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区域医疗信息化

区域医疗信息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03 16:56:56

区域医疗信息化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1

随着医疗单位的信息化发展,各地积极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具有节点多、应用复杂等特点,平台中包含大量患者隐私信息数据,必须保证网络运行安全,避免出现信息泄露事件。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为了保证医疗共享平台的网络运行安全,积极部署安全防护技术,实施安全防护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1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及网络安全建设要求

1.1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

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是国内覆盖范围较大、涵盖大型医疗机构较多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工程覆盖30多个网络医疗节点,其中包含23家市三级医院和6家市三级医院分院,连接长宁、闵行和卢湾等众多区县级卫生数据中心。如此规模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对网络数据安全有极高要求,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网络数据安全。所有联网医疗机构都需要在信息化共享平台中交换信息数据,其中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既往病史、医疗检查报告等,涉及到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各个节点或医疗数据中心在进行数据交互过程中,既要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又要保证各医院网络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互相产生干扰。

1.2网络安全建设要求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对系统平台的网络安全有极高要求,网络安全框架的构建涉及到医院行政管理、业务操作、技术部署等各个方面,要从整体上确保网络运行安全,准确识别各种潜在安全风险,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安全管理对策,适应网络安全防护需要。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规范,在系统内部的各网络节点进行有效落实,加强网络安全控制力度。总体来看,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安全建设要符合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于管理等基本要求。

2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2.1安全技术部署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是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的基本保障。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复杂性,应综合运用多种安全防护技术,建立立体化网络安全框架。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2.1.1防火墙技术在上述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共享系统中,分别在数据中心和外网接入口配置两台千兆防火墙,互为热备,将数据中心的应用处理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实现对内部信息数据的保护。在整个信息平台中,对防火墙进行路由限制,使数据中心只接受系统内医院网络的访问,医院端则只接受数据中心的访问,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医院节点的防火墙部署则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医院内网、联网接入区和DMZ区。其中,内网可以访问数据中心,但数据中心禁止访问内网,最大程度保证各医院信息系统的独立运行和网络安全。2.1.2入侵检测技术在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中,配置有一套完整的入侵检测系统,采用两台千兆探测引擎布置在内网核心处,并在Web服务区配置两台百兆探测引擎,对所有探测引擎进行统一监管。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内网核心区一级Web区的交换机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部分,要将其网络流量通过镜像方式映射到入侵检测系统中,实现对关键部分的网络风险检测,及时识别网络攻击行为。2.1.3漏洞扫描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均属于被动防护手段,漏洞扫描技术则是一种主动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医院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安全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并作出安全等级评估,为系统安全提供保障。一旦在扫描过程中发现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确保系统更新维护的及时性。

2.2安全防护对策

在综合应用各种安全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周全的安全防护对策,针对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主要风险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医疗信息共享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问题包括身份窃取、数据窃取、假冒、路由错误、拒绝服务和非授权存取等。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化共享系统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安全防护措施:2.2.1逻辑建网措施医疗信息共享网络采用政务外网线路,将用户接入到托管机房,与公务网进行物理隔离,与互联网进行逻辑隔离,保持系统网络的独立性,禁止未授权单位访问。2.2.2网段隔离措施整个平台系统可以分为数据中心及网络节点两部分,网络节点即各个医院的端节点,数据中心又可以分为内网应用处理区与Web服务区。应用处理区负责数据采集、分析、汇总等工作,并与卫生局等关联单位进行数据交换。Web服务区是医院的对外门户网站,用于重要信息,并根据功能进行子网划分,加强子网之间的信息访问控制。2.2.3网络设备配置措施对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布置好安全防护设备,为安全技术的应用提供设备保障。增加访问控制列表,建立内部访问控制措施,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功能,避免出现资源掠夺。强化过滤功能,防止非法访问接入。采取权限管理措施,为内部人员设置不同级别的账户权限,避免越级操作。此外,还要确保设备配置文件的安全,避免安全防护方案泄露,对系统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建设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可以为医疗信息系统安全提供保障,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积极作用。通过综合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技术,可以建立立体化安全防护框架,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全方位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2

随着医疗单位的信息化发展,各地积极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具有节点多、应用复杂等特点,平台中包含大量患者隐私信息数据,必须保证网络运行安全,避免出现信息泄露事件。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为了保证医疗共享平台的网络运行安全,积极部署安全防护技术,实施安全防护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1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及网络安全建设要求

1.1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

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是国内覆盖范围较大、涵盖大型医疗机构较多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工程覆盖30多个网络医疗节点,其中包含23家市三级医院和6家市三级医院分院,连接长宁、闵行和卢湾等众多区县级卫生数据中心。如此规模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对网络数据安全有极高要求,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网络数据安全。所有联网医疗机构都需要在信息化共享平台中交换信息数据,其中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既往病史、医疗检查报告等,涉及到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各个节点或医疗数据中心在进行数据交互过程中,既要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又要保证各医院网络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互相产生干扰。

1.2网络安全建设要求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对系统平台的网络安全有极高要求,网络安全框架的构建涉及到医院行政管理、业务操作、技术部署等各个方面,要从整体上确保网络运行安全,准确识别各种潜在安全风险,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安全管理对策,适应网络安全防护需要。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规范,在系统内部的各网络节点进行有效落实,加强网络安全控制力度。总体来看,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安全建设要符合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于管理等基本要求。

2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2.1安全技术部署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是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的基本保障。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复杂性,应综合运用多种安全防护技术,建立立体化网络安全框架。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2.1.1防火墙技术在上述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共享系统中,分别在数据中心和外网接入口配置两台千兆防火墙,互为热备,将数据中心的应用处理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实现对内部信息数据的保护。在整个信息平台中,对防火墙进行路由限制,使数据中心只接受系统内医院网络的访问,医院端则只接受数据中心的访问,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医院节点的防火墙部署则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医院内网、联网接入区和DMZ区。其中,内网可以访问数据中心,但数据中心禁止访问内网,最大程度保证各医院信息系统的独立运行和网络安全。2.1.2入侵检测技术在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中,配置有一套完整的入侵检测系统,采用两台千兆探测引擎布置在内网核心处,并在Web服务区配置两台百兆探测引擎,对所有探测引擎进行统一监管。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内网核心区一级Web区的交换机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部分,要将其网络流量通过镜像方式映射到入侵检测系统中,实现对关键部分的网络风险检测,及时识别网络攻击行为。2.1.3漏洞扫描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均属于被动防护手段,漏洞扫描技术则是一种主动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医院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安全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并作出安全等级评估,为系统安全提供保障。一旦在扫描过程中发现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确保系统更新维护的及时性。

2.2安全防护对策

在综合应用各种安全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周全的安全防护对策,针对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主要风险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医疗信息共享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问题包括身份窃取、数据窃取、假冒、路由错误、拒绝服务和非授权存取等。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化共享系统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安全防护措施:2.2.1逻辑建网措施医疗信息共享网络采用政务外网线路,将用户接入到托管机房,与公务网进行物理隔离,与互联网进行逻辑隔离,保持系统网络的独立性,禁止未授权单位访问。2.2.2网段隔离措施整个平台系统可以分为数据中心及网络节点两部分,网络节点即各个医院的端节点,数据中心又可以分为内网应用处理区与Web服务区。应用处理区负责数据采集、分析、汇总等工作,并与卫生局等关联单位进行数据交换。Web服务区是医院的对外门户网站,用于重要信息,并根据功能进行子网划分,加强子网之间的信息访问控制。2.2.3网络设备配置措施对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布置好安全防护设备,为安全技术的应用提供设备保障。增加访问控制列表,建立内部访问控制措施,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功能,避免出现资源掠夺。强化过滤功能,防止非法访问接入。采取权限管理措施,为内部人员设置不同级别的账户权限,避免越级操作。此外,还要确保设备配置文件的安全,避免安全防护方案泄露,对系统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建设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可以为医疗信息系统安全提供保障,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积极作用。通过综合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技术,可以建立立体化安全防护框架,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全方位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3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大幅度提升。区域卫生医疗平台的建设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的有效手段,能够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缓解国内相对紧张的医疗卫生状况。区域卫生医疗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将居民的健康管理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通过建设完善的区域卫生医疗规划项目,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实现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区域性共享,提高卫生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区域卫生医疗平台的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的完善,给区域卫生医疗平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具体来说,区域卫生医疗平台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将一定区域内的相关卫生医疗信息和数据进行共享,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完善、高质量的服务。

一、区域卫生医疗平台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卫生医疗平台设计和建设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卫生医疗环境的需求。信息化的区域卫生医疗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有限的卫生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我国国内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已经开始了信息化改造区域卫生医疗平台的试验,将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数字化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决策信息系统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共同完善区域卫生医疗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化的区域卫生医疗平台建立之后,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过去的病诊记录,居民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预约专家、自我保健管理等。同时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医疗科研部门也可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调用分析,为行政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二、完善区域卫生医疗平台信息化设计与建设的策略

