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政治发展的内涵

政治发展的内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2 14:57:03

政治发展的内涵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1

    第一,从政治权利在整个宪法权利体系中所居的位阶来看:一般而言,诸如精神、文化活动的权利和自由以及社会经济权利等宪法权利,大多均为实体性的宪法权利,而为了确保使得国家保障这些权利,公民就有必要通过行使能动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意志的形式或法秩序的创造。②日本宪法学家小林直树教授认为,在宪法学上,政治权利属于一种为实现其他宪法权利而存在的宪法权利,具有“作为高层阶之手段的性质”。③

    第二,从政治权利享有的主体来看:宪法学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是人民主权的具体形式,即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行使国家主权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根据这一条款,宪法中政治权利的归属主体应该扩大解释为全国人民。因此,从我国宪法将人民主权确立为国家对内主权的归属原理,即宣明了人民是国家政治权利的归属主体。

    第三,从政治权利的具体内容来看:我国宪法学通常认为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表达自由、政治参与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认作为我国政治权利的传统类型,也是政治权利的典型类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言论、出版、集合、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不仅只是政治表达的自由,还包括非政治性表达的自由。概括的讲,我国宪法意义上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知政权、参政权、议政权、督政权等。

    我国政治权利实现的客观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政治权利实现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平稳高速发展,而且也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积极稳妥中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政治权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可以塑造现代民主政治的主体。市场经济所蕴涵的等价交换、自由交易、公平竞争、个性发扬和保障人权等原则和机制,不仅能够培养和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制需求,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民主素质和培养人们的民主人格。④此外,市场经济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方式。在选举及其他政治参与过程中,竞争能使公民和社会大众产生政治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强化政治参与者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政治活动的主动性。

    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政治权利实现的政治基础。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来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特征的一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无论在其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还是在政策选择和操作实施上,都充分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集中指导下的广泛民主。中国共产党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最广泛、最直接的政治参与。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通过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充分表达各自不同的政治利益诉求,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实现了最真实的民主。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也在不断丰富着我国政治权利的形式和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政治权利实现的法制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告形成,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和制度动力。特别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基本国策和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载入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标志着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有了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特别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公民权利和权益保障问题。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权的优越性。可见,我国法律制度从不同方面对公民的政治权利作了具体规定,为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保证公民政治权利有效实现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政治权利实现的文化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事实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得到更好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首先,文化教育特别是政治文化教育能够使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发生根本的改变,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参与的热情,实现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次,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够增强社会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归属感,加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而激发他们作为社会政治的主要参与主体通过政治实践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再次,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强化权利制约意识,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能够理性的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从而实现政治参与的合法化、有序化。

    促进我国政治权利发展的基本思路

    我国政治权利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政治权利享有主体的范围和人数将不断扩大,内容将不断丰富,建议从以下方面促进我国政治权利的发展: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2

本书的核心概念是“中国协商政治”。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转换,由关注实质民主向关注程序民主转换,人们放弃了理想主义式的民主价值探讨,而追求对民主的实证分析。西方协商政治理论,既是西方民主政治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展开,又是西方民主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本书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套用西方协商政治理论来审视当代中国的协商政治实践,或者用西方的协商政治模式来评判当代中国的协商政治实践。作者认为,在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同时,在20世纪的中国,先驱者们对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也进行了积极和全方位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的过程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但它却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和历史路径展开的,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在中西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背景下,一种在程序(政治运作过程)上以协商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中国协商政治,成为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重要历史形态。这种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不同的政治行为主体,基于某种利益要求,在一定的政治架构或制度平台上,通过协商的方式,寻求共识,期望共赢的政治过程;在其政治运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核心的政治主体,对政治的运作起主导作用。尽管从发生学意义上看,中国协商政治内涵着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价值因素,但由于中西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传统不同、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也不同,因此,中西协商政治的具体内容、运作方式、政治效力有很大差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协商政治,人民政协是中国协商政治的当代形态。本书作者力求从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寻找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中国协商政治形态演变的规律。

《中国协商政治发生与演变逻辑》一书,不仅为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为展开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一提:

