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0 16:24:30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1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w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must have the basic qualities of departure; these workers should have a higher political, quality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moral literacy.Key words: Political Staff; political qua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moral qualities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新形势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 目前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已成为新时期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主题.现在人们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内容都走向多样化、多元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内容、形式等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企业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认识。在一些企业中,由于受传统习惯和思维的影响,部分企业工作者认为做好业务工作是“实”,思想政治工作是“虚”,一味地追求业务工作的达标创优,注重硬指标、硬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

(2)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相混淆,没有专职政工人员。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不健全,或在其他部门设一兼职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个别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素质和工作方法,把简单的说教当做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法规、行政手段、高压政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产生反感,不易接受。

(3)企业以提高生产率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思想政治工作投入甚少,一些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方面多年都是空白,基本不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活动。

二提高培养企业思想工作者素质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建党、建国的法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分工更细,利益更加明确,人们生活方式已有很大改变,世界观的转变和思想观念的千变万化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显出其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为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同志在中央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思想工作是经济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只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之一,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企业中任何一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希望通过个人劳动增加企业积累,改善自己生活是每个人的想法。而在工作中能否将每个人的才能更大地激发出来靠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否能够做到位。也就是说,是主动工作还是被动工作是有区别的,主动工作就会使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生产力就是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结合,其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由此,我们可以说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可以激发人的责任感和创造力。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之二,是解决企业职工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做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可以转变思想,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激发创造性,产生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企业文化灌输到职工的头脑中使其知道企业兴亡是每个人的责任,减少琐碎事对生产经营的干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三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途径

1 提高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改革意识。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坚定就是指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保持政治立场坚定,需要打好三个根基: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基,要打好政策法纪根基,要打好群众路线根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二)高度的责任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认清自己的光荣职责,认清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企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要加强责任感,对企业处于困难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引导和动员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患难,增强政治责任感,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烈的改革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缺乏改革意识,就不可能解答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也不可能很好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它是做好改革开放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自身改革的重要保证。

2 提高业务素质

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刻苦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高低,主要看是否有一定的知识能力。

(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开展工作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传授给人们的东西,不能停留在原则性、政策性的表面,更要具体深入到人们的心灵中去。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所谓宽广的知识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较丰富的知识、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知识,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等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并把它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把握企业员工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

辅助知识。主要包括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一些知识,比如经济学、美学、法学、人才学、政治学和文艺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要有精深的业务能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基本原则物化,才能真正以理服人。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做一名学习型人才,博览群书,努力提升自己的自身素养,掌握比较精深的业务能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业务能力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所从事岗位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企业相关专业知识。对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来说,应具备三个方面的业务能力:一要能说。在做报告时要有理有据,扣人心弦;做演讲时要引经据典,引人入胜;做思想工作时要以情感人,入脑入心,这些靠的就是口才。二要能写。能把需要让员工掌握的理论、思想用通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事例写出来,引经据典、通俗易懂,不讲空话、套话。三要能干。就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员工中开展调查研究,做调查研究的专家。同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应掌握企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俗话说,外行不能管理内行,了解和掌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一些专业知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的支撑,只有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找到突破口,做到点子上,具有针对性,增加亲和力,让人心悦诚服,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3)良好的道德素养

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和形成适合于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道德品质,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动作的基本条件。

总之,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态,要积极主动地运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去做好引导和鼓励工作,并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断理顺职工思想,使职工始终保持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劲头,将自己的生活幸福与企业的繁荣昌盛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2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工作精神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行动也要随之变化。”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解放思想、积极开拓思路、在继承中创新、探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方法。

(一)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根本,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但马克思主义不承认有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国度永恒不变的结论和公式。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不同时间地点、历史条件、经济政治环境而发展。我们所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即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仍然值得我们信仰,仍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渠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必须解放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的过程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改革和创新中提高,在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转变思想教育和工作方式

在思想教育的方法上,要由“上下式”教育向“相互式”教育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完全由一个主体(即管理层)对客体(即职工层)进行“上下式”教育,应向主客体“相互式”教育转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让管理层进行方向性的引导,更要让职工进行完善性的补充,达到管理层和职工层双向性教育的目的。通过“相互式”的双向性教育,使管理和职工同为教育者、同为教育对象,可使管理层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使职工从心理上产生平衡感。

(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多。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介,不断扩大和丰富工作手段。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理论和信息传播技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性。

二、继续学习,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学习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就必须改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阅历和增长工作才干。根据笔者多年的学习经验,认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思想理论的学习――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基层党组织的代言人,自身的地位和职责是政治上的坚定者、理论上的成熟者。因此,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全面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综合基础知识学习――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顺利开展政治工作,离不开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做支撑。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学习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中国近代史、革命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打牢政治教育的基础知识。