1、加强对区域卫生医疗平台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信息化在提高区域卫生医疗平台服务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以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信息化在区域卫生医疗平台中的战略位置。信息化的区域卫生医疗平台设计与建设还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能够协调整个体系中相关者的利益。具体来说,完善区域卫生医疗平台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最基本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入手,对区域覆盖下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进行信息化设计与建设理念普及。借助于数字化的操作与信息整理软件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综合信息查询平台,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

2、完善卫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卫生医疗资源的共享是完善信息化区域卫生医疗平台的基础和前提,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的缓解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将卫生医疗信息和数据共享到区域平台之中,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可以按照各自的操作需求进行查阅和下载。具体来说,通过对一定区域内部各个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经过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整合,逐步实现区域卫生医疗信息的互通。政府部门也可以对各个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行状况进行适时的监控。另外一方面来来说,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需要政府医疗卫生管理保障部门以及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大力配合。

总体来说,区域卫生医疗平台的信息化设计与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支持,也需要各级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通力配合,更需要广大人民的支持与自觉维护。

参考文献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4

信息化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逐渐深入各个领域,当然,医院也不例外。信息化应用在区域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确保了医疗的安全性,逐渐成为医疗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概括着手,进而分析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1区域医疗信息化

1.1概念 区域医疗信息化是一项比较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是集信息网络、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支付等为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突破了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并结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可以对区域内的各种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和卫生信息进行集中的存储和管理,并能够达到共享的目的。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经过识别、规划、实施及试运行多个阶段。

1.2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包括管理机构、协同服务提供模式、商业模式、居民诊疗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等内容。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资金不足 现阶段,医院的部分领导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比较重视的是将资金投入到很快就见效益的医疗设备上,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信息系统建设上去,不重视对高质量软件的购买,只重视购买大量的硬件,使得医院的投入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健全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及资金不足等都是限制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一个三级甲等的医院要想建设整个信息化系统,大概需要投资几千万资金,但这些资金又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拨款,主要依靠医院自己的收入进行解决,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三甲医院都无法胜任这项工作,这也造成了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大的阻碍,因为资金的问题,导致项目不能正常展开,甚至已经开始建设的项目也因此而停止建设。

2.2信息技术与医学结合具有困难性 由于医疗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增加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相结合的难度,对医疗信息化建设难度估计不够,导致很多信息系统建设失败。医疗的复杂性非一般行业能够体会到的,加上业务流程的繁琐,专业度高,使得信息化建设更具困难,可以说全世界没有哪一家可以称得上切实实现信息化的医院。

2.3多方管理协调难 在我国,对于医疗卫生部门实行条块化管理,跨部门进行协调,难度增大,区域信息化涉及到多个系统部门,每个系统都具有自己集团的利益,所以,管理协调存在很大的困难;各个部门间对于书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很多异构的、来自多个开发商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等,成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阻碍。

2.4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很多平台和技术都来自国外,因此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人才,但实际上,我国的IT供应商不具备医疗的经验,对医疗行业的特性没有掌握,缺乏具有高技术的人才,对于掌握一定临床知识、又具备先进管理方法的管理人才也有待引进,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势必会给信息化建设造成极大的阻碍。

2.5信息标准体系有待健全 我国虽然加强了对医疗卫生信息建设的筹划,但是并没有建立和完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对于国家层面的技术架构设计严重缺乏;区域医疗的信息共享是建设医疗信息化的核心,但是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标准,造成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对于架构设计的接口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加上软件开发企业较多,对现行的国家性标准执行力不够,使得接口多且杂,数据类型复杂,造成集成难度大。

2.6基础薄弱 在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了几十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多县级医院都建立了管理系统,但是只是停留在财务管理上面,临床信息系统真正实现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和电子病历的三甲医院并不多,都只是集中在比较简单的层面,基层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时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重要条件,但是现阶段基层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薄弱是阻碍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建档率不高,也是影响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2.7平台建设问题 对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而言,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凭借信息系统平台才能实现数据的交换,它主要包括应用服务系统和数据库存储系统。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无形中增加了建设的难度。

3解决措施

3.1发挥政府的作用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问题成为各个医院面临的共同问题,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政府要重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助力度,政府要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并进行成本效益的合理分析;但信息化的建设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不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拓宽筹资的渠道,因此,政府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投资,要发挥医院集团、医疗、商业保险机构、软件服务商及银行等的作用,例如:中国电信在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规定要从医院年收入中占用多少比例用于信息化建设,按照收益份额的多少进行合理的投资,也可以尝试成本分摊的方法,以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的紧张问题。

3.2统筹规划,协调部门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过程复杂而艰巨,因此,整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立足区域医疗全局,要对医院的现状进行综合的评价,对于基础模式和协调架构要进行整体规划,分阶段进行;协调各个部门,要求部门之间步调一致,将总体规划工作贯穿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整合卫生资源,真正做到解决实际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政府要高度重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系统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综合衡量区域经济水平、技术能力,技术和经济都是制约区域医疗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科学的论证是必要的,可以避免盲目的建设。

3.3确立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 为了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在数据交换和集成的过程中,遵循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相关的信息标准和规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部分,像《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等,但这些标准、规范的建设离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政府要加快这方面的标准的制定,进而为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3.4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必须建立技术过硬的专业化队伍和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首先,要引进优秀的卫生信息专业的学生和优秀的人才,然后对他们加强培训,培养信息化人才,普及信息化的知识,促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3.5探索一个可靠的医疗信息化运营模式 对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模式,国内外都展开了研究,虽然形成了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商业模式,但还有待检测;政府应积极研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模式,并为开展此项研究的医院提供物质和政策上的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各个区域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模式,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3.6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医疗信息化的开展必然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国家的立法部门要发挥职能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和医疗政策,使得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建立规范、引导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法律,为患者的隐私安全及系统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3.7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根据行政区域的划分来建立多个区域的医疗机构,每个区域医疗机构的下面都拥有很多个院级平台,各个医疗交换平台之间是平等的,院级要将每天的患者电子病历上传到区域平台上,建立与区域平台互通的统一接口标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实现居民电子病历为主体的信息采集、存储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其他医疗机构推送电子数据病历,为各类区域医疗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有利于实现区域医疗单位之间病例数据的交换,对居民电子档案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8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区域医疗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建立医疗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要定期实施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来表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医疗的质量和效率,分析项目的成本,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现阶段,我国还没建立成熟的评价指标,因此,要加大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实时的评估,进而有利于促进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结论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对于医疗事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可以看出,只有在国家、政策、医院及社会资源等综合作用下,才能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华.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4(03).

[2]言卓.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0).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5

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可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多数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拥有独立信息系统,区域化水平较低。若进行互联互通,则需面临区域系统运行差、投资分散等风险,高成本、较长构建周期将给信息化平台建立带来诸多麻烦,且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部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云计算模式是一种先进平台构建技术,能够打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完成医疗第3方支付,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和资源共享,是我国卫生系统信息化集成的重大突破。

1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探索

2009年以来,卫生部陆续颁布了多项有关"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文件,标志着我国初步迈进区域医疗信息集成时代。新医改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对信息化平台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也使得如何选择构建模式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区域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模式为独立医疗机构单独使用自身系统,其中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三种传统模式,即自主开发、合作开发以及系统集成[1]。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传统IT架构在日益复杂的数据面前会显得捉襟见肘,现阶段超过七层的投资被应用在系统维护上,而具有长期战略性质的业务被忽视。目前,用户需求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管理成本也逐渐降低。IT架构和组织需要更加良好的策略去实现系统维护。真正有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将信息共享者、建设者、维护者分离开来,作为独立个体在信息化集成化中发挥作用。"云计算"可以快速减少IT复杂性,它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提供完善的自助管理结构,将以高效服务状态提供计算。并在充分保护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基础上,逐步实现信息化平台向更高集成方向发展。

2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2.1云计算模式 "云计算"不是固定的技术手段,而是具有操作性的新商业模式[2]。我国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过程非常曲折,非一朝一夕就能将其完全改变的,但云计算模式为信息化构建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财力有限,属于薄弱环节,因此成为改革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平台简单、便于操作,进行区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对大医院要容易很多。从客观角度讲,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实施云计算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卫生部新医疗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基层医疗机构由各级地方政府、相关只能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从而保障了云计算模式顺利实施。

2.2运行难题 将云计算模式应用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中,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区域内基数众多的医疗机构信息完全融合起来,其次是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储存和资源共享问题,最后是解决功能冲突。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将电子病历视为管理核心内容,将电子化医嘱融入到系统中。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将重点医疗业务突出,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医疗机构基础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云计算模式要求区域内大小医疗机构遵守相同数据标准,使用相同接口,对下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业务提供保障。单纯就患者来说,其疾病诊断信息、治疗信息、临床(用药、手术等)记录应具有独立性,且要客观公正,并且不对特定医疗机构产生依赖[3]。

3云计算模式应用案例

3.1总体规划 云计算模式下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在构建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应包含区域公民个人医疗档案。就整体架构而言,基于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主要应发挥为区域医疗产业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的作用,且应包含五个重要分系统,即信息收集()系统、业务开展系统、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存储系统。其中业务开展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支撑数据访问、交互;为数据查询提供支持;业务运行过程中要满足系统稳定性;保证相关业务数据可靠、安全。