1 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作者在研究当代中国人民政协政治形态演变时,并不局限于当下的政治实践,而是把它放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百年历史的大变迁中来考察。作者用“中国协商政治”这一概念来表达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条独特线索。纵观近百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协商政治”贯穿其中,尽管其演变的路径曲曲折折,但其始终存在并运行着。作者对这种曲折的历史现象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性内容以及这种政治形态运行的基本过程进行了揭示和探讨,这的确为“深化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2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探索政治发展的逻辑。作者在研究“中国协商政治”时,并不是就“中国协商政治”论“中国协商政治”,而是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中国协商政治形态演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尤其是在对地方协商政治进行实证研究时,从社会变迁和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对中国地方协商政治形态演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经济社会基础的变化和应对内外部挑战的过程与人民政协政治形态演变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对人民政协政治形态演变规律的研究。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4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民族学院教研项目(2011JYB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袁琳(1974―),女,土家族,博士,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必然要重视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团结发展而设立的高等院校。民族院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尤其是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修课程。因此,研究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为例,结合2011年本人对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的调查(550份问卷涵盖了学校大部分文理学院,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共三个年级的学生),从三个层次分析如何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一、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深入进行“四个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同时在素质教育内容中强调了要加强法制教育。由此可见,“思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律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塑造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调查显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他们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即使是汉族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落后、人文背景特殊、差异等情况,使得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在理想信念选项中,有28%的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只有16%的学生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在人生目的选项中,有52%的学生选择“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生活无忧”,只有30%的学生选择“锐意进取,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人际交往选项中,有49.8%的学生选择“帮助他人是有利可图”,只有15.8%的学生选择“他人确实有困难,需要帮助”;在少数民族政策选项中,有42%的学生选择“不甚了解”,有13.7%的学生选择“完全不知道”。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整体素质上呈现的状态,显然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不利于民族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什么样的师傅,带出什么样的徒弟”。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教师不仅要用知识去教授学生,更应该用自己正确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教出整体素质高的学生。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握完整性

“思修”课程要培养的是包含了思想、道德、法律在内的人的整体素质,涉及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及民族观。“思修”教材由绪论、结束语与八章内容组成,我们在设置教学计划时,注重了人的全面发展,将教学内容整合为5个专题:大学生适应篇、大学生立志篇、大学生道德篇、大学生价值篇、大学生法纪篇。在每个专题中,又结合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讲授。

(三)将教学内容内化到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4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这既是我们今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也是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新视角。笔者认为,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对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开展有重要意义。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公平和谐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实现这一要求来体现自身价值,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

一、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一贯重视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始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体现。关心人、尊重人、体贴人也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和基本原则,可以说树立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人文关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人文关怀的对象同样是人,它的目的是丰富和彰显人的合理个性,它是以人的全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的基本点是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关联点,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条件,从两者之间的关联度看,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二)人文关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形成了多种文化交织、社会思潮繁衍、意识观念丛生、传播媒介多样化的现状,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思想观念、认识能力、价值追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形势、顺应潮流,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观念、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由此可见,重申和加强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人文关怀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当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人们的利益需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交融与碰撞在加深,人们对利益公平的认同存在反差,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情绪,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生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在这种情形下人文关怀就显得更加重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正当利益、满足多元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成了普遍的社会愿望,广大群众对公平、和谐、人文的期待更加迫切,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关怀恰好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和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人文理解

(一)公平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一

对公平和谐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的根本价值尺度和基本规则,也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价值的根本要素。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多是为调整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认同度,协调利益关系、化解思想矛盾、促进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服务的。我们党历来重视人们对公平和谐的现实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实现这一要求的基本手段。因此,理解公平和谐的内涵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二)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性化的现实表现,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目的性,肯定了人至高无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反映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时刻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与工作对象形成互动,使人们乐于、勤于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把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开展工作,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内涵的重要之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

(三)服务大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之三

当今时代,群众史观正在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价值,群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思想政治工作是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的,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工作,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没有群众观点、讲不讲群众立场、走不走群众路线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重要尺度。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和利益放在最前面,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当前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真正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彻底抛弃可有可无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从党创立的那时起思想政治工作就一直是我党完成其任务、践行其宗旨的重要手段,是党维系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有效工具。生命线的论断虽然久远,但却是我党最基本的生存观之一。没有生命线意识,就等于没有了生存意识,党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上就会丢失主阵地,党的执政根基就将被动摇,这是党的事业所不能允许的。因此,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就必须重新认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摆正了位置,才会对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二是要理清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义,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不同理解一直存在,最常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等同起来,有时还会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它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妨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思想工作的理解不应有宏观层面的解释,只能从微观层面去解读。即:思想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为实现管理的目标而进行的说服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党的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是为践行党的宗旨,完成党的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以宣传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区别是本质性的,只有把它们区别开,我们才能真正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重塑沟通的理念。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互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沟通这一主体来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是沟通,其核心也是沟通。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干,是维系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了沟通,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沟通上,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形式。