业务知识学习――业务技能学习内容很多,讲授政治课、撰写材料、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大项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运用现代化教学办公设备等知识都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指出:“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另外,学习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知识也是履行本身职能的要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掌握政工知识的同时,加大本单位业务知识学习的比重,要把自己打造成既精通政治工作,又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知识,就需要掌握科学、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针对本单位的业务性质和人员构成,摸索了以下六种比较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1)加强自身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公道正派成为自己的优秀品格和特点。(2)掌握规律,超前预防――通过掌握和认真分析职工的心理活动规律,超前分析和预测行为动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和主动性。(3)耐心细致,以理服人――要针对人的具体思想,用事实和道理说服人、教育人。做到按照人们思想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耐心细致地给予正确引导,既要态度积极,又要防止简单粗暴。(4)树立榜样,典型示范――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好的典型,以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认真研究职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新办法,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3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它既是做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前提,也是搞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自身改革的重要保证。目前必须刻苦学习有关知识,加强锻炼,提高自身修养,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这些,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良好的政治修养是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政策和党的形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模范遵守纪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群众。有了这样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敬重,进而使人民群众信服思想政治工作者。

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程师,对于引导企事业单位正确的文化导向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能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要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感应力,真理服人,以行为导人,以人格力量感染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者来实施的,因而其自身的修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主要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对承担责任义务的使命感。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业务,做到勤于思考、与时俱进,要向书本学、向人民群众学,更要在工作实践中学,在扎实丰富的实践之中深化认识、提高素养;要准确把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纠偏补漏,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行业改革发展需要。

(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是多方面的。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系统地学习经济理论、管理科学、心理学等综合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工作中的“新知识含量”,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与新情况结合起来,体现出浓烈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本单位、本部门人员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等,为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业务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优化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懂经济、善管理,又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要在实践中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业务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通过运用各种理论知识,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

2、严格要求,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1)要加强人品修养。做事先做人。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是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人品修养,面对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干扰,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然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然会坚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牢固树立“求实、务实、实干”的形象;必然会坚持不做表面文章,不求轰动效应,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必然会坚持不追名、不逐利,扎扎实实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做到这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就会在群众心中树立起来,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2)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是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道德上必须为人楷模,具有高尚情操。在工作中要言出必行、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人、体贴人、信任人,始终做到廉洁自律,爱岗敬业,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刚直不阿,以良好的品德来影响、带动职工群众。在新形势下,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努力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3、勇于实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素养

(1)加强能力修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其一要练就观察能力。为了使思想工作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关心身边的事,更要注意周围的人。要通过听其言、观其行,了解工作对象的内心活动,准确把握其思想脉搏。对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言行,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宣传,激发全体成员的认同感和仿效欲望。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在爱心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打开人们的心灵,必须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感染他们。把群众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倾听其呼声,关心其疾苦,群众才会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零距离,心贴心。

(2)要讲究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是不同的.要做到真正了解人,就得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努力解决职工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职工的思想、心理、情绪进行思想变化的因素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3)在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事物在不断变化,员工的各方面情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化对客观实际的认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抓住问题的实质,有的放矢、灵活多样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有创新精神,针对新问题、新矛盾,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在工作作风上也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就是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要坚决摒弃畏难情绪,迎难而上,用改革的勇气、开拓的劲头投入工作,以职工群众的冷暖为重,就一定能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知识的分析往往涉及知识的基本原理及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更多学者愿意从思政教育知识应用方向进行探究,然而实际逻辑分析或者对知识体系本身构建的逻辑思考却相对缺乏,这种情况下,整个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无法得到明确,或者说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结构的把握无法以合理逻辑进行梳理。因此无论从知识体系内容本身,还是从知识理论基础拓展方面讲,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进行逻辑建构性分析有显著的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

文章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从不同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分析探究的基本组成进行介绍,进而为文章整体分析提供相关切入点,保障文章分析的有效性。

1.1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

根据基本定义,主体指有目的地从事实际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的人,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一线思政教师及研究人员往往是整个教育体系实践的基本主体。其中研究人员主要从学科发展、知识脉络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不断验证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而不断促进学科有效发展。对于思政教师来说,一方面主要是从事思政教学工作的人,主要工作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整个教学工作,进而传授学生间接经验,指导学生在高校的正常生活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另一方面则是高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等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通过自身对思政理念的有效把握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教育过程中,进而通过理论不断指导实践,并通过实际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及思政辅导员构成了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其从知识理论的研究、间接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等方面不断对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验证产生影响。