3.2平台架构与数据集成 在区域大范围等级内的数据中心位置部署数据库,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现状,最终实现区域级别数据收集和应用,为信息平台提供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视图功能。信息化平台中,数据集成方案将以平台架构中数据库为核心,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来实现。区域级别再数据集成和数据应用时,可为平台数据传输方式提供必要支持,主要包括为:应用消息中间件达到准时、实时数据集成,但仅限于小规模集成;应用加载功能实现大量数据或逻辑关系复杂的数据集成;

3.3数据存储和安全备份

3.3.1数据存储 云计算模式日渐成熟,数据安全存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存储是利用集群、网格计算机技术等功能来实现,通过软件集合将互联网中不同种类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协作为外界提供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目前,基于云计算模式下主要有两种安全存储存技术,密码技术和加固技术。密码技术可保障应用程序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可增加存储节点透明性加密程度。而加固技术依靠主动防御功能保证网络服务器的安全,并加固操作系统,使其通过内核保护相关构件。

3.3.2安全备份 数据安全备份和存储一样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云计算模式数据备份会选择在线备份技术方式。在线备份通过存储功能、互联网设备、网络服务器共享访问接口,并遵守相同标准来实现备份功能。通过相关控制软件对系统进行处理,使其变得更加稳定协调,医疗信息化平台中业务数据将完成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在线备份。

3.4运行实践 云计算模式下医疗信息平台,可支持国家卫生部多种级别平台纵向部署,简而言之即利用各个平台间信息配置和交互,最终实现平台之间数据交换。整个过程是根据逐级交换原则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从国家卫生部门向省、市、区(县)辐射,完成Ⅳ级平台建设[4]。而所用到的网络接口是根据各级信息化平台特点,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各级医疗机构业务和相关数据要通过自身平台进行整理、整合,并上报给上一级平台,进而保证上一级平台的网络接口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防止接口重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实际上,下级信息化平台属于上级平台延伸和扩展,下级平台构建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上级平台的高压负荷。而下级平台将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可将无效负载清除,对提升整个信息化系统运行速度发挥重要作用。并完成系统深度开发工作,最大程度保证不过多浪费数据资源。通过以上方法部署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涉及众多部门,各机构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才能更好的应用云计算模式,并逐渐向更深层次推广。

4结论

云计算模式便于管理、拓展灵活,凭借自身智能化算法和强大信息整合、开发功能为医疗信息化平台构建带来方便,也为信息资源综合开发提供新思路。对提高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虽然该模式可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创新平台,在数据存储和备份上也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功能亟需解决,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包罗,李皆欢.中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和云计算[J].中国数字医学,2011,4(2):20~24.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23―02

1 引言

2009年7月,国家卫生部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该原则指出:我国将划分为7大医疗区域,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为一区域,协同为区域内的公民提供一体化的医疗服务[1]。该计划若能顺利实施,将改变地区间医疗资源不均、院间缺乏诊断信息互通互认等现状;解决转诊难及转诊后的二次资源浪费等问题;对于中心医院,不但不会因此损失病源,将小病向下转诊反而会更有效地利用其各种资源、提高床位使用率进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技术和促进学科发展。

2 背景与意义

《原则》的出台,使我省医疗系统进行区域医疗数字化整合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当务之急。一些地区已经在这方面展开探索,09年2月,由总医院、国家科技部、厦门市委组织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正式启用,该系统由第174医院、市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医疗中心等市内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组成,为市民建立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该工程利用各医院的现有资源,将各院数据按一定条件匹配后通过自动路由经专线上传至卫生局服务器。借鉴其成功范例,作为拥有优良医疗资源并担负东北地区部队官兵的卫勤保障任务,同时深受辽沈地区人民信赖的总医院在辽、吉、黑、蒙区域医疗建设中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应率先投入到该项目的预研。

3相关技术讨论

为建立高效和谐的区域医疗,首先在近几年内共建和完善辽沈地区区域性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医疗科学涉及医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在研究我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时,不能摒弃既有的研究成果,应该采取博采众长、技术创新的方式,在充分调研与预研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区域医疗系统,并为今后的地区大融合做好技术准备。以下将从流程改革、基本要素、体系结构、电子病历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关技术讨论。

3.1 流程改革

区域医疗为公民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它将打破旧有的地区、部门、等级对医疗资源的划分,为每位公民构建区域唯一的电子健康档案,也可称之为电子病历。这种面向患者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使院间转诊和会诊的流程发生很大改变。

转诊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中有固定的流程,通过信息系统,首诊医院能够看到转诊医院相应科室可供选择的门诊时间,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帮助病人预约,同时患者在首诊、转诊医院的电子病历(包括病人信息、检验结果、检查图像、诊断、医嘱)等也能实现互转。当成功转诊之后,患者只要插入IC卡,电脑和叫号显示屏即可同时显示出其姓名、转诊科室,2-3秒钟内患者即可被自动分诊到目标科室候诊,随之进行语音叫号、就诊、取药、交费等流程。这样,患者在两个医院间的诊疗活动和各种数据信息被完整地保留,并为其以后的诊疗提供丰富的数字依据。

远程会诊流程通过完善的远程医疗业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按照行业习惯将会诊申请、计划安排、会诊连接、意见交互、会诊病历归档都集成到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上来,为会诊医院双方提供基于完善电子病历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的各种信息和影像的传输、高级互动与后处理服务,并分模式实现临床会诊、放射诊断和病理诊断等分科远程诊疗功能。在区域医疗平台上实施远程会诊是对区域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对患者频繁奔波看病现状的革新,是真正体现区域医疗高效、便捷之所在,更有助于向偏远地区提供专家资源和医学信息[2]。

3.2 基本要素

实现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三大基本要素是:架构设计、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首先,架构设计和行业标准是需要卫生信息部门商定的,它不仅需要切实可行的技术设计,还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因此架构设计必须为适应政策的调整预留足够的灵活性。其次,架构设计不能抛弃各医疗机构现有的网络资源。目前,我省很多军地医院、疾控系统等已经建立起服务于特定人群、地域或目的的自有医疗网络。建设区域医疗不是要彻底取代它们,而是应通过应用表层架构设计和封装技术使这些信息孤岛实现跨界共享,并尽量在不中断现有网络的情况下将其连通。行业标准必须明确在先,可借鉴国际医学数据交换标准HL7制定出我省标准,同时要考虑到区域扩容时的一致性问题,提前做好规划。另外,针对卫生信息交换,不同标准在不同领域已经展开广泛应用。此种情况下,最佳的选择是对现有标准进行融合或封装,以实现互操作。只有标准统一,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才会成为可能。

3.3体系结构

发达国家的医疗信息系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许多医疗机构开发和应用大规模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而它们采用的体系结构也根据国情有所不同,如荷兰通过一个集成平台建立全国的国家转接点,目的是让荷兰的医疗组织之间能够安全保密地快速交换患者信息,美国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则采用智能化网关接口实现不同子网的共享。辽沈地区区域医疗架构设计应考虑自身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走实例调研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强调系统的本土实用性和高可扩展性,突出信息的高效共享。

区域医疗的体系结构理论上可以采用层次式、分布式和网关式。层次式将医疗机构按等级分层,如社区级、三甲级和中心级,由三甲级医院服务器承担部分数据传输和标准化功能,由中心级医院服务器承担信息的定位与管理功能,数据可以分布存储在各医院或集中存储在中心级。分布式将医疗机构按对称式组织,各医院在网络中的地位是相同的,不通过第三方进行信息传递,这就要求所有医院具有相当高的标准性和一致性,该方式可以避免管理中心成为瓶颈。网关式将所有服务交由功能强大的智能化网关处理。在制定我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采取的体系结构时,首先应根据辽沈地区的实际情况经商讨后制定一个最优的架构,其次实现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体系应使各大地方医院,地方门诊部、军区总院,各团级中心医院、基层卫生队均为相互可达的信息点,能在各点之间实现转诊、数据共享、远程会诊等,而不受军队或是地方的限制,实现军-军、军-地不同体制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医疗,使医疗资源被极大的利用,真正意义上体现军民协同医疗的含义[3]。

3.4电子病历

实现区域医疗后对患者诊疗过程的根本改变之一是采用电子病历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也可以说不实现电子病历就难以实现区域医疗,因为在医疗信息网络上只有电子病历才能穿越千山万水在几秒钟之内由一个医院传输到另一个医院。在此之前,患者的病历信息保存在各个医疗信息系统,甚至是医疗设备上,是一个异构数据集,还不能被整个医疗网络共享。因此,必须实现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对电子病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模。建模方法应采用国际标准即HL7组织定义的CDA(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并参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病历书写规范。