当前,在沟通的问题上,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有目标性,如果目的不明,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无的放矢,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二是要掌握好时间点,要根据工作对象所处的环境,适时灵活地开展工作,掌握好沟通的时机和火候;三是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本质表现出来,让沟通在愉快、顺畅的状态下进行,使沟通贴近人心、关注民意。

总之,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公平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人文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内涵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从概念上区别开;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沟通上。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奠定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但该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还存在争议。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相关论文资料统计,从1983年到2013年30年间篇名包括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有33592篇,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俯拾即是,本文主要从纵向向度和横向向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进脉络和研究维度进行疏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嬗变提出现代性启示,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一、概念内涵的演进脉络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首先,“施加论”模式,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设立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参照加里宁对德育的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这种界定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成外在性的“施加”,强调为政治、国家、社会服务,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由于受“施加论”的影响,我国学界现在依然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依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转化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阐释强调“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显然,这种“转化论”仍然是“施加论”的延续,在强调“施加”的同时,有意突出“转化”的思维,强调要取得实效还有一个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尽管“转化论”仍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的影响,但毕竟注意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德育的有效性,毫无疑问具有进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内化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一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施加、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外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显然,“内化论”比“转化论”又前进了一步,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注重外在施加转变为内在认可、接受,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这种内化是片面的,它只是外在施加影响之后的内化,受教育者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发展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这种“发展论”的界定摒弃了外在施加性和被动接受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随之更丰富、更系统、更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研究维度

以上主要是以实践为线索从纵向这个向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因此第二部分主要从横向向度来探讨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学界主要有几个研究维度:

第一个维度,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这一基本矛盾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活动。矛盾要得到合理的缓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个维度,从学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规律性、科学性、普适性的特点,能够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所接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把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从教育主体而言,该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客体来看,该学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因此,可以说“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这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点,但不同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展开是动态性、过程性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矛盾的展开是静态性、规律性的,它以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第三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显然这种观念的目的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来维护特定的阶级集团的利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难看出,其内涵的阐述仍是强调其功能性和阶级性,这些概念都难以逃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思维窠臼。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有加强人文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内容的趋势,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没有淡化,它还是为执政党服务的,依然承载着浓厚的政治性。

周茜蓉认为从政治性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存在着“重意识形态功能价值作用而轻科学性”的问题,因此有学者主张更改学科名称的提议。黄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突出“政治”为核心内容,是与阶级斗争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今天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沿用传统提法作为学科名称,就难免有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之嫌,因而改名为“思想教育”。王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内涵和政治特征一贯而又明显,因此没有改动的必要,但必须严格使用这个专有名词”在这争锋过程中,谢祖鹏则从另一路径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政治性强的尴尬,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注脚,也为其科学性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第四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争锋中,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于内容的教育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郑永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而张耀灿则从内容上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方向教育、法纪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含义上接近于思想政治工作”。周茜蓉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纵向切割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理论原理的层面围绕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二是从应用层面中围绕教育对象成长和成才的认识、心理、发展过程展开;三是从实践层面中围绕当前社会和思想热点、焦点和思想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展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境遇与时展之中,确立其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和张力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勾勒清晰,而且首次把科学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概念的界定上已有很大的突破。在这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于某种价值判断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状态描述,但其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因而“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是统一的。

第五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来看,丰富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界从实践性、意识形态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有价值的探讨,然而学者沈壮海认为我们忽视了从文化性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或寓于社会精神文化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政治文化、政治行为、道德文化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渗透,呈现出社会文化性。再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文化发展传承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整体的文化环境,而只能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与使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往往在社会整体文化中得到体现和检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嬗变的现代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变与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虽然这一概念的发展充分体现现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忘掉过去,抛弃传统。因为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去,尽管在习惯上常常把传统视为过去的东西,但事实上传统总是现在存在的、现实的,如果仅仅是“过去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现实性了。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中发生作用的。

因此,从人们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历程中,侧重反映现代人自觉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演变的一个重要向度。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逻辑内涵嬗变过程中,反映出个体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合理确定自身生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现代特性在生活世界逐步生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要“引导现实的人的内在生命自觉,激发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接受,避免知易行难。不仅要突破知识体系的说教,而且要通过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引导人的行为活动并逐步把它转变成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应体现现代人的生命关怀意识、生活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培养过程,进而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90.