1.2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研究不仅在于学科体系的有效发展,更在于对学生的正确教育与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判断观念,而其主体意识或者对外界认可的渴望程度愈发强烈,如果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做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则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发生偏差,进而其个人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因此高等教育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显著的必要性。而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客体不同,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的过程中,实际侧重点及研究主要方向需要适度改变,现阶段大量对课程知识的研究局限于整个思政教育的本身,其与高校实际联系的内容显得相对缺乏,因此从这一方面讲,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对研究客体给予高度重视,明确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保障高校思政理论逻辑分析的特点与有效性。

1.3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内容非常繁多,其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价值观、认识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而从实际学生教育方面讲,个体的思想教育、人格与道德观念的构建是整个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体系方面讲,在高校从事思想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要充分结合高校教育实际目标,从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等方面进行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而在后期,思想教育内容可以从社会层面进行职业观等方面知识内容的补充。从实际思政教育工作讲,一线教师要从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入学时的情况对学生开展基本道德观、学习观等教育,而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个人品格、社会实践认知方面教育,最后在学生进入社会前期,教师还可以根据思政教育中的职业观指导理念,对学生融入社会进行指导。这两方面内容从不同层次构成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其与思政研究的主体及客体共同构成了整个教育知识体系,为整个学科的逻辑构建提供了基础。

2.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的简单评价

为了更好地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建构性,文章在本节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进行简单评价,根据体系发展现状找寻更多参考,保障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建构性分析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1高校思想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

基本原理构建是整个学科分析严谨性、严密性的基础,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则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及逻辑分析基础将会失去必要的科学性。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虽然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支持,但是在学科研究方面,各个学者对于理论的解读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同时对于理论知识与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结合方面,整个知识体系构建出现了非常多的不同点。进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即在基本原理无法完整构建的基础上,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思考进程受到限制。在微观应用方面,高校思想教育知识的逻辑分析缺乏合理支持,很多时候,所谓的理论体系依据知识在原有相关理论基础上找寻了一个研究或者应用方向,而后形成的对于体系的构建、应用等方面还是缺乏共同认可的参考。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就显得非常不足,体系构建的认可程度不高,实际教育效果无法凸显出来。

2.2逻辑分析的统一指标缺乏,实证分析难以开展,规范分析缺乏必要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分析工作长期缺乏统一指标,即使在现阶段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整个理论体系仍然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判定因素。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分析工作时,实证分析内容难以形成,数据的搜集、对现状的挖掘工作非常困难,即使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分析工作,在现有数据下,大量学者也只能从应用层次对相关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分析,本质问题的深层次解读工作难以展开。而对于规范分析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整个思想政治分析工作缺乏必要的现实依据,对现状判定的困难,对相关趋势的简化分析,对本质内容的浅显探讨都不能为实际思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参考,进而整个规范分析工作也不能有效进行,很多时候高校思政教育的逻辑分析只能依附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行一定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课程逻辑体系要想实现科学化非常困难,学科内逻辑分析的结论差异化显著,观点的探讨及论点的辩驳很多时候带有显著的主观因素,学科理论体系实质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3思政教育体系下的逻辑分析缺乏科学方法,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缺乏保障。

统一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缺失是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一个显著欠缺点,由于学科发展偏重主观思考,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逻辑思考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科学的分析方法。从逻辑分析工作讲,很多时候这一学科下的逻辑分析工作往往只是指单一的主观思考或者对部分理论体系的解读,实际现象及逻辑科学性分析仍然非常欠缺。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基础原理的构建、理论体系的发展、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都无法得到保障;研究成果的互相交流、论点的科学辩驳及实际的验证也无法顺利开展起来。进而理论研究的最后成果即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也不能获得保障,学习体系的构建及逻辑思考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无法凸显出来。

3.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的逻辑建构性分析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即理论主体、研究客体、研究内容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基本原理构建的缺乏、研究指标及研究方法的缺失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思考的构建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文章在本节以之前分析为基本参考,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逻辑构建性分析进行探究。

3.1加强对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

现阶段,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原理建构工作相对缺乏,因此整个学科的分析缺乏科学性,课题研究很难获得一致认可。因此在现有资源及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及一线实践者要加强对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即从马克思主义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寻找切实的理论依据,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炼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以形成统一认知,为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的建构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现有逻辑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提升对相关原理的解释比例,即有意识地凸显部分基本原理的构建工作,并适当寻求其他研究人员的点评与讨论,力求在学科讨论过程中共同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对于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方面,研究人员要尽量争取开展独立的课题形式,必要的时候可以高校学生管理部分内容为课题的切入点构建相关研究,以争取单位的支持,保障逻辑分析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从基本原理构建与客观条件方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工作。