同时,使用电子病历必须要考虑其合法性与安全性问题。电子病历的内容包括各种医嘱、病程记录和检验检查等的数据,是否合法和被承认就需要相关认证,实现这一需求的技术即数字签名。各单项记录由经治医生进行数字签名,医疗机构对整体病历进行数字签名。电子病历一旦成为网络内合法互认的医疗文件,那么基于电子病例的远程医疗就成为可能。在区域医疗在我国大范围铺开之前,应由率先实践的发达地区研究和建立远程医疗电子病历标准交换规范,并以此规范开发不同的医疗信息系统接口,最终建立面向远程医疗的电子病历标准交换平台,为将来区域医疗的实现提供共享的数据服务[4]。

4 实施步骤

辽沈地区区域医疗项目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涉及的单位多,各院信息化建设基础参差不齐。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外,还必须考虑非技术的因素,包括区域性院间管理流程的优化,人员的适应过程,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降低风险、节约成本、早见成效的原则。

总医院下设北陵分院、463医院、浑南门诊部、卫生所等多个医疗机构,且信息化建设也比较先进,为区域医疗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为更好的引领辽沈地区的区域医疗建设,我院准备率先连通所属的几个医疗机构,并通过政府指导的方式加入一至两家区级医院,组成一个小型医疗联合体。系统建设严格遵循前文所讨论过的技术标准,通过高效的网络架构将目前孤立服务的医疗信息岛连接起来,并编写符合实际需求的院间应用程序,在使用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届时,本联合体内的患者将实现结果互认,图像互通,网上转诊,进而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电子病历的院间互认,使医疗过程极大方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应用的深入,将对实现辽沈地区大区域医疗乃至辽、吉、黑、蒙的大区医疗产生推动和范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2009.7.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7

区域卫生信息化缘起(2003年~2006年)

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医院信息化、公共卫生信息化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在2003年以前,卫生信息化主要是医院自发建设内部的医院信息系统,也可以称为机构信息化。2003年SARS之后,以政府为主导,重点建设了以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也可以称为条线信息化。条线信息化的建设与医院信息化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存在矛盾和冲突。对于广大普通老百姓来说,感觉更直接的是“看病难、看病贵”。在新医改之前,部分地区就在自发地探索以居民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

以上海为例,2003年SARS之后,上海市及其下辖各区县开始探索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其中有些区县不仅考虑政府管理和应急指挥,也在考虑基于健康档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例如浦东新区在2004年立项浦东卫生信息网一期工程。该项目以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为核心,同时涵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业务,是平战结合、一体化的工程项目,在当时是极富超前理念的。不过在工程实践中,一些矛盾逐步暴露出来。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参考中国疾控的网络直报模式,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登录到浦东卫生信息网上,报送病例,完成业务流程。而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的传染病管理、慢病管理、计划免疫等与疾控系统中业务重叠的模块,社区工作人员只能放弃。这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一部分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中开展,一部分要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开展。工作流程不连续,数据要重复录入,数据标准也不统一。这样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工作积极性都很难保障。这就是所谓的条线信息化与机构信息化之间的冲突。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不同,医院是以疾病为中心,而社区以居民为中心。社区卫生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居民健康,因此社区全科医生要通过健康档案来维护居民的健康历史和健康状况。在本世纪初,健康档案收集的手段,主要是全科医生上门开展基线调查、主要现状和回顾性调查,但是无法了解居民以往就医的详细情况,并且调查的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有局限性。在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后,居民在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有了比较全面的记录,但是居民在医院及其他社区开展的卫生服务记录就无从知晓了。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必须依靠区域信息化来支撑。

医疗机构传统上是一道围墙相隔,“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是三级医疗体系的分工,本来就是要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疑难杂症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这种医疗模式,要求医疗机构通过分工合作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即社区发挥可及性、成本及服务的优势,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发挥技术和资源的优势。目前“社区门可罗雀,大医院门庭若市”的局面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现象,这一现象只有通过“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才能改变。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必须依赖区域信息化来支撑。

1.探索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原卫生部到地方原卫生部门,以及医疗卫生信息化企业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

还是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率先开始了以“管办分离”为特征的医改探索。作为国务院首批两个“管办分离”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借鉴香港医管局模式成立了正厅级事业单位――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持,开始了以“医联工程”为名的区域医疗信息化探索。“医联工程暨上海市市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暨协同服务工程”于2006年启动,首要目标就是把申康所属23家市属三级医院互联起来,实现跨医院诊疗信息交换共享,建立就诊患者统一的电子病史档案资料,实现医院之间协同医疗服务,实现申康对所属医院运营及人财物的综合管理和辅助决策,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联工程“无疑是以医院为核心实现区域医疗的代表。

2.原卫生部工作

原卫生部主要围绕标准规范来推动卫生信息化工作。从2003年开始,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在国家层面,主要从标准和科研两个角度出发开展了许多积极和有意义的探索。

在2004年底启动了《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分类与基本数据集标准》和《医院基本数据集标准》编制工作。其中《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分类与基本数据集标准》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医院基本数据集标准》委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牵头。2006年启动了《社区卫生信息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由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牵头。2008年启动了《中国卫生监督信息标准》和《中国妇幼卫生信息标准》编制工作,分别由原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和中国妇幼保健中心牵头。这些标准范围涉及医疗和公共卫生,大部分是数据元和代码等业务标准。

3.企业发展

在这一时期,一些先知先觉的IT企业开始参与到了相关项目的建设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承担了上海医联工程、长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浦东卫生信息网建设的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信息”)总部在上海,前身是上海市科委下属的上海市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该研究所于1995年整体转制为企业,成立了上海万达信息系统有限公司,2001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备案更名为“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万达信息是国内比较早的专业从事以政府信息化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的软件企业。1999年承建了上海市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在政府信息化和医保信息化积累的大型应用软件开发、大型信息系统集成和异构信息整合的经验,万达信息积极探索医疗信息交换和整合技术。

在上海,上海金仕达卫宁公司(以下简称“卫宁”)、上海兰恒公司(以下简称“兰恒”)、上海乙木公司(以下简称“乙木”)、上海易可思公司(以下简称“易可思”)也是比较早就开始在该领域进行探索的企业。卫宁和兰恒最早都是做医院HIS系统的企业。在本世纪初,上海开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依托在HIS方面的经验,卫宁和兰恒开始研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承建了上海多个区县的健康档案系统。乙木是上海比较早的专业从事公共卫生信息化的企业,承担了上海市疾控的传染病、慢性病相关系统的开发,并在松江等区县建设健康档案系统。易可思的张少荣总经理从海外归来,带着新的理念来做闸北区健康档案系统。此外杭州创业软件公司(以下简称“创业”)也在上海的闵行建设以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上海的区域卫生和健康档案建设应该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区域卫生信息化初探(2007年~2010年)

1.工程实践

先以上海市为例。在上海除了长宁区,闵行区和闸北区也开始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探索,但是角度和切入点不同。长宁在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时,先期完成了所有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及部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中二级医院的开发商有卫宁、兰恒、军惠,社区HIS系统均由军惠承建,社区健康档案系统由卫宁统一开发。因此长宁区有强烈的把异构信息系统整合、建立基于区域平台的健康档案的需求。在上海市科委“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的研究与应用”的资助下,长宁区开始了以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探索。而闵行与闸北的情况不同,闵行主要由杭州创业来建设,闸北的医院、社区主要由易可思复高来建设。

2.课题研究

上海科委牵头,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基于IHE规范的大型城市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及示范工程”(以下简称“IHE课题”)2007年在科技部立项。

在前期长宁区域医疗信息整合课题实现一个区内部医疗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解决市-区两级纵向医疗信息整合共享,这是IHE课题的核心。以医疗资源共享、医疗信息共享、医疗协同服务共享为目标,解决大型城市区域医疗信息整合与共享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在市、区、医院集团等之间实现健康档案、诊疗信息、医学影像等医疗信息资源的信息互通和共享,为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协同服务奠定基础。该项目总投资1.45亿,其中中央财政4500万,上海地方配套1亿。

除上海市以外,厦门市也是比较早的以整个城市为单位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地区。厦门市从2006年开始了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探索。恰逢科技部2006科技支撑重大课题“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分课题“军民协同共建区域医疗协同示范工程项目”承担单位总医院(以下简称301医院)来厦门选择合作单位,双方很快就敲定了这次合作,将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纳入该课题的研究范围。

科技部于2006年启动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2007年启动了“基于IHE规范的大型城市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及示范工程”,2008年启动了“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应用示范上,科技部主要从区域医疗协同业务领域入手。在“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启动了三个以区域医疗为方向的科技支撑项目。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总投资1亿,其中中央财政拨款2000万,承担单位配套8000万,承担单位是301医院、华西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电子科大。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总投资2.9亿,其中中央财政拨款9000万,浙江省地方配套2亿。

301医院与厦门市卫生局合作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厦门示范区”,即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于2009年启用,是中国首个成功投入运行的地级市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该系统已覆盖占厦门市90%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卫生机构,并为厦门市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126万份),每月共享调阅万余次。实现了一个中小型城市完整的医疗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上海医联工程于2008年3月正式上线,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档案的整合。诊疗档案的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疗事件记录、诊断、处方、检验报告、检查报告、医学影像、病案首页和出院小结等主要的诊疗信息。上海市23家市级医院可实现跨院诊疗档案调阅。2009年针对自费患者的“医联卡”系统上线,患者在任何一家医院办卡,可以实现在联网范围医院就诊,并实现诊疗信息共享。2010年7月,治疗安全警示和近期诊疗信息智能提示全面推广。

