因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特别是金融垄断资本扭曲市场),在实践中有碍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结果上世纪70年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滞胀并发症(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发生、互相作用)。于是新自由主义粉墨登场,并成为统治世界的政治性“意识形态”。上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使得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灾难,直到新自由主义始作俑者的美英等国发生国际金融风暴。这表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必须用好“两只手”,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真正使“两只手”协同。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曾走向另一个极端,取消、削弱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举措虽然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很大的激发功能,但由于体制的僵化,使得经济关系不协调,甚至畸形化,缺少活力,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其虽然有共产党的领导,却由于还不能够驾驭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生产社会化运行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做法,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协同运用的有效机制。经过30多年的探索,使之日臻完善,将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带到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功效。可见,没有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就会走上僵化的老路。

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中如何才能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同志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谈治国理政》,第116、118页)党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面力量。这些论述进一步发挥和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党的领导是个优越性”的重要观点。

党的领导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于它的先进性和统一性,集政治、思想、组织等一系列优势于一身。在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发挥指导、协同功能。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能矫正、弥补它的缺陷。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市场依法管理,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都是政府职能。即使是微观层次,有些方面的资源配置也不能主要依靠市场,如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最重要的也得靠政府职能。市场中的风险,也必须运用政府的力量来规避和弥补。前一段时间,政府采用得当措施,有效化解了股市的风险,就是明显的例证。

四、 惟有坚持党的领导方可深化改革、不断进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进程。在中国,整个改革进程,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深化改革这一历史性系统工程便会停滞,或者走上邪路。这里可以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例子。

1.实现市场、政府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制化。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制的完善是其日臻成熟的标志。党的领导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2.深化市场主体的改革。简政放权,何度为宜,要探索。国有企业和其他公有制形式的企业,都面临着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的任务,它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如何通过内部的改革和外部环境的创造,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正确领导需要继续探索。而新自由主义也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以深化改革为名把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鼓吹私有化,借发展混合所有制为名,企图吞食、削弱、取消公有经济,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对大量的民营企业,怎样把支持与规导有机结合起来,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刚刚破题,实际上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党的正确而坚强的领导下积极探索。

3.完善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方式。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从实际出发,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论断,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继续深化。事实表明,这个结合释放了巨大活力,尤其进入新常态“三叠加”时期,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也遇到新的挑战,需要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创新领导方式。

4.完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制。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开放性,因为市场与国际市场互相沟通、彼此影响交易和竞争领域十分广阔。国际市场仍然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主导的。一方面国际市场变数很多,另一方面垄断资本有意作祟,有很多风险和陷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保持稳定发展、竞争制胜,就必须在扩大开放中有防风险、化冲击的机制和能力,把握开放的限度和方式,适应国际交易规则。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须加强和提高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进一步引导改革的深化。

5.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它存在鲜明的两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突出地表现在思想道德领域,它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参与竞争、敢于进取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必然使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有所泛滥。因为市场经济是逐利的经济,个人主义必然肆行,财富占有欲的驱使、“一切向钱看”、“一夜暴富”的念头和功利意识日益强盛;奉献、牺牲精神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压抑,一些违背道德的不良风气趁机流行,乃至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以致多年被消灭的东西死灰复燃。邓小平同志早就警示,开放之后蚊子苍蝇也会趁机进来,必须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党中央一直强调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现在看来,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尤其要警惕西方国家向我国推行的“街头政治”、“”。这个领域尤其要加强党的领导,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新的形式发挥好我国的政治优势,而教育青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则更为重要。

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建从严治党和加强领导的互动机制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10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剥夺剥夺者的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社会占有,实行国有国营。当年苏联法学家就指出过,这解决的只是所有权的问题,还有体制问题没有解决。不从体制上解决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相主义还可能倒退以至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应该说,中国的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困扰社会主义发展的体制问题。

我国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人民创造的解决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关系的好形式,因而也就能够调动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我们党很快就把改革由农村推广到全国。经过五年多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主体劳动力,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必然也会体现在商品流通领域。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就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集中统一,计划经济,理所当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作为根基,剥削和压迫无产者,铁证如山。解决计划与市场姓“社”姓“资”的问题也就成了大难题,不仅需要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而且还必须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主体劳动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予以证明。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年同志明确表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1993年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折点,实现了把市场经济体制融入国家基本制度。经过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作用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要求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要求不仅创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宏观发展形势的要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建设。我们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不仅要求把经济社会真正转入以人为本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而且还要把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真正主体。以人为本不仅会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而且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人作为社会价值创造主体的地位。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根本条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还涉及生产的物质资源与人的法律关系,薄弱环节在农村,这就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确保农民土地经营权益合法化,逐步扩大经营规模。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通过有关农村改革的决定,为全面推动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事实上,早在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经过30年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上也就能够起基础性作用。

三、实现市场和政府有机统一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阶段

改革进入全面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之后,把建设和发展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目标。实现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有机统一的问题也就提出来了。告诉我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而市场的灵魂是人的劳动力,市场与政府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又体现市场主体发展的实际水平。资本主义市场决定性因素,是社会使农民成为无产者即逐渐把人的劳动力变成商品。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虽然一方面作为商品,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主体在法律上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在现实性上又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劳动力的主体通过改革逐渐解放成为生产资料在现实上的主人,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也就能够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同志强调指出,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作为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人的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才能逐步实现。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例11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43-0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要选择适合自身要求的经济形式。我国之所以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历史经验来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

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后,生产资料将由全社会集中和占有,商品经济消亡,“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进行社会劳动”。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由条件不具备,这种计划经济模式在任何国家都没有真正实现过,而最初实现的是类似战时统制经济的计划经济,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选择。

(二)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在国力贫乏、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借鉴苏联经验,吸取战时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某些做法,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尽管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弊端便日愈暴露出来,使社会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其弊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企职责不分。如:政府是干什么的?企业是干什么的?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二是统得过多过死。如:批一个项目需要时间一年多,盖的公章有两页纸都放不下。三是条块分割、自我封闭。如:每个单位都自成体系,每个单位都是一个小社会:有学校、医院、幼儿园、菜市场等等,该有的都有。

二、从经济运行规律来说,市场经济体制被证明是能够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人类文明成果

(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次大战后,在世界经济较量中,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日益显现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方面的优势。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战后发达国家注意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引入计划手段,实行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建立起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弥补市场缺陷,提高社会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总体效益。

(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好处

这样一种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使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有机结合,各扬所长,互补其短,为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推进生产社会化和实现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比较成熟经验。

三、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来说,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政局剧变、红旗落地,而社会主义中国却生机盎然。为什么?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打破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使经济搞活了,社会商品丰富了,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有了抗御国内外政治风浪的能力。

对此,中共中央“十五”《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从经济发展趋势来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当前,世界经济日趋向国际化、集团化、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世界市场,正在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交换连接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世界经济是以市场经济运行为基础的,在这种下我国经济怎样才能同世界经济接轨?就必须沟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才能在运行机制上同世界经济接轨。

在此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