3.2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

由于研究指标的缺失及研究方法的缺乏,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分析逻辑建构工作无法获得科学性、客观性的保障,进而实证分析无法有效开展起来,规范分析在缺乏必要支持下也不能进行,逻辑分析工作只能局限于主观理解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关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工作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其指标的评定体系为思政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因此在现阶段开展逻辑分析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社会学科分析方法构建本学科必要的知识体系,思政教育内容本属于社会学科的一个部分,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而教育学研究内容又对高校思政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是高校思想教育的研究成果对学科的规范分析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这两方面补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方法的构建获得参考,实际分析方向及指标的构建得到保障,进而整个逻辑分析的科学化、客观化及分析成果的实用性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3.3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逻辑分析工作往往以部分学科为基础进行,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而通过这些学科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分析思路及相关结论推动整个思政逻辑分析工作的进行。虽然在这一方法下,思政教育分析工作获得了显著推进,但是学科的主体性无法有效凸显出来。所以现阶段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借助前期基础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的探究等工作不断强化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尽量将相关方法与思政研究分析内容结合,以思政研究主要目标与主要指标为指导开展研究工作,逐步把本学科的逻辑分析方法凸显出来,进而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分析逻辑的建构才能逐步获得认可,尤其在逻辑分析的独立性、客观性方面逐步获得提升。整个逻辑体系的分析工作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也能逐渐变得科学化,整个逻辑分析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对于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应用的效果逐步增强,自身理论分析结论形成与探讨也能获得认可。

文章根据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其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探究,在整体分析工作开展之前,文章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认定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并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进行基本探究。在对思政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对其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逻辑分析指标缺乏及逻辑分析方法的缺失进行描述,进而客观分析现阶段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不足。最后文章结合之前分析,从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的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逻辑分析工作,最终谋求学科分析的高度认可及学科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雯.关于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4,12:245.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5

知识经济已作为一种事实出现,同时又处于起步或量变阶段,这是许多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共识。尽管我国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但必须从现在起实施面向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我国只要制定正确的知识经济战略,就可以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

知识经济影响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必然也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知识经济,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职能来看,要为发展知识经济服务;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发展来看,要主动接受知识经济的,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方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本人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知识化,也就是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要有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本领,本文就如何在知识经济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知识化,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也在人。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将承受巨大的挑战。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稳定性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求工作能力强,而且要求有坚定的信念,有丰富的经验。从人才成长规律来说,培养一个成熟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至少要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工作10~15年。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积累经验,经受磨炼,培养职业观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总体上要保持稳定。

从实际情况来看,保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上的原因,对政工队伍建设不重视,认为政工干部是万京油式的干耍嘴皮的,因此,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着“10年经营成富翁,10年业务路路通,10年政工一场空”的说法,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稳定。那么,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则要受到社会流动、市场机制、自选职业等社会与体制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就更难以稳定了。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挑战。截止目前,全处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共有59人(包括工会人员),具备政工职称仅有25人,其中高级政工师1人,政工师8人,助理政工师及政工员16人。现有学历情况(包括后取得的学历)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24人,中专高中及其以下学历33人。从59人的职称及学历情况来看,这种现状不能适应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运用多种科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一方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应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宽的其他知识面。从我处的实际情况看,有学历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大多数毕业于理工科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其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先进技术的挑战。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群及其网络化发挥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不可阻挡的成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发挥技术的作用。与某些领域相比,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仅装备落后,而且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淡,应用能力很弱。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除上述以外,还有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适应新环境能力、建设方略、管理体制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水平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三是科学文化沃吵适应;四是年龄结构不适应。这些说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对此,许多学者从各方面作了阐述。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指出,一个人要想在未来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

一是学术性通行证。它体现教育的传统作用,强调谈写和运算能力,强调要获得能使自己在社会上起有意义的、满足自我作用的知识。

二是职业性能通行证。它指的是集中进行的在一个技术快速变化的世界进行劳动所需要的教育。

三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它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机会,而不视为问题。这三张通行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有重要意义。从知识经济背景来说,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知识化。

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有的素质有两类:一类是以原有素质要素为基础,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人们称这一类为“高素质”;另一类是知识经济时代特需的新的素质,要求学习和掌握,人们称这一类为“新素质”。

“高素质”要求,简单的说就是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水准”。就拿学历来讲,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所有的学历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比如,目前国家制定的对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计划,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我国政府已制定规划,小学由中师提高到大专,初中由大专提高到本科,高中由本科提高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很高的政治理论与政策水平,系统专业技能训练,很强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学习,并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

“新素质”要求是指知识经济时代对思想 作者提出的新素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有关于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应当具有技能,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方法,应当具有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等,这就要在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今天,善于学习,不断做到知识更新。

不管是“高素质”或是“新素质”,就是要求全面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增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知识含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战斗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化的措施

第一、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和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进一步具体化,并作必要的修正,使之满足时代的需要。