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李兰娟教授联合多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本着现代健康维护的理念,结合我国医改的实际需求,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健康面对面”行动计划,准备利用计算机和新一代网络技术,开展研究并示范应用,构建区域数字卫生体系,为实现数字卫生、健康中国而努力。这也促成了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原卫生部联合向科技部申报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运用研究”项目(即“健康面对面”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

项目通过构建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交互式卫生信息平台、城乡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远程教育和健康咨询等系统,进行数字化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数字化医疗服务、数字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等区域示范,将有效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可及性,推进卫生改革发展,从而达到突破信息孤岛、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就医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和谐医患关系、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好评,项目取得的关键技术和成果不仅在浙江省内22个示范区和5个样板示范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也给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起到了助推医改、服务健康的技术支撑作用。

3.原卫生部工作

在各地自发实践的同时,原卫生部继续以标准为核心开展探索和研究。特别是2007年原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和CHIMA启动了《临床检验结果共享互操作性规范》。与前面的几个数据标准不同,《临床检验结果共享互操作性规范》首次在技术架构标准上作了探索,它在技术架构上采用了IHE规范,基于IHE规范实现临床检验结果共享的互操作,并且在规范文本编制完成后启动了配套的《临床检验结果共享互操作性规范》的概念验证工作,为国际规范的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些标准工作的基础上,原卫生部2008年在上海的长宁、闸北、闵行三个区开展了标准化健康档案应用系统的试点,在广东的佛山和江门开展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试点。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原卫生部承担了两个关于健康档案和社区卫生的课题。2008年,在基本完成标准化健康档案研究后,时任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的饶克勤意识到:健康档案可以在社区管理,但数据来源不仅限于社区,需要整合医院等区域内的其他健康信息。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并没有成熟的先例可循。为此,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开始面向全行业广泛征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意识到方案征集工作背后的重要意义,多家国际国内IT公司纷纷提交了自己的答卷。方案提交后首先由部里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遴选出十家企业提交的方案。然后请这十家企业的代表到北京讲解方案。由原卫生部专家、全国省卫生厅信息化负责人和部分开展区域卫生试点地区的卫生局信息化负责人组成的评委对各家企业方案最后打分。

2009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信息作为医改方案的“四梁八柱”之一,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等。原卫生部领导要求必须尽快制定信息化对医改的支撑文件,所以建设方案就精简成《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09年5月完成。该《指南》在技术路线上参考了加拿大Health Infoway电子健康档案蓝图的基础,结合了中国卫生体系和信息化现状及中国健康档案建设目标,提出了我国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架构,可以说是一种引进、消化、再创新。

原卫生部《指南》后,启动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编写工作,在《指南》的基础上,在业务方面深化了结合中国业务特点和健康档案要求的业务建模和信息模型;在技术方面强化了区域平台的架构是基于IHE互操作规范的要求。《方案》于2009年12月。广州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于2009年12月启动,该项目遵循《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基本数据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大潮(2010年至今)

1.原卫生部工作

2009年初,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提出“打好三个基础,建设三级平台”的顶层设计思路。逐步明确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2010年底,我国首个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即全国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35212工程建设蓝图出台。该规划在充分总结“十一五”期间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总投资达到800多个亿。该规划概况为医改信息化“3521”工程:“3”即国家、省、地市(区域)三级平台,围绕三级平台建立的业务系统和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资源库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国家将投资上百个亿;“5”即五大业务领域,包括医改“四梁八柱”中的“四梁”――医疗、公卫、医保、药品这四大领域和卫生综合管理;“2”即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资源库;“1”即医疗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

从2010年底开始,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连续启动多个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卫生信息化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其中与区域卫生信息化相关的是35212省级平台试点,即按照35212规划,在省级层面进行试点,要求建立省级平台,试点若干地市级平台及下属县级平台,在省内建立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资源库,通过试点为国家、省、地市三级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2010年,第一批五个试点是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新疆;2011年,第二批八个试点是北京、内蒙古、江苏、湖南、河南、云南、宁夏、新疆建设兵团;2012年,第三批是湖北、陕西、贵州。截至2012年,全国省级平台试点三批共16个省,相关地市平台超过50个,各地自发投资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百个。区域卫生信息化从象牙塔走向全国。

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以下简称“发改委基层项目”)建设。表面上该项目主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业务系统,并不属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范畴。之所以要提这个项目,在于35212省级试点的投资规模是5600万(对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是2100万),一般仅能试点性地建设1个省级平台,2~3个地市级平台,每个地市平台下接2~3个县,即使完成试点,也无法实现地市级和县级的全覆盖。而发改委基层项目县级全覆盖的,即大部分项目以县为单位来建设,部署在县级数据中心,供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用,通过发改委基层项目可以实现县级数据中心全覆盖。

因此部分省开始考虑利用县级数据中心建设的机会,在软件上建设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把县内的基层卫生、医院和公共卫生系统互联起来。2011年启动了第一批――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甘肃、江西、安徽、浙江、山东、黑龙江十个省的建设。2012年启动了第二批剩余20个省的建设。其中贵州、黑龙江是省级大集中云计算试点省,浙江、甘肃、辽宁、广西是地市级集中云计算试点省。

在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个人身份唯一识别问题。原卫生部从2010年底启动了居民健康卡标准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在2012年初形成了6大类15项标准规范。

原卫生部选定了河南全省、广东佛山、内蒙古鄂尔多斯和辽宁锦州四个试点地区作为首批居民健康卡试点地区。在2012年3月1日,这四个地区同时启动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佛山已经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从2009年起,佛山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于2011年1月1日正式上线,并开通佛山健康卡。因此佛山发行原卫生部居民健康卡,主要是替换现有佛山健康卡。居民拿到居民健康卡后,可以通过区域平台开展自助预约挂号、居民健康档案调阅等跨医疗机构的服务。由于佛山在居民健康卡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突出贡献,佛山市卫生局荣获2012年中国卫生信息学会首届“卫生信息化推进优秀奖”。

之后原卫生部又启动了居民健康卡第二批试点,包括以下单位:四川成都、绵阳、雅安,湖北武汉、鄂州和湖北同济医院,湖南湘潭、郴州、株洲和湖南省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上海闵行,河北石家庄,江苏连云港、淮安、高邮、扬中,山东枣庄,陕西榆林、子长县和安塞县,重庆部分区县和试点医院。

2.课题研究

2011年,“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科技部启动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中央财政拨款5000万,各地配套1个亿。该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数字医疗三个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的探索。可以说“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完成了一个单一区域内部的医疗信息整合和协同,而“基于IHE规范的大型城市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及示范工程”实现了市-区两级互联基础上的大型城市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和协同。以上两个课题的重点是一个城市的区域医疗信息整合与协同。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了跨城市跨区域的医疗协同和异地医保结算。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是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最尖端。2013年7月12日该课题通过了科技部验收。

2012年科技部又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开发主题项目”。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以建立医疗信息标准体系为基础,重点突破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个人健康信息获取与分析、医学知识库与临床决策支持、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医疗信息集成引擎、功能性临床信息系统、高端电子病历系统、临床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个人健康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等产品,设立不同模式的数字化医疗示范工程。

3.各地成效

从2010年起各地自发开展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有:2010年广州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011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2012年武汉市“智慧卫生”一期项目――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广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卫生信息化工作。于2009年12月招标的广州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对国际标准有较高要求,特别是HL7。广州市也成为首个按照原卫生部平台方案落地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2011年11月1日,经过近两年建设,国内首个千万级的全人口基于HL7的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正式上线。2013年全国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佛山召开前后,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和原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侯岩分别到广州市卫生局调研,对佛山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成都市在2011年3月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该项目由成都市发改委医改办牵头,业主单位为成都市卫生局,涉及医保、食药监和新成立的医院管理局,因此该项目也成为全国首个面向医改四大体系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通过该项目将形成临床数据一次采集,人社、食药和医院管理共享的局面。

近年来武汉市把“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结合医改,把“智慧卫生”作为“智慧城市”的切入点。武汉市区域平台与上海、广州、成都等采用的市-区两级平台不同,在一期将以市级平台为中心,市级平台直接接入10家三级医院和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三级医院与社区的直接打通,实现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因此也算是区域卫生对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支撑。

4.卫生信息标准

区域卫生指南和技术解决方案出台两年后,结合各地工程实践,原卫生部在2011年7月启动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编制该规范的背景是,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基本上仍主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基本上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指南》、《方案》给出了建设的思路、方法和设计,35212规划给出了各级平台的定位。但是对省市县卫生厅局而言,区域平台在卫生信息化领域中更偏重于技术,区域平台是卫生信息化的金字塔,对建设方有一定门槛;《指南》和《方案》更多地是从如何建的角度、而不是如何评价的角度出发,建设方很难开展对承建方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