[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28.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4]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5] 杨生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6):16-20.

[6]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7] 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4):16-18.

[8] 黄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27-28.

[9] 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争论之于学科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9):36-40.

[10] 谢祖鹏.思想调节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06-09.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6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动态化的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相关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作用下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成果,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优化完善,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做好铺垫。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1.指导思想科学化概述

就“科学”内涵而言,并不局限于知识体系的某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更不能局限于学科建设的某一方面,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灵活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方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这就需要党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方针、路线等。

2.注重“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方向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当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从细节中培育人的修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要把尊重、关爱等内容融入相关的目标体系中,不断丰富目标体系内容,以量求质,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做好铺垫,社会大众也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等。

二、基本理论的科学化

1.基本理论科学化概述

如果相关的理论可以说服人,便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但理论必须彻底。对于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来说,总会根据一些概念,构建相关的原理,进而,使构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其说服力、解释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存在分歧,需要凝练重要的概念,优化基本原理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必须具备鲜明的层次性,要有不同的对象、内容、要求。

2.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源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并指导、推动实践工作。就“中国梦”而言,其包含丰富的内涵、历史的经验总结,还包含时展的时间要求。为此,需要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各技工院校要注重“中国梦”的学术研究,多鼓励教师参与市级、省级等和“中国梦”相关的课题申请中,立项校级课题,动态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此外,还要把“中国梦”理论研究融入技工院校学生生活中,解决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利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接受的社会实践形式传递给他们,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三、实施方法的科学化

1.实施方法科学化概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把理论成果向实践方面转化,影响相关理论的推广应用,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就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史来说,革命导师创立了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科学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下,这些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方法,必须结合当下发展情况,优化利用这些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

2.借助“中国梦”宣传教学科学化,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科学的方法需要借助理论指导,在具体化的实践中反复归纳、检验等。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影微视频创造活动,使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更加主动;可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青春励志电影展播、励志歌曲传唱,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准确理解、认同“中国梦”。在宣传“中国梦”科学化过程中,要采用“现实”“虚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新媒体优势,如微信、博客、校园网的教育辐射功能,采取青年学生的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法,实现“中国梦”宣传教育方式的科学化。

总之,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至关重要,需要多角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它和对应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导向等教育。

参考文献: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7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转换与革新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性转换也就成为时代之需。就是要对传统进步的、健康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和提炼,不断拓展其内涵。如“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之际,党继续倡导“解放思想”,但现在倡导“解放思想”与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解放思想”既有相同内涵,又有不同之处。“解放思想”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发展。我们现在讲解放思想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对解放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现代性转换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把原来刚性的话语逐渐转变为柔性的话语,体现“三个贴近”原则;二是不断深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与特征。这两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转换与革新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辩证分析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扬弃。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丰富,具有优秀的话语内容,也有一些有待转换和革新的内容。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亦不能拘泥于传统,更不能走传统的弯路。为此,我们必须辩证分析,理性看待,取长补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尤其是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即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战斗力的话语内容,诸如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爱国主义、群众路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等等。这些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应当得到传承和发扬。但是,不能够只停留在生搬硬套的层面,而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们的内涵,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诚然,也有一些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但现在已经过时的,应该扬弃。这些话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但已经过时,如一段时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已经过时、早该终结的应给予坚决摒弃;一种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但对现在而言,其思想精髓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宝贵财富,是十分有生命力的,但在表现形式上过时。正如黑格尔所言:正是“事物的神圣的思想”,使得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内在的本质性东西。在这里,也就是要看到它的思想精髓对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价值。 

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嵌入 

思想政治教育活语内容的创新在不断传承和扬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同时必须充分汲取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毕竟在贯通中西基础上的话语创新才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中外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的重要载体。而且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发展,必然要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汲取营养。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丰富内容,尤其是意识形态话语、公民道德建设话语等方面应该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构成性资源。因此,有必要关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情况,并且积极吸收其营养。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嵌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直接引入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先进思想、有效内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成功之处在于内容有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必须在批判的基础上引入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某些内容,成为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新动力。甚至把国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直接借鉴过来,并赋予其民族特色和区域内涵,使之符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发展的要求。新时期,我们尤其要把美国、新加坡等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内容引入并加以改造,不断创新理念,推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二是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改革创新 