第二、要建立正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流动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流动要形成制度,把一学历高,专业相对对口,有志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引进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同时允许一些学历低、年龄偏大的人员流向其他行业或岗位,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能进行流动。

第三、要抓好思想政治工队伍的培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必须加强培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从制度上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化。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6

高校是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的高校政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准则。本文主要讨论包括政治、思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素质和准则。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准则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高校政工应该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用正确的政治观念指导自己在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展开。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求政工毫不动摇地坚守党性原则,真正领悟党的思想和行动的先进性,继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积极支持党的事业建设,踏实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正确的思想观念应该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和邓小平的思想理论作为知识源发展起来的政治思想观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和融汇,高校师生和广大社会团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高校政工人员必须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武装自己,始终保持先进性,不随波逐流,在变化的环境保持自身工作紧紧追随党的发展方向。

2、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指高校政工人员应该具有的思想觉悟,包括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求高校政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认真负责、传道解惑,为全校师生作出好榜样。高校政工人员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将无限的热情投入其中,并获取淋漓的快意,树立正确的三观,还要求高校政工正确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为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同时,收获精神上的强大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高校政工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积极进取保持进步、谦虚谨慎无私奉献。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政工人员应保持君子坦荡荡的胸襟,当同事或学生与自己观点相左时,应该与之正面交流、求同存异;当学生的思想出现偏颇甚至错误时,应该对学生进行善意引导,以求适当的矫正。

3、知识素质

知识素质是指高校政工人员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贮备和求知精神。当今社会中,知识是创造财富的强大力量,知识的更新也是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高校政工人员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积累,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觉悟,主动接受新鲜知识的洗礼,以广阔的胸襟包容互异的文化,时刻保持与时俱进。高校政工人员应该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将党的思想知识融会贯通,并具备全球视野,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党建党史和政党思想,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加深自己的理论功底。

高校政工人员应该在掌握党的知识理论的同时,主动接受与党的知识理论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等与教育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当然政工人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习管理学、文学、医学等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的增长一方面对政工人员的教育工作有辅助作用,方便政工人员探求更好的教育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更彻底地解决问题。还可以与学生拥有更多的话题,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做好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

4、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高校政工人员应该具备的各种实践能力,包括在高校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的各种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可以体现在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思想政治实践工作,协调单位的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在恰当的工作岗位上,根据高校本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试工作计划,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处好人际关系,改善工作学习氛围等等。当今社会,组织管理能力越来越被普遍需求,成为所有的在职人员的必修课程。

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表达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必要手段,是高校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手段。首先,应该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便直接地做口头宣传和讲座教育等;其次,应该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方便运用各种新时期的传播媒体来广泛地影响师生,如报刊、网络等;再次,应该具备基本的形象表达能力,通过可视性的传媒工具进行教育知识的传播,例如通过电视、图片、艺术作品等等来传播知识。

创新是发展永恒不变的话题,发展的、运动的世界要求高校政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突破传统的枷锁,开拓新思维,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求新的更有效的方法途径。高校是国家各种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能力是每位高校师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素养,高校政工人员应该用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新世纪的人才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的主题也应运而生,即科学发展并构建和谐社会。特殊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从客观上要求高校政工人员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丰厚的知识素质以及较强的能力素质,并且顺应时代的进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质,才能将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越来越出色、越来越优秀,才能持续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卫侠.论新时期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建设[N].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6).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7

一、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对法律基础教学的整体观起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其时效性,我们必须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从思想上坚持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方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实质。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观念”占了首位。学校以育人为本,但是必先要育德。这从根本上说明了学校的教育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所有的教学中。在法律基础教学中我们也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法律基础教学。第二,所有课程中都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实践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仅仅将教学当作谋生的工具,只看中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在本课程教学中给学生思想教育的职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由专门的教师来教授。现在高校的教学已经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校的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相辅相成,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充分地提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三,老师除了教授知识以外,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这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课老师、学校共青团干部和党政干部以及班主任的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我们将所有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中去。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可以以课程设置的方式教授伦理知识,从而从根源上对同学们的道德认知能力进行培养。

二、法律基础知识教学整体观由法学教育的使命所决定

有学者指出,“法学是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由此可见,道德与法律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在教授同学们法律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站在道德和价值的角度去体会和学习法律精神。法学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解析正义。所以在“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需要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实现道德价值包含于法治的目标中。历史上,法律与道德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康德所说,法是道德的外在化。而道德是法的精神之所在。没有道德就没有法,正因为有道德才有了法。思想道德提现了法律职业的精神和品格,在法律中包含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等价值的判断,所以法律的教学是避免不了道德等内容的。法治的客观目标是公平与正义,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必须要有人的主观因素参与其中。仅仅是法律自身制度的完善,并不能诠释法律的生命意义。法律的生命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法律工作者的素养和资质。司法过程实际就是法律工作者以自己的认知能力去证明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根据已经制定的法律加以判决,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必须要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加以体现,这样法律工作这的思想道德素质便直接对法律公正产生影响。作为法律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素养便决定了公平正义实现的程度。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法治的基础是法律工作者的道德思想内涵。所以在法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思想道德的培养。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法学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教授“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时,我们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所以本校在“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设计时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观念,在教材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