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厂商而言,《指南》和《方案》的外部约束性不强,企业首先考虑如何占领市场,如果采用规范化的手段来开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产品成本较高,则企业趋于规避采用符合标准的技术来开发,最终市场上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因此在2011年,原卫生部在《指南》和《方案》的基础上启动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本项目由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包括上海、四川、浙江、重庆等4省市和医疗卫生IT企业共同参与标准研制工作,并从各参研单位抽组长期从事临床、卫生信息标准化、医院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工作的专家组成标准研制项目组。在2012年5月通过了原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标准报批会议的评审。

在此基础上,原卫生部于2012年6月30日启动了健康档案标准符合性测试试点工作。到2013年1月完成了健康档案标准符合性测试预实验,出台了《健康档案标准符合性测评方案》、《健康档案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等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并编制了测试中的典型测试用例,开发了用于机器测试的健康档案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

当下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

1.35212工程进展情况

截至2013年8月底,各地工程建设情况概况如下:

第一批:上海健康信息网基本建设完成(万达信息),实现了对全市600家公立医院的全覆盖,接入38家三级医院和17区县平台;浙江省、安徽省(东软)、重庆市(重庆亚德)的平台基本建成,其中浙江省5个地市建立了区域平台,安徽省2个地市建立了区域平台,重庆市若干区县建立了区域平台。

第二批:湖南省(万达)、河南省(蓝海联盟)、江苏省(东软)、内蒙古(用友)建立了省级平台,湖南省建立3个地级市、江苏省已有10个地市建立了市级平台,内蒙古有2个地市建立了市级平台。宁夏、北京、云南在筹建平台。

第三批:陕西、湖北和贵州也在筹建省级平台。

其他省市中,福建省(厦门智业)、天津市(厦门智业)、河北省(厦门智业)、海南省(东软)已经建立了省级平台;四川、广东、江西、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在筹建省级平台。

2.发改委基层卫生项目进展情况

截至2013年8月底,各地工程建设及承建商分布概况如下:

第一批:四川(自建)、贵州(万达信息)、湖北(创业)、陕西(卫宁、天网、世轩)、甘肃、江西(万达、创业等)、安徽、浙江正在建设。

第二批:湖南(卫宁、东软等)、内蒙古(用友)、河北(厦门智业)、云南、重庆(亚德、中联等)、青海、辽宁(东软)、福建、江苏(东软、卫宁、创业、中联)正在建设。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下一步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8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为解决供给效率低下、费用持续上涨的困境,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医改总趋势是“向市场要效率”,即在充分强调政府管制的同时,日益重视市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其中,信息披露管制正被各国作为一种市场构筑的核心政策加以运用。新医改以来,随着民众医疗需求的迅速释放,我国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控(制)费(用)增(进)效(率)任务,由于各种医疗管制政策效果不佳,信息披露管制也已为中央文件所多次强调。2012年初,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然而,将信息披露的功能仅仅局限于让社会力量参与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是不够的,这并非信息披露管制的真谛,正如Ireson et al.(2002)所指出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是一种新的社会性管制,它是医疗市场运行的必要条件,只要机制政策设计得当,就能成为促进竞争、提升效率的根本手段。因此,剖析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所应具备的内在机制,探寻相应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管制模式及配套政策,对于我国信息披露管制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学界有关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制的必要性(郑大喜,2003;袁建国、白平,2011)、公立医院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李慧娟、陈迎春,2009;张春梅、孙扬等,2010)、公立医院信息披露管制的策略(张春梅,2011)和发达国家信息披露的经验介绍(王艳艳,2008;张春梅、李育梅等,2011)等四个方面,尚未见到有文献对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所应具备的经济机制作过分析,也鲜见有文献探讨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的具体模式和配套支持政策。基于此,笔者尝试从披露信息的双边嵌入性入手,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所应具备的医患互动机制,探讨相应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及配套支持政策。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医患互动机制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性管制工具,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医疗市场失灵是其基本逻辑起点。Arrow(1963)、Evans(1974)、Ellis and McGuire(1986)等研究表明,医患信息不对称是医疗需求(demand agency)的逻辑基础,在需求下,方(医疗服务供给方)很容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患者医疗需求(Supplier-induced demand),从而导致过度医疗,而总额预付制、医药价格管制等传统的经济性管制措施又很容易抑制医疗供给的积极性,产生医疗不足,其结果都将降低医疗效率,偏离社会最优,损害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可及性。与此同时,医疗需求的区域性、层级性特征容易形成医疗供给方的区域市场垄断势力,而医患信息不对称及医疗需求的性质又会进一步增强医方的这种垄断力量,加剧医疗行为扭曲。可见,医患信息不对称是医疗市场失灵的关键症结,是政策治理的难点所在。从实践上看,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冲突加剧的现实困境都与信息不对称的医疗市场失灵直接相关:医方信息优势使得医患市场地位严重失衡,医患良性互动匮乏,互信协作关系日益丧失,患者成为医方不当逐利的受害者,医疗负担沉重,患者满意度急剧下降。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增进医患互信、化解医患冲突,我国应当直接针对医患信息不对称这一医疗市场失灵的关键症结,尽快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政策,即通过强制医方披露医疗服务信息,缓解、消除医患信息不对称性,构筑、完善医疗市场,促进医患市场互动,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从而矫正医疗行为、控费增效、化解医患冲突。其中,基于披露信息的医患市场互动是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政策应当构建的基本机制。正如信息披露管制研究的权威学者Weil(2006)所言,任何信息披露管制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双边嵌入性,即披露信息对于产品(服务)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决策嵌入,信息单边嵌入或是不可(不能)嵌入的披露管制都是不可能有效的。因此,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应当建立一种医患互动机制,让披露信息嵌入医患双方的供求决策,形成医患双方的市场互动,从而构筑出一个高效的医疗服务市场。具体而言,信息披露管制的医患互动机制由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耦合而成。

其一,患者赋权,这是医患互动机制的基础性环节,意指让披露信息嵌入患者的就医决策,它要求在保障患者自由就医选择权和激励患者理性决策的前提下,披露对患者就医决策有价值的信息,赋予患者就医决策的信息利用权。

其二,供给竞争,这是医患互动机制起作用的关键环节,意指让披露信息嵌入医方的供给决策,而这就要求患者的决策(结果)嵌入医方决策。从理论上讲,只要患者就医行为决定医院利润,患者的就医决策就必然受到医院高度重视,从而自然嵌入医方决策。因此,需要从政策上设定患者为医院的利润来源,树立患者,构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而不是以政府管制部门为中心的资源争夺竞争。

其三,在上述两个“嵌入”基础上形成医患市场互动,即患者在竞争的医院中选择服务供给者并通过市场将决策信息传递给医院,医院则围绕患者决策和披露信息指标展开争夺患者的激烈竞争,并将竞争信息通过市场反馈给患者供其决策,形成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医患双方决策的市场互动。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区域分层运行模式

医患互动机制是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核心,而要实现医患市场互动,就需要根据我国医疗服务供求的区域性、层级性特征,设计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具体运行模式。鉴于我国医疗市场供求的区域分层结构,笔者认为,采用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区域分层运行模式是我国当前现实的选择。

医疗市场的区域性、层级性: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现实基础。医疗服务市场具有天然的区域性、层级性。一方面,越是普通的疾病越倾向于就近治疗,这说明患者的信息、心理、交通等求医成本是医疗市场的天然壁垒,造成医疗市场的区域分割。另一方面,疾病谱的层级性是医疗市场层级性的基础。在我国,疾病谱中绝大部分低风险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和小部分普通手术是乡镇社区医院常规方案可以治愈的,这是第一层级的疾病。第二层级是乡镇社区医院不能很好承担或无法承担的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门诊,以及部分大病门诊和大部分普通手术,通常是县区医院可以胜任的。第三层级是少部分大病、部分疑难病门诊、少部分普通手术和大部分大手术,通常适于在地市级医院就诊。第四层级是大部分疑难病、急难重症和小部分大手术,通常更需要到省级医院就诊。

上述医疗市场的区域分层结构与我国当下乡镇社区、县区、市级和省级医院的四层级医疗供给体系相对应,也与我国多层级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相契合,是我国实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政策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是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现实基础。

分层披露、分层嵌入、分层互动: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基本架构。立足医疗市场的区域性、层级性的国情,我国应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构建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区域分层运行模式:将医疗市场分为乡镇社区、县区、地市和省四个层级,分层披露医疗服务信息,分层嵌入患者和医院的供求决策,分层保障患者的就医选择权,促进医患双方分层互动,激励医院分层竞争,最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增进医患互信。

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第一,分层披露主体的选择与职能设定,拟以县区、地市和省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相应层级医疗市场的信息披露主体,其中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镇社区、县区两个层级的信息披露;第二,分层披露信息的内容设计,拟披露的服务信息包括医疗费用信息、医疗质量信息、医疗不利事件信息以及患者调查评价信息等。通常每个层级的卫生行政部门只披露该层级所对应的疾病病种和服务类型的信息;第三,披露信息的形式选择与设计,包括数据、文字、图表的选用,信息指标选取和设计,以及指标标准化和诊疗风险的调整方式等。