在不断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转换与革新、积极汲取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就有了更加深厚的底蕴和开阔的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核创新。进而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话语、宣传话语、激励话语、说服话语、政治思想话语和思想政治话语等方面的创新。诚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话语创新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难以承担推动话语创新的使命。因而这里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核创新。创新灌输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时代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必须不断创新。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必须有时代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要逐渐从显性话语转向隐性话语,要从单向式灌输话语转向交互式灌输话语。也就是说,要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搬硬套的灌输话语转向具有一定弱性的、参与式或协商式的灌输话语,从而达到隐性渗透、输送的效果。灌输话语转向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从传统的灌输话语模式中摆脱出来,也标志着灌输话语达到一个新境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就是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的转向,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8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1-01

一、引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给高中的学科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界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了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摆脱过去刻板的应试教育,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中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现代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高中生的政治素养对高宗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当今世界,人们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关注越来越深刻,培养高中素养的意义也非常重要。

二、正确认识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

1.高中政治的学科性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具有独特的地方。首先,高中政治具有独特的科学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认知是高中政治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的科学知识是政治学科的基础,也是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科学知识构成了教学的框架和基础,如果没有科学的思想政治知识,那么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也难以进行下去。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政治学科的确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因为,高中政治传播的是科学的政治思想知识。然而,高中政治学科的独特性还不在于它的科学性,更在于它具有感情培养功能。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新课标还强调高中政治对于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思想的塑造功能。针对高中阶段的特殊学情,高中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成型,高中的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他们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不顾强。因此,高中政治则担负着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素养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政治更具有情感培养的功能。

2.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

一直以来,人们对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还认识不清。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影响到人们对高中政治学科的认识,也影响到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效果。要正确认识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政治素养。政治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思想、情感、品质以及思维的能力或涵养。在高中学习过程中,高中生一般通过学习高中政治课程或者参加相关的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政治学科素养以及思想情感、品质观念、技能技巧的能力和涵养。在我国,高中生要培养正确的政治素养就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课程教学或者实践引导学生从广阔的生活环境中体会真正的思想情感,寻找时代的真理性的东西。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固然重要,但是光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不足以成为完全的人,也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中政治素养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高中政治素养的培养路径

1.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引导

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在于它面对的是具体的人,政治这门学科设计的内容也是关于我们人类的问题。因此,高中政治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讲授文化生活时,教师就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特点。在某校高二的一节政治课上,一位教师在讲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时,学生听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都不是很清晰。教师就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个视频课件,视频主要内容是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教师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引导学生总结文化的特点。这是很多学生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他们通过观看视频明白了文化的真正内涵以及文化的特点。

2.树立科学的政治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的学科性决定了这门课程不可能只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高中政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就是说,高中政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目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对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定位不太准确,把眼光都放在了高考,一味追求教学效果,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政治科学的本质就慢慢丢失了。要知道高中政治担负着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任务。当然,政治素养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全实现的,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政治素养。结合堂客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高尚的思想情操的熏陶。

四、结语

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高中生来说,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不光是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正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9

从文化学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它的运作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律,同时它本身也是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因此,从文化学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调整研究视角,拓宽工作思路,而且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和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把握其文化特性

一般来说,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它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规定着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心态结构,表现为思想和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在广义上指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诸形式,狭义上指直接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和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可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意识形态从属于文化范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此外,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文化也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它决定社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统治阶级总是把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文化提升为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标准对社会文化进行取舍与整合,形成对自身有利的文化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化为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归属与价值认同,最终达到政治忠诚和思想同一,而意识形态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运作(选择、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把握其文化特性

与其他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强调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的传授,但其本质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更加侧重于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传授知识需要理性的加以把握,而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则需要情感与理性的同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点。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如人文知识的积聚并不能必然地上升为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情感在教育中发挥其催化导向功能,通过情感的体验、渗透和转移,使教育双方在情感上交融,理性上认同,达到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沟通与传播的过程。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是人,但人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存在物。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表达等都与社会文化系统存在着密切关系,其中,文化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构成人的思想观念体系最基础、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其本身就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握其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意识形态内涵与社会文化内涵的统一。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意识形态内涵,以政治性准则作为其内在价值依据,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要求和灌输开展教育。这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统一社会思想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其应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功能,扼杀了教育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也随之进行转型,正在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但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思潮相对分离、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把其转化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一般准则,又要对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扬弃与整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其意识形态内涵前提下,不断增强其社会文化内涵,这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文化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与享受,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互动和文化扩散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活动。因此,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增强其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10