本文作者:刘青工作单位:江夏区卫生学校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8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90-01

何谓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简而言之,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主要标志为:知识、智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并如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一样直接存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可形成产业经济,即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化经济。

知识经济影响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必然也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知识经济,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职能来看,要为发展知识经济服务;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发展来看,要主动接受知识经济,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方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知识化,也就是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要有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本领。

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也在人。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将承受巨大的挑战。

1.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稳定性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求工作能力强,而且要求有坚定的信念,有丰富的经验。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积累经验,经受磨练,培养职业观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总体上要保持稳定。

2.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一方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应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从我们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有学历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部分毕业于理工科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其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3.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先进技术的挑战。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群及其网络化发挥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不可阻挡的成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发挥技术的作用。与某些领域相比,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仅装备落后,而且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淡,应用能力很弱。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除上述以外,还有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适应新环境能力、建设方略、管理体制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水平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三是科学文化不适应;四是年龄结构不适应。这些说明,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有的素质有两类。一类是以原有素质要素为基础,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人们称这一类为“高素质”;另一类是知识经济时代特需的新的素质,要求学习和掌握,人们称这一类为“新素质”。

1.“高素质”要求。简单的说就是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水准”。就拿学历来讲,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所有的学历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很高的政治理论与政策水平,系统专业技能训练,很强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学习,并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

2.“新素质”要求。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有关于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应当具有技能,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方法,应当具有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等,这就要在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今天,善于学习,不断做到知识更新。

不管是“高素质”或是“新素质”,就是要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增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知识含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战斗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化的措施

1.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2.要建立正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流动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流动要形成制度,把一些学历高,专业相对对口,有志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引进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同时允许一些学历低、年龄偏大的人员流向其他行业或岗位,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能进行流动。

3.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必须加强培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从制度上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化。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采取脱产进修,在职培训,组织研究班等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更新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4.要完善思想工作队伍的考核体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考核是重要的环节,有了考核,还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品评和处理,长期坚持可形成激励机制。要把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先进手段应用到考核中,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逐步实现规范化。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9

2、道德素养

提高人民群众道德认识以及道德行为,培养其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素养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对象的行为与思想。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其内容主要有:科学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信念、无私奉献的道德行为等方面。科学的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素养最基本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先要有科学的道德认识,即对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有正确的理解。道德信念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就会成为行动以及进行道德判断的指南和标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确立的高尚的道德信念。而无私奉献的道德行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全心全意的为教育对象、人民服务,不求回报等。

3、知识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被称为合格,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具有的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渊博的其他类型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高素养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学习与训练专业知识。其专业知识主要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的专业基础知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的掌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文学、艺术、史学等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储备,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与教育对象进行交流时拥有多种共同语言;并且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渊博的知识,可以适当的运用,实现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研究。

4、能力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素养主要包含: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决策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处于管理活动的核心地位,能够考验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才干与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组织协调各种教育力量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还需要进行个别教育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不同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语言的工具作用,将其思维、意图、教育内容等表达出来。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必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对象是多样化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对教育对象施行教育。而应变能力则是教育者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施行不同的教育所必须具备的。

5、心理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养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其教育对象是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的心理活动。若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较高的心理素养,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更容易接受和消化,对于其本身来说也更有帮助。如拥有乐观的心态,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积极,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再如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良好的性格,则可以使其与教育对象之间沟通良好,关系改善,就更容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坚强的意志则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另外,真挚的情感对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能发挥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10

适应新形势,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坚持思想性、时代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一是要突出思想性。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联系党的建设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教育内容,如在继续加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观”、“四德”教育的同时,增添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平等观念、法治观念、效率观念、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要突出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在突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等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新成果,广泛宣传党的新理论和新任务。要不回避实际问题,紧紧抓住当前存在的热点难点,如国企改革、再就业、社会治安、腐败问题,对干部群众进行时事政策、经济政策、改革措施、党风廉政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富于变化,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征,紧贴现实生活。三是要有知识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既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纲领、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基本知识,又要针对知识社会中科技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日益密切的特点,向群众普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人们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反对愚昧落后的良好风尚。同时,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和陶冶高尚情操的精神食粮,吸纳到思想政治的内容中来。