医疗服务信息集成系统与披露平台: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两大支柱。医疗服务信息的分层披露、分层嵌入与分层互动需要构建相应的医疗服务信息集成系统和披露平台,后两者构成了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两大支柱。一方面,分层构建医疗服务信息集成系统,该系统旨在收集可供披露并嵌入患者决策的各类医疗服务信息,包括医疗费用信息、医疗质量信息、医疗不利事件信息和患者调查评价信息等。应当注意的是,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决策,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需要各区域层级之间标准统一,保证兼容对接。另一方面,分层构建医疗服务信息的综合披露平台,这是满足患者信息诉求、降低医患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一个根本性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并披露信息集成系统的两大类信息:一是医院等医疗单位按管制要求所收集、上传的医疗服务信息,二是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患者调查分析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信息。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配套支持政策

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根据信息披露管制医患互动机制的三个环节,设计、实施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该配套支持政策是由保障患者就医决策权、保障披露信息嵌入患者决策和保障披露信息嵌入医院决策的三大类政策构成的政策体系。

保障患者就医决策权的政策。立足我国现实国情,保障患者就医决策权需要从打破我国公立医院垄断地位、优化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和强化对患者的医疗救助三个方面来设计子政策。

第一,实施患者赋权的医疗市场结构改造政策,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为此,需要加大力度减少行政性审批,切实降低医疗行业准入的政策门槛,放松民营医院的市场准入管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强化服务竞争,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地位,从就医机会上真正赋予患者自由选择权。

第二,实施、优化患者赋权的医疗保险报销政策,重点是加快落实医疗保险跨区域异地报销和结算,优化城乡之间医保报销制度,全面落实民营医院的医保报销资格,从费用支付上赋予、保障患者就医选择权。

第三,实施患者赋权的医疗救助政策,为此应立足我国国情,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由财政资金注入,为困难患者提供普通疾病门诊救助和重大疾病住院救助等多种医疗救助,其政策要点是要保证医疗救助覆盖城乡,对不同来源和不同就诊医院的患者不能有政策歧视,保障受救助者的就医决策权。

保障披露信息嵌入患者就医决策的政策。保障披露信息嵌入患者决策需要实施三个子政策予以支撑:

一是患者的医疗服务信息需求调查政策,把握患者决策嵌入所需信息类型及特征。为此,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代表性医院作分层次(分门诊、住院病人)、广覆盖(覆盖社区、乡镇、县区、地市和省级医院)的患者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患者就医决策所需信息内容、当前信息主要来源、患者信息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对患者医疗决策的作用、患者当前信息获取面临的障碍,以及患者对当前医院及政府信息供给行为的评价与期待等诸多方面。

二是医疗服务信息的标准化、电子化、网络化政策,即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依托医院的病人管理系统、门诊计价及收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等,实现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提取、传播和扩散。

三是医疗服务信息需求的可及性扶助政策,该政策的关键是依托现代网络手段,让医疗服务信息进乡村、进社区(进村卫生室、乡镇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并配备专门的信息查阅指导员,为患者讲解有关信息,确保信息嵌入患者就医决策。

保障披露信息嵌入医院决策的政策。保障披露信息嵌入医院决策需要从医疗供给市场化、医疗补贴优化、电子病历管理和按病种付费等四个方面予以支撑。

第一,坚决推进医疗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政策,关键是取消政府对公立医院经营行为的直接行政干预,推行公立医院的市场化改革,将乡镇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业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分开,让其与县以上各类医院一样实行市场化运营,实行以利润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第二,实行需求导向的医疗补贴政策,即在新医改前期大力度直接补助公立医院的基础上,将补贴重点及时转向需方(患者)、确立患者在医疗市场的主导地位。

第三,推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电子病历管理和处方点评政策,重点加强医患之间医疗质量信息的流通,确立患者评价信息对医院医疗行为的引导作用。

第四,推广基于临床路径的按病种支付的付费政策,重点是立足医疗市场的区域性、层级性,研究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目录和按病种付费指南,重点强化患者决策对供给行为的导向作用。

结语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控费增效、增进医患互信的任务已经十分紧迫,作为构筑完善医疗市场、向市场要效率的重要政策工具,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是我国医改新阶段的现实选择。我国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应当构建一种基于信息双边嵌入的医患互动机制,即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披露让信息嵌入医患双方的供求决策,形成医患市场互动,从而构筑出一个资源配置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市场,其中,患者赋权、供给竞争和医患互动是该机制相互耦合的三个环节。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9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Guangzhou city based on remote med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joine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proposed telemedicine solutions based on conjoined, remote medical service application mode of the conjoined, sharing quality resources to promote regional medical conjoined institution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serious illness in the hospital, minor illness into the commun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masses to solv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problem.

Key words: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s; Telemedicine; Resource Sharing; Tiered Medical Services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1]。远程医疗契合当前医疗模式转变,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未来医疗模式更加强调提高医疗质量、减缓医疗成本增长、改善病人和群众的健康状况水平,而远程医疗是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近年来广州市启动了北部山区医疗帮扶、偏远地区卫生对口帮扶等项目,旨在借力广州在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和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北部山区、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1+3政策文件和市医改工作部署,广州市于2014年正式启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医联体建设要整合大量的医疗资源,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基层医疗发展,远程医疗应用能够帮助医联体探索“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全新模式[1],实现优势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分级诊疗,重新构建医疗体系,平衡医疗资源和患者分布,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1 设计方案

1.1建设目标 广州市区域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旨在通过广州市卫生专网为联网大型医院、中型机构以及基层医院提供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双向转诊、远程护理、远程教育、远程预约、远程资源共享等服务,从而充分利用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同时,为实现远程医疗应用系统的应用和落地,制定了配套的远程医疗业务规范,指导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切实加强及规范了远程医疗的管理。目前,广州市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1.2系统架构 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及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托广州市现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结合区域实际需求,做好医联体信息化顶层设计及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医联体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医联体信息化工作协调发展。系统总体架构,见图1。

1.3配套标准规范 广州市区域医联体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和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连接,可以采用市级平台的相关标准规范,如:数据标准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存储及调用规范等,甚至可以让医联体成员机构直接使用市级平台提供的相关功能组件,如:注册服务、交换服务等。

1.3.1管理机构职责 市卫计委负责市级远程会诊中心以及专家库的建立、运作与管理,负责对全市医疗资源分布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区卫计委负责辖区内远程会诊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负责区内远程会诊业务的指导及考核;具有提供远程会诊资质的医疗机构负责本院远程会诊设备的维护以及专家的管理,指定联系人负责对外院的会诊邀请进行审核并协调院内会诊资源。

1.3.2远程医疗业务的开展原则 ①坚持临床诊治需要的原则。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合理诊治,根据病情需要实施远程会诊,确保医疗安全。②坚持规范会诊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会诊。③会诊医疗机构所出具的会诊报告仅作为邀请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参考。

1.3.3业务审核规则 邀请医疗机构需对患者的会诊申请的完整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于不完整的会诊申请需返回原申请医生进行修改;对于不合理的会诊申请予以驳回,并通知患者本人;通过审核的会诊申请单将发送给会诊医疗机构。会诊医疗机构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原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会诊医疗机构联系人应当及时安排医师进行远程会诊。会诊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会诊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

2 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Y合目前医联体建设的要求,以医联体为枢纽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医联体内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业务指导和远程会诊机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居民群众提供分级、连续、节约、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本文重点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主要包括:

2.1远程会诊 广州市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医联体成员机构之间的院际会诊,是区域医联体医疗资源更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广州市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患者都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造成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纷纷流入市、省级医院,加重了市、省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

远程会诊系统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平台、视频会议子系统、会诊管理子系统三大部分[2]。其中数据交换平台用于传输各种信息。包括采用影像信息和非影像信息。采集影像信息是指通过影像采集设备,将患者有诊断价值的如CT片、ECT片、MRI片、X光片等医学影像文件采集下来,并以DICOM协议或其它协议进行网络传输。采集非影像信息是指把患者以往的非影像信息,如处方、医嘱、检验检查报告单、住院病案、出院小结等采集到中心端或传送到会诊医院。会诊开始前,数据交换平台将患者的基本医疗信息情况(如既往病史、入院原因、各种检验及化验的结果、初步诊断结果、治疗结果及患者医学影像图片等资料)发送到专家所在的医院。在会诊时间,专家可随时调阅的患者的医疗信息情况资料,为远程咨询会诊专家提供诊断依据。会诊结束时,由专家给出书面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并通过资料采集或传递功能把专家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等信息传入中心端。

2.2转诊预约 实现双向转诊预约可以合理利用区域卫生资源,有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积极发挥广州市卫生局所下辖的市级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广州市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型医院,缓解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3]。跨医院转诊将综合解决转诊业务管理、转诊临床信息共享、医生间和医患间信息交流及转诊相关医疗资源管理的问题。