    文/管仕廷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如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

    红色文化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提到红色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革命、战争、流血、牺牲、解放等概念,认为红色文化就是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革命文化,革命是红色文化的主题与主要内容,这是红色文化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与初步认知,也是人们对红色文化最直观的理解。其实,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在狭义上,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反映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国家、创造美好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文化思想与价值体系,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可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主流、源泉。而在更广义的范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些特定的内容如关于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奋斗目标、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等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一)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及表现

    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它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在形式上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或载体)的文化,这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如表现革命内容、革命思想、革命过程的文化作品,包括小说、文章、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和革命文献;也包括革命遗迹、纪念地、标志性物件等,如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物品或穿过的遗物等(也包括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要遗址、纪念地、物品等)。这些物质载体承载着红色文化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人们一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联想到红色的、革命的主题、历史、事件及革命思想、意识与观念。

    (二)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及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指的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红色文化的精神在早期等同于革命精神,其后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进入改革开放,又出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和软实力,并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有人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已不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弘扬真善美的、体现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歌曲都是“红歌”,这表明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已有了新的诠释。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

    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是在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文化体系,因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然成分、养料和重要构成。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坚持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客观真理的科学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正确地揭示和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红色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红色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红色文化不是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产品,而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着眼培育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既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红色文化始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服务于人民大众,满足着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红色文化极大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红色文化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旨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和优秀资源,为后者输送土壤、空气与精神养分,决定并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发展的内涵例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迫切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的盲目扩张带来了诸如教育质量滑坡、毕业生就业困难、师资力量匮乏,硬件设施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特别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2012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中进一步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①可见,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目前关于内涵式发展的定义,专家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有学者将高校内涵式发展等价于质量发展,认为内涵式发展就是教育质量的提高。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数量的增长而提出的,它所强调的是质量的提升。笔者认为,此观点虽然抓住了内涵式发展的精髓,但维度限定未免过窄。质量提高虽然是内涵式发展的主线,但绝不是全部。也有人将内涵发展看作是与外延发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外延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注重的是表层的、外显的变化,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而内涵式发展更注重事物的本质和内在涵养,就高校而言,它强调的是大学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积淀、教育结构优化、教学质量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内在需要。还有人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构成,持该观点的人将内涵式发展的构成细化,认为内涵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大学精神、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使高校内部各要素都获得深层次的发展和质的飞跃。②笔者比较认同徐定华教授在《高校内涵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内涵建设的定义,即内涵建设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的方向迈进。高校内涵建设就是要在各种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增加的基础上优化办学理念,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与科学相比,哲学乃是影响教育更重要或更根本的因素,换言之,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不是科学而是哲学。③因而,从高等教育哲学中可以追溯到内涵式发展的价值所在。布鲁贝克在谈到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时说:“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的。”④持认识论哲学观的学者认为,人们出于“闲逸的好奇心”而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他们看来,学习知识、探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而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它为社会带来多少利益,而在于其将学者们聚集在一起探求高深学问,鉴别和验证真理。强调认识论的人将大学看作是进行纯粹研究的独立有机体,他们希望大学可以摆脱价值的影响,远离世俗,成为真正的“象牙之塔”。持政治论哲学观的学者则认为,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不仅是出于“闲逸的好奇心”,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大学是因外在的社会需要而存在的,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是为了满足外部需求,也就是说大学知识追求是工具性的,而不是本质的。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冲突不断,相互诘难。政治论哲学认为对国家、对政治负责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大学把自己封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他所探求的高深学问也会因摆脱价值判断而变得冷漠僵化,令人敬而远之。认识论哲学认为大学就应该在象牙塔中进行独立的知识探求,如果高等教育一味适应社会、迎合社会,将会沦为社会的工具和附庸。而且如果完全以社会的政治、经济需要为准绳,那么部分高深学问的探究必将中断,最终导致人类文化的丧失和枯竭。

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一定要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学已经成为它所服务的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谁都不能否认,大学在产生之初是为了探求高深学问和追求客观真理,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需求时不能丧失其独立性。认识论与政治论能够而且必须融合,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提出正好为二者的调和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关注社会当前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关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实现人的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统一,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既有谋生技能又具备良好的学术修养。总之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二者总是存在差距的,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经之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探求高深学问、追求客观真理的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