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情入理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决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呈多变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更新内容而且要改进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与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情固然重要,若不晓之以理,就会感情用事,达不到教育目的。只有把情和理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事求是,就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造假,不要夸大,不要文过饰非,不要添油加醋。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我们说实话,他们就会觉得可信。成绩,他们会肯定;问题,说开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然的话,老百姓回你一句“吹牛,造假”,那你讲再多的话也是白说。只有实事求是,讲真话,说道理,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入情入理的。

二是要通情达理,富有人情味。思想政治工作,着眼的是整个社会的民主、和谐、进步,但同时也是对每个人的关爱。因此,无论灌输哪种道理,无非是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解开思想疙瘩,抚平情绪,认清方向。这本身就是很有人情味的事情。如果忽视这一点,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的态度,就会让人感到思想政治工作似乎是生硬的、强制的、不得不听的,从而失去了人情味。为了防止这种扭曲,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应该大力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尽量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困难,让人感到平实可亲,听得实在,觉得有理,在温暖和煦的气氛中促进人的内心精神的升华。同时,对群众正当的要求和合理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真心实意地去帮助解决,即使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要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样才能点燃群众心中的热情之火,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身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收到实效。

三是要从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和方法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特点,分层次地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各得其所。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寓教于乐

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和活动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过去“我讲你听”,或“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随着形势的发展,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载体,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入耳、入脑,深入人心。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要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既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用微机算命,用互联网搞反动宣传,用激光视盘传播黄色污染等等。如果我们仅用传统的手段做思想政治工作,不增加科技含量,就不能对一些违法犯罪、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就难以解释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难以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吸取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等为手段,使大量生动事例逼真地展现在群众面前,收到声形并茂、情理交融之效。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美学、公共关系学、大众传媒学等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所有这些新技术、新手段都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紧跟时展的步伐,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二是以活动为载体,置教育于有益身心的活动中。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活动,必须是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是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活动。诸如重大节日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送温暖”“献爱心”“三下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专题讲座等,类似这样的活动,其形式活泼,贴近生活,容易拨动受教育者的心弦,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感染力,对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态度、情感、习惯、兴趣等起到积极健康的引导作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例1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05-06

自从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政策支持、同仁努力以及社会形势需求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然而,不少社会成员甚至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时常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疑惑或质疑,引发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活动的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一门学问?能不能称得上是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用?这些基本问题成为缠绕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根源性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度与实践效果。

一、认同危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问题意识

自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后30多年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不断地遭遇人们对这门学科及其实践的认同危机。这一认同危机表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以及实践活动缺少知识、价值以及情感上的认可、支持与接受。譬如,有人或是不认同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门知识的“大杂烩”,算不上独立的学科;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差,甚至不是理论;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作用效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义”、“假大空”、“没有用”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以隐秘、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具体表现为:

第一,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场”。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学科评价机制标准的“移位”是分不开的。在告别了“知识即美德”那种神圣的价值判断标准之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工具理性、经济利益成为学科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一门学科的认同度与这门学科是否面向市场、获取经济价值紧密相关。在“工具理性蔓延”的现代社会,经济利益成为社会生活统一化的度量衡,货币也变成一种人人都必须学会和使用的“统一语言”。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获得社会甚至高校的认同。在现代社会里,工具理性的高扬将原本富含价值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挤兑”,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精神蕴含被现代性的价值标尺所“漂逝”。如韦伯所说,工具理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专家没有灵魂,者没有心肝。”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文化趣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有的学术使命、学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具备的引领精神功能及崇高、神圣的气质在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被荡涤的“烟消云散”。由于缺少十足的学科与实践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不支持、学生不配合、社会不理解的合力作用下变得弱化、低效。思想政治教育俨然成为纯粹而又机械的知识教条,似乎成了“不思想”、“无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理论研究脱离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生态断裂”。从应然的生态来说,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源于实践需求,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旨在解决的理论课题: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科学、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者有义务审慎地厘清这一学科的基本问题,这无论是对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还是提升人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同感和喜爱度都不无裨益。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人们的接受程度和热情很大程度源自于理论研究者对这一学科基本问题的精湛阐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最后说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弄清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尤其如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亟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理论加以指导;另一方面,经院化的理论研究难以生产出有效的、实用的理论产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要么世俗化,要么精深化,“社会上不受欢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套没有用;学术也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时政语言,缺乏知识,更不要说学术含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所生产出的“科研成果”距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形下所开展的工作常常混乱、无序、低效。