2.3远程监护 远程监护技术是近年来远程医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欧美各国一直致力于对远程监护的研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推动其发展。远程监护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监护中心、远端监护设备和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监护中心可以位于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医院或其它医护人员集中的场所,其功能为接收远端监护设备传送的医学信息,为远地患者提供多种医疗服务。连接远端监护设备和监护中心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程控电话(PSTN)、交互电视、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ASDL)、光纤网(ATM)、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蜂窝通信(移动电话GSM)等。远程监护的支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医学遥测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学等多个方面。

2.4远程科教 远程科教是通过远程通讯网络提供教育材料,根据医学远程教育的要求,支持文档和图像共享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通讯,并具备在线讨论及离线继续教育等功能。在远程会诊中学习、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中提高自我,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使经验、知识积少成多,从而使花山医院的重点科室能力增强,使较弱的基层科室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能够经常与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医技、临床等相互关联、紧密配合的各科室医生能够在知识、经验、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医院内部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提升。原先不认识的疾病、诊断不清的疾病、不会治的疾病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缓和医生们因不能得到更多学习机会而形成的对医院的不满情绪、增强医生们救治疑难、危重病人的信心,提升医生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2.5区域辅助检查应用(区域PACS模式,区域检验、区域心电)

2.5.1区域PACS中心 从全市放射信息整体化出发,为区域内放射数据提供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接口,对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放射数据集中管理[3]。并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通过标准规范逐步整合区域影像诊断资源,消除卫生领域影像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统一构建医联体范围内影像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的平台,全面提升医联体内的影像诊断水平。

2.5.2区域检验中心 在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全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资源整合,建成覆盖全市医疗机构的区域临床检验中心,该中心可以实现检验数据全市共享,检验仪器全市共享,有效开展临检质控。检验标本由物流统一上门收取,检验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实时回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的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实现医联体内检验资源共享。区域检验系统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检验质量,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2.5.3区域心电中心 整个区域心电诊断系统的架构由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移动方案(救护车或上门随诊)构成,各点之间通过区域的高速医疗专网和3G网络(仅在区域中心部署3G网络接入点)进行连接[4]。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市级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区域心电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区域范围内的心电协同诊断服务,包括: ①心电诊断服务:针对一些配备心电图机,但缺乏专业的心电诊断医生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可通过区域心电诊断系统,将心电图自动上传至服务平台,由上级医疗机构心电诊断,给出专业的心电图分析报告,服务平台将诊断结果回传给基层医疗机构。②心电远程会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基层医院有疑难病症可以向上级医院提出会诊申请,并把心电图信息上传区域中心,上级医院可以使用此系统提供会诊服务。③患者心电报告共享服务:数据中心可与所有医疗机构内部的心电信息系统集成,患者在区域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社区服务站、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或医院)做的心电报告都可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共享,方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既往病史,减少重复检查,给出更具准确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

3 结论

医疗机构间远程医疗系统能与区域内其他数字医疗系统整合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要具备适应性强的特点,既可以满足目前医联体信息化需求,在两三家医院之间先进行小规模试点互连进行会诊,也可以由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大规模的远程医疗应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获取市以外其他省市区域远程医疗资源,开展更广领域的会诊[5]。未来将继续探讨和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制机制,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06:1-3.

[2]叶志前,唐保昌,刘进,等.基于B/S模式的远程影像会诊系统设计和开发[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02:120-123.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10

重庆亚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以国家“十二五”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的三级平台、五大领域重点业务系统、两大基础数据资源库和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为基础,结合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工作需求,利用现代云信息技术,提出了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平台(卫生信息化平台)的设计方案。

重庆亚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主要建设目标,是构建区域内架构清晰、标准统一、安全可靠的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同时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具有公信度,且安全可靠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行业机构、服务于政府与社会监督的、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医疗健康网络服务体系,从而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

重庆亚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能够为:

面向政府管理: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整合、利用医疗卫生与计生资源,实现医卫领域横向、纵向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充分挖掘医疗大数据的价值,为新医改提供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

面向医疗机构:整合、利用医疗资源,共享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供医疗协同服务,推动分级诊疗,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同时降低医疗风险。

面向公众:建立医疗云数据中心,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计生与健康信息云服务新模式,通过提供预约就诊、双向转诊、公卫提醒等协同服务和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在线支付、健康一卡通等服务,让包括挂号、交费、取药、检查等在内的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快捷。

重庆亚德作为重庆市卫生信息平台的承建者,按照国家卫生信息标准,为重庆市卫计主管部门建设的卫生信息平台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市及其下辖各区县,并于2014年通过国家卫计主管部门的验收,获得了高度认可,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区域卫生成功应用的标杆。

重庆亚德作为重庆市卫生信息平台不仅是国内率先通过3A评测的省级平台,还被国家科技主管部门认定为2014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区域医疗信息化例11

多家厂商都在技术层面做出了尝试,在保证区域医疗信息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的同时,不断提升远程图像获取技术和信息集成能力;而就市场模式而言,国内仍缺乏成功的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医疗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也是区域医疗所面临的深刻挑战。

在2015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上,多家医疗信息化厂商了各自最新的区域医疗解决方案。一些个性化、全面的解决方案演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但哪些解决方案能最有效地服务于个性化区域医疗实践,寻求到适宜的商业模式,仍有待现实检验。

在会议期间,作为排名领先的医疗信息系统供应商,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在本届大会上也了三类根据中国市场设计的全新解决方案。同时,飞利浦已经开始试水中国区域医疗市场。飞利浦医疗保健高级副总裁、医疗信息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安逸信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时,就区域医疗信息化困局、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模式、飞利浦医疗信息业务在华市场战略等话题,与本刊记者进行了深度探讨。

《中国医院院长》: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在中国发展情况如何?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市场?

安逸信:随着最近几年中国新医改的推动,医疗信息化成为政府重点发展的一大板块。而这个板块又主要分成两个方面:医院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因此,我们也将这两个热点作为自身重点关注的市场领域。

首先,中国毋庸置疑是一个令全球都为之激动的市场。这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市场容量,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在倡导的新医改中,将质量提升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上。同时,我们具备对临床诊疗质量极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数据背后所代表的临床含义。因此,我们认为,飞利浦的临床信息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响应新医改在质量控制方面的诉求。这也是我们要特别在本地市场中所重点推广的。

其次,飞利浦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外企代表,因为我们拥有很多国际领先的创新技术和经验,很多医疗信息解决方案,以及基于IT所带来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都在国外运营得非常成功。但我们还不能带着美国的经验,衡量中国这一新兴市场,而是一定要首先明确:什么样的方案最适合中国。

如果飞利浦想要更好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首先一定要建立起强有力的本地团队。这就是我们在过去三年中一直不断落实的策略。目前,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已在本地搭建起一百余人的专业团队。

第三,来到中国后,我被一种现象所感动,我看到了很多以医生为代表的意见领袖,他们对国外的医疗IT模式和服务模式非常了解,并十分积极地思考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展本地化实践。我们与这些意见领袖的合作正逐步展开,飞利浦将与他们共同肩负起创造最符合中国医疗现实、又不乏前瞻性的创新型解决方案的使命。

《中国医院院长》: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问题上,虽然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模式,但其发展的早期阶段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有哪些启发?据此,飞利浦如何寻求中国新兴市场的切入点?

安逸信:谈到区域医疗保健,首先,我想肯定的是,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原卫生部以及地方政府主导了非常多的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建设。中国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收获了阶段性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第一步就是先把信息化建设的平台搭起来,以初步满足中国13亿人口医疗保健在信息共享这方面的最基本需求。

另外,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结合我们在全球的实践经验,飞利浦更多地在思考,如何将一些有价值的“衡量评价指标”(KPI)引入国内。因此,飞利浦将致力于从多方面入手,帮助中国客户用更科学化的思路规划信息化建设。

第三,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平台搭建好了以后,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将不再是最大的问题。而在二、三、四线城市及边远地区,高级诊断人才的缺乏,才成为了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我们要想实现把信息化和最后的诊断治疗往基层延伸的终极目标,让所有的中国人民都受益,关键需要解决的是人才短缺和经验分享的问题。

因此,飞利浦更为看重如何利用区域医疗信息协同平台,嫁接创新性的医疗服务模式。比如,我们正在与一些医院和卫生局推广的区域诊断中心,就是要把大型三甲医院的丰富经验和诊疗水平更加广泛地延伸覆盖到基层医疗机构。

《中国医院院长》:因为一些困难的存在,中国在开展区域医疗的步伐上并没有想象得快。您如何看待这些困难?企业在区域医疗市场上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安逸信: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就困难而言,其实,在世界各地,医疗信息化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很多问题并非只在中国才有。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变革与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需求会天然带动相关市场的需求。人们正在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更有保障的社会福利体系,以及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等等。当民众有如此大诉求的时候,政府一定会致力于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缩小供需差距,满足民众的期待与需要。

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型的公司,飞利浦医疗信息系统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帮助中国政府解决所面对的困难。例如,我们的远程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临床数据库,以及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模式等等。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出发,给政府不断提供一些好的决策支持与参考。

《中国医院院长》:企业在医疗信息化初步阶段可能希望卖出更多的设备,但是最终却一定要靠服务才能真正取胜。您如何看待企业在产品销售和服务收费两者间盈利模式的定位?