第三,外部投入与内在认同形成反差,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自信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思想工作,其基本精神为正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正义的工作,它高举正义的旗帜,从正义出发,为着正义的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过程,就是为正义而奋斗的过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范建制,增加师资投入,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大力地投入和保障。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独立化建制,在部属“211”层次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力度。2005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制中升格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六个二级专业。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硕士点达到200多个,博士点6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巨大的外部投入形成反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未形成充足的学科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还缺乏学科和学术的自信,尽管有学科平台,但多数成员主要还在从事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或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外的学科那里,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学科,缺乏学术,而其他学科才是学科,才是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遭人非议,认为“不管用”,“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明显”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致的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认同危机”以深刻的、隐秘的形式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当中,弥散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系统结构。缺乏足够的认同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萎靡”状态的根由。笔者认为,尽管我们可以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对此作出解释并提出化解之道,但更为主要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和从事业者缺乏审慎的态度和系统、认真的了解,并未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认知,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有的自觉。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基本蕴含

自觉,本属于哲学概念,它指的是主体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理论或实践形态所体现出的学科特质、学术品位与实践特色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自知之明”,反映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以及实践工作的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它是从认识论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描述,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的认识。“自觉”具有“反思”的特质,是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事物以自身作为认知对象进行自我刻画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应当具备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能力,他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特色,理论研究应当具备的旨趣、品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所应具备的特点、品质等。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知之明”。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知、主体性以及文化性三个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结构:

1 价值认知自觉。价值认知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以及实践的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人们简单地认定的“官方说教”,也不是他人肆意贴上“无用”标签的活动。它以人的精神领域尤其是人的思想作为对象,旨在揭示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其本质,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文化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人才的渠道,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规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的人才培育通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神圣性的事业,其价值在于科学地解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规律,意识形态嵌入社会的内在机制,人们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缘起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阐释以及有益的理论指导。价值认知自觉不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内在的认同与热爱。

2 主体性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认知,它解决的是“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中国特色的学科,它发端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立足于中国具体的国情与实际,继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自己独特的立场和方式言说着“中国故事”。主体性自觉在全球化时代越发具有现实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学术研究是多元思潮竞相争斗话语权、通过思想的力量获得主体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是获致中国研究的自主性、指认中国独立性的重要标志。“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问是全球化时代追问主体自主性的表现。当下的中国,在大国崛起步伐加剧的浪潮中以崭新的姿态、强劲的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势如破竹”式的社会发展进程向世界证明中国作为大国的能力与地位。与之相应,中国的崛起激发着中国学术寻求自主性的理论表达。在西方知识系统和概念体系笼罩中国的当下,中国迫切地需要贡献出自身的理论创建和知识表达,体现出应有的大国风范和主体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学科,“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增进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认知与它作为中国学科的自主性,使人们更加认清自身的使命,以中国的话语、中国风格诉说着“中国故事”,表达出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中国气派”。

3 文化传承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并在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上所发挥作用的自觉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是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人们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情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社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文化的存在物,借助一定的文化载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意识形态作为教育对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征的基本面相。“价值与规范的传授与认同则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这便是文化沟通与运作的过程”。作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有益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要素。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如孝道、仁爱),教育观念(如因材施教),教育方式(如道德教化)完全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承载体,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成果得以极力地发扬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所担负的文化传统传承的使命与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对其加以转化、利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自觉的实践要求。

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自我认知”。这一过程体现出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与自我批判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认知的理性认识阶段,已不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进行简单的、直观化的描述,而是上升为内在的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所产生的主观认知,成为团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程度与行动活力的内在“精神纽带”。可以说,如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将很难进行准确的认知定位。无法准确地认识到其各项活动的价值与使命,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活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育之途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自知之明”。其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也必然从这一群体入手,提升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自觉性。具体而言:

第一,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灵魂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伦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具备怎样的伦理品质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神圣性、正义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韦伯式的“天职”观念,保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忠诚与热爱,真正地认识并努力地践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认识到这项活动所承载的价值理想,投入热情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以及实际工作当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当能够将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说清楚、讲明白,澄清他人对这门学科的误解,解决人们对于这门学科认知上的混乱局面。实际上,外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这门学科的不解或误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应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科学回答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疑问、质疑,提高这一学科的科学化水平,提升人们对这门学科的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伦理观念深刻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与实践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而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应当成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的伦理操守。

第二,寻求有效的问题意识,以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形成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观照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解读。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上升至学理的范畴,再加以充分地研究,寻找到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应当培养解读与回应中国社会的能力,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叙事”。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察、解释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意识,进而提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其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能力,从精神交往、价值传导、文化交流等视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作出全景式与多断面的剖析。尤其是要对当下中国的转型社会作出描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转型所特有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碰撞”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的基本特征。用自身独特话语或理论对中国社会进行观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意识,叙述、解读以及分析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从自身的立场对其作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表现,它建立在鲜明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作出详尽的解释